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游憩空间规划设计
滨水公园设计方案
![滨水公园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3f09e0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3.png)
滨水公园设计方案滨水公园是一个自然环境与城市空间的结合,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和锻炼身心的场所。
下面是一份滨水公园设计方案,旨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场所和活动。
1.规划布局:滨水公园将以开放的方式呈现,分为休闲区、运动区、文化区、儿童区和景观区五个主要区域。
2.休闲区:这是为人们提供休息和放松的区域。
在休闲区设置舒适的躺椅、凉亭和露天咖啡厅,让人们可以欣赏美景,享受悠闲的时光。
3.运动区:为了方便市民进行运动锻炼,滨水公园将配置开放式运动场地和体育设施,如篮球场、足球场、健身器材等。
此外,还将设置跑步道和自行车道,让人们可以尽情享受户外活动的乐趣。
4.文化区:这是一个为艺术和文化活动提供场地的区域。
在文化区设置露天剧场和展览空间,举办各类艺术和文化活动,如音乐会、演出、画展等,为市民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5.儿童区:儿童是滨水公园的重要客户群体,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儿童区将设置游乐设施、亲子活动区和教育展示区等。
这里会有丰富多样的游乐设施,如滑梯、秋千、蹦床等,让孩子们尽情玩耍。
6.景观区:这是滨水公园的核心区域,主要体现自然风景和景观设计。
在景观区种植各类花卉和树木,打造出四季有景的美景。
此外,景观区还会有人造湖泊、喷泉和绿道,使人们可以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7.交通布局:为了方便市民前往滨水公园,公园周边将设置公交站点和停车场。
同时,还将修建步行桥和自行车道,鼓励市民步行或骑行前往公园,减少车辆交通。
8.环境保护:滨水公园将重视环境保护,采用节能、环保的照明设施和建筑材料,减少对自然的干扰。
并且,还将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站和绿化管护小组,保持公园整洁美观。
综上所述,滨水公园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人们的需求和自然环境的保护,提供了各类休闲娱乐场所和活动,为市民带来舒适和愉快的体验。
同时,公园的规划布局和交通布局也便于市民的出行和交通安排。
深受市民欢迎的滨水公园将成为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25ffa2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5.png)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引言城市滨水空间是指城市与水体相接的区域,能够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交流互动和生态服务等多种功能。
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是指在城市滨水区域进行景观、绿化和设施规划,以打造宜人的滨水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本文将研究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方法和案例,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增加城市魅力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的明星景点,具有很高的吸引力。
通过精心的景观规划设计,可以打造出美丽宜人的滨水环境,增加城市的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居民前来观光和休闲。
2. 促进经济发展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可以为城市创造经济价值。
通过开发滨水区域的旅游、餐饮、娱乐等商业设施,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居民收入水平。
3. 保护环境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可以通过合理的植被选择和生态修复,保护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时,通过规划设计可以减少水面污染,促进水体的净化,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合的方法。
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方法:1. 分析调研在进行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分析调研。
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了解当地居民对滨水空间的需求和期望,掌握滨水区域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为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2. 规划设计根据前期的调研结果,进行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景观、绿化、设施、交通等各个方面的要素,确保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可以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案例,在保留本地特色的基础上,融入创新的元素。
3. 环境评估进行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时,需要进行环境评估,评估规划设计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性。
可以通过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方法,评估规划设计对水质、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等方面的影响,确保规划设计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滨水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滨水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1e4e9e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d1.png)
生态科普区
环境教育
利用植物园、生态馆等场所,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高市民的环 境保护意识。
互动体验
设置互动式解说牌、环保小游戏等设施,增强市民对环境保护的参 与感和互动性。
科研合作
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生态科研项目,为公园的生态保护提供科学 依据。
03
详细设计
道路与交通设计
道路分级
01
根据公园使用功能和交通流量,设计不同级别的道路,包括主
通过景观元素和设施的设计,展示了当地 的历史和文化,使市民对本土文化有更深 的认识和认同。
未来发展与可持续性展望
生态修复与保护
随着时间的推移,滨水生态公园的生态系统将进一步完善和稳定,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 环境。
促进绿色出行
通过与城市绿道的连接,滨水生态公园将促进市民采用绿色出行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1.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构建健康的水生态系统。
2. 保留并改造工业遗存,传承城市历史文化。 3. 创造多样化的活动空间,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4. 融入绿色低碳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
规划理念与特色
规划理念:本次设计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强调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传承历史、以人为本的原 则。 1. 生态修复:通过植物配置、水体净化等方式,改善生 态环境质量。
总体规划布局
生态优先
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合理 规划布局,确保滨水生态 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完整性
