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有关地球知识点总结

有关地球知识点总结

有关地球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似球体,它的形状是由地球自转而产生的离心效应造成的。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极半径约为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0075千米。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从而了解地球的实际大小。

地球大小的测量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可以用地图、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来测量地球的大小,也可以通过天文观测来计算地球的大小。

不同的方法得出的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但都能反映出地球的实际大小。

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所带来的现象有日出、日落、白昼和黑夜等。

地球的自转速度约为每小时1670千米,因此地球上的一天也约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运动。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形,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

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昼夜交替和日影现象等天文现象。

三、地球的大气地球的大气是由氮气(78%)、氧气(21%)、水蒸气、二氧化碳等组成的。

大气层主要包括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臭氧层和电离层等。

大气层的存在保护了地球上的生命,也对地球气候、天气等现象产生了影响。

地球的大气对地球上的生命尤为重要,它提供了氧气、水、营养物质和生物所需的温度等条件,保障了地球上生物的存活。

同时,大气层也对地球上的其他自然景观产生了影响,如雨雪、风、气温等都与大气有关。

四、地球的水地球上的水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冰川和地下水等。

地球的水资源在地球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生存所需的水分,也为人类提供了饮用水、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等需要。

同时,地球上的水也参与了地球的循环系统,包括水循环和能量循环等。

地球上的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匀,一些地区缺水,一些地区水资源丰富,这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挑战。

因此,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地球上的水资源,寻找更好的管理和利用方式,以保障地球上的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五、地球的陆地地球上的陆地包括大陆、岛屿和沙漠等。

认识地球的基础知识

认识地球的基础知识

认识地球的基础知识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基础知识对于我们认识世界、保护环境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地球的形成、结构、地理分区以及地球上的生命等方面介绍地球的基础知识。

一、地球的形成地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约46亿年前,当时的太阳系还是一个巨大的气体和尘埃云团。

由于引力作用、物质的聚集和碰撞等因素,太阳系中心的物质开始聚集形成了太阳,而围绕着太阳的物质云团则逐渐形成行星。

地球就是其中一个行星,它在地质学上被称为第三行星。

二、地球的结构地球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的结构层: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

地壳是最外层的部分,包括陆地和海洋底部,它的厚度约为30公里。

下面是地幔层,厚度约为2900公里,由岩石和金属组成。

再往下是外核,这一层由液态的铁和镍组成,厚约2200公里。

最内核是地球的核心,主要由固态的铁和镍组成,温度和压力都非常高。

三、地球的地理分区根据地球的地理特征,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五个主要的地理分区:大洋洲、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

大洋洲是由众多岛屿组成的洲际地区,位于太平洋上。

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

非洲位于南大西洋、印度洋和地中海之间,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欧洲位于北大西洋,是世界上经济和政治发达的洲。

美洲是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总称,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多样的文化。

四、地球上的生命地球上存在各种各样的生命形式,从微生物到高等动物,包括植物、动物和人类。

生命在地球上的存在与地球的气候、环境和地理条件密切相关。

例如,各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态平衡。

动物通过食物链与植物相互依存,构成广阔的生态系统。

而人类作为地球上的智慧生命体,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地球的面貌,同时也面临着环境问题和资源利用的挑战。

总之,认识地球的基础知识是我们对这个星球的真实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地球、珍惜地球资源。

只有当我们了解地球的形成、结构、地理分区和地球上的生命,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地球基础知识

地球基础知识
N
图中 图中
回答: 正北 A在B的___________方向; 正南 D在C的___________方向; 正东 C在A的___________方向; 西北 A在D的___________方向; 东北 C在B的___________方向。
S A C
B
D
图,完成下列要求。 读右图 (1)写出 写出A.B两点的 写出 两点的 地理坐标。 地理坐标。 ° , ° , A:(40°N,70°W) : ____________, ° , ° , B: (20°S,50°E) : ____________, (2)根据下面 根据下面C.D两点 根据下面 两点 的经纬度, 的经纬度,在左图中标 出它们的位置。 出它们的位置。 C:西经50°、南纬 ° :西经 ° 南纬40° D:东经70°、北纬 ° :东经 ° 北纬60°
E S
4、纬度和经度
(1)经线和纬线各有无数条,为了区别每一条经线和纬线, 人们给它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经度和纬度。 (2)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 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3)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 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 南纬,用“S”表示。 (4)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 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 到180°。 (5)以0°经线为中线,往东逐渐 增大的为东经度,用“E”表示;往 西逐渐增大的为西经度,用“W”表 示。
地球基础知识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 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 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 (3)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 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 6371千米。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第1讲 地球基础知识

第1讲 地球基础知识
自转方向 C 0 0° B
·
·
60
A 40
·
20
90
综合练习: 1.0°经线和0°纬线的长度有什么不同? 0°经线是0°纬线的一半。 2.1°经度和1°纬线之间的距离有何不同? 1°经度之间距离因纬度不同而不同。1°纬度之间的 距离在各处是一样的(111km)。 3.判断A在B的什么方位? A (10°S,15°E) (15°N,20°W) (25°N,20°W) (35°N,100°W) B (35°S,62°E) (35°N,62°W) (60°N,100°E) (65°S,90°E)


