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环境空气检测氨

合集下载

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项目

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项目

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项目
室内环境检测包括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和放射性四类19项,分别为: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新风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臭氧、甲醛、苯、甲苯、二甲苯、苯并[a]芘、可吸人颗粒、总挥发性有机物、菌落总数和氡,不过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检测全部19项,推荐检测检测甲醛、TVOC、苯、甲苯、二甲苯、氨和放射性氡7个项目或者其中几项。

甲醛:甲醛,又称蚁醛,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是无色有刺激性气体,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甲醛在1类致癌物列表中。

TVOC:“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缩写,意思是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TVOC 是三种影响室内空气品质污染中影响较为严重的一种。

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最简单的芳烃,在常温下是甜味、可燃、有致癌毒性的无色透明液体,并带有强烈的芳香气味。

甲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一种无色、带特殊芳香味的易挥发液体,有强折光性。

高浓度气体有麻醉性,有刺激性。

二甲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为无色透明液体,是苯环上两个氢被甲基取代的产物。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二甲苯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

氨:是一种无机化合物,无色、有强烈的刺激气味的气体。

能灼伤皮肤、眼睛、呼吸器官的粘膜,人吸入过多,能引起肺肿胀,以至死亡
氡:为无色、无臭、无味的惰性气体,具有放射性。

氡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形成化合物。

因为氡是放射性气体,当人吸入体内后,氡发生衰变的阿尔法粒子可在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引发肺癌。

室内环境空气中甲醛、氨及TVOC的测定方法

室内环境空气中甲醛、氨及TVOC的测定方法

室内空气监测技术A.1 范围本附录规定了室内空气监测时的选点要求、采样时间和频率、采样方法和仪器、室内空气中各种参数的检验方法、质量保证措施、测试结果和评价。

A.2 选点要求A.2.1 采样点的数量:采样点的数量根据监测室内面积大小和现场情况而确定,以期能正确反映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水平。

原则上小于50m2的房间应设(1~3)个点;50m2~100m2设(3~5)个点;100m2以上至少设5个点。

在对角线上或梅花式均匀分布。

A.2.2 采样点应避开通风口,离墙壁距离应大于0.5m。

A.2.3 采样点的高度:原则上与人的呼吸带高度相一致。

相对高度0.5m~1.5m之间。

A.3 采样时间和频率年平均浓度至少采样3个月,日平均浓度至少采样18h,8h平均浓度至少采样6h,1h平均浓度至少采样45min,采样的时间应涵盖通风最差的时间段。

A.4 采样方法和采样仪器根据污染物在室内空气中存在状态,选用合适的采样方法和仪器,用于室内的采样器的噪声应小于50dB(A)。

具体采样方法应按各个污染物检验方法中规定的方法和操作步骤进行。

A.4.1 筛选法采样:采样前关闭门窗12h,采样时关闭门窗,至少采样45min。

A.4.2 累积法采样:当采用筛选法采样达不到本标准要求时,必须采用累积法(按年平均、日平均、8h平均值)的要求采样。

A.5 质量保证措施A.5.1 气密性检查:有动力采样器在采样前应对采样系统气密性进行检查,不得漏气。

A.5.2 流量校准:采样系统流量要能保持恒定,采样前和采样后要用一级皂膜计校准采样系统进气流量,误差不超过5%。

采样器流量校准:在采样器正常使用状态下,用一级皂膜计校准采样器流量计的刻度,校准5个点,绘制流量标准曲线。

记录校准时的大气压力和温度。

A.5.3 空白检验:在一批现场采样中,应留有两个采样管不采样,并按其他样品管一样对待,作为采样过程中空白检验,若空白检验超过控制范围,则这批样品作废。

室内空气中氨的测定方法

室内空气中氨的测定方法

附录F (规范性附录)室内空气中氨的测定方法测定空气中氨的化学方法有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靛酚蓝试剂比色法;仪器法有离子选择电极法和光离子化气相色谱法等。

F.1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F.1.1 相关标准和依据本方法主要依据GB/T14679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F.1.2 原理氨被稀硫酸吸收液吸收后,生成硫酸铵。

在亚硝基铁氰化钠存在下,铵离子、水杨酸和次氯酸钠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根据颜色深浅,用分光光度计在697nm波长处进行测定。

F.1.3 测定范围在吸收液为10mL,采样体积为10~20 L时,测定范围为0.008~110 mg/m3,对于高浓度样品测定前必须进行稀释。

本方法检出限为0.1μg/mL,当样品吸收液总体积为10mL,采样体积为10L时,最低检出浓度0.008mg/m3。

F.1.4 试剂分析中所用试剂全部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使用的水为无氨水。

F.1.4.1 水:无氨,可用下述方法之一制备。

F.1.4.1.1 蒸馏法向1000mL的蒸馏水中加0.1mL硫酸(ρ=1.84g/mL),在全玻璃装置中进行重蒸馏,弃去50mL初馏液,于具塞磨口的玻璃瓶中接取其余馏出液,密封,保存。

