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表现手法详解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赏析与答题方法及模式文库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赏析与答题方法及模式文库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鉴赏答题模式及解法(一、有关语言修辞的题型:描绘类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

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答题示例: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

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

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

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节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问:“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子”?答:因为“好一个”比“真是”感情更强烈,“调皮”比“可爱”更切合爱女的性格特征。

结构类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答题示例:“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

(节选自《荷包蛋》问:文中的“告诫”“教训”“意味深长”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不能。

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修辞类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表现手法”类题型特点及答题指南

“表现手法”类题型特点及答题指南

“表现手法”类题型特点及答题指南“表现手法"类题型特点及答题指南请看下面几个题目:1、第四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005年高考广东卷现代文阅读《壶口的黄河》2、本文在构思上具有先抑后扬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

——2007年高考湖北卷《日月行色》3、指出第五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2008年高考浙江卷《乌米》4、请分析文章开头对荒原景物描写的表达特色及其作用。

——江苏南通市2008-2009年高三期末调研测试《坚硬的荒原》以上列举的有关“表现手法”、“语言表达"、“手法”和“表达特色"的说法,在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中是很常见的。

不少同学由于不理解题型特点,不知如何回答这类题目而造成失分。

“表现手法”或者“写法"是个很大很空泛的概念,要理解清楚就要先弄清下面几点。

(一)从文章谋篇(结构的安排)的角度讲,主要指:铺垫(小说称伏笔)、照应;先抑后扬、设置悬念;过渡,线索的安排,等等。

(二)从全篇对题材的处理角度讲,主要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因事说理、以小见大、象征、虚实结合,等等。

(三)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讲,主要指: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语言的风格以及具体词、句(句式)的运用特点。

(四)从局部具体运用的写作技巧的角度讲,主要指:对比、衬托、渲染、联想、想象、移情于物、白描以及各种描写的方法和角度(视觉听觉)等。

以上出现的一些名称,可以称之为阅读理解方面的“专门术语”,记住了这些术语以及所运用的特点,我们就有了回答“表现手法"类题目的基础。

一般情况下,现代文阅读对表现手法的命题角度不会太多。

基于全篇来设计,往往是把文中的几句话或某个段落来作为设题区域。

当我们弄明白考点是“表现手法”类的问题时,就可以和自己掌握的上述术语对应,看看是哪种手法,然后依据该种手法的特点回答。

下面我们就开头例举的几种常规题型来看这类题的特点和解答方法。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语文现代文阅读是语文考试中拉分项目之一,该如何做到不失分是很重要的。

现代文阅读之表现手法

现代文阅读之表现手法

现代文阅读之表现手法一、先积累与表现手法有关的术语(1)修辞类比喻:生动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化繁冗为简洁。

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

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章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

排比:结构紧凑,文章贯通;增强文章的气势,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反复: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

借代:生动活泼,使评议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说服力。

双关:表达含蓄,语意丰富。

对比、衬托(正衬和反衬):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

(2)技巧类A、叙述方式:顺叙、插叙、倒叙、补叙。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B、描写方式:景物描写(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点面结合,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高低远近声色结合,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写景,对比)景物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渲染环境气氛,奠定感情基调,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或展开情节,或转换情节),烘托人物心理,烘托人物形象,象征或暗示社会环境,还可以跟下文形成对比等等。

人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以景写人、对比反衬)(对事物的描写,也可以有外貌特征、形状大小等的正面描写,还可以有侧面衬托、对比以及多种修辞。

)C、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等。

D、人称方式:第一人称(亲切自然,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便于对话,便于抒情,加强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用于外物有拟人化的效果)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E、艺术技巧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心理、烘托人物形象、象征社会环境、烘托思想感情。

