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声系统的声音质量及评价

合集下载

声音质量评价

声音质量评价

通过对声音的强度,延时,混响,空间效应等 进行适当控制和处理,在两耳人为的制造具有 一定的时间差△t,相位差△θ,声压差△P的 声波状态,并使这种状态和原声源在双耳处产 生的声波状态完全相同,人就能真实,完整地 感受到重现声音的立体感
2,空间感 一次反射声和多次反射混响声虽然滞后直达声, 对声音方向感影响不大,但反射声总是从四面 八方到达两耳,对听觉判断周围空间大小有重 要影响,使人耳有被环绕包围的感觉,这就是 空间感. 空间感比定位感更重要.
通常用下列两种方法:一是使用仪器测试技术指标; 二是凭主观聆听各种音效.由于乐音音质属性复杂, 主观评价的个人色彩较浓,而现有的音响测试技术 又只能从某些侧面反映其保真度.所以,迄今为止, 还没有一个能真正定量反映乐音音质保真度的国际 公认的评价标准.
三, 主观听判音效(听感) 通常根据乐音音质听感三要素,即响度,音调 和音色的变化和组合来主观评价音质的各种属性, 如低频响亮为声音丰满,高频响亮为声音明亮, 低频微弱为声音平滑,高频微弱为声音清澄. 1,立体感 主要由声音的空间感(环绕感),定位感 (方向感),层次感(厚度感)等所构成的听感, 具有这些听感的声音称为立体声.自然界的各种 声场本身都是富有立体感的,它是模拟声源声象 最重要的一个特征.
二,频响与瞬态响应 1,频响,指音响设备的增益或灵敏度随信号 频率变化的情况,用通频带宽度和带内不均匀 度表示(如优质功放的频响1Hz~200kHz±ldB). 1Hz~200kHz ldB 带宽越宽,高,低频响应越好:不均匀度越小, 频率均衡性能越好.
30Hz~150Hz低频使声音有一定厚度基础, 150Hz~500Hz中低频使声音有一定力度, 300Hz~500Hz中低频声压过分加强时,声 音浑浊,过分衰减时,声音乏力; 500Hz~5kHz中高频使声音有一定明亮度, 过分加强时,声音生硬;过分衰减时,声音散飘; 5kHz~10kHz高频段使声音有一定层次,色彩; 过分加强时,声音尖刺;过分衰减时,声音暗淡 发闷.

电声系统的声音质量及评价

电声系统的声音质量及评价

2 z最高 为 2 H ; 音要达 到一定声 级才能听 0 , H 0k z声 到, 最小可 听声 级称为绝对 阈限 , 听觉绝对感 受 是 性 的表征量 。人耳对不同参量的两个声音最小听觉
差称为差别 D , L 它是听觉差别感受性的表征量 。 () 2 听觉灵 敏度是指 人耳对声压 、 频率及 方位
特性与音质评 价 的关 系 ;⑥信号 畸变与音质 的关
系; ⑦信号延迟 、 混响与音质 的关 系 ; ⑧噪声与音质 的关 系; ⑨音质评价术语 ; ⑩综合评价。
11 声 音 的物 理 特性 .
的微小变化 的判断能力 。当声压发生变化时 , 人们 听到的响度会有变化 。同样 当频率发生变化时 , 人
频响通常用增益下降 3 B以内的频率范围来表示。 d 如果音响系统 的频 响不够宽 , 放音时会感到声
音 干硬 , 甚至一些音色相近的乐器齐奏时就会分辨 不 出来 , 即代表它们特色的泛音被削弱 了。 1 信号失真 ( . 6 畸变 ) 与音质关系 信号失真分谐波失真 、 调失真 、 互 相位失真 、 瞬
媒体 中有声波传播 时 , 媒体各部分会产生压缩 与膨胀 的周期性变化 。压缩时压强增加 , 膨胀时压
强减少。变化部分 的压强 , 即总压强 与静压强 的差 值称为声压。人们对声音强弱 的感觉并不是与声压 的大小成正 比, 而是与声压有效值 ( 或声强有效值 )
的对数成 比例。为适应人类听觉 的这一特性 , 同时
维普资讯
电声 系统 的声 音质量 及评 价
张迪 扬 ( 兴人 民广播 电 台 ,浙江 绍 兴 3 20 ) 绍 10 0

j ‘ a j O O

・ 知・ 基 识 础

扬声器和扬声器系统电声参数及测量方法

扬声器和扬声器系统电声参数及测量方法

扬声器和扬声器系统电声参数及测量方法音响测试——电声参数及测量方法扬声器和扬声器系统电声参数及测量方法——扬声器和扬声器系统电声参数一、额定阻抗和阻抗曲线为了确定信号源加给扬声器(或扬声器系统)的电功率,常常用一个纯电阻来替代该扬声器(或扬声器系统)作负载,这个纯阻即称为扬声器(或扬声器系统)的额定阻抗,它的数值由制造厂规定,是用于计算和馈给扬声器电功率的基准.通常,该值为额定频率范围内可得到大功率的阻抗模的低值,或高于些阻抗模低值的 20%的任何值.扬声器阻抗随频率变化的特性,称为扬声器阻抗特性,而这条响应曲线称为扬声器阻抗曲线。

从阻抗曲线上可以测量扬声器的谐振频率、振动系统的 Q 值、佳匹配的阻抗以及高频感抗部分的变化情况,这对扬声器和信号源的匹配、扬声器的低频设计以及扬声器箱的设计等都是很重要的参数,常用额定阻抗和阻抗曲线来表征扬声器的阻抗特性。

二、频率响应在自由场条件下,相对于参轴和参考点的规定位置上,以恒压法或恒流法测得扬声器的输出声压级随频率的变化,称之为扬声器频率响应。

当以曲线表示时,称此曲线为频率响应曲线,简称频响曲线。

频率响应是扬声器的重要性能参数之一,它反映扬声器对不同频率的电信号转换成声幅射的能力。

根据不同用途来选用扬声器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频率响应以及与其相关的有效频率范围和不均匀度。

如对高保真扬声器,则要求频率响应平直,频率范围宽,不均匀度小,对一般收音机和电视机用扬声器,因其低频受箱体的限制,高频受电噪声的影响,频率响应不要求太宽。

三、灵敏度(级)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在自由场条件下,相当于馈给扬声器额定阻抗上 1W 粉红噪声信号的电压时,在其参考轴上距离参考点 1m 处所产生的声压,称之为扬声器特性灵敏度。

