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沿线工程地质评价
123省道高淳段沿线工程地质特征分析与评价
线 路沿线 构造单 元 可划 分为 蒲塘桥 一石 臼湖 中新生代 凹陷和茅 山断 褶隆 起 。前者 分布在 固城 西北地段 , 主要 基 岩为下 白垩 统 葛 村组 ( 。 泥质 K) 砂岩 、 砂砾 岩 ; 者分 布在 固城东 南 地 段 , 后 由三叠
1 2 3省道 高 淳段 沿 线 工 程地 质 特 征 分 析 与 评 价
丁 慧群 李端 璐 蔡 瑾
( 苏 省 交 通 规 划 设 计 院有 限公 司 南 京 2 0 0 ) 江 10 1
摘 要 介 绍 1 3省道 南 京 高 淳 段 沿 线 工 程地 质 条件 , 线 路 沿 线 岩 土层 岩 性 特 点 与 分 布 特 征 及 2 对
2 区域 地质 、 水文 地质 与地 震 2 1 区域地质 构造 .
据钻 孔揭 露 , 路北 段 ( 积 平原 区) 四系 线 冲 第 厚度 较小 , 为 i  ̄2 其 中全 新统 厚度仅 1 仅 0 0m, ~
5m, 仅在 固城 大 桥 附 近 ( 河 河 谷 ) 新 统 厚 度 胥 全 增 大为 l b 1 , 岩性 主要为淤 泥质 亚粘 土 。 0 5m 其 线路 南段 为 岗地 、 丘陵 分布 区 , 四系厚 度仅 第 为 1 其 中 主要 岩性 为 第 四系上 更新 统 老粘 ~5m, 性 土夹少 量风 化岩 碎块 。仅 在 岗间洼 地 区局 部存
1 自然 地理
该项 目路 线 近南 北 向纵 贯 高 淳 县境 中部 , 经
固城镇 , 固城 湖东 岸穿 越而 过 。纵览 沿线地 势 , 从
水 。线路 北段 地下 水埋 深 一般 较 浅 , 1 为 ~2m。 南段 岗地 分布 区地 下水 位埋 深较 大 , 2 为 ~5m。 水质 分析 结果 表 明 , 沿线 地 表 水 和 地下 水 对
长江口越江通道遥感工程地质与河道动态分析
2006年12月增刊铁道工程学报J O U R N A L O F R A I L W A Y E N G I N E E R I N GSO C I ET YD ecem ber2006Su ppl em e n t文章编号:1006—2106(2006)增刊一0223—04长江口越江通道遥感工程地质与河道动态分析。
李海明”(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北京100055)提要:本文从技术可行性的角度,应用遥感技术对越江通道的自然地质环境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研究,为越江通道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长江口;通道;遥感工程地质;分析中图分类号:TP79文献标识码:AE ngi neer i ng G eol ogy a nd D ynam i c A nal ys i s of Pas s agew ay ove r R i ver at t he M out h of Y angt ze R i ver by M eans of R em ot e Se ns i ngLI H ai-m i ng(C hi na R ai l w ay E ngi neer i ng Cor porat ion,Bei j i ng100055,C hi na)A bst r ac t:T he a na l ys i s and r es ear ch ar e m a d e i n t hi s pape r on t he nat ur al geol ogi c al envi r o nm ent and m ai npr ob l em s necess ar y t o be s ol ved f or co ns t r u ct i on of pas s agew ay over f i ve r by m ea ns of r em ot e s ensi ng f r om t ec hni ca l l y f ea si bl e poi nt of vi ew i n or d er t o pr ov i de sc i ent i f i c bas i s f or pr ogr a m s el ec t i on of pas s agew ay over f iver.K e y w or ds:m out h of Y ang t s e R i ve r;pas s agew a y;r em ot e s ens i ng;engi neer i ng geol o gy;anal ys i s1概论长江口越江通道跨越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穿过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
地质工程一体化效益评价与创新
地质工程一体化效益评价与创新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完善。
河道治理作为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从当前我国一些的河道治理工作开展情况来看,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影响着河道治理工作的有效性,也不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急需通过加强对河道治理问题的研究、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来予以解决。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地质工程;一体化效益评价;创新引言现阶段,河道治理内容涉及水利、环境、交通、生物科学等方面。
并且加强河道工程治理,具有增强城市竞争力、提升城市品位、发展当地经济的目的,本文对中的河道治理原则及其策略与中河道治理的质量控制进行了论述分析。
1河道治理原则中河道治理原则主要有:(1)坚持全面规划原则。
河道等水系的构建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对其治理必须全面考虑城市规划建设、土地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等各方面的准则,科学、恰当地确定有关河道治理规划的依据、原则、目标及方案。
在河道所涉及的范畴内进行雨洪检测管理、污染源的控制管理、水资源的补充等项目。
