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智能体编队仿真控制研究
《多智能体系统的几类编队控制问题研究》
《多智能体系统的几类编队控制问题研究》一、引言多智能体系统由多个可以互相通信与合作的智能体组成,其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无人驾驶车辆、无人机群、机器人集群等。
编队控制是多智能体系统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它通过协调各智能体的运动,实现整体协同的编队行为。
本文将针对多智能体系统的几类编队控制问题进行研究,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二、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基本理论编队控制是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它要求各智能体在动态环境中协同完成任务,形成特定的几何形状或空间布局。
编队控制的基本理论包括编队结构、通信机制、协同策略等。
编队结构是编队控制的基础,它决定了智能体的空间布局和运动轨迹。
常见的编队结构包括线性编队、环形编队、星形编队等。
通信机制是实现智能体之间信息交互的关键,它包括无线通信、视距通信等多种方式。
协同策略则是根据任务需求和系统状态,制定合适的控制策略,实现编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三、几类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问题研究1. 固定环境下多智能体编队控制问题在固定环境下,多智能体需要形成稳定的编队结构,并按照预定的路径进行运动。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基于规则的编队控制方法、基于优化的编队控制方法等。
其中,基于规则的编队控制方法通过设计合适的规则,使智能体根据自身状态和邻居状态进行决策;基于优化的编队控制方法则通过优化算法,求解最优的编队结构和控制策略。
2. 动态环境下多智能体编队跟踪问题在动态环境下,多智能体需要实时调整编队结构,以适应环境变化。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基于领航者的编队跟踪方法、基于分布式控制的编队跟踪方法等。
其中,基于领航者的编队跟踪方法通过领航者引导智能体进行运动;而基于分布式控制的编队跟踪方法则通过分布式控制器实现各智能体的协同运动。
3. 异构多智能体编队控制问题异构多智能体系统中,各智能体的性能、能力等存在差异。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研究异构智能体的协同策略、任务分配等问题。
《多智能体系统的几类编队控制问题研究》范文
《多智能体系统的几类编队控制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多智能体系统是由多个智能体组成的,通过互相协调与交互以实现整体功能的系统。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多智能体系统的编队控制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编队控制是多智能体系统的重要应用之一,它涉及到多个智能体的协同工作、动态调整与精确配合。
本文将对多智能体系统的几类编队控制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二、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概述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是指通过一定的算法和策略,使多个智能体在动态环境中协同工作,形成特定的队形并保持队形稳定的过程。
编队控制涉及到多个智能体的信息交互、协同决策、路径规划等方面。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编队控制问题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
三、基于行为的编队控制问题研究基于行为的编队控制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编队控制策略。
该方法将每个智能体的行为建模为简单的行为基元,并通过这些行为基元的组合来实现复杂的编队任务。
该类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行为选择、行为协调和行为更新等方面。
针对不同场景和需求,设计合适的行为基元和选择合适的协调策略是关键。
四、基于领导者的编队控制问题研究基于领导者的编队控制方法是指通过一个或多个领导者智能体来引导整个队伍的行动。
该方法在保持队伍稳定性和提高任务执行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该类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领导者的选择、领导者与跟随者之间的信息交互以及队伍的动态调整等方面。
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选择合适的领导者以及如何保证领导者与跟随者之间的信息畅通是研究的重点。
五、基于优化的编队控制问题研究基于优化的编队控制方法是通过优化算法来寻找最优的编队策略。
该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多智能体的优势,实现全局最优的编队效果。
该类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优化模型的建立、优化算法的选择以及优化结果的评估等方面。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任务和场景设计合适的优化模型和算法,以实现最佳的编队效果。
六、结论与展望本文对多智能体系统的几类编队控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基于行为的编队控制方法、基于领导者的编队控制方法和基于优化的编队控制方法各有其特点和优势,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多智能体系统的几类编队控制问题研究》
《多智能体系统的几类编队控制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智能体系统在众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编队控制作为多智能体系统的重要研究方向,对于提高系统的协同作业能力、增强系统的鲁棒性和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多智能体系统的几类编队控制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概述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是指通过协调多个智能体的运动,使它们在空间中形成一定的几何形状或队形,以实现共同的任务目标。
编队控制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队形设计、队形保持、队形变换等。
队形设计是指根据任务需求,确定智能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队形保持是指在运动过程中,保持智能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队形变换则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智能体之间进行队形变换,以适应不同的任务需求。
三、几类编队控制问题研究1. 基于行为的编队控制问题基于行为的编队控制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设计智能体的行为规则,实现编队控制。
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适应性,能够应对复杂的环境变化和智能体之间的动态交互。
研究将针对不同任务需求,设计合理的行为规则,分析其行为对编队控制效果的影响,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2. 基于优化的编队控制问题基于优化的编队控制方法通过优化智能体的运动轨迹,实现编队控制。
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系统的资源,提高编队控制的精度和效率。
研究将针对不同场景下的编队控制问题,建立优化模型,设计有效的优化算法,分析其性能和适用范围。
3. 分布式编队控制问题分布式编队控制是一种去中心化的编队控制方法,通过智能体之间的局部信息交互,实现编队控制。
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适应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和动态环境。
研究将探讨分布式编队控制的算法设计、稳定性分析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
四、实验与分析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将进行一系列实验。
实验将采用仿真和实际系统两种方式进行,以全面评估编队控制的性能。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近年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系统开始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多智能体是指由多个个体组成的智能群体,这些个体之间通过相互交互和协作来完成具体任务。
而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系统则是指通过多个智能体之间的协同控制来实现特定的控制目标。
本文将就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进行研究。
一、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系统的构成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系统一般由多个智能体节点和一个中心控制器组成。
智能体节点之间通过相互交互和通信完成协同任务的目的,而中心控制器则通过对各个智能体节点的调度、协调和优化来实现系统的整体控制。
在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系统中,各个智能体节点之间的信息交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息交换一般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分散式信息交换,即各个智能体节点之间直接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换,另一种是集中式信息交换,即所有智能体节点都将信息传输到中心控制器,由中心控制器进行处理和分配。
同时,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系统的建模也需要考虑到智能体节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等等。
这些相互作用也是影响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系统建模方法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基于多智能体动力学模型的建模方法这种建模方法主要利用多智能体动力学模型来描述各个智能体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行为规律,从而分析和优化多智能体系统的行为和性能。
