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及准

合集下载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引言临床护理技术是指通过运用科学的护理原理和方法,对患者实施的一系列护理操作。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护理工作的日益重要,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成为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常用临床护理技术的服务规范,旨在为护士提供正确、安全、高效的服务指导。

一、体温测量体温测量是临床护理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用于监测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和评估疾病的进展。

在进行体温测量时,护士应遵循以下规范:1.使用一次性温度计或电子体温计,确保准确度和安全性;2.患者应处于安静、舒适的状态,避免剧烈运动或进食影响测量结果;3.选择合适的部位进行测量,常用的部位有腋下、口腔、肛门等,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部位;4.在进行测量前,应先消毒温度计,并使用适量的润滑剂,以减少不适感;5.将温度计放置在相应部位,保持一定时间,根据测量方法进行读数并记录;6.在测量完毕后,及时清洁和消毒温度计;7.根据测量结果,及时向医生汇报并记录。

二、血压测量血压测量是评估患者心血管功能和监测血压变化的重要手段。

在进行血压测量时,护士应遵循以下规范:1.使用标准的血压计和适合患者的袖带,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2.患者应保持安静、舒适的姿势,坐着或卧着都可,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3.清空血压计,并将袖带套在患者上臂上,袖带应紧贴皮肤但不过紧;4.将听诊器的头头通过听诊孔固定在患者的动脉处,并用手指轻轻压住听诊器头端的橡胶垫片;5.用气球挤压袖带,使气压上升到患者的收缩压处,然后逐渐减少气压;6.同时记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并记录;7.在测量完毕后,患者应慢慢起立,以避免血压突然下降引起头晕等不适;8.根据测量结果,及时向医生汇报并记录。

三、导尿术导尿术是指通过插入尿道导尿管,将尿液引流出来的护理操作。

在进行导尿术时,护士应遵循以下规范:1.洗手并戴上一次性手套,确保操作的无菌性;2.准备好导尿包、导尿管和适量的润滑剂;3.让患者取适当的姿势,如仰卧位,将下肢分开,露出外阴部;4.用温水清洁外阴部,并使用无菌纱布擦干;5.使用无菌手法将导尿管插入尿道,直到尿液自由流出;6.确保导尿管的位置正确,固定导尿管以防脱落;7.将导尿管连接到导尿袋,确保畅通无阻;8.向患者解释导尿的目的和过程,并告知应注意保持导尿袋的清洁和舒适;9.在导尿过程中观察尿液的颜色、量和性状,并记录;10.导尿后,及时清洁和消毒导尿管,注意防止感染的发生。

24项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24项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24项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临床护理技术是指临床护士根据医疗需求,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进行病人诊治过程中的各种技术操作和护理服务的过程。

为了规范临床护理技术服务,保证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全,制定以下24项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一、手卫生操作规范:1.洗手操作规范:按照正确的洗手步骤进行洗手,包括握手、洗手液的选用、指缘反折等。

2.手卫生操作规范:按照正确的手卫生操作,包括无水洗手液的使用、擦手方法等。

二、皮肤护理操作规范:1.皮肤清洁操作规范:按照正确的皮肤清洁操作,包括患者体位、清洁液的选择和使用等。

2.换药操作规范:按照正确的换药操作,包括消毒、敷料的选择和使用等。

三、口腔护理操作规范:1.口腔护理操作规范:按照正确的口腔护理操作,包括口腔清洁、口腔湿润等。

四、导尿操作规范:1.导尿操作规范:按照正确的导尿操作,包括导尿时机、导尿方式和导尿后的护理等。

五、胃肠减压操作规范:1.胃肠减压操作规范:按照正确的胃肠减压操作,包括减压管的选择和置入等。

六、中心静脉导管操作规范:1.中心静脉导管操作规范:按照正确的中心静脉导管操作,包括穿刺部位的选择、导管的选用和固定等。

七、静脉输液操作规范:1.静脉输液操作规范:按照正确的静脉输液操作,包括输液速度的控制、输液管路的管理等。

八、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注射操作规范:1.血糖监测操作规范:按照正确的血糖监测操作,包括血糖仪的使用、护理环境的准备等。

2.胰岛素注射操作规范:按照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操作,包括注射部位的选择和注射技巧等。

