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知识点梳理
《六国论》文言知识点整理
《六国论》文言知识点整理《六国论》是战国时期政治家苏轼所著的一部政治著作,是中国古代文言文阐述政治观点的经典之作。
全书围绕着“齐、楚、燕、赵、魏、韩六国”展开了一系列分析,深刻探讨了当时政治与国家兴衰的原因。
下面是《六国论》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1.《六国论》主要讨论的是战国时期六国之间的政治现状和兴衰原因。
苏轼以六国争霸为背景,以分析六国政治制度、君臣关系、军事力量、外交政策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许多深刻见解和观点。
2.苏轼在《六国论》中提出了“权谋”、“官制”、“兵势”、“赋税”、“财赋”等关键概念,用以分析六国政治制度的差异和成败得失。
3.苏轼认为,一个国家的兴衰与其政治制度密切相关,充分发挥君主的才能和智慧,使国家政治制度得以和完善,才能使国家兴旺。
4.苏轼提出了“言事无狡谄”的观点,主张君臣之间要坦诚相待,相互尊重,不做狡猾伪善之事,以保持政治清明。
5.在对各国的分析中,苏轼认为齐国政治腐败,楚国残暴刚愎,燕国轻佻怠慢,赵国懦弱怯懦,魏国小心翼翼,韩国僵化守旧。
他认为这些国家在政治制度、君臣关系、军事力量等方面存在种种问题,导致了国家的衰落。
6.苏轼强调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认为各国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外敌,避免内部争斗而导致国家的分裂和内乱。
7.苏轼还提出了“令行禁止,赏罚分明”的观点,主张君主要公正行事,以法度为准则,保持法治社会,使百姓安居乐业。
8.《六国论》中的“难言”部分是苏轼对各国政治现状的评述,以及他对这些现状的看法和分析。
这一部分是整部著作的核心内容,展现了苏轼在政治智慧和洞察力上的深厚功力。
总的来说,《六国论》是一部重要的古代政治著作,对当时的政治现状和国家兴衰因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
通过对《六国论》中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苏轼的政治思想,了解战国时期的政治局势,从而启迪我们对政治问题的思考和探讨。
《六国论》知识点整理
《六国论》知识点整理一、文学常识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北宋散文家,有《嘉佑集》,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二、字音贿赂huìlù获邑yì厥jué暴霜露pù荆棘jīngjí草芥jiè安寝qǐn弥繁í与嬴yíng洎jì谗言chǎn胜负之数shù三、通假字暴霜露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暴秦之欲无厌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四、古今异义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今义:实际上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致,以至于&,今义:连词表示另提一事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先例,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两次今义:又,又一次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刺客不行古义:不去行刺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五、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日削月割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名词作动词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义不赂秦以地事秦秦人食之不得下咽动词的使动用法李牧连却之形容词作动词不能独完/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一词多义兵非兵不利而秦兵又至矣斯用兵之效也暴暴霜露暴秦之欲无厌事以地事秦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犹犹抱薪救火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终终继五国迁灭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始始有远略始速祸焉向并力西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得较秦之所得此言得之然后得一夕安寝诚不得以非非兵不利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势有如此之势其势弱于秦亡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者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固独夫之心,日益骄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七、文言虚词而连词,表因果赂秦而力亏/战败而亡连词,表修饰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连词,表转折而秦兵又至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燕虽小国而后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连词,表并列二败而三胜连词,表承接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之结构助词,的破灭之道也/诸侯之地有限/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结构助词,的较秦之所得/诸侯之所亡/秦国之所大欲定语后置的标志苟以天下之大代词子孙视之不甚惜/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此言得之/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以介词,因为不赂者以赂者丧/洎牧以谗诛介词,凭借秦以攻取之外/苟以天下之大连词,相当于“而”可翻译为“才”以有尺寸之地介词,把举以予人介词,用以地事秦/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为动词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为国者表被动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其代词,它其实亦百倍/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代词,他们的能守其土则连词,就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连词,那么则秦国之所大欲与动词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介词,跟,同,表比较的对象与战胜而得者连词,和,同,表并列六国与秦皆诸侯八、重点词语始速祸焉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九、文言句式判断句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夫六国与秦皆诸侯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省略句举以予人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至丹以荆卿为计倒装句其势弱于秦赵尝五战于秦苟以天下之大被动句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