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几》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第几》30-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第几》30-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第几》30-人教版授课目标•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第几”这个概念,对题目中的序数词进行正确的辨析和运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生讲台•学生教材•纸笔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第几”这个概念展开讲解。

通过聚焦30以内的序数词,帮助学生理解并正确应用“第几”这个概念。

教学过程1.通过举例引导学生认识“第几”的概念,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

2.让学生通过看图和听问题,回答问题中“第几”的位置。

3.让学生自己出题,同伴回答,加深对“第几”概念的理解。

4.针对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错误,进行指导和纠正,确保学生掌握知识点。

课堂练习1.练习1:如图,用“第几”填空。

–图中有__个苹果。

–这是第__个苹果。

2.练习2:看图,回答问题。

–这是第几只小鸟?–图中的花是第几朵?拓展练习1.给学生一些颜色或形状相同但排列不同的图案,让他们用“第几”来描述不同的组合。

2.让学生互相出题,挑战对方排列不同物体的先后次序。

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第几”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正确运用这个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中的题目。

2.想象一下一天可能发生的事情,用“第几”来描述这些事件的发生次序。

3.复习30以内的序数词,熟练运用“第几”的概念。

本节课结束,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加深对“第几”这个概念的理解,并能够熟练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几》精品课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几》精品课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几》精品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几章主要介绍1-10的认识和运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数的意义,会数数、识数、写数,并能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本章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于数的认识和运用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学习积极性高,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数数、识数、写数,并能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会数数、识数、写数,并能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难点: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以及加减运算的原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数学。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数的概念。

4.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实物、图片、数学卡片等。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进行辅助教学。

3.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套数学学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如购物、交朋友等,引导学生认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图片等教具,呈现数的概念,如1、2、3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数数、识数、写数的实践活动。

如学生分组进行数数比赛,看谁数得最快、最准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数的概念,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几》教案(精选8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几》教案(精选8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几》教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几》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几》教案(精选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几》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区分几个和第几。

【教学难点】:掌握区分几个和第几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挂图;学生准备学具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1、师生交流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2、出示第20页的图画。

动物园的售票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票。

师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二、探究新知1、初步感知师:(1)小朋友排在第几?谁排第一?解放军阿姨呢?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2)从前面数,背黄包的阿姨排在第几?从后面数呢?(3)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觉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票?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的是谁?(2)动画展示:穿蓝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问:还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第4?小朋友排第几?解放叔叔呢?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排第几?(2)区别几个和第几第几表示确定的位置,几个表示数量的多少。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几》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几》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几》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数字1-10的排序和认识序数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序数词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序数词进行简单的排序和描述。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序数词的用法。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对于数字和排序有一定的基础,但对于序数词的认识和运用还比较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实践和交流来逐步理解和掌握序数词的用法。

同时,学生对于图片和实例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序数词的概念,掌握数字1-10的排序方法,并能用序数词进行简单的描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交流,学生能够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序数词的概念,掌握数字1-10的排序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序数词进行简单的描述和排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序数词的用法。

2.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排序和描述。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包含图片、实例和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小物品,如玩具、卡片等,用于实践操作和展示。

3.教学场地:准备一个宽敞的教学场地,便于学生进行实践和游戏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情境,如“找出缺失的数字”,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在游戏中,学生能够自然地接触到序数词,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初步认识序数词。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5以内的加减法第几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5以内的加减法第几教学设计

《第几》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数学教学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第几”这一教学内容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数感与符号意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自然数的序数含义,体会数的表达与交流作用,为后续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本课时隶属于一年级数学上册第 3 单元“1 5 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材通过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如排队买票、点灯笼等,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操作中逐步认识“第几”,理解序数的概念,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也为后续学习数的大小比较、加减法运算等知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撑。

三、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理解抽象概念的能力较弱。

在学习“第几”之前,学生已对 1 5 的基数概念有了初步认识,能够数出物体的数量。

然而,对于“第几”所代表的序数含义,学生需要借助直观形象的事物来感知和理解,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逐步建立起清晰的序数概念。

