基于软土场地实测记录的三种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可靠性研

基于软土场地实测记录的三种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可靠性研
基于软土场地实测记录的三种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可靠性研

第27卷第5期2018年10月 自 然 灾 害 学 报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

Vol.27No.5Oct.2018 收稿日期:2018-01-18; 修回日期:2018-05-07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6YFE0105500);中央级公益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6A02) Supported by :Key Special Project of National Key R&D Plan,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operation(2016YFE0105500);Sci?entific Research Fund of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2016A02) 作者简介:王鸾(1993-),女,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动力学和岩土地震工程研究.E?mail:1286290758@https://www.360docs.net/doc/542668363.html, 通讯作者:汪云龙(1985-),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岩土地震工程、土工测试及地质勘察等方面的研究.E?mail:Wyl_iem@https://www.360docs.net/doc/542668363.html, 文章编号:1004-4574(2018)05-0012-08DOI押10.13577/j.jnd.2018.0502

基于软土场地实测记录的三种土层地震反应

分析方法可靠性研究

王 鸾1,袁近远2,汪云龙1,王 克1

(1.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0;2.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中国香港)

摘 要:软土场地地震反应计算分析方法是公认难题。以日本KiK?net 强震观测台网中所有软土场

地井下记录为样本,对传统等效线性化方法SHAKE2000、时域非线性方法DEEPSOIL 和频率一致等

效线性化方法SOILQUAKE 三者在软土场地地震反应分析计算中的可靠性进行对比检验。检验工况

包括KiK?net 井下台网中地表峰值加速度不小于0.05g 的所有水平软土场地的总计309台次的加速

度记录,涉及24个台站,土层厚度28m ~240m,地表峰值加速度范围0.050g ~0.580g。对比结果表

明:烈度6度和7度偏下(地表PGA 在0.12g 以下)的较弱地震动下,对三类、四类和巨厚场地,SOILQUAKE、SHAKE2000和DEEPSOIL 三个方法计算结果相差不大,与实际记录较为接近,皆可采

用;烈度7度中上以上(地表PGA 在0.12g 以上)的较强地震动下,无论是三类、四类和巨厚场地,DEEPSOIL 和SHAKE2000计算出的地表PGA 和反应谱较实际记录偏小,且随地震动强度增加差距

急剧增大,甚至小于井下输入,而SOILQUAKE 计算出结果与实际记录基本相当,可体现出软土场地

放大作用,也证明了频率一致等效线性化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传统等效线性化方法SHAKE2000;时域非线性方法DEEPSOIL;频率一致等效线性化方法

SOILQUAKE;地震反应分析;软土场地中图分类号:TU4;X93 文献标志码:A Reliability comparison of three kinds of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methods for soil layers in soft soil site

WANG Luan 1,YUAN Jinyuan 2,WANG Yunlong 1,WANG Ke 1

(1.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Key Laboratory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of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Harbin 150080,China;2.Faculty of Engheeri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kong,Hongkong China)Abstract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soft soil site is a difficult problem in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soil https://www.360docs.net/doc/542668363.html,ing the 309times records of underground seismic observation of Japanese KiK?net strong motion of network data?base,the three methods for calculating one?dimensional earthquake response analysis of soil layers in soft sites are verified.One of the methods is SOILQUAKE16recently developed and the others are SHAKE2000and DEEP?SOIL5.0used worldwide.The test conditions include seismic acceleration records of all soft soil sites with a surface peak acceleration of not less than 0.05g in the KiK?net network.The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of these records be?

·31·

第5期王 鸾,等:基于软土场地实测记录的三种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可靠性研究

longing to24stations range from0.05g to0.580g.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similar accuracies of the cal?culated values by the above three methods under weak ground motion and the calculated values are near to the measured values both in the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and surface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a.In the moderate and strong ground motion,however,the calculated values by SHAKE2000and DEEPSOIL5.0a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e measured values and the gap between the calculated ones and the measured ones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of ground motion intensity.By the contrast,the result of peakground acceleration and surface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a by SOILQUAKE16is close to the measured values,and can reflect the amplification effect of seismic ground motion in soft sites.

Key words:traditional equivalent linearization method SHAKE2000;time domain nonlinear method DEEPSOIL; frequency?consistent equivalent linearization method SOILQUAKE;earthquake response analysis;soft soil site

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计算是地震小区划和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其合理性和可靠性对工程结构地震安全性和工程造价影响很大[1-2],其中一维土层地震反应计算方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长期以来,最令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困惑的是一维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在软土场地上的可靠性和适用性问题,其原因是在进行一些实际场地地震反应分析计算时,现有方法在一些情况下所计算出的反应谱出现“矮粗胖”的不合理现象,无法体现土层对地震动的实际放大效应。关于一维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可靠性和适用性的研究,目前虽有一些研究成果[3-4],但主要讨论的是硬场地和较小地震动工况,对于软土场地和强地震动下的情况还缺乏检验,提出能够反映软土场地实际放大作用的计算分析方法是国际公认难题[5-6]。

一维土层地震反应计算方法主要包括频域等效线性化和时域非线性两大计算方法。频域等效线性化目前国际先进水平的代表是SHAKE2000[3],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EERC)的专家学者们研发的,它是一种按0.65倍最大剪应变求土体模量阻尼的等效线性化求解方法,可称为传统的等效线性化方法。采用时域非线性计算土层地震动方法较多,但都不成熟,目前最具权威性的一维土层地震反应时域非线性计算方法,由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的专家研发的DEEPSOIL[4]。我国土层地震反应计算目前所使用的主要程序是LSSRLI-1[7],为我国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其原理和计算精度与SHAKE2000基本等同。另外,虽然有些学者认为时域非线性计算方法理论上优于频域等效线性化方法,但研究表明,对于时域非线性DEEPSOIL方法和频域等效线性化SHAKE2000方法,无论PGA(地表峰值加速度,下同)还是地表加速度反应谱的表现,前者都不比后者强,而二者在软土场地上均表现不佳,主要缺点是在中强地震动作用时体现不出土体应有的放大作用。

为克服SHAKE2000和DEEPSOIL在软土层严重低估场地放大效应的缺点,袁晓铭、李瑞山、孙锐指出了传统等效线性化方法及近期FDM改进方式的不足和错误,提出了频率一致等效线性化方法以及新一代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程序SOILQUAKE16,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具体的说明可参见文献[8,9]。其中对有限工况,完成了SOILQUAKE16初步对比检验,但未对更广泛的三类和四类这样的软土场地进行全面检验。

为全面掌握SOILQUAKE16、SHAKE2000和DEEPSOIL在软土场地地震动计算中的可靠性,本文依据日本国家地球科学与防灾研究所建立的KiK?net强震动观测网提供的数据[10],利用其中所有水平软土场地的地震记录,对这三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检验现有一维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在软土场地上的适用性,供工程实践选用。

1 土层工况

按照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1]对三类场地和四类场地界定为软土场地,在日本国家地球科学与防灾研究所所建立的KiK?net强震动观测台网(www.kyoshin.bosai.go.jp/)获取的井下台阵记录[10]中,取其全部符合该界定条件的场地进行分析,排除可能存在场地效应的台站(包括山上、山脚、盆地等),以此得到的计算场地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场地总数24个,含三类场地19个,四类场地3个,四类场地中含覆盖土层厚度超过140m的巨厚场地2个。