洎牧以谗诛十、重要语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翻译:六国的灭亡,并不是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就要亏损,这就是灭亡的原因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翻译: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清清楚楚了以至于发展到全部覆亡,从道理上说本来应该这样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翻译:以前假使韩魏楚三国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刺客不去,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如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呢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翻译:唉!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赏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进军,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咽喉去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翻译: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论》文言知识点整理
《六国论》文言知识点整理一、通假字1、暴[通“曝”,暴露,冒着]霜露,斩荆棘1、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2、为国者,无[通“毋”,不要]使为积威之所劫哉!3、当[通“倘”,如果]与秦相较二、古今异义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它的实际数目]亦百倍。
2、思厥先祖父[祖辈和父辈],3、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这样以后]得一夕安寝。
4、至于[以致、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智谋和力量]孤危,6、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事,前例],是又在六国下矣。
7、而犹有可以[可以凭借]不赂而胜之之势。
8、后秦击赵者再[两次]三、词类活用1、赂秦而力亏[使……亏损,使动用法],破灭之道也。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作动,保全]3、小[形作名,小的地盘]则获邑,大[形作名,大的地盘]则得城。
4、至于颠覆,理[名作状,按道理]固宜然。
5、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名作动,坚持正义]不赂秦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后]亡,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使动,使……退却,击退]之。
8、惜其用武而不终[形作动,坚持到底]也。
9、以事[名作动,侍奉]秦之心,礼[名作动,礼待]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名词作状语,向西]向10、日削月[名作状,一天天,一月月]割,以趋于亡四、一词多义:为:1、至丹以荆卿为[作为]计,始速[招致]祸焉。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成为]郡3、有如此之势,而为[介词,被]秦人积威之所劫4、为[治理]国者,无使为[介词,被]积威之所劫哉!以:1、不赂者以[介词,因为]赂者丧2、秦以[介词,用]攻战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连词,才,表结果]有尺寸之地。
4、古人云:“以[介词,拿]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洎牧以[因为,介词]谗诛,邯郸为郡,6、以[介词,把]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介词,用]事[侍奉]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7、日削月割,以[表结果连词,相当于“而”,以致]趋于亡。
六国论知识点整理
六国论知识点整理1.重点词语(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率(shuài):一律、一概。
(2)思厥先祖父。
厥:代词,其,他的,他们的。
(3)暴霜露,斩荆棘。
暴(pù):暴露、冒着。
(4)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分清、判明。
(5)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依附、亲近。
(6)始速祸焉。
速:招致。
(7)洎牧以谗诛。
洎(jì):到、等到。
(9)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当:通“倘”,倘若、如果。
2.词类活用(1)不能独完。
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保全。
(2)诸侯之所亡。
亡:动词活用为名词,丧失的土地。
(3)义不赂秦。
义:名词活用为动词,坚守正义。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名词活用为动词,礼遇、优厚地对待。
(5)李牧连却之。
却:使动用法,使……退却,打退、击退等。
3.古今异义(1)思厥先祖父。
古义,祖辈、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即爷爷的别称。
(2)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智谋和实力;今义,认识、理解客观事物的能力。
(3)刺客不行。
古义,不去刺杀秦王;今义,不能、不可以、没能力等。
(4)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旧事、旧例;今义,侧重于描述事件过程的一种文体。
4.特殊句式(1)省略句①至丹以荆卿为计。
省略谓语,“至丹以荆卿(刺秦王)为计”。
②邯郸为郡。
省略定语,“邯郸为(秦国的)郡”。
(2)状语后置句①赵尝五战于秦。
“赵尝五于秦战”,即“赵国曾五次与秦国交战”。
②其势弱于秦。
“其势于秦弱”,即“六国的实力比秦国弱”。
③后秦击赵者再。
“后秦再击赵者”,即“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
(3)被动句①洎牧以谗诛。
表被动的标志词没有出现,应为“洎牧以谗(被)诛”,即“等到李牧由于谗言(被)杀害”。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为……所”表被动,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胁迫啊。
完整word版六国论知识点整理