难点一:东西方向的判断:
必须根据两地之间的劣弧距离来判断, 即两地的经度差不大于180°。 判断:A在B的东还是西?
A
20°W 15°E
B
160°W 160°E
35°W
65°E
二、经纬网ຫໍສະໝຸດ 4.半球划分赤道 南北半球:
20°W~160°E 东西半球:
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 20°W向西到160°E为东半球;
二、经纬网
1. 经线和纬线 指示南北方向 经 线 各条经线长度相等(2万 km) 形状为半圆,相对应 的两条经线组成经线 圈。 指示东西方向 纬 线 纬线长度由赤道向两极 递减 形状为圆
二、经纬网
2.纬度 低纬:0°~30° 中纬: 30°~60° 高纬: 60°~90° 北回归线: 23°26′N 南回归线: 23°26′S 北极圈: 66°34′N 南极圈: 66°34′S
一、地球的基础知识 (一)、地轴、两极和赤道
C
1.地轴:地球假想的自转轴AC。 2.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 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 B点C叫北极;另一点A叫南 极。(只有在北半球才能看 见北极星) 3.赤道:过地心与地轴相垂 直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相交的 圆。

百科知识精选地球

百科知识精选地球

百科知识精选地球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也是人类所处的唯一一个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

而地球本身也有着许多引人入胜的奥秘和独特特征。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带您一起了解地球的一些精选知识。

1. 地球的构造地球的构造可以简单分为地幔、地壳和地核三部分。

地壳是地球最外部的一层,不规则分布着陆地和海洋。

地幔是地壳下方的一层岩石,由硅酸盐矿物组成。

地核由内核和外核组成,内核主要由铁和镍构成,外核则是由铁和硫组成的液态物质。

2. 地球的气候地球上的气候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包括太阳辐射、地球的自转和倾斜、海洋和大气循环等。

地球上的气候多种多样,有炎热的热带气候、寒冷的极地气候以及四季分明的温带气候等。

气候对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的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3. 地球的居住区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一起构成了地球的居住区。

大部分的人类和其他生物都生活在陆地上,而海洋则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

海洋不仅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还对维持地球的气候和氧气生成起着重要作用。

4. 地球的地理特征地球上有许多引人入胜的地理特征,如喜马拉雅山脉、亚马逊河流域、大堡礁等。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而大堡礁则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

这些地理特征展示了地球的壮丽和多样性。

5. 地球的生命多样性地球上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真菌和微生物等。

这些生物在地球上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并且相互依赖共存。

生命的多样性是地球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保护好自然环境,维护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生存条件。

总结:地球作为我们的家园,有着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和独特的特征。

我们应该珍惜地球,保护环境,共同努力,使地球永远成为我们生活的美好家园。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对地球有了更多的了解。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舞台,只有在保护好我们的家园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保护地球,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地球基础知识

地球基础知识

地球概述(1)地球的演化及形状:水金地(距太阳1.5亿km)火木土天海(冥);150亿年以前宇宙大爆炸形成,50亿年前到46亿年地球形成;6371km 6357km 6378km 赤道4万km;大地水准面,平均海水面向大陆延伸形成的闭合曲面,高程的基线,地球的形状即是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北凸南凹中间大的梨状;重量:60万亿亿吨10的27次方g。

面积:5.1亿平方公里,海洋占71%,陆地占29%;平均密度5.5g/cm3,岩石平均密度2.7g/cm3;陆地平均高度875m,最高喜马拉雅山,8844m,海洋平均深度3729m,最深马里纳亚海沟,11033m;大陆地形,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洼地;海洋地形,大陆边缘,大洋盆地,洋中脊;(2)地球的力学性质:力学性质,重力,向心力,地心引力;重力加速度9.8 m/s2,两极大赤道小,与地球的总质量无关,只与所在高度以下的地球质量有关,古登堡界面上重力加速度达到最大10.69m/s2,再往下各方面的力趋于平衡,使重力逐渐变为零;重力异常:实测大于理论,密度大,有重金属矿床,实测小于理论,密度深小,有煤石油盐类等矿床;重力在地球演化过程中的作用,趋向平衡和稳定的作用;地表地势大致与莫霍界面的起伏呈镜像关系,保持重力平衡,但不是一定的,各种情况都会影响;静压力导致地球内部高温高压;地球自转偏向力,地球自转引起的一种作用力,作用于地表一切运动的物体,表现为沿前进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3)地球的磁学性质:两极磁感强度最大60uT,赤道最小30uT;磁偏角是磁子午线和地理子午线之间的夹角;地理子午线,偏东为东偏为正,偏西为西偏为负,我国东部地区为西偏,甘肃酒泉以西为东偏;地磁倾角,磁北针与水平面的交角,上仰为负,下倾为负,北半球为正南半球为负;地球表面磁倾角为零度的各点的连线为地磁赤道;由地磁赤道到地磁北极,磁倾角由0逐渐变为+90;基本磁场,由地表往上在空气中逐渐减弱,为磁偶极磁场;变化磁场,地球外带电粒子的作用;地球磁场拦截了太阳辐射来的带电粒子和宇宙射线,使它们不能冲击到地面,而是留在高空环绕地球流动,形成一个磁性包层;实测磁场强度大于理论值,为正异常,小于为负异常,地壳内含铁较多的岩石和铁族元素Fe,Ti,Cr等引起正磁异常,膏盐矿床石油天然气储层富水地层富水岩石破碎带常引起负磁异常;正向期,反向期,400万年来三次大倒转;地核外部是液态,成为非稳定磁流体发电机,双耦合发电盘模拟地磁场发生翻转成功;(4)地球的热学性质:内部温度的变化总体上是从地表向地内逐渐增高的;地表外热层,恒温层,外层温度来源于太阳,地表以下1—1.5m日变化,10—20m年变化;内热层,随深度增加地温升高,来自于地球内部放射性蜕变,位能转化为热能;增温率(地温梯度)平均100m增加3度,增温级,每地温增加1度增加的深度,平均为33m;海底地温梯度一般为4—8度,大陆为0.9—5度;莫霍面地温约为400—900度,岩石圈底面1100度,地幔内1000—3500度,地核温度在4000—5000度;(5)地球的弹性性质:固体潮,地表的固体岩石在日月引力作用下有交替涨落现象,幅度较小,不超过30cm。

