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自考《新闻心理学》真题(完整试题)含答案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二真题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二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fa36f73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96.png)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二真题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二真题一、选择题1、The meeting will begin at 3 o'clock. Please be ______ to be on time. A. delicate B. timely C.棚软 D. doleful 答案:B2、They ______ a better life after moving to the new house. A. are adapted to B. are used to C. will adapt to D. will be adapted to 答案:C3、If you ______ the bottle and cigarettes, you'll be much healthier. A. give up B. take up C. put up D. hold up 答案:A4、The project they are working on is well ______ for the coming year. A. laid B. laid out id up D. laid down 答案:B5、He ______ for several years before he returned to his hometown.A. had servedB. had been servedC. had helpedD. had been helped 答案:A二、填空题1、Please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correct forms of the following words: "request", "necessary", "address", "email", and "phone". 答案:requested,necessarily,addressed,emailed,phoned2、Fill in the blank with the proper word: "The ______ of the book is not clear enough." 答案:print三、翻译题1、请将下列英文句子翻译成中文:This is a five-year-old boy named Max who loves to play soccer. 答案:这是一个名叫Max的五岁男孩,他喜欢踢足球。
2018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8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c626d1005087632301212b6.png)
2018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简答题 4.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9世纪初,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的主要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日本D.俄国正确答案:B2.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瑷珲条约》正确答案:C解析: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由中国政府以3000万两白银赎回)、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3.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 ) A.《中国丛报》B.《北华捷报》C.《字林西报》D.《万国公报》正确答案:D解析:《万国公报》是广学会发行的,除介绍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外,还竭力宣扬殖民地奴化思想,为外国列强侵华进行辩护。
4.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 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C.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正确答案:A解析:1841年5月,广州郊区三元里人民联络附近103个乡的群众,与英国侵略者展开激烈战斗,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5.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A.林则徐B.王韬C.龚自珍D.魏源正确答案:D解析:1843年,魏源编纂《海国图志》,综述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侵略。
6.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A.《原道觉世训》B.《十款天条》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正确答案:C解析:《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于1853年冬,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
2018年4月自考《美育基础》真题(完整试题)含答案
![2018年4月自考《美育基础》真题(完整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d45fbfdaef5ef7ba0d3c56.png)
2018年4月自考《美育基础》真题(完整试题)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亚里士多德提倡A.和谐教育B.素质教育C.人文教育D.科学教育2.“寓教于乐”是诗人贺拉斯提出的著名论点,它出现在A.《文艺对话集》B.《诗学》C.《诗艺》D.《判断力批判》3.审美教育能够将人从异常麻木、迟钝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它的这个作用在梁启超那里被称为A. “熏”B.“浸”C.“刺”D.“提”4.《局外人》的作者是A.加缪B.萨特C.卡夫卡D.昆德拉5.提出“趣味无可争辩,但是可以修养”这—观点的是A.王国维B.李泽厚C.宗白华D.朱光潜6.人类心理的生理基础是A.生殖系统B.神经系统C.消化系统D.思维系统7.席勒认为,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会从事A.学习B.工作C.游戏D.锻炼8.鲁迅曾说过,《红楼梦》里的焦大是绝不会爱林妹妹的。
这反映出审美观具有A.民族}生B.时代性C.地域性D.阶级性9.塑造人的审美心理结构的最佳途径就是进行A.知识教育B.审美教育C.道德教育D.通识教育10.“美感教育就在于训练我们去欣赏最大限度的美。
”这一论断出自A.雨果B.桑塔耶纳C.歌德D.席勒11.认为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可以给人带来一种精神上的解放的是A.比德说B.畅神说C.比情说D.解放说12.在人的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的A.心灵美B.语言美C.行为美D.相貌美13.美的集中体现的形态是A.自然美B.艺术美C.社会美D.科技美14.美育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的,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A.审美发展B.道德发展C.精神发展D.心智发展15.游戏是幼儿的一种自我表现方式,它既无强制性也无A.惩罚性B.鼓励性C.反射性D.象征性16.为了更好地发挥景观美育的作用,应该加强景观的A.特色美、造型美和整体美B.特色美、比例美和和谐美C.个性美、比例美和整体美D.个性美、造型美和和谐美17.“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日美。
全国自考《新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新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9efce5cc7931b764ce15d9.png)
全国自考《新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分:100分题量:33题一、单选题(共20题,共38分)1.有论者认为新闻起源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这种起源观属于()。
