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调研报告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调研报告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调研报告引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来说,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身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密切相关。

为了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本文进行了调研并提出相关结果和建议。

第一部分:调研背景1.1 调研目的我们通过此次调研旨在了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探讨其原因,并提出对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建议。

这能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文化修养。

1.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邀请了500名大学生填写问卷,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第二部分:调研结果2.1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整体认同程度调研结果显示,74%的大学生表示对传统文化持有积极认同态度,其中28%的大学生表示非常认同,46%的大学生表示比较认同。

另外,16%的大学生持中立态度,仅有10%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表达了不认同的态度。

2.2 影响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因素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亲身体验是影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感的重要因素。

58%的大学生表示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对他们的认同感有积极影响。

其次,教育环境也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认同感起到重要影响。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有71%的大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对他们的认同感产生了积极影响。

最后,大众媒体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数据显示,87%的大学生表示通过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广能够增强他们的传统文化认同感。

第三部分:对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建议3.1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更多的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

同时,要注重培养师生之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学习兴趣,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更好地理解、认同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3.2 增强传统文化亲身体验通过组织各类传统文化活动和体验,如传统节日庆祝、手工制作、书法绘画等,让大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调研报告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调研报告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调研报告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对于大学生这一代来说,传统文化的认知对于其自身价值观、文化素养的养成以及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调研来探讨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以及其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文化传承的看法。

一、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但整体较为稳定。

其中,将传统文化与民族历史、经典著作、传统节日等方面联系在一起的大学生比例较高,占总体的60%左右。

这部分学生通过学校教育、亲人的传承以及自己的主动学习等途径,对于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

另外,有约20%的学生将传统文化仅仅视为一种陈旧的象征,对其漠不关心。

还有约15%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二、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大多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持有尊重和保护的态度,他们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应该传承和弘扬。

通过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对于传统文化的看法,超过80%的大学生表示应该珍视传统文化,并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中。

这一现象表明,大学生在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后,意识到传统文化对于他们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三、对文化传承的看法即使大部分大学生认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他们对于如何进行文化传承存在一定的分歧。

有一部分大学生主张通过学校课程的设置和教育机构的宣传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实践,比如参加传统文化的活动和研究;还有一部分学生指出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融合,使其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综上所述,大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较为积极,认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持有尊重和保护的态度。

然而,在文化传承的具体方式上仍然存在一定分歧。

教育机构、社会各界以及家庭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推广和教育,同时也要尊重大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个性化看法,为他们提供更多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体验平台,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调查报告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程度的调查一、导言大学生不但仅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形成的璀璨文化的继承者。

现在的大学生纷纷要求个性,讲求流行,一味地追求新颖,而这往往也会造成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代人心中的淡化甚至是流失。

一个国家的后备军,对别国的文化艳羡不已而且效仿践行,对本国的文化却置之不理甚至概念不清,这无疑是很可悲的。

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文化是从未间断过的。

泱泱中国,历史悠久,衍生出的文化亦是十分丰富多彩,这原本是一件多么令人自豪的事情,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人大方地接纳着别国的文化,以此标榜自己的“与国际接轨”,乐此不疲。

她们渐渐淡忘了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只知道过节时有假可放,有乐可寻,传统节日背后的故事被她们抛在了九霄云外。

这只是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不容乐观的种种表现中的一种,此时,探究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经过对这项课题的调查,能够大概了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和态度,了解并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是这代人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

如果情况不容乐观,我们能够针对其中暴露出的问题即时地采取措施。

一个人,如果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她的人生也注定不平凡,对国家来讲更是如此。

文化对国家的繁荣兴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影响虽然是间接的,但它作为一种精神支柱,所能爆发的力量却是无穷的。

这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不然,不会有如此多的国家热衷于“文化侵略”。

总之,为了引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了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我们开展了此次调查,希望能得到一个较为客观、真实的结果,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为我们的传统文化能够更好的传承下去尽一份绵薄之力。

二、研究方法本报告以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程度为课题,以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为对象,于11月20日至23日在本校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渐复兴,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究竟如何呢?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分析。

调查对象为来自不同高校的大学生,分别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

我们首先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采集了1052份有效问卷。

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析和统计。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和分析: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认知水平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58%的人认为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22%的人认为了解很少,20%的人表示对中国传统文化一无所知。

这一结果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知,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

这可能与他们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等因素有关。

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程度三、接触传统文化的方式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大学生们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接触:1. 课堂学习:有76%的人表示在专业课或课外选修课中接触了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

2. 文化活动:有63%的人表示通过参加传统文化展览、演出等活动来了解传统文化。

3. 网络媒体:有42%的人通过互联网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获取传统文化信息。

4. 书籍阅读:有28%的人通过阅读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来了解传统文化知识。

