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21年1月考试《公路勘测与设计原理X》考核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 北 大 学 继 续 教 育 学 院

公路勘测与设计原理X 试 卷(作业考核 线上2) A 卷(共 3 页)

1四车道高速公路适应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 A )辆

A 45000—80000;

B 25000—55000;

C 15000—30000;

D 5000—15000 2设计交通量是指( C )

A 起算年年平均日交通量;

B 设计年限内的各年年平均日交通量的平均值;

C 设计年限末年平均日交通量;

D 设计年年平均日交通量。 3滚动阻力的计算与下列那项无关( A )

A 轮胎变形;

B 轮胎负荷;

C 道路坡度;

D 路面种类。 4 同向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为( B )

A 6V ;

B 2V ;

C 3V ; D4V 。 5设计速度为100km/h ,最大超高为8%,则当园曲线半径取1300m 时,其超高横坡宜为( A )

A 6%;

B 5%;

C 4%;

D 3%

6新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设计标高是指( D )

A 路中线标高;

B 行车道边缘标高;

C 路基边缘标高;

D 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 7设计速度为80km/h ,纵坡为5%,则最大坡长为( A )

A 700吗;

B 900m ;

C 600m ;

D 800m 。

8桩号分别为K40+456.44和K40+470.25的两相邻横断面的填挖高度分别为1.1、0,填挖面积分别为0,42.122==T T A m A 和0,02.182==W W A m A ,则两桩号间的土石方填挖数量分别为( B )

A 3343.124,76.85m V m V W T ==;

B 3395.82,17.57m V m V W T ==;

C 不能确定;

D 3348.115,75.68m V m V W T ==

9 二级双车道公路弯道处,已知超高横坡度为5%,采用绕路面内边线旋转方式,路拱横坡度为1.5%,超高缓和段长度为100m ,加宽值为0.6m ,采用比例加宽,则该超高缓和段的0x 为( C )

A 50m ;

B 42.6m ;

C 28m ;

D 30m 。 10 会车视距约为停车视距的( B )倍

A 1.5;

B 2;

C 3;

D 2.5

二 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同一公路等级可分段选用不同的( CD )。

A 行车视距;

B 路基边坡坡度;

C设计速度; D路基宽度。

2我国公路设计中常用的交通量是( ABCD )

A 设计交通量; B设计小时交通量;

C 观测交通量; D累计交通量。

3 施工图设计的主要任务是:( ABCD )

A最终确定各项工程数量和尺寸; B编制施工图预算;

C 选定设计方案; D编制设计概算。

4公路勘测设计的内业设计包括( ABCD )。

A 路线设计; B概算编制;

C 路线视察; D踏勘测量。

5从汽车动力特性图上,可以获取( BCD )

A 临界速度; B设计速度;

C最高速度; D最小稳定速度。

6公路的平面线形中的直线具有(ABC )的特点。

A 路线短捷; B视距良好;

C线形呆板; D易与地形及周围环境相协调。

7回旋线的几何要素是( ABCD )

A 内移值; B回旋参数;

C切线角; D曲率半径。

8 缓和曲线的作用是( ABD )

A曲率逐渐变化,便于驾驶操作;

B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避免离心力突变,乘客感到舒适;

C与竖曲线配合,纵面线形更美观;

D为设置超高和加宽提供过度段。

9 停车视距由( BCD )构成。

A 最小超车视距; B司机反应时间所行驶距离;

C制动距离; D安全距离。

10最大纵坡的确定考虑了( AB )因素。

A汽车的动力特性; B工程经济;

C平曲线半径; D行驶车辆型号。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二级公路在困难地段应每隔500m设置一个错车道。(× )

2在挖方路段的弯道处,若有加宽值,则其最大横净距应等于所计算的值加上加宽值。(× ) 3垭口的选择是沿河(溪)线主要应解决的问题之一。(× )

4公路工程的设计一般多采用两阶段设计。(√ )

5在动力特性图上,附着系数越低,则可使用的档位越多。( ×)

6干线公路采用二级公路标准时,应采取增大平面交叉间距,以减少横向干扰。(√ )

7当车辆重心过高时,可能会发生倾覆先于倒溜。(√ )

8采用第30高峰小时交通量(或第20~40高峰小时)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是因为在30高峰小时处(或第20~40高峰小时)全年小时交通量排列顺序曲线有明显的拐点。(√ )

9二、三、四级公路,在工程特别困难或受其它条件限制地段,可以采用停车视距,但必须采取分道行驶措施。(√ )

10缓和曲线回旋参数A越小,则离心加速度变化率越大。( √)

四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10分) 1 行车视距

答:为保证行车安全,当驾驶者看到一定距离处的障碍物或迎面来车时,进行刹车或绕过它们而在路上行驶所必要的安全距离。

2 缓和曲线的作用

答:曲率逐渐变化,便于驾驶操作;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乘客感到舒适;为设置超高和加

宽提供过渡段;与圆曲线组合,使线形更美观。

五 计算题(每小题15分,共计30分)

设计速度为60km/h 的山岭区二级公路,相邻四个变坡点桩号分别为K12+126.42、K12+332.42、K12+482.42和K12+765.68,该路段纵坡分别为+0.03、-0.02、+0.02,变坡点 K12+332.42和K12+482.42的高程分别为84.48m 、81.48m 。(“+”表示上坡) (1)若K12+332.42处的竖曲线半径为m R 30001 ,则K12+482.42处的半径2R 应为多少合适?

(2)在(1)题确定的2R 的基础上,计算桩号为K12+300.00、K12+500.00处的设计标高。

解:

B D

A C

图1 纵坡示意图

(1)图1中A 、B 、C 、D 依序分别对应相邻四个变坡点,则变坡点B (桩号K12+332.42)对应变坡角为α=0.03+0.02=0.05rad ,为凸形;变坡点C (桩号K12+482.42)对应变坡角为α=0.02+0.02=0.04rad ,为凹形。B 点处的竖曲线长度:

S B =R 1×α=3000×0.05=150m

B 、

C 两变坡点距离:L BC =150m , C 、

D 两变坡点距离:L CD =283.26m ,若B 、C 间设置直坡段则不能满足变坡点C 设置竖曲线要求,所以B 、C 间应采用竖曲线相连设置。因变坡点B 处的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