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基本情况 (1)
1.1遵义县石漠化概况 (1)
1.2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2008-2010)实施方案概况 (1)
1.2.1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 (1)
1.2.2实施方案的建设目标和任务 (2)
1.2.3实施方案的建设规模和布局 (2)
1.2.4实施方案的工程建设情况和进度安排 (4)
2 2010年项目区基本情况 (7)
2.1项目区概况 (7)
2.1.1社会经济概况 (7)
2.1.2土地利用现状 (7)
2.1.3石漠化现状 (7)
2.2小流域概况 (8)
2.2.1自然条件和资源 (8)
2.2.2社会经济情况 (11)
2.2.3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及其评价 (12)
2.2.4石漠化现状、成因及主导因子 (15)
3工程设计依据及原则 (18)
3.1设计依据 (18)
3.1.1法律法规 (18)
3.2.2规程规范 (19)
3.2.3相关文件与技术资料 (20)
3.3工程设计原则 (21)
4工程建设任务及建设内容 (23)
4.1 2010年工程建设目标、任务及规模 (23)
4.1.1 2010年全县石漠化治理项目区的建设目标及任务 (23)
4.1.2 2010年石漠化专项资金安排的建设内容和规模 (23)
4.3 石漠化治理对策及模式 (24)
4.3.1治理对策 (25)
4.3.2治理模式 (26)
4.4工程总体布局及建设内容 (28)
4.4.1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28)
4.4.2治理措施总体布局 (31)
4.4.3建设内容 (32)
5工程设计 (33)
5.1森林植被保护与建设工程 (33)
5.1.1经果林营造工程 (33)
5.1.2生态林营造工程 (40)
5.1.3封山育林 (44)
5.2草食畜牧业发展 (46)
5.2.1人工种草 (46)
5.2.2棚圈建设 (49)
5.2.3青贮窖 (50)
5.3小型水利水保工程 (50)
5.3.1道路工程 (51)
5.3.2小型蓄排工程 (52)
5.4科技支撑 (60)
5.4.1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66)
5.4.2技术培训体系与计划 (66)
5.4.3科技推广方案及内容 (67)
5.4.4配套技术研究方案 (68)
5.4.5监测体系 (69)
6项目组织、质量与进度管理 (71)
6.1施工组织管理 (71)
6.1.1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责 (71)
6.1.2制度建设 (71)
6.1.3资金管理 (73)
6.1.4项目建设 (73)
6.2招投标方案设计 (74)
6.2.1招标的范围 (74)
6.2.2标段划分 (74)
6.2.3招标方式 (75)
6.2.4招标应具备的条件 (75)
6.2.5对投标单位的资质要求 (75)
6.2.6招标组织 (75)
6.3施工质量控制 (75)
6.4实施进度设计 (76)
7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78)
7.1投资概算编制 (78)
7.1.1投资概算编制原则 (78)
7.1.2投资概算的编制依据 (78)
7.1.3价格水平年 (79)
7.1.4投资概算单价编制 (79)
7.1.5项目投资 (83)
7.2资金筹措 (85)
8效益评价 (89)
8.1生态效益 (89)
8.1.1蓄水保土效益 (89)
8.1.2改善环境效益 (90)
8.2经济效益 (91)
8.3社会效益 (93)
9保障措施 (94)
9.1政策措施 (94)
9.2法律保障 (94)
9.3组织保障 (94)
9.4科技保障 (95)
9.5管理措施 (95)
9.6制度保障 (95)
9.7资金管理 (96)
9.8建后管理 (96)
附件:
1、遵义县2010年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投资概算书;附表:
1、遵义县2010年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小斑调查数据表;
附图
1、遵义县浒洋水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图;
2、遵义县泸江水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图;
3、遵义县浒洋水小流域石漠化现状分布图;
4、遵义县泸江水小流域石漠化现状分布图;
5、遵义县浒洋水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措施布置图;
6、遵义县泸江水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措施布置图;
7、蓄水池、沉沙池设计图;
8、道路设计图;
9、沟渠、涵管设计图;
10、猪舍、牛舍、青贮窖设计图;
11、植物措施设计图;
12、封育碑设计图。

