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之五脏养生
中医对于身体五脏的理论与调理方法
![中医对于身体五脏的理论与调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c5fae2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4.png)
中医对于身体五脏的理论与调理方法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五脏包括心、肝、脾、肺和肾,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
这些脏器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相互联系且相互依赖的系统,每个脏器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相应的调理方法。
本文将探讨中医对于身体五脏的理论与调理方法。
一、心的理论与调理方法根据中医理论,心主神明,主管血脉循环。
心的调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情绪调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激动和情绪波动。
2. 适量锻炼:进行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
3. 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B群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全谷类食品等。
4. 水果蔬菜: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有助于清热解毒和补充必要的营养。
二、肝的理论与调理方法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贮藏血液,对情绪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以下是肝的调理方法:1. 情绪平稳:保持心态平和,避免长时间的愤怒和焦虑。
2. 调节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3. 饮食调理:食用富含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花生、黄瓜、豆芽等。
4. 运动锻炼: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三、脾的理论与调理方法中医将脾视为消化吸收的主要脏器,以下为脾的调理方法:1. 饮食调理:遵循饮食卫生原则,少食过饱和油腻食物,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如粥、蒸菜等。
2. 远离寒冷:脾喜温而恶寒,避免过度受冷和饮冷饮料。
3. 合理搭配食物:避免食物过度搭配,减少油炸和辛辣食物的摄入。
4. 饮食规律:保持规律的饮食时间,避免过量进食或暴饮暴食。
四、肺的理论与调理方法中医将肺视为呼吸的重要器官,以下为肺的调理方法:1. 增强肺功能: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慢跑、太极拳等。
2. 注意空气质量:避免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长时间呆留。
3. 合理保暖:肺喜温而恶寒,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
4. 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和C的食物,如红萝卜、橙子、柠檬等。
五、肾的理论与调理方法中医认为肾是生殖和生长发育的重要器官,以下为肾的调理方法:1. 保持良好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如久坐或久立。
浅谈人体的五脏养生
![浅谈人体的五脏养生](https://img.taocdn.com/s3/m/679b69b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da.png)
浅谈人体的五脏养生人体的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它们分别对应着人体的心脏、肝脏、脾脏、肺部和肾脏。
在中医中,五脏被视为人体的重要器官,与五行学说、阴阳学说和经络学说等密切相关。
下面将浅谈人体的五脏养生。
首先是心的养生。
心是人体的中枢,人体重要的脏腑功能都与心相关。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掌握着人体的思维、意识、记忆等。
要养护好心脏,关键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
保持愉快、平和的心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可以通过参与运动、学习放松的技巧和充足的睡眠来实现。
还要注意饮食的调理,少吃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多吃些心脏健康的食材,如鱼类、坚果等。
戒烟限酒也是良好心脏养生的重要因素。
其次是肝的养生。
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解毒器官,也是内分泌的调节中心。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如果肝功能不好,就容易引发各种疾病。
要养护好肝脏,首先要合理饮食,少吃油腻和煎炸食品,多摄入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海鲜、豆类、水果等。
还要适量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肝脏的代谢功能。
还要避免过量饮酒、抽烟等不良习惯,以减轻肝脏的负担。
第三是脾的养生。
脾脏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生化之源,它负责消化食物、吸收营养、输布水气等功能。
中医认为,脾虚会导致胃肠道问题,如胃溃疡、消化不良等。
所以,脾脏的养生十分重要。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食寒凉和油腻食物,尽量吃些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米粥、煮熟的蔬菜等。
生活要有规律,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第四是肺的养生。
肺脏是人体呼吸的重要器官,不仅负责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还与人体的免疫功能、水液代谢等密切相关。
要养护好肺脏,关键是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的饮食习惯。
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尽量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的气体和烟雾。
饮食上,可以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等,有助于增强肺部的抵抗力。
最后是肾的养生。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负责着人体的水液代谢、排泄功能、生殖等多种功能。
保护和养护肾脏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中医养生五脏调养的秘诀
![中医养生五脏调养的秘诀](https://img.taocdn.com/s3/m/0c003e4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4.png)