(2)实现河道多功能的原则。
现代河道最主要的功能是行洪排涝,然而伴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河道等水系功能也变得多样化,因此在河道实际的治理规划的过程中,务必要全面考虑河道各功能的需要,不能够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即不能够将河道的功能仅划分为防洪涝、排洪水,忽视了河道的生态功能,但也不能仅关注河道的生态功能而忽略河道的基础性功能。
2中河道治理的策略中河道治理的策略表现为:(1)河道工程的科学规划设计。
河道工程治理的规划设计不仅要注重防洪排涝,还要考虑河道在城镇规划中的组合作用,并且还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必须本着河道工程治理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建立具有生态效果的河道规划设计方案。
(2)河道工程的生态治理。
第一、生态保护坡。
利用混凝土来建设防护坡,是为了防止河岸土壤与河流进行自然交换导致河流淤塞,但是这种方法消弱了河流的自净能力,时间长久导致河流水质发黑变臭,所以,应该从河道的水流规律出发,建设生态防护坡可以采用木桩透水砖石块绿化植物来建设保护坡,保持良好的河道生态环境,通过合理设计,建设一定的河道景观,使其具有保护河道和文化新上的双重价值。
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技术探讨
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技术探讨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工程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地质勘察技术的支持。
地质勘察技术的主要任务是对治理区域的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地下水位、地下水渗透性等地质环境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为河道治理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进行探讨。
在地质勘察技术中,地质构造调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地质构造的复杂性直接影响到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工程的可行性和施工难度。
进行地质构造调查是了解地下地层和构造形式的基础,可以为治理工程的设计提供准确的地质信息。
地质构造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断裂、褶皱、岩性、地震活动等,需要通过地质勘探、地面观察和地形图等手段进行。
地貌特征调查也是地质勘察技术的重要内容。
地貌特征对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工程的选择和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貌特征调查主要包括河谷形态、地势起伏、河道淤积等方面。
通过对地貌特征的调查,可以了解河道的整体情况,判断出现河道改道、冲刷等问题的原因,为治理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地下水位调查也是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技术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中小河流的河道淤积、堤防破坏等问题通常与地下水位的变化密切相关。
地下水位调查可以了解河道周边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地下水埋深等信息。
通过地下水位调查,可以为治理工程的设计合理安排地下排水系统、加固堤坝等提供参考。
地下水渗透性调查也是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技术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地下水渗透性直接关系到地下水的补给能力和水位的稳定性。
在地下水渗透性调查中,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工具来测定地下水渗透性,如渗流试验、井孔压力测试等。
通过地下水渗透性调查,可以了解河道周边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和流动特征,为治理工程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引水管线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分析
引水管线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分析1地形地貌工程区地处关中断陷盆地西部的秦岭北麓山前洪积扇、河流阶地和黄土台塬区等地貌单元,地形总体为两端高,中间渭河河谷低,相对高差达200~300m。
沿线穿越地貌单元主要为渭河及其支流的漫滩、Ⅰ级阶地、Ⅱ级阶地和黄土塬,地层相对简单,地下水位埋深相对较浅,沿线冲沟不太发育。
2地层岩性及工程处理措施石头河水库渭北引水工程引水线路穿越的地貌单元以渭河为分界线,渭河在工程区呈近东西向展布,流向自西向东。
为了分析不同地貌单元的地基处理方法,按地貌单元简述各地层分布情况,引水管线地貌单元及管基地层岩性汇总如表1.3地基处理措施引水管线按地貌单元分类,除渭河及韦水河漫滩以外,其余管基均为黏性土地基,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黄土的湿陷性。
按照《湿陷性黄土坝区建筑标准》(GB50025~2018)有关规定,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建筑物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拟建建筑物应根据重要性、高度、体形、地基受水浸湿可能性大小和对不均匀沉降限制的严格程度等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具体分类见GB50025~2018规范P6页,这里不再赘述)。