1 基本情况
1.1遵义县石漠化概况
遵义县地处贵州省北部,东接湄潭、瓮安县,南邻息烽、开阳县,西连仁怀、金沙县,北界桐梓县、绥阳县、红花岗区、汇川区。

位于东经106°17′22″至107°25′25″,北纬27°13′15″至28°03′03″之间。

全县东西长112.5km,南北宽89.3km,全县国土总面积409266hm2。

根据《遵义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实施方案(2008~201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遵义县喀斯特出露面积356236hm2,占国土总面积的87.04%,其中:石漠化土地74467hm2,占该县土地面积的18.20%;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161479hm2,占该县土地总面积的39.46%;非石漠化面积为120290hm2,占该县土地总面积的29.39%。

在石漠化土地中,轻度石漠化土地47997hm2,占全县石漠化土地的64.45%;中度石漠化土地25473hm2,占全县石漠化土地的34,21%;强度石漠化土地997 hm2,占全县石漠化土地的1.34%。

1.2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2008-2010)实施方案概况1.
2.1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指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恢复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前提,以项目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及石漠化现状为依据,以小流域为基本防治单位,以控制水土流失、遏制土地石漠化、实现生态经济协调持续发展为根本,以科技为支撑,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石漠化土地退耕还林、国土整治及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预防为主、系统防治、综合防治,突出项目的
综合防治功能,充分发挥自然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大力恢复林草植被,有效控制水土流失,遏制土地石漠化,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努力建立综合、系统、高效的岩溶地区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生态安全保障。

1.2.2实施方案的建设目标和任务
(1)建设目标
①石漠化治理目标
在保障基本农田建设的前提下,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石漠化土地4722.64hm2,治理程度达到99.56%。

②生态环境改善目标
通过人工造林种草、封山育林等措施促进生态修复,使项目区森林覆盖率提高14.26%。

③以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进行辅助,减少水土流失,并利用农田基本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等措施,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缺水和农村燃料问题,减少项目区承载压力,从而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果,促进农民脱贫致富,逐步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2)建设任务
从2008年开始,在四年内,综合治理石漠化土地4722.64hm2,完成投资3313.12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000万元,地方配套313.12万元。

1.2.3实施方案的建设规模和布局
《实施方案》规划建设5条小流域,流域总面积16518.99hm2,石漠化总面积为4743.57hm2,总涉及9个乡镇。

其中,计划在枫香镇实施下坝水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流域面积1645.91hm2;在乐
山镇、溪镇实施浒洋水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流域面积3670.63hm2;在石板镇、南白镇实施乐意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流域面积1750.90hm2;在苟江镇、三岔镇实施毛盖山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流域面积4470.22hm2;在尚嵇镇、新民镇实施泸江水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流域面积4981.33hm2。

(1)建设规模
根据项目区现状、发展需要以及遵义县石漠化治理实情,《实施方案》设计的工程建设总规模为:
综合治理石漠化土地4722.64hm2,完成投资3313.12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000万元,地方配套313.12万元。

封山育林2066.88 hm2,人工造林2355.02hm2,建设草地937.03hm2,修建生产路54.84km,修建机耕道16.96km,修建沟渠82.09km,修建蓄水池、沉沙池各188口,棚圈建设6950m2,修建青贮窖4000m3,坡改梯63hm2,维修泵站2座。

(2)建设布局
根据各小流域的特点,《实施方案》在5条小流域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布局,并分别对5条小流域进行了科学设计:
①下坝水小流域:综合治理石漠化土地536.4hm2,完成投资319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90万元,地方配424.56hm2。

封山育林346.13hm2,人工造林171.96hm2,建设草地424.56hm2,修建机耕道2.3km,修建沟渠1.86km,棚圈建设2200m2,修建青贮窖1300m3。

②浒洋水小流域:综合治理石漠化土地11542.74hm2,完成投资883.3万元,其中中央投资803万元,地方配套80.3万元。

封山育林689.62 hm2,人工造林673.48hm2,建设草地204.61hm2,修建生产路13.24km,修建机耕道7.9km,修建沟渠12.36km,修建蓄水池、沉沙池各60口,棚圈建设2600m2,修建青贮窖1600m3。

③乐意小流域:综合治理石漠化土地460.373hm2,完成投资392.7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57万元,地方配套35.7万元。

封山育林100.6 hm2,人工造林271.93hm2,建设草地279.94hm2,修建生产路3.6km,修建机耕道1.0km,修建沟渠8.37km,棚圈建设1500m2,修建青贮窖700m3。

④毛盖山小流域:综合治理石漠化土地1233.86hm2,完成投资1003.12万元,其中中央投资900万元,地方配套103.12万元。

封山育林475.86 hm2,人工造林758hm2,修建生产路17km,修建机耕道5km,修建沟渠23km,修建蓄水池、沉沙池各60口,坡改梯63hm2,维修泵站1座。