中医养生五脏调养的秘诀中医养生秉承“治未病”的理念,强调通过调整身体内部的平衡,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认为,身体的五脏是人体内生命活动的调控中心,调养五脏能够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医养生五脏调养的秘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心脏调养心脏是人体的泵,对全身的血液循环起着关键作用。
心脏调养的关键在于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的精神压力,尽量保持心情愉快。
同时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少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和坚果类食物。
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
二、肺脏调养肺脏是人体的重要呼吸器官,具有过滤空气、吸收氧气的作用。
肺脏调养的方法之一是注意呼吸方式,练习深呼吸有助于增加肺活量。
此外,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经常开窗通风,避免暴露在高污染的环境中。
中医认为,肺喜干燥,因此可以通过吃些梨子、百合和薏苡仁等食物来滋润肺脏,并多喝温水以保持体内的水分平衡。
三、肝脏调养肝脏是人体内的解毒器官,调控体内的代谢功能。
肝脏调养的重点在于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的愤怒和焦虑。
此外,饮食方面应当注意少吃辛辣和油腻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同时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
按摩肝脏周围的穴位,如行间穴和太冲穴,有助于促进肝脏的血液循环,保持其正常功能。
四、脾脏调养脾脏在中医理论中具有消化、吸收和运化功能,是人体营养的来源。
脾脏调养首要的是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或过度饮食。
中医强调适当的饮食习惯,如饭后散步、少食多餐、避免过度饮食等。
此外,脾脏还需要保持足够的休息和良好的作息规律,尽量避免熬夜。
五、肾脏调养肾脏是人体的重要排泄器官,对身体内废物的排出和水盐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肾脏调养的方法之一是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每天喝足够的水有助于肾脏的排毒功能。
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A和胶原蛋白的食物,如胡萝卜、瘦肉和鱼类等,有助于保护肾脏健康。
浅谈人体的五脏养生
![浅谈人体的五脏养生](https://img.taocdn.com/s3/m/3d6f983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2e.png)
浅谈人体的五脏养生
人体的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分别对应五行中的火、木、土、金、水,也代
表了人体内在的一种能量与运作方式。
五脏的养生是中医养生理论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五
脏的调养,可以保证身体的健康与长寿。
心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负责维护血液循环,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
心脏的养生
需要保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同时也需要注意饮食习惯,适当增加摄入维生
素C等营养素的量,保持心脏健康。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代谢和排毒作用。
肝脏的养生需要保
证正常的生活节律,避免熬夜、暴食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也需要适当的运动和防止外界
有害物质的侵害。
脾脏是人体消化吸收的关键器官之一,主要负责脾胃运化,对人体代谢起到重要的作用。
脾脏的养生需要保证正常的饮食习惯,注意避免食用寒凉食物和吃不到饱的饮食习惯,同时也需要适当的运动和保持宜人的情绪状态。
肺脏是人体呼吸和气血循环的关键器官之一,也是抵御外界病毒和细菌的重要防御器官。
肺脏的养生需要保证正常的呼吸节律,避免吸入污染的空气和烟尘等危害物,通过适
当的锻炼和呼吸养生保养肺部。
肾脏是人体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主要作用是维护人体的水平衡和生命力,同时也是
体内调节内分泌系统的重要器官之一。
肾脏的养生需要保证正常的生活节奏,避免过度疲
劳和精神压力过大,同时也要注意保持现代生活中必须的良好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以上就是对人体五脏养生的简单介绍。
通过对五脏的养生保养和合理的生活习惯,可
以帮助人体维持健康的状态,向一个更加健康和长寿的生活目标迈进。
中医养生秘籍五脏调养的方法
![中医养生秘籍五脏调养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bf520ec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ed.png)
中医养生秘籍五脏调养的方法中医养生强调身体的平衡与调养,其中五脏调养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根据中医理论,五脏包括心、肝、脾、肺和肾,它们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
合理调养五脏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我们介绍几种中医养生秘籍,帮助您保持五脏的健康。
1. 心脏调养心脏是人体的泵,对身体血液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医认为心脏主火,主宰血液循环,并与喜悦情绪相关。
心脏调养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点:(1)情绪稳定: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对心脏健康十分重要。
避免压力过大、情绪波动过大,可以通过冥想、太极拳等放松身心。
(2)适量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2. 肝脏调养肝脏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将军”,它主要负责气血的存留和调节情绪。
肝脏调养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保护肝脏:避免饮酒过度、吸烟等不良习惯,减少对肝脏的负担。
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对肝脏的保护也十分重要。
(2)舒缓情绪:肝脏与情绪紧密相关,过度的愤怒、焦虑都会对肝脏产生不良影响。
学会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肝脏的健康。
3. 脾脏调养脾脏在中医中被称为“后天之本”,它主要负责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并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
脾脏调养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饮食规律: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非常重要。
合理安排三餐,定时进食,避免暴饮暴食,有助于脾脏消化吸收功能的正常运转。
(2)注意饮食搭配:中医强调五味平衡,饮食中应包含五味的食物,如苦、酸、甘、辛、咸。
同时避免过食油炸、刺激性食物,对脾脏健康更为有益。
4. 肺脏调养肺脏是人体的主要呼吸器官,具有呼吸、气化的功能。