F.1.4.1.2 离子交换法将蒸馏水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其流出液收集在具塞磨口的玻璃瓶中。

F.1.4.2 硫酸吸收液硫酸溶液c(1/2 H2SO4)=0.005mol/L。

F.1.4.3 水杨酸—酒石酸钾溶液称取10.0g水杨酸〔C6H4(OH)COOH〕置于150mL烧杯中,加适量水,再加入5mol/L氢氧化钠溶液15mL,搅拌使之完全溶解。

另称取10.0g酒石酸钾钠(KNaC4H4O6·4H2O),溶解于水,加热煮沸以除去氨,冷却后,与上述溶液合并移入2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标线,摇匀。

此溶液pH=6.0~6.5,贮于棕色瓶中,至少可以稳定一个月。

室内空气污染物氨的检测与防治

室内空气污染物氨的检测与防治

室内空气污染物氨的检测与防治摘要: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对室内居住环境提高认识,室内污染物主要来自装修过程,在装修源头控制污染物,应渗透低碳理念与环保意识到装修环节,以此手段降低污染物引发的人体危害。

利用室内环空气检测技术进行污染物检测过程,应以国家检测标准为室内环境指标,确保空气抽样样本的检测效果。

室内空气污染物主要包含氨、甲醛、苯,本文主要研究氨的检测方法和防治策略。

关键词:室内空气;污染物检测;检测与防治;引言经济发展带动建筑行业的崛起,现阶段我国每年新增建筑总面积已超过50亿㎡,在建筑施工过程不适用环保建材或室内装修环节大量使用粘合剂,均可导致室内污染物超标。

氨污染是最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源,不存在地域性差异,氨污染的主要源头是建筑施工过程适应的混凝土,混凝土作为基础的建筑材料无法在污染源头进行控制,加大检测力度利用污染防治方法促进氨释放是最根本解决办法。

1、氨的主要来源与危害1.1主要来源室内空气污染物主要包含甲醛、苯、氨,由于污染物氨具有浓烈刺激性气味,人们逐渐提升对于室内氨污染的重视程度。

现阶段氨的污染主要源头是建筑工程混凝土和附加剂的使用,在寒冷季节进行建筑工程内外墙面的施工,为保证混凝土凝结效率预防混凝土出现冷冻失效现象,部分建造商会在混凝土中添加防冻剂,这一施工举措短时间内不会发现环保问题,伴随着温度升高防冻剂内的氨化合物会随之释放,最终造成建筑物室内氨超标。

1.2重要危害氨极其氨的化合物具有腐蚀性,人们短时期处在氨超标的环境中,会先闻到氨的刺激气味并出现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等不同程度的身体应激症状,长期居住在氨超标的室内环境中,会出现皮肤粘膜坏死、呼吸系统疾病。

2、室内空气污染物氨的检测2.1简单检测日常人们不具备精确的污染物检测仪器,可利用简单检测方法进行氨的家庭自检过程,由于氨和氨的化合物具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若是新房刚装修结束或新房刚交房阶段,且空气环境较为密闭,并闻到类似于化学药水味道的刺鼻气味,可以考虑是室内氨污染。

论室内空气污染物氨的检测与防治对策

论室内空气污染物氨的检测与防治对策

论室内空气污染物氨的检测与防治对策摘要:氨是影响室内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在室内空气中,氨主要来源于装修材料中。

本文主要分析了室内装修期间氨产生的影响,通过对空气样品进行检测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

关键词:室内空气污染;氨;检测;对策1.加强室内氨污染物检测的必要性我国新建的建筑量大约已经超出了10亿㎡,但是由于受到建筑设计、空调系统设计不合理因素的干扰,使得室内空气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大多数散发有害物质使得建筑材料充斥着市场、不断应用。

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对于室内空气中氨的研究属于刚刚实施阶段,时间上相对来说比较晚,一般,氨气主要来源于建筑装饰材料、混凝土墙体释放等多个环节。

室内空气产生的氨污染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特点,再加上氨自身散发着较大的刺激性气味,因此,在一段时间中,人们对室内氨污染的关注力度已经远远超出了甲醛等污染物。

对于存在的室内氨气污染现象,我国相关科研、环保以及卫生部门已经实施了研究工作,经过相关研制结果得出,北京某写字楼内氨超标率高达80.6%以上,天津室内氨污染最为严重,超标率达到了56.9%以上,它已经超出了国家标准。

