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

合集下载

《丝绸之路》读后感

《丝绸之路》读后感

《丝绸之路》读后感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历史书,作者彼得·弗兰科潘通过讲述丝绸之路的历史,向读者展示了人类文明的交汇融合、互通有无的历史。

这条道路始于两千多年前,连接了中国、印度、中亚、伊朗、中东、地中海、欧洲,是一条贯穿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它不仅仅是一条商业通道,更是一条文化交流、宗教传播、政治互动、战争征伐、瘟疫传播的历史舞台。

在这本书中,作者不仅仅讲述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更深入挖掘了丝绸之路上的各种文明、种族、宗教、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

例如,他讲述了中国丝绸的制造过程、佛教的传播过程、拜占庭帝国的兴衰、伊斯兰教的形成、蒙古帝国的征服、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崛起等等。

这些历史故事,让我对各种文明的发展和交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让我理解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此外,作者还通过讲述丝绸之路上的战争、政治争端和灾难,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阴暗面。

例如,他讲述了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在边境争端中的冲突、蒙古帝国的屠杀、黑死病的传播等等。

这些历史事件,让我看到了人类文明发展中的血腥和痛苦,也让我意识到了和平发展的重要性。

总之,《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历史书。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仅了解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更深入认识了人类文明的交流和发展。

同时,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了和平、合作、互信的重要性,希望人类社会能够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课文原文及赏析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课文原文及赏析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课文原文及赏析《丝绸之路》课文原文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那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饱满,栩栩如生。

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

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公元前138年,一个名叫张骞的使者打通了这条陆路交通要道。

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

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

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

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韩国、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

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赏析《丝绸之路》是一篇描绘古代丝绸之路历史的文章。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及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文章开篇以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为引子,展现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场景。

接着,文章通过叙述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展现了丝绸之路的开辟过程。

这一部分的描写生动具体,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张骞勇敢探索的精神和丝绸之路开辟的艰辛。

在描绘丝绸之路的繁华景象时,文章通过描绘商旅不绝、驼铃声声的生动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丝绸之路上。

同时,文章也展现了丝绸之路作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友谊与发展。

整篇文章语言流畅、生动,叙事清晰,使得读者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丝绸之路的历史魅力和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读者不仅能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还能够感受到古代中国人民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史》教材第七章第四节《丝绸之路》。

详细内容包括:丝绸之路的起源、路线、历史背景、文化交流、经济贸易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及其在我国古代对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培养学生通过史料分析,了解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促进作用。

3. 引导学生认识丝绸之路对现代“一带一路”倡议的启示,培养他们的国家战略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及其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及其对现代“一带一路”倡议的启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好奇心,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这条路线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2. 讲解:讲解丝绸之路的起源、路线、历史背景、文化交流、经济贸易等方面内容。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模拟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商人,分组讨论如何进行贸易往来,体会丝绸之路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4. 例题讲解:讲解丝绸之路的相关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绘制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并标注重要城市。

六、板书设计1. 《丝绸之路》2. 内容:(1)丝绸之路的起源、路线(2)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文化交流、经济贸易(3)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及对现代“一带一路”倡议的启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及其在我国古代对外交流中的地位。

(2)举例说明丝绸之路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3)谈谈你对丝绸之路对现代“一带一路”倡议的启示的理解。

2. 答案:(1)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对外交流的重要通道,对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桥梁作用。

(2)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如佛教传入我国、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传播到西方。

《丝绸之路》读后感

《丝绸之路》读后感

《丝绸之路》读后感
《丝绸之路》,这条连接东西方的古老贸易通道,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和文明
交流。

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入探讨了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和影响,让我对这条古老的商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在书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丝绸之路上的商人、冒险家和文化交流者,他们穿
越沙漠、越过高山,将各种商品和文化传播到遥远的地方。

他们的勇气和智慧,让我深感敬佩。

同时,他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让我意识到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是多么重要。

除了商业往来,丝绸之路还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书中提到了许多文化的交
流和融合,如佛教的传播、文字的交流等等。

这些文化的交流不仅丰富了各个国家的文化底蕴,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深刻地意识到了丝绸之路的重要性。

它不仅是一
条商业通道,更是连接东西方的文明纽带。

通过丝绸之路,东西方的文化得以交流和融合,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和和平发展。

总的来说,这本《丝绸之路》让我对这条古老的商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让我对文明交流和融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希望我们能够珍惜这条古老的商路,继续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发展,共同建设一个和平、繁荣的世界。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10篇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10篇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10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矗、凹”等九个字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会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从网上查阅关于丝绸之路的其他知识,能用简洁的话介绍,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价值。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挂图。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导语: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

