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热实验报告
燃烧热的测定实验报告
![燃烧热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8d36d54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5e.png)
燃烧热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定燃烧热的大小,探究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规律,加深对燃烧热概念的理解。
实验原理,燃烧热是指单位物质在标准状态下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实验中我们采用量热器测定燃烧热,将待测物质放入量热器内燃烧,通过测定温度变化和质量变化,计算出燃烧热。
实验步骤:1. 将待测物质(如镁丝)放入量热器内,称取质量m1;2. 用精密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水m2,并记录水的初始温度;3. 用点火器点燃待测物质,待燃烧结束后,测量水的最终温度;4. 测量燃烧后的待测物质的质量m3。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 待测物质质量m1 = 0.05g;2. 水的质量m2 = 100g,初始温度t1 = 20℃,最终温度t2 = 45℃;3. 燃烧后待测物质质量m3 = 0.02g。
实验结果计算:1. 待测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Q = mcΔT,其中m为水的质量,c为水的比热容(4.18J/g℃),ΔT为温度变化;2. 待测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Q = 100g × 4.18J/g℃× (45℃ 20℃) = 6270J;3. 待测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Q = 6270J;4. 待测物质的质量变化Δm = m1 m3 = 0.05g 0.02g = 0.03g;5. 待测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Q' = Q/Δm = 6270J/0.03g = 209000J/g。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待测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09000J/g。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理解了燃烧热的概念,并掌握了测定燃烧热的方法和步骤。
同时,实验结果也验证了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规律,为我们进一步学习热化学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测定燃烧热,加深了我们对燃烧过程中能量转化规律的理解,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热化学的奥秘,不断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科学精神,为将来的科学研究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燃烧热_实验报告
![燃烧热_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d556f46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c.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燃烧热的定义和意义;2. 掌握燃烧热的测定方法;3. 熟悉氧弹量热计的使用和操作;4. 分析实验误差,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燃烧热是指1摩尔物质在恒定压力下完全燃烧时,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
在实验中,通过测定一定量的可燃物质在氧弹中完全燃烧时,氧弹及周围介质(水)的温度升高,从而计算出燃烧热。
实验原理如下:1. 燃烧热的计算公式:Q = m q,其中Q为燃烧热,m为可燃物质的质量,q为燃烧热的热值。
2. 热值q的测定:通过测量氧弹及周围介质(水)的温度升高,计算出热量Q,然后除以可燃物质的质量m,得到热值q。
3. 燃烧热的测定:根据热值q和可燃物质的摩尔质量,计算出燃烧热。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氧弹量热计、数字式精密温度计、电子天平、秒表、量筒、烧杯、试管、滴管、点火器等。
2. 试剂:苯甲酸(标准物质)、萘(待测物质)、蒸馏水、点火丝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检查氧弹量热计是否正常工作。
2. 称取一定量的苯甲酸,放入氧弹中,密封。
3. 将氧弹放入量热计的水中,预热至室温。
4. 用点火器点燃点火丝,迅速将点火丝伸入氧弹中,点燃苯甲酸。
5. 记录燃烧过程中氧弹及周围介质(水)的温度变化,直至燃烧结束。
6. 计算燃烧热:Q = m q,其中m为苯甲酸的质量,q为燃烧热的热值。
7. 称取一定量的萘,重复上述实验步骤,测定萘的燃烧热。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1. 苯甲酸的燃烧热:- 苯甲酸的质量:0.1000 g- 燃烧热的热值:26.460 kJ/g- 燃烧热:Q = 0.1000 g 26.460 kJ/g = 2.646 kJ2. 萘的燃烧热:- 萘的质量:0.1000 g- 燃烧热的热值:35.640 kJ/g- 燃烧热:Q = 0.1000 g 35.640 kJ/g = 3.564 kJ六、实验误差分析1. 实验误差来源:- 温度计读数误差;- 热值测定误差;- 可燃物质称量误差;- 氧弹密封性能;- 环境温度、湿度等外界因素。
燃烧热的测定实验报告
![燃烧热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4a0ec9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3.png)
一、实验名称:燃烧热的测定二、实验目的1、明确燃烧焓的定义,了解恒压燃烧热与恒容燃烧热的区别。
2、通过测定萘的燃烧热,掌握有关热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和技术。
3、掌握氧弹量热计的原理、构造及使用方法。
4、了解、掌握高压钢瓶的有关知识并能正确使用。
5、学会雷诺图解法校正温度改变值。
三、实验原理在恒容条件下测得的燃烧热称为恒容燃烧热(Q v), 其值等于这个过程的内能变化(ΔU)Q v = – MC VΔT/m在恒压条件下测得的燃烧热称为恒压燃烧热(Q p),其值等于这个过程的热焓变化(ΔH)Q p= Q + ΔnRT在略去体系与环境的热交换的前提下,体系的热平衡关系为Q v = – M[(WC水+ C体系)ΔT – Q a L a– Q b L b]/m令 k = WC水+ C体系,则Q v = –M( kΔT – Q a L a– Q b L b)/M其中:M为燃烧物质的摩尔质量;m为燃烧物质的质量;Qv 为物质的定容燃烧热;ΔT为燃烧反应前后体系的真实差;W为水的质量;C为水的比热容;C体系为量热计的水氧弹,水桶,贝克曼温度计,搅拌器的热容;Q a、Q b分别为燃烧丝,棉线容;L a,L b分别为燃烧丝,棉线的长度。
在已知苯甲酸燃烧热值的情况下,我们通过实验可测出k的大小,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就可以测出萘的燃烧热值Q v。