保持滨水区域的完整性, 将公园与城市融为一体, 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 生。
功能性
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设 置各类功能区域,为市民 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娱乐场 所。
入口景观区
标志性景观
在公园入口处设置标志性景观, 如大型雕塑、特色花坛等,提升
城市游憩区规划与设计
![城市游憩区规划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8083c58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d7.png)
城市游憩区规划与设计城市游憩区的规划与设计是一项涉及城市规划、景观设计以及公共设施建设的综合工作。
它旨在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运动等活动的场所,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增加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城市游憩区规划和设计的意义、原则以及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市游憩区规划与设计的意义城市游憩区的规划与设计对于城市居民的福利和健康至关重要。
现代城市人们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缺乏充足的休息和娱乐时间。
良好规划和设计的城市游憩区能够为居民提供一个接近大自然的环境,减轻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此外,城市游憩区还能够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为旅游业、餐饮业、服务业等带来机会。
二、城市游憩区规划与设计的原则1. 多样性原则:城市游憩区规划与设计应该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求,包括不同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
游憩区内应有丰富多样的设施和活动,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 可持续发展原则:规划和设计的城市游憩区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同时注重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
3. 便捷性原则:城市游憩区应该便于居民的进入和使用。
充分考虑到交通、道路连接、公共设施等因素,方便市民的出行和活动。
4. 安全性原则:城市游憩区的规划和设计应该注重安全问题。
合理布置防护设施、设置紧急出口、保证游憩区内的设施设备稳定和安全。
三、城市游憩区规划与设计的实施过程城市游憩区的规划与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以下是实施过程的主要步骤:1. 需求调研与分析:通过调研市民的需求和期望,了解区域的特点和现状,并分析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2. 规划布局设计:根据需求调研的结果,制定城市游憩区的规划布局设计方案,包括景观设计、设施设置、道路连接等。
3. 生态环境保护:对游憩区周边的自然环境、生态系统进行评估和保护,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4. 设施建设与优化:按照规划设计方案,进行游憩区的设施建设,并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以适应市民的需求和发展变化。
浅谈城市滨水游憩空间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滨水游憩空间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02e3ae8941ea76e58fa04e2.png)
浅谈城市滨水游憩空间景观设计摘要:城市滨水游憩空间景观设计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以其开放性的特征在城市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休闲、交往、交流的重要场所。
因此,笔者结合滨水景观的发展意义,滨水游憩空间、植物绿化、人文景观、详细地对这些开放空间的相关内容做了阐述。
关键词:滨水区游憩空间植物景观人文景观Abstract:The author comb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significance of the waterfront landscape, waterfront recreational space, plant green, natural landscape, described detail of these open space.Key words: waterfront; space for recreation; plant landscape; cultural landscape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前言城市滨水区是指城市范围内水域与陆地相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作为城市与江、河、湖、海接壤的区域,它既是陆地的边缘,也是水的边缘。
城市的发展与水有着密切的联系,江河湖泊孕育了许多城市。
人们最早对水域空间的规划仅仅局限于水利和防洪等的治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对城市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逐步认识到滨水空间是城市中极其珍贵的开敞地带,好的滨水景观设计不仅可以满足水利、防洪的要求,还可以还城市以生态良好、优美生动的环境,同时,丰富人们的生活,满足人们的亲水性要求,为人们提供游戏和休闲的空间。
因此,滨水景观正成为城市建设的一个亮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1 城市滨水游憩空间的设计城市滨水游憩可细分为3个要素:主体、客体和介体。
主体指游憩空间的使用者;客体指游憩空间及游憩资源,是吸引游憩者进行游憩的内容;介体是纽带,是联系游憩者和游憩空间的中间环节,包括连接城市与水域通道等。
滨水空间城市设计东北林大
![滨水空间城市设计东北林大](https://img.taocdn.com/s3/m/d354f9ac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3.png)
3 小尺度
• 河道宽度适中,滨水两岸之间 有视觉联系,但没有对话交 流
• 水面的隔离作用不明显
• 河道较窄,滨水两岸不仅有视 觉联系,而且可以进行对话交 流
• 水面为两岸联系的纽带
2|设计要素
设计要素
滨水空间设计要素
• 护岸边坡 • 绿地和广场 • 滨水建筑 • 交通
设计要素 ① 护岸边坡
边坡要求
以步行和自行车等慢行方式为主,将机动车隔离在外围 流线通畅,步行系统与休憩空间、亲水空间和景观节点等 联系 滨水游步道:最能体现步行氛围,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
滨水空间吸引大量人流和车流 交通状况复杂而混乱
交通立体化
道路:高架、隧道 停车:地下停车场、立体停车楼
3|设计原则
设计原则 ① 地域性
地域特征的延续
设计要素 ③ 滨水建筑
建筑布局 | 景观视廊 | 天际轮廓线
建筑 形体 布局 设计
预留视觉廊道 通向水域空间
建筑高度从临水处向陆域方面逐渐增大 建筑形体向水体跌落
靠近水域的建筑不阻挡内部 建筑朝向水域的视线
设计要素 ③ 滨水建筑
建筑布局 | 景观视廊 | 天际轮廓线
天际轮廓线:纵深方向建筑和景观层叠的结果
竖向分析图
案例分析 ③ 金华燕尾洲公园
与洪水为友
洪水淹没时的景观
洪水退去后的景观
THANKS
阶梯型
适用于河流与周边用地高差较大、滨水腹地较宽的区域
• 将堤岸做分层处理,满足水位涨落的要求: 洪水位、丰水位、常水位、枯水位
• 打造多层次立体的景观效果 • 平时低台亲水,洪水期高台防洪
设计要素 ② 绿地和广场
绿地 步道 广场
• 城市滨水活动的主要载体 • 将人们带入水边,增强人与水的互动性 • 体现水体的开放性
浅谈城市中心滨水区游憩空间规划设计
![浅谈城市中心滨水区游憩空间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555e9d37f1922791688e85c.png)
本文结合吴 江西塘河景 观改造规 划对城 市 中心 滨水 区的游憩 空 于该核心区的永康路商业步行街与景观河道垂直 相交 , 如何 提升
间 规 划 提 出一 些 粗 Fra bibliotek 体 会 。 商 业 街 的 人 气 与 商气 , 是 该 景 观 规 划 的 一 个 重 点 。在 西 塘 河 核 也
1 国 内外城 市 中心 区滨水 区域 改造模 式
关 键 词 : 市 中心 滨水 区 , 憩 空 l , 划 设 计 方 法 城 游 ' 规 -  ̄ J
中 图分 类 号 : U9 4 1 T 8 .
