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光学实验讲义
光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 薄透镜参数的测定引言:透镜是光学仪器中最基本的元件,反映透镜特性的一个主要参量是焦距,它决定了透镜成像的位置和性质(大小、虚实、倒立) 以便了解透镜成像的规律,掌握光路调节技术,比较各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为今后正确使用光学仪器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验目的]1.学会测量透镜焦距的几种方法。
2.掌握简单光路的分析和光学元件同轴等高的调节方法。
3.熟悉光学实验的操作规则实验原理:薄透镜是指透镜中心厚度d 比透镜焦距f 小很多的透镜。
透镜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凸透镜(也称为正透镜或会聚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焦距越短,会聚本领越大;另一类是凹透镜(也称负透镜或发散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焦距越短,发散本领越大。
透镜的焦距测量用到的成像公式是高斯公式:fp p 111=-'一、凸透镜焦距的测定:透镜的焦距测量主要用到高斯公式计算焦距1.粗略估测法:以太阳光或较远的灯光为光源,用凸透镜将其发出的光线聚成一光点(或像),此时,p →∞,s’≈f’,即该点(或像)可认为是焦点,而光点到透镜中心(光心)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此法的测量误差约在10%左右。
由于这种方法误差较大,大都用在实验前作粗略估计,如挑选透镜等。
2.利用物像公式求焦距: 根据(1)式,则薄透镜焦距为'''ss s s f f -=-= (2)如图1所示,若在实验中分别测出物距s 和像距s′,即可用式(2)求出该透镜的焦距f 。
但应注意:测得量须添加符号,求得量则根据求得结果中的符号判断其物理意义。
3.自准法:如图2所示,在待测透镜L 的一侧放置被光源照明的“1”字形物屏AB ,在另一侧放一与主光轴垂直的平面反射镜M ,移动透镜(或物屏),当物屏AB 正好位于凸透镜之前的焦平面时,物屏AB 上任一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将变为平行光线,然后被平面反射镜反射回来。
再经透镜折射后,仍会聚在它的焦平面上,即原物屏平面上,形成一个与原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倒立实像A′B′。
物理光学实验1
物理光学实验讲义武汉纺织大学实验一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一、 引言杨氏干涉实验是用分波前法产生干涉的最著名实验。
通过对杨氏干涉实验光路的搭建、调节和使用,可以提高学生调节光路的能力,并且初步了解分波前干涉的原理和特点。
二、 涉及内容波动光学、光学测量、光学衍射三、 实验原理接收屏MX 正方向 Pr 1S 1 r 2Z 正方向S 2 D图1 杨氏双缝干涉原理图考察屏M 上某点P 出的强度分布。
由于S 1,S 2对称设置,且大小相等,可以认为由S 1,S 2发出的两光波在P 点光强度相等,即I 1=I 2=I 0,则P 点的干涉条纹强度分布为:2cos 4cos 2202121δδI I I I I I =++=用∆=-=k r r k )(12δ带入,得: ])([cos 41220λπr r I I -= 表明P 点得光强I 取决于两光波在该点的光程差)(12r r -=∆相位差δ。
设P 点坐标(x ,y ,D ),则 22211)2(D y d x P S r ++-==,22222)2(D y d x P S r +++==, 式中,d 是两相干点光源S 1,S 2间的距离,D 是两相干光源到观察屏(干涉场)M 的距离。
由上面两式可得xd r r 21122=-,于是 12122r r xd r r +=-=∆,实际情况中,d<<D ,若同时x ,y<<D ,则D r r 221≈+,故Dxd r r ≈-=∆12 于是有 ][cos 420D xd I I λπ=, 上式表明,x 相同的点具有相同的强度,形成同一条干涉条纹。
当dD m x λ= ,,,210(±±=m …) 时,屏M 上有最大光强04I I =,为亮纹;当dD m x λ)21(+= ,,,210(±±=m …) 时,屏M 上光强极小为0=I 得暗纹。
上述结果表明,屏幕上z 轴附近的干涉图样由一系列平行等距的明暗直条纹组成,条纹的分布呈余弦平方变化规律,条纹的走向垂直于S 1,S 2连线(x 轴)方向。
物理光学实验讲义
物理光学实验讲义实验⼀薄透镜成像及其焦距的测量⼀、实验⽬的1、通过实验进⼀步理解透镜的成像规律。
2、掌握测量透镜焦距的⼏种⽅法。
3、掌握和理解光学系统共轴调节的⽅法。
⼆、实验原理1、薄透镜成像原理及其成像公式将玻璃等⼀些透明的物质磨成薄⽚,其表⾯都是球⾯或有⼀⾯为平⾯的就成了透镜,有中央厚、边缘薄的凸透镜和边缘厚、中央薄的凹透镜两⼤类。
称连接透镜两球⾯曲率中⼼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透镜两表⾯在其主轴上的间距叫透镜厚度。
厚度与球⾯的曲率半径相⽐可以忽略不计的透镜称为薄透镜。
薄透镜两球⾯的曲率中⼼⼏乎重合为⼀点,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
实验中透镜两边媒质皆为空⽓。
凸透镜亦称为会聚透镜,凹透镜亦称为发散透镜。
如图1所⽰,平⾏于凸透镜主光轴的⼀束光⼊射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会聚的光线与主光轴的交点即为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的距离为焦距。
如图2所⽰,平⾏于凹透镜主光轴的⼀束光⼊射凹透镜折射后成为发散光,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与主光轴的交点即为凹透镜的焦点,与凹透镜光⼼的距离为焦距。
在近轴光线条件下,薄透镜的成像公式为:式中为物距,为像距为焦距,对于凸透镜、凹透镜⽽⾔,恒为正值,像为实像时为正,像为虚像时为负,对于凸透镜恒为正,凹透镜恒为负。
