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文化发展战略

合集下载

如何制定文化发展战略

如何制定文化发展战略

如何制定文化发展战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文化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并存并相互作用,昭示我们在制定文化发展战略时既不能过分强调多元而产生文化部落主义,也不能过分强调趋同而容忍、接纳文化霸权主义。

文化部落主义过分强调保存固有文化,无视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往与影响,反对文化交往与沟通,不加分析地提倡“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结果自然是束缚了本民族文化的进步。

文化部落主义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

每种文化都有其历史局限性,每一种文化形态都应当自觉地将自身文化与外来文化放在同等的水平上进行比较,寻找文化差异的内在原因,找出自身文化相对于外来文化的不足。

中国如何发展自己的软实力?一是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的凝聚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

所以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国家软实力的首要任务,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和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二是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我们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开拓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充分发挥我国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壮大文化产业规模,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三是提高文化传播力,不断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

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文化的传播力已经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决定性因素。

我们一方面要不断丰富和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另一方面必须花大力气提高文化传播力。

要把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作为提高文化传播力的战略重点,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扶持政策,壮大总体实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路与实现路径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路与实现路径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路与实现路径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路与实现路径一、引言随着新发展格局的形成,中国文化产业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本文将通过分析当前形势,提出战略思路和实现路径,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二、形势分析1. 新发展格局:随着经济结构升级和消费升级的推动,中国正迈向以内需为主导的新发展阶段,这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环境。

2. 技术创新驱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创新为文化产业的生产和传播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推动了文化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和跨界融合。

3. 消费需求升级:随着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追求越来越强烈,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和差异化的特点。

三、战略思路1. 提升创新能力: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的结合,推动文化产业创新驱动发展,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富有创意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2. 加强产业整合:通过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提升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推动文化企业实现更高效的资源配置和优势互补,形成集群效应和规模效应。

3. 拓宽国内市场:通过加强文化产品的供给侧改革,提高产品质量和消费体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同时,积极培育文化消费市场,扩大文化产业在内需新格局中的占比。

4. 开拓国际市场:利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出口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实现路径1. 加强政策引导: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鼓励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建立健全的服务体系,为文化企业提供政策支持、融资支持和人才支持等方面的保障。

2. 提升技术水平:加大对文化产业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推动技术创新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和互联网化。

中国文化产业的战略与发展

中国文化产业的战略与发展

中国文化产业的战略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则成为了全球关注的话题之一。

近年来,中国政府已经开始着手制定文化产业的战略,并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从而推动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文化产业在中国的地位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下滑的情况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中的一个明星产业。

据统计,2019年,中国文化产业规模已经达到了5万亿元,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了5.7%。

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增长,比如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广告等。

二、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为了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国政府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对文化产业进行了大力扶持。

首先,在政策层面上,国家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比如财政扶持、税收优惠、人才扶持等等。

其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国家加大了对文化场馆、文化中心等的投资力度。

还有,在文化领域的国际交流上,中国政府也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支持与推广。

三、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据分析,未来五到十年的时间里,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将出现以下几个趋势:1. 文化产业将加速由单一的文化制品向以文化服务和体验为主导的方向发展,比如在线教育、电子阅读、在线音乐等;2. 中国文化产业将更加注重文化的深度和价值,比如将传统的文化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在文化传承发挥更大的作用;3. 中国文化产业将更加注重国际化,不仅将中国的文化推向世界,同时也将引进外来文化,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4. 文化品牌将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四、未来的发展挑战虽然中国文化产业面临着广阔的市场和政策支持,但同时也要面对一些发展挑战,比如:1. 人才不足。

文化产业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创意和商务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但目前人才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2. 品牌建设不足。

由于中国文化产业的起步较晚,因此要在国际上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品牌还需要时间和努力;3. 版权保护存在问题。

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发展战略

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发展战略

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发展战略第一章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概念与内涵文化软实力是指某国家的文化对其他国家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不仅包括文化的基础设施和文化产业,还包括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等方面。

在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内涵主要包括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深厚底蕴、文化产业、文化制度和文化交流等。