A.本能说B.社会需求说C.意志说D.信息交往说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新闻价值是传播者选择事实和接受者选择新闻的()。
A.主观意向B.客观标准C.心理需求D.政治标准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提出“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一观点的是()。
A.普利策B.博加特C.本杰明D.庞德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20世纪初,第一个将新闻价值理论引入中国的是()。
A.徐宝璜B.邵飘萍C.戈公振D.蔡元培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新闻传播行为,“三要素说”(事实、新闻报道者和新闻接受者)的提出者是()。
A.甘惜分B.王中C.邓拓D.范长江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近代新闻事业诞生的时间标志是()。
A.手抄新闻出现B.口语新闻出现C.印刷新闻纸问世D.新闻书的问世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新闻学的母体是()。
A.语言学B.文学C.政治学D.心理学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新闻价值要素中的时新性指的是新闻事件的()。
A.发生时间B.报道时间C.发生与报道的时差D.延续时间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新闻立法是指()。
A.国家制定和颁布的有关新闻传播的法律条文B.统治阶级制定、颁布和修订新闻法律的程序和过程C.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和控制新闻事业的程序原则和机制D.运用新闻媒体对国家立法的宣传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新闻的价值指的是()。
A.新闻事实的价值B.新闻作品通过传播满足社会及其需求的程度C.新闻满足传播者的需求程度D.新闻自身的价值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本身所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
新闻价值的要素有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等。
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新闻价值观和价值尺度。
2023年自考专业(公共关系)《公关心理学》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贰(答案参考)试卷号:41
![2023年自考专业(公共关系)《公关心理学》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贰(答案参考)试卷号:41](https://img.taocdn.com/s3/m/0914ad67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d.png)
2023年自考专业(公共关系)《公关心理学》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贰(答案参考)(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50题)1.【多选题】按照传播学者的研究,公众对传播内容是有所选择的,这种“选择性心理”主要表现在()。
A.选择性接受B.选择性注意C.选择性理解D.选择性认知E.选择性记忆正确答案:ABCDE2.【单选题】增强一个组织凝聚力的关键因素是()A.组织领导人B.组织的利益C.组织成员心理满足程度D.组织的目标正确答案:D3.【多选题】大众传播媒介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A.信息不能及时反馈B.信息流速不能自我控制C.对感官的刺激有限制D.缺乏感情色彩E.信息更容易失真正确答案:ABCD4.【单选题】公关心理学认为,组织的歌曲、徽章属于社会组织形象的()A.软要素B.主观要素C.硬要素D.与人有关的要素正确答案:C5.【单选题】群体促进作用是指在大多数情况下()A.个体在群体中的工作效率往往比个体单独工作时高B.个体在群体中的工作效率必然比个体单独工作时高C.个体在群体中的工作效率往往比个体单独工作时低D.个体在群体中的工作效率必然比个体单独工作时低正确答案:A6.【问答题】知觉是指什么?正确答案: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综合反映。
7.【问答题】简述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正确答案: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的是参与公共关系活动的双方在相互交往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1)研究动态的公共关系活动。
即日常的公共关系活动和专门的公共关系活动。
(2)研究公共关系活动行为的发出者(公共关系活动的组织者)-社会组织和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
(3)研究公共关系活动开展的主要形式—沟通(传播)(4)研究公众对组织形象的主观映像,公众心理与组织心理。
8.【问答题】结合实际分析晕轮效应在公关活动中的作用和影响。
正确答案: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由于交往对象的某种特征过于突出而影响了对其其它特点的知觉,从而产生以点盖面的认知偏差。
2018年4月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真题(完整试卷)含答案
![2018年4月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真题(完整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18f6f47f1922791688e834.png)
2018年4月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真题(完整试卷)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心理可分为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和A.心理活动 B.个性倾向性C.认知活动 D.个性心理2.属于精神分析学说所谈到的心理防御机制的是A.移情 B.强迫C.幽默 D.打断3.辅导人员通过与学生一对一的沟通所开展的辅导活动叫做A.个别心理辅导 B.网络辅导C.小组辅导 D.政治思想教育4.辅导人员对来访者所表达出的内容再向其做全部或部分的复述叫做A.重读 B.重复C.反应 D.摘要5.下列不属于心理评估的原则的是A.客观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C.指导性原则 D.普遍性原则6。
下列属于人格结构成分的是A.潜意识 B.自我C.性驱力 D.投射7.以心理学家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是A.行为强化法 B.榜样弓l导法C.价值观辨析法 D.系统脱敏法8。
不属于小学生想象力发展特点的是A.有意想象增强B.想象更富于现实性C. 想象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多D.想象的连贯性增强9.不把发泄的对象指向引发情绪的人或事物,而通过间接途径使不良情绪释放出来的方法是A.直接宣泄法 B.间接宣泄法C.自我训练法 D.间接排除法10.通常将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称为A.自我评价 B.自我调节C.自我体验 D.自我认识11.属于学习过程的环节的是A. 讲解 B.复习C.注意 D.反馈12.下列不属于中学生交往特点的主要表现方面的是A.同伴 B.老师C.亲子 D.社会13.下列不属于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的是A.过渡性 B.矛盾性C.闭锁性 D.社会性14.下列属于抑郁症的常见表现的是A.心境低落 B.害怕交往C。
无自知力 D.幻觉妄想15.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了A.行为强化法 B.角色扮演法C.价值观辨析法 D.榜样引导法16.抑郁病人的思维内容的特征是A.无力感 B.兴奋感C.失落感 D.控制感17。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综合提升模拟卷含答案讲解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综合提升模拟卷含答案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bed1d934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18.png)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综合提升模拟卷含答案讲解单选题(共20题)1. (2018年真题)下述选项中,不符合股权投资基金的合格投资者认定标准的是()。