具体来说,这种方法主要包括对各个智能体节点的状态、动态方程、控制策略和信息交换方式等进行建模。
2. 基于分散式决策的建模方法这种建模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各个智能体节点的分散式决策过程进行建模,来分析和优化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系统的性能。
具体来说,这种方法主要包括对各个智能体节点的状态、决策变量和决策规则等进行建模。
3. 基于集成式控制的建模方法这种建模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中心控制器的集成式控制过程进行建模,来对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系统进行建模和分析。
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相关问题研究综述近年来,与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相关的研究话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多智能体系统自主协作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克服单智能体系统的局限性,在机器人与机器系统编队控制领域、多机器人协作控制与多机器人协同控制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从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的问题出发,系统梳理目前关于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相关研究,从不同方面对这一话题深入探讨,总结出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的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
首先,本文介绍了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的基础理论,包括多智能体系统的基本定义、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的目的等。
然后,对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的主要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针对不同控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任务控制、群智能控制、社会网络控制以及分布式控制等。
此外,讨论了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在诸多领域的应用,如军事领域、航空系统领域、自动驾驶领域、社会服务领域、医疗服务领域等,并对不同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及重大应用的案例分析。
最后,在总结了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的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目前这一领域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了讨论,如多智能体系统的全局范围的编队控制、复杂的场景下的编队控制、传感器网络下的控制等。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如基于大数据的编队控制、基于元学习的编队控制、基于深度学习的编队控制、基于认知机器人的编队控制等。
本文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有关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的大量研究成果,从不同的技术角度出发,梳理梳理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的发展过程,总结出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的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综上所述,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研究领域,其研究范围涉及到不同的技术领域,涉及到众多相关理论、技术,未来的发展空间广阔。
在此基础上,将持续深入研究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的问题,促进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的进一步发展。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无人机编队控制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无人机编队控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无人机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一些需要高度自动化的领域,比如农业、地质勘探、物流等,无人机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种技术手段。
而无人机编队控制作为无人机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可以更好地解决大规模无人机协同作战、大规模无人机勘测等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研究。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无人机编队控制就是其中的一个研究方向。
该技术通过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工作,完成对无人机编队的控制。
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将多个单独的无人机组成一个完整的编队系统,实现对该编队系统的高度控制和管理。
多智能体系统是指由若干个智能体组成的一个系统,智能体之间具有一定的互动关系和协作能力。
在无人机编队控制中,每个无人机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智能体,而这些无人机之间会形成一定的关系,比如领航无人机和跟随无人机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无人机智能体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和协调,以及加入一些控制算法,就可以实现无人机编队系统的控制。
由于无人机编队控制涉及到多智能体系统的互动关系和算法的设计,在研究和开发无人机编队时需要解决一些关键问题。
如何确定编队形状、如何保证编队内部的状态一致性、如何保证编队中不同无人机之间的跟随关系稳定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从智能体系统的角度出发,设计合适的控制算法和协作机制。
在无人机编队控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无人机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无人机编队系统中的不同无人机之间需要进行数据传输和共享,同时还需要保证通信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这些问题也需要通过优化无人机之间的通信机制来解决。
例如,可以采用基于无线网络的通信技术,通过无线通信,实现不同无人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状态信息共享。
这种通信技术能够实现高速率的数据传输和实时的状态反馈,从而保证无人机编队系统的控制效果和控制精度。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无人机编队控制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比如,如何实现自适应控制,以应对不同的环境和场景变化等。
《多智能体系统的几类编队控制问题研究》范文
《多智能体系统的几类编队控制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复杂的现实世界应用中,多智能体系统的编队控制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与研究。
随着现代控制理论的进步与计算技术的革新,多智能体系统的编队控制问题已成为机器人技术、无人系统、自动化系统等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
本篇论文旨在研究多智能体系统的几类编队控制问题,并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二、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的基本概念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由多个具有独立自主决策能力的智能体组成,这些智能体通过相互协作以完成复杂的任务。
编队控制是多智能体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通过协调各智能体的运动,使它们在空间上形成特定的几何形状或结构,以实现协同完成任务的目的。
三、几类编队控制问题研究(一)基于行为的编队控制基于行为的编队控制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通过设计每个智能体的行为规则来实现编队。
这种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处理动态环境中的编队问题。
然而,当智能体数量较多时,该方法可能面临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信息的行为选择策略,以降低计算复杂度。
(二)基于领航者的编队控制在基于领航者的编队控制中,系统中的一部分智能体作为领航者,其他智能体则跟随领航者的运动轨迹进行编队。
这种方法在处理静态环境中的编队问题时具有较好的效果。
然而,当环境发生变化时,领航者的选择和路径规划成为关键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动态领航者选择机制和路径规划算法,以提高系统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三)基于优化的编队控制基于优化的编队控制方法通过优化目标函数来实现编队。
该方法在处理具有特定要求的编队问题时具有较高的效率。
然而,目标函数的设置和优化算法的选择对编队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目标函数和优化算法,以提高编队的精度和稳定性。
四、实验与分析为了验证上述编队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本文进行了多组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行为的编队控制方法在处理动态环境中的编队问题时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基于领航者的编队控制方法在处理静态环境中的编队问题时具有较高的效率;而基于优化的编队控制方法在处理具有特定要求的编队问题时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多机器人编队的仿真实验教学研究
J 电 气 电 子 教OF EEE ouRNAL 学学 报
. 13 No 3 Vo. 3 .