一般简称扬声器灵敏度,单位为Pa/1W 1m。

当用分贝来表示扬声器特性灵敏度时,则称特性灵敏度级,单位为 Db/1W•1m。

四、有效频率范围在扬声器的频率响应曲线上,比在灵敏度大区域的一个倍频程带宽的平均灵敏度低某一规定值(通常为 10dB)处划一水平直线,与频率响应曲线相交的上下频率所包围的频率范围。

扬声器声音音质评价专业述2语

扬声器声音音质评价专业述2语

声音音质评价专业述语1、声音宽:频带宽、失真小、线性好、动态范围大,并且分布比较均匀,中、低频段能量较突出,混响声比例合适,在听音上感到音域宽广、丰满舒适。

2、声音窄:高、低音两头欠缺,频带不宽,混响偏短,中频过份突出。

如用多频率音调补偿器在800赫提升过多,便感到声音窄,高音缺少层次,低音丰满度差。

3、声音亮:在音质评价中,有时又称作明朗度或明亮度。

整个音域范围内低音、中音、高音能量充足,并有丰富的谐音和高频上限谐音衰变过程较慢。

同时,混响声比例合适,失真小、瞬态响应好。

给人一种亲切、活跃感。

4、声音暗:这是缺少高频和中高频的一种反映,尤其是在5000~6000Hz以上有明显衰减,录音棚或听音室音响条件差,中、高频混响时间短,都会在听觉上感到声音暗哑无光彩。

5、声音厚:声音厚实有力、低频丰满,高音不缺,有一定的亮度,低频及中低频能量较强,特别是200~500Hz声音出得来,混响合适,低频混响不缺,失真小,录放音时音量表峰值调幅不一定很高,但响度却比较大,如果结合电影电视中画面的要求,将传声器适当处理得近一些,能给人一种近景的声音厚实的感觉,厚也称浓。

6、声音薄:音色单薄,缺乏力度,共鸣差,混响少,声能平均能量较小,缺少低频和中低频,整个频响在300~500Hz以下衰退过多,就会有薄的感觉,有时也称单。

7、声音圆:频带较宽,音质纯真,失真极小,有一定的力度和亮度,低音不浑,中音不硬,高音不毛,瞬态响应好,混响声与直达声的比例、混响特性、时间都比较合适,在听觉上感到丰满、明亮、清晰、保真度高。

8、声音扁:圆、扁是音乐部门常用的一种评价术语,指频带狭窄、声音单薄、音质不纯、失真较大或混响声不足、丰满度欠佳的意思,如多传声器、多声道录音包括录音棚声场之间的相位是十分重要的。

相位不对,音色扁而窄,低音缺少,失真大,丰满度差。

有时也称瘪。

9、声音软:有两种概念,一种是差的评价,指缺少中高音,主音不够突出,声音没有力度,另一种是好的评价。

转 专业音响系统 音质评价

转 专业音响系统 音质评价

转专业音响系统音质评价音质评价扩声音响系统的产品是声音,因此鉴别音响系统效果优劣的最主要的标准是声音的质量(简称音质)。

音质的好与差通常可用音频测试议器(如声级计、频谱仪和音频综合测试仪等)的定量测定来表达。

测量的技术参数有:频率响应特性、最大声压级和声场不均匀度、传声增益、失真度和混响时间等等。

这些技术参数的测量称为客观测量,它的特点,是精确、客观,能用数据来表示系统的特性。

但是,客观测试的结果还不能完全表达主观听觉的结果,如声音的丰满度、柔和度、层次感、明亮度、圆润度、平衡度等等,这些听觉结果至今还无法用仪器来测定。

音质效果最终还得由人耳的听觉来确认。

因此音质主观评价是比客观测量更为重要的一种评价方法。

两者的关系可以这样来理解:客观测量是音响效果评价的基础,主观评价是听觉感的最后结果,两者之间既有内在联系,又不能相互替代一一对应,是一种互为补充的结果,缺一不可。

一、声音的客观测量扩音系统(包括建筑声学特性在内)可用声学仪器测量的技术指标有最大声压级、声场不均匀度、传输频率特性(简称频响特性)、传声增益、矢真、噪声、混响时间和声音清晰度等八项。

对于不同的使用场合,有不同要求。

我国巳颁布布实施的专业标准有:(1)GB4959-1985《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2)GYJ25-1986《厅堂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3)WH0301-1993《歌舞厅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及测量方法》(4)GB/TB156-1991《电影院观众厅建筑声学的技术要求》(5)JGJ57-2000,JG-2001《剧场建筑设计规范》(6)JGJT131-2000,J42-2000《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一)、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的测量方法。

1、各项技术指标的含义①最大声压级:厅内空场稳态时的最大声压级。

②最高可用增益:扩声系统在声反馈自激临界状态时的增益减法6dB余量的增益。

③传输频率特性:扩声系统达到最高可用增益时,厅堂内各听众席处稳态、声压级的平均值相对于系统传声器处的声压级(或设备输入端电压)的幅频响应(即听众席平均声压级的幅频响应与传声器处声压级幅频响应的差值)。

如何评价音质的好坏

如何评价音质的好坏

如何评价音质的好坏123456789慢摇吧音响效果调试35903512516060160250400600450 10001500反馈抑制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抑制扩声系统声反馈,消除啸叫声的一种设备。

(一)传声增益与反馈1.传声增益所谓传声增益(GT)是指观众席上的声压级与话筒处的声压级之差。

传声增益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扩声音质和效率,许多环境下要求扩声系统有足够的音量,微弱的音量听众无法听清,从而使信息的传递和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大打折扣。

根据传声增益的定义,可表达成:式中,P观众为观众席上的声压;P话筒为话筒处的声压;P0为标准声压。

对良好的扩声系统来说,其传声增益必须大于-6dB以上。

传声增益与扩声设备、扩声环境、声场布局密切相关。

2.声反馈话筒介入扩声系统,在提高扩声系统放声功率过程中,扬声器发出的声音通过直接或间接(声反射)的方式又进入话筒,使整个扩声系统形成正反馈,即声反馈现象。

它能产生声衰变或啸叫,限制了传声增益的提高。

声反馈的现象对扩声极为不利,它破坏了整体扩声效果,同时,声反馈信号很大,容易造成扩声设备的损坏,尤其对功放、音箱,使功放过载烧毁,使音箱高频单元损坏。

扩声系统一旦出现声反馈,系统的扩声功率便无法再提高,放声功率受限,机器交通无法正常发挥。

声反馈现象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1)扩声环境太差,建筑声学设计不合理,存在声聚集问题。

