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难点及对策分析
食品流通过程中的安全监管问题与应对措施
食品流通过程中的安全监管问题与应对措施食品是否安全直接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才能保障食品的安全,才能切身的维护人们切身利益,流通环节是食品安全保障的关键环节,涉及到的方面非常广泛,情况也比较复杂,因此,在食品流通环节实行法律监管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目前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法律监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只有不断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的保证食品的安全,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法律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一)法律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法律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法律体系内部存在着不协调的情况。
目前,我国在流通环节并对食品安全进行单独的立法,而且在我国颁布的有关食品安全专项法律法规中更注重食品卫生,有些法律法规虽然以食品安全为前提,但是比较片面,没有涉及到食品从生产到销售再到消费的全过程,这就造成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内部存在的协调能力相对较差,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法律监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二是,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相关概念。
在《食品安全法》或者是《农产品质量法》都未明确食用农产品的概念,这就会让人们在农产品的问题上产生差异化的认识,比如说我国法律规定没有进行加工的农业活动的产出品属于农产品,但是已经经过加工的农产品能否按农产品的相关法律法规执行,还是按照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执行等问题,这就给食品安全的法律监管造成很大的困扰;三是,食品安全的相关标准化立法相对落后。
食品的检测标准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也给食品质量的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虽然我国已经建立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受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影响,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相对较低,这就给食品安全问题带来较大的影响。
我国检测的标标还存在着缺失的情况,目前我国尚有很多食品没有统一的检测标准,这就无法满足食品安全的检测需要。
另外,在检测的标准之间存在着差异,比如说: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存在者不一致的情况,导致生产者和经营者不知按什么标准执行,给食品安全带来不利的影响;四是,流通环节的监管体制不顺畅。
食品安全流通环节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食品安全流通环节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引言中国是一个食物生产丰富的国家,食品安全是公众关注的重要话题。
随着商品流通的发展,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也日益凸显。
目前,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如政府监管效能不足、检测技术跟不上科技发展等。
本文将从食品安全流通环节的角度出发,分析食品安全流通环节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应的对策。
二、食品安全流通环节监管存在的问题(一)政府监管效能不足食品安全流通环节的监管要求越来越高,政府机构的监管效能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导致监管效率不高。
食品安全流通环节监管要求严格,如检验程序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问题等,但政府机构的能力有限,无法对食品安全环节全面监管。
(二)检测技术跟不上科技发展现代食品技术不断发展,新的添加剂和食品添加物被不断的引入,但是食品检测技术远远跟不上,导致食品安全流通环节监管有时存在一定的缺陷。
(三)食品品质控制不到位目前,食品的品质控制存在一些问题,如添加剂溢出、药物投放、微生物污染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食品的品质,也会极大的危害消费者的健康。
三、食品安全流通环节监管体系的对策(一)加强政府监管加强政府的监管,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食品安全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并完善相关的监管机制,对不符合要求的食品供应商采取及时有效的整改措施。
(二)加强食品检测技术应加强食品安全流通环节检测技术的研发,以适应新的食品技术的发展,并不断开发新的检测技术,以保证食品安全流通环节的监管效力。
(三)强化食品品质控制强化食品安全流通环节的品质控制,对涉及食品安全的因素进行全面、严格的检测,以防止食品质量出现问题,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四、结论改善食品安全流通环节监管体系,要从完善政府监管、加强食品检测技术和强化食品品质控制三个方面着手,才能有效保障食品安全,确保公众的健康。
监管所农村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情况汇报
农村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情况分析目前农村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现状,通过我所对辖区660户个体经营单位及相关规模企业日常监督检查发现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现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报分析。
一、监管过程中发现存在的现状及问题原因1、未办《食品流通许可证》或《食品流通许可证》过期失效的占监督检查经营户的2/10,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经营者认为从事经营的食品不是自己生产的,从事经营活动是在方便群众,是在为人民服务。
认为食品有包装,安全有保证,不直接接触食品。
现在对经营者进行监管,认为是在找经营者的麻烦,所谓的监管就是以金钱为目,是为钱而来。
认为食品有问题应该是找生产方,不应该找经营者。
认为食品安全的监管应该是去管好生产环节,不让有问题食品流入市场。
对食品流通监管有相当的抵触情绪而不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
二是无证经营者以个体小经营单位为主,都是些弱势群体,以留守老人居多。
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力,转而从事食品经营以维持简单的日常生计。
认为找政府部门办证,是程序相当繁琐、手续麻烦而且要花大量的金钱找关系托人情和漫长的时间等待,等证办下来黄花菜都凉了,对政府失去信任。
2、从业人员未办《健康证》情况占90%。
普遍认为是接触食品包装,不直接接触食品。
10%持《健康证》人员是因为直接从事接触食品,现场制售目前划规为食品流通环节。
3、未悬挂《食品流通许可证》情况占90%。
存在原因主要是从事食品流通经营者在有限的空间内争取最大空间利用来摆放食品和物品。
加上消费者进店购物不以有证无证做选择。
亮不亮证无所谓。
4、证照许可经营范围与实际经营范围不一致占5%左右。
存在原因是在经营过程中随市场行情变化自己添加品种经营是市场经营行为。
5、未索取供货者合法资格证件占98%。
存在原因一是个体经营者营销量少,普遍货源供给者以无所谓态度对待个体进货经营者,供货者认为证件复印件也需要成本,小经营者因进货少利润低,给不给小经营者供货无所谓,拒绝提供相关资格证件。
最新-关于我区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监管的难点及对策 精品
关于我区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监管的难点及对策最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再一次重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管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重要职责,这既是党和国家对工商部门的高度信任,更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迫切需要。
