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选修一: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课后习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选修1练习:专题2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含解析

高中生物选修1练习:专题2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含解析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1.纤维素酶可以将下列哪种物质分解()A.牛肉片B.鱼片C.滤纸条D.塑料条[解析]纤维素酶只能使纤维素分解,本题中只有C项滤纸条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所以可以将滤纸条分解。

[答案]C2.鉴定纤维素分解菌时,可以使用刚果红染色法,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常用方法,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的结果是()A.均会出现透明圈B.方法一出现,方法二不出现C.均不会出现透明圈D.方法一不出现,方法二出现[解析]两种刚果红染色法染色的时间不同,但结果一样,均出现透明圈。

[答案]A3.纤维素、纤维素酶和控制纤维素酶合成的物质,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A.葡萄糖、葡萄糖和氨基酸B.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C.氨基酸、氨基酸和核苷酸D.淀粉、蛋白质和核酸[解析]纤维素是多糖,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纤维素酶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控制酶合成的物质是D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答案]B4.在从土壤中分享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中,先进行选择培养,再进行刚果红染色法分离。

先选择培养的目的是() A.浓缩目标菌种B.除去杂菌,获得能分解纤维素的纯菌种C.杀灭不需要的微生物D.在微生物的菌落上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种[解析]在选择培养的条件下,可以使那些能够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得到迅速繁殖,而那些不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的繁殖被抑制,因此可以起到浓缩目标菌种的作用,但是不能得到单一菌种。

该培养基中的化学成分不能杀灭微生物。

选择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微生物在培养液中繁殖,不能获得目标菌落。

[答案]A5.现在大力提倡无纸化办公,但是每年仍然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废纸。

废纸的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人类正努力将其转化为一种新的资源——乙醇。

如下图是工业上利用微生物由纤维素生产乙醇的基本工艺流程,请回答相关问题:(1)自然界中①环节需要的微生物大多分布在____________的环境中。

高中生物 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生物 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第7课时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目标导航 1.了解纤维素在生物圈的分布;知道纤维素酶的组成和作用。

2.知道刚果红染色法的原理;了解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的要领。

一、基础知识(一)纤维素与纤维素酶1.纤维素的化学组成由________三种元素组成,是一种多糖。

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人体内没有分解纤维素的酶,所以人体不能直接利用纤维素作为能源物质,但土壤中有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最终把纤维素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到无机环境中去。

2.纤维素的分布________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此外,木材、作物秸秆等也富含纤维素。

纤维素产生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地球上的植物每年产生的纤维素超过70亿吨。

3.纤维素酶的组成纤维素酶是一种________,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C 1酶、C x 酶和葡萄糖苷酶三种组分。

4.作用机理纤维素――→C 1酶+C x 酶____________――→葡萄糖苷酶________。

试管 滤纸条 0.1 mol/L 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pH =4.8 纤维素酶70~80 U/mL条件 结果 1 1×6 cm 10 mL 1 mL 两试管固定在50 mL 锥形瓶中,在摇床上以140 r/min 的转速振荡反应1 h 时间足够长,滤纸被________2 1×6 cm10 mL 基本无变化 1.筛选方法:________________。

2.筛选原理当我们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____________。

当纤维素被________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透明圈,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3.两种刚果红染色法(1)先________________,再加入________进行颜色反应。

(2)在________时就加入刚果红。

2019-2020年生物_选修1(人教版)练习:专题2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年生物_选修1(人教版)练习:专题2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Word版含解析

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课堂演练当堂达标1纤维素酶可以将下列哪种物质分解()A .牛肉片B.鱼片C .滤纸条D .塑料条解析:纤维素酶只能使纤维素分解,本题中只有C项滤纸条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所以可以将滤纸条分解。

答案:C2.下列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含量最高的是()A .热带雨林中的土壤B.寒带森林中的土壤C .花盆中D .荒漠地区解析: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纤维素含量高的环境,纤维素分解菌含量较多。

答案:A3.纤维素、纤维素酶和控制纤维素酶合成的物质,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A .葡萄糖、葡萄糖和氨基酸B.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C .氨基酸、氨基酸和核苷酸D .淀粉、蛋白质和核酸解析:纤维素是多糖,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纤维素酶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控制酶合成的物质是D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答案:B4.在从土壤中分享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中,先进行选择培养,再进行刚果红染色法分离。

先选择培养的目的是( )A .浓缩目标菌种B.除去杂菌,获得能分解纤维素的纯菌种C .杀灭不需要的微生物D .在微生物的菌落上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种解析:在选择培养的条件下,可以使那些能够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得到迅速繁殖,而那些不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的繁殖被抑制,因此可以起到浓缩目标菌种的作用,但是不能得到单一菌种。

