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天台宗的修学次第

合集下载

道次第略论 第四单元 法义梳理

道次第略论 第四单元 法义梳理

让我们了解一下“道次第略论”这个概念。

它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为“修行的次第”,是指修行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步骤,逐渐完善自己的内心,达到解脱、觉悟的境界。

在这第四单元中,我们将会梳理法义的内容。

第一,我们来探讨“三学”。

三学分别指戒、定、慧,是修行的基本内容,也是“道次第略论”中的重要内容。

戒是指持戒清净,定是指修炼定力,慧是指智慧。

这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修行者的内在品质。

其中,戒可以净化修行者的行为,定可以净化修行者的心灵,慧则可以开发修行者的智慧。

在修行的路上,无论是戒、定、慧,都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让我们深入了解“六度”。

六度,又被称为六波罗蜜,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

这六个方面涵盖了修行者应该具备的品质和修行方法。

布施是指修行者应该乐于奉献,持戒是指遵守戒律,忍辱是指忍受一切苦难,精进是指努力不懈,禅定是指修行者应该修炼内心平静,智慧则是指修行者应该培养智慧觉悟。

这六度是修行者的修炼方向和目标,是帮助修行者实现解脱的关键。

第三,让我们探讨“四无量心”。

四无量心包括慈、悲、喜、舍。

这四种心境是修行者应该培养的品质。

慈指广大无边的慈爱心,悲指无嗔无恨的悲心,喜指无所求无所希的喜悦心,舍指慷慨大方的舍心。

这四种心境是修行者修炼慈悲心的关键,也是帮助修行者解脱苦难的法门。

在总结和回顾本次的文章内容时,我们可以发现在“道次第略论”第四单元中,法义梳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三学、六度和四无量心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修行的次第和方法。

个人观点上,我认为“道次第略论”中的法义梳理是非常实用的,它帮助修行者系统地学习和理解修行的方法和方向,有助于我们在修行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

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道次第略论”中法义梳理的重要性。

通过对每个主题的深入探讨和阐述,我对这些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也更加懂得了如何将这些概念应用到实际的修行中去。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您带来启发,并对“道次第略论”第四单元的法义梳理有所帮助。

学习《道次第论》的意义

学习《道次第论》的意义

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闻思修功德,为利有情愿成佛。

首先我们要发心,为六道一切众生成就佛道而修学佛法,今后我们要养成一种习惯,我们闻法乃至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我们都要做这样一种发心。

其实我们讲菩提心的教法,讲得再多,关键还在于要落实到实处。

什么叫落实到实处呢?也就是要落实到我们心行上的一种训练。

其实任何一件事情都是这样子的,如果不通过实际训练,它就是一种知识,就像我们可以学习很多游泳的知识,各种各样游泳的方法,但就是不下水,那你即使把世界上所有的游泳知识都掌握了,但是跳到水里边去的时候,照样还是要淹死的。

如果我们学习佛法不能落实到心行上的话,其道理也是这样。

相反可能有的人,他不懂得很多道理,但他懂得一些具体的简单的操作,他每天都在做着都在用着,那么他一样会用得非常好,就像很多学游泳的人,有人指导一下,然后他每天去练习,他并不会讲很多道理,但他一样可以在水里游得非常好。

所以我们所学的佛法,当它能够产生作用的时候,它必须要落实到实处,也就是要落实到我们的心行上,那么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训练的过程。

怎么训练啊?这个训练其实并不复杂,所有的训练它所要做的无非就是两个方面的事情,一个方面就是纠正错误,从我们的观念到我们的行为,我们都已经养成了许许多多错误的习惯,我们就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打网球,打网球它有很规范的动作,这个规范的动作事实上并不是很复杂的,我们之所以在练习打网球的过程中不能够一下子就进入这种正确的动作,原因就是因为我们一直都难以从这个习惯的动作里摆脱出来。

所以我们反复的练习正确的动作,事实上这个过程主要就是在于纠正我们错误的习惯,其实我们难以在正确的动作上上手,原因主要还是因为错误的习惯,所以这就要有一个教练,不断地在旁边教你,然后你再练,练的过程中,你很快就会进入一种错误的习惯,比如这个拍子怎么拿起来,这个姿势不对,然后又要教练不断给你纠正,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你可能要练上一千遍一万遍。

如何生起之次第

如何生起之次第

(二、如何生起之次第)第二如何生起次第者。

分二:一、烦恼生起的根本;二、以此根本如何生起其余烦恼。

一、烦恼生起的根本有两派观点,一派承许萨迦耶见和无明异体,一派承许萨迦耶见和无明一体。

如许萨迦耶见与无明异者,譬如盘绳,略降黑暗,于绳实体不能明了,于彼遂起执蛇之觉,如是障蔽明见蕴体,由无明暗误蕴为我,从此发生诸余烦恼。

如无著菩萨、世亲菩萨所承许的萨迦耶见和无明异体,就好比盘着的绳子,在黄昏略微降下黑暗时,对绳子的真实体性不能明了,反而起了计执这是蛇的错觉,这就是以无明为前因,继而出现妄见。

如是由于无明暗障蔽了明见蕴的体性,误认为多体、无常的蕴是我,这是一种错认。

也就是由无明发生了萨迦耶见,把刹那变灭、多分的蕴的假相认为是常一的我,继而执著这是自我,心里认为“我就是这个呀”,之后为了维护自我,为了自我的利益等等,发生贪嗔等各种烦恼,这是第一派观点。

也就是首先以无明为因,把蕴错认为我,从此以这种我执发生各种烦恼,都是不正确的心态,这就是所谓引起烦恼的根本。

这就好像两个产妇在医院里,同时生产,她们是一对冤家,结果在抱孩子的时候把冤家的孩子当成自己的抱回家。

这就是因为一开始没看清,结果就把冤家的孩子当成了自己的血肉,对这个孩子百般地呵护、爱执,后来才发现全是错的。

同样,由于一念无明把蕴错认成了我,之后以这种妄见就发生各种不合理的心态,烦恼就是这样生起来的。

如许彼二为一,即萨迦耶见为烦恼根本。

这是以诸中观论师和法称论师为代表,承许萨迦耶见和无明一体,说萨迦耶见是烦恼的根本。

如《入中论》中说:“慧见烦恼诸过患,皆从萨迦耶见生。

”此复由其萨迦耶见,执为我已,遂即分判自他差别。

如是分已,贪着自党,嗔恚他品,缘我高举,执我常断,于我见等及彼相属所有恶行执为第一,如是便于开示无我之大师及师所说业果四谛三宝等法,邪见谓无,或复生疑为有为无是耶非耶。

这里继续观察,由于萨迦耶见把蕴误以为我,从此之后就执著这一个蕴总聚的假相是我。

修行 教 法

修行 教 法

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三论宗、瑜伽宗、天台宗、贤首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

即通常所说的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

一、三论宗:在印度称为“中观”学派,主要以弘传龙树、提婆的中观思想而得名,传人中国以后,以《中论》、《百论》、《二十门论》三部论立名为三论宗。

三论宗的主要思想是阐述般若思想,因此也有说是“般若宗”,由于般若思想是讲“性空”之理论,所以也称为“性空宗”。

三论宗在印度以中观学派的名称广泛传播,在传承上主要是师资授受相传,但由于客观原因的存在,有一段时期没有明显的师资相承,只是从学统上相承。

二、唯识宗:是由印度弥勒、无著、世亲(又翻译做“天亲”)创立的宗派。

此宗主要依据有《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因为是依弥勒说、无着记录整理的《瑜伽师地论》为根本教典而立的宗,所以叫瑜伽宗。

慈恩寺的创立与玄奘有关系,而玄奘在慈恩寺所建译场实际上是玄奘翻译佛典的基地。

窥基在玄奘圆寂之后,回到慈恩寺悉心研究唯识学经典,撰写了大量注疏,被称之为“慈恩法师”,唯识宗之所以能够成立且被称之为“慈恩宗”,与窥基的成就也有莫大的关系。

慈恩寺是唯识宗的祖庭地位是无可动摇、举世公认的。

现在的问题是,在新时期如何复兴唯识宗以便恢复慈恩寺的祖庭地位。

三、天台宗:是以鸠摩罗什译的《法华经》、《大智度论》、《中论》等为依据,吸收了印度传来的和中国发展的各派思想,重新加以系统地组织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因为创始人智顗,住在浙江天台山,所以叫天台宗。

