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一)

合集下载

基于山体保护的中心城区山地资源条件分析研究——以烟台市为例

基于山体保护的中心城区山地资源条件分析研究——以烟台市为例

基于山体保护的中心城区山地资源条件分析研究——以烟台市为例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设无序蔓延,导致城市建设用地与山体绿地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中心城区的山体绿地不断遭到破坏。

为了有效保护和利用城市中心区的山体绿地,使城市山体景观更好地显露出来,本文基于城市中心城区山体的保护和控制,以烟台市为例,对中心城区山地资源条件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总结山体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自然山体保护策略,进而对中心城区山体绿地的保护和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山体保护;山地资源;烟台市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逐步扩大,导致城市建设用地与山水生态保护用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在丘陵地区,中心城区山体绿地一点一点被蚕食,城市生态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和破坏,毁林开山,切坡拓地行为屡禁不止,围山开发建设对中心城区山体绿地的资源保护和规划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有效保护和利用城市中心区的山体绿地,使城市山体景观更好地显露出来,在城区内构成城、山、林相融的城市景观格局,对城市中心城区山体绿地的保护和控制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而进行山体绿地的保护和控制研究首先要对山地资源条件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

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东连威海,西接潍坊,西南与青岛毗邻,北濒渤海、黄海,与辽东半岛对峙,并与大连隔海相望,共同形成拱卫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

烟台经济综合实力名列全国综合实力50强,是山东省规划的21世纪“二带五群”发展战略中烟台区域的中心城市,也是环渤海经济圈核心城市之一。

随着环渤海将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长三角”,也将使烟台从“副中心”上升为“核心城市”。

在经济全球化与东北亚经济迅速发展背景下,烟台将成为重要的“国际性港口城市”。

“山海城市特色、人文历史背景、前沿区位条件”为发展“国际化的、多元文化交融的、富有活力和魅力的城市”奠定了基础。

根据烟台市2012年度城市规划工作计划,要求加大力度,保护不可再生的珍稀资源,永久性的严格保护和有条件适当利用烟台市中心城区的山体绿地,协调好城市现代化建设与自然山体之间的关系,遵循“尊重自然,崇尚人文”的城市发展理念。

毕业论文初稿【范本模板】

毕业论文初稿【范本模板】

中文摘要【摘要】本文对目前比较热点的环首都经济圈进行了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这一强有力的“引擎"的作用凸显。

与此相应,金融业如何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开展金融改革创新,更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成为当前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挑战。

环渤海经济圈作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级,其经济发展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环首都经济圈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加速进行经济发展与金融建设,以更好的适应新时期的金融服务。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环首都区域的发展优势以及金融合作与金融创新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圈金融支持区域合作金融创新环首都经济圈建设与金融支持浅析一、前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主要分为一下三个阶段:二十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实行以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和设立浦东新区为代表的非均衡发展战略;90年代末期至2006年实行以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崛起为代表的均衡发展战略,2007年至今实行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促进全国各地区协调发展。

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从优先发展到均衡发展再到协调发展的重大变革,发展重心从沿海沿边地区逐步向西部、东北和中部地区推进.环首都经济圈作为优质生产要素富集的特殊载体、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点开发区和国家经济重要的增长极,其发展程度如何对进一步充分发挥首都优势、放大首都辐射效应和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为推进环首都经济圈加快发展,在2010年11月10日举行的“进一步加强冀京合作座谈会"上,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吉林和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勇就加强京冀区域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京冀双方商定,要共同突破区域合作之间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加强沟通,促进共同发展。

2011年3月8日,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环首都经济圈”。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

contents•环渤海地区概述•经济发展现状目录•经济发展优势与挑战•未来经济发展前景•结论与建议环渤海地区涵盖了渤海、黄海沿岸的大部分地区,总面积约为51.5万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与范围范围地理位置水资源环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和水库等。

这些水资源对于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都非常重要。

自然环境环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海洋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

该地区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适合人类居住和经济发展。

海洋资源环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渔业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等。

其中,渤海和黄海的渔业资源尤为丰富,是中国重要的渔场之一。

矿产资源环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油等。

这些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成为了该地区的重要产业之一。

自然环境与资源人口与社会经济概况人口经济概况总体经济状况环渤海地区是中国北方沿海地区的重要经济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口优势。

近年来,该地区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成为国内外投资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

经济总量:环渤海地区的GDP和人均GDP均位于全国前列,但与国际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增长速度:近年来,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存在波动和不稳定因素。

产业结构与特点010203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能源和重化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重点产业发展现状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区域合作环渤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些区域合作框架和协议,如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经济圈等。

这些合作机制为地区间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平台和机遇。

协同发展在区域合作的基础上,环渤海地区应加强产业协同、资源共享和市场一体化建设。

特别是在环保、能源、交通等领域,应加强跨地区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政策上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有利于该地区的发展。

投资优惠该地区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投资,政府提供了投资优惠和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环渤海区域产业布局的现状与主要特点

环渤海区域产业布局的现状与主要特点

现代经济信息环渤海区域产业布局的现状与主要特点姚腾霄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所 北京 100101环渤海经济圈的概念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

环渤海经济圈指包括京津冀、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在内的环渤海区域所形成的经济地带,包括三省两市:即北京市、天津市两直辖市,河北省、山东省和辽宁省三省。

环渤海区域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强大的科技资源、雄厚的工业基础、发达便捷的交通网络、密集的城市群和优越的人力资源条件等优势。

近年来环渤海经济发展迅速。

从1995年到2008年13年时间里,环渤海区域的GDP 总量由1.3万亿元增加到7.8万亿元,年均增速达14.4%,占全国GDP 的比重也由21.40%提高到25.79%。

一、环渤海区域产业总体布局情况(一)环渤海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状况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之一,环渤海区域产业基础雄厚,在全国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进入21世纪以来,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快速,整体经济实力增长迅速,环渤海区域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大。

环渤海区域三省两市2008年共实现增加值77564.65亿元。

环渤海第一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6574.64亿元,第二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40505.92亿元,第三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30484.08亿元。

2008年环渤海区域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第一产业占8.48%,第二产业占52.22%,第三产业占39.30%。

环渤海区域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主要地位,第三产业次之,呈现出“二、三、一”工业化结构的特征。

最近八年来环渤海区域的产业结构总体呈现出一产所占比重逐年下降、二产所占比重逐年上升、三产所占比重先下降后上升的良好态势。

(二)环渤海区域三次产业分布状况环渤海第一产业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和辽宁三省。

其中山东第一产业发展较为突出,2008年山东省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突破三千亿元大关,达到3002.6亿元。

河北省第一产业也发展较好,2008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超过两千亿元,达到2034.6亿元。