氨本身作为室内污染气体的一个类型,产生的危害性是不可以受到忽视的。

因此,加大对室内氨污染的检测分析力度已经成为当前的重点目标。

2.氨的主要来源和产生的危害性2.1氨污染的主要来源氨的分子式是NH3,它本身是一种无色但是具备强烈性气味的气体,最低浓度是5.3mg/m3。

当前,在室内空气中,氨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氨气污染现象来源于建筑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混凝土外加剂。

包含两个方面:①,在冬季实施工程的时候,将混凝土防冻剂添加到混凝土墙体中去;②,在使用高碱混凝土膨胀剂和早强剂的基础上提升混凝土自身的凝固速度。

对于高碱混凝土膨胀剂和含尿素的混凝土防冻剂,在北方地区应用较为普遍,这些外加剂含有大量的氨类物质,并且在墙体中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展改变,最终形成氨气,逐渐从墙体中被慢慢的释放出来。

室内空气检测分析校准用的氨溶液标准样品分析

室内空气检测分析校准用的氨溶液标准样品分析

室内空气检测分析校准用的氨溶液标准样品分析摘要:根据我国环境监测对国家级环境标准样品的实际需要,本研究介绍了分析校准用氨溶液标准样品的研制方法,包括试剂的验证、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分析定值和测定数据的统计检验等方面。

氨溶液标准样品采用重量法制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研究,并进行不确定度评估。

研究结果表明,氨溶液标准样品均匀性良好,可稳定24个月以上,标准值为500 mg/L,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1%(A=2),与美国同种标准物质具有可比性。

可用于氨测定的分析校准、分析方法评价及验证等方面。

关键词:室内污染;空气质量检测;污染治理氨是室内空气污染物重要的有害气体之一。

室内空气中氨主要来自建筑装修材料混凝土中膨胀剂及涂料中的防冻剂、木制板材使用的粘合剂等方面[1],在室温下释放出气态氨,造成室内氨污染并对人体造成危害[2]。

根据我国近年来相关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室内氨的超标率达到57%[3]。

室内空气污染氨的监测,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相关工作。

1、实验部分1.1主要仪器与试剂在对室内空气检测分析校准用的氨溶液标准样品试验时需要用到的主要仪器有AE240型电子天平、10L玻璃量器、移液管、Ca~3OOUV—Vis型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TPFs一2O型安瓿瓶灌封一体机、20ml无色玻璃安瓿以及S—B75L一1型高温高压灭菌仪等。

实验中用到的试剂主要有氯化铵和样品配制用水。

其中,选用的氯化铵的浓度不小于99.8%,并且经过某化学试剂研究所对其纯度进行了检验,其结果为99.8%±0.2;选用高纯度离子水作为样品配制用水,且出水温度为25℃、水质为17MO/cm,满足样品配制用水的相关要求。

1.2关于氨溶液标准样品的制备通常情况下,以基准试剂纯度的结果为依据,对拟配置氨溶液标准样品中需要纯品氯化铵的用量进行计算。

具体来说,要求超净水的温度达到25℃,然后将称量的氯化铵纯品15.7365g放置于烧杯中,并用纯水溶解之后,将其完全转移到预先适配好的IOL容量瓶内,使得样品纯水定容混拌均匀。

室内空气中氨含量两种化学测定方法的比较

室内空气中氨含量两种化学测定方法的比较
在检测中需要定量检测出最低浓度值, 取 10 倍试剂空白吸光度值的标准 偏 差 或 吸 光 度 在 0.03 处所对应的含量作为测定下限值 [1]:
( 1) 重复 6 次测定靛酚蓝试剂空白吸光度值如 下 : 0.079, 0.084, 0.066, 0.055, 0.055, 0.061, 0.066, 算 得 标 准 偏 差 为 0.011, 则 0.11 所 对 应 含 量 0.14μg /10ml 为检测下限。
( 2) 纳 氏 试 剂 法 : 同 理 取 1.5μg /10ml, 1μg /10ml, 0.5μg /10ml, 0.2μg /10ml, 0.1μg /10ml 测 的 吸 光 度 值 为 0.050, 0.042, 0.036, 0.033, 0.021, 前两浓度均符合所作标准曲线, 后三个浓 度不符合所作标准曲线, 吸光度值为 0.042 时对 应的浓度为此法的检出限, 因此得到检出限为 1μg /10ml。 2.3.3 通过试验找出两种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
测定方法 靛酚蓝试剂比色法
纳氏试剂比色法 靛酚蓝试剂比色法
纳氏试剂比色法 靛酚蓝试剂比色法
纳氏试剂比色法
表 3 数椐说明, 同一采样点纳氏试剂法测得 浓 度 均 高 于 靛 酚 蓝 试 剂 法 , 且 都 大 于 0.2mg /m3 ( 即规范中限定的浓度) , 影响对结果的判定。结 合其标准曲线的斜率可知, 在氨含量 0.5~5μg/10ml 纳氏试剂法标准工作曲线的斜率较靛酚蓝试剂法 小, 因此实验所测得的吸光度的误差对计算所得 的浓度影响较大, 因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2.3.6 测量范围
( 2) 纳氏试剂法在氨含量 2~20μg /10ml 有较 好的相关度, 即其测量范围为 0.33~3.3 mg /m3。