⑤泸江水小流域:综合治理石漠化土地962.24hm2,完成投资71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650万元,地方配套65万元。

封山育林454.67 hm2,人工造林479.65hm2,草地建设27.92hm2,修建生产路21km,修建机耕道0.76km,修建沟渠36.5km,修建蓄水池、沉沙池各68口,棚圈建设650m2,修建青贮窖400m3,维修提灌站1座。

1.2.4实施方案的工程建设情况和进度安排
按照《实施方案》分步实施、分年投资建设的规划,遵义县发改局从2008年开始,每年都编制了该项目的初步设计报告书并予以实施,该项目目前的建设情况及以后的工程进度安排如下:(1)2008年工程建设情况
2008年,配合另外9个石漠化治理项目,遵义县选择毛盖山小流域进行石漠化综合治理,流域面积4470.22hm2;工程防治总规模为748hm2,其中治理石漠化土地536.4hm2;工程总投资453.12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00万元,地方自筹53.12万元。

该次治理仅是毛盖山小流域石漠化土地的部分治理,其建设任务全部集中在苟江镇范围内实施,主要建设内容有:坡改梯63hm2,投资118.91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18.91万元;修建沟渠6km,投资31.7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1.76万元;修建耕作便道3km,投资6.1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6.15万元;修建机耕道1.5 km,投资19.9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9.93万元;修建沉沙池、蓄水池各60口,投资56.5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6.55万元;维修抽水站1个,投资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万元。

人工造林227 hm2,投资147.6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24.17万元;封山育林458 hm2,投资38.5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8.53万元。

(2)2009年工程建设情况
2009年实施下坝水小流域、乐意小流域、浒洋水小流域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其中浒洋水小流域为部分治理。

工程防治总规模为1985.49hm2,工程总投资88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800万元,地方自筹80万元(含群众投劳折资)。

主要建设内容:修建沟渠14.79km,投资134.69万元,全部为国家投资;修建机耕道 4.8km,投资44.89万元,全部为国家投资15.38万元。

人工造林470.49 hm2,投资235.84万元,全部为国家投资;封山育林643.83 hm2,投资61.05万元,全部为国家投资。

草食畜牧业修建栅圈5500平方米,投资11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98万元,地方自筹12万元;建设青贮窖3000立方米,投资30万元,全部为国家投资。

人工种草671.17 hm2,投资151.02万元,全部为国家投资;改良草地200hm2,投资18万元,全部为国家投资。

(3)2010年工程建设计划
2010年,计划在过去两年的治理基础上实施浒洋水、泸江水小流域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共治理石漠化土地1951.8hm2,完成投资
11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000万元,地方配套100万元。

主要建设内容为:封山育林946.15 hm2,人工造林1005.65hm2,草地建设65.86hm2,修建生产路12.32km,修建机耕道7.16km,修建沟渠8.40km,修建蓄水池、沉沙池各92口,棚圈建设1450m2,修建青贮窖1000m3。

(4)2011年工程建设计划
2011年,计划实施泸江水、毛盖山小流域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共治理石漠化土地635.5hm2,完成投资88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800万元,地方配套80万元。

主要建设内容为:封山育林18.9hm2,人工造林850.81hm2,修建生产路31.92km,修建机耕道3.5km,修建沟渠52.91km,修建蓄水池、沉沙池各36口。

2 2010年项目区基本情况
2.1项目区概况
2.1.1社会经济概况
根据省发改委石漠化治理“集中成片、规模治理”的要求,选定浒洋水小流域和泸江水小流域为遵义县2010年的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区。

该项目区国土总面积为8651.95hm2,石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504.98hm2,共涉及乐山镇的新土、浒洋水、新华3个行政村,鸭溪镇仁河、河庄、白腊坎、底坝、堰坝、同心6个行政村及雷泉社区,尚稽镇清水、保星、建设、泸江4个村及1个龙泉社区,新民镇朝阳、岩门、中心3个村及惠民、新民2个居,共计4个镇16个行政村2个居2个社区。

项目区内常住人口为27802人,其中农业人口26535人。

总户数7656户,劳动力人口17382人,人口密度321人/km2。

2009年项目区国内生产总值为13466万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7841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3324元,人均耕地2.3亩。

