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小楷书法欣赏剖析-共21页

合集下载

文征明小楷《醉翁亭记》艺术风格

文征明小楷《醉翁亭记》艺术风格

文征明小楷《醉翁亭记》:传统艺术之美的展现
在书法艺术中,小楷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书体,其精致的笔触和严谨的构图使它在书法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

文征明作为明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小楷作品《醉翁亭记》更是将小楷的艺术风格发挥到了极致。

文征明的小楷《醉翁亭记》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传统艺术之美。

在《醉翁亭记》中,文征明运用小楷的独特书体,将欧阳修的散文名篇诠释得淋漓尽致。

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严谨的构图,将文字与意境融为一体,使观者在欣赏书法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心境。

文征明的小楷风格独特,其笔画精细、结构严谨,每一笔都充满力度和韵律感。

在《醉翁亭记》中,他巧妙地运用了墨色的浓淡、线条的粗细以及字形的正斜,营造出一种既古朴典雅又生动活泼的艺术氛围。

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不仅展现了文征明深厚的书法功底,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此外,文征明在《醉翁亭记》中还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个性。

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灵动的构图,将欧阳修的文学意境与自己的书法风格相互呼应,使整幅作品呈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

这种将书法与文学紧密结合的创作方式,不仅展示了文征明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欣赏视角。

总之,文征明小楷《醉翁亭记》以其精湛的技艺、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传统艺术之美。

这部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欣赏小楷艺术的绝佳范例,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无穷魅力。

通过欣赏文征明的小楷《醉翁亭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传统艺术的精髓和价值,也能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找到一种宁静和慰藉。

文徵明《草堂十志》高清附释文

文徵明《草堂十志》高清附释文

文徵明《草堂十志》高清附释文文徵明《草堂十志》册页,小楷,纵23.2厘米、横28.4厘米,钤有乾隆、嘉庆、宣统内府鉴藏印,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这件小楷字迹清秀、婀娜多姿,是文徵明传世之作中的一件精品。

文徵明《草堂十志》是文式小楷典范,用笔温润清秀、舒缓自在,结字谨严、自然舒展,婀娜多姿、秀丽灵动,平正清和,在不激不厉中风规自远,通篇气质典雅,气息流畅,朗朗一股清气,且书卷气浓郁,足可见文徵明书写时挥洒自如、从容自在、心手双畅,读来让人感到心神愉悦,如沐春风。

【释文】释文较长,附图片及文章底部。

::墉洫(yōng xù )田间水道。

::茅茨(máo cí ) 1.用茅草盖的屋子。

2.用以谦称自己的家。

3.指简陋的居室。

::蘼芜(mí wú )绿丝藻类植物。

::薜荔(bì lì )又名凉粉子,木莲等。

::怳歘(huǎng xū )意思指知觉迷糊或神思不定。

::泱漭(yāng mǎng ) 1.广大貌。

2.水势浩瀚貌。

3.指浩瀚的水面。

::崖巘(yá yǎn )高崖险峰。

::羃(mì )指古代遮蔽脸部的巾。

::爨(cuàn ) 1.烧火煮饭。

2.灶。

3.姓。

::迤逦(yǐ lǐ )意思是曲折连绵;形容唱歌声和鸟鸣声的悠扬圆转;也有渐次、逐渐等意思。

::磢错(chuǎng cuò )磨擦。

::濙湟湟(yíng huáng huáng )细小的水流。

《草堂十志》文徵明/ 小楷▼【1】《草堂十志》嵩山草堂者,盖因自然之溪阜,以当墉洫;资人力之缔架,复加茅茨。

将以避燥湿,成栋宇之用;昭简易,叶乾坤,可容膝休闲。

谷神全道,此其所以贵也。

及靡者居之,则妄为剪饰,失天理矣。

歌曰:山为宅草为堂,芝室兮药房。

罗蘼芜拍薜荔,荃壁兮兰砌。

蘼芜薜荔成草堂,中有人兮信宜常。

读金书饮玉液,童颜幽操长不易。

文征明小楷研究

文征明小楷研究

文徵明小楷1小楷《醉翁亭记帖》,纸本轴,纵53.5厘米,横28.6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醉翁亭记》是宋代欧阳修谪于安徽滁州期间,修建醉翁亭后,写下的脍炙人口的名篇,历来书家多有发挥题写。

這幅《醉翁亭记帖》是文征明八十二岁时(一五五一)书写,全文精整挺秀,铁画银鉤。

书后有长跋,谈到当时书法上的体验与书欧阳修“醉翁亭記”的原由。

欧阳修从韩愈的文章得到启发,文征明也希望从钻研王羲之的书迹中,追求如不食人间烟火,冰清玉骨的感受。

2《小楷离骚经九歌卷》(局部)纸本纵23.0厘米横263.0厘米小楷前后赤壁赋86高龄3《小楷归去来兮辞》4文徵明小楷《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老子列传》合册,纸本,纵20.9厘米,横11厘米,每页8行,正文每行18字。

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首页为工笔水墨老子像,题蝇头小楷一行:“长洲文徵明写像。

”《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凡37行,书于明世宗嘉靖十六年(1537年)七月十二日,时年68岁。

《老子列传》凡34行,书于明世宗嘉靖十七年(1538年)六月十九日,时年69岁。

均钤“徵”、“明”朱文连珠小印。

5文徵明小楷《莲社图记》册,纸本,纵25.5厘米横9.8厘米6文徵明小楷《落花诗册》《落花诗册》生成于公元十五世纪末,起因是明四家之一的沈周,因老年丧子赋得《落花诗》十首以寄托哀思,吴中士人皆有唱和。

