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异物及清洁度控制管理规定
异物防护管理制度

异物防护管理制度一、总则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引入的异物,保障员工安全和产品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引入异物的各个环节。
三、责任部门1. 生产部门负责监督生产车间的异物防护工作;2. 安全环保部门负责制定和推动异物防护相关的政策和措施;3. 品质部门负责检测产品中的异物并协助改善生产过程;4. 职工承担各自岗位上的责任,积极参与异物的防护工作;5. 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评估异物防护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四、异物防护标准1. 原料入库前必须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无异物;2. 生产场所必须保持整洁,杂物须注意及时清理;3. 设备必须安装过滤器,防止异物进入产品流程;4.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工作服和劳保用品;5. 成品包装前必须进行过滤和检查,确保无异物;6. 成品储存过程中,必须保持清洁卫生,严禁杂物进入。
五、异物防护管理流程1. 异物防护培训所有员工必须接受异物防护的专业培训,了解异物对生产和产品的危害以及防护的方法。
2. 异物防护策划安全环保部门针对可能存在异物的环节,制定相应的防护策划,并在相关生产环节实施。
3. 异物检测品质部门对生产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异物隐患。
4. 异物紧急处理一旦发现异物进入产品流程或产品,应立即停止相关生产活动,并进行紧急处理,及时清除异物。
5. 异物事故报告一旦发生异物事故,相关部门必须及时上报,并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和处理,确保不会再次发生。
六、异物防护管理评估管理部门定期对异物防护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内部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制度改进方案。
七、异物防护管理制度的宣传企业要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加强员工对异物防护的认识和重视度,定期开展专题培训和宣传活动。
八、其他本异物防护管理制度所指的异物包括但不限于石子、金属、塑料、纸屑等各种杂物,以上述杂物可能引起的危害为中心进行管理。
异物管理规定职责(3篇)

第1篇一、总则为了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产品质量的稳定,防止异物混入产品,保障消费者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特制定本异物管理规定及职责。
二、定义1. 异物:指在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存等过程中,非产品固有成分,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安全、卫生的任何物质。
2. 异物管理规定:是指为预防和控制异物混入产品,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制度。
3. 职责:是指本规定中规定的各级人员、部门在异物管理中的具体任务和责任。
三、组织架构及职责1. 异物管理领导小组(1)职责:负责制定、修订和实施异物管理规定;监督、检查异物管理工作的落实;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异物管理工作。
(2)组成:由公司总经理、生产部、质量部、设备部、采购部、仓储部、销售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2. 生产部(1)职责:负责生产过程的异物预防与控制,确保生产过程符合异物管理规定。
(2)具体职责:- 制定生产过程中的异物预防措施,并组织实施;- 定期对生产设备、工器具进行检查,确保其清洁、无异物;- 加强生产人员的培训,提高异物预防意识;- 发现异物,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并上报领导;- 定期对生产环境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异物管理规定。
3. 质量部(1)职责:负责产品质量的监控,确保产品符合异物管理规定。
(2)具体职责:- 制定产品质量检验标准,明确异物检验项目;- 对产品进行异物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发现异物,及时通知生产部采取措施;- 对异物来源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检验技能。
4. 设备部(1)职责:负责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清洁、无异物。
(2)具体职责:- 制定设备清洁、保养计划,并组织实施;-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清洁、无异物;- 发现设备问题,及时上报领导;- 对设备进行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5. 采购部(1)职责:负责采购过程中的异物预防与控制,确保原材料、包装材料等符合异物管理规定。
防止异物污染管理制度

防止异物污染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本企业食品安全,为防止异杂物污染食品,规范员工良好的行为,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卫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适用于本企业与食品加工有关的各相关场所、区域的管理。
三、职责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防止异物污染工作,各部门、各生产加工车间、仓库负责日常防止异物污染的管理。
四、要求1、分析可能的污染源和污染途径,并制定相应的控制计划和控制程序。
2、应通过采取设备维护、卫生管理、现场管理、外来人员管理及加工过程监督等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食品受到虫害、玻璃、金属、塑胶等异物污染的风险。
3、采取设置筛网、捕集器、磁铁、金属检查器等有效措施降低金属或其他异物污染食品的风险。
4、当进行现场维修、维护及施工等工作时,应采取适当措施避免异物、异味、碎屑等污染食品。
5、蚊虫、飞蛾、苍蝇的控制:5.1保持纱窗、门帘等基础设施完好,若有损坏由维修人员进行及时维修;5.2各加工区的灭蚊灯完好,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5.3各加工区地漏、下水道盖板等应完好,为封闭式的或及时盖上,每班清洁消毒;5.4一般清洁区和准清洁区窗户要密封,进入车间要做到随手关门;5.5洁净区密封处应密封,洗手消毒处不漏水;5.6使用控温设施的,应确保空调效果,生产时内包间应处于正压状态;5.7各进入洁净区通道门、传递窗等处应安装有关闭装置,确保能生产时、不生产时进行自闭。
生产车间通往外包的窗口必须设置软帘或风幕等装置,防止蚊虫、飞蛾、苍蝇等害虫进入。
6、线状异物、头发、棕丝、毛刷丝的控制:6.1生产区员工统一穿戴洁净的工作服、帽、口罩,头发、鼻孔不得裸露在外,每次进入生产区前进行除毛发异物处理,工作服、布鞋套每班清洗;6.2生产现场使用的与粉接触器具、过滤等装置必需分开单独清洗、消毒、烘干,不得与衣服、毛巾等共用;6.3车间所有与粉接触的软连接、下粉口袋不得使用带线材料;6.4操作人员应对生产过程中原料、包材(特别是听罐、包装膜)进行异物检查与控制,发现异常立即停止生产并及时反馈;6.5车间内包不得使用丝线对余粉包装袋或其他物件进行捆扎,也不得使用带有任何易脱落毛发、丝线的工器具或其他物件;6.6严禁将棕扫把、拖把等带入车间洁净区,严禁使用易脱毛的白、黄色毛刷清扫与粉接触的旋筛、过滤网、灌装斗、灌装螺杆等设备;6.7内包必要时使用大功率吸尘器进行清洁卫生,操作时不得位于食品暴露的上风或上方;6.8工器具等按规定摆放在工具柜或容器内,除正在使用外不得出现在其他任何地方;6.9定期检查设备松动等异常情况,每班清点工器具数量,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机修人员进行维修或汇报车间负责人,不得使用封口胶、纸板及线头类物质进行固定;6.10各生产车间建立内部追溯链,发现问题向源头追查原因。
防异物管理制度