文献标识码 : A
滨水地 区是城 市中一个 特定 的空间地段 , “ 指 与河流 、 湖泊 、 南 四大 绸都之 一 , 织业非 常发达 。据此 , 纺 在原 西塘桥东侧拆迁
浅 谈 城 市 中 心 滨 水 区游 憩 空 间规 划 设 计
庄 志 强
摘 要 : 以吴江西塘河景观游憩规 划为例 , 如何在有 限的空间内对滨水地 区做好规划设计 , 从 改善城 市面貌 , 增添 市民游 憩空问等方面着手 , 对城 市中心滨水 区的景观游憩设计的一些基本 方法进行 了阐述 , 以指导实践。
城市滨水带游憩规划设计--以上海浦东张家浜为例
![城市滨水带游憩规划设计--以上海浦东张家浜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4b63e247a417866fb84a8e84.png)
城市滨水带游憩规划设计--以上海浦东张家浜为例城市或城市区域的自然环境特色(尤其是滨水区)是产生城市空间特征,从而形成城市特有面貌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时滨水区也是释放自我、亲近自然的场所。
随着城市滨水区运输功能的减落,滨水区对于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建构将起到重要东接长江口。
原来是“臭水浜”,自1998年开展整治以来获得过“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称号,接待过132批国内外贵宾,被联合国副秘书长托普弗赞为“城市规划的典范”,现在已是上海有名的景观河道。
从昔日的臭水浜到景观河道,如果从物质环境改善的角度来看,张家浜在绿化和市政工程上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但从现状条件分析:张家浜绿带相对封闭,步道遇跨河桥就断,对外普遍缺乏联系。
尽管周围的绿地斑块都巧妙地引水入园,但有些对外开放程度不高,使其缺少向腹地延伸、拓展开敞空间的要求。
目前,张家浜的驻足停留性、公共开敞性较差,只是一条绿色通道,因此,规划对张家浜滨水景观功能的深层次认识与定位有着现实意义。
目前,张家浜是上海市惟一的一条较为完整的景观河道。
从黄浦江到长江浦东是新兴的国际化城区,但缺少“人气、文气、商气”是许多人的共识。
浦东缺少一个真正融休闲、文化活动、精品购物等各类游憩商业项目为一体的绿色公共开敞空间,而不是缺少人气的“绿色沙漠”。
以张家浜“园”区域的开发为契机,带动“园”区域周围相关地块,共同打造浦东最具特色的滨水RBD区,聚合浦东的“人气、文气、商气”,促进浦东“休闲产业”的发展。
张家浜“园”区域具有滨水开发的诸多优势条件,从塘桥公园至世纪公园段的相关区域,该区域离市中心最近,具有聚集人气的先天条件[1].景观效果好,绿地斑块最为集中。
从西往东分别为塘桥公园、竹园公园(在建)、世纪公园。
且该区域位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竹园商贸区,相邻花木行政区和世纪公园高级住宅区,紧靠东方路,商业繁荣,交通便捷。
区域附近,集中了世纪公园、上海科技馆、东.。
城市滨水区休闲空间规划研究
![城市滨水区休闲空间规划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cd21219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c9.png)
城市滨水区休闲空间规划研究城市滨水区休闲空间规划研究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滨水区的规划和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城市滨水区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如何合理规划和利用这些滨水空间,提供高质量的休闲空间,成为城市发展规划中的重要议题。
本文旨在研究城市滨水区休闲空间规划的原则、方法和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和发展的建议。
二、城市滨水区休闲空间规划的原则1.生态保护原则:城市滨水区通常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休闲空间规划应充分尊重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敏感区、生态廊道和植物覆盖,最大限度地保护滨水区的生态系统。
2.社会参与原则:城市滨水区休闲空间的规划应当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和意见,以确保休闲空间的建设和使用具有广泛的社会参与性。
通过开展公众参与、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征求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共识,提高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3.多功能原则:城市滨水区休闲空间的规划应具备多功能性,既要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同时还要满足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和商业经济等多重目标。
通过合理设计和布局,将滨水区打造成集休闲、文化、商业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
三、城市滨水区休闲空间规划的方法1.空间评估:首先,对城市滨水区进行空间评估,了解滨水区的地理特点、生态环境、人口分布、交通状况等,并对潜在的休闲空间进行调查和测绘。
通过对现有休闲设施的评估和市民需求的调研,确定休闲空间规划的基础数据。
2.功能布局:根据休闲空间规划的原则,制定相应的功能布局方案。
根据滨水区的空间条件和可利用资源,合理布置休闲设施、景观景点、文化教育设施等,并注重功能之间的协调和统一。
3.景观设计:城市滨水区休闲空间的景观设计是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合理的场地设计、绿化规划和建筑布局,打造舒适、宜人的环境。
注重景观元素的融合和艺术创意的运用,增加空间的美感和吸引力。
4.管理与运营:城市滨水区休闲空间的规划不仅仅是建设问题,更要注重管理与运营。
上海张家浜滨水游憩景观概念规划设计说明
![上海张家浜滨水游憩景观概念规划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43ff9b30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be.png)
上海张家浜滨水游憩景观概念规划设计说明城市或城市区域的自然环境特色是产生城市空间特征,从而形成城市特有面貌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滨水景观。
“滨水地区是一个城市非常珍贵的资源,也是对城市发展富有挑战性的一个机会,它使人们逃离拥挤的、压力锅式的城市生活的机会,也是人们在城市生活中获得呼吸清新空气的疆界的机会。
”通过对国内、外滨水区的规划与设计、开发的总结,应该来说,国内更多的是从物质环境改善的角度提出的,而对于该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现象不太注重。
往往使得在滨水景观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而对于繁荣当地的文化、经济方面多少显得力不从心。
如何在滨水区将本地市民的生态游憩空间结合滨水区各自的特色进行规划与设计,形成一个生机勃勃的城市公共的开敞空间,应该是在张家浜滨水游憩景观中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张家浜位于浦东新区中部,西起黄浦江,东至长江口,全长为23.5km,是浦东新区中心区域的唯一骨干河道,其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从1998年开展整治以来,被国家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已经成为浦东的一处有名的景观河道。