苏洵《六国论》一、通假字]餍,满足通“1暴秦之欲无厌[ ]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不要通“毋“2为国者,无[ ]与秦相较“倘”,假如3当[通二、古今异义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它的实际数目今: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确实;的确2.思厥先祖父古:祖辈父辈今:父亲的父亲3.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古:这样以后今: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以致,以至于今:表让步的连词5.后秦击赵者再古:两次今:又一次6.可谓智力孤危古:智慧力量今:智商7.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古:不去今:能力差8.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古:可以凭借今:可能或能够;许可等9.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旧事今:一种文体三.重点词语1、其实百倍它实际上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既然这样那么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四、词类活用.,破灭之道也。
亏损,削弱][使。
]1赂秦而[因而,连词力亏] [失强援,不能独完形作动,保全盖[连词,承上文,表原因]2则得形作名,大的战果]小城镇],大[3小[形作名,小的战果]则获邑[ 城]固宜然。
至于颠覆,理[名作状,按道理4 ]不赂秦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名作动,坚持正义5 亡,。
之后]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方位名词作状语,在。
之。
退却,击退]。
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使动,使。
也。
形作动,坚持到底]8惜其用武而不终[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名作动,礼待]][名作动,侍奉秦之心,礼[9以事向]割,以趋于亡日削月[名作状,一月月10五、一词多义1.非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是)②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不能)2.得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获得)②此言得之(适宜)③诚不得已(能够)3.势①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优势)②其势弱于秦(势力)指出加线虚词的含义及用法五、.为1至丹以荆卿为[作为]计,始速[招致]祸焉。
六国论重要知识点整理
《六国论》重要知识点整理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 (1)暴.霜露(通“曝”,曝露)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倘若)(3)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无"通“毋",不要。
)2.古今异义(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今义:实际上(2)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至:到;于:引出结果今义:连词 (4)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 (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先例,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 (6)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两次今义:又,又一次 (7)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8)刺客不行..古义:不去行刺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3.词类活用(1) 名词作状语. 日.削月.割(一天天地,一月月地)(2) 名词作动词。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3) 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保全)/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最终)/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的方面,大的方面)4.一词多义(1)兵 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 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 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2)事 以地事.秦(动词,侍奉)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情)(3)犹 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4)始 始.有远略(名词,起初) 始.速祸焉(副词,才)(5)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 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6)得 较秦之所得.(动词,获得) 此言得.之(动词,适合,得当) 然后得.一夕安寝(动词,获得)二、文言虚词1.而(1) 连词,表因果。
赂秦而.力亏/战败而.亡(2) 连词,表修饰.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3) 连词,表转折。
《六国论》知识点整理
《六国论》知识点整理《六国论》苏洵《六国论》知识点:古今异义1.思厥先祖父 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祖辈父辈今:父亲的父亲古:以致,以至于今:表让步的连词3.可谓智力孤危 4.后秦击赵者再古:智慧力量今:智商古:两次今:又一次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旧事今:一种文体6、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古:不去今:能力差7、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古:咽下咽喉今:吞咽《六国论》知识点:重点词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攻破)(兵器)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都,皆)3、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它实际上)4、此言得之(适宜得当)5、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结交)6、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开始)7、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才招致)8、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命运)9、后秦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两次)(击退)10、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遇)《六国论》知识点:重点词语1、其实百倍它实际上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既然这样那么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六国论》知识点:一词多义1.非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不是)②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不能)2.