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共42页

合集下载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圆锥动力触探试验1. 适用范围圆锥动力触探用于推定天然地基的地基承载力,鉴别其岩土性状;推定处理土地基的地基承载力,评价其地基处理效果;检验复合地基增强体的桩体成桩质量;评价强夯置换墩着底情况;鉴别混泥土灌注桩桩端持力层岩土性状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类型有:轻型、重型、超重型三种。

应根据地质条件合理选择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类型。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可用于推定换填地基、黏性土、粉土、细沙及其处理土地基的地基土承载力,鉴别地基土性状,评价处理地基的施工效果。

2. 设备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设备规格应符合表的规定重型及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的落锤应采用自动脱钩装置触探杆应顺直,每节触探杆相对弯度不宜小于%,丝扣完好无裂纹。

3. 现场检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应采用自由落锤。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应连续锤击贯入,锤击速率宜为15〜30击/min。

轻型动力触探的落距应为50cm,重型动力触探锤的落距应为76cm,超重型动力触探锤的落距应为100cm。

试验时,应避免锤击偏心和侧向摇晃,圆锥动力触探空斜角不应大于2%。

每贯入1m,应将探杆转动一圈半。

应及时记录试验段深度和锤击数。

轻型动力触探记录每贯入30cm 的锤击数(记为N10);重型及超重型动力触探记录每贯入10cm的锤击数(分别记为N,、N'120 )。

对于轻型动力触探,当N10> 100或贯入15cm的锤击数超过50时,可终止试验。

贯入15cm 时锤击数超过50 时,轻型动力触探锤击数取为2 倍的实际锤击数。

对于重型动力触探,当连续三次N'>50时,可终止或改用超重型动力触探。

当有硬夹层时,宜穿过硬夹层后继续试验。

当探头直径磨损大于2mm 或锥尖高度磨损大于5mm 时应及时更换探头。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数据可按附录A 表的格式进行记录。

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重型及超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应按附录C的规定进行修正对于每个检测孔,动力触探试验结果宜绘制动力触探锤击数与试验深度关系曲线图表。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报告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报告
bg2013xcj009重庆优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委托编号wt2013465工程名称样品编号yp2013xcj070试验依据tb100182003样品描述判定依据设计文件记录编号jl2013xcj070检测日期20130419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设备类型重型选土类型635607674431011616修正锤数公式修正锤数公式为空时查表计算
圆 锥 动 力 触 探 试 验 报 告
试验室名称:xxxx检测中心 施工/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样品描述 记录编号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 号 设备类型 锥角 锥头面积(cm ) 承载力设计值(kPa) 修正锤数公式 N ×
2
第1页,共1页
报告编号: BG-2013-XCJ009 重庆优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项目5566 委托编号 样品编号 试验依据 判定依据 JL-2013-XCJ-070 检测日期 WT-2013-465 YP-2013-XCJ-070 TB 10018-2003 设计文件 2013-0:
备注:123
1、本报告无试验、审核、签发人签字无效,无本单位“检测专用章”无效; 单位 明 声 2、对报告有异议,应于本报告发出之日起十五天内向本单位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3、一般情况,委托检验仅对来样的检测结果负责; 4、未经同意,本报告不得作商业广告用。 单位 息 信 试验: 水星科技大厦北翼3楼 单 位 地 址: 申诉电子邮箱: 审核: 签发: 查询电话: 申诉电话: 日期: 2013-04-19 (专业章)
重型 60° 43 11616 16 -
选土类型 落距(cm) 76 贯入深度(cm)
锤重(kg) 锥底直径(cm) 10
63.5 7.4
1 锤击次数 12316
修正锤数公式为空时查表计算。 杆长(m) 1561561 修正锤数 197055 承载力(kPa)