2、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原理(1)⾃准法位于凸透镜焦平⾯上的物体上(实验中⽤⼀个圆内三个圆⼼⾓为的扇形)各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成为平⾏光束(包括不同⽅向的平⾏光),由平⾯镜反射回去仍为平⾏光束,经透镜会聚必成⼀个倒⽴等⼤的实像于原焦平⾯上,这时像的中⼼与透镜光⼼的距离就是焦距(如图3)。
(2)共轭法(位移法)由图4可见,物屏和像屏距离为(),凸透镜在、两个位置分别在像屏上成放⼤和缩⼩的像,由凸透镜成像公式可得:成放⼤的像时,有成缩⼩的像时,有⼜由于可得3、测量凹透镜焦距的原理(1)⾃准法通常凹透镜所成的是虚像,像屏接收不到,只有与凸透镜组合起来才可能成实像。
凹透镜的发散作⽤同凸透镜的会聚特性结合得好时,屏上才会出现清晰的像,如图5所⽰。
物理实验教案 光学现象
物理实验教案光学现象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光学现象,深入理解光的传播和折射规律。
二、实验器材1. 小直角棱镜2. 平面镜3. 光源4. 密封容器5. 黑色纸板6. 白色纸板7. 尺子8. 铅笔三、实验原理光的传播是直线传播,当光线与物体接触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现象。
光的折射遵循斯涅尔定律,即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比等于两介质折射率的比值。
光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即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
四、实验步骤1. 实验一: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a) 将平面镜垂直放置于桌面上。
b) 选择一束光源,将光线照射到镜面上。
c) 观察光线经过镜面反射的现象,并记录下实验结果。
2. 实验二:光线在小直角棱镜上的折射a) 将小直角棱镜放置于桌面上。
b) 选择一束光源,将光线照射到棱镜上。
c) 观察光线经过棱镜折射的现象,并记录下实验结果。
3. 实验三:光线通过密封容器中的介质的折射a) 准备一个密封容器,在一侧墙壁上开一个小孔。
b) 将光源放置在容器内,通过小孔照射出来。
c) 用黑色纸板和白色纸板挡住光线的进出口,观察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 光线在小直角棱镜上的折射遵循斯涅尔定律,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比等于两个介质折射率的比值。
3. 光线经过不同介质的折射时,光线会发生偏折和改变传播速度的现象。
六、结论通过本次物理实验,我们观察到了光线在平面镜和小直角棱镜上的反射与折射现象,并深入理解了光的传播特性。
实验结果验证了斯涅尔定律和反射定律,加深了我们对光学现象的认识。
七、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并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
2. 实验器材使用完毕后要进行清洁和归位。
以上就是关于物理实验教案光学现象的详细步骤和结果分析。
希望通过这次实验,您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光学现象,并对光的传播规律有更清晰的认识。
光学实验讲义
实验七 用位移法测薄凸透镜焦距f (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掌握位移法测凸透镜焦距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对凸透镜而言,当物和像屏间的距离L 大于4倍焦距时,在它们之间移动透镜,则在屏上会出现两次清晰的像,一个为放大的像,一个为缩小的像。
分别记下两次成像时透镜距物的距离O 1、O 2(e=|O 1-O 2|),距屏的距离O 1'、O 2',根据光线的可逆性原理,这两个位置是“对称”的。
即O 1=O 2',O 2=O 1'则:L -e= O 1 +O 2'=2O 1=2O 2'O 1=O 2'=(L -e)/2而O 1'= L -O 1=L -(L -e)/2=(L+e)/2 把结果带入透镜的牛顿公式1/s+1/s'=1/f得到透镜的焦距为L e L f 4/)(22-=由此便可算得透镜的焦距,这个方法的优点是,把焦距的测量归结为对于可以精确测定的量L 和e 的测量,避免了在测量u 和v 时,由于估计透镜中心位置不准确所带来的误差。
三、实验仪器2、带有毛玻璃的白炽灯光源S 2、品字形物像屏P :SZ-143、凸透镜L : f=190mm(f=150mm)4、二维调整架: SZ-075、白屏H : SZ-136、滑座: LH307、滑座: LH30Y8、滑座: LH309、滑座: LH30 四、仪器实物图及原理图(见图九)图九五、实验步骤1、把全部器件按图九的顺序摆放在导轨上,靠拢后目测调至共轴,而后再使物屏P 和像屏H 之间的距离l 大于4倍焦距。
2、沿标尺前后移动L ,使品字形物在像屏H 上成一清晰的放大像,记下L的位置a 1。
3、再沿标尺向后移动L ,使物再在像屏H 上成一缩小像,记下L 的位置a 2。
4、将P 、L 、H 转180度,重复做前三步,又得到L 的两个位置b 1、b 2。
5、分别把f=150mm 和f=190mm 的透镜各做一遍,并比较实验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光学实验课件PPT课件
思考题
• 简述本实验所用干涉仪的读数方法。 • 分析扩束激光和钠光产生的圆形干涉条纹的差别。 • 怎样利用干涉条纹的“涌出”和“陷入”来测定光波的
波长? • 节钠光的干涉条纹时,如果确使双影重合,但条纹并
不出现,试分析可能产生的 原因。
第四十三页,共43页。
光学实验课件
第一页,共43页。
光学实验目录
•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 分光仪的调整及折射率的测定
• 等厚干涉现象的研究 • 用透射光栅测光波波长及角色散率
•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及使用
第二页,共43页。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 实验目的 • 实验仪器 • 实验原理 • 实验内容 • 思考题
第三页,共43页。
• 在薄透镜成像的高斯公式中,在具体应用时其正、 负号如何规定?