该培养基中的化学成分不能杀灭微生物。

选择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微生物在培养液中繁殖,不能获得目标菌落。

答案:A5.农作物秸秆可用于还田、种蘑菇、生产燃料乙醇、造纸等,既能解决集中焚烧污染环境问题,又能变废为宝。

(1)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肥力的原理主要是土壤中微生物以纤维素等有机物为________ ,合成自己需要的有机物,并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 将有机物最终转化为____________ ,供植物生长需要。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典型例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典型例题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例1 有关谷氨酸发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发酵中要不断通入空气B.培养条件不当将不能得到产品C.搅拌的唯一目的是使空气成为小泡D.冷却水可使酶活性下降解析:进行谷氨酸发酵的菌种是异养需氧型微生物,所以要在培养过程中不断通入空气,但是必须通入的是无菌空气,普通空气是不行的,容易造成杂菌污染。

搅拌不但使空气成为小气泡以增加培养基中的溶氧量,还能使培养基与菌种充分接触,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在培养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代谢产热和机械磨擦生热,会使培养基的温度升高,高到一定程度,就会使酶的结构和核酸的结构遭到破坏,培养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降低温度,是保证酶正常活性的条件之一而不会使酶的活性下降。

当培养条件不恰当时,不能得到谷氨酸。

如pH降低时将得到乙酰谷氨酰胺,溶氧低时将得到乳酸或琥珀酸。

答案:B例2 温度对发酵过程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温度过高,发酵周期缩短,产量降低B.温度不影响生物合成的途径C.温度能影响菌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D.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所需的最适温度不一定相同解析:解答此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分析:第一,发酵过程需要适宜的温度,如果温度过高,酶很快失活,菌体衰老,发酵周期就会缩短,产量也会降低;第二,温度能影响生物合成的途径,这是因为生物合成过程需要酶,酶的活性与温度高低有关;第三,菌种吸收营养物质一部分是通过主动运输来完成的,需呼吸作用提供能量,这与温度有关;第四,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需体内旺盛的代谢作基础,而用于生长繁殖和代谢产物生成的酶不同,因此所需的最适宜的温度也不一定相同。

答案:B例3 淀粉酶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为了提高酶的产最,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利用诱变育种方法,获得产生淀粉酶较多的菌株。

①写出主要实验步骤。

②根据诱发突变率低和诱发突变不定向性的特点预期实验结果。

提示:生产菌株在含有淀粉的固体培养基上,随其生长可释放淀粉酶分解培养基中的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同步训练+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同步训练+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含答案)

6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1.下列关于纤维素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纤维素酶只能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B.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C1酶、C X 酶和葡萄糖苷酶三种组分C.纤维素可被纤维素酶水解成葡萄糖,为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D.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真菌、放线菌,都是通过产生纤维素酶来分解纤维素的2.下列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含量最高的是() A.热带雨林中的土壤B.寒带雨林中的土壤C.花盆中的土壤D.荒漠地区的土壤3.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在纤维素酶的作用下,纤维素可以水解成葡萄糖B.纤维素分解菌能利用纤维素的根本原因是它们能产生纤维素酶C.纤维素可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能源D.葡萄糖苷酶能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透明复合物,所以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B.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中,应从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取土样C.刚果红染色法只能在培养微生物的时候加入刚果红D.在刚果红培养基上有透明圈的菌落一定是纤维素分解菌5.为了从牛的瘤胃中分离出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下列实验操作不科学的是()A.制备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B.将培养基和器材进行严格的灭菌C.将提取的胃液进行梯度稀释D.配置培养基过程中不需要调节pH值6.使用液体选择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的目的是()①用液体选择培养基可获得大量纤维素分解菌②用液体培养基便于稀释涂布平板③纤维素分解菌只能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④用液体培养基可鉴别纤维素分解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下列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A.倒平板时就加入了刚果红的染色法,需用 1 mol·mL-1 NaCl处理15分钟B.富集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所培养的纤维素分解菌浓度可能会比较低C.经稀释培养后,分离的过程需要用到鉴别培养基D.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8.下列关于尿素分解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与鉴定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前者需要以尿素为唯一的氮源,后者以纤维素为唯一的碳源B.尿素分解菌能产生脲酶,纤维素分解菌能产生纤维素酶C.两个实验过程中都需要梯度稀释D.刚果红染色法也可用于鉴定尿素分解菌9.下列关于纤维素分解菌分离和鉴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要从土壤中将纤维素分解菌分离出来,应该将它们接种在含指示剂的鉴别培养基上B.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时把纤维素作为唯一氮源C.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选择培养时,要选用液体培养基,原因是纤维素分解菌在固体培养基上不能生长D.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使用的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10.下列关于刚果红染色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不需用氯化钠溶液洗去浮色B.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可在培养皿中先加入1 mL刚果红溶液后加入100 mL培养基C.刚果红染色后,纤维素分解菌菌落周围出现红色D.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长期培养则刚果红有可能被其他微生物分解形成透明圈11.一些微生物分解乳糖后可产生混合酸,使EMB培养基中的伊红美蓝在酸性条件下与细菌结合,形成着色菌落,下表是EMB培养基(pH=7.2)的成分。