轻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报告

轻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报告

承载力推定 值(kPa)
土层描述
备注
1、表内粗线框内栏目的内容由委托单位提供,其真实性由委托单位负责。
4、试验范围:
2、如对检测结果有异议,请于报告日期起15日内提出,逾期视为认可检测结果。
3、深度与锤击数关系曲线图见附件1。
批准人:
公司地址:XXXXXXXXXXXXX
审核人:
电话:XXXXXXXXXXXXX
主要试验人:
管理编号XXXXXXXXXXXX
附件1: 工程名称: 检测日期: 报告编号: 检测部位:检测部位:Fra bibliotek有见证检测
见证人单位 ----
轻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报告
见证人
共 页第 页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结构名称
委托日期 试验日期 报告日期

XXXXXXXXXX

有限公司


(印章复印无效)
设计要求 检测部位
深 度(cm)
锤击次数 (N10)
承载力推定 值(kPa)
土层描述
检验标准 检测部位
深 度(cm)
锤击次数 (N10)

圆锥动力触探PPT课件

圆锥动力触探PPT课件
N `——未经地下水影响校正而经触探杆长度影响校正后 的锤击数。 4. 适用范围:
一般适用于:砂土和碎石土。
第10页/共42页
(三)超重型动力触探 1. 试验设备: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的设备主要由触探头、提锤
架偏心轮、锤体、导向杆、触探杆等组成。 2. 试验要点: (1) 贯入时使穿心锤自由下落,地面上的触探杆的高度不应过
第17页/共42页
注:饱和度sr取下限, sr 取上限。
第18页/共42页
2.用重型动力触探击数确定地基土承载力 (1) 原一机部勘察公司西南大队资料(表4—8)。 (2) 《油气管道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定》(表4—9)。 •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资料(表4—10、表4—11)。 (3)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研究院成果(表4-12)。
3. 根据各孔分层的贯入指标平均值,用厚度加权平均法计 算场地分层贯入指标平均值和变异系数。
第14页/共42页
五、应用 根据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指标和地区经验,可进行力学分层,评
定土的均匀性和物理性质(状态、密实度)、土的强度、变形参 数、地基承载力、单桩承载力、查明土洞、滑动面、软硬土层 界面,检测地基处理效果等。应用试验成果时是否修正或如何修 正,应根据建立统计关系时的具体情况确定。
σ—上覆土层压力
第35页/共42页
2)确定粘性土状态和无侧限抗压强度 A. Terzaghi 和 Peck 资料
第36页/共42页
B. 《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对长江中下游粘性土提出的关 系式:
对一般粘性土: qu 14N
对老堆积土:
qu 15N
式中 qu——无侧限抗压强度
第37页/共42页
3)确定承载力 A.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资料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地基承载力测试)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地基承载力测试)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圆锥动力触探试验1.适用围1.1圆锥动力触探用于推定天然地基的地基承载力,鉴别其岩土性状;推定处理土地基的地基承载力,评价其地基处理效果;检验复合地基增强体的桩体成桩质量;评价强夯置换墩着底情况;鉴别混泥土灌注桩桩端持力层岩土性状1.2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类型有:轻型、重型、超重型三种。

应根据地质条件合理选择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类型。

1.3轻型动力触探试验可用于推定换填地基、黏性土、粉土、细沙及其处理土地基的地基土承载力,鉴别地基土性状,评价处理地基的施工效果。

2.设备2.1.1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设备规格应符合表5.2.1的规定类型轻型重型超重型落锤锤的质量(kg) 10.0±0.2 63.5±0.5 120±1 落距(cm)50±2 76±2 100±2探头直径(mm)40±1 74±1 74±1锥角(º)60±2 60±2 60±2探杆直径(mm)25±1 42~50 50~602.3触探杆应顺直,每节触探杆相对弯度不宜小于0.5%,丝扣完好无裂纹。

3.现场检测3.1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应采用自由落锤。

3.2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应连续锤击贯入,锤击速率宜为15~30击/min 。