KiK?net台阵拥有661个台站,此次符合条件参加计算的软土场地台站总数24个。从KiK?net公开提供的资料中可以得到台站剖面信息,包括剪切波速、压缩波速度剖面信息,和剖面土类信息等。

自 然 灾 害 学 报

第27卷表1 KiK?net 强震动观测网中的水平软土场地基本信息

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horizontal soft sites in the KiK?net strong motion observation network 台站编码

纬度/(°)经度/(°)井下/m 井上/m 孔口标高/m 覆盖土层厚度(m)灾s20/(m ·s -1)场地类别卓越周期/s ABSH1143.9144144.1913-824040122227.64Ⅲ1.34ABSH1243.8566144.4574-94.5252568223.48Ⅲ0.78AICH0434.9319137.0568-1050510200212.54Ⅲ2.11AICH0634.6158137.0419-2955570197.37Ⅲ0.97AOMH1340.5794141.4451-14088150139.83巨厚2.13CHBH0635.7215140.5046-1453535165203.39Ⅲ1.80FKSH1437.0264140.9702-1443552219.53Ⅲ0.82HYGH1034.8164134.8078-82181852207.14Ⅲ0.85IBRH2035.8284140.7323-916.835.75130229.09Ⅲ1.57IBUH0342.6486141.8641-143101013290.24Ⅳ2.26IKRH0243.2204141.6523-117109127111.50Ⅳ2.15KGWH0234.198133.7081-1955556161.36Ⅲ0.91KMMH1432.6345130.7521-40707088200.00Ⅲ0.97KSRH0443.2139144.6804-2103030240162.79Ⅲ2.56KSRH0743.1359144.3274-184383582160.31Ⅲ1.05KSRH0942.9856143.9841-73272571185.92Ⅲ0.89KYTH0535.6814135.0268-1455535110.00Ⅲ0.99NIGH0537.9759139.2788-138********.15Ⅲ1.77NMRH0343.5508144.9665-197.53029228169.23Ⅲ2.73NMRH0443.3978145.1224-1863029216142.86巨厚2.98NMRH0543.39144.8021-1289289160173.94Ⅲ1.94RMIH0244.8948141.9251-971010107141.79Ⅳ1.61TCGH1636.548140.0751-710510476172.84Ⅲ0.99TKCH0742.8114143.5203-91.28.8548121.88

Ⅲ1.13圆摇地震记录

在此次符合条件参加计算的软土场地24个台站中,选择地表峰值加速度不小于0.05g 的地震记录以满足六度及以上地震强度的计算要求。对有两个方向的地震动记录随机选取其中一个方向参加计算,则计算工况共有309台次,表2为台站选取的地震记录数目。这些工况的井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范围为

0.003g ~0.244g,地表峰值加速度范围为0.050g ~0.580g。表2 选取的软土场地台站中地表PGA 分布

Table 2 PGA distribution of ground motion in the soft sites 台站编码

PGA /g 工况小计>0.20.2~0.10.1~0.05ABSH110011ABSH120044AICH040011AICH060134AOMH1313711CHBH060033FKSH142103547HYGH100011IBRH20221418IBUH030066IKRH020112KGWH021304KMMH142212245KSRH0408614KSRH07241319KSRH090257KYTH050101NIGH050088NMRH030358NMRH04131620NMRH0524814RMIH020022TCGH163103952TKCH07131317总计1779213309

·41·

第5期王 鸾,等:基于软土场地实测记录的三种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可靠性研究猿摇土的非线性参数

KiK?net 公开提供的资料中有土性描述,但没有提供场地土体材料的非线性参数。本文依据其土性[12]

描述,采用Darendeli [13]对土体非线性研究的理论来获取不同深度,不同土性的非线性曲线,组成精细化非线性曲线数据库,结果示于图1。以图1的数据库,完成每一土层土体动剪模量比和阻尼比非线性曲线的选取,不同层土采用不同的计算参数。文本选用Gardner 等[14]给出的土体密度和P 波波速之间的统计关系,即ρ=0.31V 0.25P ,P 波波速资料由KiK?net 公开提供,据此可得到不同土层的土密度信息。KiK?net 提供简单宽泛的土层划分,本文对原有土层进一步划分,划分的每一子层的厚度h ≤0.01V s 。由土层厚度和土密度可得到细分子土层随土体深度加深逐渐增大的平均主应力,对应到求取非线性曲线数据库分档的平均主应力。KiK?net 场地的土体剖面资料提供了土性信息,对应到求取非线性曲线数据库所需的不同档位的塑性指数。根据取得的每一子层的平均主应力和塑性指数,在非线性曲线数据库得到相应非线性曲线数组,作为该场地非线性输入

图1 不同土类尧不同埋深下土的动剪模量比和阻尼比非线性曲线

Fig.1 Nonlinear curve of dynamic shear modulusratio and damping ratio of different types soils in different depth

·51·

自 然 灾 害 学 报第27卷4 计算结果及对比分析

4.1 地表峰值加速度对比

本文针对SOILQUAKE16、SHAKE2000和DEEPSOIL5.0对不同场地的场地反应结果对比。其中DEEP?SOIL 采用2012年5.0版的时域非线性程序,使用时该程序可自行按提供的土的动剪模量比和阻尼比进行转化计算。

依据本文采用的309台次KiK?net 实测井下地震动记录,3种程序计算得到的地表加速度峰值对比如图2。横坐标为实测地表峰值加速度,纵坐标为计算地表峰值加速度。斜率为1的直线代表计算地表峰值加速度与实测地表峰值加速度相同;红线为依据计算散点以Origin9.0程序进行回归,拟合得到的计算地表峰值加速度趋势线。计算点与斜率为1的直线的差距反映出计算地表峰值加速度与实测地表峰值加速度的偏差,计算的散点在此线之上,则比实测值大,计算的散点在此线之下,则比实测值小

图2 软土场地上3种程序计算出的地表峰值加速度对比

Fig.2 Results of three kinds of programs for calculating the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by the three methods 由图2可见,DEEPSOIL5.0和SHAKE2000的趋势线随地震动强度增加,其增长趋势渐缓,在高强烈度区增长趋势几近停止。在较低烈度[15](6度,地表PGA 为0.04g ~0.09g)时虽有所起伏,但总体表现较好;在中等烈度(7度和8度,0.09g ~0.38g)下开始表现不佳,严重偏小;在高烈度(9度,0.38g ~0.75g)下,计算值偏小现象十分严重,土体放大效应表现不足。SOILQUAKE16的计算结果,随地震动强度增加呈直线形式变化,在低烈度到高烈度区均有较好表现,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克服了其他三者在中、高烈度下计算结果严重偏小的弱点,体现了土层对地震动的放大作用。4.2 地表加速度反应谱对比

