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

岩土工程: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
第1条地基土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可适用于确定浅部地基土层的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
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25`m `,对于软土不应小于0.5㎡.
第2条试验基坑宽度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三倍。
应保持试验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
宜在拟试压表面用粗砂或中砂层找平,其厚度不超过20mm.
第3条加荷分级不应少于8级。
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两倍。
第4条每级加载后,按间隔10、10、10、15、15min,以后为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沉降量,当在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第5条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
1.承压板周围的土明显地侧向挤出;
2.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出现现陡降段;
3.在某一级荷载下,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
4.沉降量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之比大于或等于0.06.
当满足前三种情况之一时,其对应的前一级荷载定为极限荷载。
第6条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p-s曲线上有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
2.当极限荷载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值的一半;
3.当不能按上述二款要求确定时,当压板面积为0.25-0.50㎡,可取s/b=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第7条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三点,当试验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其平均值的30%时,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平板载荷试验

欢迎共阅
平板载荷试验
1.1.1平板载荷试验适用条件
平板载荷试验可分为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和岩基载荷试验。
(1)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浅部地基土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承载力的确定。
这里所说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与承压板直径或宽度有关,一般可认为其影响深度在3m内,且在地下水位上。
(1)承压板
1)承压板状为圆形或方形(圆形板应力条件较方形板简单)。
2)承压板应具有足够刚度,底面平整,在长期使用中不变形。
3)钢质承压板厚度不小于25mm或采用加肋措施
(2)反力装置
(3)加载与量测设备
1)加载设备宜采用油压千斤顶。
2)荷载测量用放在千斤顶上的荷重传感器直接量测,或采用联于千斤顶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按率定曲线换算荷载。
传感器测量误差不应大于1%,压力表精度应优于或等于0.4级,试验压力表,油泵,油管等最大加载压力。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相关规范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相关规范篇一:《浅层平板载荷检测规范》浅层平板载荷检测(4.1 适用范围4.1.1 本章所规定的是浅层地基土承载力性能现场载荷检测方法与评定。
4.1.2 浅层平板载荷检测适用于浅层地基土、灰土垫层地基、砂石垫层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垫层地基、粉煤灰垫层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垫层地基、预压地基的地基承载力检测。
4.1.3 抽样数量按第3.3条的要求执行。
4.2 设备仪器及其安装4.2.1 检测加载宜采用油压千斤顶。
油压千斤顶的中心应与承压板中心重合,它所提供的最大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1.5倍。
如不满足可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油压千斤顶并联同步工作,并联工作的油压千斤顶应采用同型号、规格的油压千斤顶,油压千斤顶的合力中心应与承压板中心线重合。
4.2.2 荷载测量可用放置在千斤顶上的测力计、荷重传感器直接测定;或采用并联于油压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力,根据油压千斤顶校验率定值(曲线)换算荷载。
测力计、荷重传感器的测量误差应不大于1%,应合理选择测力计或荷重传感器,最大检测荷载不宜小于测力计或荷重传感器量程的0.15倍。
压力传感器的测量误差应不大于1%,压力表精度应优于或等于0.4级,最大试验荷载不宜小于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量程的0.25倍。
检测用油泵、油管、多通联通器、压力表、压力传感器的容许压力应大于最大加载时油压千斤顶压力的1.2倍,测力计、荷重传感器容许测力最大值应大于最大加载值的1.2倍。
4.2.3 沉降测量宜采用大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量程等于大于3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测量误差不大于0.1%FS,分辨力优于或等于0.01mm。
2 应在其载荷板两个方向对称安置4个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
3 沉降测定平面应在承压板上,测点应牢固地固定于承压板上。
4 基准梁应具有一定的刚度(宜采用工字钢作基准梁,高跨比不宜小于1/40。
),梁的一端应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应简支在基准桩上。
建筑基地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取点要求

建筑基地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取点要求说到建筑基地的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可能有些人会一脸懵,“这啥玩意儿?为什么要做这种测试?”其实说白了,就是为了检查地基的承载能力,保证咱们的建筑不会“打翻了的火锅”,地基不稳,楼房就可能“歪歪扭扭”,危险得很。
简单来说,就是看看咱们打算盖房子的那块地方,能不能支得起几栋大楼,不然一堆钢筋水泥堆在那,可就得赔了夫人又折兵。
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个“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取点的那些事儿。