本工程属于地基受水浸湿可能性大的一般建筑,因此引水管道属于乙类建筑物。
乙类建筑物应采取地基处理措施,应消除地基的部分湿陷量。
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乙类建筑采用消除部分地基湿陷量的措施时,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处理深度不应小于地基压缩层深度2/3,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应小于100kPa;自重湿陷黄土场地处理深度不应小于基底下湿陷性土层的2/3,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150mm。
相较于甲类建筑,乙类建筑高度和重要性稍低,允许地基残留部分湿陷量处理的重点集中在基底下湿陷性较强的土层,因这部分土层贴近基底,附加应力大受水浸湿可能性大,对建筑物安全影响最大。
新规范修订增加了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规定,因处理厚度过大在实际工程中难以实施,当计算出的处理厚度过大时,可采用最小地基处理厚度,但应加强防水措施弥补。
河流侵蚀、淤积规律的工程地质分析
图 14-9 土粒粒径与临界流速关系曲线(据张忠胤) 虚线代表推移临界流速上限
速度流向
Pa a1d
a2d G
O
a3d
图 14-8 床底上球形砂粒的受力状况
推动土颗粒转动的临界流速:
Vd K d
被携带的土石的颗粒的重量是与流速的六 次方成正比而增加:
Q V 6
14.3 水流对河床的作用及河床稳定性
河流侵蚀、淤积规律是由水流与河床两方面的特 征所决定。
水流特征包括河水水位、流量、流速场、水流结 构(流态)以及含砂量等;
河床特征则包括河床河岸组成物质特征、河床坡 度以及河床平面、断面几何形态等。
水流与河床处在不断发展的相互作用中。
14.1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
水流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受河床特征所确定,同时水流又通 过侵蚀、淤积改造河床。
14.2 河流的水动力学特征
研究表明,水流中某点的最大瞬时流速Vmax和最小瞬时
流速VminV与 之间的关系如下:
通常用来描述水流流
Vmax (1 3K )V Vmin (1 3K )V
由以上两式可得:
V Vmin 1 3K
速的,都是在一个足 够长时间间隔(2-5 分钟)所测得的瞬时 流速的平均值V,称 时均流速
V
m
ax
1 1
3K 3K
Vm in
K 是一比例常数,相当于该点瞬时流速 V 在足够长的时间间隔中,
偏离它的平均流速V 与均方差σ与 V的比值: K σ/V
14.2 河流的水动力学特征
14.2.2 河流水流的横向环流
河水水流在前进方向上所作规模较大且较稳定的螺旋式 运动,使水流产生与其基本流向相垂直的横向流动,这 就是横向环流(又称水内环流)。
浅析中小河流整治中的工程地质勘察问题
察 到地质报告 的提交需要一 定的工作周
无论堤基地质条件多复杂 ,其主 期 ,然而在 中小河流工程勘 察项 目中却
标 准 由不足 3年一遇提高到 5 ~1 0年 要工程地质问题是 明确 的 ,归纳起来 没有进行基础性 的前期投入 ,往往存在
一
( 1 )一旦需要 申报项 目, 遇 ,显著提升了区域河 网水 系引排 主要为 三类 : 崩岸 、 渗透破坏 、 滑动和 以下一些现象 :
能力 , 改善 了水生态环境 , 方便 了群众 沉降变形。绝大多数堤基 的岩土体不 立 即就要求提交地质报告 ; ( 2 ) 刚刚提交 就要求 提交初设报告 。 没有足 生产生活 ,为全省粮食生产和经济社 外乎砂性土 、 粘性土 、 粘性 土和砂性土 可研报 告 ,
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重要保 障。
另一方面 ,对 堤基工程地质条件 用
大洪水 期间险象 环生 ,出险堤段地基 体情况加密勘探点 ; 好” 与“ 差” 来评价 , 其 针对性不强 。例如 Ⅱ类次之 , 实施常 “
探 索 与 交 流
安徽省淠史杭灌区 ( 以下简称灌
区) 是新 中同成立后兴建的全国最大灌 区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 , 灌区内工业
工 程 地 质 分 段 是 河 道 整 治 地 质 资 料
出 了更加积极的贡献 。中小河 流的整 际, 需探 索新路 。 查勘时应该根据工程 误 区
地质勘察是设计 的排 头兵 ,为河流 整 分为三大类 : I 类 ( 不存在 问题 的堤 整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 是最易出现误 区的
治工程的规划设计 、 造价 、 施工 等工作 基 ) 、 Ⅱ类 ( 可能存在问题的堤基 ) 和Ⅲ 环节之一 。自然界 的地质条件千差万别 。
更谈不 上像 大江河湖海堤 防工程 系统
边坡稳定性的工程地质评价
边坡稳定性的工程地质评价方法[ 摘要] 通过对边坡稳定性的工程地质评价方法的介绍,分析了工程可靠性控制及措施。
[ 关键词] 边坡、可靠性、地质评价边坡稳定性的工程地质评价包括两方面的任务:一方面要对与工程活动有关的天然斜坡或人工边坡的稳定性作出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另一方面要为设计合理的人工边坡和边坡变形破坏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边坡稳定性的工程地质评价方法可概括为地质分析法(历史成因分析法) 、力学计算法和工程地质类比法三种。
边坡稳定分析应收集下列资料:①地形和地貌特征;②地层岩性和岩土体结构特征:③断层、裂隙和软弱层的分布、产状、充填物质以及结构面的组合与连通率;④边坡岩体风化、卸荷深度;⑤各类岩土和潜在滑动面的物理力学参数以及岩体应力;⑥岩土体变形监测和地下水观测资料;⑦坡脚淹没、地表水位变幅和坡体透水与排水资料;⑧降雨历时、降雨强度和冻融资料;⑨地震基本烈度和动参数;⑩边坡施工开挖方式、开挖程序、爆破方法、边坡外荷载、坡脚采空和开挖坡的高度和坡度等。
下面主要介绍地质分析法这种方法是根据边坡的地貌形态、地质条件和边坡变形破坏的基本规律,追溯边坡演变的全过程,预测边坡稳定性发展的总趋势和边坡变形破坏方式,对边坡的稳定性作出定性评价。
对已发生过滑坡的边坡,则判断其能否复活或转化。
