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产生背景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姆
四组
一、简介
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 1915— )美 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对认 知过程进行过大量研究,在词 浯学习、概念形成和思维方面 有诸多著述,对认知心理理论 的系统化和科学化作出一贡献。 196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 杰出科学贡献奖,1965年当选 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三、简评
贡献:
1)、布鲁纳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 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和编码系统,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重视 认知结构的形成,注重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内在动机、独立性 与积极性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正由于布鲁纳的积极倡导和奥 苏伯尔等人的不懈努力,才使得认知论的观点取代了行为主义 的观点,从而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主流。 2)、推动了教育心理学从实验室动物实验走向课堂教学的实际, 推动了教育心理学从学习研究向教学研究的转变。他所提出的 发现法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教学方式,这是他在学习论 和教学论结合上作出的一大贡献。
1、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
布鲁姆认为,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
(1)习得 (acquisition)新信息--这种新信息常常是与一个人 已有信息相背的,或是已有信息的一种替代,或者是已有信息 的提炼。 (2)转换(transformation)--这是一种处理知识以便使其适应 新任务的过程。人们可以通过外推(extrapolation)、内插 (interpolation)或变换(conversion)等方法,把知识整理成 另一种形式,以便超越所给予的信息。 (3)评价(evaluation)--检查我们处理信息的方式是否适合于 这项任务,如概括是否合适?外推是否恰当?运演是否正确, 如此等等。 布鲁纳由此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 的信息加工者。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第七章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一、布鲁纳的生平及著作杰洛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 1915-)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
1960年出版的《教育的历程》(The Process of Education,五南出版)一书,将皮亚杰(Jean Piaget)认知结构的发展阶段理论引介到教室教学实境。
1962年出版有关认知发展和教育方法的名著:《论认知》(On Knowing, 1962)、《教学论》(Towards a Theory of Instruction,五南出版)等等。
1980年代末期,开始倡导结构发展论之外另一种以文化论(culturalism)为基底的心理学,发表了几本代表作:《实作的心灵,可能的世界》(Actual Minds, Possible Worlds, 1986)、《意义的行动》(Acts of Meaning, 1990)以及本书(1996)。
二、布鲁纳的认知心理学思想布鲁纳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把新学得的信息和以前学习所形成的心理框架(或现实的模式)联系起来,积极地构成他的知识的过程。
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以他构想的现实模式为基础的。
这样的模式首先是从个人的文化中汲取的,又适应于个人的各种不同的用法。
布鲁纳说:"我们对世界的知识,并不仅仅是一种对'那里'的秩序和结构的反映或反射,而是包括能够在事前编造成一种可以预言世界将是怎样的、或者可能是怎样的构成物或模式"。
这种模式布鲁纳称之为"世界模式"(models of the world)。
实质上,这个世界模式就是个人所期望的事物。
这个模式能使人预言、内推和外推更多的知识。
对于布鲁纳来说.内推就是通过新知识的应用而改变某种见解;外推就是超过他所获得的知识。
因此,一个人关于世界的学习,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把目前所经历的事物和已学到的模式进行比较,并从这种模式中学到许多东西,从而使他能够预言下次会出现什么。
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基础。
0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未来的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主动探
索和发现问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05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的挑战与批评
对理论的挑战
实证支持不足
尽管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具有其独特的见解,但在实证研究方面缺乏足够的支持, 其理论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螺旋式课程设计
布鲁纳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因此课程内容应该按照学 生的认知发展阶段进行设计,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课程体系。
对教育实践的影响
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引导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强调学科知识的重要性
布鲁纳认为学科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掌握。
该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新知识并将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通过积 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促进知识的理解和长期记忆。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对于教育实践、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布鲁纳的背景和贡献
布鲁纳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他在20世纪50年 代提出了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成为当时教育心理学领域的 重要突破。