大家可能知道,做这个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搞清楚土壤在不同载荷下的反应。
听着挺专业的,但其实也没啥复杂的。
咱们只要把一定重量的物体放在地面上,然后看看土壤到底能支撑多少,最后给出一个可靠的承载力值。
说白了,咱就是看看土壤承受了这个重量之后,地基会不会“变形”得太厉害。
这里有个要点,试验点的选择可是大有讲究的,不能随便找个地方撒上几块砖头就开始试。
你想啊,要是选个离水井太近的地方,或者选个特别松软的区域,结果一出来,肯定不靠谱。
那可得不偿失,得不偿失!试验点的位置一定要选得好,不能随便乱选。
记住,选址就像选对象,不能光看外表,要考虑长远。
平板载荷试验的地点应该是地基土壤的代表性区域。
什么叫代表性?就是说这个地点的土质、结构、密实程度都得大致和整个基地的土壤状况相似。
就像挑选地方办婚礼一样,不能选一个特别干净的地方,结果把气氛搞得死气沉沉。
地基的土壤层次、土壤类型、湿度、温度等等,都是你得考虑进去的。
哪怕是地下水位的高低,也可能影响最终的试验结果。
你看,这些东西,选错了,根本没法得到准确的数据,试验就白做了!取点的数量和间距也得讲究。
别想着“一点两点”就能搞定。
试验点之间的间隔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
太近了,数据会重合,太远了,试验结果就不具代表性了。
通常情况下,每个试验点之间的距离应该在10到20米之间。
如果你离得太远,试出来的结果就是“一锅端”,完全不真实,等于白做。
怎么说呢,选得过近就像跟人聊天,不给别人留空间,太远了又像隔着千山万水的电话,听不清楚说的啥。
静载试验规范1232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C.0.1条地基土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可适用于确定浅部地基土层的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
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25m2,对于软土不应小于0.5m2。
C.0.2条试验基坑宽度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三倍。
应保持试验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
宜在拟试压表面用粗砂或中砂层找平,其厚度不超过20mm。
C.0.3条加荷分级不应少于8级。
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两倍。
C.0.4条每级加载后,按间隔10、10、10、15、15min,以后为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沉降量,当在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C.0.5条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1.承压板周围的土明显地侧向挤出;2.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出现陡降段;3.在某一级荷载下,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4.沉降量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之比大于或等于0.06。
当满足前三种情况之一时,其对应的前一级荷载定为极限荷载。
C.0.6条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p-s曲线上有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2.当极限荷载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值的一半;3.当不能按上述二款要求确定时,当压板面积为0.25-0.50m2,可取s/b=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C.0.7条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三点,当试验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其平均值的30%时,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
附录D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D.0.1条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可适用于确定深部地基、土层及大直径桩桩端土层在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
D.0.2条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的承压板采用直径为0.8m的刚性板,紧靠承压板周围外侧的土层高度应不少于80cm。
D.0.3条加荷等级可按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1/15分级施加。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案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案浅层平板载荷试验一、适用范围及检测目的1 ?载荷试验适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2.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判定浅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二、检测工程量检测数量在同一条件下每个场地不应少于 3点。
三、检测依据《南京地区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2/112-95)四、检测人员《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106-2003 J256-2003 (GB50007-2002(JGJ79-2002 J220-2002五、检测装置、仪器及设备1.反力装置加载反力装置根据现场条件可以有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地锚反力装置等,南京市主要为压重平台反力装置,该种装置应符合以下规定:①.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②.压重宜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③.压重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
2.荷载、沉降测试装置①.分级荷载的提供采用油压千斤顶。
当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并联同步工作。
并使:采用的千斤顶型号、规格相同;千斤顶的合力中心应与桩轴线重合。
②.荷载的测量可用荷载传感器直接测定,或采用并联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
并使: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不大于1%压力表精度不小于0.4级,试验用压力表、油泵、油管最大加载时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80%。
③.沉降测量采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
并使:测量误差不大于0.1%Fs分辨力不小于0.01mm。
