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
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 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 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 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 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
▪ “经验课程”(experience curriculum)亦称“活动课 程”(active curriculum),或“生活课程”(life curriculum),或“儿童中心课程” 。“经验课 程”(experience curriculum)亦称“活动课 程”(active curriculum),或“生活课程”(life curriculum),或“儿童中心课程”,是以儿童的主 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地理
历史
公民
物理
化学
其他学 科
社会生 活
▪ “融合课程”(fused curriculum),是将有关学
科融合为一门新的学科,融合之后,学科之 间原来的界限不复存在 。
综合社会 科
历史 公民
综合理 科
物理化学 生物
生物学
植物动物 解 剖
▪ “广域课程”(broad—fields curriculum),是 指能够涵盖整个知识领域的课程整体。
第三,隐性课程的教育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 也可能是消极的
▪ “螺旋式课程”(spiral curriculum),是在不同 学习阶段重复呈现特定的学科内容,同时利 用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的成熟性,使学科内 容不断拓展与加深——“螺旋式上升”。
▪ 一年级:学习小动物,如兔子或豚鼠的基本需求。 ▪ 二年级:学习植物的基本需求。 ▪ 三年级:开始学习与动植物有关的生态系统。 ▪ 四年级:学习与人类有关的生态系统。 ▪ 五年级:学习作为不同系统的动植物。 ▪ 六年级:学习物理系统——作为一个系统的地球 ▪ 七年级:学习家庭实用化学。 ▪ 八年级:学习城镇物理学。 ▪ 九年级:学习生物学。 ▪ 十年级:学习化学。 ▪ 十一年级:学习物理学。
教案的教学内容如何选择
教案的教学内容如何选择教案的教学内容如何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是语文教学上的两个关键问题。
可是,长久以来,很多教师往往在“怎么教”上下很多功夫,而忽略了对“教什么”的课程内容研究。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教案的教学内容如何选择,欢迎阅读。
篇一:教案的教学内容如何选择一、文本有什么东西可教文本有什么东西可教,也就是指文本的最大价值。
这应该是确定教学内容时首先考虑的。
语文学科里选的课文很少有为教材而写的,它首先是一个社会文本,在社会上流行。
它被选入教材是因为它有某方面突出的优点,教学时应首先抓住它的这个突出的优点。
比如曹禺的《雷雨》里的集中而鲜明的矛盾冲突、鲁迅的《祝福》里祥林嫂的典型形象、柳永的《雨霖铃》的富有感染性的情感和语言等等,在这些作品仅仅是社会文本时,这些方面就表现突出。
当我们教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时,不可能绕开这些它们之所以成为经典的优点。
否则语文教学就是舍本求末,就不能承载传承优秀文化的重任。
当然,这里说的“可教”的东西还需要教师对“文本的最大价值”进行“二次改造”,由社会文本“改造”成教学文本,把文学价值“改造”成教学价值。
因为教学价值是内隐于社会材料之中的,它不是外显的。
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在选文里,人物形象、小说语言、情节展开等都十分精彩,但这只是它作为社会文本的文学价值,教学价值则侧重研究作者是如何使人物形象、小说语言、情节展开等方面如此精彩的。
而且在教学时这些方面不可能面面俱到,那么就要选取其中的一点作为教学重点内容。
即使落实到人物形象这一点上,还要考虑最具有教学价值的是哪一个切入点,是人物的肖像描写还是语言描写,是人物性格在环境中的展示还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是人物身份差异的比较还是人物性格的多样性、丰富性的体会?总之,牢牢把握住文本的最大价值,在此基础上“二次改造”,从而确定课堂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才有可能是有意义的教学,才有可能是有效的教学。
二、编者想让教什么新课改教材的编排安排是有计划的,知识点是分梯度的。
第4章 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
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即当代社会生 活经验,即学习者的经验,这三种课 程取向的关系
课程选择的基本环节
1
2
3
4
确定课程价值观,其 核心是回答"什么是 受过教育的人"
确定课程目标,这是 课程价值观的具体化
确定课程选择的三种 基本取向之关系
确定课程内容,即选 择出与特定课程价值 和课程目标相适应的
课程要素。
⑴有助于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却不利于人的操作能力的发展。 ⑵有助于人的接受能力的发展,却限制了人的发现探究能力的发展。 ⑶不顾学生的认知结构的特性,过于强化提示型教学方法,很有可能导致"注入主义",导致学生 的机械被动学习。 示范:是教师向学生演示一定的活动、行为、态度,以供学生仿效的教学方法。 呈示:是借助各种静态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标本、绘画等来提示内容的教学方法。 展示:是通过把事物、现象的经过与过程直观地、动态地呈现出来而进行教学的方法。 口述:是通过语言提示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口述的形式:报告,讲话,讲解,叙述等。
被动适应论
社会生活的工具,所以,学校课程应当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 为根本宗旨"被动适应论"观点的代表是(博比特与查特斯)
主动适应论
主动适应论
认为个人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教育与社会是互动 的,有机统一的,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而且还不 断改造着社会生活。"主动适应论"观点的代表是(杜威)
科学,艺术与道德整合关系 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两个历史阶段
概念原理的知识与过程方法的知识 之关系
课程内容即社会生活经验 怎样选择社会生活经验作为学校课程的内容?选择社会生活经验的根本问题是如何认识学校 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 "被动适应论
教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
教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来指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设计工具。
它旨在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顺序、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估学习效果。
好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备课和实施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教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是教案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教案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以学科知识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技能为基础,同时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