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 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 录
• 引言 •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概述 •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 •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应用 •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挑战与批评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强调知 识的学习和认知结构的构建。
布鲁纳和结构课程理论
布鲁纳和结构课程理论120 世纪五十年月末叶,由教课内容和教课方法统驭着教课论,确实发生了质的改革。
此前,追忆到古希腊和中国先秦时代就有的教课“思想” ,连绵两千年才发展成为“论,”即看法系统。
夸美纽斯的《大教课论》,不过在教和学的“艺术”范围构建理论系统,它也稳重地连续快要四百年。
当二十世纪初经验主义的活动课程以内容和方法的大矛盾式改造向历史悠长的学科课程挑战的时候,发生了教课由“重教”到“重学”的重要转变,但教课论的基本建构模式也没有质的改变。
前述新技术革命,终于创建出一种亘古未有的人类文明新格局,这种格局呼唤着一代能够解决新问题、适应改动不居的社会文化、有能力和才华的新人。
旧式的教课,或以策略或以风格见长的教课,传统技术和艺术的教课,都没法训练出这样的新人。
以认识结构学说为基础的结构课程应运而生,它与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对比较,在形式上固然依旧是学科课程,但在目标看法上却发生了质的变革:教课不不过致力于知识量的累积或智力程度,而是由对“结果”的关注转变为对产生结果的动向“过程”的关注了。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把智力假想为经过生长着的有机体与其环境互相影响而成立的复杂而又灵巧的“图式”,“图式”在教课活动中经过同化、均衡、适应而发展,深入地研究了认知的“结构”及其发展的“过程,”为教课论能发生上述质的改革供给了理论支持。
在教课识题上,认贴心理学派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重要分歧就在于,行为主义重视习得习惯、试试错误,重视经过控制奖励刺激来引诱学习,而认知学派却重视习得“结构”、重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生顿悟或洞察。
所以认贴心理学恰好为50 年月未科学教育堕入技术革命挑战的疑惑气氛的严重形势,拓通了决断的新思路。
50 年月未兴起于美国, 60 年月显示出生界性动向的课程改革运动,不纠葛于小孩中心或社会中心,不再过分地限制于活动课程或学科课程,而是深层次地研究现代化和科学化,被称之谓“学识中心。
”美国教育家。
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
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简介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Bruner’s Cognitive Structure Theor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Bruner)于1957年提出的一种认知心理学理论。
该理论主张认知过程是以特定的结构方式进行的,并且认知结构会对人们的思维和学习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
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特别是对于教育方法和教学设计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认知结构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将认知结构定义为人们对于某一主题或领域的知识和组织方式。
认知结构由多个概念和关系构成,这些概念和关系之间相互联系,并形成了人们对于这一主题的理解和认知模型。
布鲁纳认为,认知结构的形成是通过对信息的处理和组织实现的。
认知结构在人们的思维和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决定了人们对于信息的感知、理解和记忆方式,以及人们对于新信息的接受和整合能力。
不同的认知结构会导致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策略,因此对于认知结构的理解和培养对于个体的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发展非常重要。
认知结构的发展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认为,人们的认知结构是通过不断的适应和调整而发展的。
在发展初期,人们会形成一种基于感知和操作的认知结构,称为行动结构。
通过行动结构,人们能够通过物体的感知和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
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人们逐渐形成了象征性和概念性的认知结构。
象征性结构是指通过符号和符号系统来进行思维和认知的能力,例如语言和数学。
概念性结构则是指通过概念和理论来进行思维和认知的能力,例如科学和哲学。
认知结构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会不断地将新的认知结构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并通过适应和调整来形成更加复杂和灵活的认知结构。
这种整合和调整的过程称为认知结构的重构,是认知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教育应用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在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发展水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和课程安排,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完整版)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产生背景:1947年至1991年美国和苏联两个“大国”为争夺世界霸权,两国及同盟国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
这期间,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太空战争、外交竞争的“冷”方式进行。
1957年10月4号,前苏联把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消息迅速传遍全球,各国为之震惊,世界各大报刊都在显要位置用大字标题报道:《科技新纪元》《苏联又领先了》《俄国人又打开了通往宇宙的道路》等。
前苏联的这一巨大科技进步使美国上下一片震惊,对美国提出无情挑战。
美国的科学家、政治家们等开始思考:美国为何不能像苏联一样出现高精尖人才和更多数量的科学家?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和思考,终于找到问题根源—教育。
在这之前,在美国教育界处于主流思想地位的是杜威的教育思想。
关于杜威,他主要的教育思想及弊端主要有:1.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儿童的生活是指儿童当前的生活,是指“儿童的生长要素”,即游戏、讲故事、观察和手工等,除此之外的许多日常生活中的东西他却避而不谈。
