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03 裂缝性储层+影响储层特征因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块系统:毛细管压力不能忽略不计, 其束缚水饱和度较高,一般>30%。 →岩块中所含油(气)饱和度较低。
裂缝性油气层中,各小岩块的孔隙结构不同、毛管压力 大小不同→总岩块系统中含油(气)饱和度变化很大。
6、裂缝的储油能力和渗流能力
④ 裂缝-孔隙系统之间的相通性和采收率 Ⅰ) 相通性:

一般情况下,两种系统相互连通,开采时, 裂缝系统先水淹;之后,裂缝中的水与岩块孔隙中 的油(气)间发生交叉流动,实现总系统驱油。
1、裂缝与岩石类型 2、裂缝与岩层厚度 3、裂缝与构造 4、异常高压与裂缝发育
1、裂缝与岩石类型
三、岩石裂缝发育的规律
裂缝间距(密度)与岩性之间的组合关系(岩石组合)、 岩石的强度或塑性具有关系密切。 在应力和环境条件相似条件下,脆性组分岩石的 百分比愈高,则裂缝密度愈大。

碳酸盐岩、泥岩(页岩)中裂缝发育程度 高于陆源沉积的砾岩、砂岩及石膏岩--斯麦霍夫统计。 裂缝减少的顺序:泥灰岩→泥质白云岩→白云岩→ →白云质灰岩→灰岩→砂岩→硬石膏→石膏 ---基尔基斯卡妮(1981)。
裂缝张开度,μm
裂缝张开度的统计频率曲线
③ 开度:指充填物充填后剩余的可作储集空间的宽度。 ④ 裂缝密度:
用线性裂缝密度、面积裂缝密度、体积裂缝密度表示
体积裂缝密度VfD :裂缝总表面积(S) 与基质总体积(Vg)的比值:
V fD
S Vg
面积裂缝密度AfD--指裂缝累积长度 nf I 与流动截面上 基质总面积Sg的比值:
第二节 裂缝性储集层
一、裂缝概述
1、裂缝的成因 2、裂缝的类型--分类
二、裂缝评价的主要内容 三、岩石裂缝发育的规律
第二节 裂缝性储集层
一、裂缝概述
裂缝可成为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对储集层渗透 率影响极大:
● ● ● ●
使一些不具孔隙的岩层变为储层、产层; 使一些低渗透率的油层具有开采价值; 不仅是影响油气富集的重要因素; 也控制储集层中油气的产出。
局部开启缝--裂缝局部开启,其它部位闭合。可以是裂缝 产生时即形成,或原裂缝中充填物局部被溶蚀后形成; 高压开启缝--在一定的注水压差下,裂缝由闭合变为开 启,成为流体运移的通道。
二、裂缝的基本参数--裂缝评价的主要内容 根据油田开发要求,其主要包括: 1、裂缝产状--倾角、走向、倾角等; 2、裂缝组系及油藏内发育分布规律; 3、裂缝发育程度--长度、宽度、开度、分布密度等; 4、裂缝开启程度、充填程度及有效开启程度 5、裂缝力学性质--主要是区别张性缝、剪切缝; 6、裂缝的储油能力和渗流能力; 7、裂缝的溶蚀改造情况。
三、岩石裂缝发育的规律 3、裂缝与构造 ⑴ 裂缝与区域构造
区域构造对裂缝有明显控制作用--裂缝方向不仅与 地层走向有关,且与大地构造(如褶皱山系)走向有关。 区域裂缝发育受局部构造影响较小-局部构造形成的裂缝使裂缝组系变得更复杂。
⑵ 裂缝与局部褶皱构造
局部构造上,裂缝总是发育在岩石应力最集中、 变形剧烈即岩层有最大曲率的部位。

三、岩石裂缝发育的规律 2、裂缝与岩层厚度
一般对脆性地层,在岩性相同的岩层中, 薄层中的裂缝数量要比厚层中的多。 厚层状灰岩:裂缝密度小 (15条/米2 ), 裂缝张开度高,延伸距离长,有效性好。 中-薄层状灰岩:裂缝密度大(41条/米2 ), 张开度较低,延伸距离短,有效性差。
岩层中的不同岩性组合影响岩石的破裂性质。


一般认为,与正断层伴生的断裂带主裂缝方向为:

