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设备设计8章思考题及答案
过程设备设计思考题(打印版)

第7章 塔设备
7.1 塔设备由那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7.2 填料塔中液体分布器的作用是什么? 7.3 试分析塔在正常操作、停工检修和压力试验等三种 工况下的载荷? 7.4 简述塔设备设计的基本步骤。 7.5 塔设备振动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预防振动? 7.6 塔设备设计中,哪些危险界面需要校核轴向强度和 稳定性?
第4章 压力容器设计
4.1 为保证安全,压力容器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哪些因 素?具体有哪些要求? 4.2 压力容器的设计文件应包括哪些内容? 4.3 压力容器设计有哪些设计准则?它们和压力容器失
效形式有什么关系? 4.4 什么叫设计压力?液化气体储存压力容器的设计压 力如何确定? 4.5 一容器壳体的内壁温度为 Ti,外壁温度为 To,通过 传热计算得出的元件金属截面的温度平均值为 T,请问 设计温度取哪个?选材以哪个温度为依据? 4.6 根据定义,用图标出计算厚度、设计厚度、名义厚 度和最小厚度之间的关系; 在上述厚度中, 满足强度 (刚 度、稳定性)及使用寿命要求的最小厚度是哪一个?为 什么? 4.7 影响材料设计系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8 压力容器的常规设计法和分析设计法有何主要区 别? 4.9 薄壁圆筒和厚壁圆筒如何划分?其强度设计的理论 基础是什么?有何区别? 4.10 高压容器的筒体有哪些结构形式?它们各有什么 特点和适用范围? 4.11 高压容器筒体的对接深环焊缝有什么不足?如何 避免? 4.12 对于内压厚壁圆筒,中径公式也可按第三强度理论 导出,试作推导。 4.13 为什么 GB150 中规定内压圆筒厚度计算公式仅适 用于设计压力 p≤0.4[σ]tφ? 4.14 椭圆形封头、碟形封头为何均设置直边段? 4.15 从受力和制造两方面比较半球形、椭圆形、碟形、 锥壳和平盖封头的特点,并说明其主要应用场合。 4.16 螺栓法兰连接密封中, 垫片的性能参数有哪些?它 们各自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4.17 法兰标准化有何意义?选择标准法兰时,应按哪些 因素确定法兰的公称压力? 4.18 在法兰强度校核时,为什么要对锥颈和法兰环的应 力平均值加以限制? 4.19 简述强制式密封,径向或轴向自紧式密封的机理, 并以双锥环密封为例说明保证自紧密封正常工作的条 件。 4.20 按 GB150 规定,在什么情况下壳体上开孔可不另 行补强?为什么这些孔可不另行补强? 4.21 采用补强圈补强时, GB150 对其使用范围作了何种 限制,其原因是什么? 4.22 在什么情况下,压力容器可以允许不设置检查孔? 4.23 试比较安全阀和爆破片各自的优缺点?在什么情 况下必须采用爆破片装置? 4.24 压力试验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尽可能采用液 压试验? 4.25 简述带夹套压力容器的压力试验步骤,以及内筒与 夹套的组装顺序。 4.26 为什么要对压力容器中的应力进行分类?应力分
过程装备(化工原理)习题参考答案.doc

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1-1. 略。
1-2. 杆BC 为二力杆,N BC =8.64kN ,BC 杆受压。
梁AB 在铰链A 处所受约束反力:N A X =-6.11kN ,N A Y =2.89Kn 。
1-3. 1.575kN (压力)。
1-4. N A X =G/2,N A Y =G ;N BX =G/2,N B Y =0;N C X =G/2,N C Y =G 。
1-5. 11.25kN 。
1-6. 杆EF 和CG 均为二力杆,N EF =0.943kN ,N CG =-0.167kN ;A 处约束反力:N A Y =0.667kN ,N A Y =0.5kN 。
1-7. γGbl 2=。
1-8. 51.76N 。
1-9. 22kN 。
1-10. 固定铰链给予轮子一个大小为P 方向向上的约束反力,与轮边缘作用的向下的力P 形成一个力偶,这样才能与轮子所受的力偶相平衡。
1-11. (1)塔底约束反力:N A x =17.4kN ,N A y =243.5kN ,M =202.2kN ·m ;(2)N A x =6.39kN ,N A y =23.5kN ;N B x =6.39kN ,N B y =0。
第二章2-1. 两边200mm 段中的应力为100MPa ,应变为0.0005,伸长量为0.1mm ;中段应力为60MPa ,应变为0.0003,伸长量为0.06mm ;总伸长为0.26mm 。
2-2. 略。
2-3. 细段应力127.4 MPa ,粗段应力38.2 MPa ,总伸长量为0.733mm 。
2-4. AB 杆中的应力110.3 MPa ,BC 杆中的应力31.8 MPa ,均小于许用应力,故支架是安全的。
2-5.(1)x=1.08m ;(2)杆1中的应力44 MPa ,杆2中的应力33 MPa 。
2-6. 活塞杆直径d ≥62mm ,可取d =62mm ,螺栓个数n ≥14.8,取n=16(偶数)。
机械设计第八章课后习题答案

