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考点强化练:名句名篇默写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名句名篇默写练习(精选20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名句名篇默写练习(精选20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2d671e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b.png)
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庖丁解牛》中“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揭示了全文主旨,《种树郭橐驼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2)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想象丰富,其中写音乐具有强大感染力,连月宫中的神仙都为之陶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酒”或“饮酒”是古代诗歌中常有的意象,多用以表达豪迈、悲愁、苦闷等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
例如《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对人的态度不同,其结果反差强烈,这说明应当诚心待人,充分尊重别人。
(3)铁衣是用铁甲编成的战衣,也可用来代指战士,在描写边塞战事的古诗词中经常出现,例如“________,_____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勾勒出阿房宫占地面积广、凌空蔽日的宏伟气势。
(2)李白在《蜀道难》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述了人们行走在蜀道之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
(3)“酒”在唐宋诗词中常常成为诗人笔下的抒情载体,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名篇名句默写练习题(部分高考真题汇编)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名篇名句默写练习题(部分高考真题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2ea248c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6a.png)
新高考统编版高中语文名篇名句默写练习题部分高考真题汇编1、行至群山深处,见到一挂瀑布飞泻而下,水石激荡,轰鸣作响。
‘,’2、作文课上,房老师使用《屈原列传》中“,”两句话,引导学生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
(2024年新高考I卷)3、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
(2024年新高考I卷)4、唐代诗人写时事,常常托之于汉代,如“,”,就是借汉喻唐,以古方今。
(2024年新高考I卷)5、同学们到郊外春游,阳光下树木葱郁,水流淙淙,小慧不禁想起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文句:“,”。
(2024年新高考II卷)6、快过年了,于老师牵挂在成都旅行的女儿,给她发短信息时用了李白《蜀道难》中的诗句“,”,希望她不要贪玩,早点儿回家。
(2024年新高考II卷)7、古代诗人在写离情时,经常在诗的上下两句中分别表达离别双方的情思,如唐诗“,”就是如此。
(2024年新高考II卷)8、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2019全国I卷真题)9、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句子,写剑阁的险要,告诫人们警惕战乱。
(2021年新高考2卷真题(重庆))10、《屈原列传》中,屈原感受到君王听信谗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年新高考I卷(江苏))11、李商隐《锦瑟》“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中的数目字,引发了后世读者的多种解读。
(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12、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九 名句名篇默写(新教材新高考) 名篇名句默写(练习)(解析版)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九 名句名篇默写(新教材新高考) 名篇名句默写(练习)(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b0c312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1e.png)
专题三名篇名句默写(基础题和拔高题)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表达愿望不能实现,只好将憾恨化为箫音,寄托于悲凉的秋风中的句子是参考答案:1.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譬如为山未成一篑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骤、譬、篑、涩、凝。
2.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谬、滥、霓、戍、箸、朔、柝。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施”“峦”。
4.小弦切切如私语铁骑突出刀枪鸣风急天高猿啸哀渌水荡漾清猿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鼓瑟吹笙月明星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啸、渌、荡漾、摧、事、瑟、笙、樊笼。
5.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昔、宴、恣、谑、销、樽、直、溶、抟、扶摇。
6.十年生死两茫茫千里孤坟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茫、鼓、馔、砧、拂、省、愤、郁结。
7.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容易写错的字:晨、熹、搔、踟、蹰、戍、箸、朔、柝。
2023年高三语文复习【名篇名句理解性默写题】专题练附答案
![2023年高三语文复习【名篇名句理解性默写题】专题练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cb71f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69.png)
2023年高三语文复习【名篇名句理解性默写题】专题练第一组1.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无论“他”生在“我”的前面还是后面,“我”都把“他”当成自己的老师,其前提是“”;文章结尾说自己作《师说》赠李蟠的原因是“”。
2.《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3.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中老人孩子过着幸福生活的语句是“,”。
4.《阿房宫赋》用“,”两个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奢侈浪费无度。
5.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外,“”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6.黄鹂俗称黄莺,常常被赋予美好欢快的象征意义,是中国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如“”“”等等。
7.《琵琶行》中“”一句运用多个动词写出弹奏琵琶的手法,从正面体现出琵琶女高超的技艺;“”一句则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
8.《劝学》中以马为喻,从反面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的两句是:“,。
”9.在《氓》中,用“淇水、湿地”的有界来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的句子是“,。
”10.《谏太宗十思疏》中用“,”说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有能坚持到最后的。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由”是因为“”,他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12.古代诗人非常喜欢用比喻的手法来描绘声音,如:“,。
