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电疗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三章-中频电疗法PPT课件
![第三章-中频电疗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c33d85cc7931b764ce154b.png)
.
28
3.电流强度:一般以病人能耐受为准。 治疗时间和频次:一般每次20-30分钟,每 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可不休息, 继续进行。
.
29
(二)操作方法: 1.单纯音频电疗法
(1)根据病变部位选择电极板及衬垫
(二)中频电流的治疗作用 4.锻炼肌肉:与低频脉冲电流相似,由1-50Hz的低
频调制的中频电流能引起肌肉收缩它具有以下特 点: ①对皮肤的刺激性小,不易引起疼痛; ②无电解作用,不易损害皮肤,有利于持久治疗; ③人体的耐受性良好,电流的作用深度较大。
.
16
四、治疗剂量的分级
感觉阈下:电流表有指示,患者无电感。 感觉阈:患者刚有电感,即有很弱的麻颤感。 感觉阈上:有明显的麻颤感。 运动阈:电流强度刚能引起肌肉收缩。 运动阈上:电流强度能引起患者明显的肌肉收缩。 耐受量:电流加大到患者能耐受的最大限度
流的阻抗较高,随着频率的升高,组织的阻抗逐 渐下降。中频交流电可以通过组织电容的通路, 使组织总电阻明显下降。因而中频电疗可以应用 较大的电流强度,可比直流电、低频电达到更深 层的组织。
.
9
三、中频电疗作用特点
2.无极性、无电解作用 中频电流电流是一种正负交替变化的电流,在正半 周内,离子向一个方向移动;而在负半周内,离 子向相反方向移动,故无极性之分。因此电极下 就不会发生酸碱反应,避免了对皮肤的化学性刺 激。 半波中频电流是有极性的,有电解作用。
.
17
第二节 等幅中频电疗法
.
18
定义:用1000~5000Hz的等幅正弦电流 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分类: 音频电疗法(1000~20,000HZ) 音频电磁场疗法 超音频电疗法
.
《中频电疗法》课件
![《中频电疗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0f464d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4f.png)
中频电疗法的作用原理
中频电疗法通过刺激神经和肌肉组织,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减轻疼痛, 恢复功能,促进组织修复。
中频电疗法适用的病症
1 慢性疼痛
如颈肩腰腿痛,关节炎等。
3 肌肉骨骼疾病
如肌肉损伤,骨折等。
2 神经系统疾病
如帕金森病,中风后遗症等。
4 康复治疗
如手术后恢复,运动伤害康复等。ຫໍສະໝຸດ 中频电疗法的分类和技术特点
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高频中频电疗法、单相中 频电疗法和双相中频电疗法。
技术特点
中频电疗法具有渗透深度大、疗效显著、 副作用小等特点。
中频电疗法的治疗效果
1 疼痛缓解
通过刺激神经传导,减轻疼痛感。
3 促进康复
加速康复过程,提高康复效果。
2 恢复功能
促进肌肉组织修复,恢复正常功能。
中频电疗法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
1 安全性
中频电疗法通常安全可靠,但仍需注意用量和频率控制。
2 注意事项
特殊人群(如孕妇、心脏病患者)和感染部位应慎用,遵循医生指导。
中频电疗法的疗程和治疗频率
1 疗程
中频电疗法的疗程根据病情和治疗目的而定,通常为多次疗程。
2 治疗频率
治疗频率根据疾病和个体情况而定,通常为每周2-3次。
《中频电疗法》PPT课件
中频电疗法为一种物理治疗技术,利用特定频率的电流刺激患者体内组织, 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