(2)扬声器布局不当,演员使用话筒,直接进入声辐射区。

(3)电声设备选择匹配不当,设备之间连接欠佳,存在虚焊问题。

(4)扩声系统调试不好,有设备处于临界工作状态,稍有干扰,就自激。

为了减少声反馈的现象出现,首先,应考虑扩声环境的改善,增加吸声材料,减弱声反射。

其次,合理安排扬声器的摆放位置,避免话筒直接对准声辐射区。

认真检查设备之间的连接线,正确连接,牢固焊接点。

设备的匹配、技术指标也应在相同的档次上。

系统统调过程,避免有些设备处于临界工作状态。

如果,经过上述调节之后,仍存在啸叫现象,可考虑在扩声系统中增加反馈抑制器。

音质评价与电声技术指标的对应关系

音质评价与电声技术指标的对应关系

音质评价与电声技术指标的对应关系
音质评价术语与之对应的音频信号特性及电声设备指标声音发劈严重谐波畸变及互调畸变,通常>10%
声音发涩动态范围窄
声音无力音量感不足,声压低
声音发硬有谐波及互调畸变,通常3-5%,高频成分过多声音狭窄频率特性狭窄
声音轻飘中频段有低谷,音量感不足
声音发干缺乏混响声,缺乏中、高频
声音发闷缺乏中、高频,或指向性太尖而偏离轴线
声音发尖高频段抬起,谐波畸变及互调畸变
声音发散中频分量欠缺,瞬态特性不好,混响过多
声音混浊高频段噪声和失真较大
声音轰鸣扬声器谐振峰突起、谐波畸变、瞬态响应失真声音有层次频率特性平坦,瞬态响应好
声音丰满、厚实频带宽,中、低频好,混响适度
声音柔和中、低频好,畸变很小
声音谐和频率特性平衡
声音有气魄、有力度中、低段音量感增长
声音清澈、明亮中、高频响应平坦,混响适度,噪声及失真小声音纤细高频分辨能力好,高频段平坦延声
声音有透明度中、高频畸变小、瞬态好
整体感强,临场感好,有包围感对整个频段、混响比较满意的总体评价。

音频质量评价指标

音频质量评价指标

⾳频质量评价指标信噪⽐,SNR或S/N,⼜称为讯噪⽐。

是指⼀个电⼦设备或者电⼦系统中信号与噪声的⽐例。

这⾥⾯的信号指的是来⾃设备外部需要通过这台设备进⾏处理的电⼦信号,噪声是指经过该设备后产⽣的原信号中并不存在的⽆规则的额外信号(或信息),并且该种信号并不随原信号的变化⽽变化。

同样是“原信号不存在”还有⼀种东西叫“失真”,失真和噪声实际上有⼀定关系,⼆者的不同是失真是有规律的,⽽噪声则是⽆规律的。

【计算】信噪⽐的计量单位是dB,其计算⽅法是10lg(PS/PN),其中Ps和Pn分别代表信号和噪声的有效功率,也可以换算成电压幅值的⽐率关系:20Lg(VS/VN),Vs和Vn分别代表信号和噪声电压的“有效值”。

在⾳频放⼤器中,希望的是该放⼤器除了放⼤信号外,不应该添加任何其它额外的东西。

因此,信噪⽐应该越⾼越好。

【狭义】指放⼤器的输出信号的功率与同时输出的噪声功率的⽐,常常⽤分贝数表⽰,设备的信噪⽐越⾼表明它产⽣的噪声越少。

⼀般来说,信噪⽐越⼤,说明混在信号⾥的噪声越⼩,声⾳回放的⾳质量越⾼,否则相反。

信噪⽐⼀般不应该低于70dB,⾼保真⾳箱的信噪⽐应达到110dB以上。

【载噪⽐】载噪⽐中的已调信号的功率包括了传输信号的功率和调制载波的功率,⽽信噪⽐中仅包括传输信号的功率。

因此对同⼀个传输系统⽽⾔,载噪⽐要⽐信噪⽐⼤,两者之间相差⼀个载波功率。

当然载波功率与传输信号功率相⽐通常都是很⼩的,因⽽载噪⽐与信噪⽐在数值上⼗分接近。

在调制传输系统中,⼀般采⽤载噪⽐指标;⽽在基带传输系统中,⼀般采⽤信噪⽐指标。

【db,dbm,dbw关系】db是纯数值,作⽐较⽤的,如果是电压之类的,换算时就⽤20log,⽽功率则⽤10log,DB在缺省情况下总是定义功率单位,以 10log 为计。

dbW和dbm是功率绝对值,0dBw = 10log1W = 10log1000mw = 30dBm;但是,⽤⼀个dBm减另外⼀个dBm时,得到的结果是dB。

公共广播系统的音质评价

公共广播系统的音质评价

公共广播系统的音质评价一、概述公共广播国家标准——《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已于2019年7月通过建设部和信产部联合审查,送批待颁布。

该标准用三项指标规范公共广播系统的音质:扩声系统语言传输指数STIPA——语言可懂度的一种客观评价指标;系统设备信噪比;传输频率特性。

具体指标见表1。

Hz)*10dB12dB14dB10dB12dB表1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音质评价指标*仅属摘要,详见《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本来,音质评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由人发出来的声音、由乐器发出来的声音、由电声设备重放出来的声音,都可以对其音质进行描述,但都很难作出是“好”或是“坏”的简单定评。

事实上,对于同一个声音,不同的人听起来,其评价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心境下,其评价也会是不同的。

但对于电声系统的重放声(不包括电子乐器的原发声),如果把其音质的好坏对应于“保真度”的高低,则应能在一定程度上予以定评。

另外,对电声工程系统的音质评价同对电声器件的音质评价是有差别的。

本文针对前者,是指对作为一项扩声工程的电声系统的音质评价。

对于电声系统的音质评价,有两种评价方法: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

一般认为,它们各自都是不充分的,正确的评价需要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互补。

但是,到目前为止,各种主观音质评价方法都还不十分便于工程应用;而且主观评价的结果,可能会同客观指标有不同程度的矛盾。

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现行的有关音响工程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都没有直接对系统的音质作出简明的规范。