以下是一些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和方法:1.遵循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
教师应该首先了解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
然后根据学生的年龄、学科认知能力和兴趣等因素,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
2.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
例如,在英语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选择相关主题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强调跨学科和综合能力。
现代教育注重跨学科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综合性质的教材或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合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相关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习的实用性。
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基于对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同时也需要与学校和教学大纲保持一致。
二、教案的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以下是一些选择教学方法的原则和方法:1.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不同的教学方法适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多样化和灵活。
2.注重互动和合作。
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合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
专题七: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刘翔进人小学语文教材(案例)
•
一篇有关刘翔的新闻特写被收人上海市的小学语文教 材。“红色的刘翔,黄色的面孔,高喊着撞向胜利之线……” 课文以饱含感情的文字向学生们介绍了体育明星刘翔。这篇 课文取名《跨越新纪录》,讲述了刘翔创造世界纪录的故事, 还附上了刘翔“精彩一跨”的大幅照片。 刘翔进入教科书也引来了各方讨论。一部分人认为将刘 翔的胜利写进教材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另一部分人 认为中小学教材中涉及个人的篇目中的绝大多数主人翁都是 “盖棺定论”了的,刘翔作为尚未完全定型的年轻人,将来 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所以不适合写进教材。
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及作为主体的能动性 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 强调活动的完整性,突出课程的综台性和整体性,反对过于 详细的分科 强调活动是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重视学习活动的水平 结构、方式,特别是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学习 活动
对以上三种取向的评价
合理性:不论是“学科知识”、“当代生活经验”还是 “学习者的经验”,它们对人的身心发展都有实用价值。 局限性:三种取向是在不同时代、针对不同的社会要求和 对受教育者的认识而提出并实施的,都带上了社会的烙印, 都是不同的哲学观、教育观、儿童观和课程观在具体实施 中的体现,所以往往都是强调一方的重要性而忽视或轻视 另一方的重要性及作用。
学内容的取向,在教育史上和当代的教育实
践中都大量存在。
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不同取向
• 例如,古代中国的学校教育是为了培养政治 统治人才服务的,而当时统治者用于从事政 治活动的主要是“四书”“五经”等儒家经 典,因此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 书”“五经”。 • 再如,在古希腊的斯巴达,社会生活要求学 校培养军人,因此学校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 军事方面的内容。 • 又如,我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生活 以政治斗争为主的,由于强调学校教学内容 要符合社会生活需要,因此在学校教学内容 中,有关政治斗争的内容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教案设计中的教学目标与内容选择
教案设计中的教学目标与内容选择教案设计是教师教学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一个好的教案设计能够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并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
同时,合理的内容选择也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探讨教案设计中的教学目标与内容选择的相关要点。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在教案设计中,明确的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目标是教师用以引导学生学习的指导性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等。
1.知识目标知识目标是指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具体知识内容。
在确定知识目标时,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情,合理选择并排列教学内容。
比如,在一节英语课中,知识目标可以是学习掌握20个生词及其用法。
2.能力目标能力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培养和提高的具体能力。
在确定能力目标时,教师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比如,在一节数学课中,能力目标可以是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的计算和运用。
3.情感目标情感目标是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品德作风等。
在确定情感目标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
比如,在一节历史课中,情感目标可以是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内容选择的技巧合理的内容选择是教案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与教学目标的契合度选择教学内容时,需要与教学目标保持契合度。
教学内容应该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拓展。
如果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不契合,会导致学生学习困难,影响教学效果。