A.持有价值500万元房产的无收入的大学在校学生B.社会保障基金C.持有市值350万元股票的某工厂流水线员工D.净资产1800万元的单位投资者【答案】 A2. 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包摄性较广的、概括水平较高的引导性材料,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述,以便给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提供一个较好的固定点,清晰地将原有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
这种预先提供的起组织作用的引导性材料称为()。
A.先行组织者B.认知结构C.复习材料D.固定点【答案】 A3. 下列关于大学生的情绪与理智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冷静控制自己情绪B.感情用事,难以用理智控制情绪C.遇事能坚持自己正确认识D.已发展到不为小事而发怒和怄气【答案】 B4. (2019年真题)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者人数限制,不涉及的法律为()。
A.《证券投资基金法》)B.《合伙企业法》C.《合同法》D.《公司法》【答案】 C5. 教师的角色认同处于教师职业角色形成的第几阶段()。
A.一B.二C.三D.四【答案】 B6. ()指的是个人按自定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之后,在心理上对自己所做的奖励或惩罚。
A.直接强化B.间接强化C.外部强化D.自我强化【答案】 D7. 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直观方式是()。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操作直观【答案】 A8. 刘晓明同学近来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没有任何情感反应,不洗澡不换衣服,缺乏行为动机与目的。
那么他的心理障碍应该属于()。
A.感知障碍B.思维障碍C.意志障碍D.情感障碍【答案】 D9. 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
A.奥苏伯尔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答案】 B10. 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得行为,最合适得安排应该是()。
最新1月全国自考新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1月全国自考新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f5867b770bf78a64295457.png)
全国2018年1月自学考试新闻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65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闻活动认识主体指新闻的采制者、传播者、采访对象和( )A.主持人B.大众C.新闻受众D.大众传播媒体2.我国第一本以《新闻心理学》命名的专著问世于( )A.1978年B.1982年C.1986年D.1988年3.新闻心理学既应重视实证性研究,又应重视( )A.整体性研究B.系统性研究C.个案性研究D.思辨性研究4.联系新闻传播者与新闻受众心理活动的主线是( )A.新闻线索B.新闻事实C.新闻源D.新闻价值5.人的心理素质是由四个心理系统构成的,处于这四个心理系统最外层的是( )A.行为习惯系统B.心向系统C.能力系统D.心态系统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 )A.动机B.想象C.意志D.性格7.意志对新闻工作者的智力活动能够起到( )A.制约作用B.导向作用C.调节作用D.强化作用8.在记者与采访对象的人际交往中,最主要的交往手段是( )A.表情B.手势1C.言谈D.体态9.“一坏百坏”的思想在认知中属于(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扫帚星效应D.晕轮效应10.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的思维是( )A.理性思维B.常规思维C.创造性思维D.形象思维11.记者写作的最佳时间往往因人而异,那些喜欢选择在清晨工作的记者,常被称为( )A.百灵鸟型B.猫头鹰型C.布谷鸟型D.混合型12.新闻编辑作为一个群体,其认知方式应倾向于( )A.虚怀若谷B.依存于“场”C.独立于“场”D.一丝不苟13.编辑影响记者与受众的不是编辑个体,而是编辑这个社会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说,编辑虽然是连接记者与受众的轴心,但其工作具有( )A.中介性特点B.隐没性特点C.距离感特点D.集约化特点14.由于许多节目已由录播转为直播,所以目前电子媒体传播的最后把关人是( )A.制片人B.编辑C.受众D.主持人15.衡量人的应变能力的生理指标是( )A.非语言符号的表达B.口头语言的表达C.反应时D.思维的独创性16.从心理学角度考察新闻受众的需要,可以发现,与新闻真实性这一特点相对应的是受众的( )A.求近心理B.求新心理C.求真心理D.求快心理17.在传播者与受众的心理互动中,受众对传播者的心理影响,总体来说是( )A.强大的B.微弱的2C.积极的D.消极的18.受众态度的改变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程度上的改变,另一个是( )A.方法上的改变B.方向上的改变C.程序上的改变D.性质上的改变19.在受众心目中,传播者所具有的资历、地位、专业知识等因素,在传播学中被称为( )A.权威性B.喜爱性C.可信性D.免疫性20.心理健康与否的标志之一是人的( )A.情绪B.智力C.意志D.注意力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考实验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含答案)
![自考实验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085d25dd36a32d737581b9.png)
《实验心理学》历年真题1990年~2010年1999年北京自考实验心理学试卷一、单项选择1. 刺激复合感觉器官,会对反应时产生下列哪些影响(D )4P114A. 减慢B. 无影响C. 先减慢后加快D. 加快2. 两点阈是哪一种阈限(A )5P152A. 绝对阈限B. 差别阈限C. 绝对差别阈限D. 相对差别阈限3. 在单字学习的再认和再测验中,能够再认和再现的单字在全部学过的单字中的百分比就是(D )1P4A. 自变量B. 控制变量C. 潜在自变量D. 因变量4. 实验结果要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
组内设计是(C )2P18A. 较困难的B. 不可能的C. 较容易的D. 肯定的5. 司机在十字路口遇到红灯或绿灯时的反应属于(A )4P110A. 选择反应B. 简单反应C. 辨别反应D. 延缓反应6. 实验中出现低限效应的原因是(B )1P6A. 任务中等困难B. 任务过于困难C. 练习交数不够D. 任务过于容易7. 当进行再认测验时,低频字比高频字成绩(C )6P200A. 更差B. 一样C. 更好D. 无规律8. 对一种气味适应后对另一种在气味的阈限将( B )5P151A. 不影响B. 提高C. 降低D. 先提高后降低9. 恒定刺激法实验中,三类回答的实验易受被试哪些方面的影响( A )3P70A. 态度B. 血压C. 性别D. 智力10. 因变量的效度是指( B )1P5A. 一致性B. 有效性C. 敏感性D. 可测量性二、多项选择1. 儿童的电报语言包括(AC )7P208A. 内容词B. 轴心词C. 算符D. 开放性词2. 知觉恒常性包括(BD )5P165A. 嗅适应B. 大小恒常性C. 视网膜象的恒常性D. 颜色恒常性3. 从长远观点来看,对解决问题更有效的策略是(AD )8P248A. 理解B. 死记硬背C. 机械背诵D. 学会推理4. 反应时受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 ABD )4P116A. 额外动机B. 预备时间C. 智力D. 年龄5. 下列词对中哪些属于联系群集( ABC )6P194A. 粉笔-黑板B. 桌子-椅子C. 男人-女人D. 狗-房屋三 、填空1. 正常人比胖人更多地受 饥饿 影响而进食;胖人比正常人更多地受食物的 外现程度 的影响进食。
全国2018年4月自学考试00642传播学概论试题
![全国2018年4月自学考试00642传播学概论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7e485b8a8956bec0875e31d.png)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64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发生周期不规则的传播类型是()A.人际传播B.群体传播C.组织传播D.大众传播2.德弗勒模式属于传播过程的()A.线性模式B.环形模式C.控制论模式D.社会系统模式3.传播可分为工具性传播和消遣性传播,强调消遣性传播的学者是()A.托尔曼B.皮亚杰C.斯蒂芬森D.拉斯韦尔4.开创非语言传播研究的著作是()A.《物释起源》B.《人类和动物的表情表达》C.《模仿的法则》D.《人类的身体语富》5.西梅尔把社会传播网络形容为()A.信息车间B.意见酒窖C.思想仓库D.舆论厨房6.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研究目的是()A.解释社会变迁B.理解社会变迁C.预测社会变迁D.控制社会变迁7.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有“热媒介”和“凉媒介”之分,其中属予“热媒介”的是()A.广播B.电话C.面谈D.越规8.金属活字印刷术和印尉槐的发明者是()A.摩尔斯B.马可尼C.贝尔D.古登堡9.英尼斯提出的偏向空间的媒介是()A.黏土B.石头C.白报纸D.羊皮纸10.决定一个国家占主流地位的大众传媒根本立场的是该国的()A.政治制度B.经济制度C.文化制度D.社会制度11.赛伯特认为,在报刊从集权主义理论向自由主义理论转变过程中,至少有三个英国人和一个美国人作出了杰出贡献。