什么是中频电疗法
中频电疗法是一种利用中等频率的电流刺激患者体内组织的物理治疗技术,以达到治疗疾病和缓 解症状的目的。
中频电疗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中频电疗法起源于20世纪初,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进,如今成为临床常用的 物理治疗技术之一。
最新中医特色疗法中频电ppt课件
![最新中医特色疗法中频电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eb2637271fe910ef02df8ce.png)
25-50 引起正常肌肉强直性收缩
20-40 兴奋迷走神经,扩张局部动脉
1-10 兴奋交感神经,使平滑肌收缩,使失神 经肌肉收缩(1-2Hz)
0-100 作用广泛,兼具上述各种作用,但特异 性差
电流强度标准 感觉阈下 电流表有指示,病人无电感。 感觉阈 恰有麻或颤的电感。 感觉阈上 明显电感。 运动阈下 不引起肌肉收缩反应。 运动阈 恰能引起肌肉收缩反应。 运动阈上 引起明显肌肉收缩。 耐受限 病人所能耐受的最大电流强度。 治疗时间 每种差频1-10分钟,总共不大于
3.无电解作用,电极可简化,操作较简便。
干扰电流的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
(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干扰电流具有 明显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且持续 时间较长,50Hz固定差频的干扰电流作用 20分钟后即可有显著的变化,皮肤温度可 平均升高2℃。当用于干扰电流作用颈、腰 交感神经节处,可引起相应的肢体皮肤温 度升高,血循环加强。因此,干扰电流作 用,可加快对渗出、水肿和血肿的吸收。 一般治疗2~3次消退已很明显,6~8次常 可消失。
适应证:视网膜血管痉挛,视神经炎
等幅正弦中频电疗法
应用频率为1000~5000Hz的中频电流进行 治疗疾病的方法为等幅中频电流疗法,又 称音频电疗法。
适应征 (一)各类疤痕 烧伤后,术后疤痕增生及自发性
疤痕。 (二)肠粘连 术后或外伤后疤痕粘连。 (三)注射后硬结,声带小结、阴茎硬结等。 (四)软组织扭伤、关节痛、神经痛,神经麻痹。 禁忌证 感染性疾病、肿瘤、出血性疾病。
(四)对内脏平滑肌的作用 干扰电流能在机体 深部组织组织产生0-100Hz的差频电流,可促进内 脏平滑肌活动,提高其张力,改善内脏血液循环, 调整支配内脏的植物神经。临床上证明治疗胃下 垂,习惯性便秘,术后尿潴留疾病时,干扰电疗 比间动电疗优越。
中频电疗法-PPT课件
![中频电疗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a44fdd8bceb19e8b8f6baf4.png)
禁忌证
• 同普通中频电疗法 • 如急性炎症、出血性疾患、局部有金属
固定物和有心脏起搏器者,局部有恶性 肿瘤患者等不宜使用
干扰电疗法
Interferential Current Therapy, ICT
• 将两组或三组不同频率的中频电流交叉 地输入人体,在体内发生干扰后产生低 频调制的中频电流,这种电流称作干扰 电流
• 血液循环及营养 • 提高细胞 • 神经兴奋与调节
治疗作用
• 镇痛 • 消肿 • 软化瘢痕、松解粘连 • 消炎
治疗作用
• 调节神经系统功能 • 神经肌肉兴奋作用 • 音频电叠加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可以提
高药物离子导入人体的速度和量
设备
• 音频电疗机输出的电流为1000~5000Hz,临 床常用的为2000Hz,或为2000Hz、 4000Hz两种频率,目前也有频率可调的音频 电疗设备运用于临床
• 变频调制波 – 在这种调制方式中,两种不同频率的调制波 交替出现,是一种频率交变的调幅波。