得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获得) ②此言得之(适宜)③诚不得已(能够)3.势①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优势) ②其势弱于秦(势力)4.以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②秦以攻取之外凭借③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才④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来⑤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用⑥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用⑦洎牧以谗诛因为⑧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用《六国论》知识点: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日削月割人皆得以隶使之(2)形容词用作动词:盖失强援,不能独完(3)名词作动词:以地事秦义不赂秦(4)动词的使动用法:李牧连却之《六国论》知识点:文言句式1.判断句: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被动句: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c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d洎牧以谗诛。
六国论知识点六国论文言文内容知识点
引言概述:《六国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政治学的奠基之作。
本文将对《六国论》的知识点进行详细阐述,包括文言文内容以及其中的关键知识点。
正文内容:一、《六国论》的文言文内容1.《六国论》的开篇部分内容:《六国论》开篇是孔子对中国战国时期六个主要国家的政治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其中,孔子通过当时六个国家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应对之策。
2.《六国论》中的人物形象刻画:在《六国论》中,孔子通过对各个国家的国君和官员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每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和人物性格特征。
这些人物形象深入人心,使整个著作更加生动有趣。
3.《六国论》中的政治理论:《六国论》中介绍了孔子的政治观点和思想,包括君主的道德要求、国家治理的原则以及对内外问题的处理方法等。
这些政治理论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二、知识点一:孔子对六个国家的分析和评价1.直言国家的大小、政治利益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2.对六个国家的政治状况进行详细剖析,指出其政治问题的深层次原因3.提出了解决各个国家政治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三、知识点二:对君主的要求与君臣关系1.孔子对君主的要求,包括道德品质、才能和治理能力等方面2.揭示了君主与臣民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君主的责任和义务,提出君主应当广纳贤才,倾听民意,实行仁政等观点四、知识点三:政治治理的原则和方法1.揭示了“治乱之道”和“合国之道”的概念和内涵2.强调政治治理应遵循的原则,如和缓处理内外问题、防患于未然等3.论述了君主应当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改变政治体制、重视教育、推行法治等五、知识点四:孔子对外事的处理方法和对策1.对内外交涉的不同态度和原则进行了论述2.提出外交的基本原则,如尊重国际关系、平等交往等3.探讨对外事的处理方法和策略,如联合中立国、降低对外关系的紧张度等六、知识点五:《六国论》的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1.分析《六国论》的历史背景和写作目的,以及对后世政治理论的影响2.引用后世对《六国论》的评价,阐述其在政治学领域的地位和意义3.论述《六国论》的现实价值和对当代政治理论的启示总结:通过对《六国论》的知识点进行详细阐述,我们可以看到,这部作品不仅是中国古代政治学的奠基之作,而且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六国论》知识点总结
《六国论》知识点总结
《六国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弟子荀子创作的一部政治著作,全书共分为六篇,分别探讨了战国时期六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争霸之道。
以下是《六国论》的一些主要
知识点总结:
1. 道德与政治:荀子强调政治的重要性,并认为政治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延伸。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应该建立在道德法则上,通过君主的德行榜样来影响和统治人民。
2. 君主的德行:荀子认为君主的德行是影响国家命运的核心因素。
他主张君主应该具
备仁爱、诚信、正义的德行,并通过言行和榜样来引导臣民。
只有君主具备这些德行,才能建立稳定的政治秩序。
3. 社会等级:荀子提出了社会等级观念,认为人民应该按照各自的才能和贡献来分配
职责和地位。
他主张建立明确的社会等级制度,以便统治者能够有效地管理国家和人民。
4. 刑法与奢侈:荀子认为刑法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但也指出刑法不能过度地
依赖,应该以德行教化为主。
他还警告说,奢侈和纵欲会导致社会道德的沦丧和国家
的衰落。
5. 外交与战争:荀子探讨了外交和战争对于国家争霸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外交
和战争策略。
他认为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采取有效的外交手段,是国家争霸的关键。
6. 求贤与尚贤:荀子强调了政治统治中求贤与重用贤才的重要性。
他主张君主要通过
求贤和尚贤来选拔有才能和道德的人才,以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总而言之,荀子的《六国论》是一部关于政治理论和实践的重要作品,探讨了政治制度、君主德行、社会等级、刑法、奢侈、外交、战争以及求贤尚贤等方面,对于当时
的政治问题提出了具有指导性的建议和观点。
六国论知识梳理 文档
《六国论》重要知识点整理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暴霜露(通“曝”,曝露)(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倘若)(3)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无”通“毋”,不要。
)2.古今异义(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今义:实际上(2)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至:到;于:引出结果今义:连词(4)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先例,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6)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两次今义:又,又一次(7)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8)刺客不行古义:不去行刺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9)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古:咽下咽喉今:吞咽(10)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古义:结交今义:和(11)始速祸焉:古义:招致今义:速度3.词类活用(1) 名词作状语。
