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柏拉图哲学中的逻辑

合集下载

柏拉图理念论的基本思想

柏拉图理念论的基本思想

柏拉图理念论的基本思想柏拉图的哲学理论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其宇宙论、知识论、国家说等都是建立在理念论上的,理念论是其全部思想体系的核心,基本思想大致有:(1)理念的概念。

柏拉图认为,我们的感官所感知到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动不定的,因而都是不真实的,真正实在的东西(存在)是不动不变的;这种真实的存在就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概念。

柏拉图把这种一般概念称之为“理念”,这种“理念”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独立存在的。

所有的理念构成一个客观独立存在的世界,即理念世界,这是唯一真实的世界。

至于我们的感官所接触到的具体事物所构成的世界,是不真实的虚幻的世界。

这样,在柏拉图那里就出现了真实世界(理念)与幻影世界(个别事物)之间的对立。

(2)理念和具体事物的关系。

柏拉图提出,理念也是具体事物所追求的目的,具体事物要想达到它,但永远不能达到,因为它是绝对的、永恒的,而具体事物总是相对的、流逝的。

他把理念看作永恒不变的“真正的实在”,个别事物有生有灭,但理念则永存无息。

柏拉图认为,各类事物都有其理念,他把事物的理念分为最低级、较高一级、更高级、最高级四个层次:具体事物的理念是最低级的理念;数学或科学的概念或范畴是较高一级的理念;艺术和道德的理念是更高级的理念;在所有理念之上,最高级的理念就是“善”。

善是至高无尚的理念,是认识和真理的源泉,是超乎一切之上的,没有其他理念能与之相比。

各种理念在善的理念的统辖下,形成一个有条理的、真实的世界。

又因为善的理念是最高的理念,所以它也是其他理念追求的目的,是宇宙最高的目的。

这样,以善的理念为最高级的理念世界就形成为一个目的论的体系。

柏拉图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用逻辑思维来把握这个理念世界的本质和内在秩序。

(3)理念论在自然观方面的表现──宇宙生成说。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真实的存在,具体事物则是不真实的。

巨匠或造物主以理念世界为蓝图或模型,以善的理念为指导,将各种理念的模样加诸原始混沌的“物质”,使之成为一个有序的世界。

柏拉图主要思想概述

柏拉图主要思想概述

敬文法哲学研习会柏拉图主要思想概述专业:法学理论学生姓名:岳岚培高寒梅郭甜甜指导教师:孙文恺教授完成时间:2020年6月15日前言 0一、辨证学 (1)(一)意典的性质与意义 (1)(二)意典界与事物界 (1)(三)晚年辨证学方面的变迁 (2)二、格致学 (2)(一)宇宙的形成 (2)1.开辟 (2)2.质素 (2)3.灵魂 (3)(二)宇宙的分类 (3)三、伦理学 (3)(一)个人伦理 (4)(二)社会伦理 (4)1.国家起源 (4)2.哲学王的统治 (5)3.社会等级 (5)4.公有制 (6)5.教育理论 (6)结语 (6)柏拉图主要思想概述摘要:柏拉图的思想是西方文化的奠基,在西方哲学的各个学派中,很难找到没有吸收过他的著作的学派。

其思想理论涉及文法、修辞、逻辑、算数、几何、天文、音乐等诸多方面,本文试图从内容上以其辩证学、格致学、伦理学三个方面为主线对柏拉图的主要思想进行梳理,以期对柏拉图的主要理论学形成初步认识。

关键词:柏拉图意典格致伦理前言柏拉图的著作均采用对话体,这种写作方式承载了其丰富的哲学思想。

关于柏拉图思想的分类,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种一是以时间分,另两种是以内容分。

具体地讲,前者以文体学的研究方法将柏拉图的对话分为早期、中期、晚期。

“早期对话中比较重要的作品有《申辩篇》、《优息弗罗篇》、《克力同篇》、《查米德斯篇》、《伊翁篇》、《高尔吉亚篇》、《拉凯斯篇》、《门内科索斯篇》、《普罗泰戈拉篇》、《吕雪思篇》、《优息德谟斯篇》、《大希庇阿斯篇》。

中期对话有《米诺篇》、《斐多篇》、《克拉底鲁篇》、《会饮篇》、《理想国》、《斐得罗篇》、《巴门尼德篇》。

晚期对话有《智者篇》、《泰阿泰德篇》、《蒂迈欧篇》、《克里底亚篇》、《政治家篇》、《斐利布篇》和《法篇》。

”①这种对话分期,学者们是大致同意的。

但不同时期是否意味着不同的哲学思想,学者们持不同观点。

有的认为,不同分期,其哲学思想截然不同。

柏拉图的四个思想主张

柏拉图的四个思想主张

柏拉图的四个思想主张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哲学家中的一位,公元前427年出生于古希腊雅典,是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他的哲学思想对于西方哲学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的四个思想主张:1、柏拉图认为美是相对的、柏拉图认为世间所有的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人们不能把一个事物孤立的拿出来看,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我们周围的事物。

2、在柏拉图哲学当中明细提出将宇宙间的原则及道理都要看成一致普遍性,不仅仅将理念世界呈现在众人的面前,还一一的描述出当时的希腊哲学具有什么样的缺点,人们接受哲学观点后,将误解点明。

3、柏拉图提出理想国和哲学王思想。

4、柏拉图哲学中分别将理念及事物区分,以往的哲学家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柏拉图敏锐的抓住了这个区别,哲学方面主要分成一为批判,二为两重,三为回忆。