防异物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和产品的质量,有效防止因异物混入而引发的风险和损失,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和加工过程,包括原材料的采购及入库、生产线中的生产加工、成品包装和成品出库等环节。
三、责任部门1. 生产部门负责对生产线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生产设备无异物积聚,并在出现异常时及时进行维修和清理。
2. 质量部门负责对原材料和成品进行抽样检测,并建立异物检测的标准和方法。
对发现的异物进行记录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3. 采购部门负责对采购原材料的供应商进行审查和评估,确保供应商的产品符合公司的质量要求,并建立供应商合格制度。
四、工作流程1. 原材料采购及入库(1)制定原材料采购的规范和标准,确保采购的原材料质量符合公司的要求。
(2)对原材料进行随机抽样检测,检测过程中发现异常的原材料应立即通知供应商,并进行退货或更换。
(3)入库时应对原材料进行清点和检查,确保没有异物混入。
2. 生产加工(1)操作员在生产前应检查设备及工作环境,确保生产线处于清洁状态,排查有无异物积聚。
(2)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清理可能积聚的异物。
(3)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异常现象时应立即停机并通知主管,对异常进行处理,并及时记录和报告相关部门。
3. 成品包装(1)对成品包装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包装材料符合卫生和安全标准。
(2)在包装过程中检查成品,确保成品没有异物混入,并加强包装的封闭性。
4. 成品出库(1)按照出库标准检查成品,确保成品符合质量标准。
(2)在出库过程中严格控制包装材料及成品的清洁度,避免外部异物的污染。
五、培训和考核1. 对操作人员进行异物管理相关培训,包括对异物的识别、处理和报告流程等方面的培训。
2. 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和复训,确保其对异物管理制度的理解和执行。
六、记录与报告1. 对发现的异物进行记录和分析,包括异物的种类、来源、数量、出现时间和处理结果等信息。
异物控制的相关规章制度

异物控制的相关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正常运行,避免因异物导致的事故和损失,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部各个部门和岗位,所有员工必须严格遵守。
第三条对于可能危及设备安全和人员健康的异物,应该积极清除,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四条所有员工在工作中发现异常情况或异物时,应及时汇报,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处理。
第五条公司将定期开展异物排查工作,并根据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第六条对于违反异物控制规定的员工,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
第七条公司将不定期开展异物控制培训,提高员工对异物控制的重视和认识。
第二章异物分类及危害第八条根据异物的来源和危害度,将异物分为以下几类:1. 金属异物:可能对设备造成物理损坏。
2. 塑料异物:损坏设备或导致电气故障。
3. 纸张异物:可能引发火灾危险。
4. 液体异物:导致设备短路或电器故障。
5. 尖锐异物:可能对人身造成伤害。
6. 有机物异物:可能引发化学反应。
第九条以上述异物为例,对其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详细描述,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第十条对于较为常见的异物,例如纸屑、食物渣等,应该定期清理,确保工作环境整洁。
第十一条特殊工种或场所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异物防控措施。
第三章异物控制措施第十二条设备管理部门应该定期巡检设备,及时发现异物,并做好记录,及时处理。
第十三条各个部门负责人应对本部门的异物排查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十四条员工在工作中发现异物时,应立即上报,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安全。
第十五条公司应配备相应的清理设备和人员,进行定期的异物清理工作。
第十六条公司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其对异物控制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第十七条公司应定期组织演练,检验异物控制紧急情况下的处理能力。
第十八条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异物控制档案,记录各项工作的情况和处理结果。
第四章异物处置程序第十九条对于发现的异物,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程序。
产品清洁度管理制度(2篇)