日削月割(一天天地,一月月地)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理:按理来说(2) 名词作动词。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以地事秦事:侍奉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自取下策(3) 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保全)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最终)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名词作动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始速祸焉速:招致动词的使动用法:李牧连却之使……退却,译为打退4.一词多义(1)兵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2)暴暴霜露(动词,曝露)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的)(3)事以地事秦(动词,侍奉)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情)(4)犹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5)终终继五国迁灭(副词,终于)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坚持到最终)(6)始始有远略(名词,起初)始速祸焉(副词,才)(7)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8)得较秦之所得(动词,获得)此言得之(动词,适合,得当)然后得一夕安寝(动词,获得)(9)亡: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失去土地)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二、文言虚词1.而(1) 连词,表因果或承接。
《六国论》2024年高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要点梳理与素材积累
《六国论》知识梳理成语、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挖空练习、作文素材等一、相关成语1.日削月割:指每日每月割让土地,形容一味割地求和。
2.抱薪救火:意为抱着柴草去救火。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3.披荆斩棘:拨开荆,砍掉棘,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困难。
4.饮鸩止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4.唇亡齿寒:唇没有了,牙齿就寒冷。
比喻双方息息相关,荣辱与共。
6.背盟败约:背,违背。
盟、约,誓约。
败,败坏。
指撕毁。
背叛誓言,撕毁盟约。
7.如弃草芥:芥,小草。
就像扔掉一根小草那样。
形容毫不在意。
8.远交近攻: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
9.食不下咽:食物虽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忧心忡忡,不思饮食。
10.前车之鉴:前车之鉴指前边的车子翻了,后面的车子可以引以为鉴。
比喻先前的失败,可做其后的教训。
11.颠扑不破:无论怎样震动摔打都破不了。
比喻言论、学说等牢固可靠,经得起检验。
12.不速之客:指未经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
“速”,邀请的意思。
13.深谋远略: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13.与虎谋皮:跟老虎商量取下它的皮来,比喻跟坏人商量要其牺牲自己的利益,是绝对办不到的。
14.丧失殆尽:是指完全丧失了的意思。
15.消磨殆尽:随着时间等的流逝原本存在的也消失没有了。
二、文化常识1.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
”《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
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
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
”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2.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北宋散文家,有《嘉佑集》,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
3.有关苏洵对联:是父生是子,家学一门,自昔声名弥宇宙;难兄更难弟,象贤两世,至今俎豆重乡邦。
(苏洵是苏轼苏辙兄弟的父亲,三人都位列“唐宋八大家”,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
《六国论》重要知识点整理
《六国论》重要知识点整理一、六国的兴衰之道孟轲认为,六国的兴衰之道取决于君主的德行和治理方式。
他指出,君主的仁德和智慧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之道。
他批评了秦、楚、燕、齐、赵、魏六国的君主们对国家内政、外交和军事的失误和错误决策,如秦昭襄王尚俭而忽略百姓疾苦,楚庄王无度而无所畏惧,燕昭王好杀而不思进取等。
二、六国的军事力量和战略孟轲分析了六国的军事力量和战略,并指出各国存在的问题。
他认为秦国人多地广,可以强大起来,但由于秦王政令不明,各地方势力太过强大,导致内顾之忧;楚国因国君滥杀快乐而引起内乱;燕、齐、赵、魏四国因境内土地狭小而难以与其他大国匹敌。
三、君臣关系和劝谏君主的重要性孟轲强调君王和臣子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劝谏君主的重要性。
他认为君主应当设立良好的制度和人才选拔机制,让忠诚而有能力的臣子担任要职,同时君主也必须倾听臣子的建议,并及时纠正错误。
他批判秦始皇的暴政和不容纳异论的态度,认为这是导致秦国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四、六国相互竞争的危害孟轲指出,六国相互争斗和内强外弱的竞争是导致国家衰落的主要原因。
他认为君主应该抱持着宽容和和平的态度,以求得各国互利共赢的局面。
他提出了“重吾和而德馨”的治国策略,主张各国应该以和平共处和相互合作为准则,而不是相互攻伐和争夺利益。
五、解决六国纷争的方法孟轲提出了解决六国纷争的方法,即倡导以天下为家的思想,通过建立统一的政权来实现和平与稳定。
他认为六国的争斗,由于各国利益的碰撞和争夺。
他主张以一统的集权制度来取代分裂的诸侯制度,以确保国家的统一和长治久安。
他提出了“亲仁而务求共同之利”的治国策略,主张通过仁政和共同发展来实现天下大同。
总之,《六国论》是孟轲对战国时期六国兴衰及解决六国纷争的思考和建议。
他通过对六国的分析,指出了各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和治国策略。
《六国论》对于我们了解战国时期政治、军事和思想风貌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六国论》文言知识点整理
