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鼻窦炎PPT课件

合集下载

真菌性鼻窦炎诊断与治疗PPT

真菌性鼻窦炎诊断与治疗PPT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及时发现 并处理并发症
避免感染:避免接触感染源,如感冒、流感 等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药物, 控制病情
心理调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 和焦虑
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 睡眠等
及时就医:如出现并发症,应及时到医院就 诊,进行治疗
日常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 潮湿和灰尘
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过 敏原
保持鼻腔清洁,使用生理 盐水冲洗鼻腔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 力
注意事项
保持鼻腔清洁,定期清洗鼻 腔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 原
避免过度疲劳,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潮 湿和闷热
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汇报人:
血、头痛等
鼻腔感染:鼻 腔感染症状, 如鼻塞、流涕、
头痛等
病情评估
症状:鼻塞、 流涕、头痛、
嗅觉减退等
体征:鼻腔黏 膜肿胀、充血、 分泌物增多等
影像学检查: 鼻窦CT、MRI

实验室检查: 鼻窦分泌物培 养、真菌抗原
检测等
药物治疗
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等 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抗真菌药物进行鼻腔冲洗 鼻内镜手术:清除鼻窦内真菌和病变组织 免疫治疗: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免疫增强剂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和自我管理能力
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 保持鼻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 避免过度使用鼻腔喷雾剂:可能导致药物依赖和鼻腔干燥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胡椒等,可能加重鼻炎症状 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

真菌鼻窦炎ppt课件

真菌鼻窦炎ppt课件
治疗:
2、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 为重要的术后辅助治疗之一。手术后长期口服皮
质类固醇激素减轻炎症,消除水肿有效的防止复发。 强的松口服:40mg q.d×4 30mg q.d×4;20mgq.d×30;0.2mg/kg×120; 0.1mg/kg×60 鼻腔局部皮质类固醇剂量为变应性鼻炎的3倍。
25
二、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
若不能清除干净或有理由相信真菌性物质隐 藏在息肉样增生的黏膜后面时,需采用柯-陆氏 手术。
13
一、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手术治疗方式:
2、孤立性蝶窦发病 鼻内镜清楚的视野下经开放蝶窦前壁而清除,
术中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窦腔。 3、额窦发病很少见,鼻内镜技术受限制,需 行鼻外进路处理。
抗生素、血管收缩剂及上颌窦穿刺冲洗 等保守治疗 均无良效。全身抗真菌药物对疗效影响不大。
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 内镜技术的优点使鼻内镜手术很快取代了传统手术。
12
一、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手术治疗方式:
1、上颌窦发病 1999年Mayo Clinic系列报道比较Caldwell-Luc 术 式和鼻内镜下中鼻道开窗治疗效果. 鼻内镜下经中鼻道扩大上颌自然窦口,打碎、 冲洗、或吸净窦内真菌性物质而完全地清除;
进修生讲座
真菌性鼻-鼻窦炎
1
定义
1、真菌性鼻窦炎是指鼻窦的真菌感染性疾 病。
绝大多数真菌性鼻窦炎不仅侵犯鼻窦, 而且同时侵犯鼻腔,故美国耳鼻咽喉科学 会建议用鼻鼻窦炎代替鼻窦炎更为准确。 因而又称真菌性鼻鼻窦炎。 2、真菌性鼻窦炎的微生物谱
临床上最常见的是曲霉菌病。
2
分类、分型
根据真菌与个体的免疫学关系,可分为两个基 本病理类型:
1、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 指真菌菌丝侵入组织(如粘膜、