第五页,共43页。
共轭法测量凸透镜焦距
L
(b)
vQ
F'
O
(a)
Q
p P
o
S0
u
v
v' u
u' v
图5 —1—(1 a) L
图5— 1-1(b)
Q
S0 X1
D u v,
d v u,
1 1 uv
1。 f'
p
d
X2
P
v'
D
图5— 1 — 2
写出这时窗口的可能读数和望远镜对准面时,窗口的可 能读数值。
第十七页,共43页。
等厚干涉现象的研究
• 实验目的
• 实验仪器 • 实验原理
• 实验内容
• 数据处理
• 注意事项 • 思考题
第十八页,共43页。
JXD —B型读数显微镜
光学实验基础知识 ppt课件
PPT课件
4
测量方法:
焦距测量:物距像距法、二次成像法、自准直法、辅助透镜 法
折射率测量:最小偏向角法、掠入射法
光波波长测量:双棱镜干涉法、迈克尔逊干涉法、透射光—掌握方法—观察现象—分析现象
PPT课件
5
(二)常用光学仪器的使用 常用仪器:光具座、测微目镜、望远镜、分光计、 干涉仪、摄谱仪等。
α α
f′
透镜
α α
平面镜
PPT课件
15
3.
O′
α
y′
2α
2α
OO
y
α
f′
分划板
透镜
平面镜
物平面与反射镜平面相对位置影响实像的位置, 例如:分光计的调节就是利用自准直光路实现光轴与 主轴的垂直。 应用:自准直目镜。
阿P贝PT目课镜件
高斯目镜
16
(二)三棱镜分光光路
复色光→棱镜 →单色光 同一棱镜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针
科技领域发展,如天文、化学、生物、医学等。 光学实验技术:观察基本光学现象,学习和掌握
光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基本的光 学实验技能。 光学实验:仪器精密,调节复杂,只有在了解仪 器结构性能基础上建立清晰的物理图像,才能选 择有效而准确的调节方法,判断仪器是否处于正 常的工作状态。 理论联系实际:在光学实验过程中,仪器的调节 和检验,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等都离不开理论 的指导。
光学实验基础知识
杨鹏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PPT课件
1
主要内容
一、光学实验的内容 二、光学实验特点 三、光学实验遵循的原则 四、光学实验的观测方法 五、光学实验基本光路 六、光学实验常用仪器 七、实验数据处理
初中物理光学实验 PPT
日偏食
2022年8月22日星期 一
这张拼版照片显示 得就是2006、3、 29日发生在耶路撒 冷得不同阶段得日 偏食。
运动到A区时会 瞧到日偏食。
11
日环食
2022年8月22日星期 一
这就是2005年10月3 日西班牙首都马德里 拍摄到得日环食现象 ,由于月球视半径小 于太阳视半径,因此 月亮只遮挡住日面中 心部分并在其周围留 下一个美丽得光环。
点光源
障碍物
影
Shouji
2022年8月22日星期
7
一
障碍物受扩展光源照射时,在屏上形成本 影与半影、
扩展光源
障碍物
2022年8月22日星期 一
半影 本影
8
光得直线传播得另一个例证:日食与月食
本影 2022年8月22日星期
一
半影 伪本影
9
日全食
2022年8月22日星期 一
运动到B区时会 瞧到日全食。初中物 Nhomakorabea光学实验
本讲座得光学实验均以几何光学为理论基础
几何光学得三个基本定律: 光得直线传播定律 光得反射定律
掌握基本概念 熟悉应用方法
光得折射定律
2022年8月22日星期
2
一
光得直线传播
光得直线传播得一个例证: 针孔照相机 小孔成像得特点就是:
小孔成像就是光直线传播所形成得有趣现象 。小孔所成得像就是实际光束形成,可以使照相 底片感光。小孔成像时,像得形状与物相似,与 孔得形状无关。小孔减小时,像变得清晰,但亮 度减小。
运动到C区时会瞧 到日环食。
12
图6就是月球得影区分布,当人随地球 运动到______区时会瞧到日全食,运动到 ______区时会瞧到日偏食,运动到C区时 会瞧到_______。
初中物理 光学实验讲义-word文档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刚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 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 的反射光OF 的径迹.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实验并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实验数据如表,请完成下列问题:(1)要测量反射角,在图中应测量∠________;(2)ENF 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若将纸板NOF 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上看不见反射光线,由此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___内;(3)观察实验数据总结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时,发现表格中有一个反射角的读数有误,是________°这个角.2. 如图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 转折的E 、F 两部分组成.(1)要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选填“垂直”或“不垂直”).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__反射.(2)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上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________.(3)三次实验中,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镜内”.请你评估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 如图所示是小方同学用两只外形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________.(2)选取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________关系.(3)在实验过程中,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再将另一支________蜡烛(选填“点燃”或“不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后面来回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的蜡烛的像________.(4)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移去B处的蜡烛,将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5)小方将玻璃板移去,在玻璃板位置放一个凸透镜,B处放光屏,发现光屏上恰好成倒立、等大的蜡烛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2.