四、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自然数序数的含义,清晰区分“几个”和“第几”,并能正确运用“第几”描述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学生能熟练掌握确定物体次序的方法,明确数的方向对次序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排队买票、点灯笼等情境图,以及参与课堂互动游戏、小组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渗透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品德教育,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几》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几》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3课时《第几》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人教版教科书第20页,完成教科书P20“做一做”和P23“练习四”第1、2题。

教材分析本课时教学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内容。

在前2个单元学生已经熟悉掌握了5以内数的认识,理解其基数的含义及大小。

本课时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实践体验、比较分析等活动探索基数与序数之间的区别。

教材的内容选择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从日常生活的排队买票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而且活动性和探究性较强。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早已熟悉5以内各数的顺序和大小,并能准确熟练地用数字表示相应数量的事物。

也在实际生活中有了“第几”这个概念,但是对于“几和第几”学生们并没有认真区分过,本节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在深刻理解第几的基础上明白“几和第几”的区别。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利用情境体验,让学生感知并区分基数和序数的含义,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

使学生明白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数量多少。

2.过程与方法: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说明相关物体有几个和某个物体是第几个,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并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认识几和第几。

教学难点区分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排过队吗?为什么要排队呢?【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放学回家时要排队,购物时要排队,因为不排队就没有秩序,大家挤来挤去很危险,还有的学生会说排队是讲文明的做法。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排队是文明的行为,我们要遵守公共秩序,自觉排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排队中的数学知识。

(板书课题:第几)二、合作探究,学习“几”和“第几”1.讲解例题,引出新知。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4 第几》教案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4 第几》教案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4 第几》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数词“第几”。

2.能够辨认并正确使用“第几”这个数词。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观察力。

二、教学重点1.学会使用数词“第几”。

2.掌握辨认并正确使用“第几”。

三、教学难点1.对“第几”这个数词的理解和正确使用。

2.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第几”来描述顺序。

四、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相关图片或者示例。

2.实物:准备一些带有顺序的实物或图片,如排队的图示、比赛排名等。

3.黑板、彩色粉笔或者白板、马克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介绍“第几”的概念,通过一些生动的例子引入“第几”的理解。

示例:小明是我们班上的第几名学生呢?第二步:教学内容1.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互相讨论并总结“第几”的使用场景和方式。

2.使用实物或图片举例,让学生理解“第几”在描述顺序时的含义。

第三步:拓展练习1.让学生自己创造一些“第几”的问题,互相出题和回答。

2.利用游戏或竞赛形式,帮助学生巩固对“第几”的理解和应用。

第四步:总结归纳请学生总结并记录下本课学到的“第几”的知识点和应用方法,让学生之间互相分享。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数词“第几”,通过举例和实物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并掌握了“第几”的用法。

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能积极运用“第几”这个数词,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七、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

2.观察生活中的实际场景,用“第几”这个数词描述并写下感想。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巩固所学内容,更加熟练地运用“第几”这个数词。

愿同学们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进一步的进步!。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课时《第几》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课时《第几》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课时第几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20页。

本节课是在感知过1~5各数基数的含义后学习的,知道自然数不仅可以表示物体的数量,还可以表示物体的顺序,能正确区分“几”和“第几”,体会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二)核心能力“第几”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认识”部分的内容,借助“第几”的知识载体来培养学生的“数感”。

如从生活中的排队入手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再将自然数的基数含义和序数含义进行对比,学生经过辨析、理解,能正确区分“几”和“第几”,实现数感的培养。

(三)学习目标1.通过情境体验,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能用数表示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借助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对比,能正确区分几和第几。

(四)学习重点理解序数的含义(五)学习难点正确区分几和第几。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第几》PPT课件、《第几》课时作业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你能给这些数字宝宝排排队吗?3 5 14 2你是按什么顺序在排队呢?2.足球运动员的衣服上印着2、3、5,衣服上的数表示什么意思呢?(二)课堂设计1.导入师:同学们最喜欢听故事了,对吧?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人特别能吃,一天他到一家烧饼店吃烧饼,他吃一个不饱,又吃一个还不饱,直到他吃到第4个才觉得饱了。