一时吟咏落花,数量之多,非他人可比,令吴门诗坛热闹非常,引入瞩目。

沈周、唐寅等人皆有落花诗册书法传世,此为文徵明小楷抄录的《落花诗册》。

此册笔力劲健挺拔,瘦劲精匀,流露出“险劲瘦硬、崛起削成”的欧阳询书意,堪称精品。

7文徵明小楷《草堂十志》各纵23.2、横28.4厘米。

故宫博物院这件草堂十志,字迹清秀、婀娜多姿,亦是其传世之作中的一件精品。

此件册页纵二十三点二厘米,横二十八点四厘米,钤有乾隆、嘉庆、宣统内府鉴藏印,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文徵明小楷书法艺术考从小楷书法产生到臻于完善,在历史上形成了几个发展高峰.魏晋时期由钟繇和王羲之等书家推动形成的魏晋初创高峰,将小楷书法正式引入书法艺术的大家庭中,并且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隋唐时期有大唐众书家和抄经高手形成的唐代成熟高峰,在这一时期中,小楷书法与楷书的成熟同时完成,达到了"法"的完备;元代赵孟糖等书家形成的元代中兴高峰和明代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等书家形成的明代复兴,承传高峰,在这两个时期,小楷书法已经很难再像魏晋,隋唐时期那样辉煌和壮美,但是,小楷艺术自身的魅力和审美意味依然吸引着大批书家拼其全力,奋斗终生去开拓小楷书法艺术的新境界.这些小楷书法发展高峰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小楷书法的发展,也促进了其他书体的发展,承传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精神和民族艺术灵魂的血脉.有明一代是书家辈出的时代,祝允明,文徵明,王宠,唐寅,仇英,董其昌,徐渭,张瑞图,黄道周等等都是大书家.在书法史上都闪着耀眼的光辉.在小楷的技艺上,这些书家大都有着不俗的建树,当然明代小楷书法执牛耳者首推文徵明.正如朱和羹《临池心解》所言:"明楷以文衡山第一."的确,文徵明的小楷成就直接延续了元代赵孟颊小楷高峰的成就和影响,亦发扬了魏晋,隋唐小楷的古朴天真和谨严法度.在文徵明以后的时代,文徵明的小楷书风和书家风范一直影响着无数的后学,直至现在和将来.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正德末以岁贡生诣都,授翰林院待诏,故又称"文待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堪称我国古代书坛画界的老寿星,德高望重,影响颇大.应该说是勤奋最终成就了文徵明的书法艺术.文徵明的勤奋是有据可查的,《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文物出版社出版)和周道振先生编着的《文徵明书画简表》两本书收录文徵明传世书画作品有千余件之多.这个数量在我国古代书画家存世作品中实属罕见.而且,其涉猎书画的门类相当广泛,绘画中的山水,花鸟,工笔与小写意,水墨和重彩;书法中的行书,草书,楷书无所不精,尤其是小楷书法更是不与凡同,九十岁的老人依然可以写一手漂亮的小楷,的确让人景仰.明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说:"待诏以小楷名海内."此评价文徵明当之无愧.从前人着录和现存的作品来看,文徵明一生的小楷书法学习和创作大体上分为三个时期:五十岁以前广博学习的时期,五十至六十岁融会贯通的时期,六十岁以后成熟和发展的高峰期.文徵明传世小楷书法作品年代分布表①、3岁以前31—4岁41—5岁51—6岁61—7岁71—8岁81—9岁总计作品191536494352205数量文徵明小时候学习特别刻苦.据《明史》本传记载,在"郡学"念书时,同学们多背着老师玩乐,他却埋头临写《千字文》,每日多达十本之多.②、稍长受其父知友吴宽的影响写苏体,后受他岳父李应祯的影响,学宋元的笔法较多.李应祯乃当时名士,对书学颇有研究,造诣很深,文徵明的书法最得力于李氏在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和严格要求.据文徵明自己说,一次李氏见他写字带有苏东坡的笔意,便大声斥责说:"破却工夫,何至随人脚踵,就令学成王羲?118?之,只是他人书耳!"③、另有一次李氏对文徵明说:"吾学书四十年,今始有得,然老无益矣,子起及目力壮之时为之."后文徵明在一题跋中记起此事说:"因极论书之要诀,累数百言,凡运指凝思,吮毫濡墨,与字之起落转换,小大向背,长短疏密,高下疾徐,莫不有法."(见《文待诏题跋?跋李少卿帖》)可见,李应祯的指导对文徵明书法学习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徵明早年楷书习字是很宽泛的,除临摹智永外,对唐代欧阳询的楷书用功很深,同时受李应祯的影响宋元的笔法学习也很多.在他五十岁以前写的楷书里,主要是受欧阳询和赵孟烦的影响,字里行间偶或有颜真卿和倪瓒的面貌.④、从所见文徵明早年传世作品看,欧的面貌在这一时期是比较多的.这一时期的小楷,起笔露锋,结字略呈扁势,严整规范,但是风格不统一,显得不够灵活.梁嵫说:"⑤、文衡山小楷初学欧,力趋劲健,而板滞之气未能尽脱."可见,文徵明早年的小楷书法尚未确立一个完整的体系,也未形成臻善的个人书法风格.但其书法的定位是非常鲜明的,尽量不受时人的影响,学习历代优秀的法帖,走的完全是赵孟的学书之路,这于他崇拜赵孟烦的书艺有直接关系.⑥、下面这些小楷书法就是文徵明二十岁至五十岁时的作品.书《落花诗》清张培敦补,跋倪瓒《江南春》,跋张灵画《落花诗》,《落花诗》与画合卷,《甲子杂稿》,跋《江山初霁图》,书杜启撰《重修姑苏志后序》,跋《烟江叠嶂图》,跋《苏轼五帖?苏过一帖》,《明故中书舍人徐君墓志铭》,题王羲之《七月帖》,跋钱良佑书吴仲仁《春游图》,跋欧阳修《付书局帖》,《铁崖诸公花游倡和诗》,《圣主得贤臣颂》,跋《落木寒泉图》,《落花诗》并图,跋《湘君湘夫人图》,跋周文矩《重屏会棋图》,《书唐人绝诗扇面》②文徵明五十岁以后官翰林院待诏时,为适应职务上的要求,写比较工整的字.丰坊说他"书写亦是一种修持——兼说文徵明小楷书法孙稼阜任何一门技艺,达到极致时,都通于“道”,道是指一种普遍的规律,是可打破门类区别而对话的“语言”,所谓万事“理通”。

文徴明小楷47种

文徴明小楷47种

文徴明小楷47种文徴明(1470-1559),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

擅长诗文书画,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

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在绘画上,师法沈周,典雅秀丽,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小楷《落花诗册》二、文徵明小楷图谱(以下图片多数为作品局部、或选页)(一)第一阶段(50岁前)属于广博学习的时期,在摸索中不断前进(早期:泛学众家,风格多样,但却牢守法度。

用笔尖利外露,较多棱角)003–文徵明–小楷跋人日诗画图–(1505年36岁,上海博物馆)009–文徵明–小楷明故中书舍人徐君墓志铭–(1510年41岁)015–文徵明–小楷铁崖诸公花游唱和诗–(1514年45岁,江西省博物馆)018–文徵明–小楷落花诗–(1516年47岁)020–文徵明–小楷跋湘君湘夫人图–(1517年48岁,辽宁省博物馆)(二)第二阶段(50-60岁)为风格渐成的时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中期:少波磔,多温润。

一面受“台阁”时风的影响尚工整。

一面受欧体影响,谨严劲健,却又失之紧密板滞。

)025–文徵明–小楷跋深翠轩图卷–(1519年50岁)030–文徵明–小楷千字文刻本(采真馆法帖)–(1520年51岁)036–文徵明–小楷跋观音变相图–(1523年54岁)042–文徵明–小楷跋十七帖–(1525年56岁)052–文徵明–小楷琴赋(蕉石鸣琴图跋)–(1528年59岁,无锡市博物院)057–文徵明–小楷跋猗兰室图卷(猗兰小景图卷)–(1529年60岁,北京故宫博物院)059–文徵明–小楷跋古木苍烟图–(1530年61岁)(三)第三阶段(60-80岁)是日臻成熟的时期,书写风格趋于稳定(晚期:回归晋唐,主宗二王,在对“法”的实践认识中升华:用笔从板滞工整趋于超逸灵动;章法布白由紧密峻峭趋于宽展舒和,于方正平稳中寓多变体势;温润精良的文氏书风至此独立与成熟。

吴門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賞(三)【圖】

吴門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賞(三)【圖】

吴門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賞(三)【圖】吴門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賞(三)★★★還舊樓主2012年8月21日轉自《新浪-风行者的博客》★★★文征明(1470一1559年)初名壁,一字征仲,号衡山,江苏长洲(苏州)人。

是明代中期著名的画家,书法家。

他与沈周、唐寅、仇英并列,合称“吴门四杰”。

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

晚年与老师沈周并驾齐驱,继沈周之后成为吴门派领袖。

从正德到嘉靖年间,据《吴门画史》一书统计,吴派画家共有876人,人材济济,但在当时,出类拔萃,声名显赫,唯有沈周、文征明等一些人。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其诗、文、画无一不精。

人称是“四绝”的全才。

他虽学继沈周,但仍具有自己的风格。

他一专多能,能青绿,亦能水墨,能工笔,亦能写意。

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无一不工。

文征明传世画作还《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石湖草堂》、《石湖诗画》、《横塘诗意》、《虎丘图》、《天平纪游图》、《灵岩山图》、《洞庭西山图》、《拙政园图》等。

画作有《雨余春树图》、《影翠轩图》、《绿荫清话图》、《绿荫草堂图》、《松壑飞泉图》、《石湖诗图》、《失竹》、《江南春图》、《古木寒泉图》、《塞村锺馗图》、《松声一榻图》、《好雨听泉图》、《兰竹》、《梨花白燕图》、《水亭诗思图》、《仿王蒙山水》、《东园图》等。

兰亭修禊图手卷设色纸本题识:徴明。

钤印:文徴明印、衡山、停云文徴明画有粗、细二种,粗者继乃师石田复参梅道人,然并不为师法所囿。

因所作少,故甚为后世藏者所重。

细者得赵孟俯、王蒙遗则而温润文秀过之,虽精谨而不伤于雅。

本图卷即“细文”,画面采用截取式构图,突出“雅集”场景。

碧梧松竹,曲径小溪,诸人冶游其间,或临溪而坐,展卷吟哦,或散步林间,赏景交谈,或挥毫用墨,吟诗赋词。

人物动态、情致刻画迥异,饶有生意,并传达出共通的闲适、文雅气质,反映了文人画家传神胜于写形的艺术宗旨。

同时,青山绿树、苍松翠柏的幽雅环境,与文人士子的雅集活动相映衬,也营造出情景交融的诗意境界。

文徵明书法作品鉴赏,你更喜欢他的哪幅作品?

文徵明书法作品鉴赏,你更喜欢他的哪幅作品?