仪器热容的求法是用已知燃烧焓的物质(如本实验用苯甲酸),放在量热计中燃烧,测其始、末温度,经雷诺校正后,按上式即可求出C。
雷诺校正:消除体系与环境间存在热交换造成的对体系温度变化的影响。
方法:将燃烧前后历次观察的温度对时间作图,联成FHDG线如图4-1或者图4-2。
图中H相当于开始燃烧之点,D点为观察到最高温度读数点,将H所对应的温度T1,D所对应的温度T2,计算其平均温度,过T点作横坐标的平行线,交FHDG线于一点,过该点作横坐标的垂线a,然后将FH线和GD线外延交a线于A、C两点,A点与C点所表示的温度差即为欲求温度的升高∆T。
燃烧热的测定 实验报告
![燃烧热的测定 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3b82308581b6bd97f19ea51.png)
燃烧热的测定一、实验目的●使用氧弹式量热计测定固体有机物质(萘)的恒容燃烧热,并由此求算其摩尔燃烧热。
●了解氧弹式量热计的结构及各部分作用,掌握氧弹式量热计的使用方法,熟悉贝克曼温度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掌握恒容燃烧热和恒压燃烧热的差异和相互换算二、实验原理摩尔燃烧焓∆c H m 恒容燃烧热Q V∆r H m = Q p ∆r U m = Q V对于单位燃烧反应,气相视为理想气体∆c H m = Q V +∑νB RT=Q V +△n(g)RT氧弹中放热(样品、点火丝)=吸热(水、氧弹、量热计、温度计)待测物质QV-摩尔恒容燃烧热Mx-摩尔质量ε-点火丝热值bx-所耗点火丝质量q-助燃棉线热值cx-所耗棉线质量K-氧弹量热计常数∆Tx-体系温度改变值三、仪器及设备标准物质:苯甲酸待测物质:萘氧弹式量热计1-恒热夹套2-氧弹3-量热容器4-绝热垫片5-隔热盖盖板6-马达7,10-搅拌器8-伯克曼温度计9-读数放大镜11-振动器12-温度计四、实验步骤1.量热计常数K的测定(1) 苯甲酸约1.0g,压片,中部系一已知质量棉线,称取洁净坩埚放置样片前后质量W1和W2(2)把盛有苯甲酸片的坩埚放于氧弹内的坩埚架上,连接好点火丝和助燃棉线(3) 盖好氧弹,与减压阀相连,充气到弹内压力为1.2MPa为止(4)把氧弹放入量热容器中,加入3000ml水(5) 调节贝克曼温度计,水银球应在氧弹高度约1/2处(6) 接好电路,计时开关指向“1分”,点火开关到向“振动”,开启电源。
约10min后,若温度变化均匀,开始读取温度。
读数前5s振动器自动振动,两次振动间隔1min,每次振动结束读数。
(7)在第10min读数后按下“点火”开关,同时将计时开关倒向“半分”,点火指示灯亮。
加大点火电流使点火指示灯熄灭,样品燃烧。
灯灭时读取温度。
(8)温度变化率降为0.05°C·min-1后,改为1min计时,在记录温度读数至少10min,关闭电源。
燃烧热的测定实验报告
![燃烧热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228b453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07.png)
燃烧热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测定燃烧热。
实验原理:燃烧热是指在常压条件下,一定物质燃烧完全生成燃烧产物所释放的热量。
燃烧热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之一是进行燃烧实验,并通过实验中产生的热量变化来计算燃烧热。
实验仪器和药品:1. 燃烧装置:包括燃烧炉、氧气源和传热设备等。
2. 电子天平:用于称量试样质量。
3. 温度计:用于测量实验中的温度变化。
4. 试样:待测物质。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将燃烧炉放置在实验台上,并连接氧气源和传热设备,确保氧气流量和燃料供应充足。
2. 稳定实验环境:打开燃烧炉,调整氧气流量和燃料供应,使燃烧炉内的温度保持在稳定状态。
3. 称量试样:用电子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试样(约为1g),记录质量。
4. 进行燃烧:将试样放置在燃烧炉中,在氧气供应下进行燃烧。
同时使用温度计记录燃烧开始时和结束时的环境温度。
5. 观察燃烧过程:观察燃烧过程中生成的气体和燃烧产物。
6. 计算燃烧热:根据实验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和试样的质量,计算燃烧热。
实验结果:试样质量:1g燃烧开始温度:25°C燃烧结束温度:40°C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样燃烧产生气体,燃烧后产生了灰烬。
计算燃烧热:首先计算实验中燃烧前后的温度变化:ΔT = T2 - T1 = 40°C - 25°C = 15°C。
根据热容的定义,燃烧炉中的物质对应的热量变化为:q = m*c*ΔT其中,q为燃烧热,m为试样质量,c为燃烧炉中物质的热容,ΔT为温度变化。
将试样质量和温度变化代入计算得到燃烧热的结果。
讨论和结论:通过实验测定了燃烧热,并计算得到了燃烧热的值。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样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气体和灰烬。
燃烧热是评价燃料或物质燃烧性能的重要指标,实验结果可用于评估试样的燃烧性能。
实验中的测量误差和实验条件的精确程度可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实验时应尽量减小误差并提高实验条件的准确度。
燃烧热测定实验报告
![燃烧热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a0740b7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2.png)
燃烧热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燃烧反应的热变化,了解不同物质的燃烧热,并探究燃烧热与反应物的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实验原理:燃烧热是指在恒定压力下,单位物质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
实验中,我们使用量热器来测定燃烧反应的热变化。
量热器是一个密闭的容器,容器中装有水和待测物质,通过测量水温的变化来计算出燃烧反应的热变化。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量热器清洗干净,并将水注入到量热器中,测量初始水温。
2. 称取待测物质并放入燃烧炉中进行燃烧,同时点燃物质。
3. 观察燃烧反应,记录燃烧时产生的火焰、气味等特征,并注意安全。
4. 在燃烧过程中,用玻璃棒轻轻搅拌水中的待测物质,使其充分溶解。
5. 当燃烧过程结束后,立即用温度计记录水温的变化,并记录最终水温。
6. 将实验数据整理,并计算出燃烧反应的热变化。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的燃烧热为xxx J/g。
通过与已知物质的燃烧热进行对比,可以得出待测物质的化学性质。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测定得到的燃烧热,可以反映出待测物质的燃烧特性和化学性质。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推测待测物质的化学键类型、燃烧产物等信息。
燃烧热的大小还可以用来评价物质的燃烧效率和能量利用率。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1. 实验过程中,可能会有部分热量散失到周围环境中,导致测得的燃烧热偏小。
2. 实验中可能存在计量误差,导致实验数据的不准确性。
实验改进方向:1. 可以考虑在实验过程中采取保温措施,减少热量的散失。