九、吸痰操作规范:1.吸痰操作规范:按照正确的吸痰操作,包括吸痰时间的选择和吸痰管的管理等。

十、气管插管和拔管操作规范:1.气管插管操作规范:按照正确的气管插管操作,包括插管器械的选择和插管后的护理等。

2.气管拔管操作规范:按照正确的气管拔管操作,包括拔管时间的选择和拔管后的护理等。

十一、胸腔闭式引流操作规范:1.胸腔闭式引流操作规范:按照正确的胸腔闭式引流操作,包括引流管的选择和管理等。

最新临床护理服务规范

最新临床护理服务规范

目录一般病人入院服务规范一般病人住院流程图患者入院三分钟服务流程急、危重病人入院服务流程危/急重病人住院流程图病人转床/科服务规范院内病人转科交接流程图院内病人转科交接记录单病人出院服务规范病人出院流程图静脉输液及肌肉、皮内、皮下注射服务规范静脉输液及肌肉、皮内、皮下注射流程图输液服务规范输血流程图口服给药服务规范口服药给药流程图围手术期服务规范围术期护理流程图病人接受特殊检查服务规范病人接受特殊检查流程图1 2 3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20 21 22一般病人入院服务规范一、规范要求:根据病人的需要,提供主动热情的服务及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

二、规范程序:1.病人或家属持医生签发的住院证及相关证件,到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

2.门诊医生或护士电话通知病房,准备接待新病人。

3.门诊护士根据病人病情,必要时联系勤务中心使用轮椅或平车推送病人入院。

4.病区值班护士根据病人病情做好接待新病人的准备,并报告主管医生。

5.热情接待病人,给病人戴好腕带,并护送到指定的床位,向病人(家属)介绍病区环境,并舒适地安置病人。

6.主动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责任护士和主管医生。

7.解释相关的病房管理制度,介绍病人入院须知。

8.为病人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等。

9.采集护理病史,并做好必要的护理体检,针对病人病情及需要做好相应的健康宣教。

10.填写护理病历和有关的护理表格。

11.根据医嘱对病人进行各种处理和治疗,并做好相关内容的记录。

三、规范标准:1.病人(家属)对解释和给予的护理表示理解、满意,并积极配合。

2.病人得到舒适的安置,并熟悉了病房的周围环境。

3.保持及时、准确的护理记录。

附:病人入院三分钟服务规范一般病人住院流程图病人或家属病人步行、轮椅、平车入院医生开具入院病房护士接诊给病人戴好腕带通知医生询问病史安置病人检查病人介绍责任护士、主管医生询问病史、体检介绍病区环境、制度等提出诊断测量生命体征及体重开出医嘱采集病史、护理体检书写病历健康宣教执行医嘱处理填写病历和护理记录重点交班患者入院三分钟服务规范目的:1、提高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2、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提升护理队伍及医院的形象。

临床护理服务规范

临床护理服务规范

临床护理服务规范临床护理是指在医疗机构中,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持续的护理服务。

临床护理的质量和规范化程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临床护理服务规范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于临床护理服务规范的指导原则。

第一、确保患者安全患者安全是临床护理服务的首要原则,护理人员应时刻关注患者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或控制这些风险。

例如,正确使用医疗器械、遵循手卫生规范、正确执行用药和输液操作等。

护理人员还应加强沟通和协作,确保患者的医疗信息及时传递,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错误和事故。

第二、推行个体化护理临床护理应尊重患者的个人需求和权益,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为患者提供最适宜的护理服务。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史、家庭环境等,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并根据患者的反馈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此外,护理人员还应注意患者的心理健康,积极采取措施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第三、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临床护理的目标是全面满足患者的身体和精神需求,护理人员应具备全面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能够为患者提供综合护理服务。

护理人员应了解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并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护理操作。

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生活习惯等因素,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

第四、加强团队合作临床护理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护理人员应积极与其他医疗人员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护理人员应参与多学科会诊,与医生、药师、营养师等进行密切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计划。

此外,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商,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第五、持续学习和提高临床护理面临着不断发展的医学技术和治疗方法,护理人员应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护理水平。

护理人员应参加相关的继续教育培训,持续学习最新的护理知识和技术,与时俱进地提供护理服务。

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参与科研和学术交流活动,分享经验和成果,推动临床护理的进步和发展。

临床护理服务规范标准

临床护理服务规范标准

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规范临床分级护理及护理服务内涵,保证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制定本指导原则。

第二条分级护理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第三条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各级综合医院。

专科医院、中医医院和其他类别医疗机构参照本指导原则执行。

第四条医院临床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定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

第五条医院应当根据本指导原则,结合实际制定并落实医院分级护理的规章制度、护理规范和工作标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第六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规范医院的分级护理工作,对辖区内医院护理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保证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

第二章分级护理原则第七条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第八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重症监护患者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6实施连续性肾脏代谢治疗,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第九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第十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第十一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第三章分级护理要点第十二条护士应当遵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和疾病护理常规,并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定的诊疗计划,按照护理程序展开护理工作。