2.1.2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8651.96hm2,耕地面积为4215.18hm2,其中:水田面积为1522.15hm2,梯坪地面积为253.52hm2,坡耕地面积为2439.51hm2,灌木林面积为1676.32hm2,疏幼林地面积为286.05hm2,乔木林地面积为1671.99hm2,荒山荒坡面积为79.18hm2,经果林面积为9.67hm2,天然草地为35.64hm2,非生产用地为601.66hm2,水域面积为76.27hm2。

2.1.3石漠化现状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8651.96hm2,其中:无石漠化面积3148.62hm2,潜在石漠化面积2939.62hm2,非喀斯特区面积
79.32hm2,石漠化面积2484.4hm2。

石漠化面积中:轻度石漠化面积1479.15h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17.10%;中度石漠化面积822.88h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9.51%;强度石漠化面积182.37hm2,占项目区面积的2.11%。

2.2小流域概况
浒洋水小流域和泸江水小流域均为《实施方案》中规划建设的小流域。

其中浒洋水小流域位于遵义县西部浒洋水水库汇水区内,浒洋水水库属小Ⅰ型水库,该水库主要负责鸭溪、乐山大部分农田灌溉及鸭溪镇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生态位置十分重要。

该流域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对区域内的生态建设及当地人民生产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浒洋水小流域作为遵义县2009年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已治理部分面积,治理区域为鸭溪镇,治理石漠化面积为390.57hm2,主要建设内容为修建引水渠4.56km,修建机耕道4km,人行便道1.5km,人工造林26.8hm2,封山育林197.1hm2,修建栅圈1800m2,建设青贮窖1000m3,人工种草166.67hm2。

本项目将在2009年浒洋水小流域石漠化治理的基础上,加大治理力度,使流域内的石漠化得到有效控制,保证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泸江水小流域位于遵义县东南部岩底河支流,区域石漠化分布相对集中,生态环境脆弱,该流域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对流域内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发展亦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2.2.1自然条件和资源
(1)地理位置
浒洋水小流域位于遵义县西部,地处浒洋水水库汇水区域,主要涉及乐山及鸭溪两镇,距遵义县县城约15km,距遵义市约33km。

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106°35′28″~106°39′42″;北纬27°31′54″~
27°40′44″。

流域内农业生产水平较高,有多条乡村道路直通流域境内,交通方便。

泸江水小流域位于遵义县的东南部,主要涉及尚稽镇和新民镇,距遵义县县城约37km,距遵义市约55km。

地理坐标为东经106°54′09″~106°56′24″;北纬27°18′33″~27°28′00″。

流域内农业生产水平较高,有多条乡村道路直通流域境内,交通方便。

(2)地质地貌
①、地质
两条小流域均位于云贵高原,地质构造属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凤岗北北东向构造变形区。

②、地貌
浒洋水小流域地处黔中丘原与黔北山原的过度地带,地貌为大娄山以南岩溶山原丘陵和槽谷地貌,流域内总体地势为中间低两边高,呈自北向南走低,流域最高海拔为+1850m,最低海拔为+760m,相对海拔高差为1010m,其中:最高点位于流域中部的山峰,最低点位于浒洋水与扁岩河交汇处,流域内沟壑纵横,沟壑密度为0.54km/km2。

泸江水小流域地貌类型主要为缓丘谷地以及部分垅岗槽谷,地势起伏较小。

流域最高海拔为+1400m,最低海拔为+970m,相对高差为320m。

其中:最高点位于流域北部的山峰,最低点位于西北部的平坝马江水。

(3)土壤
两条小流域内的土壤类别均以黄壤、石灰土和水稻土为主,零星分布有砂页岩风化成的沙质土壤。

坡耕地土层瘠薄,保水保肥性差,农作物产量较低,pH值平均在6.0~7.5之间。

黄壤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条件下发育而成的土壤,
在风化作用和生物活动过程中,土壤原生矿物受到破坏,富铝化作用表现强烈,发育层次明显,全剖面成酸性,pH值6.0~7.0之间,有机质含量丰富。