J n. 01 a 2 1
多 机 器 人 编 队 的仿 真 实 验 教 学 研 究
吴怀 宇 , 秀娟 , 郑 程 磊 , 玉礼 张
( 汉科技 大学 信 息科 学与 工程 学 院, 北 武汉 4 0 8 ) 武 湖 3 0 1
.
.
Ke wor s e e i n a e c n y d : xp rme t lt a hi g;M a l b;smulto xp rme t ta i a i n e e i n ;mulir bo o m a i n t— o tf r to
多智能体 系统是 重点 与 难点 问 题口 。为 了解 决 学生 学 习的困难 , 我们 采 用 Mal t b环 境 设计 了多机 器 人 a
它能作用 于 自身 和环境 , 能对环 境做 出反 应 , 并 而假
设 在二维 空 间多机 器人 群 由 N+1个 相 同 的机器 人
组 成 , 示 为 R。R ., 。 模 型 结 构 如 图 1所 表 , .R 其
t a h ng i t e t n d by t s me n .Fur he m o e,s ud n s u e s a i g o h s e i 1c e c i ss r ng he e hi a s t r r t e t nd r t nd n ft e e s nta onc p sa e t nd a pr a h s i e ne nd s ud n s a iiis o o h c e tv hi ki g a d p o e s l i r nha e d p o c e sde pe d a t e t b lte f b t r a i e t n n n r blm o v ng a e e ne
含时滞的异构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问题研究
含时滞的异构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问题研究含时滞的异构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问题研究摘要:随着无人系统技术的迅猛发展,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问题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然而,异构多智能体系统的编队控制问题更具挑战性,尤其是在时滞存在的情况下。
本文旨在研究含时滞的异构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和算法。
1. 引言多智能体系统是指由多个智能体组成的协同集合体,在许多领域中应用广泛。
异构多智能体系统由不同类型的智能体组成,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和能力。
编队控制是多智能体系统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能够实现多智能体在空间中有序运动,并达到特定编队形态或完成特定任务。
然而,时滞是影响多智能体系统控制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异构多智能体系统中,时滞可能导致系统性能的恶化和不稳定性。
2. 含时滞的异构多智能体系统模型考虑一个含时滞的异构多智能体系统,系统包含n个智能体,每个智能体i由状态变量xi(t)和控制量ui(t)描述,满足以下动力学方程:(1) ẋi(t) = f(xi(t - τi), ui(t))其中,xi(t - τi)表示时滞τi时间前的状态变量,f(∙, ∙)表示系统的动态方程。
3. 异构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策略为了实现异构多智能体系统的编队控制,需要设计相应的控制策略。
本文采用一种基于协议的控制方法,将异构多智能体系统看作一个网络,智能体之间通过传递信息进行协议通信。
考虑到时滞存在的情况,我们设计了以下编队控制协议:(2) ui(t) = -κ∑(xj(t - τj) - xi(t - τi))其中,uj(t - τj)表示时滞τj时间前智能体j的状态变量。
4. 含时滞的异构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算法基于上述控制策略,我们提出了一种含时滞的异构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算法。
算法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初始化系统参数和每个智能体的状态变量。
步骤2:根据协议(2)计算每个智能体的控制量。
步骤3:更新智能体的状态变量,考虑到时滞的影响。
《多智能体系统的几类编队控制问题研究》范文
《多智能体系统的几类编队控制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智能体系统在众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编队控制作为多智能体系统的重要研究方向,对于提高系统的协同作业能力、增强系统的鲁棒性和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多智能体系统的几类编队控制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指导。
二、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概述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是指通过协调多个智能体的运动,使它们在空间上形成一定的几何形状或队形,并保持该队形执行任务的过程。
编队控制涉及多个智能体的协同感知、通信、决策和执行等方面,是实现多智能体系统高效、自主协同作业的关键技术。
三、几类编队控制问题研究1. 固定队形编队控制问题固定队形编队控制是指智能体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需要保持一种固定的几何形状或队形。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领导者-跟随者结构的编队控制算法。
该算法通过领导者引导跟随者,使整个队伍保持稳定的队形。
同时,考虑到外界干扰和智能体间的通信延迟等因素,本文还对算法的鲁棒性和适应性进行了优化。
2. 动态队形编队控制问题动态队形编队控制是指智能体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需要根据任务需求和环境变化调整队伍的几何形状或队形。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结构的编队控制算法。
该算法通过引入虚拟领导者,使智能体能够根据任务需求和环境变化动态调整队伍的队形。
同时,本文还研究了算法的收敛性和稳定性,以确保队伍在调整队形过程中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3. 避障与路径规划问题在编队控制过程中,智能体需要能够在复杂环境中自主避障并规划出合理的路径。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传统的路径规划算法与编队控制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和局部路径规划的避障算法。
该算法通过全局路径规划为智能体提供大致的行驶方向,通过局部路径规划实现避障功能。
同时,本文还研究了算法的实时性和效率,以确保智能体在避障和路径规划过程中的快速响应和高效执行。
多智能体编队问题的研究
引言:多智能体的协同在很多工程中具有广泛应用背景,如区域搜索、战场环境侦察、多战机协同作战、舰队协同作战、导弹突防、目标多点跟踪等[1]。
在执行不同的任务时,需要依据不同的场景实现不同的编队形态,既能够实现既定任务,又能够保证协同作战时的灵活性。
因此,对于多智能体的编队问题研究对于多智能体协同执行任务是有较大的意义的。
多智能体编队问题包括固定编队控制和时变编队控制,其中固定编队控制是时变编队控制的特例。
由于在实际问题中多智能体编队往往需要针对不同的任务场景采用不同的编队形式,如导弹突防时多智能体需要采用间距较小的编队形式,而在巡航阶段需要采用间距较大的编队形式,所以可以看出多智能体的时变编队研究具有更高的实用意义。
基于上述的多智能体时变编队的优点,本文重点研究多智能体时变编队的控制问题。
一、多智能体编队控制的现状和当前存在的问题针对多智能体编队的研究,目前对于固定编队的研究方法较为成熟,且研究成果较多。
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是基于人工势场方法的编队保持策略,即系统建立多智能体之间的人工势场,通过感知势场梯度的变化来给单个智能体的控制器一个控制量,进而给出单个智能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