文徵明书法作品鉴赏,你更喜欢他的哪幅作品?(一)小楷《赤壁赋》小楷《赤壁赋》,纸本,小楷,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前赋落款“连日毒暑慵近笔研,今雨稍凉,戏写此纸....嘉靖庚寅六月六日甲子征明识”。

文徽明小楷在归田以后,不在萦心于功名利禄,而潜心钻研。

项穆说他“学子昂,资甚不逮”。

王世贞说“小楷,赵不能去俗,文不能去纤,其精绝同也”。

《后赤壁赋》书于《前赤壁赋》的25年后。

款云:“前赋余庚寅岁书,拒(距)今甲寅二十有五年矣,笔滞而弱,今虽稍知用笔而聪明已不逮,勉强书此以副芝室之意,不直一笑也。

是岁二月十日征明记,时年八十有六。

”此小楷横画起笔多用露锋,收笔处回锋圆转;竖画劲挺而蕴藉;短撇用笔爽利,长撇则如兰叶,飘然有姿致;捺画端稳中显得飘逸灵秀。

结构开阔清整,和静闲雅。

谢肇制评其小楷云:“至国朝文微仲先生始极意结构,疏密匀称,位置适宜,如八面观音,色相俱足,于书苑中亦盖代之人也。

”王世懋曾评其一生小楷的变化云:“衡山先生...时作小措,多偏锋,太露芒颖,年九十时犹作蝇头书,人以为仙。

然行笔未免涩强,其最称合作者,以字行后五六十也。

”文微明自己也认为60岁以前的小楷略有“滞弱”,直到84岁才“稍知用笔”。

有人指责文徽明的小楷笔法太露,如莫云卿说:“起笔尖微,病在指腕。

”项程亦云:“笔气生尖,殊乏蕴致。

”然而,文徵明似乎正是想理过露锋来显现其文雅娴静的性情。

(二)行书《滕王阁序》《滕王阁序》,行书。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唐王勃作。

文中铺叙滕王阁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对仗工整,言语华丽。

文徵明《滕王阁序》充分表现了其行书风格特点,用笔遒劲,笔法精练,温润中含有苍劲,整饬中时出老辣,洒脱飘逸,一任自然,体现了文徵明高超自如地驾驭笔墨的能力。

结体时行时草,秀丽和谐,而又不失谨严,不险侧,轻快舒展,具有谦谦君子之风度,很能引起观赏者的审美联想。

在乌丝栏界行中,温润、遒劲的运笔表现出一种流畅欢快的节奏。

文徵明书法经典鉴赏

文徵明书法经典鉴赏

文徵明书法经典鉴赏简介文徵明(1470年-1559年),明代著名书法家、画家、文学家。

他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巨匠。

他的书法作品以气韵深沉、造型刚健著称,堪称中国书法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对文徵明的书法作品进行经典鉴赏,并探讨其艺术特点和影响。

文徵明书法作品一览以下是文徵明的著名书法作品: - 《伯远图轴》 - 《祭侄文稿》 - 《小平山堂帖》 - 《文徵明祭侄文稿》 - 《渔父翁》文徵明的艺术特点文徵明的书法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气韵深沉文徵明的书法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精神内涵。

他的字体刚劲有力、洒脱自然,给人以稳重豪迈之感。

作品中的每个笔画都充满了生命力,充分展现了作者的个性魅力。

2. 构图独特文徵明的书法作品在构图上非常独特,注重整体的平衡和谐。

他善于利用空白的布局,让文字与空间相得益彰。

同时,他还善于运用墨色和笔触的变化,打造形式与内容完美融合的艺术形象。

3. 塑造人物形象文徵明的书法作品中经常出现一些历史人物的形象,他通过对人物的书写来体现其个性特征和精神内涵。

他的字体饱满有力,神采奕奕,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文徵明书法的艺术影响文徵明的书法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在技法上有所创新,还为后来的书法家提供了无尽的灵感。

1. 影响后世书法家文徵明的书法创作开拓了新的道路,使得中国书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他的艺术风格影响了许多后世书法家,并塑造了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

2. 传承经典传统文徵明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他的作品中常常融入了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内容,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承。

他的书法作品传达了深刻的人文情怀,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欣赏。

3. 提升书法艺术地位文徵明的书法作品被广泛收藏与传世,成为明代书法的代表作。

他的艺术成就提升了中国书法艺术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为中国书法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明·文徵明小楷《莲社十八贤图记》(精品高清欣赏)

明·文徵明小楷《莲社十八贤图记》(精品高清欣赏)
明·文徵明小楷《莲社十八贤《莲社图记》册,纸本,纵25.5厘米,横9.8厘米。
《莲社图记》册为文徵明1530年作。钤印:文征明印、悟言室、停云。溥儒题“此卷结体精密而有宽绰之致,侣不经意而有山阴家范,公书中之上驷也。宝之当何如哉?乙未(1955年)秋七月旅夜题”。
陶令醉多招不得谢公心乱去还来者皆其事也此图初为入路与清流激湍兰带曲折踰石桥溪回路转石岩一又缭而上石嵓一二岩之间有方石池种白莲花岩之傍有石梯庋山迤逦而去不知所穷当图穷处横为长云蔽覆树腰岩顶其高深远近盖莫得而见也傍石池有高崖悬泉下潴为潭支流贯池下注大溪激石而湍浪者虎溪也岩之外游而来者二人一人登岭出半身者宗炳也一人蹑石磴而下者昙顺也岩中为经筵者六人一踞床凭几挥尘而讲说者道生也一人持羽扇目注悬猿而意在深听者雷次宗也一人合掌坐于床下者道敬也一人相向而坐者昙诜也一人执卷跪听于其后童子一舒足搔首有倦听之意莲池之上环石台坐而笺经校义者五人石上列香垆笔砚之具一人凭石而坐者刘程之也一人手开经轴倚石而回视者张诠也一人正坐俯而阅经者惠敲也一人回坐拱手傍视而沈思者惠持也一人持如意立其后又童子跪而司火持鉠向炉而明一人俯炉而方烹捧茶盘而立者一人傍有石置茶器又一岩中有文殊金像环坐其下为佛事者三人一人执炉跪而歌呗者昙常也一坐而擎拳者道昺也一人执经卷而坐者周续之也临溪偶坐者一人皆梵僧一人袒有持锡者跋陀罗也一人举如意据膝而坐者耶舍也童子一卷发胡面持羽扇立其后一人露顶坦腹仰视悬泉坐而濯足者张野也童子持巾立其侧又蹲而汲者一人石桥之傍峭壁崛起前有僧与道士相捉而笑者远公送陆道士过虎溪也一人貌怪雄视捉巾缾而立者捕蛇翁也童子负杖却立而待一人乘篮与者渊明之回去也渊明有足疾尝以竹篮为舆其子与门生肩之前者若欲憇而不得后者若瓦负而忘倦盖门人与其子也童子负酒瓢从之一人持贝叶骑而方来者谢灵运也傍一人持曲笠童子负笈前骑而行凡为人三十有八马一猿一鹿一器用草木不复以数计人物洒落泉石秀润追千载于笔下萃群贤于掌中开图恍然若与之接挥尘而谈者如欲悬河吐屑肆辩而未停默坐而听者如欲屏息杜意审谛而冥冥沈思者如欲钩深味远叩玄关宅灵府而游乎恍惚之庭梵呗者如欲转喉鼓舌而有云雷之响与海潮之声行往来如御风而遐举坐临水者如骑鲸将去笑执手者轩渠绝倒达于衣冠盖其心手相忘笔与神会而妙出意表故能奴隶顾陆童僮张吴跨千载而独步非十八人者不足之趣人岂非泉石膏肓烟霞痼疾其臭味相似故形容之工若同时而共处者也旧时于余为从兄实山林莫逆之交为此图凡三十八日而成余得之游居寝飰其下客来观者或未却莲社事因记其后览者当自得之也图成于元丰庚申1080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越明年辛酉1081年正月二十六日龙眠李冲元元中并记

文徵明琴赋小楷字帖高清

文徵明琴赋小楷字帖高清

文徵明琴赋小楷字帖高清
文徵明琴赋小楷字帖高清,是文徵明全字派精美的代表作品之一。

这张小楷字帖依据古老的琴赋思想而创作,由六十四行楷书组成,每
行字只有五个,每行楷书固定以《春望》“闻道黄鹤去”七个字开头,都表达了文徵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及崇尚价值。