肺脏调养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呼吸训练:合理的呼吸方式对肺脏的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建议进行深呼吸、缓慢呼气的训练,增加肺活量,促进气血运行。
(2)保护呼吸道:避免接触有害气体、让房间保持通风等,对肺脏健康有益。
中医养生之道五脏六腑保健全攻略
![中医养生之道五脏六腑保健全攻略](https://img.taocdn.com/s3/m/93c42eb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b.png)
中医养生之道五脏六腑保健全攻略中医养生注重维护人体的整体健康,强调平衡五脏六腑的功能。
五脏六腑是中医学术体系中的重要概念,对于人体健康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中医养生之道中保健五脏六腑的方法与技巧。
一、心脏保健心脏是人体的“君主”,中医认为心脏主宰人的精神活动与情感,并通过血液的循环作用维持全身器官的正常运转。
心脏保健的关键在于舒缓情绪,保持心情愉悦。
中医建议多进行心理调适,如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学习放松技巧、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等,并合理安排睡眠时间,以减少精神压力。
二、肺脏保健肺脏是呼吸系统的核心器官,对于通气和气体交换起关键作用。
中医认为肺主气,调节呼吸顺畅是肺脏保健的基础。
合理的饮食习惯,包括进食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吸烟和被动吸烟,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并适当参与呼吸系统的锻炼,如散步、慢跑或进行呼吸操等,都有助于肺脏保健。
三、肝脏保健肝脏在中医学中具有重要地位,被称为人体的“将军”。
它负责代谢,解毒和储存血液。
为了保护肝脏的健康,中医建议避免暴饮暴食、过度饮酒以及进食寒凉的食物。
此外,良好的作息习惯和正常的精神状态也是保护肝脏的关键。
四、脾脏保健脾脏是消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参与消化和吸收过程。
中医认为脾脏保健的关键是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如规律进食,避免剧烈运动后大量进食,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食。
五、肾脏保健肾脏被誉为生命之根,主要负责人体的生长和繁衍,调节水液代谢和离子平衡。
中医认为肾脏保健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充足的睡眠,不过度劳累,避免过度性生活。
六、胆囊和胃保健胆囊和胃是消化系统中重要的脏器。
中医养生强调五谷杂粮和丰富的膳食纤维的摄入,避免辛辣刺激和油腻食物,定期进食有助于胃肠蠕动的食物。
总结起来,中医养生之道注重保健五脏六腑的功能,以维护全身健康。
通过各个方面的保健方法,如情绪调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地保护五脏六腑的功能,增强人体的健康水平。
中医五脏养生经是什么
![中医五脏养生经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6dc6f04a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e.png)
中医五脏养生经是什么中医五脏养生经是一部关于养生的经典著作,它通过研究人体五脏的功能和调养方法,以及五脏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提供了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础。
本文将对中医五脏养生经的概念、内容和意义进行探讨。
一、概念中医五脏养生经是中医学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主要内容涉及人体五脏的功能、调理方法以及与五脏相关的养生实践。
在中医理论中,认为五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对人体健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通过调养五脏,可以达到保持身体健康的目的。
二、内容1. 心脏养生心脏在中医学中被称为“君主”,其主要功能是主持循环系统和血液的运行。
心脏养生的关键在于保持情绪稳定和适度运动。
中医认为,情绪过度激动会导致心火上升,而适度运动可以帮助心脏保持良好的功能状态。
2. 肺脏养生肺脏在中医学中被称为“宰相”,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呼吸和气体代谢。
肺脏养生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呼吸习惯和呼吸道的通畅。
中医认为,深呼吸和定期锻炼可以增加肺活量,保持肺脏的健康。
3. 肝脏养生肝脏在中医学中被称为“将军”,其主要功能是贮藏和调节血液。
肝脏养生的关键在于保持情绪稳定和规律生活。
中医认为,过度的情绪波动会影响肝脏的功能,因此需要学会调节情绪并保持规律的作息。
4. 脾脏养生脾脏在中医学中被称为“中军”,其主要功能是进行消化和吸收。
脾脏养生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中医认为,过度食用生冷食物和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会损伤脾脏,因此需要注意饮食的选择和定时定量。
5. 肾脏养生肾脏在中医学中被称为“水藏之本”,其主要功能是贮藏精气和调节水液代谢。
肾脏养生的关键在于保持足够的休息和适度的运动。
中医认为,熬夜和过度劳累会损伤肾脏功能,因此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体力活动。
三、意义中医五脏养生经对人们的健康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了解和运用五脏养生经的理论,可以帮助人们调养五脏,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此外,五脏养生经在中医养生实践中也有重要的应用,为人们提供了对疾病预防和健康保健的参考依据。
浅谈人体的五脏养生
![浅谈人体的五脏养生](https://img.taocdn.com/s3/m/0b78d10d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e.png)
浅谈人体的五脏养生人体的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它们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五脏养生是中医养生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五脏的调理,可以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下面我们来浅谈一下人体的五脏养生的相关知识。
首先是心的养生。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主神明,对心脏的养生应从情绪调节入手。
要保持心情舒畅,不要过于激动或者情绪低落,适当的锻炼也对心脏有好处。
心脏也需要适当的营养,多摄取一些富含维生素C、E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等对心脏保健有益。
其次是肝的养生。
肝主疏泄,中医认为肝脏对情绪的调节非常重要,过度的愤怒、焦虑、抑郁等情绪会对肝脏造成伤害。
所以保持心情愉快,不要过度疲劳,规律作息也是保护肝脏的重要手段。
肝脏也需要适当的营养,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B、E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等对肝脏保健有益。
再者是脾的养生。
脾主运化,对脾脏的养生应从饮食入手,保持饮食的适度,不要暴饮暴食,饮食应清淡易消化。