调制中频的生理作用
• 调制中频电含有中频电成分,因此具有 中频电的特点
• 电学参数多变,人体不易对其产生适应 性。
调制中频的生理作用
• 不同的调制波对机体的作用特点不同
– 连调波:止痛和调整神经功能作用、适用于 刺激自主神经节。
物理特性
• 调制波的波形有两大类
– 一类是正弦波 – 一类是脉冲波
物理特性
• 各种调制电流可以全波、正半波或负半波 的形式出现,各种调幅电流有不同的调幅 度。
• 调幅度的深浅表示低频成分的大小,逐渐 增加调幅度时,低频的成分逐渐增大,刺 激作用逐渐增强。
物理特性
• 调制调幅度的深浅即改变低频电的振幅。 调幅度浅时,低频电的振幅小,电流强度 变率小,刺激作用弱;反之,调幅度深时, 低频的振幅大,电流强度的变率大,刺激 作用强。
中频电疗法ppt课件
![中频电疗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17550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7.png)
调制中频 电疗法
• 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法 • 脉冲调制中频电疗法
低中频 电混合疗法
• 音乐电疗法 • 波动电疗法
1.能克服组织电阻,与低频相比,能作用到 更深的组织
人体组织对不 同频率电流的电阻 不同,对低频电的 电阻较高,随着电 流频率的增高,人 体的电阻逐渐下降。
人体电阻
电流频率
2.双向无电解作用
电流特点:具有典型的中频电流的物理特 性,幅度、频率恒定不变,波形成正弦波 形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营养,促 进组织再及神经功能的恢复
镇痛作用
消肿作用
软化瘢痕、松解粘连的作用
消炎散结
调节神经系统功能
提高细胞膜通透性,促使药物 透入人体
音频电叠加直流电药物离子导 入的治疗作用
1.仪器设备:音频电疗机输出的电流多为
(4)选择适合的电极、衬垫放置治疗部位上,尽 量使病灶位于两电极中间;电极和夹子不可接触 皮肤,以免电击灼伤;务必使电极、衬垫与皮肤 均匀接触。 治疗机
病灶
(5)禁止在心前区及其附近治疗;心脏病患者, 电流不宜过强,如有不良反映立即停止治疗;孕 妇忌用于下腹部、腰骶部及邻近部位治疗;佩戴 心脏起搏器者不得进行中频电治疗。
治疗时玻璃电极与 人体皮肤或体腔粘膜接触。 发生火花放电时有热感, 无局部达松伐电疗的刺痛 不适感。
(一)治疗作用
人体接受火花放电的刺激和电磁振荡 作用后,神经兴奋性降低,血管淋巴管扩 张,组织的代谢过程和营养状况改善,因 而有止痛、止痒、解痉、消炎作用。
超音频电疗机,电压3~5kV,功率10W, 输出电流频率22kHz。
“内生”的低频调制中频电流具有低频 电与中频电的双重治疗作用
电流频率在一定范围内变动可以避免机 体产生适应性
中频电疗法PPT课件
![中频电疗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e51df6680203d8ce2f2484.png)
3
音频电流的治疗作用
止痛作用:音频电流作用后的镇痛 作用比较明显,治疗后痛阈明显上 升,但其镇痛效果不如脉冲中频电 流,而且持续时间不长。
4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音频电流具有 调节或改善局部微循环的作用,因 而有消炎,消肿,镇痛,促进血管 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5
软化疤痕和可松解粘连:音频电流 刺激瘢痕或粘连组织,使之产生震 动,得到松解及软化之效应。
消散慢性炎症及硬结:对慢性炎症, 炎症机化,外伤后瘀血,血肿等均 具有促进吸收,消散,软化作用。
6
调节神经系统功能:音频电流作用于 神经节段或反射区,可以促进汗腺、 乳腺分泌,增进食欲,降低血压,对 自主神经及高级神经活动,具有调节 作用。
增强细胞膜通透性和药物透入:通过 生物实验证明,音频电流可提高活性 生物膜的通透性,使药物分子因浓度 梯度而扩散透过生物膜。