临床护理_服务规范标准

临床护理_服务规范标准

临床护理服务规范一、护患沟通规范化:要求应做到“五个主动”1、主动介绍:①责任护士在病人入院10分钟内完成入院介绍与安全教育(急诊24小时内),并自我介绍、主管医师、护士长、病友,向病人及家属详细介绍病房环境,包括护士站、医生办公室、洗漱间、厕所、开水房等具体位置、②护士长在半小时内到病人床前做自我介绍2、主动宣传:主动宣传医院得基本情况、专家实力、设备与科室特色住院须知、探视陪伴制度等医院有关规章制度。

3、主动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以《专科健康教育》及《护理临床路径》为指导及时向病人介绍疾病及康复、饮食、活动等知识,特殊治疗及检查、手术前、中、后均有介绍相关配合知识,讲解注意事项,并指导病人掌握用药知识。

4、主动解答疑问:①护理人员实行“首问负责制”。

当病人来院就医、咨询、投诉时,首位接待人员为“首接负责人”,要认真负责到底。

属于本科室职责范围得事宜,能够马上解决得,要立即给予答复。

不能立即解决得,要讲明原委,并在3日内答复。

非本科室职责范围得事宜,要将病人引导至责任科室,并负责督促责任科室尽快解决。

②对病人提出得问题及时给予详细解答,如病人有不理解得地方,耐心解释至病人满意。

5、主动沟通:巡视病房,减少呼叫次数、①主动加强与病人沟通,并尽量使用通俗语言,对部分理解能力差得病人,要耐心地反复进行。

②对所有病人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得全程沟通,了解病人得心理状态,及时给予解释与心理疏导。

二、礼仪服务规范化:基本要求就是应做到“六个规范”1、迎接病人规范标准就是:(1)新病人入院时,实行零分钟接待制。

值班护士面带微笑,主动迎接病人,责任护士帮助病人到床前,做好五测,10分钟内通知医生诊治。

(2)危重病人立刻接诊,快速完成急诊病人安置,协助病人卧床,并查瞧病人治疗、各种管道及皮肤情况,迅速协助医生诊治。

2、文明用语规范标准就是:与病人交谈时,语言要文明,语气要亲切,自觉使用“服务用语”,“请”字当先,“谢”不离口3、礼仪着装规范标准就是:(1)着装整洁,淡妆上岗,护士帽、护士服(衣、裤)、护士鞋统一规范,不穿硬底鞋或高跟鞋,不佩带外露首饰。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是指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系列技术服务的规范和操作指南。

这些规范的制定旨在标准化临床护理行为,确保护理操作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用的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注射规范:护士在给患者进行注射时,需要遵循一系列规范,比如严格按照医嘱实施,准备需要的药物、器械和消毒材料,确保注射部位的消毒和穿刺技术的准确与安全,将药物注射到正确位置,对不同药物进行注意力,避免药物交叉感染和药物的误用。

导尿规范:导尿是一项常见的护理技术服务。

在进行导尿时,护士需要选择合适的导尿导管,注意导尿导管的滑入和取出,保持导尿袋通畅,并要进行定时观察尿液的颜色、量和性状,记录患者的排尿情况,及时处理导尿导管脱落、尿液异常和导尿感染等问题。

留置导尿管护理规范:留置导尿管是为长期需导尿的患者设立的,需要护士进行定期护理。

留置导尿管护理要求护士正确的选择导尿管品种与尺寸,进行正确的清洁和消毒,注意导尿袋与导尿管的连接,定期更换导尿袋、排尿袋和导尿管等器械,观察尿液情况及时处理导尿相关并发症。

压疮预防与护理规范:压疮是长期卧床或坐位不能改变的患者易出现的并发症。

护士需要每天对患者进行压疮评估,确定适宜的护理措施,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干燥和整洁,定期更换患者的体位,使用合适的床垫和护理用品,积极进行营养支持和创面护理,及时记录压疮发生情况和护理措施。

静脉输液规范:静脉输液是常见的治疗手段,护士需要正确选择输液途径和插管位置,进行良好的手卫生和消毒,使用无菌技术进行输液操作,注意输液速度和监测输液反应,对不同药物和液体进行正确配制和操作,注意输液管路的畅通和安全。

以上只是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的一部分内容,不同的临床科室和护理操作还有更多的规范细节。

护士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护理知识和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以提供更高质量和安全的临床护理服务。

关于临床护理服务规范与标准目录(精选范文3篇)

关于临床护理服务规范与标准目录(精选范文3篇)

关于临床护理服务规范与标准目录(精选范文3篇)临床护理服务规范与标准目录3篇【篇1】临床护理服务规范与标准目录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一、整理床单位(一)工作目标。

保持床单位清洁,增进患者舒适。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标准预防、节力、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意识、活动和合作能力,有无引流管、伤口,有无大小便失禁等,采用与病情相符的整理床单位的方法。

3.按需要准备用物及环境,保护患者隐私。

4.护士协助活动不便的患者翻身或下床,采用湿扫法清洁并整理床单位。

5.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引流管或导管牵拉,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感受及需求,保证患者安全。