第1篇一、目的为确保产品质量,防止污染,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检验、包装等环节,旨在规范产品清洁度管理,确保产品清洁度达到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
二、适用范围1.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及其生产、检验、包装等环节。
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包括生产人员、检验人员、包装人员、管理人员等。
三、职责1. 生产部门:(1)负责生产过程中产品的清洁度控制;(2)对生产设备、工具、原材料等进行清洁度检查;(3)确保生产环境的清洁度;(4)对违反清洁度要求的员工进行教育和纠正。
2. 检验部门:(1)负责对产品进行清洁度检验;(2)对不符合清洁度要求的产品进行标识、隔离和报废;(3)对检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和分析;(4)对生产部门的清洁度管理进行监督和指导。
3. 包装部门:(1)负责对产品进行清洁包装;(2)确保包装材料的清洁度;(3)对不符合清洁度要求的包装材料进行更换;(4)对包装过程进行清洁度检查。
4. 管理部门:(1)负责制定、修订和实施清洁度管理制度;(2)对各部门的清洁度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3)对违反清洁度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查处;(4)对清洁度管理进行持续改进。
四、清洁度标准1. 生产环境清洁度标准:(1)车间内无尘、无污染;(2)设备、工具、原材料存放整齐;(3)生产区域无积水、无杂物;(4)生产区域通风良好。
2. 产品清洁度标准:(1)产品表面无污物、无锈蚀;(2)产品内部无异物、无残留;(3)产品包装完好,无破损。
五、清洁度管理措施1. 生产前准备:(1)对生产设备、工具进行清洁消毒;(2)对原材料进行清洁度检查;(3)对生产区域进行清洁消毒。
2. 生产过程控制:(1)生产人员应穿戴干净的工作服、手套、口罩等;(2)生产过程中不得吸烟、饮食;(3)生产设备、工具定期进行清洁消毒;(4)生产区域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3. 产品检验:(1)检验人员应穿戴干净的工作服、手套、口罩等;(2)检验设备、工具定期进行清洁消毒;(3)检验过程严格按照检验标准进行。
异物控制管理规范

异物控制管理规范1.0目的:为控制产品中可能出现的异物,确保产品质量,特制定此异物控制管理办法。
2.0范围:适用于装配车间、注塑车间和货仓组(包括外发仓库)异物控制管理。
3.0 职责和权限:3.1生产部:装配车间和注塑车间负责实施异物的控制。
3.2货仓组:负责进出物料整洁有序,确保储存环境符合要求。
3.3 人力资源部:负责公司环境技术监督指导。
3.4 品管部:生产过程品质控制监督。
4.0 定义:异物的定义:非源自产品本身的所有物品,包括金属、塑料、纸壳、头发、纸渣、手套、碎屑、昆虫、油污、灰尘、首饰、零食、食品、饮料等。
5.0 内容: 5.1外来异物类型:5.2异物来源分析:5.2.1 人员卫生: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员管理不善易造成严重的异物混入,如:毛发、线绒、手套皮、创可贴、纽扣、钥匙、饰物等的混入。
5.2.2 器具器具:加工用设备及器具破损或脱落造成异物的混入。
如油污、薄膜的破损。
5.2.3 原料处理:原料本身含有一些杂物,或加工时清洗不干净等造成的外来异物或本身异物的混入。
5.2.4 操作方法:根据原料本身异物较多而工艺中特别增设选别、清洗等去除异物的工序。
5.2.5生产环境:如苍蝇、蚊子等虫子的混入;墙壁水泥块脱落后混入;包装材料中带有异物;清洁水质的不洁等皆可造成异物的混入而影响产品的品质。
5.3.异物控制内容:5.3.1车间人员卫生标准控制:1)装配和注塑车间进入前女工需将头发盘起,佩戴好工帽,装配车间员工进入车间前需在换鞋区换拖鞋进入,生产组长严格监督执行。
2)严禁衣帽不洁或闲杂人员进入车间,操作人员在生产区域内严禁吃零食。
食品、饮料等严禁带入车间内。
3)严禁非生产用工具进入车间,并对器具进行下班清点,并记录工器具的数量,发现偏差及时追查,并把问题及时上报上级主管。
4)严禁随地吐痰及一切影响工艺卫生的举止,若工作中划伤手应及时出车间进行处理,根据情况确定是否停工,若可以工作,但必须佩戴橡胶手套。
车间异物防控管理办法

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办法一、目的:为控制产品中可能出现的异物,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此异物控制管理办法二、范围:全司,以及进入车间人员。
三、主要内容:1、毛发的控制正常人每天约脱落20-100根头发,为控制这些毛发,使之不混入我们加工的产品中,我们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控制:1.1鼓励员工勤洗澡,勤洗头,公司提供浴室以方便员工洗澡。
1.2员工换工作服前,用梳子先梳一遍头发,进车间前将全身包括头部用辊子辊一遍;进车间前必须检查工作帽,不得有头发外露情况,对工作服也要里里外外仔细检查。
1.5员工每次进车间前,要求在风淋间将脸部揉搓一下,尤其注意眉毛等地方,各班组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进车间时认真执行。
1.6风淋间风淋10秒1.7工作过程中8:00 、10:00 、14:00 、16:00、20:00头发互检。
1.8品管员不定时抽检毛发。
1.9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尤其是新进厂职工,要求套袖必须护住手腕,不能露出手腕,内帽、口罩必须戴好,不得有毛发外露,防止毛发混入产品中。
2、金属的控制金属产生主要是不锈钢器具碰撞、链条摩擦、维修设备未清理或保养欠缺以及设备清洁等造成,针对各工序情况,制定控制措施如下:2.1初加工工序使用刀具、不锈钢筐、捞子,在使用时轻拿轻放,杜绝野蛮操作;按照规定定时对器具进行检查,破损器具不准使用。
2.2切丝机、切菜机、切割机、烧饭机、漏勺等设备要班前检查,发现破损或即将破损,立即停止作业,更换破损刀具2.3破损工器具(盆、碟子、捞子等)及时更换2.4 严禁使用钢丝球直接清洁与食品直接接触面2.5维修后的工器具清洗一遍,确认无异物后方可使用2.6落地的工器具等必须重新清洗消毒后方可使用2.7电工、维修维修完机器后,要仔细检查一遍,防止线头、螺丝等遗留在车间内,生产使用维修后的设备要做开机前检查。
3、米饭异物3.1 保证洗米、泡米设备和管路工作后排水干净,保持管路干爽,避免滋生霉垢3.2 由机修定期清理管路过滤器3.3 工作结束后由烧饭班工作人员对洗米、泡米设备和管路刷洗,保证无垢3.4 保证烧饭缸完好无损3.5 所有大米都需经人工挑选目检后再进米仓4、塑料异物的控制塑料异物主要是从原辅材料混入造成的,控制措施如下:4.1原辅材料,都需经周转挑选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严禁不经周转挑选直接随包装投料(如桂林米粉烫水)。
异物防控管理制度

