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案例

合集下载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教育领域开始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理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应用。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数学问题和解题步骤,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和推理过程。

可以用动画的形式演示几何图形的构成过程,用三维模型展示数学物体的特征等。

利用计算机软件和互联网资源进行数学实验和探究,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使用几何绘图软件,学生可以进行几何图形的变化和推理,加深对几何知识的理解。

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线上数学游戏和课外拓展学习,增加对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二、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案例近年来,许多学者和教师进行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某小学的数学教师利用互联网资源设计了一套针对小学生的数学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和数学知识的巩固。

该游戏提供了多种数学题目和解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选择适合的难度和形式进行游戏。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该教师发现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加,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某小学的数学教研组开展了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中的教学创新实践。

教师们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将数学知识和问题与学生熟悉的实际情境进行联系,设计了一系列的数学探究活动。

在学习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时,教师们设计了一个虚拟商店的情境,在虚拟商店中,学生可以进行购物和结账,并需要计算商品价格、找零等数学运算。

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对分数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前景和挑战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具有广阔的前景和一定的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教师可以利用更多的工具和资源,创造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案例篇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案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案例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由于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而得到了广泛运用。

本文结合自己的课例就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应用,设计了《数的认识》一课。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

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

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借助信息技术,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小学生生活知识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运用信息技术能直观形象地把整个过程显示出来,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架设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帮助他们理解知识。

三、借助信息技术,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学得主动,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四、借助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还原于学生生活实际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是简单的使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学科问题,又能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的案例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的案例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的案例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是以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为载体,把数学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知识和能力渗透到信息技术学科中来,一方面可以丰富和扩展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多思路、多方面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数学教学中,如何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入到教学设计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与教学过程浑然一体呢?本文就信息技术教育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整合由于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的限制,当今世界上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数学学科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很难在教材中反映出来。

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

然而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

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十分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先利用多媒体展现森林中的小猪、小狗、小兔、小熊等小动物分别骑着装有圆形、方形、椭圆形等不同形状车轮的自行车赛跑的情景。

精彩的画面,一下把学生吸住了。

比赛之前,先让学生猜一猜谁先到达终点。

学生们根据生活经验,猜小狗会得第一。

比赛开始了,音乐声中,小狗骑得又快又稳,得了第一,小猪、小兔、小熊虽奋力拼搏,但仍落在后面。

学生们情绪高涨,事实果然与猜想一致。

这时教师提出问题:“小狗为什么能得第一?”“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车轴为什么要装在圆心上才能跑得又快又稳?”这一连串的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带着探求知识奥妙的愿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有关圆的知识的学习中来。

现代信息技术使数学知识与学生喜欢的动画结合起来,学生在乐中学、玩中学,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宽知识面,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学反馈信息 , 及 时采取补 救措施 ,使教 学过程 向教学 目标
新课 程标准提 出 “ 数学要 贴近生 活” 、 “ 数 利用 网络信息 丰富 、传播 及时 、读取 方便等 靠 近 ,实现 真正意义上 的分层教学 和个性化
学 问题生活化 ”。 教 师应 把数学学习的 内容 特性 ,促进课 堂模 式 的转 变 ,既 丰富了教学 教学 。
以学不好 。为什 么许 多孩子对 数学缺少 兴趣 拼 出形 状各异 的美丽 图案 ,然后在利 用多媒 学生很快 的了解 自己的学习情况 ,加深学 习
呢?华罗庚 曾经说过 ,对数学产 生枯燥乏 味、 体演示 ,交流 自己的作 品。 神秘难 懂的 印象 的主要原 因就是脱 离实际 。 运 用现代 化信息技术 的手段 开展教学 ,
式 。基 于这一思考 ,我有意识 让学生 自己去 式 的课程资 源将 更加 丰富 ,学 习者 可以通过 查 阅资料或进行社 会调查 ,把学 习数 学 由课 信 息技术 的通讯功能 与专家 、教师 等交流 ,
兴趣 是最好 的老师 。有 人 曾说 : “ 没有 内延伸 到课外 ,不 仅开 阔学生 的知识 视野 、
扩大 了课程 资源范围。
兴趣 的强 制性学 习 ,将会扼杀 学生探求 真理 丰 富了课余知识 ,并且培养 学生 自主探求知
的欲望 。”根据心理 学规律 和小学生学 习特 识 的能 力 提高 学 生搜 集 和处 点 ,有意 注意持续 的时 间很 短 ,加之课 堂思 理信息 的能力 。 维活动 比较 紧张 ,时间一 长 ,学生极易感 到 《 长 方 形 、正 方 形 和平
传统 的教学模式 中 ,学生学 习方式较单