轻型动力触探的落距应为50cm ,重型动力触探锤的落距应为76cm ,超重型动力触探锤的落距应为100cm 。

试验时,应避免锤击偏心和侧向摇晃,圆锥动力触探空斜角不应大于2%。

3.3每贯入1m ,应将探杆转动一圈半。

3.4应及时记录试验段深度和锤击数。

轻型动力触探记录每贯入30cm 的锤击数(记为N10);重型及超重型动力触探记录每贯入10cm 的锤击数(分别记为N '63.5、N '120)。

3.5对于轻型动力触探,当N 10﹥100或贯入15cm 的锤击数超过50时,可终止试验。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地基承载力测试)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地基承载力测试)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1.适用范围1.1圆锥动力触探用于推定天然地基的地基承载力,鉴别其岩土性状;推定处理土地基的地基承载力,评价其地基处理效果;检验复合地基增强体的桩体成桩质量;评价强夯置换墩着底情况;鉴别混泥土灌注桩桩端持力层岩土性状1.2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类型有:轻型、重型、超重型三种。

应根据地质条件合理选择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类型。

1.3轻型动力触探试验可用于推定换填地基、黏性土、粉土、细沙及其处理土地基的地基土承载力,鉴别地基土性状,评价处理地基的施工效果。

2.设备2.1.1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设备规格应符合表5.2.1的规定表1.2.1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设备规格2.2重型及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的落锤应采用自动脱钩装置2.3触探杆应顺直,每节触探杆相对弯度不宜小于0.5%,丝扣完好无裂纹。

3.现场检测3.1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应采用自由落锤。

3.2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应连续锤击贯入,锤击速率宜为15~30击/min。

轻型动力触探的落距应为50cm,重型动力触探锤的落距应为76cm,超重型动力触探锤的落距应为100cm。

试验时,应避免锤击偏心和侧向摇晃,圆锥动力触探空斜角不应大于2%。

3.3每贯入1m,应将探杆转动一圈半。

3.4应及时记录试验段深度和锤击数。

轻型动力触探记录每贯入30cm的锤击数(记为N10);重型及超重型动力触探记录每贯入10cm的锤击数(分别记为N'63.5、N'120)。

3.5对于轻型动力触探,当N10﹥100或贯入15cm的锤击数超过50时,可终止试验。

贯入15cm时锤击数超过50时,轻型动力触探锤击数取为2倍的实际锤击数。

3.6对于重型动力触探,当连续三次N'63.5 >50时,可终止或改用超重型动力触探。

当有硬夹层时,宜穿过硬夹层后继续试验。

3.7当探头直径磨损大于2mm或锥尖高度磨损大于5mm时应及时更换探头。

3.8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数据可按附录A表A.0.2的格式进行记录。

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4.1重型及超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应按附录C的规定进行修正。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径的增加而增大。
对于一定密度组成的砂土,动力触探击数N与相对
密度Dr和有效上覆压力σ’v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即: N/Dr2 = a + bσ’v 式中,a,b为经验系数,随砂土的粒度组成变化。 或者采用标贯试验深度影响修正公式:
N63.5=CN N’63.5
CN——修正系数; N63.5——修正后的击数; N’63.5——实测的击数;
阻的影响。
三、上覆压力的影响
随着贯入深度的增加,土的有效上覆压力和侧压力 都会增加。实验也表明,上覆压力对触探贯入阻力的影 响也是显著的。 但对于一定相对密实度的砂土,上覆压力对圆锥动
力触探试验结果存在一个“临界深度”,即锤击数在此
深度范围内随着灌入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超过此深度后, 锤击数趋于稳定,并且临界深度随着相对密度和探头直
并减少探杆的侧阻力。贯入深度超过10m后,每贯入
0.2m即旋转一次。
3.每一触探孔应连续贯入,只是在接探杆时才允许停顿。 对超重型N120的正常范围是3~40击。 当击数超过正常范围,如遇软粘土层,可记录每击的 贯入度;如遇硬土层,可记录一定击数下的贯入度。 5.当N10>50即可停止试验;当N63.5>50,可停止试验改用
(1)用N10估计粘性土和素填土的承载力标准值,见 表4-5。 (2)用N63.5估计中、粗、砾砂及碎石土的承载力标准
值,见表4-6。
(3)用N120估计碎石土的承载力标准值,见表4-7。 (原水利电力部试验规程)
3.计算各层的击数平均值 按单孔统计各层贯入指标平均值及变异系数,用厚 度加权平均法计算。统计时,应剔除个别异常点,且不 包括“超前”和“滞后”范围的测试点。
二、成果的工程应用
1.评定地基土的状态或密实程度 根据我国《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072002),可采用重型圆锥动力触探的锤击数N63.5评定碎 石土的密实度,见表4-4。