2.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练习

2.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练习

2.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1.在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实验中,下列关于土壤取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可选取深层的土壤作为样品B. 可选取树林中多年落叶的腐殖土作为样品C. 可选取树林中多年积累的枯枝败叶作为样品D. 可把滤纸埋在土壤中经过30 d左右,再选取已腐烂的滤纸作为样品2.以下关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B. 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得到的纤维素分解菌会较少C. 纤维素酶只包括三种组分:C1酶、C X酶和葡萄糖苷酶D. 刚果红染色法只能在培养微生物的时候加入刚果红3.为了从牛的瘤胃中分离出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下列实验操作不科学的是()A. 制备富含纤维素的培养基B. 将培养基和器材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C. 将提取的胃液进行梯度稀释D. 接种后在适宜温度和充足氧条件下培养4.在将样品稀释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之前,通常要进行选择培养,其目的是A. 分离纤维素分解菌B. 加快纤维素分解菌的生长速度C. 使纤维素分解菌均匀地分布在稀释液中D. 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密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要的微生物5.下列关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直接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B. 当土壤样品中纤维素分解菌数量较多时,选择培养这一步可以省略C. 可先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微生物,再用刚果红溶液染色D. 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原理是纤维素分解后的产物不能和染料形成红色复合物6.下列关于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其中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由C1酶催化B. 刚果红染色可以在倒平板时加入刚果红,也可以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C. 在筛选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的实验中,用于选择培养的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D. 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只要产生透明圈就能确定筛选到纤维素分解菌7.下列有关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和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两个实验都利用了选择培养基的选择作用B. 两个实验都要通过得到单个菌落以利于筛选C. 两个实验都需要对得到的菌种进行鉴定D. 选择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一定是需要的目的菌8.下列有关分解纤维素微生物的分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纤维素酶在微生物细胞内产生细胞外发挥作用B. 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筛选后,无需再进行其他实验C. 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选择培养时,纤维素既作碳源又作能源D.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9.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A. 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B. 可以从富含枯枝落叶的土壤中取样C. 经稀释培养长出菌落后,加入刚果红溶液染色,可以得到有透明圈的菌落D. 菌落周围有透明圈,该菌落也可能是分解淀粉的微生物10.下列关于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至少包括C1酶、C X酶、葡萄糖苷酶B. 刚果红染色可以在倒平板时加入刚果红,也可以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C. 在筛选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的实验中,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大样品中目的菌株的浓度D. 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透明复合物,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11.为了从牛的瘤胃中分离出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下列实验操作不科学的是()A. 制备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B. 将培养基和器材进行严格的灭菌C. 将提取的胃液进行梯度稀释D. 配置培养基过程中不需要调节pH值12.在将样品稀释涂布到鉴别纤维分解菌的培养基之前,通常进行选择培养,其目的是()A. 分离纤维素分解菌B. 加快纤维素分解菌的生长速度C. 使纤维素分解菌均匀地分布在稀释液中D. 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得到所需微生物13.下列关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B. 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直接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C. 可先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微生物,再用刚果红溶液染色D. 纤维素分解后的产物不能和刚果红形成红色复合物14.下列有关分解纤维素微生物的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 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液体发酵和半固体发酵B. 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筛选后,无需再进行其他实验C. 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的测定D. 两种刚果红染色法不会出现相同的透明圈15.下列有关“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植物的枝干、叶片能在土壤中完全腐烂,一定有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起作用B. 纤维素分解菌往往无法分解人工合成的化学纤维C. 配置培养基分离土壤中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时,只能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D. 纤维素被微生物最终分解成葡萄糖后加以利用16.纤维素和壳聚糖都是多糖类化合物,纤维素酶对其都有不同程度的水解作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 选修1专题2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练)(教师版)

人教版高中生物 选修1专题2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练)(教师版)

