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风道设计
电厂烟风道设计注意问题
![电厂烟风道设计注意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a4a65f2d172ded630a1cb62d.png)
电厂烟风道设计注意问题摘要:烟风道作为连接从锅炉到烟囱之间的主要管道系统,其设计品质直接关系着电厂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
随着电力机组容量逐年的增加,烟风道的截面随之增大,而随着国家对于烟气洁净排放要求的日益提高,中间烟气处理系统越来越复杂,这些对于烟道设计来说,不仅增加了烟道的长度以及在电厂中所占比重,更增加了烟道设计在系统布置及烟道结构设计上的难度.作为一名多年从事电厂烟风系统设计的工作人员,笔者在工作中总结了一些电厂烟风道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做一个简单梳理。
由于现代电厂设计中,考虑烟道结构多变,维修改造需求等多种因素,混凝土烟道基本已被钢制烟道取代,因此本文所诉烟道均以钢制结构烟道为例,非混凝土烟道所适用。
关键词:烟风系统;钢制烟道;安全性;经济性1 电厂烟风系统按照燃煤电厂的传统划分方法,通常我们可将其分为冷、热风道及烟道三种类型,冷、热风道相比烟道来说,其设计截面及压力相对较小,无积灰积雪高负压等工况,因此设计难度也相对较小,本文将不予重点论述。
本文将以现代大型机组燃煤电厂的烟气系统为设计对象,来梳理电厂烟道设计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在电厂烟气系统中,通常涉及到的主要设备有脱硝装置、空气预热器、烟气换热器、干式除尘器、引风机、脱硫装置、湿式除尘、烟气再加热等等。
主要系统元件有:烟气挡板门、插板门、补偿器、防暴门、人孔门、清灰门及消音器等。
在电厂烟气处理工艺中,不同的烟气净化工艺,所采用的烟道设计工艺也会有所不同,下图仅给出其中一种典型的电厂烟气净化及热回收工艺流程,以供后续参考和说明。
2 烟道设计步骤2.1 烟道流速、截面计算(1)烟气流速选择:根据《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DL/T5121-2000)规定,烟气流速范围宜在10~15 m/s,根据烟道所处的位置确定适宜流速。
对于含尘量大的烟气(除尘前),应选择较小的烟气流速,从而避免高流速下烟气冲刷对烟道壁产生的磨损破坏。
烟道的设计要求及安装标准
![烟道的设计要求及安装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ab14f6f0b4c2e3f5627630d.png)
烟道的设计要求及安装标准时间:2011-03-31来源:未知作者:admin点击:212次导读:一、烟道的设计要求:1、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首层可不做成品烟道,改为在二层楼板烟道位置做成局部降板(降500左右),做成为首层现浇钢筋混凝土烟道。
2、烟道如穿过楼板,则在根部做混凝土挡坎,挡坎高度为高出厅一、烟道的设计要求:1、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首层可不做成品烟道,改为在二层楼板烟道位置做成局部降板(降500左右),做成为首层现浇钢筋混凝土烟道。
2、烟道如穿过楼板,则在根部做混凝土挡坎,挡坎高度为高出厅房楼板标高200。
3、烟道出屋面的部分及风帽必须做成钢筋混凝土整体结构。
4、成品烟道高度与楼层高度一致,烟道必须在楼板位置接缝。
5、烟道的布置方面,如果对外立面没有影响,可以考虑布置在室外,这样,既可以增加房间的使用面积,也可减少厨卫漏水隐患。
二、烟道的设计要求及安装标准:1、烟道由下向上逐层安装,特别要注意核对烟道型号和楼层。
严格按产品型号代号的标记,按顺序安装,安装时绝对不能错装。
2、烟道必须在楼板处接缝安装,上下管道之间的接缝用水泥砂素灰做好密封,管道与楼板间隙用C20细石混凝土填塞,并浇注C20混凝土坎(坎厚80,坎顶标高较厅房楼板标高高200),每层排风道要做承托处理(烟道下端预埋铁件,在楼板处焊接角钢承托)。
3、烟道安装后,必须用C20细石混凝土灌实烟道与墙面的间隙,如间隙过小,则应在安装烟道前,将墙面抹灰,防止烟道万一漏烟串过墙面。
4、施工时不允许异物投入烟道中,烟道施工安装过程中,管口应采取遮蔽措施,直到安装接口件时再拆除。
遮蔽为薄壁水泥砂浆时,厂家应在其表面预埋铁丝,方便拆除时外拉,以免造成拆除时薄壁掉入烟道内。
5、为规范和方便厨房烟道与排油烟机的连接,管道厂家应提供专用的排风道进风口接口件,供施工单位在厨房内抹灰时嵌埋。
6、注意首层烟道的沉降,要注意确保首层烟道与建筑共同沉降。
7、表面时,烟道与墙面之间应挂网,防止接缝处开裂。
电厂烟风道设计注意问题
![电厂烟风道设计注意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da370d47ad02de80d4d84090.png)
电厂烟风道设计注意问题【摘要】本文总结了烟风道设计中几个值得注意的细节,并对每个细节重点进行阐述,旨在给烟风道设计带来有益参考。
【关键词】烟风道设计;安全;经济烟风道是电厂系统中烟风流经的通道,烟风道设计的质量关系到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
随着机组容量的增加,烟风道的截面也越来越大,烟风道的设计质量也愈显重要。