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鉴赏表达技巧ppt

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鉴赏表达技巧ppt

• 附:部分表达方式技巧简介及作用 • 顺叙: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可
以使叙述事件有头有尾,文章条理清楚,读起来顺当流 畅。 • 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边来写,然 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可以造成悬念,抓住读者, 突出主题,使故事波澜起伏。 • 插叙:在叙述的过程中,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补入) 另一些叙述,也叫补叙。补充人物、事件,使文章内容 更加充实,叙述曲折有致,有时可使内容衔接更紧密, 照应更周严。 • 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 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也叫分叙。可以把头绪纷繁、 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有条不紊。 • 白描: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事物特征,寥寥几笔勾勒出 事物形象的写法。形象逼真,简洁传神,突出人物性格 (事物特征)。
属于中难度的试题,因此较多出现。
• 如99年全国卷《创造宣言》第2题,“第四自然 段中说:‘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 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这 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核按钮71 页)又如2001年春季招生卷《黄土》第1题, “这篇散文题为‘黄土’,请结合阅材料,简要 分析‘黄土’的象征意义。”都是这类试题。
• 四、 典型的细节可以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 如鲁迅《风波》中钉了十六个铜钉的瓷碗和七斤 一家晚餐吃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就渲染了 当时的时代气氛和地方特色。 五、 典型的细节可以揭示人物瞬间心理复杂微 妙的感情活动。如孙犁的小说《荷花淀》“话别” 这一情节里,有一个细节,当水生嫂听到丈夫说 “明天我就要到大队上去 ”时,“女人的手指 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 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 如2000年全国卷第22题:“这篇散文,①作者主要用第 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②第六段的结尾 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高考语文散文表现手法讲解

高考语文散文表现手法讲解

高考语文散文表现手法讲解一、考点分析现代文阅读是高考的主要模块之一,其中文学类文本分值最高,文学类文本中最高频的考点即散文,学会阅读散文,提升散文的理解欣赏能力是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过程。

考查题型多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分值在4-6分之间。

二、专题详解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散文中常见表现手法:象征、渲染、烘托、对比、以小见大、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想象(联想)等。

1、象征手法象征就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运用象征手法,可以把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给人以启迪。

练一练:①我家的瓷碗,已经很久没有换过了,它不甚惊艳,但看起来却很有家的味道。

沾过胖乎乎的饭粒,装过令人垂涎欲滴的黄焖鸡,挨过竹筷子的碰,受过铁调羹的敲,淋过柠檬味道的洗洁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家的碗敛藏了所有生活的味道。

②端起碗吃饭的时候,眼睛从碗的弧形边缘处打量着同桌吃饭的家人们,有的吃得慢条斯理,有的狼吞虎咽,有人嗜辣,有人爱甜,虽然形态各不相一,然而饭香氤氲,洋溢在每个人脸上的都是幸福。

③七月的一天,新闻里播报了一起火车追尾事故,死亡惨重。

端着饭碗的我,浏览到相关信息时,忽然觉得饭菜难以下咽。

有多少正在家里守候儿女归来的父母在听到这则消息时,震惊地摔碎了手中的碗;有多少家庭从此都要空上一副碗筷出来,等待那个永远回不了家的人……碗中的饭在此时变得格外冰凉。

④餐桌对面的空饭碗里是否会有这样看不到的留言:我从远方赶来,特意坐了动车,只是为了能早一点看到你,握住你温暖的手,和你坐在一桌吃饭,相互对望,筷子会在夹菜时碰到一起,我想要尝尝你的手艺有没有进步,我的妻子。

然而抱歉,我无法归家,原本热乎乎的饭菜凉了又热,你还是等不到我,原本给我盛饭用的小白碗,如今是否接满了你的泪水?⑤碗筷坠地时破碎的声音中是否能追寻到这样触不到的思念:我放假第二天就跳上了火车,一学期没有见到您了,我想您包的茴香饺子想得要发疯,坐在动车上每过一座城市就给您发一条短信,我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我的妈妈。