本文拟通过对我区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监管的现状和难点分析,进一步探索强化监管工作的新思路、新对策。
一、我区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监管的现状分析随着我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区商品供求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市场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流通领域购销两旺。
但随着我区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竞争的也日益激烈,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监管也面临着新的情况和新的挑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安全,总的看,从今年7月我区加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以来,在食品生产加工中,食品质量安全多发的势头有所遏制,食品安全形势趋于好转。
但是食品安全问题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超标等伪劣食品时有充斥市场,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破坏市场秩序。
农村和海岛仍然是我们监管的薄弱环节,食品质量安全已成为我区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焦点。
今年,在我区人大和政协提案中,涉及食品质量安全的提案就有三个。
事实说明,加强对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的监管,是我们工商分局诸多工作中,一件重中之重的大事。
另一方面,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任务重、责任大、费用多。
一是监管范围广。
它包括食品流通中的运输、分类、包装、储存、保管、销售等。
因此,所有涉及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的行为都在工商行政管理监管职责之内,所有食品的销售者(包括销售自己生产的和销售他人生产的商品)都是监管对象。
二是监管内容多。
工商部门要依法对流通领域食品的内在质量进行监督。
按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监督销售食品是否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是否存在产品掺杂、掺假,以假充真或者以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食品;是否失效变质的食品。
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困境及策略
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困境及策略(注:AI智能写作助手只能提供论文框架和内容提示,具体写作以学生自己为准)一、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分析二、食品安全监管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三、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的不足四、严格执法是食品安全的基础五、完善食品检测体系六、增加消费者信息透明度,建立食品安全宣传体系七、加强食品行业自律,构建行业合作机制毕业总结一、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分析目前,食品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食品安全监管问题方兴未艾。
从国内食品安全监管的角度来看,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需要改变。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与国内食品安全检测规模小、监管责任不清、食品安全技术含量低等因素有关。
本文尝试通过开展监管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等手段,构建符合国情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立标准化的食品检测体系和完善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政策。
二、食品安全监管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监督和检测机制不完善、监管部门不到位、监管人员素质不高等。
这些问题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值得探究。
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投入不足、监管体系滞后、体制不规范化、信息公开不及时等一系列因素影响着食品安全的保障。
因此,应该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强化食品安全标准建设和条例制定,让食品安全监管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性化。
三、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的不足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要求。
现行的法律制度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食品安全问题和相关的风险管理。
因此,需要完善法律体系建设,加强与国际经验的经验交流,以制定符合国情和现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法律制度并加强法律执行。
四、严格执法是食品安全的基础加强执法力度,镇压违法违规行为是促进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建立行业私募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监管机构执法能力,有效打击食品安全问题,保障市场和消费者的安全和利益。
五、完善食品检测体系强化食品检测体系建设,增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含量,提高检测精度和准确性。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汇报人:文小库2023-11-07•引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管理现状及问题•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管理对策建议•案例分析•研究结论与展望01引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管理是保障消费者健康的重要环节,但近年来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给公众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背景研究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有助于提高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健康,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意义研究背景和意义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案例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研究目的和方法02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管理现状及问题法律法规不完善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多部与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这些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调整,以满足当前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需要。
标准落后目前我国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标准落后、不统一、不全面等,导致在实际监管中难以有效执行,给食品安全带来了隐患。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监管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监管不力、监管手段单一等,导致监管效果不佳,给食品安全带来了风险。