7
音频电流的治疗技术和方法
仪器设备: 1、仪器-输出电流频率2000Hz,
4000Hz,或2000-5000Hz的仪器。 2、电极—由电极板及衬垫两部分组
成。电极板可用金属板或导电橡胶; 衬垫用吸水性好的绒布制成,应大 于电极板。
8
9
电流强度、频率:电流强度一般以 病人能耐受为准。常用频率 2000Hz。
速骨折愈合。
23
24
干扰电流的治疗技术和方法
治疗方法:两组电流,四个电极。
放置方法:1、固定法:电极的位置固定不 动,两组电极交叉放置。2、运动法:用手 套电极,治疗时移动电极的位置,改变电 极与皮肤接触大小,或改变电极对局部的 压力。3、抽吸法:用专用的吸盘电极,在 通电同时兼有负压大小的变化,兼有负压 按摩的作用。对促进局部血液、淋巴循环 和促进渗出、水肿的吸收有较好的效果。
音频电流的治疗作用
止痛作用:音频电流作用后的镇痛 作用比较明显,治疗后痛阈明显上 升,但其镇痛效果不如脉冲中频电 流,而且持续时间不长。
4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音频电流具有 调节或改善局部微循环的作用,因 而有消炎,消肿,镇痛,促进血管 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5
软化疤痕和可松解粘连:音频电流 刺激瘢痕或粘连组织,使之产生震 动,得到松解及软化之效应。
消散慢性炎症及硬结:对慢性炎症, 炎症机化,外伤后瘀血,血肿等均 具有促进吸收,消散,软化作用。
6
调节神经系统功能:音频电流作用于 神经节段或反射区,可以促进汗腺、 乳腺分泌,增进食欲,降低血压,对 自主神经及高级神经活动,具有调节 作用。
增强细胞膜通透性和药物透入:通过 生物实验证明,音频电流可提高活性 生物膜的通透性,使药物分子因浓度 梯度而扩散透过生物膜。
7
音频电流的治疗技术和方法
仪器设备: 1、仪器-输出电流频率2000Hz,
4000Hz,或2000-5000Hz的仪器。 2、电极—由电极板及衬垫两部分组
成。电极板可用金属板或导电橡胶; 衬垫用吸水性好的绒布制成,应大 于电极板。
8
9
电流强度、频率:电流强度一般以 病人能耐受为准。常用频率 2000Hz。
速骨折愈合。
23
24
干扰电流的治疗技术和方法
治疗方法:两组电流,四个电极。
放置方法:1、固定法:电极的位置固定不 动,两组电极交叉放置。2、运动法:用手 套电极,治疗时移动电极的位置,改变电 极与皮肤接触大小,或改变电极对局部的 压力。3、抽吸法:用专用的吸盘电极,在 通电同时兼有负压大小的变化,兼有负压 按摩的作用。对促进局部血液、淋巴循环 和促进渗出、水肿的吸收有较好的效果。
中频电疗法ppt课件
![中频电疗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bf0b03a300a6c30c229ff3.png)
3.对神经肌肉产生的作用
• 综合效应
• 叠加多次刺激,达到阈刺激值 • 作用效果良好:被证实在对于感应电刺激 无法引起兴奋的、呈神经变性反应的肌肉 仍可产生作用
4.对感觉神经的作用
• 对皮神经、感受器无强烈刺激
• 6kHz-8kHz,痛觉与肌肉收缩的刺激阈值明 显分离,痛觉阈值>肌肉收缩阈值
• 可耐受较大电流,舒适度明显提高
• 1)轴突反射及三联效应
电刺激本身 刺激皮肤产生组胺 轴突反射
• 2)肌肉活动代谢产物
乳酸 ADP ATP等
• 3)植物神经作用
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性 拟迷走效应
• 4)肌肉收缩作用
中频电疗法的分类
• ① ② ③ • ① ② ③ • ① ② 1.等幅中频电疗法 音频电疗法 音频电磁场疗法 超音频电疗法 2.低频调制的中频电疗法 干扰电疗法(传统/动态/立体动态) 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法 脉冲调制中频电疗法 3.低中频电流混合电疗法 音乐电疗法 波动电疗法
• 4.对内脏平滑肌的作用
