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的临摹和创作——李良东
他凭大字行草入展获奖60余次,4入兰亭:学会这3个创作秘诀,你也能屡获佳绩
他凭大字行草入展获奖60余次,4入兰亭:学会这3个创作秘诀,你也能屡获佳绩大字行草书是古代书法家很少涉足的一个创作领域,尤其是宋代以前的书法,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小字的创作。
明清之后,尤其近现代以来,大字作品日渐趋多。
可以说大字书法拓宽了书法的创作领域及审美视域,丰富了书法的表现力,是书法艺术进入当代以来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表现形式。
但今天很多书法家和爱好者不明白大字与小字之间的关系,而且缺少正确的学习大字行草书创作的方法,不明白如何借鉴前人经验,推陈出新。
因此明知道作品幅式增大,作品也都尽量往大里写,但是在创作上却不知所措,或者敷衍了事,将就凑合,或者偏门左道,过犹不及。
可是在墨池学院,有一位极擅长大字行草创作,并且屡屡凭借大字行草作品入展、获奖的人气导师。
而且不仅他自己被书坛称为“获奖最多的书家之一”,就连他的学生,也接二连三地在全国展赛中展露锋芒,仅是最近的十二届国展就有22人次入展,至于往期展赛中入展获奖的学员,那更是多不胜数。
众多入展学员中,在墨池学习者占一半以上。
像谢海宾、黄帜、孙世功、王思飞等人都是墨池学习群的常客,而谢海宾已经成为墨池人气导师。
那么这位人气导师究竟是谁呢?对墨池比较熟悉的书友们想必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没错,他就是当代书坛大字书法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李良东老师。
李良东,中国书协会员,中书协行业委员会委员(青少部),江西省书协理事,江西省书协评审委员。
在全国书赛中被书坛称为“获得一等奖最多的书家之一”,入国展达40多次,获奖近20次,4度入选中国书法兰亭奖。
其课程场场爆满,教学内容毫无藏私,上万名学员因此获益,好评如潮。
李良东老师作品大小字的创作理念一样吗?李良东老师在谈起大字创作时说,长期以来,很多人在实践中和创作中,经常会犯这样的毛病,把大字当作小字来创作,用小字一样的笔法,用小字一样的结构,用小字一样的技巧,去创作一件大字作品。
事实上大字小字在手法上是根本不同的。
如果只是简单地将小字放大,空间的张力感就不能凸显。
重磅2022“全国获奖书法家?五体十家精品展”作品选(高清多图)
重磅2022“全国获奖书法家•五体十家精品展”作品选(高清多图)主创作者阵容楷书——刘京闻、龙友草书——林景辉、陈阳静隶书——乔延坤、张英俊️篆书——谢安辉、陈巧令️行书——李良东、欧阳荷庚展馆:宜春市画院刘京闻1967年生于山东陵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书法工作室导师,廊坊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作品多次入展全国书法展及兰亭奖,曾获全国第二届青年展二等奖,全国第三届扇面展一等奖,2013年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三名”工程,同时入选中国书法杂志主办的“全国中青年60家”作品展,曾多次担任由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书法展览评委,2015年为中国书协主办的“中国书法公益大讲堂”专家组成员。
2017年入选中书协主办的《民族脊梁——全国百名书家作品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2018年入选由中国书协主办的“现状与理想——当前书法创作学术批评展”,2019年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源流·时代”书法展,2019年入展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2020年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中国力量·全国扶贫书法大展”,2021年入展全国第七届兰亭奖,作品多次被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等专业机构收藏。
《初别子由至奉新作》苏轼双鹊先我来,飞上东轩背。
书随好梦到,人与佳节会。
一欢难把玩,回首了无在。
却渡来时溪,断桥号浅濑。
茫茫暑天阔,霭霭孤城背。
青山眊矂中,落日凄凉外。
盛衰岂我意,离合非所碍。
何以解我忧,粗了一事大。
龙友书法家、书法史论研究者。
致力书法普及教育及推广工作。
1984年9月生于江西永新。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
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讲师。
2006年江西师范大学陶瓷艺术专业本科毕业。
2012年获江西师范大学油画方向硕士研究生学位,导师张鉴瑞先生。
2018年获中央美院博士学位,导师邱振中先生。
2019年至2021年,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工作,合作导师邱才桢先生。
书法作品获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中“优秀奖”、第六届楹联书法展二等奖等。
著名书法家李绍东简介
著名书法家李绍东简介
李绍东,原名李量,字汝礼,号瑶坡,1905年生于浙江绍兴。
5岁时,他便开始学习书法、绘画、篆刻。
19岁时,他前往北京学习书法,拜宗白、梁楷、李可染为师。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初,李绍东开始到国内各地向名家求教,并
对传统书法进行深入研究、反省和创造。
他不断追求自我突破,不断
地创新,从而开创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并成为一代著名书法家。
李绍东的书法风格兼收并蓄,擅长小楷、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等
各种体式。
其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比赛的荣誉。