异物防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异物防控工作,提高企业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确保员工工作和生活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异物是指在产品、原料、设备、管道、储罐等生产过程中不应存在的或未知来源的固态、液态或气态物质,包括但不限于:金属碎屑、塑料碎片、砂石、硬质颗粒、纤维、玻璃等。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生产、仓储、运输、装卸等过程中可能存在异物的各项工作。
第四条企业应加强员工的异物防控意识教育,定期组织相关培训,提高员工的防控能力和责任意识。
第五条企业应加强异物检测设备和技术的更新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第六条企业应建立健全异物发现、处置、报告和追踪的相关制度和流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第七条企业应加强对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异物防控管理,确保外部进货物料的质量安全。
第八条企业应建立健全异物防控的长效机制,持续改进和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
第二章企业异物防控管理组织架构第九条企业应设立异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对异物防控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和协调。
第十条企业应设立生产、仓储、运输、装卸等部门的异物防控管理岗位,负责具体的防控工作。
第十一条企业应设立异物检测、处理、报告和追踪等专门岗位,负责对异物的监测和处理。
第十二条企业应设立供应商管理岗位,负责对进货物料的质量和安全进行检查和把控。
第十三条企业应设立异物防控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异物防控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章异物防控管理制度第十四条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异物防控管理制度,包括制度、流程、责任等内容。
第十五条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异物防控工作流程,包括异物排查、检测、处理、报告和追踪等环节。
第十六条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异物防控责任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和义务。
第十七条企业应建立有效的异物检测方法和技术,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八条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异物处理机制,包括分级分类、快速处置、追踪溯源等内容。
异物控制管理制度

异物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异物控制管理,防止异物对生产、生活和环境造成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处置异物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第三条异物控制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分类管理、全程控制、环保优先的原则。
第四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异物控制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员工培训,确保异物控制管理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第二章分类与标识第五条异物分为以下几类:(一)危险异物: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可能对生产、生活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异物。
(二)一般异物:除危险异物外的异物,对生产、生活和环境可能造成一定危害。
第六条企业应当根据异物的性质、形态、大小、数量等因素,采用合适的容器、包装材料进行分类存放、运输和处置。
第七条企业应当在异物存放、运输、使用、处置等环节设置明显的标识,标明异物的名称、性质、危害、数量、处置方法等。
第三章预防与控制第八条企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处置异物过程中,应当采取措施预防异物泄漏、流失、废弃等。
第九条企业应当定期对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处置异物的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异物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应对异物事故的能力。
第四章全程控制第十一条企业应当对异物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处置等环节进行全程控制,确保异物不会对生产、生活和环境造成危害。
第十二条企业应当在异物生产环节采取措施,防止异物混入产品。
第十三条企业应当在异物储存环节采取措施,防止异物泄漏、流失、废弃。
第十四条企业应当在异物运输环节采取措施,防止异物损坏、泄漏、流失、废弃。
第十五条企业应当在异物使用环节采取措施,防止异物误用、滥用、废弃。
第五章环保优先第十六条企业在异物控制管理过程中,应当优先考虑环境保护,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

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在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中,车间内常常存在着各种异物,如金属屑、油污、灰尘等。
这些异物可能对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为了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以及员工的健康与安全,本公司制定了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
二、目的与适用范围1. 目的:通过规范车间内异物的管理,减少异物对生产设备的损害,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车间。
三、责任与义务1. 车间主管:负责制定并实施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把控车间异物管理的全过程,并组织进行定期检查。
2. 车间员工:责任和义务包括遵守异物控制管理制度,积极参与车间清洁和整理工作,及时报告和处理发现的异物。
四、车间异物控制措施1. 工作区域划分:根据工作性质和异物产生源头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确保不同工作区域的异物互不干扰。
2. 设备维护: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时清除设备表面的异物,并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防止异物进入关键部位。
3. 清洁保洁:车间员工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卫生习惯,及时清理生产现场的异物,保持车间内干净整洁。
4. 废料处理:废料需按照公司规定的要求进行分类、包装、标识和集中存放,确保不会对车间环境和设备造成污染和损害。
5. 防护装备:根据工作需要,车间员工应配备相应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防异物对身体造成伤害。
6. 培训教育:定期组织车间员工进行异物管理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
五、违规处理对于违反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的行为,将依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扣除工资和法律追责等。
六、改进与监督1. 改进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对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进行定期评估,及时修订和完善,以适应公司生产的变化和发展。
2. 监督机制:成立监督小组,定期对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异物防止管理制度范本

