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复习重难点及点拨:溶解度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下化学溶解度知识点

九年级下化学溶解度知识点

九年级下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化学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

溶解度不仅反映了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与温度、压力和溶剂的性质有关。

本文将围绕九年级下化学学习中的溶解度知识点展开讨论。

一、溶解度的定义和影响因素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

溶解度通常用溶解度曲线表示,反映了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能力。

溶解度受温度、压力和溶剂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1. 温度的影响:一般来说,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导致溶液的分子动能增加,使得间隙处的溶质分子能更容易逃离晶体表面,进入溶液中。

2. 压力的影响:溶解度与压力的关系主要适用于气体溶解度。

根据亨利定律,其他条件不变时,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

这是因为增加压力可以增加气体分子与溶液分子的碰撞频率,从而促进气体的溶解。

3. 溶剂性质的影响:不同溶质和溶剂之间有着不同的溶解度。

极性溶质通常更容易溶解于极性溶剂,而非极性溶质则更容易溶解于非极性溶剂。

这是因为极性物质间有电荷引力相互作用,增加了溶质和溶剂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增加溶解度。

二、溶解度曲线和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是反映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变化的图表。

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曲线呈现出递增的趋势。

但也有一些溶质的溶解度曲线出现异常的现象,比如硝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在0°C至30°C范围内呈现“V”字形,这是因为溶剂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了溶解度。

当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达到一定值时,便达到了饱和状态。

饱和溶液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无法再溶解更多溶质的溶液。

饱和溶液与温度、压力无关,只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

三、溶度和溶质的质量计算溶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单位体积溶剂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一般来说,溶度用克/升(g/L)表示。

溶度的计算需要根据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质量来进行。

以溶度为10 g/L的氯化钠溶液为例,假设需要制备200 mL的氯化钠溶液,那么所需溶质的质量可以通过如下计算得到:质量 = 溶度 ×体积 = 10 g/L × 0.2 L = 2 g四、共有离子对溶解度的影响在一些离子化合物的溶解过程中,如果存在相同离子的共有离子(存在于溶质和溶剂中或两个溶质中),会显著影响其溶解度。

初三化学教案(2023)七篇

初三化学教案(2023)七篇

初三化学教案(2023)七篇初三化学教案(2023)篇1一.知识教学点1.固体溶解度的概念2.溶解度曲线3.气体溶解度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1)建立溶解度的概念(2)了解溶解度曲线2.难点:正确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区分溶解性与溶解度在概念上的不同。

3.疑点:溶解度与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间的关系。

4.解决办法:(1)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大小?可以建立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区分溶解度与溶解性在概念上的不同。

(2)通过一些基础练习,加深学生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

(3)通过例题的示范,学生的练习,可以更清楚地使学生理解溶解度和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导入]:在生产和科研中,经常用易溶、可溶、微溶和不溶来表示物质的溶解性。

那什么是物质的溶解性呢?[板书]:一.溶解性1.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

[学生活动]:根据生活实践讨论:溶解性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总结板书]:2.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还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学生活动]:讨论并设计实验:如何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如氯化钠、硝酸钾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小?)[教师活动]:启发引导学生:在相同温度下,将氯化钠、硝酸钾分别加入相同量的溶剂中,观察哪一种可以溶解更多一点。

[总结]: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溶解性大小:(1)在一定温度下(相同)(2)在一定量溶剂里(相同)[目的]:锻炼学生利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为引出溶解度的概念作铺垫。

[板书]:二.固体溶解度(溶解性的定量描述)[教师活动]:介绍固体溶解度。

[板书]:1.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练习]:下列叙述是否正确:(1)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6克。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3)20℃时,在50克水中加入18克食盐后溶液恰好饱和,因此,20℃时,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8克。

化学初中物质溶解度教案

化学初中物质溶解度教案

化学初中物质溶解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溶解度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2.掌握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3.能够通过实验和实例说明物质溶解度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物质溶解度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2.溶解度与温度、压力、溶剂种类等因素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1.导入引言(5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一下饮用过饱和糖水的经历,引出物质溶解度的概念,并提出问题:为什么
在加热的水中能够溶解更多的糖?
2.概念讲解(10分钟)
通过讲解物质溶解度的定义和溶解的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如温度、压力、溶剂种类等。

