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教案)西北地区的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西北地区的教案

西北地区的授课设计八年级地理授课设计一、授课目的 :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认识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地和工业城市的地址, 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以及着名的农产品。

2.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色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识与解析一个地区地区特色的方法。

感神态度和价值观经过表达西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教育。

二、授课重点 :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色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三、授课方法 :表达法、发言法 ,注意与前两个地区的比较、解析。

四、授课时间 :1 课时五、授课过程【显现投电影】中国地理地区图。

【复习提问】请同学在投电影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范围 ,找出两个地区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线 ),并说说两个地区有哪些差异。

【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它们都位于东部季风区。

今天我们学习非季风区的西北地区(指图 )。

【板书】第三节西北地区一、基本大要1.地址和范围2.人口和民族【出示挂图】西北地区的地址和地形。

【读图】请同学上讲台,指图说说西北地区的范围。

学生回答后 ,教师总结。

【指图讲解】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____(省、市、区、县)、x 疆维吾尔自治区、____(省、市、区、县)和____(省、市、区、县 )北部。

【显现投电影】北方、南方、西北三地区的面积与人口比较表面积占全国的比率人口占全国的比率北方地区20% 40%南方地区25% 55%西北地区30% 4%【提问】从面积、人口占全国的比率看 ,本区与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有何不同样?学生回答后 ,教师补充完满。

【表达】北方地区面积约占 20%,人口约占 40%;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 25%, 人口约占全国 55%。

即东部季风区的两个区面积不到全国的一半 (45%),而人口约占全国的 95%。

西北地区教案

西北地区教案
通渭县平襄初级中学政史地教研组导学案
编写时间: 日
学 科
2014


授 授

课 时 课 班
学期总第
间 级
课时
修改时间:
备课组长 教授者


地理
课 题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课型
讲授课
三 维 目 标
1 .知道我国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西北地区在地形上的特点; 知识 2 .知道西北地区从东部向西部的自然景观有何递变规律及其成因; 目标 3 .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 1.了解西北地区的范围及人口分布特点 。 能力 2、了解西北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状况。 目标 情感 理解西北地区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 目标
疆地形的主要特点。 3、 西北地区自东向西自然景观的变化有 何特 点?其原因是什么?请根 据自然景观 的变化分析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什么?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4、 假如你是西北地区某省专管经济的副 省长, 你会如何利 用当地的现有条件发展经 济? 三、知识应用 1、在美丽的内蒙古大草 原我们经常会 看到一个个的蒙古包点缀在其中,请你从当 地的气候、 居民的生活 习惯等方面分析蒙古 包的好处。 2、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战略决 策,你知道我国为什么要进行西部大开发 吗?在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地区具有的优势是 什么?在西部大开发中应注意哪些问 题? 3、在西北地区有许多特色农产品,请把 你了解的写下来与大家共享。你能分析出在 特色农产品中 新疆的 瓜果特别甜的原因 吗? 总结梳理
概 况 1、位置和范围 2、面积 3、人口 1、主要地形区及特点 2、气候及自然景观的变化 3、主要河流及特点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西北地区》教学设计1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西北地区》教学设计1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教材从地理、历史、文化、经济等多个角度对我国西北地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经济发展等。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数据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西北地区。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我国地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学生对西北地区的了解相对较少,因此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西北地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经济发展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西北地区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经济发展等。

2.难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保护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西北地区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涵盖西北地区地理、历史、文化、经济等内容的课件。

2.图片和视频资料:收集与西北地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用于情境教学。

3.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

4.案例资料:准备与西北地区相关的案例资料,用于案例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西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等,引导学生了解西北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经济发展等,让学生对西北地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征以及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资源状况等。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图表、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示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点,旨在让学生了解这两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对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我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地理知识,对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认识相对较弱,对于这两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资源状况等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

2.培养学生对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2.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人文特征。

3.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实例,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图表、文字资料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案例分析题目。

3.准备好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4.准备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回顾我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西北地区》教案

《西北地区》教案

《西北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气候特点及自然资源。

掌握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区、人口分布和文化特点。

认识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西北地区的民族文化及其传承。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西北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地理学习的热忱。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及经济发展。

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区、人口分布和文化特点。

2. 教学难点: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西北地区的图片、地图、资料等教学资源。

准备西北地区的视频资料,以便进行课堂演示。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西北地区的基本信息。

