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文学理论期末重点

文学理论期末重点
②作者
表现说的概念: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③作品
重要流派、人物提出的术语:
A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性”、“陌生化”}
B英美新批评,兰塞姆{文学本体论}
C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思潮{二元对立的分析方法}
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
C灵感与直觉
D理智与感情
E意识与无意识
②构思方式有哪些?
A综合(定向性、选择性、刷新性)
B突出和简化
C变形与陌生化
→扩大和缩小、黏合、漫画、夸张、幻事
三、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
①语词提炼与技巧运用
②即兴与推敲
动物的感觉只能是出于所属的种的尺度,因此它是遗传技能赋予的感性的感觉;人的感觉除此之外还与后天的学习、思考、锻炼相关,它在具有感性形式的同时,又积淀着理性的内容;
③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审美产生的基础)
二、文学活动的四大构成要素:
①世界
再现说的概念: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摹防或再现。
A题材广泛多样
B结构自由灵活
C抒写真实感受
⑤报告文学:
A及时性 B纪实性 C文学性
简言之,作家是在对社会生活的规律性的认识和描述中寄寓人文关怀的,因而其对人的生命、尊严、价值、生存状态及未来命运的深情关注,同历史理性血肉般的联系在一起。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者换一种说法:“历史理性存在着人文的维度,人文关怀存在着历史的维度”,是“真”与“善”两个价值取向的交会。
六、审美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五、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五大基石:

文学理论教程 期末复习重点整编

文学理论教程 期末复习重点整编

文学理论教程考试版一、名词解释1、文学媒介:指文学的感性修辞得以传播的外在物质形态及渠道,它包括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大众媒介和网络媒介。

2、文学意境:意境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

3、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研究具体作家、作品、文学运动、文学思潮,作出思想和艺术的评价(主要是当代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研究)4、文学消费:泛指文学阅读活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精神需要的过程,这种是自有文学以来就存在的。

狭义的文学消费指的是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印刷出版等传播媒介得到广泛运用的条件下,在文学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以来,人们对它的消费、阅读和欣赏。

5、话语蕴藉:话语含蕴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所包含的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含蕴性质,二是具体的本文带有话语含蕴性质。

6、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外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叫做期待视野,分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和意蕴期待三个层次。

7、创作个性:是作家特有的思想气质、生活经验、社会思想、审美观念、艺术修养等精神特点的总和。

8、文学流派:创作流派和作品流派的合称,流派是由风格派生出来的,指在一定历史时期,思想倾向、艺术观点和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而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文学派别。

9、延留:延续、留存、品味或品评之意,用来指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的一种状况,是读者继共鸣、净化和领悟过程后继续留存于脑际并使其不断回味的状况。

10、共鸣: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重要标志。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资料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资料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资料导言文学理论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解读以及文学创作的规律和形式的研究。

在文学理论的研究中,学者们通过探究文学的内在规律来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进而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创作。

本文将对文学理论常见的几个流派和学说进行介绍和归纳,以供期末复习之用。

一、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是20世纪初在俄国产生的一种文学理论流派,代表了以契诃夫为代表的俄国形式主义学派。

形式主义关注文学作品的形式特征,认为文学作品的核心是其艺术形式,而非内容。

形式主义注重对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艺术手法和文学形式的研究和分析,强调对文学作品的构造和形式的理解。

二、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文学理论流派,有别于形式主义关注作品的结构特征,结构主义更注重文学作品与社会、文化和历史之间的关系。

结构主义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文化符号系统,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各种符号和符号系统,来揭示文学作品所传达的观念和意义。

三、新批评主义新批评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文学理论流派,与传统的批评方法有所不同。

新批评主义强调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形式的作用,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其意义和价值取决于作品内部的结构和形式。

新批评主义主张批评应该从文本本身出发,通过分析文本内部的冲突、对比和意义构建来理解作品的意义。

四、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兴起的一种文学理论潮流,与现代主义对立而产生。

后现代主义关注文学作品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对传统文学观念和文学形式的批判。

后现代主义主张对文学作品进行解构和重构,打破传统的结构和形式,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不信任。

五、女性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是一种关注文学作品中性别问题的理论流派,强调女性在文学中的地位和角色。

女性主义批评挖掘和解读文学作品中存在的男权主义和性别歧视,呼吁对女性在文学中的认可和重视。

女性主义批评对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学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文学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文学理论1、把握文艺学概念以及构成部门:文艺学是主要研究文学的性质和特点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的科学,属于人文科学范畴。

“文艺学”一词来源于苏联,如果将俄语词直接翻译的话,应该是“文学学",但是为了符合汉语习惯就叫作“文艺学”。

一般都把文艺学内部划分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文学史:将文学看作是一种具体的历史发展,不断追溯这种历史发展的具体脉络与详细状况文学批评:具体研究某部文学艺术作品或者某类文学艺术作品文学理论:对于文学的性质、范畴以及判断标准的研究2、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世界、作品、艺术家、读者第一,文学是一种整体的活动,无论单单是作者还是读者或者是作品都不能构成文学,文学是由一系列的活动构成的,并且这些活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例如本来是一个小便池,但是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小便池也成为一件艺术作品。