监管信息不透明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公示机制和渠道,消费者对于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了解程度较低,无法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食品质量不稳定由于流通环节中的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存在的不规范操作,容易导致食品质量不稳定,出现变质、污染等问题,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缺乏追溯机制目前很多食品在流通环节中缺乏有效的追溯机制,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难以迅速找到问题源头并进行有效控制,给食品安全带来了隐患。
03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当前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还不够完善,缺乏具体实施细则和强制性标准,难以有效约束和管理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
食品流通监管问题及措施
食品流通监管问题及措施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供应链的不断发展,食品流通监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食品流通监管的目标是确保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权益,并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当前存在的食品流通监管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问题分析1.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食品质量安全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当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 食品添加剂滥用:一些商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会滥用食品添加剂,导致食品质量下降。
- 食品农药残留:农药在种植过程中被广泛使用,但合理使用和残留限量并未得到严格执行。
- 假冒伪劣产品:一些不法商家可能会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给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
2. 食品追溯问题食品追溯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 追溯体系不完善:食品追溯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导致无法追踪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环节。
- 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往往无法获取到真实有效的食品追溯信息,难以判断食品的安全性。
3. 食品流通环节监管问题食品流通环节监管存在以下问题: - 监管力量不足:由于监管资源有限,监管部门无法对所有企业进行有效监督和检查。
- 执法力度不够强劲:一些不法商家往往能够逃避执法人员的打击,导致监管失效。
解决措施1. 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政府应加强相关立法工作,制定更为严格的食品流通监管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
同时,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执法水平和能力。
2. 完善食品追溯体系政府应加大对食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投入,并推动相关企业积极参与。
建立统一的食品追溯平台,确保食品流通环节的信息透明和真实可靠。
3. 提高监管科技水平应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比如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提高监管效率和精度。
通过远程监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对食品流通环节的全程监控和管理。
4. 强化企业自律和责任意识鼓励企业加强自律,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并落实相应的责任。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和对策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和对策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是工商部门一项新的重要职能,如何立足工商职能,建立适应当前流通领域特点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对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监管,是工商部门面临的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因此强化和完善基层工商所对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监管是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强有力的保障,是充分发挥工商部门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的必然要求,更是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得以全面实现的根本保证。
一、当前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1、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可操作性不强我国现行法律对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规定大多分散于各法律、法规中,而且也只是对产品质量和经营行为等作一些笼统的原则性规定,实践中很难操作使用。
2、经营者和消费者法律意识不强,政策落实难度大流通领域监管的对象主要是个体工商户,其绝大多数来源于农民和城镇待业人员,文化素质基本上不高,经营规模也不大,且经营极不稳定,经营者对工商部门在流通领域推行的如商品准入制度、购销货台帐制度等政策认识不够,嫌繁琐不愿执行,加之很多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很淡薄,购买商品时图方便省事,不仔细查看经营者提供的商品,也不索要相应的购物凭证,在其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只能吃哑巴亏,这一方面损害了消费者自身的合法权益, 同时也助长了不法经营者的气焰,给我们的监管和查处工作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3、市场商品面广,监管手段单一,很难全面监管到位对流通领域的监管,在基层工商所主要靠日常巡查、商品抽查和检测,事实上,现在一个工商所大约二十余人,管辖面积在4—5平方公里,除了对辖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以外,还要承担辖区个体工商执照的注册登记,管理费的收取,商标广告合同的监管、12315举报投诉、经济违法案件的查处、宣传报道以及大量的监管巡查和突击性检查整治等等一系列目标任务,因此对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监管巡查往往无法深入到位。
目前,我们对食品质量的监管和鉴定,多数工商所仍在沿用看、闻、尝、摸、比等陈旧方法,由于自身手段的局限和落后,对涉嫌质量问题的食品,只能采取送有关部门和检测机构认定,但这种方法手续繁琐、历时较长,费用也比较高,加之辖区经营者绝大多数都是个体零售,其经营的商品种类多,数量少,对有嫌疑的商品进行抽检和检测明显不可能,因此也只是理论上的监督而已。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漏洞、监管风险及化解监管风险对策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漏洞、监管风险及化解监管风险的对策一、当前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漏洞(一)法律漏洞首先现行的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整。
在流通领域有农业、卫生、质检、商务等多部门参与。
其次内容不够全面。
如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食品安全预警制度、食品安全危机处理制度、食品安全事故处理制度等重要内容未纳入法律调整范围,食品安全保障制度还存在一些空白。
在法律法规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盲区,比如仍没有针对批发市场的法规。
由于生产过于分散,如果食品安全管理完全依赖于生产环节,漏洞太多。
在柜台上交易的街头流动摊位的食品安全检测处于真空状态。
在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路边流动摊点由城管部门负责取缔,但是城管部门只管场外交易行为,并不管所售食品的安全状况。
与《食品安全法》相配套的法规尚未出台。