《六国论》文言知识点整理一、通假字1、暴[通“曝”,暴露,冒着]霜露,斩荆棘1、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2、为国者,无[通“毋”,不要]使为积威之所劫哉!3、当[通“倘”,如果]与秦相较二、古今异义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它的实际数目]亦百倍。
2、思厥先祖父[祖辈和父辈],3、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这样以后]得一夕安寝。
4、至于[以致、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智谋和力量]孤危,6、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事,前例],是又在六国下矣。
7、而犹有可以[可以凭借]不赂而胜之之势。
8、后秦击赵者再[两次]三、词类活用1、赂秦而力亏[使……亏损,使动用法],破灭之道也。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作动,保全]3、小[形作名,小的地盘]则获邑,大[形作名,大的地盘]则得城。
4、至于颠覆,理[名作状,按道理]固宜然。
5、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名作动,坚持正义]不赂秦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后]亡,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使动,使……退却,击退]之。
8、惜其用武而不终[形作动,坚持到底]也。
9、以事[名作动,侍奉]秦之心,礼[名作动,礼待]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名词作状语,向西]向10、日削月[名作状,一天天,一月月]割,以趋于亡四、一词多义:为:1、至丹以荆卿为[作为]计,始速[招致]祸焉。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成为]郡3、有如此之势,而为[介词,被]秦人积威之所劫4、为[治理]国者,无使为[介词,被]积威之所劫哉!以:1、不赂者以[介词,因为]赂者丧2、秦以[介词,用]攻战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连词,才,表结果]有尺寸之地。
4、古人云:“以[介词,拿]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洎牧以[因为,介词]谗诛,邯郸为郡,6、以[介词,把]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介词,用]事[侍奉]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7、日削月割,以[表结果连词,相当于“而”,以致]趋于亡。
(完整版)《六国论》知识点总结
《六国论》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暴[通“曝”,暴露,冒着]霜露,斩荆棘1、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2、为国者,无[通“毋”,不要]使为积威之所劫哉!3、当[通“倘”,如果]与秦相较二、古今异义1.思厥先祖父..古:祖辈父辈今:父亲的父亲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以致 ,以至于,终究今:表示另提一事3.可谓智力..孤危古:智慧、智谋、力量今: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4.后秦击赵者再.古:两次今:又一次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旧事,前例今: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 6、6.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古:不去今:能力差7.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古:咽下咽喉今:吞咽8.其实..百倍古:其,代词,那。
实,副词,实际上。
今: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9.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古:这样以后今:连词10.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古:可,可以,以,凭借今:表示认可三、词类活用1、赂秦而力亏[使……亏损,使动用法],破灭之道也。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作动,保全]3、小[形作名,小的地盘]则获邑,大[形作名,大的地盘]则得城。
4、至于颠覆,理[名作状,按道理]固宜然。
5、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名作动,坚持正义]不赂秦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后]亡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使动,使……退却,击退]之。
8、惜其用武而不终[形作动,坚持到底]也。
9、以事[名作动,侍奉]秦之心,礼[名作动,礼待]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名词作状语,向西]向10、日削月[名作状,一天天,一月月]割,以趋于亡四、一词多义:为:1、至丹以荆卿为[作为]计,始速[招致]祸焉。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成为]郡3、有如此之势,而为[介词,被]秦人积威之所劫4、为[治理]国者,无使为[介词,被]积威之所劫哉!以:1、不赂者以[介词,因为]赂者丧2、秦以[介词,用]攻战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六国论知识点归纳整理总结
六国论知识点归纳整理总结《六国论》的知识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内容:
一、荀子的政治思想
1. 天人之别
2. 形而上的统治方法
3. 以信任而非仁爱来治理国家
4. 以德治国
5. 视富贵如粪土
6. 人民需服从权威
二、六国之间的政治关系
1. 魏国的政治策略
2. 齐国强权政治
3. 荀子对于六国政治的评价
三、君子治国之道
1. 仁义与权谋
2. 君子的品德与修养
3. 君子政治的价值观
四、治理国家的基本策略
1. 对国家政治的基本认识
2. 维持地位的策略
3. 治国的方法
五、权谋用兵之道
1. 政治的权谋用兵
2. 善用权谋与用兵之道
3. 政治与军事的关系
《六国论》是儒家思想的典型代表之一,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和儒家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可以说,《六国论》是中国古代政治经典之一,对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为后世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六国论知识点归纳整理
六国论知识点归纳整理《六国论》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作的一篇政论文,旨在分析六国(齐、楚、燕、韩、赵、魏)灭亡的原因,并借此批评当时的北宋朝廷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
本文将归纳整理《六国论》的主要知识点。
一、写作背景1. 苏洵生活的时代:北宋中期,政治腐败,外患不断,尤其是辽和西夏的威胁。
2. 苏洵的政治立场:作为一名儒家学者,苏洵关心国家大事,主张强国抗敌。
二、主要内容1. 六国灭亡的原因:a. 内部原因:六国内部不和,互相攻伐,导致国力消耗。
b. 外部原因:秦国的强大和侵略,以及六国对秦国的外交失误。
2. 六国的外交失误:a. 互相贿赂秦国:六国为了求得一时平安,不断向秦国贿赂,削弱了自己的国力。
b. 互相攻伐:六国之间缺乏团结,互相攻伐,给秦国提供了可乘之机。