同一个梦——环渤海城市圈的发展研究

同一个梦——环渤海城市圈的发展研究
(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北京 10 0 ) 0 1 1
摘要 :依托首都铁路 、航空枢纽 的优势 ,天津又是 全 国最 大人 工海 港 ,滨海新 区 ,曹 妃甸 相继建 成 。秦 皇岛 、 黄骅成为晋煤海运 专运海港 。营 口、烟台 、东 营等港 口各 具特 色 ,优势互补 。大连 、青岛分 别辐射 东北亚 ,大 西北 ,与京 、津互为崎角之势 ,形成 向产业集群发展 与区域大都市 圈的优 势组 合。
北 京 一天 津 联 手 ,正在 走 向产 业 集 群 的发 展 道 路 。在 资 源 环境 条 件 约 束 和 全 球 化 背 景 下 ,保
建设的新港区 ,规划面积 为 3 k 其 中 1k 0i , n 0 i 将 n 辟建 为 中国规 模最大 、开放度最 高 的保税港 区 。 天 津港 对 内辐 射 力 强 ,直 接 经 济 腹 地 包 括 京

7 % 左右 的货 物 吞 吐量 和 5 % 以上 的 口岸 进 出 口 0 0 货值 来 自天 津 以外 的 各 省 区 市 ;对 外 联 系 广 泛 ,
目前 已同世界 上 的 1 0多 个 国家 和地 区 的 4 0多个 8 0
港 口有 贸易往 来 ,每月 集装 箱航 班 4 0余 班 。 0
维普资讯
第1 0卷 第 4期
20 0 8年 8月
地 球 信 息 科 学
GEO.NFORM ATI I ON SCI ENCE
Vo . 0, No 4 11 . Au .,20 8 g 0
同 一 个 梦
环 渤 海城 市 圈 的发展 研 究
石 坚
“ 所 得 ,有 所 失 ” 与 “ 眼 于 长 远 的 根 本 利 有 着
天津 港 现有 水 陆域 面积 近 20 i ,陆域 面积 0k n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出口贸易中的单证问题论《2000年通则》中FCA术语的运用及注意问题进出口业务中佣金和折扣的作用和运用正确运用国际贸易惯例处理贸易纠纷三种常用的出口收汇风险防范措施的运用及利弊分析福费廷在外贸结算中的应用试分析贸易术语变形条件与航次租船合同装卸费用分担条款的对应浅谈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制的统一集装箱条件货代提单的应用试谈集装箱运输下装箱责任的认定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产品国际竞争力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产业选择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试析我国中小企业如何开拓国际市场试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救济方法现代物流的发展给传统货运代理业带来的影响中国农业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我国农业保护的现状与对策对我国出口商品质量问题的分析与思考我国服装出口的优势与问题中国纺织品出口中的品牌战略论我国出口商品市场的多元化当前我国出口企业在**国频遭退货问题研究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探析**国家的反倾销对我国**行业的影响**国家的反倾销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从纺织品贸易摩擦看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对信用证风险的防范措施探讨国外反倾销的新特点及对策我国出口商品包装现状的分析与思考论我国出口商品市场的多元化中国出口商品频遭国外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及对策新形势下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策略研究国际贸易中争议的处理电子商务对信用证业务的影响中国如何运用WTO规则应对外国的反补贴指控CIF合同的特点和内容及应用日韩贸易自由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浅析中日韩之间贸易和投资关系印度经济和中印贸易中俄边境贸易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我国内地与香港(台湾)贸易关系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及其对外投资战略试分析国际多式联运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汉堡规则和海牙规则的比较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及其对外投资战略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作用分析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电子商务为我国(省、市)外贸企业带来的商机与挑战绿色壁垒对我国(省、市)外贸出口的影响分析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模式透析**省(**市)投资环境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省(**市)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探析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分析国际物流运输合理化国际物流单证制作与风险控制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运作与管理国际货运代理业务中的客户服务单证风险防范与当事人责任进出口货物通关实务与管理保税区保税企业报关程序的特点和实例增强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措施集装箱多式联运各种运输方式如何衔接集装箱多式联运中的责任划分问题探讨集装箱多式联运承运人的利益风险分析集装箱多式联运下隐藏损害问题的各方责任分析试分析集装箱提单与传统海运提单的异同国际货运代理人如何向第三方物流经营人转变国际贸易新术语(FCA,CPT,CIP)带给集装箱运输的挑战试分析联运提单与多式联运提单的异同试分析国际多式联运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浅谈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制的统一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形式与赔偿责任之关联试谈第三方物流与多式联运的异同试论国际货运代理人与有关各方的关系有关国际货运代理人法律责任及其责任的问题探讨浅论国际货运代理人充当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定位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对国际贸易术语的影响试举例分析航次租船合同中关于装卸时间不同计算方法对租家的影响现代物流理念在国际货运中的应用网络贸易在我国的发展与对策网络贸易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与对策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分析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及其对外投资战略毕业论文参考选题方向:1.国际物流单证制作与风险控制2.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运作与管理3.货运站业务流程与改造4.国际货运代理业务中的客户服务5.单证风险防范与当事人责任6.特种货物物流技术7.货损事故处理与风险防范8.进出口货物通关实务与管理9.保税区保税企业报关程序的特点和实例10.增强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措施11.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内部的计算机管理12.现代物流的发展给传统货运代理业带来的影响13.集装箱多式联运各种运输方式如何衔接14.集装箱多式联运中的责任划分问题探讨15.集装箱多式联运承运人的利益风险分析16.集装箱多式联运下隐藏损害问题的各方责任分析17.试分析集装箱提单与传统海运提单的异同18.国际货运代理人如何向第三方物流经营人转变19.国际贸易新术语(FCA,CPT,CIP)带给集装箱运输的挑战20.试分析联运提单与多式联运提单的异同21.试分析国际多式联运对国际贸易的影响22.浅谈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制的统一23.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形式与赔偿责任之关联24.试谈第三方物流与多式联运的异同25.试论国际货运代理人与有关各方的关系26.有关国际货运代理人法律责任及其责任的问题探讨27.论NVOCC的法律地位及其提单性质28.浅论国际货运代理人充当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定位29.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认定与性质30.集装箱条件货代提单的应用31.铁路如何参与集装箱多式联运32.公路如何参加集装箱多式联运33. **************************************联运34.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对国际贸易术语的影响35.试从国际航运角度谈谈第三方物流的发展36.分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对国际货运代理业的影响37.试分析大小洋山深水港集疏运系统的建设38.试分析贸易术语变形条件与航次租船合同装卸费用分担条款的对应39.请谈谈“凭保函无单放货”与“电放”的异同40.现代物流理念在国际货运中的应用41.试谈谈无单放货对承运人的风险及防范42.试谈集装箱运输下装箱责任的认定43.浅论国际航运企业如何开展现代物流业务44.试分析M/R与D/R的异同45.试举例分析航次租船合同中关于装卸时间不同计算方法对租家的影响46.请分析国际航空货物运输与国际快递的异同47.你是如何看待DHL等国际快递公司获得国内快递经营权的?48.浅谈《海商法》有关托运人的规定带给船公司签发提单的影响49.传统海运业如何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50.谈谈海运货物收货人的提货义务51.浅析提单的首要条款52.浅谈提单的法律适用53.试分析HBL, SBL ,OBL的异同54.如何理解有关提单的初步证据,最终证据的作用55.谈谈承运人责任期间的发展56.试分析承运人责任形式的发展57.浅论海运提单的运输合同的属性58.请分析托运人对托运危险货物的义务和责任59.试根据《海商法》谈谈FOB卖方作为托运人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60.试谈目前我国国际快递合同的法律适用61.试论HBL,SBL,TPLO-B/L的异同1、中小货代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2、浅析无船承运人的法律地位及其管理3、浅析货代行业的专业化发展问题4、货代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业务的可行性分析5、某某货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究6、浅析货代行业的规范管理问题7、浅析国内货代企业如何应对外资货代企业的挑战8、港口货代企业的经营模式探析9、货代企业如何做好成本核算工作10、货代行业风险分析及保险现状11、货代业务中如何做好客户关系管理工作12、货代企业的信息化需求调查研究。

