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糖尿病的综合防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糖尿病的综合防控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从1980年初的0.67%增加到2008年的9.7%,近30年间增加了13倍。近期发表的大样本调查显示:我国的糖尿病患者要比没有糖尿病的人寿命缩短7年。2010年大城市中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年治疗费用大约在4855元,是非糖尿病患者(531元)的9.14倍;2015年糖尿病人均直接医疗费用为1.25万元,其中80%左右的医疗费用是用在治疗糖尿病并发症上。这给医保基金造成了巨大压力。从数字可以看出,糖尿病已不仅仅是一种疾病,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对糖尿病的防控,也是全社会综合治理的过程,只要政策适宜、管理得当,糖尿病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保医疗转向保健康
完善医保政策,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的防控效果,并最终减少医保支出和患者费用负担。
比如,1型糖尿病患者只要坚持每周完成自我监测血糖1~2天,就完全可以避免急性糖尿病并发症,还能避免或延缓发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因此,只需每周多花大约20元的血糖试纸费用,就能减少住院和并发症的发生,不仅可以大幅降低治疗费用,还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能。再比如,通过医务人员系统的教育管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就可以避免低血糖或其他糖尿病事件的发生发展,最终也可以减少医疗支出。
但是,我国目前的医保政策并不支付患者家庭自我血糖监测的费用,也基本不支付糖尿病患者教育和管理的费用。可见,医保政策还需从“保医疗”向“保健康”转变。
住院的糖尿病患者越多,越是说明这些糖尿病患者没有管理好。事实上,很多国际著名的糖尿病中心都没有住院部,糖尿病患者就是在门诊进行管理。但是目前,我国许多三甲医院设置了数十张乃至数百张糖尿病病床,这既不科学,也不经济,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和医疗费用急剧增加。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医保政策有关。许多地方医保规定,住院医疗费用可以报销而门诊不予以报销,或者住院报销比例远大于门诊。另外,一些医院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将一些原本可以门诊治疗的患者收入住院部,其结果必然是增加医疗费用。这些弊病,期待通过医保政策的进一步完善逐步消除。
建立良好“三早”体系
对于绝大多数患者而言,糖尿病是一种良性疾病,只要做到早筛查、早发现、早管理,及早有效控制高血糖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可以避免或延缓发生糖尿病并发症。因此,建立基于社区和/或医疗机构的糖尿病防控和管理体系,积极采取筛查措施,让更多糖尿病患者在早期被发现,并且及早进行科学合理治
疗,使血糖、血压、血脂和体重控制全面达标,完全可以使糖尿病患者成为吃药的健康人,生活质量和工作不受影响。
即使糖尿病患者已经出现了并发症,如果发现得早、处理得当,可以避免或减轻糖尿病并发症的不良结局。在良好的筛查和管理措施下,现代医学完全能够做到让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寿命不缩短、生活质量不下降,同时最大限度减轻社会负担,降低治疗成本。当然,这需要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需要相关政策、医疗资源布局等方面的支持。
医患同心提高“三率”
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是防控糖尿病的根本方法,也是成本效益最好的方法。
我国的“大庆研究”早已证实,少吃一点、多动一点,能够使糖尿病高危人群发展为糖尿病的患病率下降40%~50%。减重与运动可以改善甚至逆转糖尿病,体重下降10千克以上,约有一半的糖尿病可以缓解,即不服药而血糖控制到正常水平。因此,我们要从青少年抓起,提倡和贯彻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降低糖尿病发病率。
前述我国糖尿病患者平均早死7年是最近的调查结果,是基于我国目前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血糖控制达标率均为1/3左右,已经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综合达标率只有7%左右这个严峻的现实。如果通过医患共同努力,大力提高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和达标率,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寿命必然会大大延长、并发症明显下降、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加强医学科普宣传,利用年度工作人员体检及其他体检(如司机、孕妇、就职体检)等机会,提高糖尿病的筛查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于医务人员,尤其是基层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加强糖尿病专业知识和诊治技能的培训。更重要的是提倡患者本人的健康责任意识,在医务人员指导帮助下,认真执行医嘱,从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坚持治疗、定期随访,努力使血糖控制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