8-1解:依题意该转子的离心力大小为该转子本身的重量为则,即该转子的离心力是其本身重量的倍。
8-2答:方法如下:( 1)将转子放在静平衡架上,待其静止,这时不平衡转子的质心必接近于过轴心的垂线下方;( 2)将转子顺时针转过一个小角度,然后放开,转子缓慢回摆。
静止后,在转子上画过轴心的铅垂线1;( 3)将转子逆时针转过一个小角度,然后放开,转子缓慢回摆。
静止后画过轴心的铅垂线2;( 4)做线1和2的角平分线,重心就在这条直线上。
8-3答:( 1)两种振动产生的原因分析:主轴周期性速度波动是由于受到周期性外力,使输入功和输出功之差形成周期性动能的增减,从而使主轴呈现周期性速度波动,这种波动在运动副中产生变化的附加作用力,使得机座产生振动。
而回转体不平衡产生的振动是由于回转体上的偏心质量,在回转时产生方向不断变化的离心力所产生的。
(2)从理论上来说,这两种振动都可以消除。
对于周期性速度波动,只要使输入功和输出功时时相等,就能保证机械运转的不均匀系数为零,彻底消除速度波动,从而彻底消除这种机座振动。
对于回转体不平衡使机座产生的振动,只要满足静或动平衡原理,也可以消除的。
(3)从实践上说,周期性速度波动使机座产生的振动是不能彻底消除的。
因为实际中不可能使输入功和输出功时时相等,同时如果用飞轮也只能减小速度波动,而不能彻底消除速度波动。
因此这种振动只能减小而不能彻底消除。
对于回转体不平衡产生的振动在实践上是可以消除的。
对于轴向尺寸很小的转子,用静平衡原理,在静平衡机上实验,增加或减去平衡质量,最后保证所有偏心质量的离心力矢量和为零即可。
对于轴向尺寸较大的转子,用动平衡原理,在动平衡机上,用双面平衡法,保证两个平衡基面上所有偏心质量的离心力食量和为零即可。
8-4图 8 . 7解:已知的不平衡质径积为。
设方向的质径积为,方向的质径积为,它们的方向沿着各自的向径指向圆外。
用作图法求解,取,作图 8 . 7 所示。
过程设备设计第五版课后思考题

过程设备设计第五版课后思考题摘要:I.引言- 过程设备设计的重要性和挑战- 第五版课后思考题的目的和价值II.过程设备设计的基本原则- 满足工艺要求- 考虑设备的安全性- 优化设备的结构设计- 选用合适的材料和零部件III.过程设备设计的具体步骤- 确定设计目标和要求- 进行设备选型和布局- 进行设备结构设计- 进行设备零部件设计- 进行设备材料选择- 进行设备性能分析IV.过程设备设计的新技术和趋势- 数字化设计技术- 智能化设计技术- 可持续设计理念V.结论- 过程设备设计的重要性- 第五版课后思考题对于过程设备设计能力的提升正文:过程设备设计是工业生产和科研中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因素和挑战。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过程设备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本书提供了第五版课后思考题。
这些思考题旨在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和探讨过程设备设计的各个方面,从而提升其设计能力和水平。
过程设备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满足工艺要求、考虑设备的安全性、优化设备的结构设计以及选用合适的材料和零部件。
这些原则是过程设备设计的基础,需要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全面考虑和遵循。
过程设备设计的具体步骤包括确定设计目标和要求、进行设备选型和布局、进行设备结构设计、进行设备零部件设计、进行设备材料选择以及进行设备性能分析。
这些步骤是过程设备设计的核心内容,需要设计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近年来,过程设备设计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技术和趋势,如数字化设计技术、智能化设计技术以及可持续设计理念。
这些新技术和理念为过程设备设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设计师不断学习和掌握。
总之,过程设备设计是工业生产和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设计师具备全面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
过程设备设计第五版课后思考题

过程设备设计第五版课后思考题第一部分:简介本文为过程设备设计第五版课后思考题文档,旨在帮助读者巩固对过程设备设计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回答以下问题,读者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过程设备设计的相关知识,并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
第二部分:能量平衡1.什么是能量平衡?能量平衡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输入和输出的能量之和相等的原理。
在过程设备设计中,能量平衡是评估和优化能源消耗的重要方法。
2.如何进行能量平衡计算?能量平衡计算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确定系统边界:确定所关注的系统的范围和边界。
-列出能量输入和输出项:将系统的能量输入和输出项列出,包括热量、功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建立能量平衡方程:根据系统边界和能量输入输出项,建立能量平衡方程。
-解决能量平衡方程:解决能量平衡方程,求解未知量。
3.能量平衡计算的意义是什么?能量平衡计算的主要意义包括:-确定能源消耗:通过能量平衡计算,可以准确评估系统的能源消耗情况,为能源节约提供依据。
-优化系统设计:通过对能量平衡的计算,可以识别和解决能量损失和浪费的问题,从而优化系统设计。
第三部分:物料平衡1.什么是物料平衡?物料平衡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输入和输出的物料质量之和相等的原理。
在过程设备设计中,物料平衡是评估和控制物料流动的重要方法。
2.如何进行物料平衡计算?物料平衡计算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确定系统边界:确定所关注的系统的范围和边界。
-列出物料输入和输出项:将系统的物料输入和输出项列出,包括原料、产品和副产物的输入和输出。
-建立物料平衡方程:根据系统边界和物料输入输出项,建立物料平衡方程。
-解决物料平衡方程:解决物料平衡方程,求解未知量。
3.物料平衡计算的意义是什么?物料平衡计算的主要意义包括:-确定物料流动:通过物料平衡计算,可以准确评估系统的物料流动情况,为生产规划和控制提供依据。
-优化生产过程:通过对物料平衡的计算,可以识别和解决物料损失和浪费的问题,从而优化生产过程。
过程设备设计5-8章思考题及答案