搜集有关西北地区的相关资料,以便进行课堂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地图,引导学生关注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提问学生对西北地区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

讲解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区、人口分布和文化特点。

3. 案例分析:通过视频资料,展示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

分析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方法。

4. 课堂讨论: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探讨西北地区的民族文化及其传承。

分享各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总结反馈: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疑问。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教材,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观看有关西北地区的纪录片,加深对西北地区的了解。

3. 选取一个西北地区的民族文化,进行深入了解,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时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初中地理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西北地区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初中地理课程中关于西北地区的教学内容。

西北地区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地理单元,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挑战。

教学任务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人文概况以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把握西北地区的综合特性,认识到区域协调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必要性。

2、教学对象本次教学设计的对象为初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地理概念和基本原理。

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西北地区的认知可能较为有限,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发现。

此外,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主要地形、气候类型及其特点;(2)了解西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包括农业、工业、旅游业等方面的发展状况;(3)学会分析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如水资源短缺、沙漠化、草地退化等;(4)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对西北地区的地理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提高地理信息的处理能力;(5)通过实地考察、课堂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主动获取知识;(2)运用案例分析、问题驱动、情景模拟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地理实践能力;(3)通过课堂互动、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4)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如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等,让学生了解现代地理研究方法,提高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家乡的情感,增强对西北地区的热爱和自豪感;(2)通过学习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树立绿色发展的观念;(3)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4)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5)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识。

《西北地区》教案

《西北地区》教案

《西北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2)掌握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影响;(3)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4)了解西北地区的主要民族文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2)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西北地区的热爱之情;(2)增强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提高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1)地理位置特点(2)邻近地区2. 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区(1)青藏高原(2)内蒙古高原(3)黄土高原(4)塔里木盆地(5)准噶尔盆地3. 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1)温带大陆性气候(2)高原气候(3)干旱气候4. 西北地区的自然资源(1)矿产资源(2)草原资源(3)水资源(4)旅游资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地形区;(2)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影响;(3)西北地区的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2. 教学难点:(1)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西北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演示法,展示西北地区的地形、气候、资源等图片和视频资料;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西北地区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西北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措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西北地区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提问:你们对西北地区有哪些了解?2. 讲解地理位置和主要地形区:利用地图、图片等资料,讲解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地形区;引导学生读图析图,掌握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

3. 讲解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讲解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制约作用。

西北地区-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西北地区-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6.3西北地区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区内的地形、山脉、河流等地理事物。

掌握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分析造成干旱的原因。

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了解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主要城市、交通的分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记图,巩固学生对西北地区概况的认识;通过视频及微课的讲解,分析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的成因,及对农业的影响;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讲述本区的然资源丰富,地域辽阔,畜牧业发达,看到本区良好的发展前景,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边疆的教育。

通过了解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形成的成因,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方式与方法读图分析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填图、演示法、微课视频教学教学资源教学课件、相关视频、学案等教学设计过程一、导入新课欣赏视频《雄起了我的国——三北防护林》教师提问导入:这个视频让我们对西北耳目一新的认识,为什么国家要花70年的时间去整治三北地区?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这节课的内容西北地区。

二、新课讲授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1)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区内的地形、山脉、河流等地理事物。

2)掌握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分析造成干旱的原因。

3)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4)了解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主要城市、交通的分布。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活动一:区域概况,学生阅读书本P20页,结合书本图文信息,自主学习完成。

记图填图:(主要山脉、地形区、河流)1、位置范围:(1)自然界线:大致位于以西, - - 以北。

(用红笔在下图相应位置描出这些山脉)(2)主要包括行政区:自治区、自治区、自治区、、、等省。

(1)西北地区地形以、和为主。

(2)新疆地形结构特征“”。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课件展示西北地区的概况,并小结:西北地区地广人稀,自然环境特征干旱。

过渡:一直以来我们对西北地区的第一印象就是干旱缺水,它干旱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我们这节课探究的主要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观看一个微课视频解答一下心中的疑惑吧!在观看视频前,我们尝试着先把学案活动二完成。

《第三节 西北地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三节 西北地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三节西北地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能找出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并说出主要的地形组成。

2、通过读图,感悟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特征,了解干旱的形成原因、表现及变化规律。

3、通过读图分析,能说出西北地区干旱气候对农牧业生产和生活有何影响。

【教学重难点】1、通过读图,感悟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特征,了解干旱的形成原因、表现及变化规律。