”1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学会敬畏自然,就像苏轼《赤壁赋》中说:在这天地茫茫之间“”,若不是自己拥有的,就应“”。
14.《阿房宫赋》中,作者运用夸张手法描写阿房宫占地之广,建筑之高的句子是“,”。
15.在《谏逐客书》中,作者先后列举泰山高大和河海深邃的例子,目的是说明“,”。
16.面对落花,多情而敏感的诗人们常常为之感叹,并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诗句“,”。
17.苏轼《赤壁赋》中“,”两句,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借助物和人的反应,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2023届高考最新名校名句名篇默写练习(含答案)
![2023届高考最新名校名句名篇默写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ede6e7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e.png)
2023届高考最新名校名句名篇默写练习(含答案)新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模考练习班级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总分一、2023广东深圳高三第二次调研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王维《山居秋暝》中“,”两句,通过描写人与环境和谐融合的生活图景,表达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之情。
(2)《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国君决心改变士大夫们养成的种种陋习,“,”,才招致众人的强烈反对。
(3)“人间”常作为展示生存环境或表达生命体验的载体在古诗词中出现,比如“,”。
二、2023河北张家口高三二模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古诗文中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如《李凭箜篌引》中的“”和《赤壁赋》中的“”都是通过蛟龙起舞的画面来表现音乐之动人的。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唐太宗能全面做到“十思”的要求并弘扬“九德”,在用人和从谏方面做到“,”,那么便可轻松治理国家。
(3)洞庭湖水蔚为壮观,古代曾有“八百里洞庭”美誉,如“,”便写出洞庭湖景象的雄伟壮阔。
三、2023湖北武汉高三四月调研考试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粮仓中的粮食衬托钉头之多,表现阿房宫殿宇众多,批判统治者的穷奢极欲。
(2)《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典明志,表明自己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
(3)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常常出现在唐诗宋词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023广东茂名市高三二模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梁惠王上》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礼记·礼运》中“______,______”表达了相同的意思,都体现了儒家的“仁”。
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20题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20题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823da1a5e9856a57126046.png)
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20题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文人诗心往往相通,陆游曾在某年的“十一月四日”夜阑人静之时“卧听风吹雨”,梦见“铁马冰河”;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也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类似情怀。
(2)“赋”体之文多铺采摛文,善用夸张,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表现阿房宫的建筑规模宏大,占地极广;以“___________”谴责统治者对搜刮的财物毫不珍惜。
(3)李商隐有着“朦胧、象征”的诗美追求,善用典故是其创作的一大特点,如《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化用了“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陋室铭》中的“____________”借孔明的房子来写自己的陋室,“________”借孔子的话以表明自己安贫乐道。
(2)荀子说理善用比喻和排比,比如在《劝学》中,他用“木受绳”“金就砺”作类比,推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曲折地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开山劈岭、征服自然的雄伟气概;而“_____________”一句则描述突破蜀道险阻、秦蜀两地相连的情况。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则选用了白居易的《琵琶行》,应是“___”。
(2)《琵琶行》中三次写琵琶女弹奏都用了侧面描写:第一次“忽闻水上琵琶声”,侧面描写的句子是:“____”。
(3)《离骚》中有两句用说方与圆不能相互配合,志向不同彼此很难相安的句子是:“____,____?”。
(4)王维《使至塞上》中,诗人借两种自然景物自况,写出了飘零之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高三语文考点训练《名篇名句默写》复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三语文考点训练《名篇名句默写》复习题(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8849d8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60.png)
高三语文考点训练《名篇名句默写》复习题(附答案解析)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庄子·逍遥游》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杜牧《赤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则”字易疏忽。
(2)“拨”字易错。
(3)“锁”“乔”二字易错。
答案:(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晦朔”易错。
(2)注意“长风”不要写作“乘风”。
(3)“舳舻”与“蔽”容易写错。
答案:(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舳舻千里旌旗蔽空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蚓无爪牙之利,________________,上食埃土,______________,用心一也。
高三语文名篇名句默写综合题(含解析)
![高三语文名篇名句默写综合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630f86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9a.png)
高三语文名篇名句默写综合题02一、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写宾主相聚欢饮畅谈的场景;《登高》中,“”写诗人失意不能饮酒的情形。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李白梦中听闻动物极具气势的叫声;《琵琶行》中“”形象地写出了琵琶声如鸟儿鸣叫般婉转流利。
(3)《赤壁赋》中,“”使用精当的动词写江面笼罩在水汽之中的景象;《登泰山记》中“”则使用比喻手法写出山间居留云雾的形态。
2.课内名句默写(1)山不厌高,。
曹操《短歌行》(2),,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直抒胸臆,传达出对统治者的轻蔑以及抗争态度。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漫江碧透,。
(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3)她静默地远了,远了,,走尽这雨巷。
(4),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5)满载一船星辉,。
(6),壮士一去兮不复还!(7)复为慷慨羽声,,发尽上指冠。
(8),思而不学则殆。
(9),于我如浮云。