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想起了走过教学大楼门厅内的大平面镜时的情景:靠近镜子时,感觉自己的像变大了,远离镜子时感觉像变小了.自己的感觉对吗?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明进行了实验探究.小明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的透明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当把蜡烛B移动到某一位置的时候,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测量并记录此时物、像和玻璃板之间的位置关系.(2)多次改变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移动蜡烛B,发现总能找到一个对应位置,在镜前从不同角度观察,蜡烛B与蜡烛A的像均重合.测量并记录每次实验的相关数据.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①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知,能验证小明感觉的是步骤________(选(1)或(2));②“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________,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③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反面观察光屏,将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探究光的折射规律1.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让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水槽内的水中,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1)请在图中分别作出入射角(用字母i表示)和折射角(用字母r表示).(2)为了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以下方案中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B”或“C”).A.只测量图中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B.保持入射角不变,进行多次试验,测量入射角和每次实验的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C.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测量每次实验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2.小文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玻璃和水中,其实验过程如下:实验一:将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1)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标有角度的圆盘上,如图1所示;(2)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砖的圆心O处,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3)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步骤(2);实验所测数据如表格一所示:表格一实验二: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1)将标有角度的圆盘按图2所示安放;(2)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水面O处,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3)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步骤(2);实验所测数据如表格二所示:表格二分析以上数据可得:①当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其它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________.②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时,折射角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③当光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不同的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物理初中教材光学实验解析
物理初中教材光学实验解析光学实验作为物理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践操作来帮助学生加深对光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光学实验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实验一:光的直线传播实验目的:验证光的直线传播。
实验原理:光的直线传播是光的一种性质,这种性质使得我们看到的物体是通过直线传播到我们眼中的光。
实验步骤:1. 准备一条平直的光学实验台。
2. 在实验台上放置一个光源,如白炽灯或激光器。
3. 在光源上方放置一块平直的屏幕,用于观察光的传播情况。
4. 关掉周围的灯光,使实验环境暗下来。
5. 打开光源,观察屏幕上形成的明亮区域。
实验结果:在暗的环境下,我们可以观察到明亮的光斑,在屏幕上形成一条明线,验证了光的直线传播的性质。
实验二:光的折射实验实验目的:验证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现象。
实验原理:光在两种介质之间传播时,由于光速在两种介质中不同,会发生折射现象。
实验步骤:1. 在实验台上放置一块厚板,作为平面界面。
2. 在平面界面上方放置一束光线。
3. 观察光线由空气进入厚板后的方向变化。
实验结果:我们会观察到光线在进入厚板后发生了方向的变化,验证了光的折射现象。
实验三:凸透镜成像实验实验目的: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原理:凸透镜能够使光线发生折射并聚焦,形成实像或虚像。
实验步骤:1. 在实验台上放置一块凸透镜。
2. 在凸透镜的一侧放置一个物体,如一支蜡烛。
3. 调整距离和位置观察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结果:通过调整物体的距离和位置,我们会观察到不同形态的透镜成像,验证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四:反射实验实验目的:研究光线的反射规律。