3、通过读图分析,能说出西北地区干旱气候对农牧业生产和生活有何影响。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读图分析、多媒体演示【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K复习导入》复习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前两章我们分别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这节课我们来认识第三个区域-一西北地区,提到西北地区,你有什么样的印象?展示西北的景观图(荒漠、草原),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景观(干旱),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K讲授新课』一、区域概况自主学习:阅读《西北地区图》及课文P20内容,①找出祁连山、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U葛尔盆地、塔里木河和塔克拉玛干沙漠。

②描述新疆的地形结构特征。

③描述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

④说出西北地区的地形特点及主要的地形区。

大屏幕展示“西北地区图"交流展示:请同学代表小组上前指图展示总结:(1)位置范围: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一阿尔金山一祁连山以北。

(2)主要地形区: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喝尔盆地等。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成为“三山夹两盆” O二、深居内陆展示“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及“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小组讨论:(1)读《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看看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有什么规律?根据这种规律,试分析西北地区植被的分布状况。

总结分析:西北地区大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超过一半的地区年降水量缺乏200毫米,有的甚至在50毫米以下,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教学目旳:1. 通过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各具特色旳自然环境旳比较,理解两区旳自然环境差别及对其他地理事物旳影响;2.通过读图拟定范畴、概括位置、地形特点、分析两区旳自然地理特性,进一步锻炼学生旳读图能力及有关旳分析思维能力;3. 对比和理解西北和青藏地区旳位置、范畴、地形及重要旳气候特性,分析并理解其对本区自然景观、植被、河湖等自然地理要素旳影响。

教学重难点: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旳互相依存和互相影响旳关系。

教学用品:POWERPOINT课件;板图教学安排:2学时教学过程:上课提前在黑板中间画上西北地区轮廓图和青藏地区轮廓图。

用背投幕布遮住。

[导入新课][投影演示]四个地区旳典型图片在以往旳课程中,我们领略了北方旳皑皑白雪,南方旳热带、亚热带风情,今天我们将走进广阔旳大西北去感受草原旳美丽,大漠旳壮阔;踏向祖国旳西南,去揭开雪域高原旳神秘面纱。

[讲授新课][投影演示]西北地区旳三张图片——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等[提问]这三张图片是反映旳哪个地区旳自然景观?[学生回答]西北地区[提问]体现了西北地区旳什么样旳特性?[学生回答]干旱[提问]那么这种干旱旳气候特性是怎么形成旳?[教师总结]与西北地区所特有旳位置和地形有很大关系[投影演示](西北在亚欧大陆旳位置图):西北地区位于亚欧大陆旳中部,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即远离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这三个环绕亚欧大陆旳大洋。

[板书]:左半部分(与学生回答同步)西北地区位置景观 (西北内陆) 西东 河流 (少,内流河)地形 其他(高原山地为主,山脉阻挡) (绿洲,雅丹地貌)干旱[学生活动]读课本11页图5.14中西北地形图1、找出重要地形区2、找出重要山脉找出完毕后请昂首准噶尔塔里木盆[学生群答]重要地形区:老师在板图上填注[学生回答]重要山脉:老师在板图上填注[提问]请同窗按照黑板旳板图描述一下西北地区旳地形特性?[学生回答]高原山地为主,山脉阻挡[学生活动]根据黑板旳板书,我们懂得西北地区旳位置和地形导致了它气候旳干旱,他们之间旳因果关系是什么样旳呢?请同窗们完毕课本12页活动1,规定:1、在四个内容中注明哪个是因素哪个是成果。

初中地理西北地区教案

初中地理西北地区教案

初中地理西北地区教案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使初中学生深入了解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西北地区的地理概况,了解该地区的主要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特点,以及西北地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此外,还要培养学生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2、教学对象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地理概念,具备初步的地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对于西北地区这一特定区域的深入了解,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认知空白。

因此,本节课将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深入学习。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主要地形、气候类型、河流分布等自然地理特征;(2)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文风情以及经济发展状况;(3)学会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西北地区的地理现象,提高地理观察、分析能力;(4)通过实例分析,掌握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2)运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学习、分析,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观点,培养他们的沟通、表达能力;(4)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边疆的情感,增强他们对西北地区的了解和认同;(2)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究、勤奋学习的态度;(3)通过学习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4)引导学生关注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培养他们为国家和民族事业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三、教学策略1、以退为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将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即在教学过程中故意留白,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1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1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了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特征以及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