第二章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优势分析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深厚底蕴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主要优势。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这样的文化底蕴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

此外,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优势之一。

这些产业包括电影、动漫、出版、音乐等方面,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中国的文化制度也力求与时俱进,推动文化发展,进一步增强了中国文化软实力。

此外,中国在文化交流方面也取得了一些优异成绩,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不仅增进了各国之间的友谊,也提高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第三章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与作用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中国的春节、中华传统服饰、传统节日等,都成为了全世界的文化热点。

此外,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崛起,中国不断地向世界输出文化产品。

这些产品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深受全球各地民众的喜爱。

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不断提高,文化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能够促进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塑造。

中国的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发达,这种实力能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从而更好地推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

其次,文化的软实力也能够增强国家的凝聚力。

中华文化历经千年不衰,成为中国人民的精神寄托,经过的铸造也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通过宣传和推广中华文化,能够让国家更加强大。

第四章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文化的软实力是中国走向强国的重要支撑。

因此,中国需要积极制定发展策略,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 加强对中华文化遗产的保护,把中华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

文化强国的实现路径与战略

文化强国的实现路径与战略

文化强国的实现路径与战略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中国一直致力于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

文化强国不仅仅意味着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更包含了文化对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和对外影响力的增强。

在实现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中国需要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路径与战略。

本文将探讨文化强国实现的路径和具体战略。

首先,文化自信是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础。

文化自信是指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自豪感,同时也要对其他文化保持开放态度。

只有树立起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更广泛传播和影响力的扩大。

文化自信也是全体国民形成共识的需要,只有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动文化强国的发展。

其次,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创新是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支撑。

文化产业包括了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是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可以推动文化创意的蓬勃发展,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机会。

同时,还需要加大对文化创新的支持力度,引导文化产业朝着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文化产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最终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

此外,推动教育和人才培养是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

教育是培养国家未来文化精英的重要基础。

要提高教育质量,推行素质教育,加强文化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力度,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人才。

同时,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吸引更多国际一流的文化人才来华工作,为国家的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在实现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瑰宝,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研究,挖掘和传承其中的智慧和价值,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同时,要注重与现代文化的结合,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创新融合,使之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最后,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是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

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可以借鉴和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促进自身文化的发展。

我国的八个发展战略

我国的八个发展战略

我国的八个发展战略
1.打造创新驱动型经济: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2.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协同发展。

3. 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加快对外开放,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合作,推动我国在全球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

4.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同发展。

5. 实施人民生活品质提升战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6. 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战略:加强文化事业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7.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生产力和生活水平,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8. 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以改革为动力,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激发社会创新力和动力。

- 1 -。

十八大以来 对文化强国战略的理解

十八大以来 对文化强国战略的理解

十八大以来对文化强国战略的理解近年来,我国不断推动文化发展,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我国自十八大以来对文化强国战略的理解。

一、文化自信自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了“文化自信”的重要理念,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

在文化自信方面,我国加强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国家树立了文化自信的形象。

二、文化产业我国在十八大以后,更加重视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提出了许多政策和措施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三、文化软实力我国自十八大以来更加重视提升自身的文化软实力,把文化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整体布局,通过加强文化交流、推广文化产品、提升国家形象等方式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四、文化扶贫在十八大以来,我国将文化扶贫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进行推进,加大了对贫困地区文化事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开展文化教育、传统技艺传承、文化旅游等方式来促进贫困地区的文化发展,使更多的贫困地区居民受益于文化产业的发展。

五、国际文化交流我国自十八大以来更加注重与各国的文化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活动,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合作。

通过举办文化节、艺术展、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来增进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国家形象。

六、文化创新在文化强国战略中,我国提出了文化创新的理念,强调文化创新是文化强国的重要支撑。

在文化创新方面,我国加大了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文化创新,鼓励人们积极创造、创新,为文化强国战略注入了新的活力。

七、文化教育我国自十八大以来更加重视文化教育的发展,加大了对文化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