该法29条规定:小型食品生产加工车间和食品摊贩从事食品生产和经营活动,……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本法制定,但直到现在我省仍未出台相关管理办法。
(二)管理漏洞1、政府对“食品安全”投资不足。
近年来,中国在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监管投入较少,检测设备很少或根本没有添置,一些检测设备严重老化,未能及时更新,同时还缺少一些必备的检测设备;抽检经费严重不足,难以及时检验食品质量的真伪,检查中经常出现一些无法认定的质量问题;还有食品流通许可证的发放要求免费,所需费用由财政列入预算给予保障,但实际上经费却难以保障,这些都大大制约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
2、工商机关监管能力不足。
近年来,虽然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断增加人员、经费投入,加大监管力度,但是面对流通领域众多的食品和经营单位,其监管能力明显不足。
主要表现在:一是实施购销台账等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落实难。
当前工商部门在对食品安全监管中,要求食品经营户实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进销货台账等五项制度,但在实际检查中发现,由于各种原因,相当一部分食品企业难以实施,如进销货台账虽然建立了,但是填写不完整、不及时、不规范的现象较为普遍,基本上是做了一些应付工商部门检查的表面文章。
2024年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2024年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总结引言:2024年,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虽然在过去几年的努力下,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有所改善,但涉及到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仍然存在。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一直被高度重视。
今年,我们在政府的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通过不断加强监管措施,严格执行法规标准,加强食品检测和抽检工作,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此,我将总结今年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以供参考。
一、全面加强监管措施今年,我们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加强食品安全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机构的建设,加强对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等。
我们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严格的监管制度,明确了各级监管机构的职责和监管要求,并加强了对监管人员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水平和业务素质。
同时,我们还积极推动食品安全科技创新,加强了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管,整治了一批违法违规企业,坚决遏制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严格执行法规标准在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中,严格执行法规标准是基础和前提。
今年,我们进一步强化了对食品安全法规的宣传和解读,确保企业和从业人员熟悉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同时,我们对市场上的食品进行了全面检测和抽检,对不符合要求的食品进行了严肃处理,包括暂停销售、罚款和撤销许可证等。
我们还加大了对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的监测力度,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合格性。
三、加强食品检测和抽检工作食品检测和抽检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今年,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对食品的检测和抽检力度,扩大了抽检范围和频次。
我们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测,对食品中的重金属、有害微生物、农药残留等进行了全面检测。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一套快速检测和溯源体系,提高了食品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这些工作,我们有效地减少了不合格食品的流通,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当前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困难 问题和建议
当前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建议近年来,工商部门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中逐步推行精细化网格化监管、电子信息化监管等长效监管模式,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八项制度、食品经营者第一责任人制度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基本形成了工商监管、经营者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总体来看,监管执法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食品市场经营秩序不断好转。
但在工作实践中也发现,工商部门在履行自身职责时,由于受机构编制、工作权限、经费保障、法规缺失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食品安全工作仍存在监管盲区等一些亟待完善的突出问题。
笔者认为,各级工商部门应当加强与地方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协调联系,切实加强机构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基础建设,认真梳理完善法律法规,明确职权责任,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落实到位。
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食品安全监管力量不足。
《食品安全法》将流通领域的食品经营准入与市场监管权统一交由工商部门行使将流通环节的食品经营准入与市场监管权统一交由工商部门行使,工商部门将承担起核发食品流通许可证、督促食品经营者建立食品进货查验制度、监督管理食品退市、食品召回、建立食品经营者信用档案、对流通环节食品进行抽样检验等日常监管以及执法工作。
法律赋予的职能增加,但与监管责任相对应的监管人员却未增加,尤其现行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所要求的工作量大、范围宽、专业技术要求高,责任重,基层纷纷反映监管力量明显不足。
基层工商所,特别是农村工商所一般为4至8个人、1辆车的编制,除了食品安全监管,还要承担了个体办验照、企业年检、市场监管、投诉处理与消费调解、经案查处以及商标、合同、广告等各项具体事务,面对几十上百平方公里面积、分散于各个乡镇村社的上千食品经营户,难以实现按网格划分做到按月、按周逐户巡查,做到全面监管。
(二)食品安全监测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与设施保障。
当前,各级部门都把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作为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重要手段,要求基层工商所每月至少快检15批次以上,但由于人员的不足,特别是严重缺乏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设备的保障,使得食品快检难以发挥相应的效能。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难点与对策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难点与对策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保障食品安全是政府的职责,也是社会的共识。
然而,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难点和挑战。
本文将介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食品溯源难食品安全监管的首要任务是确定食品的来源和供应链。
然而,由于食品产地众多、产品流通复杂,食品溯源成为了一项难以解决的问题。