2. 可以增加实验重复次数,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总结:通过本次燃烧热测定实验,我们了解到了燃烧热的含义和测定方法,掌握了量热器的使用技巧,同时也对不同物质的燃烧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计算,我们可以推测物质的化学性质,并通过改进实验方法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燃烧热的研究对于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今后的学习和实践,能更深入地探究燃烧热的相关问题。
燃烧热的测定 实验报告
![燃烧热的测定 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8ea2040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4.png)
燃烧热的测定实验报告燃烧热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燃烧热是指物质在常压下燃烧1摩尔所释放的能量,是研究化学反应热力学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某种物质的燃烧热,探究其燃烧特性以及能量转化过程。
实验材料和仪器:1. 实验物质:甲醇2. 仪器:燃烧热测定装置、电子天平、温度计、计时器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燃烧热测定装置清洗干净,确保无杂质残留。
2. 称量物质:使用电子天平精确称量一定质量的甲醇,记录质量值。
3. 装置准备:将称量好的甲醇放入燃烧热测定装置中,调整装置,确保甲醇完全燃烧。
4. 温度测定:在燃烧热测定装置的适当位置插入温度计,记录初始温度。
5. 点火燃烧:用火柴点燃甲醇,观察燃烧过程并计时。
6. 温度测定:在燃烧过程中,定时记录温度的变化。
7. 燃烧结束:当甲醇完全燃烧结束后,停止计时,并记录最终温度。
实验数据处理:1. 计算质量:根据电子天平的测量结果得到甲醇的质量。
2. 计算温度差:根据初始温度和最终温度的差值,得到温度变化。
3. 计算燃烧热:根据燃烧热的定义,燃烧热=质量*温度差。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甲醇的燃烧热。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计算出了甲醇的燃烧热为XXX J/mol。
这个结果与理论值相比较接近,说明实验操作准确无误。
甲醇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物质,其燃烧热的测定对于了解有机物质的燃烧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甲醇的燃烧热是负值,说明甲醇的燃烧过程是放热的。
这是因为在燃烧过程中,甲醇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燃烧热的测定不仅可以用于有机物质,还可以用于无机物质的研究。
通过测定不同物质的燃烧热,可以比较它们的燃烧能力和能量释放程度。
这对于研究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能量转化过程以及能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燃烧热的测定还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例如,在燃料的选择和利用中,了解不同燃料的燃烧热可以帮助我们选择更高效、更环保的能源。
同时,燃烧热的测定也可以用于燃料的质量检测和能源计量。
燃烧热测定实验报告
![燃烧热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52de3cd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0.png)
燃烧热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测定燃烧热的实验方法是通过燃烧反应放出的热量来测定物质的燃烧热,其目的是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出物质的燃烧热。
实验原理:燃烧热是指单位质量物质完全燃烧时释放出的热量。
利用爆燃法测定反应热时,炉眼中的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的质量成正比,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
实验步骤:
1. 将实验室环境温度调节到恒定值,并记录下来。
2. 在实验室专用量热容器中加入一定质量的待测物质。
3. 使用点火器点燃待测物质,在物质完全燃烧后,记录下炉眼中的物质的质量变化。
4. 使用温度计记录燃烧过程中热容器内的温度变化。
5. 根据已知的物质燃烧热计算出待测物质的燃烧热。
实验数据:
环境温度:25°C
待测物质质量:10g
炉眼中物质质量变化:-4g
燃烧过程中热容器内温度变化: 10°C
实验结果:
待测物质的质量变化为-4g,说明物质在燃烧过程中减少了4g。
燃烧过程中热容器内的温度变化为10°C。
据已知,燃烧热与物质质量变化成正比,因此可得待测物质的
燃烧热为Q = m × ΔT = 4g × 10°C = 40J/g。
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得到待测物质的燃烧热为40J/g。
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待测物质在完全燃烧时,每克物质释放出40焦耳的热量。
燃烧热实验报告
![燃烧热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59a4577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16.png)
燃烧热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定苯酚在氧气中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进一步了解物质的燃烧反应及燃烧热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燃烧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形式之一,其基本特点是在较高温度条件下,物质和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热量。
而燃烧热就是在单位物质质量下,燃烧产生的热量。
其计算公式为:Q = m × ΔH其中,Q表示燃烧产生的热量,m为反应物质量,ΔH为燃烧热。
为了求出ΔH,需要测定燃烧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并计算出所释放的热量。
三、实验步骤1.取一定量的苯酚加入到洁净的密闭容器中。
2.将容器上的温度计调整至初始温度,并记录下来。
3.将容器放置在预热好的恒温水浴中。
4.将恒温水浴中的水通过热交换来为苯酚燃烧提供足够的氧气。
5.点燃苯酚进行燃烧。
燃烧时应用火柴点燃容器下方放置的点火棒,抬起密闭容器塞头后即可燃烧。
6.记录容器内温度变化并计算出所释放的热量。
四、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所添加的苯酚质量为0.45g,燃烧后容器温度升高了4.5℃。
根据公式计算可得,苯酚的燃烧热为2200 J/g。
五、实验分析通过实验可以得知,苯酚在氧气中燃烧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具有较高的燃烧热值。
同时,本实验也证明了燃烧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温度变化来进行测定。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例如可以加入更多的氧气来提高燃烧效率,使用更加精确的温度计来减少测量误差等。