第三版过程设备设计思考题及答案(5-8)5.储存设备设计双鞍座卧式容器时,支座位置应该按照那些原则确定试说明理由。
双鞍座卧式容器受力分析与外伸梁承受均布载荷有何相同何不同,试用剪力图和弯距图比较。
“扁塌”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这一现象出现双鞍座卧式容器设计中应计算那些应力如何产生的鞍座包角对卧式容器筒体应力和鞍座自身强度有何影响在什么情况下应对卧式容器进行加强圈加强球形储罐有哪些特点设计球罐时应考虑那些载荷各种罐体型式有何特点球形储灌采用赤道正切柱式支座时,应遵循那些准则液化气体存储设备设计时如何考虑环境对它的影响6.换热设备换热设备有哪几种主要形式间壁式换热器有哪几种主要形式各有什么特点管壳式换热器主要有哪几种形式换热器流体诱导震动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相应采取哪些防震措施换热管与管板有哪几种连接方式各有什么特点换热设备传热强化可采用哪些途径来实现7.塔设备塔设备由那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填料塔中液体分布器的作用是什么试分析塔在正常操作、停工检修和压力试验等三种工况下的载荷简述塔设备设计的基本步骤。
塔设备振动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预防振动塔设备设计中,哪些危险界面需要校核轴向强度和稳定性8.反应设备反应设备有哪几种分类方法简述几种常见的反应设备的特点。
机械搅拌反应器主要由哪些零部件组成搅拌容器的传热元件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搅拌器在容器内的安装方法有哪几种对于搅拌机顶插式中心安装的情况,其流型有什么特点常见的搅拌器有哪几种简述各自特点。
涡轮式搅拌器在容器中的流型及其应用范围生物反应容器中选用的搅拌器时应考虑的因素搅拌轴的设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搅拌轴的密封装置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思考题答案:5.储存设备思考题根据JB4731规定,取A小于等于0.2L,最大不得超过0.25L,否则容器外伸端将使支座界面的应力过大。
因为当A=0.207L时,双支座跨距中间截面的最大弯距和支座截面处的弯距绝对值相等,使两个截面保持等强度。
机械设计课后参考答案第八章

一、选择题:
1.带传动中,υ1为主动轮圆周速度,υ2为从动轮圆周速度,υ为带的速度,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
A.υ1>υ>υ2B.υ1=υ2=υC.υ1<υ<υ2
3.普通V带有哪几种型号?窄V带有哪几种型号?
4.带传动一般应放在高速级还就是低速级,为什么?
5.为了避免打滑,将带轮与带接触的工作表面加工粗糙些,以增大摩擦,这样做就是否合理?为什么?
6.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些?设计准则就是什么?
7.带传动为什么要张紧?常用的张紧方法有哪些?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张紧轮?张紧轮应装在什么地方?
A.F1/F2≈1 B .F1/F2=еfνα1C. 1<F1/F2<еfνα1
22.V带截面楔角为400,V带轮相应的轮槽角应400。
A.大于B.小于C.等于
23.带传动中,带每转一周,拉应力变化。
A.8次B.3次C.4次
24.带传动设计中,主要应防止。
A.打滑B.磨损C.静载拉断
25.不能提高带传动传递的功率。
5.带传动中,带每转过一周,拉应力就是。
A.不变的B.有规律变化的C.无规律变化的
6.V带传动设计中,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主要就是为了。
A.使结构紧凑B.限制弯曲应力C.限制小带轮包角
7.带传动中,若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带处。
A.进入主动轮处B.进入从动轮处C.离开主动轮处
8.V带传动设计中,选取小带轮基准直径的依据就是。
一、选择题:
1.A 2. C 3. B 4.A 5. B 6. B 7.A 8. C 9. C 10. B 11. B 12.A 13. C 14.A 15. C 16.C 17. B 18. C 19. B 20.A 21. A、C、B; 22. B 23. C 24.A
过程设备设计复习题及答案6——8(最终版)

过程设备设计复习题及答案6——8(最终版)第一篇:过程设备设计复习题及答案6——8(最终版)过程设备设计复习题及答案换热设备6.1根据结构来分,下面各项中那个不属于管壳式换热器:(B)A.固定管板式换热器B.蓄热式换热器C.浮头式换热器D.U形管式换热器6.2常见的管壳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属于以下哪种类型的换热器:(C)A.直接接触式换热器B.蓄热式换热器C.间壁式换热器D.中间载热体式换热器6.3下面那种类型的换热器不是利用管程和壳程来进行传热的:(B)A.蛇管式换热器B.套管式换热器C.管壳式换热器D.缠绕管式换热器6.4下列关于管式换热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C)A.在高温、高压和大型换热器中,管式换热器仍占绝对优势,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类换热器。
B.蛇管式换热器是管式换热器的一种,它由金属或者非金属的管子组成,按需要弯曲成所需的形状。
C.套管式换热器单位传热面的金属消耗量小,检测、清洗和拆卸都较为容易。
D.套管式换热器一般适用于高温、高压、小流量流体和所需要的传热面积不大的场合。
6.5下列措施中,不能起到换热器的防振效果的有:(A)A.增加壳程数量或降低横流速度。
B.改变管子的固有频率。
C.在壳程插入平行于管子轴线的纵向隔板或多孔板。
D.在管子的外边面沿周向缠绕金属丝或沿轴向安装金属条。
6.1 按照换热设备热传递原理或传递方式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形式:(ABC)A.直接接触式换热器B.蓄热式换热器C.间壁式换热器 D.管式换热器6.2 下面属于管壳式换热器结构的有:(ABCD)A.换热管 B.管板C.管箱D.壳体6.3 引起流体诱导振动的原因有:(ACD)A.卡曼漩涡B.流体密度过大 C.流体弹性扰动 D.流体流速过快6.4 传热强化的措施有:(BCD)A.提高流量 B.增加平均传热温差C.扩大传热面积D.提高传热系数6.5 下列关于管壳式换热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CD)A.管壳式换热器结构简单、紧凑、能承受较高的压力。
过程设备设计第五版课后思考题