宗义以五时八教为总纲,以一心三观、三谛圆融为中心思想此宗把释迦如来所说的经教,划分为五个不同的时期,称为五时教,就是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

五时的名称都是佛经的名称,主张佛陀所说的经教不出这五个时期的范畴,所以叫五时。

八教分为化仪四教和化法四教,化仪四教为顿、渐、密、不定;化法四教为藏、通、别、圆。

三观是修行的观法,即空观、假观、中道观。

此三观可以于一心中获得,名为一心三观。

佛性的开展之修行与空间深度-第5章

佛性的开展之修行与空间深度-第5章

第5章佛法的修学次第(一)信解行证前面是佛法修学的依据,以及行门纲领的介绍,现在再谈谈佛法教学的善巧。

“善巧”:是指方法非常的好、非常的巧妙,如果我们不知道,就很难学到佛法真实的大利。

佛法修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就是清凉大师在华严经上所讲的:“信、解、行、证。

”第一、“信”,能信就是缘成熟了。

我们常常说:“佛不度无缘之人。

”什么叫缘?就是他能信。

能信,表示缘成熟了;不能相信,就是缘没成熟。

所以佛度众生,一定是度能够相信的这些人。

佛家跟其他宗教不相同,其他宗教信了就可以得救,佛法“信”是表示可以入门。

“信”了之后一定要“解”(理解)。

佛法所说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因此,“解”就是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

真的理解之后,才修行。

所以“行”是建立在“解”的基础上。

在理论没弄清楚、方法也不懂的时候,怎么能“行”呢?这种“行”就是“盲修瞎练”,不是真正的“行”;真正的“行”,是有理论的基础、正确的方法。

“行”最后的目的是要达到“证”,“证”才是真正得受用。

什么叫做“证”呢?简单的说,就是把自己所信、所解、所行的,在日常生活当中,统统用得著、统统融合了,这就是“证”。

譬如我们讲无量寿经,无量寿经里面所说的,就是我们所想的、所行的,我们所行、所想的就是经,经跟生活融化成一致了,这是“证”,这个叫真如,佛法可贵的地方是在此地。

所以一定要知道修行的次第--“信、解、行、证”。

“信”,第一、要相信自己。

这是佛家讲“信”跟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

信神是宗教最重要的一个条件;佛法最重要的是“信自己”,不是信外面。

信自己有佛性、信自己本来成佛、信自己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信自己真性被染污,只要我们把染污去掉恢复自性,就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

如果常常觉得:唉呀!我罪业深重;烦恼、恐怕自己不能成就。

这种人就注定不能成就了。

为什么不能成就呢?他不相信自己能成就,佛菩萨再大的神通、智慧、道力帮助他,也不行。

佛菩萨是帮助能站得起来的人,他自己站不起来,佛菩萨对他无可奈何。

论天台宗止观学说对董其昌画学思想的影响

论天台宗止观学说对董其昌画学思想的影响

论天台宗止观学说对董其昌画学思想的影响李昌平(台州学院艺术学院,浙江台州 317000)摘 要:智顗所创立的天台宗止观禅定思想,强调止观并进、定慧双修、学行一致,十分注意两者的平衡发展,隋、唐以来对文人士大夫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董其昌作为晚明时期集书画及理论与一身的大家,在读禅过程中,深受“止观学说”的启示,在其绘画艺术探索中,提出了许多独特的绘画理论并与绘画实践相互统一,渐修渐悟,终成真果,其绘画思想对晚期以来的文人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天台宗;止观禅定;董其昌;绘画思想;影响中图分类号:J20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847(2009)04-076-02【作者简介】李昌平(1969-),男,浙江台州人,台州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

董其昌作为晚明时期集书画创作及理论于一身的大家,在一生的艺术探索过程中,秉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方式进行绘画探索,渐修渐悟,终成真果。

这些思想方法、思想认识与天台宗止观禅定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思行合一的天台宗止观学说天台宗又名法华宗,是陈、隋期间智者(智顗)大师在浙江天台山创立的中国化佛教的第一宗。

智者大师的佛教理论在慧文大师、慧思大师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以兼容各派的传授方式,圆融了中国传统哲学儒、道思想,“止观禅定”①思想是其宗义中的最高指导原则。

智顗关于止观学说的著作有《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童蒙止观》、《六妙法门》、《摩诃止观》,这四部著作反映了智顗止观学说从形成到成熟的三个发展阶段,渐次、不定、圆顿。

《童蒙止观》又名《小止观》、《修习止观禅法要》,是止观学说体系形成中的重要著作。

智者大师在《童蒙止观》开篇中写道:“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

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当知此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