2.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学校是社会的雏形,儿童在学校不是准备进入社会参加社会生活,而是在学校的生活就应该是儿童当前的社会生活。
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这一认知抹杀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按照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系统的理论功底。
3.从做中学,强调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
这一思想片面强调直接经验,否定间接经验;片面强调感性知识,忽视了理性知识。
把系统科学知识的教学与实践对立了起来。
认识到教育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1958年9月2号,美国总统亲自批准颁布了《国防教育法》,把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到和国防一样的高度。
美国教育界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教育改革,主要着眼于课程的改革,加强学科科目的教学,培养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1959年9月,美国科学院邀请35位科学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汇集一堂,共同讨论中小学课程改革问题。
布鲁纳担任了这次大会的主席,会后他起草了总结报告,以《教育过程》的书名发表。
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
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概述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是由美籍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提出的认知心理学理论。
该理论于1966年首次提出,并在之后几十年中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
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探讨了人类思维和学习的过程,以及知识组织和呈现的方式。
该理论强调个体对信息的主动建构和解释,将认知发展视为知识结构的建立和调整过程。
认知结构的概念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是“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是指个体对于某一领域的知识和理解的组织方式。
它是一个由概念、原则、范畴和模型等组成的整体,用于解释和理解特定的知识领域。
认知结构不仅是知识的存储方式,还反映了个体对于这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习的三种表示形式根据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学习可以通过三种表示形式来实现:行动表示、图像表示和符号表示。
1.行动表示:行动表示是指通过实际操作和动作来表达和理解知识。
这种表示形式强调学习者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认为学习应该基于实际的经验和反馈。
2.图像表示:图像表示是指通过图像、图表和图示来表达和理解知识。
这种表示形式强调学习者对图像和空间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3.符号表示:符号表示是指通过语言、数学符号和符号系统来表达和理解知识。
这种表示形式强调学习者的语言和逻辑推理能力,认为学习应该基于符号系统的理解和运用。
知识的结构和表示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强调知识的结构对于学习和理解的重要性。
知识结构是指个体对于某一领域知识的组织方式和关联关系。
通过对知识结构的建立和调整,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在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中,知识的结构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表征层和思维层。
1.表征层:表征层是指知识的外观形式和表达方式。
它包括各种表示形式,如行动、图像和符号等。
表征层决定了知识的呈现方式和获取途径。
2.思维层:思维层是指个体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思维层包括概念、原则和范畴等认知要素。
思维层决定了个体如何组织和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第四章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三)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 布鲁纳主张,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 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学科 的基本结构,就是学科的基本的原理、基 础的公理和普遍性的主题。学科结构不是 只有单一的模式,故可重组为各种特殊的 结构。
让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理由:
(1)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得学科更容 易理解; (2)有利于识记,特别有利于意义识 记; (3)能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 (4)可以沟通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
(一)积极影响 对美国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产生 了重要影响如他将认知心理学纳入教育问题 的探索,为教育理论科学化开拓了新路。他关 于精选教材、发展智力、发现法教学、螺旋 式课程编排等研究,至今仍对西方课程理论产 生着影响。
(二)不足之处
但其教育主张也有不足,如他所言的学 科结构仍为主观设想,没有客观标准,“发现 法”也过于脱离师生水平,教学内容脱离社会 生活实际等等,最终导致了“学科结构运动” 在 实践中的失败。
第四章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一、布鲁纳的生平及主要教育活动 二、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产生的背景 三、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四、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基本观点 五、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影响与评价
一、布鲁纳与《教育过程》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1941年 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心理学博士学位,二次 大战期间,他先后在美国军队和一些地方 部门任职。由于他在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 的卓越贡献和在社会活动方面的成绩,他 先后获得美国卓越科学贡献奖、美国教育 研究联合会和教育出版机构联合奖、梅里 尔—派尔美机构的嘉奖状等奖励。