通过推进文化教育改革,加强文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提升文化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从而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和文化素养,为文化强国的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总结来看,自十八大以来,我国对文化强国战略的理解和实施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不懈努力,文化强国的目标正在逐步向前推进。

试析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创新

试析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创新

文 化 是 民族 的灵 魂 . 一 个 国 家综 合 国力 的 重 要体 现 。文化 是 建 设 在 中 国特 色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事 业 中具 有 重 要 的 战 略地 位 。 国 家 文 化 发展 战略 既 是 文 化 建 设 实 践 的集 中反 映 .也 是 进 一 步 繁 荣 社 会 主 义文 化 的指 导 纲 领 。它 是 国家 关 于 文 化 发 展 的长 远 的 整 体 规 划 。 有 关 文 化发 展 的 目标 、 策 措 施 以及 实施 方式 。党 是 对 的 十 六 大 以来 ,以胡 锦 涛 为 总 书 记 的党 中央 高 度 重 视 社 会 主义 先 进 文 化建 设 , 断 加强 文 化 发展 战 略 研 究 , 筹 考 虑 文 化 建 设 不 统 中事 关 全 局 的重 大 问 题 , 在科 学判 断 国 际 国 内 形 势 。 面把 握 当 全 今 世 界 文 化发 展 趋 势 .深 刻 分 析 我 国基 本 国情 和 战略 任 务 的基 础 上 , 深 了 对 中 国 特 色 社会 主 义 文 化 建设 规 律 性 的 认 识 , 学 加 科
确 定 新 时期 我 国 文化 建 设 的总 体 目标 和 基 本 战 略 .在 文 化 建 设 新 的实 践 中 不 断 丰 富 和 发 展 我 们 党 关 于 文 化 发 展 战 略 的思 想 。 取 得 了一 系 列创 新 成 果 。

文 明建 设 的特 点 和 规 律 、适 应社 会 主 义 市 场经 济体 制要 求 的体 制机 制 , 放 和 发展 文化 生产 力 ; 断 深 化对 文 化 发 展 思 路 的认 解 不 识 , 持 一 手 抓 公 益 性 文 化 事 业 、 手 抓 经 营 性 文 化 产 业 . 到 坚 一 做

四个全面发展的战略及基本内涵

四个全面发展的战略及基本内涵

四个全面发展的战略及基本内涵四个全面发展的战略是指经济建设全面发展、政治建设全面发展、文化建设全面发展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这些战略旨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促进国家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使人民群众的福祉得到更好的保障。

经济建设全面发展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这包括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加强对外合作等方面。

只有经济持续发展,才能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政治建设全面发展是指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积极性,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这包括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党的领导,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等方面。

只有在政治上保证稳定和统一,国家才能发展壮大。

文化建设全面发展是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弘扬,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自信。

这包括加强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化交流合作,加强教育和科研等方面。

只有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文化自信,国家才能在国际上有更大的影响力。

社会建设全面发展是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加强社会治理能力。

这包括加强社会公平正义,加强社会福利保障,加强社会治安维护等方面。

只有社会稳定和人民福祉得到有效保障,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综上所述,四个全面发展的战略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全面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中国将实现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的均衡发展,推动国家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这些战略的完成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力量,还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及其内涵价值论文

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及其内涵价值论文

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及其内涵价值论文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国家的灵魂,文化强国战略就是通过发展国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来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及其内涵价值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及其内涵价值篇1文化战略是指国家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扩大文化市场和文化消费,造就文化人才,使文化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实现国家经济、社会、教育、科技、生态与文化的和谐发展,形成国家的文化品牌,提升国家的文化辐射力、传承力、创新力、支撑力、竞争力等,增强国家文化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

文化强国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市场、文化消费和文化人才的综合实力居于国际的第一方阵。

文化强国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文化强国对公民素质的影响科学文化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包括良好的教育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的力量,越来越深刻地成为改造世界、推动国家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

通过文化强国建设,使国家公民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文明行为方式是文化强国的最首要特征,也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在是否拥有科学文化力量,以及多大程度上拥有科学文化力量。