大学生们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活动来接触传统文化,同时也借助于网络媒体和书籍进行了解。

四、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和认知差异在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和认知上,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存在一定差异:1. 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学生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价值,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也相对较高。

2. 理工科类专业的学生普遍对传统文化认知较少,但也有一部分对传统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在性别上,男女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知没有明显的差异。

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他们认为传统文化对于当代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中国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认同度调查报告

中国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认同度调查报告

中国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认同度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年轻一代的崛起,中国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程度,并从多个角度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一、调查方法及样本描述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发放问卷,共收集到1000份有效问卷。

样本涵盖了中国各地不同城市和地区的18至35岁的年轻人。

在问卷中,我们通过一系列问题评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认同程度以及相关观念和价值观。

二、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认知与了解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其中的内涵和深层次意义尚不甚明确。

7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获得了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但只有45%的受访者能准确解释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三、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认同度在对传统文化的整体认同度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有高达65%的年轻人表示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认为它代表着中国的根与魂。

而有30%的年轻人表示对传统文化持中立态度,他们认为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发展需更加审慎。

仅有5%的受访者表示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或认为其对个人发展无关紧要。

四、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认同的原因1. 价值观一致性:年轻一代通过传统文化接受的价值观念与现代社会仍具有一定的契合度。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家庭、孝道、尊敬长辈等观念,在快节奏、多变的现代社会中,这些观念对于年轻人仍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2. 自我认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也是年轻人自觉身份的一种表现。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文化的认同成为年轻人维系自身独特性和认同感的一种方式。

3. 传承与保护:部分年轻人认同传统文化是为了传承和保护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

他们意识到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值得珍惜和传承,希望通过自身的认同和实践来守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五、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1. 文化自信心的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有助于增强年轻人的文化自信心和身份认同感。

关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程度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程度的调查报告

当代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的调查报告前言: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唯一一个将传统文化保存至今的国家。

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已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推动着中国的发展,在世界文化领域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日本、韩国以及许多西方国家的学校都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孔子、老子、庄子等古代先哲的思想,也是西方哲学家们研究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本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的,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影响,中西方交流日益频繁,西方文化大规模入侵,渐渐为中国人所接受。

圣诞节、情人节在中国流行起来;麦当劳、肯德基、披萨成为许多人喜爱的食品;西装成为各种正式场合的服装……但是,却仍有人不知道重阳节,不清楚过年吃饺子这一习俗的由来,不了解唐装、汉服是什么样子……我国传统文化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但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被许多人淡忘,民族文化遗产面临着极大的考验。

此次调查,正是对当代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程度进行统计和了解。

二、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发放问卷的形式,问卷分为网上问卷和实体问卷两部分,参与问卷的主要是中学生和大学生。

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学生对古代文学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如:古诗、古词的区别,书法、国画的鉴赏能力等等;(二)学生对儒家、道家思想的了解程度;(三)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态度和看法共回收问卷90份,其中网上参与问卷77人,回收实体问卷13份。

此调查报告以这90份问卷为主要资料来源。

三、调查结果分析:(一)当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当代学生普遍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表示认同,认为那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人民的瑰宝,不应该被轻易遗忘。

但大多数学生表示,传统文化尤其是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相差太大,古汉语更是难于理解,因此即使认同其重要性,却不愿意过多地学习。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调查研究报告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调查研究报告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调查研究报告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传统文化在年轻人中的认知程度逐渐减少。

为了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并探讨其对其重视程度和传承意愿,本研究进行了一项调查。

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大学校园内随机选择了3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问卷设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以及传统文化传承意愿。

二、调查结果1. 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调查结果显示,接近60%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有一定了解。

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主要来源于学校教育和社会媒体。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还有40%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基本了解,甚至有10%的受访者表示对传统文化完全不了解。

这提示我们目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

2. 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在调查中,大约有50%的大学生表示对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他们认为传统文化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

另外,约有30%的受访者认为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价值,但并不是特别重要。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还有约20%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并不重视,他们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脱节,缺乏现实意义。

这表明依然存在一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抱有漠视态度,对其认知和价值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

3. 传统文化传承意愿在调查中,约有70%的大学生表示希望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他们认为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本,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传承。

另外,约有20%的受访者表示对传统文化传承持保留态度,他们认为只有那些对自己有价值的传统文化才值得传承。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还有约10%的受访者对传统文化传承不感兴趣,他们认为传统文化并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这显示出一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传承意愿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引导。

三、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参差不齐,且对其重视程度和传承意愿存在一定差异。

关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的调查报告.doc

关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的调查报告.doc

关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的调查报告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

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是一个民族的根基,但因为诸多原因,传统文化呈现出很大的断层。

