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https://img.taocdn.com/s3/m/f4c245c20508763231121284.png)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初探【摘要】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对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谈点个人看法。
【关键词】新课程目标、实验教学、有效教学、科学探究新课程的一项重要目标之一是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变“追求学习的结果”为“强调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体验和科学方法的掌握与内化。
从新课标可以看出对学生实验技能目标已大大提高,衡量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标准,不仅包括以往教学大纲的基本技能目标是否达到,还包括科学探究技能目标有否达成,要求学生不仅会动手做实验,而且要像科学家那样思考和研究问题。
新课标创造性的将以往隐藏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技能特别是科学探究技能充分挖掘出来,在高中阶段大力培养。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
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不仅是实现这种转变的前提,也是衡量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指标之一。
家研究自然界所用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高中生物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将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增强学生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列入了新课程的具体目标。
尤其是对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标准》中提出11项具体要求,其中的许多方面只有通过实验探究才能实现。
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且对促进新课程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促进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探究性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积极开发实验教学内容,创设探究情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究问题、动手实验的机会。
鼓励学生以教材为蓝本选择新的实验材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也可以对课本实验作适当的拓展,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创新能力和对实验理论、方法迁移应用能力。
1.创设问题情境,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式学习的开始。
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方法
![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b9c780dbed5b9f3f90f1c96.png)
4 8 m 2 0 ’ 3 - ’ ’
课堂 内外 ・ 教 师版 I 课程研究
发学生总结鸡卵各结构的功能。 让 学 生 带 着 问题 从 观
过 程 中明 白他 们 所在 做 工 作 每 一 步 的具 体 含 义 。 不 仅 更加有 的放矢 , 并 且在这个 过程 中, 他 们 的 能 力 也 会
课 的具 体 步 骤 , 带 领 学 生 准 备好 实 验 用 的仪 器 、 药品、 材料 , 保证 实验 课 的顺 利 进行 , 另外 , 准 备 好 实 验 课 所
在 备 课 或 进 行 教 学设 计 时 .可 以对 教 材 进 行 处
理. 考 虑 给 学 生 以 更 多 的动 手 实 验 机 会 , 如 变 演 示 实
现 阶段 生 物 实 验 教 学 还 是 以 传 统 常 规 教 学 方 法 为主, 有效 性 不 高 , 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 不 利 于学 生 实 验 能 力 、 探 索 能 力 的 提 高 。生 物 实 验 教 学 是
培养 学 生 探 究 能 力 的一 条 重 要 途 径 . 要 发 挥 学 生 的积 极 性和主动性 , 大胆让学生动手操作 , 让 学 生 通 过 大
胆 地 探 索 和 思 维 而获 得 结 论 。 因此 , 我 们 必 须 努 力 加
强 和改 进 实 验 教 学 , 提 高 生物 实 验 教 学 的有 效 性 。
进 行 科 学 的 教 学设 计 . 通 过 科 学 的 方 法进 行 实验 训练 , 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 培 养 学 生 多 方 面 的能 力 和科 学 素 质 。 对 于演 示 和 验 证性 实验 一 般 用 同 步教
初中生物教学中生物实验的实验教学方法选择
![初中生物教学中生物实验的实验教学方法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cfff8f9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76.png)
初中生物教学中生物实验的实验教学方法选择一、引言生物实验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概念和原理,掌握生物学的实验技能,并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选择合适的实验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效果至关重要。
二、实验教学方法的选择1.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的选择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可以选择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验证性实验是指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方案和步骤,验证已有的科学结论。
而探究性实验则是指学生根据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现象,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和步骤,探索未知的科学问题。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如果学生基础较差,可以选择验证性实验,让学生先熟悉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如果学生基础较好,并且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可以选择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解决问题。
2.分组教学与个体教学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分组教学与个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分组教学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共同完成一个实验任务。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而个体教学则是指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验教学。
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对于一些有特殊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让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三、实验教学案例分析以“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为例,我们可以采用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意义,让学生提出问题如“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什么条件?”,并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和步骤。
其次,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植物进行实验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最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实验经验和成果。
基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改进
![基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68302ff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3.png)
1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1.1利用实验教学袁强化创新思维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生物学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遥从客观上审视袁高中生物理论及实验方面的知识袁都属于验证性结论袁即所有的知识点尧实验规律等都是通过前人反复论证形成的遥高中生物实验下的操作并不是探索袁而是以实验现象为依据对实验原理的还原袁这种野按部就班冶下的实验操作极易限制学生的发散思维遥这种情况下袁教师可以合理利用身边的资源灵活开展实验袁鼓励学生从实验方法或步骤上对传统实验进行大胆创新袁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1]遥如野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冶实验袁可在原实验方案的演示后带领学生跳脱出课本的限制袁自由选择其他实验材料和用具进行探究袁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新颖的实验方案袁或进行竞技性质的实验活动袁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遥1.2丰富学习资源袁培养创新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袁教学模式和教育资源变得更加丰富遥因此袁教师要加强自己的信息素养袁为适应时代进步而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遥从传统应试教学的思想中跳出来袁合理开展实验教学袁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遥同时袁当代高中生成长于互联网环境之中袁其计算机尧多媒体等操作能力很强遥在进行一个新的实验项目之前袁可以引导学生先自行在网络上搜索相关资料袁绘制生物实验的流程图尧组织相关材料尧设计试剂比例[3]遥这样在真实的生物实践操作中袁学生不仅思路清晰袁掌握自主学习方法袁而且能跨越教材的野统一标准冶进行创新遥2传统实验教学与改进后实验教学对比2.1传统实验教学内容2.1.1实验内容分析野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冶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1中一个重要的探究性实验袁也是高中生物学中的第一个探究性实验[4]遥在此之前袁学生已经学习了渗透装置对半透膜和渗透作用袁对渗透装置的组成有了清晰的认识遥并且通过对课本图片的观察和讨论动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以及实验现象等袁会产生各种疑问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在具体实验过程中获得经验袁并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解决疑问袁懂得运用科学的实验方法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袁提高小组合作能力遥2.1.2实验构思在进行实验前袁学生首先需要了解本实验的原理和目的遥接下来让学生探讨选取洋葱鳞片叶外表基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改进莫显红1袁孙丽瑶1袁岳凯平1袁于淑春2袁吕铁英3袁徐振军1渊1.