《教育过程》
该书是他在1959年于马萨诸塞州主持的 一次包括35位科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 讨论会,重点改进讨论中小学学科教学以提 高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后,1960年出版了对 这次讨论的总结报告——《教育过程》。
最新“布鲁纳”的学科结构和发现教学理论
布鲁纳
学科结构和发现教学理论
一 生平简介 二 布鲁纳的两大理论观点 三 对布鲁纳理论观点的评价 四 对体育课程教学的指导意义
1
杰洛姆·希摩尔·布鲁纳
(Jerome Seymour Bruner)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认知 心理学的先驱,是结构主义教育流 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致力于将心 理学原理实践于教 育的典型代表,被 誉为杜威后对美国 教育影响最大的人。
24
26
2.学科结构理论的局限
片面强调知识结构论 内容过度理论化、抽象化 对学科结构的假设缺乏深层的认识论思考 忽视学生情意方面的发展等, 按布鲁纳的学科结构理论设计的课程教材 忽视了与社会现实生活,与学生生活,以及与 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能力的联系,因 而并不能解决科学的课程论所应解决的基本问 题。
发现法是教这一门学科的结构、学科体 系和学习科学家的思考方法和行动程序,要 求学生理解、发现科学形成的过程。
22
发现学习的特征 :
1.强调学习过程: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要学生参与建
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 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 究者。
2.强调直觉思维:直觉思维采取跃进、越级和走捷
2
一 生平简介
1.布鲁纳的学习历程
1915.10.1 1937
美国纽约 中产阶级
家庭
3
杜克大学 文学学士
杜克大学 心理学研
究生院
1938
转入哈佛
(动物知觉 社会心理学)
1941
导 师
拉 希 里
博士学位
2.布鲁纳的工作历程
1945
哈佛大学 心理学 讲师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这样,同一个物理学知识可以转换成各种不同的形 式教给不同认知水平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
螺旋式课程实施要求
任何学科都能够采用在智育上正确的方式,有效的教给任 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 • 即螺旋式课程的方式,但是具体实施螺旋式课程有一定
的要求: • 遵循儿童动作性表征、映像性表征、符号性表征的认知
发展阶段 • 把知识结构、基本概念、原理教给儿童
一、学习的实质——认知结构理论
一、学习的实质——认知结构理论
一、学习的实质——认知结构理论 学习是学生头脑中的形成组织结构的过程。 而这些结构主要由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编码而成 掌握信息本身并不是学习的目的,学习应该超越所 给的信息。
一、学习的实质——认知结构理论
当我们看到前面一位留着披肩发穿着花格衣服的人时,我们 所得到的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多,我们可以推断这人是位女子 ,她有两只手、两条腿等等。 我们不可能直接知觉到这些。所以,我们必须超越所给的信 息。我们先决定这是一位女子,然后根据女子这一类别,作 出推断。
编码与概括化的结果
因此知识的获得包含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 新知识的获得、转换和评价
知识学习三过程举例
一、认知结构理论 学习是学生头脑中的形成组织结构的过程。 而知识的获得包含三个过程: 新知识的获得、转换和评价
一、学习的实质——认知结构理论
儿童的认知发展,即认知结构的形成有一定的过程 ,发展水平不同,儿童认识和表现事物的主要方式 也不同。表征可以再现知识也是形成结构的过程 布鲁纳将儿童认识和表征世界的形式成为认知表征 系统
(二)反思当前教育
认知主义代表人物布鲁纳(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代表人物布鲁纳(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
布鲁纳(1915— )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
他于1960年创建了哈佛大学认知研究中心,任中心主任;1962—1964年间任白宫教育委员会委员。
主要著作有《教育过程》、《思维的研究》、《认知心理学》、《发现的行为》。
布鲁纳的认知学习理论受完形说、托尔曼的思想和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思想的影响,认为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而布鲁纳的认知学习理论与完形说及托尔曼的理论又是有区别的。
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完形说及托尔曼的学习理论是建立在对动物学习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的,所谈的认知是知觉水平上的认知,而布鲁纳的认知学习理论是建立在对人类学习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的,所谈认知是抽象思维水平上的认知。
其基本观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学习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认知结构是指一种反映事物之间稳定联系或关系的内部认识系统,或者说,是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与组织。
人的认识活动按照一定的顺序形成,发展成对事物结构的认识后,就形成了认知结构,这个认知结构就是类目及其编码系统。
布鲁纳认为,人是主动参加获得知识的过程的,是主动对进入感官的信息进行选择、转换、存储和应用的。
也就是说人是积极主动地选择知识的,是记住知识和改造知识的学习者,而不是一个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管采取的形式怎样,个人的学习,都是通过把新得到的信息和原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去积极地建构新的认知结构的。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着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这三种过程是: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知识的评价。
这三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新认知结构的过程。
2(强调对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学习布鲁纳非常重视课程的设置和教材建设,他认为,无论教师选教什么学科,务必要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即概括化了的基本原理或思想,也就是要求学生以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事物的结构。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2 提出假设
3 上升到概念
4 应用
