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研究中的“两个三角”和“三个平面”
语法的三个平面理论在HSK教学中的体现
语法的三个平面理论在HSK教学中的体现作者:付文萍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3年第01期摘要:语法的三个平面理论是语法研究理论和方法论的新发展,广泛应用于语法研究之上。
HSK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法的三个平面理论也充分体现在这一教学过程中。
关键字:三个平面 HSK教学题型解题思路分析过程一、语法的三个平面理论语法的三个平面是指语法研究中存在三个不同的平面,即句法平面、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三个平面虽不同但相互联系。
这一理论是语法研究理论和方法论的新发展。
二、语法的三个平面理论和HSK教学HSK(汉语水平考试)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部分,其对象是来华留学生,其教学内容是讲述汉语语法及HSK相关题型的做题技巧及方法。
语法的三个平面理论在HSK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运用语法的三个平面理论对HSK试题的题型进行分析研究,从整体上把握一个题型的要求和侧重点;另一方面在具体做题时,在对一个分析对象进行分析时,语法的三个平面理论也渗透在每一个题的解题思路和分析过程,无形之中指导着语法分析。
三、语法的三个平面理论和题型对外汉语教师在进行HSK教学时,应做到对HSK试题题型进行宏观把握,明确每个题型的要求和侧重点,这是解题的基础。
在进行语法分析之前,语法的三个平面是相对区别存在的,所以我们可以对一个分析对象中所包含的三个平面进行单独的研究,而当我们对一个分析对象进行具体分析时,实际上三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即在研究任何一个语法平面时,都离不开另外两个平面的支撑。
我们可以对一个分析对象从语义平面、句法平面和语用平面做出总结,但分析过程三者是不离不弃的。
在对某一题型进行分析时,体现着三个平面的区别又相互联系。
我们可以从语法的三个平面理论对某一题型做出分析,从而明确这一题型的要求和侧重点。
四、语法的三个平面理论和解题思路、分析过程在语法分析中,小到词语、短语,大到句子、语篇,都体现着语法的三个平面理论。
两个三角
语法研究中的‚两个三角‛(此内容很重要要很好的理解掌握)对语法进行多视角的观察和动态、立体性的研究,是当代语法学的明显特征。
汉语是一种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的语言,许多语法问题仅在语法的层面很难得到圆满的解决,因此,多视角地动态地对汉语语法进行观察和研究,成为80年代以来中国语法学界所致力探讨的热点课题。
在对这一热点课题的探讨中,人们提出了许多耐人深思的问题,形成了一些具有中国语言学特色的富有建设性的观点。
其中,由胡裕树、张斌二位先生首先提出的‚三个平面‛学说和邢福义先生的‚两个三角‛学说最引人注目。
这两个学说具有相近的学术思路和一定的学术互补性,但是在概念内涵和研究观念等方面也有不小的差别。
本文重点探讨‚两个三角‛学说,并把这一学说的有关内容同‚三个平面‛学说进行一些比较。
一、两个三角学说(一)两个三角学说的形成两个三角由小三角(语表形式(语音)─语里意义(语义)─语用价值)和大三角(普通话─方言─古代汉语)构成。
两个三角学说是邢福义先生在总结自已和中国当代语法学界的研究成果与学术追求的基础上,由小三角逐渐发展到大三角而形成的。
1984年,邢福义先生在总结自已的研究特色时提出了语法研究有机地结合逻辑和修辞的问题,形成了小三角的雏形(《语法问题探讨集〃序》)。
1986年在北京西山召开的第四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上,他又提出语法研究除了意义和形式之外,还要注意语用价值的问题(1);他提交的论文《‚NN地V‛结构》(2),从语义特征、形式特征和语用价值等方面对‚NN地V‛这种格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在1987年发表的《语修沟通管见》(3)一文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对于某种语法现象,既要注意研究其语表形式和语里意义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揭示有关规律,也要注意研究其语用价值,借以深化认识。
‛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小三角的形成。
1989年湖北省语言学会第5届年会上,邢先生作了关于语法研究的两个三角的学术专题讲座,在小三角的基础上引入了大三角,两个三角学说首次提出。
07第七讲 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
第七讲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一、什么是汉语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三个平面,即句法平面、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
1.1句法平面(即符号与符号)句法平面是指句法结构的平面,语法研究的句法平面,是指对句子进行句法分析。
句法分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对句法结构内部的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进行成分分析,也就是着眼于句子成分的确定和结构方式的判别。