GB50325甲醛及氨检测

GB50325甲醛及氨检测

10
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GB/T18204.26-2000
空气中游离甲醛测定
第一法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0.005%酚试剂5mL→采气10L(0.5L/min) →0.4mL1%硫酸铁铵 →放置15min
→630nm比色 →计算结果
本法显色反应是甲醛与酚试剂缩 合生成吖嗪, 适宜pH值范围3~7, 而以 pH4~5最好.
6.0.9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中氨的检测,可采用国家标准《公共场 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GB/T18204.25-2000 或国家标准《空气质量 氨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GB/T14669-93 进行测定。当发生争议时 应以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靛酚兰分光光度法》 GB/T 18204.25-2000 的测定结果为准。
2019/11/11
17
《规范》中空气氨测定:
GB18204.25-2000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GB14669-1993
2019/11/11
离子选择电极法
18
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GB/T18204.25-2000
空气中氨的测定
第一法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
原理:空气中的氨在稀硫酸中,在亚硝 基铁氰化钠及次氯酸钠存在下,与水 杨酸生成蓝绿色化合物,根据颜色深 浅,比色定量。
2019/11/11
9
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GB/T18204.26-2000
空气中游离甲醛测定
第一法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0.005%酚试剂5mL→采气10L(0.5L/min) →0.4mL1%硫酸铁铵 →放置15min
室温低于15℃时, 显色不完全. 应在 25℃水浴中保温操作.

室内空气中甲醛和氨的检测方法

室内空气中甲醛和氨的检测方法

GB/T18204.2-2014《酚试剂分光光度法》中规定,酚试剂吸
收原液放冰箱中保存,可稳定3天,但在山东大学一篇研究 生毕业论文《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的监测与去除方法研究》 一文中指出,无论室温还是冰箱内保存,吸收原液在前五天 基本上都是稳定的,且室温保存效果要优于冰箱,由于暂时
还没去通过试验去验证这一结果,因此,目前还是按照标准。
氨——检测方法
1、《靛酚蓝分光光度法》GB/T18204.2-2014
2、《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GB/T18204.2-2014
氨——靛酚蓝分光光度法
1、原理 空气中的氨被稀硫酸吸收,在亚硝基铁青化钠及次氯酸钠 存在的条件下,与水杨酸生成蓝绿色的靛酚蓝染料,根据 着色深浅,比色定量。 2、试剂
浓硫酸、水杨酸、柠檬酸钠、NaOH溶液(2mol/L)、亚
不正确的吸液速度会导致至少5%的准确性下降!
甲醛——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6.4.5排液
排液
沿内壁排液(常规)
在液面上方排液
在液面下方排液
甲醛——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6.4.6卸去吸头
稍用力下按吸液头推出器即可卸掉吸液头 --如吸液头安装过紧,则可用手卸除 将吸液头丢弃到合适的废物收集器中
第二部分

氨——性质
选择合适的量程,可提高1%移液准确性!
甲醛——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6.41容量设定
设定的原则 由大到小 --当由小量程到大量程时,朝所 需量程方向连贯旋转,旋转到达 超过所需量程1/3圈处,回调到所 需量程处 注意事项 在量程设定过程中,不要将旋钮旋 出最大量程,否则可能会卡住内部 机械装置而损坏了移液器
氨为无色气体,具有强烈性气味,极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室内空气中甲醛和氨的检测方法PPT课件

室内空气中甲醛和氨的检测方法PPT课件

甲醛——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6.4.5排液
排液
沿内壁排液(常规)
在液面上方排液
在液面下方排液
甲醛——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6.4.6卸去吸头
稍用力下按吸液头推出器即可卸掉吸液头 --如吸液头安装过紧,则可用手卸除 将吸液头丢弃到合适的废物收集器中
摆放整齐
第二部分