(10),匹夫不可夺志也。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岳阳楼》中,“,”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2)《阿房宫赋》开篇以夸张手法,用“,。
”两句写出阿房宫占地面积之广和建筑之高。
(3)在《阿房宫赋》中,文末总结秦国灭亡的教训,并借以讽今,以“,”两句告诫今人如果不从秦的灭亡中引以为戒,仍要重蹈覆辙。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论语》)(2)若夫乘天地之正,,,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3)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蜀道难》)(4)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
(《长亭送别》)(5)驾一叶之扁舟,。
,渺沧海之一粟。
(《赤壁赋》)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用“,。
”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2)《滕王阁序》中作者用“,。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13)名句名篇默写含解析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13)名句名篇默写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7bfae23c281e53a5902ff28.png)
名句名篇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借“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从“不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__________”,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__________”。
3.张载《剑阁铭》中有“一人荷戟,万夫趦趄。
形胜之地,匪亲勿居”之说。
李白化用其意而翻新,唱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千古名句。
(李白《蜀道难》)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骇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
3.追忆往事,是陆游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书愤》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就是对抗金历史的回忆。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潜的《归去兮辞》中“__________, __________”两句表达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回,未的事还得及补救,这和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有同理之妙。
2020年高考专题 高三语文名篇名句默写(解析版)
![2020年高考专题 高三语文名篇名句默写(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a3d967ea168884868662d651.png)
专题名篇名句默写(解析版)【考点解读】“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旨在引导学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接受熏陶,提高语文素质。
所谓“常见的”,一是知名度高,二是常被引用。
所谓“名句”,是指在内容方面,或揭示人生的哲理,或反映生活的真谛,或描摹人物的情貌,或表现事物的真相,或抒写爱国情怀、崇高理想、坚强意志、博大胸怀,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语言简练,含义深刻;在表现手法方面,构思精巧,想象、联想丰富,角度新颖,手法独特;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而且常读常新,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
具体内容包括格言(含有劝诫意义的语句)、名言警句(语言精练、内容丰富的语句)和名篇中的主旨句等。
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
【命题角度】名篇名句默写为情景式默写,要求学生不仅能够背诵原文,还要能够理解其意思。
在最新模拟试题中,《师说》和《离骚》出现的频率很高,且出现了将6 句合并在一个文段内考查的新题型。
【方法点睛】名句默写要注意字数与字形,字数要不多不少,字形要笔画清晰,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需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名句默写答题技巧:(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
(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
(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四)要留意具体环境(五)要留心语句顺序(六)要注意语句出处。
【考题精选】一.(2020·湘赣皖十五校高三下第一次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疫情爆发后,很多人谈“鄂”色变,几乎忘了湖北之美,西起重庆奉节、东至湖北宜昌的长江三峡便是盛景之一。
《三峡》中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了精妙的描写:“______,______”。
黄州赤壁更是因苏东坡的《赤壁赋》而名扬天下,其中,“______,______”写出了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壮阔景观。
除了自然景观,湖北还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屈原更是生长于此。
如果屈原目睹疫情之下百姓的生活,必然会伤心感叹“______,______”(《离骚》)。
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名篇名句默写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名篇名句默写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4dd95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e.png)
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1.(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互文,抒发了游子思妇的两地相思情,道出了离愁别恨的普遍性。
(2)以梦入诗能强化诗歌的情感,如“_________。
小轩窗,正梳妆”抒写了绵绵怀念,“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蕴含着淡淡哀伤。
(3)归有光《项脊轩志》中,“比去,___________”的动作描写饱含着祖母对孙儿的关心与疼爱,“_________,往往而是”的混乱场景蕴含了家族分崩离析的悲凉与作者的无奈。
(4)圆明园内曾有一座高大的木质八方亭叫“顺木天”,它的名字源自柳宗元的散文名篇《种树郭橐驼传》:“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________,_________。
2.(1)古人在创作中常常以景结情,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不知乘月几人归,___________”,相思之情,绵邈悠长;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________,明月夜,________”,凄清幽寂,黯然销魂;归有光《项脊轩志》“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________”,感慨万千,耐人寻味。
(2)司马迁认为屈原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之所以“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洛夫将杜甫《客至》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改写为“来客请进……请进这春水的妖娆荡漾/进入群鸥争食我挺喜爱的聒噪/这里风生水起,有冷冷的灯火和诗稿”。
3.(1)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在《离骚》中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抚壮而弃秽兮,_____①_____?_____②_____,来吾道夫先路!”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认为“屈平正道直行,_____③_____”“推此志也,_____④_____”,给予了屈原很高的评价。