人民必备的文明行为能力是文化强国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民如果都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传承家庭美德、崇尚职业道德、升华个人品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那么就很容易树立起良好的国家整体形象。

二、公共文化的建设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进国家级、省级、市级、区县级重点文化设施建设,促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大力实施数字文化建设工程,促进数字网络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应用。

完善的文化活动信息发布机制,健全的文化新闻发布制度。

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运行机制。

政府职能转变,由办文化到管理文化转变为治理文化和公共文化服务上来。

我国文化建设发展战略

我国文化建设发展战略

碧水环绕的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效果图
剧场内景二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国代表团入场
2008北京奥运会主火炬点燃
2010被评选为最具中华文化意义汉字——“和”
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 且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 且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参观人数超过 年上海世博会的参观人数超过7308万人 万人 年上海世博会的参观人数超过 将创下世博会1 多年历史的最高纪录 多年历史的最高纪录, 次,将创下世博会 50多年历史的最高纪录, 上海旅游业的收入将达800 亿元人民币。 亿元人民币。 上海旅游业的收入将达 专家估计,世博对上海GDP的贡献将达 , 的贡献将达5%, 专家估计,世博对上海 的贡献将达 对整个长三角投资的影响将达40%到50%。这 对整个长三角投资的影响将达 到 。 股世博经济带来的效应,将持续10到 年 股世博经济带来的效应,将持续 到15年,继 续带动上海繁荣。 续带动上海繁荣。
(一)不忘本来
第一,承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承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第三, 第三,弘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和建设
文化
西方著名哲学家 罗素曾经说过: 罗素曾经说过: “中国至高无上 的伦理品质中的 一些东西, 一些东西,现代 世界极为需要” 世界极为需要”, “若能够被全世 界采纳, 界采纳,地球上 肯定比现在有更 多的欢乐祥和。 多的欢乐祥和。”
我国文化建设发展战略
2010年7月23日中央政治 年 月 日中央政治 局第22次集体学习 次集体学习, 局第 次集体学习,胡锦 涛发表重要讲话,指出: 涛发表重要讲话,指出: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 标的实现, 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一、本文概述《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和分析中国在全球化和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文化发展战略,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影响力,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文章首先对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背景和意义进行概述,分析当前国际文化竞争态势和国内文化发展现状,强调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后,文章将系统梳理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现状,总结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提出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实施路径,重点探讨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国际传播等方面的战略举措。

文章将对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前景进行展望,分析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制定和实施中国文化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中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

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同时也吸收了现代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的精华。

其理论基础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在保持和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点,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这种转型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在保持文化基因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

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倡导尊重文化多样性,吸收各国文化的优秀元素,丰富和发展自身。

同时,也坚持文化的包容性,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文化,促进文化间的和谐共处。

文化产业发展: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的引导,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和影响力。

我国文化发展战略

我国文化发展战略

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构建和实施文化发展战略是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在文化建设中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的文化发展观,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

在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必须把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文化权益作为文化发展的出发点,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意愿,体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

另一方面,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要求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统筹规划文化发展、文化创新、文化安全等重大问题,保证文化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客观需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要增强中国总体文化实力,就要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进行长远规划,统筹兼顾城市文化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突出重点行业和重点工程,制定和实施分门别类又相互协调的具体战略,促进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的形成。

(三)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是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时代需要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

“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

”对外文化交流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日趋重要的地位相比,与五千年所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相比,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还不够大。

要全方位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大力开展文化外交和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就必须加强对外文化战略的研究。

文化发展战略实施方案模板

文化发展战略实施方案模板

文化发展战略实施方案模板一、背景分析当前,我国文化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文化产业也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的增加,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文化发展战略实施方案,对于推动文化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目标本文化发展战略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文化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三、战略重点1. 加强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激发文化创新活力。

2. 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3. 加强文化市场建设,促进文化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 加强文化人才培养,提高文化从业人员素质和综合能力。

5. 加强文化对外交流,提升国际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实施路径1. 加强政策引导,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政策体系。