在24个场地中,取3个典型剖面[10]如图3,分别代表了三类场地、四类场地和巨厚场地,以此作为3种方法计算地表加速度反应谱的对比剖面

图3 KiK?net 强震动观测网中的典型软土场地剖面Fig.3 Typical profiles of the soft sites in KiK?net

·61·

第5期王 鸾,等:基于软土场地实测记录的三种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可靠性研究对于强地震动(9度和8度,地表PGA 为0.19g ~0.75g)情况,就图3中3个场地,3种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反应谱对比如图4所示。如图所示,三类场地下,实测PGA 为0.346g,SOILQUAKE16、SHAKE2000、DEEPSOIL5.0在PGA 和反应谱上与实测结果差异性不同;DEEPSOIL5.0与实测结果相差最大,计算出的地表PGA 为0.160g,反应谱普遍小于实测;SHAKE2000与实测结果也相差较大,计算出的地表PGA 为0.207g,反应谱也普遍小于实测;SOILQUAKE16计算出的地表PGA 为0.392g,与实测结果相差较小,反应谱较接近实测。四类场地下,实测PGA 为0.580g,3种方法在PGA 和反应谱上与实测结果差异性为:DEEPSOIL5.0与实测结果相差最大,计算出的地表PGA 为0.169g,反应谱明显小于实测;SHAKE2000与实测结果相差也很大,计算出的地表PGA 为0.282g,反应谱也明显小于实测;SOILQUAKE16与实测结果较为接近,计算出的地表PGA 为0.703g,反应谱较接近实测。巨厚场地下,实测PGA 为0.425g,3种方法在PGA 和反应谱上与实测结果差异性为:DEEPSOIL5.0和SHAKE2000与实测结果均有显著差别,计算出的地表PGA 分别为0.115g 和0.160g,反应谱严重小于实测;SOILQUAKE16与实测结果较为接近,计算出的地表PGA 为0.437g,反应谱接近实测。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巨厚场地中井下输入峰值加速度为0.160g,而DEEPSOIL5.0和SHAKE2000计算出的地表PGA 分别为0.115g 和0.160g,没有超过井下输入峰值加速度,完全体现不出土层应有的放大作用

图4 强地震动下3种方法计算出的3种类型软场地地表加速度反应谱与实测结果的比较

Fig.4 Comparison of the surface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a for three types of soft sites betweenthe measured values and the calculated values by the three methods under strong ground

motion

图5 中强地震动下3种方法计算出3种类型软场地地表加速度反应谱与实测结果的比较

Fig.5 Comparison of the surface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a for three types of soft sites between the measured values and the calculated values by the three methods under moderate ground motion

·

71·

自 然 灾 害 学 报第27卷对于中强地震动(烈度七度,地表PGA 为0.09g ~0.19g)情况,SOILQUAKE16、SHAKE2000和DEEP?

SOIL5.0三种程序计算结果与实测反应谱的比较如图5所示。由图可见,三类场地下,三者计算结果相差不大,也与实测较为接近;四类和巨厚场地下,相比而言,SOILQUAKE16较DEEPSOIL5.0和SHAKE2000与实测反应谱更为接近,特别是在PGA 的表现上

。图6 较弱地震动下3种方法计算出的3种类型软场地地表加速度反应谱与实测结果的比较

Fig.6 Comparison of the surface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a for three types of soft sites between the measured values and the calculated values by the three methods under weak ground motion

对于较弱地震动(烈度6度,地表PGA 为0.04g ~0.09g)情况,SOILQUAKE16、SHAKE2000和DEEP?

SOIL5.0三种程序计算结果与实测反应谱的比较如图6所示。由图可见,无论哪种类别的软场地,3种方法结果精度相当,与实测反应谱均较为接近。缘摇结论

以KiK?net 强震动观测台网中所有软土场地地震记录为样本,对传统等效线性化方法SHAKE2000、时域非线性方法DEEPSOIL 和频率一致等效线性化方法SOILQUAKE,在软土场地地震反应分析计算中的可靠性进行对比检验,主要结论为:(1)烈度6度和7度偏下(地表PGA 在0.12g 以下)的较弱地震动下,无论对三类、四类和巨厚场地,SOILQUAKE、SHAKE2000和DEEPSOIL 三个方法计算结果相差不大,与实际记录较为接近,此时三种方法皆

可采用。(2)烈度7度中上以上(地表PGA 在0.12g 以上)的较强地震动下,无论对三类、四类和巨厚场地,DEEPSOIL5.0和SHAKE2000计算出的地表PGA 较实际记录偏小,且随地震动强度增加差距急剧增大,直至小于井下输入,反应谱与实测记录差距具有同样趋势。(3)烈度7度中上以上(地表PGA 在0.12g 以上)的较强地震动下,无论对三类、四类和巨厚场地,SOILQUAKE16计算出地表PGA 和反应谱均与实际记录基本相当,体现出了软土层的放大作用,证明了频率

一致等效线性化方法的有效性。参考文献院

[1] GB 17741—2005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GB 17741—2005Seismic Safety Assessment Technology for Engineering Sites [S].Beijing:China Standard Press,2005.(in Chinese)

·81·

·91·

第5期王 鸾,等:基于软土场地实测记录的三种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可靠性研究

[2] 廖振鹏.地震小区划———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震出版社,1989.

LIAO Zhenpeng.Seismic Microzonation———Theory and Practice[M].Beijing:Seismological Press,1989.(in Chinese)

[3] P B Schnabel,J.Lysmer,H B Seed.SHAKE?A computer program for earthquake response analysis of horizontally layered sites[R].Report No.

UBC/EERC?72?12,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1972.

[4] Hashash,Youssef M A,Duhee Park.Non?linear one?dimensional seismic ground motion propagation in the mississippi embayment[J].Engineer?

ing Geology.2001,62(1?3):185-206.

[5] 刘德东,齐文浩,张宇东,等.现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存在的问题[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11(3):34-37.

LIU Dedong,QI Wenhao,ZHANG Yudong,et al.Problems existing in current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for soil layers[J].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2009,11(3):34-37.(in Chinese)

[6] Shawn C.Griffiths,Brady R.Cox,Ellen M.Rathje.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site response analyses for the soft soils subjected to high?intensity

input ground motions[J].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2016,85(1-10).

[7] 李小军.一维土层地震反应线性化计算程序[M].地震小区化———理论与实践.北京:地震出版社,1989,250-268.

LI Xiaojun.The Soil Seismic Response of One?Dimensional Linear Calculation Program[M].Seismic Microzonation?Theory and Practice.Beijing: Seismological Press,1989,250-268.(in Chinese)

[8] 袁晓铭,李瑞山,孙锐.新一代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J].土木工程学报,2016,49(10):95-102+122.

YUAN Xiaoming,LI Ruishan,SUN Rui.A new generation method for earthquake response analysis of soil layers[J].China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2016,49(10):95-102+122.(in Chinese)

[9] 李瑞山.新一代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D].哈尔滨: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6.

LI Ruishan.Research on a New Generation Technique for Ground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D].Harbin: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2016.(in Chinese)

[10] Kik?net强震观测网.Strong?motion seismograph Networks(k?Net,Kik?net)[DB].http://www.kyoshin.bosai.go.jp/.

[11]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GB50011—2010Code for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S].Beijing:Building Industry Press of China,2010.(in Chinese)

[12] 袁晓铭,孙锐,孙静,等.常规土类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0,20(4):133-139.