赤峰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曰2.赤峰第四中学曰3.赤峰第十中学袁内蒙古赤峰024000冤摘要院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袁开展实验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生命现象探索的兴趣袁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生物学体系,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应对社会快速发展奠定基础遥叶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曳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的探究性实验遥多数教师采用验证性实验的教学方式袁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袁对于实验过程中显现的不同于课本的现象袁并没有深入探索其原因遥A 老师就传统的实验教学进行创新袁基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叶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曳这一实验进行改进遥关键词院实验教学曰高中生物曰创新思维曰探究实验中图分类号院G 633.91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673-260X 渊2022冤05-0099-06收稿日期院2022-01-27通讯作者院徐振军渊1965-冤袁男袁赤峰人袁硕士袁教授袁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袁E-m ai l 院l i nkur 3@ 袁136****8741.基金项目院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渊N J Z Y 22130冤曰赤峰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渊202010138017冤曰赤峰学院服务赤峰市经济社会发展应用项目渊cf xyf c201847冤曰赤峰学院一流学科建设项目渊C FX Y Y LX K B 202102冤V ol .38N o.5M ay 2022赤峰学院学报渊自然科学版冤J our nalofChi f eng U ni ver s i t y (N at ur alSci ence Edi t i on)第38卷第5期2022年5月99--皮为材料的原因袁总结选材的几个要求院淤材料必须是完整的活细胞曰于植物细胞中有较大的液泡袁细胞液中带有色素曰盂材料易得袁便于操作袁以方便制作临时装片和观察[5]遥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和实验视频的播放袁学生观察并思考撕取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时需要注意的事项遥然后进行分组实验袁观察现象袁总结结论并反思经验遥2.1.3实验教学过程渊1冤导入情境老师院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台上3个烧杯里的萝卜条袁1号烧杯里是放在盐水里的萝卜条袁2号烧杯里是放在清水里的萝卜条袁3号烧杯里是自然状态下的萝卜条袁把他们分别对折一下袁有什么区别钥学生院1号烧杯里的萝卜条变软袁2号烧杯里的萝卜条变硬袁3号烧杯里的萝卜条介于两者之间遥老师院很好袁请坐袁炎热的夏天袁我们去买菜袁经常看到菜农给蔬菜喷水遥我们喜欢吃的糖拌西红柿袁放上糖后袁西红柿汁就会流出来遥通过这两个实例和刚才的实验现象袁请同学们思考袁你想探究的问题是什么钥(小组内讨论冤学生院植物会出现失水的情况吗钥老师院很好袁请坐遥我们共同回顾一下渗透装置袁请同学们思考发生渗透作用需要的条件是什么钥学生院半透膜曰半透膜两侧存在浓度差遥老师院动物细胞放在清水中会渗透吸水袁放在盐水中会渗透失水遥根据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袁动物细胞的哪一部分结构相当于半透膜[6]钥学生院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遥渊2冤实验教学过程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成熟植物细胞的图片袁引导学生对照图片辨认各部分的名称遥老师院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中央大液泡并占据细胞大部分空间袁将细胞质挤成一薄层袁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袁成熟植物细胞的浓度指的是细胞液的浓度曰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袁水分进出细胞要经过原生质层遥根据刚才的复习袁请同学们再通过深入思考袁你想探究的问题是什么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袁让学生明白什么问题更有探究价值遥学生院原生质层是否相当于半透膜钥老师院请同学思考袁植物细胞会失水和吸水吗钥原生质层是否相当于半透膜钥哪个问题更有探究价值钥小组经过讨论决定选择野原生质层是否相当于半透膜冶作为探究问题遥老师院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袁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尝试性的回答遥学生院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遥老师院我们所做的假设即使是有依据的袁也仅仅是一种推测遥这种推测是否正确袁还需要实验来检验遥老师院根据课本实验内容介绍袁这个实验需要什么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呢钥学生院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尧质量浓度为0.3g/m L 的蔗糖溶液尧清水尧显微镜尧载玻片尧盖玻片尧吸水纸尧纱布尧擦镜纸尧刀片尧镊子尧滴管遥老师院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遥教师引导学生考虑这个实验设计上的一些细节问题袁如实验材料尧试剂尧用具的选择等袁引导学生思考袁从而有利于学生有效地在显微镜下观察遥老师院在材料选择方面袁我们选择有颜色的还是没有颜色的袁细胞小的还是相对比较大的实验材料钥为什么选择洋葱表皮细胞钥学生院有颜色袁较大的细胞容易观察遥洋葱表皮细胞有紫色液泡袁而且表皮容易撕取获得遥实验过程细胞处于生活状态遥老师院在试剂的选择方面袁我们为什么选择糖水而不是酒精钥学生院因为酒精会破坏细胞的结构成分袁使蛋白质变形遥老师院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一个微观的过程袁必须通过什么工具观察钥学生院显微镜遥在进行操作实验之前袁教师给学生播放视频演示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操作过程袁加深学生印象袁规范学生操作步骤袁有利于实验的进行遥在教师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实验袁表格记录现象院老师院请同学描述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遥外界溶液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质层的位置细胞大小蔗糖溶液清水100 --学生院滴加蔗糖后袁液泡颜色变深袁变小袁原生质层与细胞壁脱离袁细胞的大小基本不变曰加清水后袁液泡颜色变浅袁恢复原来的大小袁原生质层恢复原来的位置袁细胞基本不变遥老师院很好袁请坐遥根据实验过程袁请同学们思考院质壁分离中的野质冶尧野壁冶分别指的是什么钥质壁分离后的细胞袁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的液体是什么钥学生院野质冶指的是原生质层袁野壁冶是细胞壁遥质壁分离后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的液体是蔗糖溶液遥因为蔗糖能够透过细胞壁但是不能透过细胞膜遥老师院回答很好遥这次实验有的小组成功了袁也有小组没有成功遥你认为本次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钥小组讨论交流后找小组代表起来回答遥学生院首先是材料的选择袁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袁偏于观察袁颜色较深袁制作装片时切片要薄遥其次是试剂的选择袁能够与细胞液形成浓度差袁使细胞失水收缩遥还有小组间的团结合作遥老师院通过本次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钥学生思考后回答袁并由此得出结论遥学生院细胞液和外界溶液通过原生质层确实发生了渗透作用遥在细胞液的浓度低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袁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失水袁发生质壁分离曰在细胞液的浓度高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袁细胞吸水袁已出现质壁分离的细胞袁发生质壁分离复原遥细胞能否从外界吸收水分取决于细胞液的浓度和外界溶液浓度的高低遥总结出实验结论袁原生质层就相当于一层半透膜遥2.1.4反思与改进在本次的教学过程中袁学生课堂反应略显沉闷袁整个课堂相较于改进后的课堂缺少知识探索的氛围遥实验教学的内容形式过于单一袁缺乏立体生动的演示袁实验操作过程也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课本进行袁缺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设计袁学生并不能理解真正的意义袁甚至让学生陷入这就是野标准答案冶的误区遥经过反思后A老师决定对教学进行改进院淤由直接给学生们讲授实验相关内容尧让学生们以给出的实验方案进行科学实验验证假设的教学模式袁转变为由情境导入尧层层递进地让学生们置身于问题情境中袁主动地去思考尧探索尧发现实验背后的因果始终遥于在实验的材料的选用上进行创新袁除了使用经典的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袁还增添白色洋葱和菠菜叶两种不同特点的实验材料遥教师在实验之前带领同学们对此进行分析袁为后续的实验过程做铺垫袁并在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们对实验材料的选取条件做归纳总结袁完善学生们对实验细节问题的掌握遥盂在实验结束之后设置问题情境和应用性问题袁在问题解决的过程引导性学生思考袁有效的帮助理解本次实验教学的内容并开阔学生的思维遥2.2改进后的实验教学内容2.2.1实验内容分析野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冶实验在教材中承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部分袁开启后续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学习袁是本教材中第一个重要的探究性实验遥A老师确定了本次改进实验教学的具体教学目标遥生命观念院理解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生命过程袁形成结构与功能观曰科学思维院能从实验现象中发现验证实验的假设袁并根据现象分析总结实验原理尧结论袁并抽象为相应的科学生物学观点袁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7]遥科学探究院能熟练地使用实验器具进行实验袁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同时增强他们的科学实验动手能力袁主动地设计实验方案并保证实施遥社会责任院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尧问题遥2.2.2实验构思通过情境的引入和教师的层层引导袁去让学生主动地思考使得植物细胞吸水失水并产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原因或条件[8]遥以教材内容为依托袁在真正进行探究性实验之前袁帮助学生开启一条充满问题探究的尧向着科学性探究实验而去的路径遥此外袁为了检验学生对本实验原理和结论的理解掌握袁A 