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提问,板书比较主要的问题。

如: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由学生互相解答。

)4、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检查预习情况1、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特别喜欢的地方,或者读得不太通顺的地方多读一读。

2、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如果能说说理由,就更好了。

三、阅读课文,交流体会1、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1)出示句子: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2)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3)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

文中描写“我们”是怎样“联系”的?(4)再读文章,用笔勾一勾你认为有价值的地方。

(5)集体交流:预设:学生会找出中国使者和安息国互相交流的地方。

找到中国使者为安息国带去了“绫罗绸缎”,而安息国则将自已国家的”驼鸟蛋”,以及特色文化“魔术”、“杂技”等献给了中国。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11篇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11篇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11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学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

文化。

3.通过读文,知道张骞是怎样开辟丝绸之路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1.自主识字写字。

2.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

[教学准备]师:查找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资料;中国地图。

生:搜集阅读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板书课题。

2.教师范读课文。

1.学生自由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拼读。

2.生字词正音。

二、自主识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选择喜欢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2.汇报交流:①检查字音。

②疏通难字。

③扩词比赛。

3.巩固识字。

1.读准音,记清形,组组词。

开火车游戏。

2.交流记忆方法,集体解决难字。

3.字、词游戏;生字回文。

三、指导书写: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认一认。

2.记一记。

3.说一说。

4.看一看。

5.写一写。

1.认读会写字8个。

2.自主观察汉字,记忆字形。

3.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4.观察教师范写难字。

评议。

5.独立练习书写。

共同评议。

四、分层作业:1.认读生字和词语;把生字漂漂亮亮地写一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充实“我的词语库”。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二、导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交流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话题。

2.板书课题。

1.畅所欲言。

2.读题。

质疑。

三、感悟课文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2.细读感悟课文。

①出示自读提纲,自读交流。

②结合找出的句段进行朗读训练。

③想象说话——朗读指导。

3.出示与西域地理环境有关的图片或推荐影片。

1.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自然条件艰苦的句子读一读。

3.想一想:张骞是怎样克服困难开辟丝绸之路的?4.练读;范读;互读;评读。

张骞受到哪些屈辱?逃出来遇到哪些困难?5.欣赏感受。

《丝绸之路》读后感11篇

《丝绸之路》读后感11篇

《丝绸之路》读后感11篇《丝绸之路》读后感1丝绸之路属于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的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也因此得名。

丝绸之路这篇作文讲述了我国与其他国家贸易交流的过程,这代表了民族和谐共处,也因此让我们的科技越来越发达,公元119年,他们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

从那以后,他们越过崇山峻岭,将中国的养蚕、缫丝、制铁、造纸、凿井、灌溉等技术带向中亚、西亚和欧洲,将那里的葡萄、核桃、石榴、蚕豆、黄瓜、芝麻、无花果等食品带到了我国,还有狮子、犀牛、良马等动物,也传进了我国。

我国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由于吸收了外来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就像课文所写的,多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我们今天凝望着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就好像看到了"丝绸之路"上商旅不觉得景象。

《丝绸之路》读后感2《丝绸之路》这本书是由于中华书局于3月出版发行的,大概书本目录分为十二章节,讲述的张骞出使西域,之后经历的许许多多的事情,最终开辟出了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

大家知道古代的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正因为科学技术的缺乏,人们对于这个世界根本是未知的,更不曾知道人类原来是生存在地球之上。

而我们的国家是在亚洲的东边,再往东就是浩瀚渺茫的太平洋,古代的人们只能够往西去探索。

《丝绸之路》恰恰就是人类探索未知领域的先河,故事随着张骞的西行而展开,一路上遭遇坎坷挫折,经历各种各样的境遇,最终开辟了一条丝绸之路。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恰恰是古代中国人创造的一个奇迹,标志着古代中国人与外界的联系与文化交流。

阅读了《丝绸之路》之后,我感叹到古代人们就这样渴望着与世界交流,当今的人们更不应该不懂交流,我们应该敞开怀抱与世界各地的优良文化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先进文化经验,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人教版小学语文《丝绸之路》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丝绸之路》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丝绸之路》课文原文及赏析《丝绸之路》原文:很久很久以前,我国的汉朝有一位名叫张骞的使者。