鼻和鼻窦病变诊断PPT课件

鼻和鼻窦病变诊断PPT课件
鼻与鼻窦病变
--
1
鼻腔及副鼻窦正常CT解剖
--
2
--
3
--
4
--
5
鼻窦炎
• CT表现
• 急性期:窦腔混暗,密度增高,有渗 出液时,可见液平面显示(以上颌窦 为著)。
• 慢性期:粘膜增厚,可为局限性或弥 漫于全窦腔或全组副鼻窦。(正常鼻 窦粘膜CT不能显示)。如有高密度 钙化常提示霉菌性鼻窦炎。
--
47
颈部
1、正常解剖 颈部分为舌骨上区及舌骨下区,由筋膜分为13 个不同间隙:咽旁间隙、咽粘膜间隙、咀嚼肌 间隙、翼腭窝、腮腺间隙、颌下间隙、舌下间 隙、颈动脉间隙、咽后间隙、椎旁间隙、颈后 间隙、脏器间隙及颈前间隙。 颈部淋巴结分区:Ⅰ区,颏下及颌下淋巴结。 Ⅱ区,颈内静脉上组淋巴结。Ⅲ区,颈内静脉 中组淋巴结。Ⅳ区,颈内静脉下组淋巴结。Ⅴ 区,颈后三角区淋巴结。Ⅵ区,中央区淋巴结。 Ⅶ区,上纵膈淋巴结。
• 鼻窦骨质无明显改-- 变。
6
急性左上颌窦炎
--
7
慢性左上颌窦炎
--
8
粘液囊肿
• CT表现
• 受累窦腔扩大,其内为均匀一致的水 样密度,窦壁骨质变薄移位,但无骨 质破坏。如继发感染,可成为粘液性, CT值可与软组织相似。
• 单纯粘液囊肿一般不强化,合并感染 时可增强。
--
9
病史:女 19岁 左眼球进行性突出8年余
窝;声门下区较少见。 • CT表现
声门型,一侧声带局限性增厚,晚期见软组 织肿块,当前联合厚度超过2mm,提示肿瘤 侵犯前联合。声门上型:声带上区异常软组 织肿块,喉腔变小。声门下型见声门下区见 异常软组织影。晚期肿瘤组织广泛侵犯很难 分辨肿瘤起源。

真菌性鼻鼻窦炎 ppt课件

真菌性鼻鼻窦炎 ppt课件

● 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病程至少4周以上;侵袭性症状可
在数月或几年后才出现;
● 早期症状类似慢性鼻-鼻窦炎、鼻窦真菌球;
● 可有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抑制等基础病;
● 侵犯眼眶:眶周肿胀、突眼、眼眶疼痛、视力下降等;
侵犯上颌窦底:腭部缺损;侵犯筛顶颅底:头痛、癫痫、
意识模糊或偏瘫等;侵犯蝶窦壁:眶尖综合症或海绵窦
高;
◆ 真菌球:手术治疗疗效很好,可达到90%以上,复发率较
低;
◆ 变应性型:复发率较高- 。
25
综合症;侵犯翼腭窝:则出现相应的颅神经麻痹;
● 鼻内检查:早期类似慢性鼻窦炎或鼻窦真菌球,晚期可
见表面被覆黄色或黑色- 块状物的软组织样肿物。
8
真菌性鼻-鼻窦炎
--- 临床表现,CT特征,治疗
◆ 真菌球:
● 最为多见,起病隐匿,发展慢,一些个体可终身不出现
症状;老年和青年均可发病,女性约占64%;
-
14
真菌性鼻-鼻窦炎 --- 临床表现,CT特征,治疗
治疗: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 急性侵袭型: ● 鼻腔鼻窦广泛彻底的清创术,清除所有病变组织, 包括真菌、窦粘膜、坏死组织(骨壁和其它软组织), 达到引流和减压目的; ● 积极治疗基础病,尽快逆转其免疫功能低下状态; ● 全身应用抗真菌药;
-
15
◆ 真菌球:
真菌局限在窦腔(上颌窦)积存繁衍,不侵入窦粘膜;
◆ 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
多见于上颌窦,也可累及邻近鼻窦,病变局限在窦腔内,不
累及窦粘膜。
-
4
真菌性鼻-鼻窦炎
--- 临床表现,CT特征,治疗
病理学:
◆ 急性/暴发性真菌性鼻-鼻窦炎:

真菌性鼻鼻窦炎PPT课件

真菌性鼻鼻窦炎PPT课件
真菌性鼻-鼻窦炎
fungal rhinosinusitis (FRS)
1
(一)引言:
真菌性鼻-鼻窦炎(fungal rhinosinusitis,FRS)是鼻 科常见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性疾病。
传统观点认为,FRS在机体长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 素、免疫抑制剂等情况下易发生,也可见于一些慢性消耗性 疾病如糖尿病、大面积烧伤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出现。
近年发现,健康个体亦可患FRS,可能是真菌在机体抵 御能力下降时某一局部致病,也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环境 因素有关。
2
(二)病因学:
1、解剖因素:中鼻道狭窄、阻塞:导致黏膜肿胀,窦口阻 塞,黏膜传输功能下降,窦腔通气减少,pH降低--- 有利于 真菌生长 2、机体免疫力下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抗肿瘤药物、放 疗、长期应用激素、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器官移植、 HIV 病人 3、环境因素:外界环境:湿热气候,长期接触土壤,花盆, 家禽;局部环境: 鼻腔,鼻窦通气受阻、窦腔分泌物潴留, 局部慢性炎症、 同侧上列牙有病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其他治疗:免疫治疗和间歇吸氧等
15
(七)预后:
手术治疗真菌球效果明确。变应性真菌性鼻-鼻 窦炎术后配合合理的糖皮质激素治疗,预后更佳。早 期慢性真菌性鼻-鼻窦炎多是一次手术后治愈,后期 复发性慢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治疗效果不佳,易复 发,预后较差。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死亡率 极高。
16
谢谢!
17
◎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临床表现与慢性鼻-鼻窦炎
伴鼻息肉相似,进展缓慢,多累及一侧多窦。临床表现为眶侧或 面部隆起,无痛,固定,质硬或不规则状,进而引起眼球突出, 影响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临床表现为发热、

鼻腔鼻窦炎症性疾病PPT课件

鼻腔鼻窦炎症性疾病PPT课件

• 按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 – 急性鼻窦炎 – 慢性鼻窦炎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 acute rhinosinusitis
• 多继发于急性鼻炎。鼻窦粘膜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 定义:从时间上可以定义为,鼻窦炎症状,如 头痛、鼻塞、脓鼻涕等持续存在,成人在12周 以内
发病机理
• 与鼻窦解剖相关性
病因
• 全身因素 • 局部因素
• 下鼻甲外移术
• 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
下鼻甲成型手术
变态反应性鼻炎 allergic rhinitis, AR
• 简称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 • 定义:易感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免疫球蛋
白E (IgE) 介导的以发作性喷嚏、流涕和鼻塞为主 要症状的鼻黏膜高反应性鼻病。
– 鼻腔疾病 – 邻近器官感染 – 直接感染 – 鼻腔留置物时间过长 – 气压伤
致病微生物
• 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流感杆 菌等; – 表皮葡萄球菌(北京同仁医院,2004)
• 近来,厌氧菌感染增多
临床表现
• 全身症状 – 烦躁、畏寒、发热、头痛
• 局部症状 – 鼻塞 – 脓涕 – 嗅觉减退 – 局部痛或头痛
鼻内镜鼻窦手术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手术器械
• 鼻内镜:0°,30°,70°,110°等; • 钳系列:
– 筛窦钳 – 咬切钳 – 咬骨钳 • 吸引器系列 • 光源 • 动力系统 • 影像导航系统 • 机器人
鼻内镜手术原理
• 相接触和相贴的粘膜 局部粘液纤毛功能障 碍;
– 常见鼻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 – 诱因:
• 全身因素:受凉、疲劳 • 局部因素:鼻腔及邻近部位慢性病变、腺样体肥大

真菌性鼻窦炎 ppt课件【14页】

真菌性鼻窦炎 ppt课件【14页】

·入院查胸片未见明显异常;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查血分析、尿 分析、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凝血功能、乙肝标志物结果均未 见明显异常。查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丙肝病毒抗体(-),梅
毒螺旋体抗体(-)。结合病史症状体征辅检诊断“1.慢性鼻-鼻窦炎2. 左耳廓新生物待查”,术前常规检查无绝对手术禁忌症,于2016.3.1
隆起无痛、固定、质硬和呈不规则形,酷似鼻窦粘液囊肿、粘液脓囊 肿和恶性肿瘤。隆起不断增大压迫眼眶则引起眼球突出、移位,进而 眼球活动受限、复视、上睑下垂等。个别严重者可出现眶周软组织肿 胀、疼痛,累及眶内和视神经可致视力减退或失明。鼻窦CT 显示病
变中央高密度的变应性粘蛋白影(较均匀的毛玻璃状或极不规则的线 状,有星状分布的钙化点),骨窗表现更明显。鼻窦MRI 显示病变中 央低信号、周边强信号。诊断主要依据:①常有特应性体质或哮喘病 史,伴多发性息肉或手术史,多见于青年人;②变应原皮试或血清学 检查正式为 I 型变态反应;③典型鼻窦CT 或MRI;④ 典型组织病理学; ⑤Gomori 染色可见病变组织中有真菌菌丝,但鼻窦粘膜和骨质中无真 菌侵犯,或真菌培养结果阳性。
4. 局部因素是部分真菌性鼻窦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各种因素所致的鼻腔、鼻 窦通气引流受阻,包括解剖因素如中 鼻道狭窄、中鼻甲反向弯曲等;局部的慢 性炎症、水肿,窦腔的分泌物潴留;同侧上列牙齿的病变等。
临床类型 (从病理学角度分为两大类型)
· 侵袭性 (病理学特征是真菌感染不仅位于鼻窦腔,同时侵犯鼻窦粘膜 和骨壁,并向鼻窦外周围结构和组织如眼眶、前颅底或翼腭窝等发展。 鼻窦内病变大体特征是表现为坏死样组织、干酪样物或肉芽样物,并 有大量粘稠分泌物,或血性分泌物。镜下特征是见大量真菌。鼻窦粘 膜和骨质可见真菌侵犯血管,引起血管炎、血管栓塞、骨质破坏和组 织坏死等) 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 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

