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届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观摩展示活动周中学(小学)教学设计
第三节西北地区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
南宁市37中廉新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等基本情况。
2、了解西北地区的山脉、盆地、平原、高原、河流、沙漠的分布。
3、重点掌握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4、掌握西北地区农牧业生产特点及分布。
5、了解西北地区重要矿产资源的分布。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和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掌握认识和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
1. 通过学习本课,树立发展经济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保护环境、协调人地关系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2. 通过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的关系,树立辩证思想;通过分析各地区存在着差异的原因,培养学生唯物主义思想和学习地理的科学方法和态度。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对于西北地区的介绍,教材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侧重分析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第二部分主要介绍西北地区农牧业生产的特点。
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干旱。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可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4阅读材料“从草原到荒漠”,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本区自然景观从东到西的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进而得出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本区草场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的牧区,而农业生产只能在那些有灌溉水源的地区进行。在分析本区的农牧业发展时,我注意突出生态环境的保护概念。由于干旱的原因以及
有关生态环境的建设问题既是本区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对于这样一个生态十分脆弱的地区,我们要教育学生保护环境,必须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统一起来考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教学对象分析
对于初中八年级的学生来说,认知能力有限,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本节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来实现。
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即把积累的零乱的知识,进行思维加工形成系统知识,其方法是化多为少,并小为大。西北地区的“干旱”的特征。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1、策略:利用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引导学生自行浏览网页,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合作,寻找问题的答案;
2、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展示投影片。引导学生读图了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地和工业城市的位置,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以及著名农牧产品。引导学生阅读彩图、插图等分析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交通以及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使学生的认识由直观到抽象,由对地理现象的认识上升到对地理本质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媒体设计
网络型课件教学,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干旱 深居内陆 降水稀少 地形闭塞 荒漠 草原 内流河湖 耐旱植物 耐渴动物 人烟少 牧业 灌溉农业 城乡点状 城乡带状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让学生欣赏反映西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
文景观的影像资料,使学生对西北地区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讲授新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网页自学完
成任务。
一、西北地区的概况
1、位置: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一线以北,大
兴安岭以西。
2、范围: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省北部
3、面积和人口:面积占全国的30%,人口占全国的4%
4、民族:汉族占2/3,主要少数民族有:蒙古族、回族、维
吾尔族、哈萨克族
一、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1、干旱,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2、气温冷热变化剧烈
3、太阳辐射强
4、河流少,多为内流河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本区的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干旱。由于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距海洋远,受海洋的影响小,因此降水少,越往西距海越远,降水越少。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植被也由草原过渡到荒漠草原和荒漠。也就是说本区的植被变化是由降水量和干湿状况的逐渐变化决定的。
三、畜牧业――重要的牧业基地:内蒙古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
四、农业――绿洲农业:天山山麓、河西走廊、宁夏平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边缘
对于以上两部分的学习,可从以下入手。本区由于气候干旱,地表植被以草原为主,这里是我国主要的牧区,草场资源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河西走廊和天山。对牧区存在的问题:由于过度放牧,目前草场退化和沙化严重。所以,西北地区要发展农业需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注意节约水资源(如喷灌、滴灌等);二是要注意防止土地荒漠化。
五、矿产资源
稀土矿――白云鄂博;镍矿――金昌;煤――石嘴山、石炭
(多媒体投影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欣赏审美,陶冶情操
创设情景,引发动机。让学生进入角色,积极参与。
关于这一部分内容,学生通过看图和查看资料就很容易找到问题的答案。
(多媒体投影展示)通过两地不同降水量的比较说明本区降水的分布规律
(演绎原理,启发思维)
引发学生思考:本区越往西降水越少的原因
(多媒体投影展示)“西北地区的植被”。师引导学生抓住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这一主线,从而了解植被分布情况。
(多媒体投影展示)让学生欣赏反映西北地区特色农业的图片、幻灯片,增强学生对西北地区农业的感性认识。
使学生树立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多媒体投影展示)
井、伊敏河、霍林河;石油――克拉玛依、南疆
问题:西气东输工程对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有何重要意义?对东部地区来说又何重要意义?
[总结] 本节课的重点是本区的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干旱。由于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距海洋远,受海洋的影响小,因此降水少,越往西距海越远,降水越少。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植被也由草原过渡到荒漠草原和荒漠。
让学生了解本区丰富的矿产资源,重点是石油、天然气等。
展示事例,开阔视野
归纳总结,复习巩固
七、板书设计
第3节西北地区
一、基本概况
1.位置和范围
2.人口和民族
二、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
1.形成原因:深居内陆
2.地表景观
(1)高原、盆地为主,风蚀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
(2)由东向西,植被变化是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
三、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四、灌溉农业
1.灌溉农业的特点
2.主要分布地区
五、地下宝藏——丰富的矿产资源
八、练习设计(多媒体展示)
九、教学过程流程图
多媒体导入,结合音像效果,激发学生兴趣
明确目标
讲授新课
师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寻找答案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