水稻土是指发育于各种自然土壤之上、经过人为水耕熟化、淹水种稻而形成的耕作土壤。

pH值6.0~7.0之间,有机质含量丰富。

石灰土是石灰土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在碳酸岩类风化物上发育的土壤,粘质。

土壤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均高,土体与基岩面过渡清晰。

弱碱性,有机质含量5~7%,pH值7.5左右。

(4)植被
浒洋水小流域内植被类型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资源较为丰富。

从植被群落及分布来看,流域内原生植被已破坏殆尽,为次生植物所替代。

阔叶类有青冈栎、枫香等;针叶类有杉木、马尾松、滇柏等;经济林有杨梅、核桃、茶叶等;灌木类有杜鹃、刺梨、腊梅等。

小流域的森林覆盖率约为42.74%。

泸江水小流域内植被类型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资源也较为丰富。

流域内原生植被已破坏殆尽,为次生植物所替代。

阔叶类有青冈栎、漆树、山樱桃、枫香等;针叶类有杉木、马尾松、滇柏等;经济林有茶叶、桃、李、杨41.47%。

(5)气象、水文
①气象特征
两条小流域气候均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季,适合作物生长。

根据遵义县1989~2009的气象资料,两条小流域范围内多年平均气温15℃,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100小时,多年平均蒸发量1150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2%左右,全年无霜期250~280天。

7月份最热,最高气温35.1℃,1月份最低,最低气温零下7℃,≥10℃有效积温4650℃。

流域内冬季、秋末、春初,受西伯利亚南
下冷空气影响,风向多为偏北风,因地貌复杂多变,地面风主要是东北风,从春末至夏季,西太平洋暖湿气流北向西伸,南下冷空气变暖减弱,主要风向为偏南风或东南风。

主要有春旱、夏旱、秋风、倒春寒、霜冻、雨淞(凌冻)、绵雨、暴雨、冰雹、大风等气象灾害。

②河流水文
两条小流域均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其中浒洋水小流域有浒洋水河流过,属偏岩河支流,发源于新土乡龙石田。

流域内的浒洋水水库属小I型水库,坝址上游河长10.5km,集雨面积30km2,基流0.3m3/s,最枯流量0.156m3/s,多年平均径流量1425万m3;泸江水小流域属于遵义县东南部岩底河支流。

两条小流域内1小时最大点雨量为42mm,10年一遇1小时最大降雨量67.2mm;多年平均降雨量1100mm。

2.2.2社会经济情况
(1)人口与劳动力
浒洋水小流域涉及乐山镇新土、浒洋水、新华3个村及鸭溪镇仁河、河庄、白腊坎、底坝、堰坝、同心6个村及雷泉社区,共计2个镇9个村1个社区,常住人口为13483人,其中农业人口13314人。

总户数3794户,劳动力人口8290人,人口密度367人/km2。

泸江水小流域涉及尚稽镇清水、保星、建设、泸江4个村及1个龙泉社区,新民镇朝阳、岩门、中心3个村及惠民、新民2个居,共计2个镇7个行政村2个居1个社区。

常住人口为14319人,其中农业人口13221人。

总户数3862户,劳动力人口9092人,人口密度327人/km2。

(2)产业结构
浒洋水小流域区域内2009年生产总值为6978万元。

主要为第
一产业产值5630万元,其中农业3205万元,畜牧业1600万元。

人均GDP562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47元,人均耕地1.8亩。

流域内牲畜数量7614头,其中羊676头,大牲畜6938头,牲畜出栏率44%。

农村能源构成以煤为主。

煤占48%、沼气30%、电6%、薪材10%。

泸江水小流域区域内2009年生产总值为6488万元。

全为第一产业,其中农业4636万元,林业44万元,畜牧业1798万元。

人均GDP469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52元,人均耕地2.8hm2。

流域内牲畜数量3495头,其中羊55头,大牲畜3440头,牲畜出栏率46%。

农村能源构成以煤为主。

煤占50%、沼气13%、电6%、薪材27%、其他4%。

2.2.3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及其评价
(1)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设计要求,通过采用1/10000地形图,按照土地利用类型划分标准对浒洋水小流域和泸江水小流域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勾绘、量算。

其土地利用现状统计如下:
①浒洋水小流域:土地总面积3670.63hm2,耕地面积为1645.87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4.84%,其中:水田面积为485.97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3.24%;梯坪地面积为54.41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48%;坡耕地面积为1105.49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0.12%;灌木林面积为540.95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4.74%;疏幼林地面积为188.53hm2,占土地总面积的5.14%;乔木林地面积为839.17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2.86%;荒山荒坡面积为71.15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94%;经果林面积为9.67hm2,占土地总面积的0.26%;天然草地为35.64hm2,占土地面积的0.97%;非生产用地为286.92hm2,
占土地总面积的7.82%;水域面积为52.73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44%。