整张小楷字帖以“苍黄红昧,烟花出境畔”为标题,表达了文徵
明对时代新风的崭新感受。

历经七百多年,整张小楷字帖仍保持完整
的审美风格。

它极具艺术价值,为中国古典书法艺术添砖加瓦。

文徵明琴赋小楷字帖高清,中庸的笔划、婉转的线条,每一个细
节都表达出浓浓的中国古典文化色彩。

每一个字都圆润挺拔,细节处
的笔画又整齐刚劲,给人以纯正的中国古典书法艺术魅力。

文徵明琴赋小楷字帖高清,是一件千古名作,不仅体现出中国古
代书法艺术的精湛技艺,也展现了文徵明个人的艺术特点。

它不仅令
人惊叹古典文化的魅力,更让人体会中国古典文化的基本精神。

明代文徵明小楷墨迹《醉翁亭记》

明代文徵明小楷墨迹《醉翁亭记》

明代文徵明小楷墨迹《醉翁亭记》
明代文徵明小楷墨迹《醉翁亭记》,纸本纵53.5公分;横28.6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征明是十六世纪明代中叶苏州画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艺术家。

在鉴赏与临习古代书迹上,他下了许多工夫,并从其中获得新的创作力量。

此作精整挺秀,如世人评王羲之书「铁画银钩」者,为文征明八十二岁(1551)时候的小楷书,后有长跋谈到当时书法上的体验,与书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原由。

欧阳修从韩愈的文章得到启发,文征明也希望从钻研王羲之的书迹中,追求如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一般,冰清玉骨的质感。

款识:嘉靖三十年辛亥七月二十四日长洲文徵明书于玉磬山房,时年八十有二。

文徵明小楷《醉翁亭记》局部大图欣赏。

文徴明-小楷离骚经(带释文)

文徴明-小楷离骚经(带释文)

小楷离骚经淘宝特卖此卷是文征明85岁时所写的小楷书作。

计有《离骚经》、《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司命》、《山鬼》、《涉江》共8部分,每部分均有标题。