2.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的文化管理体制。

3. 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文化产业的跨界融合和创新发展。

4. 建设文化市场监管体系,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保护文化产业合法权益。

5. 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建立健全的文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文化人才。

6. 加强文化对外交流,通过文化走出去和引进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五、保障措施1. 完善政策法规,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激发文化创新活力。

2. 建立健全的文化产业扶持政策,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3. 加强文化市场监管,维护文化市场秩序,保护文化产业合法权益。

4. 加大对文化人才培养的投入,提高文化从业人员的素质和综合能力。

5. 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合作,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六、预期效果1. 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2. 文化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文化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1、起步阶段(1978一1991年)
1985年,国务院转发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把
文化艺术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列入国民生产统计的项目中,这 事实上确认了文化艺术可能具有的“产业”性质。1987年初,文化部、 财政部和国家工商局联合颁发了《文化事业单位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 动的暂行办法》,这是文化产业从事业中分离出来、意识形态教育与文 化消费娱乐分层的起点。1987年2月,文化部、公安部、国家工商局联 合发出了《关于改进营业性舞会管理的通知》,第一次明确了举办营业 性舞会的合法性质,文化经营活动正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合 法组成部分。1988年,文化部、国家工商局又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文 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不仅在政府文件中首次出现了“文化市场” 的字眼,而且对众说纷纭的文化市场的范围、管理原则和认为等做了界 定,从而结束了文化市场管理无法可循的局面。从1985年到1991年,我 国文化产品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有了一定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各种形态的 文化企业和文化服务、消费场所。1991年,国务院批转《文化部关于文 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正式提出了“文化经济”的概念, 文化部在国务院统一布置下开始研究文化产业政策。
第三,战略重点和战略阶段的安排
战略重点是对实现战略目标具有关键意义而目前发 展具有比较优势或比较弱势,需要特别加强的部门、 区域、组织、要素等,如文化产业布局调整和资源 重组。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文本中不仅要明确战略 重点,而且还应该证明这些战略重点的依据对实现 整个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意义。一般来说,战略重 点往往也是体现战略创新程度的重要指标体系。战 略阶段就是实现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目标在时间上的 安排和实施步骤。尤其是中长期发展战略,如5年 战略规划、10年战略规划、20年战略规划等等。没 有战略阶段的时间安排和时间要求,战略目标的实 现和战略构想的展开就缺乏可以计量的保障系统。

关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文章

关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文章

关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文章摘要:一、引言1.文化的重要性2.我国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3.坚定文化自信的必要性二、文化自信的内涵与价值1.文化自信的定义2.文化自信的重要性3.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三、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与路径1.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性2.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3.实现文化强国的路径选择四、我国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1.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2.传承优秀传统文化3.推动文化创新与繁荣4.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五、结论1.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性2.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文化建设的发展正文:一、引言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国家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需不断努力,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我国向文化强国迈进。

我国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然而,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我们仍然需要在文化领域树立自信,为我国的文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文化自信的内涵与价值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文化领域对自己的价值、实力和发展方向的信心。

文化自信既是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和自豪,也是对自己文化发展的信念和决心。

文化自信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具有文化自信的国家,能够在文化领域树立自己的地位,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作出贡献。

一个具有文化自信的民族,能够在传承与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为全人类的精神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三、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与路径建设文化强国,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提出的战略目标。

建设文化强国,既要提升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又要让我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广泛的影响。

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需要我们选择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路径。

这条路径应包括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与繁荣以及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

四、我国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为了实现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文化建设发展战略。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国家战略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国家战略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国家战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力量。

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为核心,以产业化为手段,以商业化为发展方向的产业。

在这个新的产业环境下,文化产业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它既是经济增长的力量源泉,也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逐渐成为了国家的战略重点。

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国家连续发布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及《新时代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等政策文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和政策支持。

首先,在政策层面上,国家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包括鼓励文化企业上市、优化文化产业税费政策、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等。

同时,国家还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加强了文化产业的科技支持和科技创新。

其次,文化产业在推动协同发展和跨界融合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作为一个涉及文化、科技、教育、旅游等多个领域的交叉性产业,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协同性和融合能力。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将会更加广泛地融入各类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动中,成为推动各个领域共同发展的有力推动力。

此外,文化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统计数据,2019年全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839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约4.3%;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3230万人,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4.1%。

可以说,文化产业不仅是一个新兴的经济增长点,也是一个重要的就业创造领域。

总之,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

“十三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将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并且在跨界融合、科技创新、国际化发展等方面不断发力,成为我国进一步提升综合国力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国要实施文化强国战略,你认为最重要的举措是哪些?