这也就是“文学活动发展论”。

第二,与社会生活中的其他各种活动相比,文学活动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否则文学活动就与其他活动没有差别了。

这种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就构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第三,四要素中的“世界“这一要素就是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源泉,但是社会生活与文学艺术之间是,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这种高于生活的过程就是作家的艺术创造活动,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成为“文学创作论”.第四,文学作品本身就非常复杂,尽管通常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是这种语言艺术包含着题材、形象、语言、结构、类型、风格等作品构成中的重要问题,而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这就形成了“作品构成论"。

第五,作家创作出作品之后如果不能与读者见面,而是被束之高阁,那这部作品还不能称其为一部真正的文学作品,因为文学作品的基本审美价值并没有被体现出来。

相反,文本一定要经过读者的阅读、鉴赏、批评,才能成为审美对象,成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作品,而研究读者的接受过程和规律,就成为了“文学接受论”。

文学理论期末考点

文学理论期末考点

文学理论期末考点文学理论一、填空题。

1、文艺学包含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2、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世界、作品、作家、读者。

3、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4、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艺术相处论。

5、文学作为话语,包含5个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

6、文学缔造的主体就是:作家、诗人。

(一种观点指出就是“模仿者”、“创造者”,另一种观点指出就是“旁观者”、“移情者”,除了一种观点指出就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创造者。

)7、想象主要有三种:再现想象、比拟想象、虚构想象。

8、联想有三种: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

9、文学创造构思方式:综合、突出、简化、变形、陌生化。

10、文学形象的三种高级形态:意境、典型、意象。

11、文本由表及里的四个层面:字音及其低一级语音女团(基本层面)、意义单元(核心层面)、多重图式化面貌、重现客体。

12、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文学语言层、文学形象层、文学意蕴层。

13、文学意境的特征:情景交融、利害天道、韵味无穷。

14、王国维把意境分成:存有我之境、并无我之境。

15、意象主要有四种:心理意象、内心意象、泛化意象、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形态的审美意象。

16、审美意象的分类:寓言式意象、符号式意象。

17、故事情节的形成:描述内容、描述话语、描述动作。

18、抒情性作品的两个基本要素:抒情内容、抒情话语。

19、抒情性作品的结构:声音、画面、情感经验。

20、文学风格包括:文学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核心主要是指作家和作品的风格。

21、文学风格的类型:“刚”、“弓”。

二、简答题。

(一)简述叙事的构成要素。

请问:故事情节由描述内容,描述动作、描述话语三个要素形成。

1、描述内容:指形成一段描述话语主题的故事内容,即为被讲诉的故事,包含事件、情节、人物、场景等。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重点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重点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重点文学理论复习重点1.文艺学: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

文学理论是核心,他的任务就是给文学史和文学批评提供概念。

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古代没有有系统性的文学理论,点滴,零散。

西学东渐,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工具主义。

从零散的对作品的理性评价到系统的文学理论思考和著作。

2.文学的本体论/本质论。

(整个文学理论体系的重点)文学的本质论:概念是表达人的思维过程及其结果的词语文学正是人们用来思考诗歌、小说和散文等所涉及的普遍问题的一个概念。

反本质主义——反对文学有放之四海的定义解构了文学本质问题文学概念的定义是不断变化的文学概念的含义是多元化的3.文学的概念(伊格尔顿定义“文学”是一个名称,文学的含义是随历史变化的)文学是怎么演变的;文学是怎么发展的;(文学的文化含义、审美含义以及通行含义)文学的原初含义(广义)——文化含义文学的文化含义泛指广义的文化过程,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文学还未从一般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独立发展。

文学的狭义——审美含义文学的审美含义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文学分离,独立出来,成为特殊审美形态。

(文学的审美含义: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中国魏晋时期,审美属性独立;西方18世纪,诗正式成为“美的艺术”。

)文学的现代含义——通行含义文学审美含义的通行:文学主要被视为具有审美性的语言艺术作品。

通行原因:人类活动的发展使文学从一般文化形态中独立出来。

现代学科分类机制的建立与健全,文学被划分到审美-表现领域,专门承担表现审美体验的任务。

文学现代含义的确立:首先将一批文本从其他文献中分离出来,然后赋予这批文本以创造性、想象性和审美性为特征,并以天才论为基础赋予作者崇高的地位,把诗人和艺术家提高到一个具有强大创造力的造物主地位,以此形成了一个艺术或文学的独立自足的领域。

文学理论复习重点

文学理论复习重点

文学理论复习重点绪论1、文学理论的定义:文学理论是现代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以文学活动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文学活动的审美特征和文学发展的历史规律,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提供系统的价值体系和方法论体系。

4、文学活动的定义:文学活动指以文学文本为中心展开的创作、阅读、批评、研究行为。

5、文学理论的作用:(文学理论的双重意义)文学理论体系中的每一个概念、范畴和命题,既具有理论认识的意义,为人们提供对文学的本质特征和文学活动规律的科学知识,同时又具有实践方法的意义,可以指导人们进行各种文学实践活动。