这个美国人是()A.约翰·弥尔顿B.约翰·厄斯金C.约翰·密尔D.托马斯·杰弗避12.西方近代报刊时期的媒介,基本上是()A.商业媒介B.公共媒介C.政治媒介D.娱乐媒介13.文化的传播需要,始于文化的()A.产生B.突变C.交流D.融合14.历次媒介革命把文化改造成了普通大众都能理解、接受的()A.艺术品B.消费品C.代用品D.工业品15.认同有多种类型,其中使用频率最高、也最广为人知的是()A.社会认同B.民族认同C.文化认同D.自我认同16.在价值规律和市场导向的作用下,大众传媒承载的大众文化湮没了文化的精髓、个性和()A.民族性B.独创性C.艺术性D.世界性17.组织内同级部门或成员为了相互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丽进行的传播活动是()A.纵向传播B.横向传播C.上行传播D.下行传播18.“出版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这个观点的提出者是()A.卢梭B.密尔C.弥尔顿D.麦奎尔19.赖特把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承社会遗产功能,改称为()A.社会化B.娱乐化C.发展功能D.麻醉功能20.传者的专业性权利中最为传播学界关注的是()A.采访和报道权B.安全保护权C.新闻界的权利D.评论界的权利21.阿伯克龙比等提出的“观展/表演”论,是关于()A.受众角色的理论B.受众行为的理论C.受众生产意义的理论D.受众接触、参与媒介的理论22.施拉姆把“受众”这个概念,表述为“信宿”和()A.“接受人”B.“接收人”C.“阅昕人”D.“视听人”23.二战期间霍夫兰对美国士兵观看电影的研究,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A.个人访谈B.控制实验C.问卷调查D.内容分析24.涵化理论即培养理论,是格伯纳研究了受众的一种媒介使用行为后提出的。
新闻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新闻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f0936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3.png)
新闻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新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新闻传播者的心理活动B. 新闻受众的心理反应C. 新闻内容的心理影响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2. 根据新闻心理学理论,以下哪项不是新闻传播者在撰写新闻时需要考虑的因素?A. 新闻的时效性B. 新闻的吸引力C. 新闻的深度和广度D. 新闻的娱乐性答案:D3. 在新闻受众的心理反应中,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反应类型?A. 认知反应B. 情感反应C. 行为反应D. 社会反应答案:D4. 新闻心理学中,新闻内容对受众心理的影响主要通过哪种途径?A. 直接传播B. 间接传播C. 多渠道传播D. 选择性传播答案:A5. 新闻心理学认为,受众对新闻内容的接受程度主要取决于什么?A. 新闻的客观性B. 新闻的准确性C. 新闻的吸引力D. 新闻的权威性答案:C6.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的心理预期对新闻效果有何影响?A. 无影响B. 有积极影响C. 有消极影响D. 既有积极也有消极影响答案:D7. 新闻心理学中,新闻传播者在处理新闻事件时,以下哪项不是其需要遵循的原则?A. 客观性原则B. 公正性原则C. 个人情感原则D. 真实性原则答案:C8. 新闻心理学研究中,新闻内容的心理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认知层面B. 情感层面C. 行为层面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9. 新闻心理学认为,受众对新闻内容的偏好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个人兴趣B. 社会文化背景C. 教育水平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10.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的心理反应对新闻传播效果有何影响?A. 无影响B. 有积极影响C. 有消极影响D. 既有积极也有消极影响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新闻心理学研究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新闻传播者的心理状态?A. 工作压力B. 个人价值观C. 社会环境D. 受众反馈答案:ABCD2. 新闻心理学认为,受众对新闻内容的心理反应包括哪些方面?A. 认知评价B. 情感体验C. 行为倾向D. 社会互动答案:ABCD3. 新闻心理学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新闻内容的心理影响?A. 新闻的真实性B. 新闻的时效性C. 新闻的深度和广度D. 新闻的呈现方式答案:ABCD4. 新闻心理学研究中,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分析受众的心理反应?A. 问卷调查B. 实验研究C. 深度访谈D. 内容分析答案:ABCD5. 新闻心理学认为,受众对新闻内容的接受程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新闻的客观性B. 新闻的准确性C. 新闻的吸引力D. 新闻的权威性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新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2018年4月自考《市场营销学》真题(完整试题)含答案
![2018年4月自考《市场营销学》真题(完整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9b2e17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6.png)
20佃年4月自考《市场营销学》真题(完整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属于市场营销价值让渡流程中传播价值活动的是A.定价B.广告C.产品制造D.产品开犮2.强调满足市场中不同顾客需要的营销哲学是A.生产导向B.产品导向C.推销导向D.顾客导向3.在过量需求状态下,企业营销管理的任务是A.拓展新市场B.降低价格C•提升价格、开发替代品D.加大促销力度4.市场营销调研流程的首要环节是A.确定营销调研主题B.制定营销调研方案C.收集市场信息资料D.提出营销调研报告5.某食品公司通过不懈努力,增加了现有市场对现有A产品的购买量,这属于密集型成长战略中的A.市场渗透B.产品开发C.市场开发D.多角化成长6.个人收入中扣除各项应缴税款和非税支出后的实际收入是A.家庭收入B.个人可支配收入C.人均国民收入D.个人可任意支配收入7•营销人员根据审美观念的不同开展恰当的营销活动,这种影响其营销决策的宏观环境因素属于A.自然环境B.政治与法律环境C.科学技术环境D.社会与文化环境&MT公司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和形象战略使顾客对其产生差异化的认知,该公司实施差异化战略的途径属于A.产品差异化B.服务差异化C.形象差异化D.渠道差异化9.某手机制造商在产品创新方面紧跟市场领导者,但在广告及价格方面又与领导者保持一定的差异,这种市场跟随者战略属于A.距离跟随B.紧密跟随C.选择跟随D.补缺跟随10.下列属于无差异营销策略优点的是A.有利于分散企业的风险B.降低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C.细小市场的顾客需求得到满足D.可以获得成本上的经济性11.某企业按使用程度把消费者分为首次购买者、经常购买者、潜在购买者和非购买者,这种市场细分的依据属于A.地理变量B.行为变量C.心理变量D.人口变量12.某大豆加工企业为方便消费者识别自己的产品,现决定为其产品设计并创建品牌,这种品牌策略属于A.品牌化策略B.品牌发展策略C.品牌名称策略D.品牌使用者策略13.荷花〃牌洗衣机为客户提供终身上门维修服务,这属于产品概念层次中的A.基础产品B.期望产品C.潜在产品D.延伸产品14.宏达钢铁公司有钢条、钢圈和钢板3条生产线,目前钢条有4个产品项目,钢圈有8个产品项目,钢扳有6个产品项目,此企业产品组合的长度是A.3B.6C.8D.1815.电话营销这种渠道模式属于A.零级渠道B.—级渠道C.二级渠道D.三级渠道16.对于生产酱油等调味品的企业,适宜采用的分销渠道模式是A.独家分销B.密集性分销C.排他性分销D.选择性分销17.KG公司在九寨沟地震后捐款1000万元,引发当地媒体的竞相报道,该企业的营销传播行为属于A.广告B.销售促进C.公共关系D.人员推销18.下列属于销售促进活动的是A.演讲B.游说C.提供优惠券D.赞助19.由职能型营销组织与产品型营销组织结合起来的混合式营销组织类型是A.产品型营销组织B.职能型营销组织C.矩阵型营销组织D.事业部型营销组织20.企业对年度计划目标、盈利能力、市场营销成本等是否有准确的考核和有效控制的审计属于A.控制系统审计B.计划系统审计C.信息系统审计D.新产品开发系统审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024年4月自考《新闻心理学》真题