被动 ,缺 少 自主探 索 、合作学 习 ,独立
( 四 )积极 整合 ,转变教学方法

(江苏省获奖教案)小学数学《7的乘法口诀》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

(江苏省获奖教案)小学数学《7的乘法口诀》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

江苏省获奖教案)小学数学《7的乘法口诀》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小学数学《7 的乘法口诀》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泰州市姜堰区沈高小学刘小丽教学内容为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八单元《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中《7 的乘法口诀》一课。

一、教学分析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教材内容的呈现是在学生学“ 1—6 的乘法口诀”以后。

由于他们已经具有学习1—6 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7 的乘法口诀,体现了提高学生学习独立性要求的编写意图。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知识与能力目标]: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7的连加过程,得出和掌握7 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计算7 的乘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理解7 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认识7 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归纳、推理,编制和掌握7 的乘法口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能用7 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7的乘法;[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法和学法[教法]在深入钻研与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新课标》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力求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已有的2-6 的乘法口诀的基础知识迁移作用,引导学生自我完成对7的乘法口诀的探究、编制,在初步经历“观察、尝试、操作、交流、欣赏”等数学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验数学创造的乐趣。

在课堂上,力求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

在推导7 的乘法口诀和讨论怎样记忆时分别运用直观演示、实践探索、观察比较、演绎概括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案例——《小小设计师》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案例——《小小设计师》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案例——《小小设计师》教学设计摘要:信息技术已成为优化现代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和途径,运用信息技术,把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能更好帮助学生学习,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多元化,能使学生的思想长上翅膀,在科学知识的蓝天下,展翅高飞;网络便捷、灵活的优势,可激发学习兴趣。

本节案例站在教育信息化新常态的高度,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信息技术中的画图软件、QQ聊天软件、网络基础知识进行了深度融合,使学生在数学课上不仅学会了简单图形的设计,还学会了电脑绘图的的简单方法,并通过电脑绘图又加深了对图形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知识的进一步理解;通过运用QQ软件上传图片、网络搜索所需资料、图片、电脑绘图工具设计徽标、,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了电脑的学习功能,激发了创作的灵感。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数学课堂;画图工具;网络共享信息技术已成为优化现代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和途径,运用信息技术,把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能更好帮助学生学习,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多元化,能使学生的思想长上翅膀,在科学知识的蓝天下,展翅高飞;网络便捷、灵活的优势,可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这样的思想,我在北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好玩——小小设计师》一课中开展了以下教学活动。

一、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一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是设计艺术节标志(徽标),需要学生认真观察、动手操作,体会对称与不对称的特征。

由于学生年龄小,感性经验少,运用常规的教学方法,从教材所给的图案或徽标中抽象出徽标的特征,并设计出新颖、独特的徽标有一定的困难。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让学生通过“图案感知——网络深化——电脑画图——网络共享”等方法对该内容与信息技术进行了深度融合。

二、学习目标1.通过收集和欣赏各类徽标,体会对称与不对称的区别,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2.通过设计徽标的数学活动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意识。