3. 秦国的统一策略:a. 远交近攻:秦国利用六国之间的矛盾,与远方的国家结盟,同时攻击近邻国家。
b. 连横策略:秦国利用连横策略,破坏六国之间的合纵联盟。
4. 六国的悲剧:a. 亡国悲剧:六国相继被秦国灭亡,失去了独立的国家地位。
b. 民族悲剧:六国的灭亡,也意味着各自民族的衰落和文化的消亡。
三、文章结构1. 引言:提出六国灭亡的论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2. 主体部分: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和过程,以及秦国的统一策略。
3. 结论部分:总结六国的教训,批评北宋朝廷的外交政策。
四、文学特色1. �雄辩的论证:苏洵运用大量的历史事实和逻辑推理,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 激昂的情感: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族悲剧的哀叹。
3. 深刻的讽刺:通过对六国灭亡原因的剖析,讽刺北宋朝廷的软弱和无能。
五、历史影响1. 政治影响:《六国论》对北宋朝廷的外交政策产生了批评作用,对后世的政治家也有所启示。
2. 文学影响:《六国论》以其独特的文学价值,成为后世文学家学习和模仿的典范。
3. 思想影响:《六国论》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忠诚、爱国、忧民等核心价值观。
六国论知识点总结
六国论知识点总结《六国论》是中国古代政治家、军事家孙武所著,成书于战国时期。
全书分为六篇,分别探讨了六个战国国家(齐、楚、燕、赵、韩、魏)的国力、政治、军事等方面的问题,是一部独具特色的政治经典。
下面是《六国论》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一、政治理论1.国家统一与分裂:《六国论》中提出了国家统一和分裂的理论。
孙武认为国家的统一是维护国家安全、发展国家实力的重要手段,而国家的分裂则会导致内乱和外敌侵略。
2.君主权威:孙武强调君主的权威和统治力量对国家的重要性。
君主应该具备威严、尊重和力量,才能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3.政治判断力:《六国论》中提到了君主的政治判断力的重要性。
孙武认为君主应该拥有辨别事物的能力,善于选择合适的策略来处理国家的问题。
二、军事战略1.兵力的使用:孙武强调兵力的合理和有效使用。
他提出了“用兵之道,胜兵不祥”的战略思想,主张利用间谍、谋士、奸细等手段来获取军事情报和破坏敌军的力量。
3.军事策略:《六国论》中详细论述了如何制定和执行军事策略。
包括认真分析敌情、选择合适的作战地点和时间、采取奇袭战术等,以便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
三、外交政策1.同盟关系:孙武提倡国家应该树立互利共赢的同盟关系,寻找合作伙伴并建立有效的同盟,以保护国家的利益和安全。
2.外交手段:孙武在《六国论》中提出了多种外交手段,如以利诱敌、以权安抚、以智取胜等。
他主张在采取外交政策时,应灵活运用各种手段以实现国家的利益。
3.外交谋略:孙武强调外交谋略的重要性。
他认为国家应该根据自身实力和敌对国家的情况来制定外交策略,以实现国家的发展和安全。
《六国论》的主要思想是追求国家统一和强盛,以及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
这些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和军事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对后世政治家、军事家的思考和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六国论重要知识点整理
六国论重要知识点整理一、《六国论》的内容:1.政治权谋:《六国论》主要探讨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六个国家的政治权谋。
通过对各国君主和臣子的行为和策略进行分析,揭示了如何获取和保持国家的权力,以及君臣之间的关系。
2.统一天下:《六国论》提出了一种理论,认为通过征服其他国家,并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可以实现对天下的统一、这一思想在后来的历史上有很大影响,成为中国统一大一统思想的重要基础。
3.中庸之道:《六国论》强调了中庸之道的重要性,主张君王应当融合儒家、墨家、阴阳家等各种学说的优点,采取适度的政策,避免过度专制或过度松散的政治体制。
4.君主的能力:《六国论》认为君主应具备英明的政治智慧、过人的才干和勇气、善于辨别臣子的忠诚与能力,同时还提出君主应当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刘向:刘向是西汉初年的一位政治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
他曾在刘邦和刘盈(汉高祖、汉惠帝)的朝廷中担任过重要职务,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厚的学问。
2.关于《六国论》的创作时间和目的没有确凿的资料。
但从《六国论》的内容来看,可以推测《六国论》很可能是刘向在为汉高祖起草《封禅书》时所写的。
三、对今日政治学的影响:1.政治思想的研究:《六国论》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篇章,对于今日政治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它对于政治权力的获取、运用以及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阐述。
2.工具性价值:《六国论》中提出的一些政治策略和智慧在今日政治实践中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例如,《六国论》中提到的中庸之道和君主的能力,对于现代政治领导者的素质要求以及政策调节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3.统一大一统思想的启示:《六国论》中关于统一天下的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统一大一统思想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六国论》提出的思想,为后来的统一大一统思想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六国论》是中国古代政治学经典之作,对中国历史上的政权更迭、政治智慧以及统一大一统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六国论》知识点归纳完整版(学生、教师)
《六国论》知识点归纳完整版(学生、教师)《六国论》是中国古代文化名著之一,是战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孙武所著。
本书主要论述了六个国家(齐、楚、燕、赵、魏、韩)在政治、军事和外交方面的优劣,探讨了如何扩大国家实力、实现统一的问题。
以下是《六国论》的知识点归纳:1. 政治形势:《六国论》首先对六个国家在政治形势上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其中,齐国地势险要,政治稳定,是天下大国;楚国地大物博,但由于国君饮酒沉迷,政治混乱;燕国虽小,但以谋略取胜,政治上灵活;赵国居于边境,战争频繁,政治环境较为紧张;魏国位于中原地区,经济发达,政治较为稳定;韩国比较平庸,政治上没有什么优势。
2. 军事力量:《六国论》还对六个国家的军事实力进行了评估。
其中,楚国以军事力量强大而闻名,但因统治者不善用兵,战争频繁;齐国军队精锐,是一个强大的军事国家;燕国以其灵活机动的战术著称,军队素质较高;赵国为边境国家,拥有较好的军事资源,但由于频繁战争导致军队疲弱;魏国军队实力强大,善于运用兵法;韩国缺乏统一指挥,军队素质较低。
3. 外交策略:《六国论》重点讲述了六个国家之间的外交策略。
其中,楚国倡导与强大国家结盟,以保护自己的利益;燕国主张与国强自立,保持中立;赵国追求与强大国家的合作,以增加自身实力;魏国主张与六国友好相处,避免战争;韩国则保守主义,不愿与其他国家结盟,以保持自己的独立。
4. 统一大业:《六国论》提出了统一大业的重要性。