高考妙招现代文阅读小说鉴赏之赏析表达技巧附答题模板

高考妙招现代文阅读小说鉴赏之赏析表达技巧附答题模板

高考妙招现代文阅读小说鉴赏之赏析表达技巧附答题模板小说鉴赏之赏析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和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内容,这是小说命题方面的重点内容。

【设问方式】1.第×段中对周围人的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2.作品运用了××手法,请谈谈其艺术效果。

3.作者主要用了哪种艺术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一、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是表述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主要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五种。

就小说来讲,叙述与描写是其最常用的表达方式。

1.叙述(1)叙述人称(2)叙述视角(3)叙述顺序2.描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景物的性质、特征,环境的色彩、布局等具体地描绘出来。

(二)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指使文章整体或部分给人留下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小说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如下表:下面是对几种易混手法的辨别:1.烘托与衬托,衬托与对比烘托是一种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是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但所要表现的对象不出场;而衬托则是两个对象都出场,其中一个做陪衬,用以突出另一个。

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要事物,两者主次分明;对比则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的双方不分主次。

2.象征和比喻象征和比喻的区别表现在三个方面:(1)两者的表现手段不同。

象征的象征体与本体之间要求“神似”,比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则要求“形似”。

(2)两者表现的对象不同。

象征是以物示义,即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让读者去理解;比喻是以物比物,比喻的对象一般是让人看得见、听得见或摸得着的具体事物、具体人。

(3)两者范围大小不同。

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它的对象是整篇文章,至少是文章的一部分;比喻的范围较小,一般局限于一两个句子中。

三、结构技巧主要指构筑情节、营造环境等方面的技巧。

现代文阅读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现代文阅读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现代文阅读的表现手法有哪些现代文阅读的表现手法有哪些现代文阅读的十一种表现手法,供参考——1、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4、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

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7、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9、渲染烘托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

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

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比较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二者的不同点: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的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

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10、联想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201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及作用)考前指导 安乡一中 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及作用)考前指导     安乡一中   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及作用)第一类:表达方式——一般针对段落或篇章中具体的表达方式命题解题思路:1.确认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2.明确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

3.确认所指定语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描写:知识储备:运用描写手法总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的性格特点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侧面(又叫对景色及周围陈设的描写叫景物描写。

一般描写景物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全篇以描写景物为主,如《桂林山水》。

一种是在写人、记事、议论中插入景物描写,如《雨中》其作用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2.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用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如感受、知觉、情感、体验、愿望等。

直接剖析是心理描写最常用的方法,由作者直接进行揭示、分析、披露人物的思想,使读者能够直接感知到人物在想什么和怎么想。

采用人物心理独白,如自言自语、评价抒情等,以第一人称直接坦露内心世界也是常法。

还可运用梦境、幻境来表现人物心理。

如契诃夫的《万卡》给乡下祖父写信后睡熟了,做了一个梦。

《卖火柴的小女孩》写小女孩在除夕之夜坐在墙根擦火柴取暖时的幻觉描写。

陈国凯《代价》中阿峰思恋人的梦幻。

还可通过人物外部情态,折射人物内心世界,通过景物烘托人物心理。

如《党员登记表》中黄淑英就义时的景物描写,《祝福》结尾用音响衬托人物内心活动。

其作用: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06湖北16 07海南林冲见差拨133.外貌描写对人物长相体态、衣着打扮、神情等的描写,就是人物的外貌描写。

现代文阅读 常用写作手法

现代文阅读 常用写作手法

明确了这些常见修辞格的作用,然后结合具体文本如文章主旨、作者感情、强调重点等内容进行阐释。

5.描写手法: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作用是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作用是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渲染氛围;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主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纲陈述: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诗歌、散文、小说、观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阅读文学作品时注重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所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小说阅读: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称为小说三要素。

考点题型均是围绕小说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这一核心。

2.阅读策略(1)分析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

主要考察人物个性特征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辨析、人物性格发展的合理性探究。

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可通过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来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

肖像描写:暗示人物身分和地位;反映人物的精神状态和风貌;反映人物的性格爱好.动作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心理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暗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常见提问方式:①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品质。