该方法要求多智能体系统之间具有通信能力,至少应该保证系统的通信拓扑能够生成一个以图论语言描述的有向生成树。
简单来说就是任何一个智能体的状态信息发生变化时都可以通过通信网络将信息传递至整个多智能体网络。
该方法被广泛的应用于“领导-跟随者”、“虚拟领航者”以及多智能体编队问题的研究【摘要】 无人机或无人车等装备是军工领域中常见的现代作战装备之一。
然而在很多作战环境下单一的无人作战装备难以完成复杂的军事任务,因此提出了多智能体协同作战的理念。
多智能体在执行任务时往往需要实现不同的预设编队,进而实现避障、减小雷达反射截面积等任务,因此多智能体编队控制问题便成为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多智能体编队控制问题有固定编队及时变编队等问题,时变编队显然更具有实际的工程意义。
多智能体编队控制的新图论方法
多智能体编队控制的新图论方法多智能体编队控制的新图论方法摘要: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是近年来热门的研究领域,其中多智能体编队控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传统的编队控制方法主要依赖于单一智能体之间的通信和协作,但这种方法在面对大规模智能体系统时存在着通信负荷大和算法复杂性高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图论方法的多智能体编队控制框架,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通信负荷和算法复杂性的挑战。
1.引言多智能体系统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鲁棒性,可以在各种复杂环境下执行任务。
多智能体编队控制是一种典型的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方法,其目的是使多个智能体形成一个有序的队形并协同完成任务。
传统的编队控制方法通常基于图论,将智能体之间的关系建模为图,通过图论算法实现编队控制。
然而,传统方法在解决大规模智能体系统时存在着一些困难。
2.传统多智能体编队控制方法的问题传统的多智能体编队控制方法主要依赖于智能体之间的通信和协作。
在传统方法中,智能体之间需要实时地交换位置和状态信息,以实现编队控制。
然而,当智能体数量增加时,通信负荷呈指数增长,给通信带宽和计算资源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同时,传统方法在处理大规模系统时,需要复杂的算法来解决图论问题,使得编队控制的效率较低。
3.新图论方法:基于稀疏图的编队控制为了解决传统方法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图的多智能体编队控制方法。
该方法通过构建稀疏图模型来描述智能体之间的关系,从而减少通信负荷和算法复杂性。
稀疏图是指图中边的数量远小于顶点的数量的图,可以用于表示智能体编队中的相对关系。
在编队控制过程中,智能体只需与其邻居进行通信,而不是与全部智能体进行通信,从而降低了通信负荷。
4.稀疏图构建和更新方法为了构建稀疏图,每个智能体需要利用传感器获取周围智能体的位置和状态信息。
基于这些信息,智能体可以计算出与其相邻的智能体,并将其连接构成稀疏图。
在编队控制过程中,稀疏图会随着智能体的位置变化而动态更新,以保持编队的稳定性。
多智能体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
多智能体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多智能体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1. 引言在现代控制系统中,多智能体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它涉及将多台智能体组织成一个协同工作的团队,以实现一些特定的任务。
通过合理的控制策略,多智能体可以在没有集中控制的情况下,以分布式的方式实现编队形态的维持和运动目标的达成。
本文将全面评估多智能体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并探讨其深度和广度。
2. 多智能体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多智能体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整个编队系统分为多个智能体,并为每个智能体设计独立的控制策略。
每个智能体通过与周围智能体进行局部通信,从而实现对整个编队系统的协作控制。
具体来说,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通过设计合适的控制算法,使每个智能体能够感知和响应周围智能体的状态,从而实现编队形态的维持和运动目标的达成。
3. 多智能体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的技术细节3.1 状态感知和信息共享在多智能体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中,每个智能体需要通过感知周围智能体的状态来实现协同控制。
为了实现状态感知,可以利用传感器和通信网络获取周围智能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信息。
智能体之间需要进行信息共享,以便实现对整个编队系统的控制。
3.2 控制策略设计控制策略是多智能体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中的核心部分。
通过合理设计的控制策略,每个智能体可以根据周围智能体的状态和目标要求,调整自身的控制输入,以实现编队形态的维持和运动目标的达成。
控制策略的设计可以基于传统的控制理论,如PID控制,也可以基于现代控制理论,如模型预测控制。
3.3 算法实现和仿真验证在设计完控制策略后,需要将其实现成算法,并进行仿真验证。
通过仿真可以验证设计的控制策略是否能够实现预期的编队形态和运动目标,并对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和调整。
4. 多智能体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的应用领域多智能体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无人机编队控制是一个热门的应用领域。
通过多智能体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可以使多台无人机实现编队飞行,提高飞行效率和安全性。
《多智能体系统的几类编队控制问题研究》范文
《多智能体系统的几类编队控制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 MAS)的编队控制问题已经成为众多领域研究的热点。
编队控制不仅在无人驾驶车辆、无人机群、机器人集群等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在理论层面上也具有深远的研究价值。
本文将针对多智能体系统的几类编队控制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理论、方法及实际应用。
二、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概述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是指通过一定的控制策略,使多个智能体(如无人机、无人车等)在动态环境中协同工作,形成特定的队形,并保持队形稳定的一种技术。
编队控制涉及到智能体的通信、决策、执行等多个方面,是现代控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几类编队控制问题研究1. 基于行为的编队控制基于行为的编队控制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设计每个智能体的行为规则来实现整体的编队。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处理复杂的环境和任务,但需要精确地设计每个智能体的行为规则。
对于该类问题,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有效的行为规则,以及如何通过学习来优化这些规则。
2. 基于领航者的编队控制基于领航者的编队控制是指通过指定一个或多个领航者来引导整个队伍的行动。
这种方法简单有效,但需要解决领航者与队伍之间的通信和协调问题。
本文将研究如何设计有效的领航者,以及如何通过优化算法来提高队伍的编队效果。