柏拉图的着作:1、《理想国》。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作,它成于作者壮年,震古铄今,影响深远,不仅是作者政治思想的宣言书,而且是一部折人政治家的治国纲要。

柏拉图以继承苏格拉底大业自任,前后共着对话二十五篇。

他坚信哲学家能兼为政治家,确能治理世界。

书中论及正义、国家、财产、幸福、哲学家、真理、认识、理念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两千余年来为西方知识界必读之书。

2、《智者》:柏拉图最深刻的对话录之一。

该书是柏拉图晚期的作品。

该书是一篇对话体哲学着作,它反映了晚期柏拉图存在论、知识论和语言哲学等方面的核心思想,在古希腊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会饮篇》:柏拉图式爱情的源头。

本书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着的一篇对话式的作品,是以对话或者演讲的形式写成的,其背景是古希腊的一群男子在一场酒宴之中的谈话,所讨论的主题是爱的本质。

本书表达了柏拉图的内心信念,即不可见的事物是永久的。

本书也讲述了从低级到高级的爱,在本书中,这群男子认为最高贵的爱是男人之间的爱,他们认为男子应该去爱另一个男子,但是他们反对古希腊风俗中男子对少年的爱,这是他们讨论的前提。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总结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总结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总结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广泛探讨了宇宙和人类的本质,尤其是关注了道德、政治和知识的重要性。

以下是对柏拉图的哲学思想的简要总结:1. 类型学的理论:柏拉图的思想包含了形而上学的元素,他提出了存在两个世界的理论-感官世界和理念世界。

感官世界是我们感知到的现实世界,而理念世界是不可感知但却是真实和稳定的。

理念世界中有各种“理念”,它们是完美、永恒和不变的。

2. 形而上学的本质:柏拉图认为,人类灵魂在诞生前曾经存在于理念世界中,并且通过知识的觉醒和追溯,我们可以重新连接到理念世界。

人类的目标是了解和追求真理,通过思考和哲学推理,我们可以超越感官世界的局限。

3. 论道德的哲学思考:柏拉图相信,道德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的。

他认为,人们应该追求善和美,这些是理念世界中的统一和完美。

通过教育和培养,人们能够意识到道德根本上是对统一和真理的追求。

4. 共和国的政治理念:柏拉图在他的作品《理想国》中提出了一个理论性的政治结构,他认为正确的治理应该是基于专业化和智慧的领导。

他主张哲学家应该成为国家的统治者,因为只有那些追求真理和智慧的人才能真正了解公共利益,并为之工作。

5. 教育的重要性:柏拉图认为教育是实现个体和社会完善的关键。

他提出了概念“哲学之爱”,它涉及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

他主张年轻人通过对数学、科学和哲学的学习来提高他们的理性和审美感,并通过培养灵魂对善的向往来实现完美。

6. 知识论:柏拉图对知识的本质和获取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真正的知识不是从感官世界中获得的,只有通过思考和理念的觉醒,人们才能获得持久和真实的知识。

他主张哲学家通过对理念的研究来获得真理和智慧。

7. 爱的概念:柏拉图认为爱是人类的最高追求,它涉及到对美和完美的追求。

他通过分层理论解释了爱的本质,从对个人的爱逐渐拓展到对理念的爱。

柏拉图主张爱是一种引导人们追求智慧和真理的力量。

柏拉图及其哲学思想

柏拉图及其哲学思想

柏拉图及其哲学思想一、柏拉图生平•出生贵族,大约20岁,开始追随苏格拉底•前399年,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柏拉图逃离雅典避难•前387,回到雅典,创办学园•前367,再度出游,到达叙拉古,欲将自己的理念赋予实施,未能成功,被叛卖为奴隶,后由学生赎回•前360年,回到雅典,继续在学园讲学雅典学园波普尔的评价•柏拉图著作的影响(无论好坏)是不可估量的。

可以说,西方思想不是柏拉图哲学就是反柏拉图哲学的,但很少是非柏拉图哲学。

怀特海的评价•关于全部西方哲学传统的普通特征,可以稳妥地概括为: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史都是柏拉图的注脚。

二、柏拉图的哲学思想•1、理念说•2、回忆说•3、对理念论的反思和修正1、理念论•理念是从苏格拉底关于“是什么”的定义而来,它的基本规定之一就是“由一种特殊性质所表明的类”,不过“理念”并非单纯的抽象概念,而是超越于个别事物之外并且作为其存在之根据的实在。

•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感觉事物是多,理念是一,它作为其自身是永恒不变的自我完善的整体。

理念的多重含义•理念是事物的共相。

理念是通过对事物的抽象而形成的普遍共相,即事物的类概念或本质。

•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个别事物是由于分有了理念而成为这一事物,离开了理念就没有事物。

•理念是事物模仿的模型。

理念是事物之完满的模型,事物是理念不完满的摹本,事物是因为模仿了它的理念而成其为事物的。

•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

理念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存在的目标就是实现它的本质,从而成为完满的存在。

a. 理念如何派生事物•一是“分有”。

具体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分有了同名的理念。

“如果美自身之外还有美的事物,那么它之所以美的原因不是别的,而是因为它分有了美自身。

每类事物都是如此。

”•二是二是模仿。

造物主是根据理念模仿。

造物主是根据理念来创造具体事物的,所以事物因模仿理念而存在。

•“木工是根据理念来制造我们所使用的床和桌子,按床的理念制造床,按桌子的理念制造桌子。

雅典学派与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雅典学派与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雅典学派与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古希腊哲学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而雅典学派和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则是这座丰碑上最耀眼的两颗明珠。

雅典学派是古希腊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它的创始人是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

