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全球史观进行建筑史教学改革
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课程中的渗透探索-教育文档
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课程中的渗透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各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它包括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教育;党的理论、路线、经验教育;弘扬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观与法制教育、基本国情和形式与政策教育等。
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应该贯穿育人的全过程,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教育部41 号令中提到:学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民族情怀、国家意识、全球视野、文化自信、公民人格等基本素质。
一、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必要性目前高等学校思政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两课”以及专职学生工作者和相关部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崇高的思想境界。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2004年16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
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在新形势下,思政教育应该与专业课有效结合,这是将思政教育深入贯穿于高等教育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新工科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
(一)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的需要在实践中,高校专业课教师更多的只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足够的意识,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政治辅导员的任务。
毋庸讳言,辅导员、班主任的确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力军,但仅凭他们的力量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毕竟,仅仅靠辅导员、班主任开几次会,是无法达到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的,并且学生会感到这些都是“大道理”,即使在听也是应付了事。
新课标下高考历史课程理念的变化
新课标下高考历史课程理念的变化摘要:高中历史新课改中,运用了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等作为高考历史命题的指导思想。
新史学观体现了新课改理念和素质教育要求,体现了历史学科特点,符合历史学习与认知规律。
关键词:新课标;高考;历史课程;变化;历史高考改革既是编写体例的变化,也是历史观的重大变化。
因此,学习者的理念也必须应发生变化。
分析历届高考试题,现从以下方面进行阐释:一、唯物史观1、主要内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认为历史的主体是现实的人,他们的性质和活动受制于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能动的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盛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等。
2、基本特点:承认历史,尊重历史,认为社会必然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联系历史条件来观察和分析问题;有选择地继承并发展历史,强调实事求是。
3.应用体验★典题例析【例1】(2011年全国文综,19)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来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林丛林。
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和联邦最高法院。
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
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答案】c二、革命史观1、主要内容:认为阶级社会中阶级矛盾不可调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最集中反映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
2、基本特点:只有分析社会基本矛盾主要是阶级矛盾发展变化,才能把握住历史发展本质内涵,揭示其内在规律性;强调阶级斗争,过分突出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政治事件,忽视经济、社会、思想、文化、教育、科技等研究,具有强烈的政治取向。
融合:历史学科深度教学的路径探索——以《全球航路的开辟》一课为例的阐释
思维模式和技能,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 题、交流结果过程中显现的综合品质。历史学科强 调唯物史观,“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 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2]。政治学科强调 科学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 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 观点”。[3] 历史学科强调时空观念,“只有在特定 的时空框架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才可能对史事 有准确的理解”[4]。地理学科也强调“能够从空间 和时间综合的角度分析地理事项的发生、发展和演 化”[5]。这些素养都共同指向学生认识、分析问题 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如探究开辟新航路的动因时, 需要借助地理学科知识,以地中海为中心的传统商 路的方位和发展演变;将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 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进行考察,更需要根据“经 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从经济层面去分析这 些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
此外,教师还应梳理知识融合部分在各科教学 中的先后顺序,利用不同的学科知识形成互相支撑, 便于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深化理解。学生在学习《全 球航路的开辟》时,已经在政治学科中学过经济全 球化,在地理学科中学过人口迁移,这是为历史学 科提供的知识支撑,将知识融合后,学生能更深刻 理解这一事件对世界、欧洲、亚非拉产生的影响, 理解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城市化进程。学生学 习历史的同时也深化理解了地理学科中整体性、区 位论、区域可持续发展、地图与方位以及政治学科 中的全球化、商品经济、价格等相关知识。
内容层次,横向拓宽单元内容广度,但这不是盲目
的拓展,必须围绕大问题、大任务、大观念。大问
题是指单元解决的一个中心问题;大任务是单元围
教学设计1: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课标分析】(一)课标内容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全球流动性、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及内容分析本课是中外史纲(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的第一课。
本单元是学习近代世界历史的开端,是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的重要节点,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开端,对于我们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中外史纲的全球航路的开辟与传统课文不同,增加了其他航路的开辟的新知识,更进一步说明了新航路开辟所引发全球流动性。