他带着一批人,骑着骆驼,翻过高山,越过沙漠,开辟了一条通往西域的路,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在那条路上,商人们载着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货物,一路向西,穿越沙漠,翻过高山,经过草原,到达中亚、西亚,甚至远至欧洲。

而回来的时候,他们又带来了葡萄、石榴、胡萝卜、玻璃器皿等外国的特产。

这条路不仅是一条贸易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

通过这条路,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传到了西方,而佛教、伊斯兰教等外来文化也通过这条路传入中国。

丝绸之路,就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纽带,把东方和西方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赏析:《丝绸之路》这篇课文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讲述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其在东西方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课文通过描绘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生动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

同时,这也揭示了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和艰难过程。

其次,课文详细描述了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活动和文化交流。

商人们携带的中国商品和带回的外国特产,展示了丝绸之路作为贸易之路的繁荣景象。

而四大发明和外来文化的传播,则体现了丝绸之路作为文化交流之路的重要作用。

最后,课文将丝绸之路比喻为一条闪闪发光的纽带,形象地表达了丝绸之路对于连接东西方、促进东西方交流的重要意义。

这一比喻既富有诗意,又具有深刻的哲理。

总的来说,《丝绸之路》这篇课文以历史事实为基础,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形象的比喻,让小学生了解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培养了他们的历史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

同时,课文也寓教于乐,激发了小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丝绸之路》教材课件

《丝绸之路》教材课件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保障。未来将 继续加强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沿线国 家和地区的互联互通水平。
2024/1/24
推动绿色发展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挑战,丝绸之路 经济带建设将更加注重绿色发展,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加 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宗教政策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对待宗教的问题上采取了不同的政策。一些国家实行宗教宽容政策,尊重和保护各 种宗教信仰自由;而另一些国家则实行宗教迫害或宗教歧视政策,导致宗教冲突和社会动荡。这些宗 教政策对丝绸之路的宗教格局和文化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
2024/1/24
23
05
艺术瑰宝与科技创新
2024/1/24
24
艺术风格流派及代表作品
01
古代艺术风格
02
汉唐风格:以大气磅礴、富丽堂皇为特点,如汉代的玉璧 、唐代的彩绘陶俑。
03
西域风格:受中亚、西亚艺术影响,以精细的雕刻和丰富 的色彩为特点,如新疆地区的石窟壁画。
2024/1/24
04
代表作品
05
敦煌莫高窟:集壁画、雕塑、建筑于一体的艺术宝库,展 现了丝绸之路上的多元文化交融。
21
宗教信仰传播及影响
01
佛教
通过丝绸之路,佛教从印度传播到中亚、中国等地。佛教的传播促进了
各地文化、艺术和哲学的交流与发展,丰富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
2024/1/24
02 03
伊斯兰教
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和扩张,伊斯兰教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中亚、南 亚和东南亚地区。伊斯兰教的传播对这些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 了深远影响。
31
THANKS

(完整)《丝绸之路》课文原文

(完整)《丝绸之路》课文原文

《丝绸之路》课文原文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那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饱满,栩栩如生。

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

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公元前115年,一个天高气爽的早晨。

在伊朗高原北部,一位身着戎装的将军正在安息国边境守候。

将军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后兵马不计其数。

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奉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候远道而来的友好使节。

东方隐约传来一阵阵丁零丁零的驼铃声,士兵们循着铃声望去,远处出现了一支骆驼队,骆驼队前面飘扬着鲜艳的旗帜。

来了!来了!安息国士兵欢呼起来.列队欢迎!将军发出了命令。

骑兵迅疾分列两队,一左一右,摆成夹道欢迎的阵势。

乐队奏起了军乐,人群一片欢腾。

中国使者从骑着的骆驼上下来,右手高擎节杖,满面笑容,大步向前走去。

将军翻身下马,立正高呼:本将军奉命率官兵欢迎大汉国使者!中国使者抱拳,作揖还礼:有劳将军远迎.我是博望侯张骞的副使,谨代表大汉皇帝向安息国国王陛下致敬!将军还礼表示感谢。