鼻窦炎健康教育PPT课件

鼻窦炎健康教育PPT课件

鼻窦炎的治疗方法
一般情况下,鼻窦炎可通过药物治疗和 鼻腔冲洗等方法控制症状。 如果症状严重或复发频繁,需就诊医院 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总结
总结
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 ,预防和治疗都需要我们的重视。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加强锻炼、避 免过度使用鼻腔抗生素等都是预防 鼻窦炎的重要措施。
总结
鼻窦炎的预防 方法
鼻窦炎的预防方法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不 接触传染源。 加强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鼻窦炎的预防方法
注意空气质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污染 环境中。 避免过度使用鼻腔抗生素,合理治疗感 冒和鼻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鼻窦炎的预防方法
定期清洁鼻腔,保持鼻腔通畅 。
鼻窦炎的治疗 方法
鼻窦炎是指鼻窦黏膜发生炎症的疾病。 主要分为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两种 类型。
什么是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的症状包括鼻塞、 鼻涕、头痛等,一般持续时间 较短。 慢性鼻窦炎的症状更为持久, 可能会伴随嗅觉丧失等并发症 。
鼻窦炎的常见 原因
鼻窦炎的常见Βιβλιοθήκη 因常见原因包括感冒病毒感染、细菌感染 、过敏、鼻腔解剖结构异常等。 合理预防感冒、加强个人卫生习惯、避 免过度使用鼻腔抗生素等都能有助于预 防鼻窦炎的发生。
鼻窦炎健康教 育PPT课件
目录 引言 什么是鼻窦炎 鼻窦炎的常见原因 鼻窦炎的预防方法 鼻窦炎的治疗方法 总结
引言
引言
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 ,主要表现为鼻塞、鼻涕、头痛等 症状。 本课件旨在向大家介绍鼻窦炎的相 关知识和预防方法,帮助大家更好 地了解和管理这一疾病。
什么是鼻窦炎
什么是鼻窦炎
如有需要,请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 治疗建议。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鼻窦炎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鼻窦炎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预防和注意事项
预防:预防鼻窦炎的方法包括保持 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过敏原、正 确使用鼻腔洗液等。 注意事项:鼻窦炎患者需要避免寒 冷、湿气和污染环境,保持适当的 锻炼和饮食习惯。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Βιβλιοθήκη 鼻窦炎的科普 知识PPT课件
目录 介绍鼻窦炎 病因和症状 诊断和治疗 预防和注意事项
介绍鼻窦炎
介绍鼻窦炎
什么是鼻窦炎:鼻窦炎是指鼻窦发 炎引起的一种疾病。 鼻窦的作用:鼻窦是头部的凹陷空 腔,起到减轻头部重量、保护重要 结构和产生黏液的作用。
介绍鼻窦炎
鼻窦炎的类型:常见的鼻窦炎有急性鼻 窦炎和慢性鼻窦炎两种。
病因和症状
病因和症状
病因:鼻窦炎的常见原因包括 感染、过敏、鼻部解剖异常等 。 症状:鼻窦炎的症状包括鼻塞 、鼻涕、头痛、面部压力感、 咳嗽等。
诊断和治疗
诊断和治疗
诊断:鼻窦炎的诊断通常通过症状、体 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 治疗:鼻窦炎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 术治疗以及日常护理等。
预防和注意事 项