通常的做法是用一系列客观指标来映射系统的音质,这些指标包括“混响时间”、“声能比”、“传输频率特性”、“信噪比”、“非线性失真”、“声压级的动态范围(最大声压级)”......等等。

毫无疑问,“音质”是所有电声工程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因此最好用一种既易于工程操作又不容易产生歧义的办法予以规范。

对于公共广播系统工程,音质评价问题可能比厅堂以及影剧院音响工程简单,因为前者主要是语言扩声而后者更重要的是音乐扩声,所以公共广播系统工程的音质评价,可以把重点放在对“语言可懂度”(或“语言清晰度”)的评价上。

众达有源扬声器系统的电声性能与音色特点

众达有源扬声器系统的电声性能与音色特点

众达有源扬声器系统的电声性能与音色特点
一、PA系列有源扬声器系统
2、音色特点
PA系列有源扬声器系统与传统有源扬声器系统的音色主要区别在于:第一,灵敏度高,比如:单8″传统一般86 dB,而PA则89 dB,高出3 dB,正因灵敏度高,所以可以达到远程传播的效果,而传统的只能近场播放。

第二,中频声压平坦,与高频、低频平衡连接。

而传统的则中频能量小,主要表现在高频与低频。

正因为此,所以PA系列声音力度感强,解决了传统有源扬声器系统没有力度感的缺点。

第三,速度快。

因为PA系列共振频率比传统高,低频混响时间比传统短,所以PA系列声音传播速度比传统快。

第四,在音色表现上,PA系列在设计时就定位在有7成似专业舞台音响的效果,有3成的民用音响效果,所以既适合迪斯科劲歌劲舞的表现也适合家庭、小会场KTV民歌的轻歌曼舞的表现。

二、电瓶箱系列
本系列电瓶箱与传统电瓶箱的主要音色区别在于:
第一:保持原有电瓶箱高声压的优点前提下,低频能量比较大。

第二:声音清晰,没有传统电瓶箱的那种所谓的“箱声”,其实箱声的问题就是扬声器共振频率与箱体柱波的关系问题。

传统的共振频率高箱内中频反射产生很多柱波。

关于音响系统的音质评价方法

关于音响系统的音质评价方法

关于音响系统的音质评价方法作者:王若波来源:《家庭影院技术》2016年第03期首先祝福大家新年快乐,心情愉快!能够通过音响系统,在欣赏音乐中得到高品质的精神享受,是发烧友孜孜以求的目标。

谈及音质这个话题,感觉稍有点迷茫及复杂,其中有太多的专业术语及个人的主观感受包含在内,翻开一些音响专业杂志,众多的音响评论家使用的有关听音效果的“发烧术语”非常多,那些诸如位列仙班飘飘然的描述字样,多年来一直叫我着迷,百思不解,实在叫人难以揣测理解得清晰透彻。

如何以通俗易懂的简单方式来评价音响系统的音质效果呢?这里推荐及介绍一些实用的方法给大家。

音质评价不外乎客观的技术参数测量加上主观的听音感受。

其中技术参数的测量不在此文的讨论中,主要还是谈及简单实用的主观听音感受。

通常在声音的评价中有如下的三要素: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程度,使用单位是分贝(dB)。

人耳所能察觉的最小声压为0分贝,所能承受的最大声压约为120分贝,也是听力痛阀,超出后会瞬间损坏到听力以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来列举声压的分布情况10-20分贝:钟表行走声 80-100分贝:街道上卡车声20-40分贝:小声交谈 100-120分贝:交响乐最强音40-60分贝:窗式空调机 120-140分贝:喷气式飞机起飞60-80分贝:喧闹的办公室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频率,人耳可闻频率称音频,大约为20Hz-20kHz,使用单位是赫兹(Hz)。

因各个国际标准的划分不统一,以常见划分七段为例说明音色:是声音特征,通常为基音与泛音的强弱多少比例不同,这个声音要素的理解可以认为是钢琴、小提琴、吉他等乐器发出的声音,即使响度、音调都相同,我们也可以分辨出来一样,这第三个声音要素就是音色。

更简单的理解,音色取决于不同的泛音,每一种乐器、不同的人以及所有能发声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除了一个基音外,还有许多不同频率的泛音与之伴随,正是这些泛音决定了其不同的音色。

特别要注意的是,音色不等于音质音质的含义是基于上述声音三要素的综合体现,听音评价同样围绕着声音的三要素。

电脑故障维修:谈音质标准与音质评价方法

电脑故障维修:谈音质标准与音质评价方法

谈音质标准与音质评价方法除了频率范围外,人们往往还用其它方法和指标来进一步描述不同用途的音质标准。

●音质标准所谓声音的质量,是指经传输、处理后音频信号的保真度。

目前,业界公认的声音质量标准分为4级,即数字激光唱盘CD-DA质量,其信号带宽为10Hz~20kHz;调频广播FM质量,其信号带宽为20Hz~15kHz;调幅广播AM质量,其信号带宽为50Hz~7kHz;电话的话音质量,其信号带宽为200Hz~3400Hz。

可见,数字激光唱盘的声音质量最高,电话的话音质量最低。

除了频率范围外,人们往往还用其它方法和指标来进一步描述不同用途的音质标准。

对模拟音频来说,再现声音的频率成分越多,失真与干扰越小,声音保真度越高,音质也越好。

如在通信科学中,声音质量的等级除了用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外,还用失真度、信噪比等指标来衡量。

对数字音频来说,再现声音频率的成分越多,误码率越小,音质越好。

通常用数码率(或存储容量)来衡量,取样频率越高、量化比特数越大,声道数越多,存储容量越大,当然保真度就高,音质就好。

声音的类别特点不同,音质要求也不一样。

如,语音音质保真度主要体现在清晰、不失真、再现平面声象;乐音的保真度要求较高,营造空间声象主要体现在用多声道模拟立体环绕声,或虚拟双声道3D环绕声等方法,再现原来声源的一切声象。

音频信号的用途不同,采用压缩的质量标准也不一样。

如,电话质量的音频信号采用ITU-TG·711标准,8kHz取样,8bit量化,码率64Kbps。

AM广播采用ITU-TG·722标准,16kHz取样,14bit量化,码率224Kbps。

高保真立体声音频压缩标准由ISO和ITU-T联合制订,CD11172-3MPEG音频标准为48kHz、44.1kHz、32kHz取样,每声道数码率32Kbps~448Kbps,适合CD-DA光盘用。