教材主要讲的是15—16世纪,这期间所开辟的全球航路。
本课分为三个子目: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新航路的开辟;其他航路的开辟。
即讲述了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以及开辟的全球航路(既包括之前的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所开辟的新航路,也包括以前教材未提及的其他航路),而对全球航路开辟后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放到了第七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知识面广,思维活跃。
对初中所学知识有所遗忘,知识体系不完整,缺乏中西联系的意识,需要着重提升概括能力。
1.从初高中知识衔接来看,学生初中学习过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内容,对于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只是简单的涉及,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而且大部分学生基本遗忘原有知识。
2.从课前预习问题调查来看,分析学生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两点:第一,对于新航路开辟之前中世纪的社会状况不是很了解,新航路开辟背景、动因认识不清晰。
第二,对于“地理大发现”概念缺少深刻的理解。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重点:新航路开辟背景和影响。
新航路开辟与地理大发现两个概念的辨析难点:如何认识除葡萄牙和西班牙开辟的新航路之外,其他国家开辟的新航线。
新航路开辟引发全球流动,促进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
【教学策略与方法】1.教法:讲授法、讲读法、图示法、演示法2.学法:听课法、阅读教材法、探究问题法、记忆法、练习法3.教具:黑板、多媒体、地图【教学设计】关于本课的设计已有不少老师的精彩奉献,但若想独出心裁,在史料的搜寻,内容的处理以及思路的创新,都很不容易。
初中历史教学中全球史观的运用
初中历史教学中全球史观的运用作者:郭依婷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2年第65期【摘要】新课程改革后,初中历史教学越来越注重对全球史观的理解和运用,其对于提高学生的客观认识和整体意识有一定的积极的作用。
本文基于对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的统计分析,简要分析全球史观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提出增强全球史观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全球史观;初中历史教学;历史核心素养一、绪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全球史观的渗透和运用已逐渐成为历史教学发展趋势。
全球史观作为历史多元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运用于历史教学中,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而在运用过程中,同样也不能忽视全球史观的缺陷,要更加客观地对其进行有效渗透。
(一)概念解析1.历史核心素养历史核心素养是对以往三维目标的整合与进阶,主要包含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朱汉国先生对核心素养作出解释: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在接受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具备能够推动自身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品行与能力。
简单理解来说,历史核心素养即为全面提升自身、进行多方面学习的一种能力。
在教学中增强对历史核心素养的渗透,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历史学习思维,提高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增强历史对学生的吸引力,帮助学生形成客观公正的历史价值观。
将历史核心素养有效渗透于教和学的方方面面,对于提升学生整体发展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
2.全球史观全球史观又称整体史观。
它是在对以往史观经过细致分析和全面总结后,形成的一种新史观。
随着20世纪末全球化趋势的出现,世界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各国历史发展脉络相交相替,学生需要从多角度、全方位地去看待和分析历史。
全球史观在具备更全面、客观等优越性的同时也存在忽略地区和文化独特性的局限,在运用全球史观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分寸,进行针对性教学。
二、全球史观在初中历史人教版教材中的使用现状全球史观运用于历史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从世界整体发展全局出发去认识和学习历史,具备一定的价值,适用范围广泛。
教学设计1: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标分析】(一)课标内容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二)课标分析在世界历史上,5-14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
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
它的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和农奴制度。
封建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产生,推动了王权的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
由东罗马发展而来的拜占庭帝国一度繁荣,俄罗斯在反抗蒙古的斗争中崛起。
这一系列的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相比之前显示出了新的时代特色,而非一句“黑暗的中世纪”即可概括。
【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专题《中古时期的世界》的第一课,上承《古代世界的大帝国》中罗马帝国的衰落与分裂史实,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也正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中古时期;下启中古时期的亚非美洲的文明与发展,拜占庭帝国也正为西亚奥斯曼帝国的兴起而消失于历史长河。
既有贯穿欧洲上古、中古时代文明发展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古时代欧、亚、非、美各区域文明交流的横向联系。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一共三个子目,分别是“西欧封建庄园”、“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拜占庭与俄罗斯”。
第一目主要讲述了以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为核心特征的欧洲封建社会。
封君与封臣的相互关系实质体现了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而以庄园作为基本农业经济组织则是欧洲社会的封建经济基础。
这也体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第二目意在说明教会的强大精神与经济力量、城市的兴起与繁荣对推进王权加强的历史性意义,这一时期法兰西基本统一、英国甚至开始逐渐发展出相对规律的“议会”、西班牙与葡萄牙国家在稍晚些也最终形成;最后一目意在表现中古时期欧洲两大主要帝国的成长:“拜占庭帝国的法律成就”与“俄罗斯沙皇制的逐渐成熟”,封建制度几经波折、在动荡中发展。
以唯物史观、全球史观作为认识中古欧洲的立意,以文明史观的画卷作为解读历史的视角,以合作探究式为灵魂,对三目内容进行整合,是本课的高度所在。
关于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实践——以《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为例
[1][ 美 ] 芭芭拉·A·萨默维尔:《古代美索不达米亚诸帝国》,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年,第 46 页。
[2]Pierre Briant , From Cyrus to Alexander_ A History of the Persian Empire, Indiana Eisenbrauns, 2002. P.165.