②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

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人物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社会意义)。

答题模式:文章通过(描写方法)的描写方法,如(举例说明),突出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或形象)(2)把握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高考现代文阅读主要考点归纳

高考现代文阅读主要考点归纳

高考现代文阅读主要考点归纳解题思路一、筛选概括信息类1.找准答案所在区间;2.注意同义替代语和体现文章主旨的概念, 抓关键词句;3.进行整合, 合并相同类;4、归纳答案, 分条表述。

二、概括文章的要点类1.给选段分层;2.逐层概括;3、整理, 分点作答(用自己的语言)。

三、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依据词语所在句子的内容→依据前后句述说的内容→依据相关文字的思路1.原句→文本(从原句入手回归文本)2.本句→上句、下句(关系)(1)总分—分总 (2)阐释、说明 (3)比较、呼应 (4) 指代、复指3.主干(关键词)、枝叶(定、状、补)4.扣住中心主结旨、揣摩作者情感四、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类语法分析→修辞分析→情感分析→区间分析五、分析文中重要句子、段落的作用类(一)分析文中重要句子作用1.联系本句的含意2.关注是否突出强调上下文的什么内容或是否揭示段意4、 3.联系作者情感(或事物特征或本文中心观点)5、关注是否有用到某种表达技巧(二)分析文中重要段落作用1.确认指定内容在文本中的位置2.分析它的语言表达方式是议论、叙述还是描写, 使答案更有针对性:(1)记叙性的段落: 何时、何地、何人、何对象做了什么事(2)描写性的段落:描写了何种对象的何特点, 并由此表达了作者的何种情感(3)议论性的段落: 论证了什么观点(4)陈述性的段落: 把握主要的陈述对象是什么?以什么方式引出主要的陈述对象?3、根据指定内容的位置, 联系上下文, 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思考作答。

六、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类1.分层概括写了什么2.结构的作用是什么七、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类1、仔细读题, 明确方向;2、选取角度, 揭示特点;3、示举典例, 具体分析;指向主旨, 阐明效果。

八、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类(一)行文段落类1.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

2.明确段落的作用, 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人手)。

【高考必备】高考现代文阅读鉴赏答题方法

【高考必备】高考现代文阅读鉴赏答题方法

现代文阅读鉴赏答题模式及解法(绝对实用)一、有关语言修辞的题型:描绘类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

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答题示例: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

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

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

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节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问:“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子”?答:因为“好一个”比“真是”感情更强烈,“调皮”比“可爱”更切合爱女的性格特征。

结构类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答题示例:“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

(节选自《荷包蛋》)问:文中的“告诫”“教训”“意味深长”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不能。

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修辞类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现代文的常用表现手法学习资料

现代文的常用表现手法学习资料

现代文的常用表现手法现代文的常用表现手法王强编辑高考现代文阅读鉴赏,命题者常常从文章的表现手法方面对考生进行考查,考生往往茫然无措。

掌握该类试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对于提高考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和答题的准确度意义重大二、表现手法是个大概念通常意义下,表现手法是最大的范围,表达技巧是表现手法的一个部分,表现手法对于诗歌又叫艺术手法。

表现手法:1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2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对偶,借代,双关,夸张,反问,反语,引用等。

3 表达技巧:想象,联想,象征,比衬,烘托,渲染,虚实相生等;描写方法针对人的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

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

三、常见表现手法释义和作用简介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4、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来衬托或喜或悲的情感6、虚实结合: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更集中地揭示题旨。

7、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烘托作用。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9、渲染烘托:10、联想想象: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联想想象可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高考现代文阅读技巧(比喻和拟人)

高考现代文阅读技巧(比喻和拟人)