2.体系化与层次化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需要将知识、能力和情感等内容进行体系化和层次化的安排。
逐步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地学习和理解知识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
3.生动有趣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尽量选择生动有趣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幼儿园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选择
幼儿园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选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幼儿园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选择成为了家长和教师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幼儿相关工作的工作者,我将结合自身经验和实践,与大家探讨这一问题。
我们需要明确幼儿园课程设置的目标。
幼儿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体力、审美、情感、道德等方面。
因此,课程设置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语言教育:语言是人类思维、沟通的重要工具。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语言教育应成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内容。
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唱儿歌、情景对话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听、说、读、写能力。
2.数学教育:数学是培养幼儿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学科。
通过简单的数学运算、几何图形、时间、空间等方面的教学,让幼儿逐步建立数学概念,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
3.科学教育:科学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探索精神。
通过观察自然、进行实验、操作工具等活动,让幼儿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4.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绘画、手工、音乐、舞蹈等活动,让幼儿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5.体育教育: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合作能力。
通过户外运动、体育游戏等活动,让幼儿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6.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品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故事、情景剧、讨论等方式,让幼儿学会尊重、关爱、分享、合作等品质。
1.贴近生活:教学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体验,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例如,教学数学时,可以结合购物、烹饪等活动进行。
2.富有创意:教学内容应富有创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
例如,通过制作手工艺品、开展科学实验等活动,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学习。
3.注重个体差异:幼儿在兴趣、能力、性格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学内容应因材施教,满足个体需求。
教案中的教学内容如何选择
教案中的教学内容如何选择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案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而教学内容的选择则是教案编写的核心环节。
合适的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那么,如何在众多的知识体系中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呢?首先,要依据教学目标来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明确了学生在完成学习后应该达到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例如,如果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某个数学定理的推导和应用,那么教学内容就应该侧重于定理的证明过程、相关例题的讲解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如果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教学内容可以是经典的文学作品赏析、口语交际练习等。
其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的年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都会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产生影响。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学内容应该简单、直观、生动,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基本认知能力;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适当增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和创新能力。
此外,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再者,教学内容要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
科学性是指教学内容要准确无误,符合学科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对所涉及的知识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审核,确保传递给学生的是正确的信息。
系统性则要求教学内容之间要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物理教学中,从力学、热学、电磁学到光学、近代物理等,各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应该相互衔接、逐步深入,让学生能够构建起清晰的物理知识框架。
同时,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实际。
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食品添加剂、环境保护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当地的气候、地形、资源等,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专题七 课程与教学