本节内容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使学生能够了解和认识这两个地区的独特之处。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东部地区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对于西北和青藏地区,由于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可能存在一定的认知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西北和青藏地区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

2.难点:对西北和青藏地区地理特征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3.准备课堂活动所需的时间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东部地区地理知识。

然后提问:“请大家猜一猜,我国哪个地区被称为‘风吹草低见牛羊’?”从而引出本节内容。

2.呈现(10分钟)展示西北地区的地图和相关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分析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

同时,提出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西北地区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并回答上述问题。

人教版_地理_八年级下_教案西北地区

人教版_地理_八年级下_教案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教学设计授课章节第五章第三节课题西北地区授课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记住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及其原因和地表植被变化规律。

2.明确西北地区的位置与范围。

3.记住西北主要的牧区及优良畜种及其主要农业区。

能力目标:1.理解我国西北地区从东向西的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初步探讨其形成原因。

2.了解西北干旱的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之间相互关系以及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认识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进一步体会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建设大西北的积极情感及正确环境观念。

教学重点知识目标1、2、3能力目标1、3教学难点同重点。

教学方法读图导学、问答法、归纳总结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情景导入新课用电脑出示“西北地区”景观图及其问题,让学生看图思考回答复习降水规律看图思考回答复习降水规律阶段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讲授新课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我们国家正在进行西部大开发,我们很有必要研究一下西部。

请问哪个同学有将来去西北部发展的志向?一、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让学生看西北地区地形图,说出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

介绍面积、人口、民族。

用电脑出示“西北地区地形”图,请同学们观察后描述一下图上重要的地理事物,并在空白公鸡图上标出。

小结: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山脉多分布在边缘地带,西部形成“三山夹两盆”的格局。

塔里木河和塔克拉玛干这两个特写是为了证明什么?学生举手示意。

学生:看西北地区地形图,观察,分析位置、范围。

识记面积、人口、民族。

学生主动描述,标出。

学生总结新疆地形特征。

西北地区降水少,阶段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拓展延伸二、探究:西北地区为什么这样干旱?教师: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干旱的原因,注意运用旧有知识。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分析电脑出示风蚀地貌图片──风蚀蘑菇和风蚀城堡,出示“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图。

西北地区省优质课教学设计

西北地区省优质课教学设计

西北地区省优质课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西北地区”教学设计“西北地区”教学设计课题名称:西北地区课程标准: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运用实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研究目标:1、通过读“西北地区位置”图,认识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2、通过读“西北地区主要城市和交通线”图,分析西北地区城镇分布特点;3、通过读“西北地区主要农牧业分布”图,探究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分析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一、感知西北教师:在祖国辽阔的疆域上,有这样一片神奇的地方。

这里有皑皑雪山矗立XXX,这里有茫茫草原延伸远方,这里有大漠戈壁演绎的英雄梦,这里有丝绸之路见证的国富强,这里有肥美牛羊驰天地,这里有甜润瓜果飘清香。

这就是我们的大西北,一片充满魔力的地方。

今天我们就走进西北地区。

教师:要想效率高,心中有目标,请同学们大声、快速朗读目标。

展现研究方针:读图描述西北地区位置、范围及自然特征。

学会分析西北地区自然景观变化规律及城镇分布特点。

举例说明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师:结合研究方针,通过自学,认识西北。

二、认识西北展现自主研究任务:教师:请同学们研究课本P14—15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工夫6分钟。

完成任务的可以举手示意。

现在开始。

1、描述西北地区位置、范围。

2、读图6-3-1,找出西北地域主要地形区。

3、试着分析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

4、找出西北地区主要河流,说出当地河流特点。

5、完成P14研究行动2,说出西北地区自然景观变化规律。

6、完成P15研究行动3,说出西北地域城镇分布特点1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西北地区”教学设计教师:任务完成了吗?有疑问吗?提出来。

教师:哦,一个个胸有成竹的样子。

我们通过图说西北展示你的自学效果。

请每组的5号位回答问题,从第一组开始,以此类推。

第3节 西北地区--教案

第3节  西北地区--教案

第3节西北地区――教案南宁市三十七中廉新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地和工业城市的位置,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以及著名的农产品。

2.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识和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三)德育目标通过讲述西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教育。

二、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既要清楚本区域的总特征、内部各要素的相互联系,又要注意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