作为一名从事烟风道设计的工作者,笔者在工作中总结了一些烟风道设计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下面就这些细节问题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1 介质流速在《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中对不同介质的流速都有推荐值。
我们在选择介质流速时应考虑到介质的不同性质,比如对于含灰尘的烟道应尽量靠近下限值,以减轻对道体的磨损。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高海拔地区,计算风速时要对风量进行海拔修正。
2 道体钢板厚度道体应该有合理的厚度,太薄则刚性差,受负压吸力易变形,太厚则浪费钢材不经济。
从经济和安全性考虑,对于风道和烟道应该选择不同厚度的钢板,风道一般选择4mm厚钢板制作,而烟道为了增加道体的耐磨性一般选用5mm厚钢板制作。
3 加固肋对于大截面的烟风道,为了提高道体的强度和刚度需要设置加固肋。
加固肋的大小和间距可根据《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配套设计计算方法》计算。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道体的支吊架应生根在加固肋上。
与支吊架相连的加固肋既要满足道体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又要满足支吊架强度、刚度和稳定度的要求,所以这跟加固肋要另外进行校核计算。
一般情况会对这跟加固肋做增大加强处理,如图1所示。
图1 与支架连接的加固肋4 内撑杆对于截面过大的烟风道,从经济性考虑应该采用加固肋和内撑杆的加固方式,内撑杆和加固肋应设在同一截面上。
对于含灰尘较多的烟道,考虑到烟气中的灰尘颗粒对内撑杆有磨损,所以一般会在内撑杆迎风面加设防护角钢,如图2所示。
图2 内撑杆加角钢防护5 支吊架支吊架是支撑固定烟风道的主要设备,支吊架按形式可分为:固定支座、滑动支座、导向支座。
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设置要求
![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设置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772477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d0.png)
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设置要求消防排烟系统是建筑物中非常重要的安全设施之一,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迅速排出烟气、降低火灾蔓延速度、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
而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作为排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置要求也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介绍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设置的相关要求。
1. 风道吸风口的位置选择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的位置选择应根据建筑物结构和火灾烟气分布情况进行合理确定。
一般来说,吸风口应设置在火灾区域的上风侧,以便更好地吸入烟气并排出。
同时,吸风口应避免设置在通风不畅或有阻碍物的地方,以确保烟气能够顺利进入排烟系统。
2. 吸风口的数量和尺寸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的数量和尺寸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火灾风险等级和烟气产生量进行合理确定。
一般来说,吸风口的数量应根据所需排烟风量进行计算,以确保排烟系统能够有效运行。
吸风口的尺寸应根据建筑物的面积和高度进行合理确定,以确保吸入足够的烟气。
3. 吸风口的防火措施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应设置防火措施,以防止火灾蔓延到排烟系统。
吸风口应设置防火阀门或防火隔板,以隔离火灾区域和排烟系统,防止烟气通过吸风口进入排烟系统,进而引发更大的火灾。
4. 吸风口的密封性能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的密封性能非常重要。
吸风口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烟气泄漏,确保排烟系统的正常运行。
吸风口的密封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同时应经过严格的检测和验收,确保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5. 吸风口的清洁和维护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应定期清洁和维护,以确保其畅通无阻。