( 一)根据边坡的地貌形态演变预测和评价边坡的稳定性根据边坡的表部特征,可判断边坡的稳定性:(1) 山坡表面比较平整顺直,坡脚没有地下水出露,树木生长亦较茂盛,则边坡比较稳定。
(2) 山坡表面不平整,有较多的大小台阶,树木歪斜倾倒,坡脚有泉水出露,则边坡可能不稳定。
(3) 山坡泉水较多,呈点状不规则分布,成为高地地下水排泄面时,说明山坡可能滑动,将地下水通道切断。
(4) 当边坡表层为松散堆积层时,可按基岩形态判断其稳定性。
当基岩的层面较陡或呈凹向地下洼槽时,易形成滑坡。
(5) 河流冲刷岸的边缘易产生崩塌或滑坡。
对是否曾产生过滑坡,可根据以下的地貌特征进行判断:(1) 在地层、构造等条件相类似的河段上,局部边坡剖面呈上陡、中缓、下陡的地貌形态,而缓坡的高程与当地阶地又不相协调。
赤峰市天山镇段欧沐沦河河道堤防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赤峰市天山镇段欧沐沦河河道堤防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通过对赤峰市天山镇段欧沐沦河河道堤防工程的工程地质进行勘察和试验分析,查明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工程设计和施工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工程资料。
标签:堤防工程;工程地质条件;欧沐沦河;赤峰市1 工程概况欧沐沦河全长120km,流域面积2304km2,河道平均比降4.7‰,堤防标准为3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欧沐沦河汇合口上游P=3.33% (800m3/s),汇合口下游P=3.33%(996m3/s);工程等别为Ⅲ等,堤防级别为3级。
文章主要对欧沐沦河河道桩号2+400(老东桥)~4+700堤防工程的地质条件进行评价分析。
2 地质概况区域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石炭系上统(C3)、二叠系下统(P12)、三叠系上统(T3)和侏罗系上统(J3)。
区内第四纪堆积物较为发育,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山间沟谷及山前地带,地貌形态山间谷地及河谷阶地,主要为下更新世坡洪积层(Q12)、中更新世冰水堆积层(Q21)、上更新世冰水堆积层(Q31)、上更新统坡洪积层(Q32dl+pl)、全新世冲积层(Q4)。
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含水组为三叠系岩层,岩性主要为板岩,次为砂岩、凝灰岩[1]。
该类岩石致密坚硬,节理裂隙发育,风化带深度10~20m。
富水性较好,单井涌水量44.45m3/d,单位涌水量0.38L/som,渗透系数0.856m/d,穿越风化带后水量明显减少,仅为2.85m3/d。
3 欧沐沦河堤防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3.1 左岸工程地质条件3.1.1 地形地貌堤防位于欧沐沦河河谷冲积层上,为河流堆积地貌,地面高程由上游向下游逐渐变化,现状河槽宽度15-40m,河道比降1/970,绝对高程分布在359-362m 之间。
3.1.2 地层岩性堤基地质结构分类应为双层结构:表层为粉土、含细粒土砂,下部为圆砾。
现叙述如下:粉土,褐色、松散、稍湿;无摇震反应,干强度较低,表层含有植物根系,层厚1.4-5.4m。
拦河坝工程地质评价方案
拦河坝工程地质评价方案一、前言拦河坝工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水利工程,对于保护冲积平原地带和防洪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评价是拦河坝工程施工前必不可少的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其目的是为了有效评估拦河坝工程建设所需的地质条件,保障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本文旨在对拦河坝工程地质评价方案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说明,从而为相关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二、拦河坝工程及其地质条件分析1. 拦河坝工程概况拦河坝工程主要用于防洪和农田灌溉,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水利工程。
拦河坝的主要功能是阻断河流水流,形成水库,以此来减缓河水的流速,起到防洪、蓄水和调水的作用。
2. 地质条件分析拦河坝工程的地质条件对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地形起伏对工程起重要影响,地形较平坦适合筑坝,地形复杂则考虑加固工程实施。
(2)地质结构:河流流经地区的地质构造及岩体结构对坝址选定、坝基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3)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对地基土的均质性和孔隙水的运移有重要影响。
(4)地下水条件:地下水对地表和坝基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需深入调查。
(5)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岩溶、断层和坍塌等地质灾害对工程的影响。
三、拦河坝工程地质评价方案1. 拦河坝工程地质调查(1)坝址调查:对拦河坝的选址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下水及地质灾害等情况。
通过地质勘察,确定坝址的地质条件。
(2)坝基地质勘察:对坝基及其周围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勘察,包括土层厚度、压实度、地基稳定性等情况。
利用井、坑、钻孔及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进行勘查。
2. 拦河坝工程地质分析(1)坝址地质分析:对坝址的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地质构造、地层特征、地下水情况,评价坝址地质条件对工程的影响。