(三)发现学习的特点
在布鲁纳看来,学生的心智发展,虽然有些受环 境的影响,并影响他的环境,但主要是独自遵循 他自己特有的认识程序的。教学是要帮助或形成 学生智慧或认知的生长。他认为,教育工作者的 任务是要把知识转换成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学 生的形式,而表征系统发展的顺序,可作为教学 设计的模式。由此,他提倡使用发现学习的方法。 他认为发现学习有以下特征:
布鲁纳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 育家,是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 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和进行动物实验研究的刺激反 应论者不同,布鲁纳十分关注学 校教育和学生的学习问题,强调 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在数学上的 应用。
三.主要著作有:
《教育过程》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1960)、 《论认知》(1962)、 《教学论探讨》(1966)、 《教育的适合性》(1971) 《思想之研究(A Study of Think) 》(1956,与人合作) 《认知生长之研究》 (1966) 《超越所给的信息》 (1973) 《儿童的谈话:学会使用语言》 (1983) 《心的探险(1984) 》等。
当采用讲解式教学时,步调与作风, 主要由作为讲解者的教师决定,学 生不过是听者罢了。当采用假设式 教学时,教师与学生便处于合作状 态。学生不是静坐在椅子上的听者, 而是投入系统的阐述中,有时还可 在其间担任主要角色
布鲁纳认为学习、了解一般的原理原则固然 重要,但尤其重要的是发展一种态度,即探 索新情境的态度,作出假设,推测关系,应 用自己的能力,以解决新问题或发现新事物 的态度。 发现学习过程一般分为4个阶段
参考文献
*布鲁纳发现学习的特征 张公社—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2-6-12 期刊)
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副本
(二)映象性表征
映像表征 即指通过心理表象来认知事物, 即用心理表 象作为某些客体的替代物。它 是比动作表征高一级的认知方式。
又
这相当于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的早期, 儿
称
童开始形成图象或表象,去表现他们的世
肖
界中所发生的事物,在这点上,他们能记
像
住过去发生了的事件并能根据可能再发生
式
的事的想象力(远见)去想象。这些表象
再
之对于所却觉的事物,很像照片与现实。
现
因为照片是与现实的经验非常紧密地联系
表在一起的。象源自14(三)符号性表征(又称象征性再现表象)。
这个阶段大体相当于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的后期以及 一直到以后的年代。
这时儿童能够通过符号再现他们的世界。这里最重要的是 语言。这些符号既不是直接的事物,也不必是现实世界的 复制,而可以是抽象的、有间接性和任意性的。由于这些 抽象的符号,人们最终能假设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有关 人、地方、事情以及可能性。
16
动作表征、映像表征和符号表征是学习 者不同的认知模式,代表着不同阶段和 不同水平的认知,在儿童的不同年龄阶 段,对儿童的教学要以适合儿童认知发 展水平的方式进行。按照这个要求来设 计教学,才能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能力。
17
五. 发现学习—发现学习,就是要用探究的技
巧去发现科学的基本定理。
(一)发现学习模式 (二)发现学习的过程 (三)发现学习的特点
7
四.认知发展过程论主要内容:
布鲁纳十分重视生长的问题,他常常把智慧生 长与认知生长作为同义语,把他们看作是形成表 征系统的过程。他认为,智慧生长的主要目的, 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实世界的模式,学生可以借 此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第四章 认知学习理论 第三节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第三节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了解布鲁纳的生平及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背景掌握认知-发现说以及布鲁纳认知结构主义的主要学习理论体会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教学论思想及其贡献和局限性布鲁纳(J.S.Bruner)作为英国哈佛大学教授,曾主持该校的认知研究中心,专门研究认知学习。
他认为不能以实验室内研究狗、猫、鼠、猩猩等的学习现象来推论人类个体的学习过程,必须要到学习的第一线进行研究。
他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从事物和现象的变化中去发现原理,才是构成学习的主要条件。
因而他的学习理论被称为发现学习论(discovery learning theory)。
他认为人是通过认知表征的过程来获得知识、实现学习的。
所谓认知表征,就是指通过知觉而将外在事物转换为个体内在心理事实的过程,而其认知表征方式则会随个体年龄而发展,表现为三个阶段:动作表征(enactive representation)——儿童靠动作来认知世界、获得知识;映象表征(iconic representation)——儿童用头脑中的表象去表现世界、获得知识;符号表征(symbalic representation)——儿童运用符号、文字再现世界、获得知识。
他还认为,发现学习具有一系列优点:①提高智慧潜力;⑦使外部奖赏向内部动机转移;⑦学会将来做出发现的最优策略和方法;①帮助信息的保持和检索。
他十分强调学生学习时对学科知识结构的掌握。
知识结构也就是某一学科领域的基本观念,不仅包括一般原理,而且也包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他认为,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更容易地理解学科的基本原理、提高记忆的效果、促进学习迁移、缩短“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间隙。
布鲁纳的生平及著作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背景认知-发现说论学习理论教学论思想教学实例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贡献与局限一、布鲁纳的生平及著作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1915~)于1915年10月出生在美国纽约。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编辑课件
jngb
15
发现法的优点
(1)有利于掌握知识的体系和学习方法; (2)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与创造的态度和探究的思维; (4)有利于知识、技能的巩固和迁移。
编辑课件
jngb
16
螺旋型课程:以与儿童思维方式相符的形式将学科结 构置于课程的重心地位,随着年级的提升,不断拓广 加深学科的基本结构,使之在课程中成螺旋式上升的 态势
编辑课件
jngb
2
教育著作
• 《教育过程》(1960年) • 《教学论探讨》(1966年) • 《教育的适合性》(1977年) • 西方教育界人士声称,《教育过程》是“有史以来教育方面最重要最有影响的
一本书”
编辑课件
jngb
3
《教育过程》