实验原理:光线在遇到平面镜时会发生反射现象,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
实验步骤:1. 在实验台上放置一块平面镜。
2. 高度调整光源的位置,使得光线入射在镜面上。
3. 观察光线入射角和反射角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我们可以验证光线的反射规律。
物理实验教案 光学现象
物理实验教案光学现象物理实验教案 - 光学现象第一部分:绪论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光的性质、特征和应用。
光学现象是指利用光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
通过系列的物理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光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后续的光学知识学习奠定基础。
本实验教案将围绕常见的光学现象,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光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实验目的1. 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特性,观察光的投射现象。
2. 观察和理解光的反射规律,并在实践中应用。
3. 观察并分析光的折射现象,探究光折射的规律。
4. 探究平面镜、凸镜和凹镜的成像特性。
5. 观察和理解色光的合成与分解过程。
6.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第三部分:实验准备1. 光源(如白炽灯、LED灯)2. 光屏(如白色卡纸)3. 平面镜、凸镜、凹镜4. 水槽或透明容器5. 棱镜或光谱仪6. 遮光板或黑色卡纸7. 记录仪(如手机、数码相机)第四部分: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一:光的直线传播1. 在光源前放置遮光板,观察光线的传播情况。
2. 调整遮光板的孔径大小,观察光线在不同孔径下的投射情况。
3. 在光路中放置不同形状的障碍物,观察光线的投射现象。
4. 分析光的直线传播特性,并总结观察结果。
实验二:光的反射1. 将平面镜竖直放置,在镜面前放置光源和光屏。
2. 观察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情况,并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
3. 改变光源和镜子的相对位置,观察光线反射的变化规律。
4. 将平面镜倾斜放置,观察光线反射的变化情况。
5. 分析光的反射规律,并总结观察结果。
实验三:光的折射1. 在水槽中放置一支铅笔,观察铅笔在水中的折射现象。
2. 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验证光的折射定律。
3. 在水槽中放置其他透明物体,观察光线折射的情况。
4. 分析光折射的原理,并总结观察结果。
实验四:镜子成像1. 将平面镜竖直放置,在镜面前放置一物体。
大学物理光学实验教案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光学基本原理,掌握光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
2. 通过实验验证光学定律,加深对光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二、实验内容1. 光的直线传播2. 凸透镜成像规律3. 平面镜成像规律4. 光的反射与折射5. 双缝干涉实验三、实验原理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在凸透镜一侧,通过凸透镜成像在另一侧,成像位置和大小与物体位置和大小有关。
3. 平面镜成像规律:物体在平面镜一侧,通过平面镜成像在另一侧,成像位置和大小与物体位置和大小有关。
4. 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线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5. 双缝干涉实验:两束相干光通过双缝后,产生干涉现象,干涉条纹间距与双缝间距、光源波长有关。
四、实验仪器1. 光具座2. 凸透镜3. 平面镜4. 白光光源5. 双缝装置6. 光屏7. 测量工具(如刻度尺、游标卡尺等)五、实验步骤1.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1)将光源、光具座、光屏依次放置好。
(2)调整光源,使其发出的光线垂直照射到光具座上。
(3)观察光线在光具座上的传播情况,验证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2.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1)将凸透镜、光源、光屏依次放置好。
(2)调整光源和光屏,使其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平行。
(3)观察凸透镜成像情况,记录物体位置、像的位置和大小。
3. 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1)将平面镜、光源、光屏依次放置好。
(2)调整光源和光屏,使其与平面镜的主光轴平行。
(3)观察平面镜成像情况,记录物体位置、像的位置和大小。
4. 光的反射与折射实验(1)将白光光源、光具座、平面镜、凸透镜依次放置好。
(2)调整光源,使其发出的光线垂直照射到平面镜上。
(3)观察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验证光的反射与折射原理。
5. 双缝干涉实验(1)将双缝装置、光源、光屏依次放置好。
(2)调整光源和光屏,使其与双缝的主光轴平行。
大学物理实验讲义实验05 分光计的调节三棱镜折射率测定
实验6 分光计的调节三棱镜折射率测定分光计是一种精确测量角度的光学仪器。
利用它不但能测出反射角、透明介质的折射角、光栅的衍射角、棱镜的顶角、劈尖的角度,从而确定与这些角度有关的物理量,如折射率、光波波长、色散率、光栅常数等,而且它的结构和调节方法与其它一些光学仪器(如摄谱仪、单色仪等)相类似。
因此,有必要掌握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方法。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将产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
当一束平行光通过棱镜玻璃时,光也发生折射。
对同一波长的光,不同的棱镜材料折射率不同,同一种棱镜材料,对于不同波长的入射光其折射率也不相同,如果入射光为多种波长的光组成的复合光,在棱镜后面的观察屏上将观察到折射光谱,即观察到色散现象。
本实验通过观察汞光谱线通过三棱镜后的折射光谱,了解光的色散现象,并用最小偏向角法测定三棱镜的折射率。
【实验目的】1.了解分光计的主要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2.掌握分光计的调节要求和使用方法。
3.观察光的色散现象。
4.学习三棱镜顶角的测量方法。
5. 学习用最小偏向角法测定棱镜材料的折射率。