他拍拍肚子,叹口气说:“哎,要知道吃第4个能吃饱,先吃第4个该多好啊!”师:同学们为什么听后哈哈大笑啊?你们笑什么呢?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第几”的知识。

【设计意图:由有趣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第几”。

】2.问题探究(1)初步感知序数的含义(课件出示P20的主题图。

)师:星期天,明明去动物园游玩。

瞧!小明在干什么呢?师:小明真是一个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好学生,我们也要养成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好习惯。

师:从图中你看到数了吗?师:谁愿意给大家来说一说你看到了数几?你在哪里发现的?师:谁还看到了不同的数?师:如果小明排第2,他前面的阿姨排第几?他后面的这个阿姨排第几?排在第4的是谁?最后这个叔叔排第几呢?(2)区分几和第几师:叔叔排第5,一共有5个人在排队,这两个5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师:看来,5既可以表示一共有5个人,也可以表示叔叔排在第5个位置(指的是一个人)。

3.3 第几 (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3.3 第几 (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3.3 第几(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第几”的概念,能够准确地用“第几”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感知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第几”的用法,能够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2. 培养学生观察物体位置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第几”与“几个”的区别,避免混淆。

2. 培养学生准确地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物体位置和“第几”的用法。

2. 教学卡片,用于练习描述物体位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桌子、椅子、窗户等,让学生用“第几”来描述它们的位置。

2. 邀请几位学生到讲台前,让他们用“第几”来描述自己的位置,其他学生听后判断是否正确。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通过教学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物体的排列,如书本、铅笔、玩具等,让学生用“第几”来描述它们的位置。

2. 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排列顺序,理解“第几”的概念,强调“第几”是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的顺序。

三、实践与练习(15分钟)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张教学卡片,卡片上有一些物体的排列,让学生用“第几”来描述卡片上的物体位置。

2. 个人练习:让学生自己找一些物体,用“第几”来描述它们的位置,并与其他学生分享。

四、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用“第几”来描述它们的位置,并与其他学生分享。

2. 让学生用“第几”来描述自己在小组中的位置,并与其他学生分享。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第几”的用法和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2. 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体,用“第几”来描述它们的位置,并与家人分享。

2. 在下一节课中,让学生展示自己观察到的物体位置,并与其他学生分享。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几》教学设计(通用8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几》教学设计(通用8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几》教学设计(通用8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几》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第几(第18页的教学内容),完成第22页的第7、9、10题【教学目标】几和第几第三单元优秀教案设计1.在具体的情境图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了解几和序数的区别,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无论是什么序数,都只有一个,表示事物的顺序,而几表示事物的个数。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和判断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与同伴合作的学习和乐趣,培养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了序数的含义,就会区分出基数和序数,明确了数字的方向决定了数字的顺序。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师生交流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2.展示物理投影书中第18页的图片。

(在动物园的申办处,人们有序地排队买票)3、教师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进行遵守社会公德教育)二、探求新知(一)初步感知1、教师提问:(1)请大家猜一猜谁最先上车?你是怎么知道的?(2)那小朋友排在第几个?排在他前面的阿姨呢?后面的两位叔叔呢?(3)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2个的?(4)请说说两位大叔排名第四和第五的原因。

(5)教育学生在公共场所自行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2、感知基数与序数(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票?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个是谁?(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次上前。

问: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在第4个?小朋友排第几个?解放军叔叔呢?(二)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1)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xx 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排第几?(2)分小组做排队游戏三、反馈练习:1、投影出示:5只小鸟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从右数起呢?2、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四人一组互相交谈,然后向全班汇报。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第3课时《第几》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第3课时《第几》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第3课时《第几》一、教学目标1.理解“第几”是表示序数的概念。

2.掌握“第几”的用法。

3.能够根据实际情境使用“第几”进行排序。

二、教学重点1.理解“第几”表示的意义。

2.熟练运用“第几”的用法。

三、教学难点1.灵活运用“第几”进行排序。

四、教学准备1.板书:第几2.教学实物:小朋友们排队的图片3.教学课件:相关示例图片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让学生参观学校操场上小朋友们在排队的情景。