3. 互补的地图 虽然学情不同,但在统一的核心素养指导下, 初高中教材中都使用了大量地图,来实现对学生时 空观念的培养。而对比部编版初中教材和《中外历 史纲要》,不难发现,初高中教材在讲授亚历山大 帝国和罗马帝国时,使用了几乎完全相同的帝国形 势图。既然拥有如此相似的地图,初中教师可以通 过这些地图,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对亚历 山大帝国或者罗马帝国的疆域有清晰的认识。而高 中教师则可以以这些地图为载体,唤醒学生在初中 阶段的知识记忆。 除了相同的地图之外,在初中教材中还使用了 《古代埃及示意图》和《古代两河流域示意图》, 高中教材使用了与初中教材中类似但是范围更广的 《古希腊人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殖民示意图》。 这些地图在事实上让初高中教材中的知识互补且贯 通。 无论初高中的教学目标差异有多大,相同的地 图,往往能培养出相同的时空观念。
(二)知识衔接:奠基与拔高 想要实现初高中的教学一体化,从整体上把握 初高中的教材设计和知识点分布是重要的前提。通 过对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和《中外历史纲要(下)》 两种教材的对比,找寻二者的结合点,“初中历史 知识要为高中阶段历史知识的学习做铺垫”[7],而 高中教学除了进一步的拔高,还应当对初中阶段的 知识进行回顾和再总结。 1. 农耕与“帝国” 正如《中外历史纲要(下)》第 2 课《古代世 界的帝国和文明的交流》中的学习聚焦所说,农耕 文明的能力使其具备扩张潜能,使文明区域不断扩 大。而帝国的发展,又进一步扩张了农耕文明区, 最终,“无论是在印度,还是苏格兰,农耕文化都 是最终的胜利者”[8]。所以,在初中和高中的历史 教学中,都应当强调“帝国”形成与农耕文明的繁 荣是密不可分的。 在初中教材当中,所有的帝国,从古埃及到罗 马,都没有明确阐述帝国的形成与农耕之间的关系。 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初中教学中,很难让学生理解“农 耕文明的拓展性最终缔造帝国”这一道理。因为教 材在每一课当中都阐述了每一个文明形成所拥有的 地理环境。以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 1 课《古代埃及》 为例,开篇即介绍了古埃及所处的尼罗河流域的良 好农业条件。而在课本中专门出现了“尼罗河与古 埃及科学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关系?”的问题思考。 事实上,这一问题的答案,同样也是图特摩斯三世 时期开疆拓土的原因——“尼罗河的赠礼”造就了 古埃及灿烂的科技文化,同时也造就了古埃及“从 叙利亚高地绵延至苏丹沙漠”[9] 的帝国。 由此可见,在初中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帝国的 兴起,是农耕文明繁荣的硕果,是水到渠成的。 2. 世界的中国
夯实高考历史必备知识应凸显“四化”
夯实高考历史必备知识应凸显“四化”作者:***来源:《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22年第03期摘要必備知识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这是学科素养的基础,更是高考命题的立足点。
高效掌握必备知识是高考备考的核心环节之一,历史学科备考教学应实现历史事实掌握精准化,历史概念理解本质化,知识体系构建多元化,理论方法运用科学化,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迎接新高考挑战。
关键词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框架历史理论学科素养新高考引用格式杨德志.夯实高考历史必备知识应凸显“四化”[J].教学与管理,2022(07):77-80.《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必备知识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
”[1]而高考历史必备学科知识通常是由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知识体系、历史理论方法等组成的。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明确提出“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2]的新时代高考命题理念。
显然必备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新高考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一轮备考阶段如何高效夯实高考历史必备知识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历史事实掌握精准化历史事实是历史的细胞,是历史学大厦的建筑材料,它是过去曾发生的事情与事件、出现的历史现象、涌现出的杰出历史人物及历史发展过程的总称,具有客观性、过程性、整体性、逝去性等特点,是历史研究认识的对象及基础,从来源角度可分为历史存在事实与历史认识事实,从叙述角度可分为特殊事实、普通事实、普遍事实。
教材中通常提及的历史事实是指通过历史主体意识结构对有关历史文献进行分析、概括、抽象、阐释等重新建构的认识事实,它是新高考必备知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新高考命题理念的立足点和切入点,是高考历史一轮备考复习内容的核心部分,是二轮、三轮复习实施的基础,显然掌握好历史事实知识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利用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利用关键词:利用,高中历史,全球,教学中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利用介绍: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全球史观的教学观点,对于提升学生的全球意识,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和认知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当前时代环境下,世界朝整体化和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积极使用全球史观的教学方式,有效迎合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对于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利用详情:[:]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全球史观的教学观点,对于提升学生的全球意识,