3.在设计徽标的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数学与艺术、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探索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探索
到 了 良好 的效 果 信 息技 术与 小 学 数 学 学科 内容 的 整合
一Leabharlann 、新 《 准》 出 : 生 数 学 学 习 的 内容 应 当 是现 实 的 、 意 标 提 学 有 义的 、 富有 挑 战性 的 。我 们 可 以 利 用 网 络 信息 资源 丰 富 、 时效 性 强 的特 点 , 信 息 技 术 与小 学 数 学 教 学 内容 有 机 整合 。 将 充分 利 用 各 种信 息 资 源 , 与小 学 数 学 教 学 内 容 相结 合 , 学 生 的 学 使 习 内容更 加 丰 富 多 彩 , 具 有 时 代 气 息 ; 更 同时 也 让 教 师 能 拓展 知 识 视野 , 改变 传 统 的 学 科 教 学 内 容 , 教 材 “ ” 来 。课 程 使 活 起 整 合 强 调 信息 技 术 服务 于教 学 目标 。 一方 面 , 生借 助 信 息技 学 术 获 取信 息 、 索 问 题 、 决 问题 , 一 方 面 , 生 对 这种 工具 探 解 另 学 的 使 用要 像 铅 笔 、 皮 那 样 顺 手 、 橡 自然 。所 以 要 培养 学 生学 会 把 信 息 技 术 作 为 获 取 信 息 、 索 问 题 、 作 讨 论 、 决 问题 和 探 协 解 知 识 构建 的工 具 ,教 师 要将 信 息 技 术 作 为 演 示 工具 、交 流工 具 、 别辅 导 工 具 、 境 探 究 工 具 、 现 学 习 工 具 和 情 感 激 励 个 情 发 工具等。 例 如 在 教 学 “ 法 的 初 步 认 识 ” , 通 过 学 生 做 游 戏 加 时 我 学 生进 行 问题 解 决 , 利 于对 数 学 知 识 的获 取 与 保 持 。 中几 有 初 何《 》 一章 , “ 径定理”“ 圆 这 像 垂 、 圆心 角 、 、 、 弧 弦 弦心 距 关 系定 理 ” , 要 用 “ 折 、 转 、 移 ” 知识 证 明 的定 理 , 可 用 等 需 翻 旋 平 等 都 《 何 画板 》 态演 示 知 识 的形 成 过 程 , 可 化 抽 象 为 直 观 , 几 动 既 又 可 化 静止 为 运 动 。 比如 . 学 习“ 等腰 三角 形 三线 合 一 ” 一 性 质 时 . 少 学 这 不 生理 解 有 困难 。我 利 用 《 何 画板 》 先 画一 个 任 意 三 角 形 , 几 , 测 出 三 线 的 长 度 。 拖 动相 关 的 点 , 再 引导 学 生 观 察 长 度 变 化 . 通 过 比较 发 现 i 线合 一 的性 质 ; 识 多 面体 展 开 图时 , 然 正 方 认 虽 体 实 物 比 较 直 观 , 不 透 明 , 是 利 用 《 何 画板 》作 一 个 正 但 还 几 , 方 体 . 个 面涂 上不 同颜 色且 可 透 视 . 结 合 实 物 , 而 真 正 六 再 从 达 到解 决 问 题 的 目的 。这 一 过 程 让 学 生 直接 感 受 到 数 学 来 源 于 自然 。 象 于实 践 , 时 开 阔 了学 生 的 视 野 . 利 于 学 生 发 抽 同 有

【小学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小学数学教学案例100例

【小学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小学数学教学案例100例

【小学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小学数学教学案例100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由此可见,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这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真正的课程整合,是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超越不同知识体系而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学思想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整体概念。

21世纪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纪。

信息技术将对教育产生巨大影响,并给未来社会带来巨大变革。

为了加强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实效性、时代性,如何依托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内部基础和外部环境,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改进数学学习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本质和提高数学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课标》中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数学课本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参考书。

但长期以来被广大教师视为教学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源泉,教学内容被定固于课本上,不敢越课本半步。

教科书由于受编写、排版印刷等多方面的影响,内容明显偏旧,经常出现90年代甚至更远年代的统计信息和一些远离学生生活的情境和问题,一些具有时代特征,联系实际充满生机活力的数学教学素材和内容很难在教材中反映出来,从而造成学生厌学、怕学数学的情绪。

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

因此,现实的生活材料和生活事例应该是学习数学的载体,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是数学,数学就在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教学设计本文介绍了XXXXXX老师在八年级下册《制作图表》课程中,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采用任务驱动模式,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使用统计图表和管理数据的能力的教学设计。

首先,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适应信息社会的研究、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研究的全过程,在完成任务的尝试、探究过程中,逐步提升其信息素养。

其次,本课程的教材是XXX教研室编著的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教材八年级下册,《制作图表》第11课,“数据处理”,介绍了“Excel”软件基本工具——数据图表的制作方法。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Excel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利用软件输入数据、计算数据、对数据进行排序和筛选,并根据要求简单的分析数据。

教学目标设计包括使学生认识图表组工具选项组的组成,学会制作图表的方法,学会修饰图表的方法,学会编辑图表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使用统计图表和管理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耐心、细致的研究态度。