解决该难点的对策是建立完善的食品追溯系统,整合相关信息,规范食品供应链,加强食品来源的可追溯性。
二、食品监测难食品监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但由于食品种类繁多、监测频率有限,导致食品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受到质疑。
为解决该问题,应建立健全的食品监测机制,加大监测力度,提高监测频率,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食品添加剂难题食品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但一些食品添加剂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然而,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和审批工作相对复杂,监管难度较大。
为解决这一难题,应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研究和评估,严格控制添加剂种类和使用剂量,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管。
四、农药残留问题农药残留是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
农药的使用不当或者超标使用,容易导致农药残留超标。
监管农药残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应加强农药的登记、审批工作,推广绿色农药的使用,加强农药合理使用培训,提高农民的安全意识。
五、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是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但由于加工流程繁杂,操作工艺不规范等原因,容易造成食品安全风险。
解决该难题的对策是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操作工艺的培训和指导,提高生产加工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六、舆情管理与风险防控食品安全问题往往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舆论讨论,而舆情的管理和风险的防控也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之一。
针对这一难题,需要建立健全的舆情管理机制,加强与媒体和公众的沟通,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风险带来的不良影响。
最新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难点及对策分析
最新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难点及对策分析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难点及对策分析下花园区工商局单飞跃食品安全涉及千家万户事关民众福祉,如何把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关口,已成为新形势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急需研究和亟待解决的一个新问题。
阜阳奶粉事件、龙口粉丝事件、重庆火锅底料等事件告诉我们,对食品安全事件,我们要找准原因,并拿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建立长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一、当前食品监管存在的问题(一)源头污染方面问题较突出农产品全过程质量监控难度大,非法生产、使用违禁农药的行为屡禁不止;食品生产加工单位大部分是小、散、乱式的家庭小作坊,相当一部分原料质量、卫生条件无保障,一般很难保证食品质量的合格;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大量使用劣质原料的现象比较普遍。
由于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不力,而流通环节监管处于整个食品安全监管链条的下游,问题食品一旦进入流通领域呈分散状态向各个食品经营户扩散,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执法人员数量有限这便成为了工商部门的监管难题。
(二)销售环节问题突出一些食品批发市场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和质量控制措施,很有可能成为假冒伪劣集散地;一些经营者伪造或滥用标识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出售过期或变质食品现象时有发生。
而工商部门和被监管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
同时工商部门食品安全检测手段落后,跟不上实际工作的需要,由于工商部门没有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的快速检测往往数据不准确,只能采取委托检测机构检验或者送检的手段,这就造成了监管手段繁琐、监管成本过高、监管周期较长的现象。
(三)农村食品安全特别突出由于农村交通不便,人口较多,收入较低,监管薄弱,所以不法分子极易将假劣食品销往农村的集贸市场和小卖店,已成为影响农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大隐患。
(四)食品标准不健全据统计,我国有食品标准共全相关的标准约2600多项。
但是,这些标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标准应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而这些标准至今没有具体化。
在当前新形势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当前新形势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问题描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关注。
然而,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我们发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存在以下问题:1. 法律法规滞后: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更新相对滞后,无法及时应对新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导致监管工作跟不上食品市场的发展。
法律法规滞后: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更新相对滞后,无法及时应对新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导致监管工作跟不上食品市场的发展。
法律法规滞后: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更新相对滞后,无法及时应对新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导致监管工作跟不上食品市场的发展。
2. 监管手段单一:目前的监管手段主要以抽检和日常巡查为主,但这种方式局限性较大,无法全面发现和控制食品安全问题,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监管。
监管手段单一:目前的监管手段主要以抽检和日常巡查为主,但这种方式局限性较大,无法全面发现和控制食品安全问题,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监管。
监管手段单一:目前的监管手段主要以抽检和日常巡查为主,但这种方式局限性较大,无法全面发现和控制食品安全问题,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监管。
3. 信息公开不透明: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的公开透明度较低,导致消费者无法及时获得准确的食品安全信息,难以做出理性的消费选择,也无法对监管工作进行有效监督。
信息公开不透明: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的公开透明度较低,导致消费者无法及时获得准确的食品安全信息,难以做出理性的消费选择,也无法对监管工作进行有效监督。
信息公开不透明: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的公开透明度较低,导致消费者无法及时获得准确的食品安全信息,难以做出理性的消费选择,也无法对监管工作进行有效监督。
4. 监管力量不足: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力量相对不足,导致监管区域广大,监管单位人员不足,监管难度增大,难以做到全面监管。
监管力量不足: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力量相对不足,导致监管区域广大,监管单位人员不足,监管难度增大,难以做到全面监管。
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实际困难及对策分析