3.实验演示(15分钟)
设计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不同温度下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化,从而直观感受温度对溶解
度的影响。

4.讨论交流(10分钟)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机制,并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因素对溶解度
的影响。

5.知识复习(5分钟)
总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并引导学生巩固相关知识点。

四、作业布置:
1. 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思考一个与本节课相关的实际例子,并写出其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规律。

以上是一份化学初中物质溶解度教案范本,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溶解度考点和知识点

初中化学溶解度考点和知识点

初中化学溶解度考点和知识点初中化学溶解度考点和知识点1:定义:(1)固体物质的能容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气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的最高量称为气体的溶解度。

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初中化学溶解度考点和知识点2:影响因素质溶解与否,溶解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物质(指的是溶剂和溶质)的本性;另一方面也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溶剂种类等有关。

初中化学溶解度考点和知识点3: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特征:(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熟石灰。

t3℃时A的溶解度为80gP点的的含义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N点为t3℃时A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加入A物质,降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

从A溶解度是80g。

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无晶体析出的有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A除去A中的泥沙用过滤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结晶法初中化学溶解度考点和知识点4:气体的溶解度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知识点总结化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液中所能溶解的最大物质量,通常用溶质在100克溶剂中溶解的质量来表示。

对于溶解度这个概念,同学们可能早就接触过了,而在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材中涉及了一些溶解度相关的知识点。

现在我们就来总结一下这些知识点,加深对溶解度及其相关概念的理解。

1. 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解度受温度、压强和溶质浓度的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温度降低溶解度减小。

但对于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来说,有些固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固体在溶液中的溶解过程是放热的。

压强对气体的溶解度有较大影响,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升高溶解度增大。

而溶质的浓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则比较复杂,一般来说溶质浓度增加,溶解度也增加,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溶解度减小的情况。

2. 饱和溶解度与过饱和溶解度饱和溶解度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达到动态平衡时的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例。

饱和溶液有一个固定的溶质质量。

而过饱和溶液则指在同样温度下,溶质的质量超过了饱和溶液所允许的最大溶质质量。

过饱和溶液是不稳定的,可以通过加热、振动等外界条件来使其结晶。

3.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计算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在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溶质的质量来确定溶液是否饱和。

计算公式为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当质量分数等于饱和溶度时,溶液为饱和溶液。

4. 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的饱和溶解度随溶质浓度的变化关系的曲线。

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所不同。

当溶质的溶解度随溶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时,称为正溶解度曲线。

当溶质的溶解度随溶质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时,称为反溶解度曲线。

5. 溶解度的应用溶解度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

在农业生产中,我们可以通过调节肥料中溶质的浓度来控制肥料的效果。

在医药生产中,了解药物的溶解度,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来调节药物的剂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知识点
以下是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溶解度: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质量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通常以质量分数或摩尔浓度表示。

2. 可溶性:物质在特定条件下能够溶于溶剂中的性质,可溶性取决于溶质-溶剂间的相互作用力。

3. 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溶剂中已经溶解了最大量的溶质,无法再溶解更多溶质的溶液。

4. 饱和溶解度:指在特定温度下,溶液中所能溶解的最大量溶质。

5. 不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溶剂中所含溶质量小于饱和溶解度的溶液。

6. 过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条件下,由于溶剂迅速冷却或其他原因,使得溶质溶解度超过其饱和溶解度时产生的溶液。

7.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 温度: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一般情况下)。

- 压强(对气体溶质):溶解度随压强升高而增加(亨利定律)。

- 溶剂的性质:溶质与溶剂之间化学性质的相似性有利于溶解。

8. 溶解度曲线:用于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间的关系。

通常以溶质质量分数与溶剂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来表示。

9. 溶剂中溶解度变化:溶液的溶质溶解度随着溶剂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对于某些溶液,特定温度范围内溶质溶解度随溶剂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以上是九年级化学下册学习溶解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希望对你有帮助!。

化学初三知识点总结溶解度

化学初三知识点总结溶解度

化学初三知识点总结溶解度一、溶解度的概念1.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单位量的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质量。

2. 溶解度通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或溶质溶液的摩尔浓度表示。

二、影响溶解度的因素1. 温度- 大多数固体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还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2. 溶剂的种类- 溶质与溶剂之间的化学性质相仿的话,通常溶解度较大,反之溶解度较小。