•引导学生观察排队的小朋友们,提问:“你们能从排队的小朋友中找到第几个同学吗?”2. 讲解概念•板书“第几”字样,解释“第几”是用来表示序数的。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第几” 的概念,如“第一”、“第二”、“第三”等。

3. 操作练习•让学生自己尝试用“第几”进行排序。

例如,让学生排出自己的座位顺序,并用“第几”来表示。

•同时教师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纠正他们的错误。

4. 拓展练习•让学生找到教室中其他物品的排列顺序,并用“第几”进行描述。

•引导学生提问他们身边的人或物体的位置,如“请问你是排在第几位的?”5. 结语•总结“第几”的用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个概念。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与家长交流,练习使用“第几”的句子。

六、板书设计•第几七、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第几”表示序数的用法,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

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与他人交流,练习使用“第几”的句子,加深理解。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第几”的概念。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几》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几》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几》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第几》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推理等活动,认识并理解“第几”这一数学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用到“第几”这样的序数词来描述事物的位置或顺序,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准确地区分和表达序数和基数,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第几”的含义,能够正确使用“第几”来描述物体的排列顺序。

-能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和推理等活动,找出物体的排列位置。

2.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比较和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第几”的含义,掌握使用“第几”来描述物体排列顺序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区分“第几”和“几个”的概念,避免混淆。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不久,对于数学概念和技能的掌握还处于起步阶段。

他们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还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系统的学习和训练。

同时,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容易受到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情境导入:展示一个排队买冰淇淋的动画或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小动物们在排队买冰淇淋,谁是第一个买到冰淇淋的?”-激发兴趣:让学生观察并回答,引导学生说出“第一个”或“第二个”等词汇,自然引出“第几”的概念。

2.新课探究-定义“第几”:讲解“第几”的概念,强调是从前往后数的顺序。

-实例演示:使用实物道具(如动物玩偶)模拟排队场景,让学生指出某个玩偶排在第几位。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第几》17-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第几》17-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第几》17-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第几」表示顺序的意思。

2.学习掌握用「第几」这个词语进行描述的方法。

3.帮助学生区分不同的顺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4.练习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第几」这个词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第几」的概念。

2.学会用「第几」这个词语表达顺序。

三、教学难点1.区分和理解不同场景中「第几」的使用方法。

2.能够灵活运用「第几」这个词语进行描述和交流。

四、教学准备1.课件或活动板书。

2.学生个人的白板和记事本。

3.相关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或观察图片等方式,引出「第几」这个概念,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示意图和实际例子,向学生解释「第几」的涵义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场景。

第三步:练习与讨论(15分钟)让学生结对或小组合作,完成针对「第几」概念的练习题,并展示自己的答案,进行讨论和分享。

第四步:拓展训练(15分钟)教师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灵活运用「第几」这个词语进行描述和表达。

第五步:总结与复习(5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当堂课的重点内容,并进行复习提醒,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

六、教学反馈通过课后练习、小测验或课堂讨论的形式,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第几」这个概念,并及时给予反馈。

七、拓展阅读教师可为学生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从不同文本中进一步加深对「第几」这个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八、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练习题供学生巩固当堂所学内容,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应用所学知识。

九、教学延伸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第几」这个概念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

十、教学反思教师应在课程结束后反思当堂教学的有效性,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以上即为本节数学教学过程的详细教案,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几》优秀教案

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几》优秀教案

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几》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第几”的概念,能够用“第几”来描述事物的顺序。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第几”的概念。

2.用“第几”描述事物的顺序。

3.解决实际问题,运用“第几”进行思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第几”的概念,用“第几”描述事物的顺序。

2.难点: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第几”进行思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老师出示一幅图画,画中有五只小动物,分别是小猫、小狗、小兔、小鸭和小鸡。

2.请学生观察图画,说出每种小动物的数量。

3.老师提问:谁能告诉我在这幅画中,哪种小动物排在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二)探究新知1.老师出示一张表格,表格中有五列,分别是小猫、小狗、小兔、小鸭和小鸡。