中医认为脾胃不和会导致很多不适,所以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疲劳,保持适当的运动也是保护脾脏的重要手段。
脾脏也需要适当的营养,多摄取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粗粮、蔬菜、水果等对脾脏保健有益。
五脏养生是中医养生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五脏的调理,可以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要保持良好的情绪,规律作息,适当的运动,科学的膳食结构,才能做到全面保护五脏,使身体保持健康。
五脏也需要适当的营养,多摄取一些富含各种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肉类、鱼类、豆类等对五脏保健有益。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五脏养生,保持身体的健康。
中医五脏五行及养生
![中医五脏五行及养生](https://img.taocdn.com/s3/m/a54e37e3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f.png)
中医五脏五行及养生人体五脏五行属性人体内共有五脏六腑,五脏为:心、肝、脾、肺、肾;六腑则为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个脏器的合称。
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腐熟水谷,泌别清浊,传化精华,将糟粕排出体外,而不使之存留;而五脏则是藏精气神。
1.胆: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2.胃:生理功能:受纳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
3.小肠;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别清浊,“小腹主液”。
4.大肠: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5.膀跳: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依赖肾的气化功能。
6.三焦:生理功能:通行元气,总司气机和气化,为水液运行的道路。
五脏在阴阳上都属阴,主藏而不泻;而六腑为阳,主泻而不藏。
1.心: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
在五行属火;生理功能①主血脉;②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心与小肠为表里。
2.肺: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生理功能:①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肃降;③通调水道;④朝百脉主治节;辅心调节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3.脾: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属土。
生理功能:①主运化;②主升清;③主统血;开窍于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
4.肝: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
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
生理功能:①生疏泄;②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5.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行属水;生理功能:①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②主水;③主纳气;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
五行在五脏中: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根据五行中相生相克角度,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中医学运用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解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关系,利用调整五脏间生克乘侮关系来治病。
中医养生五脏调养法
![中医养生五脏调养法](https://img.taocdn.com/s3/m/27f3bbb1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8.png)
中医养生五脏调养法中医学一直强调内外的平衡和谐,其中五脏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中医理论,五脏分别是心、肝、脾、肺、肾。
如果五脏功能失调,就会导致人体出现各种疾病。
因此,健康的养生方法就是保持五脏的功能良好。
本文将介绍中医养生中的五脏调养法。
一、心脏调养法心脏是人体的泵,负责循环血液,保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中医认为心脏与神志活动息息相关,因此要保持心脏的健康,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态。
平时可以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如散步、静心冥想等。
此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选择低盐低脂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饮酒和烟草的摄入,对心脏的保护也非常重要。
二、肝脏调养法肝脏是身体的解毒器官,同时也参与了身体内多种代谢过程。
肝脏的健康与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长期的愤怒、焦虑等情绪不良会损害肝脏的功能。
因此,要保养好肝脏就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此外,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肝脏的血液循环和代谢,保持肝脏的健康。
中医还提倡饮食调理,多吃一些具有解毒功能的食物,如柚子、橙子等。
三、脾脏调养法脾脏是消化吸收的关键器官,以及免疫功能的调节中心。
中医认为脾脏受湿邪的侵袭较为容易,因此脾脏需要特别的保护。
首先,要保持规律有节奏的生活作息,充足的睡眠对于脾脏的养护至关重要。
其次,饮食也是调养脾脏的重要方面。
中医提倡温热的食物,如姜、大枣等,可以辅助消化和增强脾脏功能。
此外,还要避免过食寒凉、油腻的食物,以免伤害脾脏健康。
四、肺脏调养法肺脏是人体的气机所在,呼吸是肺脏最主要的功能。
保持良好的呼吸习惯是肺脏调养的重要方面。
中医认为晨起深呼吸能有效地清除肺脏的浊气,养护肺脏。
此外,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和湿润也是肺脏健康的关键。
可以多参加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并且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湿度适宜。
饮食上,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柠檬等,有益于肺脏的保养。
五、肾脏调养法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负责排除废物和保持水平衡。
中医养生知识:五脏六腑的保健知识
![中医养生知识:五脏六腑的保健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2ddc3ba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33.png)