选修1专题2课题3分机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练)1.在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定实验中,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A. 对纤维素进行定量测定B. 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C. 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纤维二糖进行定量测定D. 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定量测定【答案】B【解析】在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定实验中,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故选B。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因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所以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分离B. 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不同C. 只有得到了3个或3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才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D.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明显大于选择培养基的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细菌菌落【答案】C【解析】样品的稀释度直接影响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土壤中各类微生物数量不同,含量最多的是细菌,其次是放线菌,最少的是真菌,所以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稀释倍数进行分离,以保证获得菌落在30~300之间、适于计数的平板,A项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不同,B项正确;如果涂布三个平板能够得到2个菌落数目在30~300之间的平板,就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计数的方法是舍弃相差很大的一个,然后取平均值,故C项错误;验证选择培养基是否具有选择作用,需设立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对照,若后者上的菌落数明显大于前者,说明前者具有筛选作用,D项正确。

3.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后还需要用下列哪一实验来确定()A.发酵产纤维素B.发酵产纤维素酶C.纤维素酶分解滤纸D.纤维素分解产生葡萄糖【答案】B【解析】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后还需要用发酵产纤维素酶来确定,通过测定酶的产生来确定筛选是否成功,B项正确。

高中生物 专题2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新人教版高中选修1生

高中生物 专题2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新人教版高中选修1生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1.配制的某培养基的成分是纤维素粉、NaNO3、Na2HPO4·7H2O、KH2PO4、MgSO4·7H2O、KCl、酵母膏、水解酪素,该培养基能使下面哪种微生物大量繁殖?()A.酵母菌B.自生固氮菌C.各种细菌D.纤维素分解菌,只有能分解利用纤维素的纤维素分解菌才能在该培养基上大量繁殖。

2.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下列相关操作有误的是()A.经选择培养后将培养液直接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B.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的纤维素分解菌少C.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D.对照组可用同样的稀释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再经稀释,才能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3.利用农作物秸秆可生产乙醇,生产过程中主要利用微生物将秸秆水解或用酶水解,其主要技术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秸秆碎屑反应罐水解压滤出渣酒精发酵真空分馏A.可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过程①所需的纤维素分解菌B.过程①加入的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纤维素酶是葡萄糖苷酶C.酒精发酵接种的酵母菌需在无氧条件下发酵D.酒精发酵前需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纤维素酶为复合酶,至少包含三种组分,C1酶、C X 酶和葡萄糖苷酶;酒精发酵需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前需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利用下列材料和用具进行了实验,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材料用具:采集的土样、研钵、配制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基的各种原料、琼脂、刚果红溶液、培养箱、无菌水。

实验步骤:(1)利用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基的各种原料、琼脂及,配制固体培养基,灭菌;(2)将采集的土壤样品在研钵中研碎后,制成土壤匀浆;(3)利用无菌操作方法把土壤匀浆到培养基上,放在培养箱内培养一段时间;(4)用显微镜观察纤维素分解菌时,要从中挑取材料制成临时装片。

,加入刚果红溶液加以检测。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 专题二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课后作业布置测试好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 专题二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课后作业布置测试好用

专题二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随堂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纤维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纤维素是由葡萄糖首尾相连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B.纤维素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是因为这些微生物能产生纤维素酶C.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都含有大量的纤维素D.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均能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从而作为生物体的能量来源解析:选D自然界中许多生物都不能分解纤维素,只有能合成纤维素酶的生物才能分解纤维素。

2.下列关于纤维素酶的说法,错误的是()A.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B.纤维素酶可以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C.纤维素酶可用于去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D.葡萄糖苷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解析:选D纤维素酶是一种可以把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的酶,它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C1酶、C X酶和葡萄糖苷酶三种组分。

前两种酶将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3.要将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应将它们接种在()A.含有蛋白胨的固体培养基上B.加入指示剂的鉴别培养基上C.只含纤维素粉而无其他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上D.含四大营养要素的培养基上解析:选C将细菌接种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据此可将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分离出来。

能产生纤维素酶的细菌能够以纤维素作为碳源和能源,不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由于缺乏碳源而不能正常生长繁殖。

4.在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中会出现透明圈,产生的透明圈是()A.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的复合物B.刚果红与纤维二糖形成的复合物C.纤维素分解后形成的葡萄糖导致的D.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形成的解析:选D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结合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

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与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

5.使用刚果红染色时,加入刚果红应在()①制备培养基时②梯度稀释时③倒平板时④涂布时⑤长出菌落时A.①③B.②⑤C.③⑤D.④⑤解析:选C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长出菌落后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另一种是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最终,两种染色法都可以在培养基上观察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

[精品]新高中生物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测试(2)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修1及答案