新形势下环渤海经济圈的战略研究

新形势下环渤海经济圈的战略研究
Ab t a t sr c :Mo e a d mo e p o l a t n in t o a sr ta n f t re b g Ec n mi i ls o h n o .r I e r n r e p e p y at t o B h iDit c s o e o h e i o o c C r e f C ia n w I e k y e o i c 1 i u s s rl e Dit c o o c n e r t n h 8 e a y e e p s n d ft r e eo me t o o a s e i u ey t sr t Ec n mi I tg a o .T e p p r a l s s t r e t a u u e d v l p n f B h i Dmmc d s h i i n h e n ta n e h sz sh w t d a c e it g ai n mp a ie o a v e t e r t . o n h n o
王 树 理 Wa gS ui n h l
( 山东 经济 学 院 , 南 20 1 ) 济 5 0 4
( h n o gIs tt c n m c ,ia 5 0 4 C ia S a d n tueo E o o i J n 2 0 1 , h ) n i f s n n 摘要 : 目前 。 渤 海 区域 作 为 全 国三 大 经济 圈之 一 , 来越 引起 人 们 的 注 意 , 渤 海 经济 圈 的发 展 关键 是 区域 一 体 化 问题 。 环 越 环 本 文 试 着 对环 渤 海 区域 的 发展 . 点 就 如 何 推进 该地 区 的一 体 化进 行 了探 讨 并对 该 地 区一 体 化 的 未 来作 了展 望 。 重
占全 国 13 技 术 人 员 密 度 居 全 国之 首 。 全 国 最 大 的 /。 有 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科研生产基地 。集 中了信 息技术

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思路

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思路
≯ 蘩
中 国社 会 经 济 发 展 战 略




屋 躁

卸 绚 回
屈 路
文 /王 吴
摘要 : 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能够不断拓展 区域发展空间,可以加速中国产业的升级 较 小 。 清 代 后 期 , 随 着 天 津 、 营 口 、 换代 ,有利 于缩 小地 区差 距 ,促进各 地 区经 济均衡 发展 。五 大因素对环 渤海 区域 经济 发 烟 台等港 口的开 放 ,港 口及其 腹地 经 展具有较 强制约作用:计划体制影响大;产业结构趋同;行政分割导致的地方保护主义 济同 日渐广 阔的国内外市场对接起来 , 严重 ; 区域层次 的协调机制 缺 乏;二 元经 济结 构 的大量 存在 。解 决这些 问题的对 策思路 港 口的经济 辐射 强度 大大增 加 ,拓展 是 :建立 更 高层 次的 区域 协调机制 ,消除地 方保护 ,促 进 区域 “ 同市 场” 的形成 ;鼓 了环 渤海经 济区 的空 间范 围和 经济外 共 0世纪 以后 ,北方迎 励 国有企业 间的合 并重 组,逐 步降低 国有经 济比重 ,积极为 民营经济 发展 创造 条件 ;完 向化程度 。进入 2
种方式实现:

而形 成 了密 集 的城市群 。城市 之间 通 威海 、青 岛等 的城市化 水平 ,带动 了
种是 政府 合作 形成的 经济一 体 过产业配套链条 发生 紧密的经济联系 , 许多 内地城市 如大 同、唐山 、张家 口、
化 。即通过政府 问签定各种协议或条约 使 区域 中的市场一体 化程 度不断加深 。 焦作 等 的兴起 。改革开 放 以来 ,环渤
较 大 的 区 域 合 作 组 织 有 : 欧 盟 、美 加 历 史上 ,环 渤 海 地 区 的 经 济 发展 对 其 术 人 员 8% 以 上 有 大 专 以 上 学 历 。 其 5

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群能级梯度分布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群能级梯度分布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维普资讯
第5 第2 卷 期 20 0 6年 6月
北京交通大学学 报( 社会科 学版 )
Jun l f eigJ oo gUnvri (oi c ne dt n ora o in atn i s y S c l i cs io ) Bj i e t aS e E i
vo. No 2 15 .
J n2 0 u .O 6
环渤海 经济 圈城市群 能级梯 度分布结构 与 区域经济发展 战略研 究
赵全超, 汪 波, 王举颖
( 天津大 学 管理 学院, 天津 307 ) 002
摘 要 : 据增 长极理论 、 根 梯度转移理论 和城 市功能理论 , 建 了城 市能级综 合评 价指标 体 系, 构 并运 用主 成分分析 软件 对环渤海地 区内的各城 市进行 了城 市能级的 综合 了
cu tra ay i a d S S.I h n lse n lss n PS n t ee d,t i ril r g o t o in f a ta vcsa d sr tge hsa t eb i sfrhs me s i c n d ie n tae i c n g i s
Sta e i s a c n Gr d srb to fEne g r d r t g c Re e r h o a e Dit i u i n o r yG a e
Stu t r o a ha e o o i g o t u t r r c u e f rHu n Bo iS a Ec n m c Re i n Ciy Cl se
sa c e ,t ea il r g o h t ely rg a edsrb t n sr cu eo u d Bo a e h o g e rh s h r ceb i sfr h a e rd i iu i tu t r fRo n h i t n t t o r A atru h

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沿革与展望

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沿革与展望

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沿革与展望环渤海地区,是指以中国的渤海湾为核心的泛黄海区域,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山东、山西、内蒙古等省区市,以及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

这一区域地理位置重要,资源丰富,经济实力雄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价值。

为了促进该区域的合作和发展,环渤海地区合作(简称“环渤海合作”)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其沿革和展望两个方面分析环渤海合作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环渤海合作的现状和前景。

沿革:环渤海合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

1984年7月,中国沿海五省市与韩国、日本举行“中国杭州湾五省市与韩国、日本经济交流会议”磋商,讨论经济、科技、贸易等方面的合作。

随后,日本经济研究中心提议,在中国东北、沈阳、大连、烟台、青岛等地设立日本企业对华投资和合作基地,从而进一步推动合作。

1992年,天津市和日本横滨市正式缔结友好城市关系,成为中国与日本在地方层面上的首个友好城市。

1994年,沿海五省市、天津市等地积极开展环渤海经济区合作。

1995年,中国政府宣布建国门经济开发区,拉开了环渤海合作的序幕。

2002年,环渤海经济区研究会在天津成立,为有关省市建立了合作机制。

2006年,环渤海经济圈规划纲要印发,标志着该区域合作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至此,环渤海合作正式成为中国推进经济区域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