• 5.对植物神经的调: 对于软组织的扭挫伤、挤压伤、慢性劳损、腱鞘炎等有止痛、消肿、 加速损伤修复作用 • 骨关节疾病 肩周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半月板损伤、强制性脊柱炎等可达到止痛、 消肿、恢复关节活动度的效果 • 神经系统疾病 对于神经炎、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 骨折的加速愈合 • 内脏平滑肌张力低下 对于胃下垂可提高胃壁平滑肌张力、对于术后肠麻痹、尿潴留有使肠 道和膀胱平滑肌收缩,即刻达到效果。
疗程 1/日
干扰电疗法
• 又称交叉电流疗法 • 两路频率 1:4kHz 2:4kHz±100Hz • 四个电极交叉输入人体,在体内交叉电流 形成干扰场。
中频电治疗仪操作 ppt课件
![中频电治疗仪操作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c367067f1922791788e8b2.png)
吸盘电极 1.吸盘2.吸盘内的电极板 3.内有导线的抽管4.插头
ppt课件
21
一、抽吸法:采用负压装置与吸附电极(图 20—2)治疗时将吸附电极置于治疗部位 的皮肤上,使病灶处于4个电极的中心。 先开动负压装置,开始抽气,电极吸附于 皮肤上,再接通干扰电流。负压装置以每 分16~18次的频率抽吸电极,抽吸的频率 能根据吸盘内负压的大小而自动调节,负 压大时抽吸的频率自动下降,负压小时抽 吸的频率自动回升,因此抽吸的频率按照 负压的变化而呈规律性波动,在治疗区产 生按摩作用。治疗的差频、剂量、时间、 疗程与固定法相同。
ppt课件
7
分类(多采用频率在2000-8000HZ之间)
传统干扰电疗法
1.干扰电疗法 动态干扰电疗法
4000
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
音频电疗法
2.等幅正弦中频电疗法1000-5000音频电磁场疗法
超音频电疗法
ppt课件
8
分类(多采用频率在2000~8000HZ之间)
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法 3.调制中频电疗法1-150 2K-8k
(二)禁忌证
急性化脓性炎症、出血倾向、恶性肿瘤、血栓性静脉炎、 严重心脏病。
ppt课件
27
音频电疗法
❖ 应用1000~20000Hz等幅正弦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 称为音频电疗法(audiofrequency current therapy)
❖ 又称等幅中频正弦电疗法
ppt课件
28
一、音频电疗法 (一)作用原理与作用 1.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营养,促进组织再
3cm。选用50Hz差频,患者自调电流强度至引起典型的疼
痛为止,持续30~60s,然后停止刺激,此时疼痛将减弱
或消失。如止痛效果不显著,可在几分后重复操作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检查仪器各个旋钮是否处在“零”位,接通电 源,调节输出量。
感,如局部 有烧灼感,应立即检查处理。 (5)患者治疗时不能移动身体、触摸仪器和接 地金属物(如水管、暖气)。 (6)治疗完毕,将输出钮缓慢调至“零”位,关 闭电源,取下电极,检查皮肤反应。然后 将衬垫用清水洗净,煮沸消毒,晾干备 用。
电流特点:具有典型的中频电流的物理特 性,幅度、频率恒定不变,波形成正弦波 形
17
(二)治疗技术
1.仪器设备:音频电疗机输出的电流多为
2000Hz,或为2000Hz、4000Hz两种频率,少数为 2000~8000Hz。多数治疗机为塑胶的电极。
18
2.操作方法
(1)单纯音频电疗法:最常用,操作方法简单
核心:闸门控制系统
一般认为,传导痛觉冲 动的神经纤维是较细 的神经纤维,包括A类 纤维和C类纤维 脊髓背角罗氏胶质区 (SG)的细胞构成闸 门 粗纤维的冲动使闸门关 闭,易于镇痛,细纤 维冲动使闸门开放, 易于致痛
11