6.操作后对躁动、易发生坠床的患者拉好床栏或者采取其他安全措施,帮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

7.按操作规程更换污染的床单位。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床单位整洁,患者卧位舒适、符合病情要求。

3.操作过程规范、准确,患者安全。

二、面部清洁和梳头(一)工作目标。

使患者面部清洁、头发整洁,感觉舒适。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节力、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根据患者的病情、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及个人卫生习惯,选择实施面部清洁和梳头的时间。

3.按需要准备用物。

4.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嘱患者若有不适告知护士。

5.操作过程中,与患者沟通,了解其需求,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尊重患者的个人习惯,必要时涂润肤乳。

7.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患者面部清洁,头发整洁,感觉舒适。

3.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护士处理及时。

三、口腔护理(一)工作目标。

去除口腔异味和残留物质,保持患者舒适,预防和治疗口腔感染。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标准预防、安全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及准则临床护理规范

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及准则临床护理规范

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及准则临床护理规范
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和准则涉及到专业护士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遵循的标准和指导原则。

这些规范和准则旨在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和质量高的护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临
床护理规范:
1. 护理操作规范:包括洗手、穿戴消毒手套、正确使用医疗器械等操作的规范。

这些
规范旨在减少交叉感染和其他医疗事件的风险。

2. 患者隐私保护: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机密信息,尊重患者的自由意志,遵守相关的法
律和规定。

3. 安全措施:确保护理环境的安全,防止患者受到伤害,落实防跌倒、防滑、防火等
相应的安全措施。

4. 高风险护理:对于高风险患者,如手术患者、新生儿、重症患者等,严格执行相应
的护理准则,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5. 信息记录和沟通:完整准确地记录患者的护理信息,保持与患者、家属、医疗团队
和其他相关人员的良好沟通。

6. 护理质量控制:持续评估和监测护理服务的质量,并采取纠正措施改进不符合标准
的护理行为。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临床护理规范的示例。

不同地区和机构可能有不同的具体规范和
准则。

护士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准则执行护理工作,不仅保证了患者
的安全和护理质量,也维护了护士自己的职业声誉。

临床护理服务规范

临床护理服务规范

临床护理服务规范一、护患沟通规范化:要求应做到“五个主动”1、主动介绍:①责任护士在病人入院10分钟内完成入院介绍和安全教育(急诊24小时内),并自我介绍、主管医师、护士长、病友,向病人及家属详细介绍病房环境,包括护士站、医生办公室、洗漱间、厕所、开水房等具体位置。

②护士长在半小时内到病人床前做自我介绍2、主动宣传:主动宣传医院的基本情况、专家实力、设备和科室特色住院须知、探视陪伴制度等医院有关规章制度。

3、主动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以《专科健康教育》及《护理临床路径》为指导及时向病人介绍疾病及康复、饮食、活动等知识,特殊治疗及检查、手术前、中、后均有介绍相关配合知识,讲解注意事项,并指导病人掌握用药知识。

4、主动解答疑问:①护理人员实行“首问负责制”。

当病人来院就医、咨询、投诉时,首位接待人员为“首接负责人”,要认真负责到底。

属于本科室职责范围的事宜,能够马上解决的,要立即给予答复。

不能立即解决的,要讲明原委,并在3日内答复。

非本科室职责范围的事宜,要将病人引导至责任科室,并负责督促责任科室尽快解决。

②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详细解答,如病人有不理解的地方,耐心解释至病人满意。

5、主动沟通:巡视病房,减少呼叫次数。

①主动加强与病人沟通,并尽量使用通俗语言,对部分理解能力差的病人,要耐心地反复进行。

②对所有病人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全程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解释和心理疏导。

二、礼仪服务规范化:基本要求是应做到“六个规范”1、迎接病人规范标准是:(1)新病人入院时,实行零分钟接待制。

值班护士面带微笑,主动迎接病人,责任护士帮助病人到床前,做好五测,10分钟内通知医生诊治。

(2)危重病人立刻接诊,快速完成急诊病人安置,协助病人卧床,并查看病人治疗、各种管道及皮肤情况,迅速协助医生诊治。

2、文明用语规范标准是:与病人交谈时,语言要文明,语气要亲切,自觉使用“服务用语”,“请”字当先,“谢”不离口3、礼仪着装规范标准是:(1)着装整洁,淡妆上岗,护士帽、护士服(衣、裤)、护士鞋统一规范,不穿硬底鞋或高跟鞋,不佩带外露首饰。

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及标准

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及标准

卫生院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及标准一、护理人员行为规范1.忠于职守、患者第一:热爱本职,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重患者平等就医的权利,对其一视同仁,任何情况下,不得轻视和侮辱患者。