展望:未来,环渤海地区合作的发展前景宽阔。

一方面,该区域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势产业,如能源、化工、造船等,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随着“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提出,环渤海合作将迎来一系列新的机遇。

未来,环渤海地区合作要重点加强以下方面的合作:一、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港口建设。

加快环渤海高速公路等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推动沿岸港口建设,提升港口运营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对外交往和贸易往来。

二、加强工业合作,推动产业升级。

重点加强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的合作,集聚企业资源,推动产业升级。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研究报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其中,环渤海经济圈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优势。

本文将从环渤海经济圈的现状与发展、发展战略、环渤海经济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前景和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环渤海经济圈的现状与发展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政府提出的战略经济区之一,覆盖京津冀、山东、辽宁等地区。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极点,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1.现状目前,环渤海经济圈经济总量约占全国GDP 的15%左右,区域内含有15 个省、市,面积约94 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1.5 亿。

环渤海经济圈的区位优势、交通便利度、逐步完善的产业基础、发展速度等成为各地倍受买家关注的主要原因。

2.发展在2017 年10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五个新概念,其中推进环渤海经济圈发展被列为五大重要战略之一。

二、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战略针对环渤海经济圈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需要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1.加强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环渤海经济圈区域主要是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但当前在经济结构中,重工业和传统行业在占据比例较高。

因此,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在优化结构的同时,需要加强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培育。

2.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是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基础,加快建设交通网是现阶段的首要任务。

包括高速铁路、大型公路、港口、机场等各种基础设施建设。

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环渤海经济圈的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加入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来促进环渤海贯通发展。

3.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城市是人才的集聚地,也是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的创新基地,需要实施创新型城市建设。

环渤海地区大市场发展战略研究

环渤海地区大市场发展战略研究
维普资讯
市 场网络体 系。截止 目前 ,京津冀三省市
批发零售贸易网点及产业活动单位情况详
见 表 1 。
环渤海地区大市场 发展战略研究
■ 王维 红 副教授 ( 天津外 国语 学 院 天 津 3 0 0 ) 02 4
加快 ,区域 内各省市之间 的经济 关联度 日
飞 ,都将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 用。
乐场所 ,而且 已经 成为各个城市或地 区的
标 志和象征 。成 为展 示经济 发展水平 的重
发展 环 渤 海 地 区 大 市 场 的 重 要 意 义
所谓环渤海地 区大市 场 。是指分布京 津冀城 乡、 种交换方式商 品市场的集合 , 各 具体包括批发、 零售 、 物流、会展等行业和
有加快经 济整合 。加快市场联 合 ,才能在 激 烈的竞争 中抢得先机 。拔得头筹 。
从京津 冀商品市场发展现 状看实施区 域大市 场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京津冀在历 史上就是 我国较 为繁荣 与发达 的商贸地 区 之一 。经过 2 0多年的改革开放 ,三省市商 品市 场建设不断加强 ,市 场发展水平进一
益提高 。经 济实力和市场竞争 力进 一步增 强。资料 显示 ,两大经济圈创造 的GD P已 占全 国总量 的2 .%。 58 同时西部大 开发 、 东 北老 工业基 地振兴等正在加快 实施 ,各大 区域 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环 渤海地区只
津冀三省市年成交额超亿元的批发市场分
别达到 8 个 、6 1 5个和 2 4 4 个;其 中河北省
步提 高。从总体上分析 ,近 几年三省市城
要窗口。北京市按照立足于首都、服务于
全 国、 射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 的思路 , 辐 加
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 居民消费能力明显

环渤海地区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环渤海地区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2 1 / 7 总第 3 9期 000 9
文 章编 号 :10 — 4 X (00 7— 19— 5 0 1 18 2 1 )0 02 0
商 业 研 究
环 渤 海地 区创 意 产 业 发展 战 略研 究
刘 炜
( 华 航 天工 业 学 院 ,河北 廊 坊 北 0 50 ) 6 00
具有 重要 的推 动 作 用 。创 意 产业 广泛 融 合性 的特 征 ,能将 技术 、文化 、制造和服务 融为一体 ,有利 于产业 的整合 、延伸 、形成完整 的产业链 ,有助 于 提升产业 的竞争力 。
作 者简介 :刘炜 (90一) 17 ,男,河南固始人 ,北华航 天工业学院副教授 ,经济学博 士,研 究方向:产业经
美元 以上 ,市 场 需求 给环 渤 海地 区发 展 创 意产 业
提供 了空间 。 ( )产 业结构调 整的需 要 二 创意产业对 环渤海地区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 产业结构 的进 一 步调 整 具 有重 要 的 提 升作 用 。我 国正处在 产 业 结构 调 整 和 升级 的关 键 时期 ,中 国

经济向 “ 知识 型经济 ” 转 变 ,为创 意 产业 等 知 识
密集 型 服 务 业 的 发 展 带 来 新 的 机 遇 。创 意 产 业 的

环 渤 化 、资源低耗 化 、集群创新化 等
特 征 ,对 于 提 升 我 国 产 业 发 展 水 平 ,优 化 产 业 结 构
摘要 :作为 文化 、经济 、科技 高度 融合 的新 兴产业 形 态,创 意产业 成 为经济发 展 的一 种新趋 势 。 推 动创意产 业的发 展对环渤 海经 济 区从根 本 上转 变经济增 长 方式 ,解 决复合 型环 境 问题提 高资 源利 用效率具有 重要 的战略 意义 。通 过 阐述环 渤 海地 区发展 创 意 产业 的意 义 ,提 出环 渤 海地 区 创 意产业的发展 目标 ,从深入探 索一体 化协 作机 制 、有 效整合 区 内各 项 资源 、以创 意促进 传 统 产业 结构升级 、健 全知 识 产权 保 护机 制 、建 立人 才教 育 培训 体 系、培 育创 意龙 头 企 业等 方 面 , 提 出环 渤海地 区创 意产业发展 的战略举措 , 旨在 为该地 经济发展提供参 考 。

环渤海地区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

环渤海地区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

环渤海地区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开放,将这一地区列为全国开放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式确立了“环渤海经济区”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单独的区域规划。

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横向联合,优势互补为环渤海地区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报告名称: 2012-2016年环渤海经济区产业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中下卷)关键词:环渤海区域经济环渤海经济区建设环渤海经济区项目环渤海经济区投资出品单位:中投顾问中投顾问的实力如何?如何鉴别一家研究机构的实力?报告主编:环渤海地区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

位于中国沿太平洋西岸的北部,是中国北部沿海的黄金海岸。

环渤海地区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也就是三省两市的“3+2“经济区域。

环渤海地区处于日渐活跃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主要出海口和对外交往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作为中国北方核心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环渤海地区具备良好的基础,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组合优势尤为突出,同时环渤海地区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海洋经济”和“大陆经济”的连接枢纽,强大的创新能力、发达的金融业也使这里成为外商在北方投资最密集的地区。