一、名词解释1、课程——广义: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学习与生活经验,如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和氛围的影响等,这是一种“大课程观”。
狭义: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之中。
2、课程设计——指拟订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它决定于两种不同层次的课程编制的决策,即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广义的“课程设计”包括:基本的价值选择狭义的“课程设计”主要指对课程技术上的安排和课程要素的实施。
3、课程实施——师生把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以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过程,课程实施的完整过程是:课程目标——教学实施——课程评价。
广义:课程实施是把一项课程改革付诸实践的过程,如我国的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狭义:课程实施过程不只是完成课程方案的落实问题,还要研究学校和教师在执行一个具体课程的过程中,是否按照实际的情况对课程进行了调适以及影响课程改革程度的因素。
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答:1、课程与教学间的形式关系(1)“大教学观”——教学>课程基本观点:课程是教学的文本、内容,甚至是教材、教学参考,教学包括比内容更为庞杂的过程。
(2)“大课程观”——课程>教学基本观点:课程包括教学,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一个环节,课程包括开发、实施、评价等组成的一条龙过程。
(3)“平行观”——课程=教学基本概念:课程与教学并行不悖,是两条腿走路,二者之间都有对方不可包容的部分呈现出一种交集关系。
2、课程与教学间的功能关系(1)忠实取向基本观点:“课程是圣经”。
教学是执行课程意图的过程,不容对课程做任意的阐发与解读,教师是课程的忠实诠释者(2)互适取向基本观点:“课程是方案”。
教学与课程之间是相互调适的关系,谁也不能决定谁,相互改变对方,又为对方所改变(3)创生取向基本观点:“课程即文本”。
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说,选择课程与教学内容时要求遵循以下原
则。
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
• 目标性原则
课程与教学目标作为课程编制过程中最首要的 组成部分,对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起着指导作用。 内容选择必须依照目标,即有什么目标,便有什么 内容,让目标和内容取得一致。
• 基础性原则
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要使学生有效地掌握人类文 化遗产中的精华,并充分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所选内容不仅 应包括使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所必备的基础知 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应包括学生继续学习所必需 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不同取向
• 例如,朱熹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几乎全部包含 在他晚年所组织编写的《礼仪经传通解》一 书中,该书由六部分组成:家礼、乡礼、学 礼、邦国礼、王朝礼和丧祭礼,其中学礼是 基本的部分。
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不同取向
• 社会取向主张,学校教学应该直接满足当前 社会生活需要,为满足当前社会生活的需要
教学 内容
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
• 以语文这门课程为例来做具体分析。
• 语文教材常用的有“读本”、“学 本”、“课本”三种类型,我们这 里所探讨的语文教材指的是课堂使 用的语文读本。
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
• 语文课程目标”
是语文课程标准层面的概念,它主要面对“是什 么”的问题——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和学生个性的 发展,国家期望学生具备的语文素养“是什么”
重点:学习者的需要
案例:
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不同取向
• 此外,在不同的教育体系中,教学 内容的选择有不同的取向。从历史 上和当前的教育实践来看,比较典 型的取向主要有以下几种:
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不同取向
道德主义取向
教案编写中的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的选择
教案编写中的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的选择教案编写对于教师而言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准备工作。
一份好的教案能够为教师提供一个清晰的教学蓝图,有助于教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编写教案时,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的选择是十分关键的。
本文将探讨教案编写中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的选择方法。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教案编写的第一步,它决定了学生将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教师需要根据学校或者教育部门颁布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
这些文档详细列出了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教师可以根据这些要求来选择教学内容。
2. 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背景和水平差异,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
比如,对于初学者来说,教师应该选择基础知识和简单的技能进行教学;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可以选择更深入、拓展性的内容。
3. 教学资源的可行性:教师需要考虑自己所拥有的教学资源和设备条件。
教学内容应该与所拥有的资源相匹配,以便教学能够顺利进行。
如果教师所缺乏的资源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可以考虑调整教学内容或者寻找其他途径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的选择教学重点是教学内容中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掌握和理解的内容。
教师在选择教学重点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 重要性和难易程度:教师需要确定教学内容中哪些知识点和技能是最重要的,并根据难易程度进行排序。
重要的内容应该放在教学重点的位置,确保学生掌握这些内容是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关键。
2. 基础和延伸: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确定哪些内容是基础的,哪些是延伸的。
对于初学者来说,教师可以将重点放在基础内容的教学上,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延伸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深度。