教学重点是制作图表的方法和修饰编辑图表,教学难点是依据数学实际要求制作图表。

教学方法采用演示讲解法和任务驱动法,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包括多媒体网络教室和教师准备的图表。

教学过程包括案例引入和新课讲授。

在案例引入中,采用多媒体电子教室展示的方法,让学生观摩数学课堂学过的“统计图表”,引导学生想一想制作统计图的方法、统计图能解决什么数学问题以及制作统计图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在新课讲授中,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插入”选项卡的“图表”组的列出的常见图表工具和图表的类型,并布置任务让学生用柱形图显示“八(1)班学生信息表”工作簿“必修成绩”工作表中各门功课的平均分,引导学生依据教材做一做步骤完成任务,并根据图表分析数据。

Which subject has the lowest average score。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案例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数学课程和教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了不少的办法:或是绘声绘色,或是实物展示,或是幻灯辅助等等。

但这些方法却容量小,手段单一,吸引力不强。

而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辅助教学,可以集文字、声音、图象和动画于一体,且具有综合处理能力,特别是络传递方式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开放,问题情境生动逼真,能够使得小学生很快进入角色,积极性高。

在这种大环境下,教师把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

就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让数学更贴进生活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应以教学内容的知识点为切入点来进行。

教师利用可切入的知识点,围绕知识点的揭示、阐述、展开、归纳、总结等环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进行有效的整合教学。

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可以极大限度的突破书本是唯一学习资源的限制,利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最大限度的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跳出只学课本内容的局限性。

从而开阔视野,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圆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圆及其应用,把握什么是圆周、直径、半径、圆心的特点,会画圆。

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引人:小动物们举行自行车比赛,比赛的结果如何呢?请大家观看屏幕猜一猜。

这时,画面上出现了四个可爱的小动物:小猴、小猫、小猪、小兔和小狗,他们分别乘坐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圆形车轮的自行车参加比赛(利用特写镜头的办法把不同设计的自行车轮子一一展示,引发学生的质疑与思考)。

随着小猴一声枪响,激烈的比赛开始了,但很快就拉开了距离。

接着,老师让学生根据不同车轮前进的情况预测比赛结果,究竟谁能得第一?“小狗得第一”,“为什么?”“因为小狗骑的车车轮圆的”。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探究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探究
信 息技 术 与小 学 数学 课 程 的整 合探 究
重庆 市开县 南门镇 中心小 学 熊绿林
随 着人类 进 入信息 时代 , 计 算 机 和 有 教 育 意 义 的 、 有说 服 力 的 数据 , 统计 给学 生 。对 学生 的 不 同解题 过程 , 通 过 网络 技术 不断 发展 ,我们 的生 产方 式 、 材料, 学生 不仅轻 松 的完 成 了本节 的教 网络在 屏幕 上显 示 , 起到 交互 作用 。不 生 活方式 、 工作 方式 和学 习方式 也 发生 学 任 务 ,而且 成 功 地接 受 了一 次 爱祖 仅使学 生很 快地 了解 自己 的学 习情况 , 加深学 习 体验 , 而且 教 师也 可 以从 中获 了剧 烈 的变化 。 信 息技术 与学 科课 程 整 国 、 爱 社会 主义 、 爱科 学 的思想 教 育 。 合教 学 , 已成 为近年 来教 育教学 改 革 引 人 注 目的焦 点 。 数 学教 师应 该进一 步 从 自己学 科 教 学 的角 度来 研 究 如 何 使用 计算 机 帮助 自己的教学 , 把计算 机 技 术 融入 到小 学数 学教 学中去 , 使学 生 能利 用计 算 机 提取 资 料 、 交互反馈 、 进行 自 学, 让数 学 中的学 习能 力 、 探 索能 力 、 实 验 能力 、 解决 问题 的能力 成 为小学 生 个 性 潜能 发展 的方 向 。 “ 课 程整 合 ” 的教 学 模 式是 我 国面 向 2 I 世 纪基 础教 育教 学 改 革 的新视点 , 它 的研究 与 实施 为学 生 主 体性 , 创造 性 的发挥创 设 了 良好 的 基