总渗透率与总孔隙度之间一般没有一定的正比关系; 通常,裂缝孔隙度很低,但其渗透率却特别高; 裂缝渗透率常高于岩块渗透率几百倍甚至几千倍。

③ 裂缝系统、岩块基质系统含流体饱和度

裂缝系统:毛细管压力很小,其束缚水饱和度极低,
一般≤5%→可以认为相应层位的流体在裂缝中的 饱和度是100%(忽略束缚水饱和度影响)。
在油藏条件下,张开度取决于深度、孔隙压力 和岩石类型。当上覆岩层压力不变,而油藏压力下 降时,由于岩石的膨胀效应,张开度将变小。
初始的裂缝 压力衰竭时的裂缝
裂缝张开度 在10~200μm 之间,最常见 范围是:10~ 20μm
由于油藏压力消耗的使裂缝张开度变小
在研究裂缝时,要根据研究 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及作图,以 研究裂缝张开度的分布范围。
2) 裂缝的类型
⑵ 产状分类
根据裂缝与岩心横切面的夹角将裂缝分为五种类型: 裂缝类型 水平缝 低角度斜交缝 高角度斜交缝 垂直裂缝 不规则缝 裂缝与岩心横切面夹角 0°~15° 15°~45° 45°~75° α>75° α变化不定
2) 裂缝的类型
⑶ 大小特征分类
按裂缝宽度划分为四类: 大裂缝 中裂缝 小裂缝 微裂缝 宽度>3mm 1~3mm 0.1~1mm <0.lmm
第二节 裂缝性储集层
储层裂缝(R.A.Nelson,1985):指由于构造变形或物理成
岩作用形成的,在岩石中天然存在的宏观面状不连 续体。
★★
裂缝性储集层:指天然存在的裂缝对储层内流体流动
具有重要影响或据预测具有重要影响的储集层。 与孔隙型储层相比,裂缝性储层最常见的特征:
★★
孔隙度低、渗透率高,非均质强,开发难度大。
与缝面关系、是否有多期矿物充填。
5、裂缝力学性质--岩心上主要是区别张性缝、剪切缝。
二、裂缝评价的主要内容--基本参数
6、裂缝的储油能力和渗流能力
① 裂缝孔隙度---与裂缝的长度、高度、张开度有关;
--裂缝体积(容积)与裂缝性岩石总体积之比。

f
Vf V
φf --裂缝孔隙度 Vf--裂缝容积 V--岩石总体积
2、裂缝的类型
因分类依据不同,可有多种类型裂缝划分方案。 ⑴ 裂缝的地质分类--纳尔逊(R.A.Nelson,1990)
按其地质因素,可分别形成构造裂缝、区域裂缝、 收缩裂缝、矿物相变裂缝、卸载裂缝及风化裂缝等。
构造裂缝; 裂缝类型 简单归类 沉积-构造裂缝--层理缝、层内缝; 非构造裂缝(岩性缝)--由于干缩、风化、 崩塌、压实、压溶等作用形成的裂缝
⑷ 充填程度分类
按裂缝空间被方解石、白 云石、沥青等的充填情况 来分: 张 开 缝 半充填缝 全充填缝
2) 裂缝的类型⑸--渗流性质分类
根据裂缝可否作为流体储渗空间和运移通道分4类:
闭合缝--由于地应力作用的闭 合裂缝或被完全充填的裂缝, 不能给流体流动提供通道; 开启缝--裂缝开启,未 被充填,可作为流体储 存和流动的通道;
二、裂缝评价的主要内容--基本参数
3、裂缝发育程度
包括:纵向穿切深度、 横向延伸长度、 宽度、 开度、 分布密度或间距 等。 ① 岩心裂缝长度:指垂向上的长度。 ② 裂缝宽度(张开度):由裂缝间的距离来表示。
是定量评价裂缝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 它对裂缝系统的孔隙度,特别是渗透率有很大影响。
--与岩石岩性、应力性质、形成的温压条件等有关。
裂缝组系及油藏内发育分布规律--裂缝组系、形成时间等 裂缝发育程度--裂缝长度、张开度、开度、裂缝密度/间距 裂缝开启程度、充填程度及有效开启程度 裂缝的储油能力和渗流能力--裂缝孔隙度、裂缝渗透率等 裂缝的溶蚀改造情况。
三、岩石裂缝发育的规律
裂缝的形成与岩层本身的特点和受力状况有关。 其影响因素如下:
一般,在局部构造上裂缝主要发育在:褶皱的轴部、 端部、翼部挠曲以及与断层有关的牵引褶曲处。
西伯利亚地台南部
南米努 辛盆地
俄罗斯地台
西阿鲁克 塔乌背斜
各种局部构造上裂缝发育的分布
(斯麦霍夫,1974)
3、裂缝与构造
⑶ 裂缝与断层
构造裂缝与断层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 ● ●
两者的力学性质相似,它们形成于同一应力场; 邻近断层裂缝,总有一组裂缝走向与断层方向一致; 断层附近岩石中裂缝组系增多, 随离断层距离的逐渐增裂缝减少直至消失; 裂缝相对发育带:断层末端、断层相交区域、 弯曲断层外凸部---均为应力集中区; 断层类型不同,裂缝类型、方向及分布规律不同。