过程设备设计第五版课后思考题摘要:一、引言1.课后思考题的重要性2.过程设备设计课程的基本内容二、题目解析1.题目分类a.概念理解题b.计算题c.分析与应用题2.解题步骤a.仔细阅读题目b.分析题目要求c.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三、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1.概念理解不清a.回顾课程内容b.查阅相关资料2.计算错误a.检查计算过程b.对照教材和课程笔记3.应用知识不足a.加强理论知识学习b.多做类似题目进行实践四、学习建议1.课后思考题的解答a.独立完成b.与同学讨论c.向老师请教2.提高过程设备设计能力a.深入学习相关课程b.参加实践活动c.关注行业动态五、总结1.课后思考题的价值2.提高解题能力的途径正文:过程设备设计课程是工程技术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过程设备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技能。
课后思考题则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个过程设备设计第五版的课后思考题,以下是一些建议和解析。
一、引言1.课后思考题的重要性课后思考题对于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解答课后思考题,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2.过程设备设计课程的基本内容过程设备设计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过程设备的基本原理、材料选择、设备设计、强度计算、设备零部件及附属设备的设计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
二、题目解析1.题目分类课后思考题可分为以下三类:a.概念理解题: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程度。
b.计算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c.分析与应用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2.解题步骤解答课后思考题时,可遵循以下步骤:a.仔细阅读题目,了解题意。
b.分析题目要求,确定解题方向。
c.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进行计算或分析。
三、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1.概念理解不清:解决方案:回顾课程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过程设备设计(郑津洋版)终极版思考题答案

第1章压力容器导言思考题1.1介质的毒性程度和易燃特性对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管理有何影响?答:我国《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根据整体危害水平对压力容器进行分类。
压力容器破裂爆炸时产生的危害愈大,对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的要求也愈高。
设计压力容器时,依据化学介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我国将化学介质分为极度危害(Ⅰ级)、高度危害(Ⅱ级)、中度危害(Ⅲ级)、轻度危害(Ⅳ级)等四个级别。
介质毒性程度愈高,压力容器爆炸或泄漏所造成的危害愈严重。
压力容器盛装的易燃介质主要指易燃气体或液化气体,盛装易燃介质的压力容器发生泄漏或爆炸时,往往会引起火灾或二次爆炸,造成更为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因此,品种相同、压力与乘积大小相等的压力容器,其盛装介质的易燃特性和毒性程度愈高,则其潜在的危害也愈大,相应地,对其设计、制造、使用和管理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例如,Q235-B钢板不得用于制造毒性程度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盛装毒性程度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制造时,碳素钢和低合金板应逐张进行超声检测,整体必须进行焊后热处理,容器上的A、B类焊接接头还应进行100%射线或超声检测,且液压试验合格后还应进行气密性试验。
而制造毒性程度为中度或轻度的容器,其要求要低得多。
又如,易燃介质压力容器的所有焊缝均应采用全熔透结构思考题1.2 压力容器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分别起什么作用?答:筒体:压力容器用以储存物料或完成化学反应所需要的主要压力空间,是压力容器的最主要的受压元件之一;封头:有效保证密封,节省材料和减少加工制造的工作量;密封装置:密封装置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压力容器能否正常、安全地运行;开孔与接管:在压力容器的筒体或者封头上开设各种大小的孔或者安装接管,以及安装压力表、液面计、安全阀、测温仪等接管开孔,是为了工艺要求和检修的需要。
支座:压力容器靠支座支承并固定在基础上。
安全附件:保证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和工艺过程的正常进行。
机械设计(第八版)课后习题答案(细心整理最全系列)(8~10章)

第八章 带传动8-1:V 带传动的min 14501r n =,带与带轮的当量摩擦系数51.0=v f ,包角︒=α1801,初拉力N 3600=F 。
试问:(1)该传动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为多少?(2)若mm 100d d1=,其传递的最大转矩为多少?(3)若传动效率为0.95,弹性滑动忽略不计,从动轮输出效率为多少?[解] ()N 4.4781111360211112151.01151.00=+-⨯⨯=+-=ππααeeee F F v vf f ec()mm N 92.232101004.4782d 2-3d1⋅=⨯⨯==ecF T()kW45.395.0100060100010014.314504.4781000601000d 10003d11=⨯⨯⨯⨯⨯⨯=∙⨯⨯=∙=ηn F ηνF Pec ec π8-2 V 带传动传递效率7.5kW =P ,带速s m 10=ν,紧边拉力是松边拉力的两倍,即21F F =,试求紧边拉力1F 、有效拉力e F 和初拉力0F 。
[解] 1000νF P e =N 750105.710001000=⨯==∴νP F e21212F F F F F e =-=且 1500N 750221=⨯==∴e F F 201e F F F +=1125N27501500210=-=-=∴eF F F 8-38—3解法二:8-4 有一带式输送装置,其异步电动机与齿轮减速器之间用普通V 带传动,电动机功率P=7kW ,转速min 9601r n =,减速器输入轴的转速min 3302r n =,允许误差为%5±,运输装置工作时有轻度冲击,两班制工作,试设计此带传动。
[解] (1)确定计算功率ca P由表8-7查得工作情况系数2.1A =K ,故 4k W .872.1A ca =⨯==P K P (2)选择V 带的带型根据ca P 、1n ,由图8-11选用B 型。
机械设计作业集解题指南(8-11章)(西北工业大第八版)