作用:(比喻VS拟人)VS象征
1、比喻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 的、生疏的事物。作用: ①化平淡为生动; ②化深奥为浅显; ③化抽象为具体; ④化冗长为简洁。 2、拟人写喜爱之物,可以把物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写憎恨 之物,可以把物写得丑态毕露。作用: ①色彩鲜明; ②描绘形象; ③表意丰富; ④充满情味。 3、象征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还可使要表达的意 思含蓄、深刻。 作用: ①全文线索; ②寄托情思; ③凸显品质。
2、必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 3、名词性、“定性”
拟人
判断: 1、比拟的一种(拟物、拟人) 拟物: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 朵听。 拟人:太阳笑了/天哭了…… 2、拟人:物表现人的动作、情态、行为
比喻VS拟人
1、拟人不能出现“像”字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 的手抚摸着你。 ②春风温柔地抚摸着你 2、比喻重“喻”(名词性);拟人重“拟” (有人的动作、情状、行为) ①海燕像战士。 ②勇敢的海燕
例题:《没有天堂》2011山东,六(二)
分析下面两个句子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1、其大气和表面对人类的生存亦抱有敌意。 2、在宇宙太空中,地球原是一条很安全、 很舒适的小飞船。如今它因人类的错误触了 点礁,漏了些水,人类理应积极行动起来, 亡羊补牢,拨正航向,这才是唯一的出路, 而不是弃船逃走。
象征
象征(“以物征事”的简称)是借助物象 来表现某种概念、思想、精神、品德等。 判断: 1、固定象征意义的景/物,如“梅兰菊竹” 2、在特定文章中寄托着作者某种思想和情 感。
例一: (2011江苏《这是你的战争》) 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 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弗之走得很慢,自觉脚步沉重,回到住处 时,只见院子里腊梅林一片雪白。” 例二: (2011四川《锈损了的铁铃铛》) 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含义

高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术语及表达技巧清单

高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术语及表达技巧清单

临清三中高二语文学案现代文阅读术语及表达技巧清单常用术语(一)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辞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技巧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技巧

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技巧汇总(一)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1、修辞手法(请参阅《一本通•专题过关》P80)(1)、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点明所用修辞手法。

⑵、明确答题方向。

答题时,一定要结合语句内容分析每一种修辞手法的具体作用。

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

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

具体如下:比喻一一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

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性拟人——使物具有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

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弓I起共鸣。

(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排比一一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

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

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致。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放大观点感情,强调爱憎是非,美丑更加鲜明。

对偶一一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设问一一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弓I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

弓I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

用在一段的幵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注意和思考反问一一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表达鲜明,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强化作用。

反复一一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

现代文表现手法专题

现代文表现手法专题
参考答案: (1)用另一种角度写南国看不见的春风,与开篇对南国春风的描述 形成对比,表明感情的变化。(2)用轻柔的南国春风,与强劲的北 国春风对比,凸显北国春风的作用。(3)从怀念南国的春风转为怀 念北国的春风,突出作者对北国春风那份浓浓的深情。
修辞方法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 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 抒情手法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 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叙事抒情等;
描写手法包括象征、虚实结合、联想想象、动 静结合、白描等;
“表现手法”题型命题的一般规律
1.有的命题使用的是狭义的概念,有时会明确的指 出某一种具体的表现手法,让考生就此手法作出 赏析。 2.有的命题使用的是广义的概念,在题干中常用 “哪些表现手法”或“什么写法”或“哪些艺术 手法”等词语,此时就要求考生还得从修辞等其 他角度来答题。 3.此类题型分值至少是每题4分,多数情况是6分, 需要分成2—3个得分点来做答。
参考答案:
第一问: 作者采用对比、排比、比拟和想象来写 克拉2号气井。 第二问:①通过对克拉2号气井所在的雅丹地貌和 荒漠地貌的对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充满激情,不 畏艰险,克服困难的精神;②通过对不同劳动情 景的排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坚定的决心和一往无 前的气势;③通过对管道天然气声音的比拟,表 现了石油工人对西气东送所做的巨大贡献;④通 过对远方亲人的召唤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石油 工人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3、展开要深入
遇到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的题型,一定要把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结 合起来回答。因为任何手法的运用都是为表达内容,揭示主题服务的。
四、例题解析
例一:2009年全国一卷第17题:在文章最后,作者 是采用哪些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的?表达了什么 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文本:雷 抒雁《彩色的沙漠》)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句子赏析方法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句子赏析方法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句子赏析方法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现代文阅读句子赏析方法1、抓关键词语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