3. 溶质的种类- 溶质颗粒的大小、形状和结晶度也会影响其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4. 溶解度的动力学因素- 搅拌速度、溶解过程中的晶体碰撞等均会影响溶解度。

三、饱和溶液1. 饱和溶液的特点- 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剂中溶质的质量达到最大值的溶液。

- 饱和溶液中的溶质以结晶或沉淀的形式存在。

- 在饱和溶液中,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或溶质的浓度是不变的,称之为饱和溶质的溶解度。

2. 饱和溶液的准则- 饱和溶液的组成和性质是确定的,可根据实验来确定。

- 饱和溶液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溶质,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饱和溶液中总质量不变。

四、饱和溶液中的平衡1. 反溶质的沉淀平衡- 在饱和溶液中的溶质的溶度是稳定的,但溶质颗粒始终在与溶质溶解的过程相互平衡着。

2. 溶解和析出的平衡- 在饱和溶液中,溶质颗粒在自发地溶解和析出过程之间达到动态平衡。

五、溶解度曲线1. 溶解度曲线的概念- 指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 溶解度曲线一般用温度为横坐标,单位量溶剂中的溶质质量为纵坐标。

2. 溶解度曲线的特点- 大多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固体溶质的溶解度曲线均为上升曲线。

- 气体溶质在液体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3.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曲线可用于实验方法中溶质溶解度的研究与测定。

- 溶解度曲线可用于反应热力学研究与计算。

- 溶解度曲线还可用于在溶液中进行不同溶质组成的晶体提纯等工业生产中。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解过程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解过程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解过程在化学当中,溶解是指物质在溶液中弥散分散的过程。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了解物质的溶解度和溶解过程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两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一、物质的溶解度1.1 溶解度的概念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溶剂中能够溶解最大量溶质的质量。

溶解度通常用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和摩尔浓度等来表示。

1.2 影响物质的溶解度的因素1.2.1 温度的影响温度的升高通常会使溶解度增大,这是因为在较高的温度下,溶液的分子能量增大,分子活动性增强,势能垒降低,使得溶质能够更好地溶解入溶剂中。

1.2.2 压力的影响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主要是针对气体溶解度而言。

当压力升高时,溶解度也会增大,这是因为气体溶解在溶液中是一个逆向的自由化学反应,增加压力会使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的产物增多,从而使溶解度升高。

1.2.3 溶质与溶剂的性质溶质与溶剂的性质对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极性溶质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通常较大,而非极性溶质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也比较大。

1.3 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剂中溶解溶质的变化关系曲线。

对于大部分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溶解度曲线为正斜率曲线,而对于部分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溶解度曲线为负斜率曲线。

二、溶解过程2.1 溶解的定义及特点溶解是物质在溶液中实现离子间或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分散过程。

在溶解过程中,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溶剂分子之间通过吸引力相互结合,形成扩散均匀分布在溶剂中的溶液。

2.2 溶解过程的热效应溶解过程中存在着热效应,通常分为溶解热和溶解热量变。

溶解热是指单位物质的溶解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单位通常是焓变/摩尔。

溶解热量变是指单位溶质物质的溶解引起的液体溶液温度的变化。

2.3 溶解过程的速度溶解过程的速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溶质粒子的大小、溶剂的搅拌和温度等。

一般情况下,溶解速度会随着溶质粒子的大小的增加而增加,搅拌会加快溶解速度,而温度的升高也会促进溶解过程的进行。

2024年初中化学物质溶解度知识点

2024年初中化学物质溶解度知识点

2024年初中化学物质溶解度知识点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物质的溶解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不仅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还在许多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物质溶解度的相关知识。

一、溶解度的定义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 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这里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点:首先是“一定温度”,因为温度对物质的溶解度有很大的影响;其次是“100g 溶剂”,通常指的是水;最后是“饱和状态”,意味着溶液中不能再继续溶解该物质。

例如,在 20℃时,氯化钠在 100g 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约为 36g,我们就说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36g。

二、影响溶解度的因素1、温度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钾。

但也有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如氯化钠。

还有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比如氢氧化钙。

对于气体物质,其溶解度通常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也是为什么在加热水时,水中溶解的氧气会减少,从而导致鱼在热水中容易缺氧。