第八章带转动8—1 (2);8—2 (3);(3);;带的紧边开始绕上小带轮;8—3拉应力,离心拉应力,弯曲应力;σ1+σb1c8—4 (2);8—5 预紧力F0 、包角α和摩擦系数f ;8-6(略)8-7 答:P0 随小带轮转速增大而增大,当转速超过一定值后,P0 随小带轮转速的进一步增大而下降。
这是因为P=F e v,在带传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随着小带轮转速的增大(带速v 增大)带传递的功率增大。
然而当转速超过一定值后,由于离心力的影响,使得带所能传递的有效拉力F e 下降,因此,小带轮转速进一步增大时,带的传动能力P0 下降。
8-8(略)8-9 答:V 带绕在带轮上,顶胶变窄,底胶变宽,宽度不改变处称为带的节宽b P。
把V 带套在规定尺寸的测量带轮上,在规定的张紧力下,沿V 带的节宽巡行一周的长度即为V 带的基准长度L d。
V 带轮的基准直径是指带轮槽宽尺寸等于带的节宽尺寸处的带轮直径。
8-10 答:若大带轮上的负载为恒功率负载,则转速高时带轮上的有效拉力小,转速低时有效拉力大。
因此,应当按转速为500r/min 来设计带传动。
若大带轮上的负载为恒转矩负载,则转速高时输出功率大,转速低时输出功率小。
因此,应当按转速为1000r/min 来设计带传动。
8-11 答:因为单根普通V 带的基本额定功率P0 是在i=1(主、从动带轮都是小带轮)的条件下实验得到的。
当i>1 时,大带轮上带的弯曲应力小,对带的损伤减少,在相同的使用寿命情况下,允许带传递更大一些的功率,因此引入额定功率增量△P0。
8—12 答:摩擦系数f 增大,则带的传动能力增大,反之则减小。
这样做不合理,因为若带轮工作面加工得粗糙,则带的磨损加剧,带的寿命缩短。
8—13 答:在带传动中,带的弹性滑动是因为带的弹性变形以及传递动力时松、紧边的拉力差造成的,是带在轮上的局部滑动,弹性滑动是带传动所固有的,是不可避免的。
弹性滑动使带传动的传动比增大。
过程设备设计终极版思考题答案

过程设备设计终极版思考题答案1. 介绍在过程设备设计中,思考题能够帮助工程师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设计原理。
本文为过程设备设计终极版思考题答案,将通过回答一系列问题,探讨过程设备设计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
2. 设计基础a. 介绍过程设备设计的基本原理过程设备设计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给定的工艺要求和物料特性,选择合适的设备类型和尺寸,设计设备的结构、传热和传质等参数,以实现工艺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产品品质的保证。
b. 列举常见的过程设备类型,并描述其特点和适用场景常见的过程设备类型包括反应器、塔器、换热器、分离器等。
•反应器:用于进行化学反应的设备,其特点是反应物料在设备内进行化学变化,包括气相、液相和固相反应。
•塔器:用于进行质量传递过程的设备,常见的塔器包括吸收塔、萃取塔和脱气塔等。
塔器通过液相和气相的接触,将组分从一个相转移到另一个相,实现质量传递过程。
•换热器:用于热量传递的设备,常见的换热器包括管壳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等。
换热器通过不同介质之间的热量传递,实现温度的调节和能量的平衡。
•分离器:用于分离混合物中的组分的设备,常见的分离器包括离心机、蒸馏塔和过滤机等。
分离器通过不同组分的物理性质差异,分离出所需的组分。
c. 说明过程设备设计中常见的设计参数过程设备设计中常见的设计参数包括:•设备尺寸和几何形状:包括设备的长度、直径、高度等几何参数,以及搅拌器、传热表面的几何形状等。
•材料选择:根据工艺要求和物料特性,选择适合的材料,如不锈钢、碳钢等。
•传热和传质参数:包括传热系数、传热表面积、传质系数等,用于设计换热器和质量传递设备。
•搅拌器设计参数:包括搅拌器类型、转速、功率等,用于液相反应器和混合设备。
•安全措施:包括设备的压力容器设计、泄漏控制、紧急停机装置等,以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3. 设计计算a. 介绍和解释传热和传质的基本计算方法传热和传质的基本计算方法包括传热方程和传质方程的应用。
•传热方程:传热方程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建立的,用于计算热量传递的速率和温度分布。
过程设备设计第五版课后思考题

过程设备设计第五版课后思考题摘要:1.概述过程设备设计第五版课后思考题的内容2.分析课后思考题的作用和重要性3.解答几道具有代表性的课后思考题4.总结过程设备设计第五版课后思考题的价值和不足之处正文:过程设备设计第五版课后思考题是一本针对过程设备设计领域的专业教材的辅助学习材料。
课后思考题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课后思考题的作用和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课后思考题通常围绕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展开,通过解答问题,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巩固课堂所学。
2.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后思考题往往具有一定的实际背景和应用场景,学生通过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可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解答课后思考题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新的观点和方法,进一步激发创新精神。
以下是几道具有代表性的课后思考题的解答:1.如何选择合适的过程设备?答:选择过程设备时,需要考虑设备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等因素。
具体来说,首先要了解设备的技术参数,然后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设备性能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选择满足生产要求的设备。
2.过程设备的设计原则是什么?答:过程设备的设计原则包括:安全第一、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操作简便、维护方便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设备的性能、尺寸、结构、材料等方面,以满足生产要求,同时确保设备安全可靠、经济实用。
3.如何进行过程设备的优化设计?答:过程设备的优化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优化设备的结构和参数,提高设备的性能;采用先进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提高设计效率;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提高设计精度;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运行风险。
过程设备设计第五版课后思考题具有较高的价值,有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过程设备设计第五版课后思考题

过程设备设计第五版课后思考题摘要:一、引言二、过程设备设计第五版课后思考题解析1.思考题概述2.思考题解答三、过程设备设计的重要性四、结论正文:一、引言过程设备设计是化学工程和石油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到各种单元操作和设备的设计。
过程设备设计第五版课后思考题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而设置的。
本文将对这些思考题进行详细解析,以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过程设备设计的相关知识。
二、过程设备设计第五版课后思考题解析1.思考题概述过程设备设计第五版课后思考题涵盖了各种设备的设计,如换热器、塔设备、反应器等。
题目设置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思考题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思考题解答针对具体题目,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解答:(1)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2)分析题目所涉及的设备类型、工艺条件以及相关设计要求。
(3)运用所学的设备设计原理和方法,如热力学分析、传质传热计算等,进行详细设计。
(4)对设计结果进行校核,确保设备性能满足要求。
(5)将解答过程和结果整理成文,提交作业。
三、过程设备设计的重要性过程设备设计在化工和石油工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它关系到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节能和环保。
通过过程设备设计,可以优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降低能耗和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结论过程设备设计第五版课后思考题对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通过对这些思考题的解答和解析,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过程设备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过程设备设计5-8章思考题及答案