另一方面,对句法结构内部的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层次关系进行分析,着眼于句法结构的层次切分。
句子成分分析法句子成分分析法,即中心词分析法,它规定组成句子的单位是词(不是短语),词和句子成分相对应,原则上是一个词充当一个句子成分。
认为一般的句子,往往具有主语和谓语两个主要成分,另外还有一些次要成分。
分析的时候,往往找出主语和谓语作为句子的主干,以其他成分作为枝叶,描述整个句子的结构。
例如:“(年轻)的学生‖[都][在]学习∣(非常有用)的课程。
”学生(主语)‖学习(谓语)∣课程(宾语)年轻的∣(定语)都在∣(状语)有用的∣(定语)非常∣(状语)这种分析法,枝干分明,便于归纳句型。
简单句的句型,就是根据句子成分划分的。
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美国结构主义学派所采用的语言分析法。
例如“张三的哥哥批评了李四的弟弟”这个句子,进行层次分析,词语间的直接关系可图示如下:张三的哥哥批评了李四的弟弟直接直接成分直接成分直接成分这种层次分析把句法结构中词语之间的关系分为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
具有直接关系的成分叫直接成分;间接的是间接成分。
直接成分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句法结构的内部关系,所以直接成分也就是内部成分;间接成分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外部关系,所以间接成分也就是外部成分。
传统语法学比较重视句子成分分析,而忽视句子的层次分析。
层次分析法忽视了词和熟语作为语言建筑材料的整体作用,往往在意义上破坏了语言结构。
比如:“打破了茶杯”,“茶杯”不是“打”的宾语,又如“走痛了脚”里,“脚” 不是“走”的宾语。
语言学研究的三个平面和两个三角
语法研究中的“两个三角”和“三个平面”对语法进行多视角的观察和动态、立体性的研究,是当代语法学的明显特征。
汉语是一种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的语言,许多语法问题仅在语法的层面很难得到圆满的解决,因此,多视角地动态地对汉语语法进行观察和研究,成为80年代以来中国语法学界所致力探讨的热点课题。
在对这一热点课题的探讨中,人们提出了许多耐人深思的问题,形成了一些具有中国语言学特色的富有建设性的观点。
其中,由胡裕树、张斌二位先生首先提出的“三个平面”学说和邢福义先生的“两个三角”学说最引人注目。
这两个学说具有相近的学术思路和一定的学术互补性,但是在概念内涵和研究观念等方面也有不小的差别。
本文重点探讨“两个三角”学说,并把这一学说的有关内容同“三个平面”学说进行一些比较。
一、两个三角学说(一)两个三角学说的形成两个三角由小三角(语表形式─语里意义─语用价值)和大三角(普通话─方言─古代汉语)构成。
两个三角学说是邢福义先生在总结自已和中国当代语法学界的研究成果与学术追求的基础上,由小三角逐渐发展到大三角而形成的。
1984年,邢福义先生在总结自已的研究特色时提出了语法研究有机地结合逻辑和修辞的问题,形成了小三角的雏形(《语法问题探讨集•序》)。
1986年在北京西山召开的第四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上,他又提出语法研究除了意义和形式之外,还要注意语用价值的问题(1);他提交的论文《“NN地V”结构》(2),从语义特征、形式特征和语用价值等方面对“NN地V”这种格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在1987年发表的《语修沟通管见》(3)一文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对于某种语法现象,既要注意研究其语表形式和语里意义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揭示有关规律,也要注意研究其语用价值,借以深化认识。
”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小三角的形成。
1989年湖北省语言学会第5届年会上,邢先生作了关于语法研究的两个三角的学术专题讲座,在小三角的基础上引入了大三角,两个三角学说首次提出。
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的联系与区别
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区别与联系2004年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的考研题近年来,国内外有些语言学家在语法研究中注意到区别三个不同的平面,即句法平面、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这是语法研究方法上的新进展,有助于语法学科的精密化、系统化和实用化。
但这样研究语法还仅仅是开始。
如何在语法分析中,特别是在汉语的语法分析中全面地、系统地把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既界限分明地区别开来,又互相兼顾地结合起来,这是摆在语法研究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是值得进行深入探索的。
(一)语法研究中的句法平面,是指对句子进行句法分析。
句中词语与词语(即符号与符号)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属于句法的(Syntactic)。