六、实验感想通过本次实验,我对于燃烧反应及燃烧热的测定方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实验的设计和操作,以充分发挥实验数据的价值。
燃烧热的测定实验报告
![燃烧热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b28395e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71.png)
燃烧热的测定实验报告燃烧热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燃烧热作为一种重要的物理量,在化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乙醇的燃烧热,了解燃烧热的测定原理和方法,并探究乙醇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一、实验原理燃烧热是指物质在常压下完全燃烧时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容量瓶法测定乙醇的燃烧热。
该方法基于能量守恒定律,通过测量燃烧前后水的温度变化来计算燃烧热。
二、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容量瓶清洗干净,并用酒精擦拭干燥。
2. 实验装置搭建:将容量瓶倒置放入水槽中,保证瓶口浸入水中,水槽中的水高度要稍高于瓶口。
3. 实验准备:将量热器中的水加热至60℃左右,记录初始温度。
4. 实验操作:用锡夹夹住容量瓶,在瓶口处点燃乙醇,迅速将瓶口塞入水槽中,使乙醇完全燃烧。
5. 实验数据记录:记录燃烧前后水的温度变化,同时记录乙醇的质量和燃烧时间。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1. 温度变化计算: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燃烧前后水的温度变化,即△T = T2 - T1。
2. 燃烧热计算: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燃烧热Q = mc△T,其中m为乙醇的质量,c为水的比热容。
3. 不确定度分析:考虑实验中的误差来源,如温度计的精度、水槽中水的温度均匀性等,计算燃烧热的不确定度。
四、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乙醇的燃烧热为XXX kJ/mol。
与文献值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结果与文献值相近,说明实验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燃烧热的测定结果反映了乙醇分子在燃烧过程中能量的释放情况。
乙醇燃烧时,碳氢化合物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这一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因此燃烧热为负值,表示能量的释放。
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容量瓶法测定燃烧热。
容量瓶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仪器简单,且不需要使用昂贵的仪器设备。
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误差来源,如瓶口与水的接触不完全、瓶口塞入水槽时的热量损失等。
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采取一些改进措施,如使用更精确的温度计、保证瓶口与水的充分接触、增加实验重复次数等。
燃烧热的测定实验报告
![燃烧热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b54214a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c.png)
燃烧热的测定实验报告本文将介绍一种测量物质燃烧热的实验方法,即燃烧热的测定实验,这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
燃烧热是指物质在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是一种热力学量,能够反映物质的化学活性。
燃烧热的测定实验是在常温下开展的,旨在检验化学反应是否释放热量或吸收热量。
实验步骤:1.测量物质质量:首先要准确地测量物质的质量,使用天平进行称量。
可选用两种物质,如氯化铵和硫酸钠。
2.搭建实验装置:在实验室的通风橱内搭建装置,将加热器、称量装置、燃烧炉等放置在一个四方形木板上,并用夹子固定。
3.准备燃烧热计:将燃烧热计安装在装置上,通过其红外传感器测量反应热量。
4.确定燃烧反应物:将测量的物质放入燃烧炉中,使用点火器点燃反应物。
在氯化铵和硫酸钠分别的实验中,氯化铵来自铵和氯离子的化合物,硫酸钠则是由硫酸和钠离子组成的物质。
5.测定燃烧热:在燃烧过程中,可以通过测量燃烧炉中的能量损失,计算出反应的燃烧热值。
燃烧热计可以直接测量得到这个数值。
实验结果:对于氯化铵,多次实验表明其燃烧热为-1393.6千焦耳/摩尔。
对于硫酸钠,其燃烧热为-1385.4千焦耳/摩尔。
这两个值非常接近,说明实验结果是可靠的。
实验原理和应用:燃烧热的测定实验可以检验化学反应是否具有放热或吸热性质,是热力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实验之一。
实验原理基于反应热的概念,即定义在常量温度下,当化学反应发生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与这个反应有关系,称为反应热。
燃烧热是一种特殊的反应热,它涉及的化学反应是完全燃烧反应。
该实验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如在化学反应中测量反应热,评价燃料的能量效率等方面均有应用。
结论:通过燃烧热的测定实验,我们可以得到物质的燃烧热值,并了解到燃烧热的意义和应用。
燃烧热对于化学反应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在燃料评价、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燃烧热测定实验报告
![燃烧热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4031e84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fa.png)
燃烧热测定实验报告一、引言燃烧热测定实验是一种常见的热化学实验方法,通过测定反应物在燃烧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来研究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
它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分析物质的稳定性、燃烧剂的能量输出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某一化合物的燃烧热进行测定,深入了解该化合物的燃烧特性和能量转化过程。
二、实验原理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常见的强氧化剂高氯酸钾(KClO4)作为燃烧剂,将待测物质与燃烧剂混合在一定比例下进行燃烧。
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将通过水浴将水加热,通过测量水温的升高来计算反应的燃烧热。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称取一定质量的待测物质和燃烧剂,并分别放入两个干净的燃烧舱中。
2.点燃燃烧剂:使用点燃器将燃烧剂点燃,并迅速将燃烧舱盖住,使燃烧剂完全燃烧。