2、压强对于气体物质,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

例如,打开碳酸饮料瓶时,会有大量气泡冒出,这是因为压强减小,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度降低,从溶液中逸出。

但压强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影响很小,一般可以忽略不计。

三、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是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描绘出的曲线。

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1、曲线的坡度坡度较陡的物质,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坡度较缓的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2、交点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曲线的位置在溶解度曲线中,位置越高的物质,在相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越大。

四、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初中化学九单元溶解度教案

初中化学九单元溶解度教案

初中化学九单元溶解度教案
教案一:认识溶解度
目标:了解溶解度的概念,掌握溶解度的计算方法。

重点:溶解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难点: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的关系。

教学步骤:
1.引入:引导学生回顾前几个单元学习的知识,了解在化学实验中常常会遇到溶解的现象。

提出问题:什么是溶解度?它与溶解有什么关系?
2.概念讲解: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溶剂中最多溶解
的溶质的质量或容积。

并与溶解的概念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溶解度的理解。

3.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常见的物质,让学生计算它们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观察溶解
度曲线的走向。

引导学生理解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4.讨论交流: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讨论溶解度与化学反应速度、溶液浓度等因素的关系,开展小组讨论。

5.拓展延伸:布置作业,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及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6.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溶解度对化学实验和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
主动探究溶解度的应用。

7.课后作业:完成课堂作业,查找相关资料并撰写小结;观察生活中的溶解现象并记录。

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概念的讲解和案例的分析,通过实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引导学生理解溶解度与其他化学知识的
关联,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

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

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一、初中化学溶解度1.小龙同学在工具书中查到NaOH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见下表)。

通过分析她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20 ℃40 ℃水109 g129 g酒精17.3 g40 gA.温度和溶剂种类对NaOH的溶解度都有影响B.NaOH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C.40 ℃,40 g NaOH溶解在100 g酒精中达到饱和D.将等质量40 ℃的饱和NaOH水溶液和饱和NaOH酒精溶液降温至20 ℃,析出的晶体前者比后者多【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溶剂不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不同,温度不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也不同,所以温度和溶剂种类对NaOH的溶解度都有影响,故A说法正确;B、在室温下,物质溶解度大于10g 为易溶物质,由表中数值可知NaOH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故B说法正确;C、40℃,NaOH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40g,所以40℃,40gNaOH溶解在l00g酒精中刚好达到饱和,故C说法正确;D、40℃NaOH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是129g,20℃NaOH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是109g,所以差值是20g;40℃NaOH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40g,20℃NaOH 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17.3g,差值是22.7g,所以将等质量40℃的饱和NaOH水溶液和饱和NaOH酒精溶液降温至20℃,析出的晶体前者比后者少,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2.如图是X、Y、Z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Z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B.t1℃时,Y的溶解度大于Z的溶解度C.t3℃时,X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 .t 2℃时,X 的溶解度和Y 的溶解度相等【答案】C【解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还可以判断或比较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观察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Z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A 正确;观察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t 1℃时,Y 的溶解度大于Z 的溶解度,B 正确;观察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t 3℃时,X 的溶解度是100g ,所以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50%,故C 错误;观察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t 2℃时,X 的溶解度和Y 的溶解度相交于一点,说明二者的溶解度在此温度下相等, D 正确。

初中化学溶解度教案文档

初中化学溶解度教案文档

初中化学溶解度教案文档
主题:溶解度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溶解度的概念,能够区分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的关系;
2. 能够利用溶解度曲线解决实际问题;
3. 能够说明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溶解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2. 溶解度曲线的绘制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玻璃棒等;
2. 实验药品:NaCl、KCl、Na2SO4、Na2CO3等;
3. 教学媒体:PPT、教学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实验展示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并引出溶解度的概念;
2. 探究:让学生讨论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并通过实验验证结论;
3. 练习:让学生绘制溶解度曲线,并解决相关问题;
4. 拓展:介绍溶解度曲线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总结溶解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五、教学反思:
1. 教学内容设置是否合理?
2. 学生对溶解度的理解程度如何?
3. 学生在绘制溶解度曲线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六、作业布置:
1. 练习册中相关题目;
2. 讲解课后练习。