氨——性质
氨为无色气体,具有强烈性气味,极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在《硅胶和活性炭对氨气的吸附研究》一文中指出,人对氨 气的嗅觉阈值为0.5-1.0mg/m3,这也是为什么在实际检测中, 现场氨气超标,而客户称未闻到的原因。
0.257
0.239
0.288
0.240
甲醛——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6.4 移液枪的使用 卸去吸头 6
1 容量设定
PART_01
排液 5
PART_04
2 安装吸头
吸液 4
3 预洗吸头
甲醛——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6.4.1 容量设定
通常的量程 一般在10%~100%量程范围内可操 作 最佳的量程 选择35%~100%量程范围进行操作
甲醛——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6.3 样品保存方式和时间
GB/T18204.2-2014《酚试剂分光光度法》中描述,室温下样 品应24h内分析。
保存时间(h)
0 4 8 16 24 32
保存方式
常温(23±3℃) 0.238
冷藏(6±3℃) 0.228
0.244
0.235
0.248
0.235
0.256
0.228
氨——室内空气中氨的来源 1、来自混凝土外加剂
在建筑施工中,为了加快混凝土的凝固速度和冬季施工防 冻,加入了含有大量氨类物质的外加剂,随室内温度、湿 度的变化,而释放到空气中。

室内环境检测:测定室内空气中氨

室内环境检测:测定室内空气中氨

0.10
0.10 0.10
次氯酸钠(ml)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氨含量(μg)
0 0.50 1.00 3.00 5.00 7.00 10.00
⒊ 以氨含量(μg)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y = bx +α 标准曲线的斜率b应为0.081±0.003吸光度/μg。
任务5-1: 测定室内空气中氨
一、室内氨的来源
室内氨的来源: 1、混凝土里添加含尿素的防冻剂。
2、氨也可来自室内装饰材料,比如家具涂饰时使用添加剂和增白剂大部分都用氨水。
二、室内氨的评价标准
•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用于住宅与办公建筑的室内空气质量 评价,规定NH3 小时均值≤0.20mg/m3
• 采样及样品保存 采样:用一个内装10ml吸收液的气泡吸收管,以0.5L/min流量,采气5L。记 录采样时的温度和大气压力。
样品保存:采样后,样品在室温下保存,于24h内分析。必要时于 2℃~5 ℃下冷藏,可贮存1周。
• 分析步骤
标准曲线的绘制 ⒈ 按下表试剂添加量在10mL具塞比色管中制备标准系列
管号
01 2
3
4
5
6
氨标准使用液 (mL) 0 0.50 1.00 3.00 5.00 7.00 10.00
吸收液 (mL)
10.00 9.50 9.00 7.00 5.00 3.00
0
水杨酸溶液(ml)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亚硝基铁氰化钠(ml) 0.10 0.10 0.10 0.10
大型气泡吸收管:有10ml刻度线,密封良好。 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2L/min,流量稳定。使用前 后,用皂膜流量计校准采样系统的流量,误差应小于 ±5%。 具塞比色管:10ml。 分光光度计:可测波长为697.5nm,10mm比色皿。

氨在空气中的允许浓度

氨在空气中的允许浓度

氨在空气中的允许浓度
标题:氨在空气中的允许浓度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正文:
氨气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气味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农业领域。

然而,高浓度的氨气对人体健康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并控制氨气在空气中的允许浓度至关重要。

根据国际标准和相关法规,氨气在空气中的允许浓度有严格的规定。

一般来说,室内空气中氨气的允许浓度通常应低于50ppm(每百万份之一)。

这是为了保护人体免受氨气的刺激和有害影响。

在一些特殊的工业环境中,如化学厂、农场和饲养场等,氨气的允许浓度限制可以更加严格。

高浓度的氨气暴露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短时间的接触高浓度氨气可能引起眼睛、喉咙和鼻子的刺激,导致眼泪、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氨气环境中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影响,如呼吸道感染、肺损伤甚至氨气中毒。

为了确保工作场所和公共环境的安全,有必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氨气浓度。

这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通风系统和氨气泄漏监测仪器来实现。

此外,对于特殊行业和工作环境,还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培训计划,以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

总之,了解氨在空气中的允许浓度以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严格控制氨气浓度和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对人体的危害,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室内空气污染氨的来源 室内空气污染氨的危害

室内空气污染氨的来源 室内空气污染氨的危害

室内空气污染氨的来源室内空气污染氨的危害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是人们经常忽视的问题,很多人认为只有在室外才会受到污染的影响。

然而事实上,在室内也可能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

其中一种污染物就是氨。

本文将从氨的来源和危害两个方面来详细探讨室内空气污染氨的问题。

一、室内空气污染氨的来源氨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物质。

氨在生产过程中用于工业和农业等领域,而在家庭、公共场所等室内空气中,氨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 家庭清洁剂洗洁精、消毒液、清洁喷雾等家庭清洁用品中常含有氨,使用这些清洁剂后,可能在室内空气中留下氨的残留。

2. 家具有些板材和胶水可能含有氨,这些材质被制成家具时,可能会释放氨的化学物质,污染室内空气。

3. 室内植物虽然室内植物在净化室内空气方面有很好的作用,但是有些植物释放的氨气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例如,龙舌兰、仙人掌等植物都会释放氨气。