中国使者指着身后的骆驼队,说道:这是大汉皇帝敬赠安息国国王陛下的一点薄礼。

只见每峰骆驼的背上都驮着两个大包袱。

打开包袱,各色绫罗绸缎,五彩缤纷。

安息国将军高兴地连连点头,说道:盼望已久的大汉使者终于到了!我谨代表安息国国王陛下,向大汉皇帝的使者赠礼。

他把手一招,四名士兵送上两个大礼盒。

打开一看,里面装着许多特别大的鸟蛋,每个足有斤把重。

这是当时中国没有的鸵鸟蛋。

中国使者正要道谢,将军又把手一招,走上两个人来,原来是魔术师。

打头的一个拔出一把匕首,插入自己嘴里,顿时吞了下去.只见他一拍肚子,匕首又从嘴里吐了出来。

第二个则张开大口,喷出一团又一团火苗。

魔术师的精彩表演,让在场的人们都看得惊呆了.将军含笑说道:今天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特地让他们前来助兴。

中国使者拱手致谢,高兴地说: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这仅仅是张骞出使西域后,东西方交流的生动一幕。

《丝绸之路》教案

《丝绸之路》教案

一、教案简介课程名称:丝绸之路课程类型:历史文化课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起点、终点及其重要意义。

2. 使学生掌握丝绸之路的主要贸易商品和文化交流成果。

3. 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自豪感和对现代“一带一路”倡议的认识。

教学内容:1. 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

2. 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

3. 丝绸之路的主要贸易商品。

4. 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成果。

5. 丝绸之路对我国古代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贸易商品、文化交流成果等。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丝绸之路对我国古代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

3. 图片展示法:展示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景点、历史遗迹、贸易商品等。

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古代史》相关章节。

2. 图片: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景点、历史遗迹、贸易商品等。

3. 视频:关于丝绸之路的纪录片或宣传片。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丝绸之路历史背景、贸易商品、文化交流成果等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丝绸之路影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

2. 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

3. 丝绸之路的主要贸易商品。

4. 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成果。

教学难点:1. 丝绸之路对我国古代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

2. 现代“一带一路”倡议与古代丝绸之路的关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起点、终点、贸易商品和文化交流成果。

3.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丝绸之路对我国古代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

4. 展示:展示丝绸之路沿线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丝绸之路的风貌。

四、课后作业1. 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

2. 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

3. 丝绸之路的主要贸易商品。

4. 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成果。

《丝绸之路》教案

《丝绸之路》教案

《丝绸之路》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丝绸之路》。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丝绸之路的开通、丝绸之路的路线及影响、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丝绸之路的开通背景、路线及历史意义。

2. 掌握丝绸之路对中国与西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及其对中国与西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

教学重点:丝绸之路的开通、路线及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这条路线有什么特殊之处?”2. 讲解丝绸之路的开通(1)讲解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背景。

(2)介绍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3. 丝绸之路的路线及影响(1)展示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引导学生观察。

(2)讲解丝绸之路对中国与西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

4. 实践情景引入(1)设置情景: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商人,准备沿着丝绸之路到西域做生意。

(2)学生分组讨论:在丝绸之路上,你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解决?5. 例题讲解(1)展示例题: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回答。

6. 随堂练习(1)让学生完成丝绸之路相关习题。

(2)教师点评,解答疑惑。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强调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六、板书设计1. 丝绸之路开通:汉武帝、张骞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影响:促进中国与西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2. 历史意义:加强东西方联系,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 答案: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加强了东西方的联系,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流。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传到西方,西方的金银、宝石、香料等商品传入中国,从而促进了双方的经济繁荣。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14课《丝绸之路》(含答案)-教学文档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14课《丝绸之路》(含答案)-教学文档

丝绸之路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分)1.古书记载“謇始于开通西域道也”。

史马迁也称张骞开通西域谓之“凿空”。

这真正的含义是()A. 张骞促进了内地与西域的交流B. 张骞为开发西域做了贡献C. 张骞是最早发现西域的人D. 张骞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2.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入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

下列物种中,哪一种不是从西域传入的A. 核桃B. 小麦C. 石榴D. 葡萄3.2019年5月14日上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各界嘉宾齐聚北京,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大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下面关于丝绸之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张骞出使西域奠定了丝绸之路开辟的基础B. 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C. 从长安出发向西到达西亚、欧洲D. 使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4.为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推动“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合作,中国国际商会于2019年9月下旬举办2019年中国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博览会。

那么古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所经地点的先后顺序是①河西走廊②新疆境内③欧洲④西亚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③C. ①③④②D. ④③①②5.一个自驾游团队想从东向西沿“丝绸之路”旅游,他们会先后经过()A. 长安→河西走廊→西亚→欧洲B. 河西走廊→西亚→新疆→欧洲C. 长安→西亚→河西走廊→欧洲D. 河西走廊→长安→西亚→欧洲6.2019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