柏拉图则是古希腊哲学史上的伟大思想家,他对于人类的思维、道德和政治等问题提出了许多深刻而富有启发性的见解。

本文将探讨雅典学派与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并试图从中寻找一些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

雅典学派强调的是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的重要性。

苏格拉底认为,通过对话和提问的方式,人们可以达到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他的著名言论“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反映了他对于自己知识的谦逊和对于真理的追求。

苏格拉底的这种思想方法影响了后来的哲学家,包括柏拉图。

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哲学思想被称为“柏拉图主义”。

柏拉图的哲学体系包括了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等多个方面。

他认为真理存在于理念的世界中,而感官世界只是理念的投射。

他的著作《理想国》中描述了一个完美的社会,其中哲学家是最高统治者,他们通过思考和追求真理来指导整个社会。

柏拉图的这种思想对于现代政治学和伦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还涉及到了爱与美的概念。

他认为爱是一种对于美的追求,而美是一种超越感官的理念。

他通过对于爱与美的探讨,试图揭示人类内心的渴望和追求。

他的著作《饕餮宴》中描述了一群哲学家和诗人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讨论爱与美的问题,这被认为是古希腊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对话之一。

雅典学派和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

首先,他们强调了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的重要性。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往往被各种信息和观点所淹没,容易迷失在表面的浮躁之中。

我们可以借鉴雅典学派的思想方法,通过对话和提问来达到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其次,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提醒我们要追求真理和理想。

现代社会充满了各种诱惑和迷惑,我们往往容易迷失在功利和物质之中。

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对于爱与美的追求,提醒我们要保持对于真理和美的追求,不断寻找和实现自己的理想。

苏格拉底、柏拉图及其哲学思想剖析

苏格拉底、柏拉图及其哲学思想剖析

格:如果他们一辈子头颈被限制了不能转动,他们 又怎样能看到别的什么呢? 苏:那么,后面路上人举着过去的东西,除了它 们的阴影而外,囚徒们能看到它们别的什么吗? 格:当然不能。
苏:那么,如果囚徒们能彼此交谈,你不认为,他们会断
定,他们在讲自己所看到的阴影时是在讲真物本身吗?
格:必定如此。 苏:又,如果一个过路人发出声音,引起囚徒对面洞壁的 回声,你不认为,囚徒们会断定,这是他们对面洞壁上移 动的阴影发出的吗?
影像
可知世界
本原
意见(经验事物) 科学知识对象
想象
相信
推理
理智直观
2、洞穴之喻 洞穴之喻说明我们对可感世界的知识和对理念洞 见之间的关系。在洞穴中,囚徒手脚被绑,背对 洞口,只能看到洞穴的后壁;在他们身后有把火, 在火与囚徒之间,各种物体被从这边运送到那边, 从而在囚徒面朝的洞壁上投射移动的影子。囚徒 认为这些移动的影子就是实在。

中期对话包括(按字母顺序排列):

《克拉底鲁》、《泰阿泰德》、《巴门尼德》、《 斐多》、《斐德罗》、《国家》卷二至卷十、《会 饮》 晚期对话包括(按字母顺序排列): 《克里底亚》、《法律》、《斐莱布》、《政治家 》、《智者》和《蒂迈欧》
不成文学说(unwritten works)
著作译著
活呢?
格:我想,他会宁愿忍受任何苦楚也不愿再过囚徒生活的。
苏:如果他又回到地穴中坐在他原来的位置上,你认为会 怎么样呢?他由于突然地离开阳光走进地穴,他的眼睛不 会因黑暗而变得什么也看不见吗? 格:一定是这样的。
苏:这时他的视力还很模糊,还没来得及习惯于黑暗——
再习惯于黑暗所需的时间也不会是很短的。如果有人趁这

柏拉图学派的主要观点和贡献

柏拉图学派的主要观点和贡献

柏拉图学派的主要观点和贡献柏拉图学派是古希腊哲学家中著名的一派,以其创始人——哲学家柏拉图为代表。

柏拉图学派的主要观点和贡献如下:1.观念主义:柏拉图学派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观念的形式,这些观念是人类脑海中的抽象概念。

因此,世界是人类认识的产物,而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2.理性主义:柏拉图学派认为,人类的理性是获得真理和知识的唯一途径。

他们认为,通过认识论分析和逻辑推理,人类可以掌握真理。

3.至善论:柏拉图学派认为,人类的最终目标是追求至善。

至善是一种绝对的理想状态,包括智慧、知识、善行和幸福。

4.万物皆有理:柏拉图学派认为,万物都有一定的规律和原则,并且可以通过理性分析来理解这些规律和原则。

5.人类本性论:柏拉图学派认为,人类本质上是理性动物,并且人类的本性是追求至善的。

6.共同体理论:柏拉图学派认为,人类应该建立起一个理想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人们应该追求公平和公正,并且应该尽力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

柏拉图学派认为,这种理想的共同体应该由哲学家统治,因为他们是唯一真正理解至善的人。

7.性别平等:柏拉图学派的许多代表人物,如柏拉图和苏格拉底,都认为男女在本质上是平等的。

他们认为,男女在智慧和能力方面都是完全相等的,并且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参与社会、政治和教育活动。

8.古希腊哲学史:柏拉图学派对古希腊哲学史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不仅创立了观念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思想,还为后来的哲学家们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和理论。

他们的贡献使得古希腊哲学成为西方哲学的基础,并且对后来的哲学家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自然哲学:柏拉图学派对自然哲学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认为,自然界中所有的事物都是由四种元素构成的,即土、火、水、空气。