吸风口应设置可拆卸的过滤器或网格,以防止灰尘和杂物进入排烟系统,影响其正常运行。
同时,吸风口的清洁和维护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其安全可靠。
总结: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的设置要求涉及位置选择、数量和尺寸确定、防火措施、密封性能和清洁维护等方面。
合理设置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对于确保排烟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火灾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建筑物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进行设置,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其安全可靠。
烟道的设计要求及安装标准
![烟道的设计要求及安装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0d4f425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6.png)
烟道的设计要求及安装标准烟道的设计要求及安装标准烟道的设计要求:1.如果条件允许,首层可以不做成品烟道,而是在二层楼板烟道位置做成局部降板(降低500mm左右),做成首层现浇钢筋混凝土烟道。
2.如果烟道穿过楼板,则在根部做混凝土挡坎,挡坎高度应高出厅房楼板标高200mm。
3.烟道出屋面的部分及风帽必须做成钢筋混凝土整体结构。
4.成品烟道高度与楼层高度一致,烟道必须在楼板位置接缝。
5.烟道的布置方面,如果对外立面没有影响,可以考虑布置在室外,这样既可以增加房间的使用面积,也可减少厨卫漏水隐患。
烟道的安装标准:1.烟道必须由下向上逐层安装,特别要注意核对烟道型号和楼层。
严格按产品型号代号的标记,按顺序安装,安装时绝对不能错装。
2.烟道必须在楼板处接缝安装,上下管道之间的接缝用水泥砂素灰做好密封,管道与楼板间隙用C20细石混凝土填塞,并浇注C20混凝土坎(坎厚80mm,坎顶标高高出厅房楼板标高200mm)。
每层排风道要做承托处理(烟道下端预埋铁件,在楼板处焊接角钢承托)。
3.烟道安装后,必须用C20细石混凝土灌实烟道与墙面的间隙。
如果间隙过小,则应在安装烟道前,将墙面抹灰,防止烟道万一漏烟串过墙面。
4.施工时不允许异物投入烟道中。
烟道施工安装过程中,管口应采取遮蔽措施,直到安装接口件时再拆除。
遮蔽为薄壁水泥砂浆时,厂家应在其表面预埋铁丝,方便拆除时外拉,以免造成拆除时薄壁掉入烟道内。
5.为规范和方便厨房烟道与排油烟机的连接,管道厂家应提供专用的排风道进风口接口件,供施工单位在厨房内抹灰时嵌埋。
6.注意首层烟道的沉降,要注意确保首层烟道与建筑共同沉降。
7.清洗烟道表面时,烟道与墙面之间应挂网,防止接缝处开裂。
Regarding the design standards for flues。
both the "Trial Standards for Residential Design in Guangzhou" issued in 1997 and the "Residential Design Standards" promulgated by the Ministry of n in 1999 require the design of dedicated flues。
烟风道设计优化
![烟风道设计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c5e767af941ea76e58fa0470.png)
荷载效应
式中 S: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R:构件承载力设计值。在设计工况下按许用应力计算,其他工况作用下按屈服限计算。
0 :结构构件重要性系数。烟风道重要性系数γ0 =1
考虑地震组合时,结构材料许用应力可以提高1.33倍。 a) 挠度应符合下式要求:
f [f]
式中
f :运行组合下计算的钢板或加固肋挠度值
4. 雪荷载: SK =μr SO SK — 雪荷载标准值,KN/m 2; SO — 基本雪压,KN/m 2; μr — 积雪分布系数;
5. 活荷载: 每平方米取200Kg载荷
6. 地震载荷 (风载荷、地震载荷一般取大值,很多
情况下烟风道的风载荷比地震载荷大)
角部结构的选择 1. 角部DS结构 2. 角部SS结构
注A1、A2分别为管道进、出口截面积
变径管(扩散管、收缩管、方圆节) 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扩散管: 扩散角宜为7°~15°,但不宜大于20°(图13和图14) ; 当扩散角>20°时, 应采用阶梯型扩散管或曲线型扩散管(图15和图16) ;阶梯型扩散管后宜尽量避 免直接布置弯头; 当扩散角≥30°时,应加装导向板,其片数n根据扩散角确定:=30°,n=2; =45°,n=4;=60°~90°,n=6;=100°,n=8。
≥DN1000以上的圆形管道才需设置加强筋。加强
筋间距一般按1.0~1.5倍外径采用,但最大间距不得
大于3m。
非工地现场制造的圆形风道,在运输过程容 易造成管道变形,需增加加强筋用于防变形,故 减少的重量约为20%,如果圆形风道在工地现场制 造,不考虑防止运输变形的加强筋,百万等级锅 炉热二次风道采用圆管设计的管道重量比矩形管 道能减少约30%。
什么情况下使用?