老师还在实验教学之后设置采取以重点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总结以及抛出应用性问题帮助学生进行拓展思考的重要环节遥2.2.3实验教学过程渊1冤导入情境给学生播放半透膜装置形成的渗透作用视频袁学生们对于这个小实验的结果很是惊奇袁同时老师就此现象询问学生心中的疑惑遥学生院倒置的漏斗封上半透膜之后刚开始液体为什么不漏袁为什么过了一段时间漏斗内液面上升然后又停止不动了呢钥半透膜的作用是什么钥上升101--的这部分液体是来自于烧杯中的水吗钥老师院顾名思义野半透膜冶是能透过部分物质的膜袁可以允许小分子物质通过袁也就是说在这个渗透装置中袁水分子是可以通过半透膜的袁而溶质分子像蔗糖是不可以通过的遥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后来一段时间袁漏斗内的液面上升袁是因为烧杯中的水分子透过膜进入其中遥老师院那么同学们就要来思考为什么水分子会从烧杯进入到漏斗中呢钥为什么到最后又不再上升了呢钥老师组织学生们讨论袁老师提示学生注意烧杯中的液体是蒸馏水尧漏斗中的液体是滴加了红墨水的蔗糖溶液遥学生院半透膜两边的液体环境浓度不同袁烧杯中浓度低而漏斗中浓度高袁因而为了使两边达到平衡袁只能是让水分子运动透过半透膜从烧杯到漏斗内袁最后两边浓度一致后袁水分子就不再透过膜袁液面就不再上升遥老师院大家分析的基本正确袁但要注意袁等到半透膜两边浓度近乎一致后袁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其实是保持动态平衡的遥那么对这一现象做个总结袁水分子或其它小分子物质能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方向移动遥之后老师又给同学们举例了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失水皱缩尧在低浓度溶液中吸水胀大的实验遥学生院红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袁膜两侧的溶液有浓度差袁就会发生渗透作用遥渊2冤实验教学过程紧接着老师又给出一个情境院家里做辣白菜的时候袁我们会发现用几颗大白菜最后才能腌制出一小盆来袁白菜的体积大大缩减了曰同学们纷纷点头表示确实如此袁大家对此现象很有兴趣遥老师院那么大家怎么去分析这个现象呢钥学生院在腌制辣白菜时会添加许多佐料袁比如会放盐尧糖等导致细胞外的浓度很高袁植物细胞内的水分就通过半透膜作用的细胞膜结构渗透出去了遥老师院植物细胞内的水分大部分来自于哪里钥学生院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含有大液泡袁这可能是水分的主要来源遥老师院没错浴那同学们想想植物细胞结构中具体哪一结构相当于半透膜呢钥学生院细胞壁钥细胞膜钥液泡膜钥也有说都可以的遥接下来老师开始引导学生去辨析思考遥老师院根据上一章所学的袁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尧细胞膜结构在功能上有什么区别呢钥学生院细胞膜有选择透过性袁而细胞壁没有曰细胞壁是全透的袁所以它不起到半透膜的作用遥老师院好袁那我们排除了细胞壁后袁那细胞膜和液泡膜呢钥学生院它们都是生物膜袁结构是一样的袁都有选择透过性袁都可以起到半透膜的作用遥老师院很好袁那么联系之前分析的袁成熟植物细胞内的水分大部分都来自于大液泡袁那么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过程究竟是怎样的呢钥植物细胞的哪一结构是起到半透膜作用的呢钥学生们大胆地猜想是细胞膜和液泡膜共同起作用遥老师在此时给学生们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野原生质层冶袁即由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共同组成[9]遥至此引入到了本节课的探究性实验过程袁基于此学生们已经根据植物细胞怎样吸水和失水提出了该实验的假设院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遥老师院同学们根据你们提出的假设袁设计出实验方案遥在这里给到大家三种实验材料院紫色洋葱鳞片叶尧白色洋葱鳞片叶尧新鲜的绿色菠菜叶遥在设计实验方案之前袁老师带领同学们分析三种材料的特点尧区别袁从而利于学生们有效地在显微镜下操作尧观察到实验现象遥为了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实验操作尧规范学生们的实验方案和进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袁老师给学生们用实验视频演示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吸水尧失水操作过程遥最后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帮助下获得了以下分析结果和实验方案院材料1院紫色洋葱鳞片叶特点院有大液泡袁呈紫色曰可以直接观察遥操作院淤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制作临时装片渊载玻片中央滴清水冤于将装片转移至显微镜下用低倍镜找到物象进行观察渊最初状态冤盂在盖玻片一侧滴加0.3g/m L的蔗糖溶液袁并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袁如此反复袁使样品都浸润在蔗糖溶液中榆接着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变化情况渊主要观察原生质层的变化袁已验证假设冤虞若发生了质壁分离袁接着在盖玻片一侧滴加清水袁再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袁反复操作袁使样品浸102 --润在清水中袁再观察植物细胞的的变化情况愚最后质壁分离若能复原袁则可以结合质壁分离的现象证明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确实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曰然后通过实验现象总结出结论遥材料2院白色洋葱鳞片叶特点院有大液泡袁呈白色袁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不到具体颜色的变化曰采用染液染色的方法渊老师提示学生注意袁染液不可以染细胞袁因为会破坏细胞结构冤袁即用染液渊提供红色墨水冤滴入蔗糖溶液中袁通过观察无红色区域的大小来验证实验遥其它操作步骤与材料1所示一致遥材料3院新鲜的绿色菠菜叶特点院细胞中有大液泡袁并且细胞质中有大量的叶绿体袁显微镜下观察呈现绿色视野袁有利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的直接观察曰其它操作步骤与材料1所示一致遥学生们小组合作开始进行相应的实验操作袁三人一组分工明确袁保证了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实验中来遥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会发现学生在取菠菜叶的叶肉细胞时操作不准确袁老师注意到这个问题后纠正学生们要取叶表皮下的叶肉细胞袁这个实验材料的获取不太容易袁需要学生们细心地去刮取[10]曰最终大部分小组能在低倍镜下观察到前两组材料的实验现象袁有2个小组完成了叶肉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观察实验遥老师院接下来各小组进行充分地讨论总结袁思考下列问题遥淤原生质层确实起到了半透膜的作用吗钥于植物细胞的失水与吸水是怎样发生的渊分别说明条件和现象冤钥盂对于实验材料的选取有何要求尧必须本身是有色的吗钥学生院淤原生质层在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过程中确实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的作用遥于植物细胞发生失水和吸水的条件是院要有半透膜袁且半透膜两侧有浓度差遥当滴加0.3g/m L的蔗糖溶液后袁外界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内浓度时袁细胞失水袁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曰当再次滴加清水后袁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内浓度时袁细胞吸水袁原生质层又恢复到原来状态遥盂实验材料的选取条件是要有大液泡尧活的细胞尧有相当于半透膜的原生质层曰即使是在显微镜下呈现无色的植物细胞也可以袁对外界溶液进行染色再观察即可遥老师院我们可以将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过程的这一现象袁称为野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的复原冶遥渊3冤实验拓展教学接下来袁在学生们得到实验结果和结论的基础上袁A老师设计相应的问题情境袁进行拓展教学遥问题情境1院有标签丢失且浓度不同的三瓶蔗糖溶液袁怎样能知道它们各自的浓度钥渊已知其中的浓度有0.1g/m L尧0.3g/m L尧0.5g/m L冤学生院取A尧B尧C三组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袁然后分别滴加这三种浓度的溶液袁根据实验现象来判断曰如果没有观察到质壁分离的现象袁那么浓度应为0.1g/m L曰如果刚刚质壁分离袁则浓度为0.3g/m L曰若质壁分离明显袁则浓度为0.5g/m L遥老师院非常好遥那么是不是用浓度越高的溶液操作袁观察到质壁分离及复原的效果越好呢钥学生们思考了一会袁有的同学同意而有的同学反对曰老师请有反对意见的同学说明自己的想法遥学生院外界溶液浓度过高袁会导致细胞大量失水而死亡袁虽然质壁分离现象明显袁但是无法复原遥老师院这位同学表达地很清晰尧到位遥问题情境2院有甲尧乙尧丙三种植物袁哪一种更适合种植在盐碱地中钥老师院盐碱地的特点是钥学生院土壤中溶质浓度较高遥如果该植物细胞内溶液浓度较高袁就不会大量失水袁所以就适合种植于盐碱地中遥老师院非常好袁那么按照这位同学的思路袁大家讨论一下如何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呢钥在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之后袁得到了这样的实验方案院获得甲尧乙尧丙三种植物细胞袁分别滴加0.3g/m L的蔗糖溶液袁观察实验现象袁最终要选择不发生质壁分离的或者发生质壁分离程度最小的植物袁因为其细胞内溶液浓度是最高的袁因而更适合种植遥问题情境3院如果将实验用的0.3g/m L的蔗糖溶液替换为0.3g/m L的硝酸钾溶液袁是否可行钥问题提出之后袁学生们似乎没有头绪袁或许只关注到了浓度袁忘记了半透膜的特点袁于是老师给学生们以提示遥老师院半透膜能通过什么类型的物质钥学生院小分子物质遥老师院硝酸钾溶液中袁不仅水分子可以过膜袁K+尧N O3-也可以通过遥那么跟着老师的思路大家思考袁一开始外界溶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袁细胞开始失水发生质壁分离曰但溶质离子K+尧N O3-也是可以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内的袁那么随后慢慢地103--。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15篇)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c02ad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4.png)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15篇)生物教学心得体会1在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精神,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这是实践生物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在生物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动用探究模式组织教学活动,能较大程度地激起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果。
一、关于探究性学习的认识探究性学习是在上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施瓦布倡导的,他主张从学科领域或实际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探索性学习符合现代教育理论提出的“主体性教学原则”和“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学生物新课程突出“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知识,体验科学方法,理解科学的本质,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探究性学习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探究式教学过程基本上分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两个阶段。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及其价值。