3. 分布式编队控制分布式编队控制是指每个智能体都根据自身的信息和周围智能体的信息进行决策,从而实现整个队伍的协同编队。
这种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适应性,但需要解决智能体之间的通信和决策协调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分布式编队控制的算法,以及如何通过优化算法来提高队伍的协同性能。
四、实验与分析本文将通过仿真实验和实际实验来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首先,我们将使用仿真软件来模拟多智能体系统的编队控制过程,观察并分析编队效果。
其次,我们将进行实际实验,通过实际的硬件设备来实现多智能体的协同编队。
多智能体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
多智能体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多智能体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探索1.引言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多智能体系统正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多智能体系统中的各个个体通过协同合作,可以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如编队控制、路径规划、资源分配等。
本文将围绕多智能体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展开探讨,通过深入剖析相关概念和方法,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这一前沿领域的知识。
2.多智能体系统概述多智能体系统是由多个智能体组成的系统,智能体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换和协同行动。
在多智能体系统中,编队控制是一种重要的问题,其目标是使得系统中的各个智能体按照一定的规则和形状进行运动,以实现特定的任务要求。
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是指在系统中的每个智能体上实现控制算法,通过信息交换和协作,实现整个系统的编队控制。
3.多智能体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综述在研究现状部分,我们将介绍目前多智能体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们将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包括基于邻居关系的控制方法、基于虚拟结构的控制方法以及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的方法。
通过对这些方法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领域的最新进展。
4.基于邻居关系的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基于邻居关系的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控制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每个智能体只与其周围的邻居进行信息交换,通过协同行动来实现编队控制。
我们将详细介绍该方法的原理、优缺点以及应用范围,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一方法在多智能体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
5.基于虚拟结构的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基于虚拟结构的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是另一种常见的控制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系统中的每个智能体都被赋予了一个虚拟的结构,通过与其他智能体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实现编队控制。
我们将对该方法的核心理念和实现方式进行详细阐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方法的内在原理和工程应用。
6.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的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的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是一种较为复杂但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方法。
《多智能体系统的几类编队控制问题研究》范文
《多智能体系统的几类编队控制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智能体系统在众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系统由多个自主智能体组成,它们通过协作完成各种复杂任务。
在多智能体系统中,编队控制是一项关键技术,它可以使智能体之间形成特定的队形,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和鲁棒性。
本文将针对多智能体系统的几类编队控制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二、多智能体系统概述多智能体系统是由多个能够自主感知、决策和执行的智能体组成的系统。
这些智能体之间通过通信、协作和竞争等方式,共同完成复杂的任务。
编队控制是多智能体系统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它可以使智能体之间形成一定的队形,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鲁棒性。
三、编队控制问题分类1. 基于领航者的编队控制问题基于领航者的编队控制是指系统中存在一个或多个领航者,其他智能体根据领航者的信息来调整自己的位置和速度,以形成特定的队形。
这类问题主要研究如何设计合适的控制策略,使智能体能够快速、准确地跟随领航者,并保持队形的稳定性。
2. 无领航者编队控制问题无领航者编队控制是指系统中没有明确的领航者,智能体之间通过相互协作和通信来形成队形。
这类问题主要研究如何设计分布式控制策略,使智能体能够通过局部信息实现全局协同,并保持队形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 动态环境下的编队控制问题动态环境下的编队控制是指智能体在动态环境中进行编队控制,需要考虑到环境中的障碍物、其他智能体等因素对编队的影响。
这类问题主要研究如何设计鲁棒性强的控制策略,使智能体能够在动态环境中保持队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编队控制策略研究1. 基于行为的方法基于行为的方法是将智能体的行为分解为一系列基本行为单元,通过组合这些基本行为单元来实现编队控制。
这种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可以适应不同环境和任务需求。
2. 基于优化的方法基于优化的方法是通过优化智能体的运动轨迹和速度等参数来实现编队控制。
这种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但需要较大的计算量和时间。
《多智能体系统的几类编队控制问题研究》范文
《多智能体系统的几类编队控制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多智能体系统是由多个智能体组成的系统,它们能够通过协作完成复杂的任务。
编队控制是多智能体系统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其目标是使智能体在空间中形成特定的几何形状或配置,并保持这种配置进行协同运动。
本文将针对多智能体系统的几类编队控制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基本编队控制、动态环境下的编队控制以及复杂环境下的编队控制。