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实际困难及对策分析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实际困难及对策分析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根本,其安全状况攸关民生问题。
在政府采取有力举措大力改善民生,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问题愈益重视的今天,食品安全事件却时有发生。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食品安全监管也面临着诸多困境。
作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工商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化解困境,解决问题,勇当食品安全卫士。
一、工商部门食品安全监管面临多重困境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给监管带来操作性难题从《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来看,法律规定笼统,可操作性有待提高。
法律规定不够细致,概括性规定较多,权责规定不够明确具体,处罚的惩戒力度不够。
“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和“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的范围界定模糊根据《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
下列信息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公布:国家食品安全总体情况;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信息;其他重要的食品安全信息和国务院确定的需要统一公布的信息。
前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信息,其影响限于特定区域的,也可以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公布。
县级以上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公布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
”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一条规定:“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包括:依照食品安全法实施行政许可的情况;责令停止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录;查处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的情况;专项检查整治工作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
”可以得出工商部门只有依据其职责发布“公布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而不能发布“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
”食品安全的总体情况、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的风险警示信息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公布。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难点与对策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难点与对策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因为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的生命健康。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一直在不懈努力,但仍面临着一些难点。
本文将就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难点以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食品安全监管难点1.企业多而分散:食品生产企业众多,分散在全国各地,涉及的食品品类繁多,监管难度相应增加。
2.监管力量不足:食品安全监管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检测、抽样、执法等工作,但由于相关技术门槛高、考核要求严,监管力量相对不足。
3.监管手段滞后:食品安全监管需要借助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进行检测与监管,但在技术上仍存在一定滞后,无法满足快速变化的食品市场需求。
4.信息传递不畅:食品安全监管需要实时掌握相关信息,但信息传递渠道不畅,导致监管部门无法及时获取重要信息,影响监管效果。
二、食品安全监管对策1.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确保监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程的畅通。
同时,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监管信息的共享与传递。
2.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对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并加大处罚力度,以起到威慑作用。
3.加强技术支持:加大对食品安全监测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监测手段的更新换代。
同时,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引进食品安全检测设备,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4.加强宣传与教育:通过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鼓励消费者选择合格的食品,倒逼食品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
5.强化监管合作:加强政府部门间、行业团体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形成监管合力,共同保障食品安全。
结语:食品安全事关民众的切身利益,对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我们不能有一丝懈怠。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相信通过加强监管力度、建设完善的监管体系、提供优质技术支持等措施,可以解决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难点,确保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重点领域与难点问题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重点领域与难点问题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因此,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重点领域和难点问题需要被充分关注和解决。
本文将探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一些重点领域和难点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农产品生产环节农产品生产环节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首要关注点。
农药残留、兽药使用、合规施肥等问题是当前农产品生产中的主要难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农产品生产管理,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加强对农药、兽药等使用的严格监管,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对化学药剂的依赖。
二、食品加工环节食品加工环节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食品添加剂使用、加工工艺控制以及食品质量监测等问题是当前食品加工环节面临的难点。
加强对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监管,推行原料追溯制度,加强对加工工艺的监控和验证,建立健全的食品质量监测体系,可以有效提高食品加工环节的安全性。
三、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之一。
由于食品供应链的复杂性,各环节之间的协作和监管存在困难。
建立全程监管机制,加强对供应商的审核和监控,加强对运输和仓储环节的管理,可以有效控制食品供应链中的风险。
四、餐饮服务与流通环节餐饮服务和流通环节也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领域。
餐饮单位的卫生管理、食品留样、食品配送等问题是当前餐饮服务和流通环节面临的难点。