我国要实施文化强国战略,你认为最重要的举措是哪些?

我国要实施文化强国战略,你认为最重要的举措是哪些?六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鲜明地把文化强国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突出强调,对当代中国发展来说,是在改革发展关键时期进行的又一次宏大战略筹划,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科学发展规律认识的提炼升华,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的深远安排,标志着我们的国家战略上升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人类社会是在不断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文明进步的。

历史上大国的崛起可以依靠战争侵略、资本扩张、殖民劫掠,但今天大国的崛起所能凭借更多的是优势文化。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精神力量的集中反映,作为物质力量的一种折射和体现,其战略地位已随着国际竞争重点的变化而进一步凸显,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和竞争也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

文化日益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基础内容。

一个国家拥有优势文化就能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有效地组织起先进的生产关系,有效地推动技术和制度创新,能够更好地应对生存和发展的挑战。

可以说,文化的优劣往往决定了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基本态势,谁占领了文化的制高点,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一个国家要崛起,其背后必然是文化的崛起、精神的崛起。

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将加强本国文化作为谋求国家发展利益和安全利益的一项战略性工作。

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强国”战略深入把握了国际竞争这种新的发展趋势。

中国作为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大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大力推动文化发展,充分发挥文化对国家整体发展的引领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文化发展战略一、文化概述(一)文化的概念(二)文化的内涵(三)文化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二、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一)我国文化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二)我国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三)我国文化发展存在的差距和需要处理的关系三、如何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加强核心价值观建设,弘扬中国精神(二)大力发展教育(三)积极推进科学与技术(四)振兴文化产业正文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第一节文化概述(一)文化的概念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释义:人文是社会人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纵横交织的各种社会关系。

“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指如果治国者能够观察和意识到社会人文的变化,就能引导天下百姓向好的方向发展。

这句话出自《易经》贲卦,象辞上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上,人文也。

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已化成天下。

”其意是说;天生男女,男刚柔交错,这是天文,即自然;人力据此而结成夫妇,又从夫妇化成家庭,又国。

天文即自然,自然之道,人文是社会人文。

当然治国者就因该有此等大意识,观天文以察时变,组织耕作,制造等;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引导人民向好的方向发展。

也就是以文教化,用人伦理仪教养品德,用文采辞章陶冶情操。

上升到国家层面,就是用先进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引导人民,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

广义的文化,《现代汉语词典》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现代汉语词典》定义为:“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二)文化的内涵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先进文化)存在三种模糊认识:把先进文化等同于文化活动;把先进文化等同于儒家文化;把先进文化等同于西方文化。

一是先进文化内涵:是“三个面向”,即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二是先进文化的特点:是“三性”,即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三是先进文化的目标任务:是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方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面向现代化”,体现的是“向新看”的思维;“面向世界”,体现的是“向外看”的思维;“面向未来”,体现的是“向前看”的思维。

(三)文化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1、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软实力”包括理论指导力、理想凝聚力、道德教化力、科技创造力、法纪整合力和艺术熏陶力等。

在综合国力中,文化力成为一种“软实力”软实力(Soft Power),最早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Joseph Nye)在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

美国学者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是“一种通过吸引而不是强制和利诱手段获取你所要东西的能力。

”约瑟夫・奈在其研究成果中指出,实力是指通过影响他人而获得期望结果的能力。

软实力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指通过吸引力而非强硬手段或利益引诱的方法去影响别人,使别人认同、接受你的主张。

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既包括经济力量、科技力量、军事力量等在内的硬实力,也包括文化、政策和价值观念等在内的软实力。