和 教材 编写 的限制 , 当今 天世 界上 最 鲜 的 能力 。 活的 , 具 有 明显 时代特 征的数 学 学科 教 如教学《 十 进 制计 数 法 》 、 《 数 的产 要注意 的问题 学 素材 和教学 内容 , 很 难在教 材 中反 映 生》 时, 课前 , 教 师根据 教学 目标对 教材 在“ 课程 整合 ” 的研 究过 程 中 , 我 们 来 。华罗庚 曾经说过 , 对数 学产 生 枯 进行 分析 列 出莺难 点 和关 键点 , 并 以课 感 到需要 注 意 以下 问题 : 燥 乏味 , 神秘 难懂 的印象 的 主要原 冈 就 件或 r 救 J 页 的形 式呈 现 给学 生 。上 课 时 , ( 一) 计 算 机作 为辅 助 手段 引 入课 是 脱离 实际 而现 实 的生活 材料 , 不 仪 学生 接受 了学 习任 务以后 , 在 教师 的指 堂 教学 , 但计 算机 的基 本 知识 与技 能 的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案例一、教学背景: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得到了广泛运用,让网络走进每一门学科课程,利用网络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变化、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引发和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并在整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觉培养和优化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多媒体课件已成为课堂教学必不可缺的一项工具。

旧的教学思想已经落伍了,学生想要的是更多更新更精彩的知识。

多媒体就可以实现这个愿望,它能使数学问题尤由抽象变具体,由枯燥变有趣,由静止变动态,由复杂变简单。

每次用多媒体课件给孩子们上课,他们都会特别兴奋,那节课的教学效果也会非常好。

特别是让孩子们亲自上计算机前做练习,学生更是格外高兴。

大量的电化教育实践已经证明:运用电教媒体表示、传递和处理教育教学信息,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具体,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兴趣;可以增加课堂练习地实践和机会;可以促进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率、效果和质量。

二、案例描述:教学内容:《圆》是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内容并很难,书中涉及的知识点也较少。

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改组,加入了其他的一些知识点,如圆心和半径的作用、圆内线段直径最长、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等,一方面提高学生兴趣,另一方面也作为课的内容向学生介绍。

学生在多媒体的帮助观察、比较中学习有关圆的知识,兴趣明显高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画,折,量等操作感受并探索圆的基本特征,知道圆心,半径和直径,并会应用圆的知识解决一些日常生活现象和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方面: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发现、归纳等数学活动,积累探索学习的经验,提升数学思维的水平。

解决问题方面: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理解圆周率含义,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方面:积极主动参与各种探索和操作活动,认真体会圆形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感受平面图形学习价值和数学知识之美。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教学案例——《角的初步认识》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教学案例——《角的初步认识》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教学案例——《角的初步认识》案例背景:本节课的内容是让学生角的概念,认识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等。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教学这一课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新课导入和重点难点突破,教学案例节选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能够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角,知道角的概念以及各部分名称。

通过对比,初步比较角的大小。

3.核心素养培养:通过实操与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增强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什么是角,角的各部分名称。

2.教学难点: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它张开的大小有关。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吸管、圆形纸张。

学具:三角板、吸管、圆形纸张。

教学过程:一、使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快来看看这个是什么图形。

(用课件展示三角形和五角星)生:三角形和五角星。

师:那么为什么它们叫三角形和五角星呢?生:因为他们都有角。

师:非常好,大家知道它们都有角,那什么时候角呢?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下“角”这个新朋友吧。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新知识1.观察教室,寻找角师:同学们,看看我们的教室,哪里还有角的存在呢?生:黑板有角,小红旗有角,课桌、椅子、墙壁、老师手里的三角板……师:非常好,大家找到了这么多角。

现在请大家拿出自己的三角板,跟着老师一起做,先摸一摸这里(顶点),大家什么感觉?生:尖尖的,扎的手疼。

师:那大家再摸一摸这里呢?(摸一摸边)生:这里是平的,直的,割手。

师:这个尖尖的扎手的地方,在数学中我们叫做角的顶点,平平直直有点割手的地方,叫做边。

现在大家互相指一指,哪里是顶点,哪里是边吧。

生:学生活动。

师:(黑板上画角)同学们,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角,顶点和边该怎么标呢?生: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师:同学们,我们再来看下,这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呢?生:每个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完整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教学设计

(完整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教学设计

利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设计——《年、月、日》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信息技术在整合中的定位非常明确:“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育学的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本节课我努力体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