(2)坝基地质分析:对坝基及其周围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地质构造、地层特征、地下水情况,评价坝基地质条件对工程的影响。
3. 拦河坝工程地质风险评估(1)基本风险评估:对拦河坝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地质风险进行预评估,包括地震风险、滑坡风险、泥石流风险等。
第8章 公路勘测中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gai)
① 桥位
② 桥基 ③ 引道 ④ 调治构造物(导流堤、截水坝等) ⑤ 材料
一、桥位勘测中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桥位工程地质勘测的任务是为桥位选择提供地质依据。 采用的方法是调查与测绘,必要时可辅以少量勘探工作。 对于大桥应提供桥位工程地质说明书,在复杂情况下还应有 桥位工程地质图与粗略的桥位中线处的河床地质断面图。 桥位工程地质勘测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1、桥位应尽可能选在河道顺直,水流集中、河床稳定的地段, 以保证桥梁在使用期间不受河流强烈冲刷破坏或由于河流改 道而失去作用。 2、桥位应选在岸坡稳定、地基条件良好、无严重不良地质现象 的地段,以保证桥梁和引道的稳定并降低工程造价。
2、地温
在开挖深埋山岭隧道时,地温是一个重要问题。一般在40℃ 以下才能正常施工,因此,必须对深埋隧道内的温度进行预测, 并采取降温措施。
3、有害气体
在开挖隧道时,常会遇到各种对人体有害、易燃、易爆的气 体。在工程地质勘探时,应注意查明隧道所通过的地层含有的 各种有害气体,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常见的有害气体有如下几种: ①甲烷(CH4) →易燃、易爆炸的气体 ②二氧化碳(CO2) → 无毒的窒息气体 ③氮(N2) → 无毒的窒息气体 ④硫化氢(H2S) → 易燃的有毒气体
路线方案有大方案(主体方案)与小方案(局部方案)之分。
一、山岭区
(一) 沿河线
沿河线路线布局的主要问题是:河岸选择、路线高度、桥位选择 应结合河谷的地貌、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比较;为 1、河岸选择: 了避让不利地形和不良地质地段,还可考虑跨河换岸。 ①为节省工程量、施工方便与路基稳定,路线宜选在有山麓缓 坡、较低阶地可利用的一岸,尽可能避让大段的悬崖峭壁。 ②在积雪和严寒地区,阴坡和阳坡的差异很大,路线宜尽可能 选择在阳坡一岸,以减少积雪和翻浆等病害。 ③在顺向谷中,路线应注意选择在基岩山坡较稳定、不良地质 现象较少的一岸。在单斜谷中,路线应结合岩层倾向和地貌 考虑选择较为有利的一岸。
河道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河道治理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初步设计阶段)广东建安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二〇一八年三月目录1、概述 (1)1.1基本情况 (1)1.2任务要求及完成情况 (3)1.3执行的规程规范 (4)2、区域地质概况 (5)2.1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5)2.2区域地形地貌 (7)2.3区域地层岩性 (7)2.4区域地质构造 (8)2.5区域地震稳定性 (9)2.6区域不良地质现象 (9)2.7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10)3、建设区工程地质条件 (10)3.1工程地质条件 (10)3.2水文地质条件 (13)3.3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 (15)4、建设区工程地质评价 (16)4.1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16)4.2堤基沉陷变形及稳定性评价 (19)4.3河岸抗冲刷及岸坡稳定性评价 (19)5、天然建筑材料 (20)5.1砂砾料 (20)5.2石料 (20)6、弃渣场 (21)6.1工程地质条件 (21)6.2工程措施建议 (22)7、结论与建议 (22)7.1结论 (22)7.2建议 (23)附图1、图例……………………………………………………………………………1张2、区域地质图……………………………………………………………………1张3、工程地质平面图………………………………………..……........…………..2张4、工程地质横断面图…………………………………………......…………..…6张5、钻孔柱状图…………………………………………………......…………..…2张6、探坑柱状图…………………………………………………......…………..…4张7、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2张附件1、水质分析报告…………………………………………………………………2张2、相片……………………………………………………………………………2张惠州市源城区东江其他一级支流治理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初步设计阶段)1、概述1.1 基本情况本工程总治理河长3.8km(包括庄田河0.8km及陈田河3.0km),主要建设内容为:①、河道清淤疏浚总长3.8km(包括庄田河0.8km 及陈田河3.0km);②、新建护岸总长1.1km(庄田河0.68km,陈田河0.42km);③、新建排水涵管10座(庄田河7座,陈田河3座);④、设置亲水平台总计6座(庄田河3座,陈田河3座)。
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工程水文地质概况
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工程水文地质概况一、自然地理条件1.地形、地貌顺德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大部分地区平均海拔0.2,2米,平原上散布多处残丘,以顺峰山主峰大岭为最高,海拔172.5米;其次为锦屏山主峰金盘岭,海拔172米;其余多在100米以下。
全区地貌分为平原、水域、丘陵和台地四大类。