圆锥动力触探实验

圆锥动力触探实验

实验名称: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实验成绩: 实验同组人:杨玉贵、唐亚东等学号到10的同学 实验教师签名: 实验地点: 城建西104 实验日期:2011年10月24日(下午)实验目的:(1)进行地基土的力学分层;(2)定性评价地基土的均匀性和物理性质(状态、密实度等);(3)查明土洞、滑动面、软硬土层界面的位置。

(4)评定地基土的强度和变形参数;(5)评定天然地基的承载力;估算单桩承载力。

实验原理:(1)动力触探试验的理想自由落锤能量计算:(2)能量损失修正:实际的锤击能量与理想的落锤能量不同,受落锤方式、导杆摩擦、锤击偏心、打头材质、形状、大小、杆件传输能量效率等因素的影响,要损失一部分能量,应进行修正:Ep =e1 e 2 e 3Ei或近似为:Ep =0.6EM探头贯入土中所作的功(3)探头贯入土中所作的功(h/N =s ,表示平均每击的贯入度)以上公式中的参数含义见《土工试验与原位测试》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版 由以上各式可见,当规定一定的贯入深度h ,采用一定规格(规定的探头截面、圆锥角、重量)的落锤和规定的落距,那么锤击数N 的大小就直接反映了动贯入阻力Rd 的大小,即直接反映被贯入土层的密实程度和力学性质。

因此,实践中常采用贯入土层一定深度的锤击数作为圆锥动力触探的试验指标。

221Mv E m =N Ah R W d =N Ah R W E d p ==As E h N A E R p p d =⨯=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条件):轻型圆锥动力触探设备(包括穿心锤、锤垫、探杆、圆锥探头)实验过程(内容、步骤、原始数据等):(1)将穿心锤穿入带钢砧与锤垫的触探杆上;(2)将探头及探杆垂直地面放于测试地点;(3)提升穿心锤至预定高度,使其自由下落撞击锤垫,将探头打入土中;(4)记录每贯入10cm的锤击数;(5)重复上述步骤,直至预定试验深度。