4. 宠物宠物如猫、狗等动物在排泄时可能产生氨气。

以上几种来源,都可能使室内空气中的氨浓度升高,时间长了,会对人体产生一系列的危害。

二、室内空气污染氨的危害1. 对呼吸系统的危害当室内空气中的氨浓度较高时,会对呼吸系统造成刺激作用,引起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

严重的话,还可能引起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2. 损害眼睛当长期处在高氨浓度的环境中,会对眼睛产生刺激,引起眼红、视物模糊等症状。

较高浓度的氨气会损伤眼角膜,导致眼睛的失明。

3. 皮肤损伤长期接触氨浓度较高的室内环境,可能会对皮肤产生刺激作用,引起皮肤过敏、瘙痒等症状。

较高浓度的氨气会腐蚀皮肤,引起皮肤烧灼甚至出现癌变等情况。

4. 损害肝肾功能长期处于氨污染的环境中,会影响人的肝肾功能,使其出现负担加重、调节能力下降等症状,并可能导致肝脏肾脏损伤。

以上,是室内空气污染氨可能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为了保障健康,我们应当尽量减少这种污染物的存在。

三、防治氨污染的方法1. 理性使用清洁用品使用清洁用品时,要按照说明使用,并避免使用含有氨的清洁液。

室内空气中甲醛和氨的测定分析

室内空气中甲醛和氨的测定分析

室内空气中甲醛和氨的测定分析室内装修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甲醛和氨是这类污染物的主要污染物。

甲醛的释放受到气温的强烈影响,达到标准要求至少要一年以上;而氨气、苯类物质挥发性强,释放周期短,半年内就能达到标准。

室内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甲醛的来源及危害甲醛作为室内装修最主要的污染物,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作为一种挥发性较强的有机物,伴随着刺鼻的气味。

其来源广泛,污染程度高,是一种重要的室内污染物。

由于甲醛胶的粘度很好,因此在装饰材料中经常使用含有甲醛的胶作为装置材料的粘合剂,像是人造地板等最常用这种胶水。

部分企业利用不符合要求的板材进行粘贴,在粘贴过程中采用劣质胶,加上加工工艺不规范,导致家具制品成为一个小型的废气排放站。

甲醛作为一种有毒的物质,不仅对人体的各类器官产生刺激,还会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发生一些反应,从而释放出致癌物质二氯甲醛醚。

甲醛对人体的危害不仅会引起眼睛、喉咙的不适,一旦长期受到影响甚至会导致身体内细胞癌变的可能性,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

氨的来源及危害氨气具有腐蚀性,通过人体皮肤和呼吸道都会造成一定的灼烧感,长期在氨气环境中生活,会引起欺负类的疾病和呼吸道的疾病。

如果室内的氨气浓度高,轻则会造成人体皮肤充血,严重的会导致喉炎、喉头水肿、肺水肿、昏迷等症状。

来源:内部排水管。

由于室内排水管储水弯处的储水量不足,无法将下水道中的气体向上排出,因此,在下水道的下水管中,各种类型的气体,如氨气,甚至是化粪池内的各种气体,都会通过下水道进入室内,对室内的空气造成污染。

在室内下水道中应设置有充分的储水弯管,这样可以将管道中的空气与室内隔离开来,从而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

室内装饰材料:现代家装中有很多着色剂会用到氨水,但氨化只限于表面,释放时间短,保障室内的空气流通就能够释放氨气,对人体危害小。

此外,人工合成的板材在挤压成形时,会用到大量的胶水,这种胶水以甲醛和尿素为原料,在常温下,除了释放出甲醛,还会产生氨气。

室内空气中氨的测定方法.

室内空气中氨的测定方法.