通过网络环境下教与学,力争实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善。

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善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学生的数学学习材料,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

内容的呈现也要采用不同的方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本节课中,我把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制成了网页,丰富了教材内容。

学生结合年历,浏览、阅读网页,在短短6——8分钟内对年月日的知识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在展示大小月的由来这一环节中,我是通过动态的故事画面,使学生轻松记住了7个大月,4个小月和特殊的2月的由来。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考。

年月日学生很熟悉,但是年月日的形成学生并不熟悉。

教师通过播放展示性课件,让学生观察动态的画面,清楚了地球绕太阳一周是一年,月亮绕地球一周是一月。

地球自转一周是一日。

平、闰年的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通过课件展示,图文并茂地展示“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道理,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

例如学生操作网页,结合手中年历自主浏览、阅读,小组内交流。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微研究-课题立项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微研究-课题立项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微研究一、研究背景:当前,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是以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为载体,把数学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知识和能力渗透到信息技术学科中来,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为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通过将图形、音频、视频、动画等进行有效利用,最大限度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也为小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产生一定推动作用。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意义:(一)提供丰富教学资源,发展学生思维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些数学概念等教学内容较为抽象,仅仅用语言进行概念讲授的教学方式,不仅费时费力,也会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之感。

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则有效地攻破了这一难题。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更加方便优质的教师资源,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样性的学习资源。

(二)活跃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点,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来说,如果缺乏充分的学习兴趣,将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习效率也难以得到提高。

基于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会为学生营造出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数学学习过程,感受数学的独特魅力并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案例认识钟表认识整时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经历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整时的过程。

2、会看整时,知道分针指着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3、积极参加交流活动,感受时间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钟表,会看整时。

教学设备:钟表,多媒体ppt教学过程:。

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课例漫谈

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课例漫谈

时 ,都觉得很枯燥 。要改变 学生们长期 的这种思维 定势 ,让 利用 信 息技术 的交互 功 能 ,这 一 点就 轻而 易举 地解 决 了 。
学生在 一种积极 、主 动 ,愉悦 的情境 中去 学习数学 。我们就 可 以利用 计算机 的这 一特点 ,创 设情境 ,激 发兴趣 ,发挥学 材 的特 点,在新授课前 创设 了一个 “ 猪八戒 吃果子 ”的故事 神 为之一振 ,当大屏幕上 出现猪八 戒憨态可掬 的画面 以及 听 屏幕 。在最后 帮助猪八戒解 决 “ 半个 ”是怎样 写的问题情境 中,很 自然地进 入到新课 的教 学中 。
学现 代化 的 实施 ,参与 到 课堂 改革 的教 学模 式 中 ,所 谓信 识 面 。 比如我 在教 学 “ 认 识分 数 ”时 ,当 学生们 已经 初 步
使学 生 的素质 得到 更好 地培 养和 发展 ,因此 ,作 为一 名 小 义 之后 ,我通 过我 们 的数 学平 台给 学生们 介 绍 了这样 的 一 学数 学教 师 ,确立 新 的教 学观念 ,充分 发挥 新 的信息 技术 些 知识 : “ 古 人记 录分 数 的方法 ” “ 分 数 的产 生 ” “ 破碎 的优势 ,改进 教法 ,优 化课 堂教 学 , 已是 当务之 急 ,下面 的数 ” ,学生们 自由点 击 自己喜 欢 的主题 ,打开 后认 真 阅