2024版《鼻窦炎》ppt课件完整版

2024版《鼻窦炎》ppt课件完整版

02
观察内容
病原体的种类、数量及药物敏感性等。
2024/1/30
03
诊断意义
实验室检查可明确鼻窦炎的病因,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同时,对于
复发性鼻窦炎患者,实验室检查还有助于了解病情的发展和转归情况。
19
04
鼻窦炎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2024/1/30
20
药物治疗
抗生素
针对细菌感染引起的鼻窦炎,选 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青
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2024/1/滴鼻剂等,以减 轻鼻腔黏膜炎症,促进分泌物排出。
抗炎药物
对于伴有严重鼻塞、流涕等症状的 患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等抗炎药 物进行治疗。
21
手术治疗
2024/1/30
鼻窦开放术
通过手术开放鼻窦口,清除鼻窦内病变组织,改善鼻窦通气引流。
鼻息肉摘除术
25
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挖鼻
定期清洗鼻腔,保持鼻腔清洁, 减少细菌滋生。
避免用手挖鼻孔,以免损伤鼻黏 膜,引发感染。
使用加湿器或喷雾器,保持室内 空气湿度适宜,避免鼻腔干燥。
2024/1/30
26
定期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及时了 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2024/1/30
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如更换药物或增加治疗次数等。
如有不适或症状加重,及时就 医,避免延误治疗。
27
06
鼻窦炎的并发症及处理
2024/1/30
28
中耳炎
1 2
分泌性中耳炎
由于鼻腔和耳部相连,鼻窦炎症可导致咽鼓管功 能不良,从而引发分泌性中耳炎,表现为听力下 降、耳闷等症状。
化脓性中耳炎 鼻窦炎症也可引起化脓性中耳炎,导致鼓膜穿孔、 流脓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听力。

真菌性鼻窦炎-PPT精品课件

真菌性鼻窦炎-PPT精品课件
真菌性鼻窦炎
真菌为条件致病菌,在免疫功能异常时致病
绝大多数真菌性鼻窦炎不仅侵犯鼻窦,而且同时侵犯鼻腔,故美国耳鼻喉科学 会建议用鼻鼻窦炎取代鼻窦炎更为准确
常见病原体:曲霉菌、毛霉菌
病因
解剖因素 中鼻道狭窄、阻塞:导致黏膜肿胀,窦口阻塞,黏膜传输功能下 降,窦腔通气减少,pH降低
机体免疫力下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抗肿瘤药物、放疗;长期应用激素;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器官移植;HIV病人
综合症 上颌窦最常见,筛、蝶窦次之 早期表现黏膜增厚—无特异性 典型CT表现:窦壁骨质膨胀、破坏,伴有增生硬化,充以软组织影,钙化可少
见 MRI表现:T1WI多为等信号,T2WI信号不定 易向周围蔓延,最常见为眶尖、海绵窦
F 62 Y
突发左侧 肢体无力1 周
急性暴发性真菌性鼻窦炎(acute fulminant fungal sinusitis)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真菌感染局限在鼻窦腔内,粘膜和骨壁内无真菌侵犯 真菌球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
真菌球(Fungal Ball)
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平均64岁,女性较男性稍多 病程长,可能持续数月,甚至几年 常见症状:鼻塞、血涕、脓性和恶臭分泌物、单侧面部疼痛、头痛等 多为单一鼻窦发病;上颌窦最常见,额窦罕见 CT表现:窦腔软组织伴中央斑点、条状或云絮状高密度影
可压迫性窦腔扩大,但无侵袭性骨质破坏 窦壁骨质破坏以内侧壁近上颌窦自然开口处,余以骨质增生为主 MRI表现:T1WI低或等信号,T2WI极低信号,不强化,外周多伴黏膜炎症
M 80Y 反复鼻塞、流涕2个 月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allergic fungal sinusitis)
常发生于年轻人,有家族过敏史 常见症状:鼻塞、奶酪样黏涕、疼痛、眼部或(和)神经系统麻痹症状