环渤海地区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经济区。

环渤海经济圈蓬勃的活力,成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引擎,稳固了继珠三角和长三角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地位。

“十一五”期间,环渤海区域发展势头极为强劲。

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2.07万亿元,是2005年的2.18倍,年均增长16%。

“十一五”期间,环渤海经济圈的投资增长明显高于长三角、珠三角等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北上西进”效果已经显现。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框架下对环渤海地区的京津冀地区、首都经济圈、辽宁沿海经济带、河北沿海地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为环渤海地区进一步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环渤海经济圈

环渤海经济圈

• 2001年10月,由吴良镛院士主持的“京津 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由建设部 组织专家通过论证,提出京津为两核,唐 山、保定为两翼,廊坊为腹地的环渤海地 区一体化规划设想。2004年5月,环渤海七 省市区达成“北京倡议”:建立合作机制, 推动环渤海地区一体化。鉴于廊坊的区位 优势,将合作机制的日常工作班子设在廊 坊。环渤海经济圈的轮廓日渐清晰。
环渤海经济圈面临的机遇
• 环渤海地区是日益活跃东北亚经济区的中 心部分,也是中国欧亚大陆桥东部起点之 一,新时期中国北方经济结构调整集中在 以京津冀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将与日本、 韩国产业继续向外转移形成互动,其联合 趋势将为环渤海经济区发展提供更多的机 会。
1、可承担邻国产业结构调整扩散的 产业
3、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
• 外商在我国北方投资最密集的地区集中在 环渤海地区,且走势渐强。目前全球80多 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40%以上 在北京,而天津目前拥有外商投资企业1万 余家,其中全球500强企业在此设有200余 家生产性投资企业,大连的外商投资企业 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在全国都是一流的。
环渤海钢铁
• 环渤海经济圈钢铁原料资源丰富,铁矿储 量占全国58.5%,2004年铁矿石产量22593 万吨,占全国74%,焦炭产量10578万吨, 占全国59.6%.环渤海钢铁经济圈的设想 “看上去很美”:五省二市(河北、辽宁、 山东、山西、北京、天津、内蒙等)的钢 铁产量占全国的二分之一,
河北首倡环渤海钢铁经济圈
• 环渤海钢铁经济圈是在河北省冶金行业协 会副会长宋继军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北京 兰格钢铁信息网在推动。在2005年 11月15 日的环渤海钢铁市场论坛上,多家钢铁企 业初步表示了合作意向。环渤海钢铁经济 圈不是空想,因为在国内钢材市场上,环 渤海钢铁企业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 在2006年全国钢铁企业累计粗钢产量排名 前15位中,环渤海地区占8家,五省二市 (河北、辽宁、山东、山西、北京、天津、 内蒙等)的钢铁产量占全国的二分之一。

环渤海经济圈背景下河北省高职教育战略研究

环渤海经济圈背景下河北省高职教育战略研究
52
区域 职 教
段性 用 工荒 和结构 性人 才短 缺 。
Hale Waihona Puke 2 2 第1期珂 : 0 年 9 I5 1 a i
集团” 、天津 的 “ 天津 一 汽 夏利 汽 车 股 份 有 限公
牵头 成 员包 括 山东 的“ 国重汽 中 才。提高该地 区在全国的经济实力和地位 , 避免阶 代 汽 车有 限公 司 ” 、 长 的 为 了利用 环 渤海 经济 圈 的影 响 ,河北 省 应该 司 ”河 北省 保 定市 的“ 城 汽 车股份 有 限公 司” 采 取 对 策 , 定 相应 的教育 政 策 , 制 尤其 是 高 等职 业 “ 渤 海汽 车 职业 教 育集 团” 环 。可 以聘请 知 名 企 业 教 育 对 策 。为河 北 省高 职教 育 的健 康 良性发 展 提 的 负责 人担 任 职业 教 育 集 团 的董事 长 ,让 行 业 企 供 对 策 ,为环 渤 海 经济 圈 的经 济发 展 提 供 可持 续 业 参与 职业 教 育 院校 课 程设 置 、教 学 大纲 的设计 人 才供 给 。关 于 环 渤海 经济 圈背景 下 河 北省 高 职 和 拟定 , 同开发 有关 实用 性课 程 ; 职 院校 主 动 共 高 教 育发 展 战略构想 如 图 1 示 。 所
总量上 环 渤海 经 济 圈 已经超 过 长 三 角经 济 圈 2% 0
“ 沿海 强省 ” 略 。[ 战 2 j “ 要想 沿海 强省 ”首 先要 “ , 沿海
我国最大的经济发展 中心。《 辽沈晚报)0 1 6 以上 。20 ) 1年 2 0 6年 1 月 , 北省 第七 次 党代 会 提 出了 1 河
言, 建议建立一批跨 区域高职 实训基地 、 高师 资水平和待遇 、 提 实行职业院校董事会制度和聚合 以沿海为中心的

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的比较

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的比较

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的比较-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的比较摘要:经济圈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

随着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变化,三大经济区未来发展趋势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影响和作用,本文通过对三大经济圈的一些分析比较,对其发展状况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关键词: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竞争力和最具活力的三个地区,各经济区的发展继续呈快速增长的态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增长极。

随着国内外形势和国家社会经济政策的不断发展变化,三大经济圈发展阶段和发展历程不尽相同,因此以下我将着重从产业结构,主导产业,优势条件,限制因素等方面来分析比较三大经济圈的发展状况。

1、三大经济圈的基本情况比较珠三角面临南中国海,为西江、北江、东江的汇合处,也即珠江的出口处,水陆交通发达、海外联系便捷,是内地沿海南部通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地区。

珠三角素有“珠三角”、“大珠三角”之分。

近年来又提出了“泛珠三角”的概念,其包括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9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

这说明了珠三角的迅速崛起以及有着巨大的拓展空间,并且有望成为世界瞩目的特大经济区。

珠三角发展特色主要表现在:实现了富饶地区的快速城市化;形成了“外向导入式”为主的发展模式;呈现出以农村城镇化为主导的“爆发式”城市化;表现出多中心、高强度、聚集式的城市群发展形态;勾勒出内、中、外三个圈层的“圈层式”经济与城市发展特点;在城市与乡村的连接地区出现了一种“既非城市又非农村”的特殊空间结构形式。

长三角紧临东海,为中国最大的内河长江的出口处,长江的黄金通道流经29个主要城市,把长三角引向内陆腹地,是世界与中国大陆连结的重要门户地区。

219435038_中国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区域差异与分布动态及影响因素

219435038_中国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区域差异与分布动态及影响因素

中国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区域差异与分布动态及影响因素撰文|李旭辉,何金玉,严晗制图|柠语在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和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引领下,海洋产业集聚发展的“三圈”格局初具规模,迅速崛起的海洋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

《2020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海洋生产总值为80010亿元,比2016年增加了13.4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1%,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14.9%。

海洋经济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强调,要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战略为引领,充分利用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个经济区的区位优势,进一步优化我国北部、东部和南部三大海洋经济圈空间布局。