末有文征明自己之题识,自述书写时的情况:余自年来多病习懒,旧业荒废。

每见古人遗墨便足相叹赏,几不可了。

自念髦衰,于此道渐远,或笑八十老翁旦暮人耳,何可以自来耶?双梧以素卷书久矣,稽之箧笥,今岁检出书此。

最后是书写时间乙卯十月廿又四日.《离骚经》是文征明小楷的代表作,鹿评曾在此卷后题跋云:文待诏小楷为有明书家之冠,此又文书小楷之冠,洵至宝也。

《离骚经》的楷法极其温纯精美。

他的模画起笔总喜欢耀其锐锋,用纤细如针的尖锋;而收束处回锋圆转又似针之尾。

尽管这种笔法曾经受人指摘,但是,文征明完全沉酣于这种笔法中,年既老而不衰,他在这种不忌露锋的起笔中,体味到某种快感、美感和创新的欣慰。

他似乎在自己文静闲雅的性情中把闪烁的艺术灵光从这锋芒中显现出来,把这一笔法焊在自己艺术个性书风的模式上,成为鲜明特色的一部分。

释文:離騷経帝高陽之苗裔号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扵孟陬号惟庚寅吾以降皇覧揆余扵初度号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号字余曰靈均紛吾既有此内美号又重之以修能扈江蘺與辟芷号纫龝蘭以為佩汩余若将不及号恐年嵗之不吾與朝搴阰之木蘭号夕攬洲之宿莾日月忽其不淹号春與龝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号恐美人之遟暮不撫壮而弃穢兮何不攺其此度乗騏驥以馳騁号来吾導夫先路昔三后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襍申椒與菌桂号豈維紉夫蕙茝彼尭舜之耿介号既遵道而淂路何桀紂之昌披号夫唯捷徑以窘步惟黨人之偷樂号路幽昧以險隘豈余身之憚殃号恐皇輿之敗績忽奔走以先後号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号反信讒而齌怒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号忍而不中道而改路初既與余成言号後悔遯而有佗余既不難夫離别号傷灵修之数化余既滋蘭之九畹号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與揭車号襍杜衡與芳芷冀枝葉之峻茂号願竢時乎吾将刈雖萎绝其亦何傷号哀眾芳之蕪穢眾皆競進以贪婪号憑不厭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号各興心而嫉妒忽驰骛以追逐号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号恐修名之不立朝饮木蘭之墜露号夕餐龝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姱以練要号長顑頷亦何傷擥木根以结茝号贯薜荔之落蘂矫菌桂以纫蕙号索胡绳之纚纚謇吾灋夫前修号非世俗之所服雖不周扵今之人号願依彭咸之遺则長太息以掩涕号哀人生之多艱余雖好修姱以鞿羁号謇朝誶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号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号虽九死猶其未悔怨靈修之浩荡号终不察夫人心眾女嫉余之蛾眉号謠諑謂余以善滛固時俗之工巧号偭规矩而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号競周容以為度忳鬱悒余侘傺号吾獨窮困乎此時也寧溘死以流亡号余不忍為此態也鸷乌之不羣号自前代而固然何方圓之能周号夫孰異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号忍尤而攘詬伏清白以死直号固前圣之所厚悔相道之不察号延佇乎吾将反迴朕車以複路号及行迷之未遠步余馬扵蘭皋号驰椒丘且焉止息進不入以離尤号退将修吾初服製芰荷以為衣号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号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号長余佩之陆離芳與澤其襍糅号唯昭质其猶未虧忽反顧以游目号将徃觀乎四荒佩繽纷其繁餙号芳菲菲其彌章人生各有所樂号余獨好修以為常雖體觧吾猶未變号豈余心之可懲女嬃之嬋媛号申申其詈予曰鲧婞直以亡身号终然夭乎羽之野汝何愽謇而好修号纷獨有此姱節薋菉葹以盈室号判獨離而不服眾不可户說号孰云察余之中情世並舉而好朋号夫何茕獨而不予聽依前聖之節中号喟憑心而曆玆濟沅湘以南征号就重華而陳詞啟九辯與九歌号夏康娱以自縱不顧難以圖後号五子用失乎家巷羿滛逰以佚田号又好射夫封狐固亂流其鲜终号浞又貪夫厥家澆身被服疆圉号縱欲而不忍日康娱而自忘号厥首用夫顛隕夏桀之常違号乃遂焉而逢殃后辛之菹醢号殷宗用而不长汤禹嚴而祗敬号周論道而莫差舉賢而授能号循繩墨而不頗皇天無私阿号覽民德焉錯輔夫維聖哲以茂行号苟德用此下土瞻前而顧後号相觀人之計極夫孰非義而可用号孰非善而可服阽余身而危死号覽余初其猶未悔不量鑿而正枘号固前修以菹醢曾歔欷余鬱悒号哀朕時之不當攬茹蕙以掩涕号霑余襟之浪浪跪敷衽以陳辭号耿吾既淂此中正駟玉虬以乘鷖号溘埃風余上征朝發軔扵蒼梧号夕余至乎縣圃欲少留此靈瑣号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義和弭節号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遠号吾将上下而求索飲余馬扵咸池号總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号聊湏臾以相羊前望舒使先驅号後飛廉使奔屬鸞皇為余先戒号雷師告余以未具吾令鳳凰飛騰号又继之以日夜飄风屯其相離号帥雲霓而来御紛緫緫其離合号班陸離其上下吾令帝閽開關号倚閶闔而望予時曖曖其将罷号结幽蘭而延佇世溷濁而不分号好蔽美而嫉妒朝吾将濟扵白水号登閬風而絏馬忽反顧以流涕号哀高丘之無女溘吾游此春宫号折瓊枝以繼佩及榮華之未落号相下女之可詒吾令豐隆乘雲号求虙妃之所在觧佩纕以結言号吾令蹇修以为理紛緫緫其離合号忽緯繣其難遷夕歸次扵窮石号朝濯髪乎洧盤保厥美以驕傲号日康娱以滛遊雖信美而無禮号来違弃而改求覽相觀扵四極号周流乎天余乃下望瑶臺之偃蹇兮見有娀之佚女吾令鴆為媒号鴆告余以不好雄鳩之鳴逝号余猶悪其佻巧心猶豫而狐疑号欲自適而不可鳳凰既受詒号恐高辛之先我欲遠集而無所止号聊浮游以逍遥及少康之未家号留有虞之二姚理弱而媒拙号恐導言之不固時溷濁而嫉賢号好蔽美而稱悪閨中既邃遠号哲王又不寤懷朕情而不發号余焉能忍與此終古索瓊茅以筳篿兮命靈氛為余占之曰兩羙其必合号孰信修而慕之思九州之愽大号岂唯是其有女曰勉遠逝而無狐疑号孰求美而釋女何所獨無芳草号爾何懷乎故宇時幽昧以昡曜号孰云察余之美惡人好悪其不同号惟此黨人其獨異户服艾以盈要号謂幽蘭其不可佩覽察草木其猶未淂号豈珵羙之能當蘇糞壤以充幃号謂申椒其不芳欲從靈氛之吉占号心猶豫而狐疑巫咸将夕降号懷树糈而要之百神翳其備降兮九疑繽其并迎皇剡剡其揚靈号告余以吉故曰勉升降以上下号求矩矱之所同汤禹儼而求合号挚臯繇而能調苟中情其好修号何必用夫行媒說操築扵傳巖号武丁用而不疑吕望之鼓刀号遭周文而淂舉甯戚之謳歌号齊桓聞以该輔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恐鷤鴂之先鸣号使百草之不芳何瓊佩之偃蹇号眾薆然而蔽之唯此黨人之不亮号恐嫉妒而折之時繽紛其變易号又何可以淹留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何昔日之芳草号今直为此蕭艾也豈其有他故号莫好修之害也余以蘭為可恃号羌無實而容長委厥美以從俗号苟淂列乎眾芳椒專佞以慢慆号樧又欲充其佩幃既干进而務入号又何芳之能祗固時俗之從流号又孰能夫變化覽椒蘭其若玆号又况揭車與江蘺唯玆蘭佩之可貴号委厥美而歴玆芳菲菲而難虧号芬至今猶未沫和調度以自娱号聊浮游而求女及余飾之方壮号周流觀乎上下靈氛既告余以吉占号歴吉日乎吾将行折瓊枝以為饈号精瓊爢以为粻為余驾飛龍号襍瑶象以為車何離心之可同号吾将遠逝以自疏邅吾道夫崑崙号路修遠以周流揚雲霓之晻藹号鸣玉鸞之口龝口龝朝彂軔于天津号夕余至乎西極鳳凰翼其承旂号高翱翔之翼翼忽吾行此流沙号遵赤水而容與麾蛟龍使梁津号詔西皇使涉予路修遠以多艱号騰眾車使径待路不周以左轉号指西海以为期屯余車其千乘号齊玉軑而並馳驾八龍之婉婉号載雲旗之逶迤抑志而弭節号神高馳之邈邈奏九歌而舞韶号聊假日以媮樂陟升皇之赫戲号忽臨睨夫舊邦僕夫悲余馬懷号蜷局顧而不行亂曰已矣哉国無人莫我知号又何懷乎故都既莫足與為羙政号吾将從彭咸之所居九歌六首東皇太一吉日号辰良穆将愉号上皇撫長劍号玉珥璆锵鸣号琳琅瑶席号玉瑱盍将把号瓊芳蕙肴蒸号蘭藉奠桂酒号树浆扬枹号拊鼓疏缓節号安歌陳竽瑟号浩倡靈偃蹇号姣服芳菲菲号满堂五音紛号繁會君欣欣兮樂康雲中君浴蘭湯号沐芳華采衣号若英靈連蜷号既留爛昭昭号未央蹇将憺号壽宫與日月号齊光龍駕号帝服聊翔游号周章靈皇皇号既降焱遠舉号雲中覽冀州号有餘横四海号焉窮思夫君号太息極勞心兮忄蟲忄蟲湘君君不行号夷猶蹇誰留号中洲羙要眇号宜修沛吾乘号桂舟令沅湘号無波使江水号安流望夫君号歸来吹参差号誰思駕飛龍号北征邅吾道号洞庭薜荔拍号蕙綢蓀橈号蘭旌望涔陽号极浦横大江号揚靈揚靈号未極女嬋媛号為余太息横流涕号潺湲隐思君号陫侧桂櫂号蘭栧斵冰号積雪采薜荔号水中搴芙蓉号木末心不同号媒勞恩不甚号輕絕石濑号浅浅飛龍号翩翩交不忠号怨長期不信号告余以不間朝骋骛号江皋夕弭節号北渚鳥次号屋上水周号堂下捐余玦号江中遗余珮号灃浦采芳洲号杜若将以遺号下女時不可号再淂聊逍遥号容與湘夫人帝子降号北渚目眇眇号愁予嫋嫋号龝風洞庭波号木葉下白薠号騁望與佳期号夕張鳥何萃号蘋中罾何為号木上沅有芷号澧有蘭思公子号未敢言慌惚号遠望觀流水号潺湲麋何為兮庭中蛟何為号水裔朝馳余馬号江皐夕濟号西澨聞佳人号召予将騰駕号偕逝築室兮水中葺之号以荷蓋荃壁号紫壇播芳树兮成堂桂棟号蘭橑辛夷楣号药房罔薜荔号為帷擗蕙櫋号既張白玉号為镇疏石蘭以為芳芷葺号荷屋繚之号杜蘅合百草号寔庭建芳馨号廡門九疑繽号並迎靈之来号如雲捐余袂号江中遺余褋号澧浦搴汀洲号杜若将以遺号遠者時不可号驟淂聊逍遥号容與司命龝蘭号蘪蕪羅生号堂下綠葉号素華芳菲菲号襲予夫人自有号美子蓀何為号愁苦秋蘭号青青綠葉号紫莖满堂号羙人忽獨與余号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辭乘回風号載雲旗悲莫愁号生别離樂莫樂号新相知荷衣号蕙带倐而来号忽而逝夕宿号帝郊君誰須号雲之際與汝游号九河衝飈起号水揚波與汝沐号咸池晞汝髪号陽之阿望美人号未来臨風怳号浩歌孔盖号翠旌登九天号撫彗星竦長劍号擁幼艾荃獨宜号為民正山鬼若有人号山之阿被薜荔号带女蘿既含睇号又宜咲子慕余号善窈窕乘赤豹号從文貍辛夷車号結桂旗被石蘭号带杜蘅折芳馨号遺所思余處幽篁号终不見天路險難号獨後来表獨立号山之上雲容容号而在下杳杳冥冥号羌晝晦東風飘号神靈雨留靈修号憺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余采三秀号于山間石磊磊号葛蔓蔓怨公子号悵忘歸君思我号不淂間山中人号芳杜若飲石泉号蔭松柏君思我号然疑作雷填填号雨冥冥猨口龝口龝号狖夜鳴風颯颯号木蕭蕭思公子号徒離憂九章一首涉江余幼好此奇服号年既老而不衰带長鋏之陸離号冠切雲之崔巍被眀月号佩寶璐世溷濁而莫予知吾方高馳而不顧駕青虬号驂白螭吾與重华游号瑶之圃登崑崙号餐玉英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号齊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号旦余濟乎江湘乘鄂渚而反顧兮欸龝冬之緒風步余馬号山臯低余車号方林乘舲船余上沅号齊吴榜以擊汰船容與而不進号淹回水而疑滞朝彂枉渚号夕宿辰陽苟余心其端直号雖僻遠之何傷入溆浦余邅廻号迷不知吾之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号乃猨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号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紛其無垠号雲霏霏而承宇哀吾生之無樂号幽獨處乎山中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号固将愁苦而終窮接舆髡首号桑扈臝行忠不必用号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号比干葅醢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複見竭智盡忠蔽鄣扵讒心煩意亂不知所從乃徃見太卜鄭詹尹曰余有所疑願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龜曰君将何以教之屈原曰吾寧悃悃款款朴以忠号将送徃勞来斯無窮乎寧誅鉏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寧正言不諱以危身乎将從容富貴以媮生乎寧超然高舉以保真乎将哫訾栗斯喔咿嚅唲以事婦人乎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挈楹乎寧昻昻若千里之駒乎将泛泛若水中之鳧乎與波上下偷以全吾軀乎寧與騏驥抗軛乎将随駑馬之迹乎寧與黄鵠比翼乎将與雞鶩争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從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钧為輕黄鐘毁弃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吁嗟嘿嘿号誰知吾之廉貞詹尹乃釋策而謝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眀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龜策誠不能知此事渔父屈原既放游扵江潭行吟澤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世人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渔父曰聖人不凝滞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鋪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塵埃乎渔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遂去不複與言余自年来多病習懶舊業荒廢每見古人遗墨便足相歎賞幾不可了自念髦衰扵此道漸逺或咲八十老翁旦暮人耳何可以自束耶雙梧以素券索書幺矣稽之篋笥今嵗檢出書此然比来風濕交攻臂指拘窘不複向時便利矣乙卯十月廿又四日徴眀識。