(文学理论的三种功能)文学理论具有引导创作的功能,文学理论具有指导欣赏的功能,文学理论是文学批评的科学方法论。

(简答题题型)第一章文学本质特征1、文学的语义分析:(广义)广义的文学,包括一切用文字书写或印刷的语言作品和文献,故可称为文化学的文学观。

(狭义)狭义的文学,是指借想象创造虚构的艺术世界以表现人性人情的语言的艺术作品,包括诗、小说、戏剧及美文,限制以美感作用为主的纯文学作品,故可称为审美的或纯文学的文学观。

(折中义)折中义的文学,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既包括诗、小说和戏剧等纯文学作品,又包括传记、书札、游记和史论等带有文学性的非纯文学作品,二是专指介乎广义的泛文学和狭义的纯文学之间而具有文学性或文学功能的文学现象。

2、文学本质研究的策略: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方法,既要立足文学艺术本身,又要把文学和文学活动置于社会结构和艺术文化体系中,在多维视野中作多方面的系统考察,才能正确阐明文学的本体特征,从而为文学研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基础,遵循由一般性到特殊性再到个别性的逻辑学顺序,从三方面进行逐层深入的研究(首先,在社会结构的分析中确定文学的社会地位,揭示文学的社会特性;其次,在文学艺术与其他社会意识的比较中,阐明文学的审美特殊性;再次,在文学与其他艺术、文学与历史和新闻作品的比较中,论析文学的媒介特性和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性。

文学理论 复习整理

文学理论 复习整理

文学理论复习要点整理绪论第一节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1、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学科性质由它的研究对象决定。

文学理论以文学作为研究对象。

2、什么是文学?文学的定义文学是一种由想象创造出来,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以一定的形式美打动人的语言艺术,它不仅包括文辞章句之类用文字书写的书面文学,而且包括流传在唇吻口耳之间的诗词歌赋之类口头文学。

文学理论就是以它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简言之:文学是运用语言媒介表现情感、塑造形象的审美意识形态。

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1、什么是文艺学?文艺学包括哪几个分支?研究文学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统称为文艺学。

文艺学分为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它们在研究的对象、范围、性质和功能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2、文学理论的含义。

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科学。

3、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文学史的区别?文学理论不像文学批评和文学史那样直接面对具体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而是以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为基础,总结出文学的一般原则、规律和范畴,它不是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具体的阐释和品评,而是对于作为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和审美现象的文学本体进行理论的概括和总结,进而反过来为文学创作实践以及文学批评、文学史研究提供总体观念、价值标准和方法论。

第三节文学理论的内容构成文学理论的内容构成与文学活动本身的构成有关,文学活动由作品、世界、作家、读者四要素构成,这四种要素构成了如下的三角关系:世界↑↓作品↑↓↑↓作家→读者←文学理论研究哪四个方面的关系?(1)“作品”与“世界”的关系。

这些问题构成了文学本质论(广义)的内容。

(2)“作品”与“艺术家”的关系。

这些问题构成了文学创作论(广义)的内容。

(3)“作品”本身所包含的关系。

这些问题构成了文学作品论(广义)的内容。

(4)“作品”与“欣赏者”的关系。

这些问题又构成了文学接受论(广义)的内容。

第五节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文学理论的方法体系总的说来包括三个层面,即哲学方法的层面,科学方法的层面,专业方法的层面。

文学理论教程 期末重点(老师给的)

文学理论教程  期末重点(老师给的)

1.文学活动论人的活动与动物的活动区别在于是否自由自觉。

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人的对象是人的本质的显示,人生来不仅为了活动,而且为了观看,人在对象上面意识到自己——费尔巴哈人的文学活动是人的精神活动之一,因此而有活动论。

文学活动论的启示在于:文学是人学。

2.文学反映论出发的哲学根据在于主客关系中的意识反映物质的思想。

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和反响的发展。

……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

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后一种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则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德意志意识形态》“如果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真正的伟大的艺术家,那么它至少应当在自己的作品里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质的方面来”——列宁反映论一方面强调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强调反映不是机械的镜照,而是艺术的反映。

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也就更具有普遍性——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动物只是按照他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物种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3艺术生产论经济学的观点文学活动是人的活动之一种文学活动进入现代资本社会后,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马克思考察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后,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补充:马克思艺术生产概念的内涵与物质生产的对举。

文学理论期末考试要点(精华版)

文学理论期末考试要点(精华版)

文学概论复习提要第一讲:概论(文学与文学理论的学科性质)一.文学的含义广义的文学观——文学的文化含义狭义的文学观——文学的审美含义二.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与属性1. 是一种的社会意识形态从“社会结构”看,文学属于社会上层建筑,是一种的社会意识形态。

文学创作和文学史研究,应当置于宏观的社会结构之中,才能对文学活动作出科学的解释。

2.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艺术(包括文学)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区别3.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与其他审美意识形态的区别文学与其他艺术的材料(工具)不同——语言。