然而,在海洋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的同时,由于三大海洋经济圈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和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区域发展失衡现象,海洋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制约着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势必会影响到全国经济发展大局。

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失衡问题已成为推进“海洋强国战略”的羁绊。

由此,科学考察中国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动态演进规律和失衡影响因素,对于“十四五”时期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提质增效和三大海洋经济圈区域统筹浙江省舟山市东极岛自然风光Ocean World重点推介>>协调推进具有重要政策启示意义。

海洋经济发展是海洋强国战略的基本保障,海洋经济的发展对于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经济发展问题也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国外关于海洋经济的研究大多关注海洋生态系统、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经济可持续增长等问题,选取定量模型进行海洋经济发展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国内学者针对海洋经济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海洋经济发展的静态定性研究,这主要集中在海洋经济发展路径、海洋经济提升策略及对策建议与海洋经济发展前景及趋势等方面。

商学院第十届大学生科研立项(SRTP)参考选题

商学院第十届大学生科研立项(SRTP)参考选题

商学院第十届大学生科研立项(SRTP)参考选题说明:选题为参考选题,只是指出一个研究方向,学生可以从一个选题中拟定一个具体的题目对有关问题加以研究,题目不必与所附参考选题完全一致;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与专业特色另外选题,和指导老师协商后确定最终的题目和研究方向。

人力资源专业1、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研究2、中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研究3、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问题研究4、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5、人力资本理论研究6、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7、跨国公司人力资源开发研究8、中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9、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研究10、企业高管层激励问题研究11、人才选择与招聘流程管理12、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管理13、企业培训系统的设计与效果评估14、企业职工福利与社会保障问题研究15、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研究16、企业员工职业发展研究17、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18、企业核心人才流失问题研究19、绩效管理理论和技术研究20、绩效考核方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21、企业如何有效实施薪酬管理22、薪酬水平与员工满意度研究23、企业薪酬管理体系的设计24、民营企业薪酬管理问题研究25、企业激励机制研究26、企业雇员流动管理27、企业如何进行有效地激励28、企业核心管理团队建设问题29、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沟通问题研究30、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工商管理专业1、企业战略管理问题研究2、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研究3、西方管理思想史及其发展研究4、中国管理思想史研究5、组织理论研究7、企业文化研究8、跨国经营与国际企业管理研究9、服务管理研究10、管理沟通理论研究11、组织绩效管理12、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13、人力资源的招聘与选拔研究14、企业薪酬与福利设计15、组织行为管理研究16、我国企业的管理创新研究17、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研究18、激励理论和方法研究19、管理者素质和技能研究20、领导理论研究21、管理团队的开发与管理22、生产运营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23、企业供应链管理24、企业的价值链管理研究25、企业并购与重组研究26、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27、项目管理研究28、企业薪酬制度研究29、现代企业理论和公司治理研究30、现代企业制度研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1.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及应对措施2.世界经济波动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3.世界经济波动对山东省出口贸易的影响4.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5.上海自贸区推进贸易自由化研究6.威海外贸形势及外贸人才培养对策研究7.山东出口产品创新与技术人才管理战略8.对外贸易与威海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9.威海出口产品竞争力研究10.对外贸易、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三者的关系—以威海为例11.威海吸引外资的现状分析12.山东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及前景探究13.威海服务外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存在的竞争情报问题及对策建议14.山东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对策研究15.山东与韩国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为例16.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学术研究现状17.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研究综述18.绿色贸易壁垒的研究综述19.环境标准的学术研究现状21.农产品贸易壁垒的研究综述22.反倾销问题的学术研究述评23.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的科学合作研究24.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科学合作研究25.山东省对外贸易的状况与学术研究的相关性研究26.服务业FDI的就业效应研究27.服务业FDI与就业结构28.中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29.服务业 FDI 对中国就业质量的影响30.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及产业整合效应31.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探析32.进口贸易中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33.我国企业走出去与知识产权保护研究34.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国外政治风险及防范35.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中国外贸发展模式的转变研究36.人力资本、服务贸易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37.在华FDI就业效应实证研究38.我国文化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研究39.服务业对外开放与服务贸易政策体系研究40.***文化产业集聚实证研究41.***文化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42.FDI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43.FDI对我国**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44.**投资壁垒分析及我国的应对策略45.我国**类企业海外并购研究46.外资对我国**地区技术创新影响的差异性分析47.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增长方式与外资利用效应研究48.长三角经济增长方式与外资利用效应研究49.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50.中国对**直接投资:特征、动因及趋势51.中*两国*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52.贸易壁垒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53.贸易保护对中国贸易顺差变化的影响分析54.产品内分工、贸易自由化与中国产业出口竞争力55.汇率波动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56.服务外包的出口效应分析57.亚太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及中国的对策58.美国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谈判的意图及中国对策59.经济全球化新趋势与中国新对策60.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基本态势与应对策略61.自贸区建设对中国传统贸易模式的影响分析62.国公司外派人员胜任力研究63.跨国公司管理人员的文化适应研究64.中小企业迈向跨国公司的模式策略65.在华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战略研究30.关于所得税会计问题的研究31.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32.债务重组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33.现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探讨34.关于合并报表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35.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与趋同研究36.确认自创商誉的可行性研究37.商誉会计问题探讨38.现金流量表若干问题的探讨39.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研究及发展趋势40.会计学科发展趋势研究41.试论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42.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43.会计信息披露与资本市场效率的关系研究44.反倾销会计问题研究财务管理部分1.关于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2.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问题研究3.完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对策分析4.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成因分析5.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6.企业融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7.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流向分析8.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分析9.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分析10.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及国际借鉴11.公司资本结构的选择分析12.国有企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研究13.资本结构及其优化问题的探讨14.关于经营杠杆效应的分析15.资金成本在财务决策中的应用探讨16.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7.关于财务风险衡量方法的思考18.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问题研究19. 企业/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研究20.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1.上市公司股利政策选择问题探讨22.股利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分析23.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理论及实践分析24.股利政策的比较与选择25.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选择26.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问题探讨27.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实证研究28.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讨31.试论公司财务管理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发挥的作用32.平衡计分卡应用研究33.现代企业业绩评价方式的比较与选择34.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35.现行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优缺点分析及改进建议36.如何建立××行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37.如何利用现金流量信息进行财务分析38.现行财务分析方法体系的缺陷与完善39.试论现金流量财务指标体系的构建40.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构建41.企业/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研究42.企业投资结构研究43.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研究成本管理会计部分1.现代成本管理的新理念与新方法探讨2.现代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研究3.企业成本控制与分析方法的探讨4.企业加强成本控制的若干对策探讨5.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与方法研究6.标准成本法在当代我国企业中的运用探索7.作业成本法及其在我国企业应用的研究8.企业战略成本管理问题探讨9.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探讨10.责任成本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11.关于质量成本管理问题的探讨12.变动成本法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13.战略管理会计研究14.当代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新发展15.当代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16.建立现代成本控制体系的探讨17.成本计算方法的改革18.成本考核与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19.成本控制战略问题的研究20.环境成本管理问题研究21.人力资源成本管理22.企业成本管理理论的现状及应用研究审计部分1.职业环境对审计质量影响的研究2.基于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审计独立性研究3.审计质量现状的研究4.审计风险及其防范研究5.论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与完善6.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8.论审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与作用9.论市场经济下审计的职能与作用10对我国审计环境的研究11.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研究12.论经济效益审计的理论与实践13.论我国审计准则体系的完善14.审计工作质量的控制与考核研究15.新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对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16.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研究17.审计职业道德准则的制定与实施18.论审计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19.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的探讨20.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1.内部审计的发展与变革22.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23.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的探讨24.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探讨25.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与保护措施26..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研究27..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问题28.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机制29.试论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30.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研究会计电算化部分1.我国会计信息系统的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2.我国现行财务软件功能透析及改进建议3.试论企业财务软件设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4.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5.论ERP环境下会计职能重点的转移6.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7.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研究8.网络会计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9.试论互联网条件下的会计工作10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分析11.会计电算化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12.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探讨13.计算机环境下会计模式的新发展14.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与ERP金融学、保险专业1、我国典当行业研究2、当前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3、资产膨胀对货币政策的冲击4、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评估与审计研究6、人民币境外流通问题研究7、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对汇率机制的影响8、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作用研究9、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研究10、中国国际储备的规模管理与营运管理11、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问题研究12、黄金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分析13、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问题研究14、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与监管问题研究15、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研究16、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问题研究17、中国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与调节机制18、外资银行监管的国际比较19、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研究20、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21、中国资本市场层次化问题研究22、中国担保市场研究23、关于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24、西部开发中的投资融资问题25、我国货币市场研究26、我国证券市场投资与融资功能分析27、资产证券化的理论与实践28、我国风险投资现状及发展研究29、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研究30、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研究31、金融自由化与国际资本流动问题研究32、上市公司绩效与投资价值实证分析33、中国股票市场功能研究34、中国股票市场风险分析35、我国小额信贷公司研究36、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37、我国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状况与前景38、健全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制度和预算制度研究39、我国国债市场发展状况研究40、金融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金融安全41、中国利率市场化效应分析42、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研究43、关于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机制的理论探讨44、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问题研究45、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探析46、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研究47、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研究48、加快发展债券市场体系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研究49、我国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50、我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与金融监管改革研究52、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问题研究53、中国银行效率研究54、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及前景55、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问题56、国际资本流动问题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57、我国金融监管改革探析58、论国际金融监管对我国的启示59、我国金融监管国际合作问题研究60、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关系研究61、我国理财产品市场现状及问题62、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监管问题研究63、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研究64、如何利用金融创新规避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65、国际金融危机及防范66、我国商业信用、消费信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67、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68、我国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69、我国推进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对策研究70、我国融资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71、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协调发展问题研究72、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应用及研究73、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选择研究74、我国央行货币政策目标选择及效率分析75、中国货币需求理论问题研究76、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77、国际区域货币金融合作问题研究78、中国票据市场研究79、中国证券市场现状及前景80、证券投资基金规范性研究81、国际结算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完善82、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研究83、农民负担及“三农”问题研究84、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综合效应评估研究85、中国信托行业现状及发展研究86、循环经济与财税政策关系研究87、“营改增”问题研究88、社会保障新思路89、我国税制改革趋势分析90、中小城市低碳发展的融资路径研究91、论消费税改革92、试论个人所得税改革93、我国债务结构研究94、资源税改革效应研究95、国债政策与规模探讨96、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98、财政赤字的功效与界限99、我国地方债务管理研究100、金融经济服务实体经济相关问题研究101、政府预算管理新思考102、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问题研究103、财政政策转型研究104、企业税收负担分析105、税收结构优化问题研究106、税收公平与税收效率107、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问题研究108、我国资源税开征问题研究109、我国环境税开征问题研究110、我国房产税开征问题研究111、我国区域金融比较分析112、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113、保险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问题探析114、关于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115、银行保险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116、我国寿险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17、我国寿险经营风险的防范118、论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119、对我国银行业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探讨120、农民工的社会保险问题研究121、农村金融风险管理问题研究122、我国巨灾保险体系的建立探讨123、建立我国全面的存款保险制度124、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研究125、资产价格额泡沫问题研究126、金融危机问题研究127、农业保险问题及对策128、我国保险资金的运用管理研究129、我国保险营销模式的转变探讨130、浅谈全球金融风暴对保险业的影响131、我国票据市场研究132、利率市场化对保险业的影响探讨133、保险公司资金管理模式探讨134、保险偿付能力监管浅析135、中国金融期货市场发展的条件分析136、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研究;137、现代商业银行组织架构及其绩效比较研究;138、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139、并购战略与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研究;140、商业银行理财模式研究;141、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问题研究;142、国内商业银行个人资产业务发展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一)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展现活力后,环渤海经济圈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个隆起地带。