根据本工程检测要求,拟采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参见附录:用于本工程的主要仪器、设备。
六、检测条件(需委托方配合)①试坑宽度或直径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三倍。
②试坑的岩土应避免扰动,保持其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并在承压板下铺设不超过20mm的砂垫层找平。
③试桩现场须保证220V照明电源,临时停电应预先通知。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案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一、 适用范围及检测目的1. 载荷试验适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2.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判定浅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二、 检测工程量检测数量在同一条件下每个场地不应少于3点。
三、 检测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J256-200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 《南京地区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2/112-95)四、 检测人员五、检测装置、仪器及设备1.反力装置加载反力装置根据现场条件可以有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地锚反力装置等,南京市主要为压重平台反力装置,该种装置应符合以下规定:①.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②.压重宜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③.压重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
2.荷载、沉降测试装置①.分级荷载的提供采用油压千斤顶。
当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并联同步工作。
并使:采用的千斤顶型号、规格相同;千斤顶的合力中心应与桩轴线重合。
②.荷载的测量可用荷载传感器直接测定,或采用并联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
并使: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不大于1%,压力表精度不小于0.4级,试验用压力表、油泵、油管最大加载时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80%。
③.沉降测量采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
并使:测量误差不大于0.1%Fs,分辨力不小于0.01mm。
根据本工程检测要求,拟采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参见附录:用于本工程的主要仪器、设备。
六、检测条件(需委托方配合)①试坑宽度或直径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三倍。
②试坑的岩土应避免扰动,保持其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并在承压板下铺设不超过20mm的砂垫层找平。
③试桩现场须保证220V照明电源,临时停电应预先通知。
附录C_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1解析

第二节载荷试验一、概述载荷试验是一种地基土的原位测试方法,可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载荷试验可分为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和螺旋板载荷试验三种。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浅层地基土;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埋深大于3m和地下水位以上的地基土;螺旋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深层地基土或地下水位以下的地基土。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10.2.2条规定,载荷试验应布置在有代表性的地点,每个场地不宜小于3个点,当场地内岩土体不均匀时,应适当增加试验点。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应布置在基础底面标高处。
载荷试验是岩土工程勘察的一个重要勘察手段。
本章就载荷试验的方法、要求、资料整理及成果应用作一介绍。
二、平板载荷试验平板载荷试验(PLT)是在一定面积的刚性承压板上加荷,通过承压板向地基土逐级加荷,测定地基土的压力与变形特性的原位测试方法。
它反映承压板下1.5~2.0倍承压板直径或宽度范围内,地基土强度、变形的综合性状。
平板载荷试验可用于以下目的:1)确定地基土承载力的特征值,为评定地基土的承载力提供依据。
2)确定地基土的变形模量(排水或不排水)。
3)估算地基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
4)确定地基土基床反力系数。
5)估算地基土的固结系数。
平板载荷试验分为浅层载荷试验和深层载荷试验,适用于各种地基土,特别适用于各种填土及含碎石的土。
平板载荷试验反映承压板下不超过2倍承压板宽度(或直径)范围内地基土的特性,如在这影响范围内地基土为非均质土时,试验结果为一综合性状,给试验数据的分析造成一定的困难。
(一)平板载荷试验的基本理论及常规技术要求1.平板载荷试验基本理论典型的平板载荷试验p~s曲线(p为施加于承压板上的压力) ;s 为在相应压力下的沉降)可分为3个阶段(见图7-1)1.直线变形阶段:当压力小于临塑荷载py(比例极限压力),p~s成直线关系。
Ⅱ剪切阶段:当压力大于py 、小于极限压力pu,,p~s关系曲线由直线变为曲线。
平板荷载实验

一、概述载荷试验是一种地基土的原位测试方法,可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载荷试验可分为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和螺旋板载荷试验三种。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浅层地基土;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埋深大于3m和地下水位以上的地基土;螺旋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深层地基土或地下水位以下的地基土。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10.2.2条规定,载荷试验应布置在有代表性的地点,每个场地不宜小于3个点,当场地内岩土体不均匀时,应适当增加试验点。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应布置在基础底面标高处。
载荷试验是岩土工程勘察的一个重要勘察手段。
本章就载荷试验的方法、要求、资料整理及成果应用作一介绍。
二、平板载荷试验平板载荷试验(PLT)是在一定面积的刚性承压板上加荷,通过承压板向地基土逐级加荷,测定地基土的压力与变形特性的原位测试方法。
它反映承压板下1.5~2.0倍承压板直径或宽度范围内,地基土强度、变形的综合性状。
平板载荷试验可用于以下目的:1)确定地基土承载力的特征值,为评定地基土的承载力提供依据。
2)确定地基土的变形模量(排水或不排水)。