第三版过程设备设计思考题及答案(5-8)5.储存设备5.1 设计双鞍座卧式容器时,支座位置应该按照那些原则确定?试说明理由。
5.2 双鞍座卧式容器受力分析与外伸梁承受均布载荷有何相同何不同,试用剪力图和弯距图比较。
5.3 “扁塌”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这一现象出现?5.4 双鞍座卧式容器设计中应计算那些应力?如何产生的?5.5 鞍座包角对卧式容器筒体应力和鞍座自身强度有何影响?5.6 在什么情况下应对卧式容器进行加强圈加强?5.7 球形储罐有哪些特点?设计球罐时应考虑那些载荷?各种罐体型式有何特点?5.8 球形储灌采用赤道正切柱式支座时,应遵循那些准则?5.9 液化气体存储设备设计时如何考虑环境对它的影响?6.换热设备6.1换热设备有哪几种主要形式?6.2间壁式换热器有哪几种主要形式?各有什么特点?6.3管壳式换热器主要有哪几种形式?6.4换热器流体诱导震动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相应采取哪些防震措施?6.5换热管与管板有哪几种连接方式?各有什么特点?6.6换热设备传热强化可采用哪些途径来实现?7.塔设备7.1塔设备由那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7.2填料塔中液体分布器的作用是什么?7.3试分析塔在正常操作、停工检修和压力试验等三种工况下的载荷?7.4简述塔设备设计的基本步骤。
7.5塔设备振动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预防振动?7.6塔设备设计中,哪些危险界面需要校核轴向强度和稳定性?8.反应设备8.1反应设备有哪几种分类方法?简述几种常见的反应设备的特点。
8.2机械搅拌反应器主要由哪些零部件组成?8.3搅拌容器的传热元件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8.4 搅拌器在容器内的安装方法有哪几种?对于搅拌机顶插式中心安装的情况,其流型有什么特点?8.5常见的搅拌器有哪几种?简述各自特点。
8.6涡轮式搅拌器在容器中的流型及其应用范围?8.7 生物反应容器中选用的搅拌器时应考虑的因素?8.8搅拌轴的设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8.9搅拌轴的密封装置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思考题答案:5.储存设备思考题5.1根据JB4731规定,取A小于等于0.2L,最大不得超过0.25L,否则容器外伸端将使支座界面的应力过大。
过程设备-8

x
图8-18 结构连接边缘的局部处理
8.3 内压薄壁容器的设计
8.3.3 薄壁筒体的强度设计
pD 4t pD t; 2t
D D i t
将
D D i t
代入 到周向应力中:
p ( D i t ) [ ]t 2t
8.3.2 边缘应力及其处理
——薄壁壳体的几何形状、加载方式、 边界条件不连续时,某些部位应力发生 突变,显著提高。
一)边缘应力的产生 1)曲率半径突变 2)应力突变 3)厚度、结构突变 4)载荷不均匀
P
二)边缘应力的特性
1)局部性 ——数值很大, 但作用范围很小。
边
O
2)自限性 ——随塑性变形后,边缘应力得到缓解, 自动限制。 解决方法:结构上局部处理
试验压力:
pT 1.25 p
强度条件:
[ ]
t
且不小于p 0.1MPa
pT ( Di te ) T 0.9 s 2te
8.3 内压薄壁容器的设计
2. 气压试验 试验压力:
pT 1.15 p
[ ]
t
且不小于p 0.1MPa
强度条件:
pT ( Di te ) T 0.8 s 2te
t
C2
名义厚度 设计厚度 钢板厚度负偏差 圆整值 t n t d C1 t C1 C2
8.3 内压薄壁容器的设计
圆筒的强度校核计算公式 已知圆筒内径Di,名义厚度tn或实测最小厚 度tmin时,需要对圆筒的强度校核:
p ( D i t e ) [ ]t 2t e
te t n C1 C2 14 0.8 1 12.2mm
过程设备设计第五版课后思考题