中医养生知识:五脏六腑的保健知识五脏六腑是中医理论中对人体内脏器官的总称,包括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胃、小肠、大肠、膀胱、胆、三焦。
中医养生认为五脏六腑是人体内脏器官的主要功能系统,对人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保健五脏六腑对于维护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五脏六腑的保健知识。
一、心脏保健心脏是人体的重要脏器,主要功能是起到泵血的作用。
在中医养生中,心脏的保健非常重要。
首先要保持心情愉快,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其次是要注重饮食调理,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粗粮,以及适量高蛋白食物,如鱼肉等。
二、肝脏保健肝脏在人体内起到重要的解毒、储备和代谢作用,因此保健肝脏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中医养生中,保健肝脏首先要调理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和消极。
另外要避免熬夜和过度饮酒,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绿色蔬菜水果、豆类食物等。
三、脾胃保健脾胃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的重要器官,保健脾胃对于维护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在中医养生中,保健脾胃首先要控制饮食,少食油腻和辛辣食物,避免过度进食和暴饮暴食。
其次要注意饮食的规律,不要过度饮食,避免在夜间进食。
另外要避免过度劳累,保持适当的运动和休息。
四、肺脏保健肺脏是呼吸系统的关键器官,保健肺脏对于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非常重要。
在中医养生中,保健肺脏首先要注重呼吸方式,保持深呼吸和腹式呼吸。
另外要避免吸烟和空气污染,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空气流通。
饮食上要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避免食用过多刺激性食物。
五、肾脏保健肾脏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人体的“先天之本”,对于维持人体的生殖和泌尿系统功能至关重要。
因此保健肾脏对于维护人体健康十分重要。
在中医养生中,保健肾脏首先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压力,保持良好的休息和心情。
另外要避免饮食中过咸和过甜的食物,多饮水,避免过度饮酒和摄入咖啡因类饮料。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也有利于保健肾脏。
浅谈人体的五脏养生
![浅谈人体的五脏养生](https://img.taocdn.com/s3/m/64975c63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60.png)
浅谈人体的五脏养生人体的五脏是肝、心、脾、肺、肾,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器官。
在中医养生中,五脏养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下面将对五脏的养生进行浅谈。
肝脏养生肝主疏泄,喜怒哀乐、酒色、过度疲劳等因素都会影响肝的功能。
因此,养肝的关键是保持平稳的情绪,避免过度焦虑或忧愁,同时控制饮酒和戒烟。
饮食上要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芹菜、莴苣、白萝卜等,同时还应摄入一定量的钙和维生素D,以保护肝脏。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养心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态。
保持心情愉悦、平和,不要过多的消耗心力,避免过度劳累。
饮食上,应控制摄入的盐和脂肪含量(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除外),适量摄入维生素B1和B6等营养物质,以保护心脏。
脾主运化水液,消化吸收营养等功能,因此,脾脏的养生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习惯,要避免过度饱食或暴饮暴食,同时应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绿叶蔬菜、鱼肉等,多吃可以补充磷、铁、锌等营养物质的食物。
此外,适量做一些有氧运动也有助于保护脾脏功能。
肺脏养生与呼吸有关,因此,保护肺脏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受到污染物的吸入、保持充足的睡眠等方式来保护肺脏。
饮食上,应多吃含维生素A、D、E等维生素的食物,如红萝卜、小麦胚芽、西兰花等,同时还应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
肾脏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的重要器官,许多人会出现肾脏疾病,肾脏养生非常重要。
养肾还需要从生活习惯和饮食方面入手,例如,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戒烟限酒、控制情绪,同时应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C、水果、蔬菜等的摄入,以帮助肾脏排毒养颜。
总结来说,五脏养生既要从生活习惯入手,也要重视饮食,在保护五脏功能的同时,还要注重配合合理的运动让身体得到良好的锻炼,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以保持身心健康。
中医养生秘籍五脏调养的重要性
![中医养生秘籍五脏调养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3239e22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54.png)
中医养生秘籍五脏调养的重要性人们常说“五脏六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
在中医理论中,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它们负责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疾病的形成。
因此,保护和调养五脏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中医养生秘籍五脏调养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供读者参考。
一、心脏调养心脏是生命活动的中心,是人体的泵站,负责血液的输送。
中医认为心脏主司血脉,影响精神状态和情绪。
保护心脏的健康非常重要。
一些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改善心脏功能。
首先,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是适量的运动,如慢跑、快走等,可以增强心脏的耐受力。
此外,避免精神压力过大,保持心情愉悦也对心脏健康有益。
定期进行心理放松和呼吸练习,如冥想和深呼吸,也有助于心脏的调养。
二、肝脏调养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负责代谢和排除体内的有害物质。
肝脏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各种健康问题。
中医推崇养肝是保护肝脏健康的重要方法。
首先,饮食方面,应少食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和酒精,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
