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范围及精细资料含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填空、判断、选择题

1、文艺学:广义:文学学,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狭义:就是指文学理论

2、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一)对象——文学的普遍规律,即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等。(其中有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读者)

(二)任务——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注释:文学活动发展论——研究文学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研究文

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的特征。(纵向)

文学活动本质论——从总体上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

的特殊性质。(横向)

文学创作论——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

和规律。

作品构成论——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文学接受论——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

3、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

4、文学活动的构成,四要素: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需要理解)

第一,世界;①内涵:世界主要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即自然万物和社会的历史与现实。

②主要学说:摹仿说(再现说):文学艺术是对客观世界的摹仿和再现。

西方:柏拉图:艺术摹仿理念(三类事物:永恒不变的理念、呈现为感觉世界中的各种事物、镜中的映像和艺术品中描写的故事等;三个层次的世界:理念世界——现实世界(感性世界)——艺术世界。艺术世界摹仿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摹仿理念世界。)

亚里士多德:艺术摹仿现实并再现现实也把艺术称作“摹仿”。

中国:没有西方那么发达,但对世界也有不同程度和不同侧面的强调。

陆机《文赋》: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司空图:“思与境偕”;王夫之:“情景”之论;王国维:“意境说”

摹仿者摹仿的对象:

一、“行动中的人”。——密切关注现实人生,强调有生命的人生,认为文艺的根本任务是摹仿现实和人生。

二、“过去有的(是指曾经存在或正在存在的事,这是已有的事)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是指想象或可信的事,是现实中未曾有过的事)、应当有的事(是指实际上并不存在,但按情理、按规律而应当存在的事)——是普遍的,更高的真实。

文艺再现世界:诗人是摹仿者,更是创造者,诗人的摹仿是再现和创造。

第二,作者;①主要学说:表现说:文学艺术是作家内心世界的表现,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中国:《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

《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

于中而形于言。”

《荀子·乐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

西晋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严羽《沧浪诗话》:“诗者,吟咏性情也。”

西方:表现说正式出台于18、19世纪之交的浪漫主义思潮。

•18世纪欧洲浪漫诗人的主张:

华兹华斯:“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1880年序言》)

雪莱:“诗人的职责就在于:把他自己从这些形象和感觉中所得到的愉快和热诚传达于他人。”(雪莱《<伊斯兰的起义>序言》)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史达尔夫人:诗表现的是诗人“灵魂中的感情”,当热情激动灵魂时,诗人就借助形象和比喻来表现“内心的东西”。(史达尔夫人《论德国》)

托尔斯泰:艺术就是一种“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的人类活动。(托尔斯泰《艺术论》)

表现说与摹仿说的区别:

(1)表现说在文学本质论上突出作者的决定作用。摹仿说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说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

(2)表现说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摹仿说不否认这一点,但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因而看重考据式的批评。

(3)表现说不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而是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高扬“文学天才”的作用。

第三,作品(形式主义文论:强调文学作品的本体地位,侧重从作品的形式角度去研究作品);

主要学说:

俄国形式主义(20年代中期):文学的本质在于文学的形式,文学研究的真正对象应是作品的形式价值,是“文学性”,就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的东西,主要包括文学的语言、结构和形式。

英美新批评(20、30年代):同样强调文学作品的本体地位——文学本体论,它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

结构主义(60年代):它强调对作品进行整体的模式研究,追踪作品的“深层结构”,认为深层结构式潜藏在作品中的模式,必须用抽象的手段从作品中加以挖掘。

第四,读者

5、文学活动的发生,主要学说有:巫术发生说、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劳动说。

6、文学的文化含义: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7、文学的审美含义:①时间:魏晋南北朝时期(3到6世纪):审美的文学观念从文化中分离出来——“文学的自觉”。

②三个标志:第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5世纪,宋文帝建立“四学”:“文学”、“儒学”、“玄学”、“史学”)

第二,区分了文学的各种体裁并对其体制和风格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曹丕: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四科八体”)陆机:诗、赋、碑、诔、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