助我 们数学平 台的优势 ,采 取 了这样 的方式进行 教学 :我事 生们 做 完上传 后 ,我 再把 学 生 的作 品通过 服务 器又 传 递到 先在 数学平 台上 做好 了如树 叶、衣服 、蝴蝶、正 方形、六边 学 生 的电脑 中 ,学生 们通 过浏 览 全班 的作 业情 况 ,再进 行
到猪 八戒吭 哧吭哧的声音 时,学生们 一个个全神 贯注 盯着 大 就 可 以马 上知 道全 班有 几个 同学没 有掌 握好 ,对 错误 较 多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以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为例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以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为例
现 师生 互动、人机 互动、读者 与作 者的互 动等。刺激幼 儿的
进行 幼儿 自由分 组表演 阶段,幼儿 自由结组 ,每 组 6 个人 ,
商量每个 人扮演 的角色。在接下来 的表演 中,大家还可 以互 换角色 ,比一 比看谁表 演得最棒 !在 幼儿表 演的过程 中,教 师巡 回指 导 ,适 时给予鼓励和 引导。通过 幼儿表 演 ,教 师启
程度 上 的 提 高 。
2 0 1 3 年7 月中 第2 0 期 ( 总第 3 1 4 期)
的感 悟,纷纷 跑 向自己的 “ 伞”下躲 避大雨。这种教 学方式 , 既提 高 了幼儿的 阅读感悟能力 ,又提3—
数学学 习活动充满乐趣 ,学 生在玩 中学、学中玩。
4教学重点 、难点
教 学重点 :平移和旋 转这 两种运 动状态 的特 征是本课 的 重点 ,要求学生能进行 区分和辨认。 教 学难 点:正确数 出平 移的距离。
如 斜拉桥 、缆车 、升 降机 、风车 、直 升飞机 等,使 学 生对所 学的知识应 用有 了一定 的 了解 ,也使 学生获得 了丰 富的感 性
球公 公的招聘会 又开始 了,你们 想不想也扮 演一次小 动物去
5巧 用 电子 白板进 行人 机互 动 ,提 高幼儿 的 实践 应聘 呢?师 生先进 行示 范表 演,请保育 员老 师先扮演地球 公 能 力 公 ,选 几名能力较 强的幼儿扮 演各 种小 动物进行表演 。然后
在 幼儿 语 言课 的教学 中,通 过 电子 白板 的交互 功能 ,实
小动物们 去哪里找伞 呢?幼儿根据 电子 白板上 的提 示和 自己
幼儿产生丰 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综合提 高幼儿的 阅 读 素养 。 因此 ,在今 后的教 学中,笔者会进 一步探索和挖 掘提高幼儿

主动学 轻松学——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摭谈

主动学 轻松学——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摭谈
动。
1知 识 点 激 趣 .
直 观 上 清 楚 地 认 识 到 圆柱 的 底 面 积
室酗学
轻 学
等 于拼 成 的长 方 体 的底 面 积 . 圆柱 的
高就 是 拼 成 的长 方 体 的 高 . 而推 导 从
出 圆 柱 体 的 体 积 : 面 积 × 。这 样 底 高
利 用 多 媒 体 的 动 画技 术 将 抽 象 的 知
生 浓 厚 的学 习兴 趣 。
多媒体集文字 、 画 、 音 、 动 声 图像
于 一 体 . 可 同时 展 示 . 静 为 动 , 并 变 扩
只 小 动 物 坐 在 用 方 形 或 其 他 图 形
做 轮 子 的 车 子 上 . 子 开 动 了 . 动 车 息 技 术 与 课 程 整 合 可 以改 变 单 纯 的说 教 模 式 . 学 生 给
下子就产生了共鸣 . 由此 引 入 本 课
所 要 学 习 的 容量 单 位 — — 升 由于 贴
近 生 活 . 生 们 的思 维 一 下 子 变 得 活 学
点 如教 学 圆 时 . 学 生 明 白为 什 么 让
科 对 于 小 学 生来 说 . 统 的 教 学 方 传

体 .利用 多媒 体 课 件 的 回放 功 能 . 反
复 并 使 式 易 使 学 习 变得 枯 燥 无 味 . 以 激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摭谈 多 做 几 遍 . 配 以 闪 烁 . 学 生 从 难 _j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兴趣 。而 利 用 信 息 技 术 , 创 设 一 个具 体 可 感 的生 动 世 界 , 够 能 立 刻 吸 引学 生 的 注意 力 . 学 生 产 生 让 学 习 的 心 理 需 求 .学 习 变 得 更 为 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案例
《时、分、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十单元《时、分、秒的认识》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计算机上展示的各式各样的钟表及自身尝试用鼠标随意转动时针、针分活动认识钟面;初步了解时针、分针。

2.运用计算机向学生展示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使学生自己动手用鼠标转动钟表的
时针、分针,掌握并能熟练认读这些整时的时间。

3.结合日常生活,让学生随意转动时针、分针,并认读这些整时的时间,了解生活中的
时间,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建立时间观念,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熟练地认识时间;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运用计算机拨动钟表的指针,认读所
表示的整时的时间,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难点:整时钟面指针的规律。