研究进展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 制规范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 制规范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 制规范
靛酚蓝试剂比色法和纳氏试剂 比色法的优缺点
(1)靛酚蓝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呈色稳定,污 染少,在氨含量0.08~0.8mg/m3中有较好的线性相关 度,因而是适合测定室内空气中氨浓度的理想方法。 (2)纳氏试剂法操作简单,显色较快,但其灵敏度 较低,对氨含量0.33~3.3mg/m3才适用,而室内空气 中氨含量0.2mg/m3即为超标值,不太适合日常室内空 气中氨浓度的检测,更适用于如理发店之类的特定 场所以及污染大气和水的检测。 (3)靛酚蓝法对蒸馏水和试剂的本底值的要求较高, 实验过程中应选用新鲜的重蒸馏水,在实验室中, 重蒸馏水不适合存放,使用时应即时烧纸。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靛酚蓝试剂比色法和纳氏试剂比色法的优缺点靛酚蓝试剂比色法和纳氏试剂比色法的优缺点1靛酚蓝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呈色稳定污染少在氨含量00808mgm3中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度因而是适合测定室内空气中氨浓度的理想方法
室内空气中氨的测定方法
专业:应用化学 班级:13-2 学号:13055226 姓名:杨斌
氨气的性质
氨的主要来源
氨气的来源和危害
氨的测定方法
国标法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 (GBT 1820)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
(1)基本原理
空气中的氨气被硫酸吸收液吸收后,在亚硝基铁氰化钠的存在下,铵 离子与水杨酸、次氯酸钠反应生成蓝绿色化合物,可根据着色深浅,用 分光光度计法进行比色定量分析。 (2)采样 用一个内装10mL稀硫酸吸收液的大型气泡吸收管,以0.5L/min流量, 采气5L,及时记录采样点的温度及大气压力。采样后,样品在室温下保 存,于24h内分析。 (3)测定步骤 将样品溶液转入具塞比色管中,用少量的水洗吸收管,合并,使总体 积为10mL。再按制备标准曲线的操作步骤测定样品的吸光度。在每批样 品测定的同时,用10mL未采样的吸收液作试剂空白测定。如果样品容易 吸光度超过标准曲线范围,则可用试剂空白稀释样品显色液后再分析。 计算样品浓度时,要考虑样品溶液的稀释倍数 。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检测报告及甲醛苯氨TVOC等检测记录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检测报告及甲醛苯氨TVOC等检测记录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检测报告及甲醛苯氨TVOC等检测记录尊敬的客户根据您的要求,我们为您提供了一个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检测报告及甲醛、苯、氨、TVOC等检测记录。

请细心查看以下内容:1.检测目的:为了确保该工程室内环境的安全和健康状况,我们进行了室内环境污染物检测。

2.检测范围:我们对该工程室内的甲醛、苯、氨、TVOC等主要污染物进行了检测。

4.检测结果:- 甲醛含量:根据测定结果显示,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平均浓度为0.1mg/m3,符合国家卫生标准(2倍于平均室外浓度)。

- 苯含量:根据测定结果显示,室内空气中苯的平均浓度为0.05mg/m3,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不超过0.1mg/m3)。

- 氨含量:根据测定结果显示,室内空气中氨的平均浓度为0.02mg/m3,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不超过0.05mg/m3)。

- TVOC含量:根据测定结果显示,室内空气中TVOC的平均浓度为0.2mg/m3,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不超过0.6mg/m3)。

5.结论:根据以上检测结果,该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的含量均在国家卫生标准范围之内,室内环境安全且可居住。

1.甲醛检测记录:- 样本1:甲醛浓度为0.08mg/m3- 样本2:甲醛浓度为0.12mg/m3- 样本3:甲醛浓度为0.09mg/m3- 平均浓度:0.1mg/m3,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2.苯检测记录:- 样本1:苯浓度为0.03mg/m3- 样本2:苯浓度为0.04mg/m3- 样本3:苯浓度为0.06mg/m3- 平均浓度:0.05mg/m3,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3.氨检测记录:- 样本1:氨浓度为0.02mg/m3- 样本2:氨浓度为0.01mg/m3- 样本3:氨浓度为0.03mg/m3- 平均浓度:0.02mg/m3,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OC检测记录:- 样本1:TVOC浓度为0.15mg/m3- 样本2:TVOC浓度为0.21mg/m3- 样本3:TVOC浓度为0.18mg/m3- 平均浓度:0.2mg/m3,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GB50325氨检测(16.5.20)

GB50325氨检测(16.5.20)
1、若该住宅小区先对样板间进行检测,则A户型、B户型样板间检测点数和分
布;
2、若A户型、B户型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合格,则1号住宅楼的
最少检测点数。
3、若该住宅小区采用自然通风,则在检测前及对采样点放置的要求; 4 、 检 测 当 天 温 度 21.0 ℃ 、 大 气 压 : 101.3kPa 。 其 中 某 检 测 点 采 样 流 量 为
科学 公正 优质 高效
某住宅小区建筑面积39213m2,由12个建筑单体组成,其中1号住宅楼共11层,分为
A户型、B户型,两种户型各22户,户型平面图如下图所示。依据GB 50325,该住宅小 区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资质单位对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进行检测。

A户型
B户型
科学 公正 优质 高效
问:
科学 公正 优质 高效
本规范氨测定采用方法

阻燃剂、混凝土外加剂
GB18588-2001



GB18204.2-2014
科学 公正 优质 高效
模拟试题
判断题 1、混凝土外加剂氨测定过程中,滴定终点指示剂颜色由灰绿色变为亮紫色 B
2、混凝土外加剂氨测定时,蒸馏液的 pH将影响氨的释放速率,因此需用NaOH调节溶液 pH至
科学 公正 优质 高效
问:
(1)依据GB 50325,该住宅需测定哪些室内环境污染物;2.5’ (2)该住宅室内应布置几个检测点,在平面图上标注,并简述检测点设置注意事项;
4.5’
(3)上述哪些装饰装修材料和家具中可能会释放出甲醛气体;3’ (4)若采样器的校准流量均为0.51L/min,则标况下采样体积(甲醛、氨)分别为多少; (现场温度32℃,大气压力101.5kPa);4’ (5)假设卧室现场检测点的吸光度:甲醛、氨分别为0.387、0.072,空白吸光度分别为 0.018(甲醛)、0.010(氨),标准曲线斜率分别为0.3776(甲醛)、0.0812(氨),则 计算出该项目甲醛和氨的浓度;4’ (6)按照上述结果,依据GB50325可判定卧室内甲醛和氨是否合格。2’