地球基础知识

地球基础知识

0°纬线---南北半球分界线23.5°纬线---南北回归线,热带与温带分界线66.5°纬线---南北极圈,温带与寒带分界线(4) 所有的纬线互相平行;(5) 度数相同的纬线(赤道除外)各有两条,分别位于赤道两侧,他们长度相等,到赤道的距离也相等;(6) 在地球表面,东和西是没有尽头的,是可以无限延伸的;3.关于经线的几个知识点:(1) 经纬度的范围不同:经度0°-180°,纬度0°-90°☐(2) 东经180 °和西经180 °重合为一条经线,不分东西经,写作180 °经线☐(3) 构成经线圈的两条相对经线的经度之和为180 °(4) 在地球表面,南北方向是有尽头的,北极点是北的终点,南极点是南的终点;在北极点,四周都是南,在南极点,四周都是北;三.经纬网地球表面某一位置可用来确定。

经纬网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和交织成的网。

地球上,任何一点均只有条经线通过,所以说地球表面某一点的经度和纬度是唯一的,因此说利用经纬网可以精确定位。

注意:1、写地理坐标时,经度一定要注明是东、西经,纬度一定要注明南、北纬2、计算某点关于地心对称的坐标:两点的纬度相等,但南北纬相反;两点所在经线一定构成经线圈,经度之和等于180度,东西经相反。

四、课堂练习:1.本初子午线是()A.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D.欧、亚两洲的分界线2.甲、乙两地同在30N 纬线上,甲地的经度是20E,乙地的经度是20W,则甲地在乙()A正南 B.正北 C.正东 D.正西3.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该选择的地点是()A.0度纬线上B.0度经线上C.北纬80D.南极点附近4.下列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 ,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5.下列关于经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匀能回到原地B.地球便面任意一点的位置可用经度和纬度来确定C.全球所有的经线都不等长 D 相同纬度的纬线有一条[跟踪训练]1.地球形状的正确叙述是()A、两极稍偏、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B、正球体C、长椭球体D、圆形2、关于地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北极点和南极点B、地轴是地球自转的旋转轴C、地球上有一根巨大的地轴D、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线3、有关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纬线都是半圆状B、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C、所有的纬线都指示南北方向D、所有的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4、本初子午线是()A、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B、南北半球的分界线C、东西经度的分界线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5、东西两半球划分界线的正确叙述是()A、0°和180°的经线圈B、20°W和160°E的经线圈C、10°W和170°E的经线圈D、100°W和170°E的经线圈6、下列各点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A、30°W, 30°NB、10°W, 10°NC、170°E, 30°SD、175°E, 10°N7、下列经线中,按由西向东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20°E、0°、20°W、40°WB、160°E、180°、160°W、140°WC、120°E、100°E、80°E、60°ED、80°W、100°W、120°W、140°W8、能构成经线圈的两条经线分别是()A、30°E和150°EB、10°W和170°EC、10°W和10°ED、20°W和160°W9、两人从南极同时出发,分别沿东经80°E和20°W向北行进,产生的情况是()A、他们在北极相遇B、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最近C、他们之间始终保持一致D、他们可真南极再相会10、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任何一条经线都代表南北方向,任何一条纬都代表东西方向,这样,在南北两极点各有()A、一个方向B、两个方向C、三个方向D、四个方向11、下列关于地球上东、西、南、北的叙述,正确的事()①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的是“西“,相反的是”东“②站在地球南极看四周,处处都是“南“③如果沿纬线向东走,永远走不到东方的尽头④如果沿经线向南走,最终可以走到南方的尽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2、地球仪上,0°纬线和0°经线相比()A.两者等长 B.0°纬线稍长C.0°经线稍长 D.0°经线约为0°纬线的一半长13、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 、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东半球,北温带,中纬度 B.位于东半球,南温带,高纬度C.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 D.位于南半球,北温带,中纬度14、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最吻合的地点是()A.90°W,89°S B.80°E,40°NC.180°W,71°N D.10°E,1°S15、与某点(114°E,30°N )地心对称点的坐标是()A.114°W,30°S B.114°E,30°NC.66°E,30°N D.66°W,30°S龙卷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地球科学基础知识

地球科学基础知识

地球科学基础知识地球科学是研究地球的物理、化学、生物特征及其演化过程的学科。

它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地质学、气象学、海洋学和生态学等。

地球科学的发展对于人类认识地球、解决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地球科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地球的结构、地质构造、气候和环境等方面。

一、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内向外分为核、地幔、地壳三个部分。

核是地球的内部部分,主要由铁和镍等重元素组成,温度极高。

地幔位于核和地壳之间,温度逐渐下降,主要由固态岩石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部分,较薄,包裹着陆地和海洋。