霉菌性鼻窦炎

霉菌性鼻窦炎

侵袭性真 菌性鼻窦

急性暴发性真菌性鼻窦炎(AFFS)
起病急,进展迅速,常见于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患者)或免疫抑制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达 50%-80%
真菌种类:糖尿病患者是Zygomycetes(接合菌)如Rhizopus,Rhizomucor, Absidia, and Mucor(根霉属菌、根毛霉菌、犁头霉菌、毛霉菌);免疫抑 制患者主要由曲霉菌(80%)引起
男,39y,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左眼疼痛和肿胀
男,57y,糖尿病,左眼疼痛和肿胀
治疗
及时积极的外科手术、对受影响组织的清创和全身抗真菌治疗是治疗的 主要手段。提倡鼻内窥镜检查(鼻粘膜呈黑色)和可疑区域的活检,以 便早期诊断
死亡率一般在50%-80%之间,但积极监测高危人群,治疗潜在的中性 粒细胞减少和其他免疫抑制的原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迅速进行 积极的外科清创和全身抗真菌治疗,可将死亡率降低到18%
男,22y,鼻塞数年
男, 22 y 鼻 塞 数 年
真菌球(FB)
最广泛接受的病机理论认为,真菌沉积在鼻窦中,粘液纤毛清除机 制存在缺陷,未得到充分清除。没有鼻窦粘膜、血管或骨的侵袭。
真菌种类:曲霉菌 老年女性。无症状或者症状较轻,可表现为鼻分泌物或者鼻塞,治
疗需要手术切除。通常不需要使用抗真菌药物。复发很少见
影像学表现
鼻窦腔内实变影,密度不均
通常仅限于一个鼻窦,上颌窦是最常见,其次蝶窦 CT:窦腔内软组织伴中央斑点、条状或云絮状高密度影,可伴有窦
壁的骨质硬化,少有侵袭性骨质破坏 MRI表现:T1WI低或等信号,T2WI低信号,不强化,外周可伴黏
膜炎症
女、57y,反复鼻塞、鼻根部疼痛6月

真菌性鼻窦炎课件

真菌性鼻窦炎课件

真菌性鼻竇炎的病因(3):
■ 環境因素
外界環境:
濕熱氣候,長期接觸土壤,花盆,家禽
局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境:
• 鼻腔,鼻竇通氣受阻 • 竇腔分泌物瀦留,局部慢性炎症 • 同側上列牙有病變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真菌性鼻竇炎的分型依據
根據組織受侵犯的臨床表現和/或病理學特徵
真菌菌絲僅僅是停留在粘膜表面,還是侵入並生長 在粘膜內、血管內或者骨壁破壞
非侵襲性真菌性鼻竇炎-變應性真菌性鼻竇炎
◆ 檢查
• 黏膜以嗜酸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為主; • 血清總IgE、周圍血嗜酸性粒細胞數、血清嗜酸細胞陽
離子蛋白、血紅細胞沉降率及C反應蛋白均升高; • 有報導血清中存在麯黴沉澱素,但通常為陰性
非侵襲性真菌性鼻竇炎-變應性真菌性鼻竇炎
◆ 診斷
① 針對真菌的Ⅰ型變態反應 ② 常伴有鼻息肉 ③ 典型的CT表現 ④ 組織學或培養證實真菌存在 ⑤ 含有真菌成分的過敏性粘蛋白(嗜酸性粒
侵襲性真菌性鼻竇炎-慢性或無痛性
活檢:作出正確診斷根據菌 絲判斷真菌種類
一旦診斷明確且有組織侵犯,必須及早 開始治療,外科盡可能清除病變的組織 和骨質,同時給予抗真菌治療。成人慢 性真菌性鼻竇炎使用二性黴素B治療總 劑量超過2g
手術+抗真菌治療效果較好,長期隨訪達9年未見復發。預後比 急性侵襲性要好
急性或爆發性
早期CT:鼻竇黏膜增厚,通常沒有氣-液 平面(與非侵襲性相似);晚期:骨質破 壞,有時也可以在片上不顯現出來。MRI 對評價重要血管(包括頸動脈、海綿竇) 的早期改變和顱內侵犯有意義
急性爆發性真菌性鼻竇炎
診斷:活檢組織的培養 或病理學檢查
急性或爆發性
治療:①立即切除所有壞死及無法存活的組 織,從而減少真菌的定植(Cold well-Luc、 ESS、顱面聯合進路);②根據疾病的嚴重程 度和患者的耐受性靜脈給二性黴素B,0.8到 1.0mg/kg/d ,對於進展迅速的患者劑量可以 增加到1.5mg/kg/d ③ 積極控制酮症酸中毒; ④ 恢復免疫功能