烟风道的设计要点
![烟风道的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7425adcf12d2af90342e68a.png)
烟、风道的设计要点一、锅炉的烟、风道的布置规定1.锅炉的烟风道应采用焊接连接,仅当所连接的设备、部件为法兰接口或检修时需要拆卸的管段才采用螺栓连接;2.当管道需要采用连续两弯头时,两弯头之间距离宜大于3倍的当量直径(D=2ab/(a+b),a,b为管道边长),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宜设置导流板或导向叶片;3.当弯头后紧接收缩管时,宜采用缩形弯头;当弯头后紧接扩散管时,宜采用等截面弯头再接扩散管。
在这些减速及转弯管段后宜装设足够长的直管段,直管段的长度符合2条的设置要求;4.单吸离心风机入口的直管段长度不应小于2.5~6倍管段当量直径;当直管段长度不能上述条件时,应装设进风箱。
在离心风机进风箱入口处应避免布置弯头,必须布置时,宜采用气流与转子旋转方向一致的弯头,否则应加装导流板;5.离心风机出口应紧接扩散管,注意扩散管长度及扩散角要符合《化工工艺设计手册》第六章4.1.8中第(4)点的规定,如果弯管必须位于离心风机出口附近,则出口弯道布置需要优化,一般弯头方向与叶轮旋转方向一致;6.锅炉的烟风道的主管布置,要求在推荐速度时阻力最小;主管上应采用优化的异形件。
对于剩余压头较大的直管,应采用较大流速,并允许装设阻力较大且便于制造的异形件;7.这些情况下应装设补偿器。
a.管道自身不能补偿热膨胀和端点的附加位移。
b.需要控制传递振动、传递载荷的管段,例如风机进出口的管段。
8.防爆门应设置在靠近被保护的设备或管道上,其爆破口位置应便于监视和方便维修,在制粉系统管道上,防爆门宜装在弯管方向的外侧。
膜板式防爆门宜向上,膜板倾斜或水平布置,室外安装时,膜板与水平面倾角不小于10°;重力式防爆门宜向上,门板水平或倾斜布置,室外布置门板与水平面的倾角应不小于10°,不大于45°。
防爆门入口接管长度应不大于2倍防爆门当量直径,且不大于2m。
二、烟道布置特点1.烟囱入口总烟道的结构形式应根据烟道运行压力确定,存在剩余静压的烟道应采用钢制烟道,否则采用钢筋混凝土或砖烟道。
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253c76a9482fb4daa58d4bf4.png)
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定DLGJ26—82(试行)电力工业部电力建设总局关于颁发《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定》DLGJ26—82(试行)的通知(82)火设字第65 号为适应电力工业的发展和满足设计工作的需要,我局委托华东电力设计院在原“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导则”初稿的基础上,经补充修订,编制了“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1980 年4 月由我局组织对本规定送审稿进行了审查,现批准颁发(试行)。
本规定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不妥之处,请随时函告我局及华东电力设计院,以便进行修改补充。
1982 年3 月17 日第一章总则第 1.0.1 条火力发电厂锅炉的烟风煤粉管道设计,应运行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装维修方便,并符合下列要求:一、输送介质的流量和参数应满足燃烧和制粉系统正常运行的需要;二、节省投资和降低运行费用;三、运行、维修和加工、运输、安装方便;四、管道、零部件及支吊架等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五、考虑防爆、防磨、防堵、防漏、防震、防雨、防冻、防腐蚀和防噪声等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
第 1.0.2条本规定适用于火力发电厂容量为65~1000t/h 等级的燃煤锅炉的钢结构烟风煤粉管道设计。
对于非金属结构烟风道仅提出有关工艺设计的要求。
对于燃油和燃天然气锅炉的烟风道,以及容量小于65t/h 和大于1000t/h 等级的燃煤锅炉的烟风煤粉管道设计,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 1.0.3条烟风煤粉管道的设计范围如下:一、烟道:锅炉空气预热器出口至烟囱前的烟道;烟气再循环管道;磨煤机干燥用的高温烟气管道;低温烟气管道和混合室至磨煤机进口的干燥管等。
二、冷风道:吸风口至空气预热器的冷风道;磨煤机调温用的压力冷风道;锅炉尾部支承梁的冷却风管道;磨煤机的密封系统管道;低温一次风机或低温干燥风机的进口和出口风道;微正压锅炉的有关密封管道等。
三、热风道:空气预热器出口风箱;喷燃器的二次风道;炉排锅炉的一次和二次风道、热风送粉用的热风道;磨煤机干燥用的热风道;排粉机进口的热风道;高温一次风机进口的热风道;烟气干燥混合器的热风道;热风再循环管道;邻炉间的热风联络管;三次风喷口冷却风管;风扇磨密封管道等。
锅炉烟风道设计标准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锅炉烟风道设计标准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2c2bd7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61.png)
锅炉烟风道设计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锅炉烟风道是锅炉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将燃烧产生的废气和空气排出,确保锅炉正常运行并提供足够的燃料供给。
良好的锅炉烟风道设计能够有效地提高锅炉的效率和性能,降低排放物的污染,同时减少能源损失。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对锅炉烟风道设计标准进行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首先介绍了文章的大纲结构,包括引言、锅炉烟风道设计标准、烟风道布局与排列、烟风道的防护与维护以及结论等部分。