二、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和地质现象。

主要有板块构造、地震活动和火山活动等。

板块构造是指地壳分裂成几块板块,它们以地震和火山活动为表现,不断地运动和改变。

地震活动是指地球表层由于板块运动引起的地震现象,地震还会引发山体滑坡和海啸等灾害。

火山活动是指地壳中的火山岩和岩浆向地表喷发或渗透的现象,形成火山口、熔岩和火山灰等地貌。

三、气候和环境气候是地球大气长时间内的平均天气状况,与地球上的气候带和气候类型相关。

气候受到气候要素、地形、海洋和植被等因素的影响。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在长时间内的变化,如全球变暖、冰川消融等。

气候变化对于全球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

地球科学基础知识的了解对人们认识地球、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地球的结构和地质构造,可以更好地预测地震和火山活动,减少灾害损失。

同时,了解气候和环境变化,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生态系统,确保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地球科学需要跨学科的合作,通过地质学、气象学、海洋学和生态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可以获得更全面的地球知识。

此外,地球科学的发展也需要不断的观测和实验,利用现代仪器和技术手段进行研究,提高对地球的理解。

总之,地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通过研究地球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可以提高人们对地球的认识,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深入了解地球科学基础知识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础地理知识大全

基础地理知识大全

基础地理知识大全地理是关于地球的科学,研究地球的自然与人文现象。

它包括了地球的构造、气候、土地利用、人口分布等方面的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些基础的地理知识,帮助您了解地球这个神奇而复杂的家园。

一、地球的结构和运动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层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包括了陆地和海洋。

地幔是地壳下面的一层,主要由熔融的岩石组成。

外核是地幔下面的一层,主要由液态铁和镍组成。

内核是地球的最内层,主要由固体铁和镍组成。

地球有两个主要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大约为24小时。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运动,一年的时间为365天。

二、地球的气候地球的气候是指在长时间内某个地区的平均天气情况。

气候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纬度、海洋流、气候带、地形等等。

地球上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每个气候带有不同的气候特点。

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温室气体的排放、森林砍伐和工业污染等都导致了气候变暖和自然灾害的增加。

三、地球的土地利用地球的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地表土地的各种利用方式。

通过土地利用,人类可以得到食物、水资源和能源等各种生活必需品。

常见的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农业用地、城市用地、森林用地、草原用地等等。

不幸的是,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会导致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破坏。

过度的城市化、过度的农业开垦和乱砍乱伐都会对地球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失。

四、地球的人口分布地球上的人口分布非常不均匀。

人口数量最多的大陆是亚洲,而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是中国和印度。

人口分布受到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导致人口集中和资源紧张。

同时,农村地区的人口减少,导致农业和乡村经济的衰退。

五、地球的自然灾害地球是一个充满了自然灾害的地方。

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洪水和干旱等。

地球基础知识

地球基础知识
概念:纬线上的点与地心连线同 赤道平面的夹角就是该纬线的纬 度。如:A点纬度就是∠1的度数。
纬 度
划分: 赤道为起点,向南、北各分作 90°;愈向北,北纬度数愈大; 愈向南,南纬度数愈大。 0 °-30 °为低纬度 30 °-60 °为中纬度 60 °-90 °为高纬度 几条特殊纬线: 赤道0 ° 回归线23 °26′ 极圈66 °34 ′
【经典例题】
2、根据图1-1-12经纬网所示内容, 回答问题:图1-1-12 (1)给各条经线标注“E”或“W”。 (2)A.B.C三点位于 西 半球 北 半 (东、西),D点位于 球(南、北)。 (3)A点在C点的 北 方,C点 在D点的 东南 方。
E E
W
图1-1-12
地球基础知-2
东半球
东经度(E)
160º E
180º
经度: 自西向东度数增大为 东经度(东大西小), 相反为西经度(西大 东小) 除0º 和180 º 经度外, 均应描述东、西经度
20 °W
西半球

东半球
180º
160 °E
四、经纬网及其意义
在地球仪或地图上,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 所构成的网格,就是经 纬网。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 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赤道半径=6378KM 极半径=6357KM 平均半径=6371KM 赤道周长=4万KM


地轴和两极

地轴是地球自转的假想轴。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 的两点为两极点;指向北极 星附近的一点叫北极点,与 北极点相反的一点叫南极点。
可以用来确定地球表面 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判断区域空间位置。 1.确定相对方位
2.距离的计(估)算

地球基础知识

地球基础知识

地球基础知识地球是我们所生活的行星,作为宇宙的一部分,它以其丰富多样的地理特征和生命形态而引人注目。

本文将介绍地球的基础知识,包括地球的结构、地球的运动、地球上的水文和大气现象。

一、地球的结构地球可以分为三个主要层次: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部分,由岩石和土壤组成。

地壳的厚度相对较薄,约为30公里。

地壳下方是地幔,地幔由固态岩石组成,厚度约为2,900公里。

地幔下方是地核,地核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厚度约为3,500公里。

二、地球的运动地球有两种基本运动: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的轴线旋转,一个自转周期为约24小时,这也是我们所称的一天时间的基准。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一个公转周期为约365天,这也是我们所说的一年时间的基准。

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变化和地球表面的不同气候带。

地球自转的倾斜轴使得不同纬度的地区有不同的季节变化。

三、地球上的水文地球上约70%的表面被水覆盖着,这些水体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和冰川等。

地球的水文循环是指水分在地表、大气和地下之间的不断循环。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占据了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