孙武认为,只有通过统一,才能获得长治久安、经济繁荣的局面。
他强调了统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实现统一的思路和方法。
5. 战争策略:《六国论》中还包含了一些战争策略的讲述。
例如,孙武提出了“奇正相生”的思想,强调在战争中灵活运用各种手段,以达到取胜的目的。
另外,他还提出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原则,强调在战争中找准敌人的弱点,出其不意地攻击。
这些是《六国论》的一些知识点归纳,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深入理解《六国论》的内容和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论知识点梳理
《六国论》重要知识点整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暴霜露(通“曝”,曝露)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倘若)
(3)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无”通“毋”,不要。
) 2(古今异义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今义:实际上
(2)思厥先祖父
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至:到;于:引出结果今义:连词 (4)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 (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先例,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 (6)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两次今义:又,又一次
(7)然后得一夕安寝
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8)刺客不行
古义:不去行刺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 3(词类活用
(1) 名词作状语。
日削月割(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2) 名词作动词。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自取下策)/义不赂秦(坚持
正义)
(3) 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保全)/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最终)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4(一词多义
(1)兵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
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
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
(2)暴暴霜露(动词,曝露)
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的)
(3)事以地事秦(动词,侍奉)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情)
(4)犹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
(5)终终继五国迁灭(副词,终于)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坚持到最终)
(6)始始有远略(名词,起初)
始速祸焉(副词,才)
(7)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
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
(8)得较秦之所得(动词,获得)
此言得之(动词,适合,得当)
然后得一夕安寝(动词,获得)
二、文言虚词
1(而
(1) 连词,表因果。
赂秦而力亏/战败而亡
(2) 连词,表修饰。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3) 连词,表转折。
而秦兵又至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与赢而不助
五国也/燕虽小国而后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犹
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4) 连词,表并列。
二败而三胜
(5) 连词,表承接。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2(之
(1) 结构助词,的。
破灭之道也/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2) 结构助词,的。
较秦之所得/诸侯之所亡/秦国之所大欲
(3) 定语后置的标志。
苟以天下之大
(4) 代词。
子孙视之不甚惜(指土地)/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代词,前一
个代“秦”,后一个代“贿赂的诸侯”)/ 此言得之(指上文说的道理)/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前一个代指“秦”;后一个助词,的) 3(以
(1) 介词,因为。
不赂者以赂者丧/洎牧以谗诛
(2) 介词,凭借。
秦以攻取之外/苟以天下之大
(3) 连词,相当于“而”。
以有尺寸之地
(4) 介词,把。
举以予人
(5) 介词,用。
以地事秦/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4(为
(1) 动词。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成为)/ 为国者(治理)
(2) 表被动。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5(其
(1) 代词,它。
其实亦百倍(指获得的土地)/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指赵
国)/ 其势弱于秦(指六国)
(2) 代词,他们的。
能守其土(指燕、赵二国) 6(则
(1) 连词,就。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 连词,那么。
则秦国之所大欲
7(与
(1) 动词。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亲交好附)
(2) 介词,跟,同,表比较的对象。
与战胜而得者 (3) 连词,和,同,表并列。
六国与秦皆诸侯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用“也”表判断)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用“也”表判断)
(3)夫六国与秦皆诸侯(用“皆”表判断)
2(省略句
(1)举(之)以(之)予人(省宾语“之”和介词宾语“之”)
(2)(子孙)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省主语“子孙”)
(3)洎牧以谗诛,邯郸为(秦)郡(省定语“秦”,秦国的) 3(倒装句
(1)其势弱于秦(于秦弱,介宾后置)
(2)赵尝五战于秦(于秦五战,介宾后置)
(3)苟以天下之大(大天下,定语后置)
4(被动句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表被动)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所,表被动)
(3)洎牧以谗诛(动词“诛”本身具有被动语态)
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