1.3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和解释锅炉烟风道设计标准,并探讨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深入分析和总结现有标准和经验,可以为今后的工程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并为改进现有设计方法和规范提供启示。
同时,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加深对锅炉烟风道设计的理解,并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且实用的参考资料。
2. 锅炉烟风道设计标准2.1 设计原则在锅炉烟风道的设计中,有一些基本原则需要遵循。
首先,设计应考虑到锅炉的类型和工作要求。
不同类型的锅炉可能需要不同尺寸和材料的烟风道。
其次,设计应满足安全和环保要求,确保燃气排放不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此外,还要考虑到能源效率和经济性,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
2.2 尺寸要求锅炉烟风道的尺寸是根据排放气体量和压力损失来确定的。
必须确保风道具有足够的截面积以容纳所产生的废气,并且能够有效地将废气从锅炉引导出去。
另外,还需根据所选用的材料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材料特性对尺寸大小的要求。
2.3 材料选择在选择锅炉烟风道材料时,需要考虑到其高温耐力、腐蚀性、机械强度等因素。
烟风道所处环境中可能存在高温、酸碱等腐蚀性气体和颗粒物,因此应选用耐高温、抗腐蚀的材料,如不锈钢、耐火材料等。
同时,还需要根据烟风道施工方式和所在位置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以上是关于锅炉烟风道设计标准部分的详细内容,包括设计原则、尺寸要求以及材料选择。
这些标准在锅炉烟风道的设计过程中起到指导作用,确保设计出安全、可靠且符合要求的烟风道系统。
管道井、烟道和通风道建筑要求
![管道井、烟道和通风道建筑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2d1948b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92.png)
管道井、烟道和通风道建筑要求1、管道井、烟道和通风道应用非燃烧体材料制作,且应分别独立设置,不得共用。
2、管道井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安全、防火和卫生等方面互有影响的管线不应敷设在同一管道井内。
(2)管道井的断面尺寸应满足管道安装、检修所需空间的要求。
当井内设置壁装设备时,井壁应满足承重、安装要求。
(3)管道井壁、检修门、管井开洞的封堵做法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4)管道井宜在每层临公共区域的一侧设检修门,检修门门槛或井内楼地面宜高出本层楼地面,且不应小于0.1m。
(5)电气管线使用的管道井不宜与厕所、卫生间、盥洗室和浴室等经常积水的潮湿场所贴邻设置。
(6)弱电管线与强电管线宜分别设置管道井。
(7)设有电气设备的管道井,其内部环境应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3、进风道、排风道和烟道的断面、形状、尺寸和内壁应有利于进风、排风、排烟(气)通畅,防止产生阻滞、涡流、窜烟、漏气和倒灌等现象。
4、自然排放的烟道和排风道宜伸出屋面,同时应避开门窗和进风口。
伸出高度应有利于烟气扩散,并应根据屋面形式、排出口周围遮挡物的高度、距离和积雪深度确定,伸出平屋面的高度不得小于0.6m。
伸出坡屋面的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烟道或排风道中心线距屋脊的水平面投影距离小于1.5m时,应高出屋脊0.6m;(2)当烟道或排风道中心线距屋脊的水平面投影距离为1.5m~3.0m时,应高于屋脊,且伸出屋面高度不得小于0.6m;(3)当烟道或排风道中心线距屋脊的水平面投影距离大于3.0m时,可适当低于屋脊,但其顶部与屋脊的连线同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不应大于10°,且伸出屋面高度不得小于0.6m。
5、烟道和排风道的设置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设置要求(二)
![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设置要求(二)](https://img.taocdn.com/s3/m/a67b93ff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8.png)
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设置要求(二)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设置要求一、背景介绍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设置是消防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它的合理设置能够有效排除建筑物内部的烟气和有害气体,从而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下面将详细介绍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的相关要求。
二、吸风口的位置要求1.吸风口的位置应选在烟区上风侧,以便迅速排除烟雾。
2.吸风口距离火源应大于火源高度的2倍。
3.吸风口距离火灾危险场所边缘不应小于10米。
4.吸风口距离楼梯口、安全出口等逃生通道不应小于5米。
5.吸风口的高度应不低于地面或者人行道的高度。
三、吸风口的面积要求1.室外吸风口的总面积应满足排烟量要求,通常为不小于²/kW,具体根据建筑物的大小和火灾危险性来确定。
2.吸风口面积应大于或等于排烟风机额定风量的倍。
四、吸风口的设置要求1.吸风口应设在无遮挡的位置,杂物、家具等不得堆放在吸风口前方。
2.吸风口周围不得有易燃物、可燃气体等危险物质。
3.吸风口应设计成可拆卸或可开启的形式,便于维护和清洁。
