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后作业13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入关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作业(十三)

一、选择题

1.《中国古代简史》指出,明朝“皇帝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兼任官僚机构首脑之责,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八股取士的实施 B.内阁制度的建立

C.宰相制度的废除 D.三司制度的推行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宰相制度的废除使得皇帝直接统领六部,加强了君主专制,C 项正确;八股取士的实施与题意无关,A排除;内阁制度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是废除宰相制度后形成的产物,B项错误;三司制度是明朝在地方上实行的政治制度,与题目中“皇帝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兼任官僚机构首脑之责”不符,D项错误。故选C。

[答案] C

2.明初,朱元璋废中书省的同时,有意提高六部地位,使六部成为皇帝直接领导下的行政管理部门,六部尚书参与全国性的大政大狱研究,不再像过去那样凡事都必须向丞相汇报请示。这一举措( )

A.有效保障了皇帝决策的正确性

B.缓和了君相之间的矛盾

C.扩大了六部权力的范围

D.有助于提高中枢机构的行政效率

[解析] 根据材料“使六部成为皇帝直接领导下的行政管理部门……不再像过去那样凡事都必须向丞相汇报请示”等信息可知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这一举措有助于提高中枢机构的行政效率,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和皇帝决策正确与否无关,A选项排除。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B选项排除。六部接受皇帝的直接领导并没有使六部权力发生变化,C选项排除。

[答案] D

3.明代担任过丞相的有四人,分别是李善长、徐达、汪广洋、胡惟庸,其中有三人被皇帝杀了,据说徐达也未能善终。及至废撤丞相,明太祖终少了不眠之苦。这实质上说明了( )

A.丞相位高权重,居功自傲 B.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C.丞相拥兵自重,意图谋反 D.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

[解析] 明太祖废除丞相,使专制皇权进一步强化,故D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丞相居功自傲,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君主专制的问题,没有反映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B;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答案] D

4.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 )

①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②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③这一做法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④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封建社会中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明朝丞相被废除。但是丞相被废除是因为相权威胁皇权的高度集中,而不是因为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动乱,故②错误,排除;①③④是专制主义发展演变在明代的基本特征,符合历史史实;故D项正确,A、B、C项排除。

[答案] D

5.《明史·刘健传》中记载到:孝宗时刘健与李东阳、谢迁俱在内阁,“三人同心辅政,竭情尽虑,知无不言。(孝宗)初或有从有不从,既乃益见信,所奏请无不纳”。材料体现了( )

A.内阁拥有决策大权B.军机大臣权力日重

C.内阁地位逐渐上升D.君权和相权的矛盾

[解析] 根据“(孝宗)初或有从有不从,既乃益见信,所奏请无不纳”可知,孝宗对内阁的票拟从开始的可从或不从到后来都被采纳,说明内阁地位逐渐上升,C正确;内阁是皇帝的顾问班子,没有决策大权,A错误;清朝设立军机处,排除B;内阁阁臣不是宰相,D 错误。

[答案] C

6.明朝中期以后,失去宰相统领的文官势力极为庞大,他们往往直接站在皇权的对立面。为此皇帝开始利用宦官掌握的厂卫与文官集团对抗,从而形成“皇权—宦官—厂卫”的局面。这说明,明朝的宦官专权( )

A.导致皇帝无法控制政局B.使内阁失去了决策权力

C.是政治体制变化的结果D.削弱了君主的专制统治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宦官和外戚专权是君主专制膨胀的产物。明朝太监的专权主要与明朝皇权专制有关,A选项排除,C选项符合题意。内阁无决策权,B选项排除。宦官专权是皇权膨胀的产物,削弱了君主的专制统治的说法错误,D选项排除。

[答案] C

7.明代大学士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明代的阁臣( )

A.位高权重B.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助手

C.完全剥夺六部的权力D.是明代祸乱的根源

[解析] 依据材料“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可知,阁臣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是皇帝的助手,因此B选项正确。依据材料“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结合所学可知,阁臣权力不大,其升降、职权的大小依皇帝之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即使有个别位高权重者、侵六部职权者,也最终遭杀身之祸,因此A、C选项错误;D选项错误,明代祸乱的根源是君主专制制度。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答案] B

8.明万历年间有大臣奏疏:“部院即分职之六卿,内阁即论道之三公,未闻三公可尽揽六卿之权,归一人掌握,而六卿首屏气,唯唯听命于三公,必为请教而后行也”这反映明中后期( )

A.皇权显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

B.内阁权力膨胀且呈失控之势

C.六部尚书品级职权逐渐提升

D.中枢权力运行机制发生变化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明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明成祖设立内阁作为辅助皇帝处理国政的助力机构,然而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不能统率六部。材料内容讲述的是明朝中央机构分为六部,内阁有三位阁臣负责,没有听说阁臣把握六部权力,听从于皇帝的,但是六部长官却听命于阁臣,有什么事都要请教完才去做。从材料和所学内容可知明朝中后期中枢权力运行机制发生了变化,答案为D。从材料“未闻……归一人掌握”可知皇权并没有衰落趋势,A错误。材料显示内阁权力较大,但是没有显现其呈失控之势,B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六部尚书品级职权逐渐提升,C错误。

[答案] D

9.“(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海外扩张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解析] 从材料“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中可知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故C项正确。从题干中“易私贩而为公贩”可知,“私贩”即民间的海外贸易,可见明代有民间的海外贸易,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海外扩张政策,故B项错误。从“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可知这项政策只实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