因为,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习惯于去思考、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因而也就大大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与我们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不相符。
提出问题实际上是尝试对一个问题进行识别和解说,发现自己的观点或认知结构中存在的不足或不协调的过程,它是诱发探究思维的动力和方向。
解决问题则是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过程,其实质是重新构建自己的观点或认知结构,使其更加充实和协调。
据此具体说来,课堂上学生从事的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大致分为:问题、假设、推断、检验、结论、交流、评价等基本环节。
高中生物课堂问题情境创设论文
![高中生物课堂问题情境创设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3016a6cf5335a8102d2203d.png)
高中生物课堂问题情境创设初探问题情境的创设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学生处于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中时,不仅更容易发现问题,而且在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还能生成新的问题或延伸出其他各类问题,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得到发展。
基于此,当前对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创设进行阐释具有重要意义。
一、通过生活、生产事例或事实创设问题情境将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与书本知识相结合,让学生面临需要加以解释的现象或事实,学生急需想知道为什么,就会激起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从而顺利地进入课堂教学,主动、深入地进行探究学习。
例如在学习“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时,设疑:盐拌黄瓜、糖拌西红柿时盘子里会出现很多水。
这些水从哪里来?如果青菜有点蔫了,该怎么办?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植物既能吸水也能失水吗?又如,将几个苹果放在一个塑料袋里,扎好口子,过几天我们能闻到酒香,这是为什么?使用加酶洗衣粉为什么能有效除去血渍、奶渍?为什么用温水效果更好?为什么男性色盲患者的比例高达7%,而女性仅为0.49%?为什么洗碗水放置时间长了,水会变黑发臭,然后变绿,最后又变澄清?等等,可以说在生物教学内容中有很多与生产、生活实践相联系的事例,这是由学科特点所决定的,我们应当十分重视知识内容与实践经验相联系,多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参与教学活动,在体验、感悟、解决问题的同时,感受学以致用的乐趣。
二、通过生物实验创设问题情境1.利用课堂小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实际生活是学生最了解也是最感兴趣的,在课堂中若能增加一些来自生活中的小实验,则能大大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细胞的呼吸作用》一节时,我拿了几个透明塑料袋进教室,袋内可以看见各有3个苹果,袋口扎得很紧,上课时我让几个同学解开袋口,闻一闻有什么味道。
学生闻到有酒味,问题自然就在他们心理产生:为什么会有酒味?2.通过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新课程所列的实验有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为了验证以前学过的知识,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浅谈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浅谈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9ab8ead65ce0508763213e9.png)
课程教 育研 究
浅谈提 高高中生物实验教 学有效性的策略
王 永 旭 ( 甘 肃武威第六 中学 甘肃 武威
【 中图分类号 】 G 6 3 3 . 9 1 【 文献标识码 】 A
7 3 3 0 0 0 )
【 文章编号】 2 0 9 5 . 3 0 8 9( 2 0 1 6 ) 3 5 - 0 1 5 9 . 0 1
一
、
对选修 l 的教学也提供 了 一个很好的参考案例。
在 进行人教版普 通高 中课程标 准实验教 科书生物 必修 3 第 1 章 第2节分组 实验 《 生物体 维持 P H稳定 的机 制 》前 ,在 与
每个学生有 自己独特的思考方法和不同的解决问题的途
径 ,得 出的结果是 多种 多样的,设计水平高低不 同。教 师要及 时给予点拔或引导 学生 交流设计成果 ,总结出生物实验设计方 学生在教材提供材料的基础上另外选择了鱼肉、鱼杂作为实验 案 的基本思路和评价标准 , 从 而使 学生巩 固实验设计方法,提 材料 ,实验结果非常理想。而且鱼杂作为废弃物是 不需要成本 高实验设计 的能力。另外,通 过学生对 实验设计 方案 的讨论 , 的。本 实验蛋黄 、剩余 的鱼肉干净的话可送去 学校食 堂,进一 可 以互相取长补短 ,完善 设 计方案 ,丰富设计 内容。同学的宿 步减少 实 验 成本 ,或给 实验 完成好 的小组成员加餐作为 奖励 , 示和教师点拨 丰富了思路,启迪 了思维,通过交流点拨使每个 进一步提 高学生实验 的积极性 。此外,笔者还选择 了地瓜、苦 同学对 问 题 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实验设计能力从本质上得 瓜等材料做实 验, 也取得 了 理想的效果。这些材料在本地市场 到 了很大的提 高。 上都容 易买到且价钱便 宜,作为 实 验 的替代材料 ,可以很好地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 究性 实验、研究性学 习,强调学生的 降低 实验成本以利于实验 的开设 。 分工协作、相 互交流 。将小组撰写的实验报告、研 究性学 习报 二 、实验课 堂教学时 。注重讲解与引导,使学生掌握考纲 告等在教 室展 示,进行 交流与评价。评价采取个人 自 评、小组 要求的课本实验 自 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出优秀报告
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论文
![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d4ade29482fb4daa58d4b1f.png)
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有效性就是教学的生命。
本人期望通过目前生物实验教学“低效性”的原因并加以理论分析,找出相应对策,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激励学生认真对待生物实验,培养学生乐于实验的精神,使实验教学能发挥其正常的功能,促进学生发展,使学生的潜能、个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教学方式的转变由于目前学校的管理体制、教师的教学理念、中考的导向作用、评价手段的滞后等诸多因素的作用,导致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还是比较落后,实验课教学的停滞不前已经影响到生物教学整体的改革和发展。
生物实验教学方法大多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演示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为主,教学过程大都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实验—小结实验结果。
实验前教师事先准备好实验材料、仪器、试剂;实验课时,教师讲解实验原理、方法步骤、注意事项,学生“按部就班”、“照方抓药”,然后按实验教材依样画葫芦填写实验报告,完成实验。
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常会存在以下问题:(1)没有预习实验便进入实验室;(2)没有弄懂原理便开始实验;(3)不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对课本上的结论深信不疑,实验效果不好,应付了事,缺乏起码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质疑精神;(4)实验兴趣不高,实验过程中动不动手无所谓,缺乏必要的约束和有效的检验;(5)没有用实验来解决现实问题的习惯,迷信课本知识,缺乏创新精神;(6)实验过程中缺乏合作,出现问题就求助教师。
二、动手和动脑环节脱离演示实验、验证性实验在常规的生物实验教学中占绝对优势,虽便于教师管理、有利于学生掌握实验步骤及训练基本操作技能,但如果在实际教学中过分重视演示实验或验证性实验,忽视探究实验,那么培养学生能力来说是弊远大于利。
由于实验过程都事先组织安排好,学生是按指定步骤进行实验,而实验中教师让学生思考的问题又多与实验过程无关,因此学生在实验中动手时无需动脑思考,使实验效果大大减小。
职中生物教学探究性学习的应用
![职中生物教学探究性学习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5427568783e0912a2162a72.png)
职中生物教学探究性学习的应用作者:刘月秋来源:《职业·中旬》2011年第12期一、探究性学习的基本内涵所谓探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研的方式,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
让学生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探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1.创设情境发现问题确定探究的问题是探究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
以往的生物课堂教学多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释。
教师的问题较具体,与学生渴望未知领域、对生命现象的好奇而产生的定向探究反射心理矛盾,不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养成。
教师只要注意知识的科学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注意科学理论与实际需要解决问题的相互结合,就能善加利用,创设出一系列的问题情境。
2.引导思考设计方案由于生物学是探讨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严密过程,因此,探究方案的设计至关重要。
一个好的实验方案,能够使探究的问题得到解决。
大多数同学在方案的设计中,学会并掌握了科学取样的方法,对照实验的设立原则,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等,培养了缜密的思维品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道德。
3.动手操作实验探究探究发现是学生选择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步骤,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案,选择必要的实验物品,按步骤认真操作,实验探究。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操作活动甚至参与实验,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处理,为学生铺设符合认知规律的探究过程和思维坡度。