3.消炎—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中频电作用后局 部组织的血液循环改 善,组织水肿减轻, 炎症产物的吸收和排 除加速,局部组织的 营养和代谢增强,免 疫防御功能提高
病灶
27
(5)禁止在心前区及其附近治疗;心脏病患者, 电流不宜过强,如有不良反映立即停止治疗;孕 妇忌用于下腹部、腰骶部及邻近部位治疗;佩戴 心脏起搏器者不得进行中频电治疗。
28
(6)治疗电流量的调节应根据治疗的要求和患者 的感觉,一般以感觉阈或运动阈为准。瘢痕部位 浅感觉或血液循环不佳的部位治疗时,电流强度 的调节不应以患者的感觉为准。
29
(7)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有无副作用,如有头晕、 头痛、胸闷、嗜睡等症状发生,应及时调节电流 强度或停止治疗。 (8)治疗时电极板要充分和皮肤接触,使电极下 电流均匀分布。如在治疗中患者感到电极下疼痛 时应立即终止治疗。
30
二、音频电磁场疗法 概念:以2~20kHz电流所产生的0.1~
1.0mT(毫特斯拉)的交变磁场治疗疾病的方 法,称为音频电磁场疗法。
23
2.禁忌症 急性感染性疾病、肿瘤、出血性疾病
严重心力衰竭、肝肾功能不全
局部有金属异物、心区、孕妇腰腹部,带有心脏 起博器者。
24
3.注意事项
(1)中频电疗机应与高频电疗机分设于两室,至 少应将两者的电路分开,以免中频电疗机的工作 受高频电磁波的干扰影响。
电脑控制中频电疗机
高频电疗机
25
(2)使用前检查治疗机是否能正常工作,电极、 导线是否完好,导线插头、导线夹是否牢固。
兴奋脊髓 背角胶质区 兴 奋 γ-氨基丁酸 (GABA) 能神经元 释放GABA
刺激冲动
产生 震颤感和 肌肉颤动
兴奋 粗纤维
SG细胞兴奋
脊
髓
闸门关闭
痛觉传入减弱 或受阻
皮层感觉区 脊髓背外侧束 干扰痛觉
疼痛的 传导 受干扰 或受阻
C纤维末梢 Ca2+通道受阻 抑制痛觉输入
抑制脊髓背角 神经元
10
闸门控制学说
中频电疗法
1
中频电疗法
应用频率1000~100000Hz的脉冲电 流治疗疾病的方法。
2000~8000Hz 最常用
2
一、中频电疗法的分类
3
二、中频电对人体作用的特点
1.能克服组织电阻,与低频相比,能作用到 更深的组织
人体组织对不 同频率电流的电阻 不同,对低频电的 电阻较高,随着电 流频率的增高,人 体的电阻逐渐下降。
31
(一)作用原理
音频电磁场作用于动物与人体,可以引 起细胞水平的谐振而达到镇痛、促进血液循 环、提高肌肉工作能力、改善骨与软骨的营 养、增加关节活动度、调节新陈代谢的作用。
开始治疗时
治疗后逆顺序关闭 每次治疗15~30min,每日1次,15~30次为1疗程。 治疗瘢痕及粘连时可连续治疗数个疗程。
21
3.操作程序
(1)选择适合的电极板及衬垫(用生理盐水或热水 浸湿)然后将电极板装入衬垫套内。 (2)患者采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并检查皮 肤是否破损,将电极置于治疗部位并固定。
(3)治疗时不要接触机器,不可随便活动;治疗 部位的金属物品应除去,体内有金属异物的部位, 应严格掌握电流强度(<0.3mA/cm2方可避免组织 损伤)
26
(4)选择适合的电极、衬垫放置治疗部位上,尽 量使病灶位于两电极中间;电极和夹子不可接触 皮肤,以免电击灼伤;务必使电极、衬垫与皮肤 均匀接触。 治疗机
12
4.软化瘢痕、松解粘连
中频电刺激能扩大细胞与组织的间隙, 使粘连的结缔组织纤维、肌纤维、神经纤 维等活动而后得到分离
13
5.其他作用
干扰电、调制中频电等电流含有低频成分 刺激运动神经和肌肉引起正常骨骼肌和失神 经肌肉收缩、锻炼肌肉、防止肌肉萎缩 提高平滑肌张力、引起平滑肌收缩和调整自 主神经功能的作用。
7
三、中频电疗法的治疗作用
1.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即时的充血反应:轴突反射/化学物质/自主 神经 多次治疗后血液循环的改善:单次作用的 累积效应以及自主神经功能调整的结果
8
2.镇痛
即时镇痛作用
机制 多次治疗后的镇痛作用
9
镇痛机制