(2)“爱情”是《诗经》的重要主题。
2024高考语文真题汇编专题05 名句名篇默写(解析版)
![2024高考语文真题汇编专题05 名句名篇默写(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aaa4c52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3.png)
专题05 名句名篇默写1.(2024高三·全国·新高考I)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作文课上,房老师使用《屈原列传》中“ ,”两句话,引导学生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
(2)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
(3)唐代诗人写时事,常常托之于汉代,如“ ,”,就是借汉喻唐,以古方今。
【答案】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写错的字有:称、指、迩、见、荫。
2.(2024高三·全国·新高考II)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同学们到郊外春游,阳光下树木葱郁,水流淙淙,小慧不禁想起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文句:“ ,。
”(2)快过年了,于老师牵挂在成都旅行的女儿,给她发短信息时用了李白《蜀道难》中的诗句“ ,”,希望她不要贪玩,早点儿回家。
(3)古代诗人在写离情时,经常在诗的上下两句中分别表达离别双方的情思,如唐诗“ ,”就是如此。
【答案】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欣、涓、锦、蓟。
3.(2024高三·全国甲)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名句“ ,”,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流逝,蕴含着自然理趣。
(2)小慧为朋友家的农家乐餐厅写宣传横幅,直接使用了陆游《游山西村》里的“ ,”两句诗,朋友看了觉得很贴切。
(3)行至群山深处,见到一挂瀑布飞泻而下,水石激荡,轰鸣作响。
于老师回头对学生们说:“这不就是古诗中写的‘ ,’嘛!”【答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高三语文复习专题《默写名句名篇》(附答案解析)
![高三语文复习专题《默写名句名篇》(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3d4ea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a4.png)
高三语文复习专题《默写名句名篇》(附答案解析)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个小题)(1)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
(杜甫《蜀相》)______________,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2)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______________。
(《庄子·逍遥游》)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4)______________,雄飞雌从绕林间。
(李白《蜀道难》)水面清圆,______________。
(周邦彦《苏幕遮》)答案:(1)长使英雄泪满襟闻道有先后 (2)羡长江之无穷别有幽愁暗恨生(3)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心远地自偏 (4)但见悲鸟号古木一一风荷举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个小题)(1)歌曰:桂棹兮兰桨,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2)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想当年,______________,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______________,老大嫁作商人妇。
(白居易《琵琶行》)高余冠之岌岌兮,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4)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答案:(1)击空明兮溯流光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2)一尊还酹江月金戈铁马(3)门前冷落鞍马稀长余佩之陆离 (4)君子生非异也剑阁峥嵘而崔嵬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个小题)(1)敏而好学,________________,是以谓之“文”也。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名篇名句默写巩固练习(共五组,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名篇名句默写巩固练习(共五组,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41be3d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2.png)
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五)1.对真理的追求永无止境,屈原、老子、孔子等都留有这方面的名言。其中,《论语·里仁》中记录孔子用生命追求真理的名言是:“, 。”2.“中庸”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说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才能成为君子。在《论语·雍也》里,对应这个意思的原句是:“, 。”3.孟子思想中很重要的两点就是“怵惕”和“恻隐”,在《孟子·公孙丑》里直接表明这个观点的两句话是:“, 。”4.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认为人追求仁、义、礼、智,并指出四者之“端”,即“四端”,其中代表“礼”的一句是:“, 。”5.《老子》第十一章中,老子借“车、埏埴、室”三个例证,得出了“, ”的哲思性结论。6.《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有两个句子和成语“未雨绸缪”表达的意思很接近,这两个句子是:“, 。”7.《庄子》善于讲故事,如《五石之瓠》中说惠子种得了大葫芦,却因为它盛水时“”,做成水瓢时“”,认为其无用而砸掉了它。8.战国七雄最后由秦统一天下,与秦人尚武之风、慷慨赴死的豪情有关,如《诗经·秦风·无衣》中“, ”,就反映了这种彪悍的民风。9.相比于自然万物的永恒来说,个人的生命是极其短暂的,古人运用对比手法表达这种感叹的句子有很多,如:“, 。”10.欧阳修曾和梅圣俞论及“穷而后工”,李白的《将进酒》看似豪放,实则是处在穷愁之境的呐喊,诗中最能体现这种评价的两句是:“, 。”11.苏轼与第一任妻子王弗伉俪情深,王弗死后十年,苏轼还经常梦见她,《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中写到妻子温婉依旧的两句诗是:“, 。”12.《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评价屈原作品能够用寻常事物来表达博大意旨、具有微言大义特点的两句话是:“, 。”13.王羲之明白世人所追求的长生不老不过是虚妄罢了,在《兰亭集序》中借用典故表达这一观点的两句是:“, 。”14.杜甫《登高》中的“, ”一联,写诗人由眼前之景联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15.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两句,写梦中山路曲折,主人公流连忘返,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16.《琵琶行》中,“, ”两句形象地写出了琵琶声的轻快与冷涩。17.《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两句描写梦中的声音,震动林泉,使人心惊胆战。18.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 ”。附:参考答案(一)⑴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两句运用叠词和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一幅恬淡的乡村日常生活图景。⑵杜甫晚年漂泊无依,艰难凄惨。《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就是通过景物描写烘托出诗人无尽的悲凉。⑶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抒发与琵琶女境遇相似、同病相怜的感慨的两个名句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⑷李清照晚年境遇非常,丧国失家,夫死被骗。