民用建筑室内空气氨的测定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方法验证报告

民用建筑室内空气氨的测定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方法验证报告

方法验证报告编号:/方法名称: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方法编号:GB50325-2020分析项目:室内空气氨编制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50325-2020)方法证实记录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50325-2020)中要求民用建筑室内空气氨检测方法是《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GB/T 18204.2—2014)中的靛酚蓝分光光度法,即此方法采用《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GB/T 18204.2—2014)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

一、人员本实验室分析人员为***,女,**岁,大学本科学历,环境工程,从事化学分析2年,具有该项目上岗证。

本实验室分析人员为***,男,**岁,大学本科学历,材料化学,从事化学分析2年,具有该项目上岗证。

本实验室采样人员为**,男,**岁,大学本科学历,生物技术,具有该项目上岗证。

本实验室采样人员为***,男,**岁,大学专科学历,分析化学,具有该项目上岗证。

本实验室已于2020年12月对上述人员开展关于《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50325-2020)及《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GB/T 18204.2—2014)中的靛酚蓝分光光度法的培训及理论考试,成绩合格,上述人员对标准中采样方法、实验室检测方法、质控要求均能熟练掌握,且在日常工作中熟悉危险化学品等安全防护知识。

二、仪器实验室具备开展《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50325-2020)及《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GB/T 18204.2—2014)中的靛酚蓝分光光度法现场采样、样品保存运输和制备、实验室分析及数据处理等监测工作各环节所需的仪器设备。

三、试剂与材料1.标准物质氨标准贮备液:1.00 g/L,证书编号:GSB 04-2831-2011 ,批号:98022-2,有效期至2021年3月有证物质标准样品:0.698±0.026 mg/L,证书编号:GSB 07-3232-2014,批号:206909,有效期至2021年9月。

空气—氨的测定—靛酚蓝分光光度法

空气—氨的测定—靛酚蓝分光光度法

FHZHJDQ0117 环境空气 氨的测定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F-HZ-HJ-DQ-0117环境空气—氨的测定—靛酚蓝分光光度法1 范围本方法为靛酚蓝分光光度法。

10mL 吸收液中含有1µg 氨应有0.081吸光度。

本法检出限为0.2µg/10mL ;若采样体积为10L 时,最低检出浓度为0.025mg/m 3;测定范围为10mL 样品溶液中含有 0.5~8µg 氨。

若采样体积为 10L 时,可测浓度范围为0.05~0.8mg/m 3。

对已知的各种干扰物,本法已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排除。

常见的Ca 2+、Mg 2+、Fe 3+、Mn 2+等多种离子已被柠檬酸络合,2µg 以上苯胺有干扰。

H 2S 允许量为30µg 。

2 原理空气中氨吸收在稀硫酸中,在亚硝基铁氰化钠及次氯酸钠存在下,与水杨酸生成蓝绿色靛酚蓝染料,分光光度法定量。

3 试剂所有试剂均用无氨蒸馏水配制。

配制时,室内不得有氨气。

无氨水制备方法:于普通蒸馏水中,加少量的高锰酸钾至浅紫红色,再加少量氢氧化钠至呈碱性。

蒸馏,取其中间蒸馏部分的水,加少量硫酸呈微酸性,再重蒸馏一次即得。

3.1 吸收液,0.005mol/L 硫酸溶液。

吸取2.8mL 硫酸加入水中,并用水稀释至1L 。

临用时,再用水稀释10倍。

3.2 50g/L 水杨酸溶液,称取10.0g 水杨酸[C 6H 4(OH )COOH]和10.0g 柠檬酸钠(Na 3C 6H 5O 7・2H 2O ),加水约50mL ,再加55mL 2mol/L 氢氧化钠溶液,用水稀释至 200mL 。

此试剂稍呈黄色,室温下可稳定一个月。

3.3 10g/L 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称取 1.0g 亚硝基铁氰化钠[Na 2Fe(CN)5・NO ・2H 2O],溶于100mL 水中,贮存冰箱中可稳定一个月。

3.4 0.05mol/L 次氯酸钠溶液,次氨酸钠试剂(有效氯不低于5.2%),用碘量法标定其浓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