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例句1:“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蒙眬欲睡似的。

”【赏析】一个动词“吻”字,写出了海浪亲昵温柔的情态。

例句2:“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

”【赏析】“疯狂”、“汹涌”、“吞没”这些充满力度的词语,描绘出了大海勇猛无畏的性格。

2、抓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使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

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其作用表现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增强表达效果。

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例句1:“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

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

”【赏析】以“海”、“墙”作比喻,写出了森林的浩瀚和坚不可摧。

透过字表,我们能够领会到作者对森林的喜爱与赞赏之情。

例句2:“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上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它又不辞辛苦地从远处茂密树林里捎来种子,让雨水把它们唤醒。

坡上青翠的小苗讨得阳光喜欢了,阳光便慷慨地抚爱它们。

”【赏析】本句用拟人手法,赋予风、雨水、小苗、阳光以人的灵性,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获取原来如此的诗意,与峡谷的凄清冷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例句3:“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现手法:
(烘托、象征、衬托、对比、伏笔、铺垫、欲抑先扬、先抑后扬……)
(1)烘托:
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

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

(2)衬托:“衬托”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

“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正衬:是指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条件来衬主体事物。

反衬:是相对“正衬”而言的一种表达技巧。

在作品中为了使对某事物的描写更清楚、突出,而采用相反的、相对立的事物从旁陪补的方法。

反衬表现法的运用,主次是极为分明的。

应该把相反的艺术形象合写在一起,以次要的形象、陪衬的形象来衬托主要的形象,让主要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光彩照人。

◆“烘托”与“衬托”不同,“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

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

(3)对比:
当一件事物与其他事物有了差别时,就容易引起注意。

所谓对比,就是在作品中把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两方面并举出来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于突出形象特征,揭示形象意义,对于主题的表达也易产生犀利、深刻的效果。

对比的作用:能使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

例如:光明与黑暗,美与丑,喜悦与悲痛的对比,之所以会引起人们深切的注意,就是因为它们的差异达到了截然对立的地步。

●“衬托”和“对比”的区别在于: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
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对比。

●“反衬”与“对比”不同,对比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果是突出对比双方;反衬却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的事物和被衬托的事物,突出被衬托的一方。

我们可以来看下面的例子: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运用的是“对比”,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则用了“反衬”来突出环境的幽静。

(4)象征:
象征(“以物征事”的简称)是借助物象来表现某种概念、思想、精神、品德等。

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朴素;以“菊”象征高洁与傲霜斗雪的坚强。

托物言志是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胸怀心志。

◆象征与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以物喻人异同:
这几种表现手法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不是截然分开的。

如在《白杨礼赞》一文中,从对白杨树的形象描绘上来看,它具有北方抗日军民的特征,所以用它来指代北方抗日军民,这就是以物喻人;这样描写,在白杨树的形象上自然赋予了北方抗日军民的品质和精神,所以说白杨树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北方抗日军民及其精神;作者通过赞美白杨树来赞美北方抗日军民,所以又称为借物抒情。

当然,它们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首先,从以上的分析来看,提炼这些表现手法时着眼点不同。

其次,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以物喻人的区别在于“志”、“情”、“人”的具体内含不同,“志”强调志趣、追求,针对自己,如《爱莲说》是作者借莲这一形象来表达自己对君子人格的追求;“情”指作者对人对物的感情,多因外物引起,也包括自己的喜怒哀乐,如《荔枝蜜》就是通过对蜜蜂的赞美来表达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的;“人”是对人物形象而言的,如千里马喻人才。