《声声慢》(寻寻觅觅)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两句,直接抒发惆怅之情。⑸姚鼐《登泰山记》中有两句写朝阳颜色错杂,众多小一点的山峦像对泰山最高峰鞠躬的样子的两句是“绛皓驳色,而皆若偻”。⑹《涉江采芙蓉》中采用设问手法,流露出诗人漂泊他乡,和家人分隔两地难以回家的无奈之情的两句诗是:“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⑺《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指出人君必须做到“十思”才能“垂拱而治”,同时也提出了“文武争驰,在君无事”的理想政治境界。⑻《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从侵官、生事、征利、拒谏等方面反驳了司马光,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士大夫们反对变法的真正原因是:“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⑼杜牧《阿房宫赋》中“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表现其宏大雄壮之美。⑽杜甫《登岳阳楼》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两句虽是平实的语言,却蕴藏着今昔对比之感。(二)1.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运用反问句来表达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南朝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清澈、猿啼凄清的是“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3.曹操在《短歌行》中以周公自比,表达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两句诗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4.诗人常常借助物象来表达情感,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鸟和鱼来表达对田园和自由生活向往的两句诗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5.朦胧美给人以雾里看花美三分的邈远之感,《琵琵行》中描写琵琵女初次出场时羞怯矜持的曼妙情态的两句诗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6.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从而使见识明达、行为不犯错误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7.《赤壁赋》(苏轼)中,写江上水气弥漫,水的光色与天相接的句子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8.苏轼《赤壁赋》中,运用比喻手法感慨与宇宙天地相比,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9.苏轼在《赤壁赋》中,运用侧面描写,通过描写蛟龙和嫠妇听到箫声的反应来表现箫声凄切、委婉的句子是“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三)1.《诗经》是我国古诗起源经典之作,曹操在《短歌行》中活用其中诗句,表达对人才的渴求的两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如果答“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也算对)2.杜甫在《登高》中,道出压抑在心中多年的自身之苦与家国之恨的两句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3.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的“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两句自琴声联想到玉珠声,是对音乐声音的类比联想。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面对千古江山,联想起许多风流倜傥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5.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用廉颇典故,表明自己虽年老,仍壮志难酬,望为国建功立业的两句是:“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6.《声声慢》中,李清照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惨,悲苦,无奈的情思别绪都化为了十个字:“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7.荀子在《劝学》中用日常行路做例,化深奥为浅显,提醒人们应正视基础,从半步走起的两句是“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8.韩愈在《师说》中,借用孔子的典故,论证了师生关系的两句是“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9.在《赤壁赋》中,苏轼表达了自己豁达的宇宙观与人生观,其中从不变的角度来观察天地万物的是“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10.姚鼐在《登泰山记》中,刚登临山顶时,天地冰雪纷纷,雪光耀眼的两句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11.《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中所说的“荑草”是女主人公跋涉郊外亲手所采,向所爱之人表达的浓浓爱意。12.《古诗十九首》中,“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描绘出一幅江中采莲图,其中湖岸泽畔,芳草美好,欢乐无限。13.李煜在《虞美人》中感叹岁月不断更替,难却往事,然后用“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两句以表山河破碎、物是人非之痛。14.《鹊桥仙》中秦观向往犹如牛郎织女般的忠贞爱情,并表达自己对爱情的独特见解的两句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1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暮春咏归”的志向,从“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两句可以看出。16.魏征是一名贤能的谏臣,他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提出了“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的纳谏用人策略,并成为了初唐的治国方略之一。17.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提出自己变法“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的行事准则,并成为了对后世改革家刚决精神的概括。18.曹雪芹的《红楼梦》中“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就出自《阿房宫赋》“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两句。19.《六国论》中诸侯日削月割,割地以求和,却忘了先人艰苦卓绝、开疆辟土之艰苦的两句是“举以予人,如弃草芥”。20.《登岳阳楼》中杜甫,年老多病,远离亲友,漂泊在外,如入凄凉之境一般,不禁止哀叹道“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21.《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彩舟云淡,星河鹭起”两句,景色开阔旷远,气势雄伟,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有异曲同工之妙。2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于神游古国之后,回到现实之中,不禁感伤“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是自嘲与自伤。(四)1.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将天姥山和五岳相比,突出其高峻挺拔、气势雄伟的名句是:“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2.《登高》诗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联选取典型秋景,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营造出一种凄清冷寂的氛围,奠定了全诗悲凉的基调。