海洋对调节地球的气候起着重要的作用,吸收了大量的太阳辐射和二氧化碳。

河流是地球上的水循环中的一部分,它们将降水从高处运输到低处,最终注入海洋。

河流对于供应淡水、滋养土壤和提供生态系统所需的水分等方面至关重要。

冰川是地球上储存的淡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形成于高山和极地地区的积雪逐渐压缩和冻结。

冰川持续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四、地球上的大气现象大气是地球周围的气体层,由氮气、氧气、水蒸汽等组成。

大气对于维持地球温度和保护生命的存在至关重要。

大气中的各种气象现象包括气候、天气和气候变化。

气候是指特定地区长期的天气模式,受纬度、海洋暖流和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气象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降水和风速等。

地球与地球仪基础知识全文

地球与地球仪基础知识全文

30o 度


90o 大
重要的纬线及纬度
66.5o
90o
北极圈
23.5o
北回归线
0o


23.5o 66.5o
南回归线 南极圈
90o
66.5o 23.5o 0o 23.5o
66.5o
南北半球的俯视图


60o

纬 30o

的 划
0o
分 30o
60o
90o
高纬度 中纬度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90o
1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N
60º 50º
A
B D
40º
30º
C
165º W
150ºE
165º E
180º
(1)给各条经线标注“E”或“W”。
N
60º 50º
A
B D
40º
30º
C
165º W
150º E
165º E
180º
(2)A、B、C三点位于__西___半球(东、西), D点位于__北___半球(南、北)。
经纬网
利用经纬度网确定地理位置和区域
从近几年的高考不难看出,区域地理 的考查往往是以经纬网之类的地图为切入 点进行的,根据经纬网准确确定地理位置 和区域是解题的关键。利用经纬网确定地 理位置主要是根据经线、纬线的度数变化 确定该地图所示地区的经纬度,进而由经 纬度确定地图所示区域。
一、读经纬网 1. 读图(1): A地理坐标是 2. 读图(2):A 地理坐标是
认 识 地 球
一、描述地球形状、大小常用数据


地球基础知识知识点总结

地球基础知识知识点总结

地球基础知识知识点总结1. 地球的构成地球是一个由不同层次组成的行星。

从内部到外部,地球可分为核心、地幔和地壳三个部分。

地球核心分为外核和内核,地幔包括软流圈和下地幔,地壳则分为洲际地壳和海洋地壳。

这些不同层次的构成使得地球保持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

2. 地球的形态地球是一个稍微扁球形的行星,其赤道直径大约为12756.3公里,而两极之间的直径则为12713.6公里。

因为地球自转而产生的离心力,导致了地球形状的稍微扁平。

3.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自身围绕自己的轴线旋转,一个自转周期为大约24小时。

地球公转指的是地球绕太阳运动,一个公转周期为365.25天。

这两个运动使得我们经历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也给地球带来了季节的变化。

4. 地球的气候地球的气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纬度、海洋和陆地分布、大气环流等。

气候表现为长期的温度、湿度和降水的平均变化,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很大。

5. 地球的水循环地球的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的不断循环运动。

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运动和植物蒸腾等过程。

这个循环对地球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6. 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地球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星球,有着数以百万计的不同种类的生物。

从微生物到大型哺乳动物,各种生物在地球上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

而人类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需要努力保护和保持这一多样性。

7. 地球的环境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地球面临着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等。

这些问题对地球的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来解决。

8. 地球的资源利用地球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给人类利用,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

人类的活动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需要更加可持续的方式来利用地球资源。

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来保护和维护这颗星球。

通过了解地球的基础知识,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地球、热爱地球,也更能够意识到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与地球息息相关。

2024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 地球”的必背知识点

2024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 地球”的必背知识点

2024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必背知识点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形状: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大小: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最大周长(赤道)约为4万千米。

二、纬线和经线1.纬线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特点:形状: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

长度: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纬度的划分: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表示。

赤道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和90°N。

低、中、高纬的划分:低纬度:0°-30°。

中纬度:30°-60°。

高纬度:60°-90°。

2.经线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叫子午线。

特点:形状:半圆状。

长度:相等。

方向:指示南北方向。

经度的划分:从本初子午线 (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为东经,习惯上用 “E”为代号,以西为西经,习惯上用 “W”为代号。

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经线圈的经线度数之和等于180°,且两条经线中一条为东经,另一条则为西经(0度和180度除外)。

三、半球划分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

东西半球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四、地球的运动1.自转定义: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

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周期:一天(约24小时)。

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时间差异。

2.公转定义:地球绕着太阳的旋转运动。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产生的现象:季节变化:春分 (3月21日前后)、夏至 (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

昼夜长短的变化: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春分和秋分时全球昼夜平分。

地球基础知识点总结

地球基础知识点总结

地球基础知识点总结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是我们生存的基础。

地球上有大海、湖泊和河流,有高山、丘陵和平原,有森林、草原和沙漠,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

地球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各种生物都在地球上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又美丽的生态系统。

本文将对地球的基础知识进行总结,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大气、地球的水文、地球的生物等方面。

一、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它的直径在赤道上是12756千米,而在极地上只有12713千米。