除了书法,李绍东还涉及绘画。
他擅长画山水、花鸟,作品常有奇韵,被誉为“旷古奇士”。
李绍东创造了“瑶坡体”书法,其特点是线条优美、规整,运笔刚柔相济。
此外,他还主张“虚实相生”、“融古求新”,不断探索和创新书法艺术。
1981年,李绍东去世,享年76岁。
他的艺术成就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
财富。
总的来说,李绍东是一位多才多艺、创作卓越的大师级书法家。
他的
艺术风格独具特色,蕴含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在书法界具有不可替代
的地位。
李绍东不仅是一位艺术家,更是一位思想家,其对传统书法的思考和探索,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和进步。
行书临摹期末试题及答案
行书临摹期末试题及答案行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对古代名家行书作品的模仿与练习,可以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行书的技巧和风格,下面给出一道行书临摹的期末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试题:请临摹以下行书作品,并简要分析作者的行书风格:(图片:插入一副行书作品图片,保留来源信息)参考答案:行书作品是由书法家所创作的,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以下是本文的参考答案,只供参考,希望大家在临摹时能够加以拓展和发挥。
答案一(行书临摹):(图片:在此插入参考答案一的行书临摹图片)通过对参考答案一的行书临摹图片观察,可以看出作者的行书风格充满力量感。
整体布局平衡,书写笔画有力且富有动感,结构紧凑而又不失流畅。
行书作品的字体端正、拼接合理,体现了作者对于笔画轻重与字形比例的精确把握。
整篇作品的笔画浑厚干净,勾勒出了每一个字的雄浑之美。
可以看出,作者擅长于运用粗细相间、虚实结合的技法,使作品在简约中蕴含了丰富的艺术内涵。
答案二(行书分析):该行书作品的创作者吸取了古代名家的行书风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貌。
其整体布局紧凑有序,每一个字都被安排得恰到好处,没有任何多余的笔画。
行书作品的笔画线条流畅自然,筆觸有柔有刚,展示出了作者对于行书书法精髓的把握。
字体 rule__郎酪B间rule__秃\u2061輐ho3t?ü衬?ü对立,让作品具有张力与视觉冲击力。
同时,作者在行书作品中也添加了一些自己的创新和变化,使作品更具现代感和时代气息。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通过行书临摹可以加深对于书法的理解和感悟,也可以锻炼自己的书写技巧和审美能力。
在临摹的过程中,要注意细节的把握,力求做到每一个笔画都精确而准确。
同时,行书作品的创作也需要有自己的创新和变化,可以向学习对象学习,但更要有个人的风格和创造性。
最重要的是,临摹行书作品是为了加深文化的体验,使自己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艺术。
中国书法大会第四集介绍的作品
中国书法大会第四集介绍的作品中国书法大会第四集中介绍了许多令人赞叹的作品,其中一幅作品引起了我的特别关注,它的标题是《行书临摹》。
这幅作品是由著名书法家李先生创作的,他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这幅作品选取了行书作为创作形式,行书是一种兼具力量和流畅性的书写风格,给人一种震撼和激励的感觉。
这幅作品的内容是一首古诗,诗中描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人生的哲理。
李先生以他独特的笔触和构图,将诗中的意境完美地展现出来。
他运用了浓墨重彩的墨色,给人以沉稳和厚重的感觉。
他的笔法流畅而有力,每一划都充满了力量和韵律感。
整幅作品给人以一种高山流水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这幅作品的临摹过程也是十分让人惊叹的。
李先生在临摹时,首先要对原作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他仔细观察每一个笔画的形状和结构,掌握原作的整体结构和风格特点。
然后,他用心地描绘每一个笔画,追求每一笔的准确和流畅。
他注重细节,力求将原作的神韵和气息完美地再现出来。
通过临摹这幅作品,李先生不仅展示了他卓越的书法技艺,更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行书作为中国书法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李先生通过临摹这幅作品,向我们展示了行书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行书的特点是力度雄浑,笔画之间有很强的连贯性,给人以一种奔放和豪迈的感觉。
它不拘泥于形式,注重笔墨的韵律和气势。
李先生的临摹作品中体现了行书的这些特点,给人以一种力量和自信的感觉。
这幅作品不仅仅是一幅美丽的艺术品,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情感的表达。
通过欣赏这幅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书法艺术所传递的情感和力量。
它告诉我们,书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哲理。
这幅作品《行书临摹》是中国书法大会第四集中的一件令人赞叹的作品。
通过李先生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风格,这幅作品展现了行书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它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艺术品,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情感的表达。
学习行书的临摹来看看这几篇适合你吗?再来比较性的进行临摹!