2
②泸江水小流域:总面积4981.33hm2,耕地面积为2569.31hm2,占土地总面积的51.58%,其中:水田面积为1036.18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0.80%;梯坪地面积为199.11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00%;坡耕地面积为1334.02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6.78%;灌木林面积为1135.37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2.79%;疏幼林地面积为97.52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96%;乔木林地面积为832.82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6.72%;荒山荒坡面积为8.03hm2,占土地总面积的0.16%;非生产用地为314.74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32%;水域面积为23.54hm2,占土地总面积的0.47%。

2
(2)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①农地占用比例过高,经果林十分稀少,基本上还没有脱离广种薄收的模式;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土面广量大。

②坡耕地所占比例较大,部分坡度较陡因开荒种地的地块,随着土壤的流失演变为石漠化土地,其耕作难度大,产量低而不稳。

③大部分山坡、山顶由于土层浅薄和植被破坏,逐渐演变为分布着藤刺灌丛的灌木林、石砾质荒山和次生退化的草坡,生态环境日益恶劣,虽可治理,但任务艰巨,治理难度大。

(3)土地资源评价
根据调查范围内的各类土地的地貌与地面完整程度、地面坡度、土层厚度、土壤侵蚀、土壤质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砾石含量、pH值、以及有无灌溉条件等指标进行评价。

将各类土地分为六个等级评价;其对农、林、牧各业的适宜性一般高等级的土地为宜农地,其次为果园和经济林地,再次为牧草地和水土保持林地;
等级低的一般不宜作农地,可依次作为经济林或人工草地和人工林地;最低的等级一般为难利用地,需改造后再利用。

2
2.2.4石漠化现状、成因及主导因子
(1)石漠化现状
根据石漠化治理设计报告的编写要求,采用1/10000地形图,按照石漠化强度分级标准对石漠化现状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勾绘,并用SBT软件成图。

①浒洋水小流域总面积3670.63hm2,其中:无石漠化面积1048.69hm2,潜在石漠化面积1024.75hm2,非喀斯特区面积79.32hm2,石漠化面积1517.87hm2。

石漠化面积中:轻度石漠化面积989.65hm2,占流域总面积的26.96%;中度石漠化面积396.18hm2,
占流域总面积的10.79%;强度石漠化面积132.04hm2,占流域面积的3.60%。

详见表2-4。

②泸江水小流域总面积4981.33hm2,其中:无石漠化面积2099.93hm2,潜在石漠化面积1914.87hm2,石漠化面积966.53hm2。

石漠化面积中:轻度石漠化面积489.5hm2,占流域总面积的9.83%;中度石漠化面积426.70hm2,占流域总面积的8.57%;强度石漠化面积50.33hm2,占流域面积的1.01%。

详见表2-4。

(2)石漠化成因及主导因子
石漠化的产生与发展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项目区的实际调查情况,对其成因分析如下:
①自然因素
a、项目区地质构造复杂,因风化、水蚀、沉积等自然力长期的蚀刻作用,岩溶地貌与侵蚀地貌交错分布。

由于岩溶发育强烈,加快了母岩的溶蚀速度,降低了碳酸盐岩的造土能力。

同时,强烈的岩溶化过程,使地下溶洞、溶管、岩溶裂隙得以发育,形成“土在楼上,水在楼下”的连通构造,不利于表层水土的保持,进而加速了石漠化的形成和发展。

b、项目区地处黔中丘原与黔北山原的过度地带,地貌为大娄山以南岩溶山原丘陵和槽谷地貌,山高坡陡谷深,热量分布不均,导致植被覆盖率低,植被生长缓慢。

植被一旦被破坏,岩土松散,修复较为困难,加剧石漠化,致使生态环境恶化。

c、项目区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表现出复杂、多样等特性,多年平均降水量达到1100mm,且时空分布不均,常常暴雨频繁,且强度大,易引发石漠化的根源——水土流失。

②人为因素
a、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坡耕地过多,其面积约占全项目区总面积的28%,其保水保土能力差,表土或松散的风化壳在缺乏植被保护情况下极易发生土壤侵蚀,易产生水土流失,最终形成石漠化现象。

b、项目区人口众多,在激烈的人口矛盾压力下,滥伐森林、陡坡开荒、超载过牧等活动不断发生,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石漠化日渐成形。

c、各类开发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忽视水土保持,未依法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和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乱挖乱采,随意弃土弃渣,大面积土层剥离表土,从而造成大量人为新的水土流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