2.请学生将表格中的小动物按照数量多少从大到小排序。

3.老师引导学生用“第几”描述每个小动物的位置。

4.学生分组讨论,找出小组内每个人喜欢的颜色,用“第几”描述自己喜欢的颜色在小组中的位置。

(三)巩固练习1.老师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中有五个水果,分别是苹果、香蕉、橙子、葡萄和草莓。

2.请学生观察图片,用“第几”描述每个水果的位置。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第几”的概念。

4.老师选取部分学生回答问题,检查掌握情况。

(四)拓展延伸1.老师出示一道题目:小明家有三口人,分别是爸爸、妈妈和小明。

请用“第几”描述他们在家庭中的位置。

2.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与同桌交流。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

五、作业布置1.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第几”的概念。

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画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第几”的概念。

2.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

3.课堂练习题设计合理,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4.教师在课堂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了课堂效果。

小学数学一年级《第几》教案(精选10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第几》教案(精选10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第几》教案小学数学一年级《第几》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一年级《第几》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一年级《第几》教案篇1设计说明“几个”和“第几”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因为生活情境中经常用到它们。

几个和第几是基数和序数的浅显说法,“几”表示事物有多少,“第几”是事物排列的顺序号。

对于刚入学的学生,对“几个”和“第几个”区别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

所以,本节课的设计重在指导学生区分“几个”和“第几”。

1.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引入。

以去动物园为情境,在门口排队买票为主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使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几个”和“第几”的含义,并了解“第几”的相对性。

2.重视小组合作的探究式学习。

本节课每个环节的设计都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的,通过小组成员不断发现,知道了“几个”表示物体数量的多少,而“第几”是其中的一个,明确了基数和序数的含义,能区别“几个”和“第几”,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作用。

3.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课堂更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在本节课中教师设计了一些有层次、针对性强的问题,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比较的过程中自然地训练了思维,并掌握所学知识。

如课件演示排在第1位的阿姨买完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走上前来的动画。

现在有几人在排队?谁排第1?那位叔叔现在排第几?军人阿姨呢?让学生体会第几的相对性。

这些问题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不断的辨析比较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课堂活动卡学生准备学具教学过程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看哪位同学反应最快!听好了,请同学们举起自己的右手,听口令,好,开始,左边的眼睛在哪里?(学生指自己的左眼)右边的耳朵在哪里?(学生指自己的右耳)轻拍你的前胸3下,轻拍你的左肩5下……师:同学们真聪明,为了奖赏你们,老师要带同学们去动物园参观,你们想去吗?(想)课件出示动物园的售票处。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第几》35-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第几》35-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第几》35-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掌握“第几”这一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让学生理解“第几”这一概念。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1.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运用“第几”这一概念。

2.帮助学生建立“第几”与数学中的序数概念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教学PPT、练习册等。

2.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练习册等。

四、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入“第几”这一概念,引发学生对“第几”问题的思考。

第二步:讲解“第几”的概念(1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板书的形式,向学生讲解“第几”的概念,并举一些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第三步:练习环节(2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进行训练,巩固“第几”的理解。

第四步: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运用“第几”的概念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五步:总结复习(5分钟)教师向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第几”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下一步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将“第几”与数学中的序数概念联系起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第几”这一概念,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第几》9-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第几》9-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第几》9-人教版
一、教案背景
本教案适用于一年级数学上册的第3章第3节课,主要围绕“第几”展开。

本课
程内容设计符合人教版教材要求,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第几”这一概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灵活运用“第几”这一概念,能够运用数字进行排列和
定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逻辑思
维和判断力。

3.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态
度。

三、教学重点
1.理解“第几”概念。

2.掌握用数字进行排列和定位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
1.灵活运用“第几”这一概念。

2.能够准确地使用数字进行排列和定位。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例题引入“第几”这一概念,让学生感受到该概念的实际运用意义。

2. 概念讲解
解释“第几”是表示在某个序列中所处位置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该概念。