3. 实用性和应用性:教师需要选择那些具有实用性和应用性的内容作为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教育技术领域参与教学设计或负责媒体教材编制的人员则运 用分析教学内容的原理和方法,与学科专家、任课教师一起, 共同研究“如何教”的问题,使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符合信息 传播规律和学生认识规律。
2、教学内容的编排
认知策略——层级分析法
教学内容 动作技能学习——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
情感学习——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二维模型
(以认知学习为例)
教学内容
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者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 和思想、行为的总和。
教学目标
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后,能够达到的最终结果。
(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二维模型
辨认哪里 需要退位
法逐(行不进“行减简位单”减)(2)
(3)
理解0的减法 (“减位”)
(1)
简单减法 (“减法”)
层级分析法的特点
• 各知识点之间有一点的难度层次,有上位概念 和下位概念等从属关系。
• 要求参加教学设计的学科专家、学科教师和教 学设计者熟悉学科内容,了解教学对象的原有 基础能力,并具备较丰富的心理学知识。
材料作简单的判断。
教
能把学过的材料用于新的具体情境中
学 简单应用层次 去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目
标
能对问题的各组成 部分进行辨认;进行部
综合应用层次 分之间的关系分析;并能识别组成这些部
分的原理、法则,综合运用解决问题。
创新层次
能突破常规的思维格式,提出独到的见解或解 题方法;能按自己的观点学习材料进行整理分 类;能自己设计方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信息加工分析法
专题七--选课走班教学
专题七选课走班教学下课铃声刚打响不久,原本安静的教学楼走廊一下子沸腾了。
下一节课有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7门课开设,学生们收拾好课本和文具,步履匆匆地赶往自己选择的教学班教室。
他们来自不同的行政班,编入学考、选考教学班.因为还没上课,走廊上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聊开了.“今天我有物理、化学、地理三门走班的必修课,每上一节课,都要换一个教室,动作得快点。
"“我们历史选考班老师除了课本知识外,还会补充一些课外拓展,你们学考班的上课进度怎样啊?”“自从分类走班后,我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教学班,觉得学得得心应手了,自己的学习潜力也发挥得更充分些。
"……一段时间下来,不少学生通过切身体验反映,走班上课让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所学内容更符合自身实际,学起来也就更轻松了。
参与走班教学的老师们也颇有感受和收获。
每个老师负责一个层级的一至两个教学班,这使得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更有针对性,教师们都在自我加压,自我提升,专业化发展也就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
一、选课走班教学概观“选课”指的是选课程,根据学生个人的意愿选择能够满足自身需要的课程.“走班”指的是根据学生个人的不同课程选择,走进不同内容的“新班”学习。
教师和教室固定,而学生根据自身选择进行流动听课,这样的班级管理形式和制度就是走班制.选课走班是新高考制度综合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更是推进普通高中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浙江省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 “选课走班教学"成为浙江省普通高中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新常态。
(一)必修课程开展分层走班教学。
在全省启动进一步深化高中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使高中教育真正做到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浙江省省教育厅提出了“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高中课程改革新思路.必修课分层走班教学是指在现代化教育背景下,学校按照省厅有关教育文件的规定和课程设置的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的规律,选取统一的必修教材,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根据不同行政班学生自身学习基础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异,每门学科分别开设若干个不同层次的教学班,学校配备适合不同层次的老师,学生自主选择与己相适切层次的教学班,开展分层走班教学的一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
教案中的教学内容如何选择
教案中的教学内容如何选择在编写教案时,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来选择教学内容,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有效性。
那么,在教案中的教学内容如何选择呢?下面是一些相关的建议和指导。
1. 确定教学目标在选择教学内容之前,教师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达到的预期结果。
教学目标可以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更好地选择教学内容,以保证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 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还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3. 关注教材的质量教材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重要参考依据。
教师应该选择质量优良、内容全面、结构合理的教材。
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应该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教师在选择教材时还应该注意教材的时效性和适应性,以确保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和有效性。
4. 教学内容的适度安排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中,教师还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适度安排。
适度安排教学内容可以根据教学时间、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目标来确定。
教学内容的安排应该合理、有序,并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