[精品]新高中生物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测试(2)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修1及答案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一、选择题1.下列材料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是( )A.杨树 B.小麦.玉米D.棉花2.纤维素酶能够分解()A.纤维素的微生物 B.淀粉的微生物.纤维素 D.淀粉3.刚果红能与哪项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 )A.纤维二糖 B.纤维素.葡萄糖 D.麦芽糖4.寻找纤维素分解菌应到…()A.湿润的环境中 B.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富含无机盐的环境中 D.池塘中5.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有选择作用,原因在于其含有…( ) A.NaNO3 B.Kl .酵母膏 D.纤维素粉6.下列哪种生物能产生纤维素酶( )A纤维素分解菌 B.牛 c.羊 D.兔7.选择培养时应将锥形瓶固定在( )A.桌子上 B.温箱里.窗台上D.摇床8.选择培养的结果:培养液变…()A.清澈 B.浑浊.红色 D.产生透明圈9.刚果红染色时,加入刚果红可在……( )①制备培养基时②梯度稀释时③倒平板时④涂布时⑤培养基上长出菌落时A.①③ B.②⑤.③⑤ D.④⑤10.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的结果是()A.均会出现透明圈B均不会出现透明圈方法一出现方法二不出现D方法一不出现方法二出11.下面是弗明对青霉素的早期研究过程:发现问题:在培养细菌的器具中发现一种青霉菌,在这种青霉菌的周围有没有其它细菌生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在液体中培养青霉菌后,考察这种液体对细菌增殖的影响。

实验结果:培养液使细菌的增殖停止。

结论:下面几项最适合作为该实验假设的是A.青霉菌与细菌之间是共生关系 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存的环境.青霉菌产生了对人体有益的物质 D.青霉菌能产生抑制细菌增殖的物质12.培养流感病毒时,应选用A.固体培养基 B.含有多种无机盐的培养液.活的鸡胚 D.无菌的牛肉汤13.以下关于微生物对氧的需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产甲烷杆菌属厌氧呼吸,但氧的存在不影响其生存B.链球菌进行厌氧呼吸,不能接触空气.黄色短杆菌在氧气充足时才能产生谷氨酸D.谷氨酸棒培育杆菌是厌氧呼吸14.可以使微生物细胞内蛋白质、核酸发生不可逆破坏的环境因素是A.高温 B营养成分的变化氧含量 D温度、pH、氧的共同作用15.微生物(除病毒外)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2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2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Word版含解析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1.纤维素酶可以将下列哪种物质分解( )A.牛肉片B.鱼片C.滤纸条D.塑料条解析:纤维素酶只能使纤维素分解,本题中只有C项滤纸条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所以可以将滤纸条分解。

答案:C2.下列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含量最高的是( )A.热带雨林中的土壤B.寒带森林中的土壤C.花盆中D.荒漠地区解析: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纤维素含量高的环境,纤维素分解菌含量较多。

答案:A 3.纤维素、纤维素酶和控制纤维素酶合成的物质,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 )A.葡萄糖、葡萄糖和氨基酸B.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C.氨基酸、氨基酸和核苷酸D.淀粉、蛋白质和核酸解析:纤维素是多糖,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纤维素酶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控制酶合成的物质是D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答案:B 4.在从土壤中分享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中,先进行选择培养,再进行刚果红染色法分离。

先选择培养的目的是( )A.浓缩目标菌种B.除去杂菌,获得能分解纤维素的纯菌种C.杀灭不需要的微生物D.在微生物的菌落上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种解析:在选择培养的条件下,可以使那些能够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得到迅速繁殖,而那些不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的繁殖被抑制,因此可以起到浓缩目标菌种的作用,但是不能得到单一菌种。

该培养基中的化学成分不能杀灭微生物。

选择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微生物在培养液中繁殖,不能获得目标菌落。

答案:A 5.农作物秸秆可用于还田、种蘑菇、生产燃料乙醇、造纸等,既能解决集中焚烧污染环境问题,又能变废为宝。

(1)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肥力的原理主要是土壤中微生物以纤维素等有机物为_______,合成自己需要的有机物,并通过____________将有机物最终转化为________,供植物生长需要。

(2)把水稻的秸秆做袋料栽培蘑菇,需要先将秸秆粉碎,再进行________处理,然后接种蘑菇菌种,在一定的______________条件下培养。

【最新人教版】(高考)高中生物课堂练习题(选修一):2.3《分解纤维素的微的分离》同步测试(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考)高中生物课堂练习题(选修一):2.3《分解纤维素的微的分离》同步测试(含答案)

【成才之路】高中生物专题2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练习新人教版选修1一、选择题1.要将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应将它们接种在( ) A.加入指示剂的鉴别培养基上B.含有蛋白胨的固体培养基上C.只含纤维素粉而无其他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上D.含四大营养要素的培养基上[答案] C2.下列生物能分解纤维素的是( )①人②兔③牛④蘑菇⑤纤维杆菌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⑤C.②③④⑤ D.③⑤[答案] C[解析]兔、牛为草食动物,其肠道内有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蘑菇、纤维杆菌能分泌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人不能消化纤维素。