其次,适当的运动,如太极拳和瑜伽等,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有助于肝脏健康。
此外,维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也是养肝的关键。
保持心情平稳,避免愤怒和焦虑情绪,对于肝脏的健康非常重要。
三、脾脏调养脾脏在中医中被称为“后天之本”,主要负责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维持体内的水平衡。
脾脏的功能失调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和体力下降等问题。
为了调养脾脏,日常饮食习惯是关键。
首先,应避免过食寒凉和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和生冷水果等,因为这些食物会损伤脾脏的消化功能。
其次,饮食宜细嚼慢咽,不要暴饮暴食,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脾脏的调养。
四、肺脏调养肺脏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负责供给身体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良好的肺脏功能有助于身体的健康。
中医养生中,养肺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深呼吸练习、室内通风等。
此外,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也是重要的。
如避免烟草烟雾和有害气体的吸入,经常洗手保持手部卫生等。
五、肾脏调养肾脏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先天之本”,是人体生殖、排泄和内分泌等重要器官的基础。
中医养生学之如何养五脏
![中医养生学之如何养五脏](https://img.taocdn.com/s3/m/a91d1a5877232f60ddcca17b.png)
如何养五脏养生是门很有意义的学问,而养生最主要的就是养五脏。
下面我将从饮食方面、运动方面、穴位方面和五脏与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等方面来陈述如何养五脏。
一、心:夏季养生心为主。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运动方面。
中医认为,心属火,盛夏亦属火。
盛夏季节,心气火旺,养心宜善运动。
通过各种运动,会促使人体的气血流畅、百脉俱通,毫无淤滞,心气充盛。
现代医学研究已证明,适量的运动可以使人心肌得到锻炼,加大心脏的冠脉血流量,对于预防和改善冠心病等病症均有很大的帮助。
因夏天又属阳,阳气主泄,适量运动可以出汗,利于身心健康避免了该出汗时不出汗,即为“闭汗”。
但同时要注意。
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汗多易伤心之阴阳,故出汗也不宜过多。
二、饮食方面,饮食宜吃清淡之物。
夏季,为一年中天气最热的季节,人的心气旺盛,汗出颇多,使人气阴易伤。
因此,在这个季节里,不宜过食温补润腻之物,否则易犯火上浇油的过错。
应当多吃些清淡之物。
如:夏季喝粥,不但可以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
进食红色食物补血补阳,午时吃赤小豆最养心。
三、穴位方面,内关穴,内关穴是心包经上的关键穴位,按摩它能够缓解心悸、胸闷、胸痛,可起到一个养心通血脉的作用。
膻中穴,膻中穴不仅位于任脉上,而且位于心包经上,心包经是对应心脏的一条经络,膻中是心包经上气血汇集的地方,它离心脏最近,我们用指腹刺激它,能起到疏通血脉、扶助心气、扶助元气的作用。
经常按压手心劳宫、神门和至阳穴也有强壮心脏的作用。
四、宜调神安。
中医认为,盛夏养心,宜调神安,实为养心之首要。
《医钞类编》说:“养心在凝神,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
”所谓凝神,是指要保持精神上的清静。
因为夏日气候炎热,容易烦躁上火。
因此,应注意养心调神,保持心境平和,心静自然凉。
此外,夏季养心,必须节制情志,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处。
多笑笑。
笑是夏天养生的良药。
“笑一笑,十年少”睡眠好,心情好,也有利于心神的宁静。
所以夏天要有充足的睡眠。
中医五脏养生实用汇总表(肝、心、脾、肺、肾)
![中医五脏养生实用汇总表(肝、心、脾、肺、肾)](https://img.taocdn.com/s3/m/b0bdf66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9c.png)
中医五脏养生实用汇总表(肝、心、脾、肺、肾)人体内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的合称。
脏,古称藏。
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生化和储藏精、气、血、津液和神,故又名五神脏。
由于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所以五脏在人体生命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肝《黄帝内经》:肝为将军之官,主疏泄、主藏血,开窍于目。
与肝相关:颜色(青)、味道(酸)、音韵(嘘)、情志(大怒伤肝)常见症状:口苦、头晕目眩、眼干涩、目赤肿痛、两胁胀痛、肝病、血压高、血脂高、指甲干枯等。
食疗养生:菊花、薄荷、芹菜、乌梅、醋、山楂、木瓜等经络养生:敲胆经、摩两胁、双手托天。
敲胆经方法:如图每天在大腿外侧的四个穴位点,用力敲打,每敲打四下算一次,每天敲左右大腿各五十次,也就是左右各两百下。
这四个点实际上是胆经上的四个穴位:环跳穴、风市穴、中渎穴,膝阳关。
由于大腿肌肉和脂肪都很厚,因此必需用力,而且以每秒大约两下的节奏敲,才能有效刺激穴位。
敲胆经的最佳时间敲胆经的时间安排其实没有那么严格,只要不是在饭后等特殊时间点就可以的。
但是,最好不要在深夜(23点至1点之间进行),23点至1点是气血进入胆经的时候。
一般在早上的7点到11点之间敲比较好。
早上的9点多到11点,也是胆经最活跃的时候。
注意事项:1、饭后不能敲胆经因为饭后大量的血液都去消化去了,敲胆经的话,胆经就会和胃部抢血(敲打的部位血液流量会变大),胃部缺血消化就不良,是得不偿失的。
2、女性经期不能敲胆经有的女性本来血就很少,但由于肝脏热,所以月经问题没有暴露。
血气上升后,肝热下降了,月经推迟是正常的。
当血达到正常水平,月经也就恢复了。
所以,月经来时可以少敲或不敲。
二、心《黄帝内经》:心为君主之官,司神明,主血脉,开窍于舌。
与心相关:颜色(赤)、味道(苦)、音韵(呵)、情志(大喜伤心)。
常见症状:心慌心悸、心前区疼、嘴唇指甲发青、口舌生疮、神经衰弱、冠心病等。
食疗养生:莲心、苦瓜、红枣、红椒、赤豆、樱桃、桂圆等经络养生:拍打心包经、摩内关、撞大陵、拍极泉拍打心包经:在饭后半小时左右,适当地刺激心包经,可以增加心脏供血,有效地保护心脏。
中医五脏养生
![中医五脏养生](https://img.taocdn.com/s3/m/dd234a2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06.png)
中医五脏养生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它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各个器官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互相支持,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功能。
其中,五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中医强调五脏养生的重要性,以便维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它们在中医理论中有着各自重要的功能和特点。
心主司血脉、统御神志;肝主疏泄、掌管情绪;脾主运化、为肌肉提供营养;肺主呼吸、掌管气机运行;肾主藏精、主管生殖。
当这五脏功能协调平衡时,人体就会保持健康,而一旦脏腑功能失调,就会引发疾病。