兴奋粗纤维 脑高级中枢 内源性痛觉 调制系统 释放 5-HT、阿片肽 等递质
4
2.双向无电解作用 电极可以大为简化,中频电疗时即使应 用比较薄的衬垫也不会损伤皮肤。
5
6
4.镇痛和促进血液循环 中频电作用10~15分钟后即可改善局 部血液循环,且对感觉神经有抑制作用, 可使皮肤痛阈上升,有明显镇痛作用。 中频电的电流频率、波形、幅度不恒定, 有的疗法可选用两种以上电流,患者不容 易产生适应性。
14
第二节 等幅中频电疗法
15
采用频率1000~5000Hz的等幅正弦电 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等幅中频正弦电疗 法。(常用的为5000Hz )
音频电疗法
分类 音频电磁场疗法
超音频电疗法
16
一.音频电疗法
概念:应用1000~20000Hz音频段的等幅正
弦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音频电疗法(多 数采用2000~5000Hz电流)
① 电极仪
220v 电压
②将电极用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包好,在损害部位 的上下两端或两侧并固定
19
③打开电源,缓慢调节电流输出强度,同时观察患 者反应,直至到患者能耐受舒适为宜。 ④治疗持续20~30min,每日1~2次,10次为1疗程。 治疗结束,将电流调至“0”,关闭开关,取下电 极。
20
(2)音频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感,如局部 有烧灼感,应立即检查处理。 (5)患者治疗时不能移动身体、触摸仪器和接 地金属物(如水管、暖气)。 (6)治疗完毕,将输出钮缓慢调至“零”位,关 闭电源,取下电极,检查皮肤反应。然后 将衬垫用清水洗净,煮沸消毒,晾干备 用。
电流特点:具有典型的中频电流的物理特 性,幅度、频率恒定不变,波形成正弦波 形
17
(二)治疗技术
1.仪器设备:音频电疗机输出的电流多为
2000Hz,或为2000Hz、4000Hz两种频率,少数为 2000~8000Hz。多数治疗机为塑胶的电极。
18
2.操作方法
(1)单纯音频电疗法:最常用,操作方法简单
核心:闸门控制系统
一般认为,传导痛觉冲 动的神经纤维是较细 的神经纤维,包括A类 纤维和C类纤维 脊髓背角罗氏胶质区 (SG)的细胞构成闸 门 粗纤维的冲动使闸门关 闭,易于镇痛,细纤 维冲动使闸门开放, 易于致痛
11
3.消炎—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中频电作用后局 部组织的血液循环改 善,组织水肿减轻, 炎症产物的吸收和排 除加速,局部组织的 营养和代谢增强,免 疫防御功能提高
病灶
27
(5)禁止在心前区及其附近治疗;心脏病患者, 电流不宜过强,如有不良反映立即停止治疗;孕 妇忌用于下腹部、腰骶部及邻近部位治疗;佩戴 心脏起搏器者不得进行中频电治疗。
28
(6)治疗电流量的调节应根据治疗的要求和患者 的感觉,一般以感觉阈或运动阈为准。瘢痕部位 浅感觉或血液循环不佳的部位治疗时,电流强度 的调节不应以患者的感觉为准。
29
(7)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有无副作用,如有头晕、 头痛、胸闷、嗜睡等症状发生,应及时调节电流 强度或停止治疗。 (8)治疗时电极板要充分和皮肤接触,使电极下 电流均匀分布。如在治疗中患者感到电极下疼痛 时应立即终止治疗。
30
二、音频电磁场疗法 概念:以2~20kHz电流所产生的0.1~
1.0mT(毫特斯拉)的交变磁场治疗疾病的方 法,称为音频电磁场疗法。
23
2.禁忌症 急性感染性疾病、肿瘤、出血性疾病
严重心力衰竭、肝肾功能不全
局部有金属异物、心区、孕妇腰腹部,带有心脏 起博器者。
24
3.注意事项
(1)中频电疗机应与高频电疗机分设于两室,至 少应将两者的电路分开,以免中频电疗机的工作 受高频电磁波的干扰影响。
电脑控制中频电疗机
高频电疗机
25
(2)使用前检查治疗机是否能正常工作,电极、 导线是否完好,导线插头、导线夹是否牢固。