文学话语与其他社会领域话语的不同——话语蕴藉(话语蕴藉)。

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语言状况的概括,指文学话语活动所包含的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一般来说,言语要符合语言规则,如词义与事物的对应性,语义与逻辑的对应性等。

而文学中,言语突破语言的状况比比皆是,如违背词语搭配,违背语法结构规则与逻辑规则。

三.文学在人类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四.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文学的意义)五.文学理论的性质1.学科归属:通常把研究文学的诸学科称为文艺学。

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研究范围:文学理论在文艺学中,是属于研究一般的范围,同时,是属于共时研究的范围。

所谓一般,是指它研究的是关于文学的普遍规律性问题,诸如文学的本质、文学创作的过程等问题,而不是具体文学作品的解读、具体文学现象的批评和具体作家的批评;所谓共时,是指从横向的角度,对文学的构成要素、创作过程、作品的题材和体裁、文学风格、文学的批评和鉴赏等问题进行讨论,而不是对上述诸问题进行历史的梳理和评述。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教材8-10)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79)第二、三讲诗歌俄国形式主义的主要观点(33)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201)从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角度来考察文学,立足于这个立场,文学的基本形态有三个:诗歌、散文、小说。

剧本不是独立自足的语言艺术--文学。

文学理论复习要点

文学理论复习要点

文学理论复习要点名词解释:1、文学“四要素”说:世界,作品,作家,读者。

该四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2、文学活动的发生:巫术仪式发生说、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劳动说。

文学起源于人的生产劳动。

原因: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提前条件。

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

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

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3、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内在根据)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主题和对象,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是基本条件)中通过言语组织所显示出来的(外部特证)、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文学风格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

4、叙事:指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

基本特征: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

(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叙事是话语的虚构。

5、抒情:指用话语的声音组织和画面组织来象征性地表现作者自己的主观世界、表现情感的过程。

6、陌生化: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俄国文艺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文中提出。

其核心观点是通过艺术手法将本来熟悉的对象变的陌生起来,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使读者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新颖别致,从而达到延长审美过程的目的。

陌生化在中国的集中表现是“诗家语”。

7、典型:典型是由西方文论创立的概念,是指在特殊或个别中体现着普遍性或共性的人物和事物形象。

它经过了从17世纪到19世纪80年代末再到20世纪至今的三个发展阶段,它在文学上的主要表现为“熟悉的陌生人”。

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有魅力的性格。

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文学典型是艺术至境三美神之一。

8、意象:意象指一种特殊的表意性艺术形象或文学形象。

9、意境: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导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它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文学意境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一.理想型文学1.概念: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2.特征:表现性--理想型文学超越现实,突出表现性,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

表现,指把内在主观世界状况以形象呈现出来。

显然,在理想型文学中,主观思想具有高于一切的地位。

理想型文学艺术地创造了一个理想世界。

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创造了一个人人平等的理想乐土。

虚幻性--理想型文学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手法,不求外表的真实,而遵循情感的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

理想型文学并非完全不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但这种素材一经作家的处理便具有独特的夸张,变形的色彩。

如,李白“白发三千丈”的夸张,追求的就是一种情感的真实。

二.诗1.概念: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抒发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可以分为抒情诗与叙事诗,格律诗和自由诗等。

诗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2.特征:凝练性---体现在用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极其精炼的文学语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一切样式的文学作品都是现实生活的集中反映,但诗的概括性更为突出,它反映生活不是以广泛性和丰富性取胜,而是以集中性和深刻性见长。

如《长恨歌》用了120句,840字,高度集中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在有限的词句中,准确、含蓄、生动地表现事物的特征,勾勒出生活的场景。

跳跃性----诗在结构上具有突出的跳跃性特征,它遵循想象情感的逻辑,常常由这一端跳跃到另一端,或由过去跳跃到未来,超越了时间的藩篱、空间的鸿沟。

诗的跳跃多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动作构成,动作之间没有持续性,只被同一个情节维系着。