通过探究,不仅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而且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现认知过程中质的飞跃。
4.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探索实验结束后,每一个实验小组阐述各自的步骤、成功或失败的现象、结果和原因等,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分析和总结。
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从具体、个别的事物中抽象归纳出一般的原理,实现科学研究最后阶段的升华,增强探究的自信心,提高探究的能力,并应用于新的情境,不断解决实际问题。
浅谈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方法(合集5篇)
![浅谈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方法(合集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024bb4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d9.png)
浅谈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方法(合集5篇)第一篇:浅谈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方法浅谈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方法生物教师应顺应时代的发展,以人为本,积极探索新的课程要求下生物教学的方向,多挖掘探究性实验内容,增强探究性实验数量,扎扎实实搞好“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在进行生物探究性实验时,教师需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1、积极创造实验条件、做好课本的实验(1)、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参与实验初中生物演示实验教学多为验证性实验,先由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归纳得出物质的性质、规律,这样学生只是被动、消极的知识接受者,没有积极的思维和创新,也没有探究的目标和方向。
生物教学中,开放演示实验,是渗透探究性教学的良策。
在安全保障的情况下,课堂上,可以让部分学生做演示实验,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
在初中阶段所涉及到演示实验一般都比较简单,可塑性较强。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演示实验内容的特点不同,教学方式可做相应的改变。
(2)、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在初中阶段,首先要注重验证性实验。
初中生物教材中大多是验证性实验,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
在此基础上安排一些探索性实验,借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材上探索性实验不多,在教学中也可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
(3)、实验与投影演示相结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对一些经典的而又难以进行的一些实验,利用录像、投影、多媒体等手段进行模拟。
这样做既能收到实验的效果,放大实验现象,增强实验的可见度,又易于让学生认真、细腻有序地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不断用实验启发学生积极自觉地观察实验现象,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并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2、组织分组实验、适当增加课本没有的实验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
学生通过亲自实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技巧;而后巩固验证,加深和扩大他们所学得的理论知识。
浅谈生物实验中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
![浅谈生物实验中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https://img.taocdn.com/s3/m/e7b750f704a1b0717fd5dd61.png)
学 生 的 观 察 能 力 、 维 能 力 , 及 分 析 问题 、 决 问题 思 以 解
的能 力 , 能 发 展学 生 动 手 操作 的能 力 , 也 培养 学 生 科 学
“ 趣 是 最 好 的老 师 ” 学 生 在 学 习活 动 中对 自己 兴 。
感 兴 趣 的 现 象 、 理 、 律 等 , 愿 意 主 动 、 极 地 去 原 规 更 积 认 识 、 究 。 因此 在 教 学 中 , 设 法 激 趣 。 诱 发 学 生 探 要 以
的探 究 动 机 。 利用 标 本 、 型 、 活 环 境 、 学 生 的生 模 生 或 活经 历提 出探 究性 的 问 题 , 是 从 社 会关 注 的 与 生 物 或
【 关 键 词 】 新 课 改 ; 究 性 实 验 ; 效 教 学 探 有
《 通 初 中生 物 课 程 标 准 》 明确 把 提 高 学 生 生 物 普 科 学 素养 作 为 高 中生 物 新 课 程 理 念 。 高 生 物 科 学 素 提
养 的教 学 途 径 多 种 多 样 。 探 究 性 学 习是 最 好 的 教 学 但
引 发 学 生讨 论 思 考 : 1在 实 验 中观 察 到 了什 么现 象 ? ()
培 养学 生科 学 的观 察 能 力 ;2 这 些 现 象 说 明 了什 么 ? ()
培养 学 生 推 理 能 力 ; 3 为 什 么 会 出 现 这些 现象 ? 养 () 培
学 生 的抽 象 思 维 能 力 。
发 了学 生探 索 科 学 、 揭示 奥秘 的兴 趣 。
策 略 和 方 式 之 一 。从 科 学 的本 质 出 发 , 导 探 究 性 学 倡 习正 符 合 科 学 本 身 的特 点 。 生 物 课 程 的 三 维 目标 来 从 看 , 究 将 自主 地 达 成 知 识 目标 。 探 究 的 过 程 中学 探 在
2023年生物实验心得体会(15篇)_3
![2023年生物实验心得体会(15篇)_3](https://img.taocdn.com/s3/m/9efe883c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62.png)
2023年生物实验心得体会(15篇)生物实验心得体会1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到北戴河参加河北省生物课堂实验教学展示和评比活动,观摩来自各地精英老师的精彩课堂,聆听专家的精彩点评,这一天半的时间让我感觉收获颇丰,收益匪浅。
在本次活动中,我收获最大、感受最深的是参见评比的27位老师对初中生物课堂实验改革和创新,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尤其最后傅尊英教授的总结更使我明确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平时注重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作为一名生物教师,除了具有渊博的知识外,还应掌握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
下面我将把我这一天半的听课心得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一、正确认识生物实验初中生物阶段,我们往往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忽略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训。
其实,生物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起源于实验,又依赖于实验。
生物实验具有很重要的教学功能:它是生物科学认识之源泉,是训练科学方法的有效途径,是养成科学态度的必由之路。
在创建高效课堂的今天,我们应充分利用生物实验在教学中独特的作用,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展示创造能力,在实验中获取真知,收获乐趣。
二、对生物实验的改进生物实验要想做好,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
每一个实验在教材上都有明确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可供参考,但是这些材料和方法都是最好的吗?从这27节课来看,每一位老师都是查阅了很多资料,对教材上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做了很深入的改进。
其中展示光合作用实验的几位老师对实验材料的改进最为深入,对于光合作用产物的探究教材上利用的是天竺葵,但是老师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用天竺葵做实验脱色时间长,不利于完成课堂实验。
所以老师们就利用自己周围常见的植物,同过对比选出最优的实验材料。
为了缩短脱色时间,这几位老师对实验方法又做了较大的改进,把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改成直接用热水加热盛有酒精的小烧杯,大大节约了课堂时间。
三、充分利用实验,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何提高高中生的生物实验能力
![如何提高高中生的生物实验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c16e07f6770bf78a65295452.png)
分, 减少对人体的毒害 ; 探究滤纸条的划线次数 、 划线方法以 及碳酸钙的取用量等实验步骤 。之后 , 教师在根据学生得出
的 实验 结 果 , 指 导 学 生 对 实验 方 法 进 行改 进 , 如, 采用 l O g 菠 菜叶和 1 0 m l 无 水酒 精 进 行 实 验 ,这 样 层 析 后 色 素带 更 加 的
学生的合作意识 , 提高学生 自主动手实验的能力 , 让学生真 正体 验到 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的含义。
除此 之外 , 在引导学生设计探究性实验过程 中, 教 师 要
将学生放在 实验的主体 的位置 ,给学生 提供一个 自由、 民 主、 轻松 的实验氛围 , 鼓励学生大胆思考 , 勇于发表意见 , 培
一
改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例如 , 在讲授叶绿体 中色素
的 提 取 和 分离 实验 过 程 中 ,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原理 , 采用 不 同的方法 , 进行实验 , 并 通 过 实 验 来 探 究 哪 种 方 法实 验 效 果 最佳 。如 , 建 议 学 生利 用 所 学 到 的化 学 知 识 研究 层 析 液 的 成
现错误 的操作 , 进而导致实验不 直观或者 失败。由此可见 , 教师在生物实验过程 中, 要结合每一个实验 的特点 , 利用恰
当 的 问题 引 导 学 生 思 考 和 分 析 所 进 行 的 实 验 的 过 程 和 结
识, 教 师必须加强高 中生物实验课 程设 计 , 提高高中生的生 物实验能力。高中生物实验不仅能提高学生 的观察能力、 动 手操作能力 、 思维能 力等 , 还能提高学 生的创新能力和 自主 思考能力 、 解决 问题 能力 。由此可见 , 高中生物实验的重要
中生物巾部分验证性实验调整成了探究性的实验 , 要求培养 学生的合作能力, 创新能力 以及实验设计能力。对此 , 高中生 物教师除了规范学生的实验过程 , 巧设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验
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
![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https://img.taocdn.com/s3/m/1a7c7f1410a6f524ccbf85a7.png)
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摘要:新课程理念为教学思想注入了新内容,强调以学生为本,大力倡导围绕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方式。
