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自主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精神、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科研兴教,推进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转变教师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深入研究指导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提高教师科学执教的能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为学校科研兴校奠定基础,为学校课题研究积累经验。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的主动地位。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需要通过课程来实施与实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为学生创设一种怎样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为21世纪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问题,成为了教育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在面对信息化社会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各级各类学校加大改革力度,特别是当前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更需要加速培养一批自主学习意识强,具有创新能力和良好学习品质的学生。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理论研究目标:寻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2)育人目标:为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努力使学生成为自主型的人才。

(3)工作目标:以本课题为先导,进一步优化教育,实现教学创新。

四、课题研究原则:面向全体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活动性原则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2)实验法(3)调查法(4)统计分析

法(5)行动研究法。

六、研究步骤和时间安排。

(一)准备阶段:(2010年3月—2010年6月)

1、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文摘》、《基础教育课程标准解读》(钟启泉编);学习《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徐世贵主编)等理论书籍,掌握教科研的方法。

2、确立课题,成立课题组初步论证课题的可行性,收集相关资料,申报立项并制定适合本校的研究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0年9月——2011年1月)

1、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学期初交流活动计划,期中汇报活动开展情况并集体研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期末总结成功经验和做法。

2、观摩课题组组织的教学活动(研究课)、进行研讨,并记录反思。

3、进行问卷调查,写出调查报告,作为研究的参考依据。

4、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理论的学习。一方面请进专家为教师做课题研究的专题报告,一方面利用一切机会组织教师外出进行学习。

(三)总结阶段(2011年1月——2011年9月)

1、2008年3月1、收集研究过程中的各种资料

2、对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研究,撰写研究报告。

3、展示物化成果,论文集、个案集、活动设计。

七、课题研究成果

为了使自主学习方式在实践教学中取得实效,我课题组针对以下内容进行了研究:

(1)、实践教学中,如何激发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将学习看作是一次成功、愉快的体验;

(2)、实践教学中如何为学生创造各种独立学习的机会,如何在充分尊重学生独立性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3)、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在自主学习活动之后,如何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反思,自我评议,自我补救。

我课题小组成员志同道合,本着严谨、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努力搞好课题研究,我们又进行了分阶段研究,有目的的实施、修正了方案,并且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叶石金老师提出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走进课堂。

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自主,就是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就是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欣赏和品味。课堂应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变教学为导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断自主学习的能力。

所谓“自主学习”,即“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它的核心是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主动、创造性的学习。它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所学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使学习过程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是真正有效的学习。

一要确立信息技术教学的自主教育观,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

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使学习者“成为他们获得的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自学自励。”教育学认为,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不仅接受教育,同时还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造就终生爱好学习的自主学习者。信息技术教学应确立“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立足于学生自主的培养,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从思想上彻底转变指导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确立自主学习的地位。这是重要前提。

二要确立教师的主导地位,变“教学”为“导学”。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是认识和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的学习是一种“内在的学习”。信息技术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不应是消极的听众,而应是主动的求知者、探索者。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要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基础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主体地位形成正确的认识,培养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要让学生去参与作者的创造,从而形成自己新颖独创的见解,而不被前人、专家的定论所束缚。

三要有良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能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实现主体性教学和培养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为创造性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信息技术教师要创设具有“人文”特色的课堂硬环境,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人文性和学习过程的互动性很强,其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信息技术课堂学习环境的优化。信息技术教师还要要营造“人性化”的课堂软环境。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参与式自主学习,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情理交融、心灵交汇,充满“人性”的精神环境。信息技术教师要摒弃传统教育观所一贯主张的“师道尊严”,重新定位师生角色,进行角色转换,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注意沟通师生情感,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要特别重视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要使教学循序渐进,使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