因此,中医提出了五脏养生的方法,旨在调养五脏的功能,保持身体的健康。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五脏养生方法。
首先,对心脏的养生。
中医认为情绪关系着心脏的健康,因此保持愉快的情绪对心脏来说非常重要。
另外,适当的运动也能促进心脏的血液循环,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此外,中医还推崇食用一些对心脏有益的食物,如红枣、莲子、山药等,可以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
其次,肝脏的养生。
肝主疏泄,所以保持心情愉快是保护肝脏的关键。
同时,中医认为肝脏也与眼睛有关,因此保持眼睛的健康也是养护肝脏的一部分。
适量的眼部保健操、远视、静坐等也有助于调养肝脏。
此外,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柠檬、芹菜、莴苣等,也有助于养护肝脏。
第三,脾脏的养生。
脾脏主要负责营养的吸收和转化,因此养护脾脏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注意饮食习惯。
中医建议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糯米、山药、莲子等,避免过食生冷食物和油腻食物。
此外,适当的运动也能促进脾脏的功能,如散步、跳绳、打太极拳等。
第四,肺脏的养生。
保持呼吸畅通是养护肺脏的关键。
中医认为,肺喜欢清新的空气,所以每天呼吸新鲜空气对肺脏的健康至关重要。
此外,可以通过深呼吸、慢呼吸、泡脚等方法来调养肺脏。
同时,适量的运动也能增强肺脏的功能,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最后,肾脏的养生。
肾是人体主要的贮藏器官,肾脏的养护对于维持身体的健康非常重要。
中医五脏养生 五脏养生关系
![中医五脏养生 五脏养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741bc1b714791711cc7917af.png)
中医五脏养生五脏养生关系中医五脏养生五脏养生关系,我为大家汇聚了一些健康知识和日常养生的文章,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中医五脏养生五脏养生关系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中医五脏养生1、五脏养生,美由内生肺属金,脾胃属土,在五行中,土生金,也就是说脾胃就像肺的母亲一样,保养好脾胃就能从根本上补益肺金。
也就是说,如果让母亲把营养补足了,那婴儿吃到的自然就是营养丰富的乳汁。
把脾胃保养好了,脾胃化生气血的能力会很强,就能给肺提供充足的气,肺气足了,你的皮肤才会水感、红润。
如果你既懂得肺主皮毛的道理,又知道从保养脾胃开始为自己的皮肤投资,那么你就根本用不着每天为要用哪个牌子的护肤品而苦恼,因为五脏本身就能给你最好的护养,就看你是否懂得它们之间的生克规律了。
五行的相生和相克是密切关联又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掌握五脏六腑的生克规律将为你打开通往健康的大门。
2、五脏之间的相生关系在我们的身体里,肾属水,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
按五行里面五行生克的规律,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换句话说,肝好——心就好,心好——脾就好,脾好——肺好,肺好——肾好,肾好——肝更好。
用中医的语言来说呢,就是肝(木)藏血以济心(火),心(火)之热以温脾土,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金),肺(金)清肃下降以助肾(水),肾水之精以养肝(木)。
五脏养生关系五脏之间的相生关系,简单来说,其实就是一种互帮互补的良性循环关系。
有一次我有一个朋友全身发烧,呼吸不畅,还老是咳嗽,一检查,肺有点问题,后来病虽然治好了,但是没过多久,他晚上开始频繁地起夜,中医认为,这是肾有问题了。
用中医的五行生克之理来分析:肺与肾的关系本来是金生水,肺是肾的母亲,也就是说肺本来是一直给肾提供帮助的,但是现在肺有病了,母病及子,连自己都顾不过来了,自然就不能再给肾帮助,肾自然就出现问题。
这时候,如果不懂得肺与肾之间这种相生的关系,一味地去补肾,效果不一定好。
想要治好夜间尿频,就必须想办法先补肺。
中医养生五脏
![中医养生五脏](https://img.taocdn.com/s3/m/2661324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19.png)
中医养生五脏现在社会上亚健康的人特别多,外表看着似乎没病,其实各部机能处于临界状态,处于大病欲来前的状态,只要有导火线,防线就会全面崩溃。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中医养生五脏相关知识,希望对你有用!中医养生五脏:肺部养生1、肺主气《素问·五藏生成》说:“诸气者,皆属于肺。
”肺在人体的呼吸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其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
在五脏中,肺有调节、主持全身各脏腑之气的作用。
肺主气则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2、肺主行水《素问·经脉别论》将肺称作“通调水道”,即肺主行水,肺主行水,常与脾相协作。
脾具有运化水湿的功能,在运化水湿的过程中,一个关键角色就是肺,肺通过自身的宣发和肃降来疏通和调节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
3、肺朝百脉《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难经·一难》说:“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即肺与百脉关系密切。
肺朝百脉,这里所说的百脉主要是指人体全身的血脉,百脉均汇总流经于肺,并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4、肺主治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肺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其与心脏的相互合作,从而使得全身气、血、津液及脏腑的生理功能得以治理和调节。
肺主治节是对肺的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共包括四个方面:治理和调节呼吸运动;治理和调节血液的运行;治理和调节津液代谢;治理和调节全身气机。
5、寅时,肺经当令,此时当熟睡寅时,即凌晨3点至5点,此时肺经最旺,为了使肺正常工作,寅时必须保证其他器官处于休息状态,从而保证全身所有气血均流注肺经。
寅时是阳气的开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此时人体各器官均应处于休眠状态,人应该处于熟睡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肺“均衡天下”,合理分配气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学之五脏养生
作者:李福昆
中医学的五脏,是对心、肝、脾、肺、肾的总称。
《黄帝内经》中曾术:“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五脏又归属阴阳五行学说,心,肝属阳;肺,肾,脾属阴。
心、肝、脾、肺、肾又与五行中火、木、土、金、水一一对应,五脏之间的阴阳相生关系是:肝生心——就是木生火,肝藏血用以济心;心生脾——就是火生土,心之阳气用以温脾;脾生肺——就是土生金,脾运化水谷之精气可以益肺;肺生肾——就是金生水,肺气清肃则津气下行以滋肾;肾生肝——就是水生木,肾藏精以滋养肝的阴血
即,要想养生,必须懂得五脏之本,滋其本源,养其精华。
按四季之分,我们首先对肝脏进行一下了解与养生。
春季——肝脏,“春三月,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春季为万物复苏的季节,主生长,正与肝脏生长生发的木属性,相符,所以春季是养肝脏的最佳季节。