而人才培养应该注重效率,要用高效的理念和方法来发展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才能真正有效地使每位学生得到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探究新课改理念下,要用高效的理念和方法来发展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才能真正有效地使每位学生得到进步和发展。
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或技术来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呢?一、有效教学需要提高教师的素养来奠基素养之一:文化低蕴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教师是学生成长的领路人。
教师从事的是开发人类智力资源的事业,要让学生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始终如一的维持对学习的热情,需要教师源源不断的带给学生永不停歇的精神力量。
广大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其综合素养的高低,关乎所营造出来的课堂效果,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质和学习成绩,现代教育需要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风趣幽默的老师,现代课堂不欢迎循规蹈矩、照本宣科、密不通风。
素养之二:教育追求教育追求就是我们对于教育根本问题的个人认识,它决定着我们关于教育的理想和信念。
一个教师只有具备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才能真正的把教育当成一项崇高的事业而不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才能激情四射,成为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学生;才能在教育事业上孜孜不倦,有所追求。
素养三:教育智慧教育智慧是我们处理日常教育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技巧和艺术。
充满教育智慧的教师能让学生从快乐中获取知识,在学习中得到发展。
二、有效的教学需要有科学的备课来支撑备课应该深入了解学生实际,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从学生出发去设计教学,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在备课前不妨认真的问问自己: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有多少人掌握?掌握的程度怎样?哪些知识自己能够学会?那些需要老师的点拨和引导?备课就是对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
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以“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为例
![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以“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0ab4bbd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c3.png)
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以“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为例江苏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锁金分校(210000)徐力[摘要]以“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为例,将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
通过对教材实验的改进,更清晰地揭示光合作用的实质,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光合作用[中图分类号]G 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21)23-0095-02一、设计依据与构想新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生物学学科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在教学设计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1]。
本文以“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为例,将原有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通过创设情境、步步设疑、课堂探究等教学组织形式,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通过探究“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让学生感悟探究过程,加深对光合作用的理解,掌握光合作用的实质。
二、教学分析1.教学目标(1)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是淀粉。
(2)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科学实验的研究意识。
2.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设计及意图。
难点:“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的操作。
3.教学准备盆栽天竺葵(已经经过暗处理一昼夜、部分遮光和光照一上午)、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自来水。
三、教学过程1.结合生活经验结合生活经验,,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学生:早饭都会吃哪些主食?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回答:早饭主要吃粥、包子、面条、面包等。
教师进一步提问:这些食物中主要的营养成分是什么?学生猜测出主要的营养成分是淀粉。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植物体内会含有淀粉呢?淀粉的产生可能与植物的哪种生理活动有关?学生猜测淀粉的产生可能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从而引出本节课课题。
创新生物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生物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dff5e5e2551810a6f4248601.png)
一
生物实验 演示实验改为在教师指导下 由学生 自己动手的实验,采 中进发 出创造的火花。 同时 ,在 “ 方案 的设计”教学 中,教 师要鼓 励全体 学生 用边讲边实验 的方法 ,有利于培养 学生独立实验 的基本
都 有重 要 的作用 。
演 示 实验
二 ,用玻璃纸效果 不佳。针对这些情况 ,笔者对该实验 膜材料 。鱼鳔容易得到 ,不需要资金 ,最大的求 的每 一 个 进行 了改进 ,选择 淡水 鱼( 草鱼、鲤鱼等) 的鱼鳔作半透
教 师通 过 演 示 实验 或 组 织 学 韧性好 ,在操作过程 中不容 易损坏,可重复多次实验 。 生亲手实验 操作 ,能把 书本 知识 由 在制作 实验装置时,将鱼鳔 的一个气室套在玻璃管的一
操作技能 ,从 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临时装片的制 作 ,边讲边实验可养成学生仔细观察 的习惯,有利于培 养 学生的思维能力。边讲边 实验教学,常常 由实验引 出 问题,由观察分析得 出结论 ,这就启发 了学生的积极思 维。通过边讲边 实验可使 学生产生愉悦 的情绪,形成积
学 习动机 会产 生持 久 、强 大 的学 习兴趣和 动力 。
研究性学 习是在教师指导下 ,从 自然 、
变 验证 性 实 验 为探 究 性 实验 。培 养学 生 的 思维 社会 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 究,并 在研 究过程 中主动地获取 知识 、应用知识 、 能 力
验证 性 实 验 是在 一个 完 整 的实 验框 架下 针 对 已知 的 解决问题的学 习活动。教 师在教 学中可依据 实验结果加以验证 ,验证实验结果是否能呈现原理所描 学生的知识能力来 确定研 究课题 ,特别是依 述 的现 象 , 目的是 验 证并 巩 固 习得 知 识 并培 养 学 生 的各 据 学 生 的生 物 实验 能 力来 选 择 适 当 的研 究课 项 实验技能;探 究性实验是在教 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发 题 。 教 师 的 任 务 就 是 深入 挖 掘教 材 ,在 学 生 现 问题 ,提 出假 设 ,制定 计 划 并通 过 自己实验 、探 索 、
生物教学中的演示实验
![生物教学中的演示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e910751a4431b90d6c85c713.png)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摘要】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实验是生物学的需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的开展有主于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学习兴趣的培养,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特别是生物演示实验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生物学实验是探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
生物学的学科特征决定了生物学实验可以作为探究性学习的途径;生物学实验本身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生物学实验为探究性学习中验证假说提供了科学方法;其次,生物学实验作为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改进教学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指导学生设计探究性实验;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完成探究性实验;改革实验教学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197-02在这些年的教学中本人感觉在探究性学习中有一个重要途径,那就是通过“生物实验”。
由于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挖掘和开发生物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在生物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可以在实验教学方面作一些思考和探索。
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是教师用演示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生物学实验,是一种直观教学手段。
通过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
通过课堂演示实验,教师可以更为形象地讲解生物学概念、现象和规律等;学生可以培养自身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等。
中学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是比较复杂和抽象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对于一些直观性的知识比较容易掌握。