词语与词语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构成一定的句法结构,对句法结构进行分析,就是句法分析。
对句子进行句法分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
一方面,对句法结构内部的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进行成分分析,也就是着眼于句子成分的确定和结构方式的判别。
传统语法学进行语法分析时,总要把句子分为若干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等,这些都是句法分析的术语。
传统语法学分析一个句子,就是要分析句子里各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副词等)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比如“张三批评了李四”,就得分析成主谓句,其中“张三”是主语,“批评了李四”是谓语,“批评”是谓语动词,“李四”是宾语。
假如说成“李四被张三批评了”,也得分析成主谓句,但这句里“李四”是主语,“被张三批评了”是谓语,“被张三”是介词短语作状语,“张三”是介词“被”的宾语,“批评”是谓语动词。
这样的成分分析,讲什么词充当什么句子成分,都是着眼于句子结构分析出来的。
与确定句子成分有联系的,就是结构类型的判别。
结构类型决定于结构成分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决定于结构方式。
比如“鸟飞”“身体健康”,是由主语和谓语两成分组成的,通常称为主谓结构;“飞鸟”“健康的身体”,是由定语和它的中心语两成分组成的,通常称为偏正结构;“读书”“建设祖国”,是由动词和它的宾语两成分组成的,通常称为动宾结构。
关于汉语语法三个平面理论的思考
关于汉语语法三个平面理论的思考
今天,汉语语法三平面理论已经成为汉语语法研究的主要指导思想。
它概述了汉语成
分单元的特点,以及显著的层次结构。
三平面理论打破了传统的句法理论,认为句子的结
构由具有不同重要性的三层构成,即:内容平面、句式平面和话语平面。
内容平面主要包括意义层面,是传达有效信息的基本平面。
它描述了汉语句子的主谓
宾结构,主要涉及汉语中词汇之间的依赖关系和从句之间的从属关系。
由于汉语中的变形
比较少,该层结构较为有效,甚至被用来加强某些语句的论证能力。
句式平面涉及语句中的一些形式上的变异,一些形式上的变异在句式上表现为:句子
的顺序变动、词语形式变换、成分替换等。
这种类型的变异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思想,以便
让人们更清楚,更加精准地表达真实的意思。
最后,话语平面是話語文化上的一种表現,是在对话中使用話語特殊性的嘗試。
它强
调句子的互动性:演讲者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描述它的想法和感受,表達句式结构的不通,以及小细节的渲染,将一条句子的本质充满了生活特色。
三平面理论的出现,标志着汉语语法研究的突破,重新审视汉语句子结构的形式,对
汉语表达有了很大的提升。
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汉语三平面结构,才能解决语言中出现的
很多问题,更好地让语言的表达更加自然,表现出语言的精妙之处,增强语言的生命力和
活力。
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理论的第一部专著_读_三个平面的语法观_陈昌来
。
“
”
。
三 个 平 面 的 语法 理论 既是 本体 论 又 是 方法 论 作 为 方法 论 该 理 论 认 为语 法 研 究要 力求 做 到 形
,
式 和 意 义 静 态 和 动 态 描 写 和 解 释 相 互 结 合 但 由于 语 法 观 的 不同 人 们 对 这 些 问 题 的理 解并 不 一
致 因 而这 些 问 题 不 仅 要 在三个 平 面 理论 观 照 下 进行 新的审 视 而 且 要在 该 理 论 指 导 下 研 究 如 何把
,
宾 语 来 区 分 的 设 想 认 为 及 物 动 词 作 谓 语 或谓 语 中 心 词 构 成 主 事 主 语 句 时 动 词 后 边 一 般 要 带 宾
; 语 不 带 宾语 是 有 条 件 的 不 及 物 动 词 作 谓 语 或 谓 语 中 心 词 构 成 主 事 主 语 句 时 动 词 后 边 一 般 不 带
:
、 、
分 类 的 三 原 则 从 形 式 出 发 去探 求 功 能 在 短 语 ( 词 组 ) 里 确 认 功 能 多 角 度 多 层 次 分 类 这 三 条 原 则
。
虽 然 是 就动 词 而 言的 但实 际 上 带 有普 遍 性 完 全 适 于 对其 他 类 词 进 行功 能的次 范 畴 分 类
,
则 (合 法 ) 语 义 平 面 上 合 语 义 规 则 (合理 ) 语 用 平 面 上 合语 用 规 则 ( 合 用 ) 但同 时 指 出 在 孤 立 句 和
,
语 境句 中 这三 条 标 准对 句 子 合 格度有 不 同 的制 约 能 力
, , , ,
。
这 一 认识 实质 上 着 眼 于 对 句 子 结 构 本 质的
三个平面理论
“三个平面”的关系 三个平面”
语法
=
语义 句
语用 法
句法与语义和语用的关系
句法是基础,是杠杆。
通过它来联系语义和语用。具体表现为: (1)语义、语用关系只有通过句法关系才能体现出来。 (2)句法分析不能取代或包含语义、语用分析。也就 是说,它们的关系在逻辑划分中是并列关系,在 句子分析中是互相制约关系。
如通报“某人来了”这个话题,“喂,小张又来 了。”、“喂,你看谁来了”
以“把”字句为例
从语用的角度分析把字句使用的话语环境,把字 句用于表达与目的意义相关的语境中。把字句表 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或某种原因产 生的结果。如: 上课了,把书拿出来! 太冷了,请把窗户关上!