为丝绸之路开辟做出重大贡献的是A. 张骞B. 班超C. 卫青D. 霍去病7.“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产品远抵西亚和欧洲,…..文明成果也源源不断涌进中国。

”这说明丝绸之路的开辟()A. 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B. 推动了西汉进行改革C. 加速了北方民族的融合D. 使中国建立了与欧洲的交往8.张骞第一次出使匈奴的目的是()A.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B. 了解西域情况C. 侦查匈奴情况D. 加强同西域的联系9.“张骞说:我通;班超说:我也通。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设计精选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设计精选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1. 丝绸之路的形成及其影响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与过程丝绸之路的路线及其作用2. 丝绸之路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上的商品交流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掌握其路线及作用。

2. 使学生认识到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及路线。

2. 教学重点: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丝绸之路地图、教学PPT。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讲解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介绍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过程,引导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形成。

3. 分析丝绸之路的路线及其作用:利用地图、PPT等教学工具,详细讲解丝绸之路的路线,分析其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

4.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丝绸之路上的商品交流、文化交流,让学生深入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5. 例题讲解:讲解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典型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布置与丝绸之路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丝绸之路》2. 内容:丝绸之路形成: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新疆→中亚→欧洲丝绸之路作用: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

(2)列举丝绸之路上的三种商品交流,并说明其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

(3)谈谈你对丝绸之路的认识。

答案:1. 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连接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2. 三种商品交流:丝绸、瓷器、茶叶。

它们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加深了各国之间的友谊。

3.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对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丝绸之路》教学反思3篇

《丝绸之路》教学反思3篇

《丝绸之路》教学反思《丝绸之路》教学反思精选3篇(一)教学反思:《丝绸之路》是一门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课程,对于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

首先,教材选择。

我在教学中发现,现有的教材内容有点过于繁琐和复杂,让学生难以理解和记忆。

因此,我认为应该精简教材,选取关键的内容,突出主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和影响。

其次,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然而,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还较为薄弱,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增加一些互动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

另外,教学资源的利用也是一个需要改进的方面。

丝绸之路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背景的课程,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来丰富教学内容。

我认为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进行讲座和讲解,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和学习资源,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最后,评价方法也是一个需要改进的方面。

在教学结束后,我将对学生进行一次考试来评判他们对于丝绸之路的理解和记忆。

但是,我认为评价不应仅限于考试,还应该考虑学生的参与度、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

因此,我计划增加一些小组项目和个人作业,以便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总的来说,我认为对于《丝绸之路》的教学反思主要是针对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利用和评价方法的改进。

通过这些改进,我相信能够提高学生对于丝绸之路的理解和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历史知识。

《丝绸之路》教学反思精选3篇(二)教学反思《丢失的骆驼》在教授《丢失的骆驼》这个话题时,我发现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进行改进和反思:1. 教材选择:在选择教材时,可能需要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实用性。

《丢失的骆驼》这个故事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完全理解和接受的话题。

在下次教学时,我可以选择更适合学生的故事或材料,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和参与。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丝绸之路》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认为是难课的理由):《丝绸之路》这篇课文先以一个小故事点出了中国丝绸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接着讲了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历尽千辛万苦,献出了毕生的精力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过程;最后点明了丝绸之路发挥的巨大作用――“它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

全文涉及的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知识复杂,在教学时难以把握。

对于语文学习又应该有语文的味道在其中,如何复述课文,如何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法是本课的重点。

总之,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如何统一,在这课的教学中我认为很难。

设计理念:让学生以一位导游的身份介绍丝绸之路、交流资料等,以此来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人人参与,让学生在有效的参与中自主阅读,不断探究;在感兴趣的具体语言实践活动中,感受课文意境、积累课文语言,积累和文章有关的诗句等。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要求会写、会认的7个生字。

3、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5、通过反复读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法。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张骞与丝绸之路》资料;选用诗句的投影;推荐阅读的文章《茶马古道》等。

2、学生搜集和丝绸之路的相关资料(故事、常识性知识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话说丝绸之路引入新课,交流资料。

1、师板书课题提问: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生质疑。

2、交流有关丝绸之路资料。

知道有关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各组互相补充,教师随机评价、筛选有用信息;教师补充信息:海上丝绸之路)走近丝绸之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024年苏教版小学音乐六上《丝绸之路》教案