对声音质量要求过高,则设备复杂;反之,则不能满足应用。

音响设备器件的四大电声性能指标

音响设备器件的四大电声性能指标

音响设备器件的四大电声性能指标音响录音设备器材按其性能指标来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为专业(专业广播影视)级、业务(工厂、社团、机关、学校等)级及民用(个人、家庭)级三种等级。

在选购设备器材及搭建音响录音系统时,通常根据系统的功能性需要以及资金财力来作出计划。

这时的计划通常以设备器材的电声性能指标为重要依据。

查阅音响录音设备的技术资料或产品说明书时,会发现有诸多的电声性能指标。

不同的设备器材会有不同的指标。

但是,在这些指标中比较常见通用、比较关键性的大致有四种指标:频率响应、总谐波失真、信号噪比、动态范围。

理解这些指标的含义对选购及操作使用这些设备器材具有重要意义。

1.频率响应(Frequency Response)各种音响设备器材,有的把声波产生为信号(例如话筒),或把信号进行放大或处理(例如调音台),或者把信号转为声波(例如扬声器)等功能。

在声波与信号的转换过程中,或在信号通过设备器件时可能会改变信号或声波,它们可能会改变某些频率的电平(幅度)。

这种电平(幅度)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就叫做频率响应。

假定在所有频率上的电平都相同。

那么图形是一条水平直线,称之为“平直频率响应”(图2.7)。

在所有的频率上产生相同的电平。

换句话说,通过所有频率的设备器件不会改变它们的相对电平。

经过设备器件之后可得到等量的低音和高音。

所以平直的频率响应是不会影响所送达声音的音质平衡的。

许多音频设备器件不会再整个音频频段20Hz~20KHz范围内都有平直的响应。

它们都只能在限定的频率范围内产生相等的电平(在一个允许范围内,例如±3dB)。

在图2.8中,由实线所指示的频率响应是50~12000Hz±3dB。

这意味着通过自50~12000Hz内的所有频率时的音频设备器件有接近相等的电平——在3dB之内。

它所产生的低音和高音同等地良好。

图2.8中可见,在50~12000Hz时响应下降3dB,而在5000Hz 时则提升3dB。

电声产品音质主观评价用节目源的编辑

电声产品音质主观评价用节目源的编辑

电声产品音质主观评价用节目源的编辑发布时间:2023-01-31T08:07:47.399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18期作者:薛涛峰1李晓岚2马超3 [导读] 电声产品最终要为人们的听力服务,所以在客观测试其音质的同时薛涛峰1李晓岚2马超3陕西烽火宏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摘要:电声产品最终要为人们的听力服务,所以在客观测试其音质的同时,还需要对音质进行主观评价。

应用于主观音质评价的节目源包含多种音频信号,可以帮助制造商提高和改善电声产品和系统的音质,有助于用户对电声产品和系统的理解和评价。

中国电子术士第三研究所(简称三所)需要统一的标准程序源,以确保不同时间和地点的主观语音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1989年制定了《电声产品声音质量主观评价用节目源编辑制作规范》GB10240—88,随后根据此标准在1996年推出了《电声产品声音质量主观评价用节目源》国家标准CD 版(以下简称“1996版标准节目源”),2017年又推出了一套《声音质量主观评价用节目源标准样品》GSB16-3451—2017(以下简称“2017版标准节目源”),2017年版的标准程序源与1996年版的标准程序源有很大区别:(1)1996年版24小时空间的记录和2017年版Studio通常24小时录制空间的记录。

(2)1996年的26个程序段,2017年共66个程序段;(3)1996年版本的磁带仿真记录,以44.1 khz/16位数字格式存储在CD上,2017年的数字播放器格式为96 khz/24位;(4)2017年版本由一个用仪器制作的著名乐器录制,以提高质量。

关键词:电声产品;音质评价;节目源;引言在定义电视节目的默认抽样之前,您应该熟悉节目来源的定义。

回放源是只包含声音信号的生产输出。

由于这种生产方式是为了主观评价电子产品和系统的音质和信号来源,因此也被称为广播来源,因此也称为评价来源。

不同的生产概念得到了不同类型的饲料。

声音质量主观评价

声音质量主观评价
声音质量主观评价
口王泽祥蔡燕青
声音质量主观评价工作在我国开展较晚,不过 是近20多年的事,尤其是近10年由于电声产品技 术指标快速提高,急待解决的是声音质量的提高,所 以声音质量主观评价就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声音质量主观评价是从可闻声领域发展起来 的,因为人们首先提出来的需要是如何将所能感受
到的可闻声加工得更加动听,使电声产品的音响能 有更加完美的表现。
术标准还有不足之处,而这些不足在技术上还无法
例如家用音响、专业电声设备、我国长距离的广 播节目传送设备(2500km,微波干线终端机)及我国 第一颗东方红通讯实验卫星的广播节目传送质量等 都是通过声音质量主观评价来确定的。
呈现谇价的必要条件
声音质量主观评价的必要条件由以下5项基本
内容组成。
1.主观评价《用语》; 2.主观评价用《听音室的技术性能》; 3.主观评价用《电声系统的技术要求》; 4.主观评价用《统计方法及人员的组成》; 5.主观评价用《节目源》。 以上5个项目互相关联,不宜分隔。只有具备 上述5项基本条件,才能对声音质量作出准确、有效
体的感觉:

声音的主观属性与客观属性的对照

辞喜瞿耋茎_奏霪霪篓毳囊囊耋
附表声音的主客观属性对照 5-54音响技术
万 方数据
的主观评价。
重现评价的可纤性
国家标准局(现改名为国家技术监督局)于 1987年聘请专家组成“家用音响产品音质评价节目 源编委会”,起草了《电声产品声音质量主观评价用 节目源编辑制作规范》的国家标准,并于1989年完
成,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国标代号为 GBl024—88。“编委会”同时又完成了《电声产品声
定。
呈现谇价¥-3必要性
任何一个专业电声设备、家用电声产品及广播 电台、电视台、音响制品等,主要是为人耳服务的,是 为人们提供优美动听的声音信号。实践证明,声音 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人们的主观感觉(听觉)和 客观实际(声波)有一致的地方,甚至还会产生“错 觉”。可见人类的听觉有其独有的特性。 人的听觉系统是十分复杂的,从生理解剖可知, 人的听觉系统中,中耳和内耳的结构不仅有集中参 数的“元件”,而且还有分布参数的“零件”。近年来 研究发现,听觉神经向大脑传送信息的方式是数字 的,整个听觉系统在进行着复杂的模拟一数字变换。 对于听觉系统的这些复杂结构与信息处理过程,现 今的科学已经有所揭示,但还不能说已经掌握了所 有的实质机理。 一切电声技术标准都是根据人类听觉的需要提 出来的,同时也正是由听觉查出目前施行的电声技