学习行书的临摹来看看这几篇适合你吗?再来比较性的进行临摹!1、学习行书以临摹《圣教序》为宜。
要把握此帖的艺术风貌和特征,如笔致遒润儒雅、字态俊丽秀逸、气息中和怡淡等,其用笔内掖收敛,线条瘦硬劲挺,点画的组合、偏旁的揖让、牵丝映带、笔势字势等纯出自然。
通临时注意纠正线条拖沓纤弱,即骨不健、气不畅、墨不沉等通病。
在通临的基础上,就要打好攻坚战,从字型、字势,笔型、笔势及笔画的粗细对比、墨色变化(可参照兰亭墨迹)等方面,一个字一个字地过关。
要在背字型上下功夫,达到在创作作品时如囊中探物般的熟练程度。
《圣教序》一件作品水平的真正高低,甚至可以说书法的内行与外行的区别,往往取决于细微的一点点上,所谓“纤维向背,毫发死生”是也。
所以临写时一定要特别注意细节,包括笔画位置、粗细长短搭配、字形大小、墨色浓淡枯湿、笔画及字形的揖让、呼应关系等,哪怕是细微的变化也不放过,以训练、提高自己的眼力。
有了《圣教序》的基础,学《兰亭序》就容易得多,并重点学章法、贯气及细微之处;然后再学王之诸手札,学习王羲之怎样因字赋形、因情谋篇等等。
2、从某种意义上说临帖是临书者理解力和功力的总和。
临帖要坚持读、摹、临三结合,读以得其趣,通过读将范本中的点、画、构、势、结体等特点深深印入脑海中;摹以得其形,字之神韵不能离开结构,在读的基础上就要专心致志于字迹中,记准各种字型;临以得其意,经上两步的努力,这一步就会如鱼得水,再略参己意,发韧自己的积累,进入准创作。
《兰亭序》2、从某种意义上说临帖是临书者理解力和功力的总和。
临帖要坚持读、摹、临三结合,读以得其趣,通过读将范本中的点、画、构、势、结体等特点深深印入脑海中;摹以得其形,字之神韵不能离开结构,在读的基础上就要专心致志于字迹中,记准各种字型;临以得其意,经上两步的努力,这一步就会如鱼得水,再略参己意,发韧自己的积累,进入准创作。
3、对于“气”的贯通和“势”的生发的学习,当然与熟练程度有关,但关键是要有这个观念,无论是“读”、“临”或“创”,有无这个观念是大不一样的,可从古今书论中找这方面的论述,仔细阅读体会。
中书协行书委员作品欣赏
中书协行书委员作品欣赏致敬书圣——从兰亭到金庭第七届中国书协行书委员会委员作品展吴东民1956年9月出生于海南。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行书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联第十届委员,海南省政协常委,海南省文联巡视员,海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海南省政协书画艺术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海南省书画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王学岭1963年生于河南,供职于中直机关。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行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联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中国美术馆展览学术专家组成员,中国文字博物馆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等多所高等院校特聘教授。
赵雁君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行书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书记处书记,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研究馆员,西泠印社社员。
第十二届浙江省人大代表。
曾任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西湖美术馆馆长;曾获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中宣部、人事部、中国文联“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待遇;中宣部“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胡崇炜1963年12月出生于吉林省大安市。
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行书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书法专业客座教授。
漆钢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行书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重庆师范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客座教授。
刘月卯1967年10月出生。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行书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工作室导师,河北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
连续参加全国书法展并获奖,多次担任全国书法大展评委,被中国文联授予“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家”称号。