”[1]“止观”是禅定和智慧的并称。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研究——佛教天台宗教育思想的特色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研究——佛教天台宗教育思想的特色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研究——佛教天台宗教育思想的特色2006年2月第28卷第1期台州学院学报JournalofTaizhouUniversityV01.28.No.1Feb.2006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研究——佛教天台宗教育思想的特色曾其海(台州学院人文与社会学院,浙江临海317000)摘要:天台宗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它根据《法华经》的"会三归一"观点,把受教育者分为四等,并提出与四等受教育者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化仪四教)和教学方法(化法四教),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因材施教"的理念.它还非常重视教风和学风建设,其创始人智额制定的《制法》十条,保证了天台宗教风的清肃;还制订了十务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天台学风.关键词:天台宗;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天台教风;天台学风中图分类号:B946.1;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08一(2006)01—0005—04中国有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积淀,它是一个极其丰富的思想宝库,中国佛教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到隋唐时期中国化为中国佛教,并形成各具特色的中国佛教宗派.以天台山为座山的佛教天台宗是第一个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它依佛经的经王《法华经》立宗, 在阐发《法华经》的教义时,大量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并随机逗教,自由发挥.在理论上,它提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命题,诸如一念三千,一心三观,三谛圆融,性恶说,无情有性,止观并重,五时八教等等;在实践上它创立了在佛教界颇负盛名的天台学风.在宗教的外衣里,天台宗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本文试图从"因材施教","天台教风","天台学风"这三方面作探讨.一,因材施教在教育活动中,佛教把受教育者放在中心的地位,教材的选取,教学方法的确定都得因材施教.佛祖释迦牟尼就是这样做的.《法华经》被公认为释尊晚年的圆熟思想的说教,是开示佛怀的究竟之说.该经的《序品》说:佛世尊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其意深远,其语巧妙……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收稿日期:2006—01—17作者简介:曾其海(1948一),男.浙江临海人,教授.病死,究竟涅檠;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种智.《法华经》根据"四圣"(声闻,缘觉,菩萨,佛)的果位,把众生对应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低根性者,这类众生无法接受大乘法,故有一次如来在法华会上讲《法华经》时,当即有男女僧俗五千人"从座起,礼佛而退".第二类是"钝根"者,这些人"贪于生死,于诸无量佛,不行深妙道",这些人只能授予小乘之法.第三类是"利根"者,所谓"有佛子心净,柔软亦利根",这类菩萨乘人可授予大乘法.第四类是智慧圆满之人,这类人不需次第渐修,只要给他点拨一下,即大彻大悟,顿然成佛.根据这四类众生的"根性"(智商),天台宗把教材(所有的佛经)亦分成对应的四类,这便是天台宗判教中的"化仪四教",即藏教,通教,别教,圆教.藏教:藏教的内容是指以《阿含经》为主的小乘经,律,论.这部分教材向学者讲明因缘生灭,四圣谛等道理,通过析空而断除见,思二惑,入无余涅架.《阿含经》等但明事物"空"的一面,而不知事物"不空"的一面.通教:通教的内容以《般若》为主,包括《方等》等其它大乘经典.这部分教材向学习者阐明"因缘即空"的道理,即因缘和合的6台州学院学报第28卷的一切事物均无自性,当体即空,毕竟空.其所证之果,通于有余,无余两种涅檠.故日通教.别教:此教不为二乘人(声闻,缘觉)说,而专为菩萨而说.别教的内容则别指《维摩经》等,要学习者观三谛而悟中道实相之理,内则断除无明见思,外则利他化度众生.圆教:圆教是释迦一代教法极至,宣说大乘究竟之理.主张诸法圆满具足,圆融无碍举一全收;众生迷悟不别,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檠.所属经典为《华严》,《涅檠》,《法华》等. 众生的根性搞清楚了,教材也确定了,剩下来的问题就是教育方法了.天台宗根据四类众生,把教育方法也分为四种,这便是天台宗判教中的"化法四教",即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顿教:这种教育方法的对象是根机敏慧的众生,所说的经典为《华严经》,《法华经》等.由于这些众生悟性极高,所以他们不需要方便权说的次第渐进, 不必借助名言概念,顿然悟入浑沦圆具,含摄周遍的究竟实相,如桶脱底,大彻大悟,心心寂灭,流入菩萨若海,成等正觉.渐教:这种教育方法,顺序渐进,层层递进.教育的对象是利根的众生,从果位而言,是专为菩萨而说.修行的观法上,他们要经过次第三观:第一空观,先把万物看空;第二假观,既要看到空,又要看到假有;第三中观,中观要求双照二谛.然后入不次第观,进入实相.从修行的果位上,也要经过次第渐进的"十地",不能一步成佛.秘密教:这种教育方法是对不同理解力的众生同听某一经而言.由于众生根机有别,即使同听某一教义,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即"同闻异解".由于这种"同闻异解"各不相知,故名秘密教.秘密教总体上是对"钝根"众生说而言.不定教:这种教育方法也是对不同理解力的众生同听某一教义而言.由于众生根器有别,即使同听某一教义,也会产生不同的功果,故日不定.不定教总体上是对低根众生说教而言.从天台宗的秘密教和不定教的设教可以看出,天台宗的教育方法是比较灵活的.即使在钝根,低根众生的教育中,如方法得当,有的众生也会脱颖而出,收到意外的教育效果.二,教风建设教风建设对一个宗教或一个教派都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是生死攸关.假如教风清肃,不仅赢得社会声誉,教团兴旺,还会得到统治者的旌表.反之,如果教内败坏,臭名远播,必然招来统治者的惩处,教团也将遭毁灭性的打击.这一点, 天台宗人深有体会.如天台三祖慧思就遭教团内多次迫害,几乎死去.智颉对师父慧思的遭迫害有切肤之痛,因而对教风问题有深切的认识.此外,智颤几度驻足金陵,涉足于僧团上层和往来于朝廷皇室,对金陵的教风腐败时有所闻,对皇室的一次警告,甚至要沙汰僧尼都如坐针毡.他放弃金陵的优惠条件,婉言谢绝皇室的一再挽留,执意要去天台山,避开都市佛教,另立山岳佛教,其原因之一是为求得一个好的环境,建立一个好的教风,安众行道.出于智额的威望和学识,他到天台山后,四方僧众闻风而来,传说当时天台山有36道场.僧众一多,难免鱼龙混杂,良莠难分.虽然大多数僧众能正信正行,但也有少数人心术不正,行为不轨. 为此,智颤亲自制定了十条《制法》,[1J(哪作为丛林规范,要求僧众严格执行.在《法制》的开头部分,有一段类似于今天的"序言",把制定《制法》的目的意义作了说明.文日:观乎晚学,如新猿马,若不控锁,日甚月增.为成就故,失二治一,蒲鞭示耻,非吾苦之.今训诸学者,略示十条,后若妨起,应须增损,众共裁之.此文大意是说,根据现在的情况,新来的僧众,凡心骚动,心猿意马,如不及时加控制和强制,后果则可想而知.为成就故,今把丑话说在前面,否则,届时不仅我苦,连你也苦.今略示十条,以作试行,日后如有不妥,再作增减.希望大家共同监督执行.第一条,所有僧众"当修三行:一依堂坐禅;二别场忏悔;三知僧事.此三行人,三衣六物,道具具足."这一条指出了作为僧人必须明了的事项: 按指定的僧堂坐禅,忏悔;明确僧人应该具备的器物和用途.如三衣:一为"五条衣"(内衣),日常作业和就寝时穿用;二为"七条衣"(人众衣),在礼诵,听讲,授戒等庄重场合穿用;三为"九条衣" (大衣),在人王宫,王城,说法,重大集会等场合穿.又如六物:在具备三衣的基础上,还必须具备钵(吃饭用),坐具(坐禅用),漉水囊(为救护水虫生命之用).第1期曾其海: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研究7第二条,"衣堂之僧,本以四时坐禅,六时礼佛,此为恒务."该条对僧众一天的基本修行内容作了明确的时段性安排.第三条,"六时礼佛,大僧应披人众衣,衣无鳞陇,若缦衣悉不得."本条告诫修习僧众应注意衣着礼仪,切不可轻慢.第六条,"其二时食者,若身无病,病不顿卧,病已瘥,皆须出堂,不请食人众."本条规定了进斋,生病,请假制度,以防托病卧床,小病大养等不良之风滋长蔓延.第七条,"其大僧小戒,近行远行,寺内寺外,悉不得盗啖鱼肉辛酒,非时而食."该条敬告僧众不要忘记自己是方外之人,应慎独,不犯戒,不管是远行近行,寺内寺外不得私下啖鱼肉和饮酒. 不得非时而食,佛教规定:诸天早食,叫作初分;人类午前食,称中分;畜生午后食,称哺分;神鬼夜食,叫夜分.因此佛教有"过午不食戒",该戒有三种含义:其一为防晚食碗快作声,引起饿鬼思食之苦;其二为比丘托钵夜晚至人家乞食不便;其三晚食过饱易起欲念妨碍修持.故不得非时而食.第八条,僧名和合,柔忍故和,义让故合.不得争计高声,丑言动色."这一条规定处理僧众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只要能坚持忍受,就能和气; 只要坚持正义谦让,就能相互合作.切不可纷争喧吵,言语污秽,表情冲动.最后提出,若犯诸制,扞不肯忏,此是方外之人,不从众网,则不同止."意思是说,若犯了《制法》条例,又坚持而不肯忏悔者,已经不是方外之人(即已经不是修持佛法的僧人),因而不就再留在僧众之中,应逐出僧团.三,学风建设智额不仅重视教风建设,同时也非常重视学风建设.鉴于门下学僧,有些只专心理论文字,而不会透过权且施设的名言概念去把握佛教本质, 即究竟实相之理.这些人被智叛斥为"文字法师".另一些人只会默默坐禅,对佛教理论茫然无知,当然更谈不上"以定发慧",智颉把这些人斥这为"暗证禅师".无论是文字法师还是暗证禅师,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错误,即学习方法不对头.面对僧众的这些学习倾向,智额觉得有必要建立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智叛在他的《摩诃止观》卷七下,专门为门下学人制定了十条学习方法,"今有十意,融通佛法".这便是着名的"天台学风".第一条,明开合,权实道理."明道理,寂绝亡离,不可思议.即是四谛三二一无,随情智等,或开或合,若识此意,权实道理,冷然白照."这条要求学僧要明白"开合","权实"的道理.学佛的目的是悟人"实相"(即佛的境界),此所谓"实".但实相是不可思议的,是言语道绝的.为了达到实相认识,必须借助权且施设的名言概念,这便是所谓"权"."开合"又叫"开会","开"即先把究竟的实相展开为语言的,理论的(名言概念)的东西,使学习者俗听易懂,循序渐进的方法."会"即在"开"的基础上,摆脱名言概念,整体地直悟实相.智额认为,学佛者必须首先明白这个基本道理.第二条,运用天台和八教理论把握佛教整个体系.'教义纲格,匡骨盘峙,包括密露,泾渭大小,即是渐,顿,不定,秘密,藏,通,别,圆.若得此意,声教开合,化道可知."该条是说佛教理论,高深浩瀚,有的提纲挈领,有的具体阐述,有的是密法,有的是显教,有的是大乘,有的是小乘,但只要你在方法上运用顿,渐,秘密,不定,在内容上采取藏,通,别,圆,就能纲举目张,把握开合,最终把握住佛教的理论体系.第三条,学会用"四悉檀"方法来圆融佛经矛盾,言义争执."经论矛盾,言义相乖,不可以情通,不可以博解.古来执争,连代不消.若得四悉檀意,则结滞开融.怀抱琐析,拔掷自在,不惑此疑彼也."这一条说,由于佛讲经有五时之别,弟子作论有不同的理解,自古以来为这些问题争执不休,有些学僧也堕入其中,惑此惑彼.但只要你学会用"四悉檀"(四种理解佛教经论含义的方法) 的含义来理解,就会矛盾白解,疑虑全消,圆融无碍.第四条,务必破除学习中的谬误."若知谬执而生塞者,巧破尽净,单复具足,无言穷逐,能破如所破,有何所得耶?"意思是说,如果在学习中有时明知是谬误,仍固执不改,则必须站在佛教的立场上,加以种种开导,务必把谬误除掉.第五条,学习要有自己的体会和看法."结正法门,对当行位.修有方便,证有阶差.权实大小,贤圣不滥,增上慢罪,从何而生."意思是说,当8台州学院学报第28卷你得到结论说某一法门是正确的时,还要通过实践来判断它属于何种行位.因为修习方法有多种,证悟的阶位也有高下.懂得这一点,就会分清大小乘,区别贤者,圣者.第六条,"于一法门,纵横无碍,纶绪次第,叠叠成章."这一条要求学僧对于第一法门,都要从各种不同角度,纵横无碍地进行研讨,体会,直至完全理解为止.第七条,"开章科段,钩锁相承,生起可爱."这条要求学僧对佛教经论要按章节分段学习.并注意理论上的前后逻辑关系.第八条,"贴释经文,婉转绣媚,总用上诸方法,随语消释,义顺而文当."这条要求学僧阐释经文时,要合乎教义原意,并要文理通顺,语句动人.第九条,"翻译梵汉,名数兼通,使方言不壅."这条要求学僧如果将梵文原典翻译成汉语时,必须文理兼通,没有两种语言上的隔阂.第十条,"一一句偈,如闻而修,人心成观,观与经合."这条要求学僧对佛经的一句一偈,都要细心地听闻,思考,修习并全心作观想,最后达到观想与经义完全符合.总之,天台宗的因材施教的受教育者中心论思想和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天台教风,学风,在教育进入大众化,教学手段现代化的今天,仍然具有借鉴作用.参考文献:[1】圆清百录[A】.太正藏?誊四十六[C】ResearchofChineseTraditionalIdeologyforEducation——FeaturesofIdeologyforEducationoftheBuddhistSectofMountTiantaiZengQihai(Schoolof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TaizhouUniversity,Linhai,Zhejiang,317000) Abstract:TheBuddhistSectofMountTiantaiisrichinideologyforeducation.Onthebasisoft hetrinityin"Saddharmapundarika—sutra",peoplebeingeducatedfellintofourdegreesandcorrespondingteaching contentsandmethodswerepresented.Theidea"teachinginaccordancewiththeiraptitudes" was.toagreatextent,developed.Besides,greatimportancewasattachedtothebuildingofteachingandlear ningatmosphere. TenregulationsmadebythefounderZhiyiensuredgoodteachingatmosphere.Healsoworde douttenpracticallearningmethodsforBuddhistmonks.Keywords:theBuddhistSectofMountTiantai;ideologyforeducation;teachinginaccordanc ewiththeiraptitudes;teachingatmosphere;learningatmosphere。