对扬声器主观音质进行客观音频质量感知评价

对扬声器主观音质进行客观音频质量感知评价

对扬声器主观音质进行客观音频质量感知评价李慧文;邱小军【摘要】扬声器声音质量评价方法分为主客观两类,但目前二者的相关度不高.国际电信联盟提出了音频质量感知评估方法(PEAQ),模拟人耳感知特性并融合多个输出变量产生一个评价参数.不同于现有的常规客观音质测量方法,探讨了采用PEAQ对扬声器主观音质进行客观测量的可行性.以消声室录制扬声器的放音片段作为测试信号,分另4对4组扬声器进行PEAQ及主观听音评价,实验结果显示PEAQ评价和主观听音评价有较好的相关性.【期刊名称】《电声技术》【年(卷),期】2010(034)005【总页数】5页(P27-31)【关键词】扬声器;PEAQ;主观听音测试;ITU-R;BS.1116【作者】李慧文;邱小军【作者单位】近代声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3;近代声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643扬声器音质好劣有两类评价方式:客观和主观。

客观音质评价是以客观方法测量扬声器的电声参数如:频响曲线、失真特性和阻抗曲线等,然后通过图表或数据了解扬声器的品质[1]。

主观评价具有较大的不一致性,可能因人、因地、因曲而有差异。

所以主观评价必须对听音环境、节目素材、评价流程、听音员的选择都有严格要求,以减低人的主观喜好对评价结果的影响[2]。

目前的扬声器制造技术基本都能达到IEC标准规定的客观评价要求,但扬声器重放音质的好劣最终必须通过主观试听来鉴别。

达到同样客观标准要求的扬声器在主观评价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

为了缩小主、客观评价上的差异,笔者探讨了利用国际电信联盟针对音频感知音质提出的一种客观测试方法,即采用音频质量感知评估方法(Perceptual Evaluation of Audio Quality,PEAQ)进行扬声器音质的客观评价。

PEAQ客观测试方法是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ITU)针对音频感知音质提出的一种客观测试方法[3]。

电声系统的声音质量及评价

电声系统的声音质量及评价

声 频 工 程
!"#$% &’($’))*$’(
!"# 频响特性与音质评价关系
频率响应是电压 (或声压) 随频率变化的特性。 在某频率范围内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不均匀 度。满足允许不均匀度的频率范围称为工作频率范 围。因此, 描述频率响应要指明工作频率范围和不 均匀度。理想的频率响应是在通频带内非常平直。 频响通常用增益下降 /01 以内的频率范围来表示。 如果音响系统的频响不够宽, 放音时会感到声 音干硬, 甚至一些音色相近的乐器齐奏时就会分辨 不出来, 即代表它们特色的泛音被削弱了。 (畸变) 与音质关系 !"$ 信号失真 信号失真分谐波失真、 互调失真、 相位失真、 瞬 态失真、 瞬态互调失真、 交越与削波失真等 2 种。 谐波失真是重放信号中新产生谐波分量的有 效值与原来信号有效值之比, 以百分数表示。当谐 波失真严重时, 声音听起来会有发酸的感觉。 互调失真。当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频率的信号 输入放大器后, 由于放大器的非线性, 输出信号中 除原输入信号外, 还产生了输入信号的和信号与差 信号, 这新生的两种谐波分量即构成了互调失真。 相位失真。声频系统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 一般是存在相位差的, 尽管量值较小, 但它与瞬态 响应、 瞬态互调失真指标有密切关系。 瞬态失真。瞬态失真是指放大器对瞬态信号的 跟随能力。打击乐器、 弹拨乐器都能产生猝发声脉 冲即瞬态信号。当瞬态信号输入放大器时, 如果放 大器瞬态响应差, 放大器的输出就跟不上瞬态信号 的变化, 猝发信号的包络将产生失真, 这就是瞬态 失真。它主要影响跳跃式短促音符的清晰度。 瞬态互调失真。瞬态互调失真是晶体管电路或 集成功放电路特有的。众所周知, 在晶体管电路中 往往都加有深度负反馈, 而这个深度负反馈又会带 来寄生振荡, 于是在激励级与集基极之间加入一个 小电容作为滞后补偿, 以便能在高频时增加相位滞 后来抑制寄生振荡。所以当放大器输入脉冲信号 时, 由于这个补偿电容充电需要一定的时间, 因而 放大器的输出端不能立即得到应有的负反馈电压, 从而使输入级瞬时过载。而且由于负反馈很深, 这 种过载电压有时比额定值高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因 而输出信号被削顶,这就是瞬态互调 ( 3).456’47

怎样鉴别专业音响系统的品质?

怎样鉴别专业音响系统的品质?

怎样鉴别专业音响系统的品质?专业音响系统的音质音效如何定位?这个问题一言难尽,很难回答。

但它是广大用户和工程商最关心的问题,人们都希望能用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好的效果,但不是把所有廉价产品简单组合在一起就能得出完美的效果。

专业音响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系统工程,是涉及电声、延声和乐声三种学科的边缘科学。

不同用途的系统,如会议大厅、音乐厅、剧场、歌舞厅、电影院、礼拜堂、多功能厅、体育场馆、各种广场,针对人声、演奏、歌唱和公共广播/背景音乐等,有着不同的效果要求。

专业音响的最终效果需要合理、正确的电声系统设计与调试,良好的声音传播环境和精确的现场调试三者最佳的结合。

打个比方,电声系统犹如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传播环境犹如公路,调音师犹如汽车驾驶员。

如果说汽车性能是行驶速度和安全、平稳行驶的必要条件,那么公路路面的质量是行车的基本条件,而司机的驾驶技术和经验是安全、平稳快速行驶的保证条件,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音响效果是衡量专业音响系统质量的最终标准。