对“把”字句作语义分析
对学生语病、 对学生语病、偏误分析
留学生的语病最主要是搭配不当,这恐怕与我们 在教材和教法中没有充分揭示句法结构内部的语 义关系和词与词的语义搭配规律有关。
焦点
借助语气和语调 ,在对外汉语上的体现,主要是 对语句的韵律教学的研究,包括语句重音、节律 结构等。
《超音段成分的表意功能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的应用》戴晓雪; 《语句重音与口语教学》季秀清
我想起来了,九点我还有个约会。 我想起来了,不然上课要迟到了。
同义结构辨析
同义结构不仅有语义上的差异,它还涉及到语境 ,以及交际双方对话题的共知程度、社交背景以 及双方表达的意向等语用问题。
2. 关于内容补充
“节律形式”、“口气方面的强调、委婉”是否应纳入三个 平面的研究范围?“语法”概念是否需要重新界定?
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
三个平面语法理论综述
三个平面语法理论综述作者:刘意红来源:《神州·下旬刊》2013年第04期摘要:该文介绍了三个平面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评述了该语法理论存在的价值。
关键词:三个平面胡裕树综述上个世纪80年代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说的是用句法平面、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的理论来研究现代汉语语法。
这是语法研究方法上的一项新进展,它有助于语法学科的精密化、系统化和实用化。
本文尝试对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进行一番梳理。
1、三个平面的形成以及发展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是在继承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语法、转换生成语法和格语法等的优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同时还受到符号学和现代语义学、语用学的一些影响,是一个博采众长,融合中西方先进理论的产物。
它的产生和形成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必须得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
1981年,胡裕树先生在他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版中率先提出:“必须区别三种不同的语序:语义的、语用的、语法的。
”1982年胡裕树、张斌在《中国语文》上发表了《句子分析漫谈》,三个平面的理论框架已大致形成。
1985年胡裕树、范晓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了长篇论文《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使这理论较为完整和丰满。
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三个平面理论正式形成。
2、句法、语义、语用各自的含义语法研究中的句法平面,是指对句子进行句法分析。
对句子进行句法分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
一方面,对句法结构内部的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进行成分分析,也就是着眼于句子成分的确定和结构方式的判别。
另一方面,对句法结构内部的词语之间的层次关系进行分析,也就是着眼于句法结构的层次切分。
无论是研究句法结构的构成方式还是层次切分,都是从结构关系出发的,也就是偏重于形式的。
语法研究中的语义平面是指对句子进行语义分析。
句中词语与客观事物(符号与内容)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属于语义的。
一个句子不仅在表层有着句法关系,而且在深层有着语义关系。
语义平面所说的语义,不同于词的词汇意义。
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
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
语法研究中的三个平面是指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的分析。
(一)句法平面:
语法研究的句法平面,是指对短语或句子进行句法分析。
包括句法结构、句法成分、句型、句法功能、句法中心、句法意义等方面的内容。
(二)语义平面:
语法研究的语义平面,是指对句子进行语义分析。
包括语义结构、语义成分、句模、语义功能、语义中心等方面的内容。
(三)语用平面:
语法研究的语用平面,是指对句子进行语用分析。
包括语用结构、语用成分、句类、语用功能、语用意义、语用中心等方面的内容。
三个平面
(2)另一方面,对句法结构内部的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层次关系进行 分析,也就是着眼于句法结构的层次切分。
直接成分:具有直接关系的组成成分 间接成分:具有间接关系的成分,相对直接成分而言,是间接成分。
例:干大事的人。
这个句法结构里“干大事”和“人”之间是直接关系,“干”和 “大事”之间也是直接关系,但“干”和“人”之 间以及“大事”和 “人”之间都是间接关系。
2、语义分析的必要性
句子的意思是由句中词语间的语义关系决定的。要了解一个句子的 意思,单靠句法分析还不够,还要弄清句子内部各词语间的语义关系,即要 进行语义分析。