他们还认为,万物皆有理,可以通过理性分析来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原则。

10.伦理学:柏拉图学派对伦理学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认为,人类的本性是追求至善的,并且至善包括智慧、知识、善行和幸福。

西方哲学家思想核心总结

西方哲学家思想核心总结

西方哲学家思想核心总结西方哲学家思想核心总结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古希腊哲学思想核心:1.苏格拉底: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个人品质的重要性,追求真理和智慧,提出了著名的“我只知道一件事,即我一无所知”。

2.柏拉图:强调理念的存在和超越,提出了“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的观念,认为真理是超越感官经验的。

3.亚里士多德:主张从事实和经验中寻找真理,重视逻辑和实证科学的方法,提出了“万物皆有原因”和“幸福是最高目标”的思想。

二、中世纪哲学思想核心:1.奥古斯丁:强调信仰和神的存在,认为人只能通过信仰获得智慧和真理。

2.托马斯·阿奎那:主张理性和信仰的结合,提出了“五证明神的存在”的理论,强调人通过合理思考和观察世界可以达到神的认识。

三、近代哲学思想核心:1.笛卡尔:怀疑一切有疑问的知识,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思想,认为思考是唯一不容怀疑的存在。

2.休谟:强调通过感观经验获得知识,提出了“因果关系仅仅是一种心理上的连结”的思想,对于知识的确定性持怀疑态度。

3.康德:试图解决休谟的怀疑主义,认为人类有先验的认识能力和道德意识,强调人的自由和理性的价值。

四、现代哲学思想核心:1.尼采:批判了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宗教信仰,强调个体的自由和权力,鼓励个体超越传统的道德规范。

2.马克思: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理论,认为历史变革是经济力量和社会矛盾的结果,强调了社会公平和人类解放。

3.伯克利:认为一切物质都是感知的产物,否认了物质的独立存在,强调主观的感觉和知觉的重要性。

五、当代哲学思想核心:1.哈贝马斯:强调语言的社会认知功能,主张通过对话和合作达成共识,实现社会的公正和平等。

2.德里达:批判了语言的固定性和唯一性,主张以辩证思维和解构主义的方法看待和理解现象。

3.弗洛伊德:提出了个人潜意识和心理分析的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和思维受到无意识的冲动和欲望的影响。

以上是西方哲学家思想核心的主要总结,这些思想对于人类认识世界、探寻真理和人类自身的意义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考和观点。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哲学思想与认识论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哲学思想与认识论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哲学思想与认识论
一、引言
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其代表作为《理想国》、《菲德罗》等对话录。

通过深入研读柏拉图对话录,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与认识论观念。

二、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概念:
1.理念之学(Idea):柏拉图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具体物体都不是真实
的,而真实存在的是“理念”。

例如,世界上所有美的东西都不是真正的美,而“美”这个理念才是真正的美。

理念之学强调超越感官世界的理念存在。

2.分析方法:柏拉图认为透过分析方法可以找出事物的本质。

例如,
《菲德罗》中通过探讨“爱”的本质,揭示了其真正含义和重要性。

3.理想之国:柏拉图设想了一个理想的国家模型,提出了哲人治国的
观念,强调了思想统治的重要性。

三、柏拉图的认识论观点
柏拉图对认识论也有独到见解,主要包括:
1.感觉与理性:柏拉图认为感觉和理性是人认识世界的两种基本方式,
但感觉容易受到幻觉的影响,而理性是寻求真理的重要前提。

2.真知:柏拉图主张真知即真理,认为只有经过理性的反思和批判,
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3.启蒙:柏拉图认为人类需要通过启蒙,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和道德
素质,从而更好地认识真理。

四、结语
通过对柏拉图对话录中的哲学思想与认识论的探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
希腊哲学的精髓,探讨人类认知的本质和成长。

柏拉图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可以借鉴其思想方法,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和价值观。

柏拉图应用的原理为

柏拉图应用的原理为

柏拉图应用的原理为1. 引言在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域中,人们经常使用柏拉图(Platonic)应用来解决各种问题。

柏拉图应用是一种基于柏拉图哲学的原理和思想,利用抽象的数学概念和逻辑推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柏拉图应用的原理和其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 柏拉图应用的原理柏拉图应用的原理是基于柏拉图哲学中的思想和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数学的抽象和理想化柏拉图认为,数学是一个独立于物质世界的存在,它存在于一个理想的世界中。

在柏拉图应用中,数学概念被抽象和理想化,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求解过程中。

2.2. 逻辑的推理和证明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和关系构成的。

在柏拉图应用中,逻辑推理和证明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通过使用形式化的逻辑系统和严密的推理过程,可以确保解决方案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2.3. 理性的思考和决策柏拉图主张通过理性思考和决策来解决问题。

在柏拉图应用中,人们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理性能力,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和评估,从而制定出最合理和最优的解决方案。

3. 柏拉图应用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柏拉图应用在问题解决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3.1. 优化问题柏拉图应用在优化问题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通过使用抽象的数学模型和形式化的逻辑推理,可以找到最优解或者接近最优解的解决方案。

例如,在物流领域中,可以利用柏拉图应用来确定最优的配送路径和调度计划,从而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3.2. 设计问题柏拉图应用在设计问题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将设计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可以进行优化和评估,从而得到最佳的设计方案。