证道——简述天台四教的修证位次

证道——简述天台四教的修证位次
《楞严大义》之“证道——简述天台四教的修证位次”
佛在《楞严经》里面安排了五十七个位次。他告诉我们:这五十七个台阶,就是你迈上成佛的宝莲花台的楼梯。假如我们的生命可以展现为立体图案,那么这五十七个位次,就是菩提道上的五十七道风景。每一道风景具足什么样的景观,到了这里会有什么样的定。善根比较浅的人,在一个位次上,他经历了千难万难,在那里折腾来折腾去,各种情形都经历过了,然后才进了一步。有些人可能不需要经历那么多,到了这个位次很快就出来,进入第二个位次,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不一定很认真、很小心。虽然他通过得比较快,但是各个阶段的过程还是一定会有的。
所谓国家未定,边疆封爵位高权低;国家已定,论赏封爵位低权高。就是说,一个国家还在战乱的时候,边疆的大臣,都要封他为镇国大元帅、镇国大将军;边疆已定,回来了,他的俸禄远远比打仗的时候更高、更多,但是他的位置可能就不是镇国,不会威震朝廷了。
什么意思呢?别教的十地菩萨,从初地菩萨开始才算断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而圆教呢,初住菩萨就可以断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跟别教的初地是一模一样的。位次虽然有高低,但是境界,一定是每个人都可以经历的。
按别教的说法,从见到无我,初住开始破见思惑,到彻见佛性证得初地,他要经历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个位次。即使是七住,断除了见思二惑,与四果罗汉证位相同,他要见到佛性,还要经历二十三个位次。可是在圆教初信位的菩萨断除见惑,七信位断除思惑,他到了初住破无明、见佛性,只需要经历三个位次,就是八信、九信、十信这三个位次就可以。
在讲了见道、修道之后,要讲证道的过程。证道,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内心中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地走上去。
按照《菩萨璎珞本业经》和天台智者大师的判教,成佛分藏、通、别、圆四教。藏教阿罗汉,从道前基础、资粮位、加行位,乃至见道、修道、证道、除习、成佛,分十个位次。通教从干慧地、性地、八人地、见地、薄地、离欲地、已办地、支佛地、菩萨地、佛地,也是十个位次。别教,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五十二个位次。圆教在五十二个位次前面,加上五品弟子位,是五十七个位次。《楞严经》也是五十七个位次。每一种教的区别,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境界,其实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的,只是在各种位次上有生疏的不同。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心得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心得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心得【最新版4篇】目录(篇1)1.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的概述2.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的主要内容3.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的价值和影响4.对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的个人心得正文(篇1)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是我国佛教天台宗的重要教义,是一套系统的修行方法,旨在帮助修行者逐步达到禅定和智慧的境界。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进行探讨,分别是概述、主要内容、价值和影响以及个人心得。

首先,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是天台宗的重要教义之一,是由智者大师在金陵时(569—575)所撰述。

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如何通过禅修来达到波罗蜜的境界,其中包括了修禅波罗蜜大意、释禅波罗蜜名、明禅波罗蜜门、辨禅波罗蜜诠次、简禅波罗蜜法心、分别禅波罗蜜前方便、释禅波罗蜜修证、显示禅波罗蜜果报、从禅波罗蜜起教和结会禅波罗蜜归趣等十个方面。

其次,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的主要内容主要分为十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详细的解释和指导,帮助修行者逐步深入禅修,达到波罗蜜的境界。

这十个步骤分别是修禅波罗蜜大意、释禅波罗蜜名、明禅波罗蜜门、辨禅波罗蜜诠次、简禅波罗蜜法心、分别禅波罗蜜前方便、释禅波罗蜜修证、显示禅波罗蜜果报、从禅波罗蜜起教和结会禅波罗蜜归趣。

第三,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在我国佛教历史上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影响。

它不仅是天台宗的重要教义,也是整个佛教界的重要参考书籍。

它对于佛教修行者的指导作用至今仍在影响着众多的修行者。

最后,对于我个人来说,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书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了解到了禅修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禅修来达到波罗蜜的境界。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修行的道路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地修行和实践。

目录(篇2)1.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的概述2.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的主要内容3.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的价值和影响4.对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的个人心得正文(篇2)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简称为禅波罗蜜,是一种佛教修行的方法。

徐衡《相宗络索》中清净转依的次第问题

徐衡《相宗络索》中清净转依的次第问题

《相宗络索》中清净转依的次第问题内容提要:王船山在《相宗络索》一书中调整了清净转依的次第:1、“四加行”在“资粮三位”前阶段;2、“四加行”里,“忍位”在“顶位”之前;3、“二地至七地为修道位”。

船山认为有利根者“不假六识观门”能“一刀斩断末那识”顿悟,而次第修行者应注重“根门修行”结合“于六识用功”。

从王船山对唯识清净转依的次第调整,可以结合思考汉传佛教当下的实修次第问题。

一般而言,研究王船山与佛教文化离不开《相宗络索》。

关于此书,衡阳黄骏认为“体例颇似开蒙,而别施以阐发” [①],“衡诸有明诸大师或未多让。

”本书最后讲清净转依的问题,有“八识转四智次第”、“四加行”、“资粮三位”、“十地”、“八识转成四智”五章。

唯识专家王恩洋先生对此评价:“相宗唯一的宗旨,在转依……本书以八识转成四智终,是具有卓见的。

”[②]关于转依,约缘起义以四寻思为入道,约缘生义以六善巧为入道[③]。

在《瑜伽师地论》十七地又摄尽二门,二者入道不同,殊途同归一体。

船山于此另辟蹊径,强调先修四加行,再聚资粮入道。

对于这个调整,王恩洋先生认为其“名相不熟”致“资粮、加行位次颠倒。

”而原船山学社社长、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立民先生认为“船山之说亦自有其独到之处。