异物防止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确保产品质量,防止异物对产品造成污染,提高产品竞争力,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车间、仓库、实验室等场所的异物控制管理。
第三条异物控制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全面控制、严格监督、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四条公司各级部门应高度重视异物控制管理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异物分类与控制第五条异物分为外来异物和内部异物。
(一)外来异物主要包括:1. 空气中的尘埃、飞沫、虫子等;2. 包装材料、设备、工具等带入的异物;3. 水源、物料等带入的异物。
(二)内部异物主要包括:1. 设备故障产生的碎片、金属屑等;2. 员工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异物,如毛发、皮屑等;3.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产品、废料等。
第六条控制措施:(一)外来异物控制措施:1. 保持生产环境清洁,定期清洁设备和工作台面;2. 设置有效的过滤、隔离设施,如空气过滤器、纱窗等;3. 加强物料、包装材料的检查,确保无异物带入;4.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异物控制的意识。
(二)内部异物控制措施:1. 定期检查设备,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减少故障产生的异物;2. 加强员工操作管理,规范操作流程,减少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异物;3. 设置不合格产品、废料存放区,防止其混入合格产品中;4. 定期对生产过程中的异物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监督与检查第七条各部门应设立异物控制管理责任人,负责本部门的异物控制管理工作。
第八条异物控制管理责任人应定期对生产环境、设备、员工操作等进行检查,确保异物控制措施的落实。
第九条品管部门应定期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抽检,对发现的异物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四、培训与沟通第十条公司应定期组织异物控制管理培训,提高员工对异物控制的意识和技能。
第十一条公司应加强内部沟通,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共同做好异物控制管理工作。
五、奖惩与改进第十二条对在异物控制管理中做出突出成绩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
防异物及清洁度控制管理规定

一、防异物及清洁度控制管理规定一、目的为保证设备检修质量,对在检修活动中发电设备的异物及清洁度进行控制,防止异物进入系统或设备内部,特制订本规定。
二、范围本办法适用于1机组检修期间所有系统和设备的防异物管理及清洁度控制。
三、定义1、异物:是指系统、设备自身以外的物项,如:灰尘、部件、溶剂、工具、溶渣、切割物以及其它任何可影响系统、设备运行的物项。
2、清洁度:是指修后设备与制造安装完成之初的清洁程度对比。
四、职责1、工作负责人(1)、落实防止异物进入系统和设备内部的各项措施。
(2)、负责作业现场人员、工具及材料的管理与控制。
(3)、系统封闭和设备部件回装前进行清洁度检查,并确认检修活动范围内系统和设备内部的清洁度符合质量要求。
(4)、负责监督检修过程中工作人员在防止异物及清洁度控制方面的具体实施行为,对不合办法及要求的行为及时制止并予以纠正。
(5)、工作班成员服从工作负责人的安排,发现或怀疑有异物遗留在系统和设备内部,应立即报告工作负责人,并执行处理措施。
2、质检人员(1)、负责在检修文件包中提出系统和设备防止异物及清洁度的检查和管理要求。
(2)、按照制定的管理办法,进行系统和设备防异物及清洁度控制的管理工作。
(3)、及时制止影响系统和设备防异物及清洁度的不良行为,对违反本管理办法的工作负责人提出整改、通报、处罚、停工等处理意见。
(4)、系统封闭和设备回装前,对开口系统和设备内部异物及清洁度进行检查和验证。
五、工作程序1、系统和设备检修开始前,必须建立安全隔离区,对重要隔离区域必须设立现场保卫人员值班,未经授权的人员禁止进入。
2、严格控制进入安全隔离区的人员和物品(工具、材料等),进入隔离区的人员必须得到事先许可,带入隔离区的物品由专人进行登记,并由工作负责人在回装过程中直至工作结束不断进行核对,并将检查情况如实记录下来。
3、尽量减少系统和设备开口的时间,减少异物进入内部的风险。
当系统封闭和设备组装或解体工作需要中断时,必须采取防异物措施,根据具体情况用木盖板、防水帆布、白细布或塑料布将系统和设备保护好。
包装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

包装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保障产品包装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防止异物污染和混入,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包装车间的所有生产活动,所有包装车间的员工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的要求。
二、责任部门1. 包装车间负责人负责全面落实并监督执行包装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
2. 包装车间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相关操作规程。
3. 包装车间生产人员负责执行异物控制要求,并及时发现和报告异物问题。
三、管理要求1. 所有包装车间的员工必须接受异物控制的相关培训,了解异物的危害和控制措施。
2. 包装车间的生产设备必须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异物排除。
3. 包装车间的生产区域必须保持清洁整洁,禁止在生产现场食用或带入不相关物品。
4. 包装车间的存储区域必须将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分类存放,标识清晰,保证不同物品不相互污染。
5. 包装车间的生产员工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工作服、帽子、口罩等防护用品,并定期更换。
6. 包装车间的生产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照要求使用工具和设备,确保操作安全和产品质量。
四、操作规程1. 原材料检查:包装车间的生产人员必须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不存在异物。
2. 生产过程控制:包装车间的生产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及时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物问题。
3. 成品检验:包装车间的生产人员必须对成品进行严格的外观检查和异物检查,确保成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4. 异物处理:一旦发现异物,包装车间的生产人员必须立即停止生产,并及时汇报给包装车间质量管理部门,对异物进行分类、记录和处理。
五、记录和报告1. 包装车间的生产人员必须及时记录和报告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物情况,包括异物的类型、数量、原因和处理情况。
2. 包装车间的质量管理部门必须定期进行异物检查,及时处理和跟踪生产过程中的异物问题,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六、处罚和奖励1. 对严重或故意造成的异物污染行为,包装车间的生产人员将受到严厉的处罚。
异物防止管理制度