例如,在工程设计领域中,可以使用柏拉图应用来优化结构设计、流程设计等,以满足特定的需求和约束条件。

3.3. 排序和分类问题柏拉图应用在排序和分类问题中也经常被使用。

通过对数据进行抽象和理想化,可以进行有效的排序和分类,从而得到规律性和结构性的结果。

例如,在数据挖掘领域中,可以使用柏拉图应用来发现数据中的规律、模式和关联性。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逻辑思辨与辩证法探究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逻辑思辨与辩证法探究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逻辑思辨与辩证法探究
1. 引言
柏拉图的对话录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著的一系列对话,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逻辑思辨和辩证法的讨论。

本文将基于柏拉图的对话录,探讨他对逻辑思辨和辩证法的看法以及其中的一些经典案例。

2. 逻辑思辨
柏拉图认为,逻辑思辨是一种理性的推理过程,其目的是寻求真理。

在他的对话录中,经常出现由对话双方对某一问题进行推理和辩论的场景。

例如,在《理想国》中,柏拉图通过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什么是真正的正义,他认为正义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并通过逻辑的分析和推理归纳出了正义的本质。

3. 辩证法
柏拉图也提出了辩证法的概念,认为事物的本质是由对立统一的矛盾构成的。

例如,在《饰体者》中,柏拉图提出了著名的“洞穴寓言”,通过对比现实和理念世界的差异,讨论了人们对世界认识的局限性。

这种通过对立统一的矛盾分析,是柏拉图辩证法的典型思想。

4. 总结
柏拉图对逻辑思辨和辩证法的探究,影响了后世哲学思想的发展,也为我们探讨现实世界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透过他的对话录,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古希腊思想家的智慧,也可以学习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以上即是关于柏拉图对话录中的逻辑思辨与辩证法探究的内容,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思想总结

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思想总结

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思想总结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对于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主要哲学思想可以分为形而上学、认知论和政治哲学三个方面。

在形而上学方面,柏拉图关注的是理念的存在和本质。

他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只是理念的影子,真实的存在在于理念的形式。

理念是超越感知世界的存在,是永恒不变的。

人们通过感知世界的事物可以追溯到理念的形式,而感知世界的事物也只是理念的影子和变化体。

柏拉图用洞穴寓言来描述理念与感知世界之间的关系,认为人们生活在一个洞穴中,只能看到墙上的阴影,而不是真实的世界。

只有通过哲学的思辨,人们才能追溯到理念的形式,并认识到真实的存在。

在认知论方面,柏拉图提出了他所谓的“知识即追忆论”理论。

他认为人类的知识不是通过感觉经验获得的,而是在先前的生活中已经拥有的。

人类的灵魂在世界之前是存在的,灵魂中蕴含着所有的知识。

当人类降生到世界上时,灵魂忘记了过去的知识,通过感觉经验来唤起灵魂对知识的追忆。

只有通过哲学的追问,人们才能恢复对知识的追忆,达到真实的认知。

柏拉图用“分娩术”来比喻哲学,认为哲学家就像是接生婆,引导人们从错误的认知中解脱出来,达到对真理的认识。

在政治哲学方面,柏拉图关注的是理想国的建构。

他认为现实世界的政治制度是不完美的,只有建立起理想国,才能达到真正的社会和谐。

柏拉图认为理想国的统治者应该是哲学家,因为哲学家具有智慧和洞察力,能够带领社会走向正确的方向。

在理想国中,人民应该按照自己的天赋才能进行分工,每个人都应该履行自己的责任,为整个社会做出贡献。

柏拉图主张共产主义,并认为私有财产会导致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

他认为只有摒弃私有财产,实现公有化,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公正。

总结来说,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思想包括形而上学、认知论和政治哲学三个方面。

他强调理念的存在和本质,并认为人类通过哲学的思辨可以追溯到理念的形式,认识到真实的存在。

他提出了“知识即追忆论”理论,认为人类的知识不是通过感觉经验获得的,而是在先前的生活中已经拥有的。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是什么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对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小编分享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欢迎阅读!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是什么柏拉图认为任何一种哲学要能具有普遍性,必须包括一个关于自然和宇宙的学说在内。

柏拉图试图掌握有关个人和大自然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发展一种适合并从属于他的政治见解和神学见解的自然哲学。

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形式”或“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

柏拉图指出,当我们说到“马”时,我们没有指任何一匹马,而是称任何一种马。

而“马”的含义本身独立于各种马(“有形的”),它不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因此是永恒的。

但是某一匹特定的、有形的、存在于感官世界的马,却是“流动”的,会死亡,会腐烂。

这可以作为柏拉图的“理念论”的一个初步的解说。

柏拉图认为,我们对那些变换的、流动的事物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我们对它们只有意见或看法,我们唯一能够真正了解的,只有那些我们能够运用我们的理智来了解的“形式”或者“理念”。

因此柏拉图认为,知识是固定的和肯定的,不可能有错误的知识。

但是意见是有可能错误的。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The Republic)中,有这么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论: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

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

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

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

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

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

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柏拉图利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

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什么

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什么

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什么柏拉图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很多哲学思想到现在依然适用。

柏拉图提出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什么呢?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柏拉图的主要思想,希望对你有用!柏拉图的主要思想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

苏氏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

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加德米(Academy)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

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The Republic)和《法律篇》中。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

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

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

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

因此认识不是对世界物质的感受,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教学目的是为了恢复人的固有知识。

教学过程即是"回忆"理念的过程。

在教学中,柏拉图重视对普遍、一般的认识,特别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认为概念、真理是纯思维的产物。