3.添加待测物质:将待测物质加入另一个燃烧舱中,并迅速将舱盖住。
4.观察:观察待测物质是否开始燃烧,并记录燃烧颜色和火焰情况。
5.测量温度:将带有水的容器放置在装有待测物质的燃烧舱上方,并在燃烧过程中不断测量水温的升高。
6.实验结束:记录实验数据并关闭燃烧过程。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测得了待测物质燃烧过程中水温的升高情况,并得到了与燃烧热相关的数据。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待测物质的燃烧热,并将其与已知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得到对该化合物热化学性质的初步认识。
五、实验结果的讨论通过比较实验结果与已知数据,我们可以对待测物质的热化学性质进行初步推断。
同时,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分析燃烧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如火焰颜色、燃烧速率等,以便更全面地了解该化合物的燃烧特性和能量转化过程。
六、实验的改进和展望对于本实验的改进,可以考虑增加多组数据的测量以提高数据的精确性,同时也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实验探究,如探究不同燃烧剂对待测物质燃烧热的影响、探究燃烧剂与待测物质的最佳比例等。
通过这些探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待测物质的热化学性质,为其在工业上的应用提供数据和依据,也可以为进一步研究热化学领域的其他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燃烧热测定,实验报告(精选5篇)
![燃烧热测定,实验报告(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90c3e7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7b.png)
燃烧热测定,实验报告(精选5篇)第一篇:燃烧热测定,实验报告20XX 报告汇编 Compilation of reports报告文档·借鉴学习word 可编辑·实用文档燃烧热的测定一、实验目的λ使用氧弹式量热计测定固体有机物质(萘)的恒容燃烧热,并由此求算其摩尔燃烧热。
λ了解氧弹式量热计的结构及各部分作用,掌握氧弹式量热计的使用方法,熟悉贝克曼温度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λ掌握恒容燃烧热和恒压燃烧热的差异和相互换算二、实验原理焓摩尔燃烧焓∆∆cHm 恒容燃烧热 QV ∆∆rHm = Qp∆∆rUm = QV 对于单位燃烧反应,气相视为理想气体∆∆cHm = QV +∑∑νν BRT =QV +△ n(g)RT 氧弹中放热(样品、点火丝)=吸热(水水、氧弹、量热计、温度计)待测物质QV -摩尔恒容燃烧热Mx -摩尔质量εε-点火丝热值bx -所耗点火丝质量 q -助燃棉线热值cx -所耗棉线质量 K -氧弹量热计常数∆∆Tx -体系温度改变值xV x x xxWQ(x)+ εb +qc = KΔTM报告文档·借鉴学习word 可编辑·实用文档三、仪器及设备标准物质:苯甲酸待测物质:萘氧弹式量热计-恒热夹套2弹-氧弹 3 -量器热容器 4片-绝热垫片 5 -隔热盖盖板-马达 7,10 -搅拌器 8 -伯克曼温度计 9 -读数放大镜 11 -振动器12 -温度计报告文档·借鉴学习word 可编辑·实用文档四、实验步骤 1.量热计常数 K 的测定(1)苯甲酸约 1.0g,压片,中部系一已知质量棉线,称取洁净坩埚放量置样片前后质量 W1 和和 W2(2)把盛有苯甲酸片的坩埚放于氧弹内的坩埚架上,连接好点火丝和助燃棉线(3)盖好氧弹,与减压阀相连,充气到弹内压力为1.2MPa 为止(4)把氧弹放入量热容器中,加入 3000ml 水(5)调节贝克曼温度计,水银球应在氧弹高度约 1/2 处(6)接好电路,计时开关指向“1 分”,点火开关到向“ 振动”,开启电约源。
燃烧热的测定_实验报告
![燃烧热的测定_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5511277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e.png)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燃烧热的定义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2. 掌握使用氧弹式量热计测定燃烧热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3. 学会利用实验数据计算燃烧热,并分析实验误差;4. 熟悉燃烧热测定实验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燃烧热是指1摩尔物质在标准状态下(25℃,101kPa)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是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本实验采用氧弹式量热计测定燃烧热,其原理如下:1. 将一定量的待测物质放入氧弹中,充入高压氧气;2. 点燃待测物质,使其在氧弹中完全燃烧;3.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使氧弹内水溶液的温度升高;4. 测量水溶液温度的变化,根据热量守恒定律计算出燃烧热。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氧弹式量热计、天平、温度计、秒表、烧杯、量筒、滴定管等;2. 试剂:待测物质(如苯甲酸、萘等)、去离子水、苯甲酸标准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将氧弹式量热计的各个部件连接好;2. 用天平称取一定量的待测物质,放入氧弹中;3. 向氧弹中充入高压氧气,确保待测物质完全被氧气包围;4. 在氧弹中放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使水溶液体积与实验要求一致;5. 将氧弹放入量热计,记录初始温度;6. 点燃待测物质,使其在氧弹中完全燃烧;7. 燃烧过程中,用秒表记录燃烧时间;8. 燃烧结束后,记录水溶液的最高温度;9. 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
五、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1.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燃烧热:燃烧热 = (最高温度 - 初始温度)× 量热计热容× 1000 / 待测物质质量2. 分析实验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3. 讨论实验结果,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结果:通过多次实验,得到待测物质的燃烧热为XX kJ/mol;2. 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待测物质的燃烧热与理论值相符,说明实验方法可靠;3. 误差分析:实验误差主要来源于量热计热容的测定和温度测量的准确性;4. 讨论与展望:燃烧热测定实验对于理解和研究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可以进一步优化实验方法,提高实验精度。
燃烧热的测定实验报告
![燃烧热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c99f01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5.png)
燃烧热的测定实验报告I 、目的要求一、用数字式氧弹热量计测定样品的燃烧热。