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和认知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当前时代环境下,世界朝整体化和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积极使用全球史观的教学方式,有效迎合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对于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本文主要从高中历史教学积极应用全球史观的重要性入手,针对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利用方式和策略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全球史观;高中历史;教学;应用20世纪50年代,全球史观形成,针对世界历史上各个时期进行全面分析,主要是分析时代特征、总体趋势和发展主流等方面,能够从宏观的视角出发,针对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关联进行全面审视,在历史学界发挥了积极作用。
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积极使用全球史观,将其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式和手段,满足了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的需求。
一、高中历史教学积极应用全球史观的重要性在开展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充分应用全球史观的教学观点,能够有效拓展高中生的眼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同时对促进高中生逐渐增强自身的历史人文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现阶段,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积极使用全球史观,具有很大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积极应用全球史观是当前全球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对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述评
《全球通史》述评陈琳琳【摘要】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用整体观来描述世界历史,以“全球史观”这种新的历史研究理论来论述地球上已存的各民族和各种文化间的互动通过比较等方法来观察人类居住的各个地区的社会制度与文化交流。
该书关于“全球史观”的论述具有发凡起例的作用。
【关键词】全球通史全球史观中国史一、关于文中的全球史观《全球通史》迄今为止在史学界地位举足轻重。
在西方对世界历史的研究很早就已经出现,但是直至二战以后以全球视野来看待历史的这种兴趣才被重拾,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1]、韦尔斯的《世界史纲》[2]、汤因比的多卷本《历史研究》[3]、麦克尼尔的《世界历史》[4]。
虽然在全球史观的研究方面,很多学者都做了不同的努力,斯塔夫里阿诺斯和麦克尼尔是其中的集大成者。
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就指出,该书旨在对全球的研究而非局限于局部地区的局部历史;在结合人类学的基础上,该书用站在。
斯氏把世界历史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两部分。
在论述1500年以前主要论述这一时期中人类各部分相互影响的详细情况,1500年以后,由于交通四会五达,通讯联系加强,人类愈来愈集中。
斯氏的全球史观体系吸纳汤因比的“文明模式论”,以文明为基础单位并载以各种文明的发展类型及特征,用比较法得出历史的“特殊性”、“变异性”和“传统性”的结论。
虽然以全球观点看世界的论述上斯塔夫里竭力想要摆脱“西欧中心论”却不可避免的陷入该论的泥沼。
例如在评价1500的世界时,斯氏认为:欧亚大陆在15世纪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给整个社会发展提供新的活力源泉,并引领当时的扩张潮流,而东方古国却仍在敝帚自珍。
这种看法相对来说客观但是也不免落入俗套。
斯氏自己也承认在写作的时候,已经尽量避免个人偏见。
西方学者也察觉到了“全球史观”中强烈的民族优越感。
对于研究世界历史的学者,想要逃脱民族优越感的桎梏似乎非常困难。
无论是何种研究模式,模式建构者始终从属于某种文化,这种文化已经深入骨髓无法挣脱。
高中历史必修一小论文
高中历史小论文篇1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创新不断。
史学理论界兴起的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环境史观、社会史观,为中学历史教学提供多元视角,但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多元史观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中学教师史学观念和史学知识没有及时更新等。
所以针对这一历史教学现状,本文结合教学实例分析,如何将新史观运用到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
更多历史论文相关范文尽在top期刊论文网。
关键词:历史论文一、多元史观内涵解读我们主张多元的历史,那么什么是多元史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突出体现了四种史观,即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
除此之外,还有革命史观、阶级史观、正统史观、英雄史观、生态史观、社会史观等。
在新课标改革之后,传统的革命史观和阶级史观逐渐淡化现代化史观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动力是工业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在认识历史的范围上,要改变以往偏重政治史的习惯,将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内容视为文明演进的重要内容,文明史观要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既要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要看到各个文明的独特性,同时还应关注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关系,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考察,同时又从中国文明的角度看待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