二、基本编队控制问题研究基本编队控制问题是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的基础。
在基本编队控制问题中,智能体需要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形成固定的几何形状,并保持这种形状进行协同运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提出了基于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的编队控制方法。
该方法通过智能体之间的局部信息交互,实现了分布式一致性编队控制。
在控制过程中,每个智能体都根据自身的状态以及与相邻智能体的相对位置信息,计算出自己的控制输入,从而实现对整个编队系统的控制。
此外,本文还研究了编队控制中的稳定性问题,通过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三、动态环境下的编队控制问题研究动态环境下的编队控制问题是多智能体系统面临的挑战之一。
在动态环境中,智能体需要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如其他障碍物的出现、风力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动态反馈的编队控制方法。
该方法通过引入动态反馈机制,使智能体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实时调整自己的运动轨迹,从而保持整个编队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同时,本文还研究了不同智能体之间的协作策略,通过优化协作策略,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编队效果和运动效率。
四、复杂环境下的编队控制问题研究在复杂环境下,多智能体系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复杂环境可能包括多种不同类型的障碍物、地形变化等因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强化学习的编队控制方法。
强化学习是一种基于试错的学习方法,通过智能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学习出最优的决策策略。
在复杂环境下,本文利用强化学习算法使智能体学习到如何在保持编队的同时应对各种复杂的环境因素。
复杂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研究
摘要近年来,由于多智能体系统在工程控制领域,如无人机系统、分布式控制、传感器网络、无人车编队控制、卫星集群、机器人群体、蜂拥中的协同行为、人机合作等的广泛应用而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密切关注。
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是研究多智能体系统的基础,作为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的一个分支,编队控制由于其在实际系统中的广泛应用而成为研究热点。
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研究中,由于系统自身或是外在因素的影响,系统会引入一些非线性量,这使得多智能体系统构成更为复杂,研究也更具挑战性。
同时,对系统的高效低耗一直是设计者的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主要研究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的分析和控制器设计问题,分别考虑了在无向和有向通讯拓扑结构对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的影响、有限时编队追踪和动态编队问题。
主要内容包括:针对多智能体系统拓扑结构对系统一致性的影响,考虑非线性领导跟随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问题,基于代数图理论和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等方法,设计了有限时间一致性控制协议,得到了系统在无向图和有向图中有限时间内达到一致性。
针对编队跟踪控制中多智能体系统对收敛时间和外部干扰测量的需求,基于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和外部扩张观测器的方法,设计了有限时间编队控制协议,分别讨论了领导者在不同控制输入情况下的有限时间的编队跟踪控制问题。
结果表明,在设计的控制协议作用下,所有的跟随者智能体能在有限时间内达到期望编队队形,并且所有的跟随者智能体能够在有限时间内能跟踪到领导者的运动轨迹。
针对具有静态和动态的多智能体编队问题,利用代数图理论、李亚普诺夫函数法和现代控制理论等方法,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同时分别设计了相应的编队控制协议,在设计的控制协议下,实现了多智能体系统的静态和动态编队。
关键字: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一致性,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动态编队AbstractIn recent years, multi-agent systems have received close attention from many researchers due to their wide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engineering control, such as unmanned systems, distributed control sensor networks, formation control of unmanned vehicles, satellite clusters, robotic swarms, collaborative behavior in swarms, human-machine cooperation, etc.The consensus of multi-agent system is the basis for the study of multi-agent systems. As a branch of multi-agent cooperative control, formation control has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because of its wide application in practical systems. In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the control system, some nonlinear factors are introduced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system itself or external disturbs, which makes the multi-agent systems more complex and more challeng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consumption of the system has always been a requirement of designer.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analysis and controller design problems of nonlinear multi-agent systems in formation control, and considers the influence on consensus of the multi-agent system in undirected and directed communication topology, the formation tracking in finite-time and dynamic formation.