”[④]所谓同观而异见,因缘法如是。

本文拟浅谈这个问题。

一、调整的因缘在王船山与佛教文化的研究上,我比较支持吴立民和徐荪铭所持的观点,即:船山对佛家思想的基本态度是“即辟佛,又入佛、传佛。

”且“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能入、能出,出入自如。

第二,能传能辟,自成体系……自有主张。

第三,博学多通,不迁其守。

”基于这个支持,我倾向船山有调整清净转依次第的动机和能力。

船山生于明末,《姜斋文集••• 行状》载,精研唯识的德清憨山禅师(1546—1623年)曾与船山之父王朝聘及船山之师伍定相辩论过“率性之旨”,且“清为搓屈”,可见其家学深厚。

船山虽继儒家正学,然为辟佛道而“于二氏之书,入其藏而探之”。

敦珠心子谈锡永谈宁玛宗圆融的道次第观+

敦珠心子谈锡永谈宁玛宗圆融的道次第观+

毘婆沙宗——包括迦湿弥罗派(Kashmiris)、日下派(Aparantakas即西方毘婆沙师)、及中印派(Magadhas)三派。
这三派共同许可的主张是:㈠不承认有自证分;㈡外境实有(关于自证分,下文将详说)。
其实不承认有自证分这个主张,可以说,亦由外境实有这一主张而来。
他们认为,外境可以离心识而独立存在,而内心亦为实体。譬如我们周围的事物,桌椅纸笔灯等等,它们的存在,跟我们的内心毫无关系,我们在书房,它们当然存在,我们不在书房,它们亦一样存在。反过来说,我们的内心,亦跟这些桌椅等毫无关系,并不因它们存在,才有我们的内心。
毘婆沙宗当然不能承认这个说法。因为一承认自证分,就等于否定自己的外境实有说。
读者对上述“行相”与“自证分”的定义及其分别,应该记住,因为这分别,牵涉到下文要说的“九乘次第”分别。
复次,毘婆沙部将一切事物归纳为五个基本范畴,即是:㈠显现的色;㈡能缘的内心;㈢随伴着心的心所有法;㈣不相应行法;㈤无为法。
龙青巴尊者对宁玛派的贡献,是令修密行人的观念改变。
于阿提沙尊者(Atisa法名吉祥燃灯智)入藏以前,密乘行人过份重视“圆满次第”的气脉明点修习,以此修习易起神通,修持者亦但以神通为证量。阿提沙著《菩提道炬论》,虽亦说密法传播应依神通,但他并不以得神通为究竟,求解脱才是修持的目标。龙青巴尊者即于此基础上,提出十分重要的“七抉择见”,依其次第如下——
敦珠心子谈锡永谈宁玛宗圆融的道次第观,
倡议我宁玛弟子见此即息与人诤论,沉浸在闻思修的无穷法喜中。
一、五种抉择见的建立
印度佛教的传播,主要可分为三支:一支是南传小乘(Hinayana);一支是北传大乘(Mahayana);一支是传到西藏的密乘(Tantrayana)。

永嘉玄觉的山居禅观

永嘉玄觉的山居禅观

永嘉玄觉的山居禅观(1)永嘉玄觉的山居禅观蔡日新慧能禅师门下的另一高足玄觉,他是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俗姓戴,字道明。

关於玄觉的出生,《祖堂集》卷三说他先天二年(713)迁化,春秋三十九,依此上推,则玄觉当出生於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而《宋高僧传》卷八与《景德录》卷五所载玄觉迁化的年代与《祖堂集》无异,但曰其春秋为四十九,依此上推,则玄觉的出生又在唐高宗永徽六年(665)了。

玄觉“龆年剃髪,以孝行著称,居温州开元寺,并孝养母、姊二人於寺,因而屡遭人诽谤;后来其母亡故,而玄觉仍然未抛弃其姊,以故更遭人诽谤。

在这种情况下,有东阳神策禅师[1]劝玄觉觅师授印。

玄觉因於三十一岁那年南行礼慧能禅师,问对契旨,因得六祖印可,遂留曹溪一宿,此后玄觉遂以“一宿觉和尚”著称[2],那则著名的“一宿觉”公案,成了天下丛林的美谈。

对此,《景德录》卷五曰:(玄觉)后因左溪朗禅师激励,与东阳策禅师同诣曹溪。

初到,震锡携瓶,绕师三匝。

祖曰:“夫沙门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来?生大我慢!”师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祖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师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

”祖曰:“如是如是。

”于时大众无不愕然,师方具威仪参礼。

须臾,告辞。

祖曰:“返太速乎?”师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祖曰:“谁知非动?”曰:“仁者自生分别。

”祖曰:“汝甚得无生之意?”曰:“无生岂有意耶?”祖曰:“无意谁当分别?”曰:“分别亦非意。

”祖歎曰:“善哉!善哉!少留一宿。

”时谓“一宿觉”矣。

[3]从《宋高僧传》、《祖堂集》、杨亿的《无相大师行状》来看,玄觉在未参慧能禅师之前,便与天台宗的第六代祖师玄朗(673—754)十分友善,而且玄觉对天台的止观的修学也造诣甚深。

据杨亿的《无相大师行状》所载,玄觉在未参六祖以前曾“徧探三藏,精天台止观圆妙法门,於四威仪中,常冥禅观。

”[4]可见,玄觉早就有了相当高深的天台修学造诣,这为他后来的参学六祖在理论与行持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主要道颂(一)

三主要道颂(一)

三主要道颂宗喀巴大师造颂济群法师主讲第一讲我们这一次菩提静修营的主题讲座选择了宗喀巴大师的三主要道。

关于宗大师这个道次第系统的著作有三部,有他最早年写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然后又在《广论》的基础上提取它更纲要性的内容撰写了《菩提道次第略论》,这个《略论》也是我这几年把它作为重要的弘法内容。

我们今天学习的是《三主要道颂》,《三主要道颂》是宗喀巴大师晚年的著作,它是提取了《道次第》的精华三个最重要的内容撰写而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透过《道次第》《三主要道》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掌握了解佛教修学的精髓,这可是一个快速的方法。

为什么我们这几年要重视《道次第》的弘扬,原因是因为,我们知道佛法博大精深,当前我们流传在世界的佛教有三个语系,有我们的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巴利语系佛教。

汉语系佛教就是以我们汉传地区中国佛教为主,像日本,朝鲜都是属于汉语系佛教的系统;藏语系佛教是以西藏为主,像目前流传在不丹、锡金,包括现在在欧美国家,藏语系佛教影响也蛮大的;还有就是巴利语系佛教,我们也称为南传佛教,南传佛教是目前流传在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的佛教。

那么每一个语系的佛教里边都有很多的宗派,就像我们汉语系佛教里面就有八个宗派,大家比较熟悉的像净土宗、禅宗、唯识宗、中观宗、天台宗、华严宗、律宗、密宗。

我们面对的是这么多的宗派,这么多的法门,所以很多人在信仰的选择上会造成很大的困难,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每个人的内心里面,都有一个混乱的内心,在混乱的内心里,都有很多不同的需求,我们究竟如何来选择我们生活的需要,我们究竟如何的去选择一种正确信仰,这个问题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同样也会存在着很多的困扰。

那么在这个众多的经纶、众多的宗派、众多的法门之间有没有它共同的核心,这是我们需要去了解的。

如果我们了解了佛法的共同核心,其实我们今后不论学习什么法门、不论学习什么宗派,你将会发现万变不离其宗,这样你在学习佛法上就不容易产生混乱,否则的话,很多人学佛,经常会学得很矛盾,感觉各个不同的经纶、不同的法门,在说的都是不同的内容。

论天台宗的修学次第

论天台宗的修学次第

论天台宗的修学次第沈海燕上海大学社科学院哲学系一、引言在智顗的佛学体系里,成佛解脱之谛理、契入真理之智慧以及个人之具体修行实践,这三个方面是密不可分的。

真理是为体,智慧是为宗,而实践之行是为用。

三者缺一不可。

智者大师在《妙法莲华经玄义》(又称《法华玄义》)中将三者的重要性说得十分清楚,谓智慧靠精进修行而得,而修行靠智慧指引。

智圆行满之时,才能契入真理而达功果圆成之地:夫行名进趣,非智不前。

智解导行,非境不正。

智目行足,到清凉池。

而解是行本,行能成智,故行满而智圆。

1这其实简明扼要地道出了天台宗的修学次第。

首先是由对真理之境的认识开始,在佛教的特定语境里,即指佛说中有关宇宙人生的谛理,故“境”为修学之体。

照见了悟此谛理便是智慧,故“智”为修学之宗要。

具体落实到依教而起修行,以获得智慧,悟入谛理,故“行”为实践之用。

需要强调的是,智顗的佛学体系皆以其藏、通、别、圆“四教义”2理论统摄之。

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智顗对十二因缘境和四谛境的描述。

对这两类真理范畴的理解分别是四种,相应于四教义。

因有四种理解故,而有四种十二因缘。

“思议生灭十二因缘”是藏教之境,“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是通教之境,“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是别教之境,“不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是圆教之境。