文徵明(明)小楷《赤壁赋》

文徵明(明)小楷《赤壁赋》

文徵明(明)小楷《赤壁赋》2015-02-24 09:47:54文征明小楷《前赤壁赋》。

嘉靖九年,六十一岁的文征明时书,纵二十四点九厘米,藏于故宫博物院。

文征明的小楷是他的书法艺术中最优秀的部分,不仅结构严谨,字形秀美,笔法刚劲,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当然,由于年龄的原因,这幅作品也显露出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远不如其中年时所书写的作品那样潇洒流利。

《前赤壁赋》亦作《赤壁赋》,见《经进东坡文集事略》。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到黄州(今湖北省黄冈)任团练副使。

三年后,其二游黄州城外的赤壁(亦名赤鼻矶),联想周瑜大破曹操的赤壁(今湖北省薄圻),一时兴之所至,写下一词两赋。

后人习惯称前赋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后赋为《后赤壁赋》。

《前赤壁赋》全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中国书法·书学》:文徵明的小楷书风及其书写情境研究

《中国书法·书学》:文徵明的小楷书风及其书写情境研究

《中国书法·书学》:文徵明的小楷书风及其书写情境研究文徵明跋祝允明草书前后赤壁赋卷上海博物馆藏有明一代,文徵明的小楷获得了“当代一人”的极高评价,而同时,弟子代笔和射利之徒的伪作也混淆了我们今天对其小楷的认识。

本文将通过两个维度的考察来论述文徵明的小楷风格:首先,依据可靠的作品勾勒出其小楷风格递变的序列,分为35岁之前、35—50岁、50—80岁、80岁以后四个阶段。

其次,本文考察了不同书写情境对其小楷书风的影响,讨论了书写类型(作品、信札、手稿)、目的(仿书、临帖)和书写工具、材料、章法等问题,将小楷的风格研究进一步细化与立体化,弥补风格单线演进模式的不足。

文徵明的小楷书风及其书写情境研究蔡春旭弘治甲子(1504)春,沈周感时伤怀,赋得《落花诗》十首,一时和者纷然,文徵明以小楷抄录了沈周、徐祯卿、吕及自己的唱和诗作60首,以长跋记其事,即为有名的《小楷落花诗卷》。

但据笔者研究,现今存世的数卷《小楷落花诗卷》无一可信,乃后人迎合市场需求而伪造的一系列产品。

尽管有文献上的硬伤,但其精美的书写让不少鉴赏家信以为真,甚至推为小楷范本。

文徵明的小楷在当时即享有盛名,詹景凤称他“小楷则当代一人”,何良俊则说其“直追右军”,与赵孟頫相埒,安世凤甚至认为“自衡山先生圣于小楷,以故后生自顾不可及,辄畏而薄之,良可浩叹”。

由于深受时人追捧,文徵明书画作品中不乏弟子代笔,也有射利之徒的伪作,故其书画真伪素为鉴定中的难题,而小楷尤甚。

目前关于文徵明小楷风格的研究并不少,但所举作品鱼龙混杂,难以揭开文氏小楷的真面目。

本文拟依据可靠的文氏小楷作品对其风格脉络做一梳理,兼论书写情境之于书法风格的影响。

文徵明楷书千字文册无锡博物院藏文徵明楷书千字文册(局部)无锡博物院藏文徵明小楷的风格目前所能见到文徵明最早的小楷是其18岁时所跋方从义《山水卷》,书法尚显幼稚,如文嘉《先君行略》所云“少拙于书”,如不是有30年后重跋,断难辨认。

文征明小楷千字文(高清晰)

文征明小楷千字文(高清晰)

⽂征明⼩楷千字⽂(⾼清晰)
⽂征明的绘画兼善⼭⽔、兰⽵、⼈物、花卉诸科,尤精⼭⽔。

早年师
事沈周,后致⼒于赵孟頫、王蒙、吴镇三家,⾃成⼀格。

画风呈粗、细两种⾯貌。

粗笔源⾃沈周、吴镇,兼取赵孟頫古⽊⽵⽯法,笔墨苍劲淋漓,⼜带⼲笔皴擦和书法飞⽩,于粗简中见层次和韵味;细笔取法赵孟頫、王蒙,布景繁密,较少空间纵深,造型规整,时见棱⾓和变形,⽤笔细密,稍带⽣涩,于精熟中见稚拙。

设⾊多青绿重彩,间施浅绛,于鲜丽中见清雅。

这路细笔⼭⽔属本⾊画,具装饰性、抒情味、稚拙感、利家⽓诸特征,也奠定了“吴派”的基本特⾊。

⽂征明书法初师李应祯,后⼴泛学习前代名迹,篆、⾪、楷、⾏、草各有造诣。

尤擅长⾏书和⼩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意态⽣动。

虽⽆雄浑的⽓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的⼀定风貌。

⼩楷笔划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之称。

⽂征明在书法史上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长⾏书和⼩楷,王世贞在《艺苑卮⾔》上评论说:“ 待诏(⽂征明)以⼩楷名海内,其所沾沾者⾪⽿,独篆不轻为⼈下,然亦⾃⼊能品。

所书《千字⽂》四体,楷法绝精⼯,有《黄庭》、《遗教》笔意,⾏体苍润,可称⽟版《圣教》,⾪亦妙得《受禅》三昧,篆书⽄⽄阳冰门风,⽽楷有⼩法,可宝也。


⽂征明书法温润秀劲,稳重⽼成,法度谨严⽽意态⽣动。

虽⽆雄浑的⽓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

他的书风较少具有⽕⽓,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的儒雅之⽓。

也许仕途坎坷的遭际消磨了他的英年锐⽓,⽽⼤器晚成却使他的风格⽇趋稳健。

⽂征明是继沈周之后的吴门画派的领袖,门⼈、弟⼦众多,形成当时吴门地区最⼤的绘画流派。

书法文徵明小楷《盘谷叙》赏析

书法文徵明小楷《盘谷叙》赏析

书法文徵明小楷《盘谷叙》赏析文徵明小楷《盘谷叙》,纸本长卷;纵15.8厘米,横129.7厘米,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该小楷作于公元1554年,时文征明已耄耋之年84岁高龄。

现在人到了84岁也是长寿高龄老人了,试想一下明朝那个年代人均寿命也就33-35岁,这位老人已极尽全力写完这幅小楷,值得我们尊敬与仰慕。

文徵明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三朝名臣、大学士张延玉之子张若霭,还为其题画一幅。

可遗憾的是,这位礼部尚书张若霭可没有文徵明那么长寿,三十四岁因病而卒。

文徵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明代杰出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

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

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

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征明托病不前往。

正德末年因为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

他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任官不久便辞官归乡。

留有《甫田集》。

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

其与沈周共创“吴派”。

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

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注:本文所用图片,全部来自原版扫描文件。

是本人亲自校色、调整、剪裁而成,绝不是网络搬运的。

本文图片色彩还原准确,清晰度高,为读者提供了优质的观感体验。

文徵明小楷《宫词》,美成这样,竟然是伪作?

文徵明小楷《宫词》,美成这样,竟然是伪作?

文徵明小楷《宫词》,美成这样,竟然是伪作?
就小楷书法而言,大家最为推崇的无疑是以二王为代表的魏晋小楷,其后就是以《灵飞经》为代表的唐代小楷,再就是赵孟頫的小楷,明代出现了一个小楷书法的高峰时期,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书家就是文徵明。

可以这么说,文徵明创造了书法史上小楷书法的最后一个巅峰,一个无法再逾越的巅峰。

文徵明的小楷书风对后世书家影响极为深远,以文徵明小楷书风名世的书家不胜枚举,尤其是到了当代书坛,更是出现了一大批崇尚文徵明小楷书风的书家。

明代以来,不少书家临摹或仿写文徵明风格的小楷,到了几可乱真的地步。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件作品,就是台湾故宫博物院所藏明仇英画《长信宫词图》上的文徵明小楷《宫词》,虽然已经被专家鉴定为伪作,其书法却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用笔、结体都与文徵明小楷如出一辙,仿真程度令人惊叹。

其实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也藏有一件《长信宫词图》,上面同样有署名文徵明的小楷书法,从细节分析,这应该是同一组作品被分开的四副。

在当时的书画市场,仇英的画配上文徵明的书法极受青睐,因
此伪作也相当多。

纵观整个书法史,不少惊世之作其实都难辨真伪,但是这并不影
响其艺术魅力。

比如说这件文徵明的小楷伪作,其艺术水准就非同一般,对于喜欢文徵明小楷的书法爱好者来说,无论是欣赏还是借鉴,都是难得的佳作。

绚烂至极、复归平淡——文徵明小楷《离骚经》的临习要点全在此文

绚烂至极、复归平淡——文徵明小楷《离骚经》的临习要点全在此文

绚烂至极、复归平淡——文徵明小楷《离骚经》的临习要点全在此文■张平均文徵明是明代中期的著名书法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