3)估算地基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
4)确定地基土基床反力系数。
5)估算地基土的固结系数。
平板载荷试验分为浅层载荷试验和深层载荷试验,适用于各种地基土,特别适用于各种填土及含碎石的土。
平板载荷试验反映承压板下不超过2倍承压板宽度(或直径)范围内地基土的特性,如在这影响范围内地基土为非均质土时,试验结果为一综合性状,给试验数据的分析造成一定的困难。
(一)平板载荷试验的基本理论及常规技术要求1.平板载荷试验基本理论典型的平板载荷试验p~s曲线(p为施加于承压板上的压力) ;s 为在相应压力下的沉降)可分为3个阶段(见图7-1)1.直线变形阶段:当压力小于临塑荷载py(比例极限压力),p~s成直线关系。
Ⅱ剪切阶段:当压力大于py 、小于极限压力pu,,p~s关系曲线由直线变为曲线。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案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一、 适用范围及检测目的1. 载荷试验适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2.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判定浅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二、 检测工程量检测数量在同一条件下每个场地不应少于3点。
三、 检测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J256-200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 《南京地区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2/112-95)四、 检测人员五、检测装置、仪器及设备1.反力装置加载反力装置根据现场条件可以有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地锚反力装置等,南京市主要为压重平台反力装置,该种装置应符合以下规定:①.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②.压重宜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③.压重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
2.荷载、沉降测试装置①.分级荷载的提供采用油压千斤顶。
当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并联同步工作。
并使:采用的千斤顶型号、规格相同;千斤顶的合力中心应与桩轴线重合。
②.荷载的测量可用荷载传感器直接测定,或采用并联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
并使: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不大于1%,压力表精度不小于0.4级,试验用压力表、油泵、油管最大加载时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80%。
③.沉降测量采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
并使:测量误差不大于0.1%Fs,分辨力不小于0.01mm。
根据本工程检测要求,拟采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参见附录:用于本工程的主要仪器、设备。
六、检测条件(需委托方配合)①试坑宽度或直径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三倍。
②试坑的岩土应避免扰动,保持其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并在承压板下铺设不超过20mm的砂垫层找平。
③试桩现场须保证220V照明电源,临时停电应预先通知。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案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一、 适用范围及检测目的1. 载荷试验适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2.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判定浅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二、 检测工程量检测数量在同一条件下每个场地不应少于3点。
三、 检测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J256—200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 《南京地区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2/112—95)四、 检测人员五、检测装置、仪器及设备1.反力装置加载反力装置根据现场条件可以有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地锚反力装置等,南京市主要为压重平台反力装置,该种装置应符合以下规定:①.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
2倍;②.压重宜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③.压重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
2.荷载、沉降测试装置①.分级荷载的提供采用油压千斤顶。
当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并联同步工作。
并使:采用的千斤顶型号、规格相同;千斤顶的合力中心应与桩轴线重合.②.荷载的测量可用荷载传感器直接测定,或采用并联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
并使: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不大于1%,压力表精度不小于0.4级,试验用压力表、油泵、油管最大加载时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80%。
③.沉降测量采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
并使:测量误差不大于0.1%Fs,分辨力不小于0。
01mm。
根据本工程检测要求,拟采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参见附录:用于本工程的主要仪器、设备.六、检测条件(需委托方配合)①试坑宽度或直径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三倍。
②试坑的岩土应避免扰动,保持其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并在承压板下铺设不超过20mm的砂垫层找平。
③试桩现场须保证220V照明电源,临时停电应预先通知。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一、引言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是土木工程中评估土壤承载力和地基基础设计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的基本概念、试验设备、试验步骤和注意事项,以便工程师们正确进行试验并获得准确可靠的试验结果。
二、基本概念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是利用平板在土壤表面施加荷载,通过测量其沉降和变形,评估土壤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试验时,将平板放置在土壤表面,逐渐增加荷载,记录不同荷载下的沉降量,从而绘制出载荷-沉降曲线。