再者,因对四谛境有四种理解而产生四种四谛境。

生灭四谛、无生灭四谛、无量四谛以及无作四谛一一与藏、通、别、圆对应。

3此外,二十种契入各类真理之经的智慧可划分为四类,分属于四教。

4对于实践之行的阐述也是在四教的范畴中进行的。

具体而言,每一教都以约教增数而明行。

5四教之不同的实践之行便导致不同的修证果位,分别属于四教的范畴。

6在智顗藏、通、别、圆的四教理论中,以圆教之对真理的认知最为优越,因此,圆教即呈现了实相的原貌。

另一方面,从个人修行渐进的角度来说,其它藏、通、别、三教虽然对真理的认知相对圆教而言要低下,但仍然是必要的,因为它们分别代表了对真理的认知的不同阶段。

敦珠心子谈锡永谈宁玛宗圆融的道次第观

敦珠心子谈锡永谈宁玛宗圆融的道次第观
┌毘婆沙部
小乘─┤ └经部
┌实相派
┌唯识宗─┤

└虚相派
大乘─┤ ┌自续派
└中观宗─┤
└应成派
上表中,后后视前前为不了义,因为都陷于常、断二边。然而每一宗派都认为自己的理
论为中道。因为他们对于断除常边与断边,各自有不同的说法。
毘婆沙宗的中道是,虽许一切法三世实有,但亦不落常边,当果生起时因已灭,是故便
在是真实的,是故非断;然而在胜义上的存在却非真实,故亦非常。
以上所言,初学者或不能理解,但这却是四部宗义的纲领。下文谈及宗义,对此理解当
有帮助。
西藏学者虽然认为只有中观宗的中道见,才是真正的、彻底的中道,但却亦不排斥余宗
的中道见,因为他们认为,要先了解下下的中道见,然后才能了解上上的中道见,例如要了
换句话来说,毘婆沙师既许外境实有,亦许内心实有。 然则,外境跟内心又有何关系呢? 他们认为,当内心接触外境时,内心为“能缘”,外境为“所缘”,前者为主体,后者为 客体。于能缘的内心上,有所缘外境的相状,称之为“行相”。行相的生起,便是内心与外境 接触时的关系。 唯识宗认为一切外境,皆由八识各自变现而成。如眼识所缘,是眼识变现的色境;耳识 所缘,是耳识所变现的声境等。 然则,内识怎样去认识自所变现的外境呢? 安慧论师(Sthiramati)由是建立自证分。谓眼其实未见色,耳其实未闻声,所有我们见 到的色、听到的声,与由识变现的色声外境毫不相干,只是我们自己在识上变现外境之后, 再从识上生起一种证明,证明外界有这种种情况而已。这个识上的证明,便是自证分。(西藏 所传的唯识,为安慧系统,故此处说“自证分”,亦用安慧的定义。) 毘婆沙宗当然不能承认这个说法。因为一承认自证分,就等于否定自己的外境实有说。 读者对上述“行相”与“自证分”的定义及其分别,应该记住,因为这分别,牵涉到下 文要说的“九乘次第”分别。 复次,毘婆沙部将一切事物归纳为五个基本范畴,即是:㈠显现的色;㈡能缘的内心; ㈢随伴着心的心所有法;㈣不相应行法;㈤无为法。 他们将这五个范畴内的一切事物,既称为事物(Bhava),亦称为“有” (Sat)。事物或 有的定义,是有作用的法。所以现象也是事物,譬如晴雨是现象,但因为晴雨都有作用,所 以便亦是事物。 五个范畴的事物,只“无为法”恒常。余四者部不恒常。但无论恒不恒常,都由实体所 成,虽然他们并不一定是实有。 所谓实体所成,即由分析至最小最小的物质单位(称为极微)、或由分析至最短最短的时 间单位(称为刹那)所成。极微和刹那都是实体,由他们即可建立一切法。 但由实体所成的事物,虽真实地存在,可是却不必以实体的形式存在。这就叫做“假有”。 假有和实体有是相对的。凡属假有,是世俗谛,实体有则是胜义谛。 怎样去定义世俗谛与胜义谛呢? 若一件事物,当他被破坏,或被理智分析到不成一整体时,内心便会放弃对这事物的概 念,那么,这事物便是世俗谛的假有。 例如一串花鬘,当将花鬘上的花一朵朵拆开来时,花鬘的概念就消失,只剩下一朵朵花 的概念:是故花鬘便是假有。 若一件事物,当他被破坏、被分拆为个别部份时,内心仍然维持着对这事物的概念,那 就是胜义谛的实体有。 例如:无分方的极微;无刹那的心识;无为的虚空等。 修道即是这么的一回事—— 因为执著自我为实体的存在,是故有贪嗔痴等三毒生起。这些都成为解脱的障碍,称为 染污无知。将无知除去,便是修行道上的事。 所以修道的最大关键是,要了知自我虽为真实的存在,但却非实体的存在(实体有)。这 一点,亦是“九乘次第”差别的重要因素。

天台宗的代表人物

天台宗的代表人物

天台宗的代表人物天台宗的代表人物慧文大师慧文禅师,世称“北齐大师”,约生于五、六世纪间。

渤海(山东)人,俗姓高,年寿不详。

在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西元五三五年),至北齐文宣帝天保八年(西元五五七年),二十二年间十分活跃。

根据《佛祖统记》卷六载:“师在齐高之世,聚徒千百,专业大乘,独步河淮,时无竞化。

所入法门,非世可知,学者仰之,以为履地戴天,莫知高厚。

”从可查资料综合而知:慧文禅师,幼年出家,天资独悟。

一日,阅读《大智度论》至卷二十七所引“道种智、一切智、一切种智”,恍然大悟,证得“一心三智”的妙旨。

又读《中论》,至卷四《观四谛品》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

”顿悟空有不二的中道义,因而成立了空、假、中三谛一心,也就是“一心三观”的观法。

二祖慧文传法给三祖慧思之后,慧思在“一心三观”的基础上,以“十如是”为“诸法实相”。

四祖智者大师据此,发展为“一念三千”与“三谛圆融”。

慧思大师慧思禅师(公元515-577年),南北朝时代的高僧,武津(今河南上蔡)人,俗姓李。

少年即归崇佛法,尤其喜欢《法华经》,曾持经到冢间读诵,深受佛陀讲说此经,方便度化众生的慈悲感动,而涕泣不已,当天晚上即梦见普贤菩萨为其摩顶而去。

自此智慧大开,不认识的字句经文都能懂得。

十五岁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跟随慧文禅师学习禅法。

他白天为众讲说、统理僧事,夜间则坐禅修定。

持续十年的时间,每日诵持《法华经》,七年修持“方等忏法”及“常行三昧”,因此奠定深厚的禅定功夫。

有一年,坐夏经三七日,获宿智通,倍加勇猛,遂动八触,发根本初禅。

就在这紧要关头,忽然四肢软弱,不能行步,乃自念作观:“病从业生,业由心起,本无外境,反见心源,业非可得,身如云影,相有体空。

”如是观已,颠倒想灭,心生清净,所苦消除,夏安居圆满,慨叹尚无所证,自伤昏沈,空过此生,深怀惭愧,就在放身倚向墙壁的一刹那间,竟豁然开悟,“法华三昧”大乘法门,在这一念顷,明达融通。

学习《教观纲宗》的体会

学习《教观纲宗》的体会

学习《教观纲宗》的体会明末蕅益(1599~1655)大师著的《教观纲宗》一书,概述了天台宗的教理行相和观心法门的纲要,是学习天台宗的入门书籍之一。

中国佛学院上学期由梦参法师讲授这本书。

下面谈一点学习的体会。

由于我的佛学知识非常有限,谈的体会也不会很深刻。

有不对的地方,请各位长辈赐教。

一、我对教观相资的认识:《教观纲宗》开头就说:“佛祖之要,教观而已矣。

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

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

”可见佛陀创教、诸祖立宗的中心思想就是教观二字,此二字摄尽佛法无遗。

“教”是教理,即根据佛陀一代所说的圣教,以本宗的宗义加以判摄的教理行相,如天台宗判释佛所说法为五时八教等;“观”即观照,是依教理返照自心,以明诸法的真理,如天台宗所立一心三观等。