裂缝孔隙空间中储藏可采油的能力并不低: 1%的裂缝孔隙所 储存 可采油量 相当于 5%~8%的岩块孔隙中所储存可采油量。
② 裂缝渗透率
裂缝性储集岩由裂缝和基质双重介质组成,故存在 两种渗透系统--裂缝渗透系统、岩块渗透系统。 裂缝性岩石总渗透率Kt: Kt=Kr+Kf Kr--岩块基质渗透率
★ 裂缝性储集岩的孔隙度与渗透率关系:
0 90 180 270 360
0
180
360
二、裂缝评价的主要内容--基本参数
2、裂缝组系及油藏内发育分布规律
裂缝组--同一时期、相同应力作用产生的方向大体
一致的多条裂缝组合在一起为一个裂缝组。
裂缝系--凡同一时期、相同应力作用产生的两组和两
组以上的裂缝组,组合在一起为一个裂缝系。 多套裂缝组系连通在一 起称为裂缝网络。裂缝性 储层必须具备裂缝网络。 若裂缝间互不连通,未 形成网络,只能局部起作 用,不能称裂缝性储层。
L nf I AfD Sg Sg
nf--裂缝总条数
I--裂缝平均长度 Sg--流动横截面积
线性裂缝密度LfD --指与一直线(垂直于流动方
向)相交的裂缝数目与此直线长度LB的比值
L fD
nf LB

岩心裂缝密度:
线性裂缝密度:每米岩心长度上裂缝条数,条/米; 面积裂缝密度:某一横截面上所统计的裂缝累积长度
实际研究中,可用下式求裂缝孔隙度: 裂缝孔隙度
b f 100% Db
b --裂缝平均宽度;
D--平行裂缝的平均间距。
★ 裂缝性岩石的总孔隙度:
---为裂缝孔隙度与岩块孔隙度之和。
★ 裂缝孔隙度的数值及其重要性:

裂缝孔隙度一般都很小:
最好的裂缝性储集层,裂缝孔隙度也不超过1%; 若裂缝系统经历大规模溶蚀,裂缝孔隙度可≥2%。
第三章 储层特征研究
第一节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一、储集层非均质性的分类 二、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三、储层非均质性与油气采收率的关系
● ● ●
储层宏观wenku.baidu.com均质性对注水开发的影响 储层微观非均质性与油气采收率的关系 河流-三角洲砂体非均质性对油水运动的影响
第二节 裂缝性储层研究 第三节 影响储层特征的地质因素
裂缝对采收率影响:
裂隙发育的储层中,

最大渗流方向与最
小水平应力方向垂直;

油田优先水淹方向
与张裂缝主要发育方向 一致。
1、裂缝的成因
概括为:地层岩石在不同应力作用下,由于承受不住 某一种应力而产生破裂,进而在整个岩体内形成裂缝。
产生裂缝的根本原因--应力作用。 引起地下应力变化的主要因素有3个方面: A、地壳变动--如褶皱作用、断层作用; B、覆盖层遭受侵蚀而变动--上部膨胀,在最先易碎的 脆性岩层中产生裂缝或裂隙; C、压实作用--使矿物变化和水分丧失而导致泥岩体积 收缩而形成裂缝。
● ●
岩块系统:采收率低,一般<30%。 裂缝-孔隙性油藏: 总采收率比一般的常规孔隙性油藏要高些。
7、裂缝的溶蚀改造情况
① 溶蚀段的基块成分、结构和构造特征; ② 溶蚀部位分布特点; ③ 溶蚀加宽的平均宽度。
小结--裂缝评价的主要内容:
● ● ● ● ● ●
裂缝产状;

裂缝的力学性质--张性缝、剪切缝;
二、裂缝评价的主要内容--基本参数
1、裂缝产状
裂缝的倾角、走向、倾角与储集层产状关系。 其中,裂缝的走向方位尤为重要: → 它表示了裂缝的延伸方向, → 反映了储层储渗条件的各向异性, → 直接影响着油水运动轨迹。 一般,在定向取心井中可以直接确定裂缝产状。
通过地层倾角测井、成像测井等确定裂缝产状。
与该横截面积之比;
体积裂缝密度:单位岩石体积中所含裂缝的总表面积。 ⑤ 裂缝间距:指在垂直于一组裂缝方向上所测量的各
裂缝之间的平均距离,单位为m。

裂缝发育程度的影响因素:与单层厚度及岩性、
地层组合特征、构造因素等有关。
二、裂缝评价的主要内容--基本参数
4、裂缝开启程度、充填程度及有效开启程度
① 裂缝充填情况:张开缝、闭合缝、半充填缝、全充填缝 ② 充填物种类:矿物、泥质、古土壤等碎屑物、沥青质等 ③ 裂缝充填描述内容:矿物定名、晶形、结晶体方向

若二者相通性很差,即使裂缝系统渗透性很高, 岩块系统中含有大量可动油气难以开采出来。
--如具有某一组裂缝的储层,裂缝间缺乏彼此连通。
④ 裂缝-孔隙系统之间的相通性和采收率
Ⅱ) 采收率

裂缝系统:含油饱和度很高,且自身驱油条件比岩块
系统好的多;驱油效率和波及系数都高于岩块系统。 ---一般裂缝系统的采收率都很高,可达90%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