三、试验设备1. 平板:平板应具备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能够承受试验所需的荷载,并保持稳定的形状。
通常使用钢制或混凝土制的平板。
2. 压力板:用于施加荷载到平板上。
压力板应平整,表面质量好,并具备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3. 变形测量设备:用于测量平板的变形,一般采用位移传感器或应变片等。
4. 荷载施加系统:包括荷载加重装置和测量荷载大小的设备。
四、试验步骤1. 现场准备:确定试验点,清理试验区域,并测定土壤的含水量。
2. 安装平板:将平板放置在试验点上,保持水平稳定,并确保与土壤有足够的接触面。
3. 施加荷载:逐渐施加荷载到平板上,每次增加荷载后,等待平板变形稳定后再进行下一次加荷。
4. 变形测量:在荷载施加过程中,利用变形测量设备实时监测平板的沉降和变形情况。
5. 绘制曲线:将荷载与平板沉降的数据绘制成载荷-沉降曲线,并进行分析和评估。
五、注意事项1. 试验前要对试验点周围的土壤进行充分的勘测和分析,确保试验可靠性。
2. 平板应正确放置,与土壤接触面积要充分,并且不得有明显的空隙。
3. 每次加荷后要等待平板沉降稳定后再进行下一次加荷,以确保数据准确。
4. 变形测量设备应放置在适当的位置,避免干扰或误差。
5. 试验结束后,应对平板和设备进行清理和维护,以保证下次使用的可靠性。
六、结论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是评估土壤承载力和地基基础设计的重要方法,通过合理的试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试验结果。
浅层载荷试验作业指导书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一、适用范围适用于确定浅部地基土层的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
二、检测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三、检测设备千斤顶、百分表、0.25m2、0.5m2刚性承压板四、现场检测4.1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25m2,对于软土不应小于0.5m24.2试验基坑宽度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三倍。
应保持试验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
宜在拟试压表面用粗砂或中砂层找平,其厚度不超过20mm。
4.3加荷分级不应少于8级。
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两倍。
4.4每级加载后,按间隔以后为每10min、10min、10min、15min、15min,以后为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沉降量,当在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4.5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4.5.1承载板周围的土明显地侧向挤出;4.5.2沉降s急剧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出现陡降段;4.5.3在某一级荷载下, 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标准;4.5.4沉降量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之比大于或等于0.06。
4.6当满足4.5前三款的情况之一时,其对应的前一级荷载为极限荷载。
4.7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4.7.1当p-s曲线上有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4.7.2当极限荷载小于对应的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值的一半;4.7.3当不能用上述二款要求确定时,当压板面积为0.25~0.5m2,可取s/b=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4.8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3点,各试验实测值的极差不得超过其平均值的30%,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f a k)。
1。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案【范本模板】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一、适用范围及检测目的1.载荷试验适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2.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判定浅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二、检测工程量检测数量在同一条件下每个场地不应少于3点。
三、检测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J256—20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南京地区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2/112—95)四、检测人员五、检测装置、仪器及设备1.反力装置加载反力装置根据现场条件可以有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地锚反力装置等,南京市主要为压重平台反力装置,该种装置应符合以下规定:①.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②.压重宜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③.压重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
5倍.2.荷载、沉降测试装置①.分级荷载的提供采用油压千斤顶。
当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并联同步工作。
并使:采用的千斤顶型号、规格相同;千斤顶的合力中心应与桩轴线重合。
②.荷载的测量可用荷载传感器直接测定,或采用并联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
并使: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不大于1%,压力表精度不小于0。
4级,试验用压力表、油泵、油管最大加载时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80%。
③.沉降测量采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并使:测量误差不大于0。
1%Fs,分辨力不小于0。
01mm。
根据本工程检测要求,拟采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参见附录:用于本工程的主要仪器、设备。
六、检测条件(需委托方配合)①试坑宽度或直径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三倍。
②试坑的岩土应避免扰动,保持其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并在承压板下铺设不超过20mm的砂垫层找平。