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向两极处稍微扁了一点。

地球的形状并不是完全规则的椭球体,而是有些不规则的。

地球的形状是由地球自转而引起的离心力造成的。

地球的自转是造成地球形状不规则的主要原因。

二、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三层。

地核是地球的内部最深处,它由内核和外核两部分组成。

内核主要是铁和镍的合金,外核主要是铁和氧、硅、镍等元素的化合物。

地幔是地核和地壳之间的一层延展到地球中心的壳,地幔主要是以橄榄石和辉石等岩石矿物为主。

地壳是地球的最外层,主要由硅和氧等元素的化合物构成,地壳分为洲壳和海洋壳两部分。

地球内部的结构对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都有重要的影响。

三、地球的大气地球的大气是由氮、氧、水蒸气等气体组成的,大气分为对流层、同温层、平流层和电离层四层。

对流层是地球最接近地面的一层,大气的温度随着高度逐渐减少,随着湿度的增加。

同温层是大气温度不随高度变化的一层。

平流层是大气的运动层,大气在这一层中主要是以空气的平流为主。

电离层是地球大气的最外层,它在太阳光的作用下产生电离,形成了各种辐射现象。

地球的大气对地球的气候、生物和人类的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地球的水文地球的水文包括地球上的水资源、水的循环和水的质量三个方面。

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中的水蒸气。

地球上的水资源不仅是维持生命的基础,也是人类生产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

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有些地区缺水,有些地区水资源丰富。

总结地球的知识点

总结地球的知识点

总结地球的知识点一、地球的概述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三颗行星,它是我们所居住的星球。

地球的圆周约为4万公里,它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80倍,直径为1276万公里,世界最高点是珠穆朗玛峰(8848.13米),最低点为加厄之海观察孔(−11034米)。

二、地球的构造地球的构造主要由地核、辐射层、外核、地壳、大气组成。

地核是地球的内部核心,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

外地核温度在5000至6000摄氏度,内地核温度高达数万摄氏度。

辐射层是地幔的一部分,温度较低,与地核和地壳之间相连。

外地核位于地核之外,内地核之内,与地幔相连。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组成。

三、地球的内部运动地球内部存在着虽不为人所见,但却是不可忽视的内部运动。

地球内部运动主要包括岩浆运动、板块运动、地壳变动、地震地热等。

四、地球的外部运动地球的外部运动主要包括地球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是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一天约24小时。

地球公转是地球绕着太阳运动的情况。

五、地球的气候地球的气候主要由地球的自转、自传和太阳辐射的影响。

在地球表面的热量分布不均,气候差异也很大。

六、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地球是一个充满生命的星球, 为了适应地球环境的差异,地球上的生物形态也非常多样化,以至于无法完全统计出数量。

七、地球的资源地球资源丰富多样, 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气候资源、土壤资源。

地球的资源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八、地球的环境保护地球的环境保护意味着保护地球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保护地球资源,维护地球生态平衡。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地球的环境。

总之,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必须更加了解地球,爱护地球,保护地球。

希望我们可以共同努力,为地球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地球基本知识

地球基本知识

一、地球的形状及成因1)形状:赤道半径为6378.1千米,极半径为6356.8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所以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2)原因: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导致地球物质有远离极区(离极运动)向赤道运动的趋势3)地理学意义①新航线开辟的地学基础②太阳高度从低纬向高纬减少,导致热量的纬度差异③重力加速度g由极点向赤道减少二、地球仪1)地轴:地球的自转轴2)两极:地轴的两端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正对北极星的点为北极,另一为南极3)赤道:地球表面同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叫赤道,赤道全长约为4千米三、经线和经度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线,又称子午线经线特点:①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2万千米(半圆)。

②两条正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

③所有的经线都收敛于南北两极。

(相同两经线的间隔宽度)④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绝对的)。

注:极点只有一个方向——北极点四周为正南方向,南极点四周为正北方向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赤道上最大,向两极递减2)经度: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定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经度实质——本地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的夹角(两面角)。

经度划分——从0°经线起,向东、向西各分作180°,称为东经度和西经度经线度数规律——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代号为W,越往西西经度越大——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代号为E,越往东东经度越大东西半球的划分——20°W~ 0°~180°为东半球——20°W~180°~160°E为西半球计算长度:经度1°的长度在赤道上约为111千米,向两极逐渐缩短,极点为0 两条经线间的间隔=经差×111×cosψ四、纬线和纬度1)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与同赤道平行的线;也就是与经线圈垂直的线。

纬线特点①都自成圆圈——纬线圈。

地理常识大全

地理常识大全

地理常识大全一、地球的基本常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位于太阳的第三颗行星,距离太阳约1.5亿公里,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地球的形状是近似椭球体,赤道最长,南北两极最短。

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幔是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固体层,占地球体积的大部分。

地核是由外核和内核组成,外核为液态,内核为固态。

二、地球的特征与构造1. 大洲和大洋地球上有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这些洲际陆地分布不均,形成了地球上各种不同的气候和生态环境。

地球表面有五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洋和北冰洋。

洋盆是洋中较为平坦的区域,洋脊是海底的山脉,洋沟是洋中最深的地方。

2. 高山和平原地球上有许多山脉和高原。

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海拔8848米。

其他著名的山脉包括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落基山脉等。

平原是地势相对较低平的地区,适合农业和居住。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逊平原、西伯利亚平原和密西西比河平原。

3. 湖泊和河流地球上有很多湖泊,分布在各大洲。

其中最大的湖泊是北美洲的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第二大淡水湖。

其他著名的湖泊还有东非的维多利亚湖、南美洲的马拉维湖等。

河流是地球上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提供水源,还形成了各地的文化和经济发展基础。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全长约6650公里。