同时他又认为学生是通过理念世界在现象世界的影子中才得以回忆起理念世界的,承认感觉在认识中的刺激作用。

他特别强调早期教育和环境对儿童的作用。

认为在幼年时期儿童所接触到的事物对他有着永久的影响,教学过程要通过具体事物的感性启发,引起学生的回忆,经过反省和思维,再现出灵魂中固有的理念知识。

就此而言,柏拉图的教学认识是一种先验论。

柏拉图的教学体系是金字塔形。

为了发展理性,他设立了全面而丰富的课程体系,他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据,划分了几个年龄阶段,并分别授以不同的教学科目。

柏拉图哲学中的逻辑

柏拉图哲学中的逻辑

柏拉图哲学中的逻辑柏拉图式的对话虽然论证很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论证甚至是诡辩大部分都被包装成逻辑推理的样式,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柏拉图哲学中的逻辑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柏拉图哲学中的逻辑篇一初读柏拉图的感觉是:作者很像一个雄辩家,有时似乎还有些诡辩的意味,这种模式很固定,沿着一个定义或是假说,不断地推演。

问题在于作为一个读者,我们明明能够感觉到自己是被语言逻辑玩弄的对象,却无法指出其玄机何在,正如《理想国》卷六中阿得曼托斯说的那样:“他们由于缺乏问答法的经验,在每一问之后被你的论证一点儿一点儿地引入歧途,这些一点儿一点儿的差误累积起来,到讨论进行到结论的时候,他们发现错误已经很大,结论已经和他们原先的看法相反了。

”①如果甘心止步于接受这种“三段论”式的论辩,承认我们自己缺少“问答法的经验”,面对让人心存疑虑的却被誉为经典的“演绎推理”式逻辑缴械投降,不如带着一点逻辑论证的“规则”,去走近它们,发现一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躲闪和深意。

在亚里士多德之前,古希腊并没有形成很完备的形式逻辑体系,正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为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但是对于柏拉图的三段论,是有一些可推理性质疑的,柏拉图采用的“划分法”,是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它的使用发展了“属+种差”的定义方法,但是无论是二分法还是多次划分,都面临着一些问题:二分法所得的子项包含负概念,负概念反映的是对象不具备的属性并没有说明对象应该具备的属性;多次划分虽然得到的都是正概念,但是随着划分次数的增多,种概念也越来越多,这就又面临着两个问题,一个是概念难以穷尽的问题,另一个是难以严格遵守划分原则的问题,在某个划分过程中就容易出现为了实现论辩目的而产生的偷换概念。

柏拉图在以苏格拉底名号辩论时,采用了较多的三段论形式。

但是,判断一个三段论是否有效,需要进一步确定一些规则,这其中有关于项的规则,也有关于前提的规则。

②柏拉图巧妙地布置了一系列逻辑陷阱,诱导论辩者走向泥潭,从而将论辩的定论指向自己所维护的立场。

柏拉图“哲学王”思想述评

柏拉图“哲学王”思想述评

xx“哲学xx”思想述评xx哲学王的思想是《理想国》(以下简称《理》)这本书的核心,也是柏拉图(以下简称柏)写作本书的意图之所在。

本文意欲简要地说明这一思想的内容、逻辑以及《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以下简称《开》)一书中波普尔(以下简称波)对这一思想的批评,最后是我的一些想法。

(一)哲学xx思想的内容:对该思想的论述,主要集中于本书的从第五卷后半部分中对哲学的论述到第七卷的篇幅中。

"只有在某些必然性碰巧迫使当前被称为无用的那些极少数的未腐败的哲学家,出来主管城邦(无论他们出于自愿与否),并使得公民服从他们管理时,或者,只有在正当权的那些人的儿子、国王的儿子或当权者本人、国王本人,受到神的感化,真正爱上了真哲学时--只有这时,无论城市、国家还是个人才能达到完善。

"(《理》P251)简言之,哲学家作统治者,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这便是"哲学王"的政治主张。

也即,是谁应当统治者以及统治者应当符合何种标准的问题。

当然,这一主张是与柏对世界本质看法的理念论、哲学本身的特性、哲学家的特性以及哲学家的职责及其培养(即统治者变成哲学家)等等问题的论述紧密相联的。

前面三个方面是该思想的逻辑基础,将在本文的下一部分论及;最后一方面即哲学家的职责及其培养问题是"哲学王"主张应有的组成部分,所以先在本部分简述。

有关哲学家的职责,柏强调了两点:优生、教育及制定法律。

优生方面,即由他们挑选天性最优秀的男女婚配,婚配过程由统治者秘密操作,以抽签的形式决定;以此生育出天性最好的婴儿。

教育方面,他们在不知道自己父母的情况下被送至育儿院,接受音乐和体育方面的良好训练,以期成为合格的护卫者。

并为以后成为哲学王打好基础。

最后一方面,哲学家应为城邦制定法律,因为要是国家稳定而不分裂、不出现衰退,就必须是国家神圣形式或理念的真实仿制品;而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看到并仿制神圣的原物。

哲学王的后继者的问题,即哲学家的培养问题。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古希腊哲学家的理想国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古希腊哲学家的理想国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古希腊哲学家的理想国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他最重要的理念之一便是他所构想的理想国。

柏拉图通过对政治、伦理和教育的思考,构建了一个理想的社会模型,旨在追求人类的完美幸福和公正。

本文将介绍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并探讨理想国的主要特点和意义。

柏拉图认为,理想国是一个通过哲学智慧来实现的国家。

在他的《理想国》一书中,柏拉图描绘了一个由哲学家统治的政体。

在这个理想国中,哲学家是最具智慧和理性的人群,他们具备最高的思维能力和道德标准,能够为整个社会提供正确的指导。

柏拉图将理想国分为三个阶级,分别是哲学家统治者、军人和劳动者。

每个阶级都有其特定的职责和责任,共同协作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在柏拉图看来,一个优秀的哲学家需要经过严格的教育和培训,包括数学、哲学等学科的学习,以及道德品质的培养。