因此,教师结合课堂演示实验来讲授新知识或复习旧知识,学生就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有关知识。
另外,通过演示实验,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各种实验仪器并能正确、规范地使用,使学生在以后的实验中,能够独立、高质量地完成各个实验。
所以,演示实验是中学生物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直观教学手段之一。
一、中学生物演示实验教学的现状生物学科主要研究是生物的生命现象及其规律,在初中生物教材中,几乎每节课都穿插了实验内容,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深刻地掌握生物学知识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从验证性实验到探究性实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思考于华菊
![从验证性实验到探究性实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思考于华菊](https://img.taocdn.com/s3/m/9b996b6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ec.png)
从验证性实验到探究性实验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思考于华菊发布时间:2023-05-12T13:22:18.908Z 来源:《中国教师》2023年5期作者:于华菊[导读] 初中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对现象进行观测华蓥市铜堡初级中学四川华蓥 638600摘要:初中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对现象进行观测、分析并总结规律。
在物理学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提高学习兴趣以及动手能力。
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实验教学环节,采取合适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加深其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本文基于从验证性实验到探究性实验,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旨在逐步提高初中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前言:目前仍有许多学校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观念,导致物理实验课被忽视或者占用的情况屡见不鲜。
这不仅会影响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认识和理解,也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意义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因此,在新课改下,加强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旨在探索一种适合当前初中生学习特点以及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希望能够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此外,还有望推动我国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缩小同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1)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缺乏兴趣,难以主动参与。
在传统教育观念中,物理学科被认为是一门抽象、难懂且枯燥乏味的学科。
因此,很多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缺乏兴趣,甚至出现了排斥和抵触情绪,这给教师开展实验教学带来很大困难。
浅谈生物实验与探究性学习的关系
![浅谈生物实验与探究性学习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952096b1ed9ad51f01df277.png)
浅谈生物实验与探究性学习的关系作者:崔帅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年第06期摘要: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生物学的组成部份,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生物学实验是探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生物学的学科特征决定了生物学实验可以作为探究性学习的途径;生物学实验本身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
关键词:生物学实验、探究性学习、教学策略、改革、实验教学。
一、生物学实验是探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的活动过程。
生物学实验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能动的实践活动形式。
生物学实验为学生创设了亲身参与实践的情境,具有获知、激趣、求真、循理、育德等教育功能。
生物学实验的功能和探究性学习的特征决定了生物学实验必然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1.生物学的学科特征决定了生物学实验可以作为探究性学习的途径“以实验为基础”是生物学的基本特征。
即使在由经验生物学向理论生物学发展的今天,生物学实验仍然是生物发展的最现实、最生动、最有效的物质载体。
学科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学科的学习特点,在实验中学习生物学无疑是最有效和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
在生物学实验中,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和研究生物学,掌握生物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生物学研究的实验方法。
生物学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征,更有利于学生进行生物学探险究性学习。
例如: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试验中,学生通过亲自的操作,让他们发现光确实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喜欢生活在黑暗处。
通过试验学生不仅牢固地掌握了新知识而且还懂得了实验的基本技能操作。
2.生物学实验本身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生物学实验是人们认识和研究生物的一种科学方法,是人们根据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目的,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知识和实验手段,有计划地实施探究性实践活动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生物学中的生物学实验,虽然绝大多数是对生物及其生命运动的再认识,但从本质上看,这一过程与科学家进行的科学研究中的生物学实验是一致的。
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1ba4f0779563c1ec5da710a.png)
3 1 2 4 0 0 浙 江省 绍兴 市嵊 州 中学初 中部 浙江 绍兴 应 连 军
【 摘 要 】随着新课程 改革的深入 。实 学生去实验室亲手进行实验 ,这些问题就会 验教 学 日趋成 为科学教学的基础 ,教 师能重 迎刃而解 ,通过这样的实验探究 ,让学生在 视 实验 ,并且 能去研 究研发 ,但在 教学 中已 “ 玩”的过程 中体验天平使用 的方法 ,有助 存 着实验教 学的低效 ,甚至无效。经过调查 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形成 自主学习的动 实验教 学的现状 ,并在之基础上探 索如何提 力 ,帮助学 生形 成科学概念 ,培养学生实验 高实验教 学的有 效性 ,进行 了一些思考与实 能 力。教材 中很 多内容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教 践。 学 方式,例 如:用杯子 和硬纸 片来证明大气 【 关键词 】 科 学实验 ; 有效性 压 的存 在,用橡 皮筋、弹簧、气球来探 究力 的作用效果 ,证 明 “ 分子之 间有 空隙”中的 初 中科学 是一门 以实验为基础 的学科 , 酒精和水混合实验 。 在 教科 书 中配有大量 的实验 。实验教学是科 2 .变验 证 性 实验 为探 究 性 实验 学教学 不可缺少 的重要组成部 分,因此 。如 传 统的实验教学是置学生 于被动地记 , 果提高科 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是很重要 , 教师把实验 的 目的、仪器 、过程 、结果都灌 很有必要 去思考与研究的课题 。这是教学有 输给学生 , 要求学生安装要求去机械的操作, 效性 的重要组成 部分 , 也是 构建高效课堂的 这种注重实验结果 ,忽视实验过程 ,注重操 基石。然而 ,低效或无效 的实 验教 学会导致 作和结果的正确性 ,忽略学生动手能力和创 学生对实验 的兴趣下 降,因此 我们先 对实验 新思维的培养。这样地过程缺乏挑 战性 ,使 教学的现状进行认真 的调查和分析 ,努力提 学生对实验缺乏兴趣 ,而探究性实验是 由学 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生 自己设 计并操作乃至分析实验探究结果 , 科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使学 生处 于一种主动的学习状态。教学效果 据 了解 ,在科 学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 中 就会 更加有效 ,教材中有许多探究性实验 , 总体上存在着 以下 问题 ,一是在实验教学 中 如 “ 探究种 子的萌发的条件 ”, “ 液 体内部 过 于注重学生对科学基本概念 ,基本规律 和 的压强大小 的影 响因素” “ 探究 浮沉 于液体 基本 原理的理解和验证。因此就出现多 了验 中的物体受 到的浮力大小” “ 探究物体 在水 证 性实验 ,而少了探究性实验 ,多 了教师演 中的浮沉条 件” “ 研究影 响电磁铁磁 性强弱 示 实验而少了学生实验。出现 了部分教师对 的 因素”等 ,如果教师 与学生 一起探索、研 照教 纲的必做实验 ,在黑板上 画实验 、讲实 究 ,引导学生对结论进行讨论、判断 、整理 , 验 ,学生 听实验 和背实验。有 的教师完全用 无疑会最大 限度提 高实 验教学 的效果 ,提高 计算机演示 代替科学实验。二是演示实验难 学生 的思维创新 能力 ,探究性实验注重 学生 以面向全体学生,出现学生被动观察的现象 , 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 自主学 习,充分调节 难 以通过亲 身的体 验来 获取知识。三是在学 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而教师扮演引导者角色, 生的分组实验中总是先由教师演示 ,学生 “ 看 教学时 ,能够抓住 即时生成 的资源,引导学 热闹 ”后 ,再去实验 室机械的模拟。动手不 生进行多问 ,思维设计 出实验方案 ,并进行 动脑 的,没有指导 交流、反馈 和总结。四是 探究 ,通过方案优劣交流和评价 ,突破教学 很多教师进行实验教学只是为了实验而实验, 的重难点,提高学生实验创新能力 。 未能很好 的发挥 实验教学的知识、技能。情 三、将 课堂实验 改为生 活实验 感的三维 目标 ,实验时按课本 照方抓药 ,实 科学是一 门与生 活和社会关系密切的学 验缺少趣味性 ,有些实验甚至 与生活脱节 , 科, 生活中无处没有科学,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缺乏学习价值的体验 。 五、 实验成功率不高, 朱正元教授曾说过 “ 坛坛罐罐 当仪器 ,拼拼 就拿进课堂去做 ,在学生 面前 出现失败 的尴 凑凑做 实验”坚持用生活 中的器材做实验 。 尬 局面 ,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影 响了实验教 不断 改进课 本中的演示实验的方案或装置 , 学价值的发挥 。 