其他著名的河流包括亚马逊河、长江、黄河等。

三、地球的气候与生态1. 气候带和气候要素地球上的气候可以划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

寒带气候寒冷干燥,温带气候四季分明,热带气候炎热湿润。

气候要素包括气温、降水、湿度、风向和风速等。

它们直接影响着地球上的植物生长、动物分布和人类的生活。

2. 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系列复杂系统。

其中包括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涵盖了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地球基础知识

地球基础知识



南极点
1、经线
特点:
三、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北极点
①半圆,两条正对的经线形 成一个经线圈,平分地球。
②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2万千米(半圆)。


③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 南北两极。
南极点
1、经线
特点:
三、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北极点
④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 在赤道上最大,向两极递 减。

⑤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绝对的)

南极点
2、经度
三、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实质:本地经线平 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 的夹角(面面角)。
0°以东为东经(E), 共180°; 0°以西为西经(W), 共180°。
α=600
A
00
600
注:180°E与180°W 为同一条经线
2、经度
三、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若A=160°E,则B=
80°W
S
三、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3、经线的用途
划分东西半球: 20°W和160°E的 经线圈把地球分为 东、西半球。
三、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为什么要以东经160°和西经20°划分东西半球?
4、几条重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180°经线、 20°W和160°E经线)
本初子午线(0 °)——东西经度界线 180°经线 ——东西经度界线,大致与理论日界线一致 20°W和160°E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N
三、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1、纬线
特点: ④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 处处相等。
⑤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相对的)
N
三、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2、纬度

地球基础知识

地球基础知识

长度 相等
半圆
东西半球
(20°W~160°E)
东西经各 180°
纬线
东西 方向
有长 有短

南北半球 赤道(0º)
南北纬各 90°
四、经纬网
1、经纬网的实质: 〔球面坐标系统〕 2、经纬网的特点: 两条经纬线构成的图形 是等腰梯形〔极点的是 等腰三角形〕
四、经纬网
3、几种投影 方位投影经纬网形状特点
②两条正对的经线, 经度相加=180° 〔互补〕
1800 1200W
00
600E
三、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给出A点的经度,求B点经度。
N 假设A=20°E,则B1=40°E
A
B
假设A=160°W,则B4=0°W
假设A=160°E,则B8=0°W S
三、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3、经线的用途
划分东西半球: 20°W和160°E的 经线圈把地球分为 东、西半球。
经线:放射线 纬线:同心圆
四、经纬网
3、几种投影 圆柱投影经纬网形状特点
纬经
线线 :: 一一 组组 东南 西北 向向 平平 行行 线线
两 组 平 行 线 相 互 垂 直
四、经纬网
3、几种投影 圆锥投影经纬网形状特点
经线:相交于一点的射线束 纬线:同心圆弧
四、经纬网
4、经纬网的应用
确定位置
①求A、B的经纬度
四、经纬网
4、经纬网的应用
两点间的航线问题 ②两地经度相差180°,且两地不全在赤道上时:
Ⅰ. 两地都在北半球: 最短航线过北极点。航向为先向正北,再向正南
Ⅱ. 两地都在南半球: 最短航线过南极点。航向为先向正南,再向正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知识
Ⅰ. 两地在赤道上: 因赤道是大圆,则最短航线沿赤道航行即可,方向 为向东或向西。
四、经纬网
4、经纬网的应用
两点间的航线问题 ③同一纬线上的两地(经度差不是180°):
Ⅱ. 两地不在在赤道上:
① 两地都位于北半球时, 最短航线向北凸出。
ⅰ 往东时: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由A到B)
A F
地球知识
地球知识
三、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地球知识
为什么要以东经160°和西经20°划分东西半球?
三、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地球知识
0°经线和180°经线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隔 在两个半球上,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基本 上是从海洋上通过的。
160°E 20°W 160°E
180。
0。
三、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地球知识
北逆南顺
N
S
三、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3、纬线的用途
划分低、中、高纬 高纬度
中纬度
地球知识
60° 30°
低纬度 赤道

30°
中纬度 高纬度
60°
三、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3、纬线的用途
无阳光直射有极昼极夜 无阳光直射 无极昼极夜 有阳光直射 无极昼极夜 无阳光直射 无极昼极夜 无阳光直射有极昼极夜
四、经纬网
4、经纬网的应用
计算距离 60° 求AC、AB、CD间的实际距离 AC=6660KM AB=4440KM 0° CD=2220KM
60°纬线长度等于赤道的一半
80°
地球知识
40°
C
D
A
B
四、经纬网
4、经纬网的应用
A 两点间的航线问题 B
地球知识
四、经纬网
4、经纬网的应用
两点间的航线问题
三、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1、经线
定义:地球仪上连接 南北两极点,并同纬线 垂直相交的半圆线 (子午线)

地球知识
北极点

南极点
三、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1、经线
特点:
①半圆,两条正对的经线形 成一个经线圈,平分地球。 ②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2万千米(半圆)。 ③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 南北两极。

地球知识
北极点

南极点
三、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1、经线
特点:
④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 在赤道上最大,向两极递 减。