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
二、新史观下的历史教学新的课标,宽泛的高考立意,全面的史观,这些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做出调整,以适应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及帮助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历史观。
1、教学理念的转变。
过去相对较保守和过于程式化的史观中解放出来,突破“只重史实”的局限性思维方式,进而上升到以“史论”的高度去看待高考、看待历史。
初中历史教学中史实与理论的巧妙结合
初中历史教学中史实与理论的巧妙结合作者:王武平来源:《知音励志·教育版》2016年第09期摘要初中历史教学应遵循“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正确历史情感,帮助他们掌握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材料的方法。
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开展有效训练,帮助学生正确区分史实与理论;带领学生深入研读教材,学会正确使用理论评价历史;尝试让学生分析材料,提高用史实说明理论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论结合;教学困境“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初中历史教学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教师应当强化史实与理论相互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己从史料中分析出史论的能力。
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没有做到将史实与理论相互结合,教学设计背离了历史新课程标准和中考考察目标,学生历史素养迟迟得不到提高。
教师必须转变这种教学困境,采取史实与理论相互结合的教学方法,促进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1 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纵观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我们能发现最明显的问题在于史论脱节,灌输式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没有为学生提供吸收史实、消化理论的时间与空间。
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急于向学生讲解考试说明上要求掌握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学生只需要背一背教科书上给出的结论即可。
出于不耽误教学进度的目的考虑,学生不需要对历史现象、历史材料发表自己的观点,学历史仿佛不需要理解,只要会背就可以。
学生长期习惯靠背诵去完成学习,学习质量迟迟难以提高,史论结合教学成为一句空话。
2 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有效实施史实与理论相互结合教学2.1 有效训练,学会区分史实理论。
开展初中历史史实与理论相互结合教学,教师首先必须帮助学生正确区分史实与理论,使他们形成从史实中引出结论、用结论对史实进行分析的意识。
在组织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学生不能正确区分史实与理论,误将理论当作史实,又或是误将史实当作理论。
史实与理论不能正确区分,谈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史实一般是对历史材料、历史现象进行客观考证、鉴别之后提炼出来的客观事实。
2023年高考历史“史论题”突破技巧及范文
2023年高考历史“史论题”突破技巧及范文高考历史“史论题”突破技巧及范文一、评分标准:二、特点:历史小论文:小是受高考时间限制,字数100字左右,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论文指使用史学观点评述历史人物事件等一般包括题目,论点,论据,论证。
是高考历史要求最高一种题目。
三、要求1、扎实的基础知识,系统的专题板块知识2、史学观点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革命史观3、归纳概括能力,史论结合能力,辩证法论证等能力。
四、写作原则1、题目要求简练准确体现中心思想;2、论点一般不是考生自己提出避免争论错误,而是从所给材料提炼归纳概括,论点提炼要求直接开门见山,简练准确,本质新颖,这是写好小论文前提与关键,也是难点。
要求学生的历史专业性,史学观点感知,归纳概括能力。
3、论据是史实,史论结合是写好小论文的基本原则,要做到论从史出,以史实论证观点,把史实与论点紧密结合。
要求界定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语言精炼专业。
4、论证是写作思路,要清晰,富有逻辑性和衔接性。
让人感觉自然,思路清晰,过渡性强,没有拼凑感。
5、高考历史小论文写作模式一般使用总分总写作段落层次:第一段观点要准确新颖10-30字第二段展开30-60第三段10-20回扣升华6、高考历史小论文写作误区只提观点是对错,不提炼观点;或超越材料提观点;或观点不清楚不会史论结合,没有史论结合或简单的观点或孤立的史实;或史论结合的不自然不默契思路不清,天马行空,没有逻辑五、历史小论文写作步骤第一步:据材料归纳概括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合理精炼,要响亮新颖。
第二步:史论结合,论证观点。
以史实论证观点,以观点分析史实。
做到史实和观点默契结合。
第三步:做一个精炼有力的总结,形成一个结论,进行理论升华。
六、高考小论文写作示范1、主题提炼类材料: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
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
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基于新史观下建筑史论文
基于新史观下的建筑史研究【摘要】基于新史观下的建筑史研究,采用不同的文明类型作为建筑史研究的基本单位。
注重建筑与所属文明整体及同期其他创造物关联性。
考察所有不同类型文明的建筑发展历程与成就。
重视各类文明下的建筑成果与发展历程间相互影响。
把建筑比较性研究置于的新时空背景下。