青年一代,就已经处于文化的断层,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么不了解,要么有严重的误解,面对的这样一种格局,如果任其发展,将有严重的后果。

尤其是传统文化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

他们作为国家的未来,一方面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一方面又缺乏全面清晰的认识和体验,这极不利于传承我们祖先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此次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情况。

同时对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情况提出一些新的建议,并希望通过此次调查唤醒大学生、学校、乃至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提出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本报告以建筑学院在校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状况为对象进行了不记名的调查。

包括四个部分:一、大学生对古代文集的基本了解情况,包括古典诗词、四大名著、《论语》、《大学》、《中庸》等。

二、主要为传统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侧重于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

三、大学生对中国的许多现存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状况。

四、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

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大学生对古代文集的基本了解情况1.大学生对古代经史子集的态度问卷调查中,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偶尔翻阅。

中国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调研报告及反思

中国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调研报告及反思

中国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调研报告及反思
现在是21世纪,中国的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和新的进步,大学生
也是受益者,他们拥有丰富的新思想和文化审美,在他们的身上也融合了西方文化的一些
元素。

面对发展的新挑战,大学生是如何认知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次调研旨在梳理大学生
认知传统文化的情况,以便更好地调整教育规划,为大学生文化熏陶和教育提供更全面的
帮助。

为了有效地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学科的500名大学生进行了个人访谈,
以问卷形式收集相关信息,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以找出答案。

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传
统文化的认知度虽然有所提高,但认知广度不够,程度上存在差距。

77.4%的受访者认为,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有重要意义:它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帮助人们认识自我;60%认
为传统文化具有宗教属性;45.4%认为传统文化对建构现代社会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打破
现代社会的个人主义和片面发展;另外,76.4%的受访者认为传统文化的应用性强。

实际情况是,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依然处于一定水平,存在一定的程度差距,因此,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还有待加强,应该强调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社会
价值和实用性。

如影响自我认知、打破片面发展、推动现代社会社会化等,以及能够增强
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性格以及国家文化创新等功能。

此外,也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实
际需求,注重营造一个了解凝聚、欣赏分享的氛围,丰富学生的文化审美。

只有这样,才
能有效的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大学生合理的文化观念,使其更加理解和尊重历史传统,为人格塑造做出贡献。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高校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认知状况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有助于了解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程度,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一、调查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尤其是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

他们面临着来自西方文化的冲击和传统文化认知的淡化,因此对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二、调查方式为了更全面地了解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从数量上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一般认知水平,访谈则更多地从个体经验和观点出发,深入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深度。

三、调查结果分析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遍认知程度通过问卷调查得知,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遍认知程度并不高。

有超过60%的学生表示对传统文化了解较少,只限于一些表面的知识,比如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起源和习俗。

而对于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思想理念等了解较少的比例更是高达80%以上。

这说明高校大学生在传统文化认知上存在着较大的缺失,需要加强相关教育和引导。

2.传统文化认知的来源和途径在访谈中,许多学生表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主要来自于学校的相关课程和一些节日活动。

这些途径往往只是传统文化的皮毛,很难让学生真正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少数学生表示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参与社会实践等途径来了解传统文化,但这部分学生占比较少,说明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还有待加强。

3.高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在访谈中,有一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持有比较积极的态度,他们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应该珍惜和传承。

但是更多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持比较冷漠的态度,认为传统文化过时陈旧,与现代生活脱节,缺乏吸引力。

这种态度的存在说明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导致了对传统文化的误解和偏见,需要引导和教育。

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的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的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的调查报告‎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唯一一个将传统文化保‎存至今的国家。

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已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推动着中国的‎发展,在世界文化领域‎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日本、韩国以及许多‎西方国家的学校都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孔‎子、老子、庄子等古代‎先哲的思想,也是西方‎哲学家们研究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本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的,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影‎响,中西方交流日益频‎繁,西方文化大规模入‎侵,渐渐为中国人所接‎受。

圣诞节、情人节在‎中国流行起来;麦当劳‎、肯德基、披萨成为许‎多人喜爱的食品;西装‎成为各种正式场合的服‎装……但是,却仍有人‎不知道重阳节,不清楚‎过年吃饺子这一习俗的‎由来,不了解唐装、汉‎服是什么样子……我国‎传统文化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但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被许多人淡‎忘,民族文化遗产面临‎着极大的考验。

此次调‎查,正是对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程‎度进行统计和了解。

‎调查时间:2014年‎4月15日至2014‎年5月1日调查对‎象:云南大学全体在校‎学生调查方法:采用‎了分层抽样,随机抽样‎对各学院各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关于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问题的抽样,‎主要采取书面调查法中‎的问卷调查。