地球知识
北极点

⑤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绝对的)
南极点
三、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2、经度
实质:本地经线平 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 的夹角(面面角)。
0°以东为东经(E), 共180°; 0°以西为西经(W), 共180°。
地球知识
四、经纬网
4、经纬网的应用
确定位置 ①求A、B的经纬度
②A、B分别位于哪 个半球?(东西、南北) ③A、B分别位于哪 个温度带? ④A、B分别位于哪 个纬度带?
40° 135° 165°
地球知识
150°
A
40°
B
四、经纬网
4、经纬网的应用
确定位置 ①求A、B的经纬度 ②A、B分别位于哪 个半球? (东西、南北)
注:180°E与180°W 为同一条经线
α=600
地球知识
A
00
600
三、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2、经度
书写方法:
东经60°(或60°E)
地球知识
A
α=600
00
600
三、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2、经度
分布规律
向西为西经 经度越来越大
地球知识
向东为东经 经度越来越大
三、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地球知识
三、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2、纬度
实质:本地点到球心连线 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线面角)
地球知识

赤道以北为北纬(N) 赤道以南为南纬(S), 赤道0°,南北极点90°。
赤道
40
书写方法: 北纬40°(或40°N)
三、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2、纬度
分布规律:
90°N 60°N
地球知识 越 向 北 北 纬 度 数 越 大 越 向 南 南 纬 度 数 越 大
赤道
三、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1、纬线
特点:
①都自成圆圈——纬线圈, 只有赤道能平分南北半球。 ②赤道最长,往两极纬线圈 越来越小,两极为点。 ③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
N
地球知识
三、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1、纬线
特点:
④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 处处相等。 ⑤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相对的)
N
地球知识
三、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地球知识
4、几条重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180°经线、 20°W和160°E经线)
本初子午线(0 °)——东西经度界线 180°经线 ——东西经度界线,大致与理论日界线一致 20°W和160°E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三、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经线与纬线的特征对比
指示 方向 经线
确定对称点
地球知识
已知A(30°S, 170°E),求: a) A点关于赤道对称的B 点的坐标 30°N,170°E b) A点关于地轴对称的C 点的坐标 30°S,10°W
c) A点关于地心对称的D 点的坐标 30°N,10°W
四、经纬网
4、经纬网的应用
判断两地的方向
已知两点的坐标如下: A(20°N, 170°E), B(40°S, 60°W), 则判断A点位于B点的什么方位? 西北
四、经纬网
3、几种投影 方位投影经纬网形状特点
经线:放射线 纬线:同心圆
地球知识
四、经纬网
3、几种投影 圆柱投影经纬网形状特点 纬经 线线 :: 一一 组组 东南 西北 向向 平平 行行 线线
两 组 平 行 线 相 互 垂 直
地球知识
四、经纬网
3、几种投影 圆锥投影经纬网形状特点
经线:相交于一点的射线束 纬线:同心圆弧
四、经纬网
4、经纬网的应用
两点间的航线问题
地球知识
②两地经度相差180°,且两地不全在赤道上时: 经过两地的大圆为经线圈,两地最短航线过极点。 Ⅲ. 若一地在南半球,一地在北半球时: 比较两地纬度值的大小, 最短航线经过两地中纬度值较大者所在半球的极点。
四、经纬网
4、经纬网的应用
两点间的航线问题 ③同一纬线上的两地(经度差不是180°):
计算时间和日期 ①地方时 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 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
地球知识
太 阳 光
四、经纬网
4、经纬网的应用
计算时间和日期 ①地方时
地球知识
太 阳 光
东早西晚
地球知识
劣弧原则:沿劣弧判断东西方
四、经纬网
4、经纬网的应用
计算距离
地球知识
①纬度与距离: 任何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的经线长度约为111km ②经度与距离: 任何一条纬线上、经度相差h °的纬线长度为 S = h ° X 111 X COSd ° ( h ° =两地经度差 ;d ° =当地的地理纬度 ;S=实际距离)
地球知识
划分五带
北寒带 北温带
23°26′
66°34′
热带 赤道

23°26′
南温带 南寒带
66°34′
三、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地球知识
地球上低、中、高纬划分和五带划分分界 线分别是什么?
三、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地球知识
4、几条重要的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 北极圈)
赤道—— 0°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南北纬度界线) 南北回归线—— 23°26′ 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太阳直射点范围界线) 南北极圈—— 66°34′ 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极昼夜的范围界线)
600E
三、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给出A点的经度,求B点经度。
N
地球知识
若A=20°E,则B= 140°E
A 若A=160°W,则B= 40°W
B
若A=160°E,则B= 80°W S
三、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3、经线的用途
划分东西半球: 20°W和160°E的 经线圈把地球分为 东、西半球。
为了方便研究地球 问题,通常把地球看成 一个正圆球。
地球知识
二、地球仪
地球知识
二、地球仪
北极
地球知识
地轴: (假想轴) 地球绕转的轴心 两极: 地轴穿过地心、与 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南极
赤道: 地球表面同两极距离 相等的大圆
三、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1、纬线
定义:在地球仪上,同 赤道平行的线
地球知识
四、经纬网
4、经纬网的应用
计算距离 60° 求AC、AB、CD间的实际距离 AC=6660KM AB=4440KM 0° CD=2220KM
80°
地球知识
40°
C
D
A
B
①纬度与距离: 任何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的经线长度约为111(110)km
②经度与距离: 任何一条纬线上、经度相差h °的纬线长度为 S = h ° X 111 X COSd ° ( h ° =两地经度差 ;d ° =当地的地理纬度 ;S=实际距离)
②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
20°E
地球知识
160°W
40°
经度相对,经度和为180° 纬度相同 0°

40°
C
D
四、经纬网
4、经纬网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