开发 和利用 生活中的器具 ,自制实验仪器 , 二、提 高科 学实验教 学的有效性 用 日常器具的实验 , 简便、 直观 、 原理单一 , 1 .变演 示 实验 为学 生 分组 实验 有利 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意识。例 只有体验和实践 的基础上才会有所创新 , 如 :用生活用 品的实 验,用碗或 啤酒瓶研 究 科学 实验 教育应该让学生动手动脑 ,而不是 声音产生 的原 因;用 尺做 实验,说 明尺在 振 用耳朵 听科 学或用眼睛看科学 ,让学生在实 动时 的频率大 小跟 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有关活 的感性认 识 ,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多用生活物 品做 实验 ,开发和利用身边 的材料 ,引导学生注 意 观察 生 活 。 四、开展课外实验探 究 课外实 验是科 学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教师把学生进行分组 ,分成若干个 兴趣 小 组 , 以 教材 后 面 的研 究 性 学 习课 题 为 依 托,引导 学生 自主学习 ,自主实验探究 , 每个 兴趣小组对每星期的实验结果进行总结 和评 价,充分发挥 学生的主体地位。所 以不 仅深化 了教材 中的科学知识,而且 培养 了学 生 的动手能 力和创新 思维,也培养 了学生 团 结协作 的精 神和严 密的逻辑思维 , 课外 实验 能激发学生探究 的欲望,发挥实验教学应有 的教学价值。 五 、更新教师思想观念 加 强对新课标和新理念 的学 习,了解新 课程对实验教学 的新要求 ,明确科学实验教 学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在实施 “ 培 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核心 的素质 教育 中的基础地位。其次 ,努力研究科学实 验教学 ,提 高 自身的实验技术水平 ,根据新 课程 的规定,明确 哪些实 验利用现成器材可 以开设的 ,哪些需要适当的改进 ,并且充分 开发和利用实验室资源。开放实验室 ,增加 学生实 验次数 ,充分地开发 和利用 实验室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学生通过实验可以利用多种感官直接感知事物本身,增强直接经验,这对于他们形成正确概念、理解基本原理和掌握一般规律有很大的帮助。
中学生物学科的实验从学生认知角度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是在一个完整的实验框架下针对已知的实验结果加以验证,验证实验结果是否能呈现原理所描述的现象,
目的是验证并巩固习得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各项实验技能;探究性实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制定计划并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知活动。
根据建构主义者的观点:“学习不是简单地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建构知识的过程。
教师不简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他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于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学生即时的想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引导学生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才是高效的”。
相比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过程,验证性实验在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易于教师讲授等方面具备优势。
其不足在于如果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地通过实验来验证教师讲授的科学知识是否正确,这样的学习没有基于学生原有经验,没有引发学生的高层次探究思考,没有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学生获得的只是表面的、肤浅的知识,教学效果往往是低效的甚至无效的。
综合各种版本的初中生物新教材,其编写的实验课程均表现出对于实验探究的倾斜,例如人教版的初中生物教材的编者明确指出:“改变以往将实验依附于知识内容的做法,按照学生能力发展的水平和需要,先安排思维和操作要求较低的探究活动,如观察身边的生物,阅读和分析有关资料等,后安排技能要求较高的活动,如制作和观察切片和装片、设计并完成探究性实验等。
在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寻求答案的实验中,大致是先安排明确问题、假设、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的实验,让学生在模仿中体验和领悟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再安排由学生设计部分环节的实验;最后安排全过程探究的实验,让学生练习从问题到提出假设,根据假设设计实验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然后实施探究方案,记录和整理实验结果,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但是考虑到各种客观条件和学生探究能力有限等实际因素,教材的部分实验流程设计的编写仍然是让学生根据课本设计好的方案,由教师提供实验材料与仪器,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最后填写"实验报告"。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能否选择性地将教材中的一部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呢?
下面我们以《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课的教学实录来探讨这一问题。
教师:大家看黑板上的实验课题,明白此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探究绿叶能否在光下制造淀粉。
教师:如果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检验出来?
学生:可以用碘液,在探究种子成分的实验中我们已经知道了淀粉有遇碘液变蓝的特性。
教师:那可以直接用碘液滴到叶子上么?大家讨论一下,觉得可以的同学亲自尝试一下?
学生(经过尝试):不可以,叶片是绿色的,会遮盖蓝色的现象。
教师:那怎么办呢?
学生;可以去除叶片中的叶绿素。
教师:假设现在已经有办法去除掉叶片中的叶绿素,排除了色素对实验的干扰。
现在将碘液滴在去除掉叶绿素的叶片上,出现蓝色现象。
是否就说明了绿叶可以在光下制造淀粉?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学生:不可以。
问题一“无法证明叶片中的淀粉是叶片制造的,也许本来叶片中就有淀粉”;问题二“也无法证明叶片中的淀粉一定是光下制造的”
教师:同学们提出的疑问很好。
请同学们尝试设计实验,想出方法解决这两个问题。
学生:问题一的解决办法:将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昼夜,这样将叶片中原来的淀粉消耗掉。
问题二的解决办法:通过对照实验证明,选取植物的一片叶子,让它一部分遮光,一部分见光,光照后检验叶片两部分是否都有淀粉产生。
教师:非常好,通过同学们的努力,证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方案已经出来了。
当然实验中还有“用怎样的办法去除掉叶片中的叶绿素”这个问题未能解决,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用同学们还没有学习过的化学知识来帮忙,所以让老师告诉大家解决的办法:根据叶片中的色素可以溶解于酒精中的特性,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即可。
注意不能直接加热酒精,酒精燃点低,直接加热会有危险。
……
(2006年正衡中学李娜老师的市级公开课课堂实录摘要)作为初中生物教材中的一个经典实验,无论是人教版教材还是苏教版教材,“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教学设计都是让教师告知学生实验原理、实验目的、操作步骤、材料用具和注意事项等,然后学生照着现成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学生最终验证出绿叶必需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制造出淀粉。
如果不采用验证性实验教学设计而采用一般的探究性实验设计教学,教师将直接面临两个主要困难,一方面是本实验需要运用的相关化学知识初一学生并没有学习过(例如利用酒精溶解色素);另一方面初中低年级的学生只是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无法独立设计完成整个实验。
如果采用探究性实验容易对学生的有效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
而采用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设计,教师主要以讲解形式来代替学生的动手练习和动脑思考,程序性知识(回答怎么办的知识)的教学往往停留在陈述性知识(回答是什么的知识)层面上,即告诉
了学生这是什么,而没有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即使亲自动手完成整个实验,知道了绿叶必需在光照条件下制造淀粉,但学生只是被动地记忆了整个实验的原理、方法、过程,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很可能学生只能记忆住了整个实验的事实和细节(例如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酒精溶解色素等),这种记忆性的学习对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顺利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帮助有限,也无助于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高。
针对上述问题,任课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设计,并有选择地将课程的重心放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的设计探究上。
教师根据现有学生的知识水平,创设了一系列的问题情境,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所设计的一系列问题的环环相扣,让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实,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实验设计中去,体会实验的准备、操作、结论推导的整个过程,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实践证明,学生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设计出实验方案,理解性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很明显,教师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这一教学策略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综上,要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就不能单纯地让学生模仿和记忆,要让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识与技能、生物思想和方法。
尽管教材基于种种考虑安排了一部分实验只需要学生按照程序验证实验结果即可,但在初中生物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完全可以根据现有条件和学生实际的认知能力,有选择地将教材中一部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