诗的跳跃性有多种结构形式,主要有时间上的,空间上的,时空综合的,关联式的,平行式的等等。

采用何种跳跃结构,由诗人所要反映的生活和表达的思想感情而定。

节奏韵律性---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是最强调韵律性的。

诗的节奏主要指诗句中长短,强弱不同的音有规律地变化。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重点精心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重点精心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重点精心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文学理论》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重点第一编:导论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文艺学:定义,三个分支2、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3、文学四要素4、文学理论的五个任务5、文学理论的品格:实践性+价值取向6、文学理论的多样化形态第二编:文学活动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1、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2、文学活动的构成:四要素(再现理论、表现理论、接受美学)3、文学活动的发生学说:“四说”;“劳动说”4、文学发展中的“不平衡”理论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1、文学的含义:文化含义、审美含义、通行含义2、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定义;表现;综述3、话语:定义;五要素4、话语蕴藉:定义;两层内涵;典范形态第三编:文学创造第六章: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1、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内涵及关系2、精神生产的特殊性 1013、文学创造的特殊性:区别于宗教与科学;文学是语言的艺术4、文学创造的客体:“自然”(模仿说、再现说))、“情感”(表现说);5、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惟一源泉;特殊性6、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特殊的艺术生产者:主体;特殊性7、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双向运动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1、文学材料:定义;获取途径;主体性2、艺术发现:定义;表现;心理特征3、创作动机4、艺术构思:定义;心理现象(灵感与直觉)5、构思方式:定义;几种方式6、物化阶段:从“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7、为什么会出现“心手不一”?常见的问题;如何操作(即兴和推敲)第八章: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1、艺术真实:定义;主要特征2、艺术概括:定义;具体规定3、诗意的裁判:定义;内涵4、人文关怀:定义;人文与历史的双向价值5、审美理想:定义;特征;功能6、文学形式的升华:内容与形式;“有意味的形式”《文学理论》第二学期期末复习重点第四编文学作品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1、文学作品类型的划分:黑格尔、席勒2、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基本特征)3、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古代、近代、现代)4、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基本特征)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1、文本层次的理论:王弼、英伽登2、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言·象·意”3、文学言语的特点4、文学形象的特征5、文学意蕴:三个层面6、文学典型:理论;定义;“特征性”;艺术魅力;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7、意境:理论;定义;特征;分类8、意象:理论;定义;特征;分类第十一章:叙事性作品1、叙事理论2、叙事:含义;特征;构成3、叙事内容:故事(事件、情节、人物、场景);结构(表层结构、深层结构);行动4、叙述话语: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时序、时距、频率);视角5、叙述动作:叙述者与作者;叙述者与声音;叙述者与接受者第十二章:抒情性作品1、抒情:理论;抒情与现实;抒情中的自我与社会;抒情与宣泄2、抒情性作品的构成: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3、抒情性作品的结构:声音、画面、情感经验4、抒情方式:修辞方式;抒情角色第十三章:文学风格1、风格的几种理论2、如何理解“文如其人”?3、文学风格:定义;内涵4、文学风格的类型与价值5、文学风格与文化(时代、民族、地域、流派)第五编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第十四章: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1、文学消费:定义2、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的关系3、文学消费的二重性:P3064、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5、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审美活动、认识活动、文化价值阐释活动、审美交流活动第十五章:文学接受过程1、期待视野:定义;层次;形成;类型2、接受动机3、接受心境4、隐含的读者5、填空、对话与兴味6、还原与异变7、理解与误解8、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9、文学接受的高潮:共鸣;净化;领悟;余味第十六章:文学批评1、文学批评:定义2、文学批评作为意识形态评价3、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及标准:美学的、史学的4、文学批评的模式:传统批评模式;现代批评模式5、文学批评的实践。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资料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资料

1.文学理论的含义:文学理论是一门研究文学特性和普遍规律的人文学科。

2、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文学和文学活动3.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倾向性:(一)含义:是指文学在反映特定社会生活时表现或流露出来的价值取向。

它是作家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不自觉的显现,包括政治和思想的、道德的、民族的、宗教的等倾向。

(二)怎么表现:1)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无需特别把它指点出来。

同时,作家不必把他所描写的社会冲突的历史的未来的解决办法硬塞给读者。

2)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流露出倾向性更符合艺术表现规律,做着的见解越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越好。

(三)为什么表现:通过形象来反应生活这是文艺的特征。

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运用形象思维,通过典型化去概括和反应生活塑造感性形象。

典型化意境揭示社会人生意蕴和文化心理意蕴,这是文艺创作最基本的规律。

文艺的特点和规律决定了作家的审美认识,审美评价,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

必须寓于形象体系之中。

4.席勒式的含义:席勒创作中部分存在着主观唯心主义的创作倾向,即创作不是从生活出发,而是从主观观念出发,以主观的热情代替对客观,现实的清醒观察,以抽象的观念演绎代替对现实关系的真实具体生动的艺术描写,把作品中的人物变成某种精神的传声筒。

5.什么是莎士比亚化:莎士比亚的剧作不是席勒式的某种主观精神的传声筒,用抽象理想代替生活真实的唯心主义创作倾向,而是从生活出发的,反应现实本质的作品,作者的倾向和理想,不是生硬的表达出来,而是依于“福斯泰夫式的背景”,惊人的独特的实践性中,通过生动丰富的剧情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

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恩格斯对莎士比亚创作经验的科学组织是他们对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和创作方法的形象化表述。

它凝结了马恩长期反对唯心主义创作思想和创作原则的积极成果。

6.文学是审美的艺术: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还有其特殊的审美属性,是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艺术的统一。

文学作为审美艺术的特征,主要体现为情感性、形象性和超越性。

文学理论复习提纲

文学理论复习提纲

文学理论复习提纲导论1、文学史:是一门历史地、具体地考察文学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状况、经验和规律的专门学科。

2、文学批评:是文艺学的另一个分支,其指导思想是文学理论、美学理论、哲学以及其他一切人文社会科学。

文学批评的对象:是以作家、作品为主的一切文学现象。

3、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的理论,其研究对象是文学。

具体说来就是:文学理论是以人类社会的历史的和现实的一切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和探讨文学的性质、特征、构成、功能、价值和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学发展等的规律,从中发现并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命题框架及研究方法的学科。