2.引导学生借助丰富的图像,认识区域内地理的特征。

三、重点、难点(一)重点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二)难点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成因。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这是一节网络型教学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行浏览网页,按照教师布置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学生自学的时间大约是20分钟,可互相间小声讨论,然后师生展开互动,重在分析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交通以及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

使学生的认识由直观到抽象,由对地理现象的认识上升到对地理本质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让学生欣赏反映西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影像资料,让学生对西北地区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如一望无际的内蒙古草原,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流动沙丘,北疆的风蚀城堡,嘉峪关的长城,吐鲁番的葡萄等。

师布置教学任务,把全班学生分成六个组,其中一个小组负责本节课的一个部分的内容,各小组可互相小声讨论完成教学任务的要求;由于本节课只有五部分内容,所以有一个小组负责本节课的全部内容的要求,并对其他小组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也就是学生自学自评,然后教师作出相应的评价和总结。

(大约7分钟)[讲授新课]下面是学生的自学的各部分内容和要求:一、西北地区的概况1、位置: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以西。

2、范围: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省北部3、面积和人口:面积占全国的30%,人口占全国的4%4、民族:汉族占2/3,主要少数民族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教师设立了三个问题:(1)西北地区处在我国的内陆,其分界线大概是位于什么地方?(2)具体的范围包括哪些省区?(3)本区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区,主要分布有哪些少数民族?学生可通过看图和查看资料就很容易找到问题的答案。

《西北地区》教案设计

《西北地区》教案设计

《西北地区》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

2.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培养学生对西北地区资源的认知,了解其开发与保护。

4.提高学生对我国西北地区民族风情的了解,增强民族团结。

二、教学重难点1.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

2.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西北地区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4.我国西北地区民族风情的了解。

三、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西北地区的特点。

2.利用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的风光、民俗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4.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展示西北地区的风光,如大漠、草原、雪山等,引导学生关注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

3.课堂讲解讲解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如干旱、草原、沙漠等气候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农业、畜牧业、水资源等的影响。

4.案例分析展示西北地区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如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民族文化等,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5.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谈谈对西北地区发展的看法。

五、课后作业1.绘制西北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标注主要地形区。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西北地区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重难点补充:1.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的理解:通过地图和实际案例,让学生明确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以及主要的地形区如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等。

2.气候特点的把握:引导学生理解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的气候特点,并通过实例分析其对生产、生活的具体影响。

3.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认识:通过实际案例,如新疆的石油开采、宁夏的太阳能发电等,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的重要性。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西北地区》教案设计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西北地区》教案设计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西北地区》教案设计教案设计课题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西北地区)教材本课时是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三节第一课时,介绍的是西北地区的概况,主要内分析容包括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特点、农业特点、资源特点等。

XXX学情学生已经研究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已经初步学会了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本课时仍可按分析照前两课时的方法和模式了解西北地区的区域概况。

知识与能力1、明确指出西北地区的范围和地形特点。

2、说出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并初步探讨其成因。

3、说出并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设计申明4、说出西北地区的分布及我国主要的牧区。

过程与办法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识与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讲述西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教育。

教学重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天文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糊口的影响。

教学讲授法、分析法、总结归纳法、讨论法办法课前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通读课本内容,做好导学自主学案和自主练,总结梳理本课时知识点,标筹办学生筹办记出难点问题。

课时1课时安排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出示课本13页阅读内容的唐诗,并解释诗中描情景导入述的地区及景观。

引入本节课内容:西北地区(板书)一、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1、出示图片:西北地区,组织学生说出位于西北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及其行政中央。

2、出示图片:西北地区,要求学生找出与西北学糊口动设计企图朗诵唐诗找出诗中地点词语。

看图说出西北的省级省会,并汇报。

引入新课西北地区的讲述。

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了解西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了解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

地区接壤的国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本区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并全班汇报,教师汇总。

找出接壤的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届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观摩展示活动周中学(小学)教学设计
第三节西北地区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
南宁市37中廉新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等基本情况。

2、了解西北地区的山脉、盆地、平原、高原、河流、沙漠的分布。

3、重点掌握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4、掌握西北地区农牧业生产特点及分布。

5、了解西北地区重要矿产资源的分布。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和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掌握认识和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
1. 通过学习本课,树立发展经济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保护环境、协调人地关系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2. 通过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的关系,树立辩证思想;通过分析各地区存在着差异的原因,培养学生唯物主义思想和学习地理的科学方法和态度。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对于西北地区的介绍,教材主要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侧重分析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第二部分主要介绍西北地区农牧业生产的特点。