只有经过这样的教育,哲学家才能够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并为社会提供正确的指导。

因此,教育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主张实施普遍的义务教育,以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优质的教育,并发展其才能和潜力。

与其他政治体系不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注重个人的私利和欲望满足,而是追求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和公正。

在理想国中,财产和利益是公有的,没有私人所有权,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共享和共同发展。

通过消除个人的私利和竞争,社会可以建立更加和谐和平等的关系,增进社会的稳定和幸福。

柏拉图的理想国还强调了尽可能的政治平等。

他反对独裁、寡头专制和民主的弊端,主张建立公正和智慧的政体。

在这个政体中,哲学家得以统治,通过他们的智慧和理性来指导社会的发展。

柏拉图认为,只有哲学家才能真正理解真理和正义,才能够判断和处理各种复杂的政治和伦理问题。

因此,他们值得成为最高的统治者,以确保社会的公正和稳定。

柏拉图的理想国概念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它对后世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产生了深远的启发。

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

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

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
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从柏拉图开始,到尼采的存在写实主义,再到海德格尔的本源论经历了很长的演变过程,影响了现今的学术理论。

柏拉图的逻辑进程是一种否定性的有时意义,其原则是“什么都不能断言”。

它代表着一种停滞的状态,意在促使人们停止思考,原则性地拒绝任何事实和观点。

尼采以一种更加积极的视角来看待逻辑,他把它带入了一个新的层面,被称为“存在写实主义”,他认为去发现真实就是一个健康的学习进程。

尼采的思想被后人引用来描述这种学习进程,他说“只有当你站在乌有之中,方可通往真理。

”这一句话体现了他主张的逻辑思维。

海德格尔的本源论是对逻辑进程进一步发展,他坚持认为一切新颖的思考都需要在原则性上建立起来,他认为去探究本源,去研究自然规律和理性思想才是真正学习的核心,他开启了一种探究形式,它催生出了一些新的思维模式,坚持要通过这种方式去探究真实。

从古至今,德国古典哲学的逻辑思维的演变一直影响着人类的思想,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学术理论,它都改变了我们对事物的理解方式。

因此,人们必须了解这种演变过程,才能正确地理解当代的思考方式和思维之间的相互关系,确保更有效地运用它们来理解和解决当下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柏拉图式的对话虽然论证很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论证甚至是诡辩大部分都被包装成逻辑推理的样式,以下是精心整理的柏拉图哲学中的逻辑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柏拉图哲学中的逻辑篇一
初读柏拉图的感觉是作者很像一个雄辩家,有时似乎还有些诡辩的意味,这种模式很固定,沿着一个定义或是假说,不断地推演。

问题在于作为一个读者,我们明明能够感觉到自己是被语言逻辑玩弄的对象,却无法指出其玄机何在,正如《理想国》卷六中阿得曼托斯说的那样“他们由于缺乏问答法的经验,在每一问之后被你的论证一点儿一点儿地引入歧途,这些一点儿一点儿的差误累积起来,到讨论进行到结论的时候,他们发现错误已经很大,结论已经和他们原先的看法相反了。

”①如果甘心止步于接受这种“三段论”式的论辩,承认我们自己缺少“问答法的经验”,面对让人心存疑虑的却被誉为经典的“演绎推理”式逻辑缴械投降,不如带着一点逻辑论证的“规则”,去走近它们,发现一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躲闪和深意。

在亚里士多德之前,古希腊并没有形成很完备的形式逻辑体系,正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为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但是对于柏拉图的三段论,是有一些可推理性质疑的,柏拉图采用的“划分法”,是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它的使用发展了“属+种差”的定义方法,但是无论是二分法还是多次划分,都面临着一些问题二分法所得的子项包含负概念,负概念反映的是对象不具备的属性并没有说明对象应该具备的属性;多次划分虽然得到的都是正概念,但是随着划分次数的增多,种概念也越来越多,这就又面临着两个问题,一个是概念难以穷尽的问题,另一个是难以严格遵守划分原则的问题,在某个划分过程中就容易出现为了实现论辩目的而产生的偷换概念。

柏拉图在以苏格拉底名号辩论时,采用了较多的三段论形式。

但是,判断一个三段论是否有效,需要进一步确定一些规则,这其中有关于项的规则,也有关于前提的规则。

②柏拉图巧妙地布置了一系列逻辑陷阱,诱导论辩者走向泥潭,从而将论辩的定论指向自己所维护的立场。

首先,概念偷换。

在《理想国》卷一中,柏拉图与人讨论什么是正义,把“正义”这个十分抽象的概念拖入到具体的对象中,产生了一个十分荒谬的推理过程从“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恰如其分的报答”滑向“正义的人,到头来竟是一个小偷”。

这其中存在着扩展概念外延的问题,比如合约在合伙关系中存在,但并不等于合伙关系,有些合伙关系不见得有合约,因此合伙关系的外延要远远大于合约;在对正义的辩论过程还出现了一个对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错误推理,其前件和后件的关系在于“有之必然,无之未必不然”,柏拉图的论辩是如果人生病那么医生有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不生病医生就没用。

柏拉图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设下陷阱,最后把正义的人定义为偷钱的小偷,种种对可能性的推演竟然一步一步走向了事实性判断和明确定义,无疑是欠妥的。