现场测试结果见表1表1贯入深度→10cm 20cm 30cm 实验点↓锤击数↘1 3 11 212 4 9 183 4 12 234 4 9 175 3 7 166 6 14 24 实验结果(数据处理、结果分析、问题讨论及总结):1、绘制动力触探N—h图如下N—h2、经过实验分析计算,得出如下结论:(1)实验处老填土的天然地基承载力要大,而新填土的相对要小一些;(2)实验处土层相对均匀,没有土洞。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地基承载 力测试)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地基承载    力测试)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1. 适用范围 1.1圆锥动力触探用于推定天然地基的地基承载力,鉴别其岩土性 状;推定处理土地基的地基承载力,评价其地基处理效果;检验复合 地基增强体的桩体成桩质量;评价强夯置换墩着底情况;鉴别混泥土 灌注桩桩端持力层岩土性状 1.2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类型有:轻型、重型、超重型三种。应根据 地质条件合理选择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类型。 1.3轻型动力触探试验可用于推定换填地基、黏性土、粉土、细沙及 其处理土地基的地基土承载力,鉴别地基土性状,评价处理地基的施 工效果。 2.设备 2.1.1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设备规格应符合表5.2.1的规定 表1.2.1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设备规格
类型
轻型
重型
超重型
落 锤的质量(kg) 锤 落距(cm)
10.0±0.2 63.5±0.5
50±2
76±2
120±1 100±2
探 直径(mm) 头 锥角(º)
40±1 60±2
74±1 60±2
74±1 60±2
探杆直径(mm)25±1ຫໍສະໝຸດ 42~5050~60
2.2重型及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的落锤应采用自动脱钩装置 2.3触探杆应顺直,每节触探杆相对弯度不宜小于0.5%,丝扣完好 无裂纹。 3.现场检测 3.1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应采用自由落锤。 3.2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应连续锤击贯入,锤击速率宜为15~30 击/min。轻型动力触探的落距应为50cm,重型动力触探锤的落距应为 76cm,超重型动力触探锤的落距应为100cm。试验时,应避免锤击偏心 和侧向摇晃,圆锥动力触探空斜角不应大于2%。 3.3每贯入1m,应将探杆转动一圈半。 3.4应及时记录试验段深度和锤击数。轻型动力触探记录每贯入30cm
流塑
软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特点
可以获得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判定地基土的均匀性 具有钻探和测试的双重功能
圆锥动力触探测试的优点:
(1)设备简单,坚固耐用; (2)操作及测试方法容易; (3)适用性广; (4)快速,经济,能连续测试土层; (5)有些动力触探,可同时取样,观察描述; (6)经验丰富,使用广泛。
第四章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测试设备与测试原理 第三节 测试程序与要求 第四节 测试数据处理 第五节 测试精度影响因素 第六节 测试成果的应用
圆锥动力触探测试(DPT)
利用一定质量的落锤,以一定 高度的自由落距将标准规格的 圆锥形探头打入土层中,根据 探头贯入的难易程度(可用贯 入度、锤击数或探头单位面积 动贯入阻力来表示)判定土层 性质。简称动力触探或动探。
Em=Ek+Ec+Ef+Ep+Ee
Em----穿心锤下落能量; Ek----锤与触探器碰幢时损失的能量; Ec----触探器弹性变形所消耗的能量; Ef----贯入时用于克服杆侧壁摩阻力所耗能量; Ep----由于土的塑性变形而消耗的能量; Ee----由于土的弹性变形而消耗的能量
动贯入阻力Rd
考虑在动力触探测试中,只能量测到土的永久变形,故将 和弹性有关的变形略去,可推导得土的动贯入阻力Rd为:
Rd
M2gh (kPa) e(Mm)A
e——贯入度(mm),每击贯入的深度; M——重锤质量; m——触探器质量; A——圆锥探头底面积(m2)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测试设备与测试原理 第三节 测试程序与要求 第四节 测试数据处理 第五节 测试精度影响因素 第六节 测试成果的应用
1
45
40
2
3 25
8
16 4
。 60 40
轻型动力触探仪(单位:mm) 1-穿心锤;2—钢砧与锤垫;3-触
探杆;4-圆锥探头;5-导向杆
60
7 4。 60
重型、超重型动力触 探探头(单位:mm)
90
85
二、测试原理
DPT 的基本原理可以用能量平衡法来分析。 在一次锤击作用下的功能转换按能量守恒原理, 其关系为:来自一、划分土类或土层剖面
锤击数越少, 土的颗粒越 细;
锤击数越多, 土的颗粒越 粗。
动力触探直方图及土层划分
二、 确定地基土承载力
1、轻型动力触探确定地基土承载力 广东省标准
fk 244.5N10
《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
西安市 浙江省
2、重型动力触探确定地基土承载力
圆锥动力触探的类型
类型
落 锤的质量/kg 锤 落距/cm
探 直径/mm