2.勤奋学习、精益求精:勤奋学习、对技术精益求精,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在不断开拓的医学专业知识基础上,积极应用心理学、社会学、美学、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做好护理工作。

3.热情体贴、认真负责:热情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注意运用语言激励给患者以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帮助患者支持治疗、康复中所需要的良好心理状况。

4.互尊互助、团结协作:同事间相互尊重、互帮互助,主动与医、技、工等人员团结协调地完成各项医疗护理任务。

5.仪表端庄、慎独守密:仪表端庄、言行轻稳,服装整洁、主动热情,单独操作时,不论有无监督,不做有损于患者利益的事,为患者保护隐私。

二、护理人员服务规范基本要求:仪表端庄、操作规范、态度和蔼、技术娴熟。

服务理念:确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培养患者至上、患者无错、患者满意的服务理念。

规范要求:1.患者入院:应站立相迎,态度和蔼、热情,语言亲切,送患者到病床。

详细介绍床位护士、医生、病区环境、作息时间及规章制度、安全须知等。

耐性倾听,了解患者的需求,满足患者合理要求,做好疾病健康指导。

执行首问负责制和首见负责制。

2.病房巡视:应主动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善于倾听,运用观察技巧,主动了解、识别、预测患者不同的需要,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

树立主动服务、需求服务、满意服务的服务观。

3.护理操作:认真贯彻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和疾病护理常规,各种护理服务必须符合护理质量标准.4.护理纠纷:树立“患者无错”的观点,学会处理“患者的不满”,全力解决患者的问题。

①首先是认真、耐心倾听不满的事由。

②以换位思考方式,寻找不满的原因。

③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诚恳致歉。

④尽你所能,为患者解决问题。

⑤对无法解决的问题,应逐级反映。

⑥承诺必须兑现,增强忠诚服务信度。

临床护理_服务规范标准

临床护理_服务规范标准

临床护理服务规范一、护患沟通规范化:要求应做到“五个主动”1、主动介绍:①责任护士在病人入院10分钟内完成入院介绍和安全教育(急诊24小时内),并自我介绍、主管医师、护士长、病友,向病人及家属详细介绍病房环境,包括护士站、医生办公室、洗漱间、厕所、开水房等具体位置。

②护士长在半小时内到病人床前做自我介绍2、主动宣传:主动宣传医院的基本情况、专家实力、设备和科室特色住院须知、探视陪伴制度等医院有关规章制度。

3、主动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以《专科健康教育》及《护理临床路径》为指导及时向病人介绍疾病及康复、饮食、活动等知识,特殊治疗及检查、手术前、中、后均有介绍相关配合知识,讲解注意事项,并指导病人掌握用药知识。

4、主动解答疑问:①护理人员实行“首问负责制”。

当病人来院就医、咨询、投诉时,首位接待人员为“首接负责人”,要认真负责到底。

属于本科室职责范围的事宜,能够马上解决的,要立即给予答复。

不能立即解决的,要讲明原委,并在3日内答复。

非本科室职责范围的事宜,要将病人引导至责任科室,并负责督促责任科室尽快解决。

②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详细解答,如病人有不理解的地方,耐心解释至病人满意。

5、主动沟通:巡视病房,减少呼叫次数。

①主动加强与病人沟通,并尽量使用通俗语言,对部分理解能力差的病人,要耐心地反复进行。

②对所有病人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全程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解释和心理疏导。

二、礼仪服务规范化:基本要求是应做到“六个规范”1、迎接病人规范标准是:(1)新病人入院时,实行零分钟接待制。

值班护士面带微笑,主动迎接病人,责任护士帮助病人到床前,做好五测,10分钟内通知医生诊治。

(2)危重病人立刻接诊,快速完成急诊病人安置,协助病人卧床,并查看病人治疗、各种管道及皮肤情况,迅速协助医生诊治。

2、文明用语规范标准是:与病人交谈时,语言要文明,语气要亲切,自觉使用“服务用语”,“请”字当先,“谢”不离口3、礼仪着装规范标准是:(1)着装整洁,淡妆上岗,护士帽、护士服(衣、裤)、护士鞋统一规范,不穿硬底鞋或高跟鞋,不佩带外露首饰。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服务规范一、患者入院护理(一)工作目标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1.备好床单位。

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

介绍病区环境、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

鼓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完成患者清洁护理。

(三)结果标准1.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二、患者出院护理(一)工作目标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范要点1.告知患者。

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复诊时间及地点等。

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

(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一)工作目标安全、准确、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测量体温前30分钟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影响体温的因素。

2.对婴幼儿、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意识不清、烦躁和不合作者,护士应在床旁协助患者测量体温。