七、随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深刻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及其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溶解度的概念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下册的溶解度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
1. 溶液: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混合物,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进行溶解的物质。

2. 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摩尔浓度。

常用的浓度单位有质量浓度(g/L),物质的摩尔浓度(mol/L)等。

3. 饱和溶解度: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溶质溶解在溶剂中所达到的最大溶解度。

溶质的饱和溶解度与温度、溶剂的性质有关。

4. 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一般来说,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5. 非极性物质的溶解度:非极性物质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常较大,而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小。

6. 极性物质的溶解度:极性物质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大,而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小。

7. 非极性溶质和非极性溶剂的溶解度:非极性溶质和非极性溶剂之间的溶解度往往较大。

8. 极性溶质和极性溶剂的溶解度:极性溶质和极性溶剂之间的溶解度往往较大。

9. 郁郁溶解度:某些物质的溶液,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强条件下,存在一定的极限浓度,超过这个极限浓度后,物质不再溶解,而是沉淀出来。

以上是九年级化学下册涉及的溶解度知识点。

希望对你有帮助!。

九年级化学溶解计算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溶解计算知识点

德江白茶出大山作者:暂无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5年第28期文/ 龙丽红2015 年6 月20 日,北京展览馆。

人头攒动的“2015 北京国际茶业展”迎来了一支特殊队伍——来自贵州省铜仁市的梵净山茶团队队员排列有序,手举15 片2 米多高的贵州茶产业宣传牌进行全馆巡场,此举引来了各参展商和观众的争相追看与拍照。

手举奖杯和证书带队巡馆的是一位容貌秀丽的土家族女子,是铜仁市德江县鸿泰茶业北方区销售总经理令狐昌睿。

在本次茶展评比中,鸿泰公司选送的德江白茶荣获特别金奖,这也是贵州省参展茶企的唯一殊荣。

提起白茶,人们首先想到的不外福鼎白茶、绿雪芽等名茶,即使在贵州本省,人们所熟知的也不过是正安白茶而已。

德江县种茶历史虽然悠久,此前却始终未形成产业,没有品牌,鸿泰公司的德江白茶是如何在短短几年内异军突起,脱颖而出的呢?2008 年,德江县民营企业家张观胤在合兴镇大兴社区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租用500 亩山地开始种植茶叶。

2009 年,鸿泰公司成立,张观胤正式进军茶界。

起步之初,张观胤就确立了“出好茶、上等茶、精品茶,以茶富民”的奋斗目标。

鸿泰公司种植的德江白茶属于绿茶类的变异品种。

春季,因叶绿素缺失,在清明前萌发的嫩芽为白色,至谷雨后,玉白色的茶叶才逐渐转为全绿。

此茶香气鲜爽馥郁,滋味清鲜回甘,氨基酸含量高达30.09%,比其他名优绿茶高出3-4 倍,养生保健功效明显。

由于德江白茶必须在每年早春时节不到30 天的白化期内采摘、加工和制作,所以产量极低。

但张观胤看重的并非产量而是质量,他追求的是工艺与技术的创新。

因而,在茶园基地建设与管理上,鸿泰公司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规格”,防虫采用生物技术,催芽采用农家肥,每年单生物技术防虫一项花费就达20 万元之多,是使用农药灭虫的12 倍。

在茶叶加工生产上,鸿泰公司更是严上加严,从茶青采摘、运输、摊青、杀青、烘干、揉捻、提香、理条、摊凉、做形、脱毫、检验装箱、冷库贮存等各环节到产品出厂,都严格操作,规范卫生,有效保证了鸿泰公司产品的质量。

九年级化学溶液较难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溶液较难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溶液较难知识点溶液是化学中常见的概念,指的是溶质在溶剂中均匀分散的混合物。

在九年级化学学习过程中,涉及到了一些较难的溶液相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重点讨论其中的几个难点。

一、溶解度和饱和溶液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难点在于理解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以及饱和溶液的特点。

溶解度受到温度、压强和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

温度升高,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往往增大;而压强变化对溶解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同时,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会影响溶解度,比如极性溶质溶解于极性溶剂时通常溶解度较高。

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解度达到最大值时得到的溶液。

此时,溶质以极快的速度进入和离开溶液,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改变溶质的质量或者溶剂的体积并不会改变饱和溶液的状态,只会导致溶质的溶解度超过或不足于饱和溶液。