其中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学生对古‎代文学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如:古诗、古词‎的区别,书法、国画‎的鉴赏能力等等;‎(二)学生对儒家、‎道家思想的了解程度;‎(三)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态度和看法‎共回收问卷9‎0份,其中网上参与问‎卷77人,回收实体问‎卷13份。

此调查报告‎以这90份问卷为主要‎资料来源。

最新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的调查报告资料

最新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的调查报告资料

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的调查报告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唯一一个将传统文化保存至今的国家。

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已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推动着中国的发展,在世界文化领域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日本、韩国以及许多西方国家的学校都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孔子、老子、庄子等古代先哲的思想,也是西方哲学家们研究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本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的,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影响,中西方交流日益频繁,西方文化大规模入侵,渐渐为中国人所接受。

圣诞节、情人节在中国流行起来;麦当劳、肯德基、披萨成为许多人喜爱的食品;西装成为各种正式场合的服装……但是,却仍有人不知道重阳节,不清楚过年吃饺子这一习俗的由来,不了解唐装、汉服是什么样子……我国传统文化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但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被许多人淡忘,民族文化遗产面临着极大的考验。

此次调查,正是对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程度进行统计和了解。

调查时间:2014年4月15日至2014年5月1日调查对象:云南大学全体在校学生调查方法:采用了分层抽样,随机抽样对各学院各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关于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问题的抽样,主要采取书面调查法中的问卷调查。

其中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学生对古代文学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如:古诗、古词的区别,书法、国画的鉴赏能力等等;(二)学生对儒家、道家思想的了解程度;(三)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态度和看法共回收问卷90份,其中网上参与问卷77人,回收实体问卷13份。

此调查报告以这90份问卷为主要资料来源。

一、调查报告的数据分析:1.大学生宏观上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成长于改革开放的过程中。

从整体上看,他们比父辈拥有相对充裕的物质条件、多元的价值取向和多种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现代化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在他们的认识和观念中也逐渐被淡化。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自信的现状与思考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自信的现状与思考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自信的现状与思考的调查报告一、引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凝聚民族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源泉。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中,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建设者和文化传承者,其对传统文化的自信程度直接关系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因此,本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自信的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思考和建议。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选取了多所高校的不同专业、年级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涵盖了文科、理科、工科等多个学科领域。

(二)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共发放问卷[X]份,回收有效问卷[X]份,有效回收率为[X]%。

同时,对部分大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以获取更丰富的信息。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大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范畴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一些具体的传统文化元素,如传统节日、传统技艺等的深入了解程度有限。

约[X]%的大学生能够准确说出我国的主要传统节日及其文化内涵,但只有[X]%的大学生能够详细阐述传统技艺,如剪纸、刺绣等的制作过程和艺术特色。

(二)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超过[X]%的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个人和社会具有重要价值,愿意主动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

然而,仍有[X]%的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脱节,对其缺乏兴趣。

(三)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信表现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约[X]%的大学生能够坚定地维护传统文化的地位,认为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优势。

但也有[X]%的大学生在文化选择上更倾向于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不足。

(四)影响大学生传统文化自信的因素学校教育: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自信。

约[X]%的大学生认为学校的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不够丰富,教学方法单一。

社会环境: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不足,以及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传统文化的商业化开发过度等问题,也影响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看法。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调研报告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调研报告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球化的趋势,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地位逐渐受到挑战。

本报告旨在调查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程度,从而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二、调查方法1.对象选择:在全国范围内随机选择了10所不同地区的大学,每所大学抽取300名大学生作为参与者。

2.调查问卷:采用面对面调查方式,通过精心设计的问卷来收集参与者的意见。

3.调查内容:问卷包括了关于传统文化认知程度、传统文化价值观、传统文化在个人生活中的地位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看法等方面的问题。

三、调查结果1.传统文化认知程度在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认知程度进行调查时,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相对了解较少。

其中,有65%的大学生表示只对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概念有所了解,仅有20%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有较深入的研究。

这一结果可能与现代教育体系的变革以及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有关。

2.传统文化价值观就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认同程度而言,调查结果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

约有40%的大学生表示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持有积极态度,他们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然而,也有将近30%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价值观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传统文化过于保守和僵化,无法与现代社会相适应。

3.传统文化在个人生活中的地位在调查中,我们询问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接触传统文化,并对其地位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有超过80%的大学生表示在大学期间较少接触传统文化,仅有个别的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活动。

这主要受到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娱乐方式多样化的影响。

4.对传统文化的看法调查结果还表明,超过60%的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仍然有其独特的重要性,可以为人们提供思想启示和精神寄托。

但同时,也有近30%的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不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应该以现代化的方式进行创新和转化。

大学传统文化调研报告范文

大学传统文化调研报告范文

大学传统文化调研报告范文大学传统文化调研报告一、引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形成多年并得到积极发扬的文化传承。