如果仅仅从物质环境改善的角度来看,张家浜滨水景观上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了,但随着上海斥资500亿打造“水清、岸绿、景美、游畅”的“东方水都”的构想,张家浜处在构想“八射”中的“二射”。
以及随着浦东的发展,浦东的以车行为主的城市形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游憩空间的需求,以及滨水区域独特的景观感受,以及从而张家浜的生态游憩功能的开发势在必行。
一、张家浜滨水游憩景观规划理念将“游憩、景观、生态”三个元素综合考虑,使其游憩开发与景观规划设计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景观游憩资源,并利用生态的思想作为指导,在保证滨水景观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的各种游憩容量的扩大,最终达到张家浜景观河道的生态可持续的发展。
二、张家浜滨水游憩景观构思立意张家浜是除了山体外,承载了自然状态下的江、城、居住区、园、百米林带、乡、田、湿地、海多种的地貌景观。
【浅谈城市生态滨水游憩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与途径】 滨水景观设计案例ppt
![【浅谈城市生态滨水游憩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与途径】 滨水景观设计案例ppt](https://img.taocdn.com/s3/m/ffb451ed76c66137ef06192c.png)
《【浅谈城市生态滨水游憩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与途径】滨水景观设计案例ppt》摘要: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中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带之一,其规划涉及多学科、多方面的问题,要求设计人员以综合的视角、进行多目标的规划设计, 1.滨水环境遵循规划设计的原则例如金鸡湖景观规划,规划本身的定位很明确,是在工业园区的中心位置,在功能定位上是开放的城市湖泊公园,虽然它自身是一个景观规划的设计,但是由于所处的位置等因素,它同时也必须符合园区的总体规划,在水域生态系统景观设计中水体的流向总的说来由着明显的连续性摘要:景观设计归根到底要回到人性与公民性,回到土地,回到人们日常的需要,这应当是设计最后的结果。
滨水区是形成城市特有面貌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滨水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在其中起到积极、决定的作用。
水景设计的要点有两个方面,一是水质。
是水形。
水的元素随处可见,很容易成为设计中的亮点,但要成景就不容易了,要成与环境相和谐的生态景观则更难了。
关键词:规划设计;景观;滨水;要素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中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带之一,其规划涉及多学科、多方面的问题,要求设计人员以综合的视角、进行多目标的规划设计。
滨水环境是城市范围内水域与陆地相接的一种景观形态,它的特点是生态环境本身所呈现的美感。
水体不同形状、深浅、宽狭的设计,象征着不同的地理环境,溪流、湿地、湖泊、人造水渠、河岸……有着不同的景观效果,起着不同的生态作用。
滨水区是城市环境中自然要素最综合的区域,也是人们生活休闲行为活动中最乐于接触的地带。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滨水驳岸都是用砖石砌成的立式驳岸,或用石块、混凝土块铺成的斜坡驳岸。
这样的驳岸对于应付夏季突发洪水确实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它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破坏河岸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
人工设计的设施强硬的将河水与岸边的植物分割开,水生陆生生物之间的平衡链条被打乱,丧失了这些生态要素本身生存、栖息场所,造成了驳岸区生物资源的丧失和生态失衡。
城市滨水游憩空间规划设计(DOC)
![城市滨水游憩空间规划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7ac362e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42.png)
城市滨水游憩空间规划设计(DOC)流淌着的灵性——城市滨水游憩空间规划设计人类自古逐水而居。
时代的发展,生活区域不断的扩展,滨水生活空间已经成为城市形象的重要代言。
从单一的依水村落到现代功能多样化的港口城市、滨湖公园等,在经历了创造、模仿、复制、再创造一系列阶段后,滨水空间的打造手法和景观设计已经开始个性化,生态化、游憩化和人性化的再生阶段。
水,是灵气汇聚之所。
滨水空间的景观打造也应延续这种特性,在城市滨水区域创造颇具灵性的特色空间。
一、城市空间与水案共荣共生城市与水的关系是由来已久的,河流、湖泊、海案以及它们所产生的滨水空间,在城市规划和景观规划中逐渐被关注,愈来愈多的被作为城市形象的重要突破点。
城市滨水空间,已经成为展现城市魅力、挖掘城市活力的重要展台。
我国现代的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行业具有发展期短、发展速度较快的特点,致力于滨水空间方面的研究时间不长。
总结滨水空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1、大格局的自然、经济与生活空间解放以前,我国滨水空间具有三个主要特点:自然空间、经济空间和生活空间。
自然空间以山水的自然衔接,山水交融的大空间格局为主,是开发较少的自然形态;经济空间大多以运河航运等功能为依托形成的城市滨水商贸、运输为主要功能的经济生活空间;生活空间是把水作为城市交通的主要形式。
2、工业化时代使滨水生活空间向滨水经济空间转变文革前期,现代城市雏形初现,城市功能和经济格局受政策影响较大,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工业化时代来临。
老城内的河、湖被填埋,建筑和公路取而代之。
这一时期,城市滨水生活空间基本消失,仅一些经济发展缓慢的城市滨水空间得以保留,但逐渐向滨水经济空间转变。
3、现代城市滨水空间极剧减少和缓慢恢复的两个重要时期改革开发以后,经济迅猛发展所带来的城市规模的膨胀,交通方式的改变以及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城市周边河道被严重侵占,取而代之的是僵硬的街道和林立的高楼,河道被大面积填埋,水域污染,港口废弃,城市滨水空间也随之极剧缩小。
园林规划设计——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