3.测腋温时应当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防止脱落。

测量5—10分钟后取出。

4.测口温时应当将体温计斜放于患者舌下,用鼻呼吸,闭口3分钟后取出。

临床护理规范及标准范文(通用多篇)

临床护理规范及标准范文(通用多篇)

临床护理规范及标准范文(通用多篇)临床护理规范及标准3篇第一篇: 临床护理规范及标准临床护理服务规范一、护患沟通规范化:要求应做到“五个主动”1、主动介绍:①责任护士在病人入院10分钟内完成入院介绍和安全教育(急诊24小时内),并自我介绍、主管医师、护士长、病友,向病人及家属详细介绍病房环境,包括护士站、医生办公室、洗漱间、厕所、开水房等具体位置。

②护士长在半小时内到病人床前做自我介绍2、主动宣传:主动宣传医院的基本情况、专家实力、设备和科室特色住院须知、探视陪伴制度等医院有关规章制度。

3、主动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以《专科健康教育》及《护理临床路径》为指导及时向病人介绍疾病及康复、饮食、活动等知识,特殊治疗及检查、手术前、中、后均有介绍相关配合知识,讲解注意事项,并指导病人掌握用药知识。

4、主动解答疑问:①护理人员实行“首问负责制”。

当病人来院就医、咨询、投诉时,首位接待人员为“首接负责人”,要认真负责到底。

属于本科室职责范围的事宜,能够马上解决的,要立即给予答复。

不能立即解决的,要讲明原委,并在3日内答复。

非本科室职责范围的事宜,要将病人引导至责任科室,并负责督促责任科室尽快解决。

②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详细解答,如病人有不理解的地方,耐心解释至病人满意。

5、主动沟通:巡视病房,减少呼叫次数。

①主动加强与病人沟通,并尽量使用通俗语言,对部分理解能力差的病人,要耐心地反复进行。

②对所有病人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全程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解释和心理疏导。

二、礼仪服务规范化:基本要求是应做到“六个规范”1、迎接病人规范标准是:(1)新病人入院时,实行零分钟接待制。

值班护士面带微笑,主动迎接病人,责任护士帮助病人到床前,做好五测,10分钟内通知医生诊治。

(2)危重病人立刻接诊,快速完成急诊病人安置,协助病人卧床,并查看病人治疗、各种管道及皮肤情况,迅速协助医生诊治。

2、文明用语规范标准是:与病人交谈时,语言要文明,语气要亲切,自觉使用“服务用语”,“请”字当先,“谢”不离口3、礼仪着装规范标准是:(1)着装整洁,淡妆上岗,护士帽、护士服(衣、裤)、护士鞋统一规范,不穿硬底鞋或高跟鞋,不佩带外露首饰。

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及标准集合6篇

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及标准集合6篇

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及标准集合6篇第1篇: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及标准附件2长期护理保险服务标准与规范一、服务项目1.基本生活照料包括:头面部清洁和梳理、洗发、指/趾甲护理、手、足部清洁、温水擦浴、沐浴、协助进食/水、口腔清洁、协助更衣、整理床单位、排泄护理、失禁护理、床上使用便器、人工取便术、晨间护理、晚间护理、会阴护理、药物管理、协助翻身叩背排痰、协助床上移动、借助器具移动、皮肤外用药涂擦、安全护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压疮预防护理、留置尿管护理、人工肛门便袋护理。

2.常用临床护理包括:开塞露/直肠栓剂给药、鼻饲、药物喂服、物理降温、生命体征监测、吸氧、灌肠、导尿(女性)、血糖监测、压疮伤口换药、静脉血标本采集、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造口护理、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

二、服务标准与规范1.头面部清洁、梳理面部清洁(1)水温适宜,擦洗动作轻柔;(2)颜面部干净,口角、耳后、颈部无污垢,鼻、眼部无分泌物;(3)眼角、耳道及耳廓等褶皱较多部位重点擦拭;(4)尊重护理对象的个人习惯,必要时涂抹润肤霜,防止干燥。

梳头(1)宜选择圆钝的梳子;(2)由发根到发梢梳理,动作轻柔;(3)鼓励护理对象每天多梳头,起到改善头部血液循环等作用。

剃须(1)保持颜面部无长须;(2)剃须用具保持清洁;(3)涂剃须膏或用温热毛巾敷脸,软化胡须;(4)动作轻柔,防止刮伤皮肤;(5)剃完后用温水擦拭干净,适当涂抹润肤霜;(6)定期消毒、更换剃须刀片,避免细菌滋生。

2.洗发(2)使用洗发液(膏),由发际向头顶部用指腹揉搓头皮及头发,力量适中,避免抓伤头皮;(3)注意观察护理对象面色、脉搏、呼吸,操作中适时询问护理对象,有异常时停止操作;(4)洗净后吹干头发,防止受凉;(5)衰弱护理对象不宜洗发。