3.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有选择作用,原因在于含有( )A.NaNOB.KCl3C.酵母菌D.纤维素粉[答案] D[解析]培养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的关键是有纤维素粉。

4.寻找纤维素分解菌应到( )A.湿润的环境中B.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C.富含无机盐的环境中D.池塘中[答案] B5.刚果红可以与哪项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 )A.纤维二糖B.纤维素C.葡萄糖D.麦芽糖[答案] B[解析]刚果红可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

二、非选择题6.(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______、______和______。

当纤维素被______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____________为中心的透明圈。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是否产生______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2)为什么要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寻找纤维素分解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答案] (1)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纤维素分解菌透明圈(2)由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含量相对提高,因此从这种土样中获得目的微生物的几率要高于普通环境。

生物人教版选修1课后训练:专题2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Word版含解析

生物人教版选修1课后训练:专题2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Word版含解析

课后训练一、选择题1.在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实验中,关于土壤取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选取深层的土壤作为样品B.可选取树林中多年落叶形成的腐殖土作为样品C.可选取树林中多年积累的枯枝败叶作为样品D.可把滤纸埋在土壤中经过30天左右,再选取已烂的滤纸作为样品2.表层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同化作用类型和异化作用方式分别是()。

①自养型②异养型③需氧型④厌氧型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3.刚果红染色时,加入刚果红应在()。

①制备培养基时②梯度稀释时③倒平板时④涂布时⑤长出菌落时A.①③B.②⑤C.③⑤D.④⑤4.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的结果是()。

A.均会出现透明圈B.均不会出现透明圈C.方法一出现,方法二不出现D.方法一不出现,方法二出现5.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一些物质配制而成的,这些物质是()。

A.指示剂或化学药品 B.青霉素或琼脂C.高浓度食盐D.维生素或指示剂6.要将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应将它们接种在()。

A.加入伊红美蓝的鉴别培养基上B.含有蛋白胨的固体培养基上C.只含纤维素粉而无其他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上D.含四大营养要素的培养基上7.在将样品稀释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之前一般先进行选择培养,其主要目的是()。

A.完全除去其他微生物B.没有意义,去掉这一步更好C.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D.使纤维素分解菌充分长大8.在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选择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的原因是()。

A.可获得大量菌体B.纤维素分解菌适宜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C.在液体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繁殖速度更快D.用液体培养基可获得高纯度的纤维素分解菌9.通过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实验,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的筛选,这只是分离提纯的第一步,还需要进行()。

A.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B.提取纤维二糖的实验C.浓缩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D.提取葡萄糖的实验10.在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定实验中,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生物人教版(一生物技术实践)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课后练含答案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生物人教版(一生物技术实践)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课后练含答案

选修1课时6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设计人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课后练习基础过关1.微生物体内能够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的酶是A.C1酶和C x酶B.C1酶和葡萄糖苷酶C。

C x酶和葡萄糖苷酶D。

C1酶、C x酶和葡萄糖苷酶2.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会在培养基中出现一些透明,圈,这些透明圈是A.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的复合物B.纤维素分解后的葡萄糖C。

由纤维素酶聚集在一起形成的D。

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形成的3.下列物质中可用纤维素酶分解的是A。

牛肉片B。

鱼片C。

滤纸条D。

塑料条4.下列有关培养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培养基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的基质B。

培养基仅有两类: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C。

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D。

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单个细菌5.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一些物质配制而成,这些物质是A。

指示剂或化学药品B。

青霉素或琼脂C。

高浓度食盐 D.维生素或指示剂6.选择培养纤维素分解菌会使培养液变A.产生透明圈B。

浑浊C。

红色 D.清澈7.在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实验中,下列关于土壤取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选取深层的土壤作为样品B。

可选取树林中多年落叶的腐殖土作为样品C.可选取树林中多年积累的枯枝败叶作为样品D。

可把滤纸埋在土壤中经过30 d左右,再选取巳腐烂的滤纸作为样品8.下列关于纤维素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纤维素酶只有一种酶,只能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B.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C1酶、C X酶和葡萄糖苷酶三种组分C.纤维素可被纤维素酶水解成葡萄糖,为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D。

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都是通过产生纤维素酶来分解纤维素的能力提升1.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于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设计】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专题2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课时演练·促提升A.C1酶和C X酶B.C1酶和葡萄糖苷酶C.C X酶和葡萄糖苷酶D.C1酶、C X酶和葡萄糖苷酶解析:纤维素酶包括C1酶、C X酶和葡萄糖苷酶,能将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的是C1酶和C X酶。