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感慨自身遭受贬谪之苦,抒发与琵琶女同病相怜之情的两句诗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4.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似乎不敢肯定此地是赤壁之战的故地的句子是“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5.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上片怀念刘裕金戈铁马,战功赫赫,收复失地,词人表达了对其欣赏和赞扬的句子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6.在《声声慢》中,运用叠词,写出词人悲愁哀伤、奠定全诗基调的句子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7.在《短歌行》中,化用《管子·形势解》表达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句子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8.在《归园田居》中,诗人直接表达向往田园生活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如果将题干中“直接”改为“间接”,则可答“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9.在《劝学》中,劝告人们通过每天反省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0.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当时社会流行的耻学于师的风气会导致的严重后果是:“(是故)圣益圣,愚益愚。”11.在《赤壁赋》中,苏轼从变和不变的角度分别得出了“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和“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人生哲理。12.在《登泰山记》中,通过描写道路艰难,体现爬山之艰难的句子是:“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13.在《诗经·邶风·静女》中,男主人公得到的茅草因为是女主人公送的,所以才觉得茅草美得与众不同的句子是:“自牧归荑,洵美且异。”14.在《涉江采芙蓉》中,运用设问手法,字里行间流露出漂泊他乡和分隔两地的无奈的句子是:“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15.李煜在《虞美人》中,借用旧时宫阙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叹与亡国之痛的句子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16.秦观在《鹊桥仙》中,说牛郎织女每年短暂的相见却胜过世间大部分人的句子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17.在《论语·先进》中,子路“子路率尔而对(曰)”与曾皙“鼓瑟希”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子路轻率急躁、曾皙高雅宁静。(第二空,如果写“铿尔”“舍瑟而作”,也算对)18.在《孟子·梁惠王(上)》中,“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道”体现了孟子注重学校教育对人格塑造的作用。19.在《庄子·养生主》中,说庖丁解牛时发出的声音合乎音律节奏的两句是:“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20.在《鸿门宴》中,说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的句子是:“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21.在《谏太宗十思书》中,魏征劝告唐太宗要选贤任能的句子是:“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2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写到士大夫们同流合污不正直的句子是“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23.在《阿房宫赋》中,写到妃嫔们为了得到皇上的宠爱,把自己打扮得很精致的句子是“一肌一容,尽态极妍”。24.在《登岳阳楼》中,描绘洞庭湖分断吴楚、吐纳日月,写出它极其恢宏的气象的句子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25.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王安石感叹六朝随江水而逝,但草木常青的句子是:“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26.古代诗词中用“舟”之意象表达出空旷宁静的名句很多,例如:“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如有其它答案,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等,也算对)(五)1.对真理的追求永无止境,屈原、老子、孔子等都留有这方面的名言。其中,《论语·里仁》中记录孔子用生命追求真理的名言是:“朝闻道,夕死可矣。”2.“中庸”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说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才能成为君子。在《论语·雍也》里,对应这个意思的原句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3.孟子思想中很重要的两点就是“怵惕”和“恻隐”,在《孟子·公孙丑》里直接表明这个观点的两句话是:“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4.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认为人追求仁、义、礼、智,并指出四者之“端”,即“四端”,其中代表“礼”的一句是:“辞让之心,礼之端也。”5.《老子》第十一章中,老子借“车、埏埴、室”三个例证,得出了“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哲思性结论。6.《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有两个句子和成语“未雨绸缪”表达的意思很接近,这两个句子是:“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7.《庄子》善于讲故事,如《五石之瓠》中说惠子种得了大葫芦,却因为它盛水时“其坚不能自举也”,做成水瓢时“则瓠落无所容”,认为其无用而砸掉了它。8.战国七雄最后由秦统一天下,与秦人尚武之风、慷慨赴死的豪情有关,如《诗经·秦风·无衣》中“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就反映了这种彪悍的民风。(答“修我矛戟,与子偕作”“修我甲兵,与子偕行”也对)9.相比于自然万物的永恒来说,个人的生命是极其短暂的,古人运用对比手法表达这种感叹的句子有很多,如:“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答“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也对)10.欧阳修曾和梅圣俞论及“穷而后工”,李白的《将进酒》看似豪放,实则是处在穷愁之境的呐喊,诗中最能体现这种评价的两句是:“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11.苏轼与第一任妻子王弗伉俪情深,王弗死后十年,苏轼还经常梦见她,《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中写到妻子温婉依旧的两句诗是:“小轩窗,正梳妆。”12.《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评价屈原作品能够用寻常事物来表达博大意旨、具有微言大义特点的两句话是:“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13.王羲之明白世人所追求的长生不老不过是虚妄罢了,在《兰亭集序》中借用典故表达这一观点的两句是:“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14.杜甫《登高》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联,写诗人由眼前之景联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15.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两句,写梦中山路曲折,主人公流连忘返,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16.《琵琶行》中,“间关莺语花底没,幽咽泉流冰下难”两句形象地写出了琵琶声的轻快与冷涩。17.《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两句描写梦中的声音,震动林泉,使人心惊胆战。18.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2025版新教材高考语文总复习板块一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练习