锥角
探杆直径/mm
指标
轻型
10 50 40 60 25 贯入30cm的锤 击数N10
重型
超重型
63.5
120
76
100
74
74
60
60
42
贯入10cm的锤击数 N63.5
50~60
贯入10cm的 锤击数N120
适用范围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
成都地区
《油气管道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定》 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沈阳
2、超重型动力触探确定地基土承载力
《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三、确定单桩容许承载力
1、Meyerhof法
qd
0.4Nh4N(t/英尺 2) 40N0(kP)a B
qf 2N10k0Pa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测试设备与测试原理 第三节 测试程序与要求 第四节 测试数据处理 第五节 测试精度影响因素 第六节 测试成果的应用
一、测试设备
a. 探杆(包括导向杆) b.提引器
分内挂式和外挂式两种 c.穿心锤 d. 锤座(包括钢砧与锤垫) e. 探头
5
46
34
40
一、轻型动力触探
(1)先用轻便钻具钻至试验土层标高以上0.3m处,然后 对土层进行连续触探;
(2)试验时,穿心锤落距为0.50±0.02m,记录每打入 0.30m所需的锤击数;
(3)如想取样,则需把触探杆拔出,换钻头进行取样。 (4)用于触探深度小于4m的土层。
二、重型、超重型动力触探
(1)试验前将触探架安装平稳,使触探保持垂直地进行。垂 直度的最大偏差不得超过2%;
n i 1
Nx
式中, N x' — Nx 的平均值;
Nx—实测锤击数; n—参加统计的测点数。
对于轻型动力触探为每贯入30cm的锤击数
重型、超重型为每贯入10cm的锤击数
二、触探锤击数的修正(对于重型、超重型动力触探)
1、探杆长度修正(对于重型、超重型动力触探)
NN'
2、地下水影响的修正
(2)贯入时应使穿心锤自由落下。地面上的触探杆的高度不 宜过高,以免倾斜与摆动太大;
(3)锤击速率宜为每分钟15~30击; (4)及时记录每贯入0.10m所需的锤击数; (5)对于一般砂、圆砾和卵石,触探深度不宜超过12~15m;
超过该深度时,需考虑触探杆的侧壁摩阻的影响; (6)每贯入0.1m所需锤击数连续三次超过50击时,应停止试
验。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测试设备与测试原理 第三节 测试程序与要求 第四节 测试数据处理 第五节 测试精度影响因素 第六节 测试成果的应用
一、实测触探击数
每层实测击数的算术平均值。 x-脚标代表锤重,分 别为10,63.5,120等。
N
' x

1 n
二、人为因素
落锤的高度、锤击的速度和操作方法; 读数量测方法和精度; 触探孔的垂直程度、探杆的偏斜度 钻孔的护壁、清孔清孔
三、其他因素
土的性质 触探深度 地下水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测试设备与测试原理 第三节 测试程序与要求 第四节 测试数据处理 第五节 测试精度影响因素 第六节 测试成果的应用
式中:B为桩宽度或直径[m],h为桩进入砂层的深度[m]
2、日本法
qd
4N(10k0P)a
其中 NN1N2 2
qf 5NcAc2NsAs(kN)
式中:N1为桩端处的N值,N2为桩尖上10B范围内的平均N值
四、评价地基土的密实度
孔隙比
砂土的密实度
碎石土密实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N 6.5 31.1N '63 .1 5.0
三、 绘制Nx-H曲线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测试设备与测试原理 第三节 测试程序与要求 第四节 测试数据处理 第五节 测试精度影响因素 第六节 测试成果的应用
一、设备因素
穿心锤的形状和质量; 探头的形状和大小; 触探杆的截面尺寸、长度和质量; 导向锤座的构造及尺寸; 所用材料的材型及性能。
五、 确定地基土的变形模量
六、 确定抗剪强度
更多精品资源请访问
docin/sanshengshiyuan doc88/sanshengl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