它是民族历史的见证,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特色。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许多传统文化逐渐被忽视和遗忘。

为了了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态度,本次调研选择了在校大学生作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大量数据。

二、调研目的1.评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2.分析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观点;3.探究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支持和参与程度。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80份。

问卷调查包括了对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对传统文化的支持程度以及对传统文化活动参与的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四、调研结果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在被调查者中,有60%的大学生表示他们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但只有25%表示对传统文化有较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有待提高。

2.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观点大多数大学生(80%)认为传统文化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保护和传承。

他们认为传统文化代表了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智慧结晶,是民族的瑰宝。

然而,也有一小部分调查对象(10%)对传统文化持不太积极的态度,他们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格格不入。

3.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参与度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大学生(55%)对传统文化传承持积极态度,希望自己能够参与其中。

然而,仅有20%的大学生表示曾经参与过相关的传统文化活动。

这一结果表明,尽管大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传承持支持态度,但实际参与度较低。

五、调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普遍较低;2.大多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持支持态度,认为传统文化是宝贵的;3.尽管大部分大学生支持传统文化传承,但实际参与度较低。

六、建议为了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加强其对传统文化的支持和参与度,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学校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2.组织传统文化讲座和展览,增加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触机会;3.推动学校设立传统文化社团,为大学生提供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平台;4.加强家庭和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调查报告

C.可有可无
D.有消极作用
E.其他
• 13.对于传统文化的未来,你觉得?( )
A. 很乐观 B.比较乐观 C.很难说 D.不乐观 E.很悲观
• 14.当代大学生的你认为用哪种方法最有助于保护传统文化?( )
A.开展宣传活动,呼吁大家自觉形成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B.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熏陶
调查目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 展,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的 变迁。 由于历史原因和时代原因,中国传统文化 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毁弃。虽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 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始文化强国战略,注重文化 “软实力”的提高。但传统文化已经走到了奔溃的 边缘,这已成为一个事实。而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弄 潮儿,行走在时尚的前列,他们对传统文化有怎样 的认知和看法呢?为此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 调查了本校及附近几所大学的大学生,为找到传统 文化的走向和出路。
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可以看出90后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和传承情况中存在以下主 要问题。
1、各校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程度层次不齐, 对古典名著知识掌握程度不高。
2、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情况不佳。 3、每个学校学生普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不浓厚。 4、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景,学生们多保持保守态 度。大多数学生选择了“比较乐观”和“不乐观”,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景,学生们难于定论,似乎乐 观中又有些许悲观态度,多持保守态度。 5、接触传统文化途经多样,偏重于课堂、书本。
调查对象及所占人数比例
调查问卷
• 1.你就读于哪所学校?( )
A.陇桥 B.财大 C.博文 D.外语
• 2.你能说出传统节日吗?并清楚知道他们的具体农历时间吗?( )

关于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的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的调研报告

一线调研关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现状”调研报告【调研概况】———充分考虑专业、年级、性别等相关因素,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8份,有效回收率74%。

1、你认为以下最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的是?调查显示:多数(44.93%)的受访者认为格言警句、歇后语等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魅力所在,短小精悍的箴言,生动有趣、深入人心,极力彰显中华民族的语言涵养和功力。

而与此相反的是,传统中医文化与养生理论仅占11%,这从侧面反映了西方医学在中国的普及导致中国传统医学地位的下降而不被多数人多重视。

2、起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的“三十六计”中,你知道的有几计?调查显示:38.51%的受访者对三十六计中少于9项计策比较了解,15.54%的受访者知道其中28项以上计策,可见兵法类的文化常识受众面较窄,需要加大推广力度。

附:【三十六计: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敌战计(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混战计(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颠,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3、传统文化中运用于日常生活和学术领域的“五”?五行学说;民间所称的“五毒”;“五金”;“五味”;“五岳”;古代说的“五经”;音乐上的“五音”调查显示:比例相对居多的38.51%的受访者对传统文化中运用于日常生活和学术领域的“五”了解5-6项,知道半数以上的比例超过85%,这是一个较可观的数据,这些“五”与日常的学习及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可见大学生对生活的关注程度较高。

由这个小的知识面可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值得细细品味。

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的调查报告资料

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的调查报告资料

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的调查报告资料一、研究概况本报告旨在探讨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的情况,以期为当代大学生关于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采取有效的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报告以江苏省204所高等院校的在校生为调研对象,共收到有效问卷2038份,通过基本频数对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的概况进行描述,并进行频率分析,建立调查模型,并从学历、性别、年级以及地区等因素以及学生自身传统文化认知程度与相应的关系。