例:“我派小王去请老李来吃饭”。 “我”是“派”的施事,“小王”是“派”的受事,又是“去、 请”的施事,“老李”是吃的施事,“饭”是吃的受事。
3、如何进行语义分析
(1)语义关系
“张三批评了李四”、“李四批评了张三” 。 虽然一句也是“张 三”作主语,一句也是“李 四作主语,但意
思却完全不同。这是因为这两句语义结构不同引起的:前者“张三” 是施事,“李四”是受事;后-句“李四”是施事,“张三”是受事。 可见,句子的意思是由句中词语间的语义关系决定的。
例:“潘金莲害死丈夫”和“潘金莲死了丈夫” “害死”是及物动词,“丈夫”是受事;“死”是不及 物动词,所以“丈夫”是施事。
2、从句法关系上加以说明。
a “我找他” ,“我”是施事,“他”是受事;“他找我”则不同; b “袭击了敌人的侦察兵”,按层次可以切分为“袭击了/敌人 的侦察兵”,“侦察兵”是受事;“袭击了敌人的/侦察兵”则“侦察 兵”是施事。
(1)一方面,对句法结构内的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进行成分分析, 也就是着眼于句子成分的确定和结构方式的判别。 句法分析的术语: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等。
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的联系与区别
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区别与联系20XX语言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的考研题近年来,国内外有些语言学家在语法研究中注意到区别三个不同的平面,即句法平面、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这是语法研究方法上的新进展,有助于语法学科的精密化、系统化和实用化。
但这样研究语法还仅仅是开始。
如何在语法分析中,特别是在汉语的语法分析中全面地、系统地把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既界限分明地区别开来,又互相兼顾地结合起来,这是摆在语法研究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是值得进行深入探索的。
〔一〕语法研究中的句法平面,是指对句子进行句法分析。
句中词语与词语〔即符号与符号〕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属于句法的〔Syntactic〕。
词语与词语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构成一定的句法结构,对句法结构进行分析,就是句法分析。
对句子进行句法分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
一方面,对句法结构内部的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进行成分分析,也就是着眼于句子成分的确定和结构方式的判别。
传统语法学进行语法分析时,总要把句子分为若干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等,这些都是句法分析的术语。
传统语法学分析一个句子,就是要分析句子里各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副词等〕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比如“X三批评了李四〞,就得分析成主谓句,其中“X三〞是主语,“批评了李四〞是谓语,“批评〞是谓语动词,“李四〞是宾语。
假如说成“李四被X三批评了〞,也得分析成主谓句,但这句里“李四〞是主语,“被X三批评了〞是谓语,“被X三〞是介词短语作状语,“X三〞是介词“被〞的宾语,“批评〞是谓语动词。
这样的成分分析,讲什么词充当什么句子成分,都是着眼于句子结构分析出来的。
与确定句子成分有联系的,就是结构类型的判别。
结构类型决定于结构成分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决定于结构方式。
比如“鸟飞〞“身体健康〞,是由主语和谓语两成分组成的,通常称为主谓结构;“飞鸟〞“健康的身体〞,是由定语和它的中心语两成分组成的,通常称为偏正结构;“读书〞“建设祖国〞,是由动词和它的宾语两成分组成的,通常称为动宾结构。
三个平面
所谓单向动词,就是要求在语义上有一个强制性或支配性的名词性成分与它联系的动词,如:
“醒”、“休息”之类; 所谓双向动词,就是要求在语义上有两个强制性或支配性的名词性成分与它联系的动词,如:
“吃”、“批评”之类; 所谓三向动词,就是要求在语义上有三个强制性或支配性的名词性成分与它联系的动词,如
无论是研究句法结构的构成方式还是层次切分,都是从结构关系出发的,也就是偏重于形式
的。所谓“凭形态而建立范畴,集范畴而构成体系”,就是句法平面进行语法分析的基本特点。 (二)、语义平面
1、“语义平面”及“语义”的理解 语法研究中的语义平面,是指对句子进行语义分析。句中词语与客观事物(符号与内容)之
间也有一定关系,这种关系是属于语义的。人们分系,这种关系是属于语用的。研究语用,也就是研究人怎样运用词语组成句子相
互间进行交际。语法分析中的句法分析与语义分析都只是停留在对语法进行静态的分析或描
写。而语用偏重于讲表达的,所以是一种动态的分析。
例1、我读过《红楼梦》了。(“我”施事,“红楼梦”受事,主谓宾句) 例2、《红楼梦》我读过了。(“红楼梦”受事,“我”施事,主谓谓语句) 为什么同样的语义结构却用不同的句法结构?或者说,同样的意思要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呢?