![园林规划设计——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3f2db32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b0.png)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摘要: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最富活力的场所,本文以宣城市宛陵湖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对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宛陵湖城市滨水区是人与自然交流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带之一,合理的滨水景观规划设计要能充分利用城市滨水地区各种景观资源,保证滨水环境的持续发展,延续城市历史,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同时,滨水地区是形成城市景观特色最重要的地段,以其景观环境、情趣上的优势为人们所向往,它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景观美学质量,而且可以充实和完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为城市提供一个环境优美的滨水空间。
另外,城市中的水体以其活跃性和穿透力而成为景观组织中最富有生气的元素,它集中体现了城市深厚的文化积蕴和丰富的物质文明。
在人类活动的作用下,它不仅是单纯的物质景观,更是城市中的文化景观。
成功的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在城市的空间整合、景观塑造、提高城市整体质量等方面具有深刻的意义,有利于强化人们心中的地域感,塑造出美丽的城市形象;并以此带动整个城市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宣城宛陵湖景区现状(一)区域位置及其范围宣城地区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是安徽省的东南门户,宣城市区紧邻长三角地理位置优越;中心城区距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大中城市的距离均在300公里左右,是安徽省沿江开发开放的重点城市之一。
宛陵湖位于水阳江大道、响山路、薰化路和滨湖路之间。
(二)生态环境宣城地处皖东南山区余脉与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过渡地带,地形地貌复杂,整体生态环境良好,与黄山、九华山和太平湖连成一线,构成了其生态的大背景。
从宣城城区范围来看,自然环境优越,有北部的敬亭山风景区,南部的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和夏渡森林公园,东部水阳江及南漪湖。
城区外围的自然生态系统,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调节和改善起到重要作用。
宣城市气候为亚热带湿润气候类型,地域差异性明显。
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多集中在六、七月份的梅雨季节;伏天受副高控制,长期高温少雨;八、九月份常有台风过境,洪、涝、旱灾害频繁。
滨水游憩绿地设计
![滨水游憩绿地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6741cd876a20029bd642dfa.png)
主, 乔木多 以孤植 或对称种植 为主。 自
便 带是滨水游憩林荫路 上最具有风景表现 近 干 线 人 行 道 , 于
可 另一 条布 然式布置的绿化带多以树丛为主。树 木 力 和 吸 引 游 人 的地 方 , 以 根 据 面 积 大 行人往来 ,
种 类要 常绿 、 叶树合 理搭 配 , 低错 小和 需要布置雕塑 、 念碑 、 景 树群 、 置在 临近 水 面 的地 落 高 纪 风
呈
滨 水 游 憩 绿 地 是 城 市 的 生 态 绿廊 ,
二 、 滨 水 游
憩 路 设计
蕊
具有生态效 益和 美化功能。滨水游憩 绿
地 多利用河 、 海等水 系沿岸用地 , 湖、 多
滨 水 游 憩 路
呈带状分布 , 形成城 市的滨水绿 带。滨 是 指 在 城 区 内 外
水游 憩绿 化应 有机 地纳 入城市 绿地 系 沿 江、 、 、 、 河 湖 海 统 之 中 ,充 分利 用 水 体 和 临 水 道 路 , 规 溪 流 等 水 系 为 方 划成 带 状 临 水 绿 地 , 缀以 园林 小 品 和 便 行 人 而 修 建 的 点
落, 疏密相间 , 体现植物 的多样性。
近 车 行 道 的 一 侧 应 种 植 一 两 行 乔 木 或
路面宽度宜大 , 供游人漫步或远 眺。 小游 园或是具有特殊意义 的建筑物和广 方,
滨水空间生态游憩景观设计分析
![滨水空间生态游憩景观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6b20bda98271fe900ef932.png)
滨水空间生态游憩景观设计分析本文从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的相关概念出发,对生态设计与游憩功能之间矛盾进行细致的分析,随后针对性地提出以整体角度设计、场所角度设计、水体角度设计、景观角度设计和避难空间角度设计五大模块为主要设计内容的城市滨水生态游憩景观的设计模式。
标签:滨水空间;生态设计;游憩功能1、引言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近些年,随着城市滨水区发展建设的热潮席卷而来,国内滨水景观设计行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也形成了许多矛盾,其中最为突出就属生态设计和游憩功能之间的矛盾,这对矛盾使得城市滨水生态系统发展发生紊乱误入歧途。
为了引导滨水景观设计步入良性發展,必须对生态设计与游憩功能间的矛盾展开深入分析,进而提出科学合理的滨水生态游憩景观设计模式。
2、城市滨水空间与生态设计2.1 城市滨水空间城市滨水空间是指与水域毗邻的城市空间,同时也是现代城市中集自然景观、公共生活与文化历史于一体的环境区域,是发展城市游憩休闲空间的首选区域。
2.2 生态设计生态设计是一种从宏观层面来思索城市规划的创新性设计思维,是一种不单单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维模式,对城市滨水区空间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3、城市滨水景观生态与游憩功能之间的矛盾表现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将现阶段我国滨水区生态设计与游憩功能间的矛盾归纳为如下几个点:3.1 滨水景观规划缺乏整体性国内大多数滨水区发展建设,在进行总体规划时就没有从城市宏观发展的角度来考虑,仅仅考虑眼前的利益或目标,进而造成想法与现实、总体与局部之间发生脱节。
比如:城市滨水区规划不合理,大面积用地非法占用滨水空间;滨水景观建设过分夸大规划作用,忽视人的因素,脱离实际,华而不实。
3.2 滨水景观设计缺乏场所感我国许多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项目,基本都是在“广场建设热、滨水区开发热”的潮流中慌忙上马,实际设计模式基本都是直接照搬其他城市的滨水区开发建设模式,忽视地方性特色,缺少城市空间的可识别性。
城市滨水空间利用规划与设计研究
![城市滨水空间利用规划与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6cea187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53.png)
城市滨水空间利用规划与设计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不仅需要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还需要提供丰富的休闲娱乐空间。
而滨水空间的规划与设计就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滨水空间利用规划与设计研究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滨水环境保护、滨水公共设施建设、滨水景观塑造等。
首先,滨水环境保护是城市滨水空间规划与设计的首要任务。