其书法诸体皆精,小楷更是强项。

《离骚经》为其81岁时所书,笔墨技巧娴熟,造型结体随心所欲,化繁为简,干净明快,是进入一种绚烂至极、复归平淡之化境。

《离骚经》局部1一、笔法此帖用笔率意:长横画顺锋起笔,提按顿挫不明显,收笔隐含上挑之意,有章草之意味;竖画则入纸顿笔明显,甚或用夸张的曲笔丁头,亦为其一特色。

1.横或顺锋起笔,或落纸顿笔、收锋顿笔,一般都只有一个着力点,一种顿笔,藏露适当,别有韵致。

此帖中还有一种比较难写的横画,起收笔皆不顿笔、不出锋,似不经意,然骨力内敛,非不用心,不仔细揣摩不能为。

《离骚经》局部22.竖悬针竖,藏锋起笔,重起轻收,中锋行笔,直挺有力,收笔轻抢出锋。

垂露竖,虽无明显顿笔和垂露之状,但与悬针竖在用笔和形态上仍有区别,收笔时轻顿,笔端浑圆厚实。

短竖则有的是露锋起笔,起笔有直有斜,收笔时自然随意。

3.撇此帖长撇多做短化处理,而有些短撇却又做长化处理,如此有悖常态,非但不让人感到别扭,却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长撇多藏锋起笔,下笔轻顿,提锋行笔,收尾处略出锋,力量内含,多不外放。

短撇,突出啄势,顿笔明显,短疾劲挺。

4.捺撇敛捺放为该帖之明显特征,近章草风格。

长捺,起笔轻、收笔重,中间多有一个向上的弧形,有些干脆笔走直线,就地收笔。

平捺则呈“一波三折”之势,起笔轻、颈部略细,右斜下行笔,出捺略顿上扬。

此帖中反捺用得不多,有时写成纵波,有时写成长点。

以意行笔,点到即止。

反捺多活泼,时用反捺,可增字之活力。

《前后赤壁赋》5.钩钩多做淡化弱化处理,行笔至钩处,引而不发,含而不露,萧散、简淡,也有个别较完备的钩,如一些卧钩、浮鹅钩等。

6.挑挑也多做淡化处理,相形之势,或轻出而稍斜,或随势而峻发,几不露痕迹。

起到补空的作用,亦使字变得生动而饶有情趣。

7.折折多顿笔外拓再下行,有方有圆,多数顿笔轻,筋骨内含,也有个别顿笔重,骨力强健。

文徵明小楷书法欣赏教材

文徵明小楷书法欣赏教材

文徵明小楷书法欣赏文徵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徵明,后更字征仲,号衡山、停云,长洲(今江苏吴县)人。

祖籍衡山,故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斋名停云馆。

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

“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

是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大书法家。

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

在当世他的名气极大,号称“文笔遍天下”。

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文徵明早期考取功名仕途不太顺利。

明清时代,凡经过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亦即所谓的“秀才”。

文徵明在生员岁考时,一直考到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五十三岁,一直未能考取,白了少年头。

五十四岁那年,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到了京城朝廷,经过吏部考核,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的职位。

这时他的书画已负盛名,求其书画的很多,由此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文徵明心中悒悒悒不乐,自到京第二年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三年中打了三次辞职报告才获批准,五十七岁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自此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以戏墨弄翰自遣。

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购求他的书画者踏破门坎,说他“海宇钦慕,缣素山积”。

文徵明享年90岁,是“吴门四才子”中最长寿的一位。

他年近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

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其诗、文、画无一不精。

人称是“四绝”的全才。

他虽学继沈周,但仍具有自己的风格。

他一专多能,能青绿,亦能水墨,能工笔,亦能写意。

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无一不工。

文徵明学字是从苏(轼)字入手的。

后来文徵明从李应祯学书,李应祯书宗欧阳询,平正婉和,清润端方,虽非书法大师,却是一位书法教育家。

他是祝枝山的岳父,又是文徵明的启蒙老师。

他除了把学书心得悉数传授给文徵明外,还鼓励他突破传统,自创新格。

在文徵明22岁时,李应祯看了他的苏体字,对文徵明说:“破却工夫何至随人脚?就令学成王羲之,只是他人书耳!”这些话影响了文徵明一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徵明小楷书法欣赏文徵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徵明,后更字征仲,号衡山、停云,长洲(今江苏吴县)人。

祖籍衡山,故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斋名停云馆。

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

“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

是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大书法家。

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

在当世他的名气极大,号称“文笔遍天下”。

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文徵明早期考取功名仕途不太顺利。

明清时代,凡经过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亦即所谓的“秀才”。

文徵明在生员岁考时,一直考到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五十三岁,一直未能考取,白了少年头。

五十四岁那年,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到了京城朝廷,经过吏部考核,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的职位。

这时他的书画已负盛名,求其书画的很多,由此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文徵明心中悒悒悒不乐,自到京第二年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三年中打了三次辞职报告才获批准,五十七岁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自此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以戏墨弄翰自遣。

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购求他的书画者踏破门坎,说他“海宇钦慕,缣素山积”。

文徵明享年90岁,是“吴门四才子”中最长寿的一位。

他年近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

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其诗、文、画无一不精。

人称是“四绝”的全才。

他虽学继沈周,但仍具有自己的风格。

他一专多能,能青绿,亦能水墨,能工笔,亦能写意。

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无一不工。

文徵明学字是从苏(轼)字入手的。

后来文徵明从李应祯学书,李应祯书宗欧阳询,平正婉和,清润端方,虽非书法大师,却是一位书法教育家。

他是祝枝山的岳父,又是文徵明的启蒙老师。

他除了把学书心得悉数传授给文徵明外,还鼓励他突破传统,自创新格。

在文徵明22岁时,李应祯看了他的苏体字,对文徵明说:“破却工夫何至随人脚?就令学成王羲之,只是他人书耳!”这些话影响了文徵明一身。

文徵明在书法史上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长行书和小楷,王世贞在《艺苑言》上评论说:“待诏(文徵明)以小楷名海内,其所沾沾者隶耳,独篆不轻为人下,然亦自入能品。

所书《千文》四体,楷法绝精工,有《黄庭》、《遗教》笔意,行体苍润,可称玉版《圣教》,隶亦妙得《受禅》三昧,篆书斤斤阳冰门风,而楷有小法,可宝也。

”文徵明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

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

他的书风较少具有火气,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

也许仕途坎坷的遭际消磨了他的英年锐气,而大器晚成却使他的风格日趋稳健。

他的传世书作有《醉翁事记》、《滕王阁序》、《赤壁赋》、《渔父辞》、《离骚》、《北山移文》等。

文徵明的处世思想,导致他为人、治学、从艺等方面部有一种较为明显的特征。

他的为人可谓高风介行,时时举止端庄,处处风流儒雅。

这种处世思想多少影响了他的书法审美观。

他的书法审美属于“优美”的美学范畴,主要体现出“法”“精”“润”“雅”“清”等方面的特征。

文徵明认为书法的好坏,首先得合乎法度,不可任笔漫书。

他在《跋李少卿帖}中一再肯定书法中“法”的存在,他说:“凡运指凝思、吮毫濡墨、与字之起落转换、大小、向背、长短、疏密、高下、疾徐、莫不有法”。

他在《跋怀素自叙帖》中也说:“藏真书如散僧入圣,虽狂怪怒张,而求其点画波发有不合于轨范者盖鲜。

”这种书法审美观与他的处世思想是很有关联的,他一生为人谨慎,行止得当,生怕有所过失。

文徵明自己在书法方面也非常讲究用笔合乎法度,从不任笔漫书,以免为后人留下笑柄。

他在《题欧公二小帖后》中说道:“欧公尝云:‘学书勿浪书,事有可记者,他日便为故事’。

且谓古之人皆能书,唯其人之贤者传,使颜公书不佳,见之者必宝也。

”他这样看待书法难免会有一些不足,尤其是对于他本人艺术能力的发挥往往有所束缚,以致他的书法“法度有余而天趣不足”。

文徵明非常欣赏书法中的那种“精细”之美。

他认为好的书法作品就要做到精细,要能经得住人们的细细品味和推敲。

与他同时代的书法大家祝允明本以其草书名世,但文徵明却很欣赏祝允明的那种精绝的行楷。

他在《跋祝允明草书赤壁赋》中说道:“今世观希哲书,往往赏其草圣之妙,而余尤爱其行楷精绝。

盖楷法既工,则稿草自然合作。

若不工楷法,而徒以草圣名世,所谓无本之学也。

”他的这种审美观在绘画方面也有所表现。

他在《题沈石田临王叔明小景》中这样评价沈周的画:“石田先生风神元朗,识趣甚高,自其少时,作画已脱去家习。

上师古人,有所模临,辄乱真迹,然所为率盈尺小景。

至四十外,始拓为大幅,粗株大页,草草而成,虽天真烂发,而规度点染,不复向时精工矣。

”正是由于他注重精工与细绝,所以他的书法也以小楷和小行书见长,他以一生的精力追求书法中的“精绝”之美。

他许多小楷、小行书名作都是七十岁以后所写的。

他在八十九岁高龄时书写小楷《四山五十咏》,仍然笔力不减,笔笔精到,堪称书坛一绝。

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这样评价文徵明的书法:“小楷师二王,精工之甚,唯少尖耳,亦有作率更者。