于明诠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山东省高校重点学科首席专家。
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沧浪书社社员,山东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李良东行草书王子安《滕王阁诗》
李良东行草书王子安《滕王阁诗》李良东行草书王子安《滕王阁诗》2021-04-29 11:42·知道书画KnowArt|李良东行草书王子安《滕王阁诗》局部《滕王阁诗》唐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唐代诗人。
汉族,字子安。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滕王高阁临江渚】江:指赣江。
渚:江中小洲。
【佩玉鸣鸾罢歌舞】佩玉鸣鸾:身上佩戴的玉饰、响铃。
【南浦】地名,在南昌市西南。
【西山】南昌名胜,一名南昌山、厌原山、洪崖山。
【阁中帝子今何在】帝子:指滕王李元婴。
李良东,江西南昌三江人,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业委员会委员(青少部),江西省书协理事,南昌书协副主席等职。
作品在全国大赛中获一等奖数十次,成为获一等奖最多的书家之一。
其中包括: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获得优秀作品奖(最高奖),入选一、二、五、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第四届扇面展获优秀作品奖(最高奖)等。
多幅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字博物馆、兰亭博物馆等单位收藏。
著有《李良东行书三字经》一书。
专题、作品、文章散见各大专业媒体以及网络。
能山水、诗词,诗作入选中华诗词文库《江西诗词卷》。
“知道”平台特约艺术顾问。
李良东书法作品心有余闲
李良东书法作品心有余闲
半城
【期刊名称】《书画艺术》
【年(卷),期】2016(000)006
【摘要】乙未岁末,大雪。
忽忆江南,倦客良东,不知亦踏雪否?豫章故郡,钟灵毓秀。
入文鼎盛,代出才俊,书家良东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总页数】5页(P38-42)
【作者】半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92.1
【相关文献】
1.李云良书法作品欣赏 [J],
2.李啸东书法作品 [J],
3.李运良书法作品选 [J], ;
4.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隆重开幕习近平向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致贺信韩正宣读贺信并致辞陈敏尔致辞吴作栋、宋迪·隆迪、恩赫图布辛、皮娅·卡亚塔诺致辞鲁道夫·尼恩·诺沃亚、丁学东、肖亚庆、李晓红出席怀进鹏致辞唐良智主持张轩、王炯等出席 [J], ;
5.笔无辍时心无余闲——记言论作者张艺良 [J], 申国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西省李良东的行草作品
江西省李良东的行草作品
驰MY
2022-06-26 12:12·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宣传科政工师
江西省李良东的行草作品11幅,大家共赏。
李良东的书法,多次荣获国展大奖,国内书坛的新锐书家,实力担当。
我闲聊写过多次李良东的书法,尤其是他的行书、行草,大气健朗,笔力雄浑,有一股坦荡正气,有正大气象。
也有不少人说他的书法是展览体,就是当下的流行体,没啥书法内涵、韵味……并不耐看,也不耐品,果真如此?
我不苟同这些观点!兰亭大展、全国书法篆刻大展……这些都是国内顶级的大展大赛,就像每年的高考,能获得金奖、一等奖,就像高考考取了清华、北大、浙大、复旦……都是出类拔萃的学霸,是真实高考、真实的成绩,怎么能说是虚假的呢?
李良东的行书、行草,用笔有些过硬,太过清健硬朗,潇洒奔放过多,温雅收敛不足;如果他在笔墨的浓淡、节奏感、张弛之间、收放之间稍稍做些微调,一定会更好!这些都不是大毛病,他的行草总体来说是有功夫的,笔墨熟练,洒脱俊逸,潇洒飘逸,气韵很好。
[啤酒][握手]。
【第十一届国展获奖作品】——李良东(江西)行草书《古诗二首》中堂
【第十一届国展获奖作品】——李良东(江西)行草书《古诗
二首》中堂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获奖作品》
李良东(江西)
行草书《古诗二首》中堂243cm×98cm
提名评委:李木教
李良东大字行草作品用笔娴熟干净,结体匀称平正,章法疏朗自然,虽行草相杂,但燥润相生而绝去矫饰造作之病,显见作者在王、米、赵、董帖学一路的深厚功力上熔冶有成,面目初具。
作品兼具小字的精到与大字的洒脱,与时下一些专事摹仿、油滑描划乃至扭捏作态、矜才使气者迥异,清新雅逸、平淡沉稳中亦有才子气,殊可玩味。
篇中断行抬头稍嫌刻意,虽出于手札习惯用以布白变化,但毕竟小处着力非大家手段。
连续五届、四届兰亭奖获得者张胜伟、李良东、唐永平书法赏析
连续五届、四届兰亭奖获得者张胜伟、李良东、唐永平书法赏
析
中国书法兰亭奖由中国文联主办,每三年评选一次,只有具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资格的书法家才有资格参赛,可见难度之大。
我们一般人练习书法一辈子,连中书协会员资格都很难取得,何况兰亭奖乎?