在世界政治中,软实力比强制性威胁的方式更文明,也更持久。

一个国家可以通过软实力,使别的国家理解、认同甚至模仿其在国际社会的主张和行为。

软实力的基本要素:(1)文化(包括宗教、语言、文学艺术教育等);(2)价值体系(包括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3)体制模式(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体制模式)(4)对外政策(包括国家形象、外交政策等)。

2、它是现代化建设中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1)文化是民族之根、民族之魂(2)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3)文化是激励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在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就我国情况而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文化建设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要而紧迫。

30多年前,也就是改革开放之初,文化界、思想界需要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当时的思想解放对改革开放发挥了巨大的引领作用。

30多年后的今天,社会深刻转型带来价值观的多元化,利益格局的改变带来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动。

在当今中国社会中,现代文化、传统文化、外来文化,风云际会,交锋交融,既为我国社会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但也带来了从未有过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

可以说,当代中国再次处于迫切发挥文化先导作用的时期。

在这种形势下,确立核心价值观,凝聚“兴国之魂”,奠定全民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促进全社会文化认同,已成为当代中国面临的一个突出现实问题。

正如全会提出: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3、文化是时代精神的传承和展现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创造和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南泥湾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航天精神”等新的民族精神。

文化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从精神生产的特有属性和内在规律来看,任何文化都包括虚体部分和实体部分,虚体部分就是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实体部分则是承载文化精神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

前者是文化之“魂”,是文化思想性的根本体现,是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

后者是文化之“体”,是文化实现教育功能、以文化人的重要途径,是文化生产力的重要依托,决定着文化精神价值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魂”与“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统一于精神生产和文化建设的实践中。

离开了“魂”,“体”就失去了精神价值的支撑,就会空洞无物,失去思想性和生命力,甚至偏离正确的方向;离开了“体”,“魂”就无所依附,难以传播,文化的精神价值就难以实现,就难以发挥教育引领的作用。

4、文化在五大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同时,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分体现了五大建设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相辅相成,共荣共进,任何一个方面的滞后与缺失都会严重影响其他建设的成效,进而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的发展。

随着中国社会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乃至社会建设都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就。

在经济建设方面,年均9.6%的发展速度为世界罕有,GDP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求基本达到满足,整个社会总体实现小康;在政治建设方面,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政治优势;在社会建设方面,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社会管理创新为切入点的社会服务与管理新格局已然成型,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得到提升;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我们更加注重建设“美丽中国”。

经济政治大国必然是文化强国。

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当在已有的成就与基础上提速提质。

更进一步看,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能有勃勃生机与强大动力。

所以六中全会特别强调,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

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首先,文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空间。

其次,文化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新的体现。

再次,文化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新的要求。

最后,文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保障。

第二节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一、我国文化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1、道德精神滑坡是目前面临的一大挑战。

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

2、教育环节较为薄弱、教育公平及高等教育普及率有待提高。

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及山区,教育是薄弱环节。

在农村,农民认为子女读书没有出路,大学毕业还是打工,因此父母对子女只是尽义务,供完九年义务教育就算很不错了。

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总体质量有待提高。

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的明显,使得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

不少地方还存在着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

同时,高考录取制度存在问题,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均,给不少省区的高考带来很大困难。

3、科技体制改革、科技投入有待加强。

当前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中存在体制陈旧、管理滞后、科技产出效益低下、科技队伍管理缺乏竞争机制、企业与科技结合不紧密等问题。

近年来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快速发展,但仍存在投入比重偏低、人员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而政府对企业科技活动的资金支持亦不足。

4、文化产业需要进一步做大、做强。

文化产业存在着思想观点不符合产业发展的要求,文化体制滞后,文化管理体制计划经济色彩依然浓重;对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依然不足,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制尚未形成。

投融资渠道过渡依赖于政府的扶持和政府渠道;文化基础设施近来布局不合理,建设滞后,文化基础设施薄弱,小、散的问题特别突出;文化产业规模小,效益低,经营分散,也粗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管理经营人才匮乏,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普遍不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