2024年苏教版小学音乐六上《丝绸之路》教案

2024年苏教版小学音乐六上《丝绸之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苏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丝绸之路》。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学习《丝绸之路》歌曲,了解其创作背景和意义;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学习相关的音乐知识,如音色、力度、速度等。

具体章节内容:1. 歌曲《丝绸之路》的演唱与欣赏;2. 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3. 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丝绸之路》的演唱技巧,提高音乐表现力;2. 培养学生对音乐元素的感知和分析能力,提高音乐素养;3. 通过学习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旋律和节奏的掌握,以及音乐元素的分析;2. 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技巧,以及对丝绸之路历史背景的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丝绸之路地图;2. 学具:音乐教材、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丝绸之路地图,引导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歌曲学习:教授《丝绸之路》歌曲,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并注意演唱技巧;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演唱歌曲,并进行互评,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4. 例题讲解:分析歌曲中的音乐元素,如音色、力度、速度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歌曲旋律,自行创作一段简单的音乐旋律;六、板书设计1. 歌曲《丝绸之路》的歌词;2. 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分析;3. 丝绸之路地图及相关历史背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段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音乐旋律;2. 答案要求:旋律要求简洁、富有创意,能够体现出丝绸之路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了解更多关于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文化交流之路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 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2、走进“丝绸之 路”,思考:课文描写 了一个怎么样的场景?
(1)时间:公元前115年。
(2)地点:伊朗高原北部。
(3)人物:安息国的将军、中国使者。
“张骞在此之前,已于公元前139年和119年 两次历尽艰险出使西域。”
②想象当时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说。
(2)热情。
①找出有关句子,朗读这几个自然段。
②说说当时双方为什么表现得这么热情?
◇因为这是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因为双方交换了许多批次没有见过的东 西,很高兴…… ◇因为他们把东西方连接起来了…… ……
4.说说“丝绸之路”的 历史意义。
对加强东西方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和 促进各国人民友谊起这重要的作用。
美轮美奂: 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遐想: 漫无边际地想象。
1、边自由朗读课文, 边思考:“丝绸之路”是 一条怎样的路?你是从文 中那些地方感受到的?
古丝之路上与安息国互赠礼品一幕:
安息国大军列队奏乐迎候来使,互赠礼品,彼 此彬彬有礼,惊喜连连。
——中西友好往来之路。
中国的绫罗绸缎,西方的鸵鸟蛋,魔术表 演,都代表着双方不同的经济文化发展。
3、激发起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 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矗(chù)(矗立) 凹 (āo)(凹陷) 戎(róng)(戎装) 循(xún)(循环) 鸵(tuó)(鸵鸟) 匕 (bǐ)(匕首) 贸(mào)(贸易) 芝(zhī)(芝麻) 奂(huàn)(美轮美奂)
词语解释:
栩栩如生: 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浩浩荡荡: 水势广大的样子,形容声势壮阔广大。 五彩缤纷: 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崇山峻岭: 高大陡峭的山岭。
张骞
张骞(?—前114 年),汉中城固(今陕西 城固)人,西汉著名探险 家、外交家。他曾两次出 使西域,一次出使云南, 两次随军出征匈奴。他官 至大行(负责外交事务, 位列九卿),随卫青出征 匈奴有功,封博望侯。
张骞拜别汉武帝图
张骞出使西域图
(4)事情:安息国将军热情迎接中国使者, 双方交换礼物。
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第 一次把从中国中原地区,经新疆而抵中亚 的陆上通道翻译为“silkroad”,翻译成中文 就是“丝绸之路”。这就是丝绸之路得名 的由来,后来所指范围逐渐扩大,另外还 有草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1.认识9个生字,读读记记“古朴、典 雅、矗立”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 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资料袋
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 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 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 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让我们 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 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得名: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在河西走廊 西端的敦煌市境内,位于敦煌市城西北约 90公里处。
阳关,位于敦煌市城西南70公里处, 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
3、想象:安息国的将 军和中国使者见面的时候, 是怎样的场面?用一个词 语来概括。并说说从那些 地方可以看出来?
(1)隆重。
①找出有关句子:
◇“将军其在高头大马上,身后兵马不 计其数……”
◇“‘列队欢迎!’将军发出命令。骑兵 迅疾分列两队,一左一右,摆出夹道欢迎 的阵式。乐队奏起军乐,人群一片欢腾。”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