③试桩现场须保证220V照明电源,临时停电应预先通知。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
背景介绍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工程试验方法,旨在评估土壤承载力和变形性能,以指导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
通过在地基平板上施加一定载荷,并观测其变形情况,可以获取土壤在承载过程中的力学特性和强度指标,为地基工程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试验过程
1.准备工作:确定试验场地,清理平板表面,布置试验设备。
2.设置载荷:根据设计要求和土壤性质,施加逐渐增加的载荷,记录
每个阶段的载荷大小。
3.观测变形:通过测量不同位置处的位移与变形情况,了解土壤在不
同载荷下的变形特性。
4.记录数据:记录载荷-变形曲线,分析土壤的承载性能和变形规律。
5.终止试验:当观测到土壤承载力明显下降或平衡态趋近时,即可结
束试验。
试验数据分析
•载荷-位移曲线:通过绘制载荷-位移曲线,可以得到不同阶段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极限承载力:根据载荷-位移曲线拐点处的载荷数值,确定土壤的极限承载力。
•变形规律:观测土壤的收敛、沉降和变形情况,分析土壤的变形规律。
应用与意义
•工程设计:提供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性能等参数,为工程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施工指导:根据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和处理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质量控制:监测土体变形情况,及时调整工艺参数,防止出现变形超标现象。
结语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是一项重要的地基工程试验方法,通过对土壤承载力和变形性能的评估,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参考。
只有深入了解土壤的力学特性,才能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案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一、 适用范围及检测目的1. 载荷试验适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2.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判定浅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二、 检测工程量检测数量在同一条件下每个场地不应少于3点。
三、 检测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J256-200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 《南京地区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2/112-95)四、 检测人员五、检测装置、仪器及设备1.反力装置加载反力装置根据现场条件可以有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地锚反力装置等,南京市主要为压重平台反力装置,该种装置应符合以下规定:①.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②.压重宜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③.压重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
2.荷载、沉降测试装置①.分级荷载的提供采用油压千斤顶。
当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并联同步工作。
并使:采用的千斤顶型号、规格相同;千斤顶的合力中心应与桩轴线重合。
②.荷载的测量可用荷载传感器直接测定,或采用并联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
并使: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不大于1%,压力表精度不小于0.4级,试验用压力表、油泵、油管最大加载时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80%。
③.沉降测量采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
并使:测量误差不大于0.1%Fs,分辨力不小于0.01mm。
根据本工程检测要求,拟采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参见附录:用于本工程的主要仪器、设备。
六、检测条件(需委托方配合)①试坑宽度或直径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三倍。
②试坑的岩土应避免扰动,保持其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并在承压板下铺设不超过20mm的砂垫层找平。
③试桩现场须保证220V照明电源,临时停电应预先通知。
地基土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案

住宅小区地基土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案编写:校核:审定:XXXX公司资质证书编号:XX号二0 年月日一、工程概况公司拟在其位于路与路交界处的规划用地内兴建住宅小区项目。
根据拟建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资料,工程场地内地层从上至下分别为耕土①、含粘性土中砂②、含粘性土砾砂③、含砾粗砂④、粉质粘土④1、粘土⑤、粗砂⑥、粘土⑦、粗(砾)砂⑧、粘土⑨和砾砂⑩。
根据项目的规划情况,地下室底板基底标高约为3.7m(高程)。
住宅楼场地在该深度水平线上分布的土层为含砾粗砂④和粉质粘土④1,根据勘察报告提供的资料:含砾粗砂④层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20kPa;粉质粘土④1层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80kPa,该粉质粘土④1层于住宅楼场地中以透镜体形式分布。
受业主委托,通过对住宅楼场地内的地层进行地基土浅层平板载荷试验,以了解地基土实际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极限承载力情况,为设计优化提供实际的土层力学参数和依据。
本次地基土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结合设计要求进行,设计要求地基土实际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80kPa,预估地基土的极限承载力约为660kPa。
二、试验依据和投检测数量检测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 -2002)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5. 设计院提供的本工程设计图。
检测数量:根据甲方要求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附录C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C.0.7“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三点”,因此,本次地基土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共进行3个试验点。