鼻真菌病演示课件

鼻真菌病演示课件

免疫系统在发病中作用
固有免疫
免疫逃逸
鼻腔和鼻窦黏膜的固有免疫细胞对真 菌进行识别和吞噬。
部分真菌具有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 击的能力,导致感染持续存在或反复 发作。
适应性免疫
T细胞和B细胞针对真菌抗原产生特异 性免疫反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 疫。
03
鼻真菌病临床检查与诊 断
常规检查项目介绍
前鼻镜检查
通过前鼻镜观察鼻腔黏膜是否充 血、肿胀、糜烂或溃疡等。
鼻内镜检查
利用鼻内镜深入鼻腔,更直观地观 察病变部位和范围。
影像学检查
如X线、CT等,有助于了解病变的 侵犯范围和程度。
特异性检查方法应用
真菌培养
取鼻腔分泌物或组织进行真菌培养,以明确感染的真菌种类。
组织病理学检查
对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的变化,以确诊鼻真菌 病。
进一步探讨鼻真菌病的发病机制,特别是真菌与 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 提供理论支持。
开发新型治疗药物
针对鼻真菌病的致病菌株,筛选和开发具有抗真 菌活性的新型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 质量。
优化诊断方法
研发更敏感、特异的诊断试剂和技术,提高鼻真 菌病的早期诊断率。
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
或消失。
真菌学检查转阴
治疗后患者鼻腔分泌物 或组织标本中真菌培养
结果转阴。
影像学检查改善
治疗后患者鼻窦CT或 MRI等影像学检查显示
病变缩小或消失。
综合评估
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真 菌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判
断治疗效果。
05
鼻真菌病并发症预防与 处理措施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害程度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
五、诊疗方案:
1.完善入院相关检查: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 、传染病五项、心电图、胸片等。
2.完善相关检查后择期行右侧功能性鼻内镜手术。
六、诊疗经过:入院后查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 能、传染病五项、心电图、胸片无异常。该患者鼻窦CT所示符合 典型霉菌性鼻窦炎CT改变,结合患者病史中有长期口服抗生素治 疗,脓涕中带豆腐渣样物,有臭味感,故诊断“右侧霉菌性鼻窦 炎”成立。可排除“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
6
入院第三天行局麻下右侧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术中切除右侧钩突后 见右侧上颌窦口扩大,窦口见灰褐色干酪样物勘顿,窦腔内见灰白 色豆腐渣样物及灰褐色干酪样物,清除窦腔内病灶后,予生理盐水 反复冲洗窦腔,检查窦腔无残留病灶,窦腔粘膜肿胀,窦壁骨质完 整。术后将窦腔干酪样物送病检,病检回示“右侧上颌窦”霉菌病 ,故诊断明确为:右侧霉菌性鼻窦炎。术后配合口服抗生素预防术 腔感染、每日予术腔内用氟康唑注射液冲洗右侧上颌窦腔,术后1 周痊愈出院。
霉菌性鼻窦炎
黔南州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 秦会
.
1
一、简要病史:患者女性 58岁 住院号:47020
• 患者因“右侧鼻塞、流脓涕6月、伴回吸性涕中带血1月”入院。
• 6月前因受凉后出现右侧鼻塞、流黄白色脓涕,自购消炎药口服 10天,症状减轻后停药。此后常于受凉、感冒后上述症状加重, 偶有脓涕中带豆腐渣样物,有臭味感,均自服消炎药5-7天后症 状缓解。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回吸性涕中带血丝,口服消炎药2 周,症状无缓解,4天前就诊我科,经鼻窦CT检查后以“右侧霉 菌性上颌窦炎”收入院。病程中无发热、头痛、嗅觉减退、左侧 鼻塞症状。既往史无特殊。