![2024年4月自考《新闻心理学》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541cc0a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23.png)
2024年4月自考《新闻心理学》真题课程代码00657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人类最原始、做基本的沟通方式是()。
A.媒介沟通B.组织沟通C.人际沟通D.集体沟通2.人的心理活动中,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属于()。
A.个性心理B.心理状况C.认识过程D.心理特征3.为了充分实现传者的意图,有效地影响受众的态度,新闻传播者应当有意识地怎样实现自身的权威性()。
A.催化B.强化C.泛化D.分化4.巴甫洛夫认为人脑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主要是条件反射,他把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建立的各种各样的条件反射叫做()。
A.第一信号系统B.第二信号系统C.第三信号系统D.第四信号系统5.在各种新闻文体中,最能赤裸裸地表达评论者的主观认知形式是()。
A.消息B.评论C.通讯D.深度报道6.虽然不属于新闻工作者,但应当包含于新闻传播者之列的是()。
A.记者B.编辑C.主编D.采访对象7.由先前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着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被称作()。
A.晕轮效应B.定势效应C.首因效应D.近因效应8.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于哪一年创立的()。
A.1920年B.1913年C.1931年D.1940年9.角色互换又叫“扮演他人的角色”,需要通过什么方式去认知、体验别种角色的需要等()。
A.同情B.共情C.移情D.怜悯10.被称为激发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催化剂的是()。
A.意志B.性格C.动机D.情感11.能迅速轻易地从一类对象转变到另一类对象上面,这种特点属于新闻敏感思维的()。
A.顿悟性B.灵活性C.敏捷性D.创造性12.双方在最近交往中的印象对交往关系的影响称为()。
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刻板印象D.近因效应13.由突如其来的紧张情况所引起反应的情绪状态,称为()。
A.心境B.激情C.应激D.焦虑14.新闻写作中的“用表象来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的思维类型称为()。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f4ad8602768e9950e738ea.png)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现象分为〔A〕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2、心理过程包罗〔D〕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根底上形成和开展起来的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4、〔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底子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A、普通心理学B、开展心理学C、理论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5、〔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A、社会心理学B、应用心理学C、开展心理学D、比拟心理学、6、〔F〕是理论的心理学根底,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底子道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开展规律的科学〔D〕是在尝试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发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根底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底子理论和不同进化程度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A、比拟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尝试心理学E、开展心理学F、普通心理学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表达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A、社会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应用心理学D、普通心理学8、自然尝试法的长处是〔A〕A、减少报酬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报酬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报酬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报酬性,降低真实性9、〔C〕的?生理心理学道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A、笛卡尔B、洛克C、冯特D、缪勒10、〔B〕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成立第一个心理学尝试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A、1789B、1879C、1798D、189711、〔A〕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A、冯特B、洛克C、笛卡儿D、缪勒12、精神阐发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C〕创立的A、笛卡尔B、华生C、弗洛伊德D、罗杰斯13、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A、精神阐发B、行为主义C、认知D、人本主义14、行为主义创立的标记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B〕出书了?行为: 比拟心理学导论?一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A、罗杰斯B、华生C、弗洛伊德D、马斯洛多项选择题1、心理现象分为〔A、C〕A、心理过程B、认知过程C、个性心理D、情感过程E、意志过程2、心理过程包罗〔C,E,G〕A、感知过程B、知觉过程C、认识过程D、注意过程E、情感过程F、行为过程G、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包罗〔B,C,E〕A、认知B、能力C、气质D、情感E、性格4、心理学可分为〔A,D〕A、理论心理学B、开展心理学C、普通心理学D、应用心理学E、社会心理学5、以部属于理论心理学的是〔A,B,D,E〕A、普通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E、尝试心理学6、以部属于应用心理学的是〔B,C,D,E〕A、社会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咨询心理学D、办理心理学E、消操心理学7、以下哪些是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B,C,E,F〕A、心理学学科性质B、心理学方法论C、身心问题D、学习心理机制E、心理的生理根底F、心理的发源8、科学的三大特征是〔A,B,D〕A、客不雅性B、可验证性C、准确性D、系统逻辑性E、描述性9、〔A,B,C〕决定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属性A、心理学的研究对象B、心理学的历史渊源C、心理学的研究方法D、人的社会性10、〔A,C〕的底子道理是心理学研究的底子指导思想A、辩证