4、文学理论与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的区别:⑴文学理论与文学史的区别:A、文学理论:共时的(把其当作静态的放在一个平面上研究)。

文学史:历史的(a、按照历史的自然分期: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b、按照文学自身的发展历史:如小说的发展史:《山海经》-魏晋志人志怪-唐传奇-宋话本-明清小说)。

B、文学理论:抽象的。

文学史:具体的(具体的作家、作品;思潮、流派)。

⑵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即文学评论)的区别:A、文学理论:抽象的。

文学批评:具体的(针对具体的作家、作品)。

B、文学理论:基础的、非实践的(不可能对文学现象发挥现行作用)。

文学批评:实践的(可及时的对文学现象发挥作用。

如西方现代小说之父陀斯妥耶夫斯基在发表小说时屡屡受挫,后因别林斯基的推崇才得以顺利出版)。

5、思考题:⑴掌握文艺学、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等概念。

⑵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⑶文学理论的研究范围有哪些?⑷我们应该用哪些方法研究文学理论?第四章文学种类和体裁一、文学体裁:133页1、文学体裁的涵义:文学题材是指从文体形式或语言形式上对文学作品进行的分类,对文学创作及接受都有相当规范性与制约性。

2、体裁的涵义:作品的文体形式,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具体地说,体裁是根据作品的语言形式特点,以及这种形式特征对材料的选择,对创作的情感体验和艺术构思的方式,对写作的结构布局,语言运用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的规定,而对作品种类进行的一种划分。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资料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资料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有关,他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读者、世界这四要素构成的。

3.文学理论的任务分为五个方面:即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作者论和文学接受论。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艺术交往论。

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1.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一)关于文学发生的诸种学说:①巫术发生说②宗教发生说③游戏发生说④劳动说(二)文学起源于劳动马克思认为,文学起源于劳动,最早的文学艺术作品产生于人类的劳动过程。

把劳动作为文学发生的起点,主要原因:①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

③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

④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2.物质生产发展同文学发展的不平衡关系:其实,“不平衡关系”只是说明了文学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方面,而这一关系的另一个方面则是两者发展上的不平衡关系,就是说,经济的、物质生产的活动的发展水平会最终制约文学发展水平。

不平衡与平衡两者共存于文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之中,从局部的情况,或者从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看,不平衡关系确实是存在的,但在总体的方面看,或者我们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来分析,那么文学发展的水平就在经济发展水平的曲线上左右摆动,二者之间总是大致平衡的。

因此,物质生产或者说经济基础是文学发展中起“最终的支配作用”的东西。

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1.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如果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来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①功利性与无功利性(从目的看)文学的无功利就是指文学活动并不企求直接得到现实利益的满足。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资料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资料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资料一、文学理论的概述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与艺术的原理、规律和方法的学科,它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探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和文学解读等问题。

文学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和古印度,经历了多个阶段和不同的派别。

本文将从常见的文学理论及其主要代表人物入手,对文学理论进行概述。

二、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是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该理论强调作品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对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起着决定性作用。

代表人物有俄国学者舒克茨基和托洛茨基等。

形式主义对文学批评和文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强调对文学作品的形式构造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揭示作品的内在规律与艺术显著。

三、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二十世纪60年代兴起的文学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有巴尔赞和凯鲁亚克等。

结构主义认为文学作品是一种不同于其他形式的语言系统,它关注作品内在的结构与组织方式,通过研究文本的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理解作品的意义。

结构主义强调符号的重要性,认为符号体系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基本单元。

四、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文学理论潮流,代表人物有巴特和福柯等。

后现代主义批判了现代主义的理性和正义观念,强调语言、权力和身份等问题的相对性和多元性。

后现代主义质疑文学的内在价值和意义,注重作品的形式和语言本身的创新和挑战。

五、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现代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强调性别问题对文学作品的影响和文学中的女性主义意识形态。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关注性别角色、女性的权益和性别歧视等话题,并试图从女性的视角重新解读和理解文学作品。

六、后殖民主义文学理论后殖民主义文学理论关注文学与殖民历史和后殖民现实之间的关系,代表人物有本迪克特和斯洛特。

后殖民主义文学理论批判欧洲殖民时代对非西方地区的文化和身份的压迫,强调对非西方地区文化的重建和重新定义。

七、个人主义文学理论个人主义文学理论关注个体在文学创作和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和价值。

代表人物有弗洛姆和照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理论复习重点1.文艺学: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

文学理论是核心,他的任务就是给文学史和文学批评提供概念。

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古代没有有系统性的文学理论,点滴,零散。

西学东渐,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工具主义。

从零散的对作品的理性评价到系统的文学理论思考和著作。

2.文学的本体论/本质论。

(整个文学理论体系的重点)文学的本质论:概念是表达人的思维过程及其结果的词语文学正是人们用来思考诗歌、小说和散文等所涉及的普遍问题的一个概念。

反本质主义——反对文学有放之四海的定义解构了文学本质问题文学概念的定义是不断变化的文学概念的含义是多元化的3.文学的概念(伊格尔顿定义“文学”是一个名称,文学的含义是随历史变化的)文学是怎么演变的;文学是怎么发展的;(文学的文化含义、审美含义以及通行含义)文学的原初含义(广义)——文化含义文学的文化含义泛指广义的文化过程,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文学还未从一般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独立发展。