答案:A2.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划分,分别属于( )A.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B.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C.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D.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解析: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没有加入凝固剂琼脂,属于液体培养基。

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别培养基含琼脂,属于固体培养基。

答案:D3.加工橘子罐头,采用酸碱处理脱去中果皮(橘络),会产生严重污染。

目前使用酶解法去除橘络,可减少污染。

下列生长在特定环境中的4类微生物,不能大量产生所用酶的有( )A.生长在麦麸上的黑曲霉B.生长在酸奶中的乳酸菌C.生长在棉籽壳上的平菇D.生长在木屑上的木霉解析:橘络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将其分解要用纤维素酶,麦麸、棉籽壳、木屑的主要成分也是纤维素,生长在这三种成分上的黑曲霉、平菇、木霉肯定能产生纤维素酶,所以可以利用。

而乳酸菌的培养基为牛奶,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含纤维素,所以乳酸菌不能产生纤维素酶。

答案:B4.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是( )①土壤取样②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③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④选择培养⑤梯度稀释A.①④⑤②③B.①⑤②④③C.①⑤④③②D.①③⑤④②解析:为了增加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浓度,在土壤取样后,要进行选择培养,然后再通过梯度稀释并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即可。

答案:A5.“筛选”是分离和培养生物新类型常用的手段,下列有关技术中不能筛选成功的是( )A.在全营养的普通培养基中,筛选大肠杆菌B.在尿素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中,筛选能够分解尿素的微生物C.用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D.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筛选抗盐突变体植物解析:全营养的普通培养基上可生长多种细菌,筛选不到纯的大肠杆菌。

答案:A6.在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实验中,关于土壤取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选取深层的土壤作为样品B.可选取树林中多年落叶形成的腐殖土作为样品C.可选取树林中多年积累的枯枝败叶作为样品D.可把滤纸埋在土壤中经过30天左右,再选取已烂的滤纸作为样品解析:深层土壤中纤维素含量少,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也少。

答案:A7.下列有关培养基和菌种鉴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离纯化微生物常用的是固体培养基B.可利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的特征来判断和鉴别细菌的类型C.利用含刚果红的培养基上是否形成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D.在无氮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鉴定尿素分解菌解析:在只以尿素作为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鉴定尿素分解菌。

答案:D8.下列有关刚果红染色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刚果红可以在细菌菌落形成前倒平板时加入B.刚果红可以在菌落形成后加入C.刚果红在菌落形成前倒平板时加入,加入的刚果红不需要灭菌D.在菌落形成后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不需要灭菌解析:本题考查刚果红染色法的原理和应用。

刚果红可以在细菌菌落形成前倒平板时加入,也可以在菌落形成后加入。

若在细菌菌落形成前倒平板时加入刚果红,则所加刚果红要进行灭菌,以防杂菌的侵入,影响纤维素分解菌菌落的形成;若在菌落形成后加入刚果红,则不需要灭菌。

答案:C9.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会在培养基中出现一些透明圈,这些透明圈是( )A.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的复合物B.纤维素分解后的葡萄糖C.由纤维素酶聚集在一起形成的D.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形成的解析:刚果红与纤维素反应形成红色复合物,当有纤维素分解菌生长时,菌落周围的纤维素被分解,形成无色透明圈。

答案:D10.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一些物质配制而成的,这些物质是( )A.指示剂或化学药品B.青霉素或琼脂C.高浓度食盐D.维生素或指示剂解析: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或高浓度食盐的目的是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长,而加维生素一般是为微生物提供生长因子,起不到选择或鉴别的作用,只有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后,某些微生物会与特定的化学物质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而表现出特有的菌落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去判断培养物属于哪种生物。

答案:A11.利用农作物秸秆等纤维质原料生产的乙醇,经加工可制成燃料乙醇,从而减少了对石油资源的依赖。

下图为生产燃料乙醇的简要流程,据图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要得到微生物A,最好选择富含纤维素的土壤采集土样B.图中②过程常用的微生物B是酵母菌C.微生物A和微生物B可利用的碳源相同D.可用纤维素酶制剂代替微生物A起作用解析:微生物A所用碳源为纤维素,微生物B所用碳源为纤维素水解物。

答案:C12.在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定实验中,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 )A.对纤维素进行定量测定B.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C.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纤维二糖进行定量测定D.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定量测定解析: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

答案:B13.通过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实验,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的筛选,这只是分离提纯的第一步,还需要进行( )A.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B.提取纤维二糖的实验C.浓缩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D.提取葡萄糖的实验解析:对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定,常用的方法是对分离的菌种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