面积806.15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473.21平方公里,占58.7,;水域(含河流、水塘)面积301.5平方公里,占37.4,;丘陵和台地面积31.43平方公里,占3.9,。
本工程地面标高一般在3.0,3.75米之间,地势较平坦。
路口东北和东南象限建筑物较多,路口的西北和西南象限大型建筑较少,主要以农田和鱼塘及平房为主。
平行于现状碧桂路以东50米左右,为预留广珠城际轨道线位。
顺德区地貌基本格局,一方面是受断裂构造和海河动力的相互作用,和河流携带泥沙在河口区沉积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2.气象、气候本工程所属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1.7~21.9?,冬季最冷月份为1月,平均气温13?,极端最低气温在0?以下。
夏季最热月份为7月,平均气温28.8?,极端最高气温38.7?。
年均降雨量约1638mm,最大降雨量可达2000mm。
雨季一般从每年的三月下旬开始,在九月底结束,长达半年。
雨季的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81%。
年蒸发量1400~1600mm,潮湿系数大于1。
年内暴雨较集中的时间为5~9月份,平均每月约有一次暴雨发生。
年平均风速约为1~2米/秒,冬夏季的风向变化明显,从春季至初秋盛行偏南风,秋季至冬末盛行偏北或偏东风。
本区属台风影响区,风速最大达34米/秒。
3.地震1晚古生代早期,由于北东向广从断层的生成和活动,在晚泥盆世至二叠纪,断层北西侧下降接受沉积,印支运动使上述沉积岩层发生褶皱,形成水口背斜等褶皱构造,并形成广三断层。
中生代广三、广从断层复活,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三水、东莞断陷盆地,接受了白垩纪内陆湖泊相沉积,随着燕山运动的活动,形成了展旗岗背斜,南塘向斜等北东向宽阔型褶皱,东西向的广三断层对上述褶皱产生切割。
G318芒康-左贡沿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岩土工程评价
G318芒康-左贡沿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岩土工程评价古德章【摘要】结合G318芒康—左贡沿线段的工程地质条件,从滑坡、崩塌、泥石流、岩堆等方面,分析了该沿线段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区域,并对该段的岩土工程进行了评价,为灾害易发区的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Combining with the engineering geology conditions of G318 Mangkang-Zuogong highway line,starting from aspects of landslide,col-lapse,debris flow and talus,the thesis analyzes common geological disasters types and distribution region,and evaluates th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t the section,which has provided some guidance for disasters prevention.【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6(042)013【总页数】3页(P70-71,72)【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作者】古德章【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西藏地区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区内有着复杂的地质背景[1,2]。
由于印度板块的不断向北俯冲,导致青藏高原持续抬升,特别是中新世以来强烈的地壳抬升和新构造运动,造就了世界上最年轻的、海拔最高的高原[3,4]。
西藏地区其独有的地质条件、岩石组合、地貌形态、气候特征,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因此西藏地区地质灾害十分发育[5]。
G318芒康—左贡段近东西向展布,东起芒康县,途经拉乌山、如美镇、觉巴山、难曲、阿总曲、东达山、当戛曲、玉曲等,终止于左贡县,全程约158 km。
河流整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河流整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项目背景此次河流整治工程旨在改善该河流流域的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沿岸居民生活及工业用水。
本次勘察是为了为该工程提供地质资料和技术支持。
勘察范围本次勘察范围包括河流的流域和河床,以及河流两岸的地质情况。
勘察内容1. 河流流域勘察: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搜集,了解河流流域的地貌、地层、构造和历史演化。
确定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2. 河流河床勘察:通过取样分析和地球物理勘测方法,了解河床的岩性、地层、地貌及地下水情况。
同时,确定可能存在的河道演变趋势,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3. 河流两岸地质勘察: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搜集,了解两岸地貌类型、地层构成、地下水情况、地质灾害隐患等情况。
根据勘测结果,提出河岸工程设计及防护措施。
勘察结论1. 该河流流域内存在地质灾害隐患,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确保河流整治工程安全进行。
2. 河流河床岩性较好,适合河道治理。
但存在一定的地下水渗流现象,需要加强排水设计。
3. 河流两岸地质条件复杂,需要根据不同地质情况制定相应的河岸工程设计和防护措施。