• 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腹部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鼻 内镜检查见:双侧鼻腔黏膜稍充血,右侧中鼻道狭窄,后端见脓 性分泌物附着,右侧中、下鼻甲肿大,右侧总鼻道狭窄,鼻中隔 无偏曲,鼻咽部未见异常。颈部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
2
.
3
二、入院诊断:右侧霉菌性鼻窦炎
三、诊断依据:
1.右侧鼻塞、流脓涕6月、伴回吸性涕中带血1。病史中有长期口服 抗生素治疗,脓涕中带豆腐渣样物,有臭味感。
2.查体:鼻腔粘膜慢性充血,右侧中鼻道狭窄,后端见脓性分泌物 附着。
3.鼻窦CT示:右侧上颌窦腔内见密度不均匀的团块状密度增高影, 近窦口见点状高密度影,右侧上颌窦内侧壁局部骨质吸收变薄,其 余鼻窦均匀积气。
.
4
四、鉴别诊断:
• 1.孤立性鼻窦炎:常见为上颌窦炎和蝶窦炎,多有急性鼻 窦炎发作史,可伴有窦口鼻道复合体发育异常或阻塞性 病变因素。症状主要为鼻塞、流脓涕、可伴涕血或头痛 症状。鼻腔分泌物一般无臭味,鼻窦CT可见窦腔均匀密 度增高、液平面,无钙化斑及骨质破坏。抗生素治疗有 效。
.
9
八、诊疗新进展:20世纪80年代初国外学者提出该病与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有相似的免疫学和组织学 特征,属于鼻窦真菌病的一种类型,主要发生于患有慢 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特异性免疫活性患者中。真菌为条 件致病菌,多因长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机体免疫力 低下或鼻窦局部抵抗力下降时,真菌大量繁殖而致病。
.
10
近年来国外对大量复发的霉菌性鼻窦炎研究后认为,复发的因
素除与病变清除不干净、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机体免疫力低
下有关外,还与Ⅰ型及Ⅲ型变态反应有关。曲霉菌是常见变应
原。霉菌作为变态反应原存在于鼻窦内,变态反应造成的粘膜水
肿、增生及纤毛清除率下降使霉菌在窦腔内滞留时间延长,整个
过程进入恶性循环。故提出手术彻底清除鼻窦霉菌病变外,术
参考文献: 《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 2012年9月1卷1期“霉菌性鼻窦炎的 诊断与治疗” 《临床医药实践》> 2010年10月19卷10期”霉菌性鼻窦炎的研 究现状”
.
12
谢谢
.
13
No Image
/10/29
.
14Leabharlann 后必须配合系统的免疫治疗及抗霉菌治疗,免疫治疗更加重要。
免疫治疗包括脱敏治疗、全身口服或局部用皮质类激。
.
11
有作者经过CT证实霉菌性鼻窦炎患者在未手术治疗前, 连续2周服用泼尼松后,鼻窦内病变明显缓解干痂及霉菌性 分泌物明显减少。术后的抗霉菌治疗措施包括抗霉菌药 物或双氧水冲洗术腔。对于霉菌性鼻窦炎不主张单独全 身应用抗霉菌药物。
• 霉菌性鼻窦炎CT可表现为骨质破坏,特点是局限性骨质缺损消失, 可出现膨胀性骨质改变或伴有骨质增生。而鼻窦恶性肿瘤的骨质 破坏多表现为虫蚀样、融雪样改变及残存骨片,一般无骨质增生。
.
8
该患者鼻窦CT所示符合典型霉菌性鼻窦炎CT改变,结合患者病史 中有长期口服抗生素治疗,脓涕中带豆腐渣样物,有臭味感,故诊 断“霉菌性鼻窦炎”成立。对于霉菌性鼻窦炎的治疗是以清除病变 、保持通气为主,可配合局部或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术腔内用抗 霉菌药如氟康唑或酮康唑冲洗、粘液稀化促排剂等可以减少复发机 会,对于霉菌性鼻窦炎,在密切临床随访的前提下,不主张全身应 用抗霉菌剂,以免引发不必要的菌群失调。
.
7
七、诊疗分析:
• 霉菌性鼻窦炎临床上容易误诊为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特别是不典 型的霉菌性鼻窦炎常于手术中才能确诊。
• 典型的霉菌性鼻窦炎CT特征是单窦发病,上颌窦多发,病变窦内 致密模糊,有散在钙化斑,窦壁受压呈膨胀性改变,其中钙化斑 是霉菌感染的特征,由于霉菌球内重金属盐的沉积以及黏膜血管 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着,因此CT值较高
• 2.鼻窦恶性肿瘤:原发部位以上颌窦最为多见,病理分型 多见于鳞状细胞癌、腺癌。早期可有涕中带血、脓血涕、 单侧渐进性鼻塞,晚期向周围组织侵犯可出现相应的症 状:视力下降、复视、偏头痛、面部隆起、牙痛、张口 受限等,晚期可出现同侧颈深上淋巴结转移。鼻窦CT检 查可见鼻窦腔软组织充填,周围骨质破坏。确诊依据病 理学检查。该患者无相应症状,结合鼻窦CT检查可鉴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