【仪器用具】JJY 型分光计、汞灯及电源、三棱镜、平面反射镜【实验原理】1. 用最小偏向角法测三棱镜的折射率n如图10-1所示,有一折射率为n 的三棱镜,一束平行的单色光以入射角1i (入射光与AB 面法线的夹角)入射到三棱镜的AB 面上,经两次折射后由另一面AC 射出,出射角(出射光与AC 面法线的夹角)为2i ,入射光与出射光之间的夹角称为偏向角δ,理论上可以证明,当入射角1i 等于出射角2i 时,入射光和出射光之间的夹角最小,称为最小偏向角m in δ。
图6-1 三棱镜的折射由图6-1a 可知:(6-1)光线从空气入射到棱镜,又从棱镜出射到空气,由折射定律,有:(6-2)(6-3) 当12i i =时,由式(6-2)和式(6-3)得到12r r =,于是,式(6-1)可写成:(6-4) 又因为即(6-5) 由式(6-4)、式(6-5)有:将上式代入式(6-2)并考虑到式(6-5),得:(10-6) 从式(6-6)可知,只要测出三棱镜顶角A 和最小偏向角m in δ,就可以计算出棱镜玻璃对该波长的单色光的折射率n 。
【高中物理】光学部分教案讲义
光学一、基础知识1.光的折射全反射(1)折射率:n=sinisinr,i表示真空或空气中光线与法线的夹角,r表示介质中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n=cv,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v表示介质中的光速。
(2)全反射:sinC=1n,C是光线从介质射向真空的全反射临界角,n是光线在介质中的折射率。
2.干涉衍射偏振(1)光的干涉:屏上距离双缝的路程差为半波长偶数倍的地方,将出现亮条纹。
距离双缝的路程差为半波长奇数倍的地方,将出现暗条纹。
相邻亮(暗)条纹间的距离Δx=Ldλ,L为双缝与屏间的距离,d为双缝之间的距离,λ为光的波长。
只有频率相同、振动情况相同的光线之间才会出现干涉。
(2)光的衍射:发生衍射的条件是,孔或障碍物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跟波长差不多。
(3)光的偏振:在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一个特定方向振动的光,叫偏振光。
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就得到偏振光。
二、常规题型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光只有照射在两种介质的平整界面上才能发生反射现象B.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不可能相互垂直C.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一定会发生偏折D.光从真空进入某种介质后,速度要减小练习1.如果光线以大小相等的入射角(不为零)从真空射入不同介质,若介质的折射率越大,则(C)。
A.折射角越大,说明折射光线偏离原来方向的程度越大B.折射角越大,说明折射光线偏离原来方向的程度越小C.折射角越小,说明折射光线偏离原来方向的程度越大D.折射角越小,说明折射光线偏离原来方向的程度越小由n=sinisinr,i不变,n越大,r越小,偏离就越大,C对。
练习2.(多选)光线以一定入射角从真空射向某一介质,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A.折射角逐渐增大B.折射角逐渐减小C.光线传播方向改变的角度增大D.光线传播方向改变的角度减小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由于折射角增大的幅度小于入射角增大的幅度,所以光线传播方向改变的角度增大练习3.光从真空进入某种介质,入射角为40°,则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可能的范围是(B)。
物理初中教材光学实验讲解
物理初中教材光学实验讲解光学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光的特性,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光学实验,并详细讲解其原理和操作步骤。
一、平面镜实验平面镜实验是最基本的光学实验之一,通过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平面镜的成像原理。
下面将介绍如何进行平面镜实验:材料:一个平面镜、一个光源(如手电筒)、一个屏幕步骤:1. 将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桌子上,在平面镜前面放置一个屏幕。
2. 将光源对准平面镜的反射面,并将光线照射在平面镜上。
3. 观察屏幕上的光斑,并尝试移动屏幕的位置。
4. 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光线如何被平面镜反射?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平面镜反射光线的特点,并且深入理解平面镜的成像原理。
二、凸透镜实验凸透镜实验是另一个重要的光学实验,通过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凸透镜的成像原理。
下面将介绍如何进行凸透镜实验:材料:一个凸透镜、一个光源(如手电筒)、一个屏幕步骤:1. 将凸透镜放在平面上。
2. 将光源对准凸透镜的一侧,并将光线照射在凸透镜上。
3. 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放置一个屏幕,用于观察成像现象。
4. 尝试调整屏幕的位置,观察成像的变化。
5. 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成像和入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关系?成像与凸透镜的焦距有什么关系?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并且加深对凸透镜的成像原理的理解。
三、光的折射实验光的折射实验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下面将介绍如何进行光的折射实验:材料:一个直角三棱镜、一个光源(如手电筒)步骤:1. 将直角三棱镜放在平面上。
2. 将光源对准三棱镜的一侧,并将光线照射在三棱镜上。
3. 观察光线从空气进入三棱镜中的折射情况。
4. 尝试改变光线的入射角度,观察折射角的变化。
5. 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规律是什么?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光的折射现象,并且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规律。
《物理实验:光学实验原理与操作方法》
物理实验:光学实验原理与操作方法1. 引言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光的传播规律、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利用光进行测量和处理的技术。