5. 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还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可以通过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相关的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6. 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开放性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7. 及时反馈和评估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后,还应该及时进行教学反馈和评估。
课程内容与教材选择指南
课程内容与教材选择指南概述: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在现代社会,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课程内容和教材选择对于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选择适合的课程内容和教材,以提高学习的效果。
一、了解学生需求在选择课程内容和教材之前,了解学生的需求至关重要。
教育的目的是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背景、目标等因素。
例如,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可能更倾向于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而对于高中生来说,重点可能更多地放在提升考试成绩上。
因此,了解学生需求是选择适合的课程内容和教材的第一步。
二、注重跨学科整合现代知识已经变得极其庞杂,不再局限于某一学科。
因此,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起来,设计跨学科的课程内容和教材具有重要意义。
跨学科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全面的知识体系,培养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举例来说,地理和历史可以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关注实际应用知识的价值在于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因此,课程内容和教材选择应该注重实际应用。
对于科学课程来说,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对于语言课程来说,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材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只有将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学生才能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四、借助现代技术现代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在选择教材时,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来丰富课程内容。
例如,利用互联网资源让学生进行网络研究,通过使用教育软件使学生更加生动地学习。
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更好地进行教学管理和评估。
通过借助现代技术,可以使课程内容更具吸引力,提升学习效果。
五、注重多样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喜好。
因此,课程内容和教材应该注重多样性。
不同的学生可能对于不同的教材和学习方式有不同的反应。
因此,提供多种选择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有的学生可能更喜欢通过文字来学习,而有的学生则更喜欢通过观看视频来学习。
教学计划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策略的选择
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的定义:学生在课堂 上积极参与,与教师和其他学生 进行互动,以提高学习效果。
互动式教学的实施方法:采用小 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 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知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互动式教学的优点: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评估的目的:了解学生 的学习情况,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评估的内容:学生的学 习态度、学习效果、学习困
难等
教学改进的措施:调整教学 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加强
师生互动等
教学质量保障
定期进行教学效果评估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计划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改进教 学方法
加强师生互动和沟通,提高 教学效果
互动式教学的评价:通过学生的 反馈和教师的观察,评估互动式 教学的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教学 策略。
案例分析教学
案例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来学习知识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挖掘案例背后的原理和 规律
案例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提高学 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明确能力目标:确定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应具备的能力和技能 设计教学活动:根据能力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和练习 评估学生表现:定期评估学生的表现,了解他们是否达到了能力目标 调整教学策略: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达到能力目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感目标的实现
情感目标的重要性:影响学 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度
情感目标的定义:培养学生 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创新思维
选取具有挑战性的课程内容,激 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共57页
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对该取向的评价
•
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取向的课程及教学内容来源于当
代社会生活经验,这是对“课程与教学内容即教材”的挑战。
• 特点——学习活动的取向重点是放在学生做什么上而不是放 在教材体现的学科体系上。
• 20世纪70年代以来流行的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理论
• 强调:
• 决定学习的质和量的是学生而不是教材,学生是一个主 动的参与者。学生之所以参与,是因为教育环境中某些特征 吸引他,学生是对这些特征作出反应。所以,教师的职责是 要建构适合于学生能力与兴趣的各种教育情境,以便为每个 学生提供有意义的经验。
及安全标志和设施做朋友
人教版小学品德及社会 四年级上册 燕小洁
真是触目 惊心呀!