![2025版新教材高考语文总复习板块一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b1891b6f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7e.png)
板块一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含文言学问梳理)1.(2024新高考Ⅰ,17,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 ”。
(2)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 ”两句,形象地写出了主子公无法排遣的离情。
(3)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写道,江中不仅能看到江水,还能看到“”;而北望故都,又“”,视线常被遮断。
答案(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2)才下眉头却上心头(3)中间多少行人泪可怜多数山解析(1)据题干关键信息“子路”“用三年时间治理”“千乘之国”,可定位到“比及三年”之后的两句。
(2)题干信息“主子公无法排遣的离情”与该词中的“此情无计可消退”意思相同,再结合题干信息,便可定位名句。
(3)题干信息“不仅能看到江水”即词句“郁孤台下清江水”,再由题干信息“还能看到”可推知所填名句应是其后一句;由“北望故都”可知,应填“西北望长安”后面一句,即“可怜多数山”。
2.(2024新高考Ⅱ,17,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后世多将军队中的同事称为“袍泽”,这个词源自《诗经·秦风·无衣》中“”和“”两句。
(2)杜甫《登岳阳楼》中“, ”两句,描画出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穷无尽的景象。
(3)苏洵在《六国论》中分析道,秦国斗争以外所得土地远远多于斗争所得,因此“, ”,原来就不在于斗争。
答案 (1)与子同袍 与子同泽 (2)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3)秦之所大欲 诸侯之所大患解析 本题内容均为古诗文背诵举荐篇目,答题时,要留意“与子同袍”中的“袍”字,“吴楚东南坼”中的'“ 坼”字和“ 乾坤日夜浮”中的“乾坤”均为常见易错字。
考点阐释 高考对常见的名篇名句的默写要求是能结合所给语境进行正确书写,考查内容是常见的名篇名句,考查的范围按状况有所不同:2024年高考运用新教材的省份,背诵篇目为《一般中学语文学科课程标准》举荐的背诵篇目中的60篇(首);第三批启动高考的省份除辽宁省外,考查的篇目范围为原课标全国卷《考试大纲》规定的64篇(首)。
高三语文综合复习:专题 名句默写 Word版含解析
![高三语文综合复习:专题 名句默写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3c46607453610661fd9f415.png)
一.(浙江富阳场口中学高三8月质量检测)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论语》)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司马迁《报任安书》)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杜甫《登高》)4.长桥卧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霁何虹?(《阿房宫赋》杜牧)5.云中谁寄锦书来,,。
(李清照《一剪梅》)【答案】二.(浙江杭州高级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
(《论语》)2.今两虎共斗,。
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3.,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李清照《声声慢》)4.西当太白有鸟道,。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李白《蜀道难》)5.在天愿为比翼鸟,。
,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答案】三.(浙江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上期中)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题)1.子曰:“志士仁人,,。
”(《论语》)2.,。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赤壁赋》)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茕茕独立,。
(《陈情表》)4.昨夜西风凋碧树。
,。
(《蝶恋花》)5.,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蜀相》)【答案】四.(浙江湖州八校高三上第二次联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2.驾一叶之扁舟,。
寄蜉蝣于天地,。
(《赤壁赋》)3.,,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阿房宫赋》)5.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五人墓碑记》)【答案】五.(浙江湖州中学高三上期中)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直栏横槛,;管弦呕哑,。
(杜牧《阿房宫赋》)2.,,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句名篇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借“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从“不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__________”,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__________”。
3.张载《剑阁铭》中有“一人荷戟,万夫趦趄。
形胜之地,匪亲勿居”之说。
李白化用其意而翻新,唱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千古名句。
(李白《蜀道难》)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骇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
3.追忆往事,是陆游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书愤》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就是对抗金历史的回忆。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潜的《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回,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这和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有同理之妙。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__________,__________”,他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世人的称赞而更加奋勉或沮丧。
3.《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他说如果自己没有祖母,则“__________”;如果祖母没有自己在身边奉养,则“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达他为了追求心中美好的事物,即使一次次牺牲生命也不足惜的心志。
2.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一句从空间角度极写漂泊异乡之愁,“__________”一句则从时间角度写尽年老体衰之苦。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说自己尽管在吃穿方面比不上别人,但却因内心愉悦而浑然不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列举了六位经过磨炼终担大任的人,其中讲舜的句子是“__________”讲傅说的句子是“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有“__________”的结局。
3.《阿房宫赋》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指责秦朝统治者对人民极尽剥削和掠夺,并且挥霍无度。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要以端正的态度去求学,不可不懂装懂。