YUAN Xiaoming,SUN Rui,SUN Jing,et https://www.360docs.net/doc/542668363.html,boratory experimental study on dynamic shear modulus ratio and damping ratio of soil[J].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Dynamics,2000,20(4):133-139.(in Chinese)

[13] Darendeli M B.Development of a New Family of Normalized Modulus Reduction And Material Damping Curves[D].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2001.

[14] Gardner G,Gardner L W,Gregory A R.Formation velocity and density?the diagnostic basics for stratigraphic traps[J].Geophysics.1974,39

(6):770-780.

[15] GB/T17742-2008中国地震烈度表[S].2008.

GB/T17742-2008The Chinese Seismic Intensity Scale[S].2008.(in Chinese)

地震反应谱分析实例

结构地震反应谱分析实例 在多位朋友的大力帮助下,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鄙人终于对结构地震反应谱分析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将其求解步骤整理出来,以便各位参阅,同时,尚有一些问题,欢迎各位讨论! 为叙述方便,举一简单实例: 在侧水压与顶部集中力作用下的柱子的地震反应谱分析,谱值为加速度反应谱,考虑X与Y向地震效应作用。已知地震影响系数a与周期T的关系: a(T)= 0.4853*(0.4444+2.2222*T) 0

!进行模态求解 ANTYPE,MODAL MODOPT,LANB,30 SOLVE FINISH !进行谱分析 /SOLU ANTYPE,SPECTR SPOPT,SPRS,30,YES SVTYP,2 !加速度反应谱 SED,1,1 !X与Y向 FREQ,0.2500,0.2632,0.2778,0.2941,0.3125,0.3333,0.3571,0.3846,0.4167 FREQ,0.4545,0.5000,0.5556,0.6250,0.7143,0.8333,1.1111,2.0000,10.0000 FREQ,25.0000,1000.0000 SV,0.05,0.0797,0.0861,0.0934,0.1018,0.1114,0.1228,0.1362,0.1522,0.1716 SV,0.05,0.1955,0.2255,0.2642,0.3152,0.3851,0.4853,0.4853,0.4853,0.4853 SV,0.05,0.2588,0.2167 SOLVE FINISH !进行模态求解(模态扩展) /SOLU ANTYPE,MODAL EXPASS,ON MXPAND,30,,,YES,0.005 SOLVE FINISH !进行谱分析(合并模态) /SOLU ANTYPE,SPECTR SRSS,0.15,disp SOLVE FINISH /POST1 SET,LIST !结果1 /INP,,mcom

地震工程学心得体会

精心整理《地震工程学》课程总结? 1.对所学内容的综述? 1.1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方法?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方法很多,下面主要介绍反应谱理论和时程反应分析法? 绍。 也并不是一次地震动作用下的反应谱,而是不同地震反应的包线。 1.1.2?? 时程分析法? 时程分析法又称作动态分析法。它是将地震波段按时段进行数值化后,输入结构体系的振动微分方程,采用逐步积分法进行结构弹塑性动力反应分析,计算出结构在整个强震时域中的振动状态过程,给出各个时刻各杆件的内力和变形以及各杆

件出现塑性铰的顺序。? 时程分析法计算地震反应需要输入地震动参数,该参数具有概率含义的加速度时程曲线、结构和构件的动力模型考虑了结构的非线性恢复力特性,更接近实际情况,因而时程分析方法具有很多优点。它全面地考虑了强震三要素;比较确切地、具体地和细致地给出了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 1.1.3地震信号频域分析? ???? X(f), 1.2? 1.2.1 (1) ??(2 (3 ?(4 性和有效性;? ?? (5)验证抗震理论、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结构振动控制算法等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1.2.2? 结构抗震试验的实施程序? ??

(1)确定研究目标和试验方法,含试验目的、试验设备和试件的采用、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等;? ?? (2)荷载施加,含与试验设备相关的荷载施加方式和加载规则等;? ?(3)测点布置和数据采集,含各类传感器和数采设备的采用、测点数量的选择;? ??(4)数据分析,含测试数据的常规处理和特殊分析。? (1 ? (2 ????旨在 (3 ?? 入下结构或构件的地震反应,研究和验证结构地震破坏机理、破坏特征、抗震能力和抗震薄弱环节。 ?(4)振动台试验? ?????振动台试验是利用振动台装置进行的结构强迫振动试验,是地震工程研究中最重要的实验手段之一。?

基于软土场地实测记录的三种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可靠性研

第27卷第5期2018年10月 自 然 灾 害 学 报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 Vol.27No.5Oct.2018 收稿日期:2018-01-18; 修回日期:2018-05-07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6YFE0105500);中央级公益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6A02) Supported by :Key Special Project of National Key R&D Plan,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operation(2016YFE0105500);Sci?entific Research Fund of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2016A02) 作者简介:王鸾(1993-),女,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动力学和岩土地震工程研究.E?mail:1286290758@https://www.360docs.net/doc/542668363.html, 通讯作者:汪云龙(1985-),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岩土地震工程、土工测试及地质勘察等方面的研究.E?mail:Wyl_iem@https://www.360docs.net/doc/542668363.html, 文章编号:1004-4574(2018)05-0012-08DOI押10.13577/j.jnd.2018.0502 基于软土场地实测记录的三种土层地震反应 分析方法可靠性研究 王 鸾1,袁近远2,汪云龙1,王 克1 (1.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0;2.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中国香港) 摘 要:软土场地地震反应计算分析方法是公认难题。以日本KiK?net 强震观测台网中所有软土场 地井下记录为样本,对传统等效线性化方法SHAKE2000、时域非线性方法DEEPSOIL 和频率一致等 效线性化方法SOILQUAKE 三者在软土场地地震反应分析计算中的可靠性进行对比检验。检验工况 包括KiK?net 井下台网中地表峰值加速度不小于0.05g 的所有水平软土场地的总计309台次的加速 度记录,涉及24个台站,土层厚度28m ~240m,地表峰值加速度范围0.050g ~0.580g。对比结果表 明:烈度6度和7度偏下(地表PGA 在0.12g 以下)的较弱地震动下,对三类、四类和巨厚场地,SOILQUAKE、SHAKE2000和DEEPSOIL 三个方法计算结果相差不大,与实际记录较为接近,皆可采 用;烈度7度中上以上(地表PGA 在0.12g 以上)的较强地震动下,无论是三类、四类和巨厚场地,DEEPSOIL 和SHAKE2000计算出的地表PGA 和反应谱较实际记录偏小,且随地震动强度增加差距 急剧增大,甚至小于井下输入,而SOILQUAKE 计算出结果与实际记录基本相当,可体现出软土场地 放大作用,也证明了频率一致等效线性化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传统等效线性化方法SHAKE2000;时域非线性方法DEEPSOIL;频率一致等效线性化方法 SOILQUAKE;地震反应分析;软土场地中图分类号:TU4;X93 文献标志码:A Reliability comparison of three kinds of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methods for soil layers in soft soil site WANG Luan 1,YUAN Jinyuan 2,WANG Yunlong 1,WANG Ke 1 (1.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Key Laboratory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of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Harbin 150080,China;2.Faculty of Engheeri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kong,Hongkong China)Abstract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soft soil site is a difficult problem in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soil https://www.360docs.net/doc/542668363.html,ing the 309times records of underground seismic observation of Japanese KiK?net strong motion of network data?base,the three methods for calculating one?dimensional earthquake response analysis of soil layers in soft sites are verified.One of the methods is SOILQUAKE16recently developed and the others are SHAKE2000and DEEP?SOIL5.0used worldwide.The test conditions include seismic acceleration records of all soft soil sites with a surface peak acceleration of not less than 0.05g in the KiK?net network.The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of these records be?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计算方法简介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计算方法简介 1.地震统计单元—地震带对场点的地震危险性贡献 设有N 个地震带对场点地震危险性有贡献,而第n 个地震带在点的某地震动年超越概为P n (Z ≥z ),则场点总的年超越概率为: ∏=≥=≥N 1 n z n -1-1z )) (()(Z P Z P 式中,Z 为地震动参数;z 为给定的地震动参数。 地震带是地震活动性分析的基本单元,它应具有统计上的完整性和地震活动的一致性。考虑某一地震带,其地震时间过程符合泊松过程,在T 年内的4级以上地震年平均发生率为v 则有: VT K K VT P -k e ! )(= 其中P k 为该地震带内未来T 年内发生K 次地震的概率。 地震带内大小地震的比例遵从修正的Gutenberg-Richter 震级—频度关系,相应的震级概率密度函数为: ()[]()[]οοβββ M M M M M f u -----=exp 1exp )(m 其中,β为地震带b 值的2.3倍,M u 为地震带的震级上限。 2.地震带内潜在震源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假定在每一个地震带的各个潜在震源区内,地震活动水平和强度的分布是相对均匀的。潜在震源区的地震空间分布系数是与震级有关的,记为f l,mj ,其物理含义为发生一次震级为m j ± 0.5△m 的地震的条件下,次地震落在第l 个潜在震源区的概率。该分布系数可反映地震带内地震空间分布的非均匀性,对指定震级档,此分布系数在整个地震带内是归一的。即对不同震级档有: 1 =∑=S N 1 l j m ,l f 其中,N s 为地震带内能够发生m j ± 0.5△m 级地震的潜源区总数。 根据泊松分布模型和全概率定理,一个地震带所发生的地震在场点所产生的地震动Z ()()??? ? ??????≥?--=≥∑???∑==S m j N l N j l l m l j dxdyd f z Z P S f m P v z Z P 11,E |)(exp 1)(θθ