勘察建议1. 在工程开展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评估河流流域内地质灾害的风险,制定详细的防治措施和应急预案。
2. 需要合理设计河道排水系统,以确保工程建设期和使用期排水系统稳定运行。
3. 针对河流两岸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建议在工程设计初期就制定出详细的方案并引入专业的地质工程师进行设计。
结论本次勘察为河流整治工程提供了较为详细的地质资料和技术支持,建议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据勘察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工程安全有序进行。
水库工程新建溢洪道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水库工程新建溢洪道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摘要:根据某水库新建溢洪道工程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以及溢洪道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对新建溢洪道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及评价,并提出相应建议,旨在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溢洪道建设提供相关设计施工依据,也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水库工程;新建溢洪道工程;地质条件1工程概况钦州市城区现状供水水源为钦江,枯水期水量不足,难以满足城区的用水需求,且钦江的水质相对较差。
为解城区供水问题,需要对现有的南蛇大坝进行加高培厚,修建大马鞍水库与南蛇水库连通渠,加高扩容大马鞍水库,由大马鞍水库向城区供水。
南蛇水库位于钦州市钦南区黄屋屯镇大冲村境内,距离钦州市市区20.0km。
现有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23.05m,最大坝高18.6m,总库容156万m3,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小型水库。
通过扩容加高后,形成了以供水、灌溉、防洪功能的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
2勘察任务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重点是查明各类建筑物及水库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选定建筑物形式、轴线、工程总布置提供地质依据及资料。
3库区工程地质3.1地形地貌现有南蛇水库,总库容156万m3,正常蓄水位高程19.00m。
南蛇水库库区主要是低山地形地貌,山顶海拔高程68.1~133.3m,河流切沟较深,两岸地形较对称,冲沟发育,自然坡度20~40°,植被茂盛,库区河流大致呈北东流向南西方向。
库区多种植桉树,松树等经济作物。
3.2地层岩性库区出的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和志留系地层,分述如下:(1)第四系(Q4):分布于河床两岸及沿岸山坡。
由河流冲洪积层(Q4al)、残坡积(Q4el)组成:①河流中共积层Q4al:河流冲积层为淤泥质土,细砂,中粗砂,砂卵石层。
分布于库区河沟,厚度一般1~14m。
②残坡积(Q4el):含砾粉质粘土,可塑~硬望状,砾石含里10-20%不等,上部含有少量植物根系土,主要分布于两岸山坡,厚度0.5~2.0m不等,一般陡坡处较薄,缓坡处交厚。
黛螺顶河道治理景区工程地质评价
程在 90 1 0 0 ~ 0m 之间 。 2
散, 土质不均 , 含砾石及大量植物根系 , 0 1 其 厚 ~ .m; 5 下 为 卵石混 合 土 , 构松 散 , 结 分选 较 差 , 局部 夹 级配 不 良砂 , 卵砾石主要成分为变质岩 、 辉绿岩等 , 多呈次棱 角一次圆状 , 含漂石 , 局部架空 , 细粒为 中细砂及低液 限粉 土 , 主要 矿 物 成 分 为石 英 、 石 、 长 云母 及 一 些 岩 屑 , 2 6m。分布 于清水 河河 谷 、 漫滩 和 I 厚 - 河 级堆 积 阶地 。第 四系全 新 统坡 积 ( 4) 性 主要 为 碎 石混 合 Q' 岩 n
为02 ~ . m。 5
3. 81 %,粉黏粒 含量为 0 %~ . . 2 %,不 均匀 系数为 6 3 4 . 67 , 6 ~ 2 . 曲率系数为 012 .。据试坑渗水试验资 4 4 . 6 ~ 3
料 ,卵 石 混 合 土 层 、混 合 土 卵 石 渗 透 系 数 为 8 ~ . 5 2 .md 为 中等一 强透 水层 。 03 /, 由于低 液 限粉 土 承 载力 低 、 压缩 变 形 大 , 满 足 不
作用 , 应采取工程措施进行防护 , 防止河水冲刷 , 确保 防护 堤及 堤基 稳定 。
33 基 坑 涌水 -
根 据 水 质 分 析 资 料 ,蓄 水 区 河 水 化 学 类 型 为
H O 一 a Mg H O 一 a型水 ,为 弱碱 性水 、硬水 、 C ,C — , C ,C 淡
该 河 道 治 理 段 堤基 主要 为全 新 统 洪 冲 积 混 合 土
新疆某工程鱼道边坡工程地质评价
2.5 物理地质现象 鱼道范围内物理地质现象主要表现为风化卸
荷及崩塌。根据坝址区钻孔揭露成果,基岩为华 力西期(γ42f)侵入岩(以辉长岩为主),强风 化岩体厚 4.0 ~ 5.3m,弱风化岩体厚 1.1 ~ 14.8m。
第 37 卷
云南水力发电
第3期
YUNNAN WATER POWER
27
新疆某工程鱼道边坡工程地质评价
温维康 1,栾永泉 2,曹荣国 3
(1. 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2. 阿勒泰地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新疆 阿勒泰 836500;3. 中水北方勘测 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天津 300000)
Ⅳ 级 结 构 面( 挤 压 带 或 节 理 密 集 带) 共 发 育 2 组 , ① NE0 °~ 20 ° 倾 NW∠45 °, 张 开 10 ~ 30mm, 挤 压 带 裂 面 起 伏、 粗 糙, 带 内 夹