该书是他在1959年于马萨诸塞州主持的 一次包括35位科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讨 论会,重点改进讨论中小学学科教学以提高提 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后,1960年出版了对这次讨 论的总结报告——《教育过程》。
编辑课件
jngb
23
jngb
18
五、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贡献与影响
(一)积极影响 对美国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产生
了重要影响如他将认知心理学纳入教育问题 的探索,为教育理论科学化开拓了新路。他关 于精选教材、发展智力、发现法教学、螺旋 式课程编排等研究,至今仍对西方课程理论产 生着影响。
编辑课件
jngb
19
LOREM IPSUM DOLOR
为此美国于1958年颁布《国防教育法》,决 定增加教育拨款,培养科技人才。
1959年又召开了会议,讨论中小学课程改革问题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第七章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一、布鲁纳的生平及著作杰洛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 1915-)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
1960年出版的《教育的历程》(The Process of Education,五南出版)一书,将皮亚杰(Jean Piaget)认知结构的发展阶段理论引介到教室教学实境。
1962年出版有关认知发展和教育方法的名著:《论认知》(On Knowing, 1962)、《教学论》(Towards a Theory of Instruction,五南出版)等等。
1980年代末期,开始倡导结构发展论之外另一种以文化论(culturalism)为基底的心理学,发表了几本代表作:《实作的心灵,可能的世界》(Actual Minds, Possible Worlds, 1986)、《意义的行动》(Acts of Meaning, 1990)以及本书(1996)。
二、布鲁纳的认知心理学思想布鲁纳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把新学得的信息和以前学习所形成的心理框架(或现实的模式)联系起来,积极地构成他的知识的过程。
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以他构想的现实模式为基础的。
这样的模式首先是从个人的文化中汲取的,又适应于个人的各种不同的用法。
布鲁纳说:"我们对世界的知识,并不仅仅是一种对'那里'的秩序和结构的反映或反射,而是包括能够在事前编造成一种可以预言世界将是怎样的、或者可能是怎样的构成物或模式"。
这种模式布鲁纳称之为"世界模式"(models of the world)。
实质上,这个世界模式就是个人所期望的事物。
这个模式能使人预言、内推和外推更多的知识。
对于布鲁纳来说.内推就是通过新知识的应用而改变某种见解;外推就是超过他所获得的知识。
因此,一个人关于世界的学习,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把目前所经历的事物和已学到的模式进行比较,并从这种模式中学到许多东西,从而使他能够预言下次会出现什么。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ppt课件
案例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总结词:提高学生阅 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 力
详细描述
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 学作品,激发学生对 文学的兴趣。
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的 语言、结构和主题, 让学生深入理解文学 作品的内涵和价值。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 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让学生在阅读过程 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 学素养。
总结与反思
对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的认识与理解
01
理论背景
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他提出的认知结构理论对教育心
理学和教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02
核心概念
认知结构是指学习者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它包括学习者对事物及其关
系的认识和理解。
03
理论要点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形成,认为学
螺旋式课程设计
总结词
通过不断深化和扩展知识点,将课程内容按照螺旋式结构组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记忆知识。
详细描述
螺旋式课程设计是一种将课程内容按照螺旋式结构组织的课程设计方法,它强调对知识点的不断深化和扩展, 使学生能够逐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通过螺旋式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案例四: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总结词:增强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和语言 交际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语言交 际能力,让学生在听说过程中不断提高 自己的英语水平。
通过模仿英语语音、语调和对话,让学 生深入理解英语语言的特征和用法。
详细描述
引导学生听英语儿歌、故事等材料,激 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06
支架式教学
总结词
通过搭建支架,帮助学生逐步构建知识框架,提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产生背景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产生背景:1947年至1991年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为争夺世界霸权,两国及同盟国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
这期间,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太空战争、外交竞争的“冷”方式进行。
1957年10月4号,前苏联把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消息迅速传遍全球,各国为之震惊,世界各大报刊都在显要位置用大字标题报道:《科技新纪元》《苏联又领先了》《俄国人又打开了通往宇宙的道路》等。
前苏联的这一巨大科技进步使美国上下一片震惊,对美国提出无情挑战。
美国的科学家、政治家们等开始思考:美国为何不能像苏联一样出现高精尖人才和更多数量的科学家?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和思考,终于找到问题根源—教育。
在这之前,在美国教育界处于主流思想地位的是杜威的教育思想。
关于杜威,他主要的教育思想及弊端主要有:1.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儿童的生活是指儿童当前的生活,是指“儿童的生长要素”,即游戏、讲故事、观察和手工等,除此之外的许多日常生活中的东西他却避而不谈。