问题。因为句法分析要确定两个直接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或结构方式;如果是句子,要确定
句子的格局(即句型),在这方面,单纯的层次分析就无能为力了。所以,当前语法界比较
一致的意见是:在进行句法分析时,既要进行成分分析,也要进行层次分析,并把二者结合
起来。即采取“成分层次分析法”。其特点是:兼顾句子的成分和层次,以成分确定句法关系, 用层次统摄句子分析。
关于“可”字句的三角验证
关于“可”字句的三角验证作者:杨蕾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33期摘要: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经常出现的含“可”字的词句,一般来说很难给留学生做出解释,本文试图用邢福义先生的“两个三角”理论,从各个层面对“可”字句进行梳理,厘清它的语义、语法及语用功能,希望能对教学有所助益。
关键词:“可”字;小三角;大三角;事实验证[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4--02一、两个三角理论“两个三角”理论是邢福义先生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关于汉语语法研究的“多角验证”的思路和方法。
两个三角理论的提出使汉语语法研究在“三个平面”理论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两个三角”理论主要包括“小三角”和“大三角”两个部分,“小三角”指的是语表、语里、语值三个角。
邢福义先生认为每个语法事实都存在语表形式,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三个角度,因此小三角的验证就要从这三个方面来考察,验证的基本步骤分为表里印证与语值验察。
“大三角”指的是“普方古”三角,即普通话,方言,古代汉语三个角,普通话是最基本的语法研究事实,因此,“大三角”中的“普”角是“基”角。
关于大三角的事实验证主要是指“以方证普”和“以古证今”。
“以方证普”即立足于普通话,横看方言,考察所研究的对象在方言里有什么样的表现。
“以古证今”即立足于今,上看古代近代汉语,考察所研究的对象在古代近代汉语里有什么样的表现。
二、对于“可”字句的三角验证(一)对于“可”字句的小三角验证1.表里印证首先,由表察里现代汉语中所出现的“可”字,不论是在词语还是在句子中,它的形式“可”就是它的语表形式。
比如:你太可爱了;你太可恶了;你可来了,我都等了半天了;这件事情,我可不敢说;他长得可英俊啦!通过考察得知,“可”可以是一个成词语素,它可以跟其他语素联合成词,构成“可怜、可爱、可恨、可恶”等合成词。
为了描写的充分性,这里就暂不考虑“可”作为成词语素的三角验证,把研究范围封闭在“可”的作为独立的词的词性上,力求做到研究的充分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处】世界汉语教学【地名】京【期号】19404【页号】1-9【作者】眸子【标题】语法研究中的“两个三角”和“三个平面”[*](华中师范大学眸子)对语法进行多视角的观察和动态、立体性的研究,是当代语法学的明显特征。
汉语是一种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的语言,许多语法问题仅在语法的层面很难得到圆满的解决,因此,多视角地动态地对汉语语法进行观察和研究,成为80年代以来中国语法学界所致力探讨的热点课题。
在对这一热点课题的探讨中,人们提出了许多耐人深思的问题,形成了一些具有中国语言学特色的富有建设性的观点。
其中,由胡裕树、张斌二位先生首先提出的“三个平面”学说和邢福义先生的“两个三角”学说最引人注目。
这两个学说具有相近的学术思路和一定的学术互补性,但是在概念内涵和研究观念等方面也有不小的差别。
本文重点探讨“两个三角”学说,并把这一学说的有关内容同“三个平面”学说进行一些比较。
一、两个三角学说(一)两个三角学说的形成两个三角由小三角(语表形式─语里意义─语用价值)和大三角(普通话─方言─古代汉语)构成。
两个三角学说是邢福义先生在总结自已和中国当代语法学界的研究成果与学术追求的基础上,由小三角逐渐发展到大三角而形成的。
1984年,邢福义先生在总结自已的研究特色时提出了语法研究有机地结合逻辑和修辞的问题,形成了小三角的雏形(《语法问题探讨集·序》)。
1986年在北京西山召开的第四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上,他又提出语法研究除了意义和形式之外,还要注意语用价值的问题(1);他提交的论文《“NN地V”结构》(2),从语义特征、形式特征和语用价值等方面对“NN 地V”这种格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在1987年发表的《语修沟通管见》(3)一文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对于某种语法现象,既要注意研究其语表形式和语里意义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揭示有关规律,也要注意研究其语用价值,借以深化认识。
”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小三角的形成。