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as follows: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topology structure on the consensus of multi-agent systems, we considered the nonlinear leader-follower multi-agent systems consensus problem, based on algebraic graph theory and Lyapunov stability theory, a finite-time consensus control protocol is designed, the system in the undirected graph and directed graph achieved consensus within the finite-time.In response to meet the demand for convergence time and measurement of external disturbance of multi-agent systems in formation tracking control, a finite-time formation control protocol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methods of fast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 and external expansion-state observ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l the following agents can reach the desired formation in finite-time, and all the following agents can track the leader's movement in finite-time under the control protocol.For the problem of multi-agent formation of static and dynamic problems, using the method of algebraic graph theory, the Lyapunov function methods and modern control theory, to analyze the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and design the corresponding formation control protocol respectively, under the design of the control protocol, the systems achieve the multi-agent system of static and dynamic formation.Keywords:multi-agent system, formation control, consistency, fast terminal slide control, dynamic formation目录第1章绪论 (1)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5)1.3研究方法和研究难点 (9)1.4本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9)第2章有向和无向图下有限时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 (11)2.1引言 (11)2.2预备知识 (12)2.3问题的提出及稳定性分析 (13)2.4例子和数值仿真 (17)2.5本章小结 (21)第3章基于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的多智能体系统的编队追踪控制 (23)3.1引言 (23)3.2预备知识 (25)3.3问题的提出和稳定性分析 (25)3.3.1设计扩张扩张观测器 (27)3.3.2设计快速终端滑模面 (28)3.5例子和数值仿真 (31)3.6本章小结 (37)第4章二阶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动态编队控制 (38)4.1引言 (38)4.2预备知识 (39)4.3问题的提出及稳定性分析 (40)4.4例子和数值仿真 (42)4.5本章小结 (46)第5章结论与展望 (47)5.1本文主要工作 (47)5.2本文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47)致谢 (49)参考文献 (50)个人简介 (50)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在社会的飞速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一次科技的创新升级,都带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多智能体协作控制的理论研究与应用
多智能体协作控制的理论研究与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智能体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多智能体系统指的是由多个独立的智能体组成的集合体,这些智能体可以彼此协作来完成任务。
多智能体系统能够实现更高效、更复杂的任务,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本文将从多智能体控制的理论研究和应用两方面来探讨这一领域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多智能体控制的理论研究在多智能体系统中,每个智能体都有自己的控制器,通过控制器与环境交互,实现对智能体行为的调节。
而多个智能体之间又存在协作关系,需要通过控制算法来实现协调与合作。
因此,多个智能体的控制问题复杂多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1. 多智能体系统的建模多智能体系统的建模是实现协调与控制的基础。
通常采用的建模方法有博弈论、图论、控制论等。
其中,博弈论是一种基于对策思维的数学理论,能够描述智能体之间的策略选择与博弈过程。
图论则是一种以图为基础的建模方法,能够描述智能体之间的拓扑结构以及通信关系。
控制论则是一种用来描述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学理论,能够描述智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控制策略。
2. 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控制算法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控制算法是实现智能体之间协作的关键。
常用的算法包括分布式控制算法、集中式控制算法、协作控制算法等。
分布式控制算法是指每个智能体都有自己的控制器,通过局部通信和信息交换来协作完成任务。
集中式控制算法则是指所有智能体都受到中央控制器的控制,由中央控制器协调各个智能体的行动。
协作控制算法则是一种新兴的算法,旨在实现智能体之间的动态协作,使得整个系统更加自适应、灵活。
3. 多智能体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控制多智能体系统受到环境和智能体内部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不稳定现象。
因此,在控制过程中需要进行稳定性分析与控制。
常用的方法包括随机稳定性分析、Lyapunov稳定性分析、控制Lyapunov稳定性分析等。
二、多智能体控制的应用多智能体控制在智能交通、机器人、物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多智能体系统的几类编队控制问题研究》范文
《多智能体系统的几类编队控制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多智能体系统在众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编队控制作为多智能体系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对于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协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多智能体系统的几类编队控制问题进行研究,包括编队控制的基本概念、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挑战进行简要介绍。