结构地震反应谱分析实例

在多位朋友的大力帮助下,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鄙人终于对结构地震反应谱分析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将其求解步骤整理出来,以便各位参阅,同时,尚有一些问题,欢迎各位讨论! 为叙述方便,举一简单实例: 在侧水压与顶部集中力作用下的柱子的地震反应谱分析,谱值为加速度反应谱,考虑X 与Y向地震效应作用。已知地震影响系数a与周期T的关系: a(T)= 0.4853*(0.4444+2.2222*T) 0<T<=0.04 秒 0.4853*(0.10/T)^(-0.686) 0.04<T<=0.1 秒 0.4853 0.1<T<=1.2 秒 0.4853*(1.2/T)^1.5 1.2<T<=4 秒 以下是命令流程序 ---------------------------------------------------------------------------------------------------- /filname,SPEC,1 /PREP7 !定义单元类型及材料特性 ET,1,45 MP,EX,1,2.8E10 MP,DENS,1,2.4E3 MP,NUXY,1,0.18 !建立模型 BLOCK,0,1,0,1,0,5 !网格剖分 ESIZE,0.5 VMESH,all /VIEW,,-0.3,-1,1 EPLOT FINISH /SOLU !施加底部约束 ASEL,,LOC,Z,0 DA,ALL,ALL ALLSEL !施加自重荷载 ACEL,0,0,10 !进行模态求解

ANTYPE,MODAL MODOPT,LANB,30 SOLVE FINISH !进行谱分析 /SOLU ANTYPE,SPECTR SPOPT,SPRS,30,YES SVTYP,2 !加速度反应谱 SED,1,1 !X与Y向 FREQ,0.2500,0.2632,0.2778,0.2941,0.3125,0.3333,0.3571,0.3846,0.4167 FREQ,0.4545,0.5000,0.5556,0.6250,0.7143,0.8333,1.1111,2.0000,10.0000 FREQ,25.0000,1000.0000 SV,0.05,0.0797,0.0861,0.0934,0.1018,0.1114,0.1228,0.1362,0.1522,0.1716 SV,0.05,0.1955,0.2255,0.2642,0.3152,0.3851,0.4853,0.4853,0.4853,0.4853 SV,0.05,0.2588,0.2167 SOLVE FINISH !进行模态求解(模态扩展) /SOLU ANTYPE,MODAL EXPASS,ON MXPAND,30,,,YES,0.005 SOLVE FINISH !进行谱分析(合并模态) /SOLU ANTYPE,SPECTR SRSS,0.15,disp SOLVE FINISH /POST1 SET,LIST !结果1 /INP,,mcom lcwrite,11

针对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的ANSYS二次开发

收稿日期:2004-01-10; 修订日期:2004-03-17 基金项目:重庆市科委资助(7549) 作者简介:王一功(1978-),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结构抗震方面研究. 文章编号:100021301(2004)022******* 针对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的ANSYS 二次开发 王一功,杨佑发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400045) 摘要:以往的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程序往往缺乏很好的前后处理,难以应用于实际工程。本文利用通用 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 进行二次开发,引入多次透射边界以适用于场地地震反应分析。 关键词:ANSYS ;场地地震反应;多次透射边界 中图分类号:P315.96 文献标识码:A A secondary development of ANSYS for site earthquake response WAN G Y i 2gong ,YAN G Y ou 2fa (Faculty of Civil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5,China ) Abstract :Most programs capable of analysis of site earthquake response don ′t include pre 2and post 2processing ,so that they can ′t be good at engineering practice.A secondary development is applied to reinforce ANSYS with multi 2transmitting boundary in order to be applicable to analysis of site earthquake response. K ey w ords :ANSYS ;site earthquake response ;multi 2transmitting boundary 1 引言 建筑场地情况对房屋的抗震性能有着明显的影响,特别是各种特殊地形往往会加重邻近结构的地震破坏。但由于场地情况千差万别,欲归纳出统一规律指导抗震设计目前还有困难。最好的办法是针对特定的场地、房屋进行专门的分析研究,以提供设计建议。但目前绝大多数进行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或上下部共同作用分析的程序都缺乏很好的前后处理,难以直接用于工程实际。本文利用普遍使用的通用有限元程序AN 2SYS 进行APDL 层次上的二次开发,使之适用于场地地震反应分析,并进而应用于上下部共同作用分析。2 人工边界的引入 场地地震反应分析与单一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场地地震反应分析必须考虑场地的无限性。对场地进行有限元分析,必然要截取出有限区域进行分析,但该区域的底面及两侧本来还存在着地基,这些地基向外延伸很远,可认为是无限远。在实际情况下,地震波由边界内传到边界时会向外传播而不返回,因此需要引入人工边界,以模拟这种现象。如果不引入人工边界则需要将边界距离取得尽量远,但这将受计算机容量的限制,这种方法一般只在验证人工边界准确度时作为对比对象采用。人工边界处理的好坏对计算结果的精度有着极大的影响。 第24卷第2期 2004年4月地 震 工 程 与 工 程 振 动EARTHQUA KE EN GIN EERIN G AND EN GIN EERIN G V IBRA TION Vol.24,No.2Apr.,2004