强调历史研究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史;文明;文明史观;全球史观【abstract】a study of architectural history based on new view of history,uses the different types of civilizations as the fundamental unit researching the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pays great attention to study the relatedness of the architecture and the civilization it’s belonged and the other contemporary creations. inspect the architectural development and achievement of all different types of the civilization. study the mutual influence of the architectural achievement and the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process between all kinds of the civilizations put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architecture on new space-time view. emphasiz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historical study.【key words】history of architecture;civilization;view of cultural history;view of global history建筑史隶属于建筑学学科,是历史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独立分支。
对本科建筑学专业中建筑史教学改革一种探索微观、中观、宏观教学模式初探
对本科建筑学专业中建筑史教学改革的一种探索--微观、中观、宏观教学模式初探分类号TU092 密级公开U D C 72 编号对本科建筑学专业中学位论文建筑史教学改革的对本科建筑学专业中建筑史教学改革的一种探索一种探――微观、中观、宏观教学模式初探索王叶.南指导教师姓名陈军(副教授)京工申请学位级别工学硕士业大专业名称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论文提交日期 2013 年06 月2013 年06 月04 号An exploration into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history ofthe architecture in the architecture major at theundergraduate stage――A first exploration on the macro 、meso and micro modeA Thesis Submitted to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for the degree ofMaster of EngineeringByWang YeSupervisor: Prof.Chen JunJune 2013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南京工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日期:学位论文的使用声明□1、南京工业大学、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并通过网络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
助力学生“建模”,提高历史专题复习的效度
助力学生“建模”,提高历史专题复习的效度作者:范卫东来源:《中学历史教学》2023年第11期所谓专题,就是能够把若干孤立的事实按一定的观念和逻辑组合在一起的问题。
[1]一般而言,历史专题复习主要追求的是整体性、线条性和对比性特点,容易忽略立体性与交互性模型的建构,从而导致学生的头脑中中国史与世界史的割裂、古代史与近现代史的脱钩。
有时看似已取得令人满意的复习效果,但在遇到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试题时,他们往往无从入手,茫然无措。
尤其在历史解释方面,特别凸显出学生历史建模的重要性。
因为影响历史发展的因素来自于多方面,政治、经济、医疗、中外交往等。
学生只有建构了比较成熟的知识网络,才能在较短时间内把这些因素调动起来,才能考虑全面、不致遗漏。
即通过老师的外在引导和学生自主的个体消化,把相关历史知识建立模型,进行可视化表征的认知。
这样,既可助力学生自我建构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也有助于教师创设建构主义课堂。
因此,本文着重从如下五个方面对历史专题复习中的建模实践做一个简单的探讨。
一、把纵向对比作为历史建模的切入点系统性是建模的基本特点,而按照历史时序进行纵向的系统概括是实现历史建模的基本切入点。
以统编版《纲要(上)》中国古代史为例,先从历史发展的整体走向上把握。
从社会形态演变来说,教材详细描述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
从社会发展状态来说,教材以大一统为主线呈现了中国古代史的发展历程,既突出秦汉大一统王朝的建立与巩固,又详细描述大分裂时代的民族融合和江南开发为隋唐重新走向统一所作的铺垫;既突出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又反复强化对元明清时期大一统王朝的继续发展和国家版图基本奠定的认知。
再从推动历史演进的具体举措上归纳。
这种小专题涉及到的知识线索比较多,如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中枢权力机构的发展、选官制度的完善、赋税制度的变革等。
每一个小专题都是教材的主干知识,它们是推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支撑点。
熟练掌握这些历史主干并形成明显的区分度,才能形成相应的陷阱抗原,才能保住历史得分的基本盘。
历史教学中的主要史观分析
历史教学中的主要史观分析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1.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全球史观指导下的建筑史教材编写设想
全球史观指导下的建筑史教材编写设想
王叶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
【年(卷),期】2015(041)021
【摘要】介绍了全球史观的定义及特点,通过分析建筑与所属文明整体及同期其他创造物的关联性,并根据历史研究的最新进展,援引全球史观的理论主旨,对建筑史教学中的教材内容提出了设想.