3.指/趾甲护理(1)根据护理对象的病情、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个人生活习惯等,适时进行护理,保持无长指(趾)甲;(2)选择合适的指甲刀;动作轻柔,防止皮肤破损;(3)修剪过程中,应注意指/趾甲的长度,切不可过短,过短容易造成嵌甲;同时,避免损伤甲床及周围皮肤。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 操作规程 工作标准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 操作规程 工作标准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服务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服务规范一、引言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是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应用的一系列操作方法和技巧,它们的正确操作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护理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操作规程,明确工作标准和服务规范。

二、术语定义1.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指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系列操作方法和技巧,包括但不限于静脉输液、护理导管、换药、口腔护理等。

2. 操作规程:指对常用临床护理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和规范,包括操作步骤、操作要点、注意事项等内容。

3. 工作标准:指对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的要求和规定,包括操作流程、操作时间、操作频次等。

4. 服务规范:指在进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时,护士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服务要求,包括患者安全、隐私保护、沟通技巧等。

三、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1. 静脉输液操作规程1.1 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检查输液袋、输液管、针头是否完好无损;准备消毒液、棉球、胶布等。

(3)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消毒穿刺部位。

(4)固定输液管,调节滴速。

(5)观察患者是否有不适症状,记录输液情况。

(6)完成后,整理好相关物品,记录操作过程。

1.2 操作要点:(1)操作前检查输液器材的完好性。

(2)正确选择穿刺部位,避免静脉穿刺失败或发生并发症。

(3)注意消毒操作,避免感染。

(4)调节滴速时要根据医嘱和患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5)观察患者输液反应,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1.3 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操作。

(2)注意输液器材的保存和有效期。

(3)严格遵守输液速度和输液时间的要求。

(4)观察患者的输液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2. 护理导管操作规程2.1 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检查导管是否完好无损;准备消毒液、棉球、胶布等。

(3)选择合适的导管规格,消毒穿刺部位。

(4)固定导管,保持通畅。

(5)观察患者导管使用情况,记录操作过程。

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及标准

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及标准

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规范临床分级护理及护理服务内涵,保证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制定本指导原则.第二条分级护理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第三条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各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医院和其他类别医疗机构参照本指导原则执行.第四条医院临床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定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第五条医院应当根据本指导原则,结合实际制定并落实医院分级护理的规章制度、护理规范和工作标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第六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规范医院的分级护理工作,对辖区内医院护理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保证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第二章分级护理原则第七条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第八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1 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 重症监护患者3 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4 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5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6 实施连续性肾脏代谢治疗,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7 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第九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1 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 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3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4 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第十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2 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第十一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1 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2 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第三章分级护理要点第十二条护士应当遵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和疾病护理常规,并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定的诊疗计划,按照护理程序展开护理工作.护士实施的护理工作包括: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2 正确实施治疗、给药及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3 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4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第十三条对特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1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2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3 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4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 保持患者舒适和功能体位6 实施床旁交接班第十四条对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1 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第十五条对二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1 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5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第十六条对三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1 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第十七条护士在工作中应当关心和爱护患者,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应当及时与医师沟通第四章质量管理第十八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护士岗位职责和行为规范,严格执行遵守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疾病护理常规,保证护理服务质量.第十九条医院应当及时调查了解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分析处理,不断改进护理工作.第二十条医院应当加强对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及时调查分析,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第二十一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委托省级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对辖区内医院的护理工作进行质量评估与检查指导第五章附则第二十二条本指导原则子2009年7月1日施行分级护理制度一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二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病人入院后由医师参照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中的分级护理原则,下医嘱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三护士根据医嘱做好床头分级护理标识:特级护理为棕色,一级护理为红色,二级护理为绿色,三级护理无标识四严格遵照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护理要点和医院的分级护理工作标准对病人实施护理五由医院护理三级质控网络成员负责检查考核分级护理工作质量.一特级护理1晨间护理1整理床单位2面部清洁和梳头 3 口腔护理1次/日2晚间护理1整理床单位2面部清洁3口腔护理4会阴护理5足部护理1次/日3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4卧位护理 1 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 1次/2小时2 协助床上移动必要时3 压疮预防及护理5排泄护理 1 失禁护理 2 床上使用便器需要时3 留置尿管护理 2次/日6床上温水擦浴 1次/2~3日7其他护理 1 协助更衣需要时2 床上洗头 1次/周3 指/趾甲护理需要时8患者安全管理二一级护理A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同特级护理B患者生活部分自理1晨间护理 1整理床单位 2面部清洁和梳头 1次/日2晚间护理 1 协助面部清洁 2 协助会阴护理 3 协助足部清洁 1次/日3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4卧位护理 1 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 1次/2小时2 协助床上移动必要时3 压疮预防及护理5排泄护理 1 失禁护理 2 床上使用便器需要时3 留置尿管护理 2次/日6床上温水擦浴 1次/2~3日7其他护理 1 协助更衣 2 协助洗头 3 协助指/趾甲护理需要时8患者安全管理三二级护理 A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同一级护理BB 患者生活完全自理1整理床单位 1次/日2患者安全管理四三级护理同二级护理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及标准
一、护理人员行为规范
1.忠于职守、患者第一:热爱本职,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重患
者平等就医的权利,对其一视同仁,任何情况下,不得轻视和侮辱患者。