简支梁的地震响应分析

简支梁的地震响应分析 /PREP7 !进入前处理模块 /TITLE, EX 8.4(3) by Zeng P, Lei L P, Fang G ET,1,BEAM3 !设定1号单元 L=240 $A=273.9726 $H=14 $I=1000/3 !设定几何参数 R,1,273.9726,(1000/3),14 !设定1号实常数(梁单元) MP,EX,1,3E7 $MP,PRXY,1,0.3 $MP,DENS,1,73E-5 !设定弹性模量, 泊松比, 密度 K,1,0,0 $K,2,L,0 !生成两个关键点 L,1,2 !由关键点生成线 ESIZE,,8 !设定单元网格划分的分段数 LMESH,1 !对1号线划分单元网格 NSEL,S,LOC,X,0 !选择位置x=0的节点 D,ALL,UY !对所选择的节点施加位移约束UY=0 NSEL,S,LOC,X,L !选择位置x=L的节点 D,ALL,UX,,,,,UY !对所选择的节点施加位移约束UX=UY=0 NSEL,ALL !选择所有节点 FINISH !结束前处理模块 /SOLU !进入求解模块 ANTYPE,MODAL !设定模态分析方式 MODOPT,REDUC,,,,3 !设置缩减算法,提取3阶模态 MXPAND,1,,,YES ! 设定模态扩展的阶数为1,并计算单元及支反力结果 M,ALL,UY !对所有节点定义主自由度UY OUTPR,BASIC,1 !设置输出结果的方式 SOLVE !进行求解 *GET,F1,MODE,1,FREQ !提取第一阶模态频率,赋给F1 FINISH !结束 /SOLU !进入求解模块 ANTYPE,SPECTR !设定谱分析方式 SPOPT,SPRS !设定单点激励谱分析 SED,,1, !设定单点激励的方向为Y轴 SVTYP,3 !指定单点响应谱类型为地震位移谱 FREQ,.1,10 !设定频率数据表格的频率点 SV,,.44,.44 !设定频率数据表格的对应于频率点的激励值SOLVE !进行求解 *GET,F1_COEF,MODE,1,MCOEF !提取模态1的谱分析结果的模态系数FINISH !结束求解 /POST1 !进入一般性后处理模块 SET,1,1,F1_COEF !调出第1阶模态的结果,并乘以模态系数PRNSOL,DOF !打印节点结果 PRESOL,ELEM !打印单元结果 PRRSOL,F !打印支反力结果

浅谈工程地震勘探及场地地震反应分析

浅谈工程地震勘探及场地地震反应分析 工程地震勘探是被广泛应用于种类繁多的高标准工程建设项目中,勘探工程基础地质条件并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种方法。其方法简单而且既快速又准确。在工程地震勘探中,场地地震安全性的综合评价,对结构抗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具体建设场址区精确合理、经济可靠的抗震设防依据。 标签:工程地震勘探场地地震反应分析 破坏性地震是一种严重危及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突发性自然灾害。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进步,抗震设计规范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世界各国政府十分重视对地震灾害的防御,力求能够将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及时有效地应用于抗震设计,最大限度地抵御强烈地震的袭击,减轻地震灾害。 早期的地震学家主要把地震当作一种自然现象来进行研究,但亦涉及强烈地震时建筑物的破坏。工程地震学是地震学中为工程建设服务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强烈地震运动及其效应。该学科主要从工程角度研究与减轻地震灾害有关的地震问题,并对工程场地的地震动参数进行定量的预测,以便对工程场地进行场地安全性评价,并为建筑结构提供合理的设计地震动参数,以便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工程地震学介于地震学和土木工程学两大学科之间,它与两大学科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工程地震学与地震学研究侧重不同,工程地震学主要预报地震在工程场地上的可能引起的地结构的破坏作用。侧重于建立满足工程分析需要的潜在震源模型,用于定量估计工程抗震设计所需要的地震动参数。 就现状来看,工程地震学所研究的主题大致包括地震宏观考察、强震观测、近场地面运动、地震区域划分和地震危险性分析以及地震小区划。 工程地震勘探是工程地震最基本的一项内容。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新兴的工业城市、港口城市、经济开发区等不断发展,老城市的现代化改造也在迅速进行,种类繁多的新型的高标准工程建设项目日益增多。这不仅对各种工程基础的地质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也要求用较少的人力和投资,快速可靠地完成工程勘察任务。工程地震勘探应运而生且广泛应用。 工程地震勘探,又被称之为浅层地震勘探。其与深部地震勘探在野外工作方法、室内资料处理及解释方法有相似之处,但是,目的不同。深部地震勘探主要为了了解地壳、岩石圈的结构,探测石油、天然气。而工程地震勘探则主要是勘探地面以下100M范围内,有时甚至是地下几米内的地质构造、岩土结构、力学性质。因为主要为城市规划建设、工业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等提供必要的工程地质依据,所以工程地震勘探往往激发能量较小,勘查范围较窄,勘查网度较密,勘探精度较高。 工程地震勘探具有既快速、又准确的优点。工程地震勘探的应用领域非常广

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编写要求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报告编写要求 目录 I 报告编写的一般要求 1.总则 2.报告文字要求 3.报告图件要求 4.报告表格要求 5.符号及单位的使用 6.公式使用 7.术语使用 8.参考文献、资料、图件等的引用 Ⅱ报告编写内容与格式的要求 A.封面 B.扉页 C.目录 D.前言 1.技术思路 2.地震活动性 地震资料 区域地震活动时空特征分析 现代构造应力场 历史地震影响 近场小震活动 3.地震地质背景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区域地震区、带

v1.0 可编辑可修改近场和场区活动构造 4.地震烈度及地震动衰减关系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地震动衰减关系 5.确定性方法对场址地震危险性的评价 地震构造法 历史地震法 确定性方法对场址地震危险性的评价结果 6.概率分析方法对场址地震危险性的评价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概述 潜在震源区划分 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 地震危险性的概率计算 概率分析方法对场址地震危险性的评价结果 7.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或地震动小区划 场地条件 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及其参数确定 输入地震动参数的确定 场地地震反应计算与场地地震相关反应谱 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或地震动小区划 8.地震地质灾害评价或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 与场地地震地质灾害有关的工程地震条件勘察 场地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 9.结论和建议 地震环境评价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地震小区划 使用建议 I 报告编写的一般要求 1.总则 为配合《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DB001-94)》的实施,使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编写规范化,并且更加符合评审及工程使用的需要,特制定本要求。 本要求适用于对工作规范《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DB001-94)》中规定的4个等级工程所进行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不包括区域性地震区划)的最终报告的编写。 在编写最终报告时,其内容和格式必须符合本要求,不应增加或减少陈述的内容,但对于本要求没有包括而实际工作大纲要求进行的有关工作,可以增加相应的陈述内容。 本要求的章节条款顺序,是对最终报告的建议模式。实际报告章节安评。应在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实际工作大纲的要求和编写者的论证思路来编排。 2 报告文字要求 报告文字安排 2.1.1 叙述应条理清晰,行文流畅,章节安排符合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论证思路。 2.1.2 论述理论与方法时,如本次工作采用的理论或方法系引用其他研究者的已有成果,则论述应从简但必须给出相关的引用参考文献;如采用的理论或方法系本次工作提出的新成果,则应在正文中(或以附件形式)详细给出理论阐述或对方法的原理及工作步骤的论述,可能的情况下应与现行方法进行比较并给出比较的结论。 2.1.3 对本次工作所采用的数据或资料进行论述时,如系引用现有的数据或资料,本次工作未有任何新的改动和补充,则应直接给出引用内容及其出处;如数据或资料系本次工作新的研究结果,则应加以详述;如数据或资料系对现有数据进行了部分改动而得到的,则也应对改动情况和改动原因加以详述。 2.1.4 报告各部分内容应前后衔接,上下文相互引用时(尤其是图件、表格等)须保证查有出处。 2.1.5 报告中所用专有名称、地名、人名等,必须保证上下文的一致性。 文字印刷质量以清晰为标准,报告全文排版风格应一致。