2.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学校是社会的雏形,儿童在学校不是准备进入社会参加社会生活,而是在学校的生活就应该是儿童当前的社会生活。
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这一认知抹杀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按照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系统的理论功底。
3.从做中学,强调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
这一思想片面强调直接经验,否定间接经验;片面强调感性知识,忽视了理性知识。
把系统科学知识的教学与实践对立了起来。
认识到教育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1958年9月2号,美国总统亲自批准颁布了《国防教育法》,把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到和国防一样的高度。
美国教育界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教育改革,主要着眼于课程的改革,加强学科科目的教学,培养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1959年9月,美国科学院邀请35位科学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汇集一堂,共同讨论中小学课程改革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产生背景:1947年至1991年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为争夺世界霸权,两国及同盟国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
这期间,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太空战争、外交竞争的“冷”方式进行。
1957年10月4号,前苏联把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消息迅速传遍全球,各国为之震惊,世界各大报刊都在显要位置用大字标题报道:《科技新纪元》《苏联又领先了》《俄国人又打开了通往宇宙的道路》等。
前苏联的这一巨大科技进步使美国上下一片震惊,对美国提出无情挑战。
美国的科学家、政治家们等开始思考:美国为何不能像苏联一样出现高精尖人才和更多数量的科学家?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和思考,终于找到问题根源—教育。
在这之前,在美国教育界处于主流思想地位的是杜威的教育思想。
关于杜威,他主要的教育思想及弊端主要有:1.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儿童的生活是指儿童当前的生活,是指“儿童的生长要素”,即游戏、讲故事、观察和手工等,除此之外的许多日常生活中的东西他却避而不谈。
2.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学校是社会的雏形,儿童在学校不是准备进入社会参加社会生活,而是在学校的生活就应该是儿童当前的社会生活。
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这一认知抹杀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按照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系统的理论功底。
3.从做中学,强调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
这一思想片面强调直接经验,否定间接经验;片面强调感性知识,忽视了理性知识。
把系统科学知识的教学与实践对立了起来。
认识到教育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1958年9月2号,美国总统亲自批准颁布了《国防教育法》,把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到和国防一样的高度。
美国教育界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教育改革,主要着眼于课程的改革,加强学科科目的教学,培养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1959年9月,美国科学院邀请35位科学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汇集一堂,共同讨论中小学课程改革问题。
布鲁纳担任了这次大会的主席,会后他起草了总结报告,以《教育过程》的书名发表。
其基本思想有:1.强调早期教育,发掘儿童智力潜力;2.逐级下方科学技术课程,缩短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的距离;3.用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作指导,编制课程结构,并使之与教学过程结构和儿童的智力发展结构相适应,成为儿童可掌握的内容;4.鼓励学生用探索的发现式方法学习。
这一思想也成为了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基础。
为了培养具有创造性的科技人才,采用发现式的学习方法,教师提供教材或条件,学生自行独立思考,掌握知识;大量的知识经验有利于创造性的发挥,所以布鲁纳强调学科知识的教学,认为将学科内容形成可以“自由出入”的认知结构非常重要,既可以把同类事物联系起来并赋予他们意义的结构,也可以超越所给信息,举一反三;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布鲁纳认为如果学生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能够更好地掌握整个学科。
由此,提出了他著名的发现学习、学习观和教学观三个主要理论。
古代社会教育:首先,考试题型分析。
此部分更多的是单选和多选题,所以备考并不是很难。
对于题型的把握并不是难点,学生们通过观察和做题都可以很直观的分析出考点方向。
其次,考试重点把握。
此部分的考试重点主要是奴隶社会:中国的夏商西周,古代的学校名称、最早的教育产生与什么时候、西周出现的国学乡学、春秋时期私学兴起;外国的古希腊的斯巴达和雅典相对应的考点。
封建社会部分:中国部分的战国、隋唐和明朝,外国部分的教会学校和骑士学校较为重要。
最后,应对技巧揭秘。
为了方便考生进行记忆以及提高答题效率接下来进行备考技巧的指导。
对于大家容易混淆的点进行简要阐释,方便大家提高记忆的准确性。
一是,一文一武的斯巴达和雅典,斯巴达教育特征是尚武、雅典崇文。
对于他两的区分我们可以结合生活中大家看过的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或者《斯巴达克斯》来进行联系实际的记忆,《斯巴达三百勇士》中是一群武力青年。
所以斯巴达教育特点是尚武。
雅典我们可以讲两个字倒过来就是“典雅”这更容易让我们想到文弱书生,所以雅典是——崇文。
总的来说就是结合生活实际来进行联系记忆,减轻记忆压力。
二是春秋和战国私学兴起和私学繁荣。
我们都知道春秋以后是战国,所以是先兴起再繁荣。
以此类推,我们对于此部分的记忆不要完全的死记硬背,尽量结合生活中的某些要素进行学习的联系记忆,减轻记忆压力。
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与组织策略三种重要策略的解析: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学习策略。