文学的狭义——审美含义文学的审美含义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文学分离,独立出来,成为特殊审美形态。

(文学的审美含义: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中国魏晋时期,审美属性独立;西方18世纪,诗正式成为“美的艺术”。

)文学的现代含义——通行含义文学审美含义的通行:文学主要被视为具有审美性的语言艺术作品。

通行原因:人类活动的发展使文学从一般文化形态中独立出来。

现代学科分类机制的建立与健全,文学被划分到审美-表现领域,专门承担表现审美体验的任务。

文学现代含义的确立:首先将一批文本从其他文献中分离出来,然后赋予这批文本以创造性、想象性和审美性为特征,并以天才论为基础赋予作者崇高的地位,把诗人和艺术家提高到一个具有强大创造力的造物主地位,以此形成了一个艺术或文学的独立自足的领域。

4.文学的性质和特征(重中之重):文学的意识形态性,文学的审美性,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认识性、倾向性、实践性(书73-84)认识性:镜子论1.采诗以补察时政,诗歌可以反映社会的兴衰2.现实主义反映社会现象与生活真实3.人生教科书:对人生存在处境的解释4.文学是客观世界在作家主观世界中反映的产物5.文学作品蕴含着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6.文学通过艺术形象对社会关系进行整体把握倾向性:文学在反映特定的社会生活时流露出来的价值取向。

1.政治和思想倾向性是文学倾向性的主要体现(一是作家所具有的特定的阶级立场、思想感情和价值取向,二是社会生活所包含的政治和思想内容)2.文学的政治和思想倾向性必须与文学的真实性相统一实践性: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既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又能通过其特殊方式对人类社会产生能动的影响。

1.对政治实践的直接影响2.对生活实践的深刻影响(文学对经济、社会的变革)3.对人生实践的影响(文学对社会实践的作用是通过改变人的精神和观念间接实现的,激励和提升人的精神)5.文学作为审美的艺术(书84-95分析题用情感性、形象性、超越性+愉悦性)情感性:文学的情感性是指文学表达情感并以此激发读者共鸣、促进社会情感交流的特性1.情感性是文学审美活动的基本特征(审美是一种非实用而又使人产生情感愉悦的活动、是一种非概念而又能引起情感与认知的自由协调运动的过程、是一种个体的同时又可以普遍传达的内心情感体验P85)2.情理交融是文学审美活动的现实表现美是无功利性、非实用、非概念元好问《摸鱼儿》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情感性)形象性:文学的形象性是指文学创造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性。

文学的情感性侧重于就审美主体而言,文学的形象性则偏重于从审美对象来说。

1.形象性是文学艺术之美的体现(文学之所以美,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它的形象可感性。

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首先感知的往往是具体生动的文学形象;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也主要凝结在作家创造的各具生气的文学形象之中)2.文学形象是有创造性、有生气、有意蕴的形象超越性:文学的超越性是指文学通过艺术想象和审美理想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获得心灵自由的特性。

具体表现为人对自然、人与社会现实关系以及自我的超越。

1.对人与自然现实关系的超越(人在文学中能动地刻画自然并表达自身感受、实现对自然的征服、同自然结为知己)2.对人与社会现实关系的超越(文学审美使人在想象中摆脱现实社会的关系的束缚,实现一定程度的精神超越)3.对人自我的超越(文学审美是心灵的自由活动。

在文学审美主体的各种心理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形成一种自由协调的精神运动,从而产生心灵的愉悦。

这种审美体验会使人的感觉异常敏锐,表象纷至沓来,想象层出不穷,情感激越飞扬,心智豁然贯通,整个心灵得到舒展和解放)6.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间接性、精神性、韵律性书95-100)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实用语言、科学语言)布拉格学派“自指性”间接性:非直观性精神性:文学的精神性是指文学具有通过语言符号而传达人类精神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的特性,精神性充分体现在文学作品的心理描写之中。

韵律性:文学的韵律性是指作家艺术地运用语言使之具有节奏美和声韵美的特性。

7.文学的价值和功能:功能要注意,教育功能,娱乐功能,怎么理解?文学的认识功能:1.文学的认识功能是指文学具有帮助了解的功能。

看了文学作品,人们便知道了“别人”的某些生活方式、相关的自然风貌、社会环境以及在此环境中的人的命运等,从而引发思考,有所收获。

2.文学作为一种艺术,不仅要再现生活,而且要高于生活。

这就决定了文学的认识功能主要不在于探求客观真理,而在于用艺术的形式实现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把握。