二、明确燃烧热的定义,了解恒压燃烧热与恒容燃烧热的差别。
三、了解热量计中主要部分的作用,掌握数字式氧弹热量计的实验技术。
II 、实验原理根据热化学的定义,lmol 物质完全氧化时的反应热称作燃烧热。
量热法是热力 学的一个基本实验方法。
在恒温或恒压条件下,可以分别测得亨容燃烧热Q 和 恒压热容Qo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Q 等于体系内能变化;等于其始变△ Ho 若把参加反应的气体和反应生成的气体都作为理想气体处理,则它们之间 存在以下关系:△H=AU+A(PV)(l)Q=Q+AnRT (2)氧弹热量计的基本原理是能量守恒定律。
样品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使得氧弹 本身及其周围的介质和有关附件的温度升高。
测量介质在燃烧前后温度的变化 值,就可以求算该样品的恒容燃烧热。
关系式如下: 一^°0=(u0水+品)NT 式中,W 和M 分别为样品的质量和摩尔质量;Q 为样品的恒容燃烧热;I 和Q 是弓I 燃用铁丝的长度和单位长度燃烧热,W 和C 是以水为测量介质时,水的质 量和比热容;C 称为热量计的水当量,即除水之外,热量计升高1C 。
所需要的热 量。
AT 为样品燃烧前后水温的变化值。
实际上,热量计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无 法完全避免,它对温差测量值的影响可用雷诺温度校正图校正。
Ilk 仪器与试剂IV 开启ZDW-1A 精密数字温差测量仪的电源开关,温度探头放入热量计外桶内。
开启计算机电源,进入Windows 操作系统。
大烧杯中盛约800ml 自来水,并放 入3块冰块。
(2)、样品准备剪取10cm 长的点火丝,将其两端放入氧弹弹盖上的点火电极的槽缝内,滑下电极上方的套圈,将点火丝固定。
将燃烧皿放在电子天平的托盘上,关闭天平门,待天平读数稳定后,按下“ON” 键,天平读数复零。
小心地往燃烧皿中滴入约0.7克样品,关闭天平门,精确读取样品重量,记录。
燃烧热得测定实验报告
![燃烧热得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d29fd5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67.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燃烧热的定义及其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2. 掌握燃烧热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学会使用氧弹量热计测定物质的燃烧热。
4. 通过实验,了解恒压燃烧热与恒容燃烧热的区别及相互关系。
二、实验原理燃烧热是指1摩尔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在恒压条件下测得的燃烧热称为恒压燃烧热(Qp,m),恒压燃烧热等于这个过程的热焓变化(ΔHm)。
在恒容条件下测得的燃烧热称为恒容燃烧热(Qv,m),恒容燃烧热等于这个过程内能变化(ΔUm)。
本实验采用氧弹量热计测定物质的燃烧热。
氧弹是一个特制的不锈钢容器,为了保证物质在氧弹中完全燃烧,氧弹中应充以高压氧气。
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使氧弹周围介质(水)的温度升高,通过测量水温度的变化,计算出物质的燃烧热。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氧弹量热计、数字式精密温度计、天平、秒表、移液管、滴定管、量筒、烧杯等。
2. 试剂:苯甲酸、蔗糖、去离子水、硝酸、氢氧化钠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检查仪器是否完好,调零数字式精密温度计,将去离子水加入量热计中。
2. 标定量热计:用苯甲酸标定量热计的热容,通过雷诺校正图的方法校正过程的温度变化。
3. 测定苯甲酸的燃烧热:将一定量的苯甲酸放入氧弹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点燃苯甲酸,记录温度变化。
4. 测定蔗糖的燃烧热:将一定量的蔗糖放入氧弹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点燃蔗糖,记录温度变化。
5. 数据处理:计算苯甲酸和蔗糖的燃烧热,比较恒压燃烧热与恒容燃烧热的差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苯甲酸的燃烧热:根据实验数据,苯甲酸的燃烧热为Qv,m = -3265.2 kJ/mol,Qp,m = -3265.2 kJ/mol。
2. 蔗糖的燃烧热:根据实验数据,蔗糖的燃烧热为Qv,m = -5685.6 kJ/mol,Qp,m = -5685.6 kJ/mol。
3. 恒压燃烧热与恒容燃烧热的比较: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苯甲酸和蔗糖的恒压燃烧热与恒容燃烧热相等,说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气体物质的量变化对燃烧热的影响可以忽略。
燃烧热的测定实验报告
![燃烧热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5dc6c1152d380eb62946dbc.png)
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实验目的】1.通过测定萘的燃烧热,掌握有关热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和技术。
2.掌握氧弹量热计的原理、构造及使用方法。
3.掌握高压钢瓶的有关知识并能正确使用。
【实验原理】燃烧热是指1mol物质完全燃烧时的热效应。
通过盖斯定律可用燃烧热数据间接求算,,测定燃烧热的氧弹式量热计是重要的热化学仪器,应用广泛。
燃烧反应如在定温定压且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进行,则燃烧热在量值上等于燃烧焓[变],Q p,m=∆r H m(T),或Q p,m=∆c H m(B,T)。
若定温定压燃烧反应的压力不高或接近标准压力,则有Q p,m=∆c H m (B,T)。
如果燃烧反应是在定温定容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进行,则摩尔燃烧热在量值上等于定容摩尔燃烧焓[变]:Q V,m=∆r U m(T),或Q V,m=∆c U m(B,T)。
定压摩尔燃烧热与定容摩尔燃烧热可以用下式相互换算:Q p,m= Q V,m + ∑νB(g)RT其中∑νB(g)指燃烧反应计量方程式中气体物质B的计量系数之代数和。
在盛有定量水的容器中,放入内装有一定量样品和氧气的密闭氧弹,然后使样品在氧弹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通过氧弹传递给水及仪器,引起温度升高,弹式量热器的基本原理是能量守恒定律。
测量介质在燃烧前后温度变化值(∆T)。
则可得到该样品的恒容燃烧热Q V,m。
即Q V,m = (M/m)·W•ΔTW为水当量。
(在实验测量中,燃烧丝、棉线的燃烧放热等因素都要考虑)。
本实验采用环境式量热计。
环境恒温式量热计属于密闭体系,没有物质的交换只有能量的交换,体系为样品等能燃烧的物质,体系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氧弹传到环境(水和仪器),使温度升高。
做雷诺数校正图求出△T。
就可求得样品燃烧热。
1)本实验由苯甲酸数据求出水当量WQ总热量=Q样品·(m/M)+Q然丝·m燃丝+Q棉线·m棉线=W·ΔT式中Q然丝=-1400.8J·g-1;Q棉线=-17479 J·g-12)将水当量值代入1)就可求出Q样品,再换算成Qv。
实验报告燃烧热的测定
![实验报告燃烧热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e7949bc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b.png)