过程设备设计第五版课后思考题(原创版)目录1.概述过程设备设计的概念和重要性2.介绍第五版课后思考题的主要内容和特点3.分析课后思考题对于学习过程设备设计的帮助4.总结如何有效利用课后思考题提高学习效果正文一、概述过程设备设计的概念和重要性过程设备设计是指针对特定工艺过程,进行设备选型、布局、参数配置等设计工作,以实现生产目标。
这一领域涉及众多学科,如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等。
在工程实践中,过程设备设计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介绍第五版课后思考题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第五版课后思考题针对过程设备设计这一主题,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设备选型、设备布局、参数配置等。
题目设置灵活多样,既有理论性问题,也有实际应用案例。
这些思考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分析课后思考题对于学习过程设备设计的帮助课后思考题对于学习过程设备设计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首先,通过解答思考题,学生可以检验自己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找出知识盲点,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思考题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最后,思考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四、总结如何有效利用课后思考题提高学习效果要提高学习效果,学生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认真完成课后思考题,对于不会的问题,要主动查阅资料、请教同学或老师,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2.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思考,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定期总结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不断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4.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分享学习心得,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以上分析和总结,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第五版过程设备设计课后思考题对于学习过程设备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版过程设备设计思考题及答案(5-8)5.储存设备5.1 设计双鞍座卧式容器时,支座位置应该按照那些原则确定?试说明理由。
5.2 双鞍座卧式容器受力分析与外伸梁承受均布载荷有何相同何不同,试用剪力图和弯距图比较。
5.3 “扁塌”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这一现象出现?5.4 双鞍座卧式容器设计中应计算那些应力?如何产生的?5.5 鞍座包角对卧式容器筒体应力和鞍座自身强度有何影响?5.6 在什么情况下应对卧式容器进行加强圈加强?5.7 球形储罐有哪些特点?设计球罐时应考虑那些载荷?各种罐体型式有何特点?5.8 球形储灌采用赤道正切柱式支座时,应遵循那些准则?5.9 液化气体存储设备设计时如何考虑环境对它的影响?6.换热设备6.1换热设备有哪几种主要形式?6.2间壁式换热器有哪几种主要形式?各有什么特点?6.3管壳式换热器主要有哪几种形式?6.4换热器流体诱导震动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相应采取哪些防震措施?6.5换热管与管板有哪几种连接方式?各有什么特点?6.6换热设备传热强化可采用哪些途径来实现?7.塔设备7.1塔设备由那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7.2填料塔中液体分布器的作用是什么?7.3试分析塔在正常操作、停工检修和压力试验等三种工况下的载荷?7.4简述塔设备设计的基本步骤。
7.5塔设备振动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预防振动?7.6塔设备设计中,哪些危险界面需要校核轴向强度和稳定性?文档Word`8.反应设备8.1反应设备有哪几种分类方法?简述几种常见的反应设备的特点。
8.2机械搅拌反应器主要由哪些零部件组成?8.3搅拌容器的传热元件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8.4 搅拌器在容器的安装方法有哪几种?对于搅拌机顶插式中心安装的情况,其流型有什么特点?8.5常见的搅拌器有哪几种?简述各自特点。
8.6涡轮式搅拌器在容器中的流型及其应用围?8.7 生物反应容器中选用的搅拌器时应考虑的因素?8.8搅拌轴的设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8.9搅拌轴的密封装置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思考题答案:5.储存设备思考题5.1根据JB4731规定,取A小于等于0.2L,最大不得超过0.25L,否则容器外伸端将使支座界面的应力过大。
因为当A=0.207L时,双支座跨距中间截面的最大弯距和支座截面处的弯距绝对值相等,使两个截面保持等强度。
考虑到除弯距以外的载荷,所以常取外圆筒的弯距较小。
所以取A小于等于0.2L。
当A满足小于等于0.2L时,最好使A小于等于0.5Rm(Rm为圆筒的平均半径)。
这是因为支座靠近封头可充分利用封头对支座处圆筒的加强作用。
思考题5.2(图见课本)外伸梁的剪力和弯矩图与此图类似,只是在两端没有剪力和弯矩作用,两端的剪力和弯矩均为零。
思考题5.3由于支座处截面受剪力作用而产生周向弯距,在周向弯距的作用下,导致支座处圆筒的上半部发生变形,产生所谓“扁塌”现象。
文档Word`可以设置加强圈,或者使支座靠近封头布置,利用加强圈或封头的加强作用。
思考题5.4①圆筒上的轴向应力。
由轴向弯矩引起。
②支座截面处圆筒和封头上的切向切应力和封头的附加拉伸应力。
由横向剪力引起。
③支座截面处圆筒的周向弯曲应力。
由截面上切向切应力引起。
④支座截面处圆筒的周向压缩应力。
通过鞍座作用于圆筒上的载荷所导致的。
思考题5.5鞍座包角的大小不仅影响鞍座处圆筒截面上的应力分布,而且也影响卧式储罐的稳定性和储罐-支座系统的重心高低。
包角小,鞍座重量轻,但重心高,且鞍座处圆筒上的应力较大。
思考题5.6如卧式储罐支座因结构原因不能设置在靠近封头处(A>0.5Ri),且圆筒不足以承受周向弯距时,就需在支座截面处的圆筒上设置加强圈,以便与圆筒一起承载。