3.作家方面:文学的认识功能是通过作家在饱含情感的审美状态中进行文学创作实现的,是在审美知觉、情感状态下实现的。

4.读者方面:文学的认识活动是通过读者的审美活动和获得的体验来实现的。

由于文学对于其他形式来展示世界的形式更加具体、细致和心灵化,所以对人的认识作用也往往更直观和深入。

同时也具有社会科学所没有的实在性、生动性和形象性。

5.优秀的文学作往往能透露出社会变革的信号。

文学的教育功能:1.文学的教育功能是指文学作品具有影响思想情感、净化心灵世界、增强生活勇气和信心的功能。

2.文学具有政治的、社会的、伦理道德的启蒙和教化功能。

3.文学的教育功能实质上就是一种提升和净化人心灵的功能。

4.强调文学的教育功能目的就是要使作家和读者都产生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我提高意识。

5.文学是人类生存、活动、交往和展示自己的充满情感的“教科书”。

6.表现在道德、伦理、教化、政治、美育、人生等多个方面。

7.文学的教育功能是由于文学的社会意识形态属性决定的。

8.劝谕说”和“教训说”9.文学的教育功能必须同其他功能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积极的作用。

文学的教育功能有大有小。

文学教育功能的大小取决于形象本身所体现的社会意义和思想情感倾向,同时也取决于接受者的诸种条件。

10.文学的教育功能是潜移默化的。

文学的审美功能:1.文学的审美功能,是指文学具有沟通文学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美感和情感需求使人获得精神对现实的超越、实现审美理想,推动促进个性和才能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功能。

文学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的审美需求而存在和发展的,因此,从根本上来讲,审美是文学最基本的功能。

2.文学作品是作者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和美的规律对来自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加工改造的产物。

当人们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就会获得更为强烈、更为丰富、更为深刻、更为迷人的审美感受,就会得到更大的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3.文学的审美功能对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丰富审美情趣、健全审美观念、升华精神境界、优化心理结构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文学的审美功能具有历史性,因为审美本身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5.文学的审美功能是文学实现其他功能的中介,因为不论是认识、教育还是娱乐功能,在文学中都是通过读者不同程度的审美体验才能得以实现的。

6.审美功能的类型:悲剧型作品通过展现美好的社会或人生价值的毁灭使读者在审美体验中由巨大的心灵震撼获得情感陶冶与升华的功能喜剧型作品通过夸张手法来讽刺和嘲笑社会的丑恶及落后现象让读者在对滑稽的嘲讽中获得轻松快感的功能优美型作品通过柔和秀丽气质的传达让读者获得愉悦舒适的体验和沉醉的功能阳刚型作品以豪放、刚健、宏大、开阔的壮美风格使读者的心灵获得超乎常态的力度感的功能文学的娱乐功能:1.文学的娱乐功能指的是文学可以给人带来身体快适、心情愉悦、精神自由的功能。

2.文学的教育作用和娱乐作用是辩证统一的。

3.文学的娱乐功能具有生理满足的意义,并主要是一种想象化的满足。

4.文学的娱乐功能有着益智的特点。

5.文学的娱乐功能最终应该指向高雅的格调。

6.娱乐功能也有助于其他功能的实现,寓教于乐。

7.文学作品的娱乐性与严肃性不是截然对立的。

8.文学的创作论文学创作的心理:艺术直觉、艺术情感、艺术想象、艺术理解文学创作的过程:创作动因,艺术构思(重要,核心),语言呈现创作动因:创作动因是指作家生活体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创作内驱力,包括创作动机和创作冲动1.创作动机的构成(个体因素:驱使作家创作的那些个人生活经历或心理体验需求;社会因素:驱使作家创作的那些非个人需求)2.创作动机对创作过程的重要作用(影响文学作品的内容、影响作家对创作技巧的选择、影响文学作品的风格)3.创作冲动(主要指一些种迫使作家进入具体创作过程的愿望和心理躁动;创作冲动是一种具有主导性的朦胧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复杂的和升华了的情绪、总是指向作家的内心世界)艺术构思:是指作家在创作动机的指引和创作冲动的驱使下,运用艺术概括手段塑造艺术形象、钩织故事情节、形成完整的艺术世界的思维过程。

1.艺术构思的过程(是文学创作过程的核心环节;①形成作品整体构架②设计具体艺术形象③安排情节的演变)2.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艺术概括:是指创作主题对选定的材料进行艺术加工从而形成艺术形象的过程,是生活素材上升为艺术形象的必经之途;艺术综合:作家对各种材料进行重新组合而形成完整艺术形象的过程;艺术简化:作家对材料进行简略化处理的过程;艺术变形:作家有意将描写对象不同与生活常态的行事表现出来,以达到某种艺术效果的过程,例如《变形记》)写成作品(物化)物化阶段:具体来说是作家将在构思成熟的形象和意念,转换为语言、文字等符号,并固定在纸张上,使其成为物质性的文本,成为可以流通和消费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的阶段。

(涉及到一系列文学心理:艺术直觉、艺术情感,艺术想象、艺术理解。

看看就行)作者因素(了解)9.文学的文本论(第二个重点)文本: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文本具有由表及里的多层审美结构。

10.文学的体裁(重中之重):描述各自特征;后面的题用得上(eg:诗有什么特点?)文学的四个体裁:诗歌、小说、剧本、散文诗歌:是一种有着强烈情感、跳跃性的语言结构、音乐美的凝炼语言、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的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