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C、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E、机械唯物主义1、在心理学研究中必需对峙的底子原那么是〔A,B,C,D〕A、客不雅性道理B、系统性道理C、开展性道理D、教育性道理E、协同性道理2、不雅察法可以分为〔A,B,C,E〕A、参与不雅察法与非参与不雅察法B、现场不雅察与情景不雅察C、持久不雅察与短期不雅察D、情景不雅察与控制不雅察E、全面不雅察与重点不雅察3、不雅察法要有效,就要出格注意〔B,C,D,E〕A、每次尽可能长B、有明确不雅察目的C、随时记录D、可操纵现代手段E、每次时间不宜过长4、尝试法就是要在保持其他因素恒定的前提下研究〔A,B〕的关系和变化的规律A、自变量B、因变量C、人脑D、客不雅世界5、尝试法可分为〔A,D〕A、尝试室尝试法B、情景尝试法C、参与尝试法D、自然尝试法6、在尝试室尝试研究中,主要要控制哪些方面〔A,B,C,D〕A、尝试情境B、控制被试C、控制尝试刺激D、控制被试的反响7、查询拜访法可分为〔B,C,D,E〕A、一般查询拜访法和特殊查询拜访法B、一般查询拜访法和专题查询拜访法C、事实特征查询拜访和征询定见查询拜访D、布局式查询拜访和非布局式查询拜访E、访谈法、邮寄问卷法和查询拜访法等8、查询拜访法的错误谬误是〔B,C,D〕A、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第一手的资料B、被查询拜访者可能有意不作出真实答复C、封闭式的问题损掉数据有效性D、问题措词不易确定9、一般研究法主要包罗〔A,B,D〕A、尝试和研究设计B、对数据的统计处置C、抽样法D、逻辑思维法10、心理学开展的历史分为〔A,C〕A、孕育阶段B、转折阶段C、确立阶段D、开展阶段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月自考《训诂学》考试真题试卷
![月自考《训诂学》考试真题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96343e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f1.png)
月自考《训诂学》考试真题试卷文章标题:月自考《训诂学》考试真题试卷一、选择题1、在古代文献中,常常可以看到“琴瑟友之”的表述,这里的“友”表示什么意思? A. 弹奏 B. 欣赏 C. 珍藏 D. 亲爱答案:D 解析:“琴瑟友之”出自《诗经》,意为“亲爱她弹奏的琴瑟”。
2、下列哪个词不是同音字? A. 喧嚣和轩敞 B. 姓和生活 C. 鞠躬和鞠蹴 D. 甜蜜和痰蜜答案:C 解析:鞠躬的“鞠”与鞠蹴的“鞠”不是同音字。
3、下列哪个词不是形声字? A. 蝙蝠 B. 蚂蚁 C. 玫瑰 D. 蝌蚪答案:D 解析:蝌蚪是象形字,不是形声字。
二、填空题4、请在下面的诗句中填上正确的通假字。
举酒欲饮无管弦,______________杯停箸。
答案:把解析:“把”是“罢”的通假字,表示中止。
41、请在下面的诗句中填上正确的古今字。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楚江开。
答案:野旷天低树;日暮客愁新解析:出自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注意古今字的正确使用。
三、论述题6、请论述《说文解字》对于现代汉字学的影响。
答案:《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对现代汉字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61、字形分析:《说文解字》根据小篆字形分析汉字的结构,分为“文”和“字”两部分,对于现代汉字学研究字形结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611、字义解释:《说文解字》对汉字的本义、引申义等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有助于我们理解汉字的意义,对现代汉字学的研究具有很高的价值。
6111、字音研究:《说文解字》收录了当时能够反映汉字音读的标音材料,对于现代汉字学研究汉字的音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61111、对后世的启示:《说文解字》在文字学、训诂学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对于后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注意汉字的复杂性,需要深入研究才能理解其内涵。
自考《传播学概论》题库(含参考答案)
![自考《传播学概论》题库(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6aa039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24.png)
自考《传播学概论》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地球村”观念的提出者是( )A、梅罗维茨B、英尼斯C、麦克卢汉D、戈夫曼正确答案:C2、所谓功能就是满足需要的( )A、行为B、过程C、条件D、方式正确答案:D3、大众传播信息传向受众成员的通道上的“第一关”是( )A、选择性记忆B、选择性反馈C、选择性理解D、选择性接触正确答案:D4、对广播节目的“使用”动机最早进行了调查的学者是( )A、贾尼斯B、贝雷尔森C、卡兹D、赫尔卓格正确答案:D5、约于15世纪初产生的报道商业、政治消息的手抄新闻信札( NewsLetters )出现在()A、法兰克福B、罗马C、威尼斯D、长安正确答案:C6、达到内容分析的直接目的的关键是( )A、系统性B、客观化C、系统化D、定量化正确答案:D7、麦克卢汉认为,在口语传播中( )A、在人类同环境的关系中造成了不平衡B、分裂了人类的感觉生活,阅读和思考成为个人化的行为C、各种感觉器官可以同时受到刺激,处于和谐状态D、人的视觉功能加强,其他感觉被削弱正确答案:C8、制约着我们观察社会和世界的视野的是( )A、大众传播B、组织传播C、人际传播D、内向传播正确答案:A9、1865年在电磁波理论研究中预言了无线电波存在的科学家是( )A、爱迪生B、谷登堡C、马克斯韦尔D、摩尔斯正确答案:C10、与卢因一样,从心理学角度切入传播学领域的学者是( )A、拉扎斯菲尔德B、霍夫兰C、拉斯韦尔D、施拉姆正确答案:B11、拉扎斯菲尔德运用的传播效果研究的方法是( )A、实验心理学法B、抽样调查法C、控制对照法D、前后比较法正确答案:B12、集权论的“圣经”是指( )A、《论自由》B、《独立宣言》C、《君主论》D、《论出版自由》正确答案:C13、对于视听兼备的综合性媒介电视来说,受众往往首先视它为( )A、满足信息需要的渠道B、消遣、娱乐的工具C、获取知识的工具D、满足心理需要的工具正确答案:B14、申农—韦弗模式较之5W模式多了一个( )A、信源B、噪音C、信道D、信宿正确答案:B15、传统学派的研究方法总称为( )A、实证方法B、控制实验法C、调查研究法D、内容分析法正确答案:A16、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分为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是( )A、社会层面上的效果、政治层面上的效果、心理层面上的效果B、认知层面上的效果、社会层面上的效果、行动层面上的效果C、学习层面上的效果、理解层面上的效果、行动层面上的效果D、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行动层面上的效果正确答案:D17、最早提出反馈概念的是( )A、香农B、德福勒C、维纳D、申农正确答案:C18、娱乐节目、体育比赛及一切渲染爱情、暴力、罪恶的信息属于( )A、指导性信息B、复原性信息C、维持性信息D、说服性信息正确答案:B19、世界电视业进入彩色电视广播阶段是在( )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2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50年代正确答案:C20、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持久的传播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效果或客观效果叫( )A、长期的非预期效果B、消极效果C、短期的预期效果D、长期的预期效果正确答案:A21、构成传播学学术渊源的学科中,与传播学关系最密切的是( )A、行为、信息科学B、政治学、宣传学C、新闻学、社会学D、自然科学正确答案:A22、符号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的( )A、指说性B、普遍性C、有效性D、抽象性正确答案:A23、我国是印刷术的发源地,发明雕版印刷大约在( )A、明朝B、隋代C、宋代D、唐朝正确答案:B24、用实验证明,趋向行为的动机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的是( )A、阿什B、马丁C、罗杰斯D、曼德尔正确答案:A25、在大众传播中,大部分反馈信息的收集和测定的形式是( )A、定量化形式B、座谈会C、定性分析D、受众来信正确答案:A26、诺依曼认为,任何舆论乃至流行或时尚的形成,其背后都存在着一种机制,这种机制是( )A、拟态环境的机制B、选择性机制C、议程设置机制D、沉默的螺旋机制正确答案:D27、提出“偏倚时间的”媒介和“偏倚空间的”媒介两个概念的学者是( )A、梅罗维茨B、戈夫曼C、麦克卢汉D、英尼斯正确答案:D28、传播学最具学科特色的研究方法是( )A、内容分析法B、抽样调查法C、个案研究法D、问卷调查法正确答案:B29、“