思考题5.7球形储罐应力分布均匀。
设计时要考虑压力载荷、重量载荷、风载荷、雪载荷、地震载荷和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载荷。
纯桔瓣式的特点是球壳拼装焊缝较规则,施焊组装比较容易,加快组装进度并可对其实施自动焊。
但是球瓣在各带位置尺寸大小不一,只能在本带或上,下对称的带间互换;下料成型复杂,板材利用率低,板材较小,不易设计人孔和接管。
且不易错开焊缝。
足球瓣式,由于每块的尺寸相同,下料规格化,材料利用率好,互换性好,组装焊缝短。
但是焊缝排布比较困难,组装困难,且此类罐的适用容积较小。
混合式罐体基本结合了前面两种的有点,现在的应用比较广泛。
思考题5.8支柱在球壳赤道带等距离布置,支柱中心线和球壳相切或相割而焊接起来。
若相割,支柱中心线和球壳交点同球心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10°~20°。
为了能承受风载荷和地震载荷,保证稳定性,还必须在支柱间设置连接拉杆。
思考题5.9不仅要考虑环境温度、风载荷、雪载荷和地震载荷,还要注意液化气体的膨胀性和压缩性。
文档Word`6.换热设备思考题6.1按换热设备热传递原理或传热方式进行分类,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形式:1.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利用冷、热流体直接接触,彼此混合进行换热。
2.蓄热式换热器借助于由固体构成的蓄热体与热流体和冷流体交替接触,把热量从热流体传递给冷流体。
3.间壁式换热器利用间壁(固体壁面)冷热两种流体隔开,热量由热流体通过间壁传递给冷流体。
4.中间载热体式换热器载热体在高温流体换热器和低温流体换热器之间循环,在高温流体换热器中吸收热量,在低温流体换热器中把热量释放给低温流体。
思考题6.2管式换热器按传热管的结构形式不同大致可分为蛇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缠绕管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
在换热效率、结构紧凑性和单位传热面积的金属消耗量等方面不如其它新型换热器,但它具有结构坚固、可靠、适应性强、易于制造、能承受较高的操作压力和温度等优点。
在高温、高压和大型换热器中,管式换热器仍占绝对优势,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类换热器。
板面式换热器按传热板面的结构形式可分为:螺旋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板壳式换热器和伞板式换热器。
传热性能要比管式换热器优越,由于其结构上的特点,使流体能在较低的速度下就达到湍流状态,从而强化了传热。
板面式换热器采用板材制作,在大规模组织生产时,可降低设备成本,但其耐压性能比管式换热器差。
其他一些为满足工艺特殊要求而设计的具有特殊结构的换热器,如回转式换热器、热管换热器、聚四氟乙烯换热器和石墨换热器等。
思考题6.31.固定管板式:结构简单,承压高,管程易清洁,可能产生较大热应力;适用壳侧介质清洁;管、壳温差不大或大但壳侧压力不高。
2.浮头式:结构复杂,无热应力、管间和管清洗方便,密封要求高。
适用壳侧结垢及大温差。
3.U形管式:结构比较简单,层管不能更换;适用管清洁、高温高压。
文档Word`4.填料函式:结构简单,管间和管清洗方便,填料处易泄漏;适用4MPa以下,温度受限制。
思考题6.41.强度胀(密封与抗拉脱弱,无缝隙);2.强度焊(密封与抗拉脱强,有缝隙,存在焊接残余热应力);3.胀焊并用(先焊后胀,至少保证其中之一抗拉脱)。
思考题6.5横向流诱导振动的主要原因有:卡曼漩涡、流体弹性扰动、湍流颤振、声振动、射流转换。
在横流速度较低时,容易产生周期性的卡曼漩涡,这时在换热器中既可能产生管子的振动,也可能产生声振动。
当横流速度较高时,管子的振动一般情况下是由流体弹性不稳定性激发振动,但不会产生声振动。
只有当横流速度很高,才会出现射流转换而引起管子的振动。
为了避免出现共振,要使激振频率远离固有频率。
可通过改变流速、改变管子固有频率、增设消声板、抑制周期性漩涡、设置防冲板或导流筒等途径来实现。
思考题6.6要使换热设备中传热过程强化,可通过提高传热系数、增大换热面积和增大平均传热温差来实现。
提高对流传热系数的方法又可分为有功传热强化和无功传热强化:1.有功传热强化应用外部能量来达到传热强化目的,如搅拌换热介质、使换热表面或流体振动、将电磁场作用于流体以促使换热表面附近流体的混合等技术。
2.无功传热强化无需应用外部能量来达到传热强化的目的。
在换热器设计中,用的最多的无功传热强化法是扩展表面,它既能增加传热面积,又能提高传热系数。
a.如槽管、翅片可增加近壁区湍流度,设计结构时要注意优先增强传热系数小的一侧的湍流度。
b.改变壳程挡板结构(多弓形折流板、异形孔板、网状整圆形板),减少死区。
改变管束支撑结构(杆式支撑),减少死区。
7.塔设备思考题7.1无论是填料塔还是板式塔,除了各种件之外,均由塔体、支座、人孔或手孔、除沫器、文档Word`接管、吊柱及扶梯、操作平台等组成。
(具体作用参考课本)思考题7.2液体分布器安装于填料上部,它将液相加料及回流液均匀地分布到填料的表面上,形成液体的初始分布。
思考题7.31.质量载荷塔体、裙座、塔件、塔附件、操作平台及扶梯质量、偏心载荷(再沸器、冷凝器等附属设备);操作时物料质量;水压试验时充水质量;2.偏心载荷(弯矩)3.风载荷4.地震载荷(垂直与水平)5.压或外压6.其他塔在正常操作、停工检修和压力试验等三种工况下的载荷是上述各种载荷的组合,请读者自己思考。
思考题7.4根据压计算塔体厚度后,对正常操作、停工检修及压力试验工况分别进行轴向最大拉伸应力与最大压缩应力的校核。
如不满足要求,则需调整塔体厚度,重新进行应力校核。
如何确定筒体轴向应力?(思路)压或外压引起重力引起垂直地震力最大弯矩(风载、水平地震力、偏心弯矩)思考题7.5安装于室外的塔设备,在风力的作用下,将产生两个方向的振动。
一种是顺风向的振动,即振动方向沿着风的方向;另一种是横向振动,即振动方向沿着风的垂直方向,又称横向振动或风的诱导振动。
文档Word`为了防止塔的共振,塔在操作时激振力的频率(即升力作用的频率或旋涡脱落的频率)fv不得在塔体第一振型固有频率的0.85~1.3倍围。
可采取以下措施达到这一目的:1.增大塔的固有频率。
2.采用扰流装置。
3.增大塔的阻尼。
思考题7.61.裙座底部截面及孔中心横截面是危险截面。
2.筒体与群座连接处的横截面。
8. 反应设备思考题8.1反应设备可分为化学反应器和生物反应器。
前者是指在其中实现一个或几个化学反应,并使反应物通过化学反应转变为反应产物的设备;后者是指为细胞或酶提供适宜的反应环境以达到细胞生长代和进行反应的设备。
(具体分类见课本8.1反应器分类)思考题8.2搅拌反应器由搅拌容器和搅拌机两大部分组成。
搅拌容器包括筒体、换热元件及构件。
搅拌器、搅拌轴及其密封装置、传动装置等统称为搅拌机。
思考题8.3常用的换热元件有夹套和盘管。
当夹套的换热面积能满足传热要求时,应优先采用夹套,这样可减少容器构件,便于清洗,不占用有效容积。
夹套的主要结构型式有:整体夹套、型钢夹套、半圆管夹套和蜂窝夹套等。
(具体结构特征请参照课本)思考题8.4对于搅拌机顶插式中心安装的立式圆筒,有三种基本流型:径向流,轴向流,切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