五、吸风口实例解释在一栋商业大楼的消防系统中,根据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设置要求,吸风口的位置应选择在烟区上风侧,以便及时排出烟雾。
吸风口距离火源应大于火源高度的2倍,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火源通过吸风口进入排烟系统。
吸风口距离火灾危险场所边缘不应小于10米,可以减少火灾对周围区域造成的影响。
此外,吸风口距离楼梯口、安全出口等逃生通道应不小于5米,以保证人员疏散的通畅。
吸风口的高度应不低于地面或人行道的高度,以防止杂物堆积或遮挡。
在设计吸风口的面积时,需要满足排烟量要求。
根据建筑物的大小和火灾危险性来确定吸风口的总面积,通常为不小于²/kW。
同时,吸风口的面积应大于或等于排烟风机额定风量的倍,以确保吸风口能够满足排烟系统的需求。
以上是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设置要求的一些基本内容和实例解释,合理的设置和选用可以提高消防系统的效能,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锅炉房烟道和风道设计
![锅炉房烟道和风道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be676af81c758f5f61f677d.png)
11.鼓风机吸风口的位置宜满足下列要求:
室内吸风口的位置可靠近锅炉房的高温区域;
室外吸风口的位置应避免吸入雨水、废气和含沙尘的空气。
12.烟风门及其传动装置的布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3
900×400
400×800(φ630×5)
300×500
300×300
500×600
400×450
4
800×600
500×800(φ710×5)
400×500
300×400(φ480×5)
500×800
400×600
6
800×900
700×900(φ820×5)
600×500
300×600
800×700
3.烟道和热风道应考虑膨胀和热补偿措施。烟道和砖烟囱连接处应设置伸缩缝。
4.金属烟道和热风道应进行保温。钢烟囱在人员能接触到的部分也应进行隔热处理。
5.鼓风机的进风口应设置安全网,防止硬物或纤维杂物被吸入风机。
6.多台锅炉共用总烟道或总风道时,支烟道、支风道上应装设能全开全闭、气密性好的闸板阀或调风阀。
烟道或热风道断面尺寸
非金属烟道
金属烟道
非金属烟道
金属烟道
非金属烟道
金属烟道
1
300×400
300×350(φ377×5)
200×250
200×150(φ273×5)
300×320
200×300
2
600×400
300×700(φ530×5)
400×250
200×300(φ326×5)
烟风道制作说明
![烟风道制作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01d3afeba0116c175f0e486a.png)
烟风道制作说明-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130t/h烟风道制作说明:
烟道制作内容明细表:
将部件1、2组合到一起,
6、7组合到一起,
两套部件6、9分别组合到一起。
将部件4分成两段,
将部件10、11、12组合到一起并分成两段,
将部件11、12、14组合到一起并分成两段。
其余部件5、12、12、15单独制作。
2
将部件2、3、4组合到一起,
其余部件1、8、8、10、10、10、10单独制作。
3
将两套部件2、3、6、5、12分别组合到一起,部件7、9组合到一起并分成两段,
将部件1、11、11、11、11单独制作。
将部件1、2组合到一起,
部件3、4组合到一起,
部件5、6组合到一起,
将部件7单独制作。
4
将部件1、2组合到一起,
部件3、4组合到一起,
部件5、6组合到一起,
将部件7单独制作。
5。
锅炉房烟道和风道设计
![锅炉房烟道和风道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46f828bed630b1c58eeb52e.png)
锅炉房烟道和风道设计燃煤锅炉房烟道和风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烟道和风道的布置应力求简短平直、附件少、阻力小、气密性好,避免出现“袋形”、“死角”及局部流速过低的管段。
2.多台锅炉共用烟囱、烟道和风道时,总烟、风道内各截面处的流速宜接近;单台锅炉配置两侧风道或两个烟道时,宜使每侧风道或每个烟道的阻力均衡。
3.烟道和热风道应考虑膨胀和热补偿措施。
烟道和砖烟囱连接处应设置伸缩缝。
4.金属烟道和热风道应进行保温。
钢烟囱在人员能接触到的部分也应进行隔热处理。
5.鼓风机的进风口应设置安全网,防止硬物或纤维杂物被吸入风机。
6.多台锅炉共用总烟道或总风道时,支烟道、支风道上应装设能全开全闭、气密性好的闸板阀或调风阀。
7.燃煤锅炉的烟道在适当的位置应设置清灰人孔。
砖烟道的净高不宜小于,净宽不宜小于。
砖烟囱宜布置在地面上,不宜设地下烟道。
8.在烟道和风道的适当位置应按《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5468)的要求,设置永久采样孔,并安装用于测量采样的固定装置。
9.钢制冷风道可采用2~3mm厚钢板,钢制烟道和热风道可采用3~5mm厚的钢板,矩形或圆形烟风道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必要时应设加强筋。
10.室外布置的烟道和风道,应设置防雨和防暴晒的设施。
当锅炉房使用含硫量高的燃料时,除有烟气脱硫措施外,烟道和烟囱内壁应采取防腐措施。
11.鼓风机吸风口的位置宜满足下列要求:室内吸风口的位置可靠近锅炉房的高温区域;室外吸风口的位置应避免吸入雨水、废气和含沙尘的空气。
12.烟风门及其传动装置的布置,应满足下列要求:风门的布置应便于操作或传动装置的设置;电动、气动调节或远传远控的风门,应布置在热位移较小的管段上;需同时进行配合操作的多个手动风门,各风门的操作位置宜集中布置;当烟风门的操作手轮呈水平布置时,手轮面与操作层的距离宜为900mm;当垂直布置时,手轮中心与操作层的距离宜为900~1200mm。
燃煤锅炉房烟道、风道的断面尺寸,按下式计算确定:F=V(8.4.4) 3600υ式中F —烟道或风道流通截面积(m2);V —空气或烟气流量(m3/h);υ—空气或烟气流速(m/s),可按表8.4.4-1取值。
(整理)锅炉房烟道和风道设计.