【总页数】2页(P252-253)
【作者】王叶
【作者单位】三江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92
【相关文献】
1.《世界文学史》对中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启示——评《世界文学史》(第六卷·上册) [J], 李羚瑞;
2.历史比较法与全球史观下的欧洲崛起——评《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欧洲崛起》 [J], 时秀
3."全球教育史"抑或"外国教育史"
——全球史观视野下的外国教育史研究 [J], 王天宇
4.“全球教育史”抑或“外国教育史”——全球史观视野下的外国教育史研究 [J], 王天宇
5.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现代史学的走向——一个跨文化全球史观的设想 [J], 格奥尔格.伊格尔斯;王晴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筑史》兴趣教学两三谈——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感悟
《建筑史》兴趣教学两三谈——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感悟作者:葛祥国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2年第8期收稿日期:2012—06—18作者简介:葛祥国(1976—),男,山东临沂人。
江西服装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葛祥国(江西服装学院,江西南昌330201)摘要:人类人文素养的提高、考古学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必然引发《建筑史》课程教学环境的变化,学生的学科专业信息捕捉和存储能力相对于以前有了更深层次的提高。
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变化,组织更加合理、有效的《建筑史》教学,成为促进学科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建筑史》;人文素养;考古学;互联网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8—0029—02《建筑史》是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重要的、基础的科目,对拓宽学生专业视野,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尤其在借鉴前人的设计经验上都有很大的帮助。
传统的《建筑史》教学多采用以教师的教为主的方式,教师直接讲述或者通过幻灯片来呈现历史。
不可否认,这些方法在《建筑史》科目教学中发挥过并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但繁杂的内容和相对较多的理论教学,往往使学生感到乏味,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程教学效果。
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转换角度,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调动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课程参与,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够让学生对历史艺术现象有更合理、更有针对性的认识,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能促进学生对专业设计创意方法的理解或掌握。
其主要教学模式,归纳起来有下列几种。
一、假说—演绎式参与模式所谓假说—演绎式参与模式是假说—演绎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根据已知的形象事实和造物原理,对所见到的建筑形象及其结构、构造提出的推测和说明,经过详细的类比、归纳与分析,得到一个暂时性但是可以被接受的解释。
假说—演绎式参与模式主要是让学生针对某些有争议的内容进行想象,并能阐发出支撑自己想象的理由,通过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参与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深入教学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全球史观进行建筑史教学的改革
摘要:建筑史作为一个独立的历史学研究门类,除了它的专业性特征以外,也具有历史学研究的普通性特征,因此我们就要按照一般历史学研究的方法来研究建筑史,来探索建筑史教学改革的途径。
本文主要探讨了运用全球史观进行建筑史教学改革的方面和措施。
关键词:全球史观建筑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tu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了解史学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适当借鉴现代史学理论对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设计的创新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当前,史学界关注度较高的史学观念是全球史观,作为研究历史的新观点和新视角,主要强调的是从一个整体的视角出发,以文明为单位来考察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横纵向历史现象。
在这种新观点的指导下,对建筑史教学改革的研究将会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收获。
1.全球史观的定义
史学界一般将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视为全球史观的开创者,认为他在1955年的论文集《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史学》中首次提出“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主要以突破西方学术界根深蒂固的“欧洲中心论”(或称“西欧中心论”、“欧美中心论”和“西方中心论”)的限制为特征,主张历史研究者要将视线投射到所有的地区和时代,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去克服民族和种族的局限性,以公正无私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
2.全球史观对建筑史教学的影响
传统的建筑史教学在课程安排上分为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两类。
多数学校的中国建筑史课程以潘谷西的《中国建筑史》为教材,外国建筑史课程以陈志华的《外国建筑史》和罗小未的《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为教材,多数教师也是参照教材按照朝代更替、时代变迁讲授建筑史演变过程,并辅以类型专题配合。
这种分国家、分年代的教学方式固然有它的优势,比如可以对各个时代下不同建筑类型了然于心,但是也带来一定的弊端,比如对中外建筑史的割裂认识,不能形成统一的知识体系,缺乏中外建筑史的交流和互动学习。
如果运用全球史观来思考建筑史教学改革的话,在教学体系和内容编排上将会有很大的变化。
全球史观强调全球、全局的视野,主张历史要横向联系,建筑史教学可以借鉴全球史观的特点,改变中外建筑史分家的教学体系,把课程整合化,用一种全球化的视野去考察不同文明类型下,同一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建筑文化和交流;或是同一文明类型下,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建筑文化和交流,真正做到古今贯通、中外对比。
3.全球史观指导建筑史教学改革的方面
目前的建筑史教学中,中外建筑史两大理论板块一直处于泾渭分明的发展状态,难道中国与外国的建筑风格真的是各自发展?在建筑史教材的内容编排上也多数是按时间序列说明建筑物的发展,难道仅仅是时代的推进让建筑风格不断演变?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世界是多元的、立体的,跨时空、跨地域的文明交流从来没有中断,正是这种交流造就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建筑文化之间的横纵向影响。
在建筑史教学中,应该建立起跨越时空的内在联系,展示世界建筑史的基本谱系和概貌。
在本科建筑史教学中,开设一门世界建筑史课程,编写一本世界建筑史教材是很有必要的一项工作。
3.1 世界建筑史课程
开设世界建筑史课程是很有必要的,这便于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让学生形成一种新的史观去认识世界建筑文化,那么,这个课程应该在几年级开?原来的中外建筑史课程是否就要取消?这是
值得探讨的问题。
笔者认为,课程安排可以设想如下:
一年级开设世界建筑欣赏和建筑师介绍,从观念上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感性认识,无教材;二年级开设世界建筑史,进行通史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树立把建筑文化放诸全球的眼界,世界建筑史教材;三年级开设中外建筑史课程,对具体知识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专业的建筑思想,中外建筑史教材;四年级开设专题史课程,内容涉及园林、城市、古建等,帮助学生深入学习,无教材。
3.2 世界建筑史教材
全球史观指导下的世界建筑史教材应该是一个基于整体认知观
下的分层次、重比较的教材,以全球为视野,文明为单位来讲述建
筑史的发展、变化和交流。
在内容选取和编排上有以下几个重点:(1)整体框架的构建
全球史观反对中心论,反对仅以“民族国家”为历史叙事单位,主张以“全球”作为历史研究的单位。
站得高方能望的远,如果一开始就关注建筑的细枝末节,将很难从繁冗复杂的专业史中脱离出来,也很难审视我们国家的建筑文化在世界建筑史中的地位。
应该建立一个世界建筑的基本谱系,中外合编,方便学生了解同一时代不同国家,或是不同时代同一国家的建筑历史发展状况,这种尝试在东南大学建筑系已经有成果。
这样的整合便于把握全球建筑史状况,让学生很直观的了解到中国的宋朝在修建元大都,而同时期的西班牙在建阿尔罕布拉宫诸如这样的知识点。
(2)叙述单位的编排
传统的建筑史教材常常以国家、民族、地域以及建筑风格、类型等作为单位进行分类,这些研究单位都有过于庞大或过于微小或关联不够直接等的嫌疑,多数教师在授课内容上也不够全面,往往是就建筑物论建筑物,对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都是介绍较少的,几乎把建筑史教学变成了纯案例的展示,而没有引导学生将建筑史与政治、社会、文明统一考虑,并且,我们的学生多数来自理科背景,本身缺乏历史素养,当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信息和资料时,如果没有明确的引导或是引导不够,更容易陷进建筑本身不能自拔。
在全球史观的指导下,建立以文明为单位的建筑史教材,中外合编,古今贯通,突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文明因素对
建筑的影响,突出文明的传承和交流,借鉴齐格勒的《新全球史》的框架,设想的建筑史大体系如:
第一部分:早期复杂社会的建筑(公元前3500-前500年)
第二部分:古典社会组织的建筑(公元前500-公元500年)
第三部分:后古典时代的建筑(公元500-1000年)
第四部分:跨文化交流的时代的建筑(公元1000-1500年)
第五部分:全球一体化的缘起的建筑(公元1500-1800年)
第六部分:革命、工业和帝国时代的建筑(公元1750-1914年)第七部分:现代全球重组时的建筑(1914年至今)
通过新的研究基本单位的确定就是希望能够弥补过去建筑史研究中的不足,把全世界的建筑放入一个体系,去关注背景,关注交流,获得一些新的发现,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
3.小结
时刻把握全球史观倡导的全球视野,建立以文明为单位的研究体系,重比较、重交流。
以培养学生的全球眼光为目的,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史观,学会历史研究的方法,使学生真正能全面的接受世界建筑文化的熏陶,不仅是为了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对学生今后的人文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美)本特利,齐格勒著,魏凤莲等译.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上、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 荆其敏,张丽安.透视建筑教育[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
版社,2001
[3].(英)丹·克鲁克香克著,弗莱彻建筑史[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4].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上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