在学习光学时,进行光学实验是加深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光学实验,包括其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凸透镜焦距测量法凸透镜焦距测量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其原理基于薄透镜成像公式:1 f =1d o+1d i其中,f为透镜焦距,d o为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d i为像距。
实验步骤:1.在平直桌面上放置一个凸透镜。
2.调整凸透镜到合适的高度,并使其稳定固定。
3.在前方放置一个物体,并调整其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d o。
4.移动一个屏幕来观察在什么位置能够得到清晰的像。
5.测量并记录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d o和像距d i。
6.根据公式计算凸透镜的焦距。
3. 杨氏实验杨氏实验是一种研究光的干涉现象的实验。
它通过使用一个狭缝和一个双缝装置来观察光的干涉条纹。
实验步骤:1.在对光源进行筛选和确保光线单色性质后,将其放置在合适位置上。
2.放置一个狭缝装置,调整其宽度和位置以使得发出经过狭缝射出的平行光束。
3.将双缝装置放置在适当位置上,并调整其间距和角度。
4.观察通过双缝装置漏掉后的光进入屏幕形成的干涉条纹。
5.测量并记录不同条件下干涉条纹的特征参数,如条纹间距等。
4. 全息术全息术是一种记录并再现三维图像的技术。
它利用了光波的干涉与衍射现象,并结合了光的振幅和相位信息。
实验步骤:1.准备一块感光介质(全息板)。
2.准备一个分束器,将激光束分为参考光束和物体光束。
3.调整物体光束的角度和位置,使其反射或穿过物体并投射到全息板上。
4.将参考光束与物体光束合成,并照射到全息板上形成干涉图样。
5.用适当的化学处理方法固定干涉图样。
6.利用适当的照明条件以及读出装置来观察并再现全息图像。
5. 分光计测量分光计是一种常用于测量光线波长、色散等参数的仪器。
物理实验教学教案 光学现象
物理实验教学教案光学现象物理实验教学教案:光学现象导语:光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光的产生、传播、相互作用等现象。
光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对光学现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教案将介绍一种针对光学现象的实验教学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光学原理。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测量光学现象,加深学生对光学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器材与材料1.凸透镜:常用成型透镜、凹透镜和复杂透镜。
2.光源:可以使用白炽灯、激光器等。
3.光屏:用于接收和观察光的衍射、干涉等现象。
4.尺子、量角器等测量工具。
5.其他辅助材料:平行光具、透明物体等。
三、实验步骤1.实验一:凸透镜的成像步骤:a.将凸透镜固定在架子上,使其与光源保持一定的距离。
b.将光源放置在凸透镜的一侧,调整光源的位置和高度,使得光线射向凸透镜的凸面。
c.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放置光屏,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得凸透镜的成像能够清晰地投影在光屏上。
d.观察并测量凸透镜成像的位置、大小等参数。
2.实验二:光的折射步骤:a.将一块透明的材料放置在光源和光屏之间,调整材料的位置和角度。
b.观察并测量光经过材料后的折射现象,比较不同材料对光的折射率的影响。
c.用尺子测量材料的厚度、量角器测量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3.实验三:光的干涉步骤:a.使用平行光具将平行光线照射到两个狭缝之间形成的干涉面上。
b.在干涉面的一侧放置光屏,观察并测量干涉条纹的位置、间距等参数。
c.调整光源和狭缝的位置,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实验一:凸透镜的成像通过实验一,观察到凸透镜成像的现象,并测量得到成像的位置、大小等参数。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对凸透镜的特性进行分析和讨论。
2.实验二:光的折射通过实验二,观察到光线经过材料后的折射现象,并测量得到折射角等参数。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了解不同材料的折射率差异,进一步探讨光的折射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2—1 迈克耳逊干涉仪光路原理图
图 2—2 WSM—100 形迈氏干涉仪外形图
干涉系统由分光板 G1,补偿 G2,平面反射镜 M1和 M2组成。G1、G2 是两块材料相同、形状一样的平行平面玻璃板。在 G1 的后表面上镀有银或
-6-
铝的半透半反射膜 A。从图 2—1 可以看出,不加 G2 时,光束 I 经过 G1 三 次,而光束Ⅱ只经过一次。这种不对称性,对单色光干涉并不重要,但在白 光干涉时,由于 G1 的色散会对不同波长的光波产生附加光程差,加入 G2 可以补偿这种附加光程差,以便得到清晰的白光干涉条纹。3、4 为平面反 射镜 M2 的微调旋钮,在 M1、M2 后还有三只可调螺旋 8,用以调节 M1、M2 间的相对倾角。安装时,要求 G1 平行于 G2。M1、M2 与 G1、G2 约成 45° 夹角。在图 2—1 中, M 2 是 M2 在半反射面 A 中的虚象,位于 M1 附近。 干涉条纹可认为是 M1、 M 2 的反射光在干涉场中迭加相干的结果。 观察测量系统由导轨 7,粗调手轮 1,微调手轮 2,读数窗 5,观察屏 6 组成。M1 由精密丝杆带动可在导轨 7 上平移,旋转手轮 1 或 2,可改变 M1 和 M 2 之间的距离 d。在本仪器中,M1 镜的移动范围约为 100mm,读数精 度为 10-4mm,可估读到 10-5mm。M1 的位置由三部分读数之和决定,这些读 数是导轨左侧的毫米标尺读数(mm) 、读数窗 5 显示的读数(10 2mm)与 微调手轮 2 的读数(10 4mm) 。在一次测量中,手轮 5 和 2 应单向旋转, 以 避免逆转空回引起测量误差。
la e l l'
(1—4)
若在迭加区内放置观察屏 E,就可接收到平行于脊棱的等距直线条纹。 当用白光照明时,可接收到彩色条纹。 利用图 1—2 可导出干涉孔径角
光源临界宽度
l' a l l' l l'
(1—5)
b
1
(1—6)
从式(1—5) 、式(1—6)看出,当 l =0 时,β=0,光源的临界宽度 b 变为 无穷大。此时,干涉条纹定域在双棱镜的脊棱附近。b 为有限值时,条纹定 域在
— —
[实验原理]