![(整理)锅炉房烟道和风道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635f7959e314332396893ad.png)
锅炉房烟道和风道设计燃煤锅炉房烟道和风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烟道和风道的布置应力求简短平直、附件少、阻力小、气密性好,避免出现“袋形”“死角”及局部流速过低的管段。
2.多台锅炉共用烟囱、烟道和风道时,总烟、风道内各截面处的流速宜接近;单台锅炉配置两侧风道或两个烟道时,宜使每侧风道或每个烟道的阻力均衡。
3.烟道和热风道应考虑膨胀和热补偿措施。
烟道和砖烟囱连接处应设置伸缩缝。
4.金属烟道和热风道应进行保温。
钢烟囱在人员能接触到的部分也应进行隔热处理。
5.鼓风机的进风口应设置安全网,防止硬物或纤维杂物被吸入风机。
6.多台锅炉共用总烟道或总风道时,支烟道、支风道上应装设能全开全闭、气密性好的闸板阀或调风阀。
7.燃煤锅炉的烟道在适当的位置应设置清灰人孔。
砖烟道的净高不宜小于 1.5m,净宽不宜小于0.6m。
砖烟囱宜布置在地面上,不宜设地下烟道。
8.在烟道和风道的适当位置应按《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5468) 的要求,设置永久采样孔,并安装用于测量采样的固定装置。
9.钢制冷风道可采用2~3mm厚钢板,钢制烟道和热风道可采用3~5mm厚的钢板,矩形或圆形烟风道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必要时应设加强筋。
10.室外布置的烟道和风道,应设置防雨和防暴晒的设施。
当锅炉房使用含硫量高的燃料时,除有烟气脱硫措施外,烟道和烟囱内壁应采取防腐措施。
11.鼓风机吸风口的位置宜满足下列要求:室内吸风口的位置可靠近锅炉房的高温区域;室外吸风口的位置应避免吸入雨水、废气和含沙尘的空气。
12.烟风门及其传动装置的布置,应满足下列要求:风门的布置应便于操作或传动装置的设置;电动、气动调节或远传远控的风门,应布置在热位移较小的管段上;需同时进行配合操作的多个手动风门,各风门的操作位置宜集中布置;当烟风门的操作手轮呈水平布置时,手轮面与操作层的距离宜为900mm;当垂直布置时,手轮中心与操作层的距离宜为900~1200mm。
燃煤锅炉房烟道、风道的断面尺寸,按下式计算确定:各种容量锅炉房的烟道、风道截面尺寸及烟囱出口处内径可参见表8.4.4-2注:本表尺寸按排烟温度为200℃时燃煤锅炉考虑,燃油、燃气锅炉的烟、风道断面尺寸可缩减10%~15%左右。
烟风道的设计要点
![烟风道的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91db4ec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3.png)
烟风道的设计要点烟风道是建筑物中的一种排烟系统,可以有效地将烟气排出建筑物外,保障人身安全和建筑物的安全。
在设计烟风道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1.烟风道位置的选择:烟风道应该位于建筑物的高处,并且应该分布均匀,以便烟气能够快速集中排出。
烟风道的位置也需要与建筑物的消防通道和出口相连接,便于人员疏散。
2.烟风道的材料选择:烟风道的材料需要具有耐高温、抗腐蚀和防火的特性。
常用的烟风道材料包括不锈钢、铝合金和玻璃钢等。
材料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建筑物的要求来确定。
3.烟风道的布局设计:烟风道的布局需要满足烟气快速排出的要求,并且要能够保证烟气不会滞留在建筑物内部,避免对人员造成伤害。
通常情况下,烟风道的设计应遵循直线布置、坡度适宜和尽量减少弯头等原则。
4.烟风道的尺寸设计:烟风道的尺寸设计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面积和高度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烟风道的宽度应符合人员疏散通道的要求,而烟风道的高度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烟气密度来确定。
5.烟风道与其他系统的协调:烟风道与建筑物的其他系统,如通风系统、空调系统和消防系统等需要进行充分的协调和集成。
例如,烟风道可以与通风系统进行连接,以帮助烟气的排出和通风效果的提高。
6.烟风道的维护和管理:烟风道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管理,及时清理烟道内部的积灰和杂物,保证烟风道的畅通和疏散效果。
此外,还需要定期对烟风道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总之,烟风道的设计要点包括位置选择、材料选择、布局设计、尺寸设计、与其他系统的协调以及维护和管理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管理,可以确保烟风道的畅通和疏散效果,最大限度地保障人员的安全和建筑物的安全。
烟风管道天方地圆设计要求标准
![烟风管道天方地圆设计要求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11a3099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0d.png)