教学地点:计算机教室。

教学工具:教师和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教师的计算机可控制每台计算机、一个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运用计算机播放音频“滴答”声,请学生仔细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钟表的声音)
2、运用计算机演示动画“时钟”,再请学生看一看,看到什么?(钟表)
3、大家愿不愿意“认识钟表”,通过认钟表来知道时间,都成为生活中的小能人!(愿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计算机展示课题:时、分、秒的认识)
二、教学过程
(一)认识钟面
1.寻找生活中的钟表
(1)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钟表的?
生:家里、商店里、学校里以及人们的身上……
(2)师:同学们,你们见过的钟表都有些什么形状?
生答:有圆形的、有长方形的、有正方形的……
(老师利用计算机,向学生展示出各种各样的钟表。


师:到底该怎样看时间呢?我们先来认识钟面的结构。

(利用上面计算机展示的各种各样的钟表,并控制让它们走)
师:钟面上有几根针?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最短的针是时针)(较长的针是分针)(最长的针是秒针)
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观察到它们朝着什么方向走?用手比划一下。

像这样的方向我们称为顺时针。

(1)议一议:从钟面上,你还知道什么?
(2)显示题目,让学生说一说: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

每个大格分成()个小格。

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3)想一想:分针走一小格,时针走一大格分别表示多少时间?
3、时、分的进率。

(1)师用钟面模型进行演示,要求学生观察: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怎么走?你们可以知道什么?
得出结论:1时=60分。

(2)尝试练习:
引导学生认识1小时大约有多长?
一节课是(40)分,课间休息是(10)分,再加上(10)分,就是1小时。

(3)体验练习:
利用计算机显示时间,计时一分钟,让学生摸自己脉搏跳动多少次、一分钟可以写多少个字等等,让学生体验一分钟可以干的事,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二)整时的教学
1哪些小朋友已经认识时间了?请举手!真不错!老师拨动指针看你们是不是认识这些
时间?
生:3点、5点、4点、2点
师:告诉老师你们是怎样认识的的?分针和时针是怎么指的?
生:我是看分针指向数字几,时针指向数字几……
2.小结要点
规律: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板书:12、几、几时)
(把屏幕切换到教师电脑,教师拨屏幕上的钟表,学生判断对错)
(1)(出示2:40)提问:这是3时吗?为什么?
(2)(出示8:15)提问:这是8时吗?你会拨8时吗?请同学们自己拨一拨。

4.整时的书写
师:我们要把自己喜欢的时间记下来,怎么办呢?
钟面表示的时刻是“几时”就可以写成“几时”,还可以像电子表一样用数字记下来:先写
一个几,然后写2个小圆点,最后写2个“0”。

(写成:*:00)
5练习:教师运用计算机课件出整时的题:出示整时钟表,让学生自己填写点数(两种
写法),直到答对了才切换到下一题,五分钟后统计学生答题效率。

三、深化练习
小朋友们学会认时间,肯定还能安排时间!能不能安排一下我们周末的活动,你几时去干什么,几时去那里玩呢?(学生汇报,教师把所有人的电脑切换到某个学生的屏幕,通过他用鼠标转动时针和分针,读出钟表点数并说出自己要去干的事,其他同学判断他认读钟表的对错)
四、根据计算机显示小结全课
六、拓展练习
小朋友们,我们的前辈是多么聪明哪!这些钟表是那么的漂亮!但是,我相信我们的小朋友也是将来的创造家,请大家运用计算机上的画板工具,设计出自己喜欢的钟表来,并标明你的钟表所指的时间,如果有愿意分享的同学,老师一会可以切换屏幕,让大家来欣赏你的钟表。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优点:
1可以节约资源。

利用计算机课件可以展示出各种各样不同钟表,只需教师带一个钟表必要时使用即可,免去让学生从家里带钟表的麻烦,并可以尽可能多的向学生展示不同的钟表。

2可以节约时间。

利用计算机课件出题可以节约很多时间。

3方便控制学生学习进程。

教师的计算机可以监控每个学生做题情况,照顾学习程度不同的每位学生,瞬时统计学生做题效率,为后面的教学做准备。

4方便展示交流。

每个同学的计算机都可以在教师的控制下切换,方便大家交流学习成果,
照顾到平时因为座位问题而看不到黑板等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