3. 练习环节
设计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第几”的运用方法。

4. 总结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第几”的概念及运用方法。

六、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来评价学生对于“第几”概念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七、课后作业
1.完成课本上关于“第几”的练习题。

2.自编一些题目,加深对“第几”概念的理解。

八、教学反思
教师应当根据本节课的实际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改进教学质量。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第几”概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几》精品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几》精品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几》精品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数学中的“第几”概念,理解其意义。

2.能够准确使用“第几”表示顺序。

3.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力。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第几”概念引入2.“第几”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3.“第几”与顺序的联系4.“第几”练习及应用三、教学重难点1.“第几”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学生对“第几”与顺序的联系的理解程度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相关图片、文字等展示“第几”的概念及运用场景。

2.教具:数字卡片、小纸条、实物符号等。

3.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几单元相关内容。

五、教学过程设计1. Warm-up教师设计一组数字卡片,让学生按大小顺序排列,引出“第几”概念。

2. Presentation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理解“第几”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如班级排队、课室位置等。

3. Practice设计练习题目,让学生通过比较大小,掌握“第几”的概念。

4. Application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设计应用题目,让学生灵活运用“第几”的概念解决问题。

5. Summary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强化“第几”在顺序中的重要性。

六、教学反思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发现学生对“第几”概念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七、教学延伸将“第几”概念延伸至生活中更多领域,鼓励学生在日常中尝试运用“第几”的概念,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八、教学评价通过作业、课堂表现等多方面评价学生对“第几”概念的掌握程度,并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启发学生对“第几”的理解,为他们未来学习数学打下坚实基础。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第几》4-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第几》4-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第几》4-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第几”这一概念,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正确使用“第几”的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总结、归纳、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第几”这一概念及其表达方式。

2.难点:运用“第几”这一概念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工具:教学板书、图片、实物3.教学环境:教室四、教学内容1. 3.3第几•“第几”的概念介绍•“第几”的表达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2. 课堂活动安排•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出“第几”的概念。

•讲解:“第几”是什么意思,如何表示“第几”。

•操练:让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第几”问题,加深理解。

•拓展:提出一些更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题方法。

五、教学流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讨论、发现“第几”的概念。

2.讲解–介绍“第几”的概念及表达方式,引导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

3.操练–让学生个别完成一些简单的“第几”问题,然后展示答案,让学生自主纠正。

4.拓展–提出一些更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合作,并分享解题思路。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第几”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

六、课堂互动•学生之间互相讨论解答问题,鼓励提问和回答。

•鼓励学生举手发言,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

七、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关于“第几”的练习。

2.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思考“第几”问题。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我设计了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第几”的概念,但在操练环节发现有些学生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引导他们更深入理解。

以上就是本节课《3.3第几》的教学设计与安排,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第几”这一概念,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3课时第几
【教学内容】:教材P20及练习四第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区分几个和第几。

【教学难点】:
掌握区分几个和第几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学生准备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
1.师生交流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
出示第20页的图画。

动物园的售票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票。

师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师:(1)小朋友排在第几?谁排第一?解放军阿姨呢?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
(2)从前面数,背黄包的阿姨排在第几?从后面数呢?
(3)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觉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
(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票?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的是谁?
(2)动画展示:穿蓝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问:还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第4?小朋友排第几?解放叔叔呢?
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
(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
几?他还可以排第几?
(2)区别几个和第几
第几表示确定的位置,几个表示数量的多少。

4.动手操作,深化感知
拿出4个圆片和一个三角形,把三角形放在第二的位置上可以怎样摆?为什
么会有两种摆法?引导学生体会第几是相对的。

三、反馈练习:
1.第23页的第1题
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

2.完成第20页的做一做
四、总结评价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课后小知识
--------------------------------------------------------
课外拓展
学习方法指导:
学习只是一种习惯、一种状态。

只要您按照计划所想,不打折的执行,二十一天后一个学习的习惯就会形成。

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成绩的保证,再加上恒心、专心、静心,那么学习就变成了一件很简单的事
对人生来讲学习是一个最务实最有意义的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