兴奋脊髓 背角胶质区 兴 奋 γ-氨基丁酸 (GABA) 能神经元 释放GABA
刺激冲动
产生 震颤感和 肌肉颤动
兴奋 粗纤维
SG细胞兴奋
脊
髓
闸门关闭
痛觉传入减弱 或受阻
皮层感觉区 脊髓背外侧束 干扰痛觉
疼痛的 传导 受干扰 或受阻
C纤维末梢 Ca2+通道受阻 抑制痛觉输入
抑制脊髓背角 神经元
10
闸门控制学说
中频电疗法
1
中频电疗法
应用频率1000~100000Hz的脉冲电 流治疗疾病的方法。
2000~8000Hz 最常用
2
一、中频电疗法的分类
3
二、中频电对人体作用的特点
1.能克服组织电阻,与低频相比,能作用到 更深的组织
人体组织对不 同频率电流的电阻 不同,对低频电的 电阻较高,随着电 流频率的增高,人 体的电阻逐渐下降。
31
(一)作用原理
音频电磁场作用于动物与人体,可以引 起细胞水平的谐振而达到镇痛、促进血液循 环、提高肌肉工作能力、改善骨与软骨的营 养、增加关节活动度、调节新陈代谢的作用。
开始治疗时
治疗后逆顺序关闭 每次治疗15~30min,每日1次,15~30次为1疗程。 治疗瘢痕及粘连时可连续治疗数个疗程。
21
3.操作程序
(1)选择适合的电极板及衬垫(用生理盐水或热水 浸湿)然后将电极板装入衬垫套内。 (2)患者采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并检查皮 肤是否破损,将电极置于治疗部位并固定。
(3)治疗时不要接触机器,不可随便活动;治疗 部位的金属物品应除去,体内有金属异物的部位, 应严格掌握电流强度(<0.3mA/cm2方可避免组织 损伤)
26
(4)选择适合的电极、衬垫放置治疗部位上,尽 量使病灶位于两电极中间;电极和夹子不可接触 皮肤,以免电击灼伤;务必使电极、衬垫与皮肤 均匀接触。 治疗机
12
4.软化瘢痕、松解粘连
中频电刺激能扩大细胞与组织的间隙, 使粘连的结缔组织纤维、肌纤维、神经纤 维等活动而后得到分离
13
5.其他作用
干扰电、调制中频电等电流含有低频成分 刺激运动神经和肌肉引起正常骨骼肌和失神 经肌肉收缩、锻炼肌肉、防止肌肉萎缩 提高平滑肌张力、引起平滑肌收缩和调整自 主神经功能的作用。
7
三、中频电疗法的治疗作用
1.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即时的充血反应:轴突反射/化学物质/自主 神经 多次治疗后血液循环的改善:单次作用的 累积效应以及自主神经功能调整的结果
8
2.镇痛
即时镇痛作用
机制 多次治疗后的镇痛作用
9
镇痛机制
兴奋粗纤维 脑高级中枢 内源性痛觉 调制系统 释放 5-HT、阿片肽 等递质
4
2.双向无电解作用 电极可以大为简化,中频电疗时即使应 用比较薄的衬垫也不会损伤皮肤。
5
6
4.镇痛和促进血液循环 中频电作用10~15分钟后即可改善局 部血液循环,且对感觉神经有抑制作用, 可使皮肤痛阈上升,有明显镇痛作用。 中频电的电流频率、波形、幅度不恒定, 有的疗法可选用两种以上电流,患者不容 易产生适应性。
14
第二节 等幅中频电疗法
15
采用频率1000~5000Hz的等幅正弦电 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等幅中频正弦电疗 法。(常用的为5000Hz )
音频电疗法
分类 音频电磁场疗法
超音频电疗法
16
一.音频电疗法
概念:应用1000~20000Hz音频段的等幅正
弦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音频电疗法(多 数采用2000~5000Hz电流)
① 电极仪
220v 电压
②将电极用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包好,在损害部位 的上下两端或两侧并固定
19
③打开电源,缓慢调节电流输出强度,同时观察患 者反应,直至到患者能耐受舒适为宜。 ④治疗持续20~30min,每日1~2次,10次为1疗程。 治疗结束,将电流调至“0”,关闭开关,取下电 极。
20
(2)音频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