加强对餐饮单位的食品安全培训和管理,加强对餐饮业的监管执法,建立健全的食品配送监管制度,可以有效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五、科技和信息技术应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供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比如,使用生物传感器和快速检测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使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测食品流通链条中的信息,及时发现问题。
因此,加强科技研发和信息技术应用,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效能。
六、法律法规和执法力度法律法规和执法力度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基础。
当前,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执法力度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食品安全流通环节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食品安全流通环节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引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全球化的发展,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它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发出声音,大家对食品安全流通环节的监管也越来越重视。
本文将主要研究目前食品安全流通环节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分析出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
二、食品安全流通环节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一)监管能力不足随着食品安全的重视,各国政府都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但是由于资金、人员方面的限制,使得监管能力不足,缺乏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造成食品安全检测能力薄弱,出现食品抽检不足的现象,更有甚者,抽检结果出现的问题频繁被打消,而加重了食品安全的隐患。
(二)缺乏强大的市场监管体系市场监管体系不完善,缺乏足够的投入,导致食品安全的监管覆盖面不足,无法有效遏制食品安全方面的失衡现象,给市场带来了深重的危害。
而且,由于政策法规不够明确,使得企业经营者缺乏约束,造成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三)食品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低食品企业未能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质量管理水平普遍较低,未能形成有效的质量保证机制,使得食品安全检测出现缺失,食品质量安全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加重了食品安全的隐患。
三、针对问题的对策(一)加强监管力度,健全质量安全的管理体系重视监管,各国政府需要增加投入,给予更多的经费支持,强化监管部门的内部管理体系,使其拥有充足的经费、人才、技术和设备等支持,严格执行检测和检验标准,加强全程检测和质量监管,健全质量安全的管理体系。
(二)建立质量保证机制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增加研发投入,加强内部检测,形成质量保证机制,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确保食品安全可靠。
(三)加强市场监管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推出了严格的惩罚机制,建立全方位的监管体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市场监管措施,有效遏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结论本文主要就目前食品安全流通环节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食品流通许可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食品流通许可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食品安全法》实施至今已有两个多月了该法明确规定由工商部门全面负责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并直接核发《食品流通许可证》。
面对食品流通许可监管这一新的监管职能,各级工商部门必须努力学习新知识、思考新问题、提出新举措,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和做好该项工作。
一、食品流通许可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一专业知识的问题。
工商监管的新职能、新领域的要求与监管责任人专业知识之间的不足。
《食品安全法》赋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从事食品流通许可职能,但《食品流通许可证》实质上还是原《卫生许可证》的一个内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从恢复建制以来,从来没有对卫生许可方面进行培训、教育、运作,可以说基层执法人员业务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食品质量监管工作的需要,缺乏相关的食品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这直接涉及到从事食品流通许可核查监管一线的片区监管责任人。
目前,基层工商所普遍反映难以掌握标准、事项,许可仅限于形式审查。
(二实践操作的问题。
食品流通许可的原则标准与监管责任人现场核查具体掌握之间的距离。
《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条的十一项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符合下列要求: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较为原则、抽象。
如经营场所与有毒有害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的掌握等规定比较笼统,缺乏可操作性。
(三资格确认的问题。
经营人员的健康证明存在不确定性。
在《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中未明确从业人员的健康证明需要事前提供,但是在总局制定的《食品流通许可管理业务应用规范》中在归档材料中又明确要有,同样,对培训证明也一样在归档上有要求,这就造成健康证明存在不确定的事实了。
而且,无论大型超市、批发部,还是小食杂店都有一个从业经营人员流动性的事实,这里就存在着一个从业经营人员健康证明的后续管理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难点及对策分析
下花园区工商局单飞跃食品安全涉及千家万户事关民众福祉,如何把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关口,已成为新形势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急需研究和亟待解决的一个新问题。
阜阳奶粉事件、龙口粉丝事件、重庆火锅底料等事件告诉我们,对食品安全事件,我们要找准原因,并拿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建立长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一、当前食品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源头污染方面问题较突出
农产品全过程质量监控难度大,非法生产、使用违禁农药的行为屡禁不止;食品生产加工单位大部分是小、散、乱式的家庭小作坊,相当一部分原料质量、卫生条件无保障,一般很难保证食品质量的合格;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大量使用劣质原料的现象比较普遍。
由于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不力,而流通环节监管处于整个食品安全监管链条的下游,问题食品一旦进入流通领域呈分散状态向各个食品经营户扩散,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执法人员数量有限这便成为了工商部门的监管难题。
(二)销售环节问题突出
一些食品批发市场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和质量控制措施,很有可能成为假冒伪劣集散地;一些经营者伪造或滥用标识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出售过期或变质食品现象时有发生。
而工商部门和被监管者之间存在
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