二、编队控制基本概念与研究现状编队控制是指通过协调多个智能体的运动,使它们在空间上形成一定的几何形状或排列顺序,以达到共同完成任务的目的。
编队控制是多智能体系统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无人驾驶车辆、无人机群、水下机器人等领域。
目前,编队控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
在理论研究方面,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编队控制的算法和策略,如基于行为的方法、基于优化的方法、基于一致性的方法等。
在应用研究方面,编队控制在无人驾驶车辆、无人机群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然而,随着应用场景的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编队控制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三、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问题的分类与挑战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多智能体系统的编队控制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静态编队控制问题:指智能体在固定空间位置形成的编队结构,如正方形、三角形等。
该类问题主要关注编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2. 动态编队控制问题:指智能体在动态环境中的编队控制问题,如避障、路径规划等。
该类问题需要考虑到环境的变化和智能体的动态特性。
3. 协同任务编队控制问题:指多个智能体需要协同完成某项任务时的编队控制问题。
该类问题需要考虑到任务的需求和智能体之间的协作关系。
在解决这些编队控制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如何保证编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其次,如何处理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智能体的动态特性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此外,如何实现多个智能体之间的协同和通信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四、编队控制策略与方法针对不同的编队控制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的协调 与 合作 问题 。 协调 和合 作是 多 智能 体表 现 出的集 群思 想 的体
现 ,这种思想是研究多智能体问题的重点。其 中,协
表智 能体受 到 障碍物 作用 的斥 力势 能 。
由此可知 ,智能体在势场作用下受到的合力为:
F = Fc+F0
(2)
调是指解决智能体 跟外界环境 、以及各个智能体间 相互冲突的途径 ;合作是指多个 单一的智能体相互 协作 ,共同完成一项复杂的既定任务 。
设智能体的二维运动空间为 V = [ ,Y] ,智 能体在其运动空间所处的某个位置 ID受到的势场的
作用 描述 为 :
u(p)= UG(10)+ U0(1D)
(1)
其 中,u(p)代表智能体受到的总势能,U (』D)
实现问题 ,信息感知 、共 享和融合 问题 ,多智能体之 代表智能体受到 目标点作用 的引力势能 ,U。(P)代
编 队前 的 圆心坐 标分 别 为 (2,7)、(2,2)、(4,9)、(7, 1)、(8,8)。
其 中 ,FG=一grad[Uc(J0)], F0=一grad[UD(P)]。
智能体在路径规划 的避障过程 中,主要受到 目
基金项 目:北华航 天工业学 院青年基金 (KY.2013.15) 收稿 日期 :2015—09—28 作者 简介 :马光 (1974一),男 ,副教授 ,研 究方 向:智能控 制 ,仪 器仪 表。
对于 由多个智能体构成的智能体系统 ,包括以 下三层含义 。第一 ,单个 的智能体之间可以进行信 息交换 ,能够相互作用。第二 ,由多个单智能体组成 一 个多智能体控制 系统 。第 三,在智能体 中引入协 调合作思想 ,可以使 多智能体实现一个智能体无法 完成的复杂任务 。多智能体系统研究的主要 内容包 括路径规划问题 ,多智能体系统的结构设计 和功能
能体之间存在相互排斥 的作用力 ,而且智能体离 障 碍物越近所受到的斥力就越强 ;相反 ,目标点跟智能
体之间存在相互吸引力 的作用力 ,智能体离 目标点 越近智能体受到的吸引力就越强。由此可知 ,智能
体的运动方 向和运动径迹完 全取决于它所受 到的
合力 。 1.1 人 工 势场算 法 的基 本原 理
第 26卷第 1期 2016年 2月
北华航 天工业 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AerosDace E
V01.26 No.1 Feb.2016
多智 能体编队 仿真控制研究
马 光 杨 晓冬 李 栋 王 盟
(1.北 华航 天工业学院 电子 与控制工程学院 ,河北 廊 坊 065000; 2.西北工 业大 学 自动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9)
能体的吸引力小 ,避障效果较差 。智能体受到 目标点
的引力 场 函数式 如下 :
F·=一 (p—pc)+ :
一
c = 一 告K (P—Pc)
(3)
其 中,P代表智能体在二维空间中所处的位置 , p。代 表 二维 空 间 中 目标 点 所处 的位 置 ,K 代 表 影
7(1_ D 一Po) 2 系统仿 真 2.1 多个 智 能体 避 障仿 真
(7)
响智 能体 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障的 因子 。
在 lOm X 9m平面内,每个机器人可抽象为一个
根据智能体所受的引力为引力势能的负梯度 , 球体 ,其半径均假定 为 r=0.2m,已知 5个 机器人
结合公式(3)可得到智能体在所处 的二维空间内受 到 的引力 的表达 式 为 :
FG=一grad[UG(P)]=一K (P—PG) (4) 通过 (4)式可 以看到 ,此式子 与反馈控 制模型 的形式相 同;P表示 整个避障系统 的输 入信号 ,pc 表示调整系统输入的系统反馈量 , 表示闭环系统 的放大倍 数 。 除了上面介绍的引力场影响着智能体避障控制 规律外 ,斥力势场 同样是智能体避障控制规律 的影 响主体 ,其作用仍然决定着智能体避障的效果 。当障 碍物与智能体 的距 离较远时 ,两者之 间表现 出的斥 力作用很小 ,此时智能体的避障性能不是最佳状态; 反之 ,当两者之间的距离很接近时 ,两者之间表现出 的斥力作用强烈 ,此时智能体的避障效果最好 。智能
0 引 言
1 人 工势 场算 法
智能体 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 20世纪 50年代 ,
人工势场是一个虚拟 的场 ,将单个 的智能体置
是由人工智能创始人之一麦卡锡提出的。随着计算 于所要运动的环境 中,单个的智能体视为电子 ,其运
机技术 、控制论 、信息论、神经生理学等学科的发展 , 动环境视为电场 ,在运动环境 中存在 的障碍物 和 目
标点的引力场作用 ,目标点对智 能体 的引力大小将 直接影响智能体的避障效果。当智能体距离 目标点 很 近 时 ,目标 点对 智 能体 的吸 引力 大 ,此 时 的避 障效 果好 ;相反 ,当智能体距离 目标点远时,目标点对智
~
19 —
2016年 2月
北华 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第 26卷
摘 要 :多智能体 编队控制是 当今控制领域的一个重点 问题 ,其研究 的核心 问题是 实现多智 能体 的避障控 制及在 此基 础上搜索最优解 。本文基于人工势场算法 ,对多智 能体 的编队避 障控制进 行 了仿 真研究 ,实 现 了多智 能体 的 编队和避障 。 关键 词 :多智能体 系统 ,编队控制 ,避 障 中图分类 号 :TP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673—7938(2016)01—0019—03
智能体控制理论不断发展完善 ,已经成为 当今控制 标点分别看成是负电荷和正 电荷 。这样障碍物跟智
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在各学科领域 内研究的对象 和研究 的重点不 同,给智能体赋予 的定义和形态也 就各有不同。为此 ,一些专家学者提出 ,将智能体定 义为具有移动 、通讯、组织 、决策和环境交互 等功能 的普遍适用 的抽象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