实验报告燃烧热的测定一、实验目的燃烧热的测定是物理化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1、了解氧弹量热计的原理、构造及使用方法。
2、明确燃烧热的定义,掌握恒压燃烧热与恒容燃烧热的差别及相互关系。
3、学会用雷诺作图法校正温度变化。
4、掌握用氧弹量热计测定物质燃烧热的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燃烧热是指 1 摩尔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在恒容条件下测得的燃烧热称为恒容燃烧热(Qv),在恒压条件下测得的燃烧热称为恒压燃烧热(Qp)。
对于理想气体,Qp = Qv +ΔnRT,其中Δn 为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之差,R 为气体常数,T 为反应温度。
本实验中,采用氧弹量热计测量物质的燃烧热。
氧弹量热计的基本原理是能量守恒定律。
样品在氧弹中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使得量热计本身及周围介质(通常是水)的温度升高。
通过测量燃烧前后量热计及介质的温度变化,以及已知量热计的水当量(即量热计每升高 1℃所需要吸收的热量),就可以计算出样品的燃烧热。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氧弹量热计压片机电子天平贝克曼温度计引燃丝氧气钢瓶及减压阀2、试剂苯甲酸(基准物质)萘四、实验步骤1、样品准备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约 10g 苯甲酸,在压片机上压成片状。
称取约 06g 萘,同样压片处理。
2、装样将引燃丝两端分别绕在氧弹的两个电极柱上,中间部分与样品片接触。
小心将样品片放入氧弹的坩埚中,拧紧氧弹盖。
3、充氧将氧弹连接到氧气钢瓶上,缓慢充入氧气至压力约为 20MPa。
4、量热计准备向量热计内筒中加入适量去离子水,水量应能浸没氧弹。
插入贝克曼温度计,调节搅拌器使水温均匀。
5、测量初始温度开动搅拌器,待温度稳定后,每隔 1 分钟读取一次温度,连续读取5 次,取平均值作为初始温度 T1。
6、点火燃烧将氧弹放入量热计内筒,连接好电极,按下点火按钮点火。
7、测量终态温度点火后继续搅拌,每隔 1 分钟读取一次温度,直至温度不再升高,再继续读取 5 次,取温度最高的一次作为终态温度 T2。
物化实验报告:燃烧热的测定
![物化实验报告:燃烧热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1059f6f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2.png)
燃烧热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用氧弹量热计测定萘的燃烧热,明确燃烧热的定义,了解恒压燃烧热与衡蓉燃烧热的差别与相互关系;2、了解量热计的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掌握有关热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和测量技术;3、掌握用雷诺图解法校正温度的改变值。
二、实验原理1、燃烧热定义:一定温度和压力或者体积下,1mol 纯物质完全氧化时的反应热。
对于苯甲酸,如在25℃下,按下式完全反应,燃烧热为-3226.8kJ/mol 。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在不做非膨胀功的情况下,恒容燃烧热v Q U =∆,恒压燃烧热p Q H =∆。
在氧弹式量热计中测得燃烧热热为Q ,其与p Q 的关系为p v Q Q nRT =+∆在盛有定量水的容器中,放入内装有m g 样品和W g 氧气的密闭氧弹,然后使样品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会传给水及仪器,引起温度上升。
计燃烧前后的体系温度分别为0,n t t ,则物质的总的燃烧热为0'(')()n Q CW W t t =+-2、用雷诺作图法校正ΔT :尽管在仪器上进行了各种改进,但在实验过程中仍不可避免环境与体系间的热量传递。
这种传递使得我们不能准确地由温差测定仪上读出由于燃烧反应所引起的温升ΔT 。
而用雷诺作图法进行温度校正,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将燃烧前后所观察到的水温对时间作图,可联成FHIDG 折线,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中H 相当于开始燃烧之点。
D 为观察到的最高温度。
在温度为室温处作平行于时间轴的JI 线。
它交折线FHIDG 于I 点。
过I 点作垂直于时间轴的ab 线。
然后将FH 线外延交ab 线于A 点。
将GD 线外延,交ab 线于C 点。
则AC 两点间的距离即为ΔT 。
图中AA ′为开始燃烧到温度升至室温这一段时间 t1内,由环境辐射进来以及搅拌所引进的能量而造成量热计的温度升高。
它应予以扣除之。
CC ′为温度由室温升高到最高点D 这一段时间 t2内,量热计向环境辐射而造成本身温度的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南师大学实验报告学生曾庆瑜学号专业化学(师)年级、班级2014级化教六班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实验项目燃烧热的测定实验类型□验证□设计□综合实验时间2016 年 12月 12日实验指导老师林晓明实验评分一、实验目的1、明确燃烧热的定义,了解定压燃烧热与定容燃烧热的差别。
2、掌握量热技术的基本原理;学会测定萘的燃烧热3、了解氧弹量热计的主要组成及作用,掌握氧弹量热计的操作技术。
4、学会雷诺图解法校正温度改变值。
二、实验原理燃烧热是指1mol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在恒容条件下测得的燃烧热称为恒容燃烧热(O v),恒容燃烧热这个过程的能变化(ΔU )。
在恒压条件下测得的燃烧热称为恒压燃烧热(Q p),恒压燃烧热等于这个过程的热焓变化(ΔH )。
若把参加反应的气体和反应生成的气体作为理想气体处理,则有下列关系式:cHm = Q p=Q v +Δn RT(3-4)本实验采用氧弹式量热计测量萘的燃烧热。
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将一定量待测物质样品在氧弹中完全燃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使卡计本身及氧弹周围介质(本实验用水)的温度升高。
氧弹是一个特制的不锈钢容器(如图)为了保证化妆品在若完全燃烧,氧弹中应充以高压氧气(或者其他氧化剂),还必须使燃烧后放出的热量尽可能全部传递给量热计本身和其中盛放的水,而几乎不与周围环境发生热交换。
但是,热量的散失仍然无法完全避免,这可以是同于环境向量热计辐射进热量而使其温度升高,也可以是由于量热计向环境辐射出热量而使量热计的温度降低。
因此燃烧前后温度的变化值不能直接准确测量,而必须经过作图法进行校正。
量热反应测量的基本原理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盛有定水的容器中,样品物质的量为n摩尔,放入密闭氧弹充氧,使样品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传给水及仪器各部件,引起温度上升。
设系统(包括水桶,氧弹本身、测温器件、搅拌器和水)的总热容为C(通常称为仪器的水当量,即量热计及水每升高1K 所需吸收的热量),假设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热交换,燃烧前、后的温度分别为T 1、T 2,则此样品的恒容摩尔燃烧热为:nT T C Q m V )(12,--= (3-5) 式中,Qvm 为样品的恒容摩尔燃烧热(J·mol -1);n 为样品的摩尔数(mol);C 为仪器的总热容(J·K -1或J / oC)。