二、浓度和溶液的稀释计算浓度是指溶质在溶剂中的含量,常用的浓度单位有质量分数、摩尔浓度和体积分数等。

在实际计算过程中,涉及到溶液的稀释计算。

稀释计算是指在已知初始浓度的溶液基础上,通过向其中加入溶剂,使其总体积发生变化,从而达到所需浓度的计算过程。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利用稀释计算公式:C1V1 = C2V2其中,C1为初始溶液的浓度,V1为初始溶液的体积,C2为稀释后溶液的浓度,V2为稀释后溶液的体积。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所需的稀释后溶液的体积或浓度。

三、溶液的质量和溶剂蒸发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溶液的质量来进行计算。

然而,由于溶剂在溶液中的存在,我们需要考虑溶剂的蒸发对溶液质量的影响。

溶剂的蒸发是指溶剂在溶液中逐渐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

在该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并不会发生改变,而溶剂的质量会逐渐减少。

因此,在计算溶液质量时,我们需要考虑到溶剂蒸发造成的质量损失。

需要注意的是,溶剂蒸发并不改变溶液浓度,但会导致溶液质量和体积的变化。

在实验和工业生产中,我们需要准确考虑溶剂蒸发对溶液所需质量的影响,以确保实验或生产的准确性。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知识总结.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知识总结.

溶解度重点、难点:1.建立溶解度的概念.2.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区分溶解性与溶解度在概念上的不同.重点、难点解析: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在理解固体的溶解度概念时,要抓住五个要点:①“在一定温度下”:因为每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有一个对应的定值,但这定值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所以给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必须指出在什么温度下的溶解度才有意义.②“在100g溶剂里”:溶剂质量有规定的值,统一为100g,但并不是100g 溶液,在未指明溶剂时,一般是指水.③“饱和状态”:所谓饱和状态,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质的溶解达到了最大值.④“所溶解的质量”:表明溶解度是有单位的,这个单位既不是度数(°),也不是质量分数(%),而是质量单位“g”.⑤“在这种溶剂里”:就是说必须指明在哪种溶剂里,不能泛泛地谈溶剂.因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的溶解度是不相同的.(2)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②温度的高低也是影响溶解度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2.溶解性与溶解度溶解性和溶解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溶解性是指物质在某种溶剂中溶解能力的大小,常用易溶、可溶、微溶和难溶(不溶)粗略表示,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本节课内容在中考中出现的几率很高,主要考查以下内容:①有关溶解度的概念;能够正确运用概念解决一些问题.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利用溶解度曲线解答有关问题.③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以上前三个内容常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出现.核心知识【基础知识精讲】1.溶解度(1)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根据物质在20℃时溶解度的大小不同,把物质的溶解性通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概念粗略地来描述.(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S)①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S = ×100g②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a.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b.温度的高低也是影响溶解度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只有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③溶解度曲线可表示的几种关系:a.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的数值.(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溶解度为多少)b.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可比较相同温度下各物质溶解度的大小)c.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d.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对应温度下几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气体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是指气体在一定温度、压强为101KPa 时溶解于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2.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计算(1)根据:温度一定时,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与饱和溶液质量成正比.(2)基本计算公式:若设溶解度为S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A ,溶剂质量为B ,溶液质量为C(均以克为单位),则有:BA 100S = 即:100gB A S = 演变公式有:①S 100SC A += ②S100100C B +=。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知识点讲解教案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知识点讲解教案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知识点讲解教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我们别为九年级下册学生准备了一期化学知识点讲解教案,本期我们将重点讲解《溶解度》方面的知识。

希望本次讲解可以让同学们对此方面的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

一、知识点介绍1. 溶解度的定义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质量的溶剂中最多可以溶解的物质的质量。

简单来说,就是单位量的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的物质。

2.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1)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溶解度会增加,降低,溶解度则会减少。

这是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溶液中分子的平均动能也会增加,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会减弱,这会导致更多的溶质分子离开了晶体表面,进入到溶液中,溶解度会增加。