同时工商部门食品安全检测手段落后,跟不上实际工作的需要,由于工商部门没有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的快速检测往往数据不准确,只能采取委托检测机构检验或者送检的手段,这就造成了监管手段繁琐、监管成本过高、监管周期较长的现象。
(三)农村食品安全特别突出
由于农村交通不便,人口较多,收入较低,监管薄弱,所以不法分子极易将假劣食品销往农村的集贸市场和小卖店,已成为影响农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大隐患。
(四)食品标准不健全
据统计,我国有食品标准共全相关的标准约2600多项。
但是,这些标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标准应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而这些标准至今没有具体化。
(五)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体制仍有障碍
目前,食品安全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管体制,在这种监管体制下,一些环节的职责仍难以分清或替代,导致监管部门多、监管内容重复、监管职能交叉,已经成为制约食品安全管理的体制性障碍。
同时,在我们工商系统内部食品安全工作中许可在食品科,监管及营业执照发放在分局,农产品监管在市场科,食品无照经营查处取
缔在企监科,这就造成了我们内部的职责划分容易造成相互推诿扯皮现象。
(六)
(七)经营者的素质差异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隐患
食品经营者缺乏良好的经营自律意识和规范的自律行为习惯,在现阶段,对食品经营者的准入门槛太低,由于大部分食品经营者文化素质太低,导致工商部门所要求的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索证索票制度等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
(七)监管手段不足
工商部门对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监管点多面广,由于监管人员少,传统逐户登门的监管方式工作强度高、难度大、效果不理想。
而且传统的监管模式注重专项整治,而缺乏长效机制,治标不治本。
以上问题,一方面说明食品安全工作,已经引起了包括基层工商执法人员在内的各级工商部门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必须加大对食品安全的投入、宣传和执法队伍建设,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执法队伍。
长期以来,我国的市场整治总是循着这样一条轨迹:新闻曝光一一消费者叫苦一一政府干预一一企业整改,这也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公式,但是每当这个公式完成后,下一次整治仍是这种公式的循环。
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的结果是每次整治行动结束一段时
间后,又回到原来的起点上。
食品安全监管缺乏能够从源头上控制,经营者自律与执法部门监管相结合的全方位无缝覆盖的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二、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思路与对策
(—)明确食品生产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食品安全关系着亿万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社会稳定。
维护食品经营秩序、营造消费者满意的消费环境,既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监管,也需要食品行业组织的自律,更需要食品生产经营者牢固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因此,将食品生产经营者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有利于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真正对消费者负责,对社会负责。
(二)完善各项制度,加大监管力度
1、进一步完善食品市场主体准入、食品市场巡查、信息公示、食品不合格退市、信用分类监管等制度。
提高食品经营市场主体准入门槛,普遍提高食品经营者的文化素质,逐步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自律行为。
2、构建从源头抓起,无缝覆盖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
建立以生产经营主体自律、政府监管、行业自律有机结合的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安全防控体系。
3、落实责任。
食品安全监管应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层层签订
责任书。
在监管中,可采取划片定人,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执法人员中。
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真正到位。
4、加大监管力度,强化日常巡查。
一是查看各食品经营者的自律制度落实情况;二是查验进货渠道是否规范,特别是要认真查验批发商的进货渠道;三是检查食品质量,重点是有无假冒伪劣食品、“三无”食品、过期变质食品等;四是对制度不健全、经营不规范、群众投诉较多的食品经营者,将其列为严重失信,进行跟踪监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监管实效。
5 、加强农村食品市场监管。
针对农村食品市场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将监管重点和工作重心下移,对分散于城乡结合部、村镇的各类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经营门店加大监管力度。
同时教育广大农民不要购买食用伪劣食品,发现伪劣食品及时向执法部门举报,建立从乡镇到村、组、户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使维权工作到村、到户、到田间,提高农村消费者的维权意识。
6、建立食品安全预警制度。
充分利用12315申诉举报电话、市场巡查等渠道,了解掌握食品安全现状,及时发现问题,建立起食品安全预警机制。
做到“发现快速、决策快速、控制快速、处理快速”,力求集中力量,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减少食品安全对群众的影响。
(三)完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现实中,食品标准不统一,不但老百姓糊涂、执法者困惑,企业
也不知道该把“菜”往哪个“筐”里装。
多种标准在市场上形成冲
突,使得企业无所适从。
一些小的企业自行制定标准进入市场,而一些假冒伪劣食品也鱼目混珠,模糊了人们的视线。
因此,完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急不可待。
同时,要统一对食品标签的管理,例如,在食品包装特定区域以固定格式划定食品标签标注区,这样便于消费者更好的了解该食品的信息。
(四)实施缺陷食品强制性召回制度
食品召回就是使一些对公众健康和安全产生不可接受风险的食品采取撤除销售和撤除消费领域的行动,食品的生产商或者经销商获悉其生产或经销的食品存在可能的危害消费者健康安全的缺陷时,依法向政府部门报告,及时将食品的质量缺陷告知消费者,并从市场上和消费者手中收回存在质量缺陷的产品,予以更换、赔偿以进行补救。
(五)继续改革执法监管体制
推行综合行政执法,逐步探索相对集中的行政执法监管体制;推进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切实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依法查处违法犯罪行为,对食品经营者的违法行为要从严从重进行处罚。
建议在工商部门内部对食品安全监管实行专门科室进行单一监管,由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涉及到的专业性知识较强,而分局目前除了负责食品安全监管外还有其他各行业的市场准入及监管工作,市场口的农产品监管交给分局、企监口的食品无照经营查
处取缔也交给分局,食品口对分局的食品安全工作督导力度不够,这就容易造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遇到上级检查时往往采取集中突击的方法,而平时对日常监管不够重视,这样的效果基本上是治标而不治本。
所以,工商部门应当由专门的机构专门负责食品安全方面的所有工作。
(六)修订和完善法律法规
要从健全执法管理体制、创新监管手段(如监测手段)、完善管理制度(如企业自律制度)、增强法律可操作性和执法手段(如强制措施)等方面,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在制定新的法律时,应考虑加大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行政责任的力度,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一旦发生一定的违法行为,禁止其终身进入食品行业,加大对违法生产经营者的处罚和制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