二、基本情况(一)总体认知程度根据数据,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属于较高水平,22.5%的学生表示传统文化知其一,35.6%的学生表示传统文化略知一二,21.3%的学生表示传统文化比较熟悉,15.3%的学生表示传统文化很熟悉,5.3%的学生表示传统文化异常了解。

三、探究因素为了深入探究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的影响,采用贝叶斯更新模型,将学历、性别、年级以及地区等因素以及学生自身传统文化认知程度,进行纵向比较,运用多变量统计学方法分析。

结果表明,学历、性别、年级以及地区等因素对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有明显的影响,其中,不同的学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的影响最为明显,本科生的认知程度要高于硕士或博士生;男性大学生的认知程度会比女性大学生的低;不同的年级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认知程度,大一学生的认知程度要高于高年级学生;不同地区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认知程度,沿海地区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普遍高于其他地区。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建议,针对不同的学历的大学生,应重点加强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的普及;年级上,可以采取将传统文化内容化,进入课堂,结合新闻热点进行教学,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去;地区方面,安排相关的文化节,加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性别方面,可为男性学生开展特色的传统文化宣传活动等。

本报告旨在探讨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的情况,以期为当代大学生加强对传统文化学习提供决策依据,同时本报告也只是冰山一角,仍有许多方面值得深入探究。

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可程度接受情况的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可程度接受情况的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可程度及接受情况的调查报告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程度及接受情况,本次调查以安徽师范大学在校学生为例,采用网络调查问卷(见附件)的形式,共发放问卷80份,收回69份,有效回收率86%,调查数据真实有效。

现就调查结果作如下报告:首先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可程度及接受情况的现状作如下分析分析:一、学生热情饱满接触机会不足青年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从心底的热爱,对民族智慧结晶的崇敬。

但是现代文明的冲击,外来文化的影响,加之市场经济下的浮躁的社会风气,使之接触文化的良好途径越来越少,且许多大学生也已经认识到了这个矛盾。

通过对国画,书法,民族乐器等传统艺术掌握程度的调查,18%学生有所掌握,51%学生学过皮毛,29%的一点不懂。

因此我们看出,大部分学生确实有去接触传统艺术,但精通者却少之又少,笔者询问过一部分同学,都承认文化艺术的重要,但也表示实在无过多精力和良好途径去更持久深入的学习。

因此,热爱精神饱满,但接触机会不足,是传统文化无法广泛传承的重要原因。

二、宣传力度不足我们立足于大学现状,调查了大学生平时所读的书籍类型,知道他们在专业之余,大部分还是喜欢阅读文学历史经典作品。

虽然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途径和方式很多,如课堂教育、课外阅读、媒体、课外辅导和课外活动等。

但最主要的途径还是课堂教育,然而,我们学校对传统文化开设的课程却很少,这无疑让许多爱好传统文化的学生大失所望。

调查同时显示,课外阅读、媒体等选项也占了一定的比例,这与近年来进行的教育体制改革和课堂教育改革有很大的关系。

在如今学业负担十分沉重的今天,大家仍不忘留时间于传统文化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针对以上调查得出的结论,对于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可程度及接受现状的情况,笔者做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学校重视对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无论文科或是理科、文科,应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课的设置,也可在大学开设相关的公共课,组织各种讲座和竞赛,并根据需要建立相应的文学协会或组织,学校若完全采取自愿的原则,那么许多学生将无法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一旦向他们敞开教育的大门,凭借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定能让他们由不自觉到自觉、由没有兴趣到有兴趣地参与到学习传统文化中去。

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的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的调查报告

2013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报告评分题目: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的调查报告选题:传统文化与价值引领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完成人及学号:危军()冯琦()曹攀()张金鸣()指导老师:***2015年5月23日一、调研情况介绍(一)调研背景1、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2、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3、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文化也在逐步地跨入国际行列,各国文化在国际范围中广泛传播,并影响着其他文化的发展。

(二)调研目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已构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元素。

而民族文化的传承靠教育,教育的重点在青少年。

所以大学生在民族文化的世代传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各种文化思潮不断冲击和影响着我国大学生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这已是不能回避的事实。

所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对提高大学生对本国优秀文化有重要意义,从调研中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接受程度,寻找让广大大学生重视并更好的吸收传统文化的解决方法。

(三)实践方案与实施情况1、调查方式:为使调查范围涵盖面更广,我们于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问题的问卷调查主要采取网络问卷的调查方式。

2、问卷主要包含已下主要内容(1)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是否感兴趣(2)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的主要来源(3)当代大学生对于最近中国传统文化风靡全球,怎么看(4)当代大学生是否主动去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5)当代大学生认为该如何去加强继承与保护传统文化等3、调查时间: 2015.5.20-2015.5.234、调查对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校生及大学生朋友圈5、实施情况:(1)于2015年5月20日我们小组把预先做好的调查问卷通过网络传播出去,利用qq和微信等平台,让广大大学生能够发现并填写我们所做的调查问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的调查报告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唯一一个将传统文化保存至今的国家。