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是指( )A、传播机构B、传播内容C、传播条件D、传播目的正确答案:B30、1947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第一个传播研究所的传播学者是( )A、丹斯B、拉森C、霍夫兰D、施拉姆正确答案:D31、首先创办“便士报”的国家是( )A、法国B、意大利C、英国D、美国正确答案:D32、罗杰斯认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是( )A、多级的B、两级的C、N级的D、一级的正确答案:D33、依据格伯纳等人的观点,增大人们对现实社会环境危险程度的判断的是( )A、性别B、电视接触量C、年龄正确答案:B34、基于“推”技术的网络大多在经济上依靠( )A、广告收入B、下载费用C、上网时间D、信息服务正确答案:A35、近年来,“电视人”、“容器人”等新名词的出现是针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中的( )A、形成媒介假环境B、诱发异常行为C、隐功能D、导致社会麻醉正确答案:D36、霍夫兰等人的“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A、内容分析法B、实验心理学法C、实地考察法D、定性分析法正确答案:B37、“魔弹论”出现于( )A、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B、20世纪初到40年代末C、20世纪初到50年代末D、20世纪初到30年代末正确答案:D38、为电视广播业走上网络化道路提供条件的是( )A、数据压缩技术B、信息高速公路C、数据模拟技术D、信息化工程正确答案:A39、1850年在德国创办的新闻通讯社叫( )B、合众社C、港口新闻联合社D、德新社正确答案:A40、下列不属于“有限效果论”的内容的是( )A、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B、传播流程研究C、“使用与满足”研究D、“知识格差”研究正确答案:D41、对某些存在对立因素的问题进行说服或宣传时,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传播技巧,称为( )A、多面提示B、一面提示C、诉诸理性D、两面提示正确答案:D42、批判学派发轫于( )A、西方马克思主义B、施拉姆学派C、耶鲁学派D、法兰克福学派正确答案:D43、1901年实现了横越大西洋两岸的远距离无线电信号传递的科学家是( )A、波波夫B、马可尼C、摩尔斯D、爱迪生正确答案:B44、根据新事物普及过程调查的结果,把大众传播过程区分为“信息流”和“影响流”的是( )A、罗杰斯B、卡兹C、贝雷尔森D、克拉帕正确答案:A45、传播学对信息范围进行研究的第一个层次是( )A、自我传播B、群体传播C、大众传播D、人际传播正确答案:A46、认为大众传播在形成现代社会的“共识”方面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了传统社会中教育和宗教的作用,这一看法出自( )A、“议程设置功能”理论B、“知识沟”理论C、“编码与释码”理论D、“培养”理论正确答案:D47、“过程研究”属于传播学( )A、宏观理论B、微观理论C、分支理论D、实用理论正确答案:A48、就文化体系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雅文化和精英文化的是( )A、平民文化B、大众文化C、娱乐文化D、弱势文化正确答案:B49、传播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传播的( )A、过程和效果B、媒介C、规律和趋势D、主体和客体正确答案:A50、收集反馈迅速,获得的反馈信息准确率高,不易产生误差的采集数据的方法是( )A、仪器记录法B、日记法C、回忆式电话询问法D、即时式电话询问法正确答案:D51、明确地提出新闻传播中的“把关”模式的学者为( )A、怀特B、贝雷尔森C、艾宾豪斯D、韦斯正确答案:A52、对某些存在对立因素的问题进行说服或宣传时,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的传播技巧,称为( )A、一面提示B、两面提示C、多面提示D、诉诸理性正确答案:A53、《舆论学》分析了大众报刊对现代人的重大影响,该名著的作者是( )A、李普曼B、施拉姆C、霍夫兰D、拉斯韦尔正确答案:A54、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到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
2018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真题(完整试题)含答案
![2018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真题(完整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42782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a.png)
2018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真题(完整试题)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国际公约中,规定作者在完成作品之日即可获得著作权的是A.《专利合作条约》B.《伯尔尼公约》C.《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D.《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2.根据我国《著作权法》,作品应当具有A.创造性B.表达性C.新颖性D.独创性3.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电影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于A.制片者B.演员C.导演D.编剧4.北京人艺在建院四十周年之际,上演了老舍的《茶馆》,导演为焦菊隐,主演为于是之、蓝天野等。
作为戏剧作品,《茶馆》的著作权人是A.老舍B.北京人艺C.焦菊隐D.所有演员5.根据我国《著作权法》,下列有关作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作者可以是机器人B.作者不能是社团组织C.作者可以是自然人或者法人D.作者应当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6.根据我国《著作权法》,下列权利中,有时间限制的是A.署名权B.保护作品完整权C.修改权D.改编权7.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相声演员对其表演所享有的权利称之为A.表演权B.表演者权C.肖像权D.演绎权8.孙志在甲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未就转载问题作出声明,乙期刊欲转载该文章。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未经孙志许可,乙期刊不可以转载B.未经甲期刊许可,乙期刊不可以转载C.乙期刊可以转载,但应当向孙志支付报酬D.乙期刊可以转载,但应当向甲期刊支付报酬9.书法家潘云为武汉饭店题了一幅字,同意其在店内展示。
仙草食品公司未经潘云和武汉饭店许可,将该幅字拍摄照片后印制在其生产的产品包装上。
对于仙草食品公司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侵犯了潘云的发表权B.侵犯了潘云的复制权C.侵犯了武汉饭店的展览权D.侵犯了武汉饭店的复制权10.张小万创作水墨画作品《牡丹》,拍卖会上被企业家王磊购得,随后王磊让其员工李小梅临摹了该画,临摹作品摆放在办公室,原作赠与北京市博物馆收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4月自考《新闻心理学》真题(完整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
1. 在新闻心理学中坚持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在方法论上称为 A.开放性原则B .整体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扬弃的原则 2. 予l913年创立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的是美国心理学家A.华生B.凯利C.阿特金森D.班杜拉 3. 电视观众受邀与主持人共同主持节目,属于A.角色互换B.角色冲突C.角色期望D.角色规定 4.在人的心理现象(活动)中,属于智力因素的是A.兴趣B.想象C.信仰D.动机 5.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起激发与导向作用的非智力因素是A.动机B.意志C.情感D.性格 6.生活上自理、行动上自律、决策上自主,属于心理素质模型中A.最内层的心向系统B.次内层的心态系统C.次外层的能力系统D.最外层的行为习惯系统 7.“长期积累,偶然得之",说明新闻敏感的思维具有A.顿悟性B.灵活性C.敏捷性D.创造性 8.硬要把胖人看成身体健康、把瘦人看成心胸狭窄,这是社会认知中的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定势效应 9.记者与采访对象发生心理碰撞的基础是A.记者心理B.采访对象心理C.记者反应D.采访对象反应 10.新闻写作中最重要的思维形式是A.理性思维B.创造性思维C.常态思维D.形象思维 11.当事情发生变化或者发生突发事件时,记者根据实际变化了的情况作出新的考虑,这个过程中运用的思维策略是A.聚合思维B.理论驱动归纳C.材料驱动归纳D.发散思维 12.由突如其来的紧张情况所引起反应的情绪状态是A.动机B.激情C.冲动D.应激 13.新闻编辑心理学的研究重心是A.编辑知识B.编辑技术C.编辑主体D.编辑行业 14.编辑群体的认知方式偏向于A.场独立性B.场依存性C.内向性D.外向性 15.将人格理解为良心和知识的是著名主持人A.倪萍B.自岩松C.敬一丹D.赵忠祥 16.个性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它的显著特点是A.稳定性B.倾向性C.变异性D.创造性 17.对非常情况作出既出人预料又合乎情理的巧妙应对的能力,体现了主持人具有思维和语言的A.灵活性B.流畅性C.独创性D.稳定性 18.“每一个传播者和接受者,都各自有一套目的和原因。
