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水质监测技术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水质监测技术论文
摘要:社会工业的发展导致环境水资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对水资源的保护刻不容缓。
一方面,通过提高对水质的监测分析能力,依靠可靠的、有效的监测手段,科学地分析监测数据,找出环境水质污染的源头,并及时处理,遏止污染的辐射;另一方面,环境监测是一项持续的动态过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引进高新技术,加强对水质的监测,达到保护水资源的目的。
前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工业化用水远大于农业用水和日常饮用水的总和,工业废水对环境水质污染的威胁程度日益严峻,加之我国人口众多,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是分布不均匀,人均占有量也相对较低,一旦水质被污染,将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威胁人们的健康,因此,为改善水资源环境,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一方面,要加强工业污染治理,从源头上杜绝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对日常饮用水的污染;另一方面,引进先进的水质分析技术,掌握切实有效的水质监测数据,提高对监测数据的处理能力,进而为水资源环境的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
1环境水质监测概述
环境水质监测主要是通过监测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以及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和变化趋势,对监测数据处理对比后,来评价水体水质是否符合标准的一个过程。
其监测范围相对广泛,包括污染和未被污染的天然水,如江、河、湖、泊、地下水以及各种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
污水等。
对监测项目可以分为反映水体水质状况的综合指标、对有毒物质的监测两大类。
前者主要包括色度、温度、浊度、酸碱性、导电性以及微生物需氧度;后者主要包括As(砷)、Pb(铅)、Cr(铬)、Cd(镉)、Hg(汞)等有毒重金属以及有机物农药等污染物。
水质评价是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环节,水体监测的对象不同,对水质的取样、监测方法、评价指标都不相同。
如对河流的监测除了对其物理、化学等综合指标的监测,还要考虑到河流的流量以及水流速度等。
一般对环境水质监测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法、气相色谱法、ICP-AES(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等。
目前化学法如分光光度、容量滴定等方法在国内外的水质常规监测中得到了普遍应用。
而水体不同的用途也有不同的监测标准和监测系统,例如对于城市生活饮用水的监测评价需要按照2012年7月1日起实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新标准执行,其中对水体监测的指标达到106项。
因此在对环境水质监测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用途设计科学合理的监测技术。
2环境水质监测技术及方法分析
环境水质监测通常包括采样、测试、数据处理三个过程,采样主要是对监测对象进行采集水体试样,不同的水体采集水源试样的地点和方法不同,例如在监测对象为地下水时,需要考虑水源周边工业布局、城市分布情况等因素,若监测对象是工业废水时,则需要在排水口取样并设置合理的采集周期,观察水体水质的变化。
测试过程主要是通过一些技术方法对采集的试样水体进行监测和观察,并将得到的
数据记录备案,例如对工业废水样本中Hg等有毒的化学物质浓度进行观察记录。
数据处理主要是对观测样本记录的数据按照一定的科学方法进行处理后,与指定的标准对比,以确定环境水质的排放是否达到控制的标准。
环境的水质监测方法技术不仅要求简单易操作还要求监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实验室常用的监测技术有仪器法、重量法和滴定法。
2.1仪器法
仪器法是一种相对先进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色谱法(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法)原子吸收法、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仪器法是未来水质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2.2重量法
重量法是指将实验水体样品中待测的组分直接分离,或者将其转化为一定组成物并与其他组分进行分离,然后通过天平测出分离组分的质量,最后通过计算算出该组分在溶液中的含量。
重量法通常包含气化分离法和直接分离法两种。
该种监测技术虽然操作流程简单,但对天平的精确度要求较高,在进行数据测量、计算时不可避免存在一定误差,或操作不当而引起监测数据的波动,因此不适用于微量元素的测量。
2.3滴定法
滴定法主要是在选取的样本式液里边进行的,是实验室最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此种方法主要是在待测试样中滴入已知精确度度很高的标准溶液,利用标准溶液与待测物质的化学反应,根据所加标准溶
液的体积和浓度、化学反应程式,对待测物质进行计算,该种方法往往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如反应温度,是否发生了完全反应等,同时还要根据样品和标准溶液的特性如是否跟空气中的气体有反应、是否容易吸收水分等条件,进行科学的操作,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环境水质监测数据的处理
监测的数据是对环境水资源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影响着对环境水资源的处理决策。
因此,水质监测数据的科学处理,对保证水质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意义。
通常相对常用的水质监测数据处理的方法有时间序列分析法、数据反复验证法、有效数据规整法、无效数据消除法等四种。
3.1时间序列分析法
时间序列分析是一种处理动态数据的统计方法。
由于监测水质的频率需要科学的设定,过多容易造成人力、物力等资源的负担,而过少容易导致数据失真,不能准确反映水质的真实情况。
因此可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对采集的动态数据进行分析,合理的设定监测的频率,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
3.2数据反复验证法
在对环境水质进行监测时,由于周围环境如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加上不同时间所取的样本不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水质监测的数据存在差异,因此,为了获得更准确的监测数据以更好的反应水质的真实质量,需要通过数据反复验证法来获取有价值的监测数据。
3.3有效数据规整法
对不同水质环境监测获得的数据往往需要利用有效数据规整法进行分类整理,以确保所得到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使数据具有相应的参考价值,并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依据。
3.4无效数据消除法
由于对环境水质的采样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往往需要设置科学的采样频率,这就造成获得数据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但是监测的数据一般都有一定的时间期限,时间较长的数据慢慢会失去其本身的准确性,进而失去参考价值,因此通常需要对所监测的数据进行整理,对于时间较长的数据、无效的数据要科学的消除,避免其对整体评价结果的影响。
4环境水质监测结果的表述规则以及监测技术的发展前景
通常对于水质检测的结果不能任意表述,需要遵循数据可靠性、稳定性、准确性的原则,表达数据分析结果的语言要求简洁合理,对数据的原始记录以及分析报告应当保持书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如监测时间、实验的温度等等都需要进行完整的记录,还要对报告的留白恰当处理。
此外,对试样的测定值单位都要转换为标准的法定单位,并按照要求对数据进行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在表述时还要标明结果检出限的数值。
目前我国常用的水质监测方法主要通过人工出样,通过设置合理的频率对所要监测的水体进行瞬时取样,由于人工取样具有一定空间性、时间性,不能连续的完成对水质的实时监测,造成所得到的数据
不能及时、准确的反映水质的动态变化。
因此,一方面,需要完善实验室的水质监测,及时有效的控制水体的污染,另一方面,要对监测技术不断创新,引进先进的监测技术如色谱分析法,达到对水质连续、自动的监测,提高水质监测的准确性。
5结语
社会工业的发展导致环境水资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对水资源的保护刻不容缓。
一方面,通过提高对水质的监测分析能力,依靠可靠的、有效的监测手段,科学地分析监测数据,找出环境水质污染的源头,并及时处理,遏止污染的辐射;另一方面,环境监测是一项持续的动态过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引进高新技术,加强对水质的监测,达到保护水资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丁洁萍,马瑛,任洁琼.环境水质分析检测技术与检测数据的处理[J].环境与生活,201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