环渤海经济区,从狭义上来说,是指沿环渤海海岸及部分黄海海岸分布的、以北京市和天津市为中心的,涉及河北、辽宁和山东,由15个城市所辖地区组成的经济区域。

而广义的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及河北、辽宁和山东三个省。

一、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一)海港和空港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促使这一区域逐步形成了连接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国际物流中心2001年11月天津港率先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亿吨大港后,大连港货物吞吐量也超过亿吨,秦皇岛港又成为中国第一个亿吨煤炭输出港。

2002年12月20日,青岛港吞吐量突破1.2亿吨,跃升至世界集装箱大港15强。

环渤海地区正在出现一个集装箱集散中心,年吞吐量超过300万标箱。

与此同时,中国的四大集装箱码头,有三个正在这一地区加紧扩建。

据不完全统计,渤海湾地区从事集装箱运输的公司就有30多家。

环渤海地区成为中国亿吨大港最密集的区域,同时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集装箱海运中心。

2000年1月,北京和天津机场实现了中国民航跨区域的机场首次联合后,2001年10月,北京与天津港口岸开始直通,两市实现了港口功能一体化。

天津港保税区建立了中国首家空港国际物流区,目前这里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贸易窗口和国际物流大进大出的绿色通道。

天津港保税区内的国际商品展销中心,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免税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在此地区投资最大的跨国公司摩托罗拉副总裁称之为,“基础设施发达、人力资源充沛及工业配套能力强等优势,环渤海区域成为外资青睐的核心区域和进入中国北方市场的最便捷的通道”。

由于拥有中国最密集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跨国公司渐渐开始把环渤海地区作为整体投资区域。

目前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北京建立研发中心和运营总部,把生产基地建在天津、山东等地。

(二)行政区划限制开始打破,经济区内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电子、汽车、机械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群,各具特色的产业带逐渐形成目前环渤海经济区内各省市行政区划的限制开始打破,各自为政现象逐渐消除,经济区内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新型行业开始形成主导,产业群落渐渐形成。

北京有全国最大的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科研、贸易、生产基地,集中了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的优秀人才。

天津开发区已成长为环渤海沿海经济活跃度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

2004年1至9月,天津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工业生产总值1013.25亿元,同比增长40.24%,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7%左右,继续保持第一支柱产业的地位;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93.98亿元,同比增长48.55%;实现利润总额89.22亿元,同比增长240.04%,居全国第一。