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已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推动着中国的发展,在世界文化领域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日本、国以及许多西方国家的学校都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孔子、老子、庄子等古代先哲的思想,也是西方哲学家们研究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容。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本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的,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影响,中西方交流日益频繁,西方文化大规模入侵,渐渐为中国人所接受。

圣诞节、情人节在中国流行起来;麦当劳、肯德基、披萨成为许多人喜爱的食品;西装成为各种正式场合的服装……但是,却仍有人不知道重阳节,不清楚过年吃饺子这一习俗的由来,不了解唐装、汉服是什么样子……我国传统文化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但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被许多人淡忘,民族文化遗产面临着极大的考验。

此次调查,正是对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程度进行统计和了解。

调查时间:2014年4月15日至2014年5月1日调查对象:大学全体在校学生调查方法:采用了分层抽样,随机抽样对各学院各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关于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问题的抽样,主要采取书面调查法中的问卷调查。

其中问卷的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学生对古代文学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如:古诗、古词的区别,书法、国画的鉴赏能力等等;(二)学生对儒家、道家思想的了解程度;(三)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态度和看法共回收问卷90份,其中网上参与问卷77人,回收实体问卷13份。

此调查报告以这90份问卷为主要资料来源。

一、调查报告的数据分析:1.大学生宏观上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成长于改革开放的过程中。

从整体上看,他们比父辈拥有相对充裕的物质条件、多元的价值取向和多种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现代化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在他们的认识和观念中也逐渐被淡化。

但不管怎么说,每个人都肯定对这一问题有初步的、直观的、笼统的认识。

因此,我们在设计调查问卷时,首先考虑的是从宏观上把握大学生对此问题的认识,以便使我们对此问题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

我们主要是围绕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现状看法、大学生自身对传统文化个人偏好、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发展预期和传统文化对个人与社会发展的作用这四个方面展开的。

(1)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现状总体上并不看好。

调查结果如下表:从图1可以看出有近一半的同学对传统文化发展现状持一般的态度,但却有四成认为传统文化发展状况比较差,这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发展的确有不少不尽人意的地方。

我们以传统文化艺术(以戏曲为例)来调查。

由图2可以看出,对这一问题持一般态度和很小态度的与图1中是基本相互对应的。

因此,传统文化的发展还有待提高。

(2)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掌握程度不太乐观。

从图3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本校学生对传统文艺(包括书法、国画、传统武术、民族乐器等)掌握程度比较低,相当一部分同学甚至没接触过。

说明本校大学生对传统文艺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没有机会接触正式的培训。

这也反映出当今大学与社会对大学生在传统文艺教育方面投入还不够。

(3)、本校大学生认为学习传统文化对个人发展的作用和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我们以大学生对学习古代先哲思想的看法为例来调查。

从图5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学习。

这说明古代先哲思想(如孔孟之道)在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心中还是有一定地位的。

这也反映出本校大学生能够了解学习传统文化对自身发展带来的好处。

这与我们大力提倡对大学生开展人文素质的教育是相符的。

二、调查结果分析:(一)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当代大学生普遍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表示认同,认为那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人民的瑰宝,不应该被轻易遗忘。

但大多数大学生表示,传统文化尤其是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相差太大,古汉语更是难于理解,因此即使认同其重要性,却不愿意过多地学习。

在“你对于中国古代诗词曲赋及古文的学习态度”这一道题目当中, 14%的人表示“不喜欢,也不怎么去学习”,69%的人表示“课本中的会去学习,课外不愿意自学”,只有17%的人表示“很喜欢,会主动学习”。

而融入了中国古典文化元素的国产游戏仙剑奇侠传系列,在大学生当中却是备受欢迎。

这个系列的游戏,融入了中国特有的武侠、仙侠风,以中国古代神话为背景,并以故事的形式充分表现道家的世界观。

在娱乐的同时,也可接触许多传统文化。

在玩过此类游戏的人当中,68%的人表示非常喜爱这类游戏,比之国外的一些格斗类游戏,加入了传统文化的国产游戏让人觉得更有趣味,更充实。

近年来,中国风音乐流传广泛,受到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中国风,即在歌曲中加入中国古代一些典故作为创作背景,用现代的音乐唱出古典的味道,乐器通常为中国古典乐器,这样的音乐不仅能让人放松心情,更能让人从歌词当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体会古诗词所特有的意境。