在学习中,复述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许多新信息,如人名、外语单词等,只有经过多次复述后,才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并长期保持。
复述策略主要是通过重复来提高学生对学习任务的熟悉性和记忆效果。
简单学习任务的复述策略,主要是通过简单的重复来提高学生对学习任务的熟悉性和记忆效果。
复杂学习任务的复述策略,主要是先筛选出重要的信息,然后通过重复来提高学生任务的熟悉程度以及理解和记忆水平。
相对于简单学习任务的复述策略,复杂学习任务的复述策略要求学生进行更为积极的思维。
复述策略方法:划线、机械重复、过度学习、及时复习、睡前复习、过电影等。
精细加工策略可以帮助学习将他们已经知道的东西和要学习与记忆的东西联系起来。
通过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或补充,学生可以建构起材料的意义并沿着记忆连续体存储新信息。
除此之外,精细加工策略还有助于学生以有意义的方式来组织、整合自己的新旧知识。
这不仅有利于将新信息变得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助于为更高水平的思维和应用创造一个有用的信息库。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精细加工的方法: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等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
主要是减轻学习者工作记忆的负担,并帮助学生在学习新信息时建构起意义。
组织策略通常会将事物整合为更大的类或将一系列条目纳入一个概念框架体系之内。
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
组织策略即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与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
应用组织策略可以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的加工,进而促进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与精细加工策略相比,组织策略更侧重于对学习材料的内在联系的建构,更适用于那些需要深入理解与思考才能把握内在深层意义的学习材料。
组织策略主要有: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概括和归纳1.列提纲是用简要的语词写下主要和次要的观点,也就是以金字塔的形式组织材料的要点,较具体的细节都包含在高一级水平的类别之中。
列提纲旨在把握学习材料的纲目、要点及其内在联系。
2.利用图形是用来图解各种知识如何联系的。
具体做法是先提炼出主要知识点,然后识别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再用适当的解释来标明这些知识点的联系。
(1)系统结构图(2)流程图(3)模式图或模型图(4)网络关系图3.利用表格:(1)一览表。
对材料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抽取主要信息,从一个角度将这些信息全部列出来,来反映材料的原貌。
(2)双向图。
双向图是从纵横两个维度罗列材料中的主要信息。
4.概括和归纳。
概括和归纳是学习中最为常用的一种组织策略,学习中可以采用归类来简化纷繁复杂的记忆材料。
概括的原则包括:略去枝节,省去不重要的材料;删掉多余,对已涉及的内容不再重复;用上位的概念代替下位的概念;则取要义,找出主题句;自述要义,主动构建主题或中心思想。
四大理论人物对比:实行义务教育最早的国家是德国。
文言解释与教学原则相匹配:1.教学相长: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
2.尊师重道:指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3.藏息相辅:“藏”,通内脏的“脏”,“息”是指呼吸的气息,人自身的内脏和大气相配合,才能呼吸自如。
在这里强调课外活动的重要性,精辟地阐述了正课教学与课外活动之间的辩证关系。
4.豫时孙摩:在学生不良行为发生前就加以防范叫做预防。
如果不良行为发生之后再去禁止,积习已深就难以矫正。
所以这个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上要有预见性。
豫,就是预防性原则。
时,是及时施教原则。
“当其可之谓时”,抓住最佳的时机,及时施教,因势利导,就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否则,“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孙,是循序渐进原则。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妥善地安排教学进度。
否则,“杂乱而不孙”,不按顺序教学,就会使教学陷于混乱而难以收到效果。
摩,即学习观摩原则。
“相观而善之谓摩”,学友间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就能共同进步。
否则,“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5.长善救失:意思是说教书的人,要善于发现学子的错误,并加以纠正和指导,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体现的是启发性教学原则。
7.有教无类: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体现的是教学平等原则。
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张扬,人们就会记住他。
只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真挚,就会深得人心。
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需要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起到好的示范作用。
9.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是:问题已经形成,才来禁止,学生就会抵触。
学习时机过了才去学,即使苦学,也难有成就,这体现的是教学要抓住学生学习的关键期。
教师杂乱地施教,学生不按顺序学习,会使学生头脑混乱不知所措,这体现的教学要有顺序性。
独自学习,没有学习伙伴商量,就会孤陋寡闻,这体现的是学习要会合作学习。
教育理论高频考点――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于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者包括通过学习掌握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说的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指的就是学习的一种迁移。
在学习的迁移部分需要重点掌握的是学习的迁移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划分。
首先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分为正负迁移。
正迁移指的是当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就是正迁移。
比如说学习了阅读技能对掌握写作技能是有帮助的。
负迁移就是指学习与学习之间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比如学生先学习了汉语拼音对英文音标的学习产生干扰;而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的不同,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