今天欣赏下连续五届、四届获得兰亭奖书法家的作品。
张胜伟,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安美术美院书法系主任,五次入展中国书法兰亭奖,其中两次获奖,实属难得。
张胜伟行书,用笔考究,深入古法,线条沉稳,结体疏密有度,动中有静,其点画精致而不流滑,字形端丽而不媚俗,章法工整而不刻板,墨色匀和而不迟暮,整体具有自然、厚重、素朴之美,布局上也是疏密有度,很有心得体会,连续五届兰亭奖得主实至名归。
李良东,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业委员会委员、南昌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被书友美誉为国展老司机,国展一等奖专业户,连续四次荣膺兰亭奖。
李良东老师在王、米、赵、董帖学一路的深厚功力上熔冶有成,作品既有魏晋书风的散淡与风骨,又有宋元书风的意趣与抒情,可谓中和之美,格调雅俗共赏。
唐永平,陕西省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副主任、陕西书学院专职书法家,连续四次兰亭奖得主,属于当今把“二王”写活的一位书法家。
“自然天趣,任性书写”是唐永平对书法艺术的坚持和坚守。
唐永平老师深究二王、米芾、王铎书法,又能相融诸家,他的作品既有沉着痛快,也有侠骨柔情和书生意气。
李良东老师专访:临帖时不要带进去很多所谓的“动作”!
李良东老师专访:临帖时不要带进去很多所谓的“动作”!李良东,毕业于江西财大,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书协行业委员会委员(青少部),江西省书协理事,江西省书协评审委员,江西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电视台《家有收藏》鉴宝专家,南昌市书协副主席,中书协第三届国学班班委成员。
十一届国展最高奖得主,作品获第一、二、五届兰亭佳作奖,入展第六届兰亭奖,在全国书赛中被书坛称为获得一等奖最多的作者之一。
学员感悟时间过的很快,从加入墨池学院李良东老师的行草书高阶训练营到现在,短短三个月的时光里面我收获了很多。
没有加入训练营的时候我对行草书的理解很少,没有学习方向,仅仅是在描摹临写,没有效果,根本无法进行深入学习和创作,也很迷茫无奈。
通过跟老师学习现在已经基本搞清了学习的脉络与方向。
虽然还不能写的很好,但通过对老师讲课的消化吸收,和慢慢积累,一定会有所提高。
老师诗、书、画皆长,造诣很高且平易近人,很有亲和力。
讲课很细腻,从笔法、结构,章法有条理为我们深入浅出讲解,课后作业点评的很详细,让我们每个同学能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指导改正。
班里学习氛围浓厚,这样的学习环境我感到既有压力,更有动力,而且很快乐!感恩书法,感恩老师的辛勤付出,祝愿同学们学有所成!——刘海刘海作业首先,课程涉及的临摹范本范围较广,拓宽了自己敢于尝试的范围,极大地激发了挑战自我的学习热情;其次,讲授的技巧结合创作的示范,清晰透彻,实在实用,涉及笔法、章法、墨法的技巧都是可复制可推广,可以直接用于自己的创作实践的,指导性操作性极强(当然前提是自己要多练习:));三是临创结合,偏重创作是我比较欣赏的。
因为创作是最终的目的!李老师的课就是为帮助我们更好地创作的!可惜三个月时间紧,任务重了点,没有更多的时间消化:)但是意识先行,思想上的那一点触动,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在笔下看到进步!感谢李老师!——方圆方圆作业1、教学方法正确。
老师教学方法得当,研究的精准,教学目标明确,步骤合理有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效果明显。
李啸东书法作品
李啸东书法作品
佚名
【期刊名称】《美术大观》
【年(卷),期】2010(000)008
【摘要】李啸东1968年生于江苏省常州市,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常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常州书画院特聘画师,常州刘海粟美术馆特聘研究员,现任教于常州文化艺术学校。
【总页数】1页(P9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李啸书法作品 [J], 李啸;