异物防止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预防和控制工作场所的异物造成的危害,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车间、仓库等工作场所的异物防止管理。
三、责任部门1. 生产部门负责制定并执行异物防止管理制度;2. 安全环保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异物防止管理工作;3. 所有员工都有责任遵守异物防止管理制度。
四、异物的定义异物是指在工作场所不应存在的、对员工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的物品,包括但不限于金属碎屑、塑料碎片、木屑、玻璃碴、化学品、电气设备等。
五、异物预防措施1. 异物排查: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巡查,及时清理和处理存在的异物;2. 管理培训:对员工进行异物防治知识培训,确保员工能够正确识别异物并采取相应措施;3. 设施维护:保持设备和设施的完好,避免因设施损坏而产生异物;4. 防护装备: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为员工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手套等。
六、异常情况处理1. 发现异物:员工发现任何异物应立即上报给上级领导或安全环保部门;2. 处理流程:安全环保部门收到报告后立即进行处理,把控风险,防止事故发生;3. 记录与分析:对处理过程进行记录和分析,总结经验,加强预防措施。
七、监督检查1. 定期检查:安全环保部门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异物排查,确保工作场所没有异物存在;2. 安全演练: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3. 整改追踪: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进行整改追踪,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八、惩处措施对于违反异物防止管理制度的员工,公司将给予相应的惩处,包括但不限于警告、处罚、调岗等。
九、制度宣传1. 培训教育:公司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异物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认识和预防能力;2. 宣传册发放:在工作场所张贴宣传册,宣传异物的危害和防治知识。
十、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2. 本制度的最终解释权归公司生产部门所有;3. 本制度的修订和变更需经生产部门批准。
包装区域异物管理制度范本

包装区域异物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为了确保产品质量,防止异物对产品造成污染,保持包装区域的清洁卫生,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包装区域的管理工作。
三、职责1. 生产部门负责包装区域的日常管理工作。
2. 品管部门负责对包装区域的异物控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管理内容1. 环境卫生管理(1)包装区域应保持通风、干燥、清洁,无死角。
(2)定期对包装区域进行清洁,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
(3)保持地面干净,无破损,防止异物混入。
2. 人员管理(1)进入包装区域的人员应穿着整洁的工作服,头发束起,戴口罩和工作帽。
(2)禁止携带与生产无关的物品进入包装区域。
(3)严禁在包装区域进食、吸烟,防止食物残渣和烟蒂等异物混入。
3. 物料管理(1)包装物料应妥善存放,分类标识,防止混淆和污染。
(2)定期检查包装物料,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3)在包装过程中,注意物料的摆放,防止掉落异物。
4. 设备管理(1)定期对包装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检查设备是否存在破损、松动等现象,防止异物混入。
(3)生产过程中,发现设备故障,应立即停机维修,防止异物混入。
五、检查与监督1. 生产部门应定期对包装区域进行自查,确保各项管理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2. 品管部门应定期对包装区域进行抽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六、奖惩措施1. 对严格遵守本制度,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质量事故的员工,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警告、罚款、停职等处罚。
七、制度的修订本制度如有不足之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修订后的制度经审批后方可实施。
八、实施日期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包装区域的异物污染,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
希望全体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本制度,共同维护包装区域的清洁卫生。
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

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一、目的:为防止异杂物污染产品,规范员工良好的行为规范,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舒适,特制定本制度。
二、使用范围:全厂各个加工点。
三、各个异物控制操作:1.虫子、飞蛾、苍蝇的控制:⏹保持挡鼠板、纱窗、门帘、缓冲间等基础设施完好,若有损坏由维修人员进行及时维修;⏹各工段的灭蚊灯完好,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各工段地漏、下水道盖板等应完好,及时盖上,每班清洁消毒;⏹窗户要密封,进入车间要做到随手关门;⏹洁净区密封处应密封,洗手消毒处不漏水;⏹各进入洁净区通道处应安装有关闭装置,确保不用时能进行封闭。
⏹洁净区通往外包的窗口必须设置软帘等装置,防止蚊虫、老鼠等害虫进入2、毛发的控制:(1)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鼓励工人勤洗澡,勤洗头,公司提供资源,每天开放澡堂以方便工人洗澡。
(2)工人换工作服前,用梳子先梳一遍头发,将脱发粘贴在胶带上,由更衣室人员负责处理。
(3)工人换工作服前,自检和互检毛发,不得穿脱毛或带毛的生活服;检查工作服里外及工作帽内有无毛发,将拣出的毛发粘贴在胶带上,由更衣室人员负责处理。
(4)更衣室人员在工人进车间前将全身包括头部用辊子辊一遍;进车间前必须检查工作帽,不得有头发外露情况,对工作服也要里里外外仔细检查。
(5)工人每次进车间前,要求将脸部揉搓一下,尤其注意眉毛等地方,各班组对工人进行教育培训,进车间时认真执行。
(6)风淋间风淋30秒(7)工作过程中8:00 10:00 14:00 16:00头发互检,互检以后由巡检员进行巡检,检出一根头发,罚款1元。
(8)品管员不定时抽检毛发。
(9)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尤其是新进厂职工,要求套袖必须护住手腕,不能露出手腕,内帽、口罩必须戴好,不得有毛发外露,防止毛发混入产品中。
3.线状异物、棕丝、毛刷丝的控制:●生产现场使用的与粉接触器具、过滤等装置必需分开单独清洗、消毒、烘干,不得与衣服、毛巾等共用;●车间所有与粉接触的软连接、下粉口袋不得使用带线材料;●操作人员应对生产过程中原料、包材(特别是面袋、包装膜)进行异物检查与控制,发现异常立即停止生产并及时反馈。
防异物污染管理制度