上述公式是最理想、最简单的情况。
图 1 氧弹量热计构造示意图图 图 2 氧弹构造示意图 1、氧弹 1-厚壁圆筒;2-弹盖 2、水桶(量热容器) 3-螺帽; 4-进气孔 3、电极 4、温度计 5-排气孔;6-电极 5、搅拌器 6、恒温外套 8-电极(也是进气管)但是,由于1、氧弹量热计不可能完全绝热,热漏在所难免。
因此,燃烧前后温度的变化不能直接用测到的燃烧前后的温度差来计算,必须经过合理的雷诺校正才能得到准确的温差变化。
2、多数物质不能自燃,如本实验所用萘,必须借助电流引燃点火丝,再引起萘的燃烧,因此,等式(3-5)左边必须把点火丝燃烧所放热量考虑进去就如等式(3-6):ΔT 点火丝,C Q m nQ m V =--点火丝(3-6)式中:m 点火丝为点火丝的质量,Q 点火丝为点火丝的燃烧热,为-6694.4 J / g ,∆T 为校正后的温度升高值。
仪器热容的求法是用已知燃烧焓的物质(如本实验用苯甲酸),放在量热计中燃烧,测其始、末温度,经雷诺校正后,按上式即可求出C 。
雷诺校正:消除体系与环境间存在热交换造成的对体系温度变化的影响。
方法:将燃烧前后历次观察的贝氏温度计读数对时间作图,联成FHDG线如图2-1-2。
图中H相当于开始燃烧之点,D点为观察到最高温度读数点,将H所对应的温度T1,D所对应的温度T2,计算其平均温度,过T点作横坐标的平行线,交FHDG线于一点,过该点作横坐标的垂线a,然后将FH线和GD线外延交a线于A、C两点,A点与C点所表示的温度差即为欲求温度的升高∆T。
图中AA’表示由环境辐射进来的热量和搅拌引进的能量而造成卡计温度的升高,必须扣除之。
CC’表示卡计向环境辐射出热量和搅拌而造成卡计温度的降低,因此,需要加上,由此可见,AC两点的温度差是客观地表示了由于样品燃烧使卡计温度升高的数值有时卡计的绝热情况良好,热漏小,而搅拌器功率大,不断稍微引进热量,使得燃烧后的最高点不出现,如图2-1-3,这种情况下∆T仍可以按同法校正之。
图4-1 绝热较差时的雷诺校正图图4-2 绝热良好时的雷诺校正图三、实验仪器与试剂实验仪器:外槽恒温式氧弹卡计(一个);氧气钢瓶(一瓶);压片机 (2台);数字式贝克曼温度计(一台);0~100℃温度计(一支);万用电表(一个);扳手(一把);实验试剂:萘(A .R);苯甲酸(A.R或燃烧热专用);铁丝(10cm长);四、实验步骤(1)测定氧氮卡计和水的总热容量C①样品压片:压片前先检查压片用钢模,若发现钢模有铁锈油污或尘土等,必须擦净后,才能进行压片,用天平称取约0.5g苯甲酸,再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一根10cm长的铁丝质量,将铁线与样品放在一起压片,然后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重。
②装置氧弹、充氧气:拧开氧弹盖,将氧弹壁擦净,特别是电极下端的不锈钢接线柱更应擦十净,将点火丝的两端分别绑紧在氧弹中的两根电极上,选紧氧弹盖,用万用表欧姆档检查两电极是否通路,使用高压钢瓶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则。
将氧弹放在充氧仪台架上,拉动板乎充入氧气,为了排除氧弹的空气,应反复充放三次。
③燃烧温度的测定:将充好氧气后,再用万用表检查两电极间是否通路,若通路将氧弹放入量热计简。
往水桶倒入约3L自来水,装好搅拌轴,盖好盖子,将贝克曼温度计探头插入水中,此时用普通温度计读出水外筒水温和水桶的水温。
接好电极,盖上盖子,打开搅拌开关。
待温度温度稳定上升后,每个半分钟读取贝克曼温度计一次,连续记录5min,得到燃烧前的温度,此刻按下点火键,仍然半分钟读数记录一次,直到温度升到最高点开始下降后仍然记录5min作为燃烧结束后期温度,方可停止实验。
实验停止后,先取出贝克曼温度计,再取氧弹,旋松放气口排除废气。
称量剩余点火丝质量。
清洗氧弹部及坩埚。
(2)萘燃烧热QV的测定①称取约0.5g的萘压片,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记录燃烧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
②最后倒去自来水,擦干铜水桶待下次实验用五、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文献值:实验原始数据:(室温:24.9℃)表一表二5 28.457 23 29.700 41 29.7216 28.461 24 29.704 42 29.7207 28.546 25 29.710 43 29.7198 28.727 26 29.713 44 29.7189 28.962 27 29.71610 29.163 28 29.71911 29.321 29 29.72112 29.427 30 29.72313 29.499 31 29.72514 29.550 32 29.72615 29.580 33 29.72716 29.613 34 29.72817 29.634 35 29.72718 29.651 36 29.726①雷诺校正作图:ΔT =T 2-T 1=29.309-28.474=0.835ΔT =T 2-T 1=29.695-28.470=1.225②计算卡计的热容C ,并求出两次实验所得水当量的平均值。
苯甲酸的燃烧反应方程式为:1mol J 93226H l O H 3g CO 7O 215s O H C 222267-Θ=+→+/k .-),()()g ()(m c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ΔC p ,m =7×C p ,m (CO 2,g )+3×C p ,m (H 2O,l )-C p ,m (苯甲酸,s )-215C p ,m (O 2,g )=154.6805 J/mol •K∴ 当室温为24.9℃ 时苯甲酸的燃烧焓为:△c H m (24.9℃)=△c H m (25.0℃)+△C p ×△T=-3226.9+154.6805×(25.0-24.9)×10-3 =-3226.88 kJ/mol 则:苯甲酸的恒容摩尔燃烧热为:Q V = △c U m =△c H m - RT∑B V B (g)=-3226.88-8.314×298.05×(7-7.5) ×10-3= -3228.12 kJ/mol 又:nQ V =-C△T -Q V 点火线·m 点火线∴苯甲酸燃烧的数据处理:Q V 点火丝·m 点火丝= -6694.4×10-3×4.8×10-3 =-0.03213 kJ,nQ -T Q m v C m ∆-=•丝丝=8350.)-0.03213()-3228.12(122.120.5025-⨯-=15.946 kJ/℃③计算萘的恒容摩尔燃烧热Q V ,m根据公式:nQ V =-C △T -Q V 点火线·m 点火线 则:萘燃烧的数据处理:Q V 点火丝·m 点火丝= -6694.4×10-3×5.4×10-3 =-0.03615 kJ Q V ,m =(-C △T -Q V 点火线·m 点火线)/n=128.180.47310.03615.15.946--⨯2251=-5302.22 kJ/mol④求萘的恒压摩尔燃烧热Qp ,m (即△cHm ) 萘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10822212104C H s O g CO g H O l +→+()2B Bg ν=-∑,根据基尔霍夫定律:∴ΔC p ,m =10×C p ,m (CO 2,g )+4×C p ,m (H 2O,l )-C p ,m (萘,s )-12C p ,m (O 2,g )=154.304 J/mol •K∴在24.9℃ 时萘的燃烧焓为:△c H m (24.9℃)=△c U m + RT ∑B V B (g)=-5302.22+8.314×298.05×(-2)×10-3 =-5307.176 kJ/mol⑤由基尔霍夫定律将△cHm (T )换成△cHm (298.15K ),并与文献比较△c H m (25.0℃)=△c H m (24.9℃)+△C p ×△T=-5307.176+154.304×(25.0-24.9) ×10-3 =-5307.161 kJ/mol相对误差:%.|).(5307.161|1009515395153⨯---=∆=2.97%六、实验注意事项1.样品压片不可太紧,否则,燃烧不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