2.勤奋学习、精益求精:勤奋学习、对技术精益求精,及时更新知识结构,
在不断开拓的医学专业知识基础上,积极应用心理学、社会学、美学、
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做好护理工作。

3.热情体贴、认真负责:热情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注意运用语言激
励给患者以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帮助患者支持治疗、康复中所需要的
良好心理状况。

4.互尊互助、团结协作:同事间相互尊重、互帮互助,主动与医、技、工
等人员团结协调地完成各项医疗护理任务。

5.仪表端庄、慎独守密:仪表端庄、言行轻稳,服装整洁、主动热情,单
独操作时,不论有无监督,不做有损于患者利益的事,为患者保护隐私。

二、护理人员服务规范
基本要求:仪表端庄、操作规范、态度和蔼、技术娴熟。

服务理念:确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培养患者至上、患者无错、患者满意的服务理念。

规范要求:
1.患者入院:应站立相迎,态度和蔼、热情,语言亲切,送患者到病床。

详细介绍床位护士、医生、病区环境、作息时间及规章制度、安全须知
等。

耐性倾听,了解患者的需求,满足患者合理要求,做好疾病健康指
导。

执行首问负责制和首见负责制。

2.病房巡视:应主动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善于倾听,运用观察技巧,
主动了解、识别、预测患者不同的需要,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

树立主动服务、需求服务、满意服务的服务观。

3.护理操作:认真贯彻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和疾病护理常规,各种
护理服务必须符合护理质量标准,符合护理职业道德,符合患者需求,
实现三者统一的优质护理服务。

4.检查护送:检查前做好解释,每次检查有人陪送,特殊、危重患者护士
护送,在检查护送中一患者安全、舒适为第一,做好交接。

5.患者出院:提供延伸护理和附加服务(健康指导、叫车、电话回访等),
提供预见性超前护理服务,给患者以惊喜,提供满意度。

6.护理纠纷:树立“患者无错”的观点,学会处理“患者的不满”,全力解
决患者的问题。

①首先是认真、耐心倾听不满的事由。

②以换位思考方
式,寻找不满的原因。

③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诚恳致歉。

④尽你所能,
为患者解决问题。

⑤对无法解决的问题,应逐级反映。

⑥承诺必须兑现,增强忠诚服务信度。

三、护理人员语言行为规范
常用文明语:
做到见面问声“您好”,“请”字当头,“谢”字不离口。

您好!
请!请进!请坐!请走好!请休息!请稍后!
对不起。

没关系。

别客气。

谢谢!不用谢!
请问您哪儿不舒服?
请不要着急,慢慢讲!
祝你早日康复。

你有什么不清楚,我可以为您解释。

请配合一下。

您有什么需要我帮助吗?
请依次排队等候!
请稍候片刻,我马上为您检查(治疗、办理)。

别着急,我马上就来。

您提的意见很好,我们一定会认真改进的。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欢迎您检查指导工作。

请多提宝贵意见。

四、护理人员医德规范
1.爱专业。

热爱护理专业,有为病人献身精神。

2.亲病人。

一切从病人的利益出发,满腔热情为病人服务。

把病人的利益
放在第一位,想方设法消除其顾虑和消极悲观情绪。

对病人的利益安慰
予以高度重视,不做有损于病人利益的事情。

3.精技巧。

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刻苦钻研业务技术,注重实践,正确的总
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4.雅风度。

仪表端庄、朴素大方,不搞奇异、妖艳或颓废的打扮。

对病人
和蔼可亲、安详友善,体贴、关心,语言上不能粗暴、生硬,甚至训斥
病人。

5.严作风。

严格遵守工作纪律,认真执行各种护理制度。

准确执行医嘱和
技术操作规范,具有“慎独”的能力。

6.勤工作。

不怕苦、累、脏,工作认真细致,大胆耐心,做到口勤、眼勤、
手勤、腿勤。

7.诚协助。

在准确及时执行医嘱的同时,要细核查有无失当之处,发现差
错应及时建议医师纠正。

8.稳情绪。

与病人谈吐文雅,神色自然,举止大方,谦恭有礼,做到“三
轻”。

为病人严守秘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