(2)压强的影响对于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压强增大,溶解度也会增大。

这是因为气体可以溶解于液体,而在溶解的同时,气体分子也会承受着液体分子所施加的作用力,如果压强增大,则气体分子承受的作用力也会增大,气体的溶解度也会增加。

3. 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剂中已经溶解了最大量的溶质的溶液。

此时,如果继续向溶液中添加溶质,溶质不会再被溶解,而是在溶液中沉淀出来。

4. 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剂中还可以溶解更多的溶质的溶液。

此时向溶液中添加溶质,溶质仍会被溶解到溶液中。

5. 过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剂中已经溶解了超过最大量的溶质的溶液。

这种情况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常见,但是可以通过某些方法实现。

过饱和溶液的稳定性较差,任何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导致溶质沉淀出来。

二、知识点讲解1. 溶解度如何计算?在特定温度下,溶解度的计算公式为:溶解度=溶质的质量/溶剂的数量其中,溶质是指被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溶剂是指能够溶解溶质的物质。

2. 溶解度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不同的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它们的溶解度也会不同。

比如,极性分子和极性溶剂的溶解度一般较大,因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在溶液中容易形成分子间的氢键。

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归纳列表 初三化学溶解度讲解

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归纳列表 初三化学溶解度讲解

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归纳列表1. 什么是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种物质在水或其他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

通常用溶解度来描述溶解物质溶解程度的高低。

2.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温度: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会增加。

但对于一些物质,如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则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压力:对于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压力的变化对其溶解度影响较小。

但对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压力变化则会影响溶解度的大小。

•溶质和溶剂的性质:不同的溶质和溶剂之间有不同的相互作用力,这会影响溶解度。

3. 溶解度的表示方法•质量分数:指溶质在溶液中所占的质量与整个溶液质量之比。

质量分数可以用下式表示: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 / 总质量) × 100%•体积分数:指溶质在溶液中所占的体积与整个溶液体积之比。

体积分数可以用下式表示:体积分数(%)= (溶质体积 / 总体积) × 100%•摩尔分数:指溶质在溶液中所占的摩尔数与整个溶液摩尔数之比。

摩尔分数可以用下式表示:摩尔分数(%)= (溶质摩尔数 / 总摩尔数) × 100%4. 饱和溶液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或浓度已经达到了最大限度,无法再溶解更多的溶质时,称为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的溶解度通常与温度有关,即随着温度的增加,溶解度会增加。

饱和溶液相对于不饱和溶液更加稳定。

5. 过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是指在低于它的饱和温度时,通过某种方法使溶质溶解度超过了饱和溶液的状态。

在过饱和溶液中引入了过多的溶质,但溶质仍然保持溶解态。

过饱和溶液的稳定性较差,一旦条件发生变化,可能会出现结晶析出。

6. 非电解质与电解质的溶解度•非电解质指在溶液中不解离成离子的物质,如蔗糖、乙醇等。

非电解质的溶解度通常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电解质指在溶液中能够解离成离子的物质,如NaCl、HCl等。

电解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力以及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

7. 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是描述固体在液体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初中化学重难点,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doc

初中化学重难点,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doc

初中化学重难点,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考点一、溶液、溶解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溶液(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组成:溶质和溶剂。

(3)特征: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密度、浓度、性质都相同。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改变,溶液久置不出现沉淀,不分层。

2.溶解现象(1)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1溶剂的温度:温度越高,溶解越快。

2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颗粒越小,溶解越快。

3搅拌加速溶解。

(2)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物质溶解时,往往会引起温度的改变。

溶解的过程发生两个变化:1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的过程,要吸收热量;2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过程,要放出热量。

当吸热大于放热时,溶液温度降低,反之升高。

(3)溶于水温度升高的物质:氢氧化钠、浓硫酸等,溶于水温度降低的物质:硝酸铵等。

3.正确区分乳化现象和溶解现象(1)乳化是使用乳化剂将植物油(的油珠)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存在于水中而不能聚集。

(2)溶解则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在溶剂的作用下,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溶剂中。

乳化作用得到的是乳浊液,溶解后得到的是溶液。

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定义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3)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须注意以下两点:①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只有在“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这两个条件下才有意义,脱离了这两个条件,无法判断是否饱和。

②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一定要指明具体的溶质,同一溶剂对一种溶质已经饱和,但对另一种溶质却不一定饱和。

5.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在一定温度下,看该溶液中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如果有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溶质与溶液共存,那么这种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否则是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