结构抗震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解答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 1 章绪论 1、震级和烈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只跟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有关,而烈度则表示某一区域的地表和建筑物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烈的程度。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的介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烈度。 2.如何考虑不同类型建筑的抗震设防?规范将建筑物按其用途分为四类:甲类(特殊设防类)、乙类(重点设防类)、丙类(标准设防类)、丁类(适度设防类)。 1 )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 9 度时应按比 9 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 )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 9 度时应按比 9 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4 )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时不应降低。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怎样理解小震、中震与大震? 小震就是发生机会较多的地震,50 年年限,被超越概率为63.2%;中震,10%;大震是罕遇的地震,2%。 4、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三者之间的关系? 建筑抗震设计包括三个层次: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概念设计在总体上把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震计算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手段;构造措施则可以在保证结构整体性、加强局部薄弱环节等意义上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他们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

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中两种模型研究

第24卷第6期辽宁工学院学报V ol.24 N o.6 2004年12月JOURNAL OF LIAONING INST IT UTE OF TECHNOLOGY D ec.2004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中两种模型研究 张晓东,刘 舰,叶 冶 (辽宁工学院土木建筑系,辽宁锦州 121001) 摘 要: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是地震危险性分析中普遍采用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以地面运动参数的年超越概率与平均复发周期关系的形式给出。它综合了所有地震潜源和它们的平均地震活动率对场点的影响。在输入对场点的影响时往往需要建立一定的数学模型。而不同的数学模型又有不同的适用范围。本文通过对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中两种数学模型的对比研究,为在地震发生的时空不均匀性和不同地震资料精度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时确定模型适用范围提出参考意见。 关键词:地震危险性;贝努利随机独立试验;模型 中图分类号:T U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090(2004)06-0051-02 Study of Two Models on Probability Analysis of Earthquake Hazards ZHANG Xiao-dong,LIU Jian,YE Ye (Dept of Civil E ngin eering,Liaoning Insititute of T ech nology,Jinz hou121001,China) Key words:seismic risk;random independent test;model Abstract:U sing probability to analy ze seismic risk w as the most widely used method in earthquake occurrence.This m ethod w as given in the form of relations based on annually transcendented prolabil-ity with averaged recurrence period.T he form sy nthesed all earthquake potentialities of the source to-gether w ith their av erag ed active rate and effects on seism ic spots.Inputing effects on spots needs set-ting up m athematic models.However,different mathematical models are adaptable to different ranges.Contrast studies were made of two kinds of models set up with probability analyzing seismic risks.Some referrences w ere proposed in view of inconsistence in time and space as earthquake oc-curred,with seismic risk and adaptable rang e of model analy zed. 在新编的“中国地震区划图(1990)”中,由于采用了若干改进措施,使得国际上通用的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能够较好的反映我国大陆地震活动的时空不均匀性。 1 地震发生过程数学模型类型 1.1 地震活动的n重贝努利独立试验模型 假设: E为一次贝努利随机试验,它包含两个基本事件A(成功)及A-(失败),令其发生的概率分别为p=p(A),q=p(A-),其中0≤p≤1,0≤q≤1,且p+q=1; 将E独立地重复n次,令A i表示第i次试验出现的事件(i=1,2,…,n),则A1,A2,…,A n相互独立,称这一试验为n重贝努利独立试验。n次试验中,恰好有k次成功的概率为 p n(k)= n k p n q n-k,k=0,1,2,…,n(1) 从物理意义上讲,一般在某一地震活动区域内,可将地震活动的某一时间段等间隔地划分为若干小 收稿日期:2004-05-26 基金项目:辽宁工学院青年教师基金 作者简介:张晓东(1971-),男,辽宁大石桥人,讲师,硕士。

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编写要求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报告编写要求 目录 I 报告编写的一般要求 1.总则 2.报告文字要求 3.报告图件要求 4.报告表格要求 5.符号及单位的使用 6.公式使用 7.术语使用 8.参考文献、资料、图件等的引用 Ⅱ报告编写内容与格式的要求 A.封面 B.扉页 C.目录 D.前言 1.技术思路 2.地震活动性 2.1 地震资料 2.2 区域地震活动时空特征分析 2.3 现代构造应力场 2.4 历史地震影响 2.5 近场小震活动 3.地震地质背景 3.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3.2 区域地震区、带 3.3 近场和场区活动构造 4.地震烈度及地震动衰减关系 4.1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4.2 地震动衰减关系 5.确定性方法对场址地震危险性的评价 5.1 地震构造法 5.2 历史地震法 5.3 确定性方法对场址地震危险性的评价结果 6.概率分析方法对场址地震危险性的评价 6.1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概述 6.2 潜在震源区划分 6.3 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 6.4 地震危险性的概率计算 6.5 概率分析方法对场址地震危险性的评价结果 7.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或地震动小区划 7.1 场地条件

7.2 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及其参数确定 7.3 输入地震动参数的确定 7.4 场地地震反应计算与场地地震相关反应谱 7.5 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或地震动小区划 8.地震地质灾害评价或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 8.1 与场地地震地质灾害有关的工程地震条件勘察 8.2 场地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8.3 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 9.结论和建议 9.1 地震环境评价 9.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9.3 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9.4 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9.5 地震小区划 9.6 使用建议 I 报告编写的一般要求 1.总则 1.1 为配合《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DB001-94)》的实施,使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编写规范化,并且更加符合评审及工程使用的需要,特制定本要求。 1.2 本要求适用于对工作规范《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DB001-94)》中规定的4个等级工程所进行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不包括区域性地震区划)的最终报告的编写。 1.3 在编写最终报告时,其内容和格式必须符合本要求,不应增加或减少陈述的内容,但对于本要求没有包括而实际工作大纲要求进行的有关工作,可以增加相应的陈述内容。 1.4 本要求的章节条款顺序,是对最终报告的建议模式。实际报告章节安评。应在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实际工作大纲的要求和编写者的论证思路来编排。 2 报告文字要求 2.1 报告文字安排 2.1.1 叙述应条理清晰,行文流畅,章节安排符合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论证思路。 2.1.2 论述理论与方法时,如本次工作采用的理论或方法系引用其他研究者的已有成果,则论述应从简但必须给出相关的引用参考文献;如采用的理论或方法系本次工作提出的新成果,则应在正文中(或以附件形式)详细给出理论阐述或对方法的原理及工作步骤的论述,可能的情况下应与现行方法进行比较并给出比较的结论。 2.1.3 对本次工作所采用的数据或资料进行论述时,如系引用现有的数据或资料,本次工作未有任何新的改动和补充,则应直接给出引用内容及其出处;如数据或资料系本次工作新的研究结果,则应加以详述;如数据或资料系对现有数据进行了部分改动而得到的,则也应对改动情况和改动原因加以详述。 2.1.4 报告各部分内容应前后衔接,上下文相互引用时(尤其是图件、表格等)须保证查有出处。 2.1.5 报告中所用专有名称、地名、人名等,必须保证上下文的一致性。 2.2 文字印刷质量以清晰为标准,报告全文排版风格应一致。 2.3 报告中不应出现错字。 3 报告图件要求 3.1 报告中图件只对文字的表述起补充和提示作用,不可替代文字说明;凡文字说明不可取代图件表示的地方,必须给出相关图件。 3.2 图件必须插放在报告文字引用处的下方或紧接一页,但幅面大于报告文本页面数倍的大型图件,可以附件的形式进行引用(不编排图件引用编号),并可将图件按附件形式置于报告尾部或独立于报告本体。