教与观是相辅相成的。

也就是说,无论修什么观法,都要根据佛陀的言教以判断其是否正确,故说“观非教不正”;反之,只知道佛说的言教,不按照佛法而如实修观,尽管说得天花乱坠,依然是说食数宝,毫无实际受用,教义也难流传于世,故说“教非观不传”。

教与观又是缺一不可的,也就是说,只知语言文字的言教,只懂得一大堆名相,不能依解起行而观照自心,徒有闻法之名,又有何用呢?故说“有教无观则罔”;反过来说,修观如果没有正确的教法做指导,盲修瞎炼,难免误入歧途,故说“有观无教则殆”。

蕅益大师的这些话把教观相资的重要性,说得十分透彻。

我们初学佛法的人,既不能不注重佛陀言教的研习,更不能忽视“揽教照心”的止观行持。

因此,我体会到只有教观并重、解行相应才是修学佛法的正确态度。

二、学习《教观纲宗》的重要意义:佛陀一生说法四十余年,谈经三百余会,结集成三藏经典,卷帙繁多,义类各别。

佛法犹如一大宝藏,学佛的人怎样才不致望宝兴叹呢?我觉得首先必需找到打开宝藏大门的钥匙。

《教观纲宗》这本书真正是“教海之司南,禅门之要关”。

蕅益大师在这本书里根据天台宗的教义,把佛陀一代所说的言教,按其形式与内容加以判摄,有化仪四教(如同药方)和化法四教(如同药味)的不同;就其次序来说,有五时(五个阶段)的先后。

学习《道次第论》的意义-1

学习《道次第论》的意义-1

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闻思修功德,为利有情愿成佛。

首先我们要发心,为六道一切众生成就佛道而修学佛法,今后我们要养成一种习惯,我们闻法乃至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我们都要做这样一种发心。

其实我们讲菩提心的教法,讲得再多,关键还在于要落实到实处。

什么叫落实到实处呢?也就是要落实到我们心行上的一种训练。

其实任何一件事情都是这样子的,如果不通过实际训练,它就是一种知识,就像我们可以学习很多游泳的知识,各种各样游泳的方法,但就是不下水,那你即使把世界上所有的游泳知识都掌握了,但是跳到水里边去的时候,照样还是要淹死的。

如果我们学习佛法不能落实到心行上的话,其道理也是这样。

相反可能有的人,他不懂得很多道理,但他懂得一些具体的简单的操作,他每天都在做着都在用着,那么他一样会用得非常好,就像很多学游泳的人,有人指导一下,然后他每天去练习,他并不会讲很多道理,但他一样可以在水里游得非常好。

所以我们所学的佛法,当它能够产生作用的时候,它必须要落实到实处,也就是要落实到我们的心行上,那么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训练的过程。

怎么训练啊?这个训练其实并不复杂,所有的训练它所要做的无非就是两个方面的事情,一个方面就是纠正错误,从我们的观念到我们的行为,我们都已经养成了许许多多错误的习惯,我们就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打网球,打网球它有很规范的动作,这个规范的动作事实上并不是很复杂的,我们之所以在练习打网球的过程中不能够一下子就进入这种正确的动作,原因就是因为我们一直都难以从这个习惯的动作里摆脱出来。

所以我们反复的练习正确的动作,事实上这个过程主要就是在于纠正我们错误的习惯,其实我们难以在正确的动作上上手,原因主要还是因为错误的习惯,所以这就要有一个教练,不断地在旁边教你,然后你再练,练的过程中,你很快就会进入一种错误的习惯,比如这个拍子怎么拿起来,这个姿势不对,然后又要教练不断给你纠正,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你可能要练上一千遍一万遍。

实践智慧学

实践智慧学

实践智慧学(目录)导言一、什么叫做实践智慧学?二、佛教的实践智慧学范围三、天台宗的实践智慧学四、实践智慧学的现实意义第一部藏教的实践方法第一章何人实践第一节素质问答第二节情绪天平第三节珍惜生命第二章现实的生命状况第一节苦乐的不稳定性第二节思想见地的迷惑第三节处理事务的误差第四节迷误的根源第三章正确的现实生命第一节对苦乐的勘察第二节对苦乐的训练第三节对现实苦乐的适应第四章智慧的实践次第第一节生命力增强的体现第二节智慧的不断提高第三节现实生命的全面展现第二部通教的实践方法第一章何人实践第一节素质问答第二节情绪天平第三节珍惜生命第二章从现实通往理想的生命第三部别教的实践方法第一章何人实践第一节素质问答第二节情绪天平第三节珍惜生命第二章理想的生命状况第四部圆教的实践方法第一章何人实践第一节素质问答第二节情绪天平第三节珍惜生命第二章超越的生命状况实践智慧学导论一、什么叫做“实践智慧学”?什么是智慧学?智慧的含义非常深广,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解释,比如可以从它的内涵和外延来谈,也就是它的实际体性和外在表相,还可以从它的功能作用上说,乃至从自己和他人的不同角度来看,智慧本身又有各个层次的差别等等,不一而足。

就其内涵而言,是指一种明了事物真相的决断能力,如科学的理论、定律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知其所以然”,内从身心,外至世界,小自微尘,大到宇宙,一切事物的现象及其变化的规律和意义,知道了并且掌握了,这就是智慧,知道的少把握得少就是小智慧,知道的多把握得多就是大智慧,完全知道完全把握了就是全智慧,这就是智慧这个词的一般意义。

如果从它的内在功能作用上说,则是指能够解决生命中出现的烦恼和痛苦,虽然许多的技巧和规律都已经知道并且掌握了,但是如果对自己的生活或者生活中的烦恼没有任何帮助和解决的话,从根本上说这还不能算是智慧,最多只能称为知识。