1989年湖北省语言学会第5届年会上,邢先生作了关于语法研究的两个三角的学术专题讲座,在小三角的基础上引入了大三角,两个三角学说首次提出。
此后,接连发表了多篇论文(4),对两个三角学说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阐述和实践例示,使这一学说不断地充实、发展。
(二)两个三角学说中的小三角两个三角学说是从语法研究的方法论角度提出来的,反映的是一种动态的研究思路。
其目的是要解决怎样在语法研究中观察现象、发掘规律和多侧面相互印证的问题。
所谓三角,其实就是观察现象、发掘规律和相互印证的三个视角。
小三角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内部的三个视角,大三角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外部的三个视角。
1、语表、语里、语值及其相对性据华萍(邢福义)先生(1991)的定义,在小三角中,语表形式(简称“语表”或“表”)是指“显露在外的可见形式”,语里意义(简称“语里”或“里”)是指在脱离一定语境的条件下语表所负载的“隐含在内的不可见的关系或内容”;对语用价值(简称“语值”或“值”)没有明确定义,只是举例性地说有“修辞值”(特定格式的特定修辞效果)和“语境值”(不同句式适应不同语境的价值)。
据此推演,语表应包括从词到语篇的各种语法单位、各种语法单位的组合形式和变换形式、以及组合变换所使用的各种语法手段等;语里应包括结构关系、语义关系、逻辑关系和语句的涵盖意义等。
这样一来,语表似乎显得单薄了些,而语里的内容却特别繁丰,需要进一步研究它们的层次和关系。
关于语值,从邢先生的有关论述中可以看出,应是指语表和语里的结合体在一定的语境中所产生的各种语用效果。
如信息的传递效果、情感的表达效果、语句与上下文的匹配效果等,而不限于所谓的“修辞值”和“语境值”。
语值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尚需再探。
进一步研究将会发现,语表形式、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相对性。
这种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语表形式所表示的语法单位的层级和性质不同,所牵涉的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也会不同。
比如语里意义,如果所研究的对象是一个有实在意义的词,所牵涉的主要是词的涵盖意义;如果所研究的是单句结构,所牵涉的主要是结构关系、语义关系等;如果所研究的对象是复句,所牵涉的主要是逻辑关系。
再如语用价值,如果所研究的对象是词,所考虑的主要是词的附加色彩;如果所研究的对象是句子,就要考虑它的信息传递效果、情感表达效果和与上下文的匹配效果等。
表里值的相对性,决定了不同语法单位的研究要有所侧重。
其二,语表形式、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会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例如夸张、比喻等一般属于语用价值,一句话或一段话是不是夸张或比喻,需要参照一定的语言环境才能确定;但是,如果夸张或比喻有了一定的语表形式作表征,在脱离一定的语言环境之后仍然能够表达夸张或比喻的意义,这时夸张和比喻就转化为语里意义。
如“经常烧鸡烤鸭地吃”、“他像钢铁一样地坚强”之类的格式,所表达的“小夸张”的架势和比喻的意味就由语用价值转化为语里意义。
上面的转化是由语言本身造成的,有些转化则导因于语法研究成果的积累和深入。
例如词类的问题不完全是一个语表问题,它起码牵涉到结构关系,甚至词的涵盖意义。
但是由于长期研究成果的积累,典型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语里意义已经凝固在语表形式中,因此可以把此种词类看作是语表。
又如随着语义形式化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可以运用一定的手段把一些语义因子用较为直观的形式刻画出来,这种被较为直观的形式所刻画的语义因子及其结构,也可能会由语里意义转化为语表形式。
2、小三角的研究在小三角中,语表是研究的基点,也是研究的聚焦点。
大千世界和人类社会中的意义和关系等,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但是只有通过语表所负载或形成的意义和关系,才能成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而且语表是一种可见形式,也只有以语表作为参照,才能保证研究的客观性。
语法的研究目的在于揭示语表和语里的对应关系,在于发现语表语里的结合体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所具有的语用价值。
表里的对应关系和语用价值的研究。
其交叠聚焦处也正在语表。
因此,在小三角的研究中,语表具有研究基点和聚焦点的意义。
语法研究要注意发掘材料,表里值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关系。
从材料发掘上讲,表里值三个角是发掘材料的三个视点,由表里值三个角所构成的三条边反映着表里值之间的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关系,是发掘材料的三条线路。