答案:A14.纤维素分解菌能够产生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培养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进行平板划线时,划线结束后仍然要灼烧接种环,原因是。

(2)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通常用染色法,这种方法能够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筛选。

甲同学在实验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结果,则纤维素分解菌位于。

A.③B.①②C.②③D.①②③(3)乙同学打算从牛胃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并计数,与分离醋酸菌相比,进行培养时除了营养不同外,最主要的实验条件差别是,该同学采用活菌计数法统计的菌落数目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

(4)丙同学在提取和分离纤维素酶的过程中,为了抵制外界酸和碱对酶活性的影响,采取的措施是向提取液和分离液中添加。

若探究纤维素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如何设置对照?。

解析:(1)灼烧接种环最直接的目的是杀死残留微生物,结束后灼烧是为了避免污染环境,感染实验操作者。

(2)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的红色复合物在纤维素被分解后将不再形成,则在培养基上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

(3)牛胃是一个厌氧的环境,所以其中的纤维素分解菌与需氧型醋酸菌培养条件有所不同。

因平板上的一个菌落也可能来自两个或多个细菌,所以统计的菌落数目偏小。

(4)探究最适温度可设置一系列的温度梯度相互对照,其他无关变量要适宜。

答案:(1)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或感染实验操作者(2)刚果红 A(3)保证无氧环境小(低)(4)缓冲溶液不同的温度梯度之间相互对照15.现在大力提倡无纸化办公,但是每年仍然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大量的废纸,废纸的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人类正努力将其转化为一种新的资源——乙醇。

下图是工业上利用微生物由纤维素生产乙醇的基本工作流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自然界中①环节需要的微生物大多分布在的环境中。

将从土壤中获得的微生物培养在以为碳源,并加入的培养基上筛选周围有的菌落。

(2)如上所述的筛选中获得了三个菌落,对它们分别培养,并完成环节②,且三种等量酶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则你认为三种酶液的活性(填“一定相同”“不一定相同”或“一定不同”),可以通过进行定量测定。

(3)根据测定结果,①环节常选择木霉,则②中获得的酶是酶。

该酶至少包括三个组分。

(4)生产中可以满足④环节的常见菌种是,为了确保获得产物乙醇,⑤环节要注意,④过程要注意避免。

解析:(1)废纸的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因而使其糖化的酶应为纤维素酶,由此得知①中的产酶微生物应该大多分布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

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只有纤维素分解菌能生长,若想直接从此选择培养基中筛选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需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挑选周围有透明圈的菌落。

(2)由于个体差异,不同菌的产酶量不一定相同,因此可以通过测定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葡萄糖的含量进行定量测定。

(3)分解纤维素的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酶、C X酶、葡萄糖苷酶等组分。

(4)在工业生产上通常利用酵母菌将葡萄糖液发酵产生酒精。

发酵过程中要注意保证无氧条件,避免杂菌污染,使发酵失败。

答案:(1)富含纤维素(或落叶较多等) 纤维素刚果红透明圈(2)不一定相同测定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葡萄糖的含量(3)纤维素C1酶、C X酶、葡萄糖苷酶(4)酵母菌发酵装置密闭(或保证无氧条件等) 杂菌污染16.某实验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分泌淀粉酶的芽孢杆菌,设计实验步骤如下,请给予合理的补充。

(1)采样与培养:将采集的土样混匀后称取1 g,置于经过法灭菌处理的液体培养基中,28 ℃振荡培养。

(2)接种与选择:为避免培养液中菌体浓度过高,需将培养液进行处理。

之后,将菌液涂布接种于以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30 ℃条件下培养。

为避免污染,需将培养皿呈状态放置。

此外,为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提高实验可信度,本步骤需设计作为空白对照。

(3)筛选与纯化:将适量的碘液滴加在平板中的菌落周围,如果菌落周围的现象是,则说明此种菌能够分泌淀粉酶使淀粉发生水解。

从平板中挑取实验效果明显的目的菌株,采用法接种于新的培养基平板,可对菌株进行进一步的纯化。

解析:微生物培养的培养基要用高压蒸汽灭菌处理。

为避免培养液中菌体浓度过高,需将培养液进行稀释。

接种到以淀粉为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上,能利用淀粉的微生物才能生长,可用未接种的空白培养基作对照。

微生物利用淀粉后,以微生物为中心的周围无淀粉,加入碘液不变蓝,呈透明状。

进一步纯化一般用平板划线法。

答案:(1)高压蒸汽灭菌(2)系列稀释(或“梯度稀释”) 淀粉倒置未接种的空白培养基(或接种等量无菌水的培养基)(3)出现透明圈平板划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