因此,智慧就是解决自己和人类乃至一切生命的烦恼痛苦的标志。

智慧的解决,是相对于盲目的解决而言的,盲目的解决人生的烦恼和痛苦,就会留下后遗症,而智慧的解决却是使生命乃至人类迈向健康的乐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法华玄义》,《大正藏》册 33,页 715 中。 三藏教指小乘,是佛为声闻、缘觉所说之法。通教包括小乘及其初级大乘的教义,是佛为声闻、 缘觉以及钝根菩萨三乘人所说之法。别教是佛针对大乘利根菩萨所讲的,故不适合声闻、缘觉二 乘。圆教则是佛为声闻、缘觉以及菩萨而说,故其开权显实,会三归一、理事圆融、中道实相之教 义最适合于大乘最上利根菩萨,也适合于三乘人。
关键词:1.境智行
2.法华玄义
3.实相中道
4.四教义
5.体宗用
一、引言 在智顗的佛学体系里,成佛解脱之谛理、契入真理之智慧以及个人之具体修 行实践,这三个方面是密不可分的。真理是为体,智慧是为宗,而实践之行是为 用。三者缺一不可。智者大师在《妙法莲华经玄义》(又称《法华玄义》)中将三 者的重要性说得十分清楚,谓智慧靠精进修行而得,而修行靠智慧指引。智圆行满 之时,才能契入真理而达功果圆成之地: 夫行名进趣,非智不前。智解导行,非境不正。智目行足,到清凉 池。而解是行本,行能成智,故行满而智圆。1 这其实简明扼要地道出了天台宗的修学次第。首先是由对真理之境的认识开 始,在佛教的特定语境里,即指佛说中有关宇宙人生的谛理,故“境”为修学之 体。照见了悟此谛理便是智慧,故“智”为修学之宗要。具体落实到依教而起修 行,以获得智慧,悟入谛理,故“行”为实践之用。 需要强调的是,智顗的佛学体系皆以其藏、通、别、圆“四教义” 2理论统 摄之。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智顗对十二因缘境和四谛境的描述。对这两类真理范畴的 理解分别是四种,相应于四教义。因有四种理解故,而有四种十二因缘。“思议生 灭十二因缘”是藏教之境,“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是通教之境,“不思议生灭 十二因缘”是别教之境,“不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是圆教之境。再者,因对四 谛境有四种理解而产生四种四谛境。生灭四谛、无生灭四谛、无量四谛以及无作四
1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谛一一与藏、通、别、圆对应。3此外,二十种契入各类真理之经的智慧可划分为 四类,分属于四教。 4 对于实践之行的阐述也是在四教的范畴中进行的。具体而 言,每一教都以约教增数而明行。 5 四教之不同的实践之行便导致不同的修证果 位,分别属于四教的范畴。6在智顗藏、通、别、圆的四教理论中,以圆教之对真 理的认知最为优越,因此,圆教即呈现了实相的原貌。另一方面,从个人修行渐进 的角度来说,其它藏、通、别、三教虽然对真理的认知相对圆教而言要低下,但仍 然是必要的,因为它们分别代表了对真理的认知的不同阶段。如此,四教的判教体 系不单是评判对真理的不同程度的认知的标准,而且也代表了宗教修行的渐进历 程,揭示了由四教所代表的四种修行果位。以下我们便就智顗的境、智、行的天台 宗修学次第加以论述之。 二、真理之境 在天台的修学次第中,智顗首先提出了真理之境,并将之总结为六大类(十 如境、十二因缘境、四谛境、二谛境、三谛境、一谛境),每一类真理都有四种不 同的认知程度,与四教相吻合。这是智者用四教义贯穿全体,对真理加以系统化的 努力。对于修习四教的不同的行者来说,他们对佛陀说教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而这 些认知的不同正代表了修行的历程,从藏教人对真理的初步认知,逐渐进升为通教 人对真理的认知,再进而为别教人对真理的认知,最终是圆教人对真理的终极认 知。如此,智顗建立了他自己的全面的佛教真理观。通过将六类真理的每一类都划 分为四种,这六个种类的真理都具有了同等重要的意义,皆能令众生获得解脱。 (一)十如是境7 智顗举出的第一类真理之境为“十如是” 8,乃从如是相、性、体、力、作、 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十个方面描写了实相的特色。其十如是的理论与十法 界紧密相关。十法界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以 及佛。前六法界为六道,后四法界为四圣。每一法界皆具十如是。既然十如是代表 了实相,而十如是又与十法界关联,这就表明实相乃包括上至四圣、下至六道的宇 宙众生。 由于十如是与十法界相关,又直接描写实相,故智者以为,其定义有通、别之 分。具有普遍性的定义是实相的通义,具有个别性的定义是实相的别义。一方面,
9
《法华玄义》,《大正藏》册 33,页 694 上。 智者将一切烦恼妄惑归结为三类:见思惑、尘沙惑以及无明惑。见惑指身见、边见等邪分别道理 而起之见。思惑指贪、嗔、痴等对世间事物的颠倒之思。断此见、思惑即离三界,为声闻、缘觉之 涅槃境界。 11 三十四心包括八忍、八智、九无碍以及九解脱道。八忍、八智是于欲界和上二界(即色、无色 界)四谛之理忍可印证之智也。忍可印证欲界之四谛谓之四法忍。忍可印证色、无色界之四谛谓之 四类忍。以此八忍正断三界之见惑。既断见惑已,而观照明了,则为八智。忍是智之因,智是忍之 果。九无碍、九解脱道指正断三界九地之思惑而得解脱。因每一地分九品断之,每断一品,就有无 碍、解脱道。故每一地有九无碍、九解脱。 12 参见《法华玄义》,《大正藏》册 33,页 694 上-696 上。 13 有关智顗对四种十二因缘境的阐述,参见同上,页 698 下-700 上。 14 十二因缘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以及老死。 15 界内指欲界、色界及无色界三界之内。 16 参见《法华玄义》,《大正藏》册 33,页 698 下。
2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就实相的通义而言,如是相是外在的形态;如是性是内在的本性;如是体是本体; 如是力是功能;如是作是构造;如是因可导致相同的果(称为习因或同类因);如 是缘是助因;如是果由相同的因而来(称为习果或等流果);如是报由果而来(称 为报果或异熟果);如是本末究竟等意为最初的如是相与最后的如是报在终极意义 上来说是平等一如的。9 另一方面,就实相的别义而言,“十如是”的定义因十法界的不同而有差别。 地狱、饿鬼、畜生及阿修罗这四个法界被智顗界定为四恶趣,“十如是”的定义因 此而与黑业和恶关联。“十如是”的定义在人、天二法界被智顗界定为善,与白业 相关。“十如是”的定义在二乘法界与声闻、缘觉断三界见、思惑 10尽而得真无漏 的果位相关。“十如是”的定义在菩萨这一法界有三种不同的定义。第一种定义根 据三藏教中菩萨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而得三十四心 11 断结的果位来界定;第二种定义根据通教中菩萨得无漏的果位来界定;第三种定义 根据别教菩萨修中道、行次第观的果位来界定。最后,“十如是”的定义在佛法界 则根据佛所证之无上菩提来界定。 12通过将“十如是”联系十法界来论述,智顗得 以确定佛法界“十如是”的崇高地位,确立佛法界乃是实相的具体代表。 (二)十二因缘境13 智顗论述的第二个种类的真理是十二因缘境。14他认为,因为藏、通、别、圆 四教的行者对这一真理认知程度上的不同,而有四种十二因缘,即思议生灭十二因 缘、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以及不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 智者称第一和第二种对十二因缘的理解为“界内法”,15分别适合三藏钝根和通教 利根之人。第三和第四种对十二因缘的理解为“界外法”,分别适合别教钝、利根 之人以及圆教利根之人。三藏人所理解的是界内十二因缘。无明是六道轮回之因, 因此无明而有行、识等诸因缘,诸法缘起而缘生,生而复灭,灭而复生,周而复 始,轮回无尽,故称“思议生灭十二因缘”。16 通教人所理解的亦是界内十二因缘。十二因缘皆虚幻不实,无明是幻乃至老死 亦是幻。既然诸法皆幻,也就没有所谓的生。诸法即不生,也就没有什么所谓的 灭,故称“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
10
3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别教人所理解的是界外十二因缘,即无明之心与行作缘生起诸法,诸法因缘 生,因缘灭,皆源自此无明之心也。不思议生灭具体指二乘人之不可思议变易生 死,有别于凡夫的分段生死。故称“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 圆教人所理解的界外十二因缘体现了即事显理的思维方式,事理相即相融,浑 然一体。具体的说,十二因缘即是佛性。智者将佛性分为三种:正因佛性、 17了因 佛性18以及缘因佛性19。此三因佛性是成佛的依据,而其显现就是成佛之果,为法 身、解脱和菩提三德。第一,无明、爱、取三支为烦恼道。因为无明是过去之因, 爱、取是现在之因,此过去与现在之因导致现在与未来之生,生灭轮回是烦恼。然 而,若即事显理,烦恼即菩提。因为烦恼是行者精进修行的动力,因修行而获得菩 提,因获得菩提而无复烦恼,清净寂然,此境界就是了因佛性。其次,行和有二支 是业道。因为无此二支为缘,亦无业之缘生,故是业道。然而,业道即解脱。这是 因为,业道使众生轮回不休,此永无休止的轮回促使行者要了生脱死,以求得到解 脱,而解脱自在的境界就是缘因佛性。再其次,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 死七支是苦道,苦道即法身。这时因为,苦道与法身的区别只是心之产物而已。无 心的分别作用,则无所谓苦道与法身的区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两者相即。而法 身就是无苦无乐,不生不死。此境界为乐为常,是正因佛性的特征。既然圆教所理 解的十二因缘在智者看来“无非佛性,并是常、乐、我、净”,20故名“不思议不 生不灭十二因缘”。 (三)四谛境21 智者论述的第三个种类的真理是四谛境。 22 按照智者的判教体系,有四种四 谛,即生灭、无生灭、无量以及无作四谛,分别属于,藏、通、别、圆四教。23 四教人对四谛的不同理解是由其对真谛和中道的认知方式所致,如下所述。 对三藏人和通教人来说,他们所追求的是空的真谛,但方式不同。 1 、三藏人入空的方式是“析法”。诸法实有,只有通过拆析诸法直至一无所 有才能得出诸法皆空的结论。智者称之为“迷真重”。其对四谛的理解就是,集谛 (因缘和合导致生死之苦)和道谛(灭苦之道)是因,苦谛(集之果)和灭谛(灭 除生死之苦)是果。故称生灭四谛。 2、通教人入空的方式是“体法”。 诸法本空,不须灭除以后才空。智者称之 为“迷真轻”。 其对四谛的理解就是,“苦无逼迫相,集无和合相,道不二相, 灭无生相。”24故称无生灭四谛。 别教人与圆教人认为只看到事物空的一面而忽略了其假有的一面是有偏颇的。 这种即认识到事物的空性又认识到其假有的观点就是中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