ANSYS地震响应分析讨论

地震响应分析 1模态组合就是根据模态分析中的几阶振型(也可以少于这几阶,看你要求的精度)进行组合(类似于结构最不利组合),从而求出地震响应的最大值。 2组合各振型反应的最大值,求得结构地震响应的最大值。 这个问题在论坛上已经有很多人问过,也有各种各样的回答,但是至今没有令人满意的解答。我自己试过很多种方法,加上论坛上其他人提到的方法,大致归类如下: 1.先做静力恒载工况分析,打开预应力pstres开关;然后转到时程分析。 结果:恒载对后面的时程计算不起作用,时程计算依然从0开始。 2.直接在antype,trans中考虑恒载:先把timint,off加acel,,9.81,打开应力刚化,sstif,on,lswrite,1,然后timint,on开始时程计算。 结果:恒载9.81起作用了,但结果是错的,它被积分了。 3.不用什么前处理,直接把9.81加在地震波上acel,9.81+ac(i)。 结果,同2,9.81带入了积分,这个9.81相当于阶跃荷载,而不是产生恒载。 4.ansys帮助中施加初始加速度的方法(篇幅限制请自己看帮助)。 结果,同2、3,9.81还是带进时间积分。 5.这种是我受到别人的启发,通过结构受ramp荷载的特点施加的,可以近似的解决问题。 即1)求出结构的自振一阶频率w 2)令tr=1/w 3) 定义ramp荷载为从0到tr加到9.81,然后在整个时间积分中保持不变 4)antype,trans中分几个荷载步将荷载从0加到9.81 5) 在随后的荷载步中acel,,9.81+ac(i) 这种做法虽然也是将9.81++加到地震波中,但是因为满足TR的要求,所以这个动力效应被削弱到了静力效应,它作用在结构上就像静载一样。对于单自由度结构理论上跟静载是完全一样的,但是多自由度会子静力效应上下很小的范围内波动,所以可以认为相当于静载的作用,这样我们就可以达到考虑恒载的目的了。 第5种是我至今为止考虑恒载的做法,我也很想知道还有没有更简单精确的方法,或者在前4种方法中就有只是我使用不正确,希望大家能一起来讨论,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谢谢! 地震反应怎么考虑重力 SOLU ANTYPE, TRANS TRNOPT,FULL TIMINT,OFF !*先关闭时间积分效应 TIME,1E-8 !*设一个极短的积分时间 acel,,9.8 NSUBST,2 !有时候子步数要增大 KBC,1 LSWR,1 !*把这个写入第一步 TIMINT,ON !*然后再时间积分效应开关,以后就正常写载荷步了 这种方法应该是对的,ANSYS帮助文件中也有提到, 可是,有一个问题:由于是阶跃荷载,就会产生动力效应,整个结构的变形大于实际的情况吧?这样与实际结构在重力下受到的变形就不一样了!

浅析土木工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2012Vol.44No.1林业科技情报 浅析土木工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王亚芝 (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 [摘要]近年来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特大地震,其中包括我国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日本2011年的大地震,其震害及其次生灾害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国民经济损失。笔者针对土木工程结构抗震一直是当今研究的热门课题这一重点主线,详细介绍了土木工程抗震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地震反应;反应谱法;非线性时程分析;Pushover;IDA Earthquake Reaction Analysis Method Of 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e Wang Yazhi (Fores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bstract:There are especially big earthquakes in the world frequently in recent years,including the earthquake of 2008in China and2011in Japan.They caused large casualties and national economy loss.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e anti-seismic is a hot task.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 in the anti-seismic field of 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e. Key words: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e;earthquake reaction;response spectrum method;non-linear time-histo-ries;Pushover;IDA 地震作用理论是研究地震时地面运动对结构物产生的动态效应,结构的地震反应取决于地震动力和结构动力特性两个方面,因此,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发展是随着人们对这两方面的认识逐渐深入而提高的。目前世界各国的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规范中普遍采用的是确定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本文就目前普遍采用的以下四种地震反应分析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 1动力反应谱分析方法 动力反应谱理论是目前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采用动力反应谱方法计算土木工程结构动力响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确定抗震设计的反应谱,第二,将结构震动方程进行振型分解,根据场地土的平均剪切模量或场地土的剪切波速、质量密度和分层厚度实测反应谱求得每个自由的振子在各个阶段求得振型反应最大值。第三,动力反应谱分析在土木工程结构反应中的最大值可以通过SRSS或者CQC方法将各个不同的振型反应的最大值进行组合,在实际分析中所要考虑的自由度数和振型模态数要确保在纵向和横向获得90%的振型参与系数。 2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 时程分析法是20世纪6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抗震分析方法。用于进行超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分析和工程抗震研究等。到80年代,已经成为很多国家抗震设计规范和抗震研究工作的分析方法之一。动态时程分析法是结构在地震动作用下的响应时程,可详细了解结构在整个地震持续时间内的结构响应过程,同时反应出地震动的振幅、频谱及持续时间内对结构的影响。时程分析通过结构构件内力的变化及构件逐步开裂可求出弹性和非弹性阶段的结构的内力与变形。这时结构的薄弱部位的位移即将达到最大值,从而造成结构的最终破坏,直至倒塌的全过程。 动态时程分析方法是随着强震记录的增多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以研究结构抗震的一种分析方法。动态时程分析理论考虑了反应谱不能计算结构和结构构件在每个时刻的地震反应包括内力和变形等。对于复杂结构体系,振型密集以及结构受到强烈地震时发生非线性反应的情况下,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出结构的地震反应,从而能更精确细致地反映出结构的薄弱部位。因此采用动态时程分析理论进行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设计成为在抗震领域比较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但是,动态时程分析方法计算量比较大、耗时多、建立模型复杂,而且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整理做统计分析等。3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Pushover) Pushover方法是目前常用的一种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国内外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Pushover分析的基本思路是用一个单自由度体系来等效实际结构,代替多自由度体系,通过研究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地震弹塑性反应来预测实际结构的 · 3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