温维康,栾永泉,曹荣国 新疆某工程鱼道边坡工程地质评价
29
强~中等风化状岩块及岩屑,局部岩体呈薄片状, 部分另夹 0.5 ~ 1cm 的白色钙质条带;② NE8°~ NW29°倾 SE/SW ∠ 48°,挤压带裂面多弯曲、多 光滑,带内主要充填薄层状岩片、岩屑及岩粉, 呈挤压破碎状。缓倾角Ⅳ级结构面不发育。
2 基本地质条件[2-4]
2.1 地形地貌 鱼 道 位 于 坝 下 游 右 岸, 地 面 高 程 969.87 ~
1 004m,自然边坡走向 NE40°,倾向 SE,自然坡 角 21°~ 62°。鱼道从上游至下游经过两条小规 模冲沟,分别为冲沟 1 和冲沟 2。冲沟 1 从上游至 下游呈弧状弯曲并与鱼道走向斜交,冲沟较宽缓, 沟口宽度约 10m,冲沟深约 0.8 ~ 1.5m,冲沟长约 50m,冲沟基岩裸露,仅沟底有少量人工堆积碎石 土;冲沟 2 由上游至下游呈弧状展布,沟口处与 鱼道近正交,冲沟窄深,沟口宽度约为 3m,冲沟 深度为 1 ~ 4m,冲沟长度约为 30m,冲沟基岩裸露, 仅冲沟沟底有少量人工堆积碎石土。 2.2 地层岩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溪南支流(埔内至镇区段)河道沿线分段工程地质评价
表7 里程桩号河岸工程地质评价治理方案建议
K0+000-k0+700 右岸
地貌类型为剥蚀残丘,岸坡外侧多为菜地,分布少量民用建筑。
地层由填筑土、粉质粘土、残积砂质粘性土、花岗
岩各风化层组成。
K0+100~K0+200m段形成人工岸坡,坡高约3m,坡体以填筑土为主,未采取支护措施。
其余地
段岸坡高度1-2m,坡体以粉质粘土及填筑土为主。
K0+200m处分布诗坂中桥,基础类型墩台式,桥台两侧经过护坡
处理。
根据《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划分,堤基地质结构分类为Ⅱ类,堤基工程地质条件为C类。
1、河道为自然形成,现坡面破坏较严重,必须对坡体进护坡,护止河岸冲刷坍塌,
造成河内淤积,阻塞河道,造成一定的危害;对最高河水位下应进行浆砌块石护岸,
最高河水位以上可采用可采用浆砌块石或植草方案;
2、河道疏浚应放坡开挖,不可垂直开挖,造成岸坡失稳。
左岸
沿线地貌类型为冲洪积地貌单元,岸坡外多为菜地。
地层由填筑土、粗砂、卵石、残积砂质粘性土、花岗岩各风化
层组成。
本河段岸坡高约1-3m,呈垂直状,坡面基本未进行处理。
根据《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
划分,堤基地质结构分类为Ⅲ类,堤基工程地质条件为C类。
K0+700-k1+600右岸
K0+700-K1+120m沿线地貌类型主要为残坡地貌单元,其中K0+900-K0+950m处为基岩裸露区,岸坡外侧沿线多为
居民菜地。
地层由填筑土、粉质粘土、残积砂质粘性土、花岗岩各风化层组成。
岸坡高约0.5-1m,坡面未进行处
理。
K1+120-K1+140m沿线地貌类型主要为冲洪积地貌单元,岸坡外侧沿线多为居民菜地。
地层由填筑土、中砂、粗砂、
残积砂质粘性土、花岗岩各风化层组成。
岸坡高约0.5-1m,坡面未进行处理。
河面淤塞严重
K1+380-K1+600m沿线地貌类型主要为剥蚀残丘地貌单元,山丘植被茂盛,地层由填筑土、粉质粘土、残积砂质粘
性土、花岗岩各风化层组成。
坡度约25-40度,坡高3~10m,坡面未进行治理,现坡面面冲沟发育,并有较多小
面积塌方。
根据《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划分,堤基地质结构分类为Ⅲ类,堤基工程地质条件为C类。
1、在地势较低地段应筑堤坝,防止水土流土,保护农田,填筑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2、在河道经过山体地段,应对坡体进行护坡,护止河岸冲刷坍塌,造成河内淤积,
阻塞河道;护坡方式可采用浆砌块石护岸;本段必要时建议进行专门的边坡勘察;
3、需拓宽河道地段,应进行分级放坡开挖;对最高河水位下应进行浆砌块石护岸,
最高河水位以上可采用可采用浆砌块石或植草方案;
4、河道疏浚应放坡开挖,不可垂直开挖,造成岸坡失稳。
左岸
K0+700-K0+900m主要为冲洪积地貌单元,岸坡外侧沿线多为居民菜地。
地层由填筑土、中砂、粗砂、残积砂质粘
性土、花岗岩各风化层组成。
岸坡高约0.5-1m,坡面已进行砌石护坡处理。
K0+900-K1+330 m沿线地貌类型主要为残坡地貌单元,岸坡外侧沿线多为居民菜地。
地层由填筑土、粉质粘土、残
积砂质粘性土、花岗岩各风化层组成。
岸坡高约1.5-3m,坡面未进行处理。
岸坡冲刷严重。
K1+330-K1+600m沿线地貌类型主要为冲洪积地貌单元,岸坡外侧沿线多为居民菜地。
地层由填筑土、中砂、粗砂、
残积砂质粘性土、花岗岩各风化层组成。
岸坡高约0.5-1m,坡面未进行处理。
根据《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划分,堤基地质结构分类为Ⅲ类,堤基工程地质条件为C类。
K1+600-k2+320右岸
K1+600-K2+300m沿线地貌类型主要为残坡地貌单元。
地层由填筑土、粉质粘土、残积砂质粘性土、花岗岩各风化
层组成。
岸坡高约0.5-3m,坡面未进行处理。
植被茂密。
根据《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划分,堤基地质结构分类为Ⅱ类,堤基工程地质条件为C类。
1、在地势较低地段应筑堤坝,防止水土流土,保护农田,填筑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2、在河道经过山体地段,应对坡体进行护坡,护止河岸冲刷坍塌,造成河内淤积,
阻塞河道;护坡方式可采用浆砌块石护岸,本段必要时建议进行专门的边坡勘察;
3、需拓宽河道地段,应进行分级放坡开挖;对最高河水位下应进行浆砌块石护岸,
最高河水位以上可采用可采用浆砌块石或植草方案;
4、河道疏浚应放坡开挖,不可垂直开挖,造成岸坡失稳。
左岸
K1+600-K2+300m沿线地貌类型主要为残坡地貌单元。
地层由填筑土、粉质粘土、残积砂质粘性土、花岗岩各风化
层组成。
岸坡高约0.5-2m,坡面未进行处理。
岸坡外侧以居民菜地为主。
根据《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划分,堤基地质结构分类为Ⅱ类,堤基工程地质条件为C类。
注:1、河岸左、右岸划分以里程桩号起点至终点方向,右侧为右岸,左侧为左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