据资料统计:20世纪90年 代以来,据教育部、公安部等单 位对全国各地的调查发现,意外 伤害已成为威胁我国14岁以下 未成年人生命安全的第一杀手, 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 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 多名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 交通事故或其他安全事故。是发 达国家的3至11倍!究其原因, 学生缺乏必要的应急避险的意识 和能力,是其中重要因素。教育 专家认为,学生非正常死亡事故, 约有80%的事故可以通过预防措 施和应急处理得到避免。
• 对该取向的评价
•
实质是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化及教育进程安排,实质
是从知识本身出发,强调学校教育中向学生传授学科的知识
体系,突出体现在学生手中“教材”的规定内容。
• 优点——这样把重点放在学科教材上,有利于考虑到各门学 科知识的系统性,使师生明确教及学的内容,从而使课堂教 学工作有据可依。
• 缺点——(1)忽视了对学生心智发展、情感陶冶、创造思 维、个性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其他课程资源,以及无处不在的 潜课程。
• 优点——以活动为取向的课程与教学内容特别注意与社会生 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它关注 的不是向学生呈现些什么,而是让学生积极从事各种活动。
• 缺点——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应该避免仅仅关注学生外显 的活动及表面上的热烈,更要关注学生深层次的学习结构及 全面发展。
• 3.课程及教学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
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及作为主体的能动性
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
强调活动的完整性,突出课程的综台性和整体性,反对过于
学习 活动
详细的分科 强调活动是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重视学习活动的水平
结构、方式,特别是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对以上三种取向的评价
合理性:不论是“学科知识”、“当代生活经验”还是 “学习者的经验”,它们对人的身心发展都有实用价值。
当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主要是学习者的需要的时 候,学习者的经验就成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者的经验是 指学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具体地说是学生对课程与教 学内容的不同的意义建构 。
• 代表理论:
• 卢梭——“自然教育论”及相应的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
• 杜威——“进步教育论”及相应的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理论
课程及教学内容选择的不同取向
• 例如,朱熹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几乎全部包含 在他晚年所组织编写的《礼仪经传通解》一 书中,该书由六部分组成:家礼、乡礼、学 礼、邦国礼、王朝礼和丧祭礼,其中学礼是 基本的部分。
课程及教学内容选择的不同取向
• 社会取向主张,学校教学应该直接满足当前 社会生活需要,为满足当前社会生活的需要
• 查特斯和塔巴等人:“活动分析法”课程编制技术
• 陈鹤琴:活教育的三大目标,其中“做中学、做中教、 做中求进步”、“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也反映了 这种取向。
• 关于学校课程及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的三种典型的观点
• (1) “被动适应论”
涵义:所谓“被动适应论”是指教育只是社会生活的 准备,学校课程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
•
在选择学习者的经验作为课程及教学内容时,需要
确立以下基本观念:
• (1)首先,学习者是课程与教学开发的主体,学习者经 验的选择过程是尊重并提升学习者个性差异的过程。
•
• (2)师生是课程与教学的开发与实施者。
• (3)树立学习者是知识文化的创造者的观念和学习者创 造着社会生活经验的观念。
课程及教学内容三种取向的特点
• 再如,在古希腊的斯巴达,社会生活要求学 校培养军人,因此学校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 军事方面的内容。
• 又如,我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生活 以政治斗争为主的,由于强调学校教学内容 要符合社会生活需要,因此在学校教学内容 中,有关政治斗争的内容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刘翔进人小学语文教材(案例)
•
一篇有关刘翔的新闻特写被收人上海市的小学语文教
服务,因此学校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以当 前社会生活需要为主要的依据。这种选择教 学内容的取向,在教育史上和当代的教育实 践中都大量存在。
课程及教学内容选择的不同取向
• 例如,古代中国的学校教育是为了培养政治 统治人才服务的,而当时统治者用于从事政 治活动的主要是“四书”“五经”等儒家经 典,因此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 书”“五经”。
(3)“超越论”
主张:认为学校课程及其他社会生活经验的关系就是一 种对话、交往、超越的关系。学校课程应主动选择社会生 活经验,并不断批判与超越社会生活经验,而且还应不断 地构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