肝胆在23点――3点最兴盛。
意思就是说,在这个时候,肝胆经处于最兴奋的状态,肝胆应该发挥其作用――对血液进行解毒。
而中医有一句话:“人卧则血归肝。
”当人躺下时,各个脏腑的血液都经过肝,肝来完成解毒的任务。
可是如果23点――3点,人们还在忙于工作和学习,就会使其它脏腑也处于相对兴奋状态,不能够使各个脏腑的血液及时的进入肝解毒。
所以,第二天打出的血液就是没有完全解毒的,不新鲜的血液,――很脏。
因此,很多熬夜的人,第二天就会脸色晦暗,没有光泽,而且还会泛出青色(肝主青色),尤其是鼻子和眼周(因为那是肝胆经循行的部位),有的人还会有头痛的现象。
因此,养肝血首要的就是早睡觉,可谓:睡眠乃第一大补。
下面再说一下食补,
酸味入肝,而肝在春季又是旺盛季节,所以早春食补少酸多甜,应常食大枣,山药,南瓜胡萝卜。
甘味的食物还有大米、小米、糯米、高粱、苡米、豇豆、扁豆、黄豆、甘蓝、菠菜、芋头、土豆、黑木耳、香菇、桂圆、栗子等。
这些都是春季养肝的良好食材夏季——心脏,“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疾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黄帝内经》。
夏季为温热属光明季节,是养心的最佳季节。
养心首要需静心,第一,宜调神安。
中医认为,盛夏养心,宜调神安,实为养心之首要。
《医钞类编》说:“养心在凝神,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
”所谓凝神,是指要保持精神上的清静。
夏日,气候炎热,容易烦躁上火。
因此,应注意养心调神,保持心境平和,心静自然凉。
第二,开心也是养心,夏季养心,必须节制情志,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处。
笑是夏天养生的良药。
“笑一笑,十年少”,第三,睡可以宁心,夏天要有充足的睡眠。
“热天睡好觉,胜吃西洋参”。
睡眠好,心情好,有利于心神的宁静。
最后养心食补,养生专家认为,夏季喝粥,不但可以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达到养心效果。
莲子、百合、小枣、柏子仁、酸枣仁、茯苓等。
莲子性平味甘、涩,入心、肺、肾经。
具有补脾、益肺、养心、益肾作用。
长夏——脾脏,长夏是夏季最后一个月份,按照太阳高度计算,即7月7日至8月6日,我们对四季耳熟能详,却对长夏不曾耳闻,所以往往不知保养脾脏的最佳时间。
长夏的气候特点是湿,“湿”与人体脾脏关系最大,所谓“湿气通于脾”,所以长夏是健脾、养脾、治脾的重要时期。
脾脏又所主运化,所以合理的饮食对脾脏的保养尤为重要。
长夏养脾重在防“湿”。
常吃利水除湿或芳香化湿的食物或药物,如鲤鱼、茯苓、扁豆、薏米、白蔻、砂仁、橘皮等。
薏米红豆粥具有良好的去湿、减肥功效,尤其是对于中老年因体内湿气引起的肥胖,效果非常好。
山药有“气死小人参”之称,是补脾胃的圣品,但是山药不可以生吃,因为生的山药里有一定的毒素。
其余的养脾食物还有茯苓、芡实、地瓜、鲫鱼、大枣、木瓜、苹果、山楂、无花果和一些豆类食品。
脾脏不好的则要少食或不食以下性寒食物:猕猴桃甘蔗西瓜柿子香蕉苦瓜梨荸荠甜瓜绿豆、柿饼、生番茄、竹笋、瓠子、生菜瓜、海带、生莴苣、生萝卜、生藕、生黄瓜、生地瓜、金银花、菊花、薄荷、鸭蛋、蛤蜊、地耳、豆腐、马兰头、冷茶以及各种冷饮、冰镇食品,性凉生冷的食品。
护脾养脾从饮食开始。
秋季——肺脏,秋季的特点:阳气始收,阴气渐长,秋季的五行属性:金,金的特性:“金曰从革”,即是收敛、沉降、稳定,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的作用。
秋季的五脏归属:肺,肺的生理特点:“相傅之官”,肺主气,同呼吸。
肺为华盖,覆盖五脏六腑之上,位臵最高——“华盖”,居高位,能行水——“水之上源”,宣发卫气,保护内脏——“五脏六腑之盖”
肺脏清虚娇嫩,上通天气,外合皮毛,治疗宜轻清、宣散,也易被邪侵。
下面来对肺脏特性介绍一下食疗保养。
总的来说养肺要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多吃生津养肺的食物,宜食酸甘食品和水果;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忌食过于咸、腻的食物。
最好不过的是,“万果之宗”——梨,梨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炖煮或熬膏,对肺热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气管炎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若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柑橘,柑橘性凉味甘酸,有生津止咳、润肺化痰、醒酒利尿等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热病后津液不足口渴、伤酒烦渴等症,榨汁或蜜煎,治疗肺热咳嗽尤佳,也同是养肺良品。
柿子,柿子有润肺止咳、清热生津、化痰软坚之功效,鲜柿生食,对肺痨咳嗽虚热肺痿、咳嗽痰多、虚劳咯血等症有良效。
•红软熟柿,可治疗热病烦渴、口干唇烂、心中烦热、热痢等症。
其余的食物还有石榴、葡萄、大枣、荸荠、萝卜、芝麻、藕、银耳等食品冬季——肾脏,中医认为,人体能量和热量的总来源在于肾,就是人们常说的“火力”。
“火力”旺,反映肾脏机能强,生命力也强;反之,生命力弱。
冬季时节,肾脏机能正常,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将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发病。
怎样才能保证肾气旺,即火力旺呢?关键性的一点是,是要防止冬季严寒气候的侵袭。
肾主要生理功能,主藏精 主水 主纳气。
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的生理功能,主生长、发育 生殖。
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故肾称“水脏”。
肾主纳气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在日常有两种最简易便捷的小方法——扣齿、咽唾。
《诸病源侯论》说;“鸡鸣时,常叩齿,三十六下,长行之,齿不蠹虫,令人齿牢”。
《延寿书》中亦说:“盖口中津液是金浆玉醴,能终日不唾,需含而咽之,令人精气常留,面目有光”。
养肾饮食调养:减咸增苦、饮食宜温
•冬季饮食要遵循“养阴潜阳”的法则,宜多食些温性食物,既滋补又抗寒; •对生冷、油炸类及寒性食物应少食,以免伤阳气或更伤阴液; •同时要减咸增苦,以养肾、护心。
•养肾贵在冬,宜食温性食物:肾之果——板栗,补肾健脾 强身壮骨 益胃平肝;养肾贵在冬,宜食黑:黑木耳、黑芝麻、紫菜等;木耳:益气强身•滋肾养胃•活血功能。
黑芝麻:补肝肾、益气力、填脑髓、润五脏、长肌肉,可用于治疗肾虚。
紫菜:具有化痰软坚、清热利水、补肾养心的功效。
养肾贵在冬,干果:核桃,《神农本草经》将核桃列为久服轻身益气、延年益寿的上品。
养身食品还包括:糯米、狗肉、羊肉、牛骨髓、鹅肉、大豆、红薯、萝卜、黑米、黑豆、黑枣、蘑菇、乌鸡、海带、松子、榛子等
这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体现,即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人体是由若干脏腑、组织和器官所组成的。
每个脏腑、组织或器官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而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人体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人体内部的统一性。
也就是说,人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
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上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而又相互制约的,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五脏养生是要一起进行的,切记不要顾此失彼,从平时小事做起,从饮食起居做起,坚持规律生活,铸造完美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