如何评价音响效果呢?可用两把“尺子”来衡量。

一把“尺子”称为“客观测量”,另一把“尺子”称为“音质主观评价”。

1客观测量客观测量是指用声学仪器可测量的声学特性指标,包括系统频率响应特性、最大声压级、声场不均匀度、传声增益和声音的清晰度/可懂度等。

它的特点是测量结果客观、精确,讲求用数据表达系统的声学特性。

客观测量不能全部反映人类的听觉效果,如声音的丰满度、柔和度、明亮度、平衡度等等。

系统最终的音质效果还必须通过耳朵来鉴别。

2音质主观评价音质主观评价是用耳朵来鉴别扩声系统音响效果的重要手段,它与人类的听觉生理学及心理学有关,其结果必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为了尽量减少主观的影响,音质主观评价时必须选择有一定专业素质和不同年龄层次的评价人员,还需要专门制作的有代表性的主观评价节目源,并对各评价人员的打分进行数据统计处理。

只有这样,最后得出的结果才是可信的。

可以说,客观测量是专业音响系统声学特性的基本要求,音质主观评价是音质听感的最终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氛围感。气 置恰如其分, 总体流畅、 自如、 亲切。 (’ ) 势、 格调、 动态范围等与作品相符。 (( ) 整体感。 音质 与立体效果协调、 统一。 () ) 单声兼容性。立体声节 目作单声重放时, 音质、 平衡、 层次、 空间感等良好。 音质的总体评价包括: 清晰度、 平衡度、 丰满 度、 力度、 圆满度、 明亮度、 柔和度、 融合度、 真实度 及 特 殊 听 感 等 &" 项 , 其 中 特 殊 听 感 是 指 齿 音 、 沙 哑、 发破、 金属声、 复印效应及其它杂音 (交流声、 打 火声、 磁感声、 卜卜声、 接头声等) 。立体效果评价内 容有立体感、 空间感和临场感等三项。音质总体评 价内容为自然感、 氛围感、 整体感和单声兼容性。 如果是语音,则音质的评价内容只需包括: 清 晰度与可懂度、 平衡度、 丰满度、 圆润度、 明亮度、 真 实度和特殊听感等 + 项。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音的动态范围
对信号源来说, 动态范围是指信号中可能出现 的最高电压与最低电压之比; 放声系统的动态范围 通常是指它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与无信号时的 输出电压之比。
!"% 声压级的大小与音质的关系
媒体中有声波传播时, 媒体各部分会产生压缩 与膨胀的周期性变化。压缩时压强增加, 膨胀时压 强减少。变化部分的压强, 即总压强与静压强的差 值称为声压。人们对声音强弱的感觉并不是与声压 的大小成正比, 而是与声压有效值 (或声强有效值) 的对数成比例。为适应人类听觉的这一特性, 同时 也为了计量方便, 常把声压有效值与声强有效值取 对数来表示声音的强弱。这种表示声音强弱的数值 叫声压级, 单位 &’ , 用 ! 0 表示
"1
《电声技术》 !""! 年第 ## 期总第 !"$ 期
! !"#$%&"’ ( ") 式中, (正常人能听到的最弱声音约为 ") 为基准声压
; #*+$ !.) "’ 为待测声压。
,-
失真, 简称 389 失真。 847’)9:0;%.76:4 ) 交越与削波失真。交越失真是由于乙类推挽放 大管的起始导通非线性造成的; 削波失真是功放管 饱和时, 放大器输出信号不随输入信号的增大而增 大, 输出波形尖峰被削平。削波失真的听感是声音 模糊而且抖动, 特别是在小功率放大器中时常出现 这种情况。 混响与音质的关系 !"% 信号延迟、 在有电声系统的厅堂中, 自然声源与电声系统 发出的声音到达听音者处的强度与时间关系被称 为声音的时间结构; 不同的垂直入射角和水平入射 角与强度的关系称之为空间结构。这种声音的时间 与空间结构 (延 迟 ) 对声音的可懂度和自然度有很 大的影响, 表现在当两个语音信号在 +$</$ =5 之间 到达人耳时, 有利于语言可懂度的提高, 较长的延 时, 如 +$$ =5 以上, 则不利于语言清晰度。 当声源在闭室发声时,由于吸收与反射的作 用, 声场的建立需要有一个过程。当声源停止发声 后, 由于声场边界或声场中的反射体使声波在其间 多次反射或散射而产生声音延续的现象,称为混 响。混响也可以指由以上原因而产生延续的声音。 这个递减过程的长短主要决定于闭室的大小和对 声音的吸收情况。声学工程中, 某频率的混响时间 是室内声音达到稳定状态, 声源停止发声后, 残余 声音在房间内反复反射, 经吸声材料吸收, 平均声 能密度自原始值减到百万分之一即衰减 2$ 01 所需 的时间, 记为 #2$。闭室混响时间的长短对音质有着 重要的影响。混响时间长, 音质丰满, 使听音不清 晰。混响过程短有利于听音的清晰, 但混响过短, 又 使声音显得干涩和强度变弱, 造成听音吃力。因此 合理设计混响时间对音质至关重要。美国物理学家 赛宾 (>?@?A.B64’ ) 于 +C$$ 年提出了闭室混响时间
#2$"$?+2+ $ ( %! 式中, (=#) ; % 为室内表面总面积 ! 为房间内表面的平均吸声系数; $ 为闭室的容积。
由赛宾公式可见, 混响时间是与声源无关的表 示房间声音特点的一个客观物理量, 即混响时间仅 与房间容积、 内表面吸声量有关, 室内各处的混响 时间是相等。
!"& 噪声与音质的关系
!"#$% &’($’))*$’(