城市滨水区域通常是人们居住与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对滨水环境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在滨水空间的规划中,需要考虑水体的水质保护与净化,以及湿地保护与修复。
这不仅需要在城市建设中加强对水质的监测与管理,还需要通过生态修复手段保护湿地的完整性与健康发展。
同时,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还应考虑洪水预防与防治,以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其次,滨水公共设施的建设是城市滨水空间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城市滨水空间需要提供给市民一个舒适、便利的休闲环境。
因此,在滨水空间的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公共设施的布局与建设,包括滨水长廊、散步道、休闲广场等。
这些设施可以为市民提供一个户外运动的场所,也可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同时,滨水公共设施的建设还需要考虑到易用性与可持续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市民的需求。
第三,滨水景观塑造是城市滨水空间规划与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与设计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还要营造美丽宜人的环境。
通过景观塑造,可以使城市滨水空间更加富有魅力与活力。
在滨水空间的规划与设计中,可以融入自然元素,如水景、植被等,使人们可以亲近自然,放松身心。
同时,还可以考虑文化元素的融入,如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复,以及公共艺术品的布置等,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此外,城市滨水空间规划与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规划与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社会经济要素的平衡与协调,以实现城市滨水空间的可持续利用。
这既要满足人们对休闲娱乐的需求,同时也要兼顾当地产业的发展。
在滨水空间的规划中,可以考虑到滨水商业的布局与发展,吸引更多的游客与消费者。
城市滨水带游憩规划设计-以上海浦东张家浜为例
![城市滨水带游憩规划设计-以上海浦东张家浜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81a1e16650e52ea55189866.png)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4 城市滨水区处在陆地与湿地生态系统的边界 " 其景观生态边界效应明显 " 如生物群落结构 复 杂 " 生 境 多 样 等 " 但
同时也是城市游憩休闲空间的重要载体 # 以上海浦东张家浜滨水游憩带为例 " 探讨在滨水区物质环境改善的前提下 " 如何保 护其生态功能与滨水区游憩功能的协调 $ 统一 " 创造系统完整的滨水景观 #
城市 或 城 市 区 域 的 自 然 环 境 特 色 & 尤 其 是 滨 水 区’ 是产 生 城 市空 间 特 征 " 从 而 形 成 城 市 特 有 面 貌 的 重要因素之一 # 同时滨水区也是释放自我 $ 亲近自然 的场所 # 随着城市滨水区运输功能的减落 " 滨水区对 于 城 市 公 共 休 闲 空 间 的 建 构 将 起 到 重 要 的 作 用 "但 滨水 区 也 是城 市 生 态 敏 感 区 " 因 而 滨 水 区 环 境 规 划 设 计 需 要综 合 考 虑多 方 面 的 因 素 # 以 上 海 浦 东 张 家 浜 为 例 " 就 滨 水 区的 游 憩 环 境 规 划 设 计 涉 及 的 多 个 方面做些总结 # 通过 对 国 内 外 滨 水 区 的 规 划 $ 设 计 $ 开 发 的 总 结 "应 该 来 说 "国 内 更 多 的 是 从 物 质 环 境 的 角 度 提 出 的 " 而对该地区的经济 $ 文化 $ 社会现象不太注重 # 容 易就 事 论 事 " 缺 乏 整 体 性 的 把 握 " 往 往 使 得 在 滨 水 绿 化 上 取 得了 一 定 的成 功 " 而 对 于 繁 荣 当 地 的 历 史 文 化 $ 经济方面多少显得力不从心 #
广西地区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的规划设计探究
![广西地区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的规划设计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3aa122e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e.png)
广西地区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的规划设计探究
一、设置景观节点
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应该从构建景观节点开始,通过设置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雕塑、纪念碑等景点,打造成为城市文化专属节点,使游客以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底蕴意
境留存深刻印象,提高城市形象和地位。
二、注重地方特色
广西地区植被种类繁多,气候温暖湿润,这大大丰富了城市滨水空间的景观特点。
因此,在进行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时,应该注重地方特色,将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滨水风景线。
三、保护生态环境
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状况进行
统筹规划,使城市滨水环境成为自然生态和城市发展完美结合的样板,形成人与自然和谐
共处的绿色景观。
四、完善交通设施
除了美丽的滨水景观之外,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还应该注重交通设施的完善,确
保游客的出行便利和安全,同时防止交通拥堵对城市滨水环境的破坏。
可依托现有交通技术,通过搭建通道、搭乘交通工具等手段加以完善。
总之,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的规划设计,应该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充分发挥城市滨
水空间的优势,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区域文化特色等,从而使规划设计更加完善,为人们
创造出一个美好、安全、舒适的环境。
西南院龙河滨水空间城市设计
![西南院龙河滨水空间城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aa11ab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30.png)
西南院龙河滨水空间城市设计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滨水空间的规划与设计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南院龙河滨水空间城市设计项目旨在将龙河滨水区域打造成为一个宜居、宜游的城市空间,为居民提供更多休闲娱乐、文化交流和生态保护的机会。