少年师怀素,行笔仿苏、黄、米及《圣教》。

晚岁取《圣教》,损益之,加以苍老,遂自成家,唯绝不作草耳。

”文徵明对书法的审美还体现在“润”“雅”“清”等方面。

他的书法,大多用笔细腻、精致、不激不励、温文尔雅,追求高格调,体现恬静美,以韵取胜,周之士评之:“圆劲古淡”“法韵两胜人”。

文徵明的这种审美观还体现于他的画、诗等其他艺术之中。

他在题唐子畏《江南烟景卷》中也说:“子畏画本笔墨兼到,理趣无穷,当为本朝丹青第一。

白石翁遗迹,虽苍劲过之,而细润终不及也。

”文徵明的画,大多线条精炼,意境幽远。

方薰这样评价文徵明的书画:“衡山太史书画办香松雪,笔法到格,乎入吴兴之室矣。

然自有清和闲适之趣,别敞迳庭,亦由此老人品高洁所至。

”如他所画的《石湖清胜图卷》、《石湖图卷》等作品,描绘的是石湖风光。

文徵明专门记石湖之游,咏石湖或怀想石湖的诗词达三十多首(根据《文徵明集》统计)。

我们看他的《石湖清胜图卷》,图中石湖烟波万顷,水天一色,悠远无尽。

湖边的村落协调雅致,人们的生活安静祥和,树木葱葱,山峦起伏,如诗如梦,这不正是文徵明所追求的闲、静、幽、雅之境吗?这意境在他诗句中表现为“萧然白雨醒烦暑,无赖青山破晚愁。

满目烟波情不极,游人还上木兰舟”。

从文徵明的书论、书作中所体现出的书法审美观,确实能验证“字如其人”的观点。

正如王时敏在《题文待诏仿赵承旨》中对文徵明的评价:“文徵仲先生高风介行,坊表不渝,先正典型,表见于纪载者不一。

其诗文翰墨,师授皆有渊源,毫芒必循矩度,德艺兼优,允称金舂玉应。

旁及画道,博宗古人,于赵文敏尤所雅慕。

长缣巨帧,每多仿效,然但采掇其高华,而挺劲孤峭之致仍自己出,更有加于人一等者。

”文徵明小楷《莲社图记》册,纸本,纵25.5厘米,横9.8厘米。

《莲社图记》册为文徵明1530年作。

钤印:文征明印、悟言室、停云。

溥儒题“此卷结体精密而有宽绰之致,侣不经意而有山阴家范,公书中之上驷也。

宝之当何如哉?乙未(1955年)秋七月旅夜题”。

释文:龙眠李伯时为余作莲社十八贤图,追写当时事,按十八贤行状,沙门惠远初为儒,因听道安讲般若经豁然大悟,乃与其弟惠持,俱弃儒落发,太元中至庐山时沙门惠永先居香谷,远欲驻锡是山,一夕山神见梦稽首留师,忽于后夜雷电大震,平旦地皆坦,夷村木委,积江州刺吏桓伊表奏其异,为师建殿是为(神)东林,因号其殿为神运时有彭城遗民刘程之豫章雷次宗雁门周续之,南阳宗炳,张淦、张野凡六人,皆名重一时,弃官舍缘来依,远师复有沙门道昺,昙当,惠敲,昙诜,道敬,道生,昙顺凡七人又有梵僧佛驮跋陀,罗佛驮耶舍二尊者相结为社,号庐山十八贤,时陈郡谢灵运以才自负少所推与及来社中见远师,心悦诚服,乃为开池种白莲,求预净社远师以其心乱拒而不纳陶谐,时弃官居栗里,每来社中,或时纔至远便攒眉回去,远师爱之欲留,不可得道士陆修静居简寂观亦常来社中,与远相善,远自居东林,足不越虎溪,一日送陆道士忽行过溪,相持而笑,又尝令人沽酒引渊明来,故诗人有爱陶长官醉兀兀,送陆道士行迟迟,沽酒过溪俱破戒,彼何人?斯师如斯,又云:陶令醉多招不得,谢公心乱去还来者皆其事也,此图初为入路与清流激湍,兰带曲折,踰石桥溪,回路转石岩,一又缭而上,石嵓一二岩之间有方石,池种白莲花,岩之傍有石梯,庋山迤逦而去不知所穷,当图穷处,横为长云蔽覆,树腰岩顶,其高深远近,盖莫得而见也,傍石池有高崖悬泉,下潴为潭,支流贯池,下注大溪,激石而湍浪者,虎溪也,岩之外,游而来者二人,一人登岭出半身者宗炳也,一人蹑石磴而下者,昙顺也,岩中为经筵者六人一踞床凭几,挥尘而讲说者道生也,一人持羽扇目注悬猿而意在深听者雷次宗也,一人合掌坐于床下者道敬也,一人相向而坐者昙诜也,一人执卷跪听于其后,童子一舒足搔首有倦听之意,莲池之上,环石台坐而笺经校义者,五人石上列香垆笔砚之具,一人凭石而坐者刘程之也,一人手开经轴倚石而回视者,张诠也,一人正坐俯而阅经者惠敲也,一人回坐拱手,傍视而沈思者,惠持也,一人持如意立其后又童子跪而司火持鉠向炉而明,一人俯炉而方烹捧茶盘而立者,一人傍有石置茶器,又一岩中有文殊金像,环坐其下,为佛事者三人,一人执炉跪而歌呗者昙常也,一坐而擎拳者,道昺也,一人执经卷而坐者周续之也,临溪偶坐者一人皆梵僧,一人袒有持锡者,跋陀罗也,一人举如意据膝而坐者耶舍也,童子一卷发,胡面持羽扇立其后,一人露顶坦腹,仰视悬泉,坐而濯足者,张野也,童子持巾立其侧,又蹲而汲者,一人石桥之傍峭壁崛起,前有僧与道士相捉而笑者,远公送陆道士过虎溪也,一人貌怪雄视,捉巾缾而立者,捕蛇翁也,童子负杖却立而待,一人乘篮与者渊明之回去也,渊明有足疾,尝以竹篮为舆,其子与门生肩之,前者若欲憇而不得,后者若瓦负而忘倦,盖门人与其子也,童子负酒瓢从之,一人持贝叶,骑而方来者,谢灵运也,傍一人持曲笠,童子负笈,前骑而行,凡为人三十有八,马一,猿一,鹿一,器用草木不复以数计,人物洒落,泉石秀润,追千载于笔下,萃群贤于掌中,开图恍然,若与之接挥尘而谈者如欲悬河吐屑,肆辩而未停,默坐而听者如欲屏息杜意,审谛而冥冥沈思者,如欲钩深味远,叩玄关,宅灵府而游乎,恍惚之庭,梵呗者如欲转喉鼓舌,而有云雷之响,与海潮之声,行往来如御风而遐举,坐临水者如骑鲸将去,笑执手者,轩渠绝倒,达于衣冠,盖其心手相忘,笔与神会,而妙出意表,故能奴隶,顾陆童僮张吴跨千载而独步,非十八人者不足之趣,(人)岂非泉石膏肓烟霞痼疾,其臭味相似,故形容之工,若同时而共处者也,旧时于余为从兄实山林莫逆之交,为此图凡三十八日而成余得之游,居寝飰其下,客来观者或未却莲社事,因记其后,览者当自得之也,图成于元丰庚申(1080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越明年,辛酉(1081年)正月二十六日龙眠李冲元,元中并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