音质的评价方法
音质评价有直接评分法和对比法两种。直接评
分法由于各人给分的标准不统一, 故使评价结果分 散。对比法则是将音质评价参数配合成不同的组 合, 各对出现的次序用抽签方法确定。试听者听两 种轮流出现的组合,判断哪一种更好给予评分, 评 价结果用统计方法分析并给出置信度。 电声设备的音质评价是在具有规定声学特性 的试听室内进行。 试听室的混响时间, -./ 建议 *"" 不得有低频嗡嗡声 01 频率的混响时间为 "2)3"2% 4。 和高频咝咝声。环境噪声要低于 )" #$5 。试听室容 积应在 &’"3&*" 6( 之间, 长、 宽、 高的比例应为 &2!7 包括不同性别、 不同年 &2)7&2"。试听人员至少 + 人, 龄。试听人员应当有录音导演或录音师、 声学工作 者、 播音员及其相关人员, 这些人通常要经过听力 测试的筛选及试听培训。试听节目要有代表性, 具 有语言、 戏曲和音乐的特征; 对音质优劣较易觉察, 选择的节目应该是既无很大吸引力又不会令人感 到厌倦。对于电声器件或电声设备的主观评价用同 一套高质量放声系统,改变其中某个部件进行比 较。 总之, 电声系统的音质评价涉及到技术与艺术 等许多领域, 对声音质量的评价除了要求符合一定 技术指标外,还应当通过人的听感得出主观的评 价。这不仅是由于客观测量所得到的物理量还不足 以反映电声系统的真实质量, 还由于声音最终是为 了让人们聆听的。因此, 客观测量是音响效果评价 的基础, 主观评价是听觉感官的最后结果, 两者之
噪声对正常听音产生干扰和掩蔽作用, 所以要 将其限制在一定声级水平以下。从人们的心理反应
《电声技术》 !""! 年第 ## 期总第 !"$ 期
+C
声 频 工 程
来量度噪声的感觉称为噪声的主观评价。它与所处 的环境、 噪声性质、 心理状态有关, 而且因人而异。 一般地说, 噪声越大影响放声质量也越严重。此外, 高音调的噪声比响度相同的低音调噪声更使人烦 恼。完全消除电声系统内的噪声是不可能的。根据 掩蔽效应, 人们对于那些不需要的声音的觉察程度 与这个声音的相对强度有关, 只要这个声音的强度 比有用声音的强度足够弱, 人们也就觉察不出它有 多大害处了, 即有用声掩蔽了不需要的声音。据此, 电声设备中的那些不可避免的本底噪声 (热噪声、 交流 “哼 ” 声等) 电平究竟应该多低, 就取决于测量 点需要有用信号的电平值。即根据有用信号的强度 来规定允许的最大噪声强度。这就是电声技术标准 中的 “信号噪声比” 指标的来源。信噪比通常用分贝 来计量。信噪比高意味着听音 “干净” , 特别是在信 号间隙时会感到非常寂静。听音时感到 “动态范围 大” 、 “ 音质清晰” 、 “ 干净” 、 “ 细致” 时, 信噪比大约要 超过 !" #$。如果信噪比在 %" #$ 以下, 听音时恐怕 就能明显听到 “沙沙” 声了。不同信噪比条件下, 对 噪声的主观感觉如表 &。
声 频 工 程
电声系统的声音质量及评价
张迪扬 (绍兴人民广播电台,浙江 绍兴 !"#$$$ )
・ 基础知识 ・
!"#$% &’($’))*$’(
"
音质的主观评价
音质主观评价是一项相当复杂的过程, 涉及到
客观技术测量的。
!"# 人耳的听觉特性
听觉的感受性。人类听觉感受的动态范围 (") 很宽, 能感受 到 的 最 小 声 压 级 为 $ &’ , 能感受的最 大声压级可达 "($ &’; 人耳能听到的纯音最低可达 最高为 #$ ,*+; 声音要达到一定声级才能听 #$ *+, 到, 最小可听声级称为绝对阈限, 是听觉绝对感受 性的表征量。人耳对不同参量的两个声音最小听觉 它是听觉差别感受性的表征量。 差称为差别 -., (# ) 听觉灵敏度是指人耳对声压、 频率及方位 的微小变化的判断能力。当声压发生变化时, 人们 听到的响度会有变化。同样当频率发生变化时, 人 们听到音调会有变化。 (! ) 听觉的掩蔽效应是指同一环境中的其它声 音会使聆听者降低对某一声音的听力或一个声音 的听阈,实验证明,一个音源低于另一个音源 (/ 就无法听到 响 度 低 的 声 源 ; 低频声波易于掩蔽 &’, 高频声波, 两声波频率越接近掩蔽效应越明显。 (() 听觉延时 (哈斯) 效应是指当几个内容相同 的声音相继到达听者处时, 听音者不一定能分辨出 是那几个先后来到的声音, 就是说, 人的听觉对延 时声的分辨能力是有限的。
声 频 工 程
!"#$% &’($’))*$’(
!"# 频响特性与音质评价关系
频率响应是电压 (或声压) 随频率变化的特性。 在某频率范围内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不均匀 度。满足允许不均匀度的频率范围称为工作频率范 围。因此, 描述频率响应要指明工作频率范围和不 均匀度。理想的频率响应是在通频带内非常平直。 频响通常用增益下降 /01 以内的频率范围来表示。 如果音响系统的频响不够宽, 放音时会感到声 音干硬, 甚至一些音色相近的乐器齐奏时就会分辨 不出来, 即代表它们特色的泛音被削弱了。 (畸变) 与音质关系 !"$ 信号失真 信号失真分谐波失真、 互调失真、 相位失真、 瞬 态失真、 瞬态互调失真、 交越与削波失真等 2 种。 谐波失真是重放信号中新产生谐波分量的有 效值与原来信号有效值之比, 以百分数表示。当谐 波失真严重时, 声音听起来会有发酸的感觉。 互调失真。当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频率的信号 输入放大器后, 由于放大器的非线性, 输出信号中 除原输入信号外, 还产生了输入信号的和信号与差 信号, 这新生的两种谐波分量即构成了互调失真。 相位失真。声频系统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 一般是存在相位差的, 尽管量值较小, 但它与瞬态 响应、 瞬态互调失真指标有密切关系。 瞬态失真。瞬态失真是指放大器对瞬态信号的 跟随能力。打击乐器、 弹拨乐器都能产生猝发声脉 冲即瞬态信号。当瞬态信号输入放大器时, 如果放 大器瞬态响应差, 放大器的输出就跟不上瞬态信号 的变化, 猝发信号的包络将产生失真, 这就是瞬态 失真。它主要影响跳跃式短促音符的清晰度。 瞬态互调失真。瞬态互调失真是晶体管电路或 集成功放电路特有的。众所周知, 在晶体管电路中 往往都加有深度负反馈, 而这个深度负反馈又会带 来寄生振荡, 于是在激励级与集基极之间加入一个 小电容作为滞后补偿, 以便能在高频时增加相位滞 后来抑制寄生振荡。所以当放大器输入脉冲信号 时, 由于这个补偿电容充电需要一定的时间, 因而 放大器的输出端不能立即得到应有的负反馈电压, 从而使输入级瞬时过载。而且由于负反馈很深, 这 种过载电压有时比额定值高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因 而输出信号被削顶,这就是瞬态互调 ( 3).456’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