烟风管道天方地圆设计要求标准烟风管道的设计要求和标准是确保烟气排放和新风供应系统正常运行和达到相关技术要求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一、规范性要求1.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烟风管道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居住建筑设计标准》等。
2.安全性要求:烟风管道的设计应保证烟气和新风的正常流动,防止管道渗漏和泄露,确保安全性。
3.环保性要求:烟风管道的设计应符合环保要求,确保减少对环境污染的影响,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4.节能性要求:烟风管道的设计应尽可能减少能量的损耗和浪费,提高系统的能效。
5.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烟风管道的设计应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如阻力损失、风速、温度损失等。
二、结构设计要求1.管道的材料选择:烟风管道的材料一般选择不锈钢、镀锌钢板等防腐材料,以保证其耐腐蚀性。
2.管道的直径和长度:根据烟气和新风的流量和速度要求,确定烟风管道的合适直径和长度。
3.管道的连接方式:烟风管道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焊接、连接法兰、膨胀节等形式,以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4.管道的布局和走向:烟风管道的布局和走向应合理,路径短、转弯少,减少阻力和能量损失。
5.管道的绝热和防震措施:烟风管道应进行绝热设计,以减少热能损失,并采取防震措施,确保在地震等情况下不发生破裂。
三、设备选择和安装要求1.风机和换气设备的选择: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风机和换气设备,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2.电气设备的安装和布线:烟风管道系统的电气设备应按照相关的安装和布线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安全可靠。
3.烟气排放和新风供应口的设置:根据具体场所的需求和相关标准,合理设置烟气排放口和新风供应口,确保烟气和新风的有效交换。
4.管道系统的检测和调试:烟风管道系统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测和调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四、维护和管理要求1.定期检查和维护:烟风管道系统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减少故障率。
锅炉房烟道和风道设计
![锅炉房烟道和风道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7154ddf6f1aff00bed51e0e.png)
锅炉房烟道和风道设计燃煤锅炉房烟道和风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烟道和风道的布置应力求简短平直、附件少、阻力小、气密性好,避免出现“袋形”“死角”及局部流速过低的管段。
2.多台锅炉共用烟囱、烟道和风道时,总烟、风道内各截面处的流速宜接近;单台锅炉配置两侧风道或两个烟道时,宜使每侧风道或每个烟道的阻力均衡。
3.烟道和热风道应考虑膨胀和热补偿措施。
烟道和砖烟囱连接处应设置伸缩缝。
4.金属烟道和热风道应进行保温。
钢烟囱在人员能接触到的部分也应进行隔热处理。
5.鼓风机的进风口应设置安全网,防止硬物或纤维杂物被吸入风机。
6.多台锅炉共用总烟道或总风道时,支烟道、支风道上应装设能全开全闭、气密性好的闸板阀或调风阀。
7.燃煤锅炉的烟道在适当的位置应设置清灰人孔。
砖烟道的净高不宜小于1.5m,净宽不宜小于0.6m。
砖烟囱宜布置在地面上,不宜设地下烟道。
8.在烟道和风道的适当位置应按《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5468)的要求,设置永久采样孔,并安装用于测量采样的固定装置。
9.钢制冷风道可采用2~3mm厚钢板,钢制烟道和热风道可采用3~5mm厚的钢板,矩形或圆形烟风道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必要时应设加强筋。
10.室外布置的烟道和风道,应设置防雨和防暴晒的设施。
当锅炉房使用含硫量高的燃料时,除有烟气脱硫措施外,烟道和烟囱内壁应采取防腐措施。
11.鼓风机吸风口的位置宜满足下列要求:室内吸风口的位置可靠近锅炉房的高温区域;室外吸风口的位置应避免吸入雨水、废气和含沙尘的空气。
12.烟风门及其传动装置的布置,应满足下列要求:风门的布置应便于操作或传动装置的设置;电动、气动调节或远传远控的风门,应布置在热位移较小的管段上;需同时进行配合操作的多个手动风门,各风门的操作位置宜集中布置;当烟风门的操作手轮呈水平布置时,手轮面与操作层的距离宜为900mm;当垂直布置时,手轮中心与操作层的距离宜为900~1200mm。
燃煤锅炉房烟道、风道的断面尺寸,按下式计算确定:表8.4.4-1烟、风道常用流速各种容量锅炉房的烟道、风道截面尺寸及烟囱出口处内径可参见表8.4.4-2 表8.4.4-2 烟、风道设计参考尺寸(mm)注:本表尺寸按排烟温度为200℃时燃煤锅炉考虑,燃油、燃气锅炉的烟、风道断面尺寸可缩减10%~1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