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干旱。

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可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4阅读材料“从草原到荒漠”,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本区自然景观从东到西的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进而得出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本区草场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的牧区,而农业生产只能在那些有灌溉水源的地区进行。

在分析本区的农牧业发展时,我注意突出生态环境的保护概念。

由于干旱的原因以及
有关生态环境的建设问题既是本区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对于这样一个生态十分脆弱的地区,我们要教育学生保护环境,必须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统一起来考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教学对象分析
对于初中八年级的学生来说,认知能力有限,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本节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来实现。

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即把积累的零乱的知识,进行思维加工形成系统知识,其方法是化多为少,并小为大。

西北地区的“干旱”的特征。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1、策略:利用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引导学生自行浏览网页,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合作,寻找问题的答案;
2、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展示投影片。

引导学生读图了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地和工业城市的位置,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以及著名农牧产品。

引导学生阅读彩图、插图等分析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交通以及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

使学生的认识由直观到抽象,由对地理现象的认识上升到对地理本质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媒体设计
网络型课件教学,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干旱 深居内陆 降水稀少 地形闭塞 荒漠 草原 内流河湖 耐旱植物 耐渴动物 人烟少 牧业 灌溉农业 城乡点状 城乡带状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让学生欣赏反映西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
文景观的影像资料,使学生对西北地区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讲授新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网页自学完
成任务。

一、西北地区的概况
1、位置: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一线以北,大
兴安岭以西。

2、范围: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省北部
3、面积和人口:面积占全国的30%,人口占全国的4%
4、民族:汉族占2/3,主要少数民族有:蒙古族、回族、维
吾尔族、哈萨克族
一、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1、干旱,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2、气温冷热变化剧烈
3、太阳辐射强
4、河流少,多为内流河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本区的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干旱。

由于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距海洋远,受海洋的影响小,因此降水少,越往西距海越远,降水越少。

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植被也由草原过渡到荒漠草原和荒漠。

也就是说本区的植被变化是由降水量和干湿状况的逐渐变化决定的。

三、畜牧业――重要的牧业基地:内蒙古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
四、农业――绿洲农业:天山山麓、河西走廊、宁夏平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边缘
对于以上两部分的学习,可从以下入手。

本区由于气候干旱,地表植被以草原为主,这里是我国主要的牧区,草场资源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河西走廊和天山。

对牧区存在的问题:由于过度放牧,目前草场退化和沙化严重。

所以,西北地区要发展农业需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注意节约水资源(如喷灌、滴灌等);二是要注意防止土地荒漠化。

五、矿产资源
稀土矿――白云鄂博;镍矿――金昌;煤――石嘴山、石炭
(多媒体投影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欣赏审美,陶冶情操
创设情景,引发动机。

让学生进入角色,积极参与。

关于这一部分内容,学生通过看图和查看资料就很容易找到问题的答案。

(多媒体投影展示)通过两地不同降水量的比较说明本区降水的分布规律
(演绎原理,启发思维)
引发学生思考:本区越往西降水越少的原因
(多媒体投影展示)“西北地区的植被”。

师引导学生抓住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这一主线,从而了解植被分布情况。

(多媒体投影展示)让学生欣赏反映西北地区特色农业的图片、幻灯片,增强学生对西北地区农业的感性认识。

使学生树立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多媒体投影展示)
井、伊敏河、霍林河;石油――克拉玛依、南疆
问题:西气东输工程对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有何重要意义?对东部地区来说又何重要意义?
[总结] 本节课的重点是本区的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干旱。

由于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距海洋远,受海洋的影响小,因此降水少,越往西距海越远,降水越少。

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植被也由草原过渡到荒漠草原和荒漠。

让学生了解本区丰富的矿产资源,重点是石油、天然气等。

展示事例,开阔视野
归纳总结,复习巩固
七、板书设计
第3节西北地区
一、基本概况
1.位置和范围
2.人口和民族
二、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
1.形成原因:深居内陆
2.地表景观
(1)高原、盆地为主,风蚀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
(2)由东向西,植被变化是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
三、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四、灌溉农业
1.灌溉农业的特点
2.主要分布地区
五、地下宝藏——丰富的矿产资源
八、练习设计(多媒体展示)
九、教学过程流程图
多媒体导入,结合音像效果,激发学生兴趣
明确目标
讲授新课
师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寻找答案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