统计数字表明,国内5部手机中有1部、4台录像机中有1部、3根电焊条中至少有1根均来自天津开发区,这里还是全国最大的电子通讯设备、液晶显示器等生产基地。

而山东半岛也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家电、电子生产基地。

环渤海区域同时是中国汽车工业比较发达和集中的区域,京津辽鲁汽车产业各具特色,同时,毗邻中国汽车综合性生产基地吉林,积极开展了相关配套协作。

2002年6月,中国最大的微型汽车生产基地之一的天津汽车集团与一汽集团联合,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联合重组,成为带动环渤海区域汽车及配套产业发展联合的动力。

(三)文化底蕴深厚,人力资本充足,日渐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环渤海地区是全国政治、文化、教育、科技、信息和对外交往中心,人力资本积累能力强、人口和劳动者受教育程度高,信息基础设施相对发达、数字化程度高,科学家和工程师密集、研究开发投入高、创新能力强,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具有明显优势。

据北大中国区域研究中心研制的《中国地区新经济指数》,环渤海地区在全国知识经济发展方面已处于领先地位。

北京的知识密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06倍,天津是2.83倍。

环渤海经济圈拥有200多所院校和40多万科研人员,占了全国的1/4。

这一地区不仅聚集了全国第一流的科研、教学、规划等机构,而且是全国最大的科技信息和图书资料中心,这无疑为发展知识密集型经济和技术密集型经济提供了雄厚的智力保证。

二、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相继迸发活力之后,在环渤海地区蓄势待发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

比如国有经济比重过大、中小企业不够发达、体制改革滞后、产业创新乏力、产业结构雷同、港口竞争无序、市场意识淡薄等障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一)传统资源依托型工业仍占主导,高新技术产业尚未壮大根据36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区位商计算,环渤海地区在全国具有一定专业化优势(区位商大于5)的产品为15种,其中多为传统资源依托型,如原盐、原油、“两碱”(纯碱和烧碱)、钢铁、玻璃等。

虽然这些工业产品仍有市场需求,但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受资源约束强;有的产品生产工艺落后,并严重污染环境。

近些年,环渤海地区在加大对传统工业改造的同时,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型材料和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但迄今这些产业仍处于幼小阶段。

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实力比较强的北京市,2003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14.1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8.57%(2003年北京市的生产总值为3663.1亿元),而且今年1月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9%。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很多,科技投入不足和自主开发能力弱是重要因素。

近几年北京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尤其是联想、清华紫光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加大了科技经费投入力度,但科技投入的相对比重仍偏低。

2002年全市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2.54%;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只有2.27%,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世界500强企业一般为5%—10%)。

(二)国有经济比重仍很大,体制创新上处于落后地位环渤海地区国有工业比重不仅远高于东南沿海地区,而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2002年统计,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7.53%,而环渤海地区则为39.36%,最高的辽宁省达58.11%,远远高于珠三角和长三角。

环渤海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占全国国有经济的比重为25.83%,高于该地区整个工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24.64%)。

另据北京市最新统计,2003年北京市国有经济比重为53.85%,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70.16%。

在全社会固定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的比重,天津高达86.74%,北京和辽宁也都在40%以上。

由于环渤海地区工业结构偏“重”(重工业比重超过全国近6个百分点),因而从企业规模结构看,大型企业比重略高,中小企业相对较小。

正是因为环渤海经济区内的国有经济比重最高,行政干预经济发展的力量比较强,市场力量决定资源配置还相对较弱,中小企业没有形成气候,致使在体制创新上,环渤海地区远远落后于珠三角和长三角。

(三)产品出口竞争力和外资引力相对较弱东南沿海5省市与环渤海地区5省市面积都是51万平方公里,而东南沿海的出口份额占全国70%多,环渤海地区的份额仅占20%,仅广东一省的出口额就是整个环渤海地区出口的近2倍。

环渤海地区对外贸易依存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3年全国进出口依存度高达60.2%,环渤海地区平均为46.7%,低13.5个百分点;出口依存度与全国的差距还有所扩大,由1996年的2.49个百分点扩大到2003年的13.5个百分点。

5省市间外贸依存度也有很大差距,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依存度较大,河北和山东相对较小。

利用外资的情形与外贸相类似。

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大部分集中在东南沿海,环渤海地区的FDI占全国的份额较小,近些年还略有下降。

2003年为25.29%,较之1999年的20.04%,增长幅度不大。

环渤海地区外资区位引力(外资区位商)平均小于1,而且近些年也在下降,即由1996年的0.9443下降到2003年的0.8912。

5省市中,天津和北京的外资引力较大,河北和辽宁较小;虽然从近几年的变动趋势看,北京的外资引力在不断增强,河北在波动中略有上升,而天津、辽宁和山东均在波动中有所下降。

出口竞争力和外资引力较弱,对环渤海地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无疑是十分不利的因素。

(四)区内产业趋同化,缺乏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由于长期条块体制的分割,环渤海地区在项目安排上呈现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

除了大部分省市都有钢铁、煤炭、化工、建材、电力、重型机械、汽车等传统行业外,目前又在竞相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甚至都要求有自己的出海口。

最为明显的是钢铁工业,各省市都自称体系,但是设备陈旧,而且往往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产品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要。

区域内各省市大多已形成自我循环的“都市经济圈”。

区域联合的意向多于实质性行动,争当“龙头”的倾向依然存在。

在要素合理流动特别是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项目开发和区内跨省市资产重组或共同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方面,进展并不大。

各自与国际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甚至大于区内联系,在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上存在着相互竞争这一客观现实。

NextPage]二、加快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一)突破行政限制,城市合理分工环渤海经济区要全面展现其经济发展的实力,必须突破行政区限制,城市之间合理分工,形成完整的、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公共设施体系,既与世界经济和全国市场有开放的联系,又有相当的区域特色,这是实现环渤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思路。

对于突破行政限制,首先要反对地方封锁,全面清除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体制障碍,让各类企业成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主体,实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其次,核心区、各大城市要做好合理分工,比如环渤海的三大核心区(京畿圈、山东半岛、辽中南地区)中,京畿圈是首都所在地,所以这个区域应该注重全国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和对外交往中心的作用,知识经济发展潜力大、优势明显,而且应该注重地缘政治。

山东半岛在石油、石化与海洋化工、机械制造、电子、轻纺等领域有较好的产业整合机会,通过调整重组、企业搬迁和产业调整,促进传统产业优势整合。

同时这个区域旅游资源丰富,统筹规划旅游路线,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辽东半岛是以重型机械、造船、化工等为主体的重型工业基地。

对于这个核心区,在原油工业的基础上,应该积极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益,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于区域中的城市来说,合理的定位也非常重要。

作为全国的首都,北京应该强化商务、金融、信息、科技创新功能,疏解部分生产和服务功能。

天津则要进一步发挥港口和滨海新区的作用,增强生产和制造基地功能,增强物流功能和制造基地功能,发挥已有优势的通信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