2.李盛东:科技创新勇攀高峰——访蜜蜂科研专家、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蜜蜂研究室主任李盛东研究员 [J], 张琳
3.李良东书法作品心有余闲 [J], 半城;
4.马啸书法作品——马啸——从书法批评关怀到实践理性 [J], 姜寿田
5.李啸书法作品 [J], 李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贞观二十二年,为褒扬玄奘西 行取经及译经的功劳,赐予“圣 教序”,由京师弘福寺僧怀仁, 集内府所藏王羲之书迹,于高 宗咸亨三年(672),由诸葛神力 勒石,朱敬藏镌刻成此碑。
每一个字要熟练,先向象里写 ,再往熟练写,再背临,要学 会过单字关,不能只抄帖。 一个字写五、六遍即可,照着 写两遍,一定要往像里写,然 后找感觉,比如背着写,看能 否记住,再进行用笔的动作训 练,从速度、虚实、比例等方 面提炼着去写,有针对性、有 目的的去训练,把每一个字都 写透它,也就是从生到熟到背 到各种转换,不断提炼
书 法 欣 赏
参展国展、单项展等四十余次。参加“鸿篇巨制” 百位名家展、江右书风八人展、江西获奖书家展、 江西青年书家“三剑客”展等。
作品被中国文字博物馆、兰亭博物馆、水立方等收藏机 构收藏。《李良东行书三字经》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书法艺术,在拥有正确技法和良好 欣赏修养的前提下,才会创作好的 艺术品。
要有目的性,用研究分析的方 法,去反复实验、继承与巩固。 笔画不能单一化,简单化找 对同一笔画无数种不同写法, 加以对比模仿融合提炼,在对 比中找出共性与个性,找出同 一笔画的不同形态与表现手法。
创作时,一定要常把字帖上的 字形拿过来,这点非常重要。 当然,也不要泥古。要尝试用 不同的手法去表现,也就是用 古人的字形,但不一定用他的 手法,创作中手法决定风格, 手法变了风格也就变了,而手 法是非常多的
对比以下作品
书 法 欣 赏
王 羲 之
书 法 欣 赏
书 法 欣 赏
何谓行书 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加以小 的变化,书写起来很简便的书 体,与楷书同时流行开来。行 书是继草书、隶书之后,出现 的一种书体。相传是后汉桓、 灵帝时一位书法家刘德升所创 学行书,首在练技法,使转、 提按、收放、笔画之间呼应、 上下字的连带关系等等
弄懂原理 完全直接照搬古人没用 要站在古人的基础上去把古人 的原则借鉴过来,原则、方法、 标准、规律、基本技法等借鉴 过来以后,你自己要思索、研 究、试验。
书 法 欣 赏
现代诗
书 法 欣 赏
书 法 欣 赏
谢谢大家
再见
写字不在于多而在于对,不在 于法而在于理。 学书法重在学理法,不是说让 你写得必须与它一模一样,是 让你通过它去了解法和意的东 西,然后探讨什么样的手法、 什么样的动作表达出来 真正关注的不只是技法,而是 关注它的理念、理法和原则
书 法 欣 赏
创作 从模仿到自由 先照搬 集字(集字圣教序)
行书的临摹和创作
李良东
李良东,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业委员会委员(青少部),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书协评审委员,南昌书协 副主席,江西电视台《家有收藏》鉴宝专家,江西诗词 学会常务理事。草书展、临帖展等国展特邀名家。 获得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优秀作品奖(最高奖)、 一、二、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第四届扇面展优秀 作品奖(最高奖)、全国第三届草书展优秀作品奖(最 高奖)、别克君威全国书法大赛特等奖、“康有为奖” 最高创作奖、全国青年国庆书画展一等奖、“复圣杯” 全国大展唯一一等奖等中书协大奖近二十次。 江西书法最高奖“黄庭坚奖”总冠军,第二届书法百强 榜“十强 ”,第三、四届中国书坛兰亭雅集42人。中 国文联、湖南省政府主办 “齐白石奖” 书法唯一金奖。
体会风格 写的时候字帖风格很重要
神采为上的关键
书 法 欣 赏
东坡
书 法 欣 赏
王 铎
书 法 欣 赏
王 羲 之
书 法 欣 赏
颜 真 卿书 法 欣 赏Fra bibliotek李良东条幅
书 法 欣 赏
要学会意临。创作时要活学活 用
书 法 欣 赏
弘 一
书 法 欣 赏
书 法 欣 赏
书 法 欣 赏
书 法 欣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