再次,象征与其他几种表达方式的区别在于象征具有暗示性,如《变色龙》一文用变色龙象征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沙皇军警,但文章中并没有出现变色龙,它只是一个象征物;再如《海燕》一文,通篇也没有出现象征本体,象征意义暗含在象征体之中。

一般地,象征体的象征意义具有约定俗成姓,如红色象征革命,
绿色象征生命,橄榄枝象征和平等。

当然,我们在使用其他几种表现手法时,也往往赋予了所借之物临时的象征意义,如《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等。

(5)伏笔、铺垫、悬念:
A、伏笔:就是上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或者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某种提示或暗示,或者说是前文为后文情节埋伏的线索。

好处是交代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让读者看到下文时,不至于产生突兀、疑惑之感。

●使用伏笔应注意:
①有伏必应,如果你在开头提到了枪,那么在后文就要提到开枪,不伏不应是败笔,只伏不应同样也是败笔。

②伏笔要伏得巧妙,切忌刻意、显露。

伏笔一般做到别人无法轻易觉察到,要做到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③伏笔要有照应,前后不宜紧贴。

如果伏笔前后贴得过近,反而会使文章显得呆板,读起来反而显得枯燥。

B、铺垫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作衬垫。

运用铺垫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是为了突出文章主旨。

运用铺垫手法须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写好铺叙的那一部分,只有将这部分写充分了,才能有效地蓄积气势。

二是运用铺垫要自然,如果为铺垫而铺垫,过多地堆砌,反会暴露出人为的痕迹,那效果就适得其反了。

铺垫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的技法,描写手法之一。

(1)铺垫的特点:铺垫是主要情节蓄积、酝酿的过程。

(2)铺垫的作用:铺垫是主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

(3)铺垫的原则:要引而不发、自然合理。

●伏笔与铺垫的区别
①从目的和作用上看,铺垫是衬托。

作者尽管是在次要人物或事件上下功夫,其着眼点却是主要的人物或事件。

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提示或暗示,使下文的情节不使读者感到疑惑,以求前后呼应。

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②从形态上看,为了达到衬托的目的,铺垫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惟恐读者不见,因此,铺垫可以说是“显性”的;而伏笔呢,一般说来,贵在一个“伏”字,通常比较隐蔽,因而,伏笔是“隐性”的。

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

③从位置上看,铺垫一般在文章开头,伏笔常见于文章中间。

并且铺垫一般紧接着被铺垫的主要人和事;而伏笔则和后文提示的人和事有一段距离。

④铺垫所使用的笔墨往往较多,可谓浓墨重彩(当然,其程度不及对主要人物或事件的描写);而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否则就失去了“伏”的意义。

判断一篇文章是否运用了铺垫手法,首先要弄清文章的主旨,再根据主旨判断文中哪些是主要材料,哪些是次要材料,用在前面的次要材料往往是铺垫,比如那些交代缘由、描写环境、陪衬烘托、铺陈渲染的文字。

但我们不能简单的回答“用来作铺垫”,而应具体地答出“用什么内容作铺垫”。

C.悬念:是指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

它包括“设悬”和“释悬”两个方面。

前有“设悬”,后必有“释悬”。

通俗地说,它是故事发展中间只亮开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

它可以是一个场面、一段情节,可以是贯穿全文的一个具体事物、人物某一时刻的神态描写等。

悬念的主要作用是抓住读者的心,引起读者对事情的发展、变化、结果,对人物或事物的处境、结局产生关切的心理,使文章情节发展更具有吸引读者关切、引人入胜的魅力。

怎样设置悬念呢?设置悬念的位置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篇首设置悬念。

这种设置悬念的形式运用很广泛,它有助于创设氛围、环境,展开矛盾,引
出下文。

另一种是在篇中设置悬念。

这种设置形式有助于承上启下,推动情节的发展。

(6)其他表现手法:
想象、联想;以小见大;讽刺;虚实结合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