结合粉质粘土④1层在场地中的分布情况,建议其中1个试验点在勘察报告的钻孔zk23所在地段选取。
三、检测设备试验专用千斤顶、大量程百分表、精密压力表一台套,整套仪器设备经过计量部门校准并在有效使用期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C
第附录C.0.1条地基土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可适用于确定浅部地基土层的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
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
0.25m对于软土不应小于0.5m
第附录C.0.2条试验基坑宽度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三倍。
应保持试验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
宜在拟试压表面用粗砂或中砂层找平,其厚度不超过20mm。
第附录C.0.3条加荷分级不应少于8级。
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两倍。
第附录C.0.4条每级加载后,按间隔
10、10、
10、15、15min,以后为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沉降量,当在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第附录C.0.5条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
1.承压板周围的土明显地侧向挤出;
2.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出现现陡降段;
3.在某一级荷载下,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
4.沉降量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之比大于或等于0.06。
当满足前三种情况之一时,其对应的前一级荷载定为极限荷载。
第附录C.0.6条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p-s曲线上有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
2.当极限荷载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值的2,2。
一半;
3.当不能按上述二款要求确定时,当压板面积为0.25-0.50m可取s/b=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第附录C.0.7条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三点,当试验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其平均值的30%时,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
2,附录D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
第附录D.0.1条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可适用于确定深部地基,土层及大直径桩桩端土层在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
第附录D.0.2条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的承压板采用直径为0.8m的刚性板,紧靠承压板周围外侧的土层高度应不少于80cm。
第.0.3条加荷等级可按预估极限承载力的分级施加。
第附录D.0.4条每级加荷后,第一个小时内按间隔
10、10、
10、15、15min,以后为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沉降。
当在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第附录D.0.5条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
1.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上有可判定极限承载力的陡降段,且沉降量超过0.04d(d为承压板直径);
2.在某级荷载下,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
3.本级沉降量大于前一级沉降量的5倍;
4.当持力层土层坚硬,沉降量很小时,最大加载量不小于设计要求的2倍。
<BR>
第附录D.0.6条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p~s曲线上有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2.满足前三条终止加载条件之一时,
其对应的前一级荷载定为级限荷载,当该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值的一半;
3.不能按上述二款要求确定时,可取s/d=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值,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第附录D.0.7条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三点,当试验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附录H xx基载荷试验要点
第附录H.0.1条本附录适用于确定完整,较完整,较破碎岩基作为天然地基或桩基基础持力层时的承载力。
第附录H.0.2条采用圆形刚性承压板,直径为300mm。
当岩石埋藏深度较大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桩,但桩周需采取措施以消除桩身与土之间的摩擦力。
第附录H.0.3条测量系统的初始稳定读数观测:
加压前,每隔10min读数一次,连续三次读数不变可开始试验。
第附录H.0.4条加载方式:
单循环加载,荷载逐级递增直到破坏,然后分级卸载。
第附录H.0.5条荷载分级:
第一级加载值为预估设计荷载的,以后每级为。
第附录H.0.6条沉降量测读:
加载后立即读数,以后每10min读数一次。
第附录H.0.7条稳定标准:
连续三次读数之差均不大于0.01mm。
第附录H.0.8条终止加载条件:
当出现下述现象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
1.沉降量读数不断变化,在24小时内,沉降速率有增大的趋势;
2.压力加不上或勉强加上而不能保持稳定。
注:
若限于加载能力,荷载也应增加到不少于设计要求的两倍。
第附录H.0.9条卸载观测,每级卸载为加载时的两倍,如为奇数,第一级可分为三倍。
每级卸载后,隔10min测读一次,测读三次后可卸下一级荷载。
全部卸载后,当测读支半小时回弹量小于0.01mm时,即认为稳定。
第附录H.0.10条岩石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1.对应于p-s曲线上起始直线段的终点为比例界限。
符合终止加载条件的前一级荷载为极限荷载。
将极限荷载除以3的安全系数。
所得值与对应于比例界限的荷载相比较,取小值。
2.每个场地载荷试验的数量不应少于3个,取最小值作为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3.岩石xx力不进行深宽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