本文将分析该项目的设计理念、具体规划和实施效果,以期为类似项目的规划与设计提供参考。
二、设计理念1. 融入自然:设计强调将自然元素融入城市空间,通过保留和恢复龙河滨水区域的自然景观,打造一个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环境。
例如,在设计中保留了原有的湿地和湖泊,并进行了生态修复,使其成为城市的绿肺,提供了宜人的空气和美丽的景观。
2. 多功能利用:设计将滨水区域规划为多功能利用的城市空间,使其既能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又能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例如,在滨水区域设置了公园、广场、商业街等设施,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娱乐选择,并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商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三、具体规划1. 滨水公园:设计中规划了一片滨水公园,包括花坛、草坪、儿童游乐区等设施,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健身的场所。
公园内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形成了一个美丽的花园,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散步、晨练等活动。
2. 滨水广场:设计中设置了一个滨水广场,为居民提供了一个集休闲、文化交流和演出为一体的场所。
广场上有舞台和露天剧场,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演出,吸引了许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看和参与。
3. 滨水商业街:设计中规划了一条滨水商业街,为居民提供了购物、餐饮和娱乐等服务。
商业街上有各种商铺和餐厅,提供了多样化的商品和美食选择,吸引了许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消费。
四、实施效果1. 改善居民生活:通过改善滨水区域的环境和设施,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他们可以在滨水公园散步、锻炼身体,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和演出,享受到更多的休闲娱乐选择。
2. 促进经济发展:滨水空间的规划与设计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滨水广场和商业街的建设吸引了许多游客和商家前来,带动了周边商业的繁荣,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淌着的灵性——城市滨水游憩空间规划设计人类自古逐水而居。
时代的发展,生活区域不断的扩展,滨水生活空间已经成为城市形象的重要代言。
从单一的依水村落到现代功能多样化的港口城市、滨湖公园等,在经历了创造、模仿、复制、再创造一系列阶段后,滨水空间的打造手法和景观设计已经开始个性化,生态化、游憩化和人性化的再生阶段。
水,是灵气汇聚之所。
滨水空间的景观打造也应延续这种特性,在城市滨水区域创造颇具灵性的特色空间。
一、城市空间与水案共荣共生城市与水的关系是由来已久的,河流、湖泊、海案以及它们所产生的滨水空间,在城市规划和景观规划中逐渐被关注,愈来愈多的被作为城市形象的重要突破点。
城市滨水空间,已经成为展现城市魅力、挖掘城市活力的重要展台。
我国现代的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行业具有发展期短、发展速度较快的特点,致力于滨水空间方面的研究时间不长。
总结滨水空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1、大格局的自然、经济与生活空间解放以前,我国滨水空间具有三个主要特点:自然空间、经济空间和生活空间。
自然空间以山水的自然衔接,山水交融的大空间格局为主,是开发较少的自然形态;经济空间大多以运河航运等功能为依托形成的城市滨水商贸、运输为主要功能的经济生活空间;生活空间是把水作为城市交通的主要形式。
2、工业化时代使滨水生活空间向滨水经济空间转变文革前期,现代城市雏形初现,城市功能和经济格局受政策影响较大,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工业化时代来临。
老城内的河、湖被填埋,建筑和公路取而代之。
这一时期,城市滨水生活空间基本消失,仅一些经济发展缓慢的城市滨水空间得以保留,但逐渐向滨水经济空间转变。
3、现代城市滨水空间极剧减少和缓慢恢复的两个重要时期改革开发以后,经济迅猛发展所带来的城市规模的膨胀,交通方式的改变以及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城市周边河道被严重侵占,取而代之的是僵硬的街道和林立的高楼,河道被大面积填埋,水域污染,港口废弃,城市滨水空间也随之极剧缩小。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发展虽然仍然高速跃进,但逐渐趋于理性化,城市滨水空间的研究得到了重视,人们逐渐认识到它不但是城市景象亟待修复的一面,更是城市整体发展战略中必须从生态、经济、交通、城市设计、城市特色和文化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的一环。
城市滨水空间的发展和研究进入黄金时代。
二、“游憩”使滨水空间更加丰富长期的发展,使城市规划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化思路,法规化条例也已经成熟。
针对这种固有的、模式化的规划,近几年,“游憩”逐渐被规划界讨论和认可。
国外在此方面的研究稍微成熟,但在国内,尚处于探讨阶段。
1、游憩(recreation)来源于拉丁语recreatio,意思是恢复更新,英文为“recreation”,原意是“to refresh”,含有休养和娱乐两层意思。
2、“游憩中国网”认为,游憩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基于城市、乡村、景区、度假区四类空间基础上,进行的具有生态、文化、康体或游乐功能的,能够内在满足自我、外在实现休闲的活动的总和。
为了便于研究及应用,“游憩中国网”将“游憩”的外延界定为:一方面,“游憩”中的“游”可基本等同于“旅游”,“憩”可基本等同于“休闲”。
当然,“旅游”与“休闲”之间的关系不在我们这一定义的考虑范围内。
另一方面,“景观”对于所在地居民而言,属“休闲”的对象;“景观”对于所在地之外的旅游者而言,属“旅游”的对象。
因而,“游憩”从其外延来讲,可将“旅游”、“休闲”、“景观”等一系列概念纳入其范畴内。
3、将“游憩”的概念纳入规划的范畴,避免了僵化古板的城市规划思路,是其更贴近规划的实际需求,即是空间更好的被利用、创造更多的生活价值。
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的重要标志节点,需要更为活跃的空间感觉、更为灵动的空间形式、更为人性和生态的景观环境。
“游憩”化的城市滨水空间正是这种思路的集中体现,即让空间活起来。
“游憩中国网”在这种前提下,对城市滨水游憩空间的规划和设计进行了研究。
三、滨水游憩空间设计的三大原则1、生态化原则生态城市的愿景是目前众多城市建设的主导思路,也是人们生活所向往的自然空间形式。
水,本身就是重要的生态要素之一,滨水空间设计自然应符合生态化的基本原则。
目前,全球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但是却已有许多成功的滨水空间,它们虽然并非是为生态城市而造,但却契合生态城市的核心理念。
案例:浙江仙居新区重点地段滨水区城市设计仙居新区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永安溪南北两侧,区内自然风景得天独厚,人文景观十分丰富。