根据干涉理论,迈氏干涉属于分振幅双光束干涉类型。图 2-1 中,考察 点 P 处的光程差 (2—1) 2d cos 式中,d 为 M1、 M 2 之间的距离;θ为 S 在 M1 上的入射角。 迈氏干涉仪产生条纹的特性与光源特性、 照明方式和 M1 与 M 2 之间的 相对位置有关。现将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 等倾干涉(定域干涉) 当 M1 平行于 M 2 并用准单色扩展光源照明时, 产生等倾干涉。 这时干 涉条纹定域在无穷远处或透镜 L 的焦平面上。用聚焦于无穷远处的望远镜 或眼睛可以直接观察。 图 2-3 说明了产生等倾圆环干涉条纹的过程。对于中央圆纹,由于θm =0,光程差 △=2d=moλ 最大,干涉级次 mo 最高,而后向外, 依 λ/2时,中心处就向 sin 次降低。若入射光波长λ和 m 固定不变,中央圆纹的干涉级次 m 将随空气 平板厚度 d 而变化。当移动M1使 d 增大或减小 θm≈θm,因此相邻两条纹的角间距可表示为 外“产生”或向内“消失”一个圆环。在中央圆纹附近,可认为
实验一
[实验目的]
菲涅耳双棱镜干涉及应用
1. 观察和研究双棱镜产生的干涉现象; 2. 测量干涉滤光片的透射波长λ0。
[仪器和装置]
白炽灯,干涉滤光片,可调狭缝,柱面镜, 菲涅耳双棱镜,双胶合成 象物镜,测微目镜。
[实验原理]
菲涅耳双棱镜装置如图 1-1a 所示,它由两个相同的棱镜组成,两个棱 镜的折射角α很小,一般约为 30 。从点(或缝)光源 S 来的一束光,经双 棱镜折射后分为两束。 从图中可以看出, 这两折射光波如同从棱镜形成的两 个虚象 S1 和 S2 发出的一样,S1 和 S2 构成两相干光源,在两光波的迭加区产 生干涉。
a
图 1—1 双棱镜干涉原理图
b
从图 1-1b 看出,若棱镜的折射率为 n,则两虚象 S1、S2 之间的距离 (1—1) d 2l (n 1)a 干涉条纹的间距
e
当取 n=1.50 时,则有
l l' 2l (n 1)a l l' la
-1-
(1—2)
e
(1—3)
可解出
图 1—4 二次 (共轭) 成象法测量 d 值
如图 1—4 所示,通常 S1、S2 和 S 并不在与图面垂直的同一平面内, 而 D 和 A 又应从 S1S2 处测量才算准确,故测量 d 时,采用二次(共轭)成象 法,即成象物镜 6 在第一个位置时,若从测微目镜中测得 S1,S2 的两个实 象 s 1, s 2 之间的距离 d1,据物象关系,则有 d A d1 B 物镜 6 在第二个(共轭)位置成象时,则有
-2-
条纹对比度的变化,并给予解释。
图 1—3 双棱镜干涉实验装置图 1-白炽灯 2-滤光片 3-柱面镜 4-狭缝 5-双棱镜 6-成象物镜 7-测微目镜
*(3)在狭缝光源前依次安放具有不同波长带宽的滤光片,观察干涉条纹 对比度的变化,并解释之。 2.测量干涉滤光片中心透射长λ0。 由式(1—3)看出,为了测量λ0,需要在一定的精度范围测定 d、l、l 与e值 (1) 测定 d 值
光学实验室的一般规则
光学实验要求测量精度高,所用仪器和装置比较精密,对测量条件、 周 围环境以及对实验者的实验技能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做实验之前, 除 必须认真阅读实验教材及有关资料,了解清楚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 步 骤和要求外, 进入实验室后还必须自觉遵守实验室的规则和对某些实验的特 殊要求。现将实验室的一般规则叙述如下: 1.光学仪器多是精密贵重仪器。取放仪器时,思想要集中,动作要轻、 慢。在没有了解清楚仪器的使用方法之前,切勿乱拧螺丝,碰动仪器或随意 接通电源。 2. 大部分光学元件用玻璃制成,光学面经过精细抛光,一般都具有 Ra0.010 的粗糙度。使用时要轻拿轻放,勿使元件相互碰撞,挤压,更要避 免摔坏;暂时不用的元件,要放回原处,不要随意乱放,以免无意中将其扫 落地面导致损坏。 3.人的手指带有汗渍脂类分泌物,用手触摸光学面会污染该光学面,影 响其透光性和其它光学性质。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用手去触摸光学表面, 只能拿元件的磨砂面。正确的姿势如图所示。 4.不要对着光学元件和光学系统讲话,打喷嚏和咳嗽,以免涎液溅落镜 面造成污痕。 5.光学面若落有灰尘, 应先用干净、 柔软的脱脂毛刷轻轻掸除, 或用 “橡 皮球”吹除。严禁用嘴去吹。一般不能随意擦拭光学表面。必要时可用脱脂 棉球蘸上酒精乙醚混合液轻轻擦拭,切忌用布直接擦拭。 6.光学面上若沾有油污等斑渍时,不要立即动手擦拭。因为很多光学表 面镀有特殊的光学薄膜,在擦拭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情况,然后再在教师 或实验工作人员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措施,精心处理。 7.光学仪器中有很多经过精密加工的部件。如光谱仪和单色仪的狭缝、 迈克耳逊干涉仪的蜗轮蜗杆、分光计的读数度盘等,都要小心使用,按规则 操作,切忌拆御仪器,乱拧旋钮。 8.要讲究清洁卫生,文明礼貌,不得大声喧哗,打闹。 9.实验完毕,要向指导教师报告实验结果和仪器的使用情况。整理好仪 器,填写仪器使用卡,经允许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l'
的区域内。
l b
(1—7)
图 1—2
双棱镜干涉的几何关系图
[内容和步骤]
1.调节光路,观察和研究双棱镜干涉现象 (1)按图 1—3 所示, 将光学元件与装置安放在光具座上。 调节光学系统, 使其满足同轴等高的要求。 (2) 取 l ≈200mm, l ≈1200mm, 按 λ=550nm, a= 30 , n=1.50 计算出 b 的数值。置狭缝宽度 bt=b/4, 调节棱镜的脊棱与狭缝方向平行,直到使得测 微目镜视场里出现清晰的干涉条纹为止。增大或减小狭缝宽度 b, 观察干涉
物理光学实验
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1.9
前
言
本实验教材是根据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光学 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实验要求选编的。 本实验教材共选入 8 个实验。内容涉及光的干涉、 衍 射、偏振等方面。 本实验教材所列实验项目均选自本院物理光学实验 室参编及长期使用的《物理光学实验》 ,适用于光电子信 息类专业学生使用,亦可作为非光电类专业学生的选修 教材。
[仪器和装置]
迈克耳逊干涉仪,He—Ne 激光器,白炽灯,钠光灯。 迈克耳逊(以下简称迈氏)干涉仪,最初是为研究地球和“以太”的相 对运动由迈克耳逊设计的,后来在光谱学和标准米原器校正中加以使用, 是 历史上最著名的干涉仪。 它的结构简单, 精度高, 是许多现代干涉仪的原型。 图 2—1 是迈氏干涉仪的光路图,图 2—2 是国产 WSM—100 形迈氏干涉仪 的外形。如图所示,仪器的干涉系统与观察测量系统都安装在稳定的底座 9 上。
自己动手为主: 一定要亲自做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会有成就感。
老师指导为辅: 问题不包办,只做点拨提示,保证实验正常
进行。
目
前 言 光学实实验五 实验六 实验七 实验八
菲涅耳双棱镜干涉及应用…………………………………….1 迈克耳逊干涉仪……………………………………………….6 用法布里--珀罗 (F-P) 干涉仪测量钠双线的波长差…..13 双光源衍射法测量光谱仪狭缝宽度………………………...19 衍射光栅分光特性测量……………………………………...24 偏振光的获得与检测………………………………………...30 电光调制实验………………………………………………...37 声光调制实验………………………………………………...47
[思考题] 1.如果给你多块双棱镜,你能否从其外形以及棱镜所产生的干涉条纹 来比较它们质量的优劣? 2.如果狭缝方向与脊棱稍不平行,就看不见干涉条纹,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