2.韩愈《师说》中指出:古之圣人, “__________”,尚且跟从老师请教疑问;今之众人,“__________”,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
3.我国古典诗词中常用“落日”来表情达意,如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和范仲淹《渔家傲》中“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作者先指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然后提出“__________”的观点;再说生在我前面的人,“__________”,我应该跟从并把他当作老师。
2.李商隐《锦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着的爱慕和无尽的思念。
3.《诗经•氓》写氓从求婚到成亲的过程,其间交代占卜的细节,其结果“__________”,婚后氓变心,女主人公直接而强烈地告诫天下女子“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密切关系: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写诗人因病戒酒;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写词人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表达自己的情感。
2. 《阿房宫赋》中,作者情不能禁,接连慨叹,用两个假设指出爱民与长治久安息息相关:如果六国各自爱护它的人民,“__________”;假使秦王朝又爱护六国的人民,“__________”。
3.《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事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__________”,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__________”,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人生在世,选择很重要,《孟子·鱼我所欲也》中,面对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孟子的选择是“__________”;面对生与义不可兼得,孟子的选择是“__________”。
2.《论语·学而》中提到,“__________”,难道不也是快乐吗?“__________”,难道不也是君子的行为吗?3.《荀子·劝学》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用“__________”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的比喻,强调了人们不能仅靠自身,还必须学会借助工具。
2.白居易《琵琶行》中,诗人多次用“月”这个意象,如以“__________”烘托与朋友分别时的凄凉心情,以四周的寂静和“__________”衬托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以“__________”烘托丈夫远离后琵琶女的孤独无依。
3.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作者在大雪中远行求学被冻僵后侍女的做法。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一句表现了诗人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楚的悔恨之情。
2.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用“__________”描写了有风时水面上月光浮动的样子,用“__________”写出无风时水中月影如璧的情形。
3.苏轼《赤壁赋》中“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描述了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历史,对这段历史,他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是这样描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以山中激流和石头滚动的巨大声响烘托蜀道之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做对比,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__________”,作者也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__________。
”3.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两幅对比鲜明的山间朝暮画面。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用“__________”来强调君子要自我砥砺,保持锐气,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强调君子要广泛学习、不断反思,提升自己。
2.《离骚》中,屈原在面对违背准绳、竞相苟合的世俗时,发出“__________”的感叹。
3.以乡愁为主题的诗词中,多以明月寄托愁思,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就有这样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望岳》中,体现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锦瑟》中,李商隐借锦瑟自况,传达了对往事的不堪追忆之情,最后无可奈何地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认为北伐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的雄心,也只怕会有“__________”的结局。
答案1.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2.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2.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3.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解析:【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采用的仍然是情景式默写题型,选材涉及初中和高中的内容,延续了以往的命题特点。
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
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
所考的名句,有一定的迷惑性,因此提倡考生备考中首先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然后要立足于“写”,避免会背不会写的情况。
如本题中“博”容易误写作“搏”,“倾”容易误写作“顷”等。
3.1.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2.惊涛拍岸 ; 卷起千堆雪; 3.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4.1.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3.无以至今日 ; 无以终余年5.1.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3.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6.1.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封狼居胥 ; 赢得仓皇北顾; 3.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7.1.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2.其出入也远矣;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3.长河落日圆; 长烟落日孤城闭8.1.孰能无惑;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3.体无咎言 ; 无与士耽9.1.潦倒新停浊酒杯; 一尊还酹江月; 2.则足以拒秦;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3.呼尔而与之; 蹴尔而与之10.1.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舍生而取义者也; 2.有朋自远方来; 人不知而不愠; 3.知明而行无过矣;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1.1.吾尝跂而望矣; 2.别时茫茫江浸月; 唯见江心秋月白; 绕船月明江水寒3.媵人持汤沃灌; 以衾拥覆解析:易错字:1.跂;2.浸;3.媵,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