在永安溪急弯之处,现状城区东侧、孟溪交汇段,为缓解城市用地紧张问题,县委县政府结合永安溪河道的“裁弯取直”——修建橡胶坝工程,提出了拓展城市“东部”——建设仙居新区的发展战略。
橡胶坝建成以后将形成面积为100多公顷的天然湖面。
该滨水区是新区的核心地块,也是未来城市的中心区域,为优化城市空间,改善城市形象,发展旅游业,从生态滨水岸线、生态开放空间、人为活动对生态的影响三个方面来进行生态化的城市设计。
生态化设计手法,(1)“景观+生态”为理念,创造绿色景观体系。
(2)资源分析,提取 “湖、山、塔、洲、桥、舍、舟、人、鸟”等生态要素。
(3)以“水与绿”为主题,打造宜人生态环境。
(4)以旅游休闲为需求导向,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
2、人性化原则人性化是对游憩空间的基本要求,城市滨水游憩空间是城市公共生活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地标和城市主要休闲场所,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或重要位置。
一方面,作为周边社区的休闲中心,为居民提供开放活动空间;另一方面,作为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形象。
这都需要滨水区域具有配套的人性化设施和服务,更好的为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服务。
案例:以昆玉河生态水景走廊景观规划设计方案昆玉河是京密引水渠下游从颐和园昆明湖通到玉渊潭八一湖的水道,长约10公里,是贯穿北京西部城区的重要水系,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其周边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
与此同时,昆玉河作为老北京的一条重要河流,融合着北京人古老的情怀。
怎样融合众多资源,创造更人性化的公共场所并建立现代休闲滨水开放空间模式,是项目的核心问题。
人性化设计原则:挖掘场地条件创造人性化滨水空间。
(1)增加亲水空间、人性化设施改造。
(2)岸线多样化,创造与自然和谐的景观,满足居民心理需求和体验。
(3)“昆玉十景”,引领游人与市民,充分展示文化积淀深厚又充满活力的城市面貌。
3、游憩化原则游憩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游乐和休息,这两点也是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两种重要功能。
目前,游憩活动已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国外滨水开发建设在其盛行的近50年,基本都是从产业功能向城市游憩休闲转变。
这种转变充分说明了滨水游憩越来越受到市民的喜爱。
我国滨水游憩空间的开发建设起步不久,很多项目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满足市民游憩需要。
我们今后的研究应重点放在如何在城市滨水空间中做到景观设计与游憩行为的协调与统一,即如何以满足人类的游憩需求为目的,来进行城市滨水空间的景观设计。
案例:悉尼情人港澳洲人的生活总是悠闲的,他们对生活的享受度是世界知名的。
悉尼的情人港,需要一整天的时间来品味,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旅游点,更融入了澳洲人独特的生活方式,滨水“游憩”规划在这样一个生活化的城市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现在的情人港是充满著浓厚澳洲风情的地方,每逢周末普通的悉尼市民携家带口来到这里,在明媚的阳光下躺在草坪上,享受悠闲快乐的时光。
四、滨水游憩空间打造空间的打造,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内容。
在这里,我们主要研究与滨水游憩空间关系较大的设计理念、功能、组成要素、景观形态、交通系统、文化融入五个方面。
1、理念——流淌着的灵性空间滨水区域的设计,不同于一般的空间。
水,作为重要的生态要素之一,不光是滨水游憩空间的灵魂,还承担着组合其他要素的重要使命。
规划设计的目的是抓住滨水区近水、亲水的特点,将水的灵气融入其中,让空间活起来,创造具备水灵水韵的、不可复制的城市特色空间。
2、功能——以公共游憩、居民休闲为基础,服务性商业为依托的城市休闲活动空间城市滨水空间是一个复合的功能体,休闲、游憩、商业是其三大基础功能。
在此基础上延伸,可得出城市滨水空间的功能结构体系。
3、要素——合理组织、有序融合空间的组成要素众多,单就城市滨水游憩空间而言,包括水体、滨水边缘、堤岸、建筑物、公共设施、绿地、植被、小品、街道、游步道等。
我们提倡的滨水游憩空间打造,就是理清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其中特色的,打造重要节点,再通过各个节点的连接和融合达到目的。
4、景观——自然围合、立体打造采用自然要素的围合分割空间,在植被、绿地、小品等景观打造上采用立体空间的概念,不单局限于平面的范围,在三维空间上进行滨水游憩空间的景观设计。
(1)最大生态化利用植物的不同生态习性及形态、色彩、质地等营造各具特色的景观区域。
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达到最大绿量,使之产生最大的生态效益。
(2)景观多样性充分挖掘场地特色,综合运用环境艺术处理手法,创造景观层次丰富多样的特色空间。
(3)植被本土化遵循树种自然分布规律,尽量采用当地植被资源,以提高树木的成活率,节约绿化成本。
(4)设施游憩化公共服务等设施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居民和游客的需求,采用合理的手法使公共空间能充分满足人们休闲游憩的需要。
5、交通——低碳、高效、便捷、灵活生态城市和滨水空间的前提要求空间的交通组织必须是生态的、低碳的、便捷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城市滨水区的特点,在灵活性和高效性方面予以重视。
6、文化——城市历史文脉和水文化的碰撞在城市滨水区的设计中,将水文化与城市本身的独特文化结合,使其相互碰撞,融合。
基本上,一个城市的水脉与城市的历史是相通相关的。
历史文脉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只有将文化融合到整个规划设计之中,才能突出城市魅力,我们设计的滨水游憩区的生命力才能日久弥新。
五、滨水游憩空间开发中注意的问题城市滨水游憩空间的研究尚在逐步的进行和完善中,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观点多样的尝试层出不穷,游憩中国网借鉴百家之长,总结了一下几点,作为我们日后研究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这也是国际和国内成功的滨水空间共有的经验。
1、遵循城市总体规划和长期目标定位。
纵观世界各地,繁荣的城市都具有长期稳定的城市结构。
滨水区的发展亦应遵循总体规划目标的要求。
这并不是说规划要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形势,设定灵活的、富有远见的愿景目标,为滨水区及整个城市的稳健发展打下基础,并给未来的发展预留空间。
2、多层面的互通发展。
城市发展拥有经济、生态、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内涵,滨水空间的发展也应涉及各个层面。
之间互相调整,不能顾此失彼。
例如,位于水陆之间具有丰富资源的生态敏感区域,可以通过恢复城市河流湿地来保持生态均衡;在联结内陆和水体的过渡区域,要避免不经济、单一目的的发展;在景观设计上,可以依据城市的文化和特色,建设遵循自然的滨水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