•
• 评价:较以往两种理论有更大的进步。“被动适应论” 和“主动适应论”都没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课程的工具地 位,只有“超越论”课程与教学内容观的提出,才使学校 课程与教学的主体地位确立起来。
1、看看我们身边,有没有安全设施被损坏的
情况,想办法做一些标志提醒人们,避免
安全事故发生。
2、调查一下,我们周围的安全标志和设
施的损坏有没有是我们小学生造成的。如果有, 我们给这些同学写一封信,提提建议吧。
编者小悟
• 我们身边的故事每天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上演,而 我们有时候只是缺少去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追求, 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做中学,做中教,做 中求进步应是每一位老师和学生的追求
专题六 课程及教学内容
学习任务:
1 课程及教学内容的意义 2 课程及教学内容的关系 3 课程及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 4 课程及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 5 教师对课程及教学内容的调适
• 一、课程及教学内容的意义(涵义和取向)
• (一)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涵义
•
课程与教学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
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
• 二、课程及教学内容的关系 • (一)教学内容对课程内容的调适
• (二)课程内容对教学内容的调适
• 三、课程及教学内容的选择
课程及教学内容选择的不同取向
• 此外,在不同的教育体系中,教学 内容的选择有不同的取向。从历史 上和当前的教育实践来看,比较典 型的取向主要有以下几种:
课程及教学内容选择的不同取向
典型代表: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课程理论和社会改造主 义课程理论
代表观点:
(1)杜威认为个人与社会是有机统一的,教育是一个社会的 过程,教育即生活本身,而不是成人生活的被动准备。教 育问题在本质上是一个使人的特性与社会目的和价值协调 起来的问题。
(2)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主张把重视个人经验的课程改 造为重视集体经验、社会经验的课程,把重视个人智能发 展的课程改造为重视集体意志统一的课程,把指向当前社 会经验的课程改造为指向未来社会经验的课程。
典型代表:博比特和查特斯
代表主张:主张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作为课程与教学 的主要内容,认为学校课程应当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 为根本宗旨,教育在本质上是为有效的成人生活作准备。
(2)“主动适应论”
主张:个人及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教育与社会 也是互动、有机统一的,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 还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
特点
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 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体现 学科 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 知识 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基本上凌驾于学习者之上 学习者服从课程,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
课程往往是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和设计的 学习 课程是与学习者的个人经验相联系、相结合的 经验 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
局限性:三种取向是在不同时代、针对不同的社会要求和 对受教育者的认识而提出并实施的,都带上了社会的烙印, 都是不同的哲学观、教育观、儿童观和课程观在具体实施 中的体现,所以往往都是强调一方的重要性而忽视或轻视 另一方的重要性及作用。
我们的态度:现代课程理论的发展,倾向于比较广义的方 式理解课程内容,所以我们应集百家之长,用辩证的观点 考虑及处理三种取向的关系,把三种取向相互对立起 来.或用形而上学的方法孤立地、片面地、静止地去看待 某种因素或价值,这都是不可取的。
非机动车道
注意信号灯
注意儿童
消防水泵接合器
当心车辆
禁止机动车辆驶入
我志愿加入学校安全宣传组,成为一名小 小宣传员,在 平时的学习、 生活中, 从我做 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向大家宣传安 全知识,保护身边的安全设施,时刻提醒自己 和身边的同学注意公共安全,减少意外伤害事 故的发生,为把我们学校创建成“平安校园” 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
(2)忽视了师生对课程与教学内容开发的积极性与主
动性。
• 2.课程及教学内容即学习活动
• 当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主要是当代社会生活的
需求的时候,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就成为课程与教学的主要 内容而表现为学生的学习活动。
• 20世纪以后:
• 博比特:课程与教学应当对社会的需要作出反应,并 通过研究成人的活动,识别各种社会需要,把它们转化成 课程目标,再进一步把这些目标转化成学生的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