动态的语法研究讲究表里值的相互印证。
从发生学上看,语表、语里的关系是内核,因为只有表里结合之后才能表现或形成一定的语值。
所以一般的研究程序应是先辨察表里,再考究语值。
辨察表里,目的是要达到表里互证,全面、细致而又准确有效地揭示表里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
在具体操作上,因研究对象不同,研究者习惯不同,研究目的不同,可以由表察里,可以由里及表,也可以表里互察。
从理论上讲,这三种操作路线没有优劣高下之分。
考究语值,目的是要对表里关系认识得更圆满,是要解释在表里辨察中不易说清或不能说清的问题,是要使语法研究更切近于具体的语言运用,从而使语法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比如同义形式的存在,只有考究语值才能充分认识它的合理性;歧义形式的分化,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于语值;言外意义的把握则几乎离不开语值的分析。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语句都有语值。
但是从语法研究的角度看,并不是任一研究都要考究语值,例如通过表里辨察已经说清的问题,没有必要再画蛇添足去考究语值。
在必须考究语值的情况下,语值的考究也应同表里相印证。
(三)两个三角学说中的大三角1、普、方、古及其相互关系大三角中的普通话(简称“普”)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语法,方言(简称“方”)是指现代汉语方言的语法,古代汉语(简称“古”)是指现代汉语形成之前的汉语语法。
普通话(和方言)是古代汉语的历史发展,与古代汉语的关系是历时关系。
照理说,在方言和古代汉语的各自领域中,同普通话一样都有语表、语里和语值的小三角存在,在方言语法和古代汉语语法的研究中,也可以而且也应该进行小三角的互察共证;但是两个三角学说主要是针对普通话语法研究而提出来的,从普通话语法的研究着眼,方言和古代汉语各自的小三角似乎不必要专门提出或特别强调。
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比较复杂,从时间维度上考察二者是兄弟关系,是古代汉语不同的发展结果;从空间维度上考察,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各有自已的语法系统的平行关系;从社会维度上考察,二者又是主体与变体之间的主从关系。
普方古之间关系如此错综复杂,之所以能够构成相互制约的三角,主要是就语法研究的层面上来看的,我们不能机械地认为它们在时间、空间和社会维度上不在一个平面,就否定它们可在语法研究的层面上构成三角关系。
我们认为,考察方言语法和古代汉语语法对于普通话语法的研究有帮助,并有利于形成更具解释力的语法理论。
2、大三角的研究在大三角的研究中,普通话是基角。
设置大三角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更好地研究普通话语法服务的。
站稳基角,再横看普方,纵观今古。
纵横互察,三角同证,形成对现代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思路。
横看普方,纵观今古,对于普通话语法的研究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其一,有利于甄别研究材料。
在所搜集到的语言材料中,常常掺杂有方言和古汉语的成分,通过横看纵观,便于剔除方古成分,增加研究材料的纯度,从而增加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其二,有利于开阔研究思路。
比如普通话中的“的”,语表形式相同,但是其语里意义多种多样,表里关系是一对多的关系;但是与“的”相同或相近的语法域在方言和古代汉语中,表里的对应关系却相对简单或明确。
在探讨“的”的表里对应关系时,视方览古无疑会大有启发。
普通话其实不是一个纯匀有致的系统,其中有历史的积淀和方言的吸纳。
这决定了对于普通话语法规律的刻画,必然会有非系统的例外出现。
一个好的语法系统,一条有价值的语法规律,不在于它有无例外,而在于能否对这些例外做出恰当的揭示和具有说服力的解释。
侦方问古,对于认识这些例外无疑可以提供重要的线索,拓宽研究思路。
其三,能够提供令人信服的外证。
如果说小三角之间的证是“内证”的话,那么大三角之间的证就是“外证”。
如果仅把普通话语法看作是一个静止的完全自足的共时系统的话,从理论上说只要求系统内部的自恰无悖,有无外证并无关紧要。
但是,对于一种语法现象往往可以有不止一种的处理和解释,多种处理和多个解释也许都言之有理,持之有故,难以用对错来衡量。
虽然难分对错,但却可较优劣。
优劣的判定就在于解释力的大小。
如果某种处理、某个解释,既适合于普通话,又适合于方言和/或古汉语,既在普通话系统内自恰无悖,又有较多的外证,那么它无疑将优于其他的处理和解释。
就此而论,查方索古,考求外证,对于从多种难分对错的处理和解释中判别优劣,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
其四,有利于建立高层次的语法理论。
汉语语法研究除了描写事实、总结规律之外,还担负着建立高层次的汉语语法理论乃至普通语法理论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