其次,整体与部分、类与分子关系混淆。

以《大希庇阿斯篇》为例,柏拉图用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是两个人,来类比说明视听快感是两种不同的东西
苏格拉底我们俩是双数,可否得到我们每一个是双数的结论?
希庇阿斯当然不能。

苏格拉底那么,一双不必定有一个性质,一个不必定有一双的性质,这不是正和你原来说的相反么?
这个类比也是欠妥的,在“我们俩”中,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是作为“我们俩”的部分而存在的,“我们俩”是一个整体,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每个人不一定具备“我们俩”这个整体的属性;但是按照前文的逻辑推演层次来看,视听快感虽然不是美本身,但是显然是作为分有美的某种特征从而作为现实形式而存在的,这种关系并非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是类与分子的关系,我们可以说视觉快感是美的、听觉快感是美的,但是却不能说苏格拉底是我们俩、希庇阿斯是我们俩,因为在类与分子的关系中,分子是分有类的属性的,而在整体部分中则不然。

因此柏拉图举这个例子来反驳希庇阿斯显然是不具备说服力的。

第三,关于项的周延性问题。

在《理想国》卷二中,苏格拉底和阿德曼特展开的一段关于神的辩论可抽象为如下的三段论
(f)(M)有怕敌人和应付朋友的人会说谎(P)(f)
(t)(S)神不是怕敌人和应付朋友的人(M)(t)
(t)(S)神不说谎(P)(t)
说明 t 周延 f不周延
这里的问题在于,在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P,在结论中却周延了,三段论成立的第三条规则就是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因为这意味着在前提中大项P不是以全部外延同中项M发生联系,那么它在结论中也不能以全部的外延与小项S联系起来,“神”和“说谎”的关系其实是不确定的。

柏拉图式的对话虽然论证很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论证甚至是诡辩大部分都被包装成逻辑推理的样式,这些看起来合理的形式逻辑结构如实地反映了柏拉图在诗学、美学上的一些特点甚至是矛盾,当我们透过形式从内容上尝试走进柏拉图的美学理论,就会探寻到柏拉图编制陷阱的目的所在。

首先,前文分析过的多次偷换概念,出自苏格拉底驳斥三种关于正义的流行观点,在《理想国》第四卷中,柏拉图又回到了这个问题本身,提出正义就是每个人就各自有的智慧、自制和勇敢为国家做出最好贡献,也就是各人做分内该做的事情而不干涉别人。

这样顺着柏拉图的逻辑一路牵引过来,就不难理解前文中他为什么费尽心思地偷换概念制造陷阱否定流行的正义观点,不是因为这些观点不合真理,而是因为这些观点牵涉个人太多而无涉“城邦”,真正的正义应该是无添加一己私欲的,要求个人完全消融于社会整体中无条件地为城邦献身。

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理想国的理想是“正义”,所谓的“正义”应该是城邦里各个阶级都站在他们所应站的岗位,应统治的统治,应服从的服从,在社会的各个阶层里,形成一种和谐的有机整体。

③因此我们也不难理解柏拉图提出的“将诗人驱逐出理想国”,因为其艺术观美学观与对正义的“裁判”十分相似,都是由政治决定的。

其次,上述分析的整体与部分、类与分子关系混淆的第二例逻辑错误,出自《大希庇阿斯篇》,这也是柏拉图阐释其对于“美”
的认识的经典篇目,在整篇的后一部分,讨论了美与善的关系,从“因善而美”过渡到“美善相同”再到“因美而善”,这前后也涉及概念偷换和不同逻辑层面的问题,美、善概念被混淆,它们的关系也一度陷入混乱,与柏拉图论正义的逻辑比起来,这里的逻辑陷阱制造得过于明显和粗陋。

但是在我们已经谙熟于柏拉图设置陷阱的角度从而跳出来之后,从他申辩的错误逻辑进入到柏拉图的阐释中,不难发现问题背后也正是柏拉图的理论精髓所在美不能够等同于现世世界的具体存在,如视听快感般,但是现世存在的具体形式却可以分有美的属性,这诠释的正是其“理式”的美学观,这里的视听快感,便是理式世界的影子,不能够把它完全等同于理式,而是美的理念在现实世界中映射的美的形式,“美是难的”暗示的是美存在于彼岸世界,具有超验性和永恒性。

第三,关于例三中讨论的周延性问题,外延扩大的项是P,因此而指向一个欠严谨的逻辑推论――“神不说谎”,逻辑推演维护的主体是神。

柏拉图的理式世界是神居住的天堂,甚至在《法篇》中,柏拉图还提出“神是万物的尺度”,在柏拉图的世界中,神统摄万物,神就是区分一切原则的最高标准。

与其说“柏拉图的以相(或理式)论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既有其神学性,又有现实的人文关怀”,④不如说其以人文关怀显示神学性,他虽高唱自由、爱与真善美的颂歌,在某种程度上彰显人文性,但却指出理式世界是神的家园而非人,一些经典论说如“迷狂说”、“日喻”、“阴阳人”等,是披着人文关怀的外衣宣扬神的终极存在,可见在人文性与神性的天平上,柏拉图是屈从于神性的。

柏拉图是深邃而多义的,怀海特甚至还声称“两千多年的西方哲学,不过是给柏拉图做注脚”,我们在后世的很多哲学家、美学家身上,都能看到柏拉图的影子。

柏拉图的影响性是不容置疑的,因而从系统的形式逻辑来看柏拉图的推演似乎过于苛责,毕竟在柏拉图之前还没有系统的逻辑体系,但从这个角度去审视他的理论,却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和视角,从而为我们呈现出一个更为立体多元的柏拉图。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柏拉图哲学中的逻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