在被调查的人当中,有86%的人表示喜欢中国风音乐,认为中国风音乐所体现的意境是许多流行音乐无法做到的。

(二)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

1、关于四书五经。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

四书五经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起中国传统文化,必然是要谈到四书五经。

然而在调查中,竟有64%的人不能准确无误地说出四书、五经。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人竟不知道“四书五经”是九本典籍的统称,而以为那是一本书籍的书名。

2、关于传统艺术的认知。

国画、书法、戏曲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

对于中国大学生来说,都应该对其基础进行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有76%的人不能准确地区分行书、隶书、楷书这三种十分常见的字体。

在国画方面,83%的人只能大致体会到国画的美,但不能从专业角度进行鉴赏。

8%的人表示对国画完全没有鉴赏能力。

传统戏曲更是被年轻一代所冷落,大部分年轻人都认为传统戏曲这一表演方式与主流音乐相差甚远,难以接受,因此不会去进行欣赏,更谈不上去学习了。

27%的人认为戏曲是过时的文化,知不知道都无所谓,其余的人则大多认为那是只有专业演员才需要学习的小众文化,非专业演员可以不必对其进行过多的了解。

3、关于古典诗词。

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从小学开始,我们的语文课本就有许多古诗词鉴赏课文。

古诗词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习的。

格律诗句式整齐划一,句法相对固定;词的句式则参差不齐,句法灵活多样,但应遵循固定的词牌。

这是古诗词学习中的最基础的知识。

在调查中,只有7%的人可以清楚地说出诗和词的区别,82 %的人大概知道两者区别,其余的则完全不知道两者有何区别。

由“对于诗词曲赋的学习”这一道题中也可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古诗词了解的并不多,仅限于课本上的而已,很少有大学生会在课外主动积累和背诵古诗词,对于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自然是不足的,学习创作诗词的人更是屈指可数。

4、关于诸子百家。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容,也包含了道家、法家等文化。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对传统文化的形成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学历史教材中也把百家争鸣这一部分作为学习重点。

因此学生对这一段历史比较了解。

如在“你能说出儒家、道家、佛教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吗?”这一问题中,84%的人都能回答,但对于课本中涉及较少或未涉及的墨家、法家、阴阳家、农家、名家等,只有27%的人表示全部都清楚。

5、关于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由来。

在调查发现,竟有10%的人不知道有重阳节。

没有人能够说出每一个传统节日的由来。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文明古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对古老文明的继承和创新将有助于个人修养以及文明进步。

尽管如此,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很多人传统文化意识的淡薄。

即便是在大学校园里,许多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漠然处之的现象也并不鲜见。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局面?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发现,加强传统文化的大众化教育是提高全民历史意识、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化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调查数据和结果的分析,目前我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相关的教育模式存在误区。

我们知道,传统文化与历史知识是分不开的。

显而易见,绝大多数的人是通过课堂教育来获得传统文化知识的,而中学的语文课和历史课又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历史课,更多地担负了传承传统文化的功能。

但是以目前的教育形式来看,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不受重视,历史教材僵硬刻板,教师教学手段旧,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认识停留于书本和教材,无法展现历史和文化真实和多姿多彩的面貌,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学生一旦进入大学,多数人就不可能再有继续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

此外,不光是在中学,高校历史教育也是举步维艰。

相当数量的高校历史专业所招收的新生基本上是从其他专业调节而来的,学生们往往不安心专业学习。

在各高校纷纷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许多的历史系却缩小招生规模,还有不少大学将历史系改成旅游管理学系或开设其他专业,以图生存。

历史专业本身尚且如此,又靠什么力量来号召其他专业的学生来加强历史文化修养呢?第二,社会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一种文化往往是在长期的社会行为中形成的,中国的传统文化离不开几千年历史的沉积,对文化的传承需要有严肃客观的精神,才能保证以不偏不倚的态度真实准确地展现文化的涵和魅力。

但是,作为现代社会中主要的文化传播媒体,许多影视、小说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更关心票房收入,而不是社会效益,危害极大。

严重影响了大众对真实的历史文化的认知。

相反,在其他方面,如举办历史文化知识讲座,开展文化宣传,保护文化遗址等方面,社会重视力度远远不够,除了一些专业的工作者以外,很少有人给予较多的热情和关注。

在这样的背景下,公民很容易欠缺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兴趣。

第三,学生在学习上过于追用主义和功利主义。

从调查显示来看,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学生个人在学习取向上功利色彩过于浓厚,忽视对自身思想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的培养。

我国当前的社会正处于重大转型期,传统的文化模式失去了神圣的权威,人们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生活方式等也必然处在磨合、矛盾、冲突之中,尤其是青年一代更是日益渴求显个性、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同时,面临着社会生存压力的日渐增大,学生们更关心的是抓紧时间去考五花八门的外语、计算机等技能证书,以求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为自己增添砝码,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他们鲜有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个人的道德文化修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