防异物污染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防止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发生异物污染事件,保障食品安全,提高生产过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特制定本防异物污染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和经营食品的单位,包括但不限于食品加工企业、餐饮企业等。
三、基本要求1.制度建立单位应建立健全防异物污染管理制度,并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确保制度的执行和落实。
2.责任分工单位应明确防异物污染管理的责任分工,明确各岗位的职责,确保责任到人。
3.设备保养单位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防止设备异物污染。
4.原料检验单位应对进货的原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原料的品质符合要求,防止原料中带入异物。
5.生产过程管理单位应制定严格的生产过程管理规范,确保生产过程中不会因为疏忽或不当操作而导致异物污染。
6.产品检验单位应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严格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标准,防止产品中含有异物。
7.清洁消毒单位应定期对生产场所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场所整洁干净,防止异物进入。
8.安全防护单位应为员工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并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防护培训,确保员工的安全操作。
9.应急处理单位应明确应急处理程序,一旦发生异物污染事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进行事后分析和总结,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四、检查验收1.单位应定期对防异物污染管理制度进行检查,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2.单位应定期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规范。
3.单位应定期邀请相关部门或第三方机构对生产设备和产品进行验收,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五、制度执行1.单位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守防异物污染管理制度。
2.单位应建立员工奖惩制度,对执行制度好的员工予以奖励,对违反制度的员工进行惩罚。
3.单位应全员参与制度执行,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六、制度监督1.单位应建立监督机制,定期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提出整改意见。
2.单位应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的执行符合法规要求。
无尘室异物管理制度

无尘室异物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无尘室的洁净度,确保生产质量和产品的品质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无尘室的异物管理。
第三条无尘室异物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标准化管理、个人责任”的原则。
第四条公司应设立无尘室异物管理职责机构,明确职责,完善管理。
第五条公司应定期进行无尘室异物管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管理意识和技能。
第六条公司应定期对无尘室进行清洁和检查,确保环境洁净度。
第七条员工应严格遵守无尘室异物管理制度,强化责任意识,积极配合管理。
第八条公司应建立、健全无尘室异物管理档案,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
第二章管理责任第九条公司应设立无尘室异物管理责任部门,明确职责。
第十条无尘室管理责任部门应做好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一条无尘室管理责任部门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第十二条无尘室管理责任部门应建立健全管理档案,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
第十三条公司领导应高度重视无尘室异物管理工作,支持管理部门的工作。
第十四条对不履行无尘室异物管理责任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三章管理措施第十五条定期对无尘室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洁净度。
第十六条无尘室管理责任部门应定期检查无尘室内的设备和工具,确保正常使用。
第十七条对进入无尘室的员工应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了解无尘室的重要性和要求。
第十八条严格控制无尘室内的进出口,确保洁净度。
第十九条加强无尘室内外环境的管理,减少异物的进入。
第二十条无尘室内的工作人员应清洁自身,确保不会带入异物。
第二十一条加强对无尘室内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四章相关制度第二十二条无尘室管理责任部门应建立健全无尘室管理档案,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
第二十三条无尘室管理责任部门应做好无尘室异物管理的信息归档工作,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第二十四条无尘室管理责任部门应建立健全无尘室管理的信息化系统,提高管理效率。
第五章附则第二十五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异物清洁管理制度范本