”说这话的传播学大师是A.施拉姆B.霍夫兰C.米德D.勒温 19.传播者用事实说话,希望受众自己体会传播者观点的劝服方式被称为 A.结论的引出8.结论的得出C.诉诸理性D.诉诸感情 20.警觉性增高、感觉过敏、怕光、怕噪音、注意力难集中、失眠等,出现上述症状表明人的身心表现处于A.强迫状态B.焦虑状态C.亚健康状态D.抑郁状态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传播者的新闻传播活动包括A.发行B.读报C.编导D.写作E.播出 22.作为非智力因素的情绪情感对新闻工作者的智力活动有A.激发作用B.选择作用C.导向作用D.制约作用E.调节作用 23.采访对象不利于采访的性格特征包括7A.自尊B.羞怯C.多疑D.傲慢E.马虎 24.符号可以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其中非语言符号包括A.形体B.服饰C.色彩D.空间E.面部表情 25.社会学家凯尔曼于1 961年提出态度的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改变过程要经过的阶段包括A.抗拒B.服从C.认同D.内化E.接受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3分,共15分。
26.客观性原则 27.注意 28.新闻编辑的“胆” 29.双方面论证 30.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年)对心理健康的定义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简述情绪情感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调节作用。
32.新闻编辑的受众意识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 33.对于播音员和主持人来说,移情具有哪些功能? 34.受众对于耘闻媒介的喜爱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5.从哪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新闻工作是一种对人们有着巨大压力的职业?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
共16分。
36.新I磙敏感的心理内涵是什么?请分析其思维特点及产生的心理过程。
37.请具体阐述新闻传播中传播者与受众各处于什么地位?如何评价前者对后者的影响? 六、应用分析题:本大题共l小题,共l4分。
38.如何正确理解新闻写作心理和新闻写作心理状态的含义及特点?请结合实例分析如何进入新闻写作的最佳心理状态。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考新闻心理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B2、A3、A4、B5、A6、D7、A8、D9、D 10、B 11、C 12、D 13、C 14、A 15、B 16、A 17、C 18、A 19、B 20、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ACDE 22、ABE 23、BCDE 24、ABCDE 25、BCD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新闻心理学的专门方法论原则之一,(2分)指在新闻心理学的研究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1分) 27、即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1分),它具有“单线加工的特点”(1分),就是说,在某一时刻内,只能对有限的信息进行加工。
(1分) 28、表现在具有坚持真理的勇气和魄力以及镇定果敢的坚毅精神和谋略(2分),这两方面都属于心理能量(1分)。
29、双方面论证是指传播者在传播中提出正、反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1分),甚至还指出对方观点的合理因素,要么说出其中的不足,要么让受众自己去评判、取舍,但最终还是让受众接受自己的现点。
(2分) 30、所谓心理健康(1946年)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2分)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1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情绪情感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调节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某种稳定的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影响和控制着主体的认知活动,(3分)二是当情感与认知不协调时,调节情感使之与认知统一。
(2分) 32、(1)在考虑稿件内容时,应针对受众兴趣与爱好,满足受众共同需要。
(2分) (2)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老百姓自己的事情。
(1分) (3)用平民化的视角和方式,讲述平民事情。
(1分) (4)关注受众的情感需求,关注人情味,注重高级情感。
(1分) 33、(1)移情有助于满足受众对情感交流的要求。
在人际交流日益淡薄的情况下,人们把信息和情感交流需求寄托在电视等媒体上。
通过移情,播音员和主持人将心比心,可以不断促进与受众的情感共鸣。
(3分) (2)移情有助于播音员和主持人进入良好的播讲、主持状态,产生对象感和交流感。
(2分) 34、受众喜爱栏目的风格和特色;(2分) 受众喜爱某些外型较好、素质较高的播音员和主持人;(2分) 受众喜爱某些媒体的知名记者。
(1分) 35、(1)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特点,决定了新闻工作的艰巨性;(2分) (2)新闻工作给予新闻工作者以最大限度地观察和接触杜会的机会,他们比其他职业的人们听到的、看到的丑事更多、更深,这些事既触动他们为民请命的良心和责任,同时也带来压力和困惑;(2分) (3)时代的发展对新闻工作者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提出了新的要求,压力可想而知。
(1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36、新闻敏感是记者特有的一种心理活动,是记者发现、认识、判断有价值新闻的一种特殊能力。
(1分) 新闻敏感的思维特点有:顿悟性、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
(1分) 新闻敏感产生的心理过程如下: (1)怀有一种动机(1分) (2)创造解决问题的条件(1分) (3)形成一种初步构想(1分) (4)尝试性思考(1分) (5)典型诱因的出现(1分) (6)顿悟(1分) 37、在新闻这种大众传播中,传播者处于主动地位。
他既有社会身份显赫的优势,又有使用大众传播媒介资源的优势。
(2分) 受众处于被动,弱势地位。
第一,大众传播在传受之间有一堵无形的墙——大众传播的机器与设备。
(1分) 第二,大众传播机构集中于大城市,一般人难以进入,增加其神秘感。
(1分) 第三,大众传播面对千千万万受众,传播者在这里可以一呼百应。
(1分) 新闻传播荇者受众的心理影响并不是坏事。
大众传播媒介是社会的公器,有传播社会信息,引导社会舆论,推广社会规范的责任。
(2分)在我囯,新闻媒介是党和国宋的喉舌,是人民的代言人,必须以正确的與论引导人。
(1分) 六、应用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38、(1)新闻心理是新闻记者对新近(或同步)发生的事实进行内化和外化过程中产生的心理话动,(1分)内化的新闻素材与外化的新闻作品之间存在着质与量的区別,作品质量取决于记者的能力和态度,而思维活动尤其是创造性思维活动是新闻写作中最重要的思维形式。
(2分) (2)新闻写作心理状态,指记者在写作某个新闻作品时,内心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具有完整性及相对稳定的时间性。
(3分) (3)进入新闻写作的最佳状态,需要协调好新闻作者自身认知和情绪情感的关系,选择最佳的写作时间,明确写作意图,坚守受众意识。
(3分) (4)进入最佳新闻写作的心理状态,还需要克服急于求成、挖空心思、高度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并处理好动机和效率之间的辩证关系。
(2分) (5)结合实例进行分析(3分)。