异物清洁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为确保产品质量,防止异物对产品造成污染,提高产品竞争力,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公司内部异物清洁管理,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卫生,确保员工健康和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区域、办公区域、仓储区域及其他相关区域。
三、异物分类1. 外来异物:如虫子、金属、玻璃、砂石、毛发、线毛、纸壳、木屑、薄膜、纸渣、塑料、手套皮等。
2. 内部异物:如设备故障产生的碎片、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等。
四、清洁责任划分1. 生产区域:由生产线员工负责,班组长进行监督。
2. 办公区域:由各部门员工负责,部门主管进行监督。
3. 仓储区域:由仓储部门员工负责,仓储主管进行监督。
4. 其他区域:由相关责任人员负责,上级主管进行监督。
五、清洁措施1. 生产区域(1)保持纱窗、门帘等基础设施完好,如有损坏,及时报告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2)各工段的灭蚊灯完好,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3)各工段地漏、下水道盖板等应完好,及时盖上,每班清洁消毒。
(4)窗户要密封,进入车间要做到随手关门。
(5)洁净区密封处应密封,洗手消毒处不漏水。
(6)确保空调效果,生产时内包间应处于正压状态。
(7)各进入洁净区通道处应安装有关闭装置,确保不漏气。
2. 办公区域(1)保持桌面、地面整洁,定期清理垃圾。
(2)保持室内设施完好,定期进行消毒。
(3)门窗干净明亮,无尘迹。
(4)物品摆放整齐有序,不得随意堆放。
3. 仓储区域(1)保持仓库内地面整洁,定期清理垃圾。
(2)货物堆放整齐,标签朝外,易于识别。
(3)仓库内照明、通风设备完好,定期进行检查。
(4)防止虫害、鼠害,定期进行虫害防治。
4. 其他区域(1)保持公共区域地面整洁,定期清理垃圾。
(2)公共设施完好,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3)绿化区域定期修剪,保持整洁。
六、监督与检查1. 各部门主管应定期对所辖区域进行清洁检查,确保清洁措施的落实。
2. 安全管理部门定期对全公司清洁情况进行抽查,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防异物及清洁度控制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保证设备检修质量,对在检修活动中发电设备的异物及清洁度进行控制,防止异物进入系统或设备内部,特制订本规定。
二、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1机组检修期间所有系统和设备的防异物管理及清洁度控制。
三、定义
1、异物:是指系统、设备自身以外的物项,如:灰尘、部件、溶剂、工具、溶渣、切割物以及其它任何可影响系统、设备运行的物项。
2、清洁度:是指修后设备与制造安装完成之初的清洁程度对比。
四、职责
1、工作负责人
(1)、落实防止异物进入系统和设备内部的各项措施。
(2)、负责作业现场人员、工具及材料的管理与控制。
(3)、系统封闭和设备部件回装前进行清洁度检查,并确认检修活动范围内系统和设备内部的清洁度符合质量
要求。
(4)、负责监督检修过程中工作人员在防止异物及清洁度控制方面的具体实施行为,对不合办法及要求的行为及时制止并予以纠正。
(5)、工作班成员服从工作负责人的安排,发现或怀疑有异物遗留在系统和设备内部,应立即报告工作负责人,并执行处理措施。
2、质检人员
(1)、负责在检修文件包中提出系统和设备防止异物及清洁度的检查和管理要求。
(2)、按照制定的管理办法,进行系统和设备防异物及清洁度控制的管理工作。
(3)、及时制止影响系统和设备防异物及清洁度的不良行为,对违反本管理办法的工作负责人提出整改、通报、处罚、停工等处理意见。
(4)、系统封闭和设备回装前,对开口系统和设备内部异物及清洁度进行检查和验证。
五、工作程序
1、系统和设备检修开始前,必须建立安全隔离区,对重要隔离区域必须设立现场保卫人员值班,未经授权的人员禁止进入。
2、严格控制进入安全隔离区的人员和物品(工具、材料等),进入隔离区的人员必须得到事先许可,带入隔离区
的物品由专人进行登记,并由工作负责人在回装过程中直至工作结束不断进行核对,并将检查情况如实记录下来。
3、尽量减少系统和设备开口的时间,减少异物进入内部的风险。
当系统封闭和设备组装或解体工作需要中断时,必须采取防异物措施,根据具体情况用木盖板、防水帆布、白细布或塑料布将系统和设备保护好。
重要部位如与主蒸汽、再热蒸汽、抽汽管道及容器相通的管口开口时间较长,要粘贴封条。
4、带入安全隔离区的物品必须有防止掉落和遗失的措施,工具、仪器等在使用时应拴保护绳以防止其掉落。
5、设备解体后,不能直接落地和暴露的部件,应用橡皮或枕木垫在地上,表面用布或塑料布覆盖。
解体后较小的零部件应放入专用柜子或用塑料袋封装做好记录。
6、在系统或设备内部进行切割、打磨、焊接等易产生杂物的工作时,应用覆盖物、内部封堵物等措施对系统和设备内部的工作区域进行隔离,以防止铁屑、焊渣等杂物进入,工作完成后进行彻底的检查和清理。
7、更换新部件时,应对其进行清扫以保证其清洁度合格。
8、系统或设备的零部件在回装前应仔细检查并确认覆盖物、内部封堵物已全部拆除,防止遗留在系统和设备内部。
9、一旦发生异物进入设备或系统的相关事件,工作负
责人必须立即向质检人员汇报,并制定有效措施,组织工作人员按措施执行。
10、为防止异物进入汽轮机、发电机、励磁机设备内部,确保设备检修质量,必须设立主隔离区,对进出隔离区的人员、物品进行控制。
六、主隔离区防异物管理办法
主隔离区汽轮机综合升级改造隔离区,主隔离区防异物按照综合升级专项方案执行。
七、汽机油系统防异物管理办法
1、加强对设备开口孔洞封堵的验证,孔洞打开后立即通知质检人员验证并及时封堵,并经双方认可。
2、油系统管道拆除后,应立即对敞开的管口进行封堵,对于容易碰磨的管口,应采用多加一层白细布等方法确保封堵严密。
3、油系统设备解体检修后,应进行吹扫,确保各油口畅通;部件清扫后,应用白面团沾干净,质检人员确认合格后方允许回装。
4、油箱、滤网等部件清扫后,应用白面团沾干净,由质检人员检查确认。
5、各轴承在回装时应由质检人员对轴承箱、轴承的清洁度、异物情况、仪表接线、差胀及推力瓦温度接线等情况
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允许回装。
6、解体后的冷油器必须经过清洗、吹扫、经严格验收后,方可回装。
八、管道、阀门防异物管理办法
1、解体后必须对阀座口或相连管口进行封堵,封堵采用一层白细布,一层塑料布,并用白布带扎紧。
2、对于较小的附件(如规格小于M16的螺栓、螺帽等),应用塑料袋封装或专用器具存放,且应有明显标志,内容包括:部件名称、规格、数量。
3、进行阀门阀座检修时,工作负责人应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防止异物进入。
4、阀门回装前,质检人员应对管道及相关设备进行检查验证,必要时进行拍照验证,合格后方可组装。
九、容器防异物管理办法
1、进入容器前,应按办法的要求进行着装,并对携带的物品进行检查,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物品掉落。
2、每次进入容器携带的物品必须进行登记,离开时应对物品进行核对。
当发现进出物品数量不符合时,应立即查找,直至物品清点符合。
3、进入容器后,应立即对可能掉入异物的管口进行封堵。
4、进行容器工作时,工作人员一旦离开,必须对进、
出口进行牢靠封堵。
5、所有容器关闭前,内部要按相关办法进行清扫,工作负责人自检合格后,通知质检人员进行验收,确认内部无异物、清洁度合格后方允许关闭。
十、附件
1、进出主隔离区登